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4 10:27: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的遗传知识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由于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因此近年来高考生物的考察内容与往年相比更加的“接地气”。“遗传与进化”作为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内容,复习重点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题目的分析。笔者根据自己对这部分的复习经验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生物复习起到帮助作用。
一、有关“遗传与生物”的复习误区
(一)盲目的进行题海战术
许多同学在进行“遗传与生物”的复习时,由于该部分知识点较多且理解较为困难,同学常常会抓住一个知识点,并对其开展题海战术,到最后才发现,题目是做了不少,但是成绩却没有提高。减数分裂作为“遗传与进化”中的重点学习内容,由于减数分裂过程包含间期与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同的分裂期内染色体、DNA分子和染色单体的变化情况各有不同。许多同学仅针对“减数分裂”这一内容进行题海战术,没有对其中的细节进行练习,加重了同学的复习负担,会使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出现整体学习效果事倍功半的情况,影响其复习质量。
(二)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差异
在“遗传与进化”这部分知识中,有些知识点内容较为相似,例如,“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之间的概念差异。许多同学由于缺乏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细节认知,致使其在做题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三)缺乏对于知识的整理工作
许多同学喜欢购买一些将生物知识点整理好的辅导教材来进行生物的复习工作。这些辅导书的优点是将各单元的知识重点进行标注,并以提纲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罗列。同学依靠辅导书中的大纲来开展自己的复习内容,但是由于缺少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整理工作,也会出现不知从何处复习的现象。
(四)没有做好反思工作
许多同学在拿到生物试卷后,第一个反应是先看自己的分数,在听完老师对于试卷的分析之后,就将试卷丢到一边。考试的意义不是为了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而是通过考试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尤其是“遗传与进化”这部分进行考察时,试卷的侧重点在于对同学分析能力的考察,而许多同学由于没有对这部分的考察点进行及时的反思,导致在下一次的生物考试中,对这部分内容犯同样的错误,从而陷入生物复习的困境之中。
二、“遗传与进化”的复习重点
(一)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础知识
遗传与进化这部分内容涉及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其中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小知识点,因此同学必须做好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工作。在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同学首先要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不仅要时刻跟紧教师的教学步伐,还要将老师所讲的例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DNA分子结构和DNA的复制等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标注。目前高考的考察模式,基本都是对知识点进行逆向思维的考察,因此在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时,要做好知识点的整体记忆。
习题分析: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方法诱变处理可以提高突变几率
B.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普遍表现出优良性状
在这道选择题中,考察的就是学生对基因相关知识点的逆向思维。杂交育种是基因重组,并没有形成新的基因所以B错误。三倍体植物例如无籽西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C错误。诱变是基因突变,而这种基因突变是不具备定向突变的,而且难以表现出优良性状,所以D错误。因此A正确。
(二)对习题进行合理的选择
盲目的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高考,尤其是在对“遗传与进化”这部分内容进行练习时,同学一定要做好习题的选择工作。例如,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与进化”中的难点部分,在做这种分析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父本、母本、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定义及关系,在做题时,要选择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练习。对这部分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同学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进行请教,让他们帮忙圈出重点题型,以便于自己在课后进行及时的练习,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三)做好试卷反思工作
想要提高自己的生物复习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从试卷中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完成“遗传与进化”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通常会对这部分进行测试,老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试卷分析时,对于自己的错误部分,同学一定做到认真听,及时记。“遗传与进化”这部分内容的考察常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察内容较为全面,因此在课后,同学要对这部分的分析题进行及时的反思,从教材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精髓所在。为了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同学应该对错题进行及时的整理,在对错题进行整理时,可以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基因工程等考查内容开展错题的整理工作。
三、结语
同学在对“遗传与生物”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生物热点话题联系的较为紧密,同学要及时掌握与“遗传与生物”有关的生物动态,了解与“遗传与进化”有关的生物热点话题,实现自己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粟利红.我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学习,2010,(09).
[2]朱琳.高中生物复习的几点心得[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64
Ideas and Tips of Science Comprehensive Biogenetics Big
Question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I Qiuping
(Lingui Middle School, Guilin, Guangxi 541100)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on Science comprehensive entrance examination biogenetics part, discusse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biogenetics common questions and common mistakes candidates,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master ideas and skills strategies to do biogenetics.
Key words science comprehensiv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iogenetics; Genetics big question; skills
0 引言
遗传学作为高中生物学部分的核心,是历年来生物学高考命题者的重点根据。遗传学所含盖的知识点较多,种类变化也多,故解题方法经常是要熟练并且灵活多变,在理综高考中它往往以大题――即实验题的形式来出现。它也是理综高考生物学部分重点试题。如孟德尔定律、DNA遗传等。但由于每一年的试题都是只可以预测大概试题类型,不可能真正知道它所要考的是什么,故考生往往由于在考场上过度紧张,使得解题思路受到影响,拿捏不到解题技巧。这个问题已经成了众考生和教师重视的问题。如何在理综高考中理清生物遗传学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呢?下文就这个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1 高中生物遗传学常见试题类型分析
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题上的种类繁多,因此常常成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
(1)植物的正交和反交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练习题中的常见题型。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习题中,通常给出一个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们根据给出这一实验结果对题目中的实验做一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再根据正反交实验所涉及到的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来重新设计一个新的题目。(2)习题中常见的还有生物的基因与性状问题。决定生物的表现型的主要因素考核成为学生难以把握的知识点。通常在这种练习题中,要求学生对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做出分析,这就要求学生熟悉生物的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所带来的决定因素。如果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则更表现明显控制了生物的性状。因此在解题中学生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所知条件,并根据所知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推测父本母本的基因型。(3)遗传学规律的考核往往是针对减数分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一种考核。在做题过程中,由于染色体数目较多,且较为抽象,而学生又不可能将它们在草纸上都画出。故就要求学生们的思路要清晰,想象力要丰富,对于减数分裂的周期、方式、和行为等知识点,学生们都要掌握得很清楚。
2 考生考试中常见错误分析
(1)学生之所以在生物考试中常常犯错误,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学生平时对于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好,基础环节薄弱,在答题时不能够准确的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将学科中的“抑制”写成“压制”,“速率”写成“速度”,这对于带严肃性的生物学科来说,不规范的生物用语有时候也是导致与原答案意思不符的原因,当然会因此被减分。(2)此外,在考试中,特别是理综高考中,因为大多学生遵循的考试秘诀是“先做简单后做难”。但有些同学因为基础功不扎实,故对于每一道题出现一点点有疑问的就认为是难题,因此总是一道推一道题的往下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题上了,并没有对一道题进行认真解答,这样就导致最后时间不够用了。(3)审题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审题不清。这是学生考试常见的问题,经常由于审题不仔细而找不准题目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导致解答的时候会出现错误,除了跟审题速度太快之外,审题不用心也是一个原因。(4)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许多同学由于高考中过度紧张,有害怕考不好的心理负担,常常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水平发挥。在做题时,一紧张就会导致思路不清晰,不清晰就会找不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由于生物遗传学的知识点是非常细节化的,并且它的解答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故要求学生要具备有很好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应战心理。
3 生物遗传学实验题技巧分析
例题:(H)有角绵羊对(h)无角绵羊为显性,在将纯种绵羊进行杂交的一次试验中,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请认真观察以下实验结果,并针对给出的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根据实验显示:
(1)对于控制绵羊有角、无角的等位基因存在于_____染色体上;
(2) F1雌性绵羊与雄性绵羊的基因型为______;
(3) F2中无角雌性羊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学生在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平时见过这类型的题目少,甚至有些学生在平时做大量练习的时候也没有见过。故对于该题的基因型在两种不同的绵羊中表现性状看不出异同,无从下手。于是考虑放弃该试题不去解答它。但是此题中,涉及到正反交知识要点。仔细可以看出有角公羊的基因为Hh,再根据F1和F2的仔细观察分析可知道,该实验中,常染色体是该实验的遗传方式。
3.1 理清思路,认真思考
学生在遇到这类型的题目,或是除该题以外的没有见过的试题时,首先要仔细看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过程分析(或给出的实验结果)。审题要认真,查找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写在草纸上,理清思路,然后回想在所学的生物遗传学中的知识点,无非就是孟德尔定律、DNA基因遗传。仔细回想涉及到哪一些知识,再将其知识点对应上来,这样就可以很快确认该题的解答思路了。
3.2 熟识课本知识,正确应用知识点
此外,老师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故怎么考都是离不开生物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只要将知识点熟识掌握了,在考试的时候,审清题目,认知这道题考什么要点,给出了什么条件,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沉着冷静去思考,就不会因为基础不扎实而导致紧张,从而影响了答题的思路。
3.3 调整心态,沉着应对
在高考中,要准确把握好时间,先简后难。但只要在做题时保持良好的应对心态,相信在面对遗传学大题时也不会因为紧张而把自己平时所学的忘记了。在面对试题时,即使容易的试题也不要掉以轻心,有难度的也不要太急躁,影响了自己考试的心态。
4 高考前生物遗传学的复习策略
为应对高考,学生们平时除了要注意听课和做练习之外,还要多思考。如果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可以做一些历年“高考”真题,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巩固,做到触类旁通。在对于遗传学这块,一定要注意多思考,多方分析,遇到不懂的要请教老师。做的题目多了,见到的试题类型也多了,通过不断的做题经验和总结,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大概推测的到今年会考什么样的类型了。其次,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切勿因为熬夜复习导致过度劳累,得不偿失。只有以一颗良好的心态和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应对高考,才能有助于自己发挥正常水平。
5 结语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也是老师和学生重视的复习内容。如何在高考战场上正确应对遗传学大题的做题思路和技巧,正常发挥自己水平,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总之,在学习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时候,要注意掌握课本知识、定律。对于在平时试题和练习中出现率较为频繁的题目要多留意,并且在做题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技巧,让自己能养成一个在考试中以清晰的思路应对考试的习惯。不论是生题还是老题,都要从容面对,切勿浮躁。对所学知识要懂得“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毛彬彬.从近三年高考理综遗传试题分析谈遗传专题复习策略[J].教师,2013(13):27-29.
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总分90分,题型题量基本不变,理综第Ⅰ卷1~6题是生物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4分,由29题(2009、2010、2011三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30题(2009、2012、2013三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31题(2010、2011两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组成。
二、试题图表与文字数目的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三年来文字量、图表量都在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选择题字数在900个左右,非选择题字数1440个左右,总字数在2350个左右,答案字数320个左右,并且图表总数约为4~6个。2009年有一道对实验结果作预测并绘出折线图题及一道遗传图解题,2010、2011、2012各有一道绘制遗传图解题,2013有一道题要求绘制食物网。试题的呈现注重图、表、文结合,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识图表及图表文转化能力。加强对学生准确获取图表文信息及图表文转化能力的考查,这应该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三、各模块分值的变化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高考考点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约占生物总分的66%。
(2)本人认为今年安徽省的高考生物试题考查依然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生物技术实践一般以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则还是会结合必修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
四、考查知识点的变化
(一)2009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基因工程。
(二)2010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膜系统、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植物组织培养。
(三)2011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动物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基因工程。
(四)2012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凝胶色谱法;动物细胞工程(克隆)、基因工程。
(五)2013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癌变;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生态系统;微生物计数;基因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主干核心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试卷以“代谢、遗传、调节”为三大命题中心。
五、命题特点
(一)三道非选择题:29题一般考查细胞代谢(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实验知识(2009、2010、2012)或细胞代谢、实验及生态知识(2011);30题一般考查调节知识(2009、2010、2011、2013)或考查调节和生态知识(2012、2013);31题一般考查遗传知识加选修部分(2009、2010、2011、2012、2013)。
(二)实验能力的考查常考常新。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方面,高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进行考查。生物实验不只是考查一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实验思路、实验原则和变量的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的考查,更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创设实验问题情景,通过实验设计来考查学生实验方面的思维能力。如2011年安徽高考生物卷的29题许多学生无法找到题目中实验步骤的缺陷,即使有部分学生能找到缺陷也不能很准确的作答。这说明实验在高中学生学习中存在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没有用实验思维进行实验的学习。
(三)命题材料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些题目的题干背景新颖,其实理在课本上,重在考查学生的推理、分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如2012年第6道选择题的“留树保鲜”问题。
六、备考建议
(一)构建知识网络、扎实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不能让知识停留在零散状态,而应对章节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提高,对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再现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能从知识点上升到知识面、从知识面上升到知识体,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构架;提高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特别是解题能力和做题速度的训练;复习要到边到拐,猜题、押题都是不对的;重视基础,突出主干,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核心,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减少一些无谓的资料和练习(不主张题海战术、但也不能不做一定量的题,要精选精练),增加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时间;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关键在于理解,只有想通悟透生物学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管试题情景如何新颖变化,但解答它还是离不开课本知识。
(二)认真对待错题、整理错题,快速提高自己
错的原因:是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粗心大意;是审题不清、还是思路不对;答题是否规范、完善完整。
(三)关注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四)重视实验的技能和方法
(五)关注高考高频考点
1.必修1:(1)细胞中物质的鉴定;(2)细胞的渗透作用;(3)酶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特性、相关实验;(4)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细胞呼吸;(6)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及衰老。
2.必修2:(1)遗传变异的细胞基础;(2)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②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途径来控制性状;③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④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4)遗传规律及其拓展(遗传的非典型现象: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若自交后代表现型为1:2:1是不完全显性;若是2:1则是致死基因型;②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9:3:3:1的变形9:6:1、9:7、9:4:3、12:3:1、1:4:6:4:1);(5)在育种中的应用;(6)人类的遗传病(①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类型及预防;②调查遗传病的方法;③系谱图与遗传病的判断);(7)杂交实验与探究。
3.必修3:(1)植物激素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能不能口服;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调节的机制: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传递、反射弧、特点);(3)免疫调节(淋巴因子可由T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4)内环境与稳态调节(血糖调节及健康);(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如问生态系统成分,答生产者;如问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第一营养级);(6)生态农业;(7)生物富集作用、水体富营养化。
最后,用好《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很有必要看,他有一定的导向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及要求”可以作为一个纲要,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当然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做题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漏点。两个结合起来,查缺补漏、找知识盲点效果非常好。)并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如全国卷、安徽卷等。
那么如何构建生物知识体系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许多教辅资料中就有现成的,比较好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拿来主义.但这些知识体系也有致命的缺陷:思路是别人的,怎么用都不能变成自己的.如果我们自己参与知识体系构建,有自己的思路,亲手去做,那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了.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核心辐射法
核心辐射法是指抓住一个核心的知识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辐射,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形、一个实例.
例如,复习核酸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从核心词“核酸”出发,向多方位多角度联系辐射,形成知识体系.
(1)核酸的分类,存在部位,基本单位分子结构及性质(必修1)
(2)DNA是遗传物质证据(必修2)
(3)DNA分子结构,DNA复制,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基因的结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必修2)
(4)RNA分子结构及转录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中心法则和信息流.(必修2)
(5)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选修3)
再如,复习“可遗传的变异”这一部分,以可遗传的变异为核心形成知识体系.
二、图文结合法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易于掌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特点,图文结合,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1)根据图表指出细胞的各部分名称(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种细胞器).
(2)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结构特性.(3)细胞核的结构,功能.
(4)细胞质组成,功能.
(5)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组成,功能.
(6)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的区别.
(7)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联系,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7)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三、列表比较法
四、检索表法
检索表法是生物学科所特有的一种方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好检索表,然后按照表上的顺序,一步一步,逐级排除,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遗传病的判断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1. 判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
若系谱中,遗传具有“父传子,子传孙”的特点,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否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2.判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
若系谱中,女性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女性正常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则为母系遗传;否则不是母系遗传.
3.判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1)若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若患病的双亲生有正常后代,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如果没有上述明显特征,则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为显性或隐性遗传,如果与遗传图谱相符,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判定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1所示.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2、3所示.
(2)在确定是显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4所示.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5、6所示.
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环境等方面,且重点都只是对生命现象粗浅的描述,仅仅将各类生物知识进行了不同类别的概述,但却没有将生物界各个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体系.
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和起点是初中生物知识基础,进一步深化了初中生命现象及形态结构产生的原因、过程等根本性问题,主要包括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物质分子等知识.如:在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书中,对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进行了基本的阐述,明确遗传信息是在细胞核中转录的.高中生物教材进一步揭示了对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一个遗传过程,明确了基因决定了生物性状,并对遗传学中的两大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并介绍了遗传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物归属于初中自然科学,主要要求学生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掌,掌握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在知识层次的构架上以科普为主.而高中生物是在初中生命科学知识基础上更加有深度的、有内涵的、揭示本质规律的生物教育,是整个知识框架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知道这个现象,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还需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生物现象.
二、初中和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虽然没有资格来改变课程设置,为实现初高中生物知识的全面了解,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必须重视初高中生物知识的有效衔接.这里的衔接不光指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巩固和加深,还要对学生在认识层面上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探讨,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得知识构建理论体系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依旧在误区里面不能自拔,教高中的时候完全抛开初中的知识点不谈,认为初中知识太过于简单没有必要涉及,这也就将初高中的知识在完全割裂和隔离开来了,相反的在高中教学中好药人为地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才对.此外,知识点教学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味地重复初中知识,或者直接进入高中更为深入的知识,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降低教学质量.
2.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确保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延续性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对初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准确、清晰的把握,对整体的知识框架要有着系统化的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对教材衔接处的真空地带进行补充,使初、高中生物知识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初中生物强调的是在生物圈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体的构造;高中生物课程的必修部分强调的是生物科学最基础的、本质的原理和规律,选修课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内容,包括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生物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等等.有助于学生拓宽科学视野,养成科学思维,加深对于生物这个领域的了解.
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由于初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过于浅薄,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大多采取的是授受式教学手段,并以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青春期,学习心理也完成了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改变.因此,高中生物的教学方融入探索性、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理论框架.高中生物教师不能依旧使用初中教学的那套老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对生物感兴趣,从而自发地进行对问题的思考.
谈起高中生物,很多学生对其观点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此足以看出高中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高中生物学习情况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生物成绩之所以很好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在进行高中生物学知识学习和解题时掌握了高中生物有效解题的策略,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整合,因此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效率和取得的成就更高。
一、避免思维定式,明察秋毫
高中生在进行高中生物解题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想当然的去解题,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错误,如果学生在进行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因此授课教师在进行生物学课程讲述的时候,需要从微小细节处着手,帮助学生逐步摆脱“理所应当”的定势思维的束缚,使其在解题时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通过细致分析以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的相关章节知识点内容时,学生可能在做题时会遇到类似如下的问题:为何野外存在的兔子,白色者稀少?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时,必然要用到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知识点,其核心观点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就对此理论理解的更加透彻。我们知道很多人工饲养的兔毛的颜色是白色的,那么你是否见过颜色为白色的野生兔子在田间悠然奔跑?答案是否定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野外条件下,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就要避免被自己的天敌发现、消灭。而白色皮毛的兔子不利于它们在山间田野隐蔽,因此在残酷的自然条件下被自己的天敌消灭,从而我们见到白色的野生兔子就更少一些。
因此我们在学完《遗传和进化》相关章节知识点内容时,需要对许多问题有更深刻的领悟和思考:基因突变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野外白兔子较少的原因并不是突变为白颜色的兔子少了,而是突变为白色的兔子被自然选择淘汰掉了。如此进行深层次理解,学生就能将空洞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打破传统观点的束缚,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着眼细节,明察秋毫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启用对比思维,有序推导
对比思维作为生物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高中生物知识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对比思维,正是帮助人们在原有认知水平上对新知识进行对比和鉴别式的学习,一来可以巩固原有知识内容,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推展知识体系,实现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实现对知识内容有序推导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章节的内容时,初学时学生可能对减数分裂的知识要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到位。此时,授课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通过在有丝分裂基础上的类比和有序推导,实现新旧内容的综合全面掌握。和我们学到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具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和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要经过连续进行两次的细胞,但染色体只有一次复制,其结果是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的染色体为单倍体,即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因此称为减数分裂。而我们学习有丝分裂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发现其内容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然而细胞分裂一次,因此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较分裂前没有发生变化;第二个不同点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主要出现在第一次细胞分裂之中。
因此授课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点讲述时更需要能应用对比的思维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精细化学习,通过对已知知识点和学习和演变,讲待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要点进行对比和知识融合,更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章节的知识要点,更能对相关章节知识的异同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挖掘隐含条件,突破关键
隐含条件的有效挖掘对帮助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快速精确解答生物问题至关重要,是突破知识难点、实现精确化生物解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授课教师在进行相关解题要领讲解的时候,需要在课程讲述的过程中逐步向学生渗透挖掘生物题干隐含条件的重要作用,逐步使学生在学习时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遗传和进化》章节的相关内容知识要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其子女中男性均患该病,女性均不患病,而第三代中所有孙子都患病,而孙女均不患该病,那么该疾病的遗传方式为( )A.Y染色体伴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隐性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题目的解答并不困难,通过对题干进行的细致化分析可知该题干中的患病者均为男性,且该病的发生只在男性之间,由父传子、由子传孙,因此在进行该问题解答时的一个隐含条件是学生需要知道男性染色体为46,XY。只有在知晓此基因基础上,学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解答。
找出隐藏条件能帮助学生在进行生物试题解答时,迅速排出题干中列出的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从而发掘出藏于题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环节,实现精确化解题的目的。
高中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通过:避免思维定式,明察秋毫;启用对比思维,有序推导;挖掘隐含条件,突破关键,最终帮助学生在高考征程中旗开得胜、拨云见日。
1.研究背景
上海市从2010年起恢复了全市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以《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实施的。《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然而,为了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卷面成绩,教师往往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抓紧知识点的落实,在复习阶段更是背诵、默写、练习轮番上阵,导致学生的学习趋向机械化。知识是如何发展相互联系的,这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常常被忽视。复习结束,留给学生的回忆只是枯燥乏味地应试过程。生命科学对学生而言,仍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复习方式也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平时不学习不要紧,只要复习时背一背,练一练就可以了。如此恶性循环,已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的育人目标也不可能达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考前复习。从这两年的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试卷中可以看出,考试考查的知识面广,难度适中。考试评价在注重知识考查的同时,也重视对生命科学思维、观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这绝非机械式复习所能提高的。我认为,复习中应运用学科思想指导教学,促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学科知识,理性地运用学科学习方法,深刻地领悟生命世界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2.生物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
2.1 生物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1.1 辩证统一思想
辩证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生物界也处处体现着辩证统一的思想。例如,生物从细胞水平到个体水平到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统一;无论从物质或能量方面看,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都是对立的,但两者共同起作用成为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而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种类林林总总,生命形式多种多样,但所有的生物体在分子水平上都有统一的物质基础,核酸和蛋白质。
2.2.2 信息传递思想
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个体间的信息传递形式非常多样,而生物体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更是如此。如激素分子携带的信息能调节生命活动;由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构成的神经信息传递使生物能应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抗原作为一种信息能激发免疫应答;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保证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2.2.3 系统论思想和生命的自组织
系统论思想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他认为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生物体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叠加。例如,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其中的各细胞结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而独立于细胞外的细胞结构是不能执行相应功能,具备生命特征的。此外,生物具有自组织的特征。生命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并通过自组织,使自身在时间、空间和功能各方面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
2.2.4 进化思想
进化思想认为,自然选择促使生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存留于世的生物,其生命形式、结构、功能等等方面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生物通过精确的生命活动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保证物种的延续。进化思想并非独立于生物学的其他分支,相反,生命的代谢、遗传、生殖等生命活动无一不是适应环境后进化的结果。
2.2 生物学思想对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发展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教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发展,二是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学生只有一般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业水平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其学习和积累过程中蕴含着不同维度的学科思想,在复习中加以应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知识,提高解决生活中与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科知识时有更新,学科思想却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终身的影响。因为与较易遗忘的知识点相比,学科思想的内化需要经过体验和实践后才能逐步理解、认同,成为个人的主观认识,进一步影响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生物学思想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1 以“物质―结构―功能―环境”为主线展开的复习教学
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生物学辩证统一思想的重要体现。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作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基本内容,学生对此都感到较为熟悉。但学生对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又很陌生,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灵活,学生就要有“物质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生物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学科思想,以构建知识网络。
案例: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复习过程的比较
原有的复习过程:整理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细胞壁等细胞结构的结构特点、作用;根据上述细胞结构的整理来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改进后的复习过程: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植物细胞功能入手,根据“物质、结构、功能、环境”的关系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和整理。
效果:在以往的复习练习中,学生对类似“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结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常错答:“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这说明学生对动植物细胞区别的认识是非常机械的,不能代入题目信息中应用。改进后,学生在解题时,能抓住“根尖”这一信息,从其吸水的功能联想到相应的结构液泡。再从其相应的土壤环境想到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不需要有叶绿体。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降低了错误率。
3.2 以“信息传递”为主线展开的复习教学
在复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这些内容时,学生表现出了知识点容易混淆,记忆不牢固的问题。确实,这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分散,不利于记忆。只有抓住“信息传递”这条主线来展开,明确各种细节问题所围绕的中心,使知识点的梳理有主脉可循,才能改变他们机械记忆的复习状态。
案例:“信息传递”相关章节的教学框架构建比较
原有的复习框架:按照教材顺序,先复习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植物激素的复习,再复习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的结构,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改进的复习框架:以中心法则为主线,先复习中心法则后,对DNA的结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进行复习,再复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效果:以中心法则为主线,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巩固并理解了DNA、RNA和蛋白质所具有的特定空间结构,明确了几种物质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使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复习过程更具有连贯性。从中心法则上看,遗传信息的传递在指向蛋白质时戛然而止。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蛋白质会怎样表达出遗传信息?以此为抓手复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信息传递”的概念由分子水平转向了细胞水平。蛋白质可以充当哪些信息分子,有没有其他物质能作为信息分子?个体内的各系统如何接受信息?带着这些问题开展复习整理,零散的知识点能得到梳理和归纳,提高复习效率。
3.3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开展复习教学
系统论思想强调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精确的相互配合。运用在生物生殖、细胞增殖、遗传规律等章节的复习中,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生命活动的联系和变化,感受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和系统性,进一步领悟进化对生物的作用。
案例:由“中心体复制”引起的教学改进
在一次知识点检查中我发现,对于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很多学生会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中心体复制”,对于关键点“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则是由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能提到的反倒很少。这是由于新授课时,学生通过图片观察,首先发现的区别就是动物细胞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因此容易以偏代全地记住这一点。
原有的复习过程:与图片相结合,复习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特征。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片,列表归纳其不同点。
改进的复习过程:通过递进式问答,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有丝分裂。
上课时,我针对上述错误问学生:“大家都知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会复制,那么中心体复制了干什么呢?”“中心体为什么要移向两极?”“细胞分裂时为什么需要纺锤丝呢?”“染色体是怎样活动的呢?”“染色体这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再一次推敲了有丝分裂过程。当学生为细胞精确的生命活动发出感叹时,我提出了新的问题:“生命为什么能这样精确、有序地工作呢?”
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讨论,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从遗传联系到进化。有学生最后总结:“进化过程中,如果生命活动不够准确,做些无意义的活动,浪费了能量,这样的个体会被淘汰。所以,保留下来的生物都有着精确的生命活动。”
首先,沿用初中学习生物的观点对待高中生物。初中生物是对植物、动物、人体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知识量不大,最重要的是不参加中考。而高中生物是理科生必考科目,而且知识结构不一样了,更微观,更前沿,知识容量更大了。
其次,对于理科生来说,生物是理综三大科目之一。在吉林省高考中,理综合是指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一张卷,共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生物所占的分数比例是最低的。一般学校课时安排得少,导致学生觉得生物是“副科”,自然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
所以首先要认清生物学科的重要地位,从个人知识量和难易程度的比例来看,高考中生物所占的分数比例并不低。物理占分多,但知识量也大,生物的知识量少(三本必修教材,两本选修教材),理综三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物理很难,而生物很简单。只要认真学习生物,那么在高考中相对来说容易得分。在关心大科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生物学科的学习。在升入高三之前,打好必修教材的基础。
二
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要学好高中生物,建议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教材要熟烂于心。生物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可以说,生物是最像文科的理科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用心背书,生物成绩就可以处于中上等水平。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要求你一字不差地答出某概念或者某原理,能用书中更专业的生物学术语答题比用自己理解的大白话答题更能得分。另外,背的东西,遗忘是很正常的,但经常重复这些知识点,可以延长遗忘的时间,所以要经常看书。
其次,习题和作业。可以选择一两本教辅资料,带知识点分析和习题详解的这类课外书可以把每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一遍,是一本服务于课前预习、课后归纳整合的教辅,帮你夯实基础;教授做题的方法,让你快而准地做题,从而取得高分。对于一般的学生,用学校订的教辅资料就足够了,除非是尖子生,想进一步拔高,还可以再自备一套资料。把做题当成积累。题做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些是高频知识点了。选择题要兼顾速度与准度,高考一道选择题就是6分。虽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题海战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后,多与老师沟通,进行错题反馈,解决疑难问题。每周新课都有对应的题,在老师讲解之前,要独立完成。老师讲时认真听,对于自己做题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课时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一定要请教老师和同学。这一点,要多鼓励自己,不会的题就问老师,老师不是老虎,为什么要敬而远之呢?
三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了解有感而发的一些拙见。说到底,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对知识的记忆很重要。下面把我自创的一些记忆方法和读者分享。
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中衰老细胞的特点总结:
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两个低,两个慢。即:细胞核大,细胞小,色素多(形成老年斑的脂褐素沉积),水分少,酶活性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低,黑色素合成减少——老人的白发),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新陈代谢减慢,呼吸速率减慢。最后强调有两个“相反”的特征——脂褐素多和黑色素少。
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纯,稳定遗传易区分,花大杂交周期短,后代数多易统计。
孟德尔假说演绎实验过程:高矮正反交,子代全是高,Dd再自交,高矮3:1,Dd若自交,高矮1:1.
生物高考复习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将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复杂、抽象内容,简单、形象化,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协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复习教学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升学习能力
高考要求考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较快的思维切换,复习教学要寻找新的重组方式和切入角度,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再新编码,将已学知识融入到个人的记忆和经验体系中去,如从一个免疫学案例入手,探究该疾病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病理分析、疾病预防及治疗等。对于主干知识复习要做到“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如细胞代谢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动物调节与免疫、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要把局部与整体加以联系和联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生物学问题和模型,把有关的术语、条件、场景转化为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将遇到的新情景与学过的有关知识发生联系,将隐藏在教材中的重要原理(如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形成、植物顶端优势)、规律(如染色体、DNA、基因的行为,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遗传定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原则(如碱基互补配对、中心法则)、图解信息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和概念图,使有关知识存储有序化和网络化。
二、注重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生物学知识繁杂,知识点多,学生往往学到的知识是以部件的形式储存在知识库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很难自行找到各部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其组装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通过比较、归纳,区别各知识点的异同,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复习效率。如复习细胞的增殖时,首先用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明确本讲考什么?1.细胞周期概念;2.细胞周期各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变化规律。然后复习细胞有丝分裂的概念、过程和分裂各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规律以及坐标图,并介绍考点内容及相关例析;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可以绘出光合作用坐标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图,并总结出:横坐标轴以上表示光合作用的净积累量,横坐标轴上表示光合作用的生成量与呼吸作用的消耗量相等,横坐标轴以下表示呼吸作用的消耗量。
三、突破章节界限,使知识网络化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生物专题复习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复习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串联引申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构建起全面、扎实的知识链与知识网。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复习情况进行引导和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性记忆生物课程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出知识的主线,更加有效的获得和整理知识。就遗传变异专题复习而言,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在构建本章知识网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跨章节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如生物个体的生殖与发育,能够与遗传变异章节进行综合,遗传与变异需要生物个体的生殖发育来体现;对于营养生殖而言,是通过有丝分裂来产生子代的体细胞,因此子代的遗传基因同亲代一致,后代也就继承和保持了亲本个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对于有性生殖方式而言,生物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会经历基因重组的过程,因此能够产生出多种不同的基因型,出现明显的变异。可以说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理论基础,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基础物质为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所携带的遗传物质会对生物个体发育的主体方向及发育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也可看作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
四、设计“一图多问”,实现知识的前后串联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图表方式呈现实验结果,这是当今高考形式的重要特点。而实际上,高考卷中再新的图表情境,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们的“根”。因此,复习课上,应对教材插图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图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如在“神经调节”复习课上,问题设计如下:
(1)突触由哪三部分构成?
(2)请分析,突触前神经元含有的细胞器有哪些?为什么?
(3)递质从产生到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共穿过多少层膜?
(4)递质从前一个神经元排出的方式是什么?这体现细胞膜的什么特性?
(5)在前一个神经元发生的信号变化是什么?在两个神经元间发生的信号变化又是怎样?
(6)为什么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7)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原因是什么?
(8)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什么?
(9)在前一个神经元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哪里?
(10)结合本图思考,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一图十问”,既充分挖掘了示意图中所含的命题信息,又综合串联了与此紧密相关知识要点,有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性。
总之,在生物复习教学中,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显得至关重要。
第1题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解析 核糖体是不具有生物膜的细胞器,A错误.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群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
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进行着光反应和暗反应,所以既有CO2的固定也有ATP的合成,D错误.
所以答案为B.
点评 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结构、组成与代谢,全为关于细胞的核心概念,不偏不难,能力要求为识记层次.
第2题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离子泵参与的物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可判断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B错误.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时会缺氧,导致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影响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C正确.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载体蛋白的活性下降,降低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D错误.
所以答案为C.
点评 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方式,考查学生通过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
第3题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解析 为了确保酶的活性,酶与底物反应时需要在缓冲液中进行.酶活力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所以酶与底物混合后要计时.所以答案为C.
点评 考查知识点为酶活力的测定,要求学生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实验的能力.
第4题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解析 线粒体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合成大量的ATP,A正确.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方式为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所以答案为B.
点评 考查知识点为细胞的能量代谢,学生需要掌握ATP的产生场所、过程以及应用,能力要求为理解层次.
第5题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解析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内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A正确.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可循环利用, B错误.
“退耕还林、还草”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C正确.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类的需求不能超过其调节能力,D正确.
所以答案为B.
点评 考查知识点为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生物学原理评价一些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第6题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解析 发病率是指一定人群中的患者数量与人群总数的比值,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其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在男女中均存在正常的携带者,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在女性中存在正常的携带者,A、B、 C错误.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不存在携带者,其发病率与基因频率相等.所以答案为D.
点评 考查知识点为人类遗传病及基因频率的概念,要求学生运用发病率与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为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建议
今年高考题的指导思想是平稳过渡,稳中有变,具备下列特点:考查知识点均为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不偏不难;淡化计算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生物科学素养,以及实验操作、获取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必修1的分值占比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建议在今后的生物学教学中:
(1)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培养生物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少做偏题难题,从题海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