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4:38: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管理人才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物业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人居和谐的必需品,而物业管理蔓延恶化的纠纷,却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物业管理行业本身也因此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物业管理行业专业人才的匮乏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意识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是引起物业管理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能力的不足,是物业管理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担负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与人才能力的不足
物业管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人员有这样几个来源:一类是随房管部门的企业化转制而来,一类是由房屋开发公司后续转化而来的,这两类人员虽然能担当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往往缺乏管理的思维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有一类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向社会招聘的不具备任何物业管理知识的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边学边做的被动地位。另外,还有一类是经过物业管理培训的专业人员,但他们的数量有限,在实际管理中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即现有的物业管理企业人才也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型的房产管理人才多,创新型物业管理人才少;二是胜任单一普遍岗位工作的人才多,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少;三是初级管理人才多,高级管理人才少。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匮乏和人才能力不足并存的局面,已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业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对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企业和社会都期望拥有更多的技术型和经营型兼备的复合人才,也对高校培养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育要主动适应行业的需求,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办出职业特色,才能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与市场的需要,使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物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也具有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物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而开始的,其时间经历并不长,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在物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物业管理理念的普及、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致使物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在制定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往往只是笼统地定位为培养具有物业管理能力的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但对这种能力的构成缺少进一步的细化说明,致使培养的人才能力目标不清晰,造成专业能力的不足。
2、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分离,缺乏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表现为工作中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和专业技能不强,不能达到物业管理人员“一专多能”的要求。
3、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缺陷。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不够清晰,课程交叉重复,专业基本技能内涵不够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4、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导致教学效果与目标偏离,加上教学质量保障不力,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调。培养的人才既缺乏专业特色,也缺乏学校特色,更缺乏个人能力特色,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不足,与物业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期望有很大差距。
三、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的客观需求,是进行物业管理教育的依据;物业管理行业及企业对人才及其技能的需要,是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指导下,结合行业用人实际和毕业生的社会定位,对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是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才能根据培养目标,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通常物业管理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住宅及商业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房地产市场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物业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
在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中,更应培养学生的服务与管理理念,加强行业规范和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教育,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与业主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对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上,强化围绕物业管理和维护各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物业的属性和特点有较多的了解,通过对物业的精心管理,实现服务业主的最终目标。
四、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对物业管理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解决物业管理人才短缺和专业素质不高问题,摆脱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是高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提出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培养目标和强化专业特色的要求,构建培养具有管理理论和建筑工程知识的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复合型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使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明确,专业定位更准确,专业特色更突出。为此,需要重新设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评估体系,使专业建设体现出物业管理的专业特色,保证教学质量;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注重技能训练,让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端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也可以通过探索物业管理专业教改的经验与教训,为也在摸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同行提供启示和参考,共同促进物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智慧旅游;“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之后,智慧旅游便成为了旅游市场的发展热点,本论文提出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是指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过程中月各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行业内就业率,降低其流失率,使高等旅游教育更紧密地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提高高等旅游教育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1智慧旅游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1.1对于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
在智慧旅游中,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旅游信息收集是有区别的,但是,智慧旅游和当下的电子商务也有很大的区别,他除了通过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展现旅游概念和风景信息之外,还在旅游服务上进行智慧的定义,也就是在旅游产业中引入智能化服务概念。所以智慧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这是旅游信息化的最高阶段。按照美国相关的管理规定,针对学生培养条件来看,在智慧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内容涵盖了: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计算机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懂得使用相应技术,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新的沟通交流模式,在办理旅游业务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收集到相关信息,并根据智慧旅游的信息需求,对旅游信息的种类进行归纳,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技术解决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能带动旅游产品的消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对于新设备运用能力的要求
现在,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与当下的科学技术相一致的,并且在管理以及服务领域营销等各个方面都与当下的科技发展相一致。比如在智慧旅游景点中,其景区以及酒店等相关建筑都通过电子设备相关联,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相应的信息,还可以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人才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了解及运用新兴技术设备进行管理、服务、营销,是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战略应该包含的内容。
1.3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在旅游发展中,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企业在经营模式中所做的改变,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并优化旅游资源的结构,保证旅游形态与当下的社会变化相一致,并在传统服务的概念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融入创新的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智慧旅游的优势以及高质量。此外,针对智慧旅游的营销模式来说,除了创新的理念,还应该利用相关的技术,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利用智慧旅游的平台,提升消费模式,并将旅游产品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推广,提升其品质,开展实时有效的营销活动。
2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培养高素质智慧旅游人才
教育人员在进行课堂实践和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实践思维,以市场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优质资源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然,我们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智慧旅游并不是我们旅游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我们旅游行业的日新月异,旅游业教育理论与市场发展规律也一定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我们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另外在教师人员的选拔方面,为了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的时代创新性,我们最好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和旅游管理者来为学生授课,从而使当前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理论能够流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智慧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其职业价值。从而提高旅游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
2.2通过多元化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千万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的大潮,要学会从市场中求发展,求创新,求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智慧旅游之光真正照入学生教师的心中,才能使学校的教育风气为之一变,从而走向创新之路,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对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定向培养,通过企业建立旅游管理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既能够接触到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也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平台,让学生更了解实际工作,并全面感受旅游工作的实质性内容,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经验,方便今后工作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另外还要邀请企业内的优秀旅游管理者定期到学校进行旅游经验指导,通过演讲,座谈会等方式将企业优秀管理者的经验传播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巧,尤其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从业人员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我们的旅游管理者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要准确定位,把握智慧旅游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及智慧旅游创新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尽早适应未来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另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旅游管理者和高校专业教师要多以实例为佐证,通过对实例的探究阐述来增强学生对智慧旅游概念和规律的把握,这对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3丰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在智慧旅游观念深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队伍进行补充丰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旅游专业教育思路的重要前提。纵观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之所以教学质量上不去,创新观念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导致的,我国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办学经验非常少,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是由其他岗位临时抽调过去的,因此对旅游管理课程的核心与本质了解甚少,因此也就无法使学生接触到旅游市场发展的最新理论,很多教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根本没有细致研究,只会照本宣科,不仅使学生味同嚼蜡,而且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完善改革,引进大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人才,聘请一大批真正懂业务,懂市场,懂理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例如企业优秀旅游管理者和国内知名的旅游管理研究专家等等,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另外还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教师培训课,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管理者来现场授课,或者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授课的方式加强学校专业人才的内部培养,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扫除当前我国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业务不精,教学不良的风气,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真正彻底的将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2.4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
能够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关系着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进程,旅游业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必须接触到当前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例如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等,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的运用基础网络工具来实现智慧旅游信息化处理,所以我们的高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下功夫,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争取做到全面培养,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例如多开设网络技术,计算机等选修课程,这些都是我们智慧旅游发展创新中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另外,我们的高校还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充分的细化,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于旅游行业的专业要求更高,很多旅游领域被纷纷细化,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顺应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规律,通过人才的精准化投放,精准化培养来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旅游行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水平,还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旅游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以重视,及时解决旅游管理人才“智慧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所在,主要是由于当前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转型的一次契机,是高新科技与旅游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次创新进步。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及时传统理念,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从而提高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能力,为我国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储备更多高素质,高品质,高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魏凤云 刘海洋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向职业教育文化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人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髙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髙,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髙,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髙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髙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髙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髙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髙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髙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髙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髙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人门,’“人行”和“人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高级人才培养的本质目标始终未变,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本科教育由高级人才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培养目标就凸显出了目标制定过高和当今本科教育不匹配的问题。社会部门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出阶梯性,高端人才需要已经开始向硕士研究生转变,所以本科教育的目标就应当做出调整以应对社会市场的需求。
2针对性不强。
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不强,和一些专科、非全日制学校的教育水平没有差别,在社会中定位不准,不能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3适应能力差。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但教育体制依然没有转型,教育方式依然陈旧,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导致毕业生走入社会,适应不了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无法在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甚至很多大学生说出了“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话。各种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毕业生以及在校大学生的满意度都非常低。从2001年加入WTO十二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国际形式,高等教育同样面临国际化、市场化、普及化的局面,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如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这都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自21世纪以来,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不断和世界接轨,全球化的发展让我国市场经济得到加速发展,导致对工商管理类教育的迫切需求,来支撑人才输出和人才储备。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大大改变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时,各种企业、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变化,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要在人才数量、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升级。
2.积极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
国外大学特别重视对个人的培养,他们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技能的过程,美国的大学教会每个学生的是独立完成的能力,此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们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将会如鱼得水,因为很多困难在大学期间都已经经历并且得以解决。再看看中国大学,学生每天抱着书本,缺乏了很多能力上的锻炼,所以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并且找出最适合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模式
3.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工商管理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计划、生产、技术、人力资源、财务和营销等管理与分析工作,实践性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其职业操守、社会公益心和团体合作与创新质疑精神的养成,同时要在大学期间就能熟练掌握沟通、协调、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的实际管理能力,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
4.界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当前,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例,越来越多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连续几年的本科生扩招,导致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本科教育也越来越普遍化,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应该有层次的区分,把曾经培养高端人才的目标降低,来适应教育整体的改变。通过改变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来从细节入手来更好的因材施教,培养出具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有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人才。只有更切合社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把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模式研究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方式,而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旅游业的政策引导。因此,旅游业开始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虽然旅游业也在不断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为促进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地加大对于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一、学校从课程设置上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将旅游市场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导向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例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因此,学校应该要在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做到充分的了解,以便于为学生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如饮食保健、景区规划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餐饮和酒店管理等。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身的发展的方向,进而明确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高校应开设双语教育课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层次日益加深。因此,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外语沟通能力。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开设普通高等教育必修的英语课程,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就业方向适当的开展商务英语、旅游酒店英语等课程,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步伐与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同步,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师资力量也是判断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进行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挂职经历加以重视,同时高校也可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门聘请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是旅游企业中的专业基础较好,实践经历较为丰富人才对学生进行授课,高校只有充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及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以及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开发、管理等服务,而企业可以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物资、动态市场信息、以及工作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高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加强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此模式的构建可以使高校的学术内容更具实用性。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全程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来。首先,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执行工作。企业参与到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步调的一致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其次,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岗实习的指导。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实践课程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定岗实习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借此参与到学生的定岗实习工作中来,定期的邀请同行业的专家,来企业为学生作报告和对学生开展培训。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从学生素养及道德方面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旅游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特殊,他们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宽泛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语言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亲和力。而在上述的能力要求中,尤其以职业道德最为重要,他不仅是学生为人处事所要遵循的准则,同时也是作为企业的员工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端正学生择业观
当前,部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的工作,而此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并且固执的觉得基层工作与自身所学的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即使选择了基层工作,在工作中也并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针对此现象,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的指导工作,使学生端正就业心态,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定位,充分的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基层经历过锻炼,才能逐步的掌握企业的运营与操作方法,这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为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善于捕捉机遇,立足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努力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同时,高校也应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为一种积极的尝试,使其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逐渐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作者:梁雯 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2009年,教育部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改革。以此为契机,2011年江西省实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需要的大批卓越应用型人才,探索卓越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借鉴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主动适应旅游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成为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卓越计划”中的卓越人才
目前对卓越计划有两种认识:一是把卓越计划等同于通常的“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片面强调理论功底深,有后劲;另一种把其等同于一般“应用性人才培养计划”,片面强调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结果是各个学校往往从自身角度考虑对学生提出的教学要求过高或者支离破碎,没有考虑其在学生发展或者成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没有做到系统集成。按教育部推行的初衷,“卓越”是相对概念,就是非常杰出,超出一般的意思,强调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卓越计划应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卓越计划的培养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政校合作、行业参与,实施中强调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更侧重于实践,突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力图打造应用性、职业型的技术人才和创造性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为什么需要培养卓越人才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650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6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8%,以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为例,“十二五”比“十一五”要增长75万人,中高级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提高。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733所(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其中旅游高等院校852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881所,旅游院校在校生95万人,形成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含高职)各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但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教学体制限制、旅游教育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不健全等情况的制约,没有形成官、产、学、研之间的旅游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旅游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规格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致使学生无法完成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知识得不到更新和丰富,指导行业经营发展就无从谈起,导致院校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始终停留在低端旅游人力资源阶段,学生从业忠诚度不高。
2. 目前院校理论、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偏少,加上对旅游人才的认识长期局限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区等传统领域,从而忽视了旅游人才的时代变化性和范围的扩展。我国目前急需的旅游规划人才、旅游咨询人才、旅游策划人才、会展旅游人才、旅游产品研发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高级导游人才、度假和休闲管理人才、旅游理论研究人才和旅游教育人才等,旅游教育机构很难量身定做,远不能满足我国旅游业对中高端旅游人才的需求,这些对引导学生旅游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规划学生职业路径以及促进学生职业成长方面形成制约。
综上分析,旅游业急需旅游院校改革传统培养模式为旅游行业培养旅游管理卓越人才。
三、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高校,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调配使用,着力凝练明显有别于其他类型旅游院校的办学风格,既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对学生四年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清晰基础上,以社会、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托,通过以下环节来完成:
1. 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人才市场对于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创新性、复合型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设计管理人才的稀缺,正是面临这样的需求,我们更应顺应时代,尽快建立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国内大学的设计管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为数甚少,只有几所专业类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以上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国际政策研究,对于设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缺失;职业培训层面的课程,也仅仅是简单的案例研究或浅层的理论基础,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大都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实践基础。而综合性大学(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多学科交叉形成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完备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开展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最坚实的学术保障。同时,外部的社会大环境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创意时代,创意设计更需要系统的管理,而学生们正是设计创作、设计管理的后备力量,因此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顺应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的需求,当然,目前也具备了最好的时机和环境。
1.2中国的设计管理教育要充分国际化,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要世界化
设计管理的理论在国外已经提出了近半个世纪,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国内仍属于新兴学科,讨论也仅限于在产品设计等领域,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则是“人迹罕至”,理论部分也尚属空白。但随着中国实力增强,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努力走向世界,设计管理的概念进入中国。我们要将照搬引起的“水土不服”转变为立足于本土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将国际的设计管理理论融入当代中国,不以国别为界限,以自我发展为目标,博采众长,吸收普适性原则,大胆创新,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理念中包含了充分的自我意识。国际化并不意味着盲从西方国家的所有标准,而是要树立自身的独创风格,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发挥核心作用,引领创意教学的国际合作,培养出真正的国际型设计管理人才。
1.3培养国际型设计管理人才需要实质性地建立国际团队的脑力碰撞
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在性格、知识结构、文化理解方面都各不相同。我们的课程中致力于将中国学生直接置放于一个与国外学生一对一交流的网络环境或实际环境中。在这里,“国际接轨”不是简单的教师访问或个别学生的交流,更不是盲目崇拜西方教学模式,而是主动开发的训练模式,建立实质性的学生全程对应关系,实行国际团队的脑力碰撞,让学生养成对自己的思想负责的习惯,增强国际交往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二、设计管理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系近几年来,致力于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在学科整合、师资、硬件、国际交流、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目前,拥有以“设计管理”为基础研究的艺术管理实验室、以“设计项目管理”课程建立的实践体系、以创意训练模式和以国际合作教学为基础的国际大学生创意培养实验区等一系列针对性的软硬件设置,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与社会接轨的实践机会,也为更好地建立设计管理教学模式搭建了平台。
2.1搭建以设计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核心课程结构
设计系以艺术管理、平面设计、综合媒体设计三大方向核心课程群为基础,三大模块彼此融合渗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丰富而广阔的艺术平台。在学生入学之初,统一进行基础课讲授,属于设计类专业基础和理论基础普及教育,让学生在分方向前对设计领域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与了解;大二下半学期学生选报,分为三个方向,进行针对性授课。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结合学校专业优势资源,采用系内授课、院内、校内选修及外聘教师结合的方式,优势互补,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体系分为艺术设计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商业财经类课程和法律与政策课程四大类,其中部分课程打通授课,如海报设计、展示设计、信息设计、新媒体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旨在了解所涉及领域的技术和培养美学素养。专业课程由艺术管理、设计策略与规范、艺术市场、艺术品投资与鉴赏、艺术跨界研究及经济学、艺术品营销、艺术政策等相关课程组成。基本建立了集设计、管理、传播、广告、营销及公共关系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理论体系,致力于培养艺术美感、商业敏感和学术敏感兼备的新型设计管理人才。
2.2设计管理教学实践从国内影响走向国际影响
设计管理课程体系中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全能设计项目管理者”,以此为理念进行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旨在解决目前国内设计师面临的由于管理水平制约,影响设计的品质,导致无法介入前期的策划以及决策层面的尴尬。而要解决这种尴尬,就必须有一个角色站在设计师与决策者之间,这就是“全能设计项目管理者”。这个角色不是特定的一个职位,而是指在特定团队里指派或选的项目监管者,根据项目长短来决定担任时长。作为全能设计项目管理者,应该具有设计策略、设计协作、设计控制、设计沟通、设计传播以及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责。“全能设计项目管理者”理念将设计项目管理概念、方式和方法植入教学体系,整合并规范设计项目实施流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项目策划管理、设计师管理、危机管理以及财务、法规管理等进行针对性分析;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求、设计资源配置为重点,将设计项目管理方法纳入到视觉传达、企业品牌设计策略、艺术市场、展览策划等项目中去,在确保一定基础性能、研发性能的同时,明确设计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可用性与通用性。同时对设计项目管理技术运作方式、培育机制与策略予以合理化建议与论证,使设计管理可以善用其能力为我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促进行业的快速整合,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反映时代价值。同时,此教学理念也将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创造意识、管理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我们认为,巩固课堂知识最好的途径就是实践。在课程中采用访谈、国际沟通、专题分享、案例实操、提案汇报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本位,以清晰化的管理为特色,鼓励一种参与式的、激发式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策划执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在设计管理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让学生以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份加入到一个项目运作中去,从策划执行校内小型学生作品展览、毕业生展览,到执行“纸上的舞台——第一届表演艺术海报国际邀请展”新闻会、开幕式,“美好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中合——国际设计大师Workshop展”等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参与活动的国际设计大师、国内专业学者、业内人士都对学生们的专业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使设计管理的课程实践,从校内的影响力扩展到国际,从学界扩展到业界。这个好的开端,也使更多的专业博物馆、展览馆、企业界人士要求预定我们的高素质专业毕业生。
2.3以我校为核心的国际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已经初步建立人才的培养从一开始就要放在国际起跑线上,由于教师团队的努力,所搭建的国际互动教学平台让这些刚刚完成应试教育的大学生迅速转换角色进入一个国际合作的环境,真刀真枪的与国外学生切磋、研讨,并且有国际化的师资力量辅以指导。这是培养方案中具有挑战性的一点,也是最精彩的一面。自2009年起,设计系开启了每年一届的“国际设计大师/设计师Workshop”这一长期的国际教学项目,每次Workshop都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完成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并策划完成公开展览。同时,与美国OneShow、纽约奖、德国红点奖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广告学院建立了OneShow事务中心、纽约奖媒体中心等,每年提供多场国际专业讲师的课程讲座,开展相关活动。可以展望,将来可形成一个以国际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枢纽中心,引领设计管理教学的国际互动,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2.4以创新方法解决设计管理教学难题,建立特色教学模式
2.4.1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训练方案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设计系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训练体系,课程内、课程外安排以及大量专业短训课程及讲座,充实和丰满教学体系,整合学生碎片化时间,更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
1.课程内安排:我们注重培养职业人才而非学术研究人才。而巩固课堂知识,最好的途径就是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三年级和四年级全年设置实践课程,学生以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份加入到一个项目运作中去,从而使其课堂所学迅速得到综合运用。
2.课程外安排:与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机构建立实习合作关系,以便学生进行实习工作。学生第二年度开始,必须选择一个艺术组织,对其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交案例研究报告,同时还要参加各种主题研讨会,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在一些具体岗位上轮流参加实习。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在三年的教学进程中,其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职业实习的内容又根据每一年的培养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不断推进,从浅到深,从校园延伸到校外。
3.专业短训课程及讲座:每个学期开设短训课程(1~3天)及专业讲座,邀请目标群:一是业界人士,公司管理层、项目经理、美术经济、画廊经营者等经验丰富的艺术组织经理人,针对艺术组织要解决的包括规划和研发、营销与公关、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劳动关系、政府关系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二是强大的国际讲师团,邀请国际专业讲师、研究机构、业内人士带来国际最新资讯与研究内容。三是留学归国的该专业优秀毕业生,他们可以带着年轻的眼光和认识,与学生们无障碍分享目前国际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2.4.2将设计管理能力的培养归纳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步骤
设计管理人才,是设计与管理并重的方向,没有完备的艺术修养就没办法管理设计,没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同样没办法将设计进行管理,所以设计管理的人才培育是设计和管理两方面专业素养齐头并进的。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开发了一套能力拓展训练模式,突出策划能力培养、执行力的训练、沟通能力的提升、专业自信心的建立。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支持下,开发了步骤化的训练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管理能力:
1.计划训练:为一个四人小型聚会进行准备,管理的思维从计划一件小事情做起;
2.采访训练:班级内寻找采访对象,准备问题,起草访谈提纲,准备采访工具。通过对于同学的采访,理性的观察对象,学会用语言进行沟通,寻找问题所在;
3.国际沟通:选择一个国际院校或相关机构,以邮件形式询问相关问题,解决设置问题。进行有效的国际沟通,不仅锻炼学生们的国际沟通能力,更在另一个层面深入了解国际专业动态;
4.资料搜集:根据规定题目,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分类、评析、总结,锻炼资料搜集能力、分类评析能力、文字总结能力、主题发现能力;
5.专案策划:这项训练旨在指导学生进行专案策划能力、细案书写能力、整体形象设计能力、财务预算能力、提案文稿设计能力;
6.专案执行:专案策划后续工程,进行专案执行,真实课题考量工作分配能力、时间进度掌控能力、预算控制能力;
7.结课汇报:邀请业内人士、学系教师参加结课汇报(专案策划提报会),请专家进行专业点评和打分,训练专案汇报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在这套能力拓展训练的实践应用中,我们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0引言
2012年以来,铺天盖地的大数据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各种流行书籍,各大网站、媒体都在谈论大数据,一时间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同时,这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说,大数据,不单纯是数据规模上的大,还在多样性、速度、精确性上都有突破性增长。更重要的是,这种数据的潜在价值也是旧有数据难以企及的。我们这里暂且不论如何驾驭大数据以及有什么样的技术要求,它给我们的一点重要启示就是要注重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满足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使人才更好地满足当前企业的实际需要。
1大数据时代背景引发对人才需求的变革
可以说,在未来的竞争领域,“占领市场必须先占有数据”,也就是要做到基于信息的决策———“用数据说话,做理性决策”,即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和挖掘出对企业有价值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这些支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行为预见镜———帮助企业识别机会、规避风险;②问题良药———帮助企业诊断问题、亡羊补牢;③跟踪检测———帮助企业评估效果,提升效益;④引力动力器———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不可否认,个别公司的决策人具有超人的战略眼光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单靠直觉也能给公司带来巨大价值。那么究竟靠数据分析的决策能否优于直觉决策,我们这里也要靠数据说话。有学者比较了组织中用直觉决策以及用数据分析决策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业绩优秀的组织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分析决策,尤其是在财务管理、运营、战略等方面。因此,可以推断,用数据分析决策比直觉决策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与此同时,根据智联招聘网站显示,短短两年时间,珠三角地区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已接近了需求量旺盛的传统会计专业。可见,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能够对公司财务等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分析以为公司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人才。可以说,传统会计专业注重会计核算,即财务报表编制的整个流程及环节的掌握,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更注重对财务报表数据以及其他有用信息数据的再加工、处理、分析及呈报,以满足管理层经营决策的需要。可以说,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求有不同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与之适应。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管理背后的推动力是时代的变革引发的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从当前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来看,多数院校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与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没有明显区分以及缺乏明确的专业核心课程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对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名称中“信息”二字究竟如何体现没有清晰的把握和界定。因此,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变革。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工作岗位及能力分析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成功申报会计信息管理新专业,并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首届招生。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管理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也成为摆在专业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全体专任教师围绕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咨询、调研、走访,并定期进行讨论、交流,扎扎实实了解实际中的人才需求,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到目前,初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与方法。首先,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账务处理、管理会计、财务数据分析、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具体工作任务体现在: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管理会计,财务数据处理、加工、分析及呈报,以及预算、成本、资金管理等。其次,在新形势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的工作岗位领域,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三方面能力:①会计核算能力,指的是熟悉并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运用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评价;②数据分析能力,指的是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运用Excel、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及呈现;③辅助决策能力,指的是能够依据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公司日常财务等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及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传统账务处理,更倾向于对决策相关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占领市场必须先占领数据”,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制定更多的是基于信息的决策,即“用数据说话,做理性决策”,而数据分析即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和挖掘出对企业有价值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在新形势下,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数据分析引领财务决策信息化。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三个层面的支撑体系,即基于财务会计、强化数据分析、服务管理决策。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以数据分析引领财务决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我们初步形成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1)会计学基础课程:会计信息管理源于会计,不能脱离财务会计,仍然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专业学生要了解财务报表的生成过程及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能够对一般企业常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进行企业纳税申报等。这方面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纳税实务。
(2)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对信息的把握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一般管理软件、财务软件的使用及熟练操作以及简单维护,能够作为关键人物辅助中小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另一层面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报告,满足管理层基于信息的决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数据的来源可以来自公司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需要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的国家经济产业政策、行业市场信息等。其中,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又从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方面是分析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是起主导作用的层面;另一方面是分析工具运用的培养,信息化时代,数据量的加大要求借助于一定的分析工具才能实现数据分析。企业信息化实施及数据分析方面的主要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财经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商务智能等。
(3)决策能力提升课程:新形势下财务人员面对和服务的更多是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清楚公司管理层和决策层需要哪方面的决策信息支持,并通过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提供,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这方面课程主要有: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其中,财经数据分析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及报告撰写各环节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同时熟练地运用数据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数据分析软件应用课程能够让学生熟练运用Excel等常见数据分析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操作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的基本技能。商务智能(含数据挖掘)课程依托商务智能平台,从商务智能概念、商务智能结构、多维数据集内容、数据挖掘、交付等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了解如何运用商务智能的工具、架构以及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数据,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
5结语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求有不同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与之适应。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管理背后的推动力是时代的变革引发的对人才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数据分析引领财务决策信息化。相应课程体系为财务会计基础课程、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决策能力提升课程。我们共同期待,会计信息管理人才将通过数据分析对企业财务等管理决策带来价值增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宪宇.大数据时代企业相关职位设置与人才培养[J].经营与管理,2014(9):43-47.
1.应用性
与公办院校比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偏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录取的生源知识基础较差;二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如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少等;三是科研力量薄弱。尽管许多民办高校在科研上有大量投入,并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措施,但终因民办高校的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科研底子薄,加之师资流动性强、知识资源存量少、社会支持性资源少等因素,使民办高校的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维艰。这些都决定了民办高校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办学将定位于“应用性”。
2.生源地方性
民办高校生源地方性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招生体制的限制,民办高校一般在本地招生;二是费用高阻挡了外地考生。如广东培正学院在2005年批准在全国招生后,在四川与重庆等地录取了6名学生,但其家长不辞辛劳与成本,亲自到学校取走档案,结果只报到了两名;三是即使招到了外地的学生,等这些学生毕业后也会有相当的同学留在当地工作。如海南财经大学2004年从内蒙古招了约120名学生,结果在2007年毕业后大部分在海南或广东工作。地方性特点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及就业定位。
3.就业面向中小企业
广东培正学院对多届毕业生就业的统计表明,约有9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广东中小企业。出现这种现象,表面上与民办高校办学层次有直接的关系,但更深层次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教育所致。这种趋势相对与传统观念来看,似乎更加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但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与办学特点不够一致
民办院校在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均存在模式单一和雷同现象。在实践中,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往往以全国著名大学为榜样,参照其办学模式和培养计划。这种做法使得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不出“地方”及“民办”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与地方工商企业需要不吻合。
2.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不够吻合
当今经管类高校一方面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一技之长”,这就使工商管理的概念或专业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已经独立成为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这样形成了有“一技之长”的带有“方向性”的管理类专业群。狭义的工商管理则侧重强调的是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等职能管理。由此引起了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不明确。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作为一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而且还成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的核心课程,致使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自身专业特长。因此,出现了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看似很多人都认为“就业适应性广”的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变成了“工商管理无专业”的“万不能”专业。
3.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有差距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应用性现以达成共识,不论是培养哪一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无论怎么强调其“实践性”也不过分。但不得不承认,民办高校中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过程中“空对空”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课题教学中基本上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说教式”的方式,情景模拟操练少,忽视学生的参与;二是缺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概念或做法就是加重案例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呼吁多加一些案例。为此,许多教师也加大了应用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解释或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上大部分案例教学形式一般停留在解析应用题层次上,表现为格式化与文本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有“隔靴挠痒”的感觉,缺乏亲身体验与操作练习的效果。
(2)实践教学环节不健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只设置了毕业实习,没有设置阶段性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这就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缺乏连续、渐进的过程;另外,专业课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的课程设计环节。对此,许多民办高校也建立了模拟实验室及相应的模拟实验软件,但大部分软件由软件开发商研制,与专业课程内容练习需要有相当的差距,使模拟实验设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它的社会性实践或教、学、研相结合的相关活动设计的目的性、效果评估及实施控制等工作也有待充实与提高。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思路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新的视角审视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
1.明确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内容。就民办高校中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而言,首先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这是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基础;其二是明确为工商企业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升工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其三是追求特色,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这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广东培正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在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就明确规定了办学要面向广东经济、重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民办高校来看,应用型的特点应体现在: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知识的掌握;第二,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管理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些特点正是管理专门人才职业生涯的起点。所谓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要区别于大专层次的技能应用性人才。首先应该具备应用能力,但同时必须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探索研究,其使命是对应用的研究、对技术的创新和对各类技能进行有效组合和优化。
2.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市场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民办高校立足的保证。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提倡建立“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不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则根据办学特点及条件,其课程体系以“厚基础、重特色”为指导原则进行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优化组合的特征,实行了“模块-平台”的课程优化体系。其中,厚基础表现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必备的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由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形成;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能够体现符合地方外向型经济特点的专业课。如设置了相当量的各类英语基础课与专业双语课程,以适应广东外贸型企业的特点;二是设置了组织行为学、中小企业管理、文案写作等职业特色课程,以适应中小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整合职能管理的教学内容。应用能力上要开发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性课程,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要配比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设计、调研等)的内容,以形成办学特色。当然,在保证了“厚基础”的同时,要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选择也应突出“特色”,如可以设置“家族企业管理”、“创业学”等课程,以适应家族企业学子及创业学子的需要。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拓宽知识与技能范围,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和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工商企业的实际要求,强化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习、模拟实验、课程实践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环节。实习环节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实习教学环节,一是要健全实习内容,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二是要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投入。进入工商企业实习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的最佳途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契约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这种方式无可非仪,但问题是企校双方对毕业实习的认识和要求不是很一致,其任务与责任也不是很明确,往往是企业很少履行毕业实习课程教学的任务,而是把学生当成劳动力来对待,学校则认为是把学生委托给企业去“实习”了。这种情况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学校应加大对实习基地的投入,要将实习基地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实施。另外,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也需要投入,为学生实习时配备所需要的师资、设施与资料。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实践基地。其它类型的实践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程教学、假期社会活动、校园活动中进行。当然,在组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有周密的实施方案。如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方式与标准等。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实践性训练活动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方案设计,既实现实践活动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策划与组织能力。
四、强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是由课程教学“作业”过程形成的。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职能与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不再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空中课堂”获取大量知识与信息。作为学校与任课教师首先要知道和理解当今的课程是什么,还必须应明白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1.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
对于未来管理者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应置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因为当今的管理已经由“效率第一原则”,转变为提高相关关系人满意度的“人本第一”原则。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应体现为:一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关系问题。应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方式;二是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将课程制作成“空中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灵活掌握自己的上课时间与地点,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改变教师的职能。在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化的信息化时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提供服务;四是改变以前那种交作业、记考勤、闭卷“背”、开卷“抄”的考评方式,要为学生提供方式灵活、能发掘学生的创意、体现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方式。
2.科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体现管理过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特点,要用系统的、开放的思维去分析课程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具体内容为:首先,要在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任务。其次,要确定教学过程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模式经历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现在要转到教学互动的模式上来,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当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设计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来驱动的教学策略。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综合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体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3.开发综合性课程[3]
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开设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内涵体现在:第一,实施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方案的制定,使培养目标与定位契合实际;第二,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要力争在真实环境中或仿真环境下实施综合性课程实践教学;第三,要开发反映企业实用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典型综合性项目和相关教学方案,建设开发相应综合性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等系列教学资源;第四,尽量引入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式案例教学;第五,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1.教师职业能力欠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职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现实的问题是,学历高的教师企业经历相对较短,甚至缺乏企业经历,致使课程讲授纸上谈兵。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因学历不达标而难以进入学校任教。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难以满足酒店企业的需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的机会减少,即使教师到酒店企业挂职锻炼,但角色意识仍不能与酒店管理人员比拟。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差,造成理论教学与酒店实践分离,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使得高职酒店管理教学不能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内容不适应,人才培养与酒店业需求错位
关于学校酒店管理教学的不“实用”,用人单位多有反映,学生本人也在参加工作以后深有感触,究其原因是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系统性强,但不符合酒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教学内容不合理与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缺失有更直接关系。学校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传统的课程体系讲究系统性、逻辑性,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3.重技能培训轻能力培养,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近几年,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不少高职院校认为培养动手能力就是掌握酒店服务技能,专业特色就是实践课程的开发,于是增加技能培训,调酒、茶艺成为时髦课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忽视了学生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因而脱离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4.生产型实训基地缺失,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弱化
酒店服务是与人交往、沟通协调的工作,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客人的消费心理,为客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因而,生产型实训基地在酒店管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很多学校缺乏这一必要的教学设施,由于实训场所的局限和不充分,有的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为保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开设了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模拟不是实景,学生所面对的是静的物,缺少酒店企业文化氛围,无法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熟悉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难以满足实际职业技能培训和酒店企业文化熏陶的基本要求,因而成为酒店管理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
5.校企之间缺乏深层次合作,管理能力提升环节亟待加强
酒店管理教育的实践性特别强,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需要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但酒店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酒店安排实习学生岗位的慎重。对于学生更多的能力培养,特别是管理能力培养,不是在实训室,而是在实践这个大课堂。学生的教学环节完成了,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培养就达到了既定目标。端盘子做床是酒店从业人员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调酒茶艺训练可以丰富学生操作技能,但培养的人才不仅是熟练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还有更深层次的行业管理能力要求。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不愿安排学生轮岗,特别是学生实习期间接触不到管理岗位的锻炼。很少有学生受过指挥人的训练,根源在于校企之间缺少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
二、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酒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离不开管理者的思维与实践。合格的酒店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酒店企业发展的基石,需要有从业素质、管理意识、管理思维,掌握管理的手段,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培养能够满足酒店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专兼并重,强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专业建设之本,缺乏具有酒店管理实践能力的教师,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外著名的酒店管理学校对教师都有一定的要求,必备条件是要有经营酒店的经历、丰富的行业经验,甚至做过高层管理。每隔三五年,还要回到酒店企业,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经营信息,因而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就我国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育师资的现状而言,通过短时期的挂职锻炼就成为合格的酒店管理教育的专业教师,显然是不现实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走出校门进企业,拓展教师深入进行实践活动的渠道,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吸纳有教师潜质、酒店经历丰富的管理人员,作为专业课教师的补充。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批的能工巧匠进入学校,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实行企业教师准入制度,对企业兼职教师给予必要的教学技能的培训,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使其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单就目前来说,最简捷的方法是校企双方教师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承担同一课程不同部分的讲授工作,满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使学校教育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培养有理论、懂业务,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酒店高素质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工学结合,构建适应酒店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由于酒店行业工作实践性的特点,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有利于酒店管理教育的专业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专业成长的要求,突出职业的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以酒店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设计,既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又要遵守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使其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根据不同时期设计不同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使其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提升,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教学变革,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同时在“学习—实践—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环节的设计。有的学校与酒店企业以各自的需求为依据,相互支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采取“旺入淡出、淡旺互补”方式,安排学生理论教学、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既在旅游旺季时,安排学生进入酒店企业顶岗实习,由酒店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职业技能的锻炼;淡季返回学校上课。根据酒店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小学期,这样也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岗位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
3.注重学习环境设计,加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酒店管理教育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成为合格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前提。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入校抓起,培养学生的服务观念、管理意识。通过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使学生具备酒店“准职业人”意识,自觉按照行业准则要求自己。在校期间,除了进行必要的基础专业知识、服务操作技能的学习外,劳作教育更不可少。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是育人场所。日常行为规范,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教室、宿舍等环境卫生清洁与未来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也应是检查内容。每个年级,承担不同的训练项目,服务与管理训练交替进行,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成酒店经理人所必须具备的爱岗敬业、善与人处、团队精神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职业素质基础。
4.校企深度融合,突出酒店管理专业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讲授内容的改革,更需要充分的实训设施、操作设备来支撑。在国外,酒店管理学校大都拥有自己的酒店,有的学校本身就是一座酒店。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立一定规模、上档次的酒店作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是不现实的。学校的专业教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所有的实训项目都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最可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挖掘和整合学校、企业、社会资源,以校企合作、投资入股、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校中店、店中校、“校店合一”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根据酒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完整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即行业认知、模拟训练、服务见习、顶岗实习、管理见习,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校店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把酒店的运行与管理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师生共同参与酒店的服务与管理,用客人的感受体验对酒店管理的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揣测客人消费心理,从服务与被服务的模拟中潜移默化中增强职业意识、体会酒店服务的真谛,逐步形成管理者的逻辑思维,为其在酒店行业的发展奠定职业能力基础。
5.培育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是为酒店企业提供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重要任务就是将管理的诸要素在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培养学生的教学内容,实现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引导,并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服务员不等同于合格的管理者,重要区别在于有无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而学生的管理意识需要培育、诱发,管理能力需要引导、培育,管理意识的培育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从笔者长期从事高职酒店管理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看,采用“组团式”实习方式,组员轮流担任见习领班、见习主管,对学生适应环境快速进入管理角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给予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如管理素质、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理论学习与顶岗锻炼,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返回学校分析、总结、提高、提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