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化学工程的伦理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1 09:47:16

化学工程的伦理问题

篇1

Abstract Technological Ethics (also known as engineering ethics) is a new scienc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itself. The education of technical ethics guides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eth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e comments o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Technical Ethics; engineering ethics; engineering education

技术伦理学是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以研究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为对象,涉及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多个因素,触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取向和现代技术本身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影响。它超越了以往伦理学仅研究人与人道德群体的内容,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纳入伦理思考的范畴,形成了关怀和尊重自然事物为基础的伦理准则。技术伦理(也称工程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理性思考的同时又进行伦理的思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强化伦理道德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注入了新内容。技术伦理教育是对专业行为的道德性质进行个人判断的方法训练,对于理工科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日本的技术伦理教育

日本关于技术伦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始于上世纪末。1999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大学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基准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定:“要理解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理解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明确了技术伦理教育的理念;其后2000年修正的《技术士法》中也规定“必须努力做到没有损害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其他公益的事情”,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从法律的角度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日本政府还斥巨资进行“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技术伦理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的实施方法、以理工科教师及企业研修者为对象的伦理教育计划的两方面实施方案,对日本在技术伦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教学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在政府强有力政策引导下,日本大学理工科专业均相应地调整了课程体系,普遍在公共基础课程内设置了2学分的技术伦理课,作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如“工学概论”“技术论与技术教育”“医学伦理”等课程,并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体现和渗透伦理教育思想,技术伦理教育融入了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技术伦理课的教师由多方面人员来担任,有企业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理工科专业课教师,伦理、哲学方面的教师,他们或从自身的工程实践出发讲解工程师的责任,或从技术发展的视角预测和说明某一技术将对人类或社会的影响,或以社会伦理学解读技术价值观。技术伦理课教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通常从专业领域选出特定的案例,分析由于技术发展而突现的伦理问题,启发学生对新技术的多元化思维,学生们从伦理问题当事者的视角出发,对于专业范畴的伦理问题及影响进行充分讨论和认真思考,进而做出选择。这样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技术伦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程实践活动起到引领的作用。技术伦理课在专业课教学中多围绕工程技术规范展开,目的是使学生不仅掌握简单的工程规范,而且学会了解工程规范的背景与意义,最终使这些规范变成技术人员的自觉意识,具备对规范进行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力。

在日本高校普遍开展的技术伦理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技术伦理判别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会伦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方法,理解人类社会存在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思考。但自开展以来也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社会各界对技术伦理教育的认识不足。虽然技术伦理涉及社会多领域,但常常被忽视,一些技术者对于自身就是技术伦理当事者的意识模糊,甚至认为技术伦理仅仅是教育研修的工作,仅限于讨论专业学会的伦理纲领或职业规范;其次是由于缺少产业界的支持,技术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化问题愈加明显,迫切需要工程界、科技协会的有力支持;再有技术伦理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各个学校、任课教师之间没有达成一致,以专业伦理作为技术伦理教育核心的教学模式没有完全形成,教学内容体系尚处于探索和实践中。

2 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启示

技术伦理在我国通常称为工程伦理,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增多,关于其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理论上,由于传统中国文化重视的伦理道德仅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重在维护人际间的等级关系,而现代工程伦理则倡导尊重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种伦理价值观之间存在的距离,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和重新思考。工程实践中,现实社会一些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工程决策,缺乏人文P怀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工程设计,不善管理而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施工工程,维护一方利益而不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利益、成本和风险等问题,已经造成的事故和灾难触目惊心,直接拷问着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也使得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备受期待。

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本世纪初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影响下,2004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率先开设了独立的工程伦理课程,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开启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新模式。而大部分高校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方式,课程体系和地位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规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

日本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进程与我国相近,自上世纪末引入以美国文化为价值基础的工程伦理模式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工程伦理学教育体系,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总结其发展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特点以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对我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推进教育教学进程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科技的正面和乐观态度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例如对“科学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持同意的人占38.8%,高于欧美的16.5%,表明公众对技术自身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对专业工程师的调查显示:仅有22%的人认为“了解工程对全球及社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能力”,说明大多数工程师更注重以科学的态度去开展工程项目,而对工程、对工程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和责任思考甚少;对在校理工科学生调查显示:有81% 的学生“对工程伦理的理解”一无所知,对工程伦理内容和作用完全不了解,表明高校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缺失十分严重。这些对于工程伦理作用、界限的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是否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影响着他们在工程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能力。即使是在工程伦理教育普遍开展的日本,也一直存在对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的工程技术人员,将自身置于工程伦理当事者之外。而面对我国对工程伦理认知不乐观的状况,有必要理论上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作用和内容范围,大力推进理工科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进程。

2.2 制定强有力政策,支持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学是新兴的交叉科学,专业课程和传统伦理学都不能完全涵盖它,我国各高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处于兴起和探索阶段,有必要从体制上确认其课程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日本是在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工程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两方面将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工程基础”和职业认证考核必不可少的内容,促进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普遍实施。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机构,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工程伦理教育必将纳入工科教育体系。借鉴日本推广工程伦理教育的模式,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推进。特别是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界定,确定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大纲,各高校据此开设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

2.3 围绕专业教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工程规范、工程伦理和工程职业道德内化为工程师职业活动的判断能力,它需要依托专业教育这一主体。这就意味着工程教育在课程涉及专业决策选择时不应回避专业行为和个人道德伦理素质的联系。由于工程伦理的实践性,不同工程领域面对的是不同的工程伦理问题,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不断出现新的解决方法,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结合专业领域所触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在专业领域选择教学素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自己体会用伦理的思维方式选择方案、判断决策,深刻感受伦理意识形成、观念塑造、行为培养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2.4 工程伦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工程伦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关注。一方面,工程活动引发的伦理问题需要工程界的关注和总结归纳,各工程领域提供的工程伦理教学素材,也需教育界的关注和教学研讨,才能使工程伦理教育切实有效。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是工程伦理教育最直接的课堂,它所包含的生产实习、专业系列讲座和参观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工程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企业、研究机构和专业协会的支持。特别是高校工科教育的实训环节,急需企业、社会机构承担工程训练任务,才能使学生在工程领域真正学会用工程伦理的思维判断和处理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燕南.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2] 朱高峰.对工程伦理的几点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3] 项小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创业,2011.8.

篇2

一、专业协会与伦理规范

 

传统上讲,专业人员有几种显著的特征:受过高级的教育;个体和团体对于某些公共福利方面的义务(例如医生的义务是促进健康,律师的义务是维护法律公正,工程师的义务是生产安全、实用和有效的技术产品等);具有专业协会,(除了其它职能之外)以制定和发布共享的伦理规范,表达专业人员在追求公共福利中的道德责任;在行使个人判断上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自由、自我决定),这对于他们负责任地从事他们的工作是必需的。由于美国的工程师是如此彻底地置身于商业环境中,所以对于工程师而言,他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争取他们的专业身份。(Layton,1986)

 

专业协会的形成在创造使人类在生活的所有领域中受益的技术产品,并培育其专业化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像大多数其他的专业人员,工程师并不是仅仅发展成一个强大的专业协会(比之于如美国医师协会或美国律师协会。相反,许多专业协会发展起来,每个都随着工程中的专业化领域而出现,例如,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以及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等等。此外,还形成了一些综合性组织,如全国工程师专业协会。每个专业协会都制订了自己的伦理规范,有些比较概略,有些则较为详尽,但所有这些都要进行周期性的修订。然而,大部分的伦理规范,最终都包含一个声明,要求工程师“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一关键性短语成为一个基点,以提升工程师贡献于公众福利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服从于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和指令。

 

与其他协会相比,有一些专业协会能更积极地使伦理对于专业化凸显出来,例如,通过在专业会议上鼓励组织工程伦理方面的专题,以及发展一些项目来支持那些有责任的工程师,当他们勇敢地按照专业伦理规范行动时,有时却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全国工程师专业协会(NSPE)已经做了可贵的努力,设立了伦理审查委员会,多年来已经出版了(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案例研究,来为工程师应用全国工程师专业协会的伦理规范提供详细的指导。然而,专业协会有必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以支持伦理行为(Unger,1994)。

 

二、跨学科的协作

 

就像应用伦理学或实践伦理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一旦工程师与哲学家,以及律师、社会科学家和其他对职业伦理感兴趣的群体开始合作,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就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程伦理学开始吸引哲学家们的关注。而其催化剂是1978—1980关于哲学和工程伦理学的国家项目,它由罗伯特鲍姆(RobertBaum)领导,由国家人文学科基金(ND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十八位工程师和哲学家组成的团队参与了这一项目,其中每个人都探讨了工程中被忽视的伦理问题。从那以后,工程师开始持续地与哲学家,同样也包括律师、宗教思想家和其他感兴趣的团体合作。对于内容广泛的各类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正如人们或许所期望的,哲学家对于工程师所负有义务的道德基础,有着众多的研究可做。一些哲学家(包括教科书的作者)应用普遍的伦理理论,例如人权伦理,以论证公众的不受伤害权,赋予工程师以责任,去预见技术发展的固有风险并将其最小化。其他的哲学家则强调专业的权威性,以发展权威的伦理规范,使工程师能够在服务于公众利益中追求他们共有的理想(Davis,1998)。人们也关注到,如果伦理规范仅典型地表达于存在一个广泛的道德共识的领域,以及强调领导的重要性和工程师奉献的额外的“优质工作”

 

哲学家通过与工程师合作,也研究了大量的工程实践问题,以澄清核心的概念,论证特定的道德观点。这些议题包括诚信问题(既是可信的,也是值得信任的),降低风险和风险管理问题,保护环境问题,规避利益冲突问题,是否参与武器研制的个人决策问题,以及技术保密问题等。许多问题也关涉到如何在对于雇主的责任和更广泛的保护公众的责任之间保持平衡。例如,一个引起众多争论的问题是揭发问题,即把有关严重的安全或其他道德问题的信息,通过未经组织确认的途径,透露给某一职位,有权对此采取行动的人。如同在所有职业中一样,在工程中这一类揭发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并且有整本的书来研究著名的案例,在其中揭发实际上发生或没有发生,例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案例。

 

三、工程伦理教育

 

严肃认真的工程伦理学习应该在工程师的培训过程中进行。1985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要求美国的工程院校,作为接受认证的一个条件,必须培养学生对于“工程职业和实践的伦理特征的认识”。2000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针,目前工程院校正在按照这些方针来实施。

 

当前,美国的几乎每所得到认证的工程学院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开展工程伦理学的学习。但每所大学也都面临三种挑战。第一,工程伦理学的学习如何被理所当然地整合进工科学生所需要的必修课程目录中?有些大学已经把工程伦理学课程引入为所有工科学生必修的课目(例如,在德州农工大学(TexasA&M)由哲学系的查尔斯.E.哈里斯(CharlesEHarris)教授和感兴趣的工科教授组成的团队来进行教学)。另有一些大学把工程伦理学作为必修的写作课程的一部分。其他的教学计划有由大学的哲学系开设工程伦理学课程让学生选修。更多的教学计划是尝试在其他的课程,如第一年的适应课程,高级设计课程,以及甚至在各种类型的技术课程中的案例研究中,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来从事工程伦理学的学习。

 

第二种挑战,应由谁来教授工程伦理学?在工程伦理学的早期发展中,许多课程是由工程师和哲学家组合的团队来进行教学的,在可能的情况下,这种安排仍然是所期望的。然而,为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工程伦理学,显然工程学教授将起主导作用。为了能这么做,工程学教授们当然也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方面的准备,例如,可以通过学习一门或多门的伦理学课程,通过与哲学家合作,通过参加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团队,或是通过独立的伦理学研究来完成。例如,二十世纪早期,在德克萨斯州工业大学默多夫中心的吉姆史密斯(JimmySimth)的领导下,整个德克萨斯州的工程学教授,甚至工程院校的校长组成了团队来研究工程伦理学。对于工程师来说,这种课程学习则是通过继续教育项目来进行的。凯文派西诺(KevinPassino)最近也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为定向于师资培养(faculty-bound)的博士水准的研究生,开设了一门称之为“工程伦理学教学”的课程,以帮助他们在未来作为大学教授的职业生涯中,讲授工程伦理学第三个挑战,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目标是什么?应致力于使学生把握工程师共同的道德责任;同时,也应该提供给他们工具,让他们能自己思考道德问题。具体的目标包括强化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推理能力,增强清晰地和具有说服力地交流道德观点的能力。总想对学生讲些大道理的做法,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此外,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个人,宽容差异,保护环境,以及道德上的诚实总结:工程伦理学研究发展趋向。

 

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在美国正在成熟地确立起来。但是工程伦理学研究在未来将取何种方向呢?稳妥地说,工程伦理学将反思全球化经济时代围绕技术发展所关涉的所有主要的问题。位于所有这些问题列表顶端的是环境问题。在这里,工程伦理学将和环境伦理学连接起来。环境伦理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交叉学科’’,但当前却吸引了所有学术性学科的兴趣。(第一本研究环境问题的哲学杂志,“环境伦理学’’,也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创立。)连接工程伦理学与环境伦理学的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已经展开(VesilindandGunn,1978)。另外,专业伦理规范也开始加入保护环境的责任,例如,当前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伦理规范,就要求既提高人类的福利,还要求保护环境。但是,在此问题上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篇3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工程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纲要明确提到工程伦理教育,说明“工程伦理”在整个课程思政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一种拓展,二者相互贯通,本质上都是思想育人[1—2]。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实践和发展的关键环节[3]。但是,由于我国工程伦理研究起步较晚、整体发展较慢,不可避免地存在亟待补足的短板[4]。特别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5]。此外,要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机统一,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将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与行业特点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理清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材料和化学专业为例,两者均与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社会问题直接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工程伦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思政教育元素,探索材料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将专业知识与“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等发展理念相结合[6]。然而近年来,化工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不断被曝光,深究其根源,均与材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者的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疏于监管等因素相关[7—8]。如何开展材料、化学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工程伦理分层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材料专业、化学专业领域的工程伦理教育既有工程伦理中的普适性,又具有专业带来的特殊性。材料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大力培养卓越的材料工程高级工程师,对提升中国制造的能力意义重大,但需要工程伦理意识的精神武装;化学化工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是该行业涉及的最重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化学工程领域的伦理教育,以规避可能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功利化教育问题[9—10]。为此,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规划,我们从2018年开始,陆续在材料与化工工程专业硕士以及本科生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本—硕贯通的“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即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实践层次。其中基础层次聚焦伦理道德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专业层次立足材料领域科研前沿,挖掘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实践层次则选取具有专业特点的各类案例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发现伦理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科生,开展以基础层次为主的工程伦理教育,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培育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职业价值观,储备基本的工程伦理意识,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伦理规范知识和工程伦理判断、决策能力。专业硕士重点结合专业和行业特点,开展专业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以伦理问题的辨识能力和面对伦理问题的决策能力培养为主。通过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学生工程伦理实践能力(包括伦理判断能力、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伦理环境、道德困厄中进行评价和思考,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案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与实现途径

案例教学是目前提升工程伦理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保证工程伦理教育的效果,案例选择需要与专业及行业特点相契合,呈现方式也要经过精心设计。为此,我们在工程伦理实际授课过程中,聚焦材料、化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能源、环境、实验室安全等领域进行案例选择,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巧妙设计,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逐渐形成了“和谐材料·绿色化工”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一)思政元素(安全与环保意识)与专业知识(材料、化学领域)的融合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材料、化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三个具体案例,分别为“限塑令”“拒绝洋垃圾”和“废旧电池回收”,三个案例聚焦能源与环境领域,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限塑令”(包括“禁塑令”的出现)既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的内容,又有塑料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深刻阐述,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广泛开展可降解塑料的创新探索;“拒绝洋垃圾”包含大量的材料、化学相关知识,更是反映出以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地步,告诫人们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废旧电池回收”既有电池材料的专业知识,更有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能源电池的飞速发展,但报废电池的回收体系仍然没有健全,需要材料、化学工程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在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应该时刻关心环保,并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地去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安全伦理是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另一个工程伦理意识。材料和化学两个专业所在的学科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材料、化工企业同样面临较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因此,结合本专业实验科学的特点,我们通过诸多安全警示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实验室规范意识,加强危化品的使用管理以及三废规范处理,引导学生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就自觉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有效地防范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

为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从教学目标,预习环节和课程呈现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将与专业相关的环境伦理、安全伦理通过案例引入到课堂内容中,并在授课之前,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兴趣,在学习任务中增加相关案例资料的文本链接或视频链接;试图在授课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工程伦理塑造,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案例介绍—分组讨论—逐一陈述—点评总结”四个环节实现。在案例介绍环节,由教师根据案例本身的资料或视频引入需要抛出的问题;在分组讨论和逐一陈述环节,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利于学生理解角色。例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利益攸关的企业负责人、工程师、民众、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同时角色可以进行轮换,将自己置于不同的利益角度,更好地体会面对工程两难时的心路历程,在价值冲突中进行最为合理的伦理抉择。在点评总结环节,由教师根据每组的实际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案例所要求的工程伦理意识进行总结。对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针对不同的案例,在引入、讨论、陈述和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设计。如有的思政元素适合在案例的介绍环节通过显性方式切入;有的则适合隐藏在讨论环节让学生自主发掘,或在陈述环节由教师适当引导;有的则在总结环节顺藤摸瓜、画龙点睛。对于两难困境的案例,在引入案例后宜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展开并加深认知,对于存在多个利益攸关方的案例,在引入案例后宜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强化身份信息,增强代入感。总之,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权重要与思政元素的特点相适应。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师团队在案例的选择、引入和讨论等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家国情怀、社会使命、职业道德、生态环境教育,逐渐形成了“和谐材料·绿色化工”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及“安全观”教育的专业特色(如图2所示)。

四、课程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因此,不采用固定的试卷考核方式,重点强化过程评价、提高分组汇报和工程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比重,主要由过程化考核(30%)、分组汇报(30%)、期末考核(40%)三种方式组成。过程化考核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网络平台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等,重点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分组汇报采用教师确定分组方案、选题范围,制定评分标准,由学生分组确定主题,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汇报展示方案,汇报时除教师团队打分外,学生之间设置互评作业环节,通过设置统一的评分标准让其相互之间对各自的汇报情况进行评分。期末考核不采用试卷形式,而是由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方向或兴趣范围,确定主题,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以此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11-02

一、工程伦理学发展概况

工程作为一种“造物”活动,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存在,实现事物状态的变换,甚至包括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工程作为“设计”活动,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并由于其本身不具有道德上的善恶意义,既可以为善的目的服务,也可以为恶的目的服务,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伦理审视。由此产生了工程伦理学的概念。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工程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减少其负面影响,最终推动符合一定伦理道德标准的“好工程”的建设[1]。人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工程活动,在人类工程活动超过环境容量时,势必产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周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恶化,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对于工程实施者来说,不具有交换价值的空气、河流、山川等环境因素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计算和考虑之外,完全拒斥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伦理关怀和应尽的责任。工程师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生物圈是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另外一些影响。另外,工程活动还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如地面塌陷与沉降、地裂缝等,造成对工程和环境的危害与损失。如不及时监测和适当治理,则将导致更大的损失。

深入研究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前提是对国外工程伦理学发展历史的把握。工程伦理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从产生之初即注重工程伦理规范的调整与完善,包括其伦理规范中的环境问题等新议题。近年来,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把“2020年的工程师应该成为受全面教育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作为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目标。德国工程师协会经过10年工作,编写了技术评估政策的指导方针,包括技术和经济的效率、公众福利、安全、健康、环境质量、个人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内容[2]。2002年,德国工程师协会颁布了“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3]。该原则全面指出伦理原则应作为工程师技术活动判断依据的指南。1997年,法国工程师与科学家协会、毕业生工程师协会同盟、法国工程师国家委员会三大团体联盟(CNISF)编制了一部工程师伦理规范,成为法国工程师关注技术问题的重要参考[4]。

我国作为伦理学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虽然早有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关于问题决策和伦理权衡的精彩论述,但总体来讲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工程伦理学的概念。当代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虽然刚刚起步,发展时间短暂,但进步明显。2006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单位联合颁布了申请“注册环保工程师”的执行办法,并规定了相关考核认定条件。其考核内容既包括涵盖环保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也包括工程活动中的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物理污染防治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5]。

二、我国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尽管我国对诸如注册环保工程师的考核认证逐渐规范,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测试手册”缺乏伦理和道德规范,比如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等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和工程伦理学已经被西方国家证明有效的前提下,突出工程伦理学中的伦理道德维度显然十分重要。另外一方面,目前的考试和学习内容较多地脱离了实际的工程活动,对工程师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

相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意识过强而经济意识较弱的学术思想氛围,中国现代社会则转变为经济意识过强伦理意识较弱。在这样的形势下,强调强化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强化伦理意识,就是要强化有关人员发现、分析和恰当解决伦理问题的意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伦理问题的表现具有隐蔽性,因而如何正确、敏锐地在工程问题中“发现”伦理问题成为了工程伦理学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我国的工程活动中许多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工程参与者缺乏伦理意识,或者是难以发现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而导致的。

工程活动如果过于强调工程效益,就会逃避对环境的伦理责任,漠视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指出,贪欲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是一种罪恶,贪欲不仅是工业革命和征服自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动机,而且是破坏生物圈和污染环境的动机。工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以技术为先导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代工程事故和工程灾难频发,直接影响到工程活动中伦理诉求的实现。其原因:一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科学认知问题。工程行动在新进入一个领域时,由于工程参与者对某些相关方面缺乏科学知识和有效的认知,容易引发错误的工程决策和不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增加工程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这种情况易导致工程决策者难以有效规避工程安全问题。二是工程活动技术选择的问题。问题工程的产生,部分原因是偶然因素引发的,部分原因则是由于工程的技术问题造成的。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根本说来也是由于工程设计的技术缺陷问题,只是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更加暴露了这一技术问题[6]。三是社会自身的问题。工程活动作为变革自然的造物工程具有自然属性,同时由于工程是社会的工程,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体现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具有社会属性,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所以说,作为引导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家其所能提供的生产力和资源条件也是工程活动能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伦理道德准则的坚实基础。

三、工程伦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

第一,先思而后行。针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之类的现象,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反思行为的后果,尤其要发展和确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意识和预防性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和发明出保护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以及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第二,建立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我国于1995年在全国推行注册建筑师制度,1997年第一批注册建筑师开始执业,2000年实行“注册工程师实施计划”,但到目前为止始终未建立国家层面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如何推进国家层面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将是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议题。

第三,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清华大学从事科学技术、社会与工程伦理方面教育和研究的曹南燕教授指出了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滞后的原因:当前我国工科学生,未来的工程师,未来工程活动的设计者、决策者、实施者、管理者和评估者,对国内工程领域现状的态度普遍是,虽然痛感问题严重,但多数认为与己无关也不愿多去思考,或者认为问题太复杂,不是个人所能解决得了的[7]。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把工程伦理学作为工程学学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不同的形式在所有的工科院校中普遍开设。

第四,促进公众参与。工程活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深远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征,任何工程都可能造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后果,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对可能遭受的伤害的知情权、反对权等。德国工程伦理就是从制度或者机制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利,使公众的意见得以表达。

第五,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考虑。“不应把必要的消费约束视作对自然界的一种‘恩赐’来加以炫耀,而应视作为了自己、自己的亲人乃至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一个责任而加以坚持。”工程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关注可能造成的深远的环境影响,因为人类现阶段的生活环境也是将来子孙后代生存的物质基础。

纵观欧美各国历史可以发现,其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基本上遵循着这样一条发展脉络:从完善工程伦理制度规范到注重工程参与者及利益相关者伦理意识的培养。我国的工程伦理学是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其成长完善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不断总结工程伦理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是我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德国工程师协会.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工程、技术、哲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C.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69.

[3][德]C.胡比希.技术伦理需要机制化[J].世界哲学,2005(4).

[4]Robert M Introduction.Issues of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French and U.S. Pers-

pectives[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6(12):595.

[5]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注册环保工程师执行资格考核认定测试手册[K].2006.

[6]张景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原因[J].全球科技经济望,1991(6):51-52.

[7]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ed Eth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China

LI Ci-ci,WANG Quan-quan

篇5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工程伦理学,开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迄今为止,美国工程伦理学在理论框架的完善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两方面均居于工程伦理学科的领先地位。美国工程伦理学系统的理论框架是该学科独立性和成熟性的主要标志,它以增强工程职业的道德自主能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工程伦理决策问题,依据西方伦理学基本理论、道德经验和法律体系所公认的伦理原则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形成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系。相应地,美国工程伦理学在实践应用方面也非常有效,主要体现为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工程领域中伦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那么,为什么工程伦理学首先产生于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为什么工程伦理学在美国得以全面发展?美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哪些方面对工程伦理学科的确立和工程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工程伦理理论体系建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确立以及制定和推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试从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来具体分析美国工程伦理学赖以确立和发展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认识背景。

一、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承

1.专家治国思想的延续

专家治国论(technocracy),来自于希腊文techne(技术)和kratos(权力),这一概念表示要建立技术专家的政治,其特点是不以某一阶级的“私利”作为基础,而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来管理社会,技术专家成为管理者[1]。专家治国思想在柏拉图时代就已经产生,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最具理性和智慧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武士勇敢应成为管理者,而劳动者则处于最低的生产者的地位。这种专家治国思想在此后的西方思想传承中逐渐明晰,并不断完善。英国哲学家F.培根在他的《新大西岛》中阐述了技术活动兴旺发达、技术专家治国治民的思想。圣西门则明确提出“专家治国论”思想。他认为,过去的社会是会,其中主要的人物是牧师、武士和封建主;而将来的社会则是一个工业社会,它是以有条理、有系统的方式把技术知识应用于社会事务,所以治理新社会的将是生产者-工程师和企业家这些时代的新秀们[2]。

工程领域专家治国思想的先驱是前苏联工程师、技术哲学的奠基人之一恩格迈尔,他的专家治国思想与北美的专家治国运动相呼应,并在实践中为该运动搜罗人才。该运动的宗旨是:应该根据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商业企业和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商业和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3]。因此,工程界要追求自身的独立,寻求政治上的地位,并明确表示工程理想。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专家治国运动以一股明确的政治势力出现的计划落空了。但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启示,专家治国思想将继续对全世界的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用管理能力和效率来取代或左或右的意识形态。在专家治国思想中孕育的工程理想也在随后出现的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关注中延续下去。比如,曼泰尔(Mantell)在其工程伦理著作《工程中的伦理与专业主义》(1964)中明确提出用工程方法解决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伦理问题。曼泰尔认为,将调整了的工程方法应用于解决个体伦理问题将有助于扩大工程职业的应用领域,使其能对更广义社会问题的解决施加更大的影响[4]。这种思想在美国工程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确立后的著作中,没有体现得这么明显,但是,一直以来美国工程伦理学对专业主义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强调就是对这种思想的隐含性继承。

2.职业伦理传统的发展

何谓职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之所以成为职业,主要在于它是建立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之上,恰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之于医学职业一般。因为唯有专业人员认同并接受专业伦理规范,他们才会自我约束和正当地行使社会赋予他们的自治的权利,并履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最早的职业伦理规范除了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之外,还有对建筑师责任的规定,它最早出现于汉穆拉比法典中:如果一位建造者为他人盖了一个房子但是没做好,那房子塌了并导致房主死亡,那么建造者应该被处死[5]。总之,一些古老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都有着固定的行规,这些行规规定了职业所要担负的责任,有些比较简单,有些相对复杂。现代职业也承袭了传统职业的一些要求,一些新兴职业,如律师、工程师等也与之类比,公开颁布一些职业上的具体行为准则。

现代西方职业观念的确立,更主要是来自近代宗教对职业观念的发展。16世纪路德的宗教改革,使人们对职业观念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改变。同天主教的态度相比,宗教改革本身的后果是,有组织地从事一项职业的世俗劳动越来越受到道德重视和教会许可。而发端于加尔文教的英国清教徒为职业观提供了最融贯系统的宗教依据。在他们看来,职业是上帝向人颁发的命令,要他为神圣荣耀而劳动。他们认为正规的职业乃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一种职业是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不过,另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标准乃是私人获利的程度。因为,当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和必须的。”[6]宗教“入世苦行”为世俗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即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西方社会,对伦理的重视成为职业的一种内在要求。

3.现代西方文化价值的渗透

每一种人类文化形态都具有标志其某些种类的社会活动的一组文化价值、一组道德偏好,现代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这些价值不是官方的,甚至也不是经过正式整理的,它们只是作为许多试图发现这些价值的学者与精神领袖的一致意见而提供出来。这些价值对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科学与其他基本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它们也是工程伦理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借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现代西方五种核心文化价值的总结,可以说明它们对于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意义所在。

首先,是合理性价值。所谓合理性价值,是指对于遍及社会之广阔领域的科学实践给予道德上、情感上、“建制化的”支持。这种支持在于它为试图把所有的人类存在现象都变成更一致、更有序和更概括化的理解形式的尝试提供关键性途径。这种合理性价值更多地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基础。第二,“功利主义”也是现代世界重要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价值是指现代人的主要兴趣在于这个世界和这个自然界的事物。这种对于世俗活动的兴趣已经几乎变成完全自主性的。第三,是普遍主义价值,它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寻找生活中的职业,以实现他们的价值。第四,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在这里,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指的是受个人良心而不是受有组织的权威的驱使这一道德偏好。这种自由主义信念认为,为所有以自己的良心行事的行为寻找契机是我们的责任。第五,“进步”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它认为,积极的合理性能够并且应该改善人在这个世界中的许多境况。与此相伴随的是相信并赞同这个世界的“进步”,它是以一种积累的方式在进化[7]73。

这五种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文化价值不是唯一产生于西方,也不是只作用于美国社会。同时,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这五种文化价值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冲突,比如,普遍主义价值与功利主义价值之间、合理性价值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之间以及个人主义文化价值与普遍主义价值之间都会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但是,这五种文化价值在美国社会中的比较合理的组合,对于工程伦理思想的传承和工程伦理学科的确立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当然,仅靠这五种文化价值并不会实质性地确立工程伦理学科,它还需要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的积极支持。

二、技术社会背景的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与工程发展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发达国家之一。因此,美国社会也是最早应对技术与工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国家之一。这些问题最初表现为工程专业人员与客户、工程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随着技术工程能力的增强和工程应用范围的扩大,工程在造福社会的同时,频繁的工程事故更是带来很多困扰。工程灾难一度成为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些冲突、事故和灾难的切身体验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美国社会群体的工程伦理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组织和工程团体积极投身于工程伦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在大学工程教育中引入伦理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工程伦理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对工程主要参与者的伦理意识的培养与技能方面的训练。

1.政府与企业的基金支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人文基金(NEH)较早地开始支持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究。美国学者R.Baum承担了由NSF和NEH资助的“哲学与工程伦理”1978—1980年间的国家项目,开始奠定了工程伦理学作为涉及哲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法律和管理科学的“跨学科性学科”地位的基础。1990年,美国学者R.霍兰德和N.斯迪奈克对1976—1987年间NSF资助的与工程伦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课题具体研究领域有[8]:①科学与工程的道德方面;②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化问题;③科学与技术新发展的伦理学意义;④社会如何影响科学与工程的实施;⑤与技术的社会应用有关的问题。1992年NSF曾资助过两项工程伦理研究[9]-“将伦理案例研究引入大学工程必修课程中”和“讲授工程伦理:案例研究方法”。政府基金对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支持从制度上肯定了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意义,对推动工程伦理教学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其他社会力量对工程伦理研究的重视和给予更多的投入。

大企业或企业联盟通常垄断某种行业,或者与某些行业的关系密切,企业、行业或职业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有时难以划分清楚。因此,工程伦理问题很早就被美国各种工程企业和行业所关注。例如,作为一种行业协会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其建立之初,就意识到了设立行业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并且该协会非常重视对工程伦理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它设立基金,表彰在工程伦理实践和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创办《IEEE技术与社会》等刊物,并资助出版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著作。美国化学委员会(原为化学品制造商协会)[10]设立“超级基金”来支持对由于化学工业污染所造成的工程伦理问题的处理和研究。此类来自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基金支持更强调对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的研究,但是为了使具体策略更加强有力,也要求对工程伦理一般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将工程伦理置于技术与社会的更为普遍和广泛的背景来考察等。

2.工程协会的自觉发展

在美国,各种专业工程协会负责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它们代表了工程师对指导其专业活动的标准的共同看法。尽管这些专业伦理规范有时并没有给出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的明确答案,但它们毕竟提供了指导原则。此外,为了使伦理规范更适合于工程实践,工程协会还要就工程伦理规范和原则进行有组织的专门研究,而制定和采用伦理规范已经成为工程协会章程的一个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因此几乎所有美国工程协会或学会在其章程中都包含了伦理规范的要求。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一直要求:凡欲通过认证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的内容。从1996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们的“工程基础”考试也包括工程伦理科目的内容。这使最初的工程协会的伦理规范只适用于其成员的目的得以扩展。

3.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

美国工程伦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不同学科背景共同参与到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当中,他们包括:工程背景的教授、哲学和人文学科背景的教授、社会科学背景的教授等。较早介入工程伦理研究的人文学者包括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应用哲学伦理学的框架来研究工程实践中的具体伦理问题,应用历史方法来考察工程知识、工程职业的历史,以及它们与工程伦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关系。这些工程师—人文学者团队共同参与美国国家工程伦理计划,合作著书立说,讲授团队教学课程并为工程师和人文学者听众作演讲。

目前看来,美国几乎所有工科院校的哲学(伦理学)教授都是工程伦理学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者,因此其研究成果数量可观。在美国,工程伦理学著作出版数量之多、更新频率之快,是其他国家工程伦理研究学者们无法与之比肩的。这些出版物既是研究专著,同时也是工程伦理学课程教材,一些著名的美国工程伦理学专著和教材在世界范围内通用,并经多次重印和再版。目前那些著名的工程伦理学教材已有日文、韩文和中文等多种译本。这些教材,以不同的视角和侧重,以案例为核心,展现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策略等。此外,对工程伦理研究与教学方法的重视,也是美国工程伦理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工科院校的伦理学教授们普遍认为,在伦理教育中,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提出伦理问题是有必要的,但这对于学生们获得解决伦理问题的经验还很不够。他们认为,将工程设计经验与伦理经验相结合是比较可取的教学方法。伦理问题与设计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它虽然没有唯一正确解,但有些解显然更合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针对具体的工程设计案例,运用问题求解技术和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处理伦理问题,并着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

三、公众对科技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一个社会总体科技认识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来自对公众两方面素质的考察:①对于科学技术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认知和应用能力;②对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全面反思能力。前者主要通过科学普及和专业的科学教育来实现,后者主要是人文学科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常识中通常将前者称为科学技术的继承者,后者被称为科学技术的批判者。在科学技术教育分科比较严重的社会和发展阶段,对二者之间区分的强调通常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割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西方社会这种割裂被比较早地认识到,他们发现这种割裂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那么如何弥补这种割裂呢?

在西方社会中首先由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承担这项任务,其中科学家作为最初的主导力量,他们主要以行动来抵制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后来,更多的科技实践者和科技政策制定者参与到沟通两种文化的进程中,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开始以建设性的视角,以一种更加理论化的形式对科学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现在将此类研究通称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或科学技术论(STS)。这一研究群体中包括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管理学家等等,目前科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合作,成为STS研究与教育的中间力量。STS研究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深层关系,试图从社会视角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同时STS研究在职业伦理和技术评估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随着工程和技术社会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技术和工程的社会研究被更广泛的研究者们所重视。这些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就是奠定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促进了整个文化和社会领域(公众)对于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视。伴随美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认识基础体现在STS的三个主要研究阶段。

1.STS经典研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揭示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反对科学的倾向(如一些人文学者的反科学思想和纳粹德国的反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科学与社会”研究以及知识社会学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其1938年出版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为标志,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其间虽有中断,但是默顿对于科学社会学问题一直投以极大热情,他的学生B.巴伯1952年出版了《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在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和框架基础上,将科学社会学系统化,为其成为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科学社会学按照默顿开创的问题集合和框架体系得以稳步发展,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科学社会学的默顿学派,它成为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流。默顿强调对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社会规范的研究,他提出,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态度[11]。科学的社会规范主要是指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为科学发展所提供的外部条件和氛围。默顿学派对于科学奖励系统和科学共同体内在约束机制的研究,为包括工程伦理学在内的职业伦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STS应用研究: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典STS研究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其研究的核心是科学的社会结构问题。他们通过科学奖励系统,揭示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利用人际关系测量技术,对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其他社会互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科学的社会结构,同时,他们还把这方面的研究与科学增长联系起来。总之,在这一阶段,STS研究的主流是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亚系统,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7]312。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强化了STS的应用研究,即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实践方面的研究。

职业伦理研究在已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技术评估作为一种对技术理解和控制的新概念被提出。技术评估(TA),是对一种技术过程、物质、项目或方法所产生影响的多学科评价。其目的在于揭示和预测一些农业、生物、化学、电子产业或医药技术的后果和风险,从而为制定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一种合理的基础。技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该项技术的社会、伦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12]。职业伦理观念、商业的社会责任运动与美国政府对技术评估实践的重视,共同强化了工程职业控制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

3.STS理论研究:社会建构论及其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社会学中的爱丁堡学派异军突起。该学派宣称,他们抛弃经典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他们主要分析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思想或概念之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他们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深入到科学研究的重地(实验室),通过观察科学家来了解科学家制造知识的过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微观研究,试图提出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社会生产的普遍解释,这种研究思路,被称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或科学技术论(STS)。科学技术论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科学的一种社会科学的解释”,它所“专注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所生产的、被认为是被证明了的知识的社会过程”[13]。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研究有成就或典型的历史和现实中的科学案例,其研究成果增强了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这种研究思路,被认为是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反叛,他们揭示了在科学神圣外衣保护下,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内幕。对这些内幕的揭示似乎是削弱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但是,这种社会建构思想也强化了外部社会因素控制科学的观念。将科学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联系起来,使局外人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研究评价成为可能。在这里,对于外部社会因素的理解范围更广了,它超出了单纯的科学技术共同体,还包括更大范围的与科学技术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控制科学技术的能力和范围在扩大,因此,传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职业群体的精神特质和伦理规范要受到更为一般性的审查。传统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目标设定、问题指向和理论方法都要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美国工程伦理学自身的改进和应用范围的扩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工程伦理学产生于美国,有其深厚的文化思想渊源、社会背景支持和认识基础保障。这些外部因素的协调与共生,促使美国工程伦理学在目标设定、问题选择、理论建构和方法体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在目标设定上,将工程师和工程协会视为工程伦理的主体,以培养工程职业和从业人员处理工程中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为工程伦理的主要目标。因此,它所关注的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是工程职业的伦理建设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等。它对此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已有的西方伦理价值规范、法律和宗教经验以及专业标准的规定。此外,美国工程伦理学以问题为核心,全面吸收STS研究成果,采用适合于问题解决的多种研究方法,包括伦理的、工程的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来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历史文化与社会和认识背景的差异是导致观念差异的基础,历史无法重写,但是带有不同历史印迹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现代社会的主流话语和实践行为,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类似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彼此借鉴对方已有的理论与方法。从伦理维度来探讨和解决一些棘手的工程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多种文化碰撞和交流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参与到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万长松.俄罗斯技术哲学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48.

[2]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62.

[3]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

[4]MantellMI.Ethicsandprofessionalisminengineering[M].NewYork:MacmillanCompany,1964:ⅶ.

[5]MartinMW,SchinzingerR.Ethicsinengineering[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2005:101.

[6]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巴伯B.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

[8]李世新.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32-34.

[9]哈里斯CE,普里查德MS,雷宾斯MJ.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11.

[10]牛顿LH,迪林汉姆CK.分水岭: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M].吴晓东,翁端,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0-83.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工程伦理教育成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工程教育提出的一项新课题。工科院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1.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以后,特别注重强调各类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影响,日益重视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提出从业者必须受到相关的教育。20世纪80 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便明确要求:凡欲通过鉴定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内容。20世纪90 年代,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分别发表了有关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提出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呼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世界范围看,法国、德国、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专业组织都有专门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一致认为,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提出了“欧洲工程师”(Eur-Eng)及其注册标准,对欧洲工程师的形成过程和质量要求作了规定,特别强调:务必理解工程专业,并理解作为注册工程师对其同行、雇主或顾客、社区和环境应负的责任。与此相呼应,各国工科院校都已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可见,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与国际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向和趋势接轨的需要。

2.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科技化。同时,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频频开工,许多建好的工程正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但是,工程建设活动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食品、药品制造加工业中的伪劣产品,煤矿生产、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等,这些负面影响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工程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等因素,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必须认真应对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要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不仅需要精通技术,还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

3.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深谙工程技术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急剧增加的需求,我国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工科大学生普遍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轻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他们信奉凭技术立足的实用主义,认为工程师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至于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公众生活的重大影响、对社会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伦理道德问题则不会主动去思考,更不会主动形成工程伦理道德意识,自然也不会自觉养成工程伦理道德行为。因此,工科大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程师,必须补上工程伦理这一课,工科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刻不容缓。

二、我国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或课程,是从西方引进的。我国工科院校虽逐步认识到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工程伦理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第一,在教育观念上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在我国,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往往只集中在工程技能方面。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大多数工科院校培养工程师的教育目标受到了影响,在工程教育中不够重视工程师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工程伦理精神的培养,这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

第二,工程伦理教育模式不够成熟和完善。首先,工程伦理教育内容有偏差。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使他们明确工程伦理规范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而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接受的多是用职业道德教育或伦理教育代替工程伦理教育,这使得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只知道一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并不能帮助他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工程伦理问题。其次,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需求仍有差距。由于工程伦理教育的欠缺,我国部分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中虽涉及一些工程伦理内容,但并没有注重把伦理问题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毕业设计、生产实践等环节中,更缺乏在参与具体工程项目中对工程伦理应用的体验,这使得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没有亲身实践的体验,既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对工程伦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工程伦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工程伦理教育师资方面有的是由伦理学专业的教师授课,有的是由对工程伦理感兴趣、又具备理工学科知识背景、工程实践经验及软科学知识的教师转向工程伦理的研究与教学,有的是由工科专业和哲学专业的教师结合共同承担教学工作。

三、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1.在教育体制上,领导要重视,支持开设工程伦理课程

首先,应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工程教育目标及课程改革,安排专家建立教育大纲,组织人员编写工程伦理教材、参考书及案例分析教本,为工程伦理教学提供支撑条件。在条件成熟的工科院校,应把工程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对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可先以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待条件成熟时再设为必修课。其次,应积极支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工程伦理问题及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内容、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2.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根据工科实践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工程伦理教学中,一方面要大量引入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提出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案例教学法注重归纳推理,是发达国家进行工程伦理教学、培养优秀工程人才并已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案例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案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具体伦理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伦理认识能力,获得处理专业活动中伦理问题的经验,加深学生对于未来所从事工程职业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中要强调工程伦理意识和规范原则,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毕业设计及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使他们增强工程伦理的意识,提高对复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空间

工程伦理作为现代工科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门学科、一个时段的教育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长期的教育。

首先,将工程伦理教育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作为现代工程师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在工程教育中掌握“做人”与“做事”的学问,实现对工程活动的重新审视和对工程行为道德的反思。

其次,结合教学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工程实践,让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管理、考核与评估等工作,引导他们观察、感知、思考工程伦理问题,领悟工程活动中蕴含的伦理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精神,使之形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再次,鼓励工科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指导学生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等方式探讨学科前沿问题,通过参加知识讲座等途径了解工程伦理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奠定科研基石等。

3.有计划地培养教师,整合教师资源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事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面向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要具备科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这项工作对教师要求很高,因此,应重视这样一支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工程伦理学教师的工程伦理知识培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工程伦理学教师进行工程伦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工程伦理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从而把课堂教学作为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要加强工程伦理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面对的问题往往来自不同的科技领域,所以,要使工程伦理学教学切实有效,该课程应该和专业课相结合,密切联系学生所关心的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寻找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这种合作与交流,形成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应结合国情、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董小燕.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3).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40-02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工程活动也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然而,高歌猛进的工程活动在快速增强我国国力使我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伦理问题。比如: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忽视了对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工程的决策过程中,服从于长官意志,不经过公开、科学的决策程序;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引发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工程师群体在这些问题上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就涉及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工程师如果仅仅满足于掌握专业知识,而不具备与专业活动相关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不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职业责任,就不能真正理解服务对象的利益,也不能很好处理各种责任之间的冲突。作为我国培养工程师的重要力量,理工科院校当然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一、理工科院校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工程师在专业技术知识之外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坚守道德底线。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将从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学校应在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工程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

1.工程伦理教育是回应时展的要求

工程是以一系列科学知识为依托,应用这些科学知识并结合经验的判断,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门专门技术。当今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已经左右了世界。这种发展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为善,亦可为恶。工程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创造出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如果不能有效地规避,就可能对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灾难。原子能的发现,是人类能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原子能技术用于战争,却可以让数十万数百万人瞬间灰飞烟灭。工程技术蕴含着的巨大力量,使得全社会不能不关注运用工程技术的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开始了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关注、重视和研究。工程伦理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未来的工程师形成正确的工程观,遏制工程行槠面的经济追求,使学生做好准备,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使命。

2.工程伦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都强调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引导,道德教育不应是空泛的说教和教条的灌输,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多是各种工程技术工作,道德教育应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组织,工程伦理教育自然应该成为这类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工程伦理教育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或是结合在具体的专业中进行的,要使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接受在工程设计、实施、评估和验收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将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生动具体,说服力强,可以润物无声地将一般性的伦理原则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信仰,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工程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未来的工程师既获得了“做事”的学问,也获得了“做人”的学问,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大学生今后的专业行为与专业态度产生长期与持续的影响。

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具体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理工科院校并未专门开设这一课程。也许,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从“识”到“行”,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另外,工程伦理教育师资的缺乏,恐怕也是现实的问题。尽管单独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是大势所趋,但面对现实,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恐怕是多数理工科院校最现实最经济的选择。即便今后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德教育内容,与该门课程也不应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兴文教授提出,为加强和改进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伦理教学现状,应根据工科类专业教学特点构建“三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实践层次。其中的基础层次,正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专业导论课和部分通识选修课来帮助新入学的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入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本来就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四门主干课程都包含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大一新生中普遍开设了专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理工科院校可以将工程伦理的内容加入其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直面工程伦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思政课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工程伦理的素材、问题及视角。可以利用工程伦理领域的示范性事件或榜样性人物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将工程伦理予以升华,将正义、高尚、善良等品质融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既强化了学生工程伦理方面的修养,也完成了一般性的道德教育。思政课教师应注意不断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将工程伦理内核予以集中概括和心理固化,帮助学生把工程伦理的规范与对高尚人生的追求高度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双重目标。

2.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要使思政课中的工程伦理教育切实有效,就要把该课程同专业课相结合,抓住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这种合作与交流。这种交流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是一种尝试和挑战,甚至可能对思政课教师构成一种压力,但这是大势所趋,不能避免。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普遍面临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思政课无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思政课教师承担基础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不失为走出原有困境的新思路。

3.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工程伦理教育

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对道德规则的简单解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伦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所谓案例教学,是指通过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展示具体的道德困境,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伦理情境中去思考问题、表达观点。肖平教授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主要原则和结论,大多不是来自理当如此的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剖析,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的伦理问题。通过分析、展示一些触目惊心的反面案例,提醒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坚决抵制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如偷工减料、破坏环境等。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选择一些具有可讨论性的案例或话题,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在彼此问难、质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厘清自己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观点。

4.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研究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搜索引擎,各大学数据库,从网络上获取工程伦理知识。以中国伦理学会网站为例,该网站有一个道德实践版块,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案例资料。教师可以在其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课上和学生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自己研究这些代表性案例,并在经验交流版块和专家进行探讨,以提升学生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不应局限于国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国外的工程伦理学习资源,英语世界的一些伦理中心很注重通过网络来传播伦理知识。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IIT)的职业伦理研究中心下属的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文档,均可在线使用。另外,随着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迅速推广,远程教育变得触手可及,思政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网上课程一起学习,或请学校教务部门购买相关课程,由本校思政课教师担任助教,辅导学生学习。

三、推动工程伦理教育的专业化

当今国际上对工程教育的评价是一个多元的价值观评价,将工程本身和其相关的各方利益群体进行综合博弈满足各方价值诉求,是工程伦理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也已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和观测点。加强理工科院校的工程伦理教育,推动工程伦理教育专业化,也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看到,思政课仅仅是“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层次,虽然重要且不可或缺,但专业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还是应在具备条件之后渐次进行。理工科院校应将开设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研究,培训工程伦理学方面的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

总之,我们不能幻想工程伦理学教育会彻底解决我国目前工程领域存在的种种伦理问题,但推进工程伦理教育的工作一定要做,要坚信这么做一定会有成效。因为,任何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都应该理解工程师的职业职责和伦理责任;应该知道工程师的工作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应该知道本专业的伦理准则以及适用于本专业的法律和安全标准;应该具有基本的道德推理能力和选择。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参考文I:

[1]郭世明,冯小云.工程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

[2]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3]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39.

篇8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11

社会工作伦理是伴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晚期社会工作正式作为一门专业开始,社会工作伦理已经成长为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和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从根本上讲,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走向专业化、合法化和社会化的重要体现。最早的社会工作者开始他们的专业工作时并没有伦理规则或相关主题的专业文献。事实上,第一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直到1960年才得到批准[1]。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伦理的需要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有自身的演进轨迹,我们从中总结出其总体特征,并预测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一、社会工作伦理历史演变主要阶段

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历程从根本上展现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轨迹,它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价值基础、理论根基和实践依据。社会工作伦理的历史演变透视了社会工作价值取向和文化脉络的发展轨迹,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彰显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特征,从中可以窥见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价值定位、价值追求和研究方法以及实践路径。总体来讲,我们可以大致将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划分为道德阶段、价值观阶段、伦理理论和决策阶段以及伦理标准和风险管理阶段[2]488。当然,这几个阶段并非是完全分开和独立的,只是反映社会工作伦理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每一阶段的侧重点,其中是有相互交叉和重叠的部分。

(一)道德阶段

社会工作伦理发展的第一阶段——道德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40年代)属于社会工作伦理演进的萌芽期。当社会工作在19世纪晚期正式开始成为一个专业时,对案主的道德担忧就比对专业人员的伦理担忧要多得多。早期的社工们重在关注“贫困的声音”,他们通常是以一种“家长式”的作风出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往往由于同情和关怀可能会屈从于那些“无能”或是“任性”的习惯[2]488-489。因此,案主的道德水准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也彰显了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重心,主要关注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贫困人的基本生活状态,这与当时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贫困等现实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已经从关注贫困人口逐渐转向到关注由环境原因导致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公正。对上述问题最好的诠释就是社工们已经从单纯的关注“案例”本身到“导致事件的成因”上来。他们已将贫困人口和“居无其所”、健康关注、精神病、酗酒以及暴力等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解决[2]489。这就更加凸显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性、社会性、实践性和现实性。可见,社会工作伦理演变的道德阶段重在关注案主的道德水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以及社会工作者对其态度、反映和策略等问题上。道德阶段作为社会工作伦理演变的萌芽期,不仅为随后的价值观阶段的形成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也为整个社会工作伦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价值观阶段

社会工作伦理发展的第二阶段——价值观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晚期到20世纪70年代)属于社会工作伦理的起步期。从20世纪40年代晚期到50年代早期开始,社工们关注的道德尺度也在逐渐发生转变,由关注案主的利益逐渐转向关注专业和专业人员的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及其实现上[2]489。一些社会工作的学术期刊也开始发表了几篇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的文章,这表明学术界才真正开始关注社会工作伦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术界、政府、社工、公众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社会工作伦理的热情。这不仅为其后社会工作伦理专著(例如Emmet的“伦理学和社会工作”,Keith Lucas的“案主自我决定的原则批判”,Plant的“社会工作中的社会道德理论”等等)的出版奠定了学术基础和价值指引,也为全社会关注社会工作伦理注入了动力,为社会工作伦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学术阵地和专业导向,为社会工作伦理由道德阶段转向价值观阶段迈出了关键一步。到20世纪60至70年代,社工们已经开始关注社会公正、社会变革、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等等。成千上万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工作,因为它与人的权利、社会福利、平等等社会问题休戚相关[2]489。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件是NASW(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公布了它的第一部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对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与发展并走向应用具有示范作用和引领价值。

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这一阶段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对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主要分为三种[2]490。一是专业的任务及其核心价值概述,包括尊重人,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和能力,人的价值和尊严,等等。这种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之源,专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凸显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指引和理论基础。二是社会工作价值的评价,包括社会工作价值评价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如何保证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的一致性,如何提高为他人服务的专业能力,社会工作者应该怎样尊重案主的隐私,等等。这种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工作价值评价的依据对整个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正义在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作用,社会正义与社会变革的内在一致性,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案主的最佳利益。三是社会工作者拥有或信奉价值观的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这种核心价值观不仅强调经验研究对于重塑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也说明社会调查的数据获取和分析等经验研究是研究社会工作伦理的重要方法。

价值观阶段在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对社会工作伦理的道德阶段的进一步充实、拓展和完善,也是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炼、发展和传播的过程,还是将核心价值观进行规范化和具体化进行尝试并逐步付诸实施的阶段,将核心价值观与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为伦理理论和决策理论阶段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出现实质性的转向(由道德与价值理论阶段向伦理原则、规则等伦理实践转换)提供了理论支撑、现实依据和实践路径。

(三)伦理理论和决策理论阶段

社会工作伦理发展的第三阶段——伦理理论和决策理论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6年)属于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期,也是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走向专业研究与发展的关键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应用伦理学的兴起尤其是生物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准则的建立,对整个生物医学伦理学研究与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影响,社会工作的学者开始反思社会工作伦理规则的建立和发展[1]。一些学者已经从传统领域和专业伦理的新领域开始着手研究,这期间有三本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伦理的著作出版发行:Loewenberg的《社会工作实践的伦理决定》,Reamler的《社会服务的伦理困境》,Rhodes的《社会工作实践的伦理困境》[2]491。这些著作表明:社会工作中经常关涉到的道德哲学,伦理学理论和原则及其伦理困境的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全面思考和深入研究,需要伦理学理论、原则和规则来指导社会工作面临的伦理问题、伦理难题和伦理困境,从而使社会工作者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与伦理决策。这不仅为社会工作伦理走向专业化、规范化与体制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其后转向伦理标准与风险管理阶段提供了应用基础与实践动力。

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其中面对的伦理困境。这些伦理困境主要包括直接的实践行为,如案主自我决定权利,知情同意权利,案主要求知道真相的权利,项目设计;管理,如管理和分配好有限的社会资源;从业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举报其他从业者的不道德行为和不胜任的情况,等等。社工们试图尽他们的全力解决所面对的伦理困境,例如价值观的冲突,个人、群体以及组织间的冲突,相关的伦理规则和法律规则间的冲突。这些伦理困境要求社工们要在尽力维护其案主的权利和有义务不损害第三方权利之间作出伦理抉择。但是,这些问题都非常棘手,要作出正确与合理的伦理决策就需要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价值指引和具体伦理规则的引导。而NASW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也根据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困境在1990年和1993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困境越来越多,需要具体的伦理规范进行实际指导和现实操作。

(四)伦理标准和风险管理阶段

伦理标准和风险管理阶段(1996年至今)是社会工作伦理走向专业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主要是由1996年NASW的《伦理守则》的认可为标志。这个守则不仅为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困境提供伦理指导原则和标准,也对社会工作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预防和管理,在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中具有了里程碑的价值与意义。

1960版的NASW伦理守则只有14个原则组成,比如说,每个社会工作者专业责任先于个人利益的责任;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对于公共危机事件提供合适的专业服务;为人类福利计划贡献知识、技能和支持;等等。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工作中不断出现出新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为了适应这些变化,NASW伦理守则也被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包括1967年、1979年、1990年,1993年,1996年和1999年的6次修改和完善[1]。这里主要是对1996年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大会通过,1999年进行修订的《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进行分析。

美国的《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诚信和能力”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3]242。在6个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阐述了6条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处境困难的人并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挑战不公正现象;社会工作者尊重固有的价值和尊严;社会工作者认可人类关系是重中之重;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应该诚实可信;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开展工作,拓展和增强其专业技能[3]244-245。该守则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责任。其中伦理责任是与社会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是密切相关的。强调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是预防或者降低社会工作的风险,既保护案主的利益,也维护社会工作者的利益,还要维护机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鉴别和仔细分析社会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和社会风险,应用深思熟虑的决策工具,避免在专业上的不正当的伦理行为和管理可能导致诉讼的伦理风险,保护各方的利益尽量不受损害,这不仅是一个成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养,也是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社会工作伦理演变的主要特征

社会工作的伦理演变展现了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伦理到职业伦理和专业伦理,由德性伦理到责任伦理的发展特征。

第一,社会工作伦理演变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社会工作致是按照道德价值观伦理理论和决策理论伦理标准和风险管理这样的发展阶段进行的。由宏观的道德、价值观逐渐转换到伦理理论和决策理论这个中观层次,最终走向伦理标准、伦理守则和风险管理的微观层次,这表明社会工作最开始关注一些宏观的社会问题诸如贫困、公正,逐渐到中观的住房、教育、医疗,再到微观的个人权利、利益冲突与协调等问题。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社会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在改变,关注的重点在转换,也凸显了社会工作伦理关注的内容和重点在发展和变化。

第二,社会工作伦理演变展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动态过程。社会工作的伦理决策流程一般大致是按照伦理原则伦理守则伦理问题与伦理困境伦理决策伦理决策的评估的这样一个过程进行的。伦理原则向前追溯就是伦理学理论,价值观和道德,而伦理决策的评估之后应该有反馈、修正和完善。因此,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伦理决策流程应该是:道德价值观伦理学理论伦理原则伦理守则伦理问题与伦理困境伦理决策伦理决策的评估与反馈伦理原则和守则的修正与完善。当然,我们的每一伦理决策并非要考虑其中所有的步骤和程序,但是伦理原则伦理守则伦理问题与伦理困境伦理决策伦理决策的评估与反馈伦理原则和守则的修正与完善的过程应该是必须有的,这种相对完整的决策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伦理问题和困境,作出合理的伦理决策,也有利于社会工作伦理原则和守则的修正和完善,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社会工作伦理演变体现了从一般伦理向职业伦理、专业伦理的转换过程。社会工作伦理开始的发展并非是以专业伦理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般伦理学普遍关注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伦理学理论的形式出现。随着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走向分化、细化和专业化,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所面对的伦理难题和困境也日益增多,感到缺乏专业的伦理指导和价值引领,社会工作伦理才作为专业伦理和职业伦理应运而生。社会工作伦理只有发展到专业伦理和职业伦理的阶段,才真正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实质更加契合,才与社会工作伦理的核心价值观更加协调。这不仅是社会工作伦理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成熟的重要体现。只有社会工作伦理发展到职业伦理和专业伦理这个阶段,它对社会工作者面临伦理困境时进行伦理决策的价值和作用才真正凸显出来。

第四,社会工作伦理演变体现了从德性伦理向责任伦理的转换过程。社会工作伦理刚开始主要注重案主的道德水准,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这都是和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主要是属于德性伦理的范畴。随后,社会工作伦理逐渐发展到伦理理论和决策理论,伦理标准和风险管理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侧重于个人的社会责任,特别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美国的《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中从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和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3]246-261,就充分反映了这一演变的特征。

三、社会工作伦理研究与发展的未来走向

从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历程和具体特征,结合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和时代特征,我们推测社会工作伦理研究与发展的未来趋势如下。

第一,社会工作伦理更加凸显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指导价值,对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的解决更具有针对性。随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细分化,其中面临的各种伦理问题也非常突出,社会工作者也经常陷入伦理两难的境地。这样,未来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与发展将更加注重对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社会工作者面对决策的伦理困境时,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社会工作的伦理决策模式和决策方法将对社会工作的伦理实践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和方向选择。

第二,社会工作伦理更加关注具体的伦理境遇对伦理问题、伦理困境进行伦理选择和伦理决策的重要作用。尽管社会工作伦理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伦理和职业伦理,一些国家也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和社会工作者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规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伦理问题,思考伦理难题和进行伦理决策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些规定只是提供一个初步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伦理决策模式。而且,这些依据是相对稳定的,处理社会工作的具体的伦理情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伦理情境来进行伦理抉择。有些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伦理问题和困境时,机械地套用伦理守则,没有和具体的伦理境遇结合起来,最终的伦理决策也是不合理的,甚至有悖伦理的。社会工作伦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在于充分考虑社会工作伦理问题的具体境遇,灵活运用伦理守则的相关规定进行系统思考和全面权衡,作出更加合理的伦理决策。

第三,社会工作伦理更加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自助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社会工作伦理在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将助人自助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彰显出来,这也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社会以及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认同度还有待提高。未来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将更加重视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研究,突出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价值导向和社会意义引领,这也是未来社会工作伦理研究与发展的重要领域。

第四,社会工作伦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工作最初发展的价值基石是人道主义,它是可以超越国界、民族和意识形态而被大家所接受的价值理念。正是在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的指引下,关注弱势群体,助人自助的社工本质激发一代又一代社工人的努力和奉献。但是,由于价值观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而导致的社会工作环境也在变化,尤其是社会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工作关注的主题和重点也在发生转变,人道主义的价值观日益式微,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声音日益高涨。社会工作伦理价值在人道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

总之,社会工作伦理的演变本身凸显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社会工作伦理突出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强调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特性和实践价值。我们相信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与发展在我国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谷歌网.Chapter one:The Nature of Social Work Ethics[EB/OL].[2012-07-16]http:∥/nasw/memberlink/2009/supportfiles/ethicsCasebookCh1.pdf.

[2] Frederic G.Ream.The Evolutions of Social Work Ethics[J].Social Work,1998(6):488-500.

[3] 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林顿.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7版[M].隋玉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Work Ethics

MAO Xin-zhi

篇9

一、工程伦理学是否可能?

 

工程伦理学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应对‘工程伦理学是否可能’的挑战。目前对工程伦理学的质疑,可主要归结为三种类型:法律可否取代工程伦理学?传统可否取代工程伦理学?价值中立说可否否定工程伦理学?尤其是第三种类型的质疑具有哲学理据,且根深蒂固影响甚大

 

其一,法律可否取代工程伦理学?

 

著名工程作家福劳曼等人强调工程法律的重要性怀疑工程伦理的必要性他非常担忧地强调“工程伦理标准或许会扰乱法律标准的持续发展和实施”。

 

这种担忧源自对法律和伦理关系的误解。第一,此论是法律万能论和(蔑视道德功能、作用的)道德无能论的混合产物。伊利诺州立技术学院伦理学研宄中心主任维维安。韦尔(VivianWei)教授反驳说:这种推理思路忽视了一些重要因素。法律、规章和诉讼的作用产生于伤害和损坏发生之后。法律回应不可避免地滞后于这些情况和法律的滞后不同,工程伦理能够积极地发挥作用:现场负责的有良知的工程师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伤害,主动地解决问题第二此论是把法律和道德完全隔离开来的机械论观点。实际上,二者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法律应以道德为基础和目的接受道德的批判和审视,基于此而得以修正和完善。道德应以法律为坚强的底线保障,运用法律的力量实现其最低限度的道德目的。因此强调工程伦理标准不但不会扰乱法律标准的持续发展和实施,反而会不断地促进和提升法律标准的持续发展和实施。

 

其二,传统可否取代工程伦理学?

 

法国是以传统否定工程伦理学的典型国家。在法国正规教育课程认为工程伦理学纯属多余诚如克瑞斯特勒笛德所说:在法国讨论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任何一个法国的国家大学的哲学系和工程系的理论课程中都对工程伦理学完全不予关照。……在工程学课程中几乎没有伦理教育……几乎没有研宄'工程伦理学的理论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前'伦理这个词竟然没有出现在任何专业组织或贸易联盟的出版物中尽管如此,这种传统并不能否定工程伦理学自身的存在。

 

1.从法国之外的工程伦理学状况来看,德、美、日等国的工程伦理思想以及当今工程伦理学的迅速发展都证明了工程伦理学的重要价值。关于这一点,盖瑞里多内等人有专文论及,兹不赘述。

 

2从法国工程师事业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出工程伦理学存在的必要个性

 

首先,从法国传统来看虽无工程伦理之名,却有工程伦理之实。法国轻视工程伦理的传统与法国工程师由来己久的精英(中坚)地位有关。巴绶克解释说:“在法国工程教育绝不是给医学、法律或建筑学当第二提琴手,它被公认为是通向社会和专业高端的途径。就是说工程师是为国家政府工作的一个特殊的行业即所谓的“国家’工程师要成为工程师的学生必须经过最为严格的选拔和训练,他们进入工程学院不是‘录取”而是‘晋升”一*旦完成学业就被永久性地作为提拔对象换句话说“进入工程学院,就意味着进入可期望的国家工程师制度体系之内,他们有望最终成为领袖和法国社会的化身。这样他们成了国家发展的正统的火车头”12]。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国家工程师的精英地位决定着其道德素养是在极其严格的考试体系的过程中得以培育的。盖瑞。里多内等人认为:对于法国工程师而言证明其成为精于工程学的数学基础的能力、承诺(义务)和自制,就证明他具有了确保共和国信誉并领导它追求理想未来的道德品性”另外J.斯密斯(J.Smith)也认为,“毋庸置疑的是250年来他们(法国国家工程师——译者注)始终如一的公共服务的道德气质在任何地方都极为罕见”[5]。

 

其次,从法国传统的现代化而言也经历了从无伦理之名到工程伦理学的出现的历史进程。冷战结束后,国家间的联系通过联合国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法国工程师教育作为回应,期望工程师们参与欧洲之外的国际工厂,工程学院因此开始扩展其非技术类的工程教育。在此境遇中,对工程专业的伦理反思获得了立足之地1995年工程师资格任命委员会支持工程研宄生的正式资格要具有非技术性的要求包栝‘外语,经济,社会人文科学以及解决信息问题的具体方法途径同样向工程专业的伦理反思提供机会(通路工程伦理学的这个立足之处否定了轻视伦理的传统,为法国工程伦理的研宄活动打开了通道。

 

3传统本身包含着伦理的要素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违背伦理的要素,而和人密切相关的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却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伦理实践。传统自身的滞后和不足不但不能否定工程伦理学的存在,反而要求工程伦理学的精深发展。

 

其三,价值中立说可否否定工程伦理学?

 

如果说法律和传统只是外在挑战的话,价值中立说则是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对工程伦理学可否成立构成的内在挑战。

 

价值中立说认为真理事实与伦理价值缺乏内在联系科学家、工程师只需尊重真理事实对伦理价值可以不屑一顾。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最早明确了真理与价值、“是”和“应该”之间的划分提出了两者间是否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马克斯韦伯从科学的价值中立性出发系统论证了经验科学与价值论、伦理学的严格界限特别强调“存在知识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与规范知识’即关于'应当是什么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区分”这样一来,价值中立的工程学和价值科学的伦理学就不可能有任何关联工程伦理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而且即使工程伦理学存在它也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认为,价值中立说不能否定工程伦理学,这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从工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并不存在任何‘价值中立”的工程。历史上第一所授予工程学位的学校是1794年成立的法国巴黎综合工艺学校,当时它隶属于国防部门出自这种具有一定军事性质的学校的工程不可能价值中立。18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了最早的民用工程。由于修建运河沿途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众多土地所有者,当时的土木工程师要到英国议会为运河修建项目作论证,陈述实施项目的理由,争取议会和政府的批准,这直接和现实中的价值密切相关[。工程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环境、社会事务联系紧密,就与现实中的价值密切相关。当代现实中的工程与价值的关系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比以往更加密切。所谓‘价值中立”的工程绝不可能存在。

 

2从工程的内在特质来看,它自身是具有其内在价值的存在。胡塞尔说: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这也适用于对工程价值中立说的批判。价值中立说从原则上排除的正是工程本身的核心问题,即关于整个工程有无价值意义的问题。

 

价值中立说的实质是认为对于包括工程在内的一切客观的考察都是在外部进行的考察。不过,这种考察只能把握外在性、客观性的东西。实际上对于包括工程在内的任何对象的彻底考察,是考察主体对于自己本身在外部表现出来的主观性的系统的纯粹内在的考察“这些问题终宄是关系到人”人的存在及其意识生活和其最深刻的世界问题,最终就是有关生动的内在存在和外在表现的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的场所。人的存在是目的论的应当一存在即人是价值和事实的综合存在这种目的论在自我的所有一切行为与意图中都起着支配作甩在缜密严谨的工程活动中尤其起着支配作用。因此,工程并非纯粹客观的、实证的、独立的,它们建立在承载着价值的人的主观性的基础之上。可见工程伦理学不但可以成立而且具有鲜明的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既然批判了各种怀疑论肯定了工程伦理学的内在合理性及其可能性^那么,它应当是何种伦理学呢?

 

二、何种伦理学?

 

就工程伦理学阵营内部而言虽然都肯定工程伦理学的可能性,但是在‘工程伦理学应当是何种伦理学’这个关乎其学科性质的基础问题上,依然争论激烈、分歧甚大。这种论争可主要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微观伦理学、宏观伦理学还是综合(协作)伦理学?经验伦理学还是理论伦理学?实践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

 

其一,微观伦理学、宏观伦理学还是综合(协作)伦理学?

 

部分学者把工程伦理学分为微观伦理学和宏观伦理学:约翰。赖德(JohnLadd)等学者比较关注微观伦理学,胡斯皮斯等人比较关注宏观伦理学。一般而言,微观伦理学主要研究工程师个体的职业伦理。宏观伦理学着眼于工程整体与社会的关系主要研宄和社会领域相关的责任问题思考关于工程(技术)的性质和结构、工程设计的性质和做一名工程师的含义等更广泛的伦理问题

 

随着研宄的深入多数学者倾向于对微观伦理学与宏观伦理学两个层面的综合研宄威廉姆里奇等人认为,工程外的知识、制度、历史、文化等对工程伦理学都具有重要作用。就飞行事故而言制度因素和工程技术因素对于旅客的安全同等重要。政治学家E.J.伍德豪斯认为工程师不仅应当承担工作中的职业责任,而且应当承担其作为普通公民和消费者的责任[/0]。这种工程伦理学的综合研宄视角,实际上是超越宏观伦理学和微观伦理学的理论诉求的体i见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约瑟夫。R赫克特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微观伦理学和宏观伦理学的综合伦理学——协作(合作)伦理学他把协作工程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概括为四个方面:工程师、伦理学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学者以及老师之间的协作;工程和计算机领域的伦理学家的协作;仑理学家、工程教育者和职业工程界的协作;同一系统领域内的协作,重视工程职业界的共同作业和共同社会责任[〃]。另外,中国学者李伯聪在《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中也谈到了协调伦理学(即协作工程伦理学。

 

我们认为,微观、宏观的分类是从量的角度的模糊划分如果愿意,我们甚至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等量的角度无穷地分割下去。所以这种划分只是停留在工程伦理学的外在因素并没有深入到其内在本质。应当肯定的是协作伦理学中贯穿各领域的“协作”精神己经触及了工程伦理学本质问题的边沿。问题是协作的根据是什么?对此可从两个层面深入讨论:经验还是理论?实践还是应用?

 

其二,经验伦理学还是理论伦理学?

 

比较而言协作伦理学虽然触及了工程伦理学的本质问题的思考,但它还是表面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量的思路,而关于“经验伦理学还是理论伦理学’的论争己经明确地从协作伦理的根据的角度深入到了工程伦理的学科性质。

 

就伦理直觉和多数工程伦理学学者而言,工程伦理学应当是以理论研宄为主的伦理学。然而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E迈克格因特别提醒理论伦理和现实中的实际伦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学生和正在工作的工程师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关于工程伦理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强烈地表明:一方面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工程专业的学生面对的工程伦理问题,另一方面是当代工程实践中的伦理现实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这种鸿沟导致了两种值得重视的后果: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什么使一个问题成为伦理问题的观点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而工作的工程师们对于在当代社会中什么是能够成为有责任心的工程师的最重要的非技术方面的因素存在着重大分歧。这些分歧阻止(妨碍)了对具体职业实践中的工程师的明确的道德责任和伦理问题的达成共i识这证明对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工作工程师关于工程伦理问题进行适宜精确的研宄调查非常重要,尽管工程伦理研宄忽视了经验的方法途径。这种途径可以提升占主流地位的个案研宄方法并对极其有条不紊的理论分析的方法途径构成挑战。”

 

显然工程伦理学决不可忽视其经验性的研宄路径,强烈的实践和应用精神是其应有之义。同样忽视其理论研宄停留在零碎的经验思维水平上就不会对工程经验有深刻的思考和指导作用,也不会有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应当把工程经验和理论融为一体而不是二者取一。

 

其三,实践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

 

融经验和理论为一体的工程伦理学应当是何种伦理学呢?基于这种思路就有了工程伦理学是实践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的争论。当前,工程伦理学的主流思想家们主张它应当是实践伦理学而不是应用伦理学。

 

R.L.皮克斯(R.L.Pinlms)等人明确主张,工程伦理学是实践伦理学(practicalEthics),而不是应用伦理学李伯聪也i兑“工程伦理学应该定性和命名为实践伦理学’而不是'应用伦理学。”1/2]支撑此论的主要论据在于以下两方面。(1)工程伦理学要批判地反思工程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揭示其背后的道德依据这种推理过程所参考的一般道德原则明显或不明显地与伦理理论直接有关。但是如同工程不是科学的简单应用,工程伦理学也并非将一般伦理理论简单、机械地应用于实际问题。(2)为了避免对‘应用”的误解。诚如朱葆伟所说:我们宁愿把工程伦理学称为一门实践伦理学’,以区别流行的‘应用伦理学’。因为在这里'应用’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这种看法从总体上讲,是深入到了伦理学自身的逻辑较之量的区分(微观、宏观、综合),更切近工程伦理学的本质。

 

此论把工程伦理学排除在应用伦理学之外这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伦理学的实质就是实践伦理学而不是简单地把伦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实际上,伦理理论的应用需要明智的道德判断力和坚强的道德意志绝不是理论和实际的简单的结合运用。严格说来这种运用并不存在那种(把伦理原理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应用”伦理学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应用和实践本质上是一致的。

 

2应用和实践本质上是一致的。对“应用伦理学”而言,“应用的”(appliedangewandte)的首要含义就是‘实践的”,这种强烈的“实践’指向是批判性道德思维的根本功能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对‘应用”概念进行了实践的解释。他认为理解就是解释解释是深层次的理解而‘理解在这里总己经是一种应用“应用”绝不是对某一意义理解之后的移植性运甩即把先有的一个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应用”就是特定目的和意图在特定范围和时机中的实践性‘行为”。实践性‘行为”是基于某个特定事物的“内在目的”,而‘内在目的”又必然包含其现实化的根据,这样的实践性行为就是‘事物”成其自身的自我实现活动。因此“应用”就是事物朝向自身目的(内在的“好’——善)的生成活动或者说是一种自在到自在自为的活动。就是说,“应用”是善本身的实践一实现一生成活动(自在一自为一自在自为的过程)这直接体现为应用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实践过程。

 

3如果把应用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分开,那么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二者和理论伦理学的关系分别是什么?伦理学的实践特质在理论伦理学、实践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中如何体现?它们有何内在联系和区别……一系列诸如此类的基础伦理问题就会随之出现。然而,由于当今(实践意义上的)应用伦理学’术语业己得到普遍公认,这些问题实际上己经没有任何意义。

 

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尽管实践伦理学的提法并没有学理上的重大问题我们还是主张工程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

 

据前所论如果说微观伦理学、宏观伦理学、综合(协作)伦理学的讨论主要是从外延的视角对其学科地位的研宄,后两者(其二、其三)则主要从工程伦理的内在性质来讨论其学科地位。这样一来,工程伦理学可从三个层面来把握(1)从其外延来看它可以相对地归结为微观伦理学、宏观伦理学、协作工程伦理学三种基本形态;(2)从其内涵来看它是以工程师为道德主体的融经验、理论为实践之中的应用伦理学;3)从逻辑上讲内涵是外延之根基是不依赖于后者的自在存在外延则是派生于、依赖于内涵的存在。据此,工程伦理学的第二个层面可以容纳第一个层面反之则不然。所以简言之,工程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

 

篇10

工程伦理起源于美国工程师库克领导的"工程师的反叛",随着现实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国外对于工程伦理学的研究逐步从个体到整体研究,已经处于“起飞”的阶段,而工程伦理学作为引进学科在中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并逐步建立中国的工程伦理的制度化体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 当前我国工程伦理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许多文学作品中都留下了工程建设的印记如《岳阳楼记》《阿房宫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从零起步,各种工程建设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在昭示着民族崛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比如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沙化等越来越威胁到我们生存的安全,产生了诸多的矛盾。

(一)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现有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受到了不断扰动甚至破坏。连续2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中国带来经济效益也使其付出了环境破坏的高额代价。 说过,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以至于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二)利益选择与价值冲突

爱因斯坦说过,当代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目标的多样性和手段的复杂性。任何一件事总是有各种利益交织,有些工程在刚刚建设时确实能够起到不可或缺的有益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会给全局、长远利益的实现埋下巨大的隐患,工程伦理问题就是要求工程在设计阶段就要以人类的整体、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技术蕴含的内在风险性和自然环境的限制,而不是只从局部、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例如我国的三门峡水库在建成运用后,虽然给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灌溉和发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排沙问题,泥沙淤积问题日益突显。

(三)监督机制运行不畅,腐败频发

综观全球,从水利、交通设施、电站等大型工程到老百姓的住房,每年因为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造成的损失据估计达32000亿美元之巨。这个“市场”占到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GDP的5%~7%,占到低收入国家的2%~3%。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严重制约着各国的可持续发展,侵害各国人民的权益。从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到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圈钱交易的问题。以2008年为例,全国检察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60%以上属于工程建设领域,犯罪金额所占比列高达67.4%。

(四)公平风险

我国绝大多数的工程属于公共工程,是由国家用国有资产修建的,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己经成为工程决策中隐含的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然而,在工程活动中出现的并不是无差别的利益主体,而是存在利益差别甚至是利益冲突的不同利益主体,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工程决策的过程中要广泛的听取民众的意见,让公众参与决策活动。比如一个村子用集体土地的出让金修路,就要考虑到道路的走向要尽可能的照顾到绝大多数的村民。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在工程决策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要考虑经济利益问题,政治因素也是影响政府工程决策的原因之一。

二、原因分析

许多问题的原因可以从理念、制度、技术三个层面来分析,我国工程伦理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同样如此,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伦理意识的缺失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部分社会个体缺乏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约束的公民意识。作为企业的工程建设者往往不能够很好的遵从社会规则。工程伦理作为环境的一个维度在某些方面也尚欠缺,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的意识,公民责任意识的塑造还不足支撑整个伦理体系的构建,从工程的决策者到工程师很多没有足够的去考虑资源环境,长远利益和人类整体,而是孜孜以求眼前利益,满足于GDP的增长或者利润的实现。

(二)制度陷阱

我国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国外相区别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型工程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除了其他国家工程建设伦理问题外有我们特殊的工程伦理风险。在我国很多工程的建设者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按照国际惯例,公共工程相比较私人工程同样有更加严格的伦理标准,而我国却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工程投资的所有者和监督者缺位使公共工程领域成为腐败的高发区,不仅增加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工程建设质量而导致不能抗拒自然灾害以至于造成环境危害甚至是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三)工程师技术困境

美国哈佛大学技术哲学家G·梅塞纳指出:“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技术产品、技术开发本身没有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发生在技术产品的使用上;而且在很多工程中,工程师没有能力范围之外的决策权,他们仅仅只是设计和建议。拥有决策权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工程师,一部分政治家是不懂技术的,而一些拥有技术的工程师往往不能最终决定工程的走向,一个好的善于倾听的决策者会听从技术人员的建议。

三、工程伦理制度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工程伦理意识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良心是万化之源,众善之本;良心使人不断趋近圣贤的人格,追求一种道德上尽善尽美。工程活动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而良心作为“人们行为道德调节器”,对人们的工程行为选择和评价必然发挥重要作用。所谓“工程良心”,就是指工程活动主体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深刻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主体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其独特的成分首先是义务感或责任感。 而工程伦理教育正是培养或教育工程责任人和工程师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时保持社会良心的课程。因此必须把工程伦理教育纳入现代工程教育体系中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大学课程设置方面,把作为思想教育的工程伦理学列为工程学的必修课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开设工程伦理学讲座,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更新需求。

(二)规范行业标准

虽然我国工程专业和实践领域繁多,但是实行职业注册制度的工程专业只是其中一小部分。2001年之前,我国已推行了20类执业资格制度,其中注册工程师只有5类。虽然早在193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并于1933年制定了《中国工程师信守规条》,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程师学会总部迁往中国台北。目前中国大陆工程师社团并没有专门的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来完善自己的工程伦理建设。在各个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同时,要根据国情建立工程师执照考核制度。职业工程师执照被认为是保护公众安全的基础,如果不建立工程师注册制度,那么就会导致没有执照也能从事许多类型的工程项目。同时要在各个行业制定相应的伦理章程,但是首先要考虑的是把公众的安全、福祉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以及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确保工程师是诚实、公正、忠诚地为公众、雇主和客户服务。

(三)增强法制约束

作为行业伦理规范,由于没有强制性,它仅仅依靠工程师的伦理自觉,来实践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工程师的伦理自觉是有差异的。由于道德约束不具有强制力和威慑力,很难达到扬善惩恶的效果,这就必然削弱现实中人们对工程道德责任实际承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然,仅靠道德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还必须依托法律的制裁。一方面要通过道德伦理规范约束和限制工程师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法律手段来防范和禁止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和反人类的滥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使对工程技术责任的追究法制化。只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法规和条例才能更加促进和增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行为。当前我国亟需立法部门研究制定详细的涵盖全面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明确工程责任主体,并做到从严执法,依靠法制约束工程建设领域的复杂问题。

(四)提高监管水平

提高监管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把分离工程建设中“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同时要做到创新措施有效监管,探索运用“制度+科技”预防寻租的新途径新办法,让建设工程更“透明”。还要引入对工程主体、工程决策的内外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是与工程实施相关的系统监督,包括工程监理、审计监督和程序监控等。外部监督,主要是引入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在缺乏公开监督机制的状态下,即使有内部监督,工程主体可操作的暗箱还是很多,因而必须加强其它能够有效监督和控制工程主体的外在力量。因为社会舆论的传播速度之快和传播面积之广,往往是其它控制手段所不及的,尤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舆论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对工程技术的控制作用日益显现。充分利用舆论的宣传效应,让全社会都来监督工程建设和工程主体的行为,通过吸收公众、社团参与工程设计与使用的决策过程,运用社会舆论、媒体曝光等等手段,最大可能地杜绝问题隐患,促使工程主体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结论

当前中国工程师伦理意识和伦理制度化建设还处于上世纪末的水平,同时,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即由政府直接修建的公共工程数量巨大,比例很高,使我国工程伦理领域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工程伦理学的研究也明显滞后于其他同等经济发展状况国家。面对我国举国上下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工程建设,我们亟需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树立我们的工程伦理意识并走上一条工程伦理制度化建设之路。

(作者简介: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