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2 09:26: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素质教育的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训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精神,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实际上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长期以来,体育都被人们冠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头衔,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体育教育过程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内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致使学生人才培养不到位。
一、高校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传统的体育思想导致文化道德素养的流失。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一直潜意识的重武轻文。这种思维意识决定体育的发展是以强健体魄为目的的。这种保守的传统思想制约的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从古代历史中不难看出,不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都是与军事战争有关的。大家往往只注重体能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思想延续到今天就促使人们往往对于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个人体育技能关注的多一点,也使得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文学素养较差。现在体育中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部分体育运动员甚至服用兴奋剂,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都从另一方面证明部分人的人文知识素养薄弱。而在大多数的学校中,重文化知识教学、轻体育人文素养培养现象非常显著。在国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未将人文教育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就是这样一种重文轻体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校重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
二、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
实践中可以看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体育教育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的功能主要包含着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育人、健身、娱乐。但是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当代体育教育体制并不完善,目前只有健身、娱乐功能而已,育人功能未能得到重视,更没有体现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对于体育功能的认识还停留在强身健体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得以体现,体育教育向着人文化方向发展,而且将很多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其中。具体表现如下:1、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发展的关键。2、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教会学生理性的去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增强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和释放能力。3、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品质,体育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形象也会大大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2、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应用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3、使人们尽早摒弃传统的育人观念,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4、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热情,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品质。5、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并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道德水准。
(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拓展体育教育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若想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加入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STS教育。STS教育,包含了社会、技术以及科学等方面的内容。“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2]从实践来看,STS结合了社会、人文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该种教育模式的音乐,可以促使学生适应社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这也是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顺应时展趋势的,是必须要实行的。
三、拓展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知识的思维意识
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人文的认知力。在当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先进的教学仪器融合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把人文知识转化成实际教学过程中会用到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更好的诠释人文知识,体现其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学生对审美乐趣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二)拓展体育工作者的人文知识面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拓展体育工作者的人文知识面也就是间接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尽力博览全书,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三)设置优良的人文知识教学课程
高校体育教育中只有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才能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人文知识,并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四)创新思维模式
传统的体育思维模式是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改变传统体育的教育理念,才能弥补体育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缺失,使新体育更能满足培养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育会起到积极地影响作用,实践中通过不断拓展高校体育老师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瑞玉.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3):93-95.
体育运动的范围与参与人数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的基本素质。按照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看,体育教学重在锻炼身体,其目的直指身体健康,然而,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不仅应该关注身体的外在健康,还应该顾及其内在运转的健康,所以,还应该对其人文素质培育有所涉及。怎样才能将高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直受到关注的课题,从教学经验与教学的发展看,加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利用于促进体育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缺失
(一)重武轻文的体育思想导致文化道德素养的流失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在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育;现阶段的社会演进阶段表明复合性人才更适合当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文主义以欧洲文艺复兴为肇始,经过五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后重物质轻人文,造成了对其发展的一些阻碍,这也是因为现实发展的要求所致;同样的思维,使得体育教育中,形成了“重武轻文”的思想,认为技能是体育的核心,造成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淡化处理,因而在高校体育中所培育的人才,往往流于文化道德素养的不足,造成了重大的人文培养缺失,综合素质较差。
(二)重文轻体的体育思想导致人文知识素养的薄弱
首先,重文轻体的意思是指,过度关注文化教育,却忽视了在体育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及文化素养培育;在现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基础性的文化知识教材,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应用;然而,事实上,在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中,均出现了冷淡反应,这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性不足,思想解放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单一的将体质论等同于技术技能的单向教育路径,很难将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带向更好更高的发展轨道。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首先,按照余秋雨教授对于文化的定义,它既包括生活方式,也包括精神价值,是一种集体价值的体现;所以,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全面考量。另一方面,根据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分析,人文素质教育对于社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反映,而社会现实的存在决定着其内涵的设定;所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对体育教育产生功能性的影响。另外,按照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斯机的“文化功能论”,可以理解到人文素质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完善其育人功能、身心协调发展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二者之间有一个互动与深化过程,但需要先在二者中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因此,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其次,加强影响的具体方向需要落实在人格塑造、精神陶冶、品质修炼方面;而具体应该以基础的人文知识教育、体育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起点,以综合素质的培育作为一条主线,重点从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自主意识的培育、性格的强化、对干扰的抵抗防御能力方面,进行多样化的内在素质训练。另一方面,加强影响的层面较多,除了以上所述,还需要在信息时代,按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信息技术化教育,如多媒体引入、远程教育开设、社交软件应用等,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关系通过实际的教育手段关联起来,使学生适应现代化、在文化现代化视域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拓展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首先,应该从思维意识角度进行培养,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言,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仅仅只是人们的看法、意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思维意识的培养非常关键;进一步讲,思维即是存在,意识即是存在之结果;因而,要在体育课程中,既设置人文教育的理论,又要透过实践来强化,以此,透过生命的“灵与肉”的二元性将体育事业的核心价值表现出来,并加以强化,让学生在一种审美形而上学的视域、思想下,重新观看体育的作用、价值,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事业中的拓展来强化自身的知性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意识。
其次,这种新型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也要求教师,敢为人之师,努力增加自身的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身体力行,以“身教大于言传”为原则,对学生发生更大的潜移默化之作用;正如上文所说,现代的大学生有其时代精神所赋予的气质,很难通过道德说教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身教就变得极为重要,而且,也是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应该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编制符合新一代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课本,让学生体会到哲学-美学-文学所带来的精神价值。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时代就要求与时俱进、因时制宜;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来看,人才的全面发展,向着复合型培育已经成为了趋势;因为工业时代的人才以专业化作为标准,而进入信息时代后,人才的需求是多面而多样的,因此,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更高的人文道德意识与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的强势潮流的表达;所以,应该注重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其影响、提升其发展思路、拓展各种有效途径等来实现这种全面化的教育教学,让我国高校大学生向着全面、复合型人才方面逐渐转型,以满足社会对综合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段丽梅,戴斌.基于“全人”生命教育视角的体育教育逻辑起点新论[J].体育科学,2015,(06).
[2]徐新洲.高校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的实施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
就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而言,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正如钱旭升、靳玉乐所说:就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而言,受到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专业基础、学习方式、个人喜好、社交背景、生活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我们无法采用同一模式或者让老师遵从某一个或几个共性模式去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然而,寻找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总结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适合于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打破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主义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在高职素质教育背景下,关注教师个人发展与群体发展的相生相伴性、个人素质与群体素质的互动成长性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关注群体,关注自我。关注群体,就是要关注自己所处的组织、团体和社区,研究自己周围的职业文化、职业伦理、职业生态和职业成长,积极融入其中,成为其中一份子,并从中汲取自己成长的营养,使自己成长为群体中合格的一员;关注自我,就是把自己放在群体中的同时,审视作为具有独立个性的自我以及从属于群体中的自我。就教师而言,关注群体就是要关注自己学校的单位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同事关系,尤其是要关注直接组织(如,教研室、系部)群体。关注群体不是关注他人的课时、收入、家庭、人脉等隐私或者个人事务,不是拉帮结派、散播谣言、打小报告或者恶言攻击,而是在熟知群体运作机制尤其是人事政策的前提下,在了解身边成员学术水平、教学特点、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的基础上,寻求自我的主动融入,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周围大环境之中,将个人的职业成长同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相结合,将个人的学术素质同人文素质相结合,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就高职教师而言,关注群体还包括对整个高职教育的关注,关注高职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高职的生存状况、未来发展,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同整个高职教育结合起来,根据高职教育的发展,实时调整自我,主动适应高职未来的发展需要。
调查结果
对素质教育观念的理解
“贯彻实施教育目的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观念”对此问题的回答,66.5%的师范生认为对,27.4%的师范生说不清,6.1%的师范生认为不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对此问题的回答,54.8%的师范生认为对,30.1%的师范生说不清,15.1%的师范生认为不对;“妥善处理教育因素的辩证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对此问题的回答,67.0%的师范生认为对,28.2%的师范生说不清,4.8%的师范生认为不对。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理解,一方面表明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人心,另方面素质教育新概念教育取得了初步结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素质教育新概念还没有正确理解,这一方面表明传统应试教育的痼疾根深蒂固,另方面表明对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组成
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格六个方面,特别是人格心理教育也不可或缺。我问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选项,除了包括德智体美劳格六个方面外,还有信息技术教育,一共七个方面。学生回答,那他就选七个方面的,那个选项包含方面多就选那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在师范生看来,全面发展教育是多方面的,绝对不只是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看来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等方面”还值得研究。
“认为在全面素质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的部分”对此问题的回答,59.7%的师范生认为是德育,1.8%的师范生认为是智育,0%的师范生选择体育,0.4%的是师范生认为是德育智育体育之外的教育,认为德智体都重要,没有哪种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的师范生占38.1%。调查表明,约多数学生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只有极其个别才认为是智育居于首要地位,这和现实中德信沦落丧失以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形成鲜明对比。
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素质教育纯粹是理想不能实现吗?多数学生对此作出了否定的正确回答(59.2%),这应该值得欣慰,约1/3学生却看待不清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是理想,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素质教育也是现实,我们正实践着素质教育,我们正享着素质教育的成果。素质教育是理想和实践的统一。
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61.3%)、教师在早晚自习上新课不对,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性(70.8%)。绝大多数学生不认为只要广泛开展音体美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84.2%)。
对素质教育的三种典型模式情境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都听说过的只有接近半数(48.7%),其中极其少数对其含义清楚,表明了对素质教育典型模式的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与高考
有考试就有应试,高考是终结性的考试,是淘汰性的选拔性的考试,应试教育和考试、高考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尽管素质教育是恢复高考后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产生的,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考试。半数以上学生(57.5%)对此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少半数的学生的错误选择却应充分重视,反映了学生乃至社会对考试、高考、应试教育的又爱又恨的错综复杂的情结。
调查反思
一、英语素质教育的含义
英语素质教育即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贯彻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素质教育包含的内容有:
1.以提高学生的全面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传统英语教学着重强调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背单词、背课文使学生负担不断加重,厌学情绪随之增长,也不利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基本运用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方位的学生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没有学生自身发展,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自主地选择目标和学习内容,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发地创造学习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我们当前转变教学观念的一个基本点。
3.以开发学生的潜力为基础。教育学指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一个都有着其内在的潜力,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给予即环境造就的,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天赋”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以及当时的学习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此外,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教师应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教育学的最新理论,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因人而异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并加以总结和交流,尽快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尊重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自身的发展。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素质教育不仅重视智力的发展与开发,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情感、意志、道德情操等,使学生的知识、情感、言行等得到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就应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5.积极推进英语教学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英语教育从来都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动力。“科教兴国”战略必将为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一位学者也说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出成绩,但是有更好的方法会出更好的成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是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优秀的现代教师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品德层面都应当具有较高的水平,即所谓“学为师表,行为世范”。同时,教师应在教育工作中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探讨和发现新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具有营造和控制教育环境的能力。再者,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所以,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有把握处理好教材,使学生学得更丰富、更全面。具体说来,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教师:
1.思想上和行动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变老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为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专业上应具备以下10种能力:
(1)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etence)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反思能力(refle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整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3)设计创意能力(creative and designing competence)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
(4)执行能力(implementing competence)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教学整体计划和教学具体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等策略。
(5)观察能力(observation competence)包括课堂现观察、学生群体行为观察、学生个体行为观察,心理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
(6)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主要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策略,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
(7)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与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
(8)群体控制能力(group monitoring competence)主要包括班集体的建构(与英语课堂教学相关的方面),课堂的管理技术,课堂活动类型的运用,课堂活动类型的转换,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教师对教学群体的领导方式等。
(9)表现和操作能力(presentation and operation competence)主要包括运用电脑进行教学的技能,形体技能,课堂表演技能,课堂造型技能(如绘制图画),使用各种教学工具的技能等。
(10)研究能力(research competence):主要包括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程序,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论文等。
3.保证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当今基础教育的形势来看,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课题。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对外英语系教授HGWiddowson指出:“只有受过系统教育,具有语言教学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搞好语言教学。语言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达到职业水平,必须发展个人的创造性。”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应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终身学习要求外语教师进行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此外,职业培训也是保障外语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参加学术研讨、短期培训班、邀请名师举办讲座等。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英语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方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的中心,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比较难上的一门课,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想方设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效果。
1 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以下两点。
1.1不断学习。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思想品德课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教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
1.2经常反思。教师不仅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每上一节课,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要在意。课后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后反思是我们教师自我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和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回忆课堂上学生学习讨论发言等表现情况,观察学生课后的实践行动,比如:在学习师生交往单元时,我们可以特别关注学生之间交往的情况、学生对待教师教育的态度等等,这样可以在实践中给予学生以正确的行为指导。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关键
2.1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宝贵资源,是课程标准活化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知识。教材的编写经过编者们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充分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落实在字里行间中。所以,我们要用好教材这一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2.2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要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可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
2.3运用实例教学。举例的目的无外乎是明理、激情、导行。举例的关键是选准、选好实例。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离学生生活近,直观、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因此,选用好实例,能强化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更有助于明理后的导行。可见,选用好实例,也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2.4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运用生动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想、行动完全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如在新授课时,采用新颖的导入;课堂教学上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运用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 整合课堂内外教学资源,走社会实践教学
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开放的外部教育环境,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在使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除了教材、师生的生活经验外,还有积极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G633.41
英语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职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教师也相应完成身份的转化。但就实际教学效果而言,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从师生两个角度,加强反思性教学,对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角度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措施分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侧重于自主性学习探究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应提高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要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有效的学习反思,如教师不能对其严格要求,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缓慢,因此,加强学生的反思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意识
学生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识是其产生反思性学习行为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主动进行学习反思,进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就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对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仍有一定的缺失,普遍停留在口头劝导方面,缺乏实质的指导。
反思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从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的反思行为,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其逐渐形成反思学习的意识。首先,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目前,多数中学生学习较为茫然,不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的规划,学习效率较低。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较难产生有效的反思性学习。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积累错题的习惯。学生应拥有自己的错题集,其中记录着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学习困难,在复习错题集的过程中,就是反思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
仅具有反思学习意识,对于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是远远不够,教师应在意识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预习既包括对未知内容的了解,也包括对于以往学习内容的复习。科学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回顾以往所学的英语知识,并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不断发现自我的学习不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动力的驱使下,才能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意向,进而将反思意识变为行动,并逐渐形成反思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渠道,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教学实践,获得相应的英语知识,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学习乐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愉悦,从而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教学参与度。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进而对英语学习内容产生更多的思考,其中就包含着有效的英语反思思考。
二、教师方面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分析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构建者,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效率。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教学主体,需要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性学习探索,以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创新教学理念
素质教学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树立科学素质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科学看待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差异。通过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反思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总结整理自身学习的错误,以不断加强对于英语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自我认识和反思
自我认识和反思并不是单一针对学生或是教师而言,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完成的教学活动和行为,教与学是一组互相存在的理念,因此,自我反思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过程,以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理念和内容,探索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综合中W英语教学要求和学生意见,科学调整自身教学行为。教师反思措施包括教学研讨会、教学日志等等;其次,教师应定期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认识,帮助学生对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进行总结,总结学生的进步和不足,通过学生间的良好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反思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科学的自我反思行为,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丽.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0).
[2]张洁.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中图分类号:G632.0?摇?摇?摇?摇?摇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42-02
反思教学是美国学者斯冈提出的,他认为能够促使从业者(包括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以及内隐于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改善。
一、中学生物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1.彻底地解决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困惑:中学生物进行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首先能够帮助同学们化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对于师生双方来说,积极地进行生物教与学的探讨能够不断地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便于老师们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物课堂效率的提高。积极地进行生物的反思性教学,帮助学生彻底地解决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2.推进中学生物的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进行生物学习的反思性教学是推动生物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中学的教育是依靠老师的教育来做为支撑的,提高教学的反思性教学能够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深化对于知识体系的认识。生物的学习依靠的是完整的思维和健全的知识,反思性教学可以说对此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任何学校都要将此教学方法融入到生物的教学中,积极地促使中学生物素质教学的改革。
二、中学生物反思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反思能力不足:在推进中学生反思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学生本身的反思能力不足,没有进行过类似方面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因此在生物学习具体方法的改进上难以顺利地进行。学生反思能力的不足会导致中学生物的反思性教学难以得到深入的开展,学生的反思能力较差,在很大的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较快地提升。
2.师生没有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反思性的中学生物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下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对于中学生物的学习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在进行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老师没有教导学生养成不断反思的意识,你们学生本身就很难依靠自觉进行学习中的自我反思,这将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很多的老师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加强实践,才能够推动中学生物反思性教学的顺利实现。
3.老师没有为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提供可行的指导方法: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生物反思性学习的行动上没有做到位,很多时候老师们只是对学生们进行口头上的教导,只是一味地强调了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在行动上落实,这就会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强而有力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反思性学习的能力不够,实践和练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可考可参的标准。反思是中学生物学习的根本所在,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的过程,只有依靠强而有力的方法的指导才能够实现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如何推进中学生物的反思性实验教学
1.不断地改进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进与生物反思性教学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对于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不断地分析并发现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课堂的结构设置的改进,不断地实现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高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要不断地反思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进行适度的教学方法上的调整,进而促进生物反思性实验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生物的学习中尤其需要加强实验的探讨,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做过实验之后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如何在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同时考察它的有机物的制造量,它的生命活动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实验的分析,这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2.提出具体的方法来解决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生物的反思,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出明确的方法和措施来进行生物教学的改进,这才是关键的。提出明确的方法,例如加大对于课后实验的整理和认识,积极地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整理和改错,分析教学实验的注意事项,等等,要将这一方法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在无形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
3.努力地实现师生双方进行互相的反思教学:反思性的生物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其意义是深远的,反思教学要求师生双方都能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不断地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的深入改革。一方面学生要按照老师提出的生物学习的方法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多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能力和知识的双丰收,另一方面,老师还要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在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思考,给他们一种素质教育上的提升,这将会促进他们的成长。总之,进行中学生物的教学实践是一个依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过程。
反思性的生物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很多的理论和实验都需要实际的验证和探讨,积极地进行反思性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学习。不断地发现生物反思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双方要不断地进行辩证地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地实现中学生物的反思性教学的顺利实现。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认为教学目的就是传递知识,学生可以从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与教师同样的理解。因此,教学应该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而随着全教会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贯彻,素质教育以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但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搞应试教育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老师不愿意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原因是要应付每学期的竞赛、考试、升学率;这与个人荣誉、职称评定有直接关系,因此造成农村中学形成应试教育的局面。这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些问题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
其实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自主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指导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和思考
学习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外界作用来理解新知识。因此,联系和思考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和思考。
教学情境就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用来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如在进行“乙烯”教学时,课前将青苹果和熟苹果放入塑料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苹果上,情绪高涨。然后教师说:“如果把袋口绑好几天后,青苹果会变成熟苹果,这是为什么?这个塑料袋是由什么制成?”然后,引入新课,这样使教学更具有感染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调动学习积极性
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不能代替。要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前提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如“燃烧与缓慢氧化”一节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可以提供关于森林火灾现场的图片或录像,展示火灾的无情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引起学生共鸣,然后提出:假设你是消防队长,你应如何去灭火?此时,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讨论相当激烈,解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人工降雨把火淋灭的,有隔绝空气使火熄灭的等等。这样引导学生探索燃烧与灭火的原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师生再归纳和概括,使学生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三、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有时是肤浅的、低层次的。要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如学习“苯酚”这一节后,学生通过与“乙醇”所学内容的对比反思:同样是羟基,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而酚类物质则显弱酸性,能显色、易取代。得出醇羟基与酚羟基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学生从反思中意识到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苯酚与乙醇性质的差异,这样引起学生深层次的认知。
四、强调实验过程,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近年来,虽然国家持续增加教育投资,高等教育入学率略有提高,但提高后的入学率仍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据艾瑞统计:国内一流大学的录取率约为7%~8%,“211大学”的录取率约为5%,“985大学”的录取率仅为2%,学生想进入理想学校仍非常困难。为了在考试中获胜,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应试”,而提供“应试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成为他们的首选,因此升学压力是导致“家教热”的原因之一。辅导机构较低的经营门槛是导致民办辅导行业在教育部明令禁止公办学校开展盈利性“补课”后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IDC报告显示:2011-2014年中国辅导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0-330亿美元,2011-201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图1是美国投行jefferies对2004年-2013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做的统计图,他在《中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家长愿意在个性化教育上花更多钱使子女更具竞争力,这正是辅导市场发展增速超过家庭教育支出增速的原因”。
图1 中国家庭教育支出
随着“应试教育”弊端凸显,高考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1]。2014年高考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包含考试制度改革与录取制度改革,主张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外语实行一年多考”、“不分文理科”、“减少考试科目”等,提出的“多元评价”对改善学生过度“应试”、盲目追求“高分”现状和缓解学生“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家教热”现象的反思与建议
(一)学校素质教育未能有效实施
1.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提到素质教育很多学校的做法往往是“缩短上课时间”、“减少课外作业”、“组织活动课”,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从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都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误解,也是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撇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特长教育,所以升学率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2]。数学和外语作为学生校外补习的主要科目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城市学校在基础学科上花的工夫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
2.学校评价体系滞后
导致学校素质教育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未能改变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标榜“素质教育”的学校常常以应试教育的考核标准衡量素质教育成果,使教师在实施素质教学过程中产生认知混乱,老师迫于评价的压力很难真正放手搞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在实施阶段变了味。
(二)学校与辅导机构缺乏统一管理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