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6 10:07: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情感心理咨询培训,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 29岁
居住地:
电 话:
E-mail:
最近工作 2 年1个月
公 司:XXXXX(中国)有限公司
行 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 位: 心理咨询师 最高学历
学 历:硕士
专 业: 心理学
学 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自我评价
从事心理咨询5年,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心理测评经验。擅长情感、人际沟通和 职业规划 领域;兴趣广泛,精力充沛; 英语 口语、写作熟练;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待人诚恳,有团队精神。
求职 意向
到岗时间: 待定
工作性质: 全职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心理咨询师
工作经验
2008 /9--至今:XXXX(中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 2 年1个月]
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责任关怀 心理咨询师
负责员工职业健康、预防医学以及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 员工个体心理咨询;员工工作压力培训;
2006/8—2008/9:XXXXX教育培训(500人以上) [ 2年1个月]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
VIP事业部 心理咨询师兼心理教研
为学员及学员家长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完成学员心理测评分析报告;给教师团队提供合理化建议;编写讲座及课程内容(缓解考试焦虑、教育心理学应用等),并面向教师团队及学员家长等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每周主持开展个案探讨会,从心理学角度帮助问题学员改善状况解决问题。
教育经历
2003 /9—2006 /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 硕士
所学的专业为心理咨询。 学习课程包括心理诊断、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技术、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团体培训等。 医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生理、生化、药理等; 临床课程,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 预防医学,包括微生物、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 管理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医院管理等
社会经验
2004 /3—2006 /6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任心理咨询师
对校内外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有丰富的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经验,擅长情感和 职业规划 方面咨询;
语言能力
英语 (精通)
培训经历
2005/6—2005/11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二级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培训
证书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must possess the basic conditions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people-oriented consulting philosophy
Zhang Hongxin
【Abstract】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course has been 18 years, however, as threshold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is too low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is not clear, Leads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team was mixed, level uneven, affecting the imag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acts have proved that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people-oriented consulting philosophy is the fundamental existen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but also psychologist and practicing the basic skills of ang the professional basis, but the domestic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the right of the situation, it is worthwhil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tea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oretical basis; Consulting philosophy;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202-01
我国大陆心理咨询业发展正面临着双重尴尬:一方面,尽管公众有着迫切的心理咨询需求,但更多的人却不愿、不敢去寻求此种帮助;另一方面,整个心理咨询行业管理混乱,人员鱼龙混杂,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而成为阻碍这一行业发展的瓶颈。[1]虽然自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试行) 》以来,全国已有几万人获得了不同部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 鼓励他们在社会机构从事心理咨询或者鼓励他们开设独立的咨询公司都是应该的。 [2]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公布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的条件过于宽松。根据该规定, 某些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或没有任何学历, 只要有五年心理咨询从业经验者即可申报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取得资格后若干年又可申报高一级心理咨询师, 并且对心理咨询的从业经验也没有特别说明。[3]同时各地培训、考试的标准不统一, 对考生的要求条件不同, 这就使得参加培训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4]从而直接导致缺乏从事心理咨询必备条件的从业人员增加,造成心理咨询市场的混乱和老百姓对心理咨询不信任的加剧。
1 深厚的理论基础
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里所表达的就是对待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的观测,其影射到我们头脑中的景象是有所差异的,从而使我们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去伪存真,才能发现问题的真谛。
1.1 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成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成长,二是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这 两方面都要求心理咨询师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因为不同的理论可能在从不同角度揭示问题,很多的理论在治疗同一问题时都有很好的效果。咨询师需要具备广博的心理学知识。其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帮助咨询师避免理论上的狭隘,能够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理论的不足,通过吸收其他方面一些理论来弥补这个不足。另一方面,方法上能够不被限制,对同一问题能够从方法上做比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方法。在现代许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出现了许多融合的方法。[5]还有就是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应激条件下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能力,[6]事实证明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1.2 丰富的社会阅历。心理咨询这一职业与人生的经历和阅历,以及实际工作的经验密切相关的。阅历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对生活中所发生事的经历及理解程度。人,每天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每天都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的人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经历得越多阅历则越丰富。具有丰富阅历的人能从多方面分析问题,能一语中的切中求助者的问题所在,取得求助者的信任,解决求助者的实际问题。
1.3 具备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型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心理咨询师在职业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概念,以及这些理论流派所孕育的不同技术,围绕个人的内在心理空间出现的不和谐状态进行调整。不同的咨询师擅长领域和技术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咨询师擅长于情感发面领域,擅长用认识领悟疗法等等,不存在全能的咨询师。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心理问题范围一样,解决方法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抑郁,每个人抑郁的理由绝不会相同,所以心理咨询师要汲取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对症下药”。心理疾病一旦误诊,后果将不堪设想,严重者会导致自杀。对于具体要借鉴那些相关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哪些知识因人而异、因工作层面而不一。[7]但作为基础的知识层面, 如相关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都是有必要涉猎的。
2 以人为本的咨询理念
以人为本的咨询理念是心理咨询师最基本的执业技能。所谓理念是指一种思想,指导人的行为,心理咨询中咨询理念比咨询技术更重要。许多心理咨询之所以不成功 是因为未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正如康德所言“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替代,这是等价;与此相反, 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替代,才是尊严。” [8]所以具有超越于一切事物之上而没有等价物可替代的最高价值是人之尊严,因此,将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的幸福,尊重人的权利,应为所有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也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2.1 尊重人。人的尊严与生俱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古语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可杀而不可辱”,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尊重人就是要树立民主和平等的理念,摆正位置, 以平等的人格、诚恳的态度、礼貌的做法来对待求助者。只有尊重求助者的权利、个性和情感,才能建立起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赢得求助者的信任。
2.2 理解人。世上有成千上万难懂的东西,其中“人”是最难理解的。因为人这个物种在各个方面均表现得太复杂,也许仅仅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由反身性导致认知上的困难。正因为困难才不易被发现,才会有心理咨询师的出现和存在。理解人、同情人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耐心倾听求助者的心声,架起双方心灵沟通的桥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2.3 关心人。人无完人,更不会有超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弱点或瑕疵,所以都需要被关心。关心人就是爱护人、保护人,在爱护、保护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舞对方的斗志和士气,避免和克服板起脸来套用心理理论和技术式的说教,以达到解困释惑的目的。关心常常转化为喜爱,愿意倾听求助者讲述自己的经历,设身处地替他们分担痛苦或失败,也分享喜悦和成功。
2.4 针对性。必须有针对性地塑造人、改变人、规范人的心理活动。求助者自尊心强、个性强、情绪波动、情感脆弱、疑心重、自控能力差,自己浑然不觉,但面对现实倍感困惑而无法自拔,长篇大论的夸夸其谈或一言不发专注的倾听都会降低求助者的信任,针对问题点中要害,催其有所醒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5 态度热情并真诚。心理咨询本身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咨询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往往不同于其他问题。心理问题是表现在个体的认知与情感中,有的还表现在生理症状上。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简单的药物方式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的,治疗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本上是个体心理层面的改善。[9]这就需要咨询师态度热情并诚恳,只有如此才能深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达到心灵上的理解与共鸣,从而真正解决求助者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真正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如何活的更有效能,协助一个人如何适应良好和迈向成功。[10]总的说来,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善解人意、令人信任和喜欢,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学历较高、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阅历比较丰富,中年以上、得到专业心理机构认可的心理工作者比较容易成为心理求助者要寻找的“好伙伴”。[11]
参考文献
[1] 蔡如鹏. 心理咨询业的双重尴尬. 中国新闻周刊,2007 , (13) :25- 26
[2] 单怀海,张海宁,李建明. 心理咨询师资格执业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7 (10 ):1208-1209.
[3] 汪新建.当前心理咨询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709-711
[4] 陈红,王泉川,钱铭怡等.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培训动机现状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8):533-537
[5] 王海华,吉芳芳. 心理咨询助人问题的探究[J]. 社会心理科学,23(4):356-359
[6] 许丹,李强,王程程. 准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方式与从业意愿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O):695-700
[7] 贺晔.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0(3):219-221
[8]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 王海华,吉芳芳. 心理咨询助人问题的探究[J]. 社会心理科学,23(4):356-359
在本次培训的过程中,我有时会陷入焦虑、不安的情绪,他们并不是明白心理咨询师成长过程的艰辛,有时候这种成长的焦虑会以盲目的追寻各种流派、各种奇异的技术行为表现出来。如果督导师或老师能够及早告诉学员他们的路有多长,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和困难,就像一个来访者了解了心理咨询过程是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个快乐的过程一样,以后无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心里会有所准备,焦虑情绪也不会变得更加强烈。其实,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类似,可以分为不同的成长阶段,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应有的特点、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处理的问题。
一个人从懵懂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快乐的、适应良好的的成人需要足够好的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正确帮助、引导和支持。同样,心理咨询师如果有条件或能够在督导师的帮助、支持下,认识清楚自己处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正确地学会处理每一个阶段的问题以及和来访者之间表现出来的困难,那么这个心理咨询师才有可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有力量、有能力、真正能够帮助别人的专业工作者。
根据自己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的体会,结合Ronnestad 和Skovholt的督导模型,我们可以把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大致分为六个阶段。本文简单描述一下这六个阶段的具体状态,希望能够减轻正在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焦虑。
第一阶段:外行帮助者状态
这是刚刚开始进入心理咨询的学习阶段,学员对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咨询理论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但这些新手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经验和比较强烈的助人热情。比如,他们曾经非常喜欢作为朋友,监护人或同事来为别人宽心和解答问题。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更多具备的是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心态。他们也经常很主动地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彼。在这个阶段新手的助人状态往往被称为“外行帮助者的状态”。
“外行帮助者状态的典型特点就是在与被帮助的人展开谈话以后,要迅速地确定被帮助者所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被帮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Ronnestady 和Skovholt,2003)。所以,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一般倾向于快速界定具体问题,趋向于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地卷入和参与,他们一般总是在表达同情而不能共情。快速界定问题背后的动机是帮助者面对有问题的被帮助者时内心的焦虑和急躁;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卷入和参与凸显了帮助者在急躁焦虑的内心感受驱使下的无所不能的自恋体现和无能感;而共情是一种需要训练和体会的的情感卷入能力,只有帮助者能够真诚面对自己内心情感和冲动,而且羞耻感较低的时候才能与被帮助者的情感发生恰当的共鸣,而同情是不太需要训练的。
第二阶段:初级学生状态
当咨询师踏入做案例的阶段时,尽管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好奇和激动的阶段,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终于能够开始真正去体会和实践自己喜欢的助人工作了。但是他们在这个初级学生状态中通常会感到依赖、无助、敏感、担心和焦虑,并拥有脆弱的自信心。他们在案例工作中经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技能不是那么有效,不能经受哪怕是很小的挫折,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伤害来访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做这一行的料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们尤其重视和需要督导师的鼓励与支持。咨询师无论从督导师或是从来访者身上一旦察觉到哪怕是一点点批评的语言都会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和士气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技术”来完成自己的助人职责,寻找可以效仿的模型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以期得到真传。所以,你会看到在初级学生状态中的咨询师总是在向督导师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什么样的技术对这个问题最有效?等”。很多时候他们忘记了他们向督导师提出的寻求“正确而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问题恰恰就是在自己工作中,来访者经常向咨询师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竭力追随和效仿可以模仿的模型,同时也在到处追随专家级的人物。
在目前中国缺乏督导机制和条件的情况下,处于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不得不花费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到处去听一些专家的工作坊和培训讲课,但是这些短期的授课很难达到督导的作用。
第三阶段、高级学生状态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他们无论在在心理学理论,还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专业水平上已经具备和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在高级学生状态中,他们的中心任务是在一个基础专业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这个阶段他们感觉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如何把心理咨询工作做的恰当、正确和有效。他们在所感到的这些压力促使自己“正确、有效地工作”,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相对于放松、冒险或随意的风格),以此来追求“正确、结构和效率”。
这一状态上的咨询师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活动中获得收益、进步和成长,并同时感觉到了舒适。然而在这一阶段中,他们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的感觉。因此,督导对他们所提供的支持和肯定作用变得更为重要。同时,对初级学生提供督导的机会是使他们“能够成为高级学生的一个有力的影响因素” (Ronnestady 和Skovholt,2003)。进一步的督导的机会使进入高级学生状态的咨询师能够看到自己已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除此之外,为咨询师提供督导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阶段:新任专业人员状态
在这一阶段,心理咨询师学员走出了学习的状态,开始了独立工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不用再受学习阶段的种种要求和督导的制约,刚刚独立工作之后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随心所欲、令人兴奋、富于创造、勇于探索、不知疲倦的时期。
新任咨询师对自己的人格不断理解和接纳,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和治疗中。随着这一过程的进展,咨询师会变得更加有自信和应付自如。这一时期他们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环境。然而,许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他们并非如他们自己想像的那样做好了准备、那样有能力。所以,他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以期不断加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格和局限性,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
第五阶段: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年资和某些类型经验,这个时期咨询师的核心发展任务是发现一种可以建立专业权威的方式,特别是要建立一种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兴趣和人格高度相一致的工作风格。
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已经比较深入的领悟了焦虑的本质、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自己人格特征和防御、应对方式、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因此,他们在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中表现出了平和的、安静的、等待的、有力量的、安全的、值得信任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这些咨询师都已经开始明白和深入理解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对于来访者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在技术应用层面也已经达到非常灵活并具有个性化的水平。同时,他们逐渐明白要想对所遇到的情形都找到明确的答案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平静、不焦虑、不紧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这种状态中心理咨询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有能力调整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参与和卷入水平,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在咨询和治疗中咨询师和治疗师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不参与、什么时候参与多少等。因此他们可以在与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和卷入,随后又能够从此情境中自由地脱离出来。他们能够把来访者作为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同时许多咨询师感觉到他们所帮助的来访者是他们对初级专业人员进行教导和督导时的重要信息来源的途径。
另外,在此阶段的心理咨询师通常也将目光投向职业之外的领域,如宗教或诗歌,甚至是剧院或电影院,由此来扩大他们对人性和人生生死的理解。
第六阶段:高级专业人员状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69-02
1 前言
随着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和接纳度的逐渐提高,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困惑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人数逐年上升,这就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任务量增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师甚至出现职业耗竭的现象。
2 职业耗竭的涵义
职业耗竭是指从事助人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产生的心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职业耗竭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衰竭是指在情感资源上的损耗,感到自己无法继续投入;人格解体指对当事人所产生的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和感觉;个人成就感降低指消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感到不满的倾向[2]。
高校心理咨询师是典型的助人行业,是职业耗竭的高发人群。正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现象,并寻找出解决策略,对于改善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状况,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3 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成因
咨询师个人因素
1)咨询师的能力不足。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需要咨询师具备专业的倾听、会谈、影响和干预等技术,咨询师的咨询技术直接影响咨询效果。有些心理咨询师自身技术不够成熟,在处理来访者的问题时心理压力较大,担心自己处理不好。还有些咨询师技术不完善,导致容易受来访者的影响,对来访者产生反移情,进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此外,因为高校心理咨询系统督导制普遍不健全,当咨询师在咨询中遇到困惑时无法寻求督导的帮助。这一切都使得咨询师不断消耗自身情感,易产生职业耗竭。
2)咨询师的过高期望。高校心理咨询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可是因为大学生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咨询师本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以及咨询师本人的能力不同,导致最终问题的解决不一定每次都达到咨询师的期望。如此一来,咨询师容易产生挫败感,长此以往,对自身的价值和职业产生怀疑。
3)咨询师的易感人格特征。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立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来自于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3]
他认为,咨询师的人格特质对于咨询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咨询师是一个机能完善的人,那么他就能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种关系是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而如果咨询师的人格特质不够完善,不仅会影响到咨询的效果,也会给咨询师自身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心理咨询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那么在经历不同类型来访者的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被来访者的消极情绪、经历或问题所困扰,进而不断消耗自身的积极情绪和认知。
来访者方面的因素 有些来访者的成长经历较复杂,问题较严重,这会使得部分咨询师陷入对来访者深深的同情中,或者长期沉浸在来访者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还有些来访者的经历与咨询师的经历非常相似,使得咨询师容易出现反移情,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困扰。此外,心理咨询中的咨访关系对咨询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咨询师要非常重视咨访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同时,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投入大量的情感才能使咨询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心理咨询这种高度情感投入的性质会使得咨询师大量消耗自身情感,容易产生职业耗竭。
环境因素 目前的高校心理咨询师大多是身兼数职,或者是一线教师,或者是行政人员,因此除了要完成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之外,还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就使得他们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需要投入的精力也就相对较多。这种较重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外出培训心理咨询的技能,导致他们的咨询技术提升较慢。此外,高校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部分高校会以咨询一次按一到两学时的标准给予咨询教师相应的补助,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相比,他们收入较低。偏低的收入与较大的工作压力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出现耗竭状况。
4 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耗竭的应对策略
不断学习咨询技术,提升咨询能力 对于高校心理咨询师来说,咨询技术的提升是克服职业耗竭的根本。只有技术不断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帮助自己,进而帮助来访者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高校心理咨询师应该在咨询实践中不断学习咨询理论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内省能力、觉察能力、倾听能力、共情能力、分析能力、影响能力和干预能力,提高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技巧,使自己不仅能较好地帮助来访者解决其心理困扰,还能调节自身情绪情感状态。此外,可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督导师,在心理督导师的帮助下不断成长。
客观评价自己,树立合理期望 好的心理咨询师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评价,能清楚认识自己,并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咨询师要认识到自己擅长的技术和领域,明确职责范围,要知道哪些来访者的困惑是自己可以帮助解决的,哪些是解决不了的,当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要及时转介。
强调咨询师人格的不断完善 来访者成长的速度与成长的程度,与咨询师的成长状况及人格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咨询师自身人格的完善,不仅能有效解决其职业耗竭的状况,还能使来访者愿意信任咨询师,并有效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因此,咨询师应意识到自身的人格特质不只会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幸福感,也会影响到咨询关系,影响到来访者的成长程度。咨询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重自身人格的不断修炼,使自身的人格不断完善。
丰富业余生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之外也应该想办法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多参与户外运动和文娱活动,多享受生活的乐趣和家庭的温馨,保持身心愉悦;多与亲人朋友沟通,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寻找自身的情绪和情感的支持。这样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或瓶颈时,当自身的情绪情感受到工作的困扰时,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业余生活和社会支持系统快速调整情绪,更好地面对工作。
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 高校可以为心理咨询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适当提高心理咨询师的经济待遇,或者给予相应的物质及精神鼓励,增加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此外,学校也可为咨询师多创造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咨询技能;可适当减少咨询师的工作量,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为心理咨询师创设较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快乐工作、热爱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成熟。
参考文献
[1]王茜.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成因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专刊:113-114.
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首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是基础。一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体制的构建日趋稳定;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已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有较健全的心理督导网络。其次,辅导员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再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意识是关键。一是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最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趋势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一)开展非咨询性心理辅导的途径
这条途径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频繁使用,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心理咨询中,存在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冲突而无法有效开展工作的弊端,这意味着辅导员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非咨询性心理辅导,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技巧帮助和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扰。
(二)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途径
大部分学生遭遇心理困扰,第一时间选择倾诉的对象就是同辈好友、室友等,以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奠定了情感基础。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情感外化,成长于各种网络、多彩的现实社交圈。同辈之间如果能形成一种互助式的朋辈心理辅导,较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中分工实施心理辅导的途径
分工实施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趋势之一,且在专业化建设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有专门实施心理辅导的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辅导员参与心理咨询的角色冲突问题;也可以使辅导员服务管理团队的合作与分工更具实效性。
(四)辅导员与校内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合作的途径
首先,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的各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宣传,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讲座等,并积极参与配合,通过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大部分高校都建立起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部作为举足轻重的一环,学院挑选有执业资格、最好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专门负责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一起配合完成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组织、指导团学会心理部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系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等。再次,挑选已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且有一定经验的辅导员,聘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兼职心理教师,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更好地服务学生,也是辅导员获得心理咨询经验和实践的良好平台,而且想要获得提升,需要有完善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体制作为坚实的后盾。
年过五十的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暑期浙大心理咨询师培训,现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这轮教师培训中我收获巨大,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莫大帮助,对人生旅程也有裨益。现作小结如下:
一。该培训项目的设立对于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是雪中送炭
1.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是刚刚兴起的、非常年轻的一门课程,基础薄弱,并不像语数外、音体美这些传统课程那样成熟,所以中小学心理老师的工作是在摸索中从事着自己的业务,非常需要培训指导。
2.在各个中小学里心理老师人数稀少,往往每个一个学校只有一名专业心理老师,有的甚至还没有专业心理老师,所以研讨交流严重不足,而培训就是雪中送炭。
真心感谢浙大心理系开设了这样的培训班!
二。浙大心理系的教学实施高端大气
1. 培训的课程设置高端、全面,有利于每个受培训的学员理论素养提升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2.培训过程的管理很严格坚持每个课时点名签到,同时又很体现人文精神,学员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够及时采纳并且调整到位。
3.师资配备实力雄厚,每门课的授课老师不断理论扎实,而且备课全面、教学认真、各具特色,得到学员们充分的认可与好评。
三。学员的学习刻苦认真
1. 学员们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管理规定,上课出勤率极高。
2.学员们听课认真、积极思考,利于一切时机向老师求教学习中的问题,课余时间坚持复习、完成各项作业。
3.许多学员的学习目标不但在于能够完成培训获得学分,而且报名参加国考,力争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第25期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陈俊燕
某初中一个男生因多次给女生写“情书”而被同学暗中称为“花花公子”,成绩也从“尖子生”滑到 “后进生”的行列。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家长也多次严责甚至动起了皮带和棍棒,都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学 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以后,他抱着好奇的心态走了进去,结果在三次咨询之后,行为发生了根本转变,不但不再 做“单相思”的梦,而且学习上更加刻苦,终于考进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
某小学一个五年中打了十几场仗的“淘气包”,在心理咨询教师的开导下,找到了自己爱打架的病根—— 父母离异使自己心理怨恨,总想用打架来发泄心中的恶气。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调适与行为训练,他被同学评选 为主管纪律的副班长。
在营口市光明小学等一批实验点校,校长们由于体会到了心理咨询的特殊作用,创造性地把服务对象由学 生拓展到了教师。教师们有了心理,如烦恼、困惑,不再去闹校长或拿学生煞气,在心理咨询室会得到有 效解决。同时,一些社会人士也慕名前来咨询,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和社会知名度。
心理咨询工作为什么会收到如此效果?其真正的奥秘在于以下三点:
1.心理咨询是个体的主动求助行为,人们抱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容易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
心理咨询并不是万能的,它只对那些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并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根本 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人,如偏执狂、躁郁症等精神病患者是无能为力的。为此,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确切 地说是那些遇到了心理困扰、产生了心理障碍的正常人。他们有解除心理困扰、战胜心理障碍的主观愿望,主 动地求助于心理咨询教师。这种积极的心态是产生积极的咨询效果的最根本的因素。
2.心理咨询巧妙地启发和利用人们的成功需要,其基本原理是“助人自助”。
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但每个人也都有动机冲突、心态扭曲的时候。对青少年来谈,受社会不良刺激的诱 惑及个体经验的局限,产生认知上的错乱、情感上的困惑、意志上的犹疑、行为上的迷失的时候更多。心理咨 询教师在接受别人的求助之后,不是硬性地要求对象去改变什么,也不是单纯地给予劝慰和忠告,更不是予以 批评和指责,而是用绝大部分时间倾听对方的倾述。一般地说,当咨询对象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完全渲泄出来后 ,内心会感到非常轻松,再经过教师的点拔和引导,自然会转向理智的思考。为此,心理咨询教师的主要工作 是通过改变心境,来帮助人们恢复理智,重建自信,进而通过咨询对象自身的努力,走上成功之路。
3.心理咨询教师能够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问题的症结,因而,给人的帮助是直接有效的。
有时,咨询对象本身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大发脾气,为什么会做出自己事后也感到吃惊的行为。这就是 所谓的“当局者迷”。在心理咨询教师看来,这实质是被严重压抑的情感的一种爆发,是人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的结果。为此,对这类较为复杂的情绪问题需要采取特殊的引导,使问题的原因得以充分的显示。对一些 “问题行为”,也不只仅仅看到表面现象,而是设法通过深层次的心理分析,找到最关键的症结,从而采取科 学的调适与矫治方法。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有特效,就在于能够“对症下药”。
二、心理咨询的具体操作
心理咨询工作既不象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神秘与复杂,也不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唾手可成。实验表明,搞好 心理咨询,重点要抓好三方面的建设:
刘素珍,原本是八五医院心理科的医生,从1995年,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希望能运用自己的所学为普通百姓排解心中苦恼,让他们获得更乐观,更阳光的心态。终于,刘博士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徐汇区科委的支持和帮助,2004年,“刘博士阳光心理工作室”在徐汇区康健小区成立了。与一般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同,刘博士的阳光心理工作室针对的人群主要是社区居民。“百姓们在日常柴米油盐的琐事中,也会遇到许多烦恼,有了这类心理问题通常又不会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治疗,久而久之,就拖成心病。而我们工作室恰恰能提供‘及时、主动、免费’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所以,四年来我们一直很忙。”刘博士宽心地说。现在,工作室里已有3名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和一批训练有素的志愿者。就在笔者采访刘博士的1个小时中,就有3位居民来电预约咨询。人们的需求,说明这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角落。
“家长培训班”
在社区心理咨询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家庭矛盾,其中更以子女教育问题为主。有的孩子不肯来,家长代为咨询;有的则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咨询。在咨询过程中,刘博士发现,许多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子女时不是打、就是骂,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得原本就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父母更加反感。要教育好子女,首先要“教育”好父母,刘博士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开设“家长培训班”,这个活动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在培训班上刘博士告诉家长们如何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做好榜样,如何以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课程结束后,还为合格的家长颁发“家长上岗证”。在这里,家长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孩子相处,更改变了自己原先错误的教育模式,可谓得益匪浅。
播撒阳光
回首当年,“刘博士阳关心理工作室”刚成立时,没有被居民接受,很多居民对心理咨询十分“感冒”,刘博士通过调查发现,大凡有心理疾患的人都羞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痛苦。许多人心理疾病的产生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长期处于压抑的生活环境中,人的心情会变得烦躁、焦虑,刚开始,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需要接受治疗,时间一久,就会抑郁成疾,很难根治。刘博士说“曾有一位母亲来找我,说他儿子可能患有精神病,希望我去看看。我去了他家,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门窗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几乎没有一丝阳光,房里堆满了废弃的纸箱和报纸,散发着一股很浓的霉味,只见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静静地坐在废纸堆中,不愿与人交流。这位母亲说,他儿子整天待在家中,不愿出去与人交往。他父亲也很内向,一家人几乎很少交流。这个本应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下,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古怪,实在令人扼腕叹息。”这种有病不自知,有病不去医的情况,社区内并不少见,刘博士决定充分发挥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的优势,变被动等病人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得知哪户居民有心理问题,就找上门去提供服务,让阳光播撒在每家每户。
同病共治
刘博士阳光心理工作室作为第一个为社区犯人进行心理矫正的试点,在帮助服刑期满的犯人重拾生活的信心、重返正常的生活轨道方面,也费了不少苦心。许多罪犯服刑期满后,在社会上,不被接纳,在家中,遭到至亲的离弃,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温馨的亲情,极易破罐子破摔,重蹈覆辙,再犯罪率很高。还有一些曾被错划“”的人,也会有明显的情绪。为了帮助这些人调整心理状态,刘博士放弃了“一对一”的辅导模式,独创性的让他们聚在一起,聊聊自己人生的经历,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共鸣,正确地看待过去,踏实地珍惜今天,心中的冰石慢慢地被融化了。从原先的冷漠到现在的积极,他们越来越喜欢这种聊天式的治疗,“同伴”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觉得不再寂寞,刘博士的辅导让他们再次鼓起生活的勇气,在街道的帮助下,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找到了工作,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在社区心理咨询这块刚开垦的处女地上,众多普通人受到了心理关怀,从而更健康地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他们感谢刘博士这样一些有识之士给他们带来阳光,也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让和煦的心理阳光更加暖人心扉。
社区心理咨询的几大原则
社区心理咨询是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对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进行帮助的一种综合性方法与措施,通过咨询和治疗,改变咨询者原有的心理状态,促进健康的心理形成。社区心理咨询的工作性质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全科医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整体原则,情感交流原则,可接受原则,交友关系原则,保密原则,调动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原则等,这些原则对咨询者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整体原则
全科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身心相结合,由大脑皮层统率的高度完善的整体性生物体。表现在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整体性,精神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任何心理活动都与生理功能,躯体疾病密切相关,完全遵循人体的最基本功能规律,即“心身相关原理”。因此,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者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咨询者的人格特征和身心功能,采取全面分析,避免轻率地将器质性疾病当作功能性疾病诊治,或不做分析地将心因性疾病当作器质性疾病,延误病情,使患者备受身心痛苦。
2、情感交流原则
从接触社区居民开始就会产生情感交流和转移作用,在社区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和掌握咨询者的言谈举止,情感及人体特征等心理活动的内在含义。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剖析他们存在的心理症结。通过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给予良性心理影响,达到心理转化和恢复健康的目标。情感交流过程中可能发生正性或负性影响,这就是“移情作用”。在有效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对咨询工作者表现出一种类似母爱那样的情感反应一一强烈的心理依赖及信任感,真实地讲述自己一切内心体验感受,这是“正性情感交流”,利用这种情感转移作用,使咨询工作者能介入咨询者的心理转化的可能性,增强心理治疗作用。反之,则为负性情感交流,而不利于心理治疗的进行。医生与年龄相近的异性病人进行情感交流时,常常会遇到不适当的移情作用,因而导致误解和进退两难的状况,还会引发感情纠纷。因此,与病人进行的情感交流往往被限定在一个中性的,安全的和非判断性的范围内,医生不能在感情上偏向一方或纵容病人滋长不适当的感情要求,医生充当的角色就像是感情缓冲剂。
3、可接受原则
2.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素质和理念培训,知识理论培训,实操技能培训,道德培训四个方面。心理素质强调朋辈心理咨询员的自我分析和自我体验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知识理论涉及心理问题分类与症状,日常心理问题辅导,心理咨询基本理论等。实操技能包括谈话基本技巧、咨询关系建立技巧、咨询过程中的态度,危机干预能力等,道德培训包括职业守则和职业道德两部分。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培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3.行为模式主要包括:面谈咨询、网络咨询、现场心理咨询、成长小组、心理沙龙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①面谈咨询:主要是个别咨询,当事人直接到心理咨询中心的个体咨询室进行面谈。我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值班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晚上及周末全天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值班,进行咨询和预约接待工作。②网络咨询: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网站,对具有代表性问题集中回答。朋辈心理咨询员负责学校网站中心理健康教育版块内容的维护,包括答疑、心灵鸡汤、心理测试。③现场心理咨询:指定某个时间段在特定场所,一般为学生活动区,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疑虑,大多数为碰到的共同问题,进行现场帮助。④成长小组:通过主题讨论和成员个人问题讨论、分析,协助成员更好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接纳,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增强成员心理素质。⑤心理沙龙:包括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可以作为辅助项目,在提升朋辈团队成员非言语沟通能力、学习思考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专门为其设置情景体验项目,使他们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和团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朋辈行为示范对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据此,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理解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中所涵盖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心理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校园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
2.朋辈行为示范对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影响(1)有助于形成良好、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不可否认,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校的心理辅导还未能完全得到大学生的正确认识,有一部分学生依然把学校铁心理咨询当作是一个人心理不正常,甚至精神不正常的表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培养的朋辈心理咨询员们敬重生命、关心生命、关爱同辈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团队形象,他们在全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定期举办班级心理健康黑板报比赛、心理情景剧比赛等)、各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及一些社会性公益活动。朋辈心理咨询本身的行为示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认识,促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和谐校园氛围,校园中的朋辈心理咨询员们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2)有助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彼此之间都在为同样的问题焦虑,同辈人之间自然地成为了情感交流的对象。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当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时,79.8%的人选择向朋友倾诉,38.6%的人选择向同学求助。通过在大学生中选拔、培养朋辈心理咨询员,带着自身在培训和督导中学会的与人交流、相处的知识和技巧,去帮助身边的同龄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这些朋辈心理咨询员们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和接待工作中,帮助同学们在日常心理健康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如何应对压力与挫折,学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人格特质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大学校园中同学彼此之间的接触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是直接而又具体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助人自助”宗旨下产生的导向力量对同学的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学习方法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
[作者简介]曾院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20-03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更是极为关注。本文针对南宁市民营心理咨询机构等进行调研,重在了解其经营状况及咨询师们对该市场的一些看法,搜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南宁市民众进行调查以获取南宁市心理咨询的存在市场,为南宁市心理咨询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一、研究方法
1 对象。2009年1~3月,笔者走访了南宁市7家心理咨询机构,同时调查了南宁市部分民众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本研究接受调查的咨询机构均为私营公司、个人等独立注册的机构;另随机选取了南宁市400名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其中61%为女性,年龄分布为:10~17岁32%,18~40岁51%,41~65岁12%,65岁以上5%;接受调查的民众中,80%为城市居民;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为:22%为初中学历,24%为高中学历,13%为专科,34%为本科,剩下的6%为硕士。
2 方法。采用自编《民营心理咨询机构现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面对面访谈(5家)和网络、电话访谈(2家)相结合,对咨询机构的客观情况作基本了解,另外还征询了受访者对心理咨询的主观意见和建议。对民众采用自编《南宁市民众对心理咨询态度调查》问卷进行随机调查。
3 数据处理。对机构笔录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采用频数统计、类属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民众问卷采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
二、民营心理咨询机构的现状分析
1 心理咨询机构成立年限较短,各方面配置欠完善。从所注册机构的属性看,7家咨询机构均注册于工商局。咨询机构成立时间最短的2年,最长的有10年,平均成立时间为5.29年;在人员配置方面,咨询机构的管理人员为2人或2人以上的机构占85.7%,咨询师专职与兼职的比例为16:65,专职人员仅占19.8%;每个咨询机构拥有单独的咨询室1间,功能区总使用面积最小的为40m3,最大的为603,平均使用面积为43证;每个咨询机构有电脑1台,拥有的心理咨询辅助设备最常见的是心理测量软件、服务器和放松椅,而其他设备如生物反馈仪、沙盘等几乎没有,甚至有的咨询机构没有任何辅助设备。
2 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在本研究中,接受调查的均为机构中的管理者,也是专职心理咨询师。7位咨询师的年纪在30~45岁之间,教育水平均为大学本科,最后学历的专业中,1人是心理学(14.29%),2人是医学(28.57%),其他4人为其他专业(57.14%)。这些咨询师大多数都是只经过国内专业机构的理论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对此,一位咨询师表示,学历和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为来访者解决问题,当然高学历及心理学科班出身会给咨询师增加不少筹码。7位咨询师只有1位(14.29%)参加个人督导,时间为每月一次,每次2小时。在调查中,了解到各机构对专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每年参加学习班的具体要求中,只有l家要求每月平均15小时,占14.29%,其余6家均无特殊规定;各机构对咨询师专业工作的评估检查则是通过来访者家属反馈、对来访者进行随访追踪或案例考察等来实现,但都没有量化的标准。可见,目前心理咨询市场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督导制度、监督机制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
3 咨询途径繁多,但仍以门诊咨询为主。咨询方式可按咨询途径分为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和讲座培训等。调查发现,7家咨询机构中有6家都将门诊咨询作为主要的咨询形式,占85.7%,有4家认为门诊咨询效果显著,占66.67%,可见门诊咨询仍然是主流,且收费均高于电话和网络咨询。各咨询机构与来访者面谈的地点基本都在咨询室,但也有2家机构表明,如有特殊情况,也会提供“上门咨询”服务。其中一家有一次“上门咨询”经历,这位咨询师认为,“上门咨询”因为不是来访者主动寻求帮助,这样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需要收取双倍的价格。
4 咨询技术多采用兼容取向,但缺乏本土特色。调查发现,6家以个案咨询为主的咨询机构中,仅1家咨询机构采用固定的咨询技术(NLP),占14.3%。其他5家均采用兼容取向的咨询技术,即不倾向于某一流派。其中一名咨询师认为心理学是要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做学问的,评价心理咨询技术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效果,不管采用哪种理论,只要能为来访者解决问题就是好的。可见,目前使用的很多理论都是西方的文化背景的产物,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距,现在迫切需要对当代中国人心理进行研究,据此产生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疗法。
5 宣传方式多以网络宣传为主,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口碑。分析咨询机构采用的宣传方式发现,7家咨询机构都将网络作为主要的宣传工具,然而对人们选择咨询机构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口碑的传颂,即帮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的服务质量。一位咨询师表示,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能力,无论如何加大宣传也是徒然。在本次调查中同行转介的情况较少发生,仅有l家咨询机构的客源中有被同行转介者。
6 收费标准不一,咨询量不足,多数机构处于非盈利状态。调查发现,机构内统一收费的有2家,其他的则按不同的咨询师来收费,最低收费为100元/小时。收费在100~300元/小时的咨询机构有6家,占85.7%;高于300元/小时的是1家咨询机构的部分咨询师,占14.3%。可见,目前南宁市的咨询机构收费多集中在100~300元/小时这个区间。在对民众的调查中,发现民众能接受的收费在100元以下,这与民营机构中现行的收费相差甚远,这也可能是其“非盈利”的一个原因。对于收费标准的制定,大多依据咨询师的技术水平、治疗效果为参照,整个咨询市场并没有较为统一的依据。
咨询机构月咨询量,7家咨询机构中只有l家回答较为明确,其咨询量约为30人次/月,其余的机构对该问题回答模糊或避而不答。咨询师对咨
询机构目前经营状况的评价,7家的评价描述依次为“有赢利”占28.57%(其中1家以培训为主),“一般”占42.86%,“亏损”占28.57%。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咨询机构除个案咨询外,还开展讲座、咨询师培训等业务,其中1家还以此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可见,目前南宁市民营心理咨询机构的经营状况并不太理想。
7 来访者以女性居多,机构提供的服务多为心理问题的解决,发展性的服务较少。综合7家咨询机构对来访者情况的描述,发现来访者以12岁以上的学生群体和30~45岁的成年人居多。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来访者占60%~80%,在调查中咨询师们对这种现象作了一些解释:“这不能说是男女性格的差别,只是说男女性别的社会的角色期待不同,影响他们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和求助的态度。~女性更倾向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能把问题说出来,更显示出一种人格的韧性。男性应更开放的认识到这点。”各咨询机构都反映来访者属于一些压力较大、经济和文化水平都较高、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又比较到位的人;来访者咨询项目中婚姻情感咨询排行第一,其次是学生问题咨询、亲子关系和子女教育及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的问题和性格完善则较少,甚至没有。由此可见,多数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都限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或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发展性的心理咨询服务不普及,咨询服务模式简单。
三、民众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分析
在对民营咨询机构的访谈中,咨询师对心理咨询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但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如行业的规范、咨询师的质量等。另外人们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较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探究制约心理咨询发展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民众对心理咨询的态度,笔者对400名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 民众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调查发现,民众了解心理咨询的途径主要有书籍(48%)、报纸(27%)、电影电视(32%),但对心理咨询比较了解的仅占18%。在本次调查中,只有9%的人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其中22,2%的来访者曾经去过医院求询,22.2%曾经去过民营心理咨询机构求询,而有66.7%的人是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求询。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上,有2%的人认为去咨询的人都是精神不正常的人,2%的人认为心理咨询纯粹是聊天唬弄病人,30%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做思想工作,这反映公众对于心理咨询的看法仍存在许多误区,对于有心理问题寻求咨询这点仍然不能坦然接受。
2 民众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程度不高。在对咨询师的信任上,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民众抱着怀疑的态度,如认为有心理问题却不接受心理咨询的原因中,有18%的人认为此领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值得信任;在来访者中,有55.6%的人对咨询师说的话有所保留,其不讲真话的原因有44.4%的人认为咨询师不值得信任;对咨询师的指导,有66.7%的人会打折扣执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令人满意,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及其从业人员的信任程度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民众对心理咨询从了解到接受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调查结果看,民众在遇到不开心或痛苦的事情时,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向亲密的朋友倾诉或独自承受,而选择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的仅有8%。探究原因,72%的民众认为目前人们还没有接受心理服务的习惯。有过心理咨询经历的民众中,44.4%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44.4%的人来询时并没有告诉别人,可见,尽管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了解与自己去接受心理咨询毕竟是两回事。
四、对策与建议
1 政府的参与和支持。美国及各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将对心理咨询行业发展产生极大推动力。在调查中发现,我国目前政府的参与较少,故政府应加大支持和监管,以保证心理咨询市场的有效运转。(1)明确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加强学科建设,扩大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的招生比例,培养更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2)制定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咨询机构的认证、从业、管理、考核等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督导制度,实现咨询人员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的心理健康;(3)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宣传普及,提高民众对心理咨询的认同度。
2 咨询师自身建设。咨询师水平是核心竞争力。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咨询机构能否生存,关键在于“效果”,而这一条是以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师为保障的。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笔者根据实证调查及相关文献,提出以下建议:(1)心理咨询师应努力创设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提高自身“助人自助”的专业水平;(2)通过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咨询模式和体系;(3)心理咨询师间应加强交流,适当自我调节,避免心理疲惫和职业倦怠,接受个人督导,从各方面提高个人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届时发展性的心理咨询将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由此咨询师的学习和培训应重视这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