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护理诊断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9 10:52: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诊断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护理诊断意义

篇1

按照孕卵着床部位不同,将异位妊娠分为:①输卵管妊娠;②宫颈妊娠;③宫角妊娠;④残角子宫妊娠;⑤腹腔妊娠;⑥阔韧带内妊娠;⑦卵巢妊娠;⑧腹膜外妊娠;⑨其他罕见的异位妊娠:膀胱妊娠、阴道妊娠、子宫切除术后的妊娠、子宫小囊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占全部妊娠的95%以上,发生于其他部位的妊娠属极少数,因此,通常讲的异位妊娠,若不加说明孕卵着床部位则指输卵管妊娠。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08-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of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Method select our hospital is high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100 cases were analys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measures for the control group,another group of patients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disease to tak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he blood sugar control rate and complication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rate and complic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男性42例,女性58例;年龄在24-87岁,平均治疗年龄为49.29±4.93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按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值、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案(参照Portland方案所制定)首先采取静脉血检验血糖的准确值,确定入选的患者病例,明确临床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为6.1-8.3mmol/L[1]。胰岛素的给药治疗方案进行给药:胰岛素液使用的是国产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R50u+生理盐水中稀释至50ml,准确每1mL溶液中含有甘舒霖R1u。测量患者随机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mmol/L时,开始使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测量随机血糖值小于或等于6mmol/L时立即停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前均进行静脉血测定血糖准确值,此后均使用中国强生有限公司的稳豪型血糖仪及相匹配的试纸进行床边随机血糖值检测。

1.2.2监测血糖的方法随机血糖值监测开始时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的2h内每间隔30min测血糖1次,测量血糖值小于11.1mmol/L时,转为每小时测量随机血糖值1次。血糖达到治疗的目标值的高限后,可遵医嘱输注5%葡萄糖,葡萄糖液以每3-6g糖加胰岛素1u中和。测量血糖值连续3次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可改为测量血糖值每2h测量1次。在治疗后的8h内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时,改为每4h测1次血糖值。当测量血糖值连续2次不变或者不增加时,可以在原剂量的使用范围内,调加胰岛素的使用量1-2u/h[2]。

1.3数据处理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2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1例数1血糖控制率1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50188.29±4.22134.28±3.12观察组150196.39±3.82110.29±2.12P11

3.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频繁的测量血糖缺乏相关的认识,操作时疼痛可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甚至不配合。因此在测量血糖时,应对神志清醒的患者认真讲解测量血糖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降低不良心理反应,消除顾虑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2正确的采血部位因急危重的患者经常是24h持续静脉输注药物。注意禁止在泵入胰岛素的一侧肢体指端进行采血,这样会出现测得的血糖值偏低;而相反在输注葡萄糖的指端采血测量的血糖值偏高[3]。因此在为输液的患者进行血糖测量时采血部位选择应注意选择在未输液的指端进行采血,以确保测得血糖值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3.3采血的正确方法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测量血糖值有一定的影响,沈友权等人相关研究出以按摩法、自然流出法、挤血法采血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只有自然流出法的血糖值与静脉血实验室测数值相近[4]。为了确保随机血糖测量值的准确性,因此应采取自然流出指端采血法进行测量。避免采血时对患者指端进行过大的压力挤压取血,在挤压出血的过程中会挤出较多的组织液,而导致血液的稀释,所测量的血糖值不准确。

3.4胰岛素配置与保存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配置液的频繁更换既会造成胰岛素的浪费,也会增加发生感染的几率。而配置液使用时间超时会出现胰岛素药效下降而影响治疗的效果。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胰岛素配制液最长使用时间为24h,这样既能确保胰岛素的临床疗效,也符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胰岛素开瓶后置于2-8℃的冰箱内保存,注意存放时间少于1个月,一旦出现患者血糖升高解释现象时,应注意检查有无胰岛素失效的可能性。胰岛素使用前注意核对药品的型号、有效期和检查其性状,有无变色和悬浮的颗粒等现象。注意配置胰岛素时确保剂量的准确,抽吸前轻轻摇匀,但注意避免剧烈震荡。

3.5微量泵的使用在微量泵的使用中护理要遵医嘱严格按方案制定的剂量泵入胰岛素。注意选择单独通道注射禁止与其他药物同时注入,以免发生血糖水平的波动。在更换胰岛素溶液时,首先关闭输液泵的通道,将输液通道与泵连接管断开,再将微量泵上的注射器与泵管接好后再连接输液通道,避免在放置时不小心将注射器推入,导致胰岛素快速进入静脉,引起患者发生低血糖。如果发生患者出现药物的作用较差,首先检查药物治疗管道是否连接通畅。

3.6血糖监测注意事项在进行血糖监测时注意及时对更新的试纸条准确的校正及调节血糖仪的参数,正确校对试纸条码;严格无菌操作,适当的采取量,避免因过多或过少采血量而影响监测的结果,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临床操作上的失误;也可以在治疗期间间断的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与随机血糖进行比较,避免发生误差。4讨论

血糖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病情越严重,血糖测量值越高。而且当血糖随着应激程度的减轻、疾病逐渐好转而最终降至原有的水平。近年来有关质料表面,胰岛素强化治疗会使血糖得到控制,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患者总体医药费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王灵聪.危重病患者抢救中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8):80.

篇3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指儿童过度好动、精神无法集中、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缺陷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的现象。通常原因不明。目前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铅或其他物质中毒,感染,长期缺氧,高糖类食物有关,但家庭因素、教育环境、心理因素等在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发生及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特征:高度活动量,不合意的活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神经冲动的控制力不佳,就起诊断及治疗过程的护理要点进行研究及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以多动症就诊患儿从2003年6月到2011年6月共631例,全部通过儿童保健门诊首页;瑞文标准推力测验;儿童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家长评定量表;注意力测试;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综合评价进一步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诊断标准具备注意力缺陷、瑞文标准推理中等水平,儿童多动症家长评定量表得分25分以上,结合其他表格进一步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464例。占总数的83.5%;其中男孩464例,占88.04%;女孩63例占总数的11.95%。

2 具体方法

2.1 儿童保健问诊病历首页 包括家庭情况、母亲怀孕时健康状况、母孕期心情、分娩情况、出生情况、8个月内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过去健康状况、儿童性格、家族史、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2.2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是一种纯纯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1938年设计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思维活动来研究它的智力活动能力。主要用于智力的了解和筛查。

2.3 儿童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家长评定量表 临床表现分注意力和多动症两项,各项包括9小项,每一项得分:从无0分、偶尔1分、经常2分、严重3分根据家长填表进行加分注意障碍和多动冲动加分大于25分为阳性。

2.4 注意力测试 利用上海浩顺科技有限公司产的注意力分析仪进行测试,输入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测试,通过稳定性、广泛性、分配性、转移性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判断结果示:注意力正常、注意力轻度异常、注意力重度异常。

2.5 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 根据儿童近6个月的情况养育人填表,供医生参考,辅助诊断。

3 讨论

3.1 就诊患儿中通过儿童保健病历首页填写所见 影响儿童注意力,并突出表现的社会问题是,不稳定的家庭环境(见表1)。

表1 多动症患儿631例中家庭情况分析

如表所见在不稳定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引起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比例较高,其中父母出国比例居高。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区大部分家庭到国外打工,把子女托付给祖父母或亲属抚养,因此儿童经常改变生活环境,缺乏安全性,缺乏父母早期环境刺激有缺乏正面增强及鼓励,而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缺乏自信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并又缺乏毅力无忍受压力的倾向。母亲怀孕时健康状况、心情好坏、分娩、出生时情况,对年长儿童发生多动症有一定的影响。

3.2 通过对就诊631例进行瑞文推理验结果认为 患儿智商大多为正常,过高或过低可出现假性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症状(见表2)。

表2631例瑞文标准推力测验结果

结果高智商84例,分析认为,利用较短的时间既可以掌握老师讲的内容,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显得;“无所事事”对课堂纪律和学习的影响较大,因而也就更容易受到老师、家长及周围人的发现和关注更容易表现出注意力缺陷和行为问题;低智商94例,语言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差,无法进行学习,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课,出现假性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症状。智商处于中等水平453例。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3.3 儿童多动症家庭评定量表 父母或养育人根据儿童的行为进行评定,得分越高症状愈明显。10岁以下阳性率较高,10岁以上儿童多动行为已基本可以控制,总分小于25分。此项为父母主观判断,因此与父母知识水平、生活环境、性格、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3.4 注意力测试结果分析 631例多动症患儿进行注意力测试,具体信息统计如下:

2003年6月-2011年6月注意力测试信息统计表

如表所见男孩比例远远超过女孩,男孩464例占总数的88.04%;女孩63例占11.9%;其中7-8岁发病率最高占总数的35.1%;其次9-10岁占总数的23.3%;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3.5 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结果 一般11岁开始出现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分增高,养育人往往采取常骂或常打形成恶性循环,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不仅学习困难还影响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成为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精及麻醉剂滥用的高风险人群。

4 治疗 我院儿童保健门诊采取药物治疗,训练治疗。平常因患儿上学一般采取药物小儿智力糖浆口服;放假期间或刚开学时采取药物治疗及注意力训练结合治疗效果比较好。

5 护理 1)首先给患儿创造宽松、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增强正面鼓励及支持,克服粗暴、冷漠、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助,耐心而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培养患儿的自信心。2)帮助患儿减压的方法,调动患儿的积极性,安排躯体的训练项目如:高声朗读、跳绳、游泳等培养患儿的耐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做到流畅的高声朗读课文,对增强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3)培养患儿社会适应能力,让患儿多接触具有同情新的儿童,体验正常儿童的情感体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纠正其不良行为。4)对学习困难的患儿应掌握其心理特点,采取特殊训练方法,使其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篇4

    根据护理评估内容,诱导学生从北美护理学会制订的147条护理诊断中找出相关的护理诊断,由于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护理诊断亦不同,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出血量大小不一样,所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中的某一个表现提出:组织完整性受损、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不足、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组织灌注改变、心输出量减少、气体交换受损、潜在并发宜:欠血性休克、急性意识障碍等等。让学生充分发拌一己的智慧与才能。

    2要求学生规范化书写护理诊断

    书写护理诊断应严格按照PES模式、PE模式、P模式进行,书写现存问题时一定要在护理诊断之后书写出相关因素和临床表现;书写潜在性的问题时在护理诊断之后书写或者不书写相关因素:危俭性的护理诊断要书写相关因素;可能性的护理诊断因相关因素不明确不需写出相关因素,但潜在并发症后面一定要书写相关因素。

    3指导学生正确提出护理诊断

    3.1注意护理诊断的合理性有许多护理诊断是属于某一系列的应区别应用,象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低效型呼吸型态这三个护理诊断在教学时应向学生讲清三者的适用范围:清理呼吸道无效适用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表现的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适用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表现的呼吸困难。

    个别护理诊断应用范围很广,如排尿异常适用于尿量异常、尿色异常、排尿过程及感觉异常。潜在并发症的应用问题,潜在并发症后面接的是医学诊断,说明的是尚未出现的护理问题,并不是患者目前无临床表现,如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说明患者目前有消化道出血但未出现失血性休克,需对患者作认真细致地病情观察,并执行相应护理措施,以防出现上述并发症。

    3.2注意护理诊断的精准性提出护理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拟定护理诊断应抓主要矛盾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书写出数十条护理诊断,这样既加大T~r作量又没有必要,象相对缓脉如果提护理诊断应为心输出量减少,拟订许多护理措施根本没有必要。一个住院患者只需提6,7个主要护理诊断就足够了。

    3.2.2拟定护理诊断应注意简明扼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是由某一原因引起的系列表现,如:畏寒、高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感染中毒症状。根据上述表现可以提出体温过高、疼痛、疲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护理诊断。只要护理措施得力有效,引起系列表现的原因去除后所有问题均解决了。所以拟定护理诊断时只需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4书写护理诊断时要找准相关因素

篇5

1、诱导学生提护理诊断

根据护理评估内容,诱导学生从北美护理学会制订的147条护理诊断中找出相关的护理诊断,由于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护理诊断亦不同,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因出血量大小不一样,所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中的某一个表现提出:组织完整性受损、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不足、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组织灌注改变、心输出量减少、气体交换受损、潜在并发宜:欠血性休克、急性意识障碍等等。让学生充分发拌一己的智慧与才能。

2、要求学生规范化书写护理诊断

书写护理诊断应严格按照PES模式、PE模式、P模式进行,书写现存问题时一定要在护理诊断之后书写出相关因素和临床表现;书写潜在性的问题时在护理诊断之后书写或者不书写相关因素:危俭性的护理诊断要书写相关因素;可能性的护理诊断因相关因素不明确不需写出相关因素,但潜在并发症后面一定要书写相关因素。

3、指导学生正确提出护理诊断

3.1注意护理诊断的合理性有许多护理诊断是属于某一系列的应区别应用,象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低效型呼吸型态这三个护理诊断在教学时应向学生讲清三者的适用范围:清理呼吸道无效适用于通气功能障碍所表现的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适用于换气功能障碍所表现的呼吸困难。

个别护理诊断应用范围很广,如排尿异常适用于尿量异常、尿色异常、排尿过程及感觉异常。潜在并发症的应用问题,潜在并发症后面接的是医学诊断,说明的是尚未出现的护理问题,并不是患者目前无临床表现,如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说明患者目前有消化道出血但未出现失血性休克,需对患者作认真细致地病情观察,并执行相应护理措施,以防出现上述并发症。

3.2注意护理诊断的精准性提出护理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拟定护理诊断应抓主要矛盾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书写出数十条护理诊断,这样既加大T-r作量又没有必要,象相对缓脉如果提护理诊断应为心输出量减少,拟订许多护理措施根本没有必要。一个住院患者只需提6、7个主要护理诊断就足够了。

3.2.2拟定护理诊断应注意简明扼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是由某一原因引起的系列表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畏寒、高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感染中毒症状。根据上述表现可以提出体温过高、疼痛、疲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护理诊断。只要护理措施得力有效,引起系列表现的原因去除后所有问题均解决了。所以拟定护理诊断时只需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篇6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28-0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是如科常见急腹症。近年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未婚或已婚,未育女性在异位妊娠中的比例随之增加,发病年龄逐年减小,如何减轻手术创伤,较好的维护生育机能是治疗本病的发展方向,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取代了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术式[1],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近些年来,本院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6年1月―2010年12月因异位妊娠,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10例患者,发病年龄18―45岁,其中18―30岁194例,31―40岁82例,40―45岁34例,临床表现,有停经史185例,不规则阴道出血史210例,有腹痛182例,妇科检查触及包块感132例,后穹隆穿出,出现不凝血168例,腹部B超可见附见区包块183例,血或尿HCG阳性。

1.2 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症状,血清β―HCG及B超检查情况,结合患者对生育的要求,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决定所行手术方式。

1.2.1 输卵管切除术,对无生育要求或有生育要求,但患者侧输卵管病变严重,无法保留者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1.2.2 输卵管保留手术①输卵管开窗术:对输卵管峡部,壶腹部妊娠者于输卵管妊娠部位系膜对侧面沿输卵管长轴纵行电切2―3cm,钳出其内容物,反复冲洗创面,电凝止血;②挤胚术:输卵管伞端妊娠者,向伞端挤压出妊娠物,保守治疗均需在病变部位输卵管系膜处注射甲氨蝶呤50mg。

1.2.3 宫角切除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或宫角部妊娠患者行宫角切除术,从输卵管伞端开始凝切至宫角,电凝切除包块,创面用微乔线缝合止血。

1.2.4 卵巢部分切除术,楔形切除卵巢部位的妊娠组织和部分卵巢组织创面电凝止血,必要时间微乔线缝合止血。

2 结果

2.1 输卵巢妊娠患者的婚育状况:已婚228例,经产妇139例,已婚未育119例,未婚85例,未生育(已婚和未婚)共计204例,重度输卵管妊娠42例,已婚和未婚重复输卵管发生率比较,已婚高于未孕,首孕为输卵管妊娠30例,首孕为输卵管妊娠发生率高于已婚,除30例首孕为异位妊娠患者外,275例患者均有1次以上人工流产或清宫。

2.2 手术情况及疗效: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结合是否有生育要求,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输卵管或腹腔镜保守手术或化疗共手术切除输卵管144例,保守手术造口及开窗术152例,7例间质部宫角部妊娠行宫角切除术,5例行卵巢妊娠行卵巢部份切除术,2例术后确诊为宫内孕行人工流产术。手术时间30-90min,输卵管切除时间最短,保留性手术及宫角切除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30-100ml,平均30±15ml,术后预防感染,切除的组织物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术后复查血β-HCG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住院观察,病情稳定,监测β-HCG逐渐下降,术后住院时间3-5天配合有效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有明显攀升的趋势,而且异位妊娠患者中,多数为未婚或已婚,但尚未生育妇女90%以上的患者有流产史,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但人工流产后自然防御功能下降,生殖道感染,宫颈口粘连,输卵管炎症,输卵管阻塞等,是造成输卵管妊娠及不孕症的直接因素,因此加强宣教,减少婚前,普及避孕知识及生殖健康知识,有效避孕,预防意外妊娠,降低意外妊娠坠胎及生殖系统感染是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

目前由于B超的广泛应用,血β-HCG测定及腹腔镜诊断推广应用80%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流产或胎囊破裂前做出诊断,采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即达到确诊并及时治疗的目的,又能提高以后妊娠率,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减少异位妊娠大出血的情况发生。本组资料无大出血情况发生,腹腔镜手术日益成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4 护理

大多数患者突然因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而匆忙到医院就诊,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其周围的环境和患者本人扮演的角色都发生突然的变化,加之由于术前时间紧迫,医护人员与之进行的谈话,签字,术前准备等工作,可使患者的精神过渡紧张,引起焦虑,压抑甚至恐惧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充分尊重患者隐私,理解患者可能存在羞怯心理,严格为患者保密,对患者施以体贴关心和同情,以亲切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在交谈中可给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帮助其独立战胜疾病,取得手术成功信心。从而有助于各种顾虑及术前恐惧心理消除,仔细认真地准备好手术前的各项护理操作,在护理过程中,尽量体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进而取得患者信任,使其发挥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去配合手术。

总之,本文分析了31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加强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279-0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使猪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仔猪表现症状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咳嗽等,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早产、死胎等[1-5]。该病属于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染病猪只抵抗力降低而发生死亡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首先于1987年报道于美国,后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发生,如菲律宾、丹麦、荷兰、西班牙、日本、法国、加拿大、德国等。我国台湾省1991年出现此病,我国内地1996 年由郭宝清等首次在暴发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目前,该病几乎遍及全球主要养猪国家和地区,给养猪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将一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治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1年8月底至2012年1月初,某猪场发现母猪大规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流产;仔猪气喘,精神衰弱,下痢,耳部发紫发绀,并陆续死亡等症状。该猪场共有怀孕母猪452头,在产母猪95头。其中,怀孕母猪发病78头,发病率为17.26%,在产母猪发病19头,发病率为20%。疫情造成母猪死亡21头,其中怀孕母猪7头,在产母猪14头,死亡率为3.84%。猪场共有2 138头保育仔猪,发病的有1 352头,发病率为63.24%,疫情造成保育仔猪死亡583头,死亡率为27.27%。

2 临床症状

母猪发病初期,表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呼吸急促、体温升高、流鼻涕、厌食、精神倦怠等,个别母猪拉稀,少部分病猪耳尖、、尾、、四肢末端发绀,其中发绀症状表现于耳尖的最多。发病后期,部分母猪四肢瘫痪,然后引起死亡。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产下畸形胎、弱胎,发生阴道分泌物增多、胎衣滞留等。保育仔猪染病后,喘气、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嗜睡、厌食、咳嗽、高烧、皮肤发红等,有些断奶仔猪表现耳朵变红、下痢;有些猪出现腹泻、双眼肿胀、结膜炎。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主要眼观病变是肺间质性炎症,肺水肿,脾边缘出血、梗死、血液呈暗红色,在腹膜以及肾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等处发生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

4 诊断

采集所有怀孕母猪血样、抽采350头保育仔猪血样进行检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94头母猪检测结果呈阳性;256头保育仔猪检测结果阳性。分别采集2头怀孕母猪、2头保育猪的肝脏、肺脏和淋巴结进行PCR检测,结果阳性。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等综合判定,确诊该病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5 控制措施

一是及时检测。严密封锁猪场,对保育仔猪进行血清血检测,一旦发现疑似病猪立即隔离,采集病料送权威部门确诊,及时淘汰病危猪,全场采取严格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6]。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喂条件,疏散猪群,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干燥,减少应激。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三是紧急免疫[7-8]。对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公猪进行免疫接种,以21 d的间隔,共进行免疫2次。四是无害化处理。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防止继发感染。产前母猪:1 t饲料中添加板蓝根2 kg、鱼腥草5 kg、黄岑2 kg、甘草1 kg,连续饲喂5~7 d。产后母猪:1 t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150 g、80%支原净120 g、黄芪多糖500 g,连续饲喂5~7 d。仔猪:1 t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150 g、小苏打2 000 g、黄芪多糖500 g,连续饲喂 5~7 d。

6 体会

严格的饲养管理对于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十分重要,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猪场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做到严格管理,因此防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猪养殖管理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自繁自养,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要搞清所引种猪场的疫情,并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可引入。引入后应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适应措施,隔离期为28~35 d,适应期为60 d。二是实行封闭管理,所有进出人员必须严格进行消毒,如衣物消毒、紫外线照射,严禁人员随意进出场。三是分区隔离饲养,对于猪场流水线大猪区、保育区、配种区、公猪区、后备区等进行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四是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为了增强猪群的抗病力,采取提高矿物质、维生素水平,保证色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平衡等措施。五是免疫接种。一般情况下,种猪接种灭活苗,而育肥猪接种弱毒苗。因为母猪若在妊娠期后1/3的时间接种活苗,疫苗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公猪接种活苗后,可能通过传播疫苗病毒。弱毒苗的免疫期为4个月以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二免。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二免。

参考文献

[1]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221.

[2] 蔺以杰,况枝丽,雷木丁,等.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防制体会[J].养殖与饲料,2009(1):27-28.

[3] 李庆江,赵长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诊断[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2):12-13.

[4] 陈克卫,孙汝江,王翠梅.当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流行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化农业,2007(10):26-27.

[5] 余道伦,左瑞华,陈乃富.生态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综合防控及早期诊断技术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171-173.

篇8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75-02

跨断层水准测量是指定期重复测定地震监测场地布设的测线端点跨越断层主断面的短水准,目的是结合其他测量资料为中短期地震预报提供精度可靠的观测数据,为地壳运动提供精确资料。江苏省地震局为监测苏南茅山地震断裂带的活动,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溧阳市上沛分别发生M5.5和M6.0级两次中强破坏性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要求,于1976年在溧阳市布设了4个跨断层地震测量场地,曹山场地是其中之一,地震观测场地和水准点均建有明显保护性标志。由于江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道路、厂矿及其他经济建设遍地开花,测量标志很容易遭受破坏,曹山场地作为跨越苏南地区茅山大断裂的主要观测场地,该场地的CS1和CS2由于地方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施工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江苏省地震局的测量人员利用“零高差法”成功对两个监测点进行迁移,新老测点经过对比观测及与其他相关测点绘制的形变曲线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以利用积累的30多年的观测资料继续对茅山东侧大断裂进行监测。

1 项目概况

曹山场地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司吾山林场,该场地测线跨茅山东侧大断裂,观测周期为每年观测六期,该场地多年来观测精度较高,资料连续性非常好。2011年3月下旬,江苏省地震局接到溧阳市地震局关于溧阳市人民政府将在曹山地震测量场地附近建设“垃圾示范线项目”、曹山地震测量场地观测点在其规划范围内的报告。由于该场一旦被破坏,积累近40年的资料就要被作废,将直接影响我局监测预报部门对整个苏南地区乃至全省地震趋势的判断,损失将无法估量。

溧阳市政府于2011年4月以溧政函[2011]3号文专门致函我局商请支持垃圾示范线项目的建设。鉴于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与溧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溧阳市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根据溧阳城市规划,该项目选址在溧阳市上兴镇垃圾填埋场,涉及江苏省地震局所属曹山地震测量场地2个基本测量点(国家地震局水准点标志),该项目属国家工信部重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不可避免地将要影响到正常的地震监测工作。

为保护地震观测环境,2011年4月,局监测预报处会同省地震监测中心、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有关领导和地质专家深入溧阳曹山现场,实地对保护场地进行地质勘察和论证,并提交了茅山跨断层短水准曹山场地CS1、CS2基本点的保护方案草案,交中材国际协商。在溧阳市政府的协调下,江苏省地震局与中材国际经多次协商最终就曹山地震测量场地保护问题达成共识,并于5月12日正式签署保护协议。

在局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大力关心和指导下,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全力配合保护协议的执行,负责制订了“江苏省溧阳市曹山地震测量场地保护方案”,并且负责全程指导、监督点位迁移工程的具体实施。

2 “零高差法”方案制定与实施

为确保现场工程队能够严格按照保护实施方案施工,测量队绘制了详细的施工示意图,同时,多次虚心请教老测量专家有关调节“零高差法”规范和实施等细节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制定了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一直与施工负责人保持沟通,随时了解和解决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测量队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进入现场,开展相关点位迁移设计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椐中材国际征地建厂的区域和对地震观测影响的范围、大小,进行选定新基点的合理位置,确认将新CS1由老点CS1向WS方向迁移21.78m,新CS2由老点CS2向ES方向迁移11.21m处,绘制和提出了开挖新基坑的各项基本指标和要求,并现场提供挖坑的零高差参考高度,新老点位迁移示意图见图1,具体实施方案见图2。

首先定制了所需基点的618号不锈钢测桩标志4根,过渡点618号不锈钢测桩40根,高精度微调基座2个及标志禁示牌20个。测桩标志牌10个。6月11号开始动工。根据要求每个基坑不小12 m,新建的CS1,CS2号点,挖掘方式均由人工使用小电锤进行挖掘,再用布袋吊出坑外,两个作业组历时5天完成。新CS1开挖为12 m,新CS2开挖为13 m,直径均为1 m。表面土层1 m以下至3m为高分化红砂岩和白粘泥混合,3 m以下均为红砂微分化岩层。钢h笼的制作是由8 mm钢hy扎8根20 mm镙纹钢焊成,钢h笼直径为0.6 m,长6 m。下坑时由2个钢h笼焊接而成落井,然后开始浇灌桩体。按设计要求首先清除洞底杂石和积水,使用挖掘机吊起钢笼居中落入洞里,灌入混凝土,在灌入过程中,始终用震动棒搅拌均匀严实。待混凝土凝固半个月后,开始清理新点周围土层,将高于距点位周围1.5 m的土运走。7月12日按设计要求再次提供两个测点零差高度,并制做上、下标志、测桩顶部的台阶及砖框。7月22日开始进行零高差迁移调节,经来回反复测量调整,新CS1,新CS2号两个新点均小于0.5 mm限差,测桩和微调器基座随即埋入混凝土中,1 h后,再次对新、老点高差对比均达到0.1 mm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 结语

新、老点对比高差调节使用的仪器为高精度德国产蔡司DIN i 12一等电子水准仪,标尺为德国产蔡司因瓦条型码标尺。江苏省地震局测量队于2011年7月22日经来回反复测量调整,新CS1,新CS2号两个新点均小于0.5 mm限差,测桩和微调器基座埋入混凝土中浇筑完成后,经再次对新、老点高差对比均达到0.1 mm精度,符合中国地震局《跨断层测量规范》《地壳形变观测》等技术规范要求。从近年来的高差变化图可以看出,2012年至今1号点与2号点间变化相对非常稳定,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地震局.跨断层测量规范[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篇9

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1]。输卵管通液术主要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疑有输卵管阻塞者的诊断、输卵管粘连的疏通、输卵管再通术的检查及评价,并且能起到各种治疗作用。传统的通液术主要依靠病人的自觉症状,操作者感觉压力的大小,及台下人员腹部听诊来做出诊断。其可靠性差,缺乏客观指标,而LG3000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方法,并自动打印出诊断结果,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此仪器的治疗功能,它用治疗档治疗,注液时以每分钟2毫升的速度,直接将药液注入宫腔,及输卵管炎症粘连处,注射缓慢而均匀,病人痛苦小,无漏液而大大增强了治疗效果,现将技术应用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患者均来自我院的门诊,共计120例,其中原发性不孕76例,继发性不孕41例,其中宫外孕术后3例,年龄在22-40岁之间,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临床检查无明显炎症,排除输卵管通液及治疗禁忌症,,每月连续治疗4次,每日1次,治疗后平卧休息30分钟。

1.2 方法:

用0.9%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16万U和地塞米松5mg混合液40ml,注入50ml注射器内,将针管固定在治疗台上,用一次性三通管,一端接在传感器上,一端衔接在注射器的另一端接通一次性子宫导管。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铺巾,阴道检查窥阴器暴露宫颈将双腔子宫导管前端经宫颈口送达宫颈,通过导气管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3ml,堵住宫颈内口,启动机器调整压力,显示到零,注液速度8ml/分,注液开始后观察宫腔压力变化及病人的自觉的症状,液体注入量以及有无漏液情况,并将速度压力和液量用打印机同步记录下来。如无异常情况注液至25ml即停止。

1.3 结果判断标准:

1.3.1 通畅 压力低于16Kpa,注液速度8ml/分,注液量25ml/分无漏液,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1.3.2 通而不畅(有阻塞) 压力介于16Kpa-25Kpa之间,注液速度4ml/分,注液量可达25ml无漏液,病人有腹部微痛。

1.3.3 不通 压力上升速度快达26Kpa以上,仪器自动停止,病人腹痛蛟明显。

2 结果

120例病人中,输卵管示“通畅”者33例,“通而不畅”者66例“不通”者21例,“通畅”组中,平均压力为10.4Kpa,压力均为注液开始稳步上升,最高未达到12Kpa,注液速度为8ml/分,无改变,25ml液体匀速注入无阻力,无不适感;“通而不畅”组平均压力为19.3Kpa,压力在注入量达6-8ml后持续上升,减慢注射速度为4ml/分后,压力上升缓慢或略有下降。但持续在16-25Kpa之间注液量在25ml以内,“不通”组中病人注入液体2-3ml后,压力迅速上升,减慢速度后压力仍持续上升到26Kpa以上,病人腹痛明显。然后我院对66例“有阻塞”患者进行治疗,第一次治疗后通畅58例,其余8例2次治疗后成功3例,3次治疗后成功者2例,3例获得改善,对21例“不通”患者进行治疗,第一次治疗时6例由“不通”转为“通而不畅”,经过3-7次治疗后通畅10人,有“通而不畅”2人,“不通”仍有9人。

3 护理

3.1 术前心理护理

不孕患者由于长期不孕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害怕疼痛等,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特殊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向病人讲解手术的过程,以增强病人对手术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3.2 术中护理

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根据治疗步骤指导患者调整呼吸,避免紧张并轻轻地按摩患者下腹部,以缓解紧张情绪,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

3.3 术后护理

术后卧床休息30分钟,并监测Bp、P、面色及其全身反应,注意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本组患者Bp、P均正常,少数有下腹不适感,未出现超过月经量的阴道出血,未出现腹部异常体征等严重不良反应。

3.4 出院指导

子宫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能成功怀孕,护理不能因诊断治疗操作成功而终止,术后仍应加强宣教,预防感染。对于一次性治疗成功的患者嘱其遵医嘱选择最佳时机受孕,对于需要再次治疗者,嘱患者定期随诊及时巩固治疗疗效。

4 结论

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我们医院过去一直使用手工推术,其压力大小全凭医生的经验及感觉和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来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缺乏客观指标,操作具有盲目性[2]。使用LG3000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后,注液均匀,压力指标安全可靠,不但使医生省力,还有客观指标和诊断结果,对治疗起到了科学的指导性作用,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在对患者的护理中,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篇10

在电力网中,运行的发电机为星形接线时以及在电网中作为供电电源的电力变压器三相绕组为星形接法时,我们把三相绕组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公共连接点称之为中性点。电力网的中性点就是指这些设备中性点的总称。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类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这种系统又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另一类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直接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很多,故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我图划分标准为:X0 / X1 4 ~ 5的系统属于大电流接地系统,X0 / X1 4~5的系统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绕。

注:X0为系统零序电抗,X1为系统正序电抗。

1 电力网中接地系统的分类特性:

1.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特性:

1.1.1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等于相电压,中性点的电位在电网的任何工作状态下均保持为零电位。

1.1.2单相接地短路时:在这种系统中,当发生—相接地时,故障相的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会增高(仍为相电压);接地的这一相直接经过接地点和接地的中性点短路,一相接地短路电流的数值最大,因而应立即使继电保护动作,将故障部分切除。

1.1.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因故障的送电线路被切断,迫使用户的供电中断,供电可靠性差。运行经验表明,特别是在1000V以上的电网中,大多数的一相接地故障,尤其是架空线路的一相接地故障,大都是具有瞬时的性质(例如下雨天的雷击放电等)。在故障部分切除(或解除)后,接地处的绝缘可能迅速恢复,而送电线路可以立即恢复工作。

目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内,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沿线路全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在系统一相接地线路切除后,立即自动重合,再试送一次,如为瞬时故障,送电即可恢复。

1.1.4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点:它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会增高,因而各相对地绝缘即可按相对地电压考虑;电网的电压愈高,经济效果愈大。而且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单相接地电流往往比正常负荷电流小得多,因而要实现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就比较困难,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实现就比较容易,由于接地电流较大,继电保护一般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切除故障线路,且保护装置简单,工作可靠。

1.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性:

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长期以来在10kV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是因为有下述优点:

1.2.1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相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来说,供电可靠性较高,断路器跳闸的次数较少。特别是在发生单相瞬间对地短路时,由于该供电系统的故障电流是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故障电流不大,瞬间接地故障比较容易消除,因而减小了设备的损害程度。

1.2.2 10kV电力网其线路对地面的距离较近,容易发生树枝误碰高压线路的瞬间接地故障,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的电压对称性不被破坏,短时间继续运行(规程规定为1~2小时)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对于供电范围不大,且电缆线路较短的10kV电力网,釆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方式,明显地减少了断路器跳闸的次数,缩小了停电范围,因而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减少了。

1.3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力网还有以下缺点:

1.3.1当该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不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时,由于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间隙性电弧形成周期性重燃,可能引起系统的内过电压,这种谐振过电压的数值可达2.5~3倍相电压的峰值,这是很危险的。

1.3.2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可能达到相电压的倍,这对线路绝缘水平不高的供电系统,如不及时处理接地故障将会由于非故障相的绝缘损坏而导致大面积的停电,因此必须在2小时以内消除故障才能保证可靠地供电。

1.3.3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采用了易饱和的小铁芯电压互感器,当运行参数耦合时将会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因此也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避免这种过电压的产生。

2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对于6~10kV系统,由于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造价影响不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一般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2)对于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主要考虑降低设备绝缘水平,简化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并采用送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3)20~60kV的系统,是一种中间情况,一般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很大,网络不很复杂,设备绝缘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于造价影响不很明显,所以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4)1kV以下的电网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运行。但电压为380 / 220V的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是为了取得相电压,地线是为了安全。

3 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

对于10kV电力网要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不超过30A,10kV以上35kV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不超过10A,为了限制电力网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的对地电容电流,对于超过上述标准的电力网,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电抗器接地的方式。

由于电力网的日趋扩大,特别是电缆线路发展的迅速,对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增加幅度很大,造成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为PT)铁磁谐振常有发生,PT爆炸烧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本人从事高、低压配电柜的设计和现场事故处理工作多年,现对PT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及判断分析如下:

3.1 电压互感器(PT)产生铁磁谐振的基本条件:

在6~35kV供电系统中常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或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带剩余绕组)组成绝缘监察装置。为了反映供电系统的单相接地,该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必须接地,于是形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中C1、C2、C3为各相架空线或电缆对地电容,且通常为C1 = C2 = C3;L1、L2、L3为电压互感器绕组电感,当系统中有多台用于绝缘监察的电压互感器时L1、L2、L3为多台电压互感器的等效感抗。正常时L1、L2、L3上对地电压相等,等于系统相电压;L1、L2、L3、C1、C2、C3组成了各相对地的阻抗。

正常状态下各相对地的阻抗呈容性(因容抗小于感抗XL≥XC),当系统中发生冲击扰动时,例如:单相断续间隙接地或电源接通空母线等,就可能使一相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则该升高的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L下降,感性电流增加,该相阻抗呈现感性,如图(b)所示。`

图(b)是B、C相电压升高后的等效电路,再经等效变换为图(c)所示等效电路。很明显,图(c)电路是一个LC串联电路,只要参数合适,就会发生铁磁谐振(串联谐振)。

谐振的结果:可能一相电压升高,两相电压降低;也可能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还可能三相电压都升高。在电压升高的同时,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大大增加,以致使一次侧熔断器熔芯熔断或同时电压互感器烧毁以及系统出现虚幻假接地等,严重干扰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可能由于电压的持续升高而使回路中的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烧坏、爆炸。

铁磁谐振为非线性谐振,当谐振频率等于工频时,称为基波谐振,其它还有高次谐振和分次谐波谐振。

3.2 配电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产生铁磁谐振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点:

3.2.1在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接成星形且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各相绕组的电感L与对地分布电容C0并联组成一个独立的LC振荡回路,可视为电源的三相对称负载;当电网遭受突然冲击时,会造成三相对地负载不平衡。当L与C的数值恰达到电感和电容谐振条件,而三相回路的谐振频率等于电网的电源频率时,则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急剧上升,发生过电压,幅值可达1.5 ~ 2.5倍的最高运行电压,过电压可持续几百毫秒。

3.2.2 电压互感器铁心质量差(磁通密度低),伏安特性不好;

3.2.3 配电系统对地分布电容(母线、线路、线圈等对地电容C0)与PT铁心电感(L)参数的匹配不好;

3.2.4 系统中有一个强力冲击扰动(激发条件),例如变电站母线的空载投入合闸瞬间、单相瞬时接地、持续性单相接地故障的切除瞬间以及操作过电压及雷击过电压等。

3.3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的判断:

在配电系统中由于系统对地容抗(XC0)和电压互感器(PT)励磁感抗(XLC)的不同匹配组合,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不同频区的谐振,可分为基波谐振、分频谐振和谐波谐振,这几种不同频区的谐振所反映的现象也不尽相同,现简述如下:

3.3.1 基波谐振:

当电路自振频率 小于工频时,容易产生基波谐振,所反映的现象是系统中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大于线电压),另一相对地电压降低,同时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中出现3倍零序电压,形成接地假象(虚幻接地),这种基波谐振大多数发生在系统对地电容较小时,例如变电站空载母线合闸时可出现基波谐振,而往往使值班人员误认是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3.3.2 分频谐振:

当系统对地电容较大时,电路自振频率(f0)略低于电源的分数频率f/n时就可能出现分频谐振,所反映的现象是,三相对地电压依次轮流升高并缓慢摆动。由于谐振频率低,电压互感器容易产生磁饱和,PT一次绕组中流过的电流能达到额定励磁电流的数十倍甚致上百倍,使三相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严重过载而烧毁爆炸,一次高压熔丝多相熔断。

3.3.3 谐波谐振:

当系统对地电容极小或三相电压互感器非饱和时,可能产生谐波谐振(主要是三次谐波谐振)。所反映的现象是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或其中一相升高另两相降低,升高的数值大于线电压。

3.4系统接地故障和谐振故障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3.4.1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

3.4.2判断接地故障相的主要方法

注: Umax、Umod、Umin分别表示指示值最大、中间和最小的电压表指示值。

以上两种方法同时釆用,可更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故障相。

例如:某中性点不接地的10kV电网,单相接地时3只相电压表的指示:A相为5.58kV,B相为4.83kV,C相为7.23kV;此时,对地电压最高相为C相,所以可以判断接地故障相为下一相,即A相。

4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检测:

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我们通常采用零序互感器检测接地电流,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可达到正常时的3倍及以上。采用带剩余绕组(开口三角形)的电压互感器检测零序电压;正常运行时,开口三角形两端电压理论上应为零,实际上由于三个电压互感器阻抗不等会有40V以下电压存在,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则开口三角形两端出现100V电压。

当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同时存在时,我们判定该系统有单相接地现象的存在。

三相电压互感器剩余绕组(开口三角形)两端零序电压的产生和相量分析:

在10kV供电系统中带剩余绕组(带开口三角形)的电压互感器正常运行情况下,由于电力系统三相相电压是对称的,感应到电压互感器二次统组中的三个相电压也是对称的,如接线原理图(a)和相量图(b);开口三角形的三个绕组是首、尾串联接线。因此,开口端(aD、xD)的电压是三个相电压的相量和,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为零(或有一个很小的不平衡电压),

即:

当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例如图a假定W相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互感器一次侧W相绕组的首端和尾端均是地电位,因此W相绕组上没有电压,感应到电压互感器二次w相绕组的电压亦为零。由于w相接地后,w相与大地等电位,因此,电压互感器一次侧V相绕组两端的电压为;U相绕组两端的电压为,即都等于线电压。显然,感应到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相应的u相、v相统组电压也均为正常情况下相电压的倍。从图(b)相量图分析,由于w相接地时,系统电源中性点对地电位为-,因此各相对地电压为: = + (-) = 0

= + (-) = = + (-) =

这个结论和前面分析是相符合的,即系统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其它未接地两相对地电压在数值上为相电压的倍;从图(b)一次电压相量图上可看出和的夹角为600,在这种情况下,加在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的三个相电压、、变得不对称了,通过相量计算不难求得+=3

即合成电压为3倍的零序电压.

同理感应到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口三角形两端的电压=+=3,即此时开口三角形两个端头间出现3倍的零序电压 (金属接地故障时:

=+= 3 = 3100/3 = 100V)。其相量推算如下:

在E(-)中 = 2 ( sin600= )=

又因在E(-)中 = 2 ( sin600 =)

= 2 = 3

同理可推在二次开口三角形两端电压:

= += 2 = 3 = 100 / 3 (V)

= += 2 = 3 = 3 100 / 3 = 100 (V)

5 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在的后果:

(1) 金属性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接地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倍,即等于线电压,而各相之间电压大小和相位保持不变;可概括为:“一低、两高、三不变”。

(2) 虽然发生一相接地后,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破坏(线电压大小、相位的不变),受电设备可以继续运行,但由于末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在绝缘薄弱系统中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相接地故障,造成两相短路,使事故扩大。因此,不允许长时间一相接地运行(一般不超过2h);如未及时处理将会出现电压互感器(PT)因过饱和温度上升引发炸裂或烧毁(如图片所示)。

应当注意,对于电缆线路一旦发生单相接地,其绝缘一般不可能自行恢复,因此不宜带接地故障继续运行,应尽快切断故障电缆的电源,避免事故扩大。

(3)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接地后(如C相接地),其它两相(如A、B相)对地电压升高到,这两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也相应地增大了倍,即I= I=I,其中I=。因C相接地,故C相对地电容被短接,C相对地电容电流变为零,此时,经过C相接地点流入地中的电容电流(即接地电流)不再是零,而是 ,A相的电容电流超前,B相的电容电流超前。经过向量相加,可知绝对值为: (A)

式中-系统的相电压,V;

一角频率, = 2;

C 一相对地电容,F。

从以上公式可知,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点的电容电流为未接地时每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此时易引发铁磁谐振事故的发生。

(4) 单相弧光接地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为电弧容易引起两相或三相短路造成事故扩大。此外,断续性电弧还能引起系统内过电压,这种内部过电压,能达到4倍相电压,甚至更高,容易使系统内绝缘薄弱的电气设备击穿,造成较难修复的故障。

弧光接地故障的形成与接地故障点通过容性电流的大小有关,为避免弧光接地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险,当系统接地电流大于5A时,发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应考虑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装置。当10kV系统接地电流大于30A时,为避免难以克制的电弧接地危害,中性点应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消弧线圈是一个带有可调铁心的线圈,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它产生一个与接地电容电流相位差1800的电感电流,起到补偿作用,通过调整铁心电感达到适当的补偿,能使接地故障处的电流变得很小,从而消除和减轻了电弧接地的危险。

(5) 在单相不完全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的变化与接地过渡电阻的大小有关,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在一般情况下,接地时相对地电压降低,但不到零,非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但不相等,其中一相电压低于线电压,另一相可略低于线电压。

(6) 下面是两组因单相接地引发铁磁谐振的照片:

第一组照片是08年2月发生在某技术开发区的用户10kV变电所内,2只PT被炸裂烧毁,二次微机消谐装置也被烧坏发黑。

第二组照片是2011年4月发生在某35kV变电所内,PT被炸裂,避雷器也被击穿。

上述两次事故分析会均由供电局、设计院、用户及制造厂参加。事故原因,是因为系统接地(电业局调度室均有记载)造成,二次微机消谐装置可控硅击穿,造成PT开口三角形长时间短接运行,加剧了PT的温升上升。

6 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 防止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措施:

针对铁磁谐振产生的因素,为防止谐振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选用优质铁心的电压互感器,降低电压互感器的磁通密度;选用伏安特性较高的电压互感器。为了弥补伏安特性不足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经零相线圈接地(也可采用单相电压互感器的绕组当作零相线圈)这样可以提高对地励磁阻抗,即提高了伏安特性。

(2) 调整电网中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励磁感抗的配合,在设计和运行中应尽可能减少互感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处所。

(3) 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中,接入适当的阻尼电阻,消耗谐振能量,破坏谐振条件。

阻尼电阻大小的选择与系统实际情况有关(对地容抗与PT励磁感抗的比值有关)。在10kV的配电装置中,为消除基波或谐波谐振过电压,在开口三角形绕组中接入100W、100Ω的管形电阻一般即可消除谐振;为消除分频谐振,可在开口三角形绕组中接入200W、50Ω的电阻,但应注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互感器的负荷将超过额定值,因此应严格监视互感器的运行情况。

(4) 在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中串入阻尼电阻,在10kV配电装置中可取30~50kΩ。

(5) 目前已有成品生产的消谐器,如RXQ-10型消谐器,将消谐器串接在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中,既能消除由PT引起的谐振,又能限制流过绕组的过电流,工作可靠.

(6) 若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较大,则在开口三角形输出端接的过电压继电器动作时,将一个电阻(约9kΩ、150W)瞬间接入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经1min左右再自动断开。

(7) 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是接在开口三角形两端的FXG1型消谐器,它是由鉴频环节与消谐环节两大部分组成;当系统发生谐振时,装置的鉴频系统自动投入“消谐电阻”吸收谐振能量,消除铁磁谐振。另外还有KSX196微机消谐装置等。

(8)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接地的电容电流较大时(此时—般属于非金属接地),在接地处引起的电弧就很难自行熄灭;在接地处还可能出现所谓间隙电弧,即周期性熄灭与重燃的电弧。由于交流电网是一个具有电感和电容的振荡回路,间歇电弧将引起相对地的过电压,其数值可达2.5~3Ue;这种过电压会传输到与接地点有直接电连接的整个电网上,更容易引起另一相对地击穿,而形成两相接地短路。

在电压为3~6kV的电力网中,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允许大于30A,否则电弧不能自行熄灭,10kV的电力网中,规定一相接地电流不得大于20A;在35~60kV电压级的电力网中,间隙电弧所引起的过电压,数值更大,对于设备绝缘更为危险;而且由于电压较高,电弧更难自行熄灭。因此,在这些电网中,规定一相接地电流不得大于10A。当一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了上述的允许值时,可以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法来解决,该系统即称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消弧线圈主要由带气隙的铁芯和套在铁芯上的绕组组成,它们被放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内;绕阻的电阻很小,电抗很大;消弧线圈的电感,可通过改变接入绕组的匝数加以调节。显然,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由于系统中性点的电压三相不对称电压,数值很小,所以通过消弧线圈的电流很小。采用过补偿方式,即使系统的电容电流突然减少(如某回线路切除)也不会引起谐振,而是离谐振点更远。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样,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三相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和大小不变,所以也允许暂时运行,但不得超过2小时;消弧线圈的作用对瞬时性接地系统故障尤为重要,因为它使接地处的电流大大减小,电弧可能自动熄灭。接地电流小,还可减轻对附近弱电线路的影响。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各相对地绝缘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样,也必须按线电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