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9 10:52: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孝字的文化内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的问题是:1、识字方法单一,这些识字方法都是我们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编口诀等,乍看这些方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然而仔细一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不足:“加一加”“减一减…熟字记生字”这些方法容易造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汉字的反映主要是对字形的直观反映,虽然他口头上能说这个字是由哪一个字和哪一个字加起来的,或者说哪一个字减去哪一个字是哪个字,然而可能一转背就忘了这个字的读音了。2、识字“回生”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们对汉字缺少意义上的理解所致。识字量的增加带来了挑战,在加大识字量之后,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回生”现象以及错别字增加等问题。
对于汉字来说,教学时大多时候局限于教材,即使能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也只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东西,每一个汉字只是一个字而已。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汉字不能进入自主能动的享受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的要求首先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然后才提出识认要求。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因此,让汉字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孩子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字,这是识字教学应该承载的重要任务。
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学习汉字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方法:
象形分析法:主要针对象形字,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学“鸟”字,在黑板上贴一张小鸟的图画,然后出示“鸟”的字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一撇是鸟头上的羽毛,一点是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鸟挺起的胸膛,最后一横是“鸟”的尾巴的结论,牢牢记住了生字。
会意解构法: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了解各个构件的意义,再将这些构件的意义连缀起来理解字义。如我在教学“膊”一字时,先让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胳膊”、“赤膊”等等,学生讲了许多,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找的朋友都非常正确,这‘膊’字呀是形声字,‘尊’字表音,‘月’字表义。想想这里的‘月’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现在孩子们脑海中理解的“月亮”的“月”意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学生一般都猜不到,当他们的答案一次又一次被老师否定时,学生的求知兴趣空前高涨,不用老师说要认真听,他们的小耳朵都竖得直直的,当老师说这个“月”在古时候是表示身体的意思时,他们都睁大了眼睛,一幅不可思义的样子,都觉得汉字实在太神奇了!接着再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哪些汉字也是“月”字旁的,想想为什么这些字中有“月”字旁呢?学生们发言极其踊跃,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古人造字可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要你用心观察,多多去想,你会发现里边藏着许多学问呢!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元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文化营养,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筑梦中国”的精神动力,需要不断继承和大力弘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撬动“中国梦”的杠杆;创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崛起之途,助力实现“中国梦”。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等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这里,孝文化资源丰富,浸润人心。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发掘孝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大力推进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
一、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内涵
1.孝文化的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父慈子孝,十分和谐。《辞海》中注释“善事父母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孝经》和《二十四孝》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著作,综合起来,孝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珍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要行孝首先要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全的身体是孝敬父母的前提;二是孝敬父母。不仅是赡养父母,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1];三是“承志”、“立身”。古人认为,继承父母的意愿及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孝行,而干出一番事业是最大的孝;四是“谏诤”。孝敬父母并不是言听计从,一味顺从,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要敢于直言规劝;五是慎终追远。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和特点使孝文化的思想从事亲,尊敬长辈,厚待亲友进一步深化为对君主的忠诚、对国家的忠心,对社会的责任,“小孝事亲,大孝事国”[2]成为孝文化的深层内涵。
2.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已成为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创新创业文化已在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蔚然成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在大学生长期创业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训练基本的创业技术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既是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又是职业教育追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更是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的价值超越。
通过分别对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对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内涵已经有了一定认知与理解。这两种文化看似是孤立的,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孝”有小孝、中孝、大孝、至孝四个层次,无论是孝敬父母,还是忠于国家,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自强不息,立志创业,都需要创业创新文化的引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为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当创业成功,才能更好地孝敬父母,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二、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1.特色育人文化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需要。
高校肩负者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更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优良的校园文化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校园文化应该是常新的、与时俱进的。学校立足本土特色,大力推进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文化,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有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把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特色育人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孝”的本义是孝敬父母,深层含义包括对他人的关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忠于国家。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他人及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教育能有效挖掘学生潜能,培育学生的创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育人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利于形成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培养具有“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的载体建设
1.特色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充分发挥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就应该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育人氛围,让特色文化如同空气,流淌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萦绕在师生身边。因此,学校应注重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把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学校的硬件环境到人才培养目标,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角一景到师生的精神风貌,从教学到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都要体现特色文化育人的理念,让特色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校园的每一片土壤中,不断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2.设置特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必须结合孝文化、创新创业文化教育的核心元素设置科学、合理的配套课程体系,才能达到特色文化育人的功效。特色文化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精神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以理论传授形式对孝的内涵及孝道精神进行解读,效果会更好,而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培养则要在实践中进行;其次,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渗透性。文化育人不是孤立的,应该与知识育人相互作用,创业课程可以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E-BOSS”创业班开设了《网络营销推广》等课程,学生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学这些创业知识会觉得很容易。同时,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中,老师也会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及职业责任感。
3.建设特色文化育人基地。
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育人重在实践。学校多举措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中华孝道创业园,先后被评为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华孝道创业园以创业支撑、支持志愿服务工作,弘扬中华孝文化、志愿服务文化,以中华孝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引领创业,打造中华孝文化的新形态。中华孝道创业园企业,员工都是志愿者,把企业利润的5%至20%用于弘扬中华孝文化,用于志愿服务。在以中华孝道创业园为首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中,学生睿智创新,激情创业,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态势。除了在校内建设大规模的特色文化育人基地,学校还把特色文化育人向校企合作企业延伸,在条件合适的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创业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感恩意识。
4.以活动为抓手,营造浓厚的特色育人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把特色文化育人工作引向深入。学校每年开展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为创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赛促创,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文昌大讲坛”活动,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创业专家等来校讲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讲述关于孝道的感人故事,传授宝贵的创业经验;开展孝亲爱老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不断培育与发现新典型,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引导和激励师生学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
5.整合校外资源,积极搭建特色文化育人新平台。
古代“二十四孝”中就有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三孝”发生在孝感。近年来,在孝感大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浪潮下,修建了以孝文化为主题的董永公园、黄香公园等,学校可以在继承和弘扬孝文化实践教育中,带领学生到这些主题公园参观、学习,加深对孝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孝感不仅是一座孝文化名城,而且是一座新兴的发展城市,建有大面积的科技创业园,用于培育和孵化中小型企业。学校充分利用资源,每年开展“创业开放日”交流活动,吸引许多企业家来校交流创业经验或邀请知名企业家开展创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6-01
中华民族关于孝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初具雏形成于西周时期,成熟于孔子所在时期,经过后代人们一点点的完善、积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精神体系。
一、孝的含义
据史料 记载,我国商代早就出现了“孝”字,距离今天已经有了很多年历史。在金文中,“孝” 字,由“老”与“子”组成,结构搭配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孩子背着一位老者。表现出一种侍奉老者的形象。作为中国有名的儒家经典――《论语》,其中,“孝”出现了 17 次。尤其是在前十章,均都涉及到“孝”的美德。因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1.孝在敬养,孝是有层次性的
古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小戴记・祭义》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综上所述,孝表现为:首先,要养亲,敬亲。王璐的《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中有有体现,例如:该文提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其次,孝敬父母时,在敬亲的基础上,要和颜悦色,善始善终。程艳芝的《论语 》 中 “孝 ”的思想探析中提出:《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
再次,在悦色的基础上做到无怨。也是在韩高良的析《论语》中的“孝”中提出:《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无怨。”
2.孝在不忧,孝要让父母安心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作为人女,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就是对父母孝道的开始。《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顺父母就要从爱惜自己的身体这种小事做起,不要让父母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担忧。进而自己再努力学习,工作。
二、 如何行孝
1.要继承父志,父道
王璐中的“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提出子承父志,实现长辈未竟的遗志。例如:《论语・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的“三年”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有可能是一生。这是一个自觉性很强的过程,需要很大的毅力。”
2.要以礼祭祖先
李振坡《论语》之孝孔安国传:“以念祖德为孝,以不骄慢为恭”。中提出孝的使用范畴,是在供奉先祖时出现的。”[6]还有《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6]这里的“无违”指不要违背礼的规范。父母活着时,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以后要按礼祭祀他们。”可见祭祀祖先的重要性。
3.要仁爱他人
亲情关系是人伦关系的核心;我们要把这种对亲子的“孝”扩张为“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孝”的最高体现。“忠”主要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主要指“己欲利则利人,己欲达则达人。”
4. 委婉劝谏
孔子在倡导人们要“敬爱 ”父母的同时,提出了子女可向父母谏诤的意见可作是家庭中民主思想的 一点体现,也 可说是时代的进步与升华。《论语 ・里仁》中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过错的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任性,语言粗鲁,即使父母做错了,也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曾子《事父母》所说:“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孔子生活的时代,家 长的权威和尊严是占统治地位 的,在 家庭中是没有“民主”可言的。在这种情况下,孔 子能提出“事父母几谏 ”的建议,应 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也是孔子“孝”论中的又一闪光点。
三、行孝的价值
1.孝的社会政治作用
一、孝的内涵
孔安国在《古文孝经序》中讲道:“自有天地人民以来,而孝道著矣。”可见孝的起源极早。据相关史料记载,孝源于母系社会时期,至西周时,孝便开始规范化、制度化了,并且成为了一种政治伦理,一种社会规范。后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派的推崇,孝的价值和内涵更加明确,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孝的行为标准。
孝的含义是什么?从文字结构上看,孝是由省写的老与子俩部分组成的;甲骨文中的孝字是会意字,意思是小子挽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说文解字》写道:“孝,子承老也。”《尔雅释训》则认为:“善事父母为孝。”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简单概括起来讲孝的内涵便是“亲亲”,即要善待父母,子辈要对父辈敬爱侍奉,对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要敬要养。《小雅》中写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捋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富我,出入腹我。”父母生养我,经受了许多痛苦,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爱护我,教育我,而我想报答他们的恩德时,他们已不在人间。不难看出诗中深刻地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哀思和愤怒。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肯定西周“亲亲,尊尊”的孝道思想上,对孝道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从而明确了孝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价值,提出了实施孝道的行为准则,使孝的内涵更加丰富。时至《孝经》《礼记》成书,儒家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孝道伦理体系。
毋庸置疑,《孝经》是儒家学派孝伦理的系统化。此书分为十八章,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心生也。”在深刻地论述了孝的价值、意义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要求与规范。从《天子章》到《庶人章》更是列出了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这五种不同政治阶层人实行孝道的具体准则,是谓“五孝”。《孝经》中对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不管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只要你愿意便能够行孝,尽孝。孔子说能够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便是天子的孝道,故在《尚书・甫刑》中讲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在论及卿大夫的孝道时《诗经大雅》写道要从早到晚晚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认为老百姓的孝道就是孝养父母。孔子则认为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作、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孝乃是人类最根本的首要品行。是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他在《纪孝行章》中更进一步地指出孝子侍奉双亲要敬,要能至其乐,使父母高兴,亲病则忧,丧则哀,祭则严,如果不孝就会受到刑罚,是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部孝也。”总之,《孝经》使人们知道了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从而使孝的思想外化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此后出现的《女孝经》《酒孝经》《大农孝经》等书使得孝的规范更加具体化。
二、孝教育的推广
黑格尔在谈及孝文化时讲道:“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可见以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是一个教化的国家,这一点尤其显现在中国政治与文化政策的相辅相成。孝历经千年发展,这是与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与效仿是分不开的。
(一)古代社会的孝教育
1.礼法的约束为孝推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西周时期孝与宗法政治联系紧密,认为只有对先祖和父兄的崇敬和孝顺才有利于周王政权的巩固,因此统治者把提倡孝悌作为强化政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背亲忘祖德现象时有发生,孔子为了进一步弘扬礼法,在西周孝德的基础上,对孝的内涵系统化、思辨化,将孝从单纯的家庭血缘的范围扩大为一种社会道德,进而将孝纳入礼法体系,此后孝一直受到国家礼法的维护。尽管秦朝崇尚法律,但也提倡孝道。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简封诊式》记载:某家甲控告其子不孝,官府按其所告查办,将其子断足,迁蜀边县。魏晋时期法律规定“求留养亲,昌哀求任”以强制力量鼓励人们去尽孝。在北齐有“重罪十条”,其中第五条是“恶逆”,第八条是“不孝”,倘若犯了这不孝之罪,就是国公贵族也要严惩不贷。之后隋朝的开国皇律就效仿北齐的刑罚,并且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将此作为封建立法重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后各朝代的礼法中相继延续了这一规章,是称“十恶不赦”。孝由于受到统治阶层的需要,被纳入了国家礼法的体系,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下来,这样社会就接纳了孝悌这一思想。
2.统治者以“孝言”“孝行”进行示范,进一步宣扬了孝的思想。
在论及古代君王天子的孝道时,《孝经》:“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诗经》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孝经广扬名章》写道:“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因此懂得以孝治天下的历代君王都不遗余力地推行孝,甚至亲身厉行,争做孝的典范。汉文帝是以孝仁即位,因以孝治天下而为世人称赞。据民间相关史料记载,汉文帝在其母簿太后卧病在床的三年中,一直是“无昼无夜侍左右,无冬无夏奉高堂;未曾问病已断肠,未曾进药口先尝”。在唐朝,唐玄宗更是亲自为《孝经》作注。历代天子的以孝行为典范的做法,对孝思想的传播,对孝教育的推广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3.在各朝代的选拔官员制度上也大力提倡孝。
隋唐以前,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各个朝代的选拔标准虽不尽相同,但孝廉一直被视为其考试科目的重要内容。唐高祖时,设置童子科制度,“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十文,通者与官”。清雍正时期多次命举忠孝节义。可见,孝在各个时期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上以孝出名的男子都可以由当地长官推荐并且担任重要职务。西晋时期的李密学问出众,孝名远扬,晋武帝便召见他为官,但他却写下《陈情表》婉拒了圣意。天子能够批准他的请求完全是感于他的孝,不难看出当时孝子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者。”在历代统治者大肆宣扬孝行孝德时,各大家族有关孝的教育也盛行起来,这些孝的教育大多以乡规民约的形式出现。如范仲淹所制定的《范式义庄规矩》,王守仁的乡规,吕坤的《训俗简编》,等等。这些乡约民约的主要内容大抵都是宣扬孝道孝行,重要的目的还是维护家族乡里的稳定和发展。在民间也十分重视孝教育。人们所接受到的关于孝的教育都是以简单的故事、歌谣、图画为主,如《二十四孝》、《劝孝歌》、《百孝经》、《柳枝词思儿曲》等人们通俗易懂的书籍。此外,各种地方戏也是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和孝行孝德有关的地方戏出现在街头巷尾。至此,有关孝的思想便播散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中国民众的普遍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古代学校和家庭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学而优则仕的人才。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科举选拔制度紧密相连。由于历代统治者对孝行的大力提倡,孝的教育便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儿童进入到小学教育阶段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识字修身,但孝道是其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最主要内容。蒙学教材重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谓的“诗三百”)和弟子规。这个阶段教材大都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述孝行孝德的故事,教育孩子懂得为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懂得长幼有序,孝顺父母,使得他们从小懂得孝悌。在入县学、太学时,学生要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圣人的孝德,深刻地体会孝的内涵与其价值所在。进入仕途考试时,《孝经》是必考科目。由此可见,学校的孝教育贯穿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孝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文化。
同时,孝教育还体现在家庭教育之中。对古代的家庭教育而言,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孝悌爱长的教育。颜之推在《生子孩提》以文中写道:“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林则徐写信给自己的儿子时说:“须孝顺奉母。”此外,古代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视对女子的教育。它们的教育由两部分构成,即女红和孝悌教育。古人认为孝是女子的必备品德,女子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教育的内容大多源于故事,如《女诫》、《女孝经》、《女二十四孝》、《烈女传》等。这些故事对女子灌输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思想,古人以女子被休为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女子侍奉公婆的教育尤为突出。
三、孝教育的承继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对孝的教育是由社会、学校、家庭这三方共同协力完成的。历经千年,孝的思想教化已深入人心,内化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品格。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关于孝的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显示出了其消极、糟粕的一面。
由于历代统治者奖励孝子,有的人就弄虚作假,把孝道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有的人虽然真心尽孝,却措施不当,出现了种种愚昧的行为。根据史书记载,自陈藏器在其书《本草拾遗》中提到人肉能治病起,民间就兴起了割股肉为自己父母治病之风。让人不解的是这些荒唐的行为还不止一次地得到朝廷的嘉奖。如宋朝书籍中写道:“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幕。”又如《二十四孝》中记载的“孟宗哭笋”、“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故事。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违反了人性,而且构成了犯罪。究其产生的根源,主要缘于统治者为维护自身阶级地位将忠与孝单一的结合起来,曲解了忠孝的本义,从而麻痹了百姓的思想,致使社会上愚孝之风盛行。
传统文化往往都是精髓与糟粕并存的,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汲取其合理的部分。在当代,孝文化和孝道逐渐被弱化,孝道缺失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因此重提孝道,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孝教育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损伤就是践行孝道的开始。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未之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毁伤身体,自身残疾,就不能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不能尽到孝敬父母之责任的。可见全身是事亲的前提,此外,很好地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为了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减少他们的精神负担。
其次,学习孝文化能培养青年敬爱父母的意识,使得他们学会感恩。古语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葬,毕则祭。”可见,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要求,但不是说只要赡养父母就是孝,孝更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孔子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意思是孝顺不但是奉养,而且要尊敬。
最后,学习孝文化能培养青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为理想而不断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事业上有所建树才是孝的终极目标,不难看出学习孝文化也是践行“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应然之意。
参考资料:
[1]中国孝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文明传承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诸多典籍中都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孝”这个字本身就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其最早出现在典籍《尚书·尧典》中:“岳曰:‘以孝,又不格奸’”,指舜能以孝行美德感化父母兄弟,从而使家庭和睦。在说文解字中,孝,会意字,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的下半部分,故而意为子背着父母,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即为“孝者,善事父母者也”。由此观之,孝的本意是指家族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由衷感情,其出发点在于维系血缘情感,保持家庭的稳定与和睦。
然而《论语》中“孝”却似乎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涵义,并据此分为了几个由低到高的层次。
一、“孝”的第一个层次:养
众所周知,“孝”的最基本方面就是在物质上赡养父母长辈,这也是在上古时期就有的关于“孝”的基本含义,今之孝者,首位能养,这是子女回报父母的抚育之恩,进而去表达反哺之情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1]
故而,孔子首先就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以达到最初的“孝”,例如要“能养”,还有“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2]。
与此同时,这一层次还要求我们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3]
然而,是不是做到了“有所养”,就达到了“孝”的要求呢?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在孔老夫子看来,这仅仅只是“孝”的最初一个层次,侍奉父母,需要做到能养且敬。
二、“孝”的第二个层次:敬
孔子认为侍奉父母要做到敬养,所谓敬即是指为人子女对父母始终保持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仰。
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4]又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5]
故而要满足“孝”的要求,除了满足父母适当的物质需求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要让父母身心愉悦,即要有“愉色”。“孝”应该首先是体现在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上,换言之,实行孝道,最重要的是培养对父母的孝敬之感情,不仅要懂得应该怎样做,更要在日常行为中自觉培养“孝”的情感,使这些行为规范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要求,而不仅仅流于形式或仅仅成为一种经济领域中的赡养行为,否则就“与犬马同”了。
三、“孝”的第三个层次:少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7]在这里,笔者认为其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求学、工作在外,一定要让父母少担心。即做子女的要做到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子女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这样也就做到了“孝”。[8]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发生在子女身上的任何事情都会深深的牵动着父母的心。故而,为人子女者一方面要照顾好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发肤有所毁伤,以令父母担心;另一方面则要时时小心,事事谨慎,不做有违法理之事,不让父母有除了疾病之外的担忧。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做到了这些,也就算的上是尽了“孝道”了。
四、“孝”的第四个层次:守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儒家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孔子讲的“克己复礼”就是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9]而在《论语》中,“孝”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不违礼”。
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10]这一章的两个“无违”就充分体现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至于“无违”,宋学家朱熹解释为“谓不背于理”[11]。
“生,事之以礼”使父母在世时开心愉快;而“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体现了对于父母身后的孝道,丧尽其哀,祭尽其诚。孔子“礼”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教化作用,展现了相对强大的正面力量。其一方面教育了人民;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民心,培养了人民的感恩之心,使得人民更加了解道德,更加敦厚。
五、“孝”的第五个层次:不怨
“孝”的标准是否是指作为子女的一定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的任何要求呢?也不尽然。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12]这句话说明身为人子,在对待父母时并不一定只是一味的顺从,在必要的时候,还应当对于父母所存在的问题有所谏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行事之时,一定要服从“礼”的要求,即便意见不被采纳,也不能“有怨”。这一点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13]故而我们理应做到既不愚孝,也有自己的处世智慧。
六、“孝”的第六个层次:传承
这是“孝”的一个较高的表现层次。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将“孝”仅仅停留在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及守丧之上,在孔子看来,“孝”在一定层次上是超越于“父”与“子”的自然血缘关系层面的,它还体现在“子”对“父”的文化生命甚至价值生命的传承之上。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先进》)[14]愚认为这里所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之传承,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种传承,我们的家庭文化与氛围才能薪火相传,我们民族的文化与氛围才能够绵延不绝。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家庭一直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家庭既是生活的单位,也是生产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家庭还是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根基。而“孝”则是维系这些根基的一个基础。
正如论语中所提到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先进》)[15]
“孝”一方面成为构建“仁”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型塑了各个家庭的价值观与整个民族的品格,使得百姓亲人爱人,且由家庭中对于亲属的爱推广至对大众的爱,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天下万民的安居乐业,故而始终值得为我们所借鉴。
注释:
[1]张元:《中的“孝”思想解读》,大众文艺,2011年,第23期。
[2][3][4][5][6][7][10][12][13][14][15]杨伯峻:《论语释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
[8]韩高良:《析《论语》中的“孝”》,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孝的力量来源于至真的亲情。《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作为古代道德的根本,是毋庸置疑的。在家庭中,孝是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对社会而言,是融进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孝的本意是对祖先的崇敬,后来转变为对长辈的孝敬。在儒家思想中,孔子将孝道文化加以集中提炼,赋予了孝自然亲情和人格平等的内涵,孝文化得以传扬。借助儒家学说的正统化,孝实现了个人情感和社会道德的高度一致,以孝治家、以孝治国成为了中国特色的家庭道德和国家规范。
汉代对孝格外推崇,提倡“以孝治天下”,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为了表明对孝的尊崇,汉代皇帝多以“孝”为谥号。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孝悌褒奖、赐爵达32次。对于著名的孝子,皇帝更加重视,把其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精心扶植。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
从汉至清,孝治之风伴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形成了牢固的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和心理情感。
对于中国的孝道,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国的执政者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形式,激励人们孝敬父母,使人恪守孝道,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维护了国家的太平。
当然,孟德斯鸠看到的是孝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传统的孝道在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工具时,它过于强调服从,过于强调对在上的君父尊长尽忠尽孝的责任。但是,无论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都不可否认其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基本社会道德。
与社会道德而言,家庭伦理则是孝最基本的内涵。先秦儒学有关孝的思想中,以血缘亲情为孝的基础内容。孔子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的关心出于真情流露,才有可能对父母和颜悦色。可见,孔子讲孝以敬为要,这种诉诸亲情表达和维系家庭和谐的“孝”,是孝道得以千年传承的主要原因。
在农耕社会中,家庭是独立的经济单位,家长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在家长的领导下从事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服从家长的领导。这就是产生“孝”观念的根本原因。在此种观念下,家庭成员之间,只有长幼区别,只有“孝悌”观念,而没有相互尊重的观念。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总称,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一、德孝文化背景及意义
在现在学术界,地域文化已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将地方传统元素应用在当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背倚龙门山脉,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是四川全域旅游发展试点,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孝泉镇隶属于德阳市,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古镇,她以自身的独特魅力,传承精神,民俗特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德孝地域文化。孝泉的独造性、开放性、传承性、全球性,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近年来,孝泉旅游以特色资源为中心,以差异化发展为追求,虽“一门三孝”典故传播迅速,享誉中外,但与火热的故宫文化元素相比,德孝旅游资源在文创产品创作的运用上更多追寻传统发展道路,体现为原汁原味、集约型发展模式,缺少创新意识,使消费者受众面有所限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德孝周边文创产品还未有系统的整合设计,其周边文创设计因以“孝”为主线,糅合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观念、新思想,如必须爱党爱国爱集体,对父母孝敬,同邻里团结和睦等元素。因此,基于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开启对德孝周边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研究探索[1],需按照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本土特色,开发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产品设计,探寻文创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2]。
二、德孝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在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德孝周边文化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融合民族文化内涵,传播中华德孝精神。用产品与时代结合的方法推动游客购买力,对文化进行再创造,从而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文创产品,增加地区居民经济收入,实现乡村振兴[3]。在孝泉地区,安安、姜太公形象深入人心,这些主题文化元素经过不断地融合、打造后,形成了小规模的当地文化体系。但针对年轻消费主力军,当地人物IP设计缺乏新奇、卡通形象,较难吸引这类消费者,从而难以推动文创产品的销售业绩,打破传统分销模式。因此,形成高品质的当地文化艺术设计,抓中发展机遇,注重打造地方邻姑泉、武圣宫、清真川菜等IP形象产品,是现在德孝周边文创产业需要完成的历史命题。
三、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创新及应用
(一)设计创新
1.设计年轻化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传递的载体,也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依托当地现有资源,挖掘内涵设计,是文创产品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故宫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不难发现,设计出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文创产品,运用线上+线下资源营销,是现在文创产品的变革之路。从雍正的卡通形象再到故宫博物馆的纪录片拍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成熟的IP文创资源,通过对故宫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的挖掘、再创造,设计出迎合年轻人购买欲的文创产品,是它成功的关键要素。相比故宫文创而言,德孝周边旅游文创产品应结合当地历史人物资源,提取年轻化设计理念,挖掘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形象要素,从不同层面、角度呈现并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如提取安安形象的具象化元素,加以生动漫画插画式的表达形式;可将“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等故事进行扁平化处理,加工重塑,使其和商业化中的美食包装相结合,通过活泼生动的形象,良好而又亲民地展现德孝文化,深入表达中华精神。
2.设计实用化
只有设计者们将视觉美感与产品实用性相结合,才能突破现有文创产品的销售瓶颈,拓宽市场规模。这要求设计者从当地民俗生活出发,注重产品多样化功能,有意识地提高其使用率,才能刺激旅游者的购买欲。让游客在当地观光旅游的同时,成为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在发展旅游活动与购买行为之中,游客通常会考虑到是否方便携带,因此,设计者们应多亲睐体积较小、观赏性强且易于收纳的精美包装产品。如将德孝当地特色元素提取反映在麻饼、果汁牛肉、牛排火锅等市井文化中的方言来进行文字设计,从文字中提炼本土特色文化元素,从而传播德孝中华美德,对孝泉地区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应用
1.创新传统产品造型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审美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市场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传统产品,但面对新业态、新趋势的挑战下,品牌想要创造出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独特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漫画、插图是当代流行的趋势,从青岛崂山卡通道士形象,到广汉三星堆复古面具装饰,都要求着德孝文创产品需转化设计元素,将多个元素创意性结合擦出火花,形成视觉性的冲击力。因此,寻求传统产品造型的创新,设计者们急需扎根地方,领会当地文化本质,优化载体,赋予生动形象。
2.整合品牌文化跨界
如何将德孝文创产品推入市场,不仅要求政府对孝泉文旅小镇的政策性扶持、打造,更需要通过合作、赞助等模式,拓展自身品牌价值,达成跨界合作,形成良性循环体。这不仅能充分整合双方资源,更能充分体现叠加效应,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的同时,打造文旅印象,实现共赢局面。如花西子公司积极引入KOL线上平台,与贵州苗族文化携手,推出彩妆礼盒,实行限量发售,在销售上业绩显著,在文旅市场上也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传播了中华苗族文化。使文创产品潮流化、经济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感、话题感、新鲜感的革命性产品,使更多的旅游者知晓孝泉,感知德孝文化内涵,进而更进一步刺激产品消费,从而以文创产品为媒介,传播中华德孝精神。
3.结合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是以目的地景区景点为窗口,以实体建筑、自然风光为载体,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物质总称。加强对孝泉、德阳周边的地域文化挖掘,从而链接德孝文化产品旅游资源开发,分析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的意义,探索产品设计创新的突破口;中国德孝城气势宏大,古朴、整洁的青砖瓦房,悠远宁静,为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多容性,结合德阳德孝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自然景观、特色建筑、人物故事等元素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本土化旅游资源产品升级设计的途径与方法。如,孝泉镇需明确景区标示标牌系统,优化安安送米卡通形象,赋予语言文化景观内涵,从而无形中传递文化形象,传播德孝精神。
4.融合终端产业发展
长远来看,如要推动孝泉地方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需构建完整的从设计到分销的产业链,旅游主管部门应大量开发外包公司服务,规范产品量化指标,加强对可靠商家的供货。注重提升服务意识,要求提升售后服务标准,解决消费者购买与商家经营的后顾之忧。结合线上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搭建网购分销平台,提升经济效益,扩大德孝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弘扬德孝精神文化。终端企业需抓住宣传时机,推出限量文创产品或有代表元素图形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借助孝泉每年传统的“上九会”,期间现场热闹非凡,人流量较大。终端通过以此为契机,以三孝园改造工程为时机,大力传播回族、汉族和睦相处下的孝泉本土旅游资源,从而助力于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迎合新时代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主旋律。德孝文创产品设计的提出,不仅将生活变得有趣,也给逐渐被年轻人所遗忘的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德孝民俗文化的挖掘,将风俗与审美相结合,提炼以实用性、文化性和美观性都不可缺少的文创产品,从而符合消费者的人文精神,满足其欲望产生。在对德孝传统元素的理解基础上,加强对当地符号化的开发与转化应用,使产品年轻化、生活化。通过合理地跨界设计,创新产品色彩搭配,从视觉上突破传统设计,深化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有现代文化又有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孝泉地方风格的文创产品。德孝文创产品只有基于本土文化的高度自信,才能带动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精神富裕,从而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磨炼.基于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16,37(16):18-21.
孝文化指在孝敬父母的问题上所形成的观念系统。《文化学辞典》对“孝文化”的阐述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被古代百姓所普遍接受。”中国“孝文化”是在华厦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的思想观念经过历代圣哲与统治层的大力倡导,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不仅影响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而且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
衢州,古称姑蔑、大末、信安,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一方山水,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孝文化”活生生地存在其中。根据浙西衢州的历史痕迹和平日工作的接触,“地名”、“牌坊”、“祠庙”、“戏曲”、“雕刻”与“口头传说”等均对“孝文化”进行了有力的阐述与表现。
一、有关“孝地名”文化的表现形态
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古地名“孝悌里”,位于城市北面衢江南岸。作为古地名,忠实地记载一则千年以前的“孝悌”故事和相关“孝悌”文化遗存。“孝悌里”于《明一统志》中载:“在府城北五里,宋赵宅,赵丧继母与弟赵拊结庐守墓三年,足不出庐。”县令榜其孝悌,南宋文学家楼钥题书“忠孝之家”,因此沙湾村又称“孝悌里”。但孝悌里作为村庄地名已鲜为人知,仅在历史文献中能查阅。
中国的孝悌文化,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地名“孝悌里”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对广大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素材。
以地名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全国各地也有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例如:山西省“孝义”县,以县人郑兴孝孝义得名。湖北省有“孝感”县,以南朝孝子董黯立为县名。浙江省湖州原有“孝丰”县,相传孝丰历代多孝子故名,并县后称孝丰镇。金华市有“孝顺”镇,相传古时有许姓孝子孝顺父母得名。江西省东乡县东有“孝岗”镇,源自孝子岗地名。四川德阳市有“孝泉”镇,以东汉孝子姜诗家居园中泉池“孝感跃鲤”诏名“孝感泉”得名。此外还有广州“光孝路”、“光孝寺”;徽州“慈孝里”;南京“孝陵”等以“孝”命(得)名的地名,作为地名标识在留存。每一处地名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的一种形态。
二、有关“孝牌坊”文化的表现形态
衢州北门外赵故里沙湾村“孝悌里”牌坊,又称“忠孝之家”牌楼。旧志按:其地在今城北,名书院。上仅住村民十余户,无复有赵氏子孙居之,牌坊已圮,然残碑、断碣略犹有存者。此牌坊为四柱三门五楼青石牌楼(坊),原立于沙湾村书院自然村口。坊额为正面书“忠孝”,背面书“忠孝之家”。最早坊额为苏公(东坡)所书,因时间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衢州知府林明伦出北郊过“孝悌里”时,有感并书“忠孝”,额序:“衢州孝悌里宋清献。”此坊虽已残圯,但其内涵和孝悌精神尚存,是孝道文化传播的遗址。
以牌坊(牌楼)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大江南北,各地曾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安徽黄山歙县为例有:“慈孝里”牌坊(在富竭乡棠越村);“黄氏节孝坊”(在郑村乡郑村);“旌孝坊”(在潭渡乡);“双节孝坊”(在许村乡环泉村);“章氏节孝坊”(在北岸乡青林凹村);“节孝坊”(在定潭乡);“汪氏节孝坊”(在溪头乡蓝田村);“宋享遐妻节孝坊”(在上丰乡潜口村);“方氏节孝坊”(在富竭乡稠墅村);“吴氏节孝坊”(在富竭乡稠墅村)等,不胜枚举。
以牌坊(楼)传播“孝”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宣传效果的手段。作为古代城市雕塑的牌坊,立于街头渡口,时时刻刻地向过往行人传播“孝”道德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由于对以牌坊(楼)传播“孝”文化的愚昧无知,使各地古牌坊被大量拆毁破坏。牌坊虽然消失殆尽,成为“隐性“孝”文化遗产”,但其历史文化内涵仍然存在。
牌坊俗称牌楼,又称坊表。古人言可为坊,行可为表,坊表名义见于《礼经》。宋以后乃用以表扬人物,而揭橥之名曰“牌坊”。每一处“孝”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牌坊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一种形态。作为城市雕塑“牌坊”是以一种高贵形态出现的点缀建筑,且具有传统儒家智慧和道德的文化内涵。
三、有关“祠庙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以祠庙传播“孝悌”文化最典型的是“周王庙”,全称周宣灵王庙,亦称周孝子祠,在浙江境内(钱塘江流域)较多。衢州周王庙,位于城内下营街,南宋时为周雄而立,系浙江和江西各地周王庙的祖庙,供奉周王漆布金身。据志书记载:周雄系新城县人(今富阳新登),宋淳熙戊申(1188)三月初四日生。幼时随父到衢行商,与衍圣公孔文远同学,相交甚密。嘉定初,周雄24岁时,因母病祷于婺源之五显圣王庙。归舟至衢,闻母死讯,即仰天捶胸一恸而绝,其尸僵立舟中不仆,衢人异之。南宗孔氏家庙衍圣公孔文远感其诚孝,为其捐款漆身塑像立庙以祀。由此可见,周王庙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
“周孝子祠”庙内雕刻有二十四孝图。内涵是传承中国的孝悌文化,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孟子《离娄上》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词。所谓不孝的三种情况指:(1)对父母的过错曲意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义”;(2)家中贫困,父母年老,子女不供养父母;(3)不娶妻,没有儿子,断绝子嗣。传统的“孝”以血缘“亲亲”关系为纽带,以个体家庭经济为基础。“周孝子祠”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对广大百姓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
以祠庙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祠庙为中心,使广大民众接受“孝悌”文化的教育(熏陶)。
四、有关“戏曲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戏曲文化在明、清二朝代得以充分发展,作为农耕文明时代,戏曲是社会中重要的娱乐活动。衢州在明、清二朝代“周宣灵王庙会”旧时以农历三月初四到四月初八,为周宣灵王之诞辰,连续演出三十五日的戏曲,以示庆典,亦称“周王庙会”。因为庙会以看戏曲为主,所以俗称:“看三月三”。
庙会以旧时衢州城关为核心,各街坊社隅,均分社迎神,沿街张幔植台,演剧以乐神。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清郑桂东有诗说到此事:“农忙时节入城来,歌舞沿街挤不开,三月三连四月八,大周王庙看开台。”
庙会实际上是一次传统孝文化的大宣传。所演戏剧有西安高腔的《孝顺歌》、《母子相会》、《三孝子》、《孝守节》、《连中三元》、《香山显灵》等;衢州昆腔的《桂花亭》、《状元拜堂》、《烂柯山》、《渔家乐》、《宝莲灯》等,以及务剧、徽戏、浙西目连戏等,类似今朝的戏曲大会演。
以戏曲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曾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在岁时节令、庙会佛节、寿庆婚礼、会馆庆典等场合,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五、有关“孝雕刻”文化的表现形态
在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有一座陈氏祠堂的砖雕“二十四个孝”,陈氏祠堂的“二十四孝”砖雕是在1915年所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浙西地区现存砖雕中的极品,保存完整,堪称历史文化瑰宝。全国各地在古建筑由采用雕刻技法,用石雕、木雕、砖雕等材料,采用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等表现手法,把二十四孝图的人物故事雕刻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享受,把“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二十四个孝故事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工艺精湛,人物造型古朴,构图巧妙,保存完整。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将二十四个行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图,栩栩如生,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例如:在普陀山法雨寺有一组著名的“二十四孝”石雕图组,在社旗县山陕会馆发现的元朝画家郭居敬绘制的、用灰色大理石雕刻在柱础上的二十四个孝图,在衢州周宣灵王庙存“二十四孝”木雕图组。每一则故事都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年代、人物和孝举,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片,组成一幅大气、朴拙、本色、自然的考文化作品。
同时在民间民居中,也存在大量的以“孝文化”为内容的建筑装饰构件,在石材、木材、青砖等材料上,将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面,栩栩如生,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教化的作用。
六、有关“孝口头传说”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相传为元代郭居敬选辑的,它流传了700余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对弘扬孝道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十四孝”及各地方版的“孝”文化故事源于我国民间,多以口头形式流传至今。
《搜神记》这则故事虽然只有179字,非常简练,但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情有节,十分完整,并为董永卖身葬父这个故事首开神话之端。其实,早在三国魏槽植的《灵芝篇》这首诗中,就有了这则故事的轮廓。由此证明,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前。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07-01
一、孔子以前“孝”思想的历史简单追索
在探讨孔子“孝”思想之前,我们有必要从历史角度探索一下孔子之前“孝”思想的发源。“孝”思想的源头可以追索到原始社会时期,“孝”思想是伴随着父系制家庭以及父子关系的明确而产生的。父子血缘关系正式明确后,父母有要求子女奉养的权力,子女有孝养父母的义务,“孝”思想就是从这种父系制家庭的血缘亲情中萌生。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将孝作为一种独立的伦理范畴加以梳理,成为集大成者。从孔子开始,系统化的“孝”思想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二、孔子所说的“孝”的基本内涵
《论语》、《礼记》、《孝经》中孔子讲到孝的地方很多,意义比较广泛和深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孝的内涵是不同的,笔者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孔子关于“孝”的言论,仔细揣摩,概括起来,有以下六层意思。
(一)赡养与孝敬父母
孔子论孝,就是强调孝顺和赡养父母,这是“孝”思想的本质所在,也是孝道的基础。赡养父母,就是保证父母有所“养”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敬”。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的就是赡养与孝敬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赡养是孝敬的基础,孝敬是赡养的更高要求。
(二)时刻保持着对父母的关怀与思念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代客观环境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父母在最需要子女时,子女不在身边,这显然是不孝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女要对父母忧年忧疾,并保持时刻思念和关怀,这是孔子孝道的内在要求。
(三)顺从父母的教导,继承父亲的志向
孔子所说的“无违”指既不违背父母之意愿,也不违背宗法礼制。父母若有错误,在孝道的约束下,子女只能采取委婉劝谏形式来纠正父母的错误,不能用暴力的、直接的、争锋相对的纠错手段。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作为子女,本身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理应子承父志,有所作为。
(四)规范孝丧和孝祭之礼,做到慎终追远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子女应以礼孝敬父母,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安葬、祭祀。这种真实的,自然的表达一种对父母爱戴、敬重、追念的情感也叫做“孝思”。孔子所说的“三年之丧”就是这种孝思的真情表达。另外,对先祖祭祀时的虔诚与恭敬也非常重要,即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只有虔诚缅怀祖先,才合乎一个“礼”字。
(五)爱惜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孝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礼记中也讲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子女必须珍惜和爱护。可以说爱惜生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父母的绝对责任,这个责任是严肃的、认真的、不容推辞的。
(六)对父母的“孝”就是对国家的“忠”
孔子把本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孝”直接上升至社会政治上对国家和君王的“忠”,这是孔子“孝”思想的又一鲜明的特色。忠孝结合的伦理思想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子将“孝”思想赋予了普遍意义,使“孝”思想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伦理思想,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三、孔子“孝”思想的现代启示
当今社会,各个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伦理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们用辩证的、理性的眼光来看孔子的“孝”思想,就会发现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学会感恩,永怀感恩之心
感恩的面比较广泛,包括对父母、对亲朋、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得感恩。古人说“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虽然人有四恩,但是笔者认为以父母养育之恩最为重要,也最应该报答。然而,时至今日,好多人已失去感恩之心,自私自利,体会不到父母或其他人的苦心。我们须有一种对父母之恩必须终生无私回报的精神。
(二)尽心尽力赡养父母,时刻保持对父母的牵挂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也提倡讲孝道,而且也把赡养父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但是,作子女的却少有能做到既尽心又尽力的孝顺自己父母。连“常回家看看”都成为父母的一种奢望,我们得从内心中对父母敬孝,事事敬孝,时时敬孝。
(三)听父母之言,行善事,做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之人
天下父母之心皆为儿女着想,父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导子女多行善事,这是对子女成长有利的。子女对父母尽心尽力孝顺好,品德自然会高尚,将来就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这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由“孝”而“忠”。
(四)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传承好家族的传统与文化
孔子“孝”思想是很重视“礼”的,而在现代社会子女大多可以做到慎终,但却做不到追远。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家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都慢慢淡化。也就是忘了自己的“根”和“本”,所以子女要做个个大孝子,就必须注重现代的“礼”,不忘先祖,勿忘家本。
结束语:黑格尔说过:“中国这个文化大国是纯粹建筑在孝敬这一道德的基础之上,国家最为本质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可见“孝”思想在我国道德基础中地位十分重要。而孔子伟大之处是他把“孝”思想由家庭推向社会,把家庭之孝普遍化,并赋予孝以政治内涵。孔子的“孝”思想已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人的头脑里扎下了根,所以说孔子“孝”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人类伦理思想史上永放光芒。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
作者简介:唐钰林(1986-),男,甘肃人,河北经贸大学伦理学专业,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伦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
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哪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还应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孝是仁爱的基石
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作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的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周人以对孝慈有了教化和对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内涵和孝行赞扬,总之周人孝初是从祭祀祖先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孝观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战国。
孝是一种情怀
孝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德操,更是一种基本的人性表达。它是作为当事人对于遗传的真诚接受,也是对遗传继续的一种自豪态度,也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内心的发现。同样,孝也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但是它也最为脆弱,因为孝更是一种天真和理想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