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及对策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6 15:23: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及对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1

二、原因分析

(一)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水平

独生子女自身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倾向,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幼师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使学生更缺少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直接导致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缺少针对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本身心理问题的增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来自于社会、家庭以及教学任务的多样化、复杂化、教育对象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由于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多,又缺乏社会干预和正确的自我调节,把不良的心态带到幼儿园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

(三)由于幼儿园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到重要的地位

我国推行的幼儿教育改革在给幼儿园园长、教师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不少压力。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就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幼儿园为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的培训也只是重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弹琴、唱歌、跳舞、朗读、绘画、写字六项基本功的训练,忽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对策

(一)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用良好的心理影响幼儿

1. 注重幼儿教师在校期间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定期深入幼儿园实际的教学实践,逐渐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调节,建构良好的心理结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教师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给她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教师之间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3.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篇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58-02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并切实抓好。

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人们克服对幼儿健康的片面理解,对幼儿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正确的健康观”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

二、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定义。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2.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3.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现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1.知行统一,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俞国良博士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4.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贺银才.浅谈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篇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单亲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受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影响和缺乏父母一方的关爱和教育,加之学校、社会对其关注较低等,致使农村单亲儿童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立足于促进农村单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单亲儿童 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1-02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丧偶、未婚先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仅有一方家长存在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儿童就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调查表明,学校中的“双差生”即品德行为和学业成绩均处于劣势的学生中,单亲儿童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农村单亲儿童,出于更复杂的原因,其心理问题比之城市单亲儿童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且社会对其关注度相对较低。

一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行为抑郁

“行为抑郁性主要是人在陌生的环境下,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胆怯、退缩、恐惧、紧张、不敢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物体的气质特征,这种气质特征就是我们俗称的‘胆小’。”①在农村中,父母离异或是丧亲的单亲儿童,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经常产生被遗弃感、孤独感,加之缺少父母一方的保护,在“儿童圈”中地位不高。因此,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在与陌生同伴交往时也很少表现出积极情绪,更多是胆小、拘谨、紧张,行为抑郁性。

2.自我认可度低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表现出独立、懂事的情感倾向,因而被认为很优秀,但他们的内心实则很脆弱,自我认可度低。在很多事情中的优秀表现,是内在的焦虑和自卑升华为过分的要强,这种要强,恰恰会让他们行为偏激。从其心理规律来说,农村单亲儿童更容易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做比较,容易滋生出自卑、焦虑的心理,做事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攻击性强

“攻击,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害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②单亲儿童往往不允许别人碰触他们的伤心地带,再加上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通常表现为遇事易冲动,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这些现象在农村单亲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单亲儿童的性格更为脆弱,难以经受挫折,稍有波动,就更容易心灰意冷,受到老师批评后,往往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发生矛盾,且忌恨、攻击心理严重。

4.冷漠、叛逆

农村单亲儿童总是过分关注自己,对身外的人和事不感兴趣,甚至冷漠。同时,有些家长觉得由于自己的离异而亏欠儿童,因此对儿童比较溺爱,久而久之,这种单亲家庭儿童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唯我独尊,而这种情况在农村单亲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农村单亲儿童也常常是留守儿童,平日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补偿式溺爱教育下,他们变得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长此以往他们听不进爷爷奶奶的话,听不进父母的话,连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偏要做。

二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

农村单亲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农村单亲家庭中出现的家庭气氛不和谐、教育方式不科学以及农村环境下的社会评价压力等,导致了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一些农村单亲家庭的家长,受经济条件限制,每天忙于生计,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对儿童心理出现的微妙变化几乎没有察觉。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农村单亲儿童产生感情饥渴和不安全感,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各种各样心理问题慢慢突显出来。

2.社区生活环境单一

农村单亲儿童生活的社区,受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基础设施不健全,几乎没有可以供玩耍的娱乐设施。因此,面对家庭变故造成的生活方式变化,无法依靠外部诱因改变关注点,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生活环境单一,生活内容单调,长此以往与外界接触较少,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乐群性低等心理问题。

3.学校关注度低

我国农村学校对于单亲儿童的关注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就是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和心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缺乏致使儿童面临心理危机时不能尽快得到心理疏导,心理问题不断恶化。第二,教师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关注度比较低,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给予关爱、鼓励,有效地进行疏导,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第三,学校与家长互动较少,对于儿童在学校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告知家长,导致家长一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统一。第四,具备较强专业基础的教师比较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更容易导致单亲儿童逆反心理。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课堂上难以调动单亲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六,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齐全。如可供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不齐全,孩子心理压抑时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泄。

三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改变农村单亲家长的教养行为

农村单亲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要多些引导和关爱,少些控制和要求。第一,单亲家长应呵护儿童已经受伤的心灵,多些时间与孩子相处、沟通与交流。第二,单亲家长应帮助儿童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儿童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让儿童在活动中寻找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地走出心理阴影。第三,单亲家长不应过多干涉和强迫孩子,相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第四,单亲家长应保持“适中”原则,实事求是的确定期望值,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学校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第一,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用知识的满足感来分散单亲儿童注意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二,学校应该增设心理咨询课程,定期对于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第三,学校应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丰富校内娱乐生活,减少心理压力。

3.提高社会关注度,发挥媒体作用

提高社会对农村单亲儿童的关注度,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应该真正走入农村单亲家庭,做相关方面的报道;经常开展关于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公益节目;建立公益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使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以此呼吁社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促使农村单亲儿童健康发展。

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篇4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现在中职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着几种心理误区,需要摸索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从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的三个方面给予全面、多方位的指导。通过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合理的规划职业趋向,发挥自身的职业竞争优势,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自我评价 自我定位 自我发展。

一、中职生就业之前存在的几种心理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很多中职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缺乏前瞻性就业意识

许多学生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

3、就业被动性心理

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相反,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的,自己动手设计就业推荐材料的,自己在企业劳动实习被企业留用的占极少的比例。

4、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

主动融入心理差,特别是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差,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而没有想到拓宽的必要性;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也是就业遇到助力的原因之一。

5、欠缺创业意识

中职生在谈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时,往往过多强调创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困难。有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二、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发挥自身职业竞争优势。

1、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指导和加强职业观念。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对自己的评价,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树立一线意识,现在高职毕业生,一般的高专毕业生就业,都在生产服务一线,从普通工人干起,中职也就理所当然了。

2、明确自我定位,规划合理的创业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定位,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创业中要得到什么,而后设定目标,朝着目标前进。

①、转变择业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

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

②、抛弃专业对口的强烈愿望

中职生就业很难专业对口,因为中职生就业基本在生产一线,流水线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难专业对口,何况中职呢?

③、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打造学生适应社会的广阔平台,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①、树立发展意识

谁能得到岗位调整或晋升,谁能得到加薪,并不取决于你是中职生还是高职、高专生,而取决于你在现实岗位的表现,因此,中职生一定要有长远意识,埋头干好本职工作,相信付出终有回报。

②、学好专业课,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中职生必须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专业的上岗证,为将来就业掌握多门技术,创造更多条件。如:幼师专业要能唱歌,能跳舞,能讲故事,能书写美术字,能绘儿童画,能做手工,能授课;计算机专业要录入速度快,软件操作精,网页制作美。

③、注重非职业技能即个人素养的的培养

中职生就业,需要一技之长,但更需要个人素养,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这是中职生就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

④、要有浓厚的创业意识

篇5

找出当前家庭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已有参考文献的研究建议、对策出发,结合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通过探究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改善家庭中幼儿安全教育。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1.家长安全教育能力及幼儿自救自护能力。 家庭中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可分为幼儿和家长两方面。对于幼儿,家庭安全教育是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伤害;对于家长来说,家庭安全教育应提高父母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教育技能,消除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

 

2.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主要类型。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物质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物质安全是指幼儿在平时生活、衣食住行中直接接触到的物质是否安全;环境安全是指幼儿生活环境的安全,包括设施安全和自然环境安全;心理安全是指在与家人和他人交往过程中体验到安全感,具有较强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理体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了解D市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现状,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所涉及问卷共分为四个维度:幼儿的家庭安全环境及幼儿一年内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家长的安全教育观念及行为、家长自身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幼儿的日常安全行为。研究样本为D市三所幼儿园小班至大班的幼儿及其家长。

 

2.访谈法。针对本研究的实际需要,通过访谈来了解家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就研究的具体问题,对30名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家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等方面问题,访谈内容大体围绕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认识和幼儿与家长的互动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现状

 

1.幼儿家庭安全环境隐患。结果表明,26%的家长没有给家中住宅窗户加保护栏,这会加大幼儿坠楼的隐患。60%的家庭住宅周边有公路、马路且车辆来往频繁。56%的幼儿家庭住宅周围有可以游泳的河流,新闻中经常报道幼儿因玩耍而溺水的悲剧,家长应提高警惕。

 

2.幼儿家庭意外伤害事故。此项调查通过家长回忆一年内孩子在幼儿园外发生的安全事故,调查3~6岁儿童发生最多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地点,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幼儿所处情景。幼儿在家庭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最多的是烧伤烫伤(52%),其次是被刀、剪、尖物等物割伤(32%)。发生幼儿意外伤害事故最多的地点是家庭附近(78%),其次是发生在家庭室内(14%),最后是公共场所(4%)。

 

3.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认识。调查显示,12%的家长赞成“只要少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就能减少幼儿的安全隐患”。家长的外在保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幼儿受到伤害,形成幼儿安全自护能力是避免安全事故的根本措施。23%的家长基本赞同“在家里对孩子的约束越多,孩子就越安全”的观点。32%的家长认为,孩子还不懂事,所以不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幼儿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治疗,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或将加重。

 

4.家长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利用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在孩子进行一些有危险性的活动前,提醒他注意相关的安全隐患;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后立即给予教育。其次是通过图画书、讲故事或电视节目等方式让孩子掌握安全常识。最后是利用身边某个情景向孩子说明该情景中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可以看出家长最常用的安全教育方法是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后再给予安全教育,这样做比较被动。在生活中随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较少。

 

(二)家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幼儿家庭安全隐患分析。随着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幼儿家庭内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家长的安全意识与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成负相关,而家庭中的安全隐患与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成正相关。有些家长由于疏忽和经验不足等原因,没有及时发现和消除家庭室内的安全隐患是造成室内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家庭室外环境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易改变,因此家长只有通过安全教育,使幼儿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安全规则,才能避免此类意外伤害的发生。

 

2.家长对家庭安全教育的认识存在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家长 “保护”意识很强。现在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十分关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家长会通过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来保护幼儿不受到伤害。

 

然而,这种保护对幼儿来说是外在的、依赖的、被动的,这种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会失去很多实践的机会,各种能力得不到提升。通过访谈30位家长,仅有6位家长表示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其余有24位家长不能做到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游戏,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及“外面不安全”。有一位家长在访谈中明确表示“孩子在家里最安全,到外面玩车较多,人很杂,不放心”。

 

3.幼儿家长安全教育方式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幼儿年龄逐渐增大,家长的 “无缝看护”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逐渐被家长重视,多数家长只有在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时才进行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保护是自我保护。若家长只在发生危险后才提醒幼儿,不仅没有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也是无效的。

 

三、幼儿家庭安全教育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家长安全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安全教育意识

 

家长应改变安全教育观念,提高安全教育意识;既要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给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也要转变自己的安全教育观念,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行为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家长首先应改变自己的安全教育观念。家长安全教育观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缺乏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和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首先,家长应确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即安全保护和安全教育并重。家长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重视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的培养,多给幼儿创造实践锻炼自护技能的亲身体验机会。其次,家长要做到全面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具体年龄阶段特征,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选择儿童易于掌握的安全教育方式。

 

(二)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安全教育技能

 

家长的安全教育技能主要包括排除家庭环境的安全隐患、意外伤害急救技能和安全教育方式等。一方面,家长要排除安全隐患,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家长要做到安全放置生活用品, 妥善安置危险物品。另一方面,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和自救技能,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学习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措施。最后,在安全教育方式方面,家长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常规,使幼儿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讲解安全知识和自救的方法,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安全教育方式;多给孩子锻炼运动,安全防护自救技能的机会,只有幼儿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危险情景中真正做到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

 

(三)重视家园合作,发挥幼儿园主导教育作用

 

篇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引起广泛关注。从一个残缺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每一个人最早接触、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正常的家庭对个体成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结构不完整的残缺家庭对个体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些不良影响。我们所指的残缺家庭主要是从家庭结构的层面上界定的,主要包括夫妻双亡、离异、丧偶、分居等情况。

残缺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在亲情、监护及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往往过早地缺失亲情的滋养,经济上容易陷入困境,身心健康成长难以保障,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据研究表明,在品德方面,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为24.94%,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6.38%,在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平均比例为21.22%,完整家庭子女为5.81%。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为19.32%,完整家庭子女为5.58% ①。

一、残缺家庭大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

1、孤僻

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是威胁当代儿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在残缺家庭的大学生,在幼儿期往往经历过家庭的变故,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不良体验,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这些没有拥有完整的爱,缺少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大学生,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总觉得别人会歧视他、嘲笑他,变得畏畏缩缩,喜欢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容易形成较孤僻的性格。

2、多疑

残缺家庭在孩子的教养管教方式上一般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关注过多型,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单亲母亲家庭,单亲母亲往往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人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另外一种是放任自流型,这种家庭对孩子管理较少,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和思想上的引导,孩子在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下,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走入误区,由于与最亲近的人缺少有效的沟通,信任感缺失,对周围人都抱以怀疑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人际交往的困难,如果长时间无法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3、自卑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据中华单亲家庭教育协会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单亲家庭有1600多万个,因离异的占80%,而在单亲孩子中近六成的单亲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②。在残缺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家庭的正确评价,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自己是不幸的。他们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害怕被别人歧视、嘲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畏惧,使他们的自卑心理越发严重,以致他们在各方面开始轻视、否定自己。

4、焦虑

焦虑是残缺家庭大学生一个相对比较典型的心理特征。作为残缺家庭的主要受害者,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巨大的。由于残缺家庭大学生都经历过父母离异或者失去亲人的痛苦,因此在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一种安稳的生活状态或者比较温馨的生活氛围,但是他们细腻敏感的人格特质和生理、心理上的“弱势”,使他们容易杞人忧天,经常会为一些琐事无端地烦恼和忧虑。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不得当

家庭教育环境与子女性格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残缺家庭的教育方式多分为暴力式教育、放羊式教育、溺爱式教育,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孩子正常的情感、情绪生活,造成了孩子身心的不良发展。此外,由于缺乏与父母正常、必要的沟通,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这也直接促成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2、学校老师关注较少

学校对残缺家庭大学生关注较少也是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偏低。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做,辅导员忙于应付大学生日常事务,精力和时间有限。尽管辅导员老师有心要对残缺家庭大学生给予特殊照顾,但相对贫困生、后进生,残缺家庭学生的问题似乎并不是最为突出,所以辅导员在正常情况下关注较少。这种情况下,部分残缺家庭大学生就会误认为辅导员不够关心他们,他们之间也没有建立起信任感。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单亲家庭大学生有问题也不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

3、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

对于残缺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仅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关注和理解,有些人还说风凉话,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其父母在生活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孩子也卷进了大人的情感纠葛当中。他们总觉得人们都在背后议论自己,人们的一言一行好像都是在鄙视和嘲笑自己,使得他们对周围人产生排斥,不愿意和外人交流和接触,从而导致孩子形成孤独和自闭,这些都给孩子在心理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也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周围人的取笑、议论,媒体有意无意的评论,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会认为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情让他们产生羞耻感,惟恐他人谈起自己的家庭。

4、个人心理素质差

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也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内在因素之一。残缺家庭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学生本人心理素质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可避免的挫折,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承受水平的不同,有人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是属于内向不稳定型的,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③。残缺家庭的大学生往往从内心深处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或者自己天生命不好,还有不少人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自卑自怜,对外界的态度过分敏感,这就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或对社会有对抗情绪,戒备心强,难以与人合作,进而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三、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影响到其家庭的幸福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高校领导应从全局出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经费、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全过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并有重点推荐残缺家庭大学生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课,让他们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调适自我、控制情绪,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常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残疾家庭大学生身上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和疏导,引导学生自我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应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高校要设置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并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只有拥有国家职业资格的人员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要重点关注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尽量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加强兼职人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技能培养,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如对辅导员、班主任及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制订相关培训计划,使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残缺家庭的孩子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对老师的态度极为敏感,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敌对情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老师要用真挚的爱来关心残缺家庭大学生,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3、建立残缺家庭大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

为了更好地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有必要在学生入校时,将残缺家庭大学生的情况进行梳理,了解和掌握残缺家庭大学生的相关情况,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原因等,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残缺家庭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并详加记录。同时把每个残缺家庭学生的教育责任到人, 责任老师与学生建立亲密信任关系, 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 同他们谈心, 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 尽力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用爱和行动来感化教育学生。此外,责任老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努力寻求家长的配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分析出其产生现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同时,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争取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

4、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高校要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高校学生处、团委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辅导员要有意识地鼓励残缺家庭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 使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 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这有助于他们排解不良情绪, 产生归属感。同时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社会交往技能,懂得热爱他人、热爱生活, 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培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心理咨询活动,可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残缺家庭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学校要在保证他们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对他们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弥补家庭残缺带给他们的心灵伤害;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多层次地采取科学措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注释:

①残缺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②笙长军.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9-153.

③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http://.cn/rmlt/html/2011-01/11/content_746809.htm?div=-1

【参考文献】

[1]郝江华.浅谈高等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27-129.

[2]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57-160.

篇7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篇8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篇9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外出打工青壮年规模很大,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铜仁市留守儿童的总体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成因分析 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言语智能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投资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同时撤销县级铜仁市。本文中,铜仁市均指地级铜仁市

③《铜仁年鉴》编辑部编.铜仁年鉴(201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④⑤⑥铜仁妇女网:。铜仁地区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与全国妇联的界定不同,如根据全国妇联“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界定,铜仁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比例可能会更高。另外,据笔者了解,在城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篇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陷入了心理危机,由此引发了危害自身健康与校园安全的事件,受到高校、教师、社会与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处于身心发展巨变时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因此,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积极寻找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而陷于极度自卑、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拨的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溺爱,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缺乏换位思考意识,人际交往缺乏沟通,自我控制能力差,多沉迷网络和游戏,等等。当面对矛盾冲突时,不会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解释,更无法控制高涨的情绪,往往使矛盾激化,甚至因受挫能力而产生心理危机。这些应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独立性与依赖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相矛盾,理想与现实脱节,等等。他们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学生整天忧心忡忡,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另一些学生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给自已施加压力,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外语水平证书、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都成了他们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考研、出国已成了大学生新的追求目标。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同时压在大学生的身上,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

(三)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心理危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里,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性格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一些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者,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难以适应生活变化,孤独感、无助感时常袭上心头,心理危机便油然而生,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四)由情感引起的心理危机。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感,甚至做出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一旦失恋往往引发心理危机。

(五)个体认知偏差带来心理危机。

个体认知的偏差往往会产生“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二者交替,进而出现心理危机。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思维变得极其狭隘。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不自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尝试性,行为冲动欠理性,表现为无所适从。

(六)家庭教育环境而形成的心理危机。

从幼儿时期起,至小学、中学的生命初级阶段,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建立起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专家指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儿童时期未曾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就已成形,所以大学期间往往出现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中心理危机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各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调动学院的心理工作部和心理互助员的积极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并利用学校内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心理危机的形成、爆发前的预测和干预,是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然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一种系统和机制。学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可以建立一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其职责和要求,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和管理实践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使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所任用的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可以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四)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骨干队伍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干部宿舍长、心理委员、社团干部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以增强学生骨干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六)培养学生自我心理维护能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尤其是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强,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难以自控而失去理智。如果不及时调控,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对自我和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要积极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要让大学生学会情感调节,学会理性控制,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学会理智战胜情感,从而享受愉悦的心理体验,保持心理平衡。

(七)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坦诚相待,互吐心声。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吴继红.大学生新生危机源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