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3 10:45: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

篇1

资源是发展要素的重要组成,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同环境保护、人口控制一样,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土地资源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中的最重要组成,相应的管理措施必不可少。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林立,土地资源紧缺现象十分普遍,而土地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保持城市竞争力,维持其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1.1 土地资源管理概念

土地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社会发展、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保护及治理等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指挥及监督等活动的整合。其中土地关系调整是土地资源管理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组织和监督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执行需要多种手段下综合的去实施。

1.2 土地资源管理作用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土地管理的重要措施,其作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通过土地资源的管理,对于土地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各类土地的宏观统一规划、耕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产效益最大化的发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总体的概括,其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动员宣传作用。对土地资源管理意义加以宣传,动员社会群众更多地参与到进来,配合、支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协调和组织作用。使得一定的土地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第三,监督执法作用。建立其土地资源监管网络,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实时的监督和检查,以发现违法用地行为并进行及时处理。

1.3 土地资源管理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及土地法制管理。

2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定位不准确,缺乏科学的规划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确立。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短时间内,土地资源的配置尚无法同市场经济需要完全适应,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所制定的一套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内容,同市场经济体制内部本身要求的必然性存在着不配套、不一致的地方,这使得城市的规划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重复建设现象十分普遍,形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及一些人为因素,已经使得城市规划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2.2 土地资源存在着紧张与浪费的矛盾现象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政府增强了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造成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城市土地的生态更新能力被破坏。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土地用地呈现出快速的增长,但是人居占地面积却仍同世界的平均水平有着一定差距,人地矛盾十分紧张。当前,城市中住宅拥挤、地皮紧张、交通不便、道路堵塞,教育文化等基础型设施也难以同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但同时,在城市用地中亦存在着十分突出的浪费现象,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作用下,土地资源无偿使用或无偿划拨的影响,导致一些城市存在着早征迟用、多征少用,甚至征之不用等现象。此外,有些城市不顾中央政府指示,盲目建设开发区,“开而不发,围而不用”现象屡见不鲜,大量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3 地方政府同城市发展目标存在差异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政府通常担任着经济保护者的角色,地方经济业绩是其政绩的直接表现,故他们追求的是任期内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城市所发展的高新产业区、开发区、物流中心、大学园区、度假区等,虽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却造成了土地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代价相当昂贵。城市政府对于发展布局和对土地的综合利益缺乏考虑,不但引起了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4 市场不健全,土地管理规范缺乏依据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为三级结构模式,一级市场中,国家是所有者,以招标、协议等形式将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出售。二级市场中,获得土地使用权的经营者,通过建房等途径,将其投入市场加以流通。三级市场是房产交易的市场流通。在我国,一二级市场存在着不协调,有大量隐易的存在。此外,二、三级市场中,有些土地使用者受利益的驱动,将土地投入到见效快、利益打的领域中,破坏了城市生态更新能力,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状况之下,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整个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3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合理性对策

3.1 制定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

城市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应体现出其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土地使用者事先应明确城市规划中各个地块的用途,亦之余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合理进行。在城市土地资源的总体规划中,应对用地规模、空间控制比、人口密度比等标准加以规范,强调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3.2 挖掘土地市场内部潜力,提升土地利用率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加以实施:第一,提升集约型土地利用程度,掌握城区内闲置土地数量,对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执行内涵式的发展路线;第二,城市土地布局合理,做到优地有用,地尽其力;第三,对城市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提升其容积率,使其地上、地下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第四,科技规划,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深入挖掘;第五,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使土地资源的更新能力得以维持。

3.3 转变政府观念,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针对土地开发制定科学的计划,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环境保护、城市化、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土地开发管理应用计划透明性和公开性,实施统一的土地规划,做到统一的开发、出让、建设、管理,以确保土地的持续性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4 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规划市场管理

国家应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地位应保持,按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来配置土地、控制供给,并采用相应政策引导供给价格。土地二级市场是对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其管理重点应放在对土地用途和规划的审查上,严把登记关,确保购买权的充分利用。土地三级市场,为交易和消费市场,应建立规范性的监督机制,健全土地管理制度的同时,保障城市土地的持续性利用。

4 总论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将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推至到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议题当中,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可行性对策,并积极地去实施,以使土地资源能够被合理的利用,最终实现城市化建设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论土地资源管理[J].理论探讨.2009(1)

[2]林志任.土地资源管理若干矛盾分析[J].中山大学.2009(12)

[3]丘斌春.浅析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J].青春岁月.2010(11)

篇2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091-01

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是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使用上要格外珍惜,而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人均的土地占有率相对较低,而由于很多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很多的土地资源在使用上也不能更好的利用。因此,土地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长期规划和发展,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加以重视。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使土地资源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及内容

当前,土地管理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长远规划,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出的作用也使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更好的使国家的宏观调控顺利的进行,各项政策法规也更加容易落实,土地资源就能更加充分的得到保护。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国家在对土地监管更加容易操作,减少了人 为对土地的破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中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式如下 :

首先,加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对相关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政府的工作。其次,国家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使土地资源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最后,严格执法,出现人为的对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并且依法惩处。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地籍管理;(2)土地利用管理;(3)建设用地管理;(4)土地市场 管理;(5)土地法制管理。

二、加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1、统筹城乡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改革与发展,不仅着眼于城市,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城乡协调,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区域发展依赖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土地资源是比较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地管理制度应因地势宜的发展 。

2、统筹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

土地作为一种资产,进入市场实施价值管理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市场机制引入到土地资源管理进程中,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规划土地市场行为,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强化土地管理统一领导,改变地方 土地管理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实行双重领导和垂直领导相结合的土地管理领导。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土地总量,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下达控制指标制度,建立完善的地价体系和土地市场法规,指导和约束市场交易行为。

3、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土地规划必须超前,应起到先行指导城市开发管理土地的作用,使用地者事先知道 各地块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不可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管理土地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进行。即使我国目前已经做出了种种相关的措施,但在实践工作中违背城市土地规 划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政府自己在批租土地时无视城市土地规划这种权大于法的情况一定要改变。以增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城市规划的贯彻实施 。

(2)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如何更好的做好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集约和节约开发利用土地的工作,从根本上说,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通过摸清城区内闲置土地的数量,筹集资金开发利用存量土地,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第二,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做到地尽其力,优地优用;

第三,综合开发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第四,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 ;第五,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维护土地资源可更新能力。要在对现有土地保护的基础上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要对用地单位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公共用地面积等严格控制 ,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确保城市土地资源不会遭受新的破坏。

(3)加强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关系着土地资源的长期发展,在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做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点进行的工

作。在我国,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土地的出让权是由国家来掌控的。因此,土地的规划也要有国家的职能部门来进行,在理论上,国家要从根本上来控制土地资源的发展,怎样使土地资源更加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国家一直追求发展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土地市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步骤,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在这个基础上,规划好城市土地的使用率,从而能够更好的加强土地的使用和管理,这也极大程度的符合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能够更好 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不仅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有做出一定的实际性的内容。首先,政府要认真做好土地资源的整合工作,一级的土地市场必须要严格掌控,并且把相关的土地予整合,建 立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并且由国家统一定价。其次,土地资源的再分配要按照相关的政策来逐步进行,很多二线城市市场对于土地的使用分配并不合理,很多土地的使用由政府掌控,使用者对于使用的土地并没有太多的使用权。而且土地资源的管理也没有合理的进行监控 ,因此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同时,务必要掌握好土地资源的监察工作,从而建立和完善好土地市场。规范好土地市场的管理,从根本上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篇3

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流转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主体的的权责分工需要进一步分工和确权

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益主体的划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以分散性经营为主的家庭土地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在土地风险控制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农业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化农业建设方面,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利益主体的权责分工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和确权,尤其是在制度管理方面,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

2土地流转程序方面还有一些不规范之处

对于当前的农业状况,土地流转在程序方面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以山东省鄄城县为例,目前土地流转大都处于自发或无序状态,土地流转多以亲戚朋友之间流转,流转过程中多数无规范的承包合同,而是以不规范和没有法律效益的口头协议为主,发生矛盾纠纷时,承包农户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此外,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流转程序方面尚无规范性法律法规作参考,在对农户产生的程序纠纷存在管理盲点。

3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还需要加大力度

作为土地管理者,尤其是土地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利用好土地流转这个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科学规范进行土地管理是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关键。目前,作为土地管理部门,是土地流转政策宣传的主体,也是农户了解土地流转政策、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合同制定和存档等方面的主体,这就需要在土地流转宣传上面加大力度。目前部分干部和土地资源管理者思想认识还存在不足,对于宣传工作不重视,宣传不到位,甚至使得农户产生误解,将土地流转当做是土地承包权的转让,从而增加了农户与农户之间以及农户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和误解。

4宣传力度要加强、宣传方式要创新、宣传内容

要充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尤其是各地政府和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开发政府门户网站等宣传形式,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将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保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宣传到户、宣传到人。

5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建设是解决土地流转纠纷的主要途径,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进一步成立县、乡、村三级组织机构,对土地流转程序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对于承包者与农户之间的流转,利用规范性合同以及建立规范性台账等形式加强监督,进一步保障农户的基本权利,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等提高承包商和职业农民的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6进一步完成土地资源的确权和职责分工

作为土地管理部门来说,一是要加快完成土地资源的确权,尤其土地所有制、土地性质、土地规模等,进一步摸清和确认土地的基本情况,并制定土地“身份证”,利用土地资源管理网站等建档备份;二是进一步完成土地的职责分工,土地管理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利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以及生产经营风险责任等进行划分,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权农户与承包经营权的公司或个人职责,使得他们能够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此外,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的农村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福利、社会保险、社会互助以及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保障,科学制定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当地土地开发现状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农户和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结束语土地流转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新形式,也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要科学对待,合理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土地流出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土地承包者的合法收益,做到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篇4

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十分困难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土地执法。在基层土地执法中,经常会出现执法难、难执法和法难执的问题。在执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严厉处理某些违法的人或部门,但是随之而来的就会有很多的求情人员。特别是2004年改革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之后,国土所工作人员经过录用之后,就不再流动,他们会长期工作在一个地方,这样就会逐渐的形成一个狭窄的生活圈子;再加上当地政府负担着国土所工作人员的工资、食宿以及办公用房等等,这样在执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局限,可能是碍于人情,也可能是在领导的压迫之下,往往就会选择较轻的处理措施。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将先上车后买票的模式应用到招商引资上,虽然基层国土所发现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但是却无可奈何。再者,农村在不恰当的地方建造房屋,但是基层国土所却不能将其,只能通过漫长的打官司过程,法院判决的这一阶段,很可能人民已经将房屋建好了,这样就无法再进行拆除,因为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1.2在基层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的问题

目前在基层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着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提高土地所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大多都是退伍兵,或者是一些非专业人员,过去虽然在政府从事过,但是并没有接触到国土工作,这样在业务水平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无法有效的开展农村土地管理工作。

2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措施

(1)将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严格的落实下去。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耕地进行严格保护,耕地保护是土地管理的关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责任目标管理进行强化,编订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耕地保护责任制度严格的落实下去,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对那些破坏耕地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和打击;在基本农田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量化分解乡镇耕地,为了提高耕地保护的质量,还可以在村委会工作考核评价中加入这一内容,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在耕地保护方面表现好的地方给予必要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2)节约集约用地。我国在基本国策中加入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容,而国土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基层部门,需要严格的贯彻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在村民建房和乡镇工业用地方面,应该科学的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基层政府也需要做好村庄整理和集镇规划等工作,配套建设农村中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在集镇存量土地方面,应该进行必要的转让,以达到盘活的目的。

3)加快集镇的建设,对集镇服务功能进行必要的完善,将集镇建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在闲置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应该对一些敏感问题特别的注意,比如空置的宅基地、闲置房等等,人们在申请建房的时候,应该同意这些旧房由集体来统一进行管理;国土所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来对旧宅基地做正确的处理,可以向人们的建设进行合理分配,也可以进行复耕处理。

(2)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结果及时的上报和沟通,以此来获得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基层是国土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执行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地方。虽然国土所规模不大,但是对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整体形象却有着直接的影响。基层国土所应该将工作内容及时的上报给上级政府,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例会、讨论会等,对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向人民群众进行介绍。基层国土所要想顺利的开展农村土地执法工作,就需要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那么,县级国土局在考核基层国土所的时候,应该对乡镇政府的想法和意见进行充分的重视。

(3)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征地问题。近些年来,在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土地纠纷、土地矛盾,这样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将补偿标准适当调高等等。为了增强政府的诚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对被征地区的综合地价进行科学的制定,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对失去土地的人民采取必要的生活保障措施。

(4)对土地执法监督进行强化,大力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我国虽然有着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过大,这样耕地资源处于十分紧缺的状况,因此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土地保护。目前,经常会出现土地违法违规的现象,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因为农民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建造一所属于自己的舒适房屋;需要注意的是,理解并不是放任不管,国土所需要大力的进行普法宣传和教育,让人民了解到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5)夯实基层国土队伍。要想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就需要重视基层的土地资源管理。目前,全国各地的国土执法监察队伍逐渐的成形,并且经过实践研究表明,改革之后所采取的垂直管理模式是有效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要知道,人是基层土地监察的关键,这样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可以定期经常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是业务知识,也可以是思想教育。同时,还需要向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比如执法车辆、电子计算机以及摄像器材等等,给予土地执法人员必要的岗位津贴。

篇5

1 引言

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就是在对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为城市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有效的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能够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便利,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若是不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便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城市的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当前各个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局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2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城市土地的规划利用与城市的发展规划不协调

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其规划主要是由城市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城市的土地规划则是由城市的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两个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各自为政,这便造成了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建设。例如,土地管理部门将一些基本农田列为保护区内,而城市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的规划中却对这部分的规划为用地控制区内,这便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困难。两种规划内容的不同是土地不合理规划的表现,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案,都具有不科学性。

2.2 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管理步调不够一致

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管理程序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造成影响,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或者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建设速度。这主要还是一个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问题,这要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要协调一致。

2.3 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市的政府为了追求城市发展的短期经济效益,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与利用,造成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虽然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用地面积得到了不断的增加,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依然远远的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城市用地的紧张,交通不便,住宅拥挤以及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全,这都大大的降低了城市化的水平。另外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十分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源无偿划拨或无偿使用,造成了很多城市土地出现了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奇怪现象。

3 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的土地规划必须切实的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开发管理的作用,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明确城市的各块土地的用途,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城市的土地开发起到约束作用,保证其合理的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对用地规模、各类用地的比重、空间控制标准、建筑密度控制标准、人口密度控制标准予以科学化和规范化,另外城市的土地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城市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多重效益,根据土地的级差合理的利用土地,发挥其用途。

3.2 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集约程度,通过调查对城区的闲置土地有明确的把握,筹集资金开发利用存量土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土地,力争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城市的存量土地潜力进行分析,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4)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保持土地的更新能力。在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要严格的控制开发程度,合理的规划其土地资源的用途,维持好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

3.3 转变城市地方政府观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政府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开发整理土地供应计划,并综合考虑经济、人口、城市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因素。开发管理土地供应计划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竞争。政府要实行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整体思路,确保土地的永续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4 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国家应该对土地市场严加控制,政府要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配置土地,政府通过土地利用计划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 控制一级土地市场的出让总量, 运用政策影响土地供给价格。城市二级市场作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再配置, 其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严格审验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用途及土地规划,把住产权登记关,充分利用优先购买权。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环境的压力也会随之增长。能否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有效的协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关系,缓解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对我国的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科学手段对土地市场进行管理,规范市场运作秩序,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一、土地资源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将面临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

(一)厚基础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涉及到土地的测量、规划、评估和管理。实际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要牵涉到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以及农林部门,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对我国的地理状况有大致的了解。每一寸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因此对当地城市的经济情况要有一定了解。总体来说,土地资源是一个需要较大知识量、涉及范围广、应对多种角色的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型于一体的学科,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进行测量,用真实有效的数据作为开发的依据,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管理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要拥有土地测量设备、计算机分析技术、CAD制图技术、地籍管理信息化等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三)管理型人才需求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型人才,所懂得的知识必须是全面的,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导向,对土地资源进行严格管理。目前,国家急需土地资源高级管理型人才,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50多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学位和硕士研究为主。其中,如图1综合高等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100%;农林院校总数最多,占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42%,其硕士学位授予仅其次于综合院校占67%;理工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占45%,本科学位授予占55%,硕士与本科专业开设比例相对持平,而博士学位授予点为零;文史师范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本科教学为主,专业开设占78%。

由表1得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量有很强的要求,其至少是本科以上学位;农林院校比理科院校更重视土地资源的发展,所开设的专业更具有针对性。

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明确学科的定位

部分高校对学科认识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将土地资源管理设置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比较狭隘,忽视了它是兼管理学与工学学科于一体的专业;2、部分学生认为土地资源就业方向是地方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或农林部门等,进入门槛高,需要很强的人际关系和专业实力,导致一些学生学术研究积极性不高。

(二)未形成统一课程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虽不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叠的部门,例如在《土地资源学》中学习到的内容可能会重复出现在《土地管理学》或《土地资源学》课本上,甚至在《公共管理》课程上也会提到。很多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核标准不一样,也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整体教学质量都有待提高。

(三)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实验课程有:地籍测量、土地评估及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等,但很多的高等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数理统计、测量与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主要还是与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要求教师需要懂得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很多教师都重理论轻实践技术,这是大多院校教学的通病。

四、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科就业方向

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考取公务员,到地方国土局、规划局或农林部门去工作,也可以从事土地及房地产价格的评估与管理等工作。实践证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范围广、发展好、待遇高,是一份非常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

(二)形成学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牵涉的学科非常多,如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每一学科都自成体系,所涵盖的内容都值得深究。但由于师资力量缺乏,一些院校一个教师分担几门课程,每门课程穿插其他学科重复内容,这让很多学生搞不清每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无心做学术研究。因此,形成统一的、完善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保障学生认真做学问的基础。

(三)强化实践性的教学

目前,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置均偏向理论教学,实践的部分少之又少,这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大学生即将毕业时会非常迷茫,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到企业从事开发报建工作,不知道其工作流程;应聘土地及房地产评估师,不知道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论;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不知道如何使用土地测量设备,这些都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的原因。

五、结束语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为一体的学科,牵涉范围广,包含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数字印刷是一门偏应用型、交叉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印刷业务、数据库管理、网络印刷等业务中。作为一名本科院校数字印刷专业的学生,要对印刷和数字印刷的概念非常清晰,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是以满足企业对印刷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张悦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11,2(9):18-26

篇7

关键词:

公共性;土地资源管理;丧失;对策

土地资源管理作为我国政府用地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与较多房地产开发、招商引资、城市规划以及土地供给都存在较大关联。尽管近年来关于土地资源的管理,我国相继出台较多相关的法律条文,但实际落实到地方中所取得的成效仍是微乎其微,部分区域政府仍从功利主义、形式主义角度出发,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极低,管理公共性逐渐丧失。因此,本文对如何改善公共性丧失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基本概述

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其中的公共性主要在政府职能变化下发生改变,一般用于对政府可共享性的描述,由政府利用公共权力使公众利益得以维护。而将其引入到土地资源管理中,所表现出的内涵可细化为:第一,从管理目标看,停留在公共利益诉求层面。其主要强调土地资源管理中,要求政府从民意角度出发,权衡各方利益,尽可能做到公共利益表现出明显的公平性。第二,从价值取向上看,表现在公平方面。以土地市场环境为例,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考虑如何做好资源配置工作,而配置中的价值取向便以“公平”为主。第三,从管理主体看,主要以国家公共部门为主。实际管理土地资源中,要求公共部门在管理行为上达到合法性,同时应作为社会群众的代表,向社会公保持诚信、开放,真正做到谋求公共利益。第四,从管理客体看,为公共资源。对于土地资源,其实质为公共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共享性、客观性等特点。除此之外,对于管理活动中的公共性,很大程度也表现在管理手段方面,一般政府运用的手段主要以公共权力为主[1]。

二、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丧失的具体体现

1、土地资源公共性的丧失公共性近年来在土地资源中表现并不明显,甚至土地市场混乱、资源私有化情况存在。以其中的土地资源私有化为例,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所采用的以产权二主体为,其强调政府可具有土地的经营与使用权,且村也有集体土地使用权,避免土地资源使用中出现所有权商品化情况。但事实上,现行大多地区政府仍存在随意征用情况,如为吸引外来投资,采取低价出让方式,实质是对土地市场垄断的一种表现,公共性由此丧失。再从整个土地市场情况看,主要表现为来源市场、一级出让以及二级转让等市场层面,对于土地来源,通常以旧城拆迁与农地征用为主,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征用过程中并未明确界定征用目的是否满足“公共利益”要求,且在征用补偿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而在一级市场出让上,存在的问题多表现在出让收益私有化层面,如部分开放商在政府行政划拨下获得的土地,其中大部分收益都为开发商所有。同样,二级市场转让中政府的非法占用或土地作价入股等,都导致土地资源公共性丧失。

2、土地资源管理中公平性与透明度的缺失公共性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强调做到有社会群众参与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等,但从现行大多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看,政府部门所公开的内容多以具体规划或计划内容位置,具体的土地底价或税收都处于保密状态,透明度极低。同时,实际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土地产权、土地供给双轨制,也使农民在土地所有权上丧失平等对话权力。加上其他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更使公平性缺失。

3、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公共部门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主体,其存在的问题极为明显。从较多区域中的政府部门都可发现,土地资源管理中大多会从政府业绩、个人业绩或部门业绩等方面着手,如征地过程中忽视对农民用地情况的考虑,而直接考虑开发商可能为自身带来的利益。此外,公共部门在行使其公共权力中,也存在征地权力滥用问题,如对拆迁或征地的干预,或采取土地寻租形式,以此满足私利获取要求。这些公共部门管理、权力使用都成为公共性丧失的主要表现[2]。

三、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丧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1、土地产权的改革针对现行土地资源公共性丧失问题,实际解决中应注意从土地产权改革方面着手,具体表现在土地产权的明确与征地制度的改革上。如土地产权明确中,主要要求在土地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上进行明确,并通过法律形式对侵犯土地使用权的情况进行惩处。而在征地制度改革上,强调在土地征用权范围上进行界定,确保征用过程需以公共利益为主,而非将经济利益作为征用目标。并注意在实际征用中确保农民参与其中,以此使土地资源公共性得以维护。

2、土地资源管理的强化土地资管理中,公平性的缺失是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实际管理中,要求在价值取向、制度构建与伦理文化等各方面满公平性要求。如价值取向,强调公共行政应将责任、民主、自由、公正与公平作为主要价值;而制度上的公平,主要考虑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如寻租问题的控制,使弱势群体利益得以维护;对于伦理文化,强调行政人员应将公共利益作为导向,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3、公共部门职能的规范针对当前公共部门存在的公共性丧失问题,解决过程中主需在市场职能上进一步规范,且在公共服务职能上不断强化。如对于市场职能部分,要求政府充分发挥其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需以市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管理,以土体征收为例,可采取挂牌、拍卖或招标方式,避免出现过度敢于情况。而在公共服务职能上,可从利益分享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使公共性充分体现出来[3]。

篇8

1 土地资源管理概述

土地资源管理,是指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资源的短缺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严重障碍。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管理的手段也在发生质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正逐步被以“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所替代。

2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土地资源量不足。我国土地资源较其他国家更为紧缺,人多地少问题突出。我国有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2%,但我国有近13 亿人口,人均陆地面积不足12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1/3。尤其是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们面临的人多地少矛盾,是极为尖锐和突出的。更为严峻的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大量减少。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土地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2.2 农用土地和建设用地矛盾日益增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树立“保护耕地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观念非常必要。农民最后的保障就是土地,但现行制度下,这部分资产成为沉睡的资本。

2.3 土地规划利用集约程度不够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被引入城市土地研究中,形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但由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远比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复杂和丰富,也更加难以实现。

2.4 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土地制度自年建立以来,在稳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该制度显现出许多弊端。其一,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表现在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其二,土地产权不清还表现在所有权能上,是否任何一级都有行使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也处于模糊状态。其三,土地产权代表不明,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无确定的归属主体,造成土地市场秩序混乱,国有或集体土地资产被任意侵占、买卖。

3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概述

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一体化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为:通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与数据获取,GPS精确定位目标,GIS综合管理数据并开展相应的分析与决策支持。正是这一日趋成熟的新兴技术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使其研究更加科学化、快速化、直观化。

3.1 RS技术。RS技术,即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目前在土地资源的调查、土地的利用、土地的变化等动态检测上,尤其是针对大面积的土地情况,遥感技术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

3.2 GIS技术。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诸多优势在土地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适当的应用。从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到为土地利用的规划提供可靠细致的资料,再到对提出的规划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再到补充、优化规划设计,再到结合规划设计完成各种应用模型,再到对规划设计的结果进行模拟实验,GIS的强大分析能力、可视化能力,都能够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导向。

3.3 GPS技术。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这项技术目前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逐步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其中就包括土地资源管理部门。GP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建立高精度的控制网及航片像控点的布设,可为空间数据设施的建立提供一个基础体系。二是进行变更图斑的数据采集及新增地物的补测。

4 现代空间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1 在土地资源详查中的应用。目前发展的GIS和RS技术配合,GPS以其时、快速、高效、自动化的特点,在多种行业和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首先通过对航空相片的扫描完成航空相片的数字化与处理。扫描分辨率根据航空相片的比例尺和调查成图的比例尺确定,然后再通过基于GPS的定位、导航和测量功能完成外业调绘,最后基于GIS软件完成内业工作。GIS可以用于土地详查的很多方面,如,调绘成果转绘与编辑、土地面积量算、田坎系数测定、成果图件制作与表格数据统计输出等。

4.2 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地籍测绘是获得地籍信息的重要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测绘方式,GPS技术优势明显,操作更简易,费用更低廉,灵活性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并能够全天候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地籍测量首级控制网布设的精度和效率。

4.3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基于RS与GIS集成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应运而生,许多单位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RS和GIS集成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以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建模与预测和数据开发与数据信息系统GIS作为其研究重点和支撑,揭示全球、区域和局地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及其不同驱动力之间的联系。

4.4 在土地规划和土地整理中的应用。通过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到土地资源寄出资料后,就可以指定相应的操作方案,通过采用规划模型,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规划并对可预见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提供出最优化的方案,供领导部门决策。土地整理工作涉及田块的划分、产权的调整等大量与空间定位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利用GPS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5 结语

空间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其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已经日益突出,3S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密切结合今后将会日臻完善。通过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管理,加快了我国的“数字国土”工程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王娜等.论土地资源管理[J].辽宁经济,2009.1:43

2 牛牧.浅谈管理学原理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

篇9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69-01

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一切生物的载体,是人类社会和生活活动的场地,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本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在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同时又面临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压力,因此,产生了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渡,保护乏力的严峻局面,而直接后果是破坏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土地管理的内容,更新土地管理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我国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严峻。人均耕地面积1.59亩,只相当世界人均3.62亩的4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由于耕地资源不足,迫使人们不顾破坏环境滥开发耕地,掠夺式、粗放式地利用耕地资源,增大了对环境的影响。土地资源环境破坏引起我国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其主要表现是土地荒漠化形式日趋严重。据调查,我国实际发生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相当于14个广东省。现在每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被沙化。荒漠化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等形式。我国每年沃土流失100多亿吨,氮、磷、钾等养分流失远大于全国化肥总产量。我国草地退化也非常严重,占了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草地总面积的57%。由于森林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造成林地不断减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2 土地资源环境保护是现阶段土地管理的战略抉择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又会对土地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长期无节制地大量占用会使资源枯竭、资源环境受到破坏,最终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综合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涉及面大,而且具有长期性和艰难性。现在,我国对耕地保护的工作在不断强化,对土地资产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还是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态环境同样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优美的郊外自然环境可以带来旅游收入,城市土地的绿地生态环境建设也能提高土地价值。

3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对策思考

3.1 坚决落实新土地法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

新土地法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人与自然规律关系认识的深化,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把保护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优美的山河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成为贯彻中央座谈会精神和新土地法的具体行动。

3.2 提高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只看重把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在投入产出过程中的管理,看重作为一项财产的产权管理,看重作为一种资产的经济权益的管理,而轻视了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性。要把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到像保护耕地、重视土地资产价值的高度来认识。

3.3 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只有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当作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规范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行为,成为土地管理者在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地籍地政、政策法规、土地监察工作中,实施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4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要形成一种制度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不是口号,需要将这个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形成一种制度。而构建这项制度应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内容。

3.4.1 保护土地资源环境要实行规划和目标管理。

定期制订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规划,确定规划完成的内容和目标。其内容要具体,目标要可行。如生态保护的退耕还林规划应该将退耕的位置、坡度级、面积、权属界线等内容按时间分阶段明确目标完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及形成的保护土地资源环境成果进行检查验收。

3.4.2 建立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监察和执法职能。

对破坏土地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日常性监督检查。给予执行监察的人员权力,对破坏土地、污染土地、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等行为检查,并给予有关处罚。让责任者承担土地资源环境破坏的代价。

3.4.3 开展土地资源环境保护调查和监测。

通过调查和监测,摸清土地资源环境的现状,为保护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搞好调查工作,要对土地资源环境的类型制订标准和特征指标,建立土地资源环境调查的统计指标体系。要确定调查内容和制定技术方法,建立固定的观测点,应用高新技术长期经常性地跟踪土地资源环境变动状况,周期性对土地资源环境状况普查。

3.4.4 保护土地资源与各部门工作结合。

保护土地资源要与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土地资源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只有协同工作,才能保护好土地资源环境。例如参加自然保护区工作,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90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7.69%。但是保护区边界不清,土地权属纠纷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工作。因此,要积极参加有关部门以及单位的工作,协调、指导、配合他们共同做好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工作。

3.5 大力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土地资源环境学科是土地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土地资源环境科技研究能促进土地科学发展,完善土地科学体系。土地资源环境的综合性很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相关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立土地资源环境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是一项新的课题。只有按照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科学技术开展工作,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土地资源的保护。因此,要鼓励支持土地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对这方面的专门科技人才培养。有关的大专院校应设立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专业课程,并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

3.6 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土地资源环境

篇10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概念

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方法;进行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各部门、各地区的用地规模;协调用地关系,提出各级土地利用结构的指导性规划指标和调整方向;确定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确定土地用途,包括每个地块的用途和利用方式,确定重点工程与设施的布局;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实行总量调控和用途管制,有效保护耕地和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严禁随意用地。

二、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耕地锐减,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的突起,居民点及建设用地的逐年增多,大量耕地被破坏和占用,使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呈减少态势。另一方面, 在现行经济体制下,由于土地用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经济收益明显高于农、林、牧业,所以以经济效益指导土地利用,必然使土地不断转向高收益的用途,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土地利用缺乏有效保护,生态质量不断下降

由于人们在土地利用中保护意识淡薄,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一些历史上土地管理政策失调,造成土地垦殖过度,森林过伐,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3. 土地管理措施不力,浪费土地现象严重

城镇建设外延扩展快,内涵潜力挖掘不够,用地容积率低,而且功能分区和布局不尽合理,致使存在一些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另外,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不能有效地保护土地。土地规划和计划管理不力,集体土地流转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如说交通建设用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改建为交通用地,由于规划的不合理,存在许多道路拓宽的现象,而这种是建立在房屋拆迁的基础上的,既耗费了人力,又浪费了财力,并且导致某些道路不能均衡合理利用,年久失修,浪费了大量的土地。

三、加强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1. 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应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关系,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太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确定不同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抑制建设用地的扩展规模及其用地的不合理性和盲目性,尽可能对城乡交错带耕地实行特殊的保护。控制城市外延规模,对于城市发展所必须占用的土地,应当制定计划,控制土地的供应量,分阶段释放。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建设工业小区,集约利用现有土地以减少对耕地的继续占用。增加耕地的投入,推广新品种,兴修水利设施;加强耕地改造,推行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一体化种植,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减少耕地需求压力,确保基本农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

要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首先,应从宣传教育入手,提高人民素质,树立正确的土地观念,增强全民土地资源的忧患意识,形成一种“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自觉行为;其次,要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土地利用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经济价值的认识。只有意识到土地资源的价值,才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自觉按价值规律办事,形成节约用地,保护土地资源的良好风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本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其价格变化将会影响土地利用者的行为方式。当环境要素作为一项投入成本时,土地利用者就会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土地法制教育宣传,加大执法力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产数量逐步显现并不断升值,土地违法案件、土地权属纠纷也频繁发生。因此,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修订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有许多新内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经常组织宣传教育,掀起学法,使人人能知法、守法、用法。对于既成事实的违法用地,规划、国土、建设、房管等部门必须从维护整体利益出发,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联合执法,认真开展清查处理,符合规划的,可采取酌情处罚、补办手续等办法予以确权登记发证,不符合规划的要坚决予以拆除。

四、结语

县级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都需要通过县级城镇的管理工作来落实和实施。我们应该认真调研,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县级城镇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华军,丁锋,李新玉.浅议我国国土资源利益分配问题[J].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2000(04)

[2] 梁慧稳.从土地资源的特点看土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