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09:44: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康复护理的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全部8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45例、35例;患者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70.6±2.5)分;51例患者伴高血压,12例患者伴糖尿病,2例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康复护理方法
①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登记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史、治疗情况,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让康复护理计划更具针对性。
②康复宣教: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机体训练和体育锻炼的优点;同时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如冠心病的发生原因、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让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并了解和掌握康复训练、体育锻炼的意义。
③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其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力量训练、气功、有氧训练以及医疗体操等。护理人员应患者进行鼓励,让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坚持进行运动,让患者掌握适量、科学进行运动的作用。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运动量、运动内容以及运动时间等进行确定,例如确定每天的康复训练次数为2次,运动时间应控制为每次20-30分钟,训练内容则包括慢跑、起坐以及慢走等方式相结合。
④膳食: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饮食应该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对脂肪和热量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不能进食辛辣和刺激的食物,严格戒烟,并对饮酒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患者肥胖,则应对患者进行帮助和指导,让其减肥,同时为其制定科学和合理的饮食计划,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让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让其抵抗力提高。
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沟通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而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让患者的自信心得以有效提升,让患者能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1.3 康复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①加强监护:在患者运动锻炼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护其心率等,保证患者的安全。如果患者自行进行运动锻炼,没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监护,其运动强度则应该控制为最大心率的70%-75%;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学会数脉搏的正确方法,完成运动后麻醉数脉搏半分钟,并将所得数值乘以2即为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告知患者在喝咖啡、浓茶和大量进餐后,应休息1小时才能锻炼。运动之前不能吸烟和喝酒;在实际的锻炼中不能穿着太厚,进而对散热造成影响,让心率增加。锻炼不适合在炎热或者寒冷的环境下进行,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暴露胸部和头部,则会导致冠状动脉收缩,进而导致心绞痛,多湿、高温状态下运动会让患者末梢血流和体温增加,多汗,减少循环血量,降低血压。除此之外还会增高代谢异常,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可能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理想,则应加强监护和心理安慰,避免出现意外。
②康复训练应严格遵循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开展康复训练时,应严格遵循患者的实际情绪,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康复训练方式时,应将患者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础,而且应坚持。在康复训练中,不能出现负荷过重、运动量过大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急发病症或者发生外伤,则应马上停止康复训练,防止出现其他意外。
1.4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向其发放SAQ问卷调查表,调查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条目的意义,让其充分理解,然后由患者进行自评。该调查表的调查内容分为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满分为100分,患者分值越高则表明其生活质量、机体功能状态越理想[3]。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
2.结果
康复护理前,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为(15.23±0.83)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为(6.04±0.22)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为(2.52±0.15)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为(14.79±0.31)、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为(20.46±1.17)分、总分为(59.81±1.36);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为(25.18±1.03)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为(9.17±0.24)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为(4.65±0.58)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为(19.33±0.37)、治疗满意程度u分为(30.26±1.41)分、总分为(82.32±1.96)。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护理前(P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而老年人群则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不断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让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加重。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方式虽然能让患者脱离危险,然而在患者康复期,一旦出现疏忽则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有氧训练、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不但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能及时回归社会;除此之外通过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对疾病发展进行有效逆转和阻止,让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残疾程度有效减轻。对于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因为其客观支持高于健康老年人群,然而和健康老年人群相比较,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管支持和社会支持总量却更低,因此在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让其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护理前(P
总之,加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血管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结果: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以此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护理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8-0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该症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影响预后生活质量。由于术后易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术后给予早期康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为此本文将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69例,女3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3±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出血病灶部位:脑叶出血42例,基底节出血55例,丘脑出血11例,出血量30~95ml,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中,按照患者意愿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48h后,在此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
1.3观察指标。30d后,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查,P
脑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物质就会聚集在血管壁上,从而形成血栓,当血栓变大脱落,就会造成脑血管阻塞,最终导致脑缺血[1]。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探讨分析急性脑血栓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及意义。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2.1±6.9)岁。其中,36例左侧偏瘫,44例右侧偏瘫,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也排除痴呆患者;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脑血栓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均在知情情况下参与试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并给予患者饮食和生活方面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进行肢体运动护理、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等方面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运动能力(FMA)评分和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并根据卒中量表进行评分,评分≥96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字2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35/4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患者患上急性脑血栓应该采取及时的治疗,防止梗死区会迅速扩大,及时的治疗也有利于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恢复速率[2]。所以,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辅助疾病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我院选取的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组护理,其中,40例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为87.5%(35/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①肢体运动护理。这主要是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患者卧床期间,为了避免患者健肢功能退化,要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以促进血液流动[3]。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做起、翻身等运动,防止由于全身肌肉力量的退化,造成肌肉费用情况;还要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按摩,防止肌肉萎缩,或者长时间的卧床出现褥疮,指导患者进行有简单到复杂的运动[4]。并要求患者经常更换,在这一过程中,要取适当的卧位,一般是左右卧位交换休息;指导患者进行站立练习,首先帮助患者以35°角做起,坚持10min左右,再慢慢增加座位角度,慢慢增加坚持时间。待患者能自行坐立之后,帮助患者支撑床沿着地站立,并协助患者进行平地迈步,每天都坚持两次左右;②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加强语言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语示范,让患者从简单的发音开始,并适当进行耳朵声音感知刺激。由于急性脑血栓会给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而认知功能障碍又源于视觉单侧忽略,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患侧注意力进行加强护理,并告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醒患者患侧的注意力[5];③除了上述的两种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还应该给予患者心理护理[6],因为急性脑血栓的发病人群多为老年患者,所以,很大部分患者会产生相当消极的心理,会出现抑郁或者沮丧情绪,护理人员就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经常与患者讲暖心的故事,或者举办有利于患者疾病恢复的文娱活动,并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与患者讲话,用真挚的感情去唤醒患者的知觉。增强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曹磊.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1):244-245.
[2]赵霞.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1):162-163.
[3]曾小群.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2):150-151.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01-02
脑中风具有高达86.5%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着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同时也对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危害[1]。中风恢复期主要是指患者发病两周后或者是一个月到半年以内的时间,其是向后遗症期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治疗和护理对整个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10之间本院共收治到中风恢复期患者32例,将其全部作为本组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41-75岁,平均年龄为58.3±7.8岁;病程1个月以内的患者为18例,1-3个月的患者为9例,3-6个月的患者为5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排除血管性痴呆、乙醇中毒史、药物依赖症等;住院时间为30.3±10.7d。
1.2 护理方法:对本组3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均采用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语言恢复护理等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具体见下面。
1.3 结果:经过精心的中医康复护理,在病程一个月以内的18患者中,痊愈的为12例,显效的为3例,有效的为2例,无效的为1例;病程1-3个月的9例患者中,痊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病程3-6个月的患者中,有效为3例,无效为2例。本组患者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7.5%。
2 中医康复护理
2.1 情志护理:脑中风的发生、治疗、护理和康复与患者的情志的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中风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首先要以调解患者的情志变化为主要点。一般患者中风后会落下肝肾虚的病根,如果此时患者的心理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那么势必更加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造成病情的恶化,因此心理辅导对脑中风患者显得十分的重要,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友善的护患关系,并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病人同情和理解。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因人制宜的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讲解必要的生理知识,增强患者对病情康复的信心。
2.2 生活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的生活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病房环境的护理,应该尽量保持病房的安静与清洁,同时保证空气的流通,保证室内适宜的湿度,避免噪音或者其他不良的因素影响患者的住院生活。其次,应该注意保持病房内温度的适宜,注意给患者进行保暖,并根据天气变化的不同情况随时给患者添减衣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该定时的更换被单,并定时的对其进行口腔和皮肤的护理,保持患者皮肤的干净与整洁,有效的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另外,对于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应该用氯化钠溶液浸渍的纱布对其眼睛进行覆盖,并进行定时更换,以防止患者角膜的干燥。定时的为患者进行擦浴和更衣,并及时的清洗患者的粪便,保证患者的清洁。
2.3 饮食护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该让其主要进食新鲜、卫生的蔬菜,尽量避免大量脂肪的摄入,严禁具有一定刺激性的浓茶、咖啡等;对患者进行喂食时,应该让其处于半坐的姿势,然后将食物送入患者的口中,使得食物容易下咽。
2.4 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对患者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降低半身不遂患者的致残率,从而保证患者的基本正常生活。活动瘫痪肢的主要训练体方法是由患者的健侧转变到患侧,从而防止有效的肌肉关节挛缩,不能使肢体关节发生扭转和弯曲,功能恢复的运动幅度应该由小慢慢加大,并使患者的瘫肢进行一定的肌肉收缩,从而以促进患者瘫肢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鼓励患者想象自己的瘫肢能够活动,从而要求患者先练习起坐以及翻身等简单的动作,然后慢慢过渡到站立、行走等复杂的动作和活动;要求患者慢慢的学会刷牙、洗脸、进食、穿衣、如厕等常规的生活活动,从而让患者恢复对其瘫肢的认知和感觉;要求患者尽量使用患肢,指导患者健全的肢体进行活动;鼓励患者定时的练习翻身和移动身体,训练时以健侧手抓住床边、床栏或家人协助练习起坐;练习腰背肌和腹肌,要求患者下肢自由伸屈,立膝移动骨盆,下肢抬起离开床面,逐渐延长时间;作好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徒手训练。患者训练或与之交谈时,应站在患者的患侧,这样不但可有效地帮助患者,还可以增加对患肢的感觉,有助于刺激患者使用患肢的作用[2]。
2.5 语言康复护理:失语是脑中风患者常见的症状,失语的中风患者往往因为缺乏和家人、朋友的沟通而产生抑郁、孤独的情怀,从而进一步影响其语言功能的有效恢复。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积极的对其进行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并且将其作为正常人一样看待。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缓慢的语速和清晰的口齿,从而教会患者通过声音以及口型的支配,控制其舌唇的运动,不断的练习发音,并且由简到繁,逐渐加强患者的大脑皮层,建立新型的兴奋灶。在进行语言功能的恢复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口型,当患者能够发出一定的语言时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激发其恢复语言功能的积极性。
3 讨论与体会
对脑中风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对其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脑中风患者进行中药康复锻炼和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轻患者的关节挛缩,从而改善其肌肉张力,减少中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有效的减少了中风致残率,进而减轻患者因中风导致的身心创伤,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康复 护理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存活下来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时康复治疗常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对脑血管偏瘫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住院患者104例,其中CT检查确诊脑出血36例,脑梗死6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4例。年龄45-78岁,肢体功能障碍的84例,言语功能障碍的46例,有肢体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混合障碍的64例,均无意识障碍,进行中西结合康复治疗。
2 护理
2.1 生活护理
2.1.1 住院环境和作息制度:给病人创建一个安静、舒适、安全卫生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根据病人的心理要求,在生活起居方面进行指导,帮助病人制订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使病人保证充足睡眠。
2.1.2 饮食护理:脑血管病人以低脂肪、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老年脑血管病人的胃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现象,应鼓励病人食用带纤维食物和多吃蔬菜、水果(糖尿病患者少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早餐前半小时喝一杯温开水,可以刺激排便,每日顺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未大便者60例患者遵医嘱给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另外,喟饭时应环境安静,舒适,精力集中,防止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呛咳。
2.1.3 防止并发症:脑血管病人卧床时间较长我们定时给患者变换和扣背。每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每次约5分钟,以利痰液的排除,防止发生坠吸性肺炎。在翻身过程中防止拉伤皮肤,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长期卧床者铺厚海棉床垫或气垫,防止褥疮的发生。督促协助患者定时洗澡、勤更换内衣,剪指(趾)甲,同时定期给病人做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2.2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是脑血管病人进行其他康复治疗的先决条件,临床资料中有6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我们最大限度地为病人解除心理痛苦和焦虑,要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疏导工作,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用科学的态度指导病人就医和进行功能锻炼。
2.3 及时加强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的护理
2.3.1 急性期: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以往我们在医疗工作中只注重挽救生命,往往忽视早期功能锻炼。对临床资料84例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证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早期协助功能锻炼对降低致残率、促进康复十分重要。
2.3.2 稳定期:当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后,如果生命体征稳定,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2.4 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临床资料60例患者,进行手的技巧性、灵活性及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运用正确的姿势反复训练握笔、穿脱衣裤、织毛线、捡豆子,协助患者逐步学会洗脸、刷牙、入厕等。
2.5及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护理
对脑血管意外伴失语的患者46例。护士经常配合家属一起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起初交流困难时先书面交流,再逐渐练习发音吐字。失语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运动性失语:对完全不能进行说话的32例患者应从学发音开始,然后常用熟悉的单字练习,不完全性失语8例患者,依其程度学说词组或句子。感觉性失语:临床资料6例患者训练时采用语言与视觉手势相结合的方法,如让病人梳头可用梳子梳头的手势结合,病人就会理解。物理疗法:通过声光电磁波等刺激的训练。 转贴于
2.6出院指导
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将回家修养,医护人员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医疗教育和心理疏导,防止因家属的悲观失望或家庭琐事等影响病人的情绪。调动家属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积极参加整个康复过程,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教育,指导家属了解疾病的一般常识及护理知识,学会动态地观察病情及一般护理技能、功能锻炼方法及心理调试,协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使其尽快康复,回归社会。
3 护理效果
通过对10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观察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72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完全恢复,有12例患者能完成自理,4例明显好转。言语障碍的患者36例能完全进行交流,10例明显好转。住院期间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目标[1]:是运用医学手段使残留生理的解剖的受损功能在生理、精神心理、认知、社会等方面恢复到最佳状态。
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强病残者的机能训练,把这些训练实施于日常生活活动中。生活护理是康复基础,在满足患者基本需要外才能更好的配合其它康复护理。
杨忠珍[2]学者曾根据他的临床资料统计20%-80%的脑血管意外病人都有心理负担,50%左右病人出现恐惧焦虑、悲观失望、抑郁状态。可影响治疗,从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使其从被动态度变为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康复护理过程中,对疾病的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
康复理论认为[3]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可以再生。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能更好、更快、更大程度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能使肢体的肌张力达到平衡,通过肢体的被动主动活动,可理顺肋骨、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相应皮质脑血流量,减少应用性萎缩及畸形发生。所以早期实施有计划的康复运动训练,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康复护理与传统护理因方向和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不同。传统护理采用是替代护理,康复护理注重于改善功能,变患者被动为主动,帮助患者发挥其身体残余功能和潜在的功能,以替代丧失的部分能力,为患者重返社会积极创造条件。康复护理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康复知识技能的介入,是实现残疾预防和康复主要措施。护理工作者通过对康复科学的学习、研究、探讨、掌握康复护理技术措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实质价值。
5 小结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即考虑医学心理的社会康复,又要考虑到综合方法,包括药物、饮食等方法使患者全面康复,脑血管意外患者经以上康复护理后效果良好,表明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疾病的整体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107-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pecialized nurse in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rehabilita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To establish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nursing team in charge of the nursing personnels guidance and training in the department,and made the rounds and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the results of after implement were compared with before.Result:The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pecialized nurse post sett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P
【Key words】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pecialized nurse; Nursing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City,Shaoguan 512000,China
近年来,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已成为临床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1]。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指导意见”中提出,专科护士是方向,专业护士是过程,并阐明了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性和阶段性[2]。在国外,专科护士的首要任务是临床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直接的高水平的护理,使患者直接受益,同时对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业务指导[3]。骨科患者的康复与临床护理及自我护理的能力密切相关。为了全面提高本院骨科康复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院于2011年12月成立了骨科专科小组,广泛开展骨科临床与康复护理,使全院骨科康复及处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及临床护理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病源丰富。对本院实施专科护理前(2009年1月-2011年11月)的骨科1390例住院患者及2012年12月实施专科护理后11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
1.2 实施方法
1.2.1 成立骨专科小组 由医院护理部领导下成立成立骨专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及组员组成,负责全院骨科专科护理及会诊工作。专科护士的任职基础:由广东省卫生厅选派香港培训的骨专科护士及高年资熟练掌握骨专科理论和能解决骨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担任。
1.2.2 制定骨科专科护理规范 骨专科小组负责全院骨科护理指引的制定与落实。制定与控制骨科疑难危重病例的查房与会诊制度、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及骨科各项质量指标的等,并参照广东省护理规范制定的包括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等专科护理单。
1.2.3 查房方法及时间 由护士长组织专科护士、责任护士每天对骨科病房查房;其他科室在关骨专科护理方面疑难问题,先由需要科室申请,由专科护士到申请科室会诊,先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现阶段的护理措施及需要专科护士解决的问题,后由专科护士与责任护士一起对患者进行查体,询问有关专科问题。查房结束后到一起讨论,由专科护士对病例进行整体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及康复计划。并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解答其他科护士提出的问题。
1.2.4 做好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 骨科专科护士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制定如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须知、深静脉血栓防护,弹力袜、肌肉泵等的护理使用指引方等宣传卡,或以讲课形式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骨科专科知识及康复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
1.2.5 组织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专科护士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回院后向本院护士授课、床边示范等,对包括专科护理、用具使用及功能锻炼等进行培训。提高骨科护士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护理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患者如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等的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加快了患者康复时间。
1.2.6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专科护士每天进行护理查房,对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实施评估,根据当前存在问题,制定适当及预见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总结分析缺陷与不足,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1.2.7 护理能力考核方法 理论部分:以广东省卫生厅[4]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及贺爱兰等[5]编写的《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为教材,培训前建立培训考核题库,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对实施专科护理前后进行考核。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51,平均区分度为0.36;技能考核标准统一使用2007年卫生部管理年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使用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评分细则》的考核标准。心肺复苏必考,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等50项。两项总分均为100分,≥80分为优秀,60~79分为良好,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骨科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比较
实施专科护理后骨科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知识优良率和专科技能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后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实施前后康复效果比较
骨科功能恢复情况依据《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第3版)》分为优、良、差。实施后的优良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实施前后康复效果比较 例(%)
时间 优 良 差 优良
实施前(n=1390) 467(33.60) 239(17.19) 684(49.21) 706(50.79)
实施后(n=1150) 730(63.48) 386(33.57) 34(2.95) 1116(97.05)
3 讨论
3.1 成立骨科专科小组有益于提高骨科护士的护理能力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高年资护士虽然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专科知识,但有些操作流程欠规范,专科管理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教学、带教都是粗放型感性教育。成立骨专科小组,由于其成员为受过专科培训的专科护士及高年资护士,而专科护士是有高等教育的背景,在其护理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护理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其在临床一线起咨询指导作用,其权威定位得到认可[6]。有研究结果显示:专科护理提供高素质和成本效益护理服务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7]。骨科专科护士利用在骨科护理领域的知识制定骨科护理操作规程及指引,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和教育,丰富了骨专科的护理及康复知识,帮助和提高本院护理人员的骨科专科护理知识。提高了本院护士的整体水平,如对疾病的整体评估能力、专科指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等。表1示,本院实施骨专科护理后,骨科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能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
3.2 推广骨专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综合性医院分科越来越细,临床及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需要高水平的专科护士参与其中。传统的常规护理主要是凭经验对骨科患者进行感性评估,而专科护理有统一的系统评估体系及各种指引,明显增强了评估的科学性,并能较好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评估,制订方案、组织实施、反馈监督、加强了护理过程的系统性、有效监督和不断强化。同时,骨专科小组利用较专业的骨专科知识对骨科患者在治护过程中所遇问题如:髋关节置换、假体脱位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能有效解决骨科患者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并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并防护,为骨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表2和表3示,实施骨专科护理后,骨科护理质量有所提高,压疮、跌倒、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3.3 骨专科护士参与康复护理,有益于增强康复效果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由于骨科疾病的特殊性,其预后与康复密切相关[8],但是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大多数都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康复知识的培训,对不同病种的康复护理知识掌握难以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因而常让患者自己或家属帮助做康复训练。而骨专科护士多经过系统的骨科专科及骨科康复学习,系统掌握了各种骨科康复知识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能熟练使用各种功能康复的辅助工具,并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早期康复计划并参与其中,并能解决康复过程中各种疑难问题。出院后能跟踪指导评估康复效果。表4示,实施骨专科护理后,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实施前(P
综上所述,骨专科护士对在提高骨科专科临床护理与康复护理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应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区的特点,积极探索培训及造就我国骨专科护士人员的培养。但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尚未规范,专科护理在提高骨科专科临床护理与康复护理方面的作用还需更进一步发挥。专科护士的成长还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及自身不断努力。专科护士如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如何推动专科护理的发展,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master’s education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M].Washington DC:AACN Publishing,1996:5.
[2]刘苏君.“专业护士”是护理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阶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04.
[3]乔晓斐,宋瑰琦,秦玉霞,等.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67-69.
[4]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第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98.
[5]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87.
[6]曹轶.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2B):385-38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62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全部产妇随机分成31例的研究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5.47±5.21)岁;孕周36~40w,平均孕周(38.65±2.54)w;顺产21例,剖腹产9例。31例的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5.11±4.61)岁;孕周37~40w,平均孕周(39.16±2.21)w;顺产18例,剖腹产13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如日常的卫生清洁,母乳喂养指导等,研究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入院期间与产妇进行有效地交流,交流过程中增强产妇的信任感,建立平等、友爱的护患关系。交流过程可以适当为产妇讲解产后的相关知识,比如母乳挤奶的技巧、产后的饮食和运动、小儿的护理知识和方法以及产后的卫生知识等,提升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减轻产妇的焦虑感。与产妇交流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妇性格特点,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告诉产妇存在心理问题对产后康复和小儿健康存在的不良影响,尽量使产妇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叮嘱产妇开展适当的运动,通过简单的锻炼早日恢复身体健康,邀请顺利分娩后的有经验产妇和即将分娩的产妇进行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减轻产妇的压力;护理人员也应该多与产妇的家属进行沟通,和家属共同鼓励和支持产妇。
1.2.2子宫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子宫按摩的方法,早日实现子宫康复。实施按摩前应叮嘱产妇排空膀胱尿液,并取平卧位躺在按摩床上,尽量让身体保持放松;护理人员取一定量的凡士林涂在子宫按摩位置上,按摩过程应选择正确的穴位,从宫底包括到关元和三阴交两个穴位,具体按摩手法:手掌放在宫底部位,利用小鱼际肌掌侧发力,以顺时针的方向沿着子宫做环形按摩,时间在5~8min为宜;在穴位上按摩时应采用规范化动作,如点穴等。
1.3观察指标 产妇产后抑郁评分标准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实行,调查内容共有10项,总分为30分,其中0分为从未出现,1分为偶尔,2分为经常,3分为总是,评分在10分及10分以上则评定为抑郁。产后子宫康复情况以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和产后出血率进行判断,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大于500ml则判定为产后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后抑郁评分 研究组产后抑郁评分为(7.34±2.16)分,对照组评分为(10.70±5.11)分,两组抑郁评分相比,研究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子宫康复情况 研究组产后子宫康复情况以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康复科室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术后患者恢复各项生活功能,保证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但受到康复训练时间较长,其作用无法在极短时间体现出来,患者在治疗中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形成巨大心理压力为提升该类患者治疗期生活质量,本院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12例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56例,年龄26~74岁,平均(37.65±2.78)岁,病症包括骨科康复18例、腰椎病康复30例、颅脑外伤康复27例、劲椎病康复19例、脑血栓康复18例。将上述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6例,且性别、年龄、病症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舒适护理:①环境舒适护理:应保证病房的安静、整洁,室内温度控制在25~27℃,湿度55%左右,可放置花草进行点缀,并在墙壁上粘贴壁画使空间更有生命力。室内严格消毒,同时避免使用带有刺激性的消毒水,保持室内通风以及床位的整洁。②舒适护理:卧床患者采取垫,避免对疼痛部位造成压迫,定时翻身防止褥疮产生,卧床时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30℃,同时注意暴露位置的保暖工作,并询问患者感受,及时了解患者需求,适时改变,保证患者的休息充分。③症状舒适护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应采取止痛措施,例如中医针灸护理或止疼药物,恶心呕吐患者应给予药物预防治疗,便秘患者需多摄入高纤维素食物,还可通过内服番泻叶外用开塞露缓解症状,同时做好抗感染工作,避免感染性疾病发生。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要求,一些老年患者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护理人员对于这类型的患者应该给予充分的耐心以及尊重,确保对于患者的心理需求能够全面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患者支持。倘若患者听力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护理人员则应该通过手势以及文字与患者进行沟通。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患者的关怀,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存在的困惑及时讲解,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让患者的身心保持良好状态接受康复治疗。合理掌握交流技巧,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对患者表示关怀与理解,疏导患者不良心理。讲解各种康复治疗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增加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了解,并通过治愈患者现身说教,提高治疗信心与配合度,指导家属有目的的增加对患者的关爱,增加亲友探访或电话问候,提高患者幸福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康复治疗。
1.3观察指标:①康复效果对比:比较患者护理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痊愈:经过舒适护理及心理护理后,患者在康复阶段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可实现生活自理;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生理及肢体功能得到改善,可独立完成基本的生活自理;无效:康复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显效率总和。②康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包括医院感染、急救用品、差错事故、继续教育、护士长管理、护理效果、病室安全管理、护理素质、健康教育、护理文书十个指标,每个指标10分,满分100,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③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沟通状态等十个指标,每个指标10分,满分100,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效果对比: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康复科室旨在帮助患者身体各方面功能恢复,在各项治疗与康复训练的作用下,使得患者能够恢复基本生活能力,保证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该方面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为重要。而在该阶段治疗中,因治疗效果在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出来,且治疗周期较长。加上患者对自身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担忧,多会表现出紧张、畏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更可能出现与治疗操作不配合的情况,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舒适护理与心理护理旨在为治疗期患者提供最优质护理,缓解患者存在各种负面心理。康复科以患者康复其锻炼及治疗为主,目的是对术后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损伤等患者进行恢复其功能锻炼及恢复,尽可能的恢复患者正常生理机能,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在康复护理中,由于各种康复治疗及锻炼措施等,给患者带来各种不适,影响患者配合度与依从性,降低患者遵医行为,影响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是整体化护理所要达成的护理目标,其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伤残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是舒适护理的核心,使其与心理护理相互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整体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康复患者采取环境舒适护理、舒适护理、症状舒适护理并配合心理护理,其康复有效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这种情况对于护士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进行不同类型的护理操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并且能够让患者心理存在的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使实行舒适护理服务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分析本次的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的效果得知,在老年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中舒适度,在身心舒适状态下接受康复治疗与锻炼,帮助患者提高对各种不适的耐受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康复信心,在坚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中更为实用。
康复科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使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对外科手术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而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存在患者因耐受力较低而不配合治疗的问题,主要包括心理不适、身体不适、环境不适、用药不适等,对治疗效果有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接受护理的依从性,从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并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谢琳
参考文献
[1] 龙海碧,王琼莲,赵慧,梁玲. 舒适護理干预对于改善癌痛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06: 111-114.
[2] 李霞. 舒适护理配合心理干预提升康复科护理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05: 236-237.
[3] 陈洪碧,邓国秀,宋雪,等.论老年康复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5,21(z1):167-168.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采取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6,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对两组NIHSS、ADL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功能康复;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主要是脑供血系统发生障碍后,导致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后造成的脑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挽救患者生命,脑梗死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系统、全面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而言,至关重要[1]。本文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全部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并给予头颅CT或MRI确诊,将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存在障碍的患者排除。其中男40例,女32例,患者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0.5±2.5)岁;病程6-15d,平均病程(8.5±1.2)d;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活血化瘀、降压、脱水等治疗;指导患者减少食盐摄入量,避免高脂食物,补充蛋白营养,多食用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对患者进行护理,病情处于急性的患者需要去枕平卧的姿势进行休息,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和拍背;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情况;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研究组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具体如下:基础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同。
(1)心理干预:大部分脑梗死患者会因为过度担忧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准确评价,将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增强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耐心听取患者主诉,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将中医康复治疗的护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知患者,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提高治疗依从性。
(2)药物指导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定期排便的良好习惯,可通过甘油栓、番泻叶等药物帮助患者保持肠道畅通,及时排便。
(3)康复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早日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待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要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屈伸肌等锻炼;在进行站位和坐位训练时,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患侧,以帮助其保持身体平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当的延长锻炼时间,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头晕或头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停止运动康复训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帮助患者进行步态、手功能等日常康复训练,使其可以独自进行翻身、行走、起床等动作,帮助患者掌握吃饭、穿衣、梳洗等基本生活技能,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1.3观察指标
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ADL(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其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为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所以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否则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脑梗死是因为精血亏损、忧思恼怒造成的,治疗时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中医护理[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098-03
doi:10.14033/ki.cfmr.2016.26.054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一般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且容易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出现脑卒中后遗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残疾现象,因此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为了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笔者所在医院24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并实施康复护理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仅给予常规护理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4例,女56例,年龄59~78岁,平均(64.5±4.3)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3.3±0.3)年;脑梗死72例,脑出血48例。对照组:男
68例,女52例,年龄60~79岁,平均(65.3±3.4)岁;病程
3个月~7年,平均(3.4±0.2)年;脑梗死76例,脑出血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无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合并症状,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脑卒中后遗症护理,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时为患者翻身,指导患者合理饮食[2]。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待患者的意识清醒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与患者进行交谈,可以通过音乐、声音等刺激使患者的环境辨识功能加强,然后可以使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唤起患者的记忆功能[3]。(2)护理。指导患者健肢的摆放,定时翻身,避免发生压疮及肢体挛缩等并发症。可以与患者家属合作,提升患者的依从性。(3)被动康复训练。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定时按摩,15 min/次,3~5次/d为宜[4]。尤其注意患侧手肩、下肢的按摩,达到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按摩后,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肘、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举活动。(4)主动康复训练。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主动康复训练,如握拳、伸手等简单的肢体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待患者的病情趋于平稳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双手交叉上举、下肢运动等,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进行下地站立、行走等训练,待患者能够独立行走后,使患者参与散步、打太极等活动训练,锻炼患者的肢体稳定性。(5)生活能力训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进行自行穿衣、进餐训练,开始可在家属及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洗脸、刷牙、上厕所等训练,待患者恢复稳定后,可自主完成[5]。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1个月后进行综合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最高45分,最低0分。根据评分将脑出血、脑梗死的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6]。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包括10项内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0、5、10、15分4个功能等级,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ADL能力越强[7]。对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根据国际临床诊断标准,可将护理满意率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率=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共有112例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仅有72例表示满意,护理满意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584,P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中对脑卒中后遗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且多在老年群体中出现,容易阻碍脑部血液循环,造成患者脑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严重后遗症,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显得极为迫切,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护理中得到了有效地应用[9]。据研究表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受损神经在3个月内自行恢复能力相对较强,而其后的恢复则较为缓慢,因此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是极为重要的。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从康复认知功能训练、护理、被动康复训练、主动康复训练等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使得本组患者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避免压疮及肢体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尽早恢复,有效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对患者实施生活功能训练,使患者能够自主行走、用餐、如厕等,不仅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加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两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根莲.康复护理组合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36):3394-3395.
[2]马兰,陈芳,冯玲,等.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2):1189-1190.
[3]陈S,钟印芹,张广清,等.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54-656.
[4]刘巧儿,曹全英,陈妙玲,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8):79-82.
[5]宋沛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77-78.
[6]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