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区别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1 09:54: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闻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区别,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闻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区别

篇1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提出与探讨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方面一个日渐凸显的学术话题。最早从一些学者对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学理性的反思开始(刘建明,1991:童兵,2000),再到一些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沈莉,1998;陈作平,2005;唐远清,2006),甚至到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的立项(丁柏铨,2002),直到目前一些新闻理论专著的最新尝试(杨保军,2006),“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无疑正在形成一个阶段性的研究。

“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研究主要关注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问题,它可以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试图描述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的范式转型轨迹,一种:是直接探究建构新的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对新体系的建构必然要对旧的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现择其要者,可以概括这类研究的核心观点如下:

1、高质量的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

钟情于“新闻理论体系”问题的研究者普遍持有这样的观念,认为任何一个学科,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一定水平的时候,都会开始进入到一种自觉地追求理论体系建构的阶段,特别是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往往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新阶段,对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而言,还意味着对全球化进程的参与。杨保军指出: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尽管文化差异是事实性存在,意识形态的争端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各国的现实状况也有或大或小的不同,但人类面临的诸多共同问题,也促使普世的东西越来越多”。

2、对板块式结构自然思维方式的批判。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最早始于甘惜分先生的《新闻理论基础》,其重点主要是探讨有关新闻的一般原理和新闻事业与现实生活、与群众和与党的关系等问题,初步奠定了板块式结构框架。后来我们的新闻理论虽然受传播学的影响,不断丰富发展,但基本上都不脱板块式结构的模式,并形成了新闻、新闻事业、新闻工作三大块的模式。刘建明先生认为这种结构模式有简单堆砌之嫌,陈作平指出这种建构方法属自然思维方法,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没有将把握新闻实践共相和对各种具体形态的全面统摄作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而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将解决实践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对局部经验的归纳总结和一定的逻辑分析来把握新闻活动的内涵”这种经验式和随机式的研究方法客观上造成了理论内部不断分解和切割使概念不断膨胀,同时又变得支离破碎,解释力度下降。

3、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积极探求稳定成熟的高质量的理论体系。

所谓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要求,就是要使理论体系具有科学的推理脉络、清晰的逻辑起点、严谨稳定的概念层级和无可辩驳的结论。

追逐着上述目标,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试图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建构自己的体系,“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再比如最近出版的杨保军的《新闻活动论》一书,以新闻活动为线索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传播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等。陈作平先生则提出了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媒介形态的结构路径。这些探索,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二、反思:如何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思维方式统领下板块式新闻理论的建构模式,希望寻找到一个在全球化时代更具普世性和更为科学的理论框架。而这种科学的理论框架,在目前的探索来看,很显然就是直接以传播学框架为框架,不论是以5w框架结构还是以新闻活动为贯通,这里面体现的都是一种传播学的结构思维和过程思维。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传统的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在哪里?二是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可以以传播学的框架取代新闻学吗?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式固然有其经验把握的随意性,但作为人类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自然也有其现实逻辑的依据。甘惜分先生后来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和两个三角。一个逻辑起点就是“新闻”,两个三角则是“新闻――传播者――受众”这个小三角和“新闻控制者――广大受众――不断变动着的现实世界”这个大三角。这种三角理论模型正反映出一种在关系中把握新闻的思路,是我们在未来的理论建构中需要继承的精神遗产。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另一个优势是非常适宜新思想的嵌入。在新闻理论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新的思想创新可以以一个个新板块的形式添加进去,从而形成一种“转型新闻学”的特殊样态。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不以所谓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要旨,却以新闻学基本概念的传达为追求,以对最新的新闻理念的把握为要务。而这,正是板块式新闻理论体系的历史合理性之所在。一批学人不主张对新闻理论体系进行过早的建构,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其次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问题。有人认为在西方不存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认为这是一个纯中国式的伪问题。但这正是中国独特的理论语境下所产生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当西方希望通过报刊市场化和大众化解决了新闻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并在新闻理论体系中牢牢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地位的时候,传播学才形成,并以其强大的理论张力形成对新闻学内容的丰富。我国的新闻理论体系正相反,它需要借传播学的科学性来消解理论中的僵化的意识形态内容,而后再来确立新闻专业理念,而此时的传播学并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从理论上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问题,就成为我们考察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

我们认为,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是结构性、交叉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传播学讨论的是人类传播行为的社会结构性存在。具体说来,它是在社会学结构论的支持背景下,把传播作为一种

社会的结构来研究的。同时,传播学理论也是以5W这样一种结构性过程模型为基础来建构的。也正是由于传播学的这种结构性特征,才衍生出了传播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和开放性,它几乎向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开放,形成了十字交叉路口的现象。

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则是主体性、理想性和实践指向性。在传播学出现之前,传统的新闻学是在新闻业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从新闻实践的经验中概括提炼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记者编辑操作规范和媒介组织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方面。传播学出现并成熟后,对新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使新闻学摆脱了前科学的经验性研究状况,并把新闻学的逻辑起点确立为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和控制构成了新闻理论的逻辑演绎脉络。在我国,传播学更是具有直接的解放意义,传播、信息、受众等概念丰富了新闻的定义,并使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成为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学可以取代新闻学。新闻学属于专业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化、职业化理念训练,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专业训练。所以,它是围绕着双重传播主体(记者编辑/媒介组织)而展开的关系研究,如果说传播学是5W模式的过程框架,新闻学却是以两个主体为顶点的关系框架,同时,新闻学中还含有传播学中所不强调的核心价值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对新闻实践直接有指导意义的操作原则等内容。

所以,讨论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其根本原则是要尊重新闻学的学科特质,在这个前提下,既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又要保证理论体系建构的简约性。

三、建构:“新闻学核心”模型图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所在,并指出应该在尊重新闻学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这就排除了那种把新闻学扩张为传播学或把新闻学扩张为媒介经营学和操作学的建构取向。这多少有点类似于宁树藩先生建议把新闻学区分为本义新闻学和广义新闻学的思想。但本文更愿意把这种建构取向称为“新闻学核心”建构,并用下面的模型图予以演示: (见下图)

在这个模型图中,新闻学核心由新闻本质论、新闻关系论和新闻理想论三部分构成。在新闻本质论中,主要解决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起源是人类信息交往的需要,信息.的需求、生产、消费、分配与控制是形成新闻、新闻事业主要关系的逻辑脉络这类的问题。其知识背景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思想,如传播观、信息观、新闻生产观等。在新闻关系论中,主要包含六大关系和六大命题。六大关系是记者(新闻)-事实、记者(新闻)-受众、记者(新闻)-媒介、媒介组织-政府、媒介组织-公众、媒介组织-商业,六大命题就是新闻事实论、新闻价值论、新闻形态论、媒介属论、媒介体制论和媒介生态论。新闻就是在这些主要关系构成的社会场景中的实践呈现和功能施展。新闻理想论则是指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包含客观性原则和新闻自由理念)。它是新闻事业合法性的根本来源。

四、结语

篇2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篇3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新晨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爆发。面对旷世巨灾,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各大媒体迅速启动灾难应急机制,纷纷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重灾区进行深入报道,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公布抗震救灾情况,正确引导了舆论导向,有效安抚了社会恐慌情绪。一直以来,由于灾难事件本身所固有的极强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学与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课题,“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后,面对如何构建完善的灾难报道传播机制,如何从传播学角度完善灾难新闻传播的理论学科体系构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等一系列问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赵志立研究员和他的研究生们开始了对于灾难传播学的研究,同时编写了《灾难传播学》一书,这是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第一部研究灾难传播学的专著。

该书基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基本原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本世纪以来发生在国际和国内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报道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与见解,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内涵和外延。该书在研究思路上采取“灾难一灾难管理一灾难传播一灾难报道”的逻辑结构,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以灾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围绕灾难、灾难事件、灾难管理和灾难传播等基本内容进行阐释,对于灾难管理与灾难传播的联系与区别、灾难传播机理、传播方式、传播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对新闻传媒在灾难传播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下篇主要针对灾难报道研究,从新闻传播工作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出发,研究灾难报道对象、方式、流程,分析灾难报道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方法、策略和艺术,结合案例对灾难新闻的传播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灾难新闻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自身独有的学科特点。首先,研究灾难事件报道机制中危机应急管理与信息公开机制相结合。从人类灾难史的发展历程对灾难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用学科专业的角度、整个人类的视野,不仅丰富了传播学的内容,更拓展了传播学的学科范围。其次,研究各类灾难传播案例探寻新学科基本规律与原则。从地震灾难事件的报道引申到各类灾难事件的报道,介绍了国内外灾难新闻传播案例,总结各种灾难报道形式,既遵循一般新闻报道传播的规律,又集合应急机制的原则与要求,形成了灾难新闻报道独有的特点和原则要求。最后,突出强调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研究。在灾难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如何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将灾情及时、全面、准确、真实的报道给公众,起到引导舆论安抚民心的作用?如何将抗震救灾中,国家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有效展现,以树立公众战胜灾难的信心与勇气。

当然,作为我国灾难传播学第一部专著,本书对于学科的构建和理论的深度虽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挖掘,但它的问世无疑对丰富和拓展传播学范围,深化传播学实践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5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10-04

研究背景

1978 年传播学正式传入中国,至今已有 20余年。多年来,中国传播学从推介基本概念,到 1996 年学科地位被国家教委认可,再到 2002 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的成立,传播学在中国由引入普及逐渐走向独立深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早已出现了拓荒者,并开展研究,形成新的学科。随着中国体育事业、传媒事业的发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背景、以学科发展必然趋势为前提,形成了传播学、体育学交叉研究领域的体育传播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还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体育事业管理者、体育产业经营者、体育信息传播者等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率先设立了体育新闻写作班, 标志着中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诞生。1997年,成都体育学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正式招收体育新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正式招收这一专业方向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二级学科“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属的“体育新闻学”硕士点在我国普通高校已初具规模。

体育传媒的巨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适应的体育传播专业教育。因此,对体育传播专门人才(即体育传播主体)的培养和教育就愈发重要。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传播理论和高级体育传播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初,中国传媒大学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增设了“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向”,标志着“体育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以此为前提,本研究以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体育学等方面的著作;查阅中国期刊网相关论文60余篇。

2.2 调查访问法

以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状况为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采集信息。访谈传播学界、体育学界、体育传播研究人士共6名,探讨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获取体育传播学界前沿信息。

2.3 对比研究法

将体育传播学与体育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了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的对比;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与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比。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科之异同

“新闻学更注重过程和制作细节。传播学研究效果,而不注重过程。学传播理论的学生虽然也需要了解传媒,但他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结果,是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等,他们不需要了解过程,不需要了解每一条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接受访问时发表了对新闻与传播异同的见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从传播的性质方面说,它和各类内容的新闻一样,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育新闻同其他新闻相比,又有不同之处。这是由于新闻事实本身的性质以及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不同事物的性质不同,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就不同。因此,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的外部特征也各有差异。体育新闻具有如下特征:发生的规定性(时间、环境、技术的规定性);数字特征(比赛成绩、比赛结果的数字呈现)。

与体育新闻学不同,体育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对体育思想、知识、理论、规则与运动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的衍生和传递,也包括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传递。它不仅涉及到体育界之间通过比赛、互访等形式的交流、传播,同时也有体育事务经营管理中的传播现象,更涉及到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相互关系。

体育传播学既是传播学在体育领域的表现和运用,又是体育学在传播学中的延伸和拓展,是传播学和体育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体育传播学有助于建立体育传播学的独立理论体系、为体育传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实践提供依据。

3.2 体育传播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

新闻学、传播学同样隶属于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大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核心,博士阶段强调培养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在硕士培养阶段,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却不甚明确,是继续强化本科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或是提升理论学术研究水平?这已成为困扰高校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大问题。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亦是如此。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他们对于现代体育传播现象有职业敏感,并能够利用现代体育传播理论分析体育传播现象;运用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策划、组织和开展各类传播活动,对大众体育传播的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3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现状

3.3.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硕士)招生现状

为了解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学科建设现状,笔者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收集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现状(见表1)。

在被调查的11所高校中,体育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5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受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影响很深,奉传统的密苏里、哥伦比亚新闻教育为典范,主要以人文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一方面重视采、写、编、评类的基础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开设大量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据调查,在当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之中,所有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都将文学基础类和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见表2)。

上述课程仅是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但大多数院校都以此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是我国体育类院校中开设体育传播学教学较早的两所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成熟,可为其他高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3.4 体育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媒介的用人要求也正向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新闻人才转变。无论是国外的媒体实践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都证明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出现EPS趋势,即Elite-精英性,Popular-大众化,Special-特色、专业性或专门性。因此,如何培养高级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4.1 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

从国外研究生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也从单一的“研究式”派生出了“专业式”、“教学式”和“协作式”等方式。美国是传播学的发源地,传播学教育质量居世界前列。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实务与理论并重。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做硕士论文时,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的导师(媒介工作者),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导师。该学院认为通过让业界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合作,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和指导结果。

体育传播学在高级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协作式”培养模式。组织锻炼“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既有体育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体育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又有媒介高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协作培养的方式,由多名专业方向的专家共同形成导师小组,协同所修专业的导师,对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3.4.2 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六大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建设体育传播专业课程,必须凸显体育的专业性特征的要求及当代体育传播的特征要求。围绕体育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提高课程的综合相关程度;确定好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比例,精简必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界限,实行“大学科"教育,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媒体业界实践、实现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3.4.3 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对22国的新闻教育进行考察之后,提出了传播人才应该具备4个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实践能力是媒介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传播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将媒体运行与体育传播学科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组建仿真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体育传播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内的概念课、校内媒体工作机会、校外媒体实习机会。实际上,在新闻传播领域,各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等。

体育传播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参照前人的优秀实践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唯一的,不可忽视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

3.4.4 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说到:“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做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体育传播学科的产生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媒体业界的需要是检验体育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才是体育传播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

4.1.2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隶属于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科(硕士)建设刚刚开始,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状态。

4.1.3 探索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4.2 建议

4.2.1 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革新。全面整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生优化效应。

4.2.2 改变学界与业界脱节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传播领域的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4.2.3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专业人才的高度培养业界广泛认可的人才品牌。

参考文献:

[1]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4).

[2]王永盛.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6

最近,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导吴信训的专著《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这是在吴信训担任主讲的广播电视新闻学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的背景下,并在其原有版本―――《实用电视传播学》(1990年出版)的基础上精心修订而成,凝结了他20余年的心血和教学心得。作者作为国内较早出国留学研究广播电视传播学的学者之一,本身也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该书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显得更为融洽,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点,深入独到的理论见解。

全书共分十章。在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原理”中,提纲挈领阐明了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以及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并对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性和优势作了富有独到见解的论述。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五章互为呼应,首次分别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外部结构样式特点和内容叙事语境特征着眼区分体裁,以及从广播电视反映新闻信息时的内容所属领域着眼区分类别,从题材与类别的区分与联系上,对广播电视新闻消息、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新闻解说与评论、新闻谈话节目、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以及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法制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不同领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不同体裁和类别运用的基本规律与要领,作了较全面深入的解析。

第六章至第十章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从采访、拍摄、编辑、播音与主持,以及编排、播出各环节的重要理论与实务技能进行了更全面、透辟的解析。

同时,本书认为,广播与电视虽然媒介手段有所不同,但因也有同属电波媒介的若干共性,就其新闻报道的体裁、类别而言,是基本相通的,只是在其具体传情达意的叙事表现上,如何发挥各自的特性与优势,有其不同的特点及要领,所以本书就其每一种体裁、类别,先论其共性,再分述其个性,既有利于触类旁通,节约篇幅,又有利于读者从彼此的联系与区别中,更便捷地理解把握各自的特点与要领。

篇7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学开学第一天,吴廷俊院长却在几天前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一个会议。一回到办公室,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年整60岁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风格纵谈新闻与新闻教育,做真人与做真新闻、做真学问……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它能引发更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人的思考!

新闻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媒人

记者:作为新闻研究学者,您怎样理解“新闻”?

吴廷俊:新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关于新闻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但无论是作为内容的新闻,还是作为行为的新闻,还是作为产品的新闻,都有其不同的内涵,强调不同的侧重面,并且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新闻与传播有联系,也有区别。新闻不等同于传播,新闻学不等同传播学。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传播学注重效果研究,强调受众本位,运用需要满足理论,因此传播业强调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信息传播业的市场化运作。虽然说新闻也是商品,但新闻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含量很高的商品,所以我不赞成新闻完全商品化,也不赞成新闻业完全市场化运作。

新闻从业者称新闻人,传播从业者称传媒人。新闻讲思想,讲精神,重导向;传播讲信息、讲经营、重满足。我们不能把新闻人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传媒人。一个新闻人,首先应该有思想、有道义、有深沉的责任感。

要经常接受“灵魂的拷问”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新闻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吴廷俊:新闻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它肩负的职责大致上有这样几项:捍卫社会、记录历史和表达人民。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还有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传达党的意志、路线和政府方针、政策。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的作用,党的历代领导都亲自抓新闻宣传,同志1989年在《关于党的新闻出版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职责,“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新闻职业是非常神圣的。新闻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掂量掂量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要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现在,社会都在谈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些东西危害社会、危害人民,欺骗历史,罪莫大焉!因此,我以为,作为新闻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灵魂的拷问”:“我写虚假新闻没有?写了低俗新闻没有?”“我搞了有偿新闻没有?”“我刊登过不良广告没有?”“我的作品能否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我的工作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应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培养

记者:作为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您怎样理解新闻教育?

吴廷俊:我以为,新闻教育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新闻产品制作技能训练、新闻专业理论学习、新闻职业精神培养;传播教育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传播素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媒介经济与信息产业经营教育、专业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健康传播等)教育。

记者:您认为我国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最应加强的是什么?

吴廷俊: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好记者、大记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有道义、有节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肩担道义”,路见不平,拔笔相助,爱憎分明,敢于同危害社会、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现象作不屈不饶的斗争,成为时代的布道者和卫道士,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

做真人、做真新闻、做真学问

记者:听说您现在在博士生中,提倡“真做学问,做真学问”。怎样理解?

吴廷俊:现在,社会上的浮躁之风也侵蚀到学术界,一些人为了评职称,似乎也在做学问,但不肯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针对于此,我曾经对我的博士生说过,既然你们选择了做学问为职业,就要准备吃苦,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

真做学问,一要宁静,二要专注,三要求实。只有宁静致远才能把学问做深,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学问做精,只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才能把学问做实。

做真学问,首先要学,就是要读书,要苦读元典,取得真经,努力继承先人的学问;其次要问,就是要考问,要勤于思考,推陈出新,争取创新。

总之一句话,惟真是命,惟真至尊。

“入主流,创特色”发展学院

记者:在您看来,一个学院院长的最重要职责是什么?它对学院的发展有何作用?

吴廷俊:一个学院的发展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实现的,但院长对推动学院的发展却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因此,我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做院长的工作。院长的工作很多,很杂,但我以为,最主要的是抓好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学科发展计划,并努力一步一步实施。

记者:您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学科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吴廷俊:几年前,我曾说过“华中科技大学要办特色文科,新闻传播学科更是一定要走特色发展道路,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不能强大。”现在学院要寻求突破性发展,特色仍然是关键。从学科发展来讲,主要做了两点――入主流,创特色。首先,我们进入到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其次,我们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科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交叉上做文章,走人文、社科与工科、医科大跨度交叉之路,创造出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科来,比如,我们在全国首创网络传播专业,最早提出创办新闻事业管理学科等,现在正致力于健康传播学的研究等。学科发展特色带动人才培养特色,这包括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应用型新闻人才等。

记者:在新闻教育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不断寻求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学院与学校党委联合成立了全国高校的首个评论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您怎么看待评论教育呢?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2001年11月成立,到现在已经三岁多了。新闻评论团已经培养了不少能够直接参与评论媒体评论写作的评论员,比如现在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工作的曹林,在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工作的周虎城等。新闻评论团的成功就源于新闻评论教育模式的创新。

我认为,新闻评论不只是写作课,还是培养新闻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论员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只有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并把思想付诸于笔端,才能写出有见解的文章。学院将把新闻评论教育打造成继网络传播之后的第二个新闻特色教育品牌。

记者: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从老师到学生都十分重视加强与媒体的联系,这能算作是对学院发展定位的一种落实吗?

吴廷俊:可以这么说吧。

记者:那现在学院在这方面该做哪些努力呢?

吴廷俊:根据现在的形势要求,新闻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学术水平,还必须具备实践能力。二者同等重要。现在,学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大力引进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让实务经验相对缺乏的老师轮流派到媒体挂职锻炼。学院已经出台规定,中青年教师“每三年之内,必须在媒体挂职三个月”,否则就没有资格教授新闻专业的课程。

记者:在这样的发展定位下,学院2005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吴廷俊:“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应该是学院2005年及以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激烈的新闻行业与教育的竞争环境中,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谢谢吴老师!

篇8

但是,很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是为了这些个可能成名的虚荣而来到浙传,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电视媒体而只是热爱这种让人注目的聚光灯,那么该慎重决定是否跨进这个校门。浙传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学生都很浮躁,渴望着像学兄学姐那样当上主播,登上荧屏,他人成名的光环不切实际地笼罩着很多人的青春。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报考之前问一问自己:一、是不是真的有着炽热的梦想(是的话这里是你很好的选择);二、你有没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定力在这样浮躁的环境里生活而不迷失自己。

对于文化生,我的建议是除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和编辑出版三个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电子信息学院的摄影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要报考的话还是审慎些为好。新闻专业类依托浙传的优势,就业率、竞争力还是可以的,但是其他诸如汉语言文学之类的专业就不怎么样了。真的,进来了你就会发现,别的专业在浙传大家庭里常常是被边缘化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否有点明白了呢?总体来说,浙传是追梦人的天堂,但是也是没有原则的人的“地狱”,就看自己的选择。如果你带着梦想来到这里,也许在校友的光芒里,你会经历无限的迷茫。但是,只要你够勇敢,那么浙传的大环境会给你梦想的天台,使你不会后悔,一个DV加一个背包也许会是你喜欢的生活。

最后我就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多说几句。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两个专业做一下区分。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电视媒体的台前和幕后等,而新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平面媒体(杂志、报纸、网络)。说是这么说,其实进了这个门,以后干什么还是靠自己,这两个专业没有很大的区别。原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要比新闻学专业学生多学几样东西,比如电视剪辑。但是后来学校开设了模块学习,比如我主修新闻学,还报了一个广播电视编导的模块,这样的话,等于是辅修了,学到的东西就会比较全面。其实这也是传媒的优势,很多资源都是共享的。当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要比新闻学专业高,我自己就是未达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分数才学新闻学专业的。

篇9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2001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批准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传播学教育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新闻教育的依附程度。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的关系,传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等众多问题的不明朗影响着传播学教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将简要叙述近几年传播学专业教学研究状况,概括本科传播学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研究,并对本科传播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性意见。

一、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即传播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传播学教育大众传播化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播学教育的新闻化源于传播学与新闻学一直以来的界限不清晰,两者的胶着导致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并为新闻工作者所研究,而新闻学界对传播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大众传播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及其在新闻实践工作中的理论支撑作用激发了新闻界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兴趣,这又促进了研究成果源源不断的出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循环的过程推动了大众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大众传播学在高校和学界得以广泛快速的传播。

然而大众传播学的教育并不等同于传播学教育。在教学中,从专业名称的确定到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都面临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学的问题。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近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热议,而学界教育界对传播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仍尚待清晰。

学科认知影响着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高校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程度重合的现象,对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传播学课程和新闻学进行差异化细分。在细化课程方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传播学专业开设了传播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科技、网络传播等丰富的课程。

对于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教材的使用和师资结构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刘海龙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传播学教材作了如下概括:教材引进侧着大众传播理论;泛泛的概论介绍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考察还比较少;在理论范式的介绍方面也还不够开放,仍是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之,大众传播教育只是传播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化一方面使教育界和学生对传播学的认知狭隘化,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化指导思想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则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2 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显著。急需引入新模式

在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中,教学模式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陈旧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与新时期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在学界已形成了共识。

传播学教学基本是介绍欧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但经典的传播现象和实验则无法还原给学生,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容易形成教师一人独讲的教学情状。由于传播学的理论知识面较宽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本科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易演化成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知识,从学科历史、学科人物、概念、概念区分到模式、理论、研究方法等等,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则让学生疲于记忆。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往往无法了解传播理论的由来,也无暇透过社会的传播现象去理解理论。

学者们深谙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呼吁改进课堂教学和引人互动式教学模式。

1 改进课堂教学

传播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和解释传播活动与传播现象。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些传播学理论较为深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理解和运用,在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李薇认为,对一些比较深奥的传播学理论可以变换教授方式。通过举例法、阐释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搞懂理论内涵;注意深与浅结合;同时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形象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在教学的操作方法上。陆桂生和黄丹主张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理论,形成传播学基础框架理论;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从本土化出发批判思考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传播现象,学以致用。

张玲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将“经典理论解析”、“相应案例引入”、“传播实务实践”和“学术前沿启迪”作为以课堂教学为始端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于传播学本科教育而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传播理论的学习而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

2,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者们从国内国外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三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开放动态的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模式、工作坊式教学。

(1)开放动态教学模式

开放动态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静态的教师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而言,学者徐协认为。这种模式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的开放。传播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动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提问与解惑相结合,这是教学方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也要开放: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下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空间的开放意味着学生要拓展第二课堂。

河南大学郭奇也论述并在教学中实践了相类似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2)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选定;3)鼓励学生搜集传播案例,建立案例库,并在课堂上剖析;4)创设课堂对话情景;5)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2)建构性学习模式

建构性学习模式强调为了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意义结构。这种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的建构而学到。

复旦大学谢静归纳出了建构式学习的两大程序:一是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阅读,教学不局限于教材,教师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是重视个案研究,老师会提供很多个案。供学生课上讨论或课后分析,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上陈述与讨论。

建构性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演变为自由课堂,这是一种由教师确定主题并进行指导,学生课下准备资料、制作教案、组织课堂充当传授者的教学模式。自由课堂打破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

为引导和串联者。在自由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景,即自由的气氛;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课堂上充分讨论。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已为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传播学教学所采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设计和评估体系,这为其它高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3)工作坊式教学

工作坊式教学是由高红玲提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以“传播学研究方法研讨及实践操作”为教学主题的选修类课型进行了教改试点。这打破了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和“行”的对接,加速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工作坊式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1)由科研项目带动;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合作过程,即科研项目的策划、论证以及执行的全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3)有明确的教学主题;4)参与项目的学生应该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有参加科研的理论准备;5)由多位不同方向的教师参与组成科研教学指导中心。教师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给学生带来立体的知识体系。

(4)科技汇流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庆祥认为,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科技汇流下亦面临了教学方法转向的冲击。如何将数字化的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中,设计出具学习成效的数字媒体教材,并将数字教材融入新闻传播教学课程中,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难题。

在WEB2,O的时代,如何应用数字多媒体教材于课堂教学以提升学习成效,也是特别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的角色要由教导者转化为指导者,教学方式由教导转换为互动与分享。即由老师决定每周的课程主题,提供研习素材供同学参考,再由负责该主题报告的小组针对主题搜集相关数据,制作成数字多媒体教材简报,并引导同学进行课堂讨论。

一方面,数字多媒体教学具有典型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角色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多媒体教材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当然,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评鉴、反省和调整。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从传播学视角看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几类教学模式为中国传播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我们认为有一个特殊的视角:知识的传授从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无论课堂传授还是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因此对于传播学教学来说,教学工作又增加了一层含义,即教学活动本身便是一种传播现象,教学工作者理应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并依此选取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变化了的传播要素影响着传播效果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一种传播行为会产生相应的传播效果,当评价传播教学这种特殊的传播行为时,必须以传播效果为标准检视之。

当前高校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显著带有5w特点的单向传播模式,大部分教学时间内教师是在传授知识,而学生或被动接收或选择不接收,传者与受者缺乏普遍的沟通。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大规模扩招后,传者和受者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和十年前相比,传者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更多的受者,小班教学已成为奢望,这直接导致课堂向公众性质的转变。如果说十年前教师还可以给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那么在如今的课堂中教师已无法做到这一点。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了,且一部分学生面对着专业调剂后对专业的排斥问题,而社会环境变化和信息多元化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对课堂的排斥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传者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受者群。

由于在课堂中更多的学生因得不到互动机会而可能降低对课堂的归属感以及现实存在的学生专业兴趣的问题,“噪音”便在课堂教学这一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无疑这影响到了传播效果。在不改变传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者会比十年前面对更多的难题。如果传者无法通过自身的权威度、传播技巧、传播手段等化解这些难题。那么整个传播过程便无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从上述传播理论中不难看出,由于教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便在很大程度上由传者决定,然而传者却不得不去面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难题,这与扩招前大不一样。于是从理论上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便显著降低,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会有差异性。

2 改良的课堂教学要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结合

解决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一方面在于改变目前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在于规避“噪音”及条件环境变化给教学带来的难题。针对传播学教学改革,学者提出了两个方向:1)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如通过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2)借鉴国外建构性学习模式,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与同伴的写作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学习。

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改善目前教师、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意识,缓解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的习惯。可喜的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建立了新闻与传播教学案例库,并在新闻编辑课堂上积累了成功的案例教学经验。作为此项教学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蔡雯认为探索情景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讲求应用性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来说可以产生一流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正是情景式教学下的一种有效方法。0如果仅仅将案例教学引入传统的课堂中而不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和对教师的依赖,那么这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局部改良,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人民大学新闻编辑课的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则带有明显的建构式学习色彩:学生为学习主体、团队合作、教师指引、情景构建。

而建构性学习模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将会遇到几个现实问题:1)建构式教学模式在美国主要为研究生教学所采用,而本科新生不具备研究生全面的基础知识,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做支撑;2)建构式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较大,不仅事先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引导教学的开展,在课前学生的准备中发挥指导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作科学的评价,因此对教师的时间、精力和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加之目前大班教学的现状,显然无法整体推广建构式教学。

单一的建构式教学模式或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均不能完全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建议:以学期划分,将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即通过改进传播手段和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传播现象来理解和学习理论,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归属感和学习热情。第二阶段,引入建构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教师的指导,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较之于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建构性实践教学。这里的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假期实践活动等有着根本的区别。建构性实践教学是正式的教学,同样依托于课堂开展教学工作,与课堂教学具有相同的地位,两者需要在学时上进行科学的划分。课堂教学在前,建构实践教学在后,学生在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中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第二阶段的实践教学从而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协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由于本科生在不同的学年和学期所学的课程性质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二年级时公共课、英语课与专业课并存,而专业课的教学更适合于采用课堂教学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每个学期的专业课均在一门以上,如传播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传播学概论与人际传播学两门专业课,那么第二阶段的建构式实践教学对以上两门专业课进行整合,包括对教师、学生和课时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协调。如果在传播学概论和人际传播学两门课程中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由于班级学生过多而导致单个教师难以应付,因此整合两门课程成立导师组,共同协调开展建构式教学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篇10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256-01

一、新闻的定义、特征及功能

(一)据考证,“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唐朝初年出版的《新唐书》中。书中载有“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语)。这里的“新闻”指的是民间新闻的轶事。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国内较能为人们接受的是1943年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的说法:“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谓言简意赅,是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二)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将新闻的特征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因此事实性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也曾把“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本源。1859年,他以《纽约每日论坛报》柏林通讯员的身份,向报纸编辑部说明一段时间没有寄稿的原因时写道:“德国有一句谚语:‘如果周围空无一物,皇帝也失去敌自己的权力’。既然连皇帝这样的大人物都受这条空无一物规律的支配,本报通讯员更无法逃避这条规律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就是那迫使我好几个星期停止从‘精神之都’、从这个即使不是世界力量的中心至少也是‘世界精神’的中心寄发通讯的极重要的原因。”(2)时效性。新闻如果失去了时效性,就没有了生命力,就不能称其为新闻,而改叫旧闻了。有学者提出,新闻报道必须从“TT”即今天(today)的事情今天(today)报道转变到“NN”即“现在(now)事情现在(now)报道”,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从中可见新闻时效性的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新闻活动中也在实践着新闻的时效性。马克思对报纸的特点从时效性方面做了规定:“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切关心。”恩格斯就时效性问题对记者和编辑也提出过要求。在写作方面,他要求:“必须像一个真正的记者那样写作,就是说,写的快,手头有什么材料就写什么。”而编辑,“重要的是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3)时新性。曾经有人说新闻“姓新”,说报纸是“新闻纸”。可见新闻的“时新性”也是新闻的内在特征之一。(4)公开性。新闻的最终目的是拿给人看的,是要公开的,如果写了的新闻不公开给受众看,那谈何新闻?因此,公开性也是新闻的特征之一。

(三)新闻的功能主要有(1)信息功能。新闻传递信息,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功能。(2)教育功能。新闻媒介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社会舆论,使广大民众受到教育和影响。有关新闻提供信息、教育大众的功能,经典作家曾有过专门论述。(3)宣传功能。新闻具有明显的宣传功能。列宁对此有过经典论述:“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4)服务功能。新闻事业具有服务于社会的功能。经典作家对新闻服务大众的功能有过精彩阐述。

二、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一)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与宣传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与传播的本质特征不同。新闻是传播关于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的一种手段。它重信息,而信息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新闻具有客观性。宣传是传播思想观念的一种手段。它重外在的形式符号,某种仪式、某种标志往往被赋予较强烈的意义。

2、新闻与宣传的出发点不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关于新闻与宣传的相互关系,目前有三种看法:

1、包容说。认为新闻和宣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新闻是宣传的一部分。新闻与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一切新闻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新闻。新闻是一种手段,宣传只是这种手段的目的。

2、交叉说。宣传与新闻是互相独立、相互联系的关系。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他们之间不是并列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

3、无差别说。认为新闻就是宣传,宣传就是新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