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9:28: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型小城镇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特色小镇建设。按照产业、城镇、土地、生态和公共服务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商则商,以产业所能吸纳的就业人口确定镇区人口规模, 以人口规模确定镇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努力做到每个镇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的功能定位。
三是坚持产业为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一镇一品”,引导小城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对有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的示范镇,推进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位于中心城区、重要交通通道节点或临近中心城区的城镇,建立仓储配送、采购销售物流园区,培育成为特色商贸大镇;引导具有资源禀赋的镇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成为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如许昌市神镇,坚持把钧陶瓷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围绕“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国际陶瓷小镇,聚集186家钧瓷企业,从业人员2.1万人,年产值17.9亿元。同时,围绕“千年古镇”与“钧瓷之都”两大主题,加大保护古镇明清民居风貌,大力挖掘、弘扬、宣传钧瓷文化,进一步提升钧瓷的文化品味和神古镇的知名度、影响力。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二、新型小城镇建设乡镇财政所面临任务
1.基础设施投资
主要用于城镇道路和交通、通讯、内河治理、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公共场所等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到新型小城建设的规模和承载能力。
2.公共服务保障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乡镇财政支出的核心部分,直接体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和小城镇建设的质量。
3.扶持产业发展
主要是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税式支出、财政贴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补贴、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项支出既关系到新型小城镇能否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处理好财政与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
4.带动“三农”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必然产生对“三农”的多方面需求,自然带动“三农”的发展,但新型小城镇发展速度超过了“三农”发展的速度,小城镇建设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乡镇财政在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5.财政管理创新
传统的乡镇财政为生产型财政,后又转向吃饭财政,公共财政的作用发挥不足,财政管理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新型小城镇建设使得乡镇财政收支规模、支出范围、支出项目将发生变化,公共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预算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乡镇财政管理新特点。
三、新型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财政面临的问题
1.财力紧张
当前乡镇财政困难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具体表现:一是财政的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商业规模较小,税源少且不充裕。二是现行非税收入极其有限,国家规范收费之后,乡镇原有的收费项目所剩无几。三是营业税提高起征点和大部分企业营改增后,现行分税制体制下,乡镇财政收入下降。四是乡镇政府无权发行城镇建设债券。
2.刚性支出
一是保吃饭的压力。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尽管收入不高,但对财政来说仍然是一项刚性的首要支出和沉重压力,养人支出目前仍占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二是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维修改造、扩建、配套任务繁重,财政无力承担,拖欠工程款在乡镇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是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处于低水平保障,甚至难以保障。
3.政策缺陷
一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的红利基本上被大中城市所独享,土地财政成为城市财政的主要特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是挤占乡镇非农业用地,在国家更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今天,新兴城镇用地也随之纳入严控之中,大量的土地收益将成为历史,土地非税收入在新型小城镇建设中将看不到优势。二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仅限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上,而对农业人口转移中所发生的费用并没有纳入显性支出之中,农民享受不到市民化待遇,如低保、失业等支出,增加了农民改变身份的风险,抑制了农业人口的转移。三是农村土地难以实现流转,农民没有改变身份的本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又受到农村房屋产权转移的限制,城里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资金相互融通的渠道没有打开,导致新型城镇建设难以聚集农业人口。三是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很少获得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乡镇财政自身无力解决新型小城镇化建设的财政压力问题。
4.理念僵化
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出现“重口号、轻行动,重外延、轻内涵,重眼前招商、轻整体规划”的现象。小城镇建设中遗留下来环境欠账、生态欠账、公共服务欠账很多。近年来很多人片面认识“公共财政”,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几乎被割裂开来,开辟财源的意识淡薄,财政扶持支柱产业的杠杆作用几乎殆尽。
5.管理粗放
由于乡镇发展落后,长期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新型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尽管近些年,包括乡镇财政部门在内的管理部门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但特别优秀人才少见,长期扎根乡镇的干部不多。在产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更是缺乏。乡镇人才的匮乏,导致各方面管理的粗放,严重影响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质量。
四、新型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支撑
1.财政部门积极参与新型小城建设规划制定
新型小城镇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适应人的生存,是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具体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还没有出炉,地方层面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小城镇建设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未见头绪。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制定规划内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是科学建设新型小城镇的前提。首先是确定重点建设的乡镇。对聚集人口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乡镇财政状况优的乡镇优先建设。特别是交通便利的县城与县城之间,辐射区域广、跨度长、流动人口多的乡镇,更要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制定新型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财政部门必须作为主要部门参与制定。财政部门既要积极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公共支出,也要使新型小城镇建设控制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
2.加快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各级财政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不仅取决于本级全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更取决上级政府如何切割蛋糕。小城镇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下资本选票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要素政策、财政政策等,财政状况制约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了从财力上保障新型小城镇公共建设需要,应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实施更加有利于新型小城镇建设的中央、省、市、县和乡镇的分税制以及土地收入分成制度,扩大乡镇财政留成比例。必要时,对国家规划建设的非城市周边乡镇的新型小城镇实施分成比例倒置,土地收入全部留用(弥补近些年乡镇土地红利的流失),省级和市级规划的新型小城镇上缴的财政收入全部留用。只有通过让乡镇财政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才能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3.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加小城镇对农民转移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城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增强基本生活设施和精神生活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为此,对困难乡镇应增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在保障社会保险和教育统筹的基础上,提高乡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失业补助的标准,实现乡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同等生存和生活待遇,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补助到位,坚决消除拖欠、挪用现象。二是增加乡镇的财政专项补贴,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补助,改善乡镇公共服务落后状况,提高乡镇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乡镇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绝大多数乡镇缺少具有本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垄断产业(电信、电力、石油、盐业等)又从乡镇掠走税收和高额垄断利润。在新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中央、省、市财政应在预算单列新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实现城市对乡镇的反哺,使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实现本地化的安居乐业,真正解决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实现社会的稳定。
4.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
在农业人口向新型小城镇转移过程中,城镇增容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压力,为此探索建立科学的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尝试用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换入城安置费用。二是尝试农民住宅面向城市殷实富户开放流通,实现农民住房财产与城市居民收入的转换。三是农村土地在确保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面向城市资本开放,吸引更多的非农资金投入农业,既实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维持国家粮油安全,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更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地转换身份,或有能力进入新型城镇享受市民待遇。四是增加上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新安置农业人口实施补贴政策,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五是设立农民在小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助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等等,增加转换农民收入,自力更生承担进入新型小城镇的成本。
5.加大财政对乡镇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同时,财政应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运输等体现乡镇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利用财政的税收政策、贴息政策、国家参股政策、补贴政策等,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要重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引致投资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于新型小城镇,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新型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2.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大好机遇,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渠道,推动团场小城镇建设。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城乡统筹政策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疆的小城镇建设上来。兵团小城镇建设绝不能“坐等”,一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对兵团小城镇建设的支持;二要争取银行对兵团小城镇建设的优惠贷款政策;三要争取自治区推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财部体制,对兵团小城镇建设给予优惠的财税政策。同时,兵团小城镇建设要改革投资体制,要积极推动建立起以集体经济积累和职工群众个人投资为主,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仅要坚持发挥职工资金在团场小城镇建设中主渠道作用,重要的是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民间资金的投入问题。放开兴办公共事业的限制,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厕、自来水、排水排污、公园、广场建设等项目,采取招投标的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个人以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还要进一步拓宽信贷融资渠道,建立有偿投入的回报机制,一方面与金融部门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争取银行贷款,另一方面要与金融部门、企业大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让他们参与团场小城镇重点项目建设,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更要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经营。
然而,从2014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特别是积极参与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分享改革红利,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对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方式
根据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程度和小城镇建设项目特点,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可以分为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房地产项目和一级开发等四大类,如表1所示。
1.房地产投资类
房地产投资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项目中,企业本身并不参与项目的日常实际操作和管理。根据项目融资方式不同,该类模式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发展基金、城镇建设项目信托、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2.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具体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与城镇政府合作,参与到小城镇项目建设。在该类模式中,房地产企业除了投入资金外,还要在项目的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参与。根据建设项目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代建、服务外包、BOT、TOT、TBT和PPP等。
3.房地产项目类
房地产项目类是指房地产企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盈利性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经营。根据房地产项目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住宅项目开发、商业项目开发和其他房屋开发(如产业园、工业厂房等)。
4.城镇一级开发类
城镇一级开发类是指房地产企业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级开发商,全面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包括小城镇的整体改造、新区开发建设等。
二、房地产企业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浙江省的实际,可将房地产企业分为四类,即:大型开发企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专业型开发企业和服务型房地产企业。结合浙江省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和特点,分别从产品选择、参与模式以及融资方式等方面,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
1.对大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型房地产企业一般是指具有一级开发资质,在全国或者大城市以上区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市场导向能力和品牌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主营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由于这类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大、综合开发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资金实力雄厚、融资能力高等特点,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特点,大型房地产企业可参与小城镇的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开发建设,即采用综合开发等模式,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收益。
对于新区开发、产业园类等项目,大型房地产企业要发挥综合开发能力强的特点,坚持在规划布局、建设思路、空间衔接上高起点、高标准,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等,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做好小城镇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开发顺序,按照先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后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例如,商业、住宅和酒店等)的顺序建设小城镇。在项目融资方面,由于这些项目具有建设时间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大型房地产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融资能力强的特点,除了公司自身资金投入和项目银行贷款融资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发行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发展基金、城镇建设项目信托等融资方式,积极筹集城镇化项目建设资金,如表2所示。
2.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中占大多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局限,在与大型房企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但也有其自身优势。一是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提供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购房需求是大势所趋,中小房地产企业比较容易做到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用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要求。二是协调成本与运营成本低。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管理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通畅,组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很多决策可以“一竿子插到底”。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具有办事快捷、反应灵敏等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三是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市场适应能力。由于大规模开发、大资金运作带来的一定是大考验,而中小房地产企业更多的是开发中等以下规模项目,操盘经验更丰富,能规避这样的风险。因此,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特点,建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镇的房地产投资类、代建类、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类等项目开发建设。
对于房地产投资类的小城镇项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以前积累的资金优势,通过购买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基金、城镇化信托、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间接参与小城镇项目建设。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强、轻资产经营发展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
对于代建类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发挥其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比其他企业的优势,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小城镇建设项目进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小城镇项目建设,从而得到企业应有的回报。
对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类的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研究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房地产项目。在开发方面可以与当地有实力开发企业进行合作,在商业经营方面可以与当地有实力经营企业合作,借助于当地企业在政府方面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等优势,实现共赢,如表3所示。
3.对专业型房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所指专业型房地产企业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方面具有某项或某种特殊资源(如人才、设备和管理等)的房地产企业,这种资源是由公司长期积累或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例如,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改制而来的房地产企业,由园林绿化公司转型到房地产企业等。由于该类企业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项目,具有专业技术力量强和开发经验丰富等优势,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这种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
目前,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类建设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的内容,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约为3.3亿元,按照浙江省目前639个建制镇计算,全省小城镇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千亿元以上。在小城镇开发项目选择上,建议专业型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盈利性较为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例如,交通类项目(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铁路、机场、航道、港口码头、桥梁、停车场等)和能源类项目等(供电、供气、成品油储运、新能源等)。
由于这些项目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性质,项目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持续、稳定的营业收入,或者项目产生的净收益现值并不足以弥补发生的成本。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能否在所投资城镇项目产生外部效益的情况下,获得必要的、合理的经济补偿,保障其投资安全,将会极大地影响它们参与小城镇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创新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项目模式,根据这类项目使用权和经营权配置情况,融资模式可以采取BOT、TOT、TBT和PPP等融资模式,如表4所示。
4.对服务类房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类房地产企业主要是指在房地产产业链中专注于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服务的房地产企业,例如物业管理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这种企业往往在自己所服务的领域具有人才、管理和服务优势等。根据房地产服务类企业特点,以及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服务类房地产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应采取服务提升策略,积极参与服务外包类项目,例如,政府大楼物业服务、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以及政府社会服务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按照我国现有城镇化速度,城镇化建设将近有40万亿元投资,因此,服务类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蕴含着巨大商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转移中有商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将有力地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城镇将承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与原有城镇人口一样,需要就业、居住和生活,需要享用城镇公共服务和物业服务。城镇发展需要人气,有了人气经济才能发展,消费才能拉动,物业管理就有服务对象。二是产业转移中有商机。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大规模实施“产业转移”,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引进生态环保型产业等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必须有新型物业服务与之相匹配。三是文化发展中有商机。新城镇的出现,其实就是新物业群的出现,城镇的建设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就是新的城镇居民、新的物业主和使用者,大量、多元的物业服务需求随之出现,服务类行业的发展机遇就应运而生。物业服务是城镇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镇管理又是城镇文化的重要内容。可见,城镇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为服务类企业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由于未来城镇政府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巨大,服务类企业(特别是物业管理企业等)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服务型企业的特点,向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等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要提前介入城镇化进程,把握发展主动权。服务类企业应提前介入城镇化进程,抢占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市场,争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蛋糕,名正言顺地在城镇化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这里既需要政府层面重视发挥服务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将服务业发展编制到城镇化统筹规划之中。同时,也需要服务类企业自身主动出击,通过吁请、提案、宣传、推介等形式加入城镇化发展行列,更需要服务类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管理服务,赢得民心,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要准确定位企业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分工体系,合理地通过外包机制使企业轻装上阵,支持企业快速发展扩张。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一体化市场向专业化服务转变;运用科技手段向技术集成商转变;利用自有资源平台向服务集成商转变。
要实施市场资源整合,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多年来,服务类骨干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贡献和示范带动作用有目共睹,城镇政府要支持骨干、龙头和品牌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鼓励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整合市场资源,充分发挥服务品牌的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小城镇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才能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和基础,才能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且提高其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城镇建设为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非农业的发展,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将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实现农业小规模、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3、小城镇建设为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供保障。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农业生产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自觉性,形成“公司+农户”新型产业组织,推开市场农业之门,必然产生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效的连动效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信息和财力保证。
4、小城镇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逐步增加和完善,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增多,受教育的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逐步成长起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准备。
二、用发展的思路客观评价临川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区对小城镇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调整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使我区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区建制镇已由改革之前的4个发展到目前的18个,占农村乡镇总数的67%;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镇内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其中柏油路占55%,建设小型自来水厂7座,农村小城镇电话全部实现了程控化;镇区内基本普及了有线电视,并且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在推进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区小城镇建设与珠江三角洲和江浙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小城镇建设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和限制因素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水平较低。总体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依据和前提。没有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必然是盲目乱建,布局混乱,建筑呆板,工程质量较差。目前,全区共有27个乡镇,其中7个乡镇无总体规划,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由市、区设计单位设计,经过严格审批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足30%。因此,一些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高水平、高起点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呈现出短期性、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对小城镇建设的迫切要求。
2、规模较小,功能难以发挥。目前,我区共有建制镇18个,平均每个城镇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我区小城镇规模较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就小,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的经济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小城镇的户籍政策虽然有所松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办城镇户口,但也只有在一定区域内得到承认;另一方面,由于收费条件、子女上学等问题,农民对进镇落户仍有后顾之忧,因之不愿放弃土地,办理农转非的热情不高。由于小城镇人口扩张速度缓慢,也必然影响了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在农村一定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难以发挥。
3、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我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产业比重较少;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质量较差,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乡镇企业适应国内外区场的能力较弱,缺少创新力、开发力和竞争力,因而,乡镇财政实力较弱。目前,多数乡镇可支配财力有限,而且绝大部分要用于支付人头费,甚至有些乡镇财政收不抵支。加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启动民间投资不力,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无法大规模推进。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思想,确定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推出能够有效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举措,使我区小城镇建设有新的突破。
三、用创新的理念,推出新举措,实现临川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突破
1、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特点,以现有的城区和区级试点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制定完善全区小城镇发展战略规划,解决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布局。除此以外,还应下大力气抓好国道省道沿线、城区周围的小城镇建设。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小城镇的各类建设项目,集中有限的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建设好有条件的建制镇。防止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把当前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廖坊水库移民搬迁与有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的各种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有效安置移民,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又可使那些有潜力的小城镇做大做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把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根据经济区域分工和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的特殊优势,在符合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吸收东部地区一些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大中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退出来的、有利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其它产业,健全完善小城镇的产业体系。还可以利用小城镇科技、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交通、市场相对集中和发达的优势,为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经济服务。着力在小城镇培育各类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当前正值我国城乡社会新的就业高峰,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接纳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是解决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动因分析
1.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统筹城乡同步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发展,其本质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平等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目标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四化”互促共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发达地区经验证明:城镇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县域经济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水平低、发展滞后,小城镇欠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能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的发展,也能推动商贸、旅游、餐饮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3.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镇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在包括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级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发展小城镇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居住舒适,见效也比较快。加快小城镇建设,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业信贷支持乏力。小城镇建设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投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在全国在城市建设中,政策、资源要素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以及银行信贷资金越到基层越呈递减趋势。
(2)银行组织体系不健全。近年来,监管部门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立网点。但网点类型主要是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大都设在县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较少。
(3)金融服务及产品缺乏。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金融机构网点只开办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一般汇兑等业务,新兴的中间业务、代缴、基金业务等尚未在小城镇普及。在信贷产品上,除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行的小额惠农贷款、村镇银行少数抵押担保小额贷款外,适合小城镇化建设信贷产品缺乏,加剧了小城镇建设融资难题。
(4)金融服务设施不完善。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乡镇ATM机、POS机和转账电话等便民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但在各乡镇覆盖不均衡。目前,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也尚未完全覆盖到县域及以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农民结算难问题依然存在。
2.成因分析
(1)承贷主体缺乏。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主,承办单位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这些部门一般不具备贷款资格和不符合贷款条件。即使是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式进行融资,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担保而存在较大的风险,银行也不愿放贷。
(2)放贷权限上收。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和投资回报的考虑,提高了对县级支行的贷款授权门槛,资金上划、权限上收。国有银行县级支行没有放贷权;即便是服务农村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将基层信用社贷款审批权上收,造成基层信用社无“权”可用,而且贷款审批环节多,效率低。
(3)激励机制缺陷。虽然国家已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出台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贷款优惠政策,也缺乏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拓小城镇信贷市场的激励机制,加之乡镇信用环境较差,特别是许多乡镇政府过去拖欠当地金融机构较多贷款,至今无法归还,形成呆账,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小城镇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银行业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路径
1.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将服务重心下层,提高乡镇网点覆盖率。同时,积极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微小农村金融组织,推动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在乡镇开展业务,形成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微小金融组织等多层次的乡镇金融服务体系。
2.拓宽信贷投放领域
一是银行业要严格落实银监会《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完善小城镇建设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小城镇系列信贷产品,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二是政策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先导作用,先期介入社会性、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沉淀成本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开发。三是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支持。四是扩大基层网点信贷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
3.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此外,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公用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比例,扩大重点中心镇财政留成的范围和比例,增强小城镇支付能力。二是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出台政策促进晓城镇产业集聚,依托各地自然禀赋,加快小城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完善土地支持政策。优先保证重点小城镇建设用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广泛推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参与小城镇开发。
4.完善正向激励机制
一是出台财税激励措施。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商业信贷出台补偿政策,如专项贷款贴息政策、专项贷款税收减让政策等,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二是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通知的要求,做实融资平台资本金,健全担保制度,降低风险。三是优化信用环境。加快推进小城镇信用环境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放宽户口准入条件,在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和原有放宽户口迁移的基础上,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03 — 02
2010年,黑龙江省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重大决策,全面启动实施小城镇建设,齐齐哈尔市随即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推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崭新时代。三年来,齐齐哈尔将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把尊重农村居民意愿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把搞好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导,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支撑,把解决好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把走特色之路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方向。
1.齐齐哈尔试点小城镇建设优势分析
1.1政策导向优势。
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实施了“百镇建设工程”,并将其作为加快推动城镇化步伐,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载体,纳入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推进。齐齐哈尔按照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要求,通过三年的试点小城镇建设摸索,坚定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并将以其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12月,齐齐哈尔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全力推动齐齐哈尔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设目标,将“三化”建设上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总思路,为加快以提高城镇化率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1.2区位资源优势
齐齐哈尔地区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是连接内蒙古东部、吉林及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枢纽,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嫩江是我国两大未被污染河流之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景观独特,夏季凉爽怡人,冬季瑞雪纷飞。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齐齐哈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土地肥沃,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等都很丰富,具有雄厚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1.3产业基础优势
独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二是原料基地庞大,品牌认证较多。三是研发实力较强,产业基础夯实。共有各类科技人员24万人,各类科研机构25个,中高等院校11所,职业技术院校55所,其中著名的黑龙江省农业研究所、农机研究所、畜牧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园艺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八家农业研究机构均座落在该市,为齐齐哈尔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雄厚传统工业延伸配套优势:齐齐哈尔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重点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工业城市之一。具有装备制造、煤油化工、食品加工、冶金、建材、医药、纺织等27个工业门类企业,工业基础雄厚,而装备制造、煤油化工是齐齐哈尔传统的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配套发展优势。
广阔现代新型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具有发展新型主导产业基础。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是齐齐哈尔主导发展的新型产业。近年先后引入龙华新能源汽车、甘南蓝天蓝天能源生物天然气等新能源项目,引进发展蒙西水泥、钢结构等新材料项目,自主发展的安泰生物400吨乳酸链球菌素和3000吨蛋白胨项目,参鸽药业等新生物医药项目,为小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基础。二是具有以现代物流为牵引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条件。小城镇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建立现代快捷、高效的物流体系是小城镇产业发展和活跃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三是具有北国特色旅游发展潜力。齐齐哈尔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扎龙自然保护区最为突出,原始自然生态保护如初,有水禽天然乐园之称,其中尤以珍禽丹顶鹤闻名于世,现着力开发的扎龙温泉旅游名镇,将极大带动齐齐哈尔旅游产业发展。
2.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的制约瓶颈
2.1城镇建设规模小吸纳能力弱
10个省级试点镇,除扎龙乡为区属镇财政走转移支付外,其他9镇年财政总收入不足4838万元,镇均不足540万元,税收仅为2714万元。13个市级试点镇中,区属乡镇4个,其他9镇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776万元,镇均不足500万元,税收仅为2714万元。乡镇财力十分有限,城镇建设多数依靠自然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城镇现有建设规模普遍较小。据2011年统计数据来看,除城关镇外的115个乡镇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平均每个乡镇建成区面积仅为1.1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7.7万,仅占全市总人口的6.65%。全市城镇化率仅为35.65%,比全省、全国的56.5%、51.27%分别低20.85和15.62个百分点。基于现有的城镇建设基础,试点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和承载能力都十分有限,且建设资金需求较大、财税乏力,小城镇建设推进难度较大,后续发展能力显弱。
2.2产业发展速度慢带动能力弱
近三年,齐齐哈尔以“15211”园区建设工程为统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2012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56个,完成投资177亿元,成为近年产业项目建设数量最多、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但其财政总收入不升反降,同比下降16.1%。齐齐哈尔23个省、市两级试点小城镇产业定位在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及农贸流通的18个,工业、商贸的3个,旅游观光开发的5个。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层次不高、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经济结构不优,抗御风险能力不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牵动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对税收贡献率较低;财源结构不合理,增收乏力。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对小城镇建设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2.3基础设施底子薄承载能力弱
现阶段,受财力限制齐齐哈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较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成体系、不成规模,底子极其薄弱。截止2012年底,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泥草房37.87万户、1946万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73.8%;村镇道路总铺装率达到70.85%,道路硬化率达到9.65%;自来水收益总人口145.87万元,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8.7%。
现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难以承载小城镇产业项目发展和人口集聚,无论是满足人口集聚的生活需要,还是服务产业项目配套,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管道燃气使用率、污水处理率、道路硬化率、城镇绿化率、垃圾处理率等基础性指标很低,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投入需求较大,承载发展能力有限,成为制约齐齐哈尔小城镇快速发展建设的又一关键瓶颈。
3.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类型比较分析
齐齐哈尔在黑龙江省西部,毗邻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地理区位,乃至黑龙江在全国所处的边陲位置,加之齐齐哈尔自身传统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半机械化的大农业趋于主导的产业现状,综合分析来看,齐齐哈尔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是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放大公共资源效能、促进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其确定的到2020年“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多层次、网络化新型城市(镇)体系,打造1个中心城市(市区)、3个中等城市(讷河、龙江、克山)、6个小城市(其他6个县级城关镇)和一批特色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是符合现实发展基础和实际发展规律要求的。
目前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仍处于“点多面广资源分散,自然发展雏形产业”的起步阶段,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归纳起来有“重型工业配套、农业延伸加工、食品商贸物流、红色生态旅游”等4个基本类型,以齐齐哈尔现有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导向和政策分析,未来几年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仍处于“城市、城关镇、小城镇”这一城镇体系建设的末端,还将以现有省市两级试点镇为主要建设重点,以撤乡并村、整镇整村推进为抓手,推进小城镇建设。在这样一个产业基础和建设阶段,结合试点小城镇的自主的产业定位和计划发展的产业项目,分析建议如下:
3.1重型工业配套型小城镇:应具备一定机械加工基础,在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和富拉尔基区一小时经济圈内,沿铁路线为宜。主要围绕一重、东北特钢、齐轨道公司、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一拖东方红等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建华公司、华安公司、北方机器等老牌军工企业和昊华公司、齐化公司等煤油加工企业,寻求产业的衔接配套,成为产业链条上的配套生产基地。具有重型工业配套发展基础和优势的乡镇,主要有讷河市拉哈镇、昂昂溪区水师镇、泰来县汤池镇3个乡镇。拉哈镇自身具有一定工业加工基础,临近铁路沿线适合发展工业配套。水师镇临近市区,现有信林机械等加工企业,也是省级加工企业园区具有配套优势。泰来县汤池镇工业园区现已引进柒远兴轮毂制造、九洲机械变速箱制造等项目,延伸产业前景看好。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45-04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的农业大市,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通过强化改革,完善政策,小城镇不断地发展壮大,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衡阳的小城镇,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必须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一、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 “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战略,加大了三农投入,衡阳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底全市小城镇达到183个,总人口达428.45万,城镇化水平达41.22%,全市“沿路、沿江、沿边”等三沿地带小城镇凭借交通优势,发展速度加快,对周边区域产生了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特色城镇不断涌现,各地逐步形成一批工贸型、工矿型、旅游型等小城镇。二是小城镇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几年来通过大胆改革,实行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招商引资举措,以产业的观念,市场经济的手段,努力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2006―2009年,各县(市)财政直接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7.23亿元,通过市场运作、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土地开发、广告权位招标、的士牌照、公益设施命名权拍卖等经营城市资产的方式筹得资金37.82亿元,争取国债资金、国家以奖代补资金达1.55亿元,共计投入资金56.6亿元,使小城镇建设资金紧缺的困难得到缓解,衡阳市的城镇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三是小城镇设施水平日益提高。至2009年底,全市建制镇镇区新建街道路面长26.4公里,建成自来水厂9个,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6个,新(改)建农贸市场24个,公厕62座,垃圾站93个,新装路灯6 500盏,100%的建制镇实现“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程控电话。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四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加强。近年来,衡阳市所有小城镇依照《城乡规划法》启动了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市所有乡镇已编制了总体规划,并正在进一步进行规划的完善。今年,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衡阳市启动了村庄布局、整治规划工作,2010年,衡阳市启动了220个村庄布局、整治规划工作,全市乡镇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总体上坚持了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使衡阳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加强。五是小城镇特色日益明显。衡阳市小城镇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自身特点与优势,注重发挥各自产业特色、区域特色、生态特色、建筑特色,不断做大做强,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祁东县归阳镇、白地市镇集生物医药、金属冶炼、化工、建材于一体,成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重镇。衡东县新塘镇大力弘扬衡东美食文化,当地的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吃在新塘”品牌扬名省内外。常宁市庙前镇因地制宜,大力加强庙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庙前旅游业的发展,使庙前经济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增长。
但是,从全国、全省的范围内来看,与兄弟市州的比较来看,衡阳市还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一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乏力。小城镇发展需要建设交通、道路、供电、通信、供排水、市场、绿化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衡阳市大多数小城镇财力薄弱,有的乡镇负债运营,对小城镇投入缺口较大,社会资金投入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基础设施建设后续乏力。二是整体规模不大,集聚效应没有形成。衡阳市的小城镇多数规模很小,全市人口超过2万人的城镇只有8个,很多乡镇镇区人口不超过5 000人,镇域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规模偏小,人气不足,导致集聚与辐射力不强,资金、物资、人才都无法汇集,制约了镇区经济的发展。三是经济实力较弱,主导产业不强。衡阳市小城镇普遍缺乏主导产业,国家级或省级的龙头企业少,现有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低,新产品开发少,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由于产业无法壮大,小城镇也无法兴旺,这已成为制约衡阳市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四是规划普遍滞后,建设无序现象比较突出。虽然衡阳市许多小城镇正根据上级要求编制建设规划,但规划普遍滞后,已编制完成的规划还是粗线条,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且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五是发展不平衡,拖累整体乡镇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乡镇优势工业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布局不均匀,优势企业大都集中在基础较好、交通便利的少数乡镇。而一些位置较偏、土地贫瘠的乡镇无论农业产业化或工业发展都相当落后。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财税收入较多,乡镇财政较为充裕,但经济欠发达乡镇财政较为紧张,甚至入不敷出。据调查,衡阳市183个农村乡镇,经济欠发展的达40多个,占18%以上,而其GDP占全市乡镇GDP总量比重不到5%。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乡镇之间的各项资源的互补,制约了整体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
建设小城镇,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宏大的战略,这个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要理清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来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小城镇建设必须凸显地方特色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创新工作的指导,在思想上有新突破,在工作上有新方法,在发展上有新方向,花大力气、下大工夫不断提炼“湘楚文明”、“湖湘文化”的文化底蕴,彰显江南城镇建设独特的魅力,同时要因地制宜,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发展农村服务业、在营造农村新环境、在资金筹措、在招商引资等方面不断创新,充分挖掘各乡镇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与众不同的优势,避免出现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镇多业”的乡镇经济社会的全新发展格局。
(二)小城镇建设必须整合各项资源
小城镇发展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度重视对小城镇规划体系的修编完善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按照“3+5城市群”协调建设的要求,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全面推进衡阳市主城区、县城、小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必须激发乡镇整体经济潜力
我们小城镇建设要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激发乡镇整体经济潜力。首先要明晰各乡镇、街道基本发展类型,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引导各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要尽快制定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突出政策扶持引导,激发乡镇内部活力,促进强乡镇率先发展、中间乡镇整体跨越、薄弱乡镇加速崛起。要通过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和经营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土地合同管理,规范承包土地流转行为,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深化林业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革原有的乡镇财政收支体制,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化解乡村债务。
三、衡阳市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在明确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外发展的大环境,研究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部署,分析衡阳市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从衡阳发展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并结合同周边地区相关城市的竞争力相比较,围绕“城乡一体、特色突出、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总方向,定准衡阳小城镇未来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一是通过强化中心镇、建制镇的带动功能,特别是围绕“西南云大”经济圈,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体系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形成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合理的城镇网络。争取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 60%,城镇人口达到450万,全市所建制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6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20%;垃圾处理率达到40%。二是以“城乡一体、镇村共建”为目标,突出抓好一批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实现镇村的协调发展,相互支撑,不断扩大新农村典型示范片的范围和带头效用,实现由“传统农业小乡村―新农村示范片―新型城镇化小城镇”三步走跨越战略。到2015年,全市实现50%以上的中心村建设成为新型村庄,到2020年,全市实现 80%以上的中心村建设成为新型村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抓好高速公路、107国道、重要交通干线沿线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建制镇规划建设工作,着力培育和发展矿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绿色产业型城镇、民族文化型城镇及商贸集散与交通枢纽型城镇的建设。四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确保全市乡镇企业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5%,2015年全市乡镇企业生产总值力争突破500亿元;到2020年,全市乡镇企业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乡镇规模工业企业突破800家。
四、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措施
发展小城镇,是培育衡阳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也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衡阳市“富民强市”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在有了思路、定位、方法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抓落实,主要启动四大“工程”,突出五个“把握”。
(一)启动四大“工程”
1.启动思想大解放工程。实施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乡镇一级的领导同志要进行一场关于小城镇建设思想大解放的讨论,同时各级媒体加强宣传与报道,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此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2.启动乡镇面貌改善工程。在2010年、2011年两年间,全市183个乡镇多渠道筹措资金,分批、分重点地启动乡镇面貌改善工程。一是举全市之力,各乡镇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投资两亿元,将所有主干线进行道路硬化,道路两边植树种花,美化环境,沿街要安装路灯,使街道亮化。二是投资1亿元,启动管网建设工程。主干线道路两边要铺埋污水管沟,铺设一批自来水管网,接纳道路沿线住户的污水排放,提高供水能力。三是投资1亿元,启动生态治理工程,每个乡镇建设垃圾集中填埋场,有条件的乡镇迅速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小城镇、绿色小城镇。四是调整电力、通讯线路合理布局工程,改变过去乡镇电力、通讯线路乱搭乱挂的混乱局面。
3.启动乡镇文化建设工程。一是利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争取国家、省里的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新建、改建、扩建一批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使各乡镇上下形成人人关心小城镇建设,人人投身小城镇、各方支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邀请专家进行湖湘文化与小城镇建设的主题演讲活动,通过专家的演讲让湖湘文化深入人心,激发群众投身小城镇建设的热情。
4.启动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利用当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加速转型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这些地方有经验、有技能、懂管理的人才,充实小城镇建设人才资源队伍;二是围绕乡镇发展的实际与建设的方向、目标,通过办理各种培训班,着力培养乡镇各方面经营能手、专业技能能手,充实乡镇实用人才队伍;三是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他们就业,鼓励他们创业。四是实施乡镇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拨与培养工作,让一批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从而调动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干事创业来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突出五个“把握”
1.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抓好中心城镇、交通节点镇、建制镇、专业镇建设。(1)强化中心镇功能建设。以发展经济为先导,重点加快中心镇建设。在全市确定西渡、云集、开云、大浦、归阳、宜阳、哲桥等15个乡镇作为中心镇,市县在资金投入、政策方面予以扶持,把中心镇发展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源地。(2)大力推进重要交通节点镇建设。将井头、车江、向阳、长江、新塘、白地市、洋泉等20个乡镇作为重要交通节点镇,赋予这些乡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以增强这些城镇的经济活力,使其逐步发育成为有影响,有特色的小城市。(3)稳妥抓好建制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界牌、金溪、集兵、演坡、茅市、冠市、花桥、新桥等30个经济基础较好、城乡结合较为密切的建制镇的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提升全市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4)鼓励专业镇建设。继续鼓励发展已形成专业特色的小城镇发挥专业特色,做大做强,形成良好的口碑,培育10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明显的明星镇。
2.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要点,科学编制规划,整合各项资源。小城镇规划立足于《城乡规划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按照“3+5城市群”协调建设的要求,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衡阳市主城区、县城、小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在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努力实现全县城镇总体规划和重要专业规划全覆盖;规划要能在总体上把握,分类上指导衡阳市各个小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3.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突破口,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程的有效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1)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靠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普通住宅开发、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2)通过建立小城镇发展基金,疏通商业银行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建设困难的问题。(3)重新明确和界定发改、财政、建设、规划、环保、房产等部门在小城镇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为小城镇建设保驾扩航。
4.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核心,抓好小城镇综合性改革,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潜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才是真办法,我们小城镇建设要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要能够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又好又快的发展,唯有进行改革创新。(1)结合机构改革,改革小城镇的管理体制,鼓励迁村并镇,发展有潜力的新镇,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名镇。争取在2020年使中心城镇人口规模平均达到5万;(2)我们要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和经营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土地合同管理,规范承包土地流转行为,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3)进一步深化林业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开发利用;(4)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对乡镇财税收支的管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化解乡村债务;(5)理顺县(市、区)政府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原则上能下放给乡镇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提高乡镇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动力,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后劲;(6)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有序集中。
5.把握衡阳市小城镇建设的中心目标,做大做优乡镇企业,发挥并增强聚集经济和人口的作用。(1)制定扶持政策,放宽准入条件,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推行特殊受理、特简程序、特许登记的“三特”登记办照服务。(2)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指导,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吸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镇区集中布局。(3)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改造,鼓励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
参考文献: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引导设立小城镇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小城镇发展”。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期,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已正式签署,标志着基金运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北京市用股权基金的方式,探索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北京需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因小城镇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改变当前中心城一枝独大的发展格局,有利于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布局产业、合理分布人口,有利于加快形成“国际化中心城――现代化新城――特色化小城镇――社区化新农村”的新型城镇体系。小城镇处于农村头、城市尾的重要地位,是全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是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加快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有较大提升,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小城镇发展水平与中心城、新城的差距还较大。要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小城镇资金投入总量小、不均衡、不稳定的问题。例如,108个相对独立发展的乡镇近3年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4%,且投资相对集中在区位好的重点小城镇,投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特别是随着信贷、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大,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也进一步受到限制。随着重点村庄集并任务的推进,商机和潜力势头良好,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投资领域十分广阔。然而,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引导机制和投融资渠道,目前社会资金供给与小城镇建设资金需求的对接仍不甚畅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镇发展基金的启动,无疑是雪中送炭。采用基金的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更可以为社会力量参与小城镇建设建立一种间接、集合式的良好投资渠道。
据悉,小城镇发展基金募集“十二五”时期,完成首期规模50亿元;力争“十三五”时期形成总体规模i00亿元,成为北京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金主要由市政府、国开金融公司以及其他央企、京企、民企、社保基金、海外资金等共同出资,投资范围以市政府确定的42个重点小城镇为主,兼顾有重大项目落地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一般乡镇,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三大类:特色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旧镇改造和新镇建设。
可以想见,作为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的有益探索,设立小城镇发展基金将大大推进北京小城镇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