建筑现象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3 09:59: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现象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现象学

篇1

在1951年的演讲“筑·居·思”中,海德格尔通过追溯到古高地德语的词源学考证进一步把存在论带回到居家建筑的原初经验。我们也许可以说,在那里实际上已经蕴含了一种从建筑现象学-伦理现象学而来解释存在论的可能性。在那篇演讲中,海德格尔说道:

“筑造,即buan、bhu、beo,也就是我们德语中的‘是’(bin),如在下列说法中:我是(ichbin),你是(dubist),和命令式bis、sei。……‘我是’、‘你是’意味着‘我居住’、‘你居住’。我是和你是的方式,即我们人据以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乃是Buan,即居住。所谓人存在,也就是作为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存在,也就是意味着:居住。古词bauen表示:就人居住而言,人存在;但这个词同时也意味着:爱护和保养,诸如耕种田地,种植葡萄。这种筑造只是守护着植物从自身中结出果实的生长。”[3]

在这里,海德格尔岂不是已经向我们表明:建筑-伦理-现象学是比存在论更为根本的东西?在这些融会存在论与伦理学于一体的深沉思想中,我们看到一种本原意义上的居家建筑现象学的可能方向。这种居家建筑现象学之本原性是如此之甚,以至于有必要在“第一”的意义上予以根本的考察。而如此一来,我们的探讨也许就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尝试着超出海德格尔曾经思想过的范围。

二、建筑与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建筑现象学?

然而,以“建筑现象学”这个名称命名的思想,无论对于建筑来说,还是对于现象学哲学和美学来说,至多不过是一种极为边缘的和细节的考察罢了。现在,这种极度边缘的和细节的考察竟然声称要“作为第一哲学”?如果我们暂且相信这么说的人幷不是为了耸人听闻的话,那么,他会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将现象学的于建筑物的观察”,这是人们对于“建筑现象学”这个词的颇有理由的第一印象。但是,如果在这里作为思想之主题的乃是“作为第一哲学的建筑现象学”,那么,一方面,现象学对于思想来说就绝不仅仅停留为一种可以随便应用于任何观察对象之上的“方法”,另一方面,建筑也绝不是在任何一种对象的意义上被加以“现象学的”或者其他方式的观察。在作为严格的建筑现象学中,无论“建筑”还是“现象学”都还不是现成的,或者说,都还是有待“建筑”的。这将隐隐地提示着:无论建筑还是现象学,它们作为人类的活动,无论偏重“物质方面”还是“理智方面”,都是一种筑造。而且,显而易见的是,建筑作为人之为人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现象(phenomenon)、基本能力(dynamis)和基本习性(θο),无疑为现象学这样一种智性的构造活动提供了生活世界的基础。

现象学也许是人类理性的建筑技艺?而且是专事奠基的建筑技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展开和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与传统现象学的考察方向截然相反的提问方向:即,要求我们在对“建筑”进行“现象学考察”之前,面对建筑,我们是否应该反过来提问:如果不是从建筑-伦理(building-θο,建筑习性)出发的话,那么现象学何以可能?

由这个问题所提示出来的广阔领域或许可以被称为:关于现象学的“建筑学考察”?这也许是关于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的严格科学的考察?这个考察的独特的严格性将在于:在建筑现象学里,首先不是建筑,而是现象学本身——连同其全部的方法、兴趣(Interesse)和价值预设——都要接受严格的审查。

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在“作为第一哲学的建筑现象学”的提法中,所谓“第一”将体现在:这个名称中的“建筑”一词不但用作名词,而且它首先是一个动词。作为动词,“建筑”在现象学哲学的考察中将不再仅仅作为被动的、静止的对象因素,而是主要作为能动的、解释的一方,参与到建筑现象学的思想探索中来。以此,建筑现象学才是现象学之前的现象学,是建筑现象学的现象学,是第一哲学。

三、存在与好好存在:在现象学的意义上孰为第一?

“存在”素来被作为西方形而上学的第一问题。一般来说,所谓第一哲学就是关于存在(τόόν)的考察,即ontology(存在论)。虽然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久已被遗忘,从而存在问题蜕化为关于存在者总体的形而上学考察;但是,即使存在者问题也仍然不过是存在之为存在问题的流变的形式,它终究是归属于变化了的、次一级的存在论范畴。诚然,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终身不懈的重新追问,已经把存在问题从它的蜕变的存在者总体形而上学形态拯救回其原初的作为存在的存在问题的形态,从而复活了古老的关于存在本身问题的存在论;但是,这种对于存在本身或存在之为存在的存在论考察,是否就是第一哲学的考察呢?

如果我们的运思空间仍然仅仅限固在存在论的问题领域,那么,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考察无疑就是必须在第一位加以考察的问题了;但是,只要我们一旦意识到任何一种存在论的运思空间幷非独立自存,而是无往不在伦理(θο)的生活空间中才得以展开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尝试思忖:是否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之前必须首先有一个孕育存在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存在?加斯东·巴士拉(GastonBachelard)曾在其先驱性的建筑现象学思考把这种比存在论的存在还要原初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存在称为“好好存在”(être-bien):

“生命(生活)已然好好开始了(commencebien),在房屋之温暖的怀抱中,在其密藏和庇护中开始了。……从我的观点看来,从一个现象学家的眼界看来,那种从“被抛入世界”的存在开始的意识的形而上学是第二位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错失了更原初的东西,在那个原初之处,存在是好好存在(l’être-bien),在那里人之存在还被安置在好好存在(être-bien)之中,这个好好存在(bien-être)与存在有着原初的关联。……”[4]

重新阅读和思考这样一位“偏离正统的”现象学家的话,是为了引起这样一个问题:在主流现象学传统中,从它最原初的提问角度开始,是否就已经受着它作为正统的特定角度的制约而忽略了某些同样原初的、甚至更为基本的原-现象(Ur-phänomena),从而使得这个“正统”从一开始就不得不是“有所偏斜的”、“有角度的”?这诚然是任何一种思想方式——只要它不得不是“一种方式”——不可避免的处境。但是,只要这种方式自称为“现象学的方式”,从而必须应和于“面向事情本身”的至高要求,那么它就一刻也不能以“不可避免的视角之局限”为借口而放弃哲学对于真理的精诚而勇毅的追求。由是观之,当我们借由另一种偏斜的角度以切入正题的时候,我们所意愿者,决非挑起两种角度的意见之争,而是为了“切磋”和“琢磨”[5]真理。

四、“在……之间”的能死与能生:屋檐下的好好存在

在上面的巴士拉引文中,有两块值得我们切磋和琢磨的玉石,两个意味深长的表述:“commencebien”(beginswell),“êtrebien”(beingwell)。这里的bien或well几乎是不可能被翻译为汉语的。在这里翻译的困难和表达的困难标识着思想的困难。思想已经开始,思想是可能的;然而,思想追溯思想的可能性的开端也是可能的?我存在着,我反思我的存在,我反思我的存在何以可能;然而,我对我之存在何以可能的反思何以可能?难道不是因为我已经存在,我已经“好好地”存在着,然后我才能反思,反思我的存在、那已经开始的和好好的存在?一切早已经开始,好好地开始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看着是好的。”(《创世记》)

已经开始的存在和好好的存在,在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反思里叫做“意识”:但这其实不是意识,而是存在。在海德格尔的基本存在论现象学里,已经开始的存在和好好的存在被称为“常人的生存论状态”,非本真的浑浑噩噩的状态。这个浑浑噩噩的常人既未在其经验中让他的“被抛入世界”这一状况明晰起来,也未能让“先行到死中去”的经验在其日常生存中专题化出来。而一个本真存在的Dasein则应该是异常清醒的:他是被抛入世界的,他是能死的。“能死”之“能”标识着“先行到死中去”的积极性:生活的积极性。“能死”之“能”把“人生”或“一生的时间”撑开为一个“之间”,使得Dasein之Da成为一个富有张力的生存境域。[6]这个境域不必朝向一个永恒的超越之域而就其自身而言便是充满朝向性、充满张力的。Dasein的在世之在非必是有明确趣向的,但它必定是处在一种原发的兴发态势之中的。

然而,正是这种原发的兴发态势——这岂不就是在汉语思想传统中以“仁”字所命名的?——提示我们:Dasein非但是能死的,而且是能生的。“能生”意味着Dasein之展开为“之间”的本真时间性决不是能够在单方面的“向死存在”中展开的“一生时间”,而只能是在能生-能死中向着生-死两端敞开的世代生成的时间(generativeZeit)。[7]那种单方面向死亡而敞开的仅此一生的时间性,虽然被海德格尔称为Dasein的本真时间,但是在我们看里,宁可称之为荒漠时间。荒漠时间乃是非-时间,是时间人类对荒漠存在的移情虚构。整个《存在与时间》中的时间性思想也许不过是对这样一种荒漠时间的虚构。而在我们看来,即使荒漠时间性的虚构,其之所以可能的前提仍然在于人是能生的、能建筑的,即使所建筑的房子不过是海市蜃楼。

由是观之,我们还会发现,所谓“被抛入世界”对于人来说从来就不是被抛入一个裸的荒蛮的世界,而是降生/被降生[8]在一个人类的家庭;而且无论多么简陋,这个家庭必定居住在一所房子或者类似于房子的居所空间里。居住、家庭、生育,这是最基本的原现象。“家庭是人类的第一个世界。”[9]这个世界是一个时间-空间或世-界,因为它是一个意义的建筑,一个敞开时间-空间的建筑。无论“原始”或者“高级”,建筑必定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一个孩子降生的家庭,无论其文化程度有多高,它都是“有文化的”,它必定是已经处在一定的伦常礼俗(θο)之中而且已经受之习染教化过了的。在一个小孩降生之前,在他个人的“生存”开始之前,“文化生活”早已经开始。家庭早已存在。这个存在不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好好的存在”(bien-être)。好好的存在是居家过日子的存在。

这个“已经发生的”“好好存在”非必是真的好,它极有可能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况:譬如说,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孩子降生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甚至一降生就惨遭遗弃。但即使在这些情形里,这个孩子也不是被抛向一个非人间的裸的“世界”。在一种元伦理学的意义上,这个好好的存在为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无论幸福的还是不幸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居所,只有在此居所中,一切或好或坏或幸福或不幸的存在方才得以可能发生。这个居所不是存在,而是好好存在。不是存在给出居所,而是居所给出存在。因此,第一哲学不是存在论而是伦理学,而且是作为建筑现象学出现的伦理学。五、“EsgibtSein”:给出赠礼的伦理行动为存在论的存在奠基

在上面的引文中,巴什拉说:从“被抛入世界”或存在开始的已经是第二哲学了;而第一哲学是从房屋或好好存在开始的。“房屋是人的第一个世界。”建筑现象学是第一哲学。

但是,存在何以是第二位的?好好的存在何以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存在怎么会有好好的存在?或者说,如果没有世界的存在怎么会有房屋的存在?存在显然为好好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前提,恰如世界的存在为人间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的基础。房屋必须建立于大地之上。

然而,让我们来仔细这些说法:

一、“有存在,然后才有好好的存在。有世界的存在,然后才有房屋的存在。”

二、“房屋必须建立于大地之上。”

首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好好的存在。有世界的存在,然后才有房屋的存在。”这里使用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平常说法:“有存在”。其德语形式“esgibtSein”曾经由海德格尔在其《时间与存在》的演讲(1962年)中作过深刻的思考:“在西方思想之初,存在(Sein)就被思了,但是,“有”本身(das"Esgibt"alssolches)幷未被思。”[10]应该说,通过EsGibt、Gabe、打叉的Sein以及Seyn和Ereignis等思想的艰苦努力,后期海德格尔是在努力走出西方传统的存在论思路。但是,“有存在”之“有”,这仍然是一个存在论(Ontologie)——或根据更字面的翻译“是论”——的陈述?在这一点上,后期海德格尔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通过EsGibt的思考,他已经意识到这已经不再是关于系动词sein(einai,是)的道说(logos),而是关于动词“给出”(geben)的道说。而给出(geben)是赠礼(Gabe),是礼物(Geschenk),这不再是存在论的思辨,而是伦理的行动。

根据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论的理解,存在本身已经应该是一切存在者之存在的原本基础了,但是,它竟然还需要在一种伦的意义上被给出?犹如,我存在着,然而首先,我必须被出生,被出生在一个屋檐之下?被作为生命的赠礼赠予一个家庭?然后,我才是“存在的”?这是否意味着:ειμί(我在)必须以γίγνομαι(我[被]生[11])为前提?Werden(生成、变易)先于Sein(存在)?生/被生,这在素以存在论为第一哲学的西方哲学传统中何曾得到过认真的思考呢?只是在以基督教义为前提的神学和经院哲学那里,曾经在“创生/被创生”的名目之下得到过思考。

确实,这里蕴含着一种神学解释的可能性,虽然这幷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首要的可能性。事实上,正是从关于esgibt和donner的思考出发导致了“现象学的神学转向中”对于先于存在、给出存在的上帝的指向。

但是,即使在神学取向的现象学思路中,居家、建筑的现象学作为更加原本的现象学基础这一点也只会得到更加明确的显露,而不是被削弱。因为即使宗教和神学,无论旧约的创世还是新约的认信基督,都无一例外地诉诸——事实上只能诉诸——家庭的基本想象。作为基督教神学最基本原则的三位一体论,实际上也不过是“能生”这一人间现象学之基本原则的一个精致隽永的隐喻性说明。这意味着,即使宗教世界意义的开显仍然是有前提的,这前提便是人间的好好存在——再重复一遍,这个好好存在非必是幸福的存在,而同样可以是不幸的存在。在不幸的存在中孕育出宗教的希望,这本身已经说明,即使不幸的存在也是好好存在,否则无论多么巨大的苦难也只能孽生机械性的暴力反应或物质般冷静的绝望而不会有宗教。是的,“有宗教”,EsgibtReligion。即使宗教也是“有的”,也是“被给出的”。那么什么才是给出这一切甚至包括给出存在和宗教的东西呢?这不是任何东西,而只是我们的已经开始的、早已开始的、好好的存在。对这一好好存在的解说必须有赖于一种建筑现象学的努力。

六、何谓奠基?积极的和消极的虚无主义及其克服

第二个说法:“房屋必须建立于大地之上。”这句话可以算作对于建筑现象的一条基本描述:关于奠基这回事情的描述。“房屋必须建立于大地之上。”这句话强调奠基行动对于任何建筑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然而,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在“世界现象学”中而尚未学会从“人间现象学”的眼界来理解何谓奠基的话,那么我们就仍然对奠基概念的建筑现象学-伦理现象学性质一无所知,从而仍然停留在对其第一哲学之第一属性一无所知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所谓第一哲学之第一性也就是它的奠基性。这里首先蕴含着哲学活动(philosophizing)与建筑活动的本原联系。这提示我们:对哲学奠基活动的理解有必要回溯到建筑中的奠基经验。显而易见的是,奠基便要深挖;但是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过分的深挖或刨根究底得到的却是奠基的反面:深渊(Abgrund,无底,无基础)。诚然,深渊幷不是什么“坏东西”:它虽然与虚无主义有紧密关联,但深渊幷不等于就是虚无主义。无论深渊还是虚无主义,还都是有待探讨的事情;而探讨它们的一个关键便在于:何谓奠基?

在某些虚无主义看来,深渊绝非某种“被挖出来的东西”,而是构成着一切人类生存活动(当然包括“挖”的活动在内)的基本状况和基本前提。我们暂且不去争辩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深渊的基础主义思想。现在且让我们仅仅关注深渊与挖掘的关系。

在虚无主义看来,深渊乃是在先的、自存的,而不是“被挖出来的”。这种基础-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构想的前提是对“深渊史”或“深渊发生史”的一无所知。“Commencebien”,“êtrebien”,人的生存首先是在θο之中——而这首先意味着房屋的庇护、家庭的养育和文化的教化——才得以可能的。这是第一性的前提。在此第一性前提之下才谈得上虚无主义的发生以及对虚无主义的克服。深渊的发生史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结果而非相反。即使某种意义上的深渊被据信为一切存在和思想的超越的前提——即使根据这种思想,历史也不过是深渊的渊薮之一——,但是在深渊发生史的意义上,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即使这个深渊也不过来源于过度的深挖或不知所止的刨根究底。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过度的奠基激情和刨根究底的批判精神本身与其说是虚无主义的,还不如说恰恰是虚无主义的反面:因为它是如此执着地相信一种叫做基础的东西,从未怀疑和松懈,更不会执持一种玩世不恭的心态。这种过度的激情意欲刨挖出一种叫做基础的东西,但正是在它的不知所止的刨挖中,基础却在持续地后退:它在持续地被掏空。于是这种激情在客观上造成了虚无主义的后果。

不过,实际上还不需要等到客观意义上的虚无主义结果出现——而且问题还在于:虚无主义永远不会以一种既定的结果出现——,这种寻求基础的深挖激情就已经直接转变为一种犬儒主义的、相对主义的和怀疑主义的虚无主义形态。这种虚无主义形态直接来源于由深挖激情直接转变而来的懈怠情绪或者“苦恼意识”。如果说前一种虚无主义是积极的虚无主义形态(“积极”在这里丝毫不意味着“好”的价值判断意味,而只是标明病状的阳亢特性),那么后一种虚无主义便是消极的虚无主义。两种虚无主义都错失了奠基这回事情,而且正因此,它们才是虚无主义的。虚无主义也许可以被描述为奠基经验的丧失——无论是阳亢过度的丧失还是萎靡不及的丧失;而奠基则必定是“克服”虚无主义的唯一途径。

七、“止”与“让”:作为建筑现象学奠基行动的在深渊中知其所止

如若回溯到建筑中的奠基经验,事实上非常显而易见的是:奠基既不是takeitforgranted/grounded——拿来就当作被给予的基础,根本不去挖掘;也不是不知所止的挖掘深渊。奠基就是在挖掘中的适可而止,以及在这一“止”中“让”出基础:让基础呈现出来,让基础被给予我们,让基础出生、然后存在。

奠基诚然有赖于挖掘,然而挖掘本身幷不给出基础。纯粹的挖掘本身毋宁是基础和奠基的反面。挖掘仅仅是为基础的给出、呈现做好准备。挖掘的中止——如果它不中止于适当的时机和节度——幷不必然导致成功的奠基;而不知所止的纯粹挖掘活动则必然导致奠基的反面:虚无主义。当然,我们在前面还曾提示过如下一点,但是出于论题的集中而不宜在此展开:即,出于奠基的第一哲学性质,虚无主义本身也逃脱不了作为一种奠基方式的基本规定性。

这一给出基础的“止”与“让”,这一“止”与“让”的给出基础,不但构成了对房屋建筑这一具体工程活动的奠基,而且构成了对全部伦理生活——以建筑和居住为基本经验的伦理(θο)生活——的奠基。这是第一哲学的奠基行动,因为,如果不是出于这一“止”与“让”的伦理行动,任何意义上的哲学思想都无从获得一个开始反思的原点。伦理构成了所有哲学反思的无限后退的背景,伦理的原初奠基构成了第一哲学的初始行动。以伦理意义上的第一哲学的初始行动为奠基,作为第二哲学行动的反思才得以可能。

反思诚然是为了寻求无条件的直接的知识,然而恰恰是反思本身却必定是有条件的、间接的、第二位的活动。反-思(re-flection,Re-flexion)的第二性直接体现在反思的“反”字(或前缀re-)上面。反-思必定是对……的反思,即使在反思中,这个“……”幷不是任何其他对象而正是反思自身。反思的“对……结构”幷不因其对象的“非对象性”而有所改变。

反思的第二性或者由奠基而来的派生性还表现在:反思一方面是对基础的拷问和破解,另一方面又把自身理解为对真实基础的寻求。反思本就是重新奠基,或奠基行动的自我更新。反思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总是觉得现有的基础幷不可靠;二、总是觉得还可以继续往下挖掘,因为更基本的基础还在下面。如此,反思实际上就成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奠基行动之中的那个纯粹能动的抽象方面。这个纯粹能动方面的一阳独亢便是导致积极虚无主义症候的原因。

确实,在与那种虚无主义的观点不同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深渊不是挖出来的。如果还有的可挖,那就还不是深渊。积极虚无主义不在于它见到了深渊,而在于还没有见到深渊的时候对深渊的深挖追求。积极虚无主义之所以是积极的,正在于它永远见不到深渊。积极虚无主义的深渊恰是其自身,即作为整体的奠基行动之纯粹能动方面。但是,这与其说是它的深渊,毋宁说正是它的基础,或一切挖掘激情的来源。然而这激情幷非其他的激情,而是不知所止地持续否定所有既已达到之基础的激情。

因此,积极虚无主义只认识否定和“理性批判”,它不知道什么叫做肯定,它固执地以为肯定就是妥协,就是对奠基理想的可耻放弃。它忘记了基础实际上乃是在先的东西,是需要在适当的中止反思中回让出来的,而不是不知所止地往前挖掘出来的:所谓奠基之奠乃是让的礼节,而不是批判的理性暴力。

积极虚无主义还远没有学会批判的真理或批判的伦理,也就是说:通过批判而“让”事情本身自行呈现/被生成[12]出来。积极虚无主义仅仅是对基础的不断否定,它还没有达到对深渊的肯定。对深渊的肯定首先要求见识深渊,而一旦见识深渊就会在深渊中知其所止,而这也就是作为第一哲学的建筑-伦理现象学意义上的原初奠基。[1]柯小刚,1973年生,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同济大学哲学与学系副教授。

[2]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见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上卷,第400页。

[3]海德格尔:“筑·居·思”,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第1190页。

[4]GastonBachelard,Lapoétiquedel’espace,Pres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1964,p.26:“…Laviecommencebien,ellecommenceenfermée,protégée,toutetiédedanslegirondelamaison....Denotrepointdevue,dupointdevueduphénoménologuequivitdesorigines,lamétaphysiqueconscientequiseplaceàl’instantoùl’êtreest«jetédanslemonde»estunemétaphysiquededeuxièmeposition.Ellepassepar-dessuslespréliminaresoùl’êtreestl’être-bien,oùl’êtrehumainestdéposédansunêtre-bien,danslebien-êtreassociéprimitivementàl’être....”

[5]《诗经》、《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存在与时间》第72节。

[7]参阅克劳斯·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靳希平译),见《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42-268页;另参见柯小刚:“黑尔德的世代生成时间经验与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礼空间”,即刊于《现象学哲学评论》第七辑。

[8]关于生/被生的主动/被动含义合为一体的情形,在古希腊语的γίγνομαι一词中表现得非常直接。后文还将对此有所讨论。

[9]Bachelard,Lapoétiquedel’espace,p.26.

篇2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看斯蒂文·霍尔自由随意的水彩概念草图,时而浓重时而淡雅的色调,如梦幻般的形体变形、连接、切割、层叠,出人意料的视觉角度以及变化万千的光影效果,让人犹如置身童话与神怪世界之中。霍尔在建筑设计中,力求所有的材料、细致程度和连接关系都遵从于光亮程度,同时也主要谈论对材料、气味、空间、光线、质地……和环境中其它现象品质上的感受。

现象学的影响

现象学的世界不属于纯粹的存在,而是通过我的体验的互相作用,通过我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的互相作用,通过体验对体验的作用显现的意义。 ——梅洛-庞蒂

现象学对建筑研究的启发意义在于其将立足点放在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上,将意识集中在纯粹的现象和人们在生活中直接感受和经验的事物上。

许多现象学著作,如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伯格森的《材料与记忆》和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等,都为斯蒂文·霍尔提供了建筑现象学哲学基础。对斯蒂文·霍尔而言,最关心的是建筑如何呈现个人体验,他运用了现象学的直观方法,面向知觉、身体、事实本身,从而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对现象学的执意以及触觉上的经验,常常是霍尔的建筑主题。而他对文学、心理学、音乐、电影、等事物的体验常常呈现于建筑设计之中。

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空间哲学分为建筑的场所精神,空间的身体知觉体验以及时间的“绵延”与记忆。

一、场所精神

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特性被认为是单调的,大部份的建筑都置身在“不知何处”,与地景毫不相干。我们在室内也感受着“不知何处”的体验,所有的品质都沦丧了,这是一种环境的危机。

——诺伯格·舒尔茨

在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建筑的领域中,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不仅从现象、结构和精神等方面,而且还从意义、特征和历史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场所与人们存在于世界的内在而深刻的关系。他提出建筑师要“感受”建筑的整体性,不能只看比例和造型,而感觉不到建筑的质感、光感、声音、味道以及自发性,他觉得正是这些充满历史人情和身体感觉的事物、内和外、虚和实,通过这些给与建筑多元性,才使现实世界生动起来。

在《Anchoring》一书中霍尔对设计有这样的见解:建筑一定要与场所联系,建筑应与场所的各种经验现象相互交织。场所不仅是概念的部分,同时它也应该是具体与抽象联系的基础。建筑应该超越物质与功能上的要求,去与场所融合,去整合场所不同的意义。霍尔确信每个建筑都是由独特的场地而生的,任何一处基地都自有一种存在和意义。

斯蒂文·霍尔试图去发现每一个项目与所在场所的独特关系,在建筑与场所之间寻找到一种诗意关系也成为其设计的起点。如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设计中,一栋水平摩天楼漂浮于最大化的景观之上。设计受到临近的海洋的启发,被架空的水平体量下是波浪一样起伏的景观空间,为城市提供了公共的开放空间。相似的处理手法还有中国南宁新城规划,连续低矮的住宅单元如游龙穿梭于蜿蜒的山丘之间,形成和谐平缓的背景,而在平缓的地平背景中耸立着巨大高耸、意向各异的“奇幻体”来作为住宅组团或社区的配套共建设施。如此一来,斯蒂文·霍尔给我们勾画出如诗如画科幻般的场所意境。

二、空间的知觉体验

身体不仅给于了我们最初的远近距离的感受,而且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母体和一套协调机制——如对上和下、左和右、前和后的协调,表示出以身体感知为中心的真实情况。

——海德格尔

在《建筑七感》中,帕拉斯玛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了建筑中人的各种感受,强调身体,即知觉主体经验的重要。他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视觉建筑学”,还有一种肌肤的、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味觉的建筑学。在空间的穿越中,身体的运动带来感知角度的变化,身体感知到连续、大小、层叠的透视画面,由此连接起时空、身体、触觉和大脑,形成人与建筑的基本联系。

对斯蒂文·霍尔来说,建筑项目的实际意义存在于经验现象里,建筑的实际意义要通过人的经验行为在建筑内外感受其材料、光影变化、空间的穿插等现象才能实现。如美国加州的奥克斯纳德住宅设计,相互扣接的实体定义出平面与剖面上的相互扣接的内空间。北面的L型部分发挥夜间功用。门前台阶在方案的中心以虚空间向天空敞开,如一个“影子的容器”。未被截断的墙让阳光将墙体强调出来,并且以日光洗礼的方式定义了室内空间。同时,霍尔为增强建筑日夜、明暗、实虚、轻重等对比感觉,对材料的颜色也刻意运用表现。

在霍尔建筑作品中,经由随机分割而不均匀展开的空间产生出笔触与底面间的矛盾关系,被拉长的流线、陌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异常的视觉角度、扭曲的造型以及夸张的比例,正是斯蒂文·霍尔刻意的去塑造一种让我们既期待又惊奇的空间感,加上他对材料的匠心独运(佩斯展示厅的磨砂玻璃画,折叠住宅的现浇混凝土、曲线形玻璃、水磨石板组合,Sarphatistraat 办公楼扩建方案的绿色穿孔板外皮等等),一切一切的元素,唤醒了身体的感知。

三、绵延与记忆

所有人都会存在一些被建筑或城市空间影响或感动的记忆,在那视觉印象唤起了其他感觉。——安德烈亚-马费伊

柏格森所说的绵延(Duration),是一种强调主观意识的时空观念。建筑学中,值得回味的建筑体验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视网膜的图像,身体通过它在每个瞬间所占据的位置,指示出材料中那些能为我们把握的部分及方面。

斯蒂文·霍尔的设计理念与伯格森的“绵延”、“记忆”、“材料”等语言有密切联系。他关注建筑自身,表现出对建筑与材料丰富实体感的偏爱,常常通过直接的空间感受或材质体验唤起人们的意识情感的回忆。

在美国麻省玛莎园勃·奥住宅设计中,斯蒂文·霍尔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当地风物小说《白鲸记》,书中描述了印第安人在沙滩搁浅的鲸鱼骨架上蒙上兽皮或树皮,将其变为一所房子。玛莎园住宅整个建筑的外表覆盖着木质骨架,如原始的茅屋,搁浅在岸上的船,又如陷在沙滩上鲸鱼的骨架。整个建筑体现了精确建筑体验观点的象征与文化联想,同时也体现了超时代的时空观。

在日本Makuhari住宅设计,经由在基本方块形式之间插入特殊性的元件达成个性的表现。不同的形体、颜色以及其出现的方式,与基座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试图讲述人们寻找心灵与视线之旅的故事。而对这个设计的见解,是来自于对松尾芭蕉(Basho Matsuo)的作品

《北地长途》的研读,书中作者以不同的诗意感触,描写出各段时空种种逗留时的内心之旅。相似的作品还有北京MOMA住宅项目的设计。

以上项目都表现了斯蒂文·霍尔的现象学理念,他以独特的建筑言语,来引领体验者产生绵延的时空感以及身体的内省与记忆。

结语

空间、物质和时间,在建筑里会纠缠集结,穿越意识,融入一个单一的向度,融入存在的基本的物质性里。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中能辨别出自己,此时,这种空间的尺度变成了我们存在的一个部分。斯蒂文·霍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展现出了现象学的逻辑“世界对我来说是怎样的”。他的作品不仅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给建筑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体验: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超时空场所精神,身体的感知体验,记忆,梦幻……

参考文献:

《斯蒂文·霍尔作品集》,薛皓东译,台北圣文书局

《Steven Holl Archictect》,Kennech Frampton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1995

柏格森:《材料与记忆》,肖聿译,华夏出版社,1999

篇3

自从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并产生建筑现象学以来,建筑现象学在各种评论声中不断发展与成熟,渐渐地从一种纯理论的态度转变为一种以梅劳・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依据的,带有实践指向的建筑理论。这种“自下而上”的理论指导,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思路,以及指导。

1现象学的概念

现象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现象学指20世纪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了胡塞尔的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2 建筑现象学应用于建筑的实践

现象学建筑设计方法表现在很多建筑师的作品当中,如L・克里尔,美国“环境雕塑”设计组的设计手法也曾被认为是现象学式的。台湾的季铁男先生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宝贵的尝试,他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现象学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方式,从现象学出发,给出了以下建筑设计的一些方法:第一,认真把握问题的本质。运用现象学方法,透过表面,展现问题的本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设问题有关的情境。根据问题的本质与解决方式,确立相关的存在情境。第三,建立一个整体的大结构。将情境转化为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应用的空间关系及状态。第四,增加和丰富生活内容。主要包括机能、物理以及社会行为因素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使设计与生活世界更加密合。

在最近的一个医院方案设计过程中,本人就运用了建筑现象学的设计方法去考虑问题。这个方案是重庆市璧山县的一个医院的投标方案。在诺伯格・舒尔兹的建筑现象学中就是认为建筑应该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体验。本方案的总平面就是根据建筑现象学的所谓“场所精神”去思考。让建筑本身具有在这个特定场地的场所感。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相称。而真正的“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场所就是整体环境。让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从本方案的总平面可以看出,建筑和环境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整体,让医院这个建筑有一种归属感,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在造型的设计中,也运用了现象学的设计过程去思考,从最初的医院建筑为最初的表面去发现其中的本质和意义。整个造型设计是从一个宏观的去考虑,然后再注意细节,本方案采用天圆地方的概念去构思整体造型,运用医院引申出杏林的概念,因为杏林很早就是中医的代名词,因此,在这里杏林的本质意义就是医院建筑。在这里运用了梅洛-庞帝的知觉论,因为知觉是不可以分解的,人们不可能将知觉分解为感觉的集合,因为在知觉中,整体总是先于部分,并且这种整体不是一种观念的整体。在做造型设计的时候应该先整体后细节。在本方案的细节方面也有很少多处理, 都是围绕整体而做的一些修饰。因此,建筑现象学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

3 对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现象学指引的启发与思考

第一,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设计的创作灵感

在开始一个方案的建筑设计,我们往往会先找资料,去了解类似的建筑,此过程虽能让我们认识到某种类型建筑的基本做法,但也往往成为以后做设计的一个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我们做建筑设计,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去寻找灵感。

其实,真正的创作来源于建筑本身,从现象发现本质,收集体验更多的现象,为的就是能抓住其本质,才能使建筑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正如苏州博物馆就是回到建筑本身去寻找其所在的场所定位

第二,增加对知觉感受的多重性了解

帕拉斯玛在他的文章《建筑七感》中,列举了人对建筑的七种知觉完整的阐述了作为现象学的“知觉”在建筑学中的作用,帕拉斯玛认为不同的建筑可以有不同的感觉特征,除了通常流行的 “视觉建筑学”,还应该有一种触觉的建筑学,一种重新认识听觉,嗅觉和 的建筑学。在建筑空间的知觉过程中,尤其依赖主体的运动,因此除了看,听,摸等途径,在建筑中游走也应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空间艺术的塑造者,建筑师不应仅仅执著于视觉符号,而罔顾身体对其它知觉形式的需求。

其实,我们对建筑的体验,不仅仅只是通过视觉,通过眼睛去了解现象,我们更应该通过听觉,声音去聆听建筑,通过触觉,身体去接触建筑,通过嗅觉和味觉去感受回味建筑,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建筑的现象,从而发现本质。正如 朗香教堂那样从外部到内部,我们可从视觉去观看其巨大的尺度,可以用手去触摸感受材质,也可以在教堂内部聆听去感受建筑的特点。

第三,对生活世界加以丰富

胡塞尔指出,现象学的一项使命就是要还原事物本身的丰富性,施皮格伯格进一步将其诠释为“对多样性的无所不包的欲望”,现象学“与其说是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有意识的挑战,不如说是对多样性现象的感受性的尊重”, 因为这种丰富性并不是附加在事物身上的多余物,而是直接构成了事物本身,换句话说,具有丰富感受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胡塞尔提出回到“生活世界”,构成这个“生活世界”的不是概念,定义等虚无的,被归纳的或被提炼的东西,而是真正能感受到的,能被认知的丰富的,真实的体验。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多方面真实的去体验建筑。建筑才能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正如拉维莱特公园那样从更多的层面来理解建筑本身,使建筑表现更多的特点,最终还原成世界的丰富性。

结语

从建筑理论的研究到建筑设计的实践,出现了很多变换的风格,手法,使人无所适从。利用现象学的认识论知识不仅对把握建筑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会为缺乏创新的国内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论――那就是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不应该过分的依赖图片资料和通常做法,而应该回到建筑的本身去寻找灵感。当然我们也要在现象学直接直观的基础上予以反思和运用。也就是说要在现象学的目光中重新认识既有经验,在学习理论之前先学会忠于现象,在借鉴他人的做法前应该先学会发掘自己的体验,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概念才能得到直观的澄清,才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得到新的问题提出,最后也才能得到原则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知觉现象学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姜志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篇4

其次,地域文化与自然元素的介入。持有“此时此地”的设计态度,注重建筑形态,空间尺度,细部设计是否能唤起使用者对场所自觉的认同感,将“山、水、院、廊、桥、亭”等自然元素从景观的层面提升至重塑建筑与场所精神的核心要素的层面。

最后,旧时场所的存留与新建筑的融合。关注特定历史空间场所感够唤起人们的认同感和共鸣的特质,通过功能置换,适当融入现代元素等陌生化和新旧对比的处理方式创造当代建筑,尤其是开放性较强的文化类建筑等对场所内容普遍具有较高期待的功能设施。

【关键词】城市语境;建筑与场所;地景策略;地域文脉

下面分别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出发点,结合成都地区近年来的一些建筑作品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建筑形态与场所语境的结合

建筑的形态直观的表达其性格特征,建筑与环境的积极互动通常以开敞中庭,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形式表现,从而使观者自觉的对建筑物产生亲切,美好的憧憬。

首先以成都天府软件园交流中心为例。天府软件园中心位于成南高新经济开发区,在周围的软件园建筑密集的背景下,以低调而安静的姿态出现。建筑由地面向两侧升起的V字形态作为入口中轴空间,提供了轻松的由地面到达屋顶的连续场所体验。屋顶花园近似成都平原的“坝子”,在形态和公共开放性上都是外场所至建筑的延续,模糊了内外空间的概念,是地景策略最有力的表达。虽然是单体建筑,但整个建筑体量却化整为零,以聚落形态出现,与周围单调而强势的城市肌理形成对比,使更加人性化,诗意化的建筑形态语言成为塑造场所内容的核心要素。在材料的运用上,建筑师保持了“材料就是颜色,颜色就是材料”的原则,终究以质朴为原则,选择黑色花岗石,木百叶和玻璃的搭配,打造出建筑含蓄,轻快,现代的气质形象。

二、场所语境的山水意象式表达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始终有着对自然的眷恋和崇拜,成都地区向来也都对山水田园式生活情有独钟,建筑环境与空间场所的塑造往往都有着向“山水院廊桥亭”等元素靠拢的情节。

以下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成都来福士广场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处,作为集办公、公寓、零售店、饭店、咖啡馆和餐馆等功能与一身的城市综合体。设计师提出“切割泡沫块”的概念,根据功能和流线的将其切成5座大厦,彼此以桥连接。大厦之间的空隙以及大厦围成的院落则承载了空间场所的灵魂,公共空间中三座巨大的池塘来源于杜甫的诗句“三峡楼台淹日月”,同时它们也成为了下部6层购物中心中庭空间的天窗,为室内空间创造了宛如海底般的采光体验,并且在对角自动扶梯的切割下构成了三座“楼中楼”,建筑外立面架空处分别是三位知名设计师设计的历史亭、高科技亭和杜甫亭。各种公共活动空间以嵌入的方式为场所填空,四处跨越与横穿的公共桥廊,在调动人们对空间审美的兴趣的同时,也诠释了建筑与场地之建立的一种诗意化的关联。为了表现建筑文雅的气质,建筑立面采用“方孔”和“网络”的元素,以排列组合的形式无限重复形成“匀质语境”特有的细腻和宁静的界面感受,为这座繁华都市中巨大的建筑院落带来特有的安静气息。

三、场所语境的地域文脉表达

旧空间场所由于时间的作用普遍留下强烈的能够唤起人们共鸣的痕迹,当新建筑怀着向场地致敬的态度时,通过选择性的保留沉淀了情感记忆的场所与建筑遗迹,和适度的新旧对比策略,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通常表现为人们对此类陌生化的场所的普遍表现出新鲜感和认同感。

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为例。东区音乐公园位于二环路东二段外侧,属于旧工业厂房改造项目。规划包括能容纳2000 人左右的室内“演艺中心”,以及用建筑围合的能容纳4000 余人的室外演出空间“成都舞台”。其他包括与“无线音乐基地”相关的产业业态,和与音乐有关的商业业态,如餐饮、酒吧、演出剧场、琴行、创意商店等。遵循“保留、融合、对比、细节”的规划设计原则,通过保留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以及新鲜时尚元素的融入,使得场所焕发生机。承载了历史记忆的红砖厂房和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都尽量以原本的形态呈现,新建建筑也以谦虚的姿态从立面、材质肌理上与旧建筑渗透融合,在不影响整体形象的前提下,建筑局部也有现代时尚元素的加入,以对比的手法夸大了具有时代差异性的建筑语言在同一场景中的“表情”效果。同时,建筑物利用原有架空管廊敷设水、电等新设管道,利用原水塔成为高位消防水箱,利用提升塔成为酒吧区的特色空间并成为园区导向元素,利用烟囱成为园区标志性照明。另外,一些桁车、钢大门、钢传送带、钢烟囱、钢轨、枕木、钢罐等工业文明的痕迹也改造为景观要素。加上厂区内高大的桉树和枝繁叶茂的梧桐形成的生态环境,成功的使得旧工业厂区华丽地转身为音乐创意产业基地,而留存的历史语境则成为建筑与场所的“无名之质”。

四、结语

本文试图以建筑现象学的角度,从建筑形态,自然元素,地域文脉三个方面分别以实例阐述其对建筑与场所语境表达的策略性作用。尤其是在当代城市更新较快而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建筑师将承担更具挑战的社会责任,上述三方面的策略仅仅提供方向性的启示作用,空间场所的探讨和实践还是一个长期任务,对于场所的关注最终还应落实到以人为本的思考上,最终形成的空间功能效率与场所人文情怀合理并存的城市建筑语言。

参考文献

[1]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M]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素的数量、种类较多,专业交叉较为复杂,工程施工管理系统性较强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施工单位要想顺利实现各种施工目标,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不能仅仅局限在工程施工的现场,其管理应当能够充分的体现建筑企业的文化和深层次管理水平的结合。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首先应当明晰企业自身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以便在工程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做到扬长避短,是自身的长处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更加有利于科学方法在实践中具有针对性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永恒话题,在施工实践中,施工质量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不仅依赖于国家、行业各项标准、规范的约束,同时还依赖于对施工工艺、施工操作、施工要素的有效管理。首先,施工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制度的要求从事每一道工序施工活动,严格监督施工行为,防止偷工减料等不良问题的出现。重视工程“三检”制度的贯彻,做到自检、专检和联检的层层落实。把施工工序看成是工程施工活动的产品,只有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施工工序方能被允许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中继续加工。重视目标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自觉运用目标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切实按照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的步骤,认真地、逐项地、完善的完成各阶段的质量控制任务。

技术是另一个影响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施工单位应当尽量在技术方面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的熟悉,通过反复论证,对施工图纸进行查漏补缺和错误更正,最大限度的对施工活动的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结合自身施工资源情况,切实的组织好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其次,工程施工工艺的技术准备情况也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施工前,就每道施工工艺实现所需要的技术进行认真的准备,特别是那些对高新技术需求较大的施工工艺。最后,技术交底是工程图纸设计理念正确、保真的传递给一线施工人员的主要途径,技术交底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设计理念能否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人、机、料的科学管理

人、机、料是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比例较大的施工资源要素。其中人的因素是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而机械和施工材料的质量也常常会成为一项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胜利的完成各项目标,就必须认真在人、机、料三个方面的管理上有效的贯彻科学管理。具体来讲人、机、料的现场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工成本的科学管理

人工成本往往是工程施工成本中比例较大的可变成本,其成本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工成本的高低。而人工成本一旦过高就会对企业的其他方面投入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反过来讲,如果人工成本控制的过低的话,将会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和人才吸引力下降,换句话说就是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而人才又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缺乏适量的高质人才会使得企业各项工作很难富有成效的展开。鉴于人工成本控制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企业的工程施工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求一个平衡的方法是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2)机械成本的科学管理

现代工程施工无论是规模还是难度都在不断的扩大,依靠传统的单纯人力施工的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工程施工发展的要求。因此,施工机械的应用变成了企业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其在工程施工成本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如何对工程机械施工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效益的高低。

首先,施工企业应当对工程施工机械进行优化配置。具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配置施工机械,努力做到机械的盲目进场限制率最小。其次,确保施工机械设备故障率维持在较小的水平上。机械故障会影响机械的使用,从而产生闲置成本,减低机械故障率就需要提高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对施工机械的认识,尽快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严格避免误操作产生的额外损失。最后,减低维修成本。施工机械在确保生产满足的前提下,应当遵守能修则不换的原则,尽量减低机械的维修成本。

(3)施工材料成本的科学管理

施工材料在工程施工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约占据了整个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六成到七成左右的份额,因此,加强施工材料成本的现场科学管理对企业施工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

首先、促进采购成本的减低。采购成本的减低依赖于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谈判技能。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应当在材料满足施工质量、规格、数量的前提下,做到货比五家,尽量选择那些质优价廉的材料,确保企业采购资金施工效率的最大化。

其次,严把进货关。严格控制入场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诸如在沥青砼拌和过程中,石料矿粉质量不合格,必然导致用油量增加,而且拌和费用随之增加,增加拌和成本。

最后,做到认真的材料计量。在计量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账面数量和实际数量不等以及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原因查找,该索赔的索赔,该补进的补进,但必须确保测量的实事求是性。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应当重点关注那些在工程具体施工实践中,常出现问题,容易出问题的环境,并对这些环节重点关注,充分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高空作业的管理

高空作业是施工活动中较为危险的工程施工活动之一。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前,必须进行施工前的人身体检,严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贫血、癫痫病的患者以及其他不适合从事高空作业的员工从事高空作业施工。

施工机械的操作安全管理

高空坠落半径范围内的砂浆搅拌机、搅拌站等要搭设防砸、防雨操作棚。启动装置、离合器、保险链、防护罩必须齐全完好,安全可靠。

施工现场的防护管理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戴安全带。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在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围栏、盖板和架网,建筑物出入口和进出料口,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并设置醒目的标志。

篇6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63 — 02

一、 《建筑十书》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

《建筑十书》是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书中关于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的艺术设计之精华。《建筑十书》共分为十卷: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建筑材料;第三、四卷、庙宇和柱式;第五卷,其他公共建筑物;第六卷,住宅;第七卷,室内装修及壁画;第八卷,供水工程;第九卷,天文学,日晷和水钟;第十卷,机械学和各种机械。虽然维特鲁威阐述的是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其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对其他现代艺术设计的姊妹学科的学习中同样适用。

维特鲁威主张一切建筑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法式、比例、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书中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方面,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的观点,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对于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二、 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多学科知识的积累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中说:“建筑的学问是广泛的,是由多种门类的知识丰富起来的。因此,如果不从儿童时期就攀登这些学问的结题、积累许多文学、科学知识,抵达建筑的崇高殿堂,便急速正经地就任建筑师的植物,我想是不可能的”, 维特鲁威自己就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从历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或设计师都拥有丰富的知识,人的大脑里的“素材”就越多,它们都将可能参与到设计师的设计里,设计作品才会生动饱满,富有思想内涵。所以知名的设计大师们往往都是全才,他们不仅精通设计,更精通其他很多领域。如达芬奇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多才多艺,把多种学科融会贯通;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在很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这些都与他们的知识面的深度和宽度是密不可分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要不断地调整,注重于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科技、设计与人文、设计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得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设计作品的价值。

在当下的设计艺术教学中,多数学生存在综合素养较低的问题。广告设计中,设计技能类课程占有比重较大,师生也都注重了设计技巧、软件技术的培养与学习,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文案写作能力;在其他设计门类的学习中,注重了设计基础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概论、设计史……的学习,忽略了除设计表现 外的书法音乐鉴赏、中外文学史鉴赏、中西文化学习、市场营销、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了解和学习。这会导致培养出的设计师在作品中缺少现代文化特征和文化感及艺术价值的缺失。设计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设计师需要了解世界,以增长更多的见识,保持最新的思想观念。一个思想落后、孤陋寡闻的设计师无论设计经验有多丰富,他的作品总会显得蹩脚和庸俗不堪。当然,要想有丰富的知识和见识都需要在平时生活中主动去注意和积累。

三、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才与德

才能的培养,对作为将现代艺术设计当作自己的专业来学习的学生来说,在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钻研精神,对相关专业问题应当钻深钻透,也只有如此,才能胜任将来所从事的设计工作。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虽然未将此专门点出,但特别强调建筑师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是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一是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的丰富开阔的想象能力。但我们从其全书的体系中即可看出他对专业知识的阐述相当完备,这就需要学习者具备钻研,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将自己的专业学好,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德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就是自己成为一名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修养。设计师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而且还会渗入到设计里,因为艺术设计是为他的,即“设计为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一个设计师思想道德狭隘的话,那么迟早会扼杀掉自己艺术细胞,堵塞自己的艺术之路,因为艺术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设计师应该要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拥有广阔的设计空间与灵感空间设计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更通畅,也就是先“成人再成才”,正如《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所指的“威望”,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好的理解为是设计师在技术、理论、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综合起来所得到的社会认可度。

才与德的培养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设计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才算得上是一个全面的教学体系。

四、 《建筑十书》中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建筑十书》中重要的设计思想是“实用、坚固、美观”,法式、比例、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的提出,及书中对于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各门类学科中仍然是最为重要的。

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完美的处理“实用、坚固、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三者的关系并融入到专业中去,实用性、坚固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所以,实用性、坚固性和审美性之间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设计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性在设计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设计艺术美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迫切。如室内装饰布置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面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摆设的壁挂、字画、观赏工艺品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人们从风格、材质、色彩、等各个方面进行选择,在注重功能和美观的同时,关注耐久性、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建筑十书》中指出“比例指优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表现得关系”,“均衡是由建筑细部本身产生的合适的协调,是由每一部分产生而直到整个外贸的一定部分的互相配称”。①这一观点应用于设计艺术的各学科中,如在家具设计造型的教学过程中,谈到构图法则时,我们应当注重形式美的原则,注重艺术的处理手法,这其中包含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统一与变化、韵律与节奏。维特鲁维所表述的在建筑中的比例、均衡应用在家具上也是如此,家具造型的比例包含着家具与家具之间需要注意到建筑空间中家具的整体比例的长、宽、高之间尺寸关系,体现出整体协调高低参差,错落有序的视觉效果;家具整体与局部,局部与部件的比例,它需要注意到家具本身的比例关系和彼此之间的尺寸关系。比例匀称的造型,能产生优美的视觉效果与完善功能的统一,是家具形式美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图例的讲解,充分融入设计艺术学的教学过程中。

《建筑十书》中对建筑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值得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学习。他谈到的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的不同,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建筑装饰材料,都会对建筑的安全、实用、美观、耐久性有着重要意义。融入到设计艺术教学中的室内装潢设计,无论是商业空间、办公空间、住宅空间、娱乐空间的装潢装修都会涉及到材料的选择。书中所讲的取材都取自天然的自然材料,可见作者对自然材料的崇尚,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在追求环保节能的同时,我们也都在追求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除此之外,《建筑十书》中的其他设计思想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这些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结:

基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应是多学科的、人性的、市场化的、技能型的、创新型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教育。通过研究《建筑十书》中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用于更好的指导现代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借鉴学习书中对于设计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在世道变化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不断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合现代需求的德才兼备的新型设计师。《建筑十书》中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相当的效力;把书中的自然科学成就和现代艺术设计学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使设计艺术成有学术根底的科学学科。设计教育教学理念更注重人性意识的培养,也就是道德素质的提高,它能促进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与市场客户更好地沟通交流,从而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保持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 考 文 献〕

〔1〕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搞好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对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作者分别从技术准备、材料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展开了探讨。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就是为实现施工合同要求的目标,而根据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的对施工场地的科学规划,以及对场地内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和协调。它是以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为核心,以突出安全生产为重点,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以创建标准化文明工地为手段,从而全面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建筑产品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在施工组织管理上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规定性,而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的生产场所,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施工项目的一次性,生产规律的特殊性,职工上班的移动性,现场控制的社会性及施工管理是动态的综合性,它与工厂化生产行业有较大的区别,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地点、环境、气候等客观因素变化而变化,目前我们建筑行业是以招投标竞争来择优选择,决定施工单位,并从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开始就产生交易行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五大载体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应尽的义务,都必须遵守市场规则,基建程序和各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施工现场管理必须从工程开工,产品形成直至竣工交付使用(投产)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二、建筑工程项目先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

1、作好技术准备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最大限度的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纳入受控范围之内。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尤其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2、加强材料管理

一是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二是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三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要简单说明原因,以便有据可循。

3、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项目机械设备,主要指作为大型工具使用的大、中、小型机械,既是固定资产,又是劳动手段。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环节,包括选择、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其关键在使用,使用的关键是提高机械效率,提高机械效率必须提高利用率和完好率。我们应该通过机械设备管理,寻找提高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措施。利用率的提高靠人,完好率的提高在于保养与维修。我们要搞好施工的计划工作,合理组织机械的调配,搞好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其效率;按尽可能短的时间安排好机械的工作,充分利用时间,大力提高其利用率。

建立使用、保养责任制,加强维修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单机效率。

4、认真抓好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1)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2)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措施,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

5、合理安排安全管理

(1)建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总工程师、专业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各专业队组长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具体见图1所示。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必须建立、健全符合本工程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制度,并确保所有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并自觉遵守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安全生产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必须符合本企业的安全方针和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各自履行其相应的岗位安全职责,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令、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工程项目的安全检查,以及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努力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安全教育

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等;认真学习和贯彻企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规章、制度,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发生安全事故就是赢利”的思想;并且保证至少每年不少于一次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新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新进场的或换岗的工人,均应当接受公司、项目部、本队组构成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教育;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教育活动所有安全教育均应有文字记录和签字记录,保持好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档案。

6、做好人员管理

抓好人员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成败。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必须建设一支富有创造力的、凝聚力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三、结语

总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制定企业自己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何飞鸿.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8).

篇8

Abstract :The religion is human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compon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human history of social change in the typical" cultural phenomenon". As a kind of social ideology, religion on people's thought and behavior, social behavior has caused great influence. In this ideology under the guidance, early religious building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not only embodied in its external form of expression,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n architectur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the religious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to promote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value significantl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religious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thinking.

Key words:religious buildings; philosophy; application; typical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7—0005—02

哲学是世界通用性哲学理念,对宗教定义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应当遵循人类思想意识发展的规律,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具有反作用。”作为哲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宗教意识不仅指导了人们的行为活动或精神意志,在一些实际性问题的处理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教建筑”是宗教哲学思想的直接表现物,通过分析宗教建筑的建造思想、外形特征、内部结构等,可深入地掌握宗教思想的应用情况。

一、国内主要宗教建筑的称法

宗教建筑是被认为是具有“灵魂”的外形构造,融合了教派创建者的个人思想意识,也表达了本派别的宗教观念。结合中国社会的特色,国内宗教建筑的名称类别也大不相同。目前,国内宗教建筑的称法包括:寺、庙、祠、观、庵等五种形式,每一种类别的建筑均体现了宗教哲学的思想主流。

1、寺。《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1]。

2、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3、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4、观。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2]。

5、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二、宗教建筑典型的案例

中国是东方标志性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宗教就与本国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本国自主建立的宗教学派,或者是由国外流传至本国的宗教思想,均在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以埃及神庙、希腊神庙、罗马神庙等为例,分析宗教建筑的经典之作。

1、埃及神庙。埃及神庙是世界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在结构上通常有高大的牌楼门,形体对称。整个内部空间由大殿和长廊构成,而有着众多高大林立的柱子的柱厅是埃及神庙的最大特色[3]。

2、希腊神庙。希腊神庙是欧洲宗教建筑的起源,神庙被认为是神灵在当地的居所每庙奉献给一。它以内部的正殿为主体,殿内立有该神灵的雕象。希腊的神庙一般不大,东向,膜拜仪式在庙外举行。

3、罗马神庙。罗马神庙的外貌,型制和希腊神庙很相似,但比起希腊神庙,罗马神庙更加灵活多变[4]。神庙再不只是祭司和王室成员接触神灵的私密场所,而是一种相当于会所的公共建筑。

三、宗教建筑哲学的主要思想

从本质上来说,宗教建筑哲学思想不单单是通过教义传授者对外传播而广泛散开,将思想意识运用于宗教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这也是表达哲学理念的有效方式。以现代社会思想发展为例,“统一、开放、和谐、人文”等思想是宗教建筑哲学的典型代表。

1、统一思想。“大统一”思想是我国宗教的代表性哲学,自古以来人们就注重社会的统一性发展,主张国家统一是人民长期生存发展之根本。统一思想应用于宗教建筑的重点表现为“外形统一”,即要求本宗教的建筑构造应具有统一性特点,不得随意按照主观意识去修改宗教建筑的基本构造。以中国的“道教”为例,《道德经》提出的“天人合一”观念,彰显了大统一思想的历史意义。中国最古代社会“战争扰乱、国民骚乱、地域分散”,宗教传播者积极倡导统一地域以求稳定发展。当地域彻底统一之后,来自不同区域的人们也逐渐开始在行为、思想、意识等方面寻求统一发展。

2、开放思想。由于东、西方历史文明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东西方国家在遵循宗教思想过程中也产生的明显的分歧。东方国家在传授宗教思想时相对“保守”,宗教教徒的思想意识受限于实际的社会空间,许多新的哲学观念未能得到推广。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了多个分支派别。西方人在传播基督教期间,不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思想区域,把人们的思维空间进一步扩大[5]。如:西方国家传授基督教教义偏向于“开放性”,思想开放、行为开放、言语开放,这些都是教派信仰者一直追求的哲学意念。因而,基督教建筑在外形、色调、空间等方面均有开放性特点,也是宗教哲学的开放性体系。

3、和谐思想。“和谐”是宗教建筑哲学的新思想体系,早期的宗教思想是由不同细小的类别共同组合而成。但是,在实际传播教授阶段,宗教哲学思想会产生不同的矛盾,若进一步细化哲学观念,存在的思想冲突将会更加明显。“和谐思想”的关键是把派的不同思想整合到一起,在指导人们社会行为时协调各方面的活动,而不能单单偏重于某一个方面。和谐思想在现代宗教建筑中的表现:一是建造和谐,教派规划建造本教建筑物,必须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不得因建筑而损坏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关系;二是搭配和谐,宗教建筑在结构、颜色、外形等要素之间的搭配需遵循和谐原则,以体现出宗教的核心思想。

4、人文思想。“人文主义”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想,其集中了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等于一体,推动了西方国家历史文明的变革发展。最早期人文思想与宗教哲学是相互对立的,这是由于前者主张“人”的个性地位,如:人本观念、个人观念、自由观念等;后者坚持“神”的主体地位,如:耶稣、释迦牟尼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文思想,影响了宗教建筑的改革创新,均局限于宗教创始者的个人特色。随着社会人文思想的不断转变,人文思想对人性解放、思想解放、个人解放等解除了限制,宗教哲学与人文思想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基于宗教建筑哲学的建筑发展

每一个国家、地区塑造的宗教建筑形态还需融合本地域的特色文化,将其与宗教哲学意识相结合才能提高建筑物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东、西方两个明显地域差异的宗教建筑更应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未来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宗教建筑哲学的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寓意思想、规划改造过程中融入宗教哲学越来越普遍。

1、结构创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建筑物整体结构性能有了更多的追求,建筑结构的组建形式关系着其使用价值的发挥。基于宗教建筑的开放性哲学,建筑物的结构应朝着创新型发展,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建筑结构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如: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规划,需充分考虑业主的实际应用需求,尽可能摆脱单一式的结构形态,全面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外部建筑应倡导简单、优雅的风貌特色,以最简洁的建筑形式呈现出来。

2、理念创新。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首要环节,工程设计单位规划项目流程可融入宗教建筑哲学思想,指导整个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宗教建筑哲学思想对“和谐理念”的实用价值给予了肯定,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判断,宗教和谐思想运用于建筑设计理念创新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方案要满足业主的预期要求,这是保证工程建设活动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必须要重视工程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以免施工活动破坏了周围的原始生态环境。

3、寓意创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环境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房产建筑的影响甚大,设计及建造出“独特、个性、典雅”的建筑形式,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6]。寓意创新的宗旨是对某建筑赋予特殊的含义,以提升其潜在的使用价值、商业价值,这实际上是宗教“人文思想”的体现。如:以业主的指标要求为准,严格按照业主的质量要求设计建筑方案,为其创造个性化、特色化、人文化的建筑环境。

4、改造创新。目前,考虑到现代社会城市化改造进程的健康,建筑工程单位开始对早期建成的旧建筑实施优化改造,以达到建筑行业发展的统一指标规范。建筑改造需运用宗教建筑哲学中的“统一思想”,即新旧建筑的统一性。建筑物改造并非原始性的建造活动,其需要保留一部分旧的建筑结构,保持新旧结构交替的协调统一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单位制定建筑改造方案,既要考虑原始建筑的结构特色,也要顾及改造后建筑性能的发挥了,力求建筑内外统一。

结论

总之,宗教建筑可统称为“教堂”,无论是哪一个类别的教派,在教堂结构的布置上都经过了一番详细地设计规划。宗教建筑既能为教徒们提供广阔的活动平台,也能把多种宗教哲学概念融入其中,营造更具“空间感、宗教感、意念感“的宗教空间。建筑哲学是建筑物构造的指导思想,伴随着世界各国宗教教派的快速发展,宗教思想不仅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思想,在建筑物规划设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通过建筑物来体现不同宗教的主流思潮。

【参考文献】

[1]孙怀信.宗教建筑与人学思想联系的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6(10):53-55.

[2]张少华.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性及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0(12):19-21.

[3]郑宁.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特色建筑的构思[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40(20):37-39.

[4]朱成玉.新时期宗教建筑哲学思想的深刻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6):28-30.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原则

一、前言

在城市化建设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探究其管理的重要性和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管理者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特点,将整体建筑施工分部阶段性进行。结合各方面的相关素材,整合资源,并对施工项目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培训。积极将项目施工管理知识普及,并形成系统化,使得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可以更加的向着高效发展。良好的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益,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场管理的内容、原则

1、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材料员的跟踪管理,提高生产中的生产效率,消除浪费,合理组织科学施工,减少投入,提高收益。

(3)加强人员培训,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整合全员的思想,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保证技术的共同提高和进步。

(4)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的现象,不断降低成本。

2、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为保证施工的利益最大化,在保证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造价的核算,对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减少人力物力的投资,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

(2)科学合理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整合的今天,为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整个施工流程的监控,合理的安排和管理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资源,将施工建筑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的因素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任何一个工序的完成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现场施工劳动力非常多,要想实现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有效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近几年,在工程的建筑中,由于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屡见不鲜。例如,某市一中学在进行教工住宅楼的施工时,某工作擅自将某房间内拆模,造成房间屋顶留下裂缝,而且在之后的施工中没有及时发现,结果建筑成品在使用中才发现,这件事被曝光之后,不仅给工程的承包商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后期的处理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工序产品检测存在偏差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工序产品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但是由于工序产品检测的工作量大,纠正偏差的难度高,纠偏措施的实行更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工序检测出现偏差,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大面积的返工是无法避免的。一旦出现的检测偏差,不仅需要返工,而且会延长工期,给工程承包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避免检测偏差,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纠偏措施的落实。

3、施工材料控制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材料,对施工材料的全面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材料复杂,涉及面广,因此,要想达到全面的控制有非常大的难度。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通常只是通过设备和材料的书面检测和实验测试品的质量来对其进行控制。然而,许多工序用到的材料比较多,而且诸如沙石、砖头等施工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离散性很大,而且这些材料的进场多是随机性的,要想实现对这些材料的全面控制,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4、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分工不明确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强化安全意识是做好现场管理工作的关键。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不仅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更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工作和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忽视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而且施工人员也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建筑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然而有许多施工企业的责任制度不健全,甚至有的施工企业就没有责任制,因此,工程责任的落实便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5、质量检查不全面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各种操作性的工序产品量大面广,要想实现全面的质量检查几乎是不能够实现的,而常用的抽样检查,往往又会使得一些质量问题被遗漏掉。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不全面也是当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问题,如何实现对工序质量的全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难点。

四、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建议

1、材料管理

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也是占据成本最大的一个部分,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有很大的意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材料管理要从材料的采购、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进行。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要重视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尽量以最低的价格购进质量较好的材料。在材料储存中要注意容易发生质变材料的储存。在材料发放的时候要按照施工的进度执行,最好材料的购入与发放保持一致,避免材料大规模积压。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浪费,施工人员要有节约意识,同时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查,不合格的材料不能在施工中使用。

2、提高全体人员素质

无论是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还是安全管理都与全体人员的素质是密不可分的,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包括施工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在施工中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一些大的施工单位来说,培养自己的后续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让施工人员掌握更多的技术,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工程施工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另外企业要对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进行现场管理。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加强质量管理除了要保证材料质量之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对他们的施工行为不定期检查,发现有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促使施工人员可以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另外,在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中还应该完善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管理意识,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点,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加强宣传,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得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的安全施工常识以及一些应急处理办法。第二,加强安全投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给施工人员配备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例如,安全帽、安全绳等等,保证施工人员作业安全,同时也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第三,加强现场巡查,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中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是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惟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杨孙忠:《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施工管理策略探究》,《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05期

篇10

促进联系互动,提升教学效率 首先,作为低年级班主任,为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去了解和熟悉学生的生活,这就为《品德与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奠定了基础。班主任拥有了将德育课程融入学校生活、班级生活的有利条件。在生活化情境中开展教学,可以使德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与学生的相处发现,因为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习惯了家人围着自己转,养成了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体谅别人,关心别人的思想品德,笔者在《品德与生活》主题活动中,确立了“助人为乐”的主题,把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例举出来,让大家去讨论,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学习的。同时,配合这一主题开展了“爱心小明星”评选活动,将一个学期中乐于助人,表现出色的学生,推选出来,并将其照片、事迹介绍等设计成“爱心小明星卡”,贴在班级宣传栏上,构成了班级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个主题的选择和实施都是得益于我作为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生活的全面了解。

其次,班主任方便调动家长的参与,扩大德育的空间,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品德与生活》学科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仅依靠教师和课堂教学还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作为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与家长联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将《品德与生活》教育融合到家庭教育之中。比如,在执教《关心老人》这一课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延伸课堂教育,邀请家长来校和孩子一起开展了一次“夸夸我家老人活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把家里老人对社会、对家庭所做的贡献都讲了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了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感和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

缓解师资压力,巧用课程资源 在当前《品德与生活》师资匮乏的教学条件下,班主任兼任任课老师缓解了学校的师资压力,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其自身也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班主任对学生个体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为教学开辟了一条优质化的教学高速道路,体现了新课改“教师即课程”的教学理念。同时,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其道德品质、人格乃至精神情绪都直接影响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因此,班主任正直、阳光的形象,将会为德育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社会学层面来分析,班集体这个群体,属于“熟人空间”,在这里师生、生生之间都是以情感为纽带,直接以道德来调节相互关系,这里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他们会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正是基于相互了解而生成的自主性的监督。在班主任的管理中,这个班级群体能够营造民主、宽松、守纪的良好气氛,不仅对德育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课程资源的使用价值实现高效化。

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个性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生活在他们看来是无限美好的,他们不仅活泼、爱动,富有想象力,还蕴含着各种潜能。作为班主任应该去深入地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特点和优势,通过对学生日常习惯、学习态度、心理特点等方面的观察,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等方式,掌握有关信息,对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存在的差异形成基本的了解,从而总结并实践具有针对性、高效性的教学手段。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更多教育活动,实现教育质量的优质化。比如,在“你是最棒的”这一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主题活动中,我将班级中每一个学生优点和特长,如算数快、画画好、写字好、会唱歌等,以谜语的方式做成小卡片,让学生去猜卡片中谜语的谜底,等学生全部猜出卡片上的名字后,再分组邀请各具特长的学生,登台为大家表演。此次主题活动,为笔者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存在的问题

工作压力增加,教学时间受限 低年级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老师后,处在一身二任,千头万绪的状态下,一方面要做好班级日常管理,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召开家长会、与学生交流等;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学科的教学,工作量加大,工作压力增强,久而久之,投入教学的时间受到限制,因精力不足,备课不够充分,影响了教学质量。

课程定位不准,教法设计落后 由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教师大多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在班主任兼任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把这门课与日常的德育混为一谈,将《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理解的过于简单,没有对课程做出准确的定位,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缺少专业性的设计,给教学带来种种弊端,使得教学质量不高。

课程评价空缺,教师重视不足 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教学质量发生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高度负责,表现在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保证等诸多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思想品质的提升等。目前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评价还处于空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一些班主任主观地认为,这一门课无足轻重,可以自由取舍教学内容,增减教学时间等,实质上这是教师的塞责,影响了《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施建议

明确教学任务,勇于承担责任 低年级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教师,赋予了教师更加丰富的角色内涵和多重性的责任,教师在做班主任时,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做《品德与生活》的任课教师时,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教师要重塑自己的角色形象,勇于承担责任,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播种希望,收获梦想。

发挥角色优势,整合教学资源 在低年级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为班主任发挥角色优势创造了条件。班主任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课程资源的价值。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头人,班主任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课程开发的关系,对《品德与生活》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深入的解读,积极建构,形成独特观点,并将此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角色优势,结合班级、家、校、社的实际,引入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