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9:28: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命科学市场规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概况
1.市场现状与特征
(1)市场现状。2007年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3.3%。全年市场份额达到920.6亿美元。随着对电子医疗产品应用的普及,电子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整体市场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加,达到47%。
(2)市场特征。美国占全球市场主导地位,美国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最早最成熟,在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所占比重也最大,在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中所占比重2007年达到45.5%。欧洲和日本市场紧随其后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5.4%和12.9%。美国、欧洲、日本这三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占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的83.9%,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亚太地区增速最快,虽然美国、欧洲、日本占据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是亚太(除日本)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2007年亚太(除日本)地区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同比增长18.7%,超过全球市场13.3%的增长速度。
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是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2007年美国市场规模达到419.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5.5%。2007年美国市场同比增长11.7%,连续4年增速保持在两位数,近年来,美国企业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使得美国在电子医疗器械领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美国市场的稳定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欧洲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个发达国家组成,2007年欧洲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2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9%。由于欧洲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老年病人医疗设备市场将不断扩大,包括主要是电子医疗设备的各种治疗设备及病情监控设备。2007年日本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 11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额的12.9%,日本的经济发达,人口基数较大,使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第二大国家,近几年来日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也都保持在两位数。
二、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概述
1.市场现状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快,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继续加速增长。2007年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243.2亿元人民币,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比增速为16.3%,超过了全球市场13.3%的同比增长率。
2.市场结构分析
(1)产品类型结构分析。电子医疗器械按物理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超声仪器设备、医用激光仪器设备、医用生化分析仪器、医用射频与核磁仪器设备等。其中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2007年市场规模为126.8亿元人民币。
(2)市场层级结构分析。中国一二级市场(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主要省会城市)电子医疗器械普及度高,主要采购需求来自产品更新换代,市场增长平稳,而增长最为突出的是五六级市场(行政区划的县级与乡镇市场),2007年同比增速为24.6%。得益于2007年初启动的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加大了对基础公共卫生网络,尤其是县级、乡镇级医院和卫生院的投入,给医疗器械市场注入了活力,五六级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由2005年的10.7%达到2007年的12.0%,增长率居于各级市场之首。
三、2008年~2010 年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预测
电子仪器市场是中国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7 年医用电子仪器占有市场总额的一半以上。医用电子仪器应用广泛,市场广阔,2007年同比增长14.4%。预计在未来三年,医用电子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
在进行了壮士断腕一般的结构改革之后,富士胶片终于从生产感光材料为主的企业成功转型为拥有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印艺系统、光学元器件、文件处理、数码影像等六大板块的多远经营企业。
“为什么富士胶片能够适应环境的巨变而顺利生存下来?”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给全球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带来彻底变革的今天,适应环境的巨变成为每一家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本期高端访谈邀请富士胶片会长兼CEO古森重隆先生解答富士胶片的改革历程。
Q: 富士胶片当时所做的改革具体包括什么内容?
A: 首先是胶卷项目的结构改革。我一直坚信照片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文化,市场规模即使缩小也不能停止胶卷的生产。但是,一旦z卷的需求减少,遍布全球的胶卷生产项目的大规模厂房设备、销售公司等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出现大量损失,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因此,我下决心对公司胶卷业务大胆实施包括裁员在内的结构改革。
其次,在推行胶卷业务的结构改革的同时,对今后具有潜在可能性的新兴领域进行大胆投资。通过开拓新兴领域的业务,弥补了核心产品滞销带来的损失。
Q: 在当时的危急关头,你为什么能够大刀阔斧地推行彻底的改革呢?
A: 推进公司的经营改革,在我2003年就任CEO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构筑一流企业,持续百年经营,使富士胶片在21世纪继续占据国际领军地位。”如果想要苟延残喘,公司有多种选择,只要不断割肉放血,砍掉亏损业务,就可以维持生存。当时,公司的财务状况足够应付裁撤亏损项目。但我从一开始就排除了这个选项。作为经营决策首脑,我要思考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及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还要将计划传达给每一个员工。
2004年,公司了中期经营计划“VISION75”,计划明确了三个基本战略,即“实施彻底的经营结构改革”、“构筑新的发展战略”和“强化关联经营”。我强调为了实现这三个基本策略,重点是提升员工意识和活力。
一旦作出决策,只有下狠心果断实施。经营决策者不仅要展望20年、30年,还要考虑更远的未来,为公司的繁荣和兴盛,肩负时代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实行就要果断实施,这是决策者的责任。现在回想起来,在短时间内大幅削减胶卷项目规模,压缩固定成本,在时机上和规模上都恰到好处。如果当时不能当机立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Q: 富士胶片是如何抓住技术发展趋势,从而实现转型的?
A: 在选择开拓新业务领域时,富士胶片注重应用自有的核心技术,选择确保公司能够“不断取胜”竞争对手的业务领域,其中最关键的是研发中心。在VISION75中,重组研发体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策略。
富士胶片原本拥有化学、电子、机械电子、光学、软件等广泛领域的核心技术,同时还拥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但原有的研发体制以胶卷技术为主,研究所也根据性能分布在各地。
医药研发外包(CRO)是一种为各类医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等服务,并以之作为盈利模式的专业组织。最初,CRO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方面,目前业务范围已经向化学结构分析、化合物活性筛选、药理学、毒理学、药物配方、试验设计、药物发现、临床前沿研究、药物基因组学、I―Ⅲ期临床研究、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安全性研究、研究者和试验单位的选择、监查、稽查、数据管理与分析、药物申报注册、信息学、临床文件和政策法规咨询等诸多方面扩展。
二、医药研发外包全球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
1、全球医药研发增长态势强劲
根据 Frost&Sullivan报告,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CRO承担了近1/3的新药开发组织工作,在所有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有CRO参与的占2/3。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CRO业务额为76亿美元,到2005年为163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3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3.8%。临床试验外包业务将在企业研发预算中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据Reuters Business Insights分析,2006年医药企业的内部研发费用为680亿美元,CRO临床试验项目费用为190亿美元,到2010年分别上升为910亿美元和360亿美元,CRO临床试验费用在过去5年内几乎翻了一翻。未来3年,医药研发年投入增速将放缓为9.6%,CRO将达到16.3%。
2、美国占CRO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且发展成熟
2007年,美国有300多家CRO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65%,如世界排名前列的昆泰(Quintiles)、科文斯(Covance)等,这些公司约占全球CRO的40%。美国CRO产业比较成熟,能够提供早期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各期临床试验、药物基因组学、信息学、政策法规咨询、生产和包装、市场推广、产品和销售支持、药物经济学、商业咨询及药效追踪等一系列服务。
3、欧洲和日本CRO市场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欧洲医药研发仅次于美国,列全球第二位。欧洲约有150多个CRO公司,2007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3%,2010年上升为29%。日本CRO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7年日本以国际化为标准的新GCP颁布,厚生省(卫生部)对临床实施规范和数据质量要求上升,促使了日本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发展。日本医药研发外包以每年30―40%的速度成长,EPS、CMIC等前3家CRO龙头企业占据了日本CRO业务50%的市场份额。
4、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承接优势
印度人力资源的费用只相当于美国的1/7,凭借人力成本和语言优势,在CRO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市场份额达到1.2亿美元。印度拥有61家经美国FDA批准的制药厂,是除美国以外最多的国家。印度目前已经从CRO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在基因测序、DNA 文库构建、新型农作物品种的遗传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方面前景看好。
(二)全球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和业务范围迅速扩展
2002年,世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为100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163 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360亿美元。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外包的比例为24.7%,也就是说,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外包方式。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比重提高到40%左右。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正扩展到临床试验之外的更加广泛的领域。如,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药物经济学、药物基因学、药物安全性评价、Ⅰ期―Ⅳ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学、政策法规咨询、产品注册、生产和包装等。大型CRO公司的服务也在增加。
2、向亚洲国家转移的势头加快
近年来,一个新药的全球平均研发成本由过去的5亿美元上升到12亿美元,且成本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不断扩展。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力成本低廉、相关人才密集、病患者资源库丰富等有利条件,国际大型的CRO公司都加快步伐将新药开发中的非核心业务脱离出来转移到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中国医药研发人力资源成本约为美国的1/10,而印度的人力成本是美国的1/7。
3、医药研发外包联盟(CROSA)趋势更加明显
由于单个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技术及信息、服务范围比较有限,特别是面对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的病症难以应对,医药研发外包联盟可以把具有高质量服务能力及研发能力的机构联合起来,解决世界性的医疗疾病,所以这类世界性的联盟越来越多。
4、 CRO企业市场并购重组迭起
2009年11月,世界前三大CRO组织之一的PPD公司先后收购了依格斯医疗科技公司和保诺科技。PPD公司的强项是后期临床实验,保诺的优势是药物研发前期的一体化开发,依格斯在临床试验上占优,并购后PPD不仅增强了研发能力,而且成为目前在华运营的最大跨国临床研究机构。
5、医药研发离岸外包成为跨国医药公司最重要的创新模式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已不局限于将公司非核心研发业务进行离岸外包,而是在控制新药核心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业务离岸外包模式。如,美国诺华(NOARTIS)公司与世界范围的CRO公司开展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等全面的研发合作,将新药研发实现外部化;辉瑞(PFIZER)公司实施战略性紧密型研发外包模式,将化学服务业务整体外包给俄罗斯的ChemBridge公司,实行新药研发的部分外部化。此外,跨国医药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建立离岸全球研发中心,实现医药研发外包的内部化。
三、我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一)我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
1、医药研发外包总体增长迅速
2011年,我国医药研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美元。2006年临床前研究市场规模为25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51亿美元左右,2006―2011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5.7%;2006年临床研究市场规模为34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72亿美元左右,2006―2011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5.8%。
2、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数量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在国际CRO企业的带动下,以及我国鼓励新药研发政策的大环境下,医药研发外包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MDSPharma Service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CRO企业从事药物临床试验业务。随后,其他跨国CRO开始陆续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目前,我国从事CRO业务的各类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北京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数超过200家,集中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业务量达20亿元,占了中国市场份额的25%。上海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数超过300家,主要集中在张江药谷,业务量达28亿元,占了中国市场份额的30%。
从企业性质划分来看,第一类是昆泰、科文斯等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第二类是合资型企业。如,Kendlewits,Ever progressing systems(EPS)等,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型跨国企业及一些大型本土企业。第三类是本土企业。如,依格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这类企业约有200家,服务对象为中国本土企业,服务内容包括改变剂型、仿制药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等。
从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承担的业务范围来看,第一类是从事临床前研究的CRO企业。这类企业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临床前的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内容。第二类是从事临床试验的CRO企业。第三类是从事新药研发咨询。当前国内的CRO机构中从事这类业务的占绝大多数。
3、医药研发外包专业性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突出
我国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将成为欧美医药企业青睐的主要因素。据统计,2006年,我国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毕业生分别达3.9万和2.2万人次,2006―2009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其次,伴随着中国CRO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海外人才及中国留学生不断向国内流动,对我国医药研发外包能力提升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关村、张江、泰州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许多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是留学生创办的。此外,较低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我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医药研发成本中,1/2以上的费用是人力成本的花费。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聘请研发人员、临床工作人员和招募受试者的费用都较低。据Quintiles 分析, 在中国及亚洲其它一些国家进行临床试验比西方国家节约近30%的费用。
4、医药研发园区和产业基地集聚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选择了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加快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认定了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10个生物产业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医药产业园区100多个,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四川、湖南、湖北等25个省市。通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部分医药园区形成了集群效应,吸引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创业,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泰州医药高新区、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二)中国医药研发外包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仍然存在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外包层次较低、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行业缺乏国际通行标准,以及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中国承接国际医药研发外包业务。
在服务范围上,发达国家CRO企业比较成熟, 具有庞大的国际资源网络和信息网络, 能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 服务范围涵盖了新药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而国内CRO公司业务范围及服务内容比较单一。在企业规模和价值链上,中国CRO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以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以及新药注册为主。大多处于药物研发价值链的下游领域,目前的新药研发主要停留在改剂型、改规格、改包装、改变给药途径等简单的、低水平阶段。在制度环境上,国内实行的资质认证及质量标准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标准不统一。这是国内CRO企业承接离岸医药研发外包的主要制约因素。虽然我国大力推进GMP、GCP等质量体系建设,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质量体系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上制度的不健全。跨国制药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将新药发现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给国内CRO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知识产权考虑。
(三)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发展的主要趋势
生物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随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政策支持体系将继续完善。同时,医药研发市场规模扩大,企业竞争力增强,这些都将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发展壮大带来黄金机遇期。
1、国内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首先,随着中国人力资源优势、技术能力提升、设备条件改善、政策环境完善等因素,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将新药研发业务持续向中国转移。温德尔・巴尔说过,跨国公司希望进入中国迅速扩大的医疗保健市场,并分享其庞大的研发外包人才库。其次,随着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水平、保障能力、保障层次不断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城市高消费群体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层次提高,将使国内医药研发需求持续扩大。这既为本土CRO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又为外资CRO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第三,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普遍提高将直接为医药研发外包市场带来增长效应。随着全球疑难病症增多,医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制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普遍提高。国际制药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5―20%左右。目前,中国企业不足5%,有的甚至不到1%,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国内制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以及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因素,也将带动国内企业医药研发投入有所上升。
2、医药研发外包行业集中度、专业化及综合化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上海药明康德、开拓者化学、美迪西、先导化学、辉源生物科技(原华大天源)等企业都有相应的外单。从技术市场登记的合作分析中可以看出,药明康德承接的研发外包业务占到上海研发外包业务总量的50%左右,在专业化上体现出较强的优势。其次,是美迪西、开拓者化学、睿智化学等几家企业。中国本土CRO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务领域专业化和综合化趋势较为明显。
3、战略联盟将成为我国医药研发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模式
随着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对承接方的专业化及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加强,纵向一体化战略正成为CRO行业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目前,中关村、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逐渐形成了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ABO)、中关村CRO联盟、浦东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联盟、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工作委员会等CRO的联盟,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CRO的中坚力量。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ABO)整合自l6家外包机构,通过品牌共享和营销协作的形式,提供从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到登记和签约生产的“一站式合作研究服务”,使联盟整体经营收入翻了一倍。
4、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是中国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主要来源地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市场。北京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主要承接美国、丹麦、瑞典、日本和韩国业务。上海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则主要承接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瑞典、法国业务。
四、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产业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应针对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特点继续完善减免税政策、人才引进和培训政策、融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注重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国CRO企业承接国际业务创造条件。要重视各类医药研发外包平台、行业组织及中介机构建设,为企业承接各种国际新药研发业务提供帮助。组建国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中心、产业联盟等机构,推介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提高承接大宗国际业务能力;创办国家医药研发外包专刊、网站等加强宣传和信息交流,增强国内相关机构对CRO的认知度。
第三,积极推动国内医药研发外包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企业联盟等形成发展壮大,形成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
第四,实现CRO企业与新药研发企业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医药研发外包已成为提高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和建立外部知识产权网络的重要手段。CRO行业的成长对于推动中国新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中国医药行业整体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上证资讯报道,由我国科学家牵头的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组和微生物组测序合作计划12日在北京正式启动,预计于5年内完成超过1万种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组测序、超过1000个微生物组样本测序。测序能为解决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环境污染治理及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理念和颠覆性技术。基因测序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仅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就有望成为千亿级市场,测序仪器和试剂国产化前景受到各界关注。点评:利好。华金证券表示,目前基因测序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是临床检测和科研服务两方面,预计未来临床检测的市场比重将会持续提高,而科研服务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刚性需求,整个科研服务的测序市场规模也一直稳定增长。整体来看,目前基因测序已被开发的应用项目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未来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将逐步浮出水面。
苹果:据新华社报道,14日郑州海关监管首批4.65万台苹果新品手机iPhone X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发货,分别运往荷兰和阿联酋。据了解,iPhone X将于10月27日开始预购,11月3日开始发售。此前苹果会显示,iPhoneX搭载5.8寸OLED 全面屏,外观件是双玻璃+手术级不锈钢中框,原深感摄像头搭载3D结构光支持Face ID。建议关注:蓝思科技、安洁科技
游戏:首届“腾讯游戏家盛典”10月15日在海南举行,业界关注腾讯会否在相关活动中透露任天堂入华进展。10月6日,虎嗅网独家消息称腾讯将和任天堂联手,在国内发行任天堂今年推出的最新游戏主机Nintendo Switch,具体发售时间是明年。据称,对于Switch入华,阿里也展现了意愿和兴趣,不过,最终腾讯以保底200万销量的协议拿下了Switch的国内权。尽管腾讯此后做出官方澄清,但业界对于两家游戏巨头的合作寄予极大期望。建议关注:嘉麟杰、盛天网络
提示:本周共有7只新股申购。本周共有7只新股申购,周三2只,分别为庄园牧场、合盛硅业;周四3只,分别为泰瑞机器、永福股份、英可瑞;周五2只,分别为广哈通信、佳力图。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也带动了筹资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获取国际比较利益而进行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资产选择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创新与投资工具的加速发展、会计制度的规范与统一、科学技术与证券交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经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更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参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还希望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更深入、广泛。灵活的投资。我国的上市公司和新兴企业,也希望到海外证券市场筹资、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发展与竞争。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发展。就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稷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在整体市场走势、产业结构发展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关联性,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参考因素之一。
1.整体市场走势头联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一方面表明宏观经济走向决定股市,另一方面表明证券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显现,而各国经济贸易的关联性使得国际化的各国证券市场整体市场走势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走势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对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尤其是开放度高的证券市场的走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纽约证券市场的道琼斯指数、NASDAQ指数已经成为对各国证券市场走势预期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使得证券市场波动性的溢出效应即市场价格上的波动性从美国证券市场传递到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其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这种影响越来越直接,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中国证券市场还会受到亚洲各邻国和香港地区等与我国经济关系紧密的证券市场影响。
2.产业结构发展关联
人类进步的不同时期都伴随着不同产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到现在以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的蓬勃发展带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其证券市场上不同产业的发展和调整反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资理念对整个世界范围内产业兴衰的理解。美国的NASDAQ市场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性使得各国证券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高科技板块的发展异军突起。最近,NASDAQ市场的下挫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和海外上市的表现,产业结构发展的关联性十分明显。
二、中国证券而场国际化的现状
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外国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这是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法律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括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可能更注重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突破国界,但从国际化程度高的证券市场看,则更倾向于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始的。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重大步骤。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国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国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S(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但是,从国际证券投资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A股市场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外国投资者只能进入B股市场,B股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目前,B股市值仅为A股2.8%左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外证券市场,我国券商规模小、竞争力差,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也只是少数。所以,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证券市场远远未达到投资主体的国际化。
我国即将加入WTO,WTO对证券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按照这些原则,中国加入WTO以后,允许外资少量持股(起初为对33%,三年后增加到49%)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外资少量持股(33%)的中外合资证券商将可承销国内证券发行,承销并交易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加入WTO后将面对的市场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逐步缩小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使证券市场同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相适应。
三、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得
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具体表现为:
1.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从纵向看,中国证券市场扩张较快,但从横向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融资水平却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抵御国际化的风险。(1)上市公司数量少。1994年,世界范围内拥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14个,其中,拥有10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达7个(具体情况是:美国7770家,印度7000家,日本2205家,英国2070家,加拿大1185家,澳大利亚1144家,捷克1024家)。中国1994年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国才超过1000家。(2)上市公司规模小。1994年,世界各国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例如,日本、瑞士、瑞典、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分别为16.8、11.9、11.4、11.3、9.88.9.6.5亿美元。中国仅为1.5亿美元,列世界第36位。中国上市公司规模这些年虽有迅速扩大之势,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准。(3)资本证券化水平较低。评判证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资本证券化率:证券市场市值总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我国证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型市场。1999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计算,其比例仅为10%。而在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过100%,例如,美国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香港为150%,日本为53%,德国为39%。
2.证券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
我国的证券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同一企业根据其发行股票的对象、地点不同,又分为A股、B股、H股、N股,不仅A、B股市场相分离,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主体的A股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也不允许外国的公司来中国上市,而且B股市场也不统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场分别用美元和港币交易。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扭曲了证券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的开放市场。
3.金融管制较严,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流动,必然会受到货币兑换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实行较严的金融管制,汇率决定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无法保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资本。此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还造成A、B股市场分离。
4.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够规范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较短,其法律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非市场化的操作,行政干预色彩还很浓厚。而且,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有效、及时,会计制度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统一。
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给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外资进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大大缓解证券市场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为企业上市提供更大的机会;新的技术、经验、管理方法及新的金融产品和经营理念也随着开放被引进,我国证券机构也可抓住机遇开拓国际证券市场。开放带来了竞争,这对证券公司、上市公司、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都将是一个促进和提高。引入外资券商及投资者,从业者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将促使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证券市场国际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些功能齐全、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手段先进的外资证券公司的进入,证券市场份额争夺将日趋激烈,上市公司也将受到巨大冲击,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资源和资金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很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此,面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趋势时,我们要制订合理的战略选择。
1.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既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又要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印度、台湾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B股市场为起点,分阶段、按比例将外资引入股市,逐步实现A、B股的合并,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我们可以从有限度的开放阶段逐步推进,直到全面开放阶段,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国际化。
2.扩大市场规模,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证券市场
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能力的重要保证。证券市场规范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对证券市场的法律、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改革和调整,规范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向WTO准则靠拢,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引言
战略新兴产业主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为基础,共包括七大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我国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强国,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量呈现出猛增的良好势头,尤其在通讯产业、计算机产品出口方面表现异常突出。本文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对发达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希望对于指导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升级发展做出贡献。
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分析
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研发环节、生产制造环节、营销环节这三大环节形成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价值链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直接影响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尤其研发环节优势越加明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便会越高端。依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网的数据,对比2002-2012年期间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情况,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平均增长将近10倍,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生命科学技术产品这两大战略新兴产业技术,但是生物产业(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设备制造产业(计算机基础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新材料产业在技术产品出口上都处于逆差地位,表明我国在这几种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
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与其他主要出口国家的出口额相比较,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在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依据2012年亚洲8个经济体的科学与工程数据指示,对比1995-2010年期间,我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较快。以2010年为例,我国通讯产品和计算机产品的出口份额占全球出口份额的38.5%和45.4%,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已经成为通讯、计算机产业的制造和出口大国,在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非常大的优势。相对于以上两种技术而言,2010年我国的半导体产品出口为10.2%,美国11.2%,欧盟4.4%,日本10.7%;科学仪器产品出口为13.9%,美国19.1%,欧盟17.6%,日本11.6%,由此可见,半导体和科学仪器这两种技术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不明显。2010年我国的医药产品出口比重为3.9%,美国15.6%,欧盟44%;航空航天器出口为0.8%,美国44.9%,欧盟31.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在这四个产业的出口竞争中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并会逐渐成长为贸易强国。
从我国高技术产品企业类型分析,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分别占67%和14.5%,可见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控制了我国大部分高科技产品出口,而且外商独资企业在近年来出口的比重在日益增加。这些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主要经营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这两种贸易方式是我国主要的出口项目,在2011年,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出口额比重总共达到了76.9%,几乎相当于当年的三资企业出口比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非常大的实质,即只是制造环节参与的比较多,而在研发环节参与率要相对较小。我国企业更多的是对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环节进行承接,先进口大量高技术的中间产品,组装加工后再进行出口贸易,呈现出大进大出的贸易特征。这种贸易特征是我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的基础阶段,我国要提高高技术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还需要在高技术产品的研发环节进行增强,研发环节增强后才能提高我国在高技术产业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发达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经验研究
(一)日本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
电子技术革命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飞速发展的国家却是日本,日本在电子技术革命的良好时机下大力创新技术,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器产品当中。自1950年以来,日本的出口商品由棉纺织品逐渐转变为汽车、收音机、电子管等电子产品出口,这些电子产品研发技术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对高新技术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子技术,加强科技项目创新,并增加产品的出口量,使市场规模的效应不断扩大。日本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其电子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随之日本电子技术在汽车产业中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汽车电子产业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起来,使日本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汽车出口贸易第一强国。日本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市场规模效应的方式,还有政府的财政金融扶植政策,具体政策如资助在出口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企业、对出口企业的各种补贴、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
(二)美国成为贸易强国的经验
信息产业是美国成为贸易强国的主要产业之一,计算机信息产业最初是在美国国内市场的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当时计算机产品并没有大量出口。美国信息产业贸易的发展也是在政府政策措施支持下开始发展起来的,美国制定创新战略和出口战略,并结合高效的资本市场使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确立了美国信息产业贸易强国的稳固地位。具体战略创新措施是政府对高技能劳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并对企业的各项创新研究提供补贴或减税等政策。美国对出口政策更是大力支持,具体措施有提供补贴或减税等支持企业进出口贸易,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各大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并提供企业获得信贷的各种渠道,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全面升级研究
(一)整合资源,着力扩大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规模扩大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以市场驱动为目标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唯一途径。根据贸易强国的成长经验可见,国家政策在拓宽国际市场中的巨大作用,国家应该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努力帮助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定拓展市场的各项战略方针,主要从国内、国际市场如何拓展来进行政策制定,国内市场需要积极鼓励战略新兴产品的研发,完善市场的培育机制,并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消费力度,大力引导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市场的需求;针对欧美等贸易强国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协商、谈判等,逐步提高我国企业出口的有利地位,对市场准入、工业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解决;针对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家,政府也要通过信贷支持、减免税收、补助等形式积极鼓励企业进入,以增加国际市场的份额。在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做大做强本土企业,要采取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等方法来实现。我国要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转向国际贸易强国主要依靠本土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因为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是当前主导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力量。面对我国当前形势,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间沟通不充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企业相对较少,很多企业的专业人才及专业能力非常欠缺,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面对技术创新和经营等活动缺乏支持力。需要国家推进资源整合,鼓励产业融合,设立政策资金支持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及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从而增加战略新兴产品的出口率,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国际市场规模。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因各种竞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我国本土企业研发力量的支持才能发展壮大,因此会将部分研发项目外包给本土企业,或是采取与本土企业联盟的形式进行联合研发产品。在联合研发的过程中,我国本土企业应在吸取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并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国际合作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为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规避风险,积极推动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政策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分析2011年国内、国际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据,战略新兴产业相关发明我国授权的专利是12.81万项,实用新型专利是18.45万项,在这些授权专利中有相当部分归属于外国的公司。通过实际分析,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创新环节中的很多活动都是由外国公司控制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自主知识产权中的掌握数量占得比例较大,不同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各具优势,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主要是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有限。因此,要以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为原则,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各项政策。
我国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要从技术创新和协调国际关系两方面入手,知识产权政策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内外众多创新活动的不断支持,这些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的支持,一项创新活动成功后就要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对其基本内容进行展示,并由有能力的人或组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者发掘,可见,知识产权的控制可以把控国际市场制高点。我国在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控制知识产权风险,首先对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对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积极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其次协调标准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使两者相互帮扶,推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发挥战略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三)系统设计,建设政策扶持体系
系统的设计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创新活动发展,是我国政府需要重点加强的。首先是政府资金的支持,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形式可以分为补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其次是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活动税收减免政策,及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等。最后国家还要着力于对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让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参与到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建设中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结论
通过我国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措施,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李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及我国升级路径研究[J].国际贸易,2013(5)
2.黄蕙萍,刘雅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商业时代,2013(8)
3.杨林,马顺.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2)
4.姚岳军,叶赛楠.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完善[J].商业时代,2013(3)
随人类对基因信息的进一步认识,再过15年,就不叫生物经济时代,而应该叫基因经济时代了。”一位国家有关部门分管生物产业负责人说。
无论各界对“精准医学”的概念有着怎样的理解,一个共识是:基因组学的发展是其基础。
纵观生物科学发展过程,尤其是1990年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的发展历程,俨然已经形成一个由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和临床应用三个环节组成的基因产业链条。
有望迎来免费时代
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二代测序技术,可以一次完成数十万到数百万条DNA分子的序列测定,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时期的一代传统测序技术进行了革命性创新,被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评为“决定未来经济12大颠覆技术”之一。
“基因空间”创始人、基因产业观察者罗奇斌博士表示,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对基因产业带来两大深远影响:一是测序成本急剧降低,在过去的15年里,基因测序费用的下降是摩尔定律的1000倍,从每个人类基因组1亿美元,降到仅需1000美元,不久的将来甚至有望迎来“免费时代”;二是测序速度大幅提升,平均每日可完成的碱基对数量也逐年呈指数倍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BCC Research分析显示,201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可达到117亿美元。未来几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将保持21.2%的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商业应用开始于2011年。时至今日,基因测序产业应用已覆盖肿瘤检测、遗传病筛查、药物和生物标志物发现、分子流行病学、农业等多个领域。
基因测序市场的逐步成熟使得产业内部分工日渐明晰。从产业链条看,上游是设备仪器和耗材供应企业,中游是测序服务提供商、生物信息分析处理企业,下游是面向科研机构、医院、临床检测中心、药企等各类终端用户的专业服务。
中游的红海与蓝海
中游服务市场是基因产业链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
美国基因测序公司Illumina预估,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有200亿美元。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复杂病症、农业基因等生命科学5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检测等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
“我国基因测序服务与全球发展基本同步,目前上千家基因测序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百花争艳,竞争激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杨云霞说。
科研院所是其主要服务客户,由于科研服务市场空间有限,越来越多测序公司开始瞄准生育健康、重大疾病、制药等临床应用细分领域,拓展市场蛋糕。
如何将基因测序的原始数据转化成有用信息,辅助医生出具科学的诊断报告?专家表示,生物信息分析处理工作至关重要,这就催生了产业中游的另一大市场主体――专注数据存储、分析、解读服务的企业。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陈润生说,当前获取基因、蛋白、代谢等各种组学数据的技术日渐成熟,下一步的关键是生物信息学的解读,即通过数据挖掘,寻找健康人与病人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建立这些差异与已知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发现药物设计分子靶标。
中游生物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涉足企业不多,诸多短板待补。例如,缺乏通晓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复合型人才,缺少能精准解读数据分析结果、出具临床诊断报告的遗传分析师等。
经过多年努力,针对精准医学面临的存储、计算、解读问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推出了24小时之内就能生成临床分析报告的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晶云”。
“测序后,数据分析和解读最难,解读得好不好、是否准确取决于数据库好不好,所以必须要跟临床数据、遗传数据紧密结合起来。”“晶云”项目负责人赵屹研究员说。
赵屹介绍,在精准医学中,医生既是出口,也是入口,中间加上基因检测和数据分析、解读,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目前测序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相对成熟,但是生物信息分析及解读的发展亟待加速,针对临床医生的培养更是亟待加速。
临床需求持续释放
基因测序是一次技术革命,其临床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主要包括无创产前筛查、胚胎植入前检测、肿瘤个性化用药指导、遗传性疾病风险预测、新药研发等。目前,无创产前筛查领域应用最为成熟,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
2012年1月,华大基因及下属天津华大医学检验所与天津市卫计委展开全面合作,在天津市区及周边15个区县开展无创产前筛查。
截至目前,天津市已累计检测5万多例,检出各类染色体异常近500例;按每例染色体异常患者平均会为社会带来45万元额外经济支出计算,无创产前筛查相当于为社会挽救潜在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2016年3月,在天津市,将无创产前筛查作为出生缺陷预防措施之一的孕妇人群覆盖率已超30%,初筛人群比例逐年增高,被称为“天津模式”。 基因测序是一种技术革命。图为研究人员在华大基因样品制备实验室内工作。
除优生优育和生殖领域之外,肿瘤、心血管等发病机理复杂的大病种也为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2015年新增患者400多万。专家认为,肿瘤病人数量众多且持续高发,为基因测序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临床亟需基于基因测序的肿瘤风险预测、个体化用药指导、耐药监测、复发监测和靶向诊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说,与传统病理分型不同,将肿瘤、心血管等复杂疾病按基因“分型”的概念已得到广泛认可,根据患者基因特征所开展的“个体化治疗”将是未来临床治疗的主流。
作者简介:欧阳i,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南 长沙 410081)
罗富政,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罗会华,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5)
张培刚先生(1992)在《新发展经济学》中提出了改造和革新发展经济学的途径,强调要“注重对发展中大国的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大国是指人口众多、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却没有沿着他的思路加强对“发展中大国”的研究,甚至没有对“发展中大国”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本文试图对“发展中大国”的概念进行合理界定,根据其主要特征和评价指标遴选出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大国,并从不同角度阐述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从而为构建“大国发展经济学”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
一、发展中大国:“发展”和“规模”双重涵义
发展中大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大规模国家”,因而应该拥有“发展”和“规模”双重涵义,并且是两者的结合体。为此,需要分别对“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界定“发展中大国”。
涵义之一: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即从“落后国家”到“欠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富国和穷国的分野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但是那时的世界各国都处于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国家开始步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这时的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工业国和农业国,由于它们在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前者被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后者被称为“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批摆脱殖民主义统治而取得政治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开始走上谋求发展的道路。考虑到这些国家虽然经济上落后,但是存在一种潜在和尚未开发的能力,所以改称为“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在经济学文献中缩写为“LDCs”。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意识特别强烈,开始实施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实现工业化,追赶经济发达国家,而且展现了发展的希望和前景。因此,“考虑到持续变化的过程,区分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吉利斯等,1998),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联合国组织文件和发展文献中正式使用“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的概念。同时,人们在国际关系中还使用两个相似的概念,即“第三世界国家”和“南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概念。冷战时期,北大西洋组织成员国被称为“第一世界”,华沙条约成员国被称为“第二世界”,其他不结盟国家被称为“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在地球南北之间把世界分成“穷国”和“富国”,所以人们把工业发达国家称为“北方国家”,而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国家”。然而,“第三世界”属于政治的概念,有的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南方国家”属于地理的概念,有的是富有的石油输出国,它们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状况。所以,在经济学意义上使用“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更加具有科W性和规范性。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涵义,美国哈佛大学编著的教科书写道:“一切传统社会都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低人均收入,没有现代经济增长。除了这些简单的共同点之外,各国的历史过程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很难将其一般化”(吉利斯等,1998)。根据这种理解,以往国内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有的将“发展中国家”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而现在取得政治独立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陶文达,1992)?t?;有的认为“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的同义语(马春文,1999),确实有些不够科学和准确。一般而言,学者们将发展中国家的定义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发达状态,其二是该类国家在不断探索新模式以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这两方面的理解显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涵义之二:大规模国家
所谓“大国”就是大规模的国家,根据设定标准的不同,可以形成“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农业大国”等一系列的大国概念?w?。我们研究的大国,应该是从总体上讲的大规模国家,它有两个初始条件,即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由此出发可以推演出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倘若没有设定这两个初始条件,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就会变得不确定,有的国家会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而变成大国,随经济总量的缩小又变成小国。在经济学史上,对于国家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7年国际经济学会在海牙召开以“国家规模的经济影响”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专门研究了国家规模以及大国和小国的优势,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大国具有稳定优势和创新优势的假设。后来,库兹涅茨(1971)?y?和钱纳里(1975)对大国经济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他们主要以人口规模为标准界定大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先将超过1 000万人口、1 500万人口、2 000万人口和5 000万人口的国家列为大国,Perkins & Syrquin(1989)则以人口和幅员为标准界定大国,他们认为“一些结构上的差异归因于人口规模不同,同样或更可能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地理面积不同。将人口和地理的影响相分离是特别困难的,因为这两个变量本身是相互关联的。”确实,幅员辽阔也是导致大国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在两个初始条件的基础上增加直接推演出来的市场规模特征,将大国定义为具有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市场潜力的国家。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目前的人口规模都超过1.5亿人,国土规模都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都超过1.0万亿美元,因而属于超大规模国家。
二、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特征和“规模”特征
从对“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的理解,可以看到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特征和规模特征。发展中大国的特征是发展中国家特征和大规模国家特征的叠加,我们应该在分析两种特征的基础上,将两者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的综合体,从而更好地表述发展中大国的特征。
如果从发展中国家寻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国民收入水平低。发展中国家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国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相应的国民生活水平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世界银行确定的具体标准是动态调整的。世界银行的数据按照人均GNI将各国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前两者属于发展中国家,后者属于发达国家。2001年人均GNI低于74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高于745美元但低于2 975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2008年人均GNI低于97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高于975美元但低于11 906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2013年人均GNI低于1 04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高于1 045美元但低于12 746美元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第二,劳动生产率低。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国民收入的高低,因此,由技术、管理和资本投入不足造成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指标,从1992年的数据看,属于发达国家的美国、德国、日本分别为23 240美元、23 030美元、28 190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印度分别为3 470美元、1 905美元、310美元,差距很明显。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人均GDP在1 870~20 526美元之间,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均GDP平均数为56 710美元,差距仍然悬殊。第三,经济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没有完成,这种转型的时期,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相应的经济二元结构和技术二元结构,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和产业分布极不平衡,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水平相差很远,市场发育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差异性。2004年印度各地区人均GDP 的差距在5.6倍左右;2005年中国东部的上海市与西部的贵州省的劳动力人均GDP差距高达11倍;2015年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等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收入的19倍。随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迈进,二元经济结构将向新的经济结构转换。
如果从大规模国家寻求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点,也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国家是由人类构成的集合体,人口数量是大国最基本的特征。张培刚先生在《新发展经济学》中谈到,1988年总人口超过1亿人的10个国家中有7个发展中国家,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庞大的人口基数再加上高速的人口增长率,这就使得发展中大国的特征更加明显”(张培刚,1992)。到2013年,上述国家的人口数量分别达到13.57亿、12.52万、2.49亿、2.0亿、1.73亿、1.56亿、1.82亿。人口数量的规模可以直接地决定人力资源的规模和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二,庞大的国土规模。一般地说,土地面积庞大的国家、自然资源储量就比较丰富;同时,国土规模还可以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总体结构,导致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和区域经济的差异性。世界上有一些国土面积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956.3万平方公里)、俄罗斯(1 709.8万平方公里)、巴西(851.6万平方公里),也有一些国土面积很小的发展中国家,如斯威士兰(1.7万平方公里)、东帝汶(1.5万平方公里)、科索沃(1.1万平方公里),@些大国和小国的土地面积差距为数百倍至上千倍,它们在自然资源的储量和种类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应该会有惊人的不同;而且,这里还有人口与土地的比例问题,保持适宜的人口密集度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第三,庞大的市场规模。从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可以推演出庞大的市场规模,或者说是庞大的市场潜力。所谓市场规模包括潜在的市场规模和现实的市场规模;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遵循需求决定市场的规律,它应该有潜在的市场规模,如果这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它就有了现实的市场规模;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国土面积,遵循斯密提出的“市场范围”假说,它也应该有潜在的市场规模;如果这个国家交通便利而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它就有了现实的市场规模。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虽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它们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数据,2005年三国的住户最终消费分别为8 905亿美元、6 446亿美元和5 197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第9位和第13位。
以上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大规模国家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发展中大国蕴含着“发展”和“规模”双重涵义,需要把两者的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对发展中大国做出全面和准确的界定(见表1)。佟家栋(2005)曾经对“发展中大国”的概念做出解释:“通常是指那些国家具备形成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市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笔者认为,可以将“发展中大国”定义为: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市场潜力很大,劳动生产率和国民人均收入较低、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目前仍在追赶发达大国的国家。简而言之,就是拥有大国特征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正在谋求发展和追赶发达国家的国家。
三、发展中大国的评价指标和遴选方案
1. 发展中大国的评价指标
为了遴选发展中大国,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使它较好地反映“大国”和“发展”的涵义。构建发展中大国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又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归类计算等因素。笔者从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体系(见表2),其中的高层次指标是低层次指标的综合,低层次指标是高层次指标的表现。
(1)基础指标I:人口总量
该指标反映人口统计特征,包括人口数量、劳动素质、劳动数量等,主要用人口数量指标来衡量。笔者以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214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平均每个国家人口约3 300万。大国的人口数量应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法,75%的百分位数为2 240万人,87.5%的百分位数为4 930万人,因此,大国的人口应在5 000万人以上,小国的人口应在1 000万人以下,中等国家的人口应为2 000~5 000万人。
(2)基础指标Ⅱ:国土规模
该指标反映国土统计特征,包括国土面积以及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主要用国土面积指标来衡量。笔者以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21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3),平均每个国家的国土为62.7万平方公里。大国的国土面积应大于平均值,按8分位数,75%的百分位数为46.6万平方公里,87.5%的百分位数为109.9万平方公里,因此,如果以87.5%的百分位数为大国的标准,大国的国土面积应该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
(3)发展指标I:国民收入
该指标反映国民收入特征,主要是人均国民总收入。世界银行制定的《世界发展指标》是现行的权威性指标,以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主要标准,将各经济体划分为低收入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高收入经济体,其中的低收入经济体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为发展中国家。按照2013年的数据,高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 746美元及以上的经济体,那么,发展中国家应为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2 746美元以下的国家。
(4)发展指标II:人类发展
该指标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特征,包括国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定的人类发展指数是目前的权威性指数,这个指标越是接近1.00,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按照2014年公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指数,发达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应该在0.85以上,因此,人类发展指数在0.85以下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2. 发展中大国的遴选方案
笔者首先采用人均国民收入和人类发展指数两个发展指标划分出了149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指标具有明确的划分标准,所以我们主要遵循基础指标(人口总量和国土规模),从发展中国家中遴选发展中大国。
(1)基于k-means cluster聚类分析的人口总量遴选
为了进行人口规模的遴选,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验证5 000万人口的判断标准的客观性,笔者利用SPSS软件在149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据基础上进行了k-means cluster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见表4。
表4中前3类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量区间维持在5 486万人至137 496万人之间,这与前文中5 000万人的判断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在前3类中,印度和中国是超级人口大国,巴基斯坦、巴西、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在人口规模上次之,随后便是埃及、埃塞俄比亚、俄罗斯、菲律宾、刚果(金)、墨西哥、南非、泰国、土耳其、伊朗、越南共11个国家。后文中,笔者将在5 000万人口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依据国土规模、人均国民收入、人类发展指数三个指标进行进一步的遴选。
(2)国土规模遴选
依据大国的国土面积应该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判断标准,本文剔除了孟加拉国(14.76万平方公里)、菲律宾(30万平方公里)、泰国(51.3万平方公里)、土耳其(78.06万平方公里)、越南(32.96万平方公里)共5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国家人口规模特别大,土面积略小,如尼日利亚的人口数量为1.736亿,超过标准2倍以上,国土面积为92.4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的人口数量为1.82亿,超过标准接近3倍,国土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经过综合衡量,将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列为发展中大国。
经过综合考虑,由于俄罗斯属于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所以仍将俄罗斯列为发展中大国。综合起来,选定13个国家为发展中大国: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刚果(金)、南非。
各国的主要指标见表5。
3. 发展中大国的层次划分
上述发展中大国也具有差异性,可以依人口规模和国土规模指标,在规模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同样,也可以依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和人类发展指标,在发展上划分为三个层次(见表6)。可见,发展中大国在“规模”和“发展”程度上具有多样性,它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从规模上看,不同规模的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属于超大规模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力;其他国家的规模相对小些,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也相对小些。从发展上看,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有所不同,俄罗斯、巴西、中国、墨西哥和伊朗的发展程度和人均国民收入较高,属于向发达经济体迈进的第1梯队,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属于低收入国家,现阶段的任务是尽快走出贫困。
四、发展中大国影响力的评价及分析
富国和穷国的经济权力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的支配。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中心―”学说,认为在全球经济中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发展中大国属于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利益被发达国家占有,而且使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发展本国工业的机会。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它们凭借其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在国际经济格局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 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对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进行评价,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发展中大国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各方面影响力的因素特征,又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归类计算等因素。笔者从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体系,见表7。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指标评价权重计算
为了将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笔者选取了国土面积大于均值的全体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由于各评价指标的数量级和量纲不同,故在评价之前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设xmn为第n个指标下的第m个变量值,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其中,maxxmn和minxmn分别为xm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vxmn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
笔者在指标评价权重的计算上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即AHP)。AHP是Saaty(1977)提出的把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模型化、数量化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照支配关系进行分组,进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而后通过两两比较来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人的判断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本文运用yaahp软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权重结果为:人口总量(0.424 0)、国土规模(0.239 3)、经济发展水平(0.084 2)、济发展潜力(0.037 9)、产业优化升级(0.029 7)、经济区域比重(0.084 2)、对外开放程度(0.033 6)、市场干预能力(0.033 6)、政府治理效果(0.033 6)。
基于上述指标和方法,本文测算出了2001~2014年世界33个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影响力、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的评价值。
2. 发展中大国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分析
为便于时间序列分析,本文测算出了2001~2014年33个发展中国家每年综合影响力评价值的均值。图1显示出了发展中国家综合影响力均值的走势。由图1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影响力在不断上升,由2001年的0.144 9上升到2014年的0.181 3,增幅25.12%。由于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2007~2009年发展中国家综合影响力的上升趋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笔者还发现,综合影响力的标准误差值由2001年的0.125 7扩大到2014年的0.148 6。这表明,2001~2014年发展中国家综合影响力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而一些小国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被忽视。
为了进行空间分析和结构分析,本文测算了2001~2014年33个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影响力、自然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产业影响力、区域影响力和治理影响力评价值的均值,测算结果见表8。
(1)发展中大国的综合影响力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对更高。经计算可知,发展中大国的综合影响力均值为0.240 3,显著高于全样本下的综合影响力均值(0.163 9)。综合影响力排名前五的国家均是发展中大国,如中国(0.704 7)、印度(0.490 7)、俄罗斯(0.434 9)、巴西(0.318 2)、墨西哥(0.197 7)。当然,这是就平均水平而言,并不是发展中大国的综合影响力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要大,因为大国主要考察国土和人口两大特征,而综合影响力考察的因素会更多,如经济因素、产业因素、行政因素等。阿根廷并不是发展中大国,但其综合影响力却达到了0.178 7,显著高于伊朗、南非等发展中大国。
(2)发展中大国的初始条件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自然影响力。人口因素和国土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也是划分大国和小国的初始条件。从世界银行的2013年数据看,本文遴选的13个发展中大国的总人口数量为41亿人,占全球人口数量的57.7%;陆地总面积为5 147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8.3%。这样规模宏大的人口数量和陆地面积,在国际格局中的自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发展中大国谋求经济发展的愿望强烈,后发优势明显,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世界格局将由两极逐步走向平衡。经计算可知,发展中大国自然影响力的均值达到了0.137 2,显著高于全样本下的综合影响力均值(0.063 5)。
(3)发展中大国的经济贡献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经济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增长很快,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在增大。根据2013年的数据,本文遴选的13个发展中大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94 282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5.67%;这些发展中大国的增长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2013年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3%,而在13个发展中大国中有8个国家的增长率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刚果(金)的增长速度均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从“金砖国家”看,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20国集团成员。发展中大国经济的群体性崛起,使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4)发展中大国的产业水平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产业影响力。随着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而且实现了质量上的跃升。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已经不再是发达经济体所独到和独享;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资源工程、通讯技术和大型装备制造技术等领域,发展中大国都可以大显身手。从研发资金投入规模看,2012年中国名列世界第2位,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也进入10强。许多新兴大国把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环境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推动,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几百年来由西方国家掌控世界工业和现代化进程的局面正在改变,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影响力迅速提升,它们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共同推动全球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变革。
(5)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实力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区域影响力。随着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变化,它们在国际经济各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或领头羊。按照世界银行的地区划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巴西和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埃及和伊朗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和刚果(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在欧洲和中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可见,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区域发展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区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6)发展中大国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使它在世界格局中有着重要的治理影响力。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及其能力变化,必然产生跻身国际经济事务中心舞台的要求,使它们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发展中大国的积极推动下,国际经济秩序从一极向多极变化,特别是大国关系出现了新的调整,传统大国和西方大国的范畴注入了新的内容,“新兴大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与传统大国的关系、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逐渐被公认为是现代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新兴大国不仅履行“压舱石”的责任,以本国经济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而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与发达大国共同协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而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积极建设者。
注 释:
①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②彭刚:《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构成与分类》,《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③吉利斯、波金斯、罗默:《发展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④陶文达:《发展经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页。
⑤马春文:《发展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⑥徐秀军:《发展中国家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3期。
⑦欧阳i等:《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页。
二、国内外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学独立实验室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在医学检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美国的诊断市场规模约有550亿美元,其中约将近40%的市场为医学独立实验室所有。加拿大的MDS,加拿大最大的诊断实验提供者,雇员超过一万人。日本的BML,每天处理10万份标本,在全日本有40多家分支机构,检测项目超过4000项,其本国员工达1160多人。。其中美国的Quest和LabCorp占据了美国临床检验份额的24%,可提供3000多种诊断服务测试,项目包括从常规检测到基因检测,服务全美一半以上的医院和医生,已经发展成为了美国全国性的大型连锁医学实验室。
在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发展迅速,以第三方医学检验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业务高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这些上市公司的业务增长均高于38%。其中金域检验、达安基因、艾迪康、迪安诊断等企业占据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国内外风投资本也瞄准这个市场忙于抢夺市场,同时在政策的驱动下,新兴生物技术公司的业务也向这个市场倾斜。市场呈现群雄并起的态势。当前主营业务为第三方医学检验的上市企业,近年来的医学检验业务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根据Frost & Sullivan 公司2011年公布的预测数据,到2015年,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规模将达到68亿元。
三、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的新变化
医学独立实验室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他的集约性,快速反应得以不断的快速发展。政策引导、连锁经营、高端检测是行业内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而随着技术的创新,消费者的需求增多,产业链不断的整合,行业内各个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对竞争的判断,也呈现出不同的战略模式。
以金域检验为代表型的企业倡导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强大的实验室。金域检验1994年成立于广州,主要开展医学检验、临床试验、卫生检验、科研服务4大业务。在全国的23个省会城市(包括香港)拥有省级中心实验室,可检测1600余项检验项目,每天为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160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外包服务,覆盖全国90%人口所在的区域。金域检验不仅仅在生命科学领域站稳脚跟,同时扩大到其他领域,比如食品、药品、保健品、生物医药、科研服务、新药临床实验和司法鉴定相关。其在临床检验精细耕作,在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与国际先进机构的合作,建立有国际化认可、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国际化的人才、理念,加速与国际接轨。
以达安基因为代表的企业着重产业链的开发,着力于成为诊断产业上下游一体的供应商。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 年8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科研平台, 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集临床检验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全国连锁医学独立实验室临床检验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按领域布局,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高新达安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达安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达瑞抗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必平(LBP)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达元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达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杭州安杰思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达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控股及参股公司的全面发展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涵盖健康检测、产业投资、优生优育、免疫诊断、病理、食品安全、医疗器械、临床生化等领域,产品线全面进入整个体外诊断产业。作为有医院背景的上市公司,利用其资金优势,通过打造整个产业链的供应模式,扩大了生产经营范围,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更加有利于其生产销售的顺利推进。
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公司借助新技术优势进入市场。华大基因集团成立于1999年9月9日,因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其下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数据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之一。其下属子公司业务在科技服务、医学检测、分子育种等领域已覆盖超过全球55个国家。华大基因在组学领域在全球处于领先的服务水平,近几年来华大基因成立的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基于多组学技术(含高通量测序、高灵敏质谱、诊断大数据分析等自主核心技术)的检测服务,形成了贯穿生命孕育、出生、发育、成长等全过程的全时全景的产品图谱。华大基因借助的是与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不同的新技术,同时拥有测序和质谱医学检测领域的人才中心、标准中心、研发中心、样本中心及数据中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运营行业服务商,强势进入市场。华大基因借助产品差异化细分高端市场,同时借助政策的引领,快速占有其优势的市场。
以康圣环球为代表的企业,借助资本的介入和复制国外成功的运作模式,在中国本土开发市场。2008年,晨兴资本1500万元的首轮投资后4年间,康圣环球共得到两轮投资。2011年6月,投资方为美国中经合集团、贝雅亚洲私募股权基金、晨兴创投和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Clinic),共1100万美元;2012年3月,获得2000万美元C轮投资,由凯鹏华盈中国基金(KPCB China)领投,康圣环球现有的投资机构美国中经合集团(WI Harper Group),美国贝雅亚洲私募股权基金(Baird Capital Partners Asia),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也参与了该轮投资。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这家有着100多年医疗检测历史的公司,业务覆盖到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笔投资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多达2000项的技术转移,涉及到肿瘤、内分泌、神经、呼吸道等诊断领域。国外医学独立实验室也借此机会进入到中国市场。康圣环球在北京、上海、武汉已建和在建三万八千平方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国家资质的临床检验、科研合作和应用开发中心,拥有高分辨流式细胞仪、多色流式细胞分选与细胞培养、多色荧光适时幼态细胞扫描成像仪、第二代基因组学测序、基因芯片、全自动DNA/RNA提取、COBAS高灵敏度病毒载量系统、高精度质谱、质谱芯片、高压液相/气相层析、分子细胞、遗传与全自动核型扫描、变性高效色谱分析、分子病理、数字病理、液态芯片、单分子数字免疫、免疫组化、蛋白指纹图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数十个技术平台和专业实验室。近两年康盛环球快速建立实验平台,集聚人才,频频参与行业内各种专业会议,和国内外多个机构进行合作,目前主要战略也是在建立实验室平台和销售渠道。而从国外转移项目不是一蹴而就,还有需关注国家监管和政策导向,其发展也可以期待。
四、这些变化给我们在竞争战略上带来的思考
(一)医学独立实验室行业中的企业面临着技术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以基因测序为例,测序技术发展迅速、一代测序、二代测序到现在的三代测序、这些技术在临床检验的应用上各有优势和特点。而企业如果没有形成一套最佳产品结构,技术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将导致战略上难以确定。因此在产品和市场定位、营销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对行业的运作方式、行业的成长速度未来行业的容量和规模都不确定。中国的医学独立实验室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经过规模小高成本的阶段,已经逐渐向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组织日趋合理化规模化低成本化的方向进行。以往企业缺乏制定战略所必须要的信息,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受到内部外部的挑战,企业逐渐开始去了解竞争对手的数目,竞争对手的分布状况,比较分析优势劣势,开始注重购买者的需求和偏好,开始形成与市场成长速度和市场规模相匹配的战略。
这个行业在政府监管层面的立法上滞后于行业的发展。2014年02月09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一时间基因测序企业面临困境。即使业内人士对这样的政策行为还是抱着认可的态度,认为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但是的确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个行业的检验技术发展迅速,国家标准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如果坐等国家标准,无疑把新兴的市场拱手送人。如何衡量哪种技术、哪些产品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购买方的青睐,如何使自己的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分销得到客户的认可,考验企业经营者的远见和能力。
(二)行业发展的风险性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兴起时间较短,买方也对这个行业产品和服务持观望态度,购买者有需求,又期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标准化可认证的特点,同时又有降低成本的需求。
传统的存储系统一直采用纵向扩展(Scale up)的方式。在数据量飞速增长,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兴起的今天,Scale up方式使得存储系统在容量和性能扩展方面捉襟见肘。Scale out技术架构应运而生。
3PAR、Isilon都是Scale out技术的代表性厂商。今年9月,惠普与戴尔为收购3PAR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在短短18天里,两家公司激烈竞价,最终惠普以23.5亿美元(约合每股33美元)的价格胜出,而这一价格已是竞购开始时3PAR股价的3倍。这场罕有的竞购战的赢家不仅仅是惠普,还有3PAR以及Scale out技术。正因为如此,同样以Scale out技术立足的Isilon希望复制3PAR的成功。
针对3PAR的竞购战硝烟还未散尽,关于谁是下一个被收购对象的传闻已经满天飞,其中被谈论最多的一个厂商就是Isilon。市场分析公司ESG曾经针对美国的大企业进行过一次调查,其中38%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部署Scale out存储产品。IDC曾经预测,Scale out NAS产品市场规模将在2014年达到60亿美元。ESG中国区总经理王丛分析说:“近几年,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蓬勃发展。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服务器虚拟化市场应该呈线性增长。但是ESG的调查显示,全球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的增长率在达到20%时出现了停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储的发展跟不上服务器虚拟化的发展。Scale out技术的出现使得存储与服务器虚拟化之间的鸿沟逐渐缩小。在这种背景下,EMC收购Isilon不足为奇。”
在过去几年中,传统的存储厂商都积极进军Scale out NAS市场。2009年,惠普收购集群文件系统厂商IBRIX,并在今年推出融合IBRIX技术的新产品。2009年7月,一直以OEM业务为主的LSI公司收购了Scale out NAS厂商ONStor。2010年,戴尔通过收购Exanet也进入到集群文件系统市场。IBM于今年4月新的集群文件系统SONAS。HDS公司与BlueArc达成了OEM协议,开始销售高端NAS产品。DataDirect Networks公司已经开始销售Scale out NAS产品。就连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的Overland公司最近也开始涉足Scale out NAS领域。
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增长对存储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Scale out NAS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用户存储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从IBRIX、Exanet、Isilon等独立的集群文件系统厂商先后被收购可以看出,Scale out NAS产品市场正趋向成熟。“现在正是厂商进军Scale out NAS产品市场的最佳时期。”王丛表示,“但是,我在与中国本土存储厂商交流时发现,它们还没有注意到Scale out NAS这个新商机。”
一举两得
EMC首席执行官乔•图斯(Joe Tucci)承认,以前EMC虽然拥有NAS产品线Celerra,但Scale out NAS是其NAS产品线的一个短板。作为Scale out NAS产品市场上的佼佼者,Isilon在某些行业市场(如娱乐、生命科学等)做得非常成功。EMC将Isilon收入麾下,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EMC原来并不擅长的高性能计算市场。
在过去几年中,EMC委托IDC对数字宇宙的发展进行研究,并且每年一份关于数据增长的报告。报告中提及的数据宇宙的爆炸,即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让EMC看到了大数据(Big data)市场潜在的商业机会。2010年初,EMC收购数据仓库及分析厂商Greenplum就是一次跨界的收购,而此收购也成为EMC进入大数据市场的敲门砖。Isilon的加入使得EMC在大数据的存储方面如虎添冀。乔•图斯在一次关于并购Isilon的电话会议中表示:“EMC正在扩展中端存储产品家族。收购Isilon为EMC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EMC有意将Isilon的产品与原有的基于对象的存储解决方案Atmos结合在一起。这种组合与EMC在数据备份产品线上搞的Avamar与Data Domain的组合有异曲同工之处。Avamar与Data Domain都是EMC收购的厂商。如今,这两条产品线已经成为EMC数据备份产品阵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EMC去年收购的Data Domain,为EMC带来了丰厚的回报。EMC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括Data Domain在内的中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2%。EMC预测,在未来两年内,Isilon与Atmos的方案组合的销售收入将是现在的3倍。
针尖对麦芒
在传统NAS市场上,EMC与NetApp是老对手。如今,EMC通过收购Isilon,将与NetApp的竞争扩展到Scale out NAS领域。Isilon首席执行官苏迦•帕塔尔(Sujal Patel)表示,NetApp一直是Isilon最大的竞争对手。早在2003年,NetApp就通过并购Spinnaker Networks公司获得了Scale out技术,并将其整合到Data ONTAP GX操作系统中。近年来,NetApp一直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等方式不断丰富其产品线。2010年,NetApp收购了对象存储厂商Bycast。Bycast的产品与EMC Atmos存在竞争关系。
Wikibon的分析师大卫•维尔纳德(David Vellante)在博客中这样表述:“EMC收购Isilon之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NetApp。EMC正运用全部的力量与规模比它小的NetApp竞争。近年来,NetApp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夺取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EMC试图通过收购Isilon改变游戏规则,确保在与NetApp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以前,EMC是领头羊,NetApp是一个追赶者。现在,NetApp在存储领域对EMC步步紧逼。两者的竞争从NAS领域扩展到统一存储领域,再扩展到数据备份领域,直到云计算领域。2009年,EMC与NetApp竞购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厂商Data Domain。当初,NetApp先宣布收购Data Domain,但是最后关头却被EMC抢走了几乎到嘴的“肥肉”。如今,Data Domain已经成了EMC数据备份产品家族的顶梁柱,而NetApp则把更多精力转向主存储。
在云计算领域,EMC与NetApp之间的竞争更加直接。EMC率先与VMware、Cisco结成VCE联盟,目标直指云计算。NetApp随后也与VMware、Cisco结成类似的战略联盟,并推出针对云计算的新型架构。从两个联盟的构成来看,EMC和NetApp显然是各自联盟的主心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各自联盟未来的走向。
在VCE联盟率先推出Vblock产品之后,NetApp与VMware、Cisco推出了FlexPod。虽然NetApp一直坚称FlexPod与Vblock有很大不同,但在外界看来,FlexPod与Vblock的竞争关系一目了然。
NetApp认为,Isilon只在娱乐、生命科学等少数领域具有优势,其产品不具有广泛适用性。在Scale out技术方面,NetApp已经拥有多年经验,未来会继续在Scale out技术方面进行投入。EMC已经有过50多次成功的收购,这让人们有理由相信,EMC有能力将Isilon的产品很好地融入到现有的产品体系中。但是,EMC必须注意一点:通过收购获得的大量产品之间可能存在互不兼容的问题。消除产品之间不兼容的障碍,帮助用户实现平滑升级是EMC必须解决的问题。
记者手记
Isilon会不会成为下一个3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