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5 09:29: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微观经济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微观经济问题

篇1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逻辑体系。高校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要想实现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就要求经济学教师不仅要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框架,还要培养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具有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有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对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其他约束条件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原理和分析框架来选择或建立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而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量的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内容繁多,集合了大量经济学学家的思想、观点与研究成果,而经济学的发展也历时几百年,如此繁杂的思想内容想在有限的一个学期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选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主讲教材,以这本教材为例,全书共涉及十一章,很多章节的讲解,至少需要十个以上学时才能完成,而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经济学课程的总课时都被不同程度的压缩,这就更加加重了微观经济学如此繁多的内容却无法得到足够的授课时间保证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抽象。很多学生反映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感到困难和困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相互影响,因此学习这门课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而这门课的开课时间大都在大一下学期或者是大二的上学期,基本上是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课,因此由于学生的前期训练不足,所以往往是带有更多感性地分析问题,缺少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对于一部分文科学生以及前期数学等学科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第二,微观经济学既然是解读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的学科,就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很多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的经验是不足的,因此很难形成对现实的抽象和解读的能力,学习经济学的感觉自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阶段容易有学起来困难的感觉。

 

三、解决的对策

 

(一)扎实的前期课程准备。在微观经济学的前期课程设置上,学生已经具备了逻辑学、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统计学、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学习基础,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微观经济学必要的前期准备。在经济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前期课程体系学习的不完整或者是部分课程还没有开课,这种情况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一种障碍,很多课程的学习应该在微观经济学开课之前予以完成。

 

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图表,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看得懂图表,还能够正确、熟练地描述图表,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以及发展的趋势。同时,学生要会自己动手绘制图表,这种绘制图表的方法更多的是应用计算机软件去绘制,比如excel,明确了变量之间的关系,采集了正确的数据,会应用不同的软件建立数字型图表,比如最简单的曲线、散点图、饼形图、柱形图等。

 

另外,我们现阶段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和架构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的经济学体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想学好微观经济学就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除了教师课堂的讲授以外,教师应介绍有代表性的英文版微观经济学著作让学生们课后阅读和学习,条件允许的话,应对这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或者即使是中文授课,在一般的国内经济学经典教材中也有大量的英文词汇,书后一般都有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表,这些都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

 

还有,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是学好微观经济学的关键,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线性与非线性的斜率,最大值与最小值,拐点的问题等等,基本上每一章都离不开高等数学微积分的内容,还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等等。如果涉及到中级或以上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的话,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数学分析等知识也会用到。就是说,系统、完整的数学学习是学好微观经济学的保证,尤其是想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门学科。

 

(二)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感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感觉,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关注和了解社会、经济时事,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以外学科的著作。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和各门学科都有联系的综合学科,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社会科学中的问题,比如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均衡理论,就来自于物理学;而数学的推导是经济学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经济学还涉及比如历史学、地理学、法律等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各个领域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更好地理解经济学。

 

(三)案例与习题的运用。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教师应该注重案例的引用,因为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行为和决策的学科,所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案例的分析,正像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规律和定理基本上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一样,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知识内容,还要让他们知道每个知识点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案例的研究和讨论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学好微观经济学离不开做题,很多学生反映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和知识点在听课的过程中即使都听懂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做题,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没有解题思路或者觉得和理论部分衔接不上,而经过了习题训练以后,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则更加深入,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

 

(四)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一些资料、案例和复杂的图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多媒体可以生动地将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图直接呈现给学生,尤其是可实现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比如蛛网模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蛛网模型的动态形成过程演示给学生。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如果全部的教学内容都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效果也未必就好,比如一些需要数学推导过程的定理和证明,如果只是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的理解未必深刻,如果通过教师板书的书写推导,每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一些曲线图形和方程的讨论可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推导或求解,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所以,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是比较适合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手段。

 

四、结论

 

篇2

作者简介:郑慕强(1981-),男,广东揭阳人,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集群与企业创新。

“整合思维”(IntegrativeThinking)是人的头脑整合直觉、理性和想象的一个过程。近年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杰·马丁基于商业研究,认为领导制胜的关键在于整合思维能力,即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从中得出汇集两方优势的解决方案的能力[1]。简单来说,当一个商业问题存在多个对立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传统的思维是通过分析选取其中最优的一个方案,但是整合思维倾向于而且善于同时衡量不同方案的情况,经过系统分析后最终通过综合多个方案的优势而提出另外一个全新的方案”。马丁认为整合思维是一种“思维习惯”,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态度和思辨的方式,所有人都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训练自己探索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能力[2]。此后,马丁将“整合思维”运用于商科的实际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商科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并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教育模式对其他大学商学院学生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整合思维能力可进一步细分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教学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给该门课程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笔者依据以前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同行间的交流,总结该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体现不出来,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学生的能力评估方法不足,应试教育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探索性思维等。基于这些问题,许多高校尝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改进。如采用案例教学法[3]、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4-5]、互动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来辅助教学[6]。学生在此过程中某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但并没有系统地将整合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植入课堂教学当中。

基于此,在汕头大学商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基于整合思维教育模式和学院新制定的专业培养标准,我们尝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

一、整合思维教育模式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在整合思维的教学模式和汕头大学商科专业培养标准下,《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目标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知识单元目标,另一个是能力(整合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培养目标。

知识单元主要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具体知识,由7个方面组成:1.经济学:基础与模型;2.需求与供给分析;3.市场行为:外部性和弹性;4.国内和国际经济中的企业;5.消费者与厂商;6.市场结构与市场策略;7.要素市场、信息经济与公共选择。

从汕头大学商科专业培养标准的能力标准中选取《微观经济学》课程对应实现的目标标准,包括整合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在5个二级能力的20个三级能力层次上建立培养目标和掌握程度,目标对应如表1所示。另外,将知识单元与能力培养目标建立关系表,从表2中可见,知识单元具体实现了哪些能力目标。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知识和能力为两条主线展开教学过程。该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目的是在巩固旧知识下学习新知识[7]。汕头大学商学院《微观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课程总学时为48。图1是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的安排,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1.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表2知识单元与能力培养关系表,确定此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主要属于哪个知识单元,这些知识包括哪些单元,必须实现的能力培养目标有哪些,这里能力的培养需要到达什么程度等。根据设定,通过为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际经济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实际经济环境中,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2.开展前期准备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我们将课程内容重新分为四大部分:分析工具(1—5讲)、厂家-消费者(6—9讲)、市场结构(10—13讲)、生活经济学(14—16讲),选取了第9、13和16讲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选取了一个教学班级57位同学作为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的实验班,将57位同学随机分为8组,平均一组7—8人。每组邀请一名商科研究生或教师担任评委,上课前对评委进行了短暂培训,告知评委职责和评分标准。提前一次课将具体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好准备。

3.设计及实施教学环节

(1)设计问题情境

《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许多概念抽象且知识逻辑性极强,如何让学生们接受并充分理解经济理论,并习惯运用这些理论解释经济现象非常重要。在教授的课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将讲授的知识点结合热点新闻进行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问,引导学生去提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让学生亲身体会经济社会运行与所学的知识是密切关联的,从而产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动力。同时,在第8、12、和15讲结束后都要求学生了解下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讨论的背景内容,让学生在下周课程开始前收集相关材料、做好复习前面知识点的准备。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进行分组讨论之前,根据本次教学内容给每一组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各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自主资料整理、小组讨论、提出新问题、问题的解答、知识总结等。表3举例说明三次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中向某一个小组提出的一个具体需要解答的问题,学生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求解过程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3)成果展示、总结提升

进行分组讨论之后,各组选一位组员对问题解决过程、思路、结果、以及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总结和8分钟陈述。评委和任课教师要对整个学习和讨论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并对涉及的知识及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逻辑,并形成知识体系、搭建理论框架。这是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认识、加深理解的过程。

二、课程教学的特色与效果

(一)教学特色

如果仅仅是传统模式的教学,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对知识单元的掌握,比如,教师系统性的教授,结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搭配。但是,很难完成对学生整合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的能力培养目标。本课程在吸纳和保留传统教学的优势外,适当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具有以下的特色:(1)新方法。基于整合思维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学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新模式。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教学,是学生自我主导实践学习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初步培养学习的创造性和系统性。(3)新思路。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了延伸。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讨论和应用的过程,上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复习、资料收集、逻辑归纳等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过程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4)新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渐渐从权威者和服从者、发送方与被动接受方的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同学”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协助、引导和鼓励的角色。

(二)教学效果评价

整合思维教育模型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探索,选取2013—2014秋季学期《微观经济学》实验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教改实践的效果,我们分为两部分进行,汕头大学全校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1.汕头大学全校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

参与评估的学生人数为57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综合得分为96.37,系里平均分为92.55,学校平均分为91.84,课程评估得分明显高于学校平均和系平均。同时,评估系统上有24位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提了学习体会、意见和建议。其中,肯定意见部分主要是:(1)课程内容经过了精心的组织,既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又便于学生学习;(2)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引导我独立学习,激发我独立思考;(3)我从这门课程学到的东西超过我的预期,完成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不足之处:(1)集体讨论的时间希望能再增加;(2)如何解读新闻是很大挑战,很难做好。由此可见,该教学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2.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本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整合思维能力教学的评价。研究样本为2013-2014秋季学期修《微观经济学》实验班的57位同学,这些同学都经历了一个学期的三次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的训练。2013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课发放问卷,发放问卷总数57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有效问卷率96.49%。

学生的总体评价:94.55%的学生认为《微观经济学》课程非常有趣、课堂气氛活跃;96.36%的学生认为课堂组织有效、该课程能在多方面提高学生能力;92.73%的学生认为完成这门课程学习使自己受益匪浅。整合思维能力教学效果的评价:89.0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提升自由批判能力;学生认为该教学法中讨论有助于提升沟通能力(100%)、发散性思维能力(94.55%)、团队协作能力(98.18%)、领导才能(89.01%);学生认为逻辑归纳的训练使自己学习变得轻松有趣(98.18%)、现在我非常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92.73%)。

篇3

二、微观基础的基本含义

对于微观基础需要局域怎样的属性、宏观经济学需要怎样的微观基础等根本性的问题也没有做出权威性的回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学科领域,它们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对象方面都自成一体,二者界限分明,这种情况导致一切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努力都非常困难。通过为宏观经济提供微观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两种理论相互脱节的现状。经过综合分析多家观点,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含义包含着三大要点。首先宏观经济理论下需要定义个体行为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其具有微观个体行为基础,具体包括多种形式,例如风险形式、决策形式等等。其次,宏观经济基础需要具有适当的微观结构基础,微观结构基础是由许多重要假设组成的,比较常用的有完全竞争假设、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完全信息假设等,这些假设构成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参照标准。第三,与微观经济行为个体的表述方式相连接,即宏观经济在保证积累的前提下,宏观总体与微观个体之间依然保持密切联系。总之,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的目的是要在微观个体行为和宏观总体行为联系起来,使其具有相似性和协同性。从而使宏观总体获得合理的行为载体,通过对微观个体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并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的若干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分析。代表性个体是最为常用的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将微观分析加总转化为宏观总量,从而实现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微观基础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发现了这种分析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作为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核心概念的代表性个体的假定就存在问题,因为这种代表主体的代表性意义只存于同质主体当中,但是众所周知,在现实生活中异质主体占有绝大部分,因此,代表性主体的代表性就受到质疑。第二,总量问题。退一步说,即使代表性个体假定是合理的,那么该分析模式中的加总行为依然存在问题。由于经济现象纷繁复杂,而且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很难具有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因此将微观分析结论直接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的方法在宏观上可能是不成立的,所得结论的精确性也是值得质疑的。第三,从物理经济学来看,社会个体是数量庞大,千差万别,代表性个体分析很难穷尽每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社会个体情况复杂,仅从微观个体性质出发来推断宏观经济性质也必然出现较大误差。

2.理性预期分析模式的问题。理性预期分析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建立起了桥梁。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的基础上,经济主体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选择最合理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说把经济人看成是对市场拥有清晰合理把握理性人,认为他们知道市场状态的真实情况,可以在明确的信息和目标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该理论还认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宏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新凯恩斯学派也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说。后来,卢卡斯在理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是理性经济人没有预测到货币量变化。但是,实践经验所得到的数据多数都不支持这种理论。研究表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具有很大的惯性。后来经过学者的努力又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理性预期分析模型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个人只往往能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而作出前瞻性的预期是非常困难的。

3.计量验证分析模式的问题。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利用实证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往往通过引进或者建立函数模型,对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谨科学的特征,因此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演绎推理被认为是一种符合逻辑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得出的经济规律也容易被学界所接受。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问题。首先,关键要素的量化问题。在社会经济当中,许多关键性的要素是难以被量化的,例如政策法令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其次,随意性比较大。在计量验证分析中,许多要素信息的选择是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三,前提假设存在问题。在经济模型中前提假设往往脱离实际,存在理想化的问题。

篇4

有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报销达到了每任何原则,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要进行报销,从而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

2.较为薄弱的会计基础

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并且会计基础工作的运行情况会影响后续会计工作的质量。然而,在事业单位里,由于单位领导在内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仅仅是简单的做做加法,因此他们往往会聘请非财会专业的人才来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最终会严重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完善,因此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有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得到了完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从而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

3.内部监督力度不够以及缺乏有力的考核机制

一部分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由于缺乏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从而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没有和绩效考核挂钩,从而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对策

1.合理设置机构,明确权责

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比较简单,因此在设置机构的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精简以及高效等原则,并且也要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管理要求以及文化理念等相关因素,从而能够合理的设置内部机构,从而可以将权利责任落实到各个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财务部门起着核心性的作用。在财务部门可以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体现出来。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负责。因此,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并且要带领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做好相关的财务工作。

2.不断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促使内控管理有章可依

在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体系的时候,在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时候要将工作方式、技术手段等来作为指导。事业单位在制定内控制度的时候,要借鉴我国企业内控的成功案例,学习企业的内控体系,并且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以及管理的会计内控机制。

3.严格监督以及控制内部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如果失去了内部监控,此时会出现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不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最终会使得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事业单位要不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且要监督以及控制会计基础工作的对象,及时发现事业单位日常会计基础工作环节中的薄弱之处,与此同时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做可以使得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得以提高。

4.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一,事业单位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将国家重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及方针政策整理成课件的形式,与此同时还要整理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补救措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还要严格考核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督促他们后续教育的学习。第二,事业单位要对职会计人员日常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促使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在不断提高。第三,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一个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提高职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

5.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监控机制

事业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并且要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日常运行建立动态的监控机制。事业单位要进行账户整合、设置总账会计,并且在总账管理中插入所有的账户,确保资金的顺利运行。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建立有效的资金运行监控机制,从而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每一项资金都用到实处,最终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6.不断加强对事业单位财税干部队伍的建设

职工素质的高低会影响着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因此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事业单位财税干部队伍的建设。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按照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原则来进行,从而可以选择优秀的人才。

篇5

事业单位是向社会提供公益的组织机构,如提供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服务的机构。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的支持,不以盈利为直接目标,这是与一般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不同之处,但并不是说事业单位不需要经济管理了,原因[1,2]如下:其一,事业单位尽管是非盈利组织,经济效益不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但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必须有比较高的经济管理水平;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日益多样化,加强经济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其三,事业单位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优化内部经济结构,提高成本收益率和资本利用率,既为自身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也为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创造条件。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观念不强,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事业单位不可避免地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管理思路,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都由财务部门担当,在很多人包括事业单位领导的脑海里都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就是经济管理的全部了,因而缺乏全局性的经济管理战略,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加上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财务风险较小,风险控制意识不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必须承受来自市场的风险和压力,风险意识淡漠将会加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由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使经济管理工作经常处于无据可依状态,这导致经济管理工作的混乱,依惯例或经验去管理往往在面对新情况时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即使事业单位制定了经济管理制度,也因为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而使经济管理制度难以得到贯彻和落实,内部审计也因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而成为表面文章,这些问题为一些管理人员自主决策乃至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方便之门,无形中也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风险。

3.经济管理手段不强健,资金资产管理问题多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心不是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经济价值,而是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尽可能保值和增值,所以要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进行有效管理。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加上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单位相比,经济管理手段偏弱,经济管理预警指标体系不完善,遇到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时,常造成事业单位资金紧缺。在资金比例分配上事业单位经常出现不合理状况,例如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造成资产使用率低和资源浪费;某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给了内部人员、盗取固定资产的可乘之机,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国家与事业单位损失巨大的严重后果。

4.人员配置不合理,素质水平待提高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大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不重视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因此人员配置不合理,进而人浮于事和责任感缺失,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领导出身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人居多,懂经济管理的人少,因而不善于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对所属单位进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低,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不济。

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对策

1.转变经济管理观念,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观念也应作出调整和更新,打破陈规陋习,适应新时期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事业单位当然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这个立足之本,而是要树立全新的效益观念,从资源配置最优化角度出发,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佳的经济效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事业单位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尽快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做好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和防范能力。再次,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重视自身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日常工作善于运用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发挥经济管理效能

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不仅是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还是提升经济管理水平有效手段。因此,构建经济管理体系应成为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中重要内容。首先,事业单位应设置经济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其次,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使经济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再次,建立经济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所有出入款项实施严格的监控,避免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在经济管理体系建立方面,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单位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案。

3.注重预算核算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预算管理可以实现有计划的资金管理,提高经济管理的成效。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反馈等环节,能够将事后控制变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控制。核算管理是对预算实施效果的检查和监督,通过加强资金预算核算管理,可以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资金预算核算管理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充分利用预算工具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在进行预核算管理过程中,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非常重要的,为此即便遇到特殊情况,也应重新进行预算申报。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视经济管理培训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精兵简政”,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效果是由从事经济管理及进行监督的人员道德水准和专业素质决定的,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合理设定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与要求。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利用外部环境的有利条件,引入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作用,有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资本效用的最大化。

篇6

一、前言

在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制定工作,避免因为管理手段的落后,出现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问题。

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想要拥有更好的未来,就需要拥有知识丰富的人才,拥有优秀的人才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更轻松的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减少公司的损失,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这就要求市场经济参与者能够结合具体财务经济管理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人才,因此我们只有充分意识到财务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才能合理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现阶段财务经济管理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管理人员问题

在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管理效率,但是,目前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工作效率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先进的财务经济管理观念执行工作。部分财务经济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或是领导利益,在财务经济管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导致财务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出现问题,不能更好的对财务管理工作加以完善。

(二)财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问题

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发展,现代财务经济管理工作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模式,一些有形资产已经转变为无形资产,例如:人才的综合素质、各种专利的申请、各种商标的申请等,这就导致财务经济管理面临较大的风险。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是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还在学习传统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执行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不能适应时展,无法对自身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估量,使得社会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损失,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三)制度问题

在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中,现代知识社会的发展促进其产权制度的发展,但是,目前部分市场主体还在应用传统的产权配置方式,一味重视自身有形资产的配置,只能根据成本的投入执行经济管理工作,对知识资本的配置不重视,这就导致产权制度不能得以有效应用,股东与经营者、员工的利益出现较大矛盾,如果此类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将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不能有效提升财务经济管理效率。

三、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一)重视知识资本理论

在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中,要想更好地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就要重视知识资本理论的研究与探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将资本分为人力、市场、知识产权等,有助于管理人员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与决策,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不完善,但是如果能对知识资本理论加以重视,就可以更好的实现财务经济管理现代化,保证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二)制定完善的内审制度

在财务经济管理工作中,内审制度是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完善,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一味的利用新兴审计方式对内审工作进行完善,虽然监督工作力度较大,但是实际效果不明显。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内审制度加以完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其他国家内审制度加以借鉴,创新内审方式,重视团队合作能力。制定统一的内审方式,对财务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要求管理人员对各个环境的经济支出与收入进行分析,确定资金流动方向,以此为参考对未来的资金投入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提出财务经济管理建议,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内审工作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内审工作在合法的基础上,提高财务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要想更好地执行财务经济管理工作,就要对管理模式加以创新,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经济效益。首先,要对经济管理的战略性进行分析,保证可以更好地对财务职能进行改善,提高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而提升战略高度,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分析自身优势,保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采取经济管理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对各种财务资源加以利用,保证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散,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价值。另外,还要根据长远发展对财务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引进新兴管理技术,应用先进管理知识,促进财务经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支出,优化经济体系,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理念创新

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注重收获的效益,而现在最新的管理理念则是比较注重人本,这种创新的管理理念比较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具有人性化,对职工的更加的关心,这种经营理念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内在潜能,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五)财务管理职能的创新

第一,财务预算职能的创新。财务预算职能是很重要的,它主要是对一段时间内财务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各种支出的一个预算,这对财务管理是不可或缺的,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只有合理地进行理财,才能更好地维持家人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财务预算的创新式管理,有利于社会长期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创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资本运营职能的创新。资本运营是财务管理制度别重要的一步,合理地进行资本运营可以有限提高收益,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进行战略性选择,从而有效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实现资本的最大运营价值。

第三,财务决策职能的创新。财务决策主要运用合理、科学、专业的方法,对资金的使用方案做出合理的判别和决策的一种工作方式,通过财务决策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运转情况,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益,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是市场经济下,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财务决策,不仅能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还能避免很多资金运行方面的问题。

(六)互联网+财务管理技术系统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拓宽了财务管理的发展空间,使财务管理延展到运营管理的每一个节点,实现了远程处理、集中管理的功能。财务人员可以借助E R P系统实现集中算账核账,远程查报账以及统计审计等工作;如此一来,高层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地查询各类资金运作情况和财务经营状况,增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以及对日常运转的监督,优化财务资源,减少开支,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协同的最终目标。

(七)增强风险意识,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经济活动的现代化、信息化使市场主体所面临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作为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要想有效地规避或减经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各单位应及时纠正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态度,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借助信息资源对有关项目进行全方位监测,防范财务风险。

四、结语

财务管理应该实现全面的创新,根据自身的实力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还应该高度重视知识型人才,完善财务管理的监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单位为河南南阳一中)

参考文献

篇7

金融危机威胁着中国很多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的实现,美国次债危机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造成了诸多企业破产,即使名列全球五百强的跨国公司也要采取各种手段应对这场危机,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有效手段之一。

一、金融危机下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1.金融危机下企业成本管理风险的产生归因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是由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竞争激烈,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企业的投资效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另外是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资金合理调度,可以相对节约资金占用使其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形式上相互协调,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反之,就会产生汇兑损失,这样就要使企业以更多的本位币来归还借款。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方向错误。二是投资过程不能严格按预算控制投资成本。三是投资购建的资产在技术上不先进。

2.对成本管理的认识

现代成本管理是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空间、过程、业绩。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误区

1.成本管理战略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脱节

成本管理战略应和企业制定的各时期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一味追求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仍然把成本升降作为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不能配合企业战略实现长远收益。忽视了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的运用。结果由于产品质量差,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影响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

2.对成本管理范围认识上的偏差

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而当期发生的其他费用则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进行核算。视为与产品成本无关,在企业发展初期,期间费用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这种成本管理办法还是勉强可以适用的。然而现在的品牌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注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造成本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会造成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入投产到获利,成本过程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

3.忽略“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成本指企业为确保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当质量发生不满意时所遭受的损失之和。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个部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质量和成本是息息相关的。

三、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1.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2.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另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及时的预报,使企业能够有充裕的时间作出反应。

3.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

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现代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要求,不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4.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企业基层车间、班组直接影响产品制造成本的大小,为充分发挥其成本控制的职能,行之有效的降低成本,应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成本核算办法。由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发展到现代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两种成本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何应用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企业在传统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间接成本分配的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下的企业成本管理中,切不可忽视时代环境和经济背景,只有正视企业的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以及企业资金回笼分配等问题,才能全面把握成本管理问题,使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愈焕生机,谋求更好地发展。

篇8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  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 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  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 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参考文献】 

  邱曙东 《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 潮汕背上假货标签》 新华社通稿 2001年11月7日 

  [英] 约翰.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  《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 《求实》 2005年第6期 

篇9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f mechanical life of the equipment, wear degree, the salvage value and overhaul period and so on key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n how well the equipment of the cost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and strive to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benefit maximization, has strong theoretical value and sex, for reference.

Keywords: maintenance management; Economic decision; Economic analysis;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设备是社会生产的重要要素,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同时,设备也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和主要资产之一,它既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又是衡量企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如何科学的、合理的、优化的使用这些设备,既保证设备技术上的可靠性,又做到维修上的经济性,这是值得每一个设备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2机械设备的经济性分析是动态维修综合效益的最终评价和决策标准

2.1 经济性分析主要是研究机械设备的经济寿命 T,它是机械设备的物理寿命 TW和技术寿命 Tj的综合,是确定机械设备寿命的终结依据

机械设备的经济寿命又称为价值寿命,是指设备平均每年使用代价最低的年数。设备经济寿命期满后,若不进行改造或更新,就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从经济角度来选择最佳使用年限。

机械设备的物理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报废为止所经过的时间,设备经使用磨损后,经过维修可延长物理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支出的维修费用日益增加,设备技术状况不断老化。过分延长设备的物理寿命,在经济上,技术上都是不合理,所以有时为了节约资金,使用一些旧的、老的设备,为了抢进度,抢生产而“拼”这些老设备是不合理的。

机械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的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经过的时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设备的技术寿命趋向缩短,要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就必须用新技术对设备加以改造。

1) 确定最佳使用年限:

式中:---设备的原值;

T ---设备的使用年数;

---不考虑低劣化时每年的费用;

---年低劣化增值。

当 Y 最小时 T 为最佳使用年限,即 dy/dT =0 时得

再用折算现值公式和现值贴现总值乘以投资回收系数,综合考虑各年费用利息因数的影响,以表格形式计算出 T 的确切最佳值。

折算现值 P 为:

式中: s ---未来值,即 n 年付出的资金;

i ---资金利用率;

n ---比较时采用的年限( n = 1,2,3…) 。

回收系数为 。

2) 确定磨损程度

机械设备的磨损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包括电气部分( di) 和机械部分的有形磨损 dd。

有形磨损程度:

式中: Tu ---设备的已使用年数;

Ts ---设备按有形磨损规定的服役期。

在确定 ap 时,必须与电器部的有形磨损 di 及机械部分的有形磨损 dd 综合修正,从而得出正确的 ap 值。设备的有形磨损也称作物质磨损,是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由于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使设备实体产生磨损或损耗而形成的,而设备的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性能较完整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的价值贬低而形成的。

根据设备损耗情况,可采取设备更新改造的不同方式进行补偿,设备修理特别是设备大修是恢复设备精度性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有效措施,这是补偿设备的有形磨损的主要方法,设备的修理无法补偿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设备无形磨损,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品质的提高,原有的设备性能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设备更新的改造。改善和提高设备技术性能来补偿设备的无形磨损。

3) 确定机械设备的残值 O

根据机械设备的复杂程度,可确定其机械部分的复杂系数 α,电气的复杂系数 β,则机械设备的残值为:

式中: ap = R/k

ap ---机械部分的有形磨损程度;

R ---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修理费用;

k ---在确定机械设备磨损时,该设备的再生产价值。

则,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 R 为:

若预计第一次大修所需要的机具费用为 A:

故直接费用为 β = A + R; 工时费为 F。

式中: T ---每台机械复杂系数大修工时;

q ---每台班费用( 1 台班为 7. 5 h) ;

α,β 分别为机械和电气部分的复杂系数。

故大修费用为 F大总为:

F大总= R × 113.35% × F × 116.52% 。

可以利用经济比较和技术比较来确定采纳大修方案,呈更新方案。若 R <kn-O 则说明大修理方案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若 R >kn-O,则说明大修理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除此之外,还必须分析机械传动系统的复杂程度,利率率的高低,有形磨损的严重程度,大修后的精度等,综合经济和技术上的分析比较,从而确定采纳哪一种方案。

4) 确定最佳的大修周期

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 C2为:

式中: ---第 i 个修理周期经营费用 C’的初始值;

C ---常数,指不随修理间隙期变化而变化的经营费用;

---第 i 个大修理周期的生产产值;

---第 i 次大修理时分摊的设备的价值;

---第 i 个修理周期经营费用的增长系数;

---第 i 个修理周期经营费用的增长指数。

为了找到 Czi的最小值,对上式求导,并取值为零。zi的最小值,对上式求导,并取值为零。

用 除以平均年产值的最佳大修期 。

2.2 设备的维修费用管理

篇10

一、要加强对危机的重视

要加强政府和政府人员对潜在和已暴露的公共危机所应普遍具备的基本的警觉性和应变力。需要深入开展政府人员危机管理培训和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从而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人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技能。只有有了对危机的重视,有了危机意识,在危机到来时,才会不慌乱,做到有序,高效,把危机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要多向群众普及应急知识,使群众深刻认识到危机到来时给群众带来的经济和财产的损害,比如,定期制作一些宣传知识的册子,发给群众,定期的做一些节目,把知识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群众能够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做一些仿真训练,能够使群众亲身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这些模拟训练中,增强自身的应急能力。

二、要完善预警机制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有完备的危机预警机制。

(一)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建立预警机制的支撑,也使预警机制的有效运作有了法律保障,同时,用法律约束了政府人员的行为,杜绝的行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政府应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对信息进行搜集和筛选,同时应负责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就会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就使其有了较为完备的公共危机组织机构。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它负责国家日常的公共危机预警工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人商业部门和社区志愿者都以它作为沟通的桥梁,是危机预警中的重要决策、协调、指挥和执行机构。这样的机构就可以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和决策,使危机预警顺利进行。

三、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各种信息,政府必须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公布,确保公共危机信息的畅通,号召公众共同应对危机。如政府主动召开关于公共危机的新闻会,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报道进行实时更新,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中应专门设置与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沟通的部门,建立有效地交流对话渠道,这样的沟通既确保了政府能得到及时可靠的危机信息,也可向公众传达政府防治危机的信息。有效减少轻信、传播流言、谣言等不合作行为的发生,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四、建立有效地信息反馈机制

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要对此次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势,都要列举出来,并记录下来,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能一味的解决,而不总结经验和教训,有了不足,也要及时的改正,例如,召集处理危机事件的各方面人员进行座谈,让大家畅所欲言,讲出处理过程的体会,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哪一方面做得不够,阻碍了事件处理的进程,找出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的通病,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有效地信息反馈机制,可以使再一次处理危机事件时,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会使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越来越健全。

五、在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上,要实现从单一管理模式到共同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在我们的思维里,突发事件中,通过政府的管制,事件一定会按照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但是,政府控制的效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因为政府的行政指令在自上而下层层传递到社会基层时,并不能保证社会领域里的反应就一定与政府的要求一致。这就需要非政府组织利用自身深入民间的优势,告知政府这些指令,并使其有秩序的执行。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政府要给予非政府组织以充分的信任,政府不能简单地把非政府组织作为其管理和执政助手,要放手让其去发展。尊重非政府组织,努力在平等的基础上同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和合作。其次,非政府组织要提高自身的应对危机的专业素质,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利用团体的力量,向社会公众普及自救知识,落实贯彻政府的指令,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需要注意的问题,向群众讲清楚。

(二)公共危机的发生直接危害到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是需要社会公民的合法有序的参与的。社会公众的有效参与能够在处理危机时提高处理的效率,大大减少了危机带来的损失。而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完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当前,在危机发生时,我国多数公民习惯于将自己作为危机管理的对象,缺乏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并没有主动参与和服务的愿望与要求。这些现象正是因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关于危机教育的内容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必须把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危机技能的培训,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中,把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知识可以使公民能够理性有效的参与危机管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从而使危机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27.

[2] 张红梅.协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长白学刊,2007(6):68.

[3] 王立国,马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7(10).

[4] 赵成根.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4).

[5] 强恩芳.危机、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J].行政论坛, 20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