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09:54: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作物的基本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就是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按项目运作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按生产过程编排教学顺序,按项目运作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结合项目的实施开展教学活动,从生产的角度评价教学效果,体现的是“做中学”。《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中等专业学校农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笔者经过反复论证后提出了本课程的设计初探。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突出职业能力和服务专业教学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理念,根据作物生产行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资格标准及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为原则,将农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道德目标贯穿于教学各环节。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校企合作,根据农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标准。
召开本地农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议,邀请农业企业专家和生产第一线技术骨干人员参加,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立足当地,分析本地区农业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完成农作物生产过程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逻辑关系排序,制定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
2.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按照农作物生产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模块化,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按岗位重组、优化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农作物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施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农作物生产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采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对这门课程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探索。(1)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农作物物候期的特点,依据生产的工作过程确定;(2)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合一。我们将教学实践环节内容设在校内农业基地,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使学生边学边练,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针对中职教育的本质特点,通过对农学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分析和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根据农业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和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农业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制定课程能力目标,构建课程内容。
(一)农业行业岗位群与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岗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从事现代作物生产、良种繁育、植物病虫识别与防治、设施农业技术、农资营销与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主要作物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农业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及课程骨干教师通过对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参照劳动部农技工资格认证标准,结合农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
在专业人才调研、农技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从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要求分析入手,紧紧结合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国家农业行业职业标准,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为目标,采用知识应用的课程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具有“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更符合中职教育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可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动过程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角。根据教育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教学阶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将其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针对课程中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四、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注重的是隐性能力,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平时考核(70%)。
平时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考核:这部分主要是考核平时的学习情况,可采用多种形式考核,如考勤5%、课堂讨论5%、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数量10%,总计按20%计入期终总成绩。
生产性实训过程与结果考核:选取各个工作岗位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成绩按50%计入期终总成绩。
(二)期终考核(30%)。
这部分主要是考核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采用闭卷形式,成绩按30%计入期终总成绩。
总之,在中职《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努力使学生通过《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的学习,获得就业的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对接。基于行动为向导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主导思想,真正达到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各类气象条件下对于农业的影响
对农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气象条件主要包括大风、连阴雨、低温冷冻、干旱、洪涝、冰雹六种。
1.1大风
当风力超过8级,风速超过17m/s的时候,都被称为大风。在我国出现大风的情况主要有三种:雷雨带来的大风、台风以及北方冷空气南下引起的大风。这三种大风中,第三种是最常见的。大风的危害较大,最常见的就是会摧毁树木、房屋、农作物、通信设备等,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风沙走石,这对于农作物的摧残是十分严重的。
1.2低温冷冻
低温冷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主要是由于冷空气以及寒潮的入侵,导致气温连续下降,使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最终的结果就是减产。
1.3连阴雨
连续下雨时间超过5天,累积的降水量超过30mm的天气现象就是连阴雨。连阴雨的天气情况下,因为雨水太多,空气里的湿度较大,同时光照减少,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另外对于成熟的农作物的收割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连阴雨的天气状况对大豆、棉花、花生以及蔬菜的影响是最大的,会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如果在播种期间遇上连阴雨,需要推迟播种的时间,减少不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1.4干旱
干旱是一种灾害性气象情况,是指在一定的比较长的时间段里,由于降水不足以及土壤蒸发导致的土地缺少水分,另外江河湖泊的水位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出现干涸的现象,干旱不仅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对来说,干旱是气象灾害中对农作业影响较大的一种,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零产量。因为干旱会使农业生产缺少基本用水,同时人和家畜用水也会出现严重问题,损失非常严重。
1.5洪涝
洪涝是指持续不断降雨,大雨以及暴雨等天气,使地势较低的地区出现积水甚至淹没的情况。在我国,洪涝一般主要发生在夏天,每年的降水量不等,但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大。洪涝自然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会令农作物出现较大的减产,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洪涝也是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中的一种,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带来影响。
1.6冰雹
冰雹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冰雹主要来源于对流强盛的积雨云。一般来说,冰雹和雷电以及狂风、暴雨一起降临的。冰雹有大有小,小的冰雹米粒大小,所造成的灾害并不会太严重,甚至不注意的话,可能都感觉不到正在下冰雹。但如果冰雹比较大的话,就会对农作物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
2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
2.1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近年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较以前要来得更高一些。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进行的统计研究表明,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所以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这类特点对农业气象灾害开展研究。
2.2具有较强的局部性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单独的,而是几种灾害一起发生,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和区域里。比如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出现冰雹和霜冻,这种发生气象灾害的规律很明确地指明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比较强的局部性。
2.3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通过对近年气象资料的对比发现,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其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也就越大。这些地区一般地势都比较低,而且河网众多。而像台风这类的气象灾害则多发于沿海地区,内陆发生的比较少。
3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策略
3.1提高准确性、针对性和及时性
创建综合性的专业的农业气象监测站,监测的目标主要包括田地、自然环境、交通出行、林果业等方面,展开全天24h的不间断监测,提高综合的监测能力和准确性。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建立新型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重视气象情况播放的时效性,把短时间播报和固定的滚动播动进行结合。开发气象服务新领域,充分利用网络,搭建现代化、交互式的动态气象服务管理体系,帮助人们随时方便快捷的掌握气象信息。建设高效地服务制度,加强基层的合作,确保气象信息精准、按时的传达到农民那里,以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
3.2提高防御能力
农民朋友对于防御灾害的能力比较弱,主要是对气象知识的认知不够,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多下功夫,介绍关于气象灾害的基本知识以及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引导正确的、科学的防御灾害。政府还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气象科普机制,积极的、多形式地开展气象宣传,普及与气象相关的知识,把宣传做到每家每户。
3.3建立完善的灾害防御机制
有关气象部门一定要强化针对自然灾害防御机制的研究力度,强化自然灾害防御管理体系的搭建强度,对于常见的农业自然灾害,要强化评估、预警机制、气象预报和数据监测的力度,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持续地发展健全自然灾害防御的信息化系统,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实行季节性的自然灾害气象预报,强化自然灾害的核查强度,强化农村地区的雷电预警机制。针对自然灾害防御设施要实行定期的检修,保障设施正常的运行。
3.4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足够了解环境的变化对于气象的影响,掌握气象变化的规律,适时调整农业布局,达到农业生产和气象条件相互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农业高产高质的经济目标。
3.5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二)课程设计思路。1.校企合作,根据农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标准。召开本地农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议,邀请农业企业专家和生产第一线技术骨干人员参加,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立足当地,分析本地区农业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完成农作物生产过程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逻辑关系排序,制定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2.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按照农作物生产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模块化,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按岗位重组、优化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农作物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施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农作物生产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采用“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对这门课程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探索。(1)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农作物物候期的特点,依据生产的工作过程确定;(2)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合一。我们将教学实践环节内容设在校内农业基地,以真实的场景进行教学,使学生边学边练,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针对中职教育的本质特点,通过对农学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分析和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根据农业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和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农业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制定课程能力目标,构建课程内容。
(一)农业行业岗位群与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岗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从事现代作物生产、良种繁育、植物病虫识别与防治、设施农业技术、农资营销与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主要作物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农业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及课程骨干教师通过对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参照劳动部农技工资格认证标准,结合农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在专业人才调研、农技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从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要求分析入手,紧紧结合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国家农业行业职业标准,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为目标,采用知识应用的课程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具有“学中做,做中学”的特点。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更符合中职教育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可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动过程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角。根据教育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教学阶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将其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针对课程中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
四、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注重的是隐性能力,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平时考核(70%)。平时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考核:这部分主要是考核平时的学习情况,可采用多种形式考核,如考勤5%、课堂讨论5%、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数量10%,总计按20%计入期终总成绩。生产性实训过程与结果考核:选取各个工作岗位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成绩按50%计入期终总成绩。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04-1
农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作物死亡等非正常生理变化。在生产上引起农作物药害的因素非常多,一旦作物发生病害,不仅能够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下降,还会引发各种矛盾,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
1 作物发生药害时表现出的症状
叶片症状:叶片发生症状时,会在表面出现颜色、形状各异的斑点或焦枯穿孔;叶片出现失绿症状(果树使用广灭灵产生的药害、作物使用三氯苯类除草剂产生的药害等);叶片黄化(过量使用赛克津使大豆叶片出现变黄症状);叶片仿佛烧焦(小麦幼苗产生莠去津药害);产生畸形叶片(杜耳、拉索常常会使玉米的心叶发生扭曲而形成鞭状,常称为牛尾巴叶);药剂对叶柄产生伤害导致叶片脱落;果实症状:果树出现药害多数指的是果蔬,当发生药害时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如波尔多液产生要药使苹果或梨表面产生锈斑)、果实畸形、造成生理落果等;花器官症状:主要指的是花前或开花盛期使用农药发生要害,而引起落花、花器官提前凋谢或花而不实现象(如波尔多液和油乳剂等发生药害引起果树的生理落花);根系症状:当作物发生药害时会导致烂根或根系变粗(如五氯酚钠对水稻根的药害,2,4D类除草剂在水稻拔节期使用会使茎基部肿大);根毛稀少等现象发生;种子症状:种子发生药害主要是导致发芽率降低。
2 药害的分类
按照与药剂接触的方式可将药害分为直接药害和间接药害,直接药害是指对当时、当季作物造成的药害,间接药害是指对非把标作物或下茬作物造成的药害;按发生时间顺序可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施药后短时间内即表现出的药害症状称为急性药害,施药后在很长时间内没有表现出药害症状,甚至直到作物收获时显示受害被称为慢性药害;按药害在作物植株上的表现症状可分为隐性药害和显性药害。隐性药害在直观上不能看出受害作物的明显症状,但会引起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现象发生,显性药害发生后,受害作物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从外观上即可做出判定。
3 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有些农民存在着用药越多,防效越好的观念,使用时不看说明,不相信推荐剂量,往往成倍增加用量,造成药害;农民对农药保存不善,造成农药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农药经营者业务素质差,给农民拿错药,农民在使用时又不注意认真核对,造成错用农药;盲目混配农药。有些药剂混配可以提高活性,但与一些药剂混用会产生药害;药效期比较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由于缺乏农药基本知识,许多农民不了解农药的性质,盲目选择农药,引起作物药害;雾滴挥发及随风飘移,致使邻近被污染的敏感作物受害;施药机械性能不良或作业不标准,造成局部喷药量过多,使作物受害,药剂配制时,不进行二次稀释,使高浓度的药液集中在喷杆内,形成先喷出的药液浓度高,易出现药害;施药时间不当。各种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使用不当,可造成药害;药械清洗不净。喷药后药械未进行彻底清洗,又在其他敏感作物上使用,常发生药害;异常不良的环境条件。有的农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就可造成药害。
4 预防药害的对策
4.1 加大农药管理,杜绝盲目使用农药
市场上农药品种繁多,各种剂型都有,甚至许多农药在包装、物理性状等方面都非常相近,常常使农民在选择和购买农药的时候出现误差。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农药前,要认真阅读农药的外包装标签,核实所选的农药名称、剂型、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如果出现标签脱落或看不清的情况,不可盲目使用。
4.2 科学施药,提高农药的药效
要根据农药的有效成分准确配制药液,不能随意改变农药的浓度和施药次数;农药在配制前要先配制母液,在配药装置内先注入50%的清水,然后再加入母液,配制后溶液内可适当加点粘着剂,以改善药液的物理性状;不同药剂相互混配既要做到高效,又要低毒、低残留,保证农产品安全。混配时要注意农药间的拮抗反应,不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物理、化学、生物上的干扰作用;喷施农药时要注意天气状况的变化,高温干燥,风速过大,即将降雨时不能施药。同时要避免在作物的敏感期用药;选择扇形喷头的喷雾器械,保证均匀喷雾,直线喷洒,尽量减少重喷,提高喷雾质量。喷药时,一定要注意风向,加强对邻近敏感作物的保护,药械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洗干净。
中图分类号 S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46-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社会稳定。目前,由于耕地被工业及城市开发所占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提高粮食质量,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已经是摆在全国人民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1]。笔者认为粮食产量及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程度,其中包括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其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安全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
1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必要性
1.1 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自从加入世界经贸组织以后,美国等一些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检验十分严格,特别是对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量要求比较严。许多出口农产品因为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回,损失相当严重。
1.2 安全生产的需要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关心和关注农产品安全及个人的身体健康,全国每年因为没有按照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导致中毒或者食用农产品中毒死亡的人数比例也很大。要求掌握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刻不容缓[2]。
1.3 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保,而且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灭蚊灭蝇,大到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还包括人民群众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不科学使用农药,都有可能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
1.4 生物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生物一旦出现病虫危害,应首先诊断病虫种类,然后对症下药,而不能盲目用药,人为地加大用药量、改变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等,这样不科学用药就极有可能造成生物受到药害,但生物病虫害却得不到有效控治。正确的做法是在诊断的基础上适时用药,同时农药用量及农药种类也要正确。
2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措施
2.1 喷药前后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时应穿安全工作服,避免在高温下作业,在用农药喷洒农作物时,应戴手套、口罩,穿长裤长褂,以防农药沾到皮肤或吸到体内引发农药中毒;高温下作业,人的汗毛孔张开,容易出汗,农药从汗毛孔进入到体内,也容易发生农药中毒,作业结束后立即用清水清洗身体和手。
2.2 使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针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应大力推广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2.3 禁止使用剧毒农药
农药生产日新月异,已经由生产高毒农药向生产低毒农药发展;由生产低效农药向生产高效农药发展。生产上禁止使用甲胺磷、1605、久效磷等剧毒的内吸型有机磷农药。对于一些在土壤和生物体内残留时间长并且对人有致癌作用的农药更不可能使用,比如DDT、六六六、杀虫脒等[3],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2.4 用药前认真阅读农药使用说明
每种农药都有相应的标签,用药前应做到“四看”:一看标签上“三证”是否齐全,从而判定农药是真是假;二看生产日期是否到期;三看防治对象及用量;四看使用该农药注意事项,以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人身损伤。如在1984年5月上旬,徐州市丰县大沙河果园,苹果树上山楂红蜘蛛暴发,如果不及时有效防治,叶片将全部脱落,后果不堪设想。其中有一个分场场长为了防治山楂红蜘蛛,选用水胺硫磷农药,该农药对螨类有特效。用药后,虽然对山楂红蜘蛛的防效达到100%,但苹果幼果掉落严重,究其原因:该分场场长只看到该农药对山楂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却没有看到注意事项,在苹果幼果期禁止使用该农药,否则造成落果,因此给果农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例,也是因为没有留意注意事项,苹果树上喷洒1605(这种药安全间隔期为28 d)防虫,但未到安全间隔期即采摘果实进行出售,造成食用者中毒。
2.5 积极参加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培训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要求农民积极参加培训,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经培训使农民充分了解和掌握农药的基础知识,熟悉农药的分类及主要农药的使用技术。比如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线虫剂;农药有酸性、碱性之分;其中杀菌剂有真菌性杀菌剂和细菌性杀菌剂之分;真菌性杀菌剂按作用又分保护剂和治疗剂。有些杀虫剂对其他昆虫有特效,但对于红蜘蛛类却没有效果。只有熟练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实行科学安全使用农药[4]。
3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应注意的事项
3.1 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农药使用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昆虫的发生规律,于昆虫幼虫在农作物上大量繁殖并且大面积开始危害时使用农药,此时防治效果最好,即适时用药。比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水稻穗颈瘟都是在农作物抽穗扬花期前喷药,此时防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应该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看是否有汪塘、河流、湿地以及其他农作物。例如有些人用杀虫双防治自家稻田里的螟虫,结果农药飘落到邻近的桑园里,用桑园的桑叶喂蚕后,致使蚕吐水,身体弯曲死亡,给蚕农造成经济损失。又如有人防治杨舟蛾、美国白蛾等害虫,结果将其他人在汪塘里养的虾毒死。这些案例表明,用药不要掉以轻心,而应认真排查病虫害发生周围的外部环境,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例如2013年徐州市新沂利用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时,没有经过详细排查防治地块的周围环境,结果造成渔农、蚕农损失严重,群众集体上访,影响很坏。
3.3 考虑多种因素对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影响
天气状况、土壤含水量、气温、喷药时间等,对农作物施药防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土壤湿度愈大,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除草效果愈好。喷药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应在10:00之前,或16:00之后。只有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安全使用农药[4]。
3.4 避免一种农药在同一种作物重复使用2次以上
同一种农药在同一种农作物上不能重复使用2次,否则,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前几年,水稻稻飞虱发生严重,吡虫啉对其防治效果十分明显,但现在几乎没有防效,这就要求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要交替用药。
4 参考文献
[1] 王政权.农药使用注意事项[J].致富天地,2013(6):51.
中图分类号 S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28-02
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部分农民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从而忽视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循环系统,导致人为因素的自然灾害加重。为了保护好农业自然环境,应对农资投入进行控制。现对祥云县农业生产中的农资投入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1 祥云县农业生产中农资投入存在的问题
1.1 化肥偏施、重施现象突出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从20世纪初研发并生产出将无机物化合成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应用于农业生产约100年以来,全世界农作物产量不断随着化肥推广面积的扩大而增加,特别是尿素的批量生产,加速了化肥的推广应用。建国初期,祥云县粮食总产量约5万t,2012年达到194 352 t,增长144 352 t,增幅288.7%,粮食增产虽有农艺措施的提高,水利设施的改善,但化学肥料在农业增产中至少有50%的功劳。20世纪50年代初期祥云县每年施用的化肥总量仅为5 t,以农作物种植面积计算,用量仅为1.5 kg/hm2,2012年全县作物播种面积45 630.07 hm2,施用的化肥总量为54 743 t,用量达1 199.7 kg/hm2,施用量增加798.8倍。广大农户对化肥的认识,也从不知到知再到误知,在生产上从开始不愿用化肥,尝到甜头后则与传统的农家肥结合,再到农家肥结合合理施用,最后发展到乱用及不用农家肥,基本只施用化肥,形成所谓的“卫生田”,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1-2]。
1.1.1 水源、空气的污染。化肥肥效高,用量少,施用方便,部分农民不愿花大力气施用农家肥,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焚烧秸秆与随意丢弃的粪草、垃圾、污泥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亚氯化氮等,污染了空气,后者滋生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机氮也对环境构成威胁。农田不合理施用的超量化肥,经雨水、灌溉水流失渗透到地下或水库(塘),使水体富营养化,加上城市污水,使得水质更加恶化,一些水生植物及低等生物,如藻类、水葫芦得以大量繁殖,达到污染水源、污染空气的恶劣程度。
1.1.2 农产品质量下降。众所周知,单一施用化肥的稻谷香气不浓、味淡、缺乏黏性,蔬菜则纤维多,不易软化,瓜果不甜;而施用腐熟农家肥后生产出来的蔬菜、粮食、瓜果则味纯正芳香、甜美。因为经过腐熟的农家肥,有作物生长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有平衡供肥刺激生长以及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等多种功能,过多施用化肥必然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1.1.3 土壤酸、碱化程度加重。多数农作物喜欢中性偏酸的土壤,pH值以6.0~7.5较为适宜。祥云县大多数土壤基本适合农作物种植要求,但有些化学肥料含有酸碱反应或施入土壤中经作物吸收利用后呈现出酸碱反应。前者为化学性质,如过磷酸钙就是化学酸性肥料,而碳酸钾则是化学碱性肥料;后者为生理性质,如氯化钾、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而硝酸钠则为生理碱性肥料,长期施用这类化肥就会破坏土壤酸碱性质,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1.1.4 有害物质增加。大量施用氮素肥料,硝酸盐在土壤以及人体中通过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在血液中与血色素结合,会使血液丧失运输氧气的功能,严重时造成窒息甚至死亡,更有害的是亚硝酸盐能直接诱发癌症[3]。
1.1.5 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肥大量损失。所谓的土壤团粒结构,是土粒与有机质分解后形成的腐植质胶体结合而成的1~10 mm的圆形土粒结构,这种结构耐压、耐泡、不易松碎,有良好的保水、通气、保肥能力,且利于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而且腐植质中的腐植酸本身就会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有稳定的供肥能力。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如果偏施化肥后,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农熟肥投入量减少,土壤板结,结构破坏,水分易于蒸发,肥分易于流失,加之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有机质营养、水分、空气等缺乏,有益微生物群落衰亡,分解能力无法发挥,这样的土壤没有支持稳定增产的能力,长期下去,土壤会出现贫瘠化,良田会变成坏田[4-5]。
1.1.6 加重病虫、草害的危害。农作物机体内需要维持正常的碳、氮比例,这样农作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广大农户一般追求株茂、叶绿而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如尿素),导致植物体内水溶性氮素增加,破坏了植物的正常新陈代谢,产生泡呛、荫蔽,导致形成稻瘟、白粉、霜霉以及蚜虫、飞虱等病虫害大量发生,加重损失程度。
1.1.7 限制农作物持续增产。在大面积施用化肥中,会出现肥力递减现象,即单一增施某种肥料元素,增产到一定程度后,再增施肥料,产量(品质)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因为农作物也和动物生长一样需要多种营养以均衡,化肥营养成分单一,偏施单一化肥养分不全,必然妨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产量持续增加。
1.2 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农业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祥云县农药用量从1950年的1 t增加到2012年的524 t,2012年平均农田农药施用量达19.65 kg/hm2,农户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上片面要求快速见效(如:氧化乐果、对硫磷(1605)、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仅在大面积上应用,而且单位面积上用量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高,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加大。
1.2.1 直接造成毒害。农药的毒性有一个有效期,各种农药的残留期不一样,蔬菜施药以后,一定时间内不能采食,个别农户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喷药后即收获上市,消费者食后会发生中毒现象;在桑树的病虫害防治上不能合理用药,采用带毒的桑叶喂蚕,会立即使蚕产生中毒;高毒农药进入水源同样也会使人、动物中毒死亡[6]。
1.2.2 引发致癌、致残、致畸。化学农药进入生物体还有慢性中毒的毒效,通过累积性中毒在人体内逐渐积累会引发癌症,伤害神经机体,还会渗透到人的生殖系统,伤害生理功能,甚至使胎儿畸形。
1.2.3 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农产品价值。国外对优质无害化农产品需求量大,农产品一经供应国外市场就会价值倍增,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进入国外市场的农产品必须确保质量安全符合检测标准,一旦不达标,有可能就地销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2.4 添加剂影响健康。广大消费者都不仅满足于数量上的要求,更注重质量上的等次,比如对饲料养殖的猪、鸡等总是心有顾虑,就连农民自家食用的猪都只喂粮食,而把用饲料养的牲畜销往市场,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瘦肉精、促生长素、尿素等作为添加剂混入浓缩饲料,这类有害物质残留于猪、鸡等进入人体,有可能会引起病变。
1.3 白色污染使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塑料薄膜覆盖技术,中国1978年从日本引进,通过试验、示范成功后在全国多种农作物上推广应用,推广面积相当大,祥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首先应用于水稻育秧,防止低温造成烂秧,以后逐步推广用于旱地覆盖,据统计,截至2012年,祥云县当年农用薄膜使用量为 1 275 t,地膜覆盖面积11 295.33 hm2。
目前,祥云县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为普通聚乙烯超薄塑料膜,虽然具有增温保湿作用,但是它们在土壤中不能降解,长期残存的薄膜会隔断土层,阻止空气水分流通,导致农作物根系无法自由扩展,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业生产用膜加上乱丢弃的生活塑料袋,每年进入农田环境的塑料薄膜数量相当大,如果不在使用过程中有效地加以清除,逐年积累,必定会破坏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直至绝收,也给周围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
1.4 工业“三废”危害农业环境,对生产、健康构成威胁
近年来,祥云县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对农业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废气中的CO2、CO、SO2、粉尘;废水、废渣中的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都对农作物、人、畜等造成伤害。所以在要求工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三废”的治理,争取工业、农业的发展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2 应对措施
2.1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能量合理流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得解决,先入为主是最好的发展,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农业环境。
2.1.1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旨在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根据作物需求养分的种类和数量加以补充,其目的是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达到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以土壤测试及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养分肥料的施用数量、时期和方法,最终使农产品品质得以改善,劳力得以节省。
2.1.2 提倡增施腐熟有机肥。引导广大农户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畜禽粪便、脱水污泥、河底淤泥、树枝(叶)、作物秸杆等富含有机质的废弃物经发酵一段时间后施入土壤中,逐步对土壤物理性状增加改良不会形成盐碱地,同时也提供作物生长的部分养分,而且也对有机废弃物进行了处理,形成了生态循环产业,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2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监控与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2.2.1 加大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监管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市场秩序加以规范和整顿,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建立生产资料进货、销售台帐登记制度,特别是对蔬菜、水果的农药使用。
2.2.2 加大对违法违禁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的惩处力度。提倡采用生物措施来控制病虫害,如喷施生物农药、推广秸秆还田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栽培及家禽家畜饲养中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的投入,营造合理安全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对于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有害农业生产资料者,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3 加大宣传力度
2.3.1 高度重视舆论宣传。深入广泛地通过各种形式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和个人宣传农产品安全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标准知识,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科学使用等内容,增强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观念,提高种―养―加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2.3.2 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将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等纳入培训内容;帮助农民引进抗性强,优质高产的良种。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料,鼓励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业科技人员要搞好病虫测报及综合防治的指导工作。
2.4 推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围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2.4.1 围绕市场准入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和查验。在这些场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配置专用检测仪器,配备专门检测人员,用以开展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
2.4.2 推进追溯和承诺制度。要按照基地生产销售的每一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产地编码管理,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2.4.3 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力度。通过建立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综合示范区,强化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储运的标准化水平。
2.4.4 要积极实施农产品名片战略,争创名牌产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大力发展顺应形式的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培育一批新的名牌,实现名牌效益,鼓励相应企业进入超市开辟销售专区,引导群众消费无公害农产品。
3 参考文献
[1] 孙林.世界农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张丽丽.关于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6):233-234.
[3] 彭涛.农民增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0(8):6-7.
桦甸市举办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农民培训班
按照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桦甸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于2013年12月24日~ 26日,分别在常山镇、金沙镇、横道河子乡举办了为期3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农民培训班。
培训班聘请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担任授课教师,针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讲解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水稻安全指南》、《果蔬安全指南》、《玉米安全指南》等课程,使学员全面了解了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及绿色防控,以及农作物安全用药常识。通过此次培训,增强了基层农民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贡献。
磐石市科普大集“三送”活动在行动
近日,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为主题,磐石市农业局组织直属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员30余人在朝阳山镇三棚村开展科普大集“三送”(即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活动。一是送政策。为农户送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农业创业培训等惠农政策,提高农户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二是送信息。为农户送去农机安全生产、选购和使用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使用农药、拖拉机常见故障、沼气池安全使用、机械耕整地等安全生产信息,提高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三是送技术,为农户送去玉米高产栽培、水稻高产栽培、农机化实用等新技术,为农户粮食生产达到稳产、增产铺垫一条“技术”路。现场共发放各类实用技术手册、农业杂志、挂图、宣传单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解答农户疑难问题20余条,提供服务人数达到500余人次,活动得到赶集农户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利用电场、磁场、激光等物理因子刺激农作物种子及幼苗而使其高产、优质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并取得喜人的经济效益。通过电磁场的粒子束诱变育种技术的开展,为培育新品种增添了新的活力。不仅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广,面且具有高激发性、剂量集中性和可控性,将来还可能发展成定位,成为基因工程的一个有效手段。
2.农业监测、预测及病虫害防治方面
采用红外扫描的方法.可以为农作物诊断“疾病”。如:采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红外扫描仪测量其下方农作物散发出来的热量。判断农作物患病情况或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处理作物的病情和采取预防措施。同时,考虑到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土壤水分情况,利用微波遥感技术来探测、估算土壤的温度和植物的水分情况。便于了解土壤中的水分信息.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植物水分的供应。
3.现代农业机械方面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一台好的农机具要做到高效使用,必须要做到在完成同样的耕作任务条件下,省时、省力、省钱,减少在农机具上的力的损耗,减少机械无用功的损耗,减少燃料的消耗。
一台好的农机具要保证完成额定任务的同时,必须提高各种燃料的燃烧率,达到最大作功,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虽然效率不可能达到100%,但我们必须提高它们的燃烧效率,力争做到既节省燃料,又完成工作任务。
保证农机具的维修和保养顺利而有效的进行,必须加强对操作员和维修人员的电学方面的培养,保证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在夜间工作和维修过程中注意电的敏感特性。如:焊接金属器具时的电焊机的工作特性。同时考虑到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组成原理更多的是采用集中控制电路,很多情况下都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这就要求维修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学的基本知识,这样就能保证农机具的故障率减少,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4.遥感技术在现代化大农业的应用
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灾情调查周期长且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整体状况,常常延误最佳管理时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下面从物理学的角度简单阐述遥感技术在现代化大农业的应用。
(1)遥感技术产前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耕地和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提取,为合理规划农业工程提供准确直观的数据支撑。为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配方施肥和耕地的分级定价发包提供基础支撑数据。农民结合品种特性进行合理的品种区划规划和科学选种,为优质、高产打好基础。
(2)遥感技术产中的应用
利用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水稻插秧进度检测。及时掌握总体的插秧进度,督促生产落后区域抢抓农时,为水稻生产安全打好基础。在水稻成长过程中,建三江垦区5-9月可能会发生低温冷害,农户可以利用遥感数据结合气象数据及时进行低温冷害的监测,为及时采取防灾措施提供重要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结合叶色诊断技术,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及连续多雨、低温、高温等突发性天气异常时期进行长势监测。为及时了解大区域水稻长势的准确情况,针对生育期延迟等长势异常现象进行水肥指导。同时有针对性依据水稻不同的长势进行有目的的施肥调控,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并实现节能减排。由于建三江垦区种植面积分布连续成片,长期种植水稻,在适宜的天气气象条件下会使水稻产生一些病虫害,但是大面积的喷药,会浪费很多的资源还会增加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病虫害的检测,可以解决快速、准确、全区域病虫害灾情的预警和监测,并制定针对性强、科学有效的病害防控措施,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又促进了水稻的绿色生长。
(3)遥感技术产后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09-01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职业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专业课教学一直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如何搞好专业课教学,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成为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我在种植专业教学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精心设计教案是搞好专业课教学的基本前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对整个课程的把握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因此,要想上好课,让学生爱听课,备好课是前提。教师首先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熟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巧妙组织内容,保持教学过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统一性。其次要认真备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条件,合理确定教学难度,保证教学有的放矢。第三要仔细备教法,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导入内容。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主题,灵活选用导入法,才能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授新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要全面备教具,教师课前要搜集和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挂图、教学软件、实物等,在做好“四备”的基础上,认真写出高标准的教案。
2 适合当地经济的发展优化教材内容,发挥教学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针对通编教材覆盖面大,部分内容脱离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内黄县种植业生产实践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查,对当地不需要的内容进行删减,而对新的急需的实用技术和经验随时补充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2.1 深入社会调查,优化专业课教材内容。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对当地种植业(农作物、果树、蔬菜)进行一次综合性调查。通过调查,一是使学生对当地生产技术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二是通过调查情况的汇总,能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教材内容,使教材精练实用。调查情况表明,每个专业的侧重点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农作物、果树、蔬菜的品种不断更新,枣粮间作面积不断增加,蔬菜、果树种植由原来的露地栽培转向大棚栽培,蔬菜采用嫁接育苗等。因此对种植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根据当地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将实用的新经验、新技术作为重点进行系统详细讲授,以达到学校教学与当地经济直接接轨的目的。
2.2 现场教学,实地上课。种植专业内容涉及的实践问题较多,本身并无多少高深的理论,但语言较抽象、感性较强,可采取以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为课堂实地讲授的方式。如学习《果树的疏花疏果技术》时,授课教师可把学生领到果园进行讲解;学习《温室的构造与设计》时,带学生到农户所建的温室参观讲解,可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记得准、记得牢,既加快了教学进度,又提高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2.3 课堂示范操作和实物教学。“百闻不如一见”,在现有条件和能创造条件的情况下,采取课堂示范操作、实物教学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如在讲《石硫合剂的熬制》、《波尔多液的配制》及《蔬菜的嫁接育苗》时,在课堂上边讲解边操作;在讲作物、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时,把各种病虫标本带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面对实物,教师容易讲解,讲得透彻,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接受快。
2.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把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难以描述的内容展示出来,调动学生们的听觉和视觉来认识所学内容,使专业课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自制课件、幻灯片并购置和转录录象片和投影片,能使授课过程中“讲”“看”穿插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例如讲授《果树整形修剪》、《果树的嫁接》、《蔬菜的嫁接》时,采取“讲了看、看了讲、边看边讲”的方法,使学生对各种树形及各期龄果树的修剪和不同的嫁接方法,看得明白,听得准确,便于学生加深记忆,尽快掌握技术操作要领。
2.5 联系实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种植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对一些生产知识都有初步了解,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对果树、农作物、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调整教材内容,把病虫害的讲解安排在农作物、果树、蔬菜病虫害的多发季节,让学生星期天到田间、果园搜集各种病虫害样本及当地防治方法,回校后分组对搜集的病虫害样本通过贴制和浸泡等方法制成标本,并对照教材观察形态特征,然后进行分类编号,留存标本室。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归纳整理并与教材中的防治方法相比较,制定出适宜当地的防治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根据各种病虫害特征进行分类辨别,掌握具有实效的防治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农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2-02
研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传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学习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对方案和建议进行分析、评价、改进。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的训练任务[1]。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我国农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域性、系统性。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物栽培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工作多年,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了许多体会,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区域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在教学方式上提倡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
一、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最初为120学时,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60学时,各个作物的教学方式均为“概述——生物学基础——栽培技术”三大模块,讲授内容特别是栽培技术部分基本雷同,导致学生厌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物栽培学的学时数减为66学时,仅为过去的1/2强,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讲授内容进行了重大变更。
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上从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出发,重点讲授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及环境调控的一般规律,概括讲授作物栽培的基本技术,另外还针对当前作物栽培中的研究热点,在教学中增加了精确栽培、滴灌技术和矮密早栽培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为避免作物间的雷同,在“各论”讲授中采用专题形式[2]。如棉花重点讲授四大栽培种、生育特性、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规律和矮密早膜栽培技术体系;玉米重点讲授玉米的栽培亚种、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以及吨粮田栽培技术。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突出重点问题,如作物器官建成、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等;作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栽培技术在作物与环境关系中的调控作用。解决难点问题,如器官的同伸关系;栽培区域性强,栽培制度和方式复杂,栽培品种繁多,栽培知识量庞大,其共性理论难以归纳和掌握等。
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基础型实验(实验课)——提高型实验(实习)两层次开设实验,增加开放性、自选性实验,实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设6个实验项目,力争做到少而精,如作物形态特征观察与识别、作物幼穗或花芽分化、作物田间测产等。在实习教学中,将课堂搬到田间,进行作物全生育期考察。在每一届农学专业学生进行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时,设计了旨在探索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的大型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生产资料和设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操作,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期、施肥量以及具体管理措施则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验方案执行,最后各组进行产量和品质评比。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学生全方位熟悉和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技术。
二、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面向教师全面采用“4321教学模式”
“4321教学模式”是指4种教学形式(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参观、课堂、实验室、科研训练),3种教学模块(理论课、实验课、实习),2种研究(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1是指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4种教学形式是指课堂、实验室、科研训练、高新农业技术园区参观。借助于参观石河子市国家级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区,激发学生从事农业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兴趣;借助于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借助于实验室教学,训练学生专业的基本技能;借助于SRP、毕业论文等研究形式,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3种教学模块是指理论课、实验课、实习。针对学生对农作物普遍缺乏共性和感性认识的实际,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注重作物栽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学,逐步培养对农作物生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此将本课程教学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系统的作物栽培理论传授(课堂教学);二是与作物栽培理论相关的实验教学(实验室教学);三是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教学实习)。
2种研究是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更加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将其在作物高产机理与精准栽培、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课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如棉花“矮、密、早、膜栽培技术体系、滴灌技术、机采棉技术等。通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学为科研奠定了知识基础,科研向教学注入智能活力”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