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6 10:57: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背景

篇1

关键词: 固定资产;预算管理;财务管理;高校

Key words: fixed assets;budget management;financial manage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74-02

0 引言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物资基础和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财政资金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和高校自身通过商业贷款等形式实现了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构成日趋复杂、流动更加频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积极探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的投入,不提折旧、不计盈亏,也不考核投资效益,造成高校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从配置、使用、调剂到处置全过程进行有效约束。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明确、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无章可循、相互扯皮等现象。

1.2 固定资产配置缺乏有效约束 缺乏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资产购置经费与现有资产存量状况脱钩,学校预算没有考虑整体规划和资产存量,盲目提高家具设备的购置预算。财务部门在安排预算时缺乏存量资产的数量、分布和使用效益情况,导致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随意购置的现象。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对存量资产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却未能在固定资产配置预算中发挥作用。

1.3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固定资产配置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新购固定资产不能满足需求或面临更新换代而被闲置。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占有式”管理,大量闲置不用的资产长期挂账,各单位间不能共享共用,资源利用率较低,存在使用环境不达标、日常管理维护不当、使用者对仪器不熟悉或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等现象,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降低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1.4 固定资产清查不到位 高校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但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完整,未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制度,导致账物混乱、家底不清。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履行报废手续,长期挂账,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大量闲置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发现并调剂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导致大量账外固定资产的存在。

1.5 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 第一,财务部门工作重心主要在固定资产资金筹集和预决算上,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核算的内部管理制度。第二,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之间固定资产信息割裂,账、卡、物严重不符。第三,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原则,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没有报废、毁损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始终等于购入时的原始价格,不随其使用磨损而改变,导致高校净资产虚增,不利于教育成本的合理确定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2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篇2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和发挥国家行政职能的公益性单位,其固定资产是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属于国家财产,因而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安全、避免国家财产流失的重要前提。现阶段,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随着各类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依然沿用陈旧保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管理目标。在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是网络时代下多种网络数据的集合,能在海量数据信息中发现数据的相互关联性,利用常规软件进行捕捉、集中整理,形成正确的判断结果。

1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应用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介入,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便捷。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配置、折旧、报废等流程,均需按照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执行,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现阶段,如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不到及时更新,就难以与时俱进,会对固定资产管理造成极大困扰。在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需重新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管理保驾护航[1]。1.2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流程不规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单位负责人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不重视甚至不管理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都是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固定资产无人看管、任意处置、随意购置的现象非常常见。固定资产购置、验收、领用、处置、报废等环节没有执行相关程序,损耗严重,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在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网络传送,经过整合后,能够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界面上全部显示出来。如果有不按流程操作的环节,将难以通过财政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需执行正规的操作流程,使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变得规范、完整。1.3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核算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品种多、数量大、放置地点零散、留存时间长等特点。大批固定资产分散到各个部门,使用人员不负责保管,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兼顾每一台设备的运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权限不分离,固定资产的保管和账务记录不分离,使固定资产总账与明细账不符,记账金额与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不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仅根据单位领导意愿在年底编制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没有结合财政制度和实际需要上报来年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金额,出现了盲目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使用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造成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固定资产在最初开始使用时期的磨损和最后使用时期的磨损程度不同。若每年按相同的折旧金额计提折旧,会导致固定资产剩余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2]。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计算机软件能够全程监测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存放地点等数据信息,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供更直观的依据,有效避免固定资产管理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账实不符问题。每年的损耗折旧程度不尽相同,需按照每年真实的折旧额计提折旧,从而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管理。1.4固定资产的监督审查与管理问题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没有实行零基预算,为了完成上年度的购置计划,用固定资产剩余金额集中购置,这样容易造成超标以及重复购置,浪费资源。第二,在固定资产购置时贪图便利,没有选择价格合适的商品。大宗商品交易应该由单位领导签字并报上级机关审批,但部分单位领导往往自行作出决策,或者财务人员为了工作便利而没有上报处置。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仅关注总账与明细账金额是否相符,没有去现场勘查,不了解是否足额计提折旧,是否达到报废年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跟踪记录、固定资产存放、损毁等实际情况。做不到每月、每季度、每年盘点核查和日常监管及定期盘点[3]。

2大数据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建立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指导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购置、验收入库、领用、转移、折旧、清理、报废等过程中按规章制度办事。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制度能正确执行政府的规定,把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高效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每个环节能安全顺畅运行。第一,利用大数据对固定资产的各项资料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类别、存放地点等信息通过软件集中归集,进而清晰显示在系统中。第二,加强对固定资产内容的管理,管理权限、设备购置、人员配备、资料存储等按模块进行区分。第三,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通过资产综合报表、资产折旧明细表、资产报废毁损报表、资产减少报表、资产明细查询报表、资产功能分类表等系统查询模块,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人员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正确无误地完成数据统计,使大数据功能及技术得到有效应用。2.2改进固定资产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大、金额多、种类杂,需要完整明确的管理操作流程,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成本,合理降低固定资产损耗,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度。第一,购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录入信息库,每个固定资产对应一张卡片,卡片上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型号、购买年限、金额、用途、存放地点、使用人等,对相应的固定资产形成影像资料,登记录入数据库,减少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第二,通过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周转明细账、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账、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明细账,在计算机软件上形成基础数据。第三,在软件上升级管理职能,在月末、季末、年底自动生成数据报表,记录出库和入库信息,使管理人员明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折旧和提前报废的原因,降低管理成本,及时处置管理损耗,为规避管理风险提供便利,使管理结果更加直观。2.3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固定资产购置、验收、领用、折旧、转移、报废等过程的操作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将固定资产每个流程的运行数据都记录到数据库中,管理人员可以在数据库中监测到所有数据的变动情况,保证数据完整无缺,继而提升固定资产的整体效益。第二,提高领导的责任意识,避免部分领导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严格按照财会制度执行政府采购任务,掌控每个环节,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三,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每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实现全员管理、齐心协力、人人有责。第四,利用大数据技术,参照使用年限、磨损程度及时调整折旧率,确保每年的折旧额与具体的折旧值相符,折旧金额正确。第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监管,集中调配,降低固定资产的闲置率,严格监管员工调离时疏于盘点、清查、交接导致的固定资产流失现象,降低整体风险。2.4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第一,基建、财务、监督、审计部门各有一套监管系统,并设有系统权限,设立相关管理员的密码,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人的执行权限不同,操作流程也不相同,不利于数据共享。所以各部门应该职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每一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核算、转移、报废等相关工作需取得相关凭证,手续齐全,各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避免出现疏漏。第三,培养利用大数据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的人才,建立大数据管理理念,熟练掌握系统操作界面和录入、核对、审核、报批等实际工作,关键岗位职责不同,责任人不同。第四,实行大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流通,及时传递。在数据化建立过程中保护数据安全,避免数据泄露,妥善保管密码,避免非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入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责任人和各环节的经手人要签字确认,环环紧扣,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得随意更改。

3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行政事业单位应尽快完善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调整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固定资产监督体系,培养高水平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国家财产安全,让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小清.大数据下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学习,2020(23):169-170.

篇3

中图分类号:F6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高校固定资产是指由高校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形式计量的所有权归国家的有形资产。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和实地考察方法,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深入探讨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固定资产的规模必然不断膨胀,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大。由于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高校固定资产大量的闲置和浪费,管理和使用严重脱节,账务和实物也严重不相符,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财政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6号文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

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各高校纷纷成立了专门的归口管理部门,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房产管理处、实验室设备与资产管理处等。同时各高校也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如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公房管理办法、土地管理办法和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便于具体操作。此外,各高校还配备了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高校固定资产实施有效地监管,大大的规范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经过文献调查发现,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文章和学位论文比较少,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研究更是比较薄弱,特别是如何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都需要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2.研究意义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高校固定资产合理、有效配置的手段和途径,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促使高校固定资产发挥最高的效能,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软环境。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制度保障方面

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本文对1990年以来有关部门颁布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但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内容分散到各个法规之中,缺乏专门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并且已经出台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低,不能够很好地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表1 1990年以来涉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办法及规章制度汇总表

2.机构设置方面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考察,本文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其科室职能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由设备管理部门与房产管理部门分担。(2)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与设备管理部门职能有交叉。(3)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般下设综合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公房管理办公室、招标管理办公室等。

通过对实地考察工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普遍存在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弊端,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部门,并且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管理混乱,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权力越位、错位的现象。

3.人员配置方面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专门化的人才,并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两类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一般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整个管理流程的监管。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涉及经济、基本建设、财务、计算机技术、统计等专业。

根据我们对几所高校的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重视一般管理人员和几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有些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只配置了一般的管理人员,没有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或者配置比例不当。

4.系统建设方面

通过考察得知,很多高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或者单一的Excel表格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利用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建立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是个别高校还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或者已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系统功能还不够完善。总之,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功能强大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制度

根据表1的统计,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并且只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没有深入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方面面,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办法和规章制度,尤其缺少专门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所以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专门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及规章制度来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各高校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本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规章制度以及实施细则。

2.健全机制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设置一个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几个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管控优势,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宏观管理以及对其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进行规范和监督。其他各资产管理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对职能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直接的管理和调配。“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能充分发挥归口管理部门的管控优势,其他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防止多部门分散管理、权限不明的情况出现。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健全责任机制以及制定处罚办法,把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管理人员身上并严格执行。责任机制以及处罚办法的制定能很好的约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纪可依。

3.注重人员培训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资产管理部门要尽可能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专人专管。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人数限制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可能无法实现一般管理人员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那么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注重资产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让管理人员尽可能地掌握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经济、统计、计算机技术、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也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使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全新的认识,在思想上不再受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

4.加强信息化建设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系统化、规范化原则。系统化是指建立一套基于全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高校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入账以及报废等一系列环节实施动态管理。规范化是指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设计,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基础数据库建设。基础数据库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只有基础数据库完整、准确、安全,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基础数据的有效管理,能够与相关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数据实现集成与融合,并应具备强大的查询、统计、汇总和分析功能,能针对上级部门的需要生成符合要求的报表。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维护与扩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具备可维护性以及可扩展性,以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实现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系统维护与管理需求同步。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规模的重要指标。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同时,需要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动态管理以及保值增值,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进.试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1).

[2]陈诗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07(1).

[3]陈蜀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5).

篇4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简述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固定资产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支持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成效的好坏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质量密切相关。随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应有所完善与创新,使其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现实状况,确保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应用,在法律法规、标准约束、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广大高校高质量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固定资产集中管理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初步实现了固定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广大高校同样在创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显著,最大限度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挖掘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推动了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阻碍着实际管理效能的优化提升,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主体理念,约束性不足约束性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只有具备约束性的制度体系,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价值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纵观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际,普遍存在着制度体系约束性缺失、导向价值不明确等共性问题,无法在成本核算、维护管理、采购入账等方面发挥应用作用,阻碍着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优化改进。由于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约束效果不明显,无法从宏观层面将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预期效果等进行严格界定,久而久之使资产处置流程、资产划转流程、资产入库流程等形同虚设,执行过程流于形式。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氛围不佳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涉及高校内部多个部门、多个院系、多个教学与科研环节等,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部分因素具有显著的隐性化特征,若辨识与防控不当,极易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低下。现状表明,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行贯彻执行中,缺乏系统宣传,未能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格局,甚至有的教职工对固定资产配置标准、验收标准、赔偿标准等极为生疏,对待固定资产管理持漠视态度,不能够充分认知固定资产管理的全方位价值,严重降低了管理质量。此外,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缺乏目的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3.信息化程度较低,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工具与方法选择方面具备了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固定资产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高校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软硬件建设程度较低,管理软件与系统不完善,更多情况下侧重于静态信息管理,无法对固定资产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共享,无法实现动态化、实时化监控,固定资产录入及统计工作受限,账目核对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路径探讨

1.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意识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任何背离了这一核心要义的制度均将丧失生命力。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求持续旺盛,固定资产类型趋于丰富化、高端化、整体化,只有始终强化制度化意识,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永葆生命与活力。应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任务,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目标、职责权限、方法要求等固定下来,使固定资产配置、验收、搬迁、赔偿等更具约束性,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始终服务于高校行政、科研、教学、后勤等。高校内部各单位应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思维理念,突破僵化固化行为模式,做到既看“账本资产”,又看“实际资本”,真正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作为教学之基、科研之本。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加强固定资产统一协调管理,高校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督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由高校主要校领导担任,统一领导全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提出决策建议,供校务会议、校常委会议进行决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应包括: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布置、监督、检查、指导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各项工作;规划高校资产配置,提出全校固定资产优化配置和使用权界定工作意见,审核高校有关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的配置计划;根据授权权限,对高校固定资产的处置进行审核,报校务会议、校党委常委会议审批;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篇5

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表现出很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归纳和总结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找到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调整,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一、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独立学院数量不断增加,教育生源比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本质上来讲,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也是独立学院办学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反映独立学院运行效率的基本因素之一。另外,现阶段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益一直得不到提高,甚至影响到独立学院正常教学活动开展,急需进行改善和调整。从上述三个角度来讲,开展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陷

通过对于多所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堪忧,存在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造成管理工作处于混乱的局面。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不强。在独立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独立学院每年都会设置专门经费去增大固定资产投资。但是,很多独立学院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固定设备的购买上,忽视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使得很多固定资产都没有能够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表现出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的缺陷。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以附属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没有独立的部门,以分派任务的形式交给其他部门管理人员来处理。一般情况下,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是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模式。但是实际上由于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缺失,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维护工作权责不明确,常常出现内部控制失控的状态,从而难以发挥固定资产的真实效益。

(3)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过于落后。目前,分类归档管理模式,依然是很多独立学院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各个部门负责各个管辖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纰漏,主要反映在:其一,管理部门的数据信息难以实现对接,不利于统筹规划管理工作开展。其二,资源不能够实现共享,一旦出现信息变更,各个部门都可能会从各自部门利益出发,进行账目操作,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失真。

(4)固定资产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面比较广泛,往往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去开展,才能够保证其有效性。但是,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其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难以认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意识上跟不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节奏。其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缺乏,管理技能不强,难以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下去。其三,独立院校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活动,使得其难以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求。

三、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很多急需改善的地方。对此我们应该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使得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朝着高效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1)树立责任意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针对现阶段独立学院固定资产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积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到学院管理的日常议程上去,形成比较浓厚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氛围,为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其二,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教育和培训活动,使得教职工深刻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去。其三,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章程,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此去带动整个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是现阶段独立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对此,我们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依据自身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固定资产购建审批,交付,调拨条理规范,保证一切固定资产的处置都在严格的流程下进行,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其二,制定完善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以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去衡量近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账面与实际不符合的地方,以岗位责任制度进行问责,其三,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维护制度,对于已经失去价值的固定资产,应该依照程序进行更新和置换,使得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得以全面提高。

(3)调整管理方式,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由于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内容繁多,并且处于分散状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管理方式的调整,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增加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投入,健全硬件软件管理体系,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专业系统平台,为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其二,做好系统平台的应用能力培训,使得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人员都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平台,以保证切实发挥系统的管理效益。其三,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促进数据公开,形成资源共享渠道,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处于高效地运转状态。

(4)关注人才发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素质。首先,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独立部门,积极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形成比较稳定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其次,注重开展系列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培训工作,积极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原理纳入其中,使得参与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得以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素质得以提高。再者,积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去,以此去激发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现阶段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缺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我们也需要树立全局意识,统筹规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去。我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国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将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2012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的,新制度遵循了医改意见及医改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打下基础,推进了公共部门会计改革的步伐。但其、实施,是在现行制度存在滞后性和不适应性的现状下,在促进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何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成为医院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下面针对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实际发展状况,简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医院里,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设定独立的部门,管理责任的分配问题上,存在重叠、交叉的现象,管理环节执行率低。目前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属于多部门协作管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加大管理成本。由于资产管理人员不擅长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容易出现账目不符,虚账假账等严重问题,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流程缺乏规范性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都有自己的方法,对待管理中出现的同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导致管理流程进行缓慢,各级管理者执行力低。由于缺乏流程规范性的制约,各个环节容易滋生腐败的现象,不仅影响管理流程的推进,而且容易造成医院经济巨大的损失。建立规范性的流程,不仅可以加快管理效率,而且可以节约管理成本,保障管理信息的准确。

(三)现有人工管理方法落后

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价格差距大,依靠人工管理,难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工作,无法做到及时分析,有效的应对处理。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已成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监督各级管理者行为,规范管理流程,同时能够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为固定资产的核算,做出可靠的依据。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即为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主要是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实行分级管理,同时还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各方面责任予以落实,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医院的相关责任部门要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工作,并且将清查的相关资料数据记录详细,上报相关部门,这一操作主要是方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时更新医院固定资产保存信息。

(二)规范运用科学核算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传统的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通常将固定资产归划为会计报表中的初始价值,这一规定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与不科学性。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医院经营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医院的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耗损,甚至是报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固定资产发生减损情况。在传统的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只要不被放弃使用,其在会计报表中的价值记录就不会被改变,但是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已经耗损,就此会计报表中保存的会计信息失真。失真的会计信息使会计报表失去相应的利用价值,其不能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科学、不全面。医院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核算制度,只有正确科学的核算方法才能够准确的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信息,才能够评估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化,促进医院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三)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传统的人工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医院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就此医院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是将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高效化、系统化。计算机的应用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从传统的静态逐渐转变为动态管理,随着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工作的进行,计算机能够实时记录与更改信息,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准确化、实效化。同时计算机的使用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共享,能够使医院的相关部门同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保存情况,就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不仅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依靠电子信息系统管理,为固定资产的核算提供更客观的数据依据,而且可以为医院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提供帮助,同时还能够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为塑造医院在人民群众心良好的医疗形象做出重要的贡献。我相信,在未来的不久,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会得到来自社会越来越深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保廷.基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2(5):129-130

篇7

一、新会计制度变化要点分析

(1)将原先的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设置了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在核算的内容方面,与原先的会计制度的核算内容基本相似。在进行转账的过程中,对于医院来说,需要将原先账目的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目余额中。除此之外,新会计制度还设置了受托资产类型的会计科目,在医院实行新会计制度时,原先账目设置属于新会计制度的受托资产,需要将受托资产的金额及时转入新账受托资产的会计科目中。(2)新会计制度对于医院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处理。医院实行的新会计制度,设置了待处理资产损溢的会计科目,其中该项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先会计账目的核算内容上基本类似。然而在进行转账时,医院的会计需要将原先科目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的科目转入新制度下的待处理资产损溢会计科目。(3)医院需要实行补提摊销。对于医院而言,需要将未实施新会计制度的无形资产进行全面的核算,全面核查医院无形资产的具体使用年限以及正常使用的年限。在医院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以后,进行计提摊销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摊销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的会计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进行计提摊销。(4)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实行的计提折旧。在原先的账目中,医院没有对未计提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因此,就需要全面核查医院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可用年限等。当实行新会计制度之后,还应当对未实行资产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且依照相对应的计提折旧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会计科目等。(5)医院管理和新会计制度相互结合。在医院新会计制度管理期间,医院内部管理职能单位应当有效配合,当实施工作的时候,根据新会计制度加以调整,严格监督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折旧使用和新会计制度要求相符合,做好有关的培训工作,进而更好地落实新会计制度。

二、新会计制度中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

(1)没有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相关意识缺乏。目前,在医院运行期间,存在着一种最为明显的现象便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缺失。医院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基于此,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之后,管理人员一味推卸责任,致使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无法追溯。再加上医院中的机械设备购买和设备科室职责不清晰等,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受到了约束,没有办法正常开展。另外,医院固定资产理念的缺乏对于医院考核以及监督等工作的开展均有着不良的影响。(2)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环节有待进一步强化。要想将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体现出来,就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力度。不过,从医院固定资产实际管理情况上可以看出,整体效率并不是很好,通过探究来看,大体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注重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随意性。现阶段,当医院对设备、药品等物资进行采购和配置的时候,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有着一定的随意性,经常发生重复性采购或者是设备闲置等不良现象。在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虽然引进了诸多的器械设备,可是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之后,并没有加大对医疗设备和机械的维护以及管理力度,有关工作落实不到位,这样的话,不仅不利于医疗设备性能的提高,同时还会出现成本过度支出的现象。在对医疗设备进行采购的过程中,有的人员没有从设备整体价格和性能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也没有遵循规范性要求来使用设备。一般情况下,在高价格购买了设备之后,这些设备通常是处于闲置状态。第二,固定资产核算不到位。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在平时的使用中,价值会逐渐延伸到医疗服务工作中。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不同类型固定资产价值的评估作业,提升固定资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这样一来,既能够提升固定资产的价值,还可以达到固定资产增值的目的。不过,大多数管理人员对于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不强,无法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三、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阶段,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促使该项工作有效开展,而且,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离不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辅助作用。在核算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除了重点探究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时间之外,还需要从固定资产以及市场运行现状等方面入手,折旧评估固定资产。其次,为了将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医院需要实施合理的财务预算工作。遵循规范性要求来购买设备,再经过多方面对比和分析之后引进相关设备,降低随意性购买设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然后,在采购期间,保证合理性和规范性,在满足患者就诊需求的基础上维护医院利益。最后,各个科室之间加强沟通以及交流,以免发生账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2)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提升管理意识能够降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期间出现问题的概率。医院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只有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指导下才可以高效运行,管理人员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助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良好开展。基于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背景,医院应当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如果发现了固定资产中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就需要及时找寻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改进不足之处。(3)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关键便是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其是提高资产管理意识的一项主要方式,本身产生的作用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首先,确定固定资产管理单位内部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加深各个人员工作区域的紧密联系,并且还要有不同的分工,也就是说,员工必须在相互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来实现管理目标。再者,严格规范好各项管理流程,一旦没有规范性的流程作为相关的参考依据,有的人员会因为责任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履行职责。待完成管理环节的监督控制工作之后,医疗设备的保存、维护以及报废处理等情况,都能够有效实施,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账目实际情况不相符现象的发生。最后,落实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相关制度,医院需要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具体了解固定资产的数目以及实际使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当科室负责人员职位调动或者是离职之前,务必做好固定资产的交接工作,以此理清固定资产包含的要点内容。(4)对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加以创新和改进。从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点内容可看出来,固定折旧处理工作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以往工作中,医院只是根据医疗器械设备、资产的使用时间,采取传统方式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计提,并且做好相关的分摊处理作业。不过,新会计制度对于医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在固定资产管理期间应当将周转率体现出来。其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关键,医院实际收入和平均规定资产净值比例可以获取准确的周转率。一般来讲,当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的时候,医院固定资产使用也就越来越充分,效益也就更高。(5)制定资产管理考核奖惩体系。医院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考核力度,把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引入对资产使用部门进行考核的内容中,使其和科室绩效考核绑定,并且资产使用部门还必须将资产管理具体落实到个人。资产管理机构定期考核各个科室的资产管理情况,并将最终的考核结果反馈给财务科,财务科把资产占用、维修开支情况转换成数据,放到科室绩效体系考核环节中,成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对经济效益突出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定期公布结果,以此激发医院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实现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基于新会计制度的落实背景,需要有效借助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和方式来实施工作,在提升固定资产使用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支出,从而达到医院稳定运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当前时期,我国的医院大部分都属于公立形式,而在公立医院当中,固定资产也在医院总资产当中占据很大比重。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要想如期推进以“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为目标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就需要充分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一、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

(一)管理目标

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通常是为了实现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安全化使用以及确保医院固定资产不会出现闲置现象,增加房屋、器材等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公立医院希望用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帮助医院带来更多的效益[1]。

(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从1987年美国的相关部门就已经对内部控制做出了具体的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所在,也公布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更加可靠的完成财务报告等一系列消息[2]。而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各个管理部门,使其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当中能通力合作。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内容与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间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在内部控制中要严格确保账实一致,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监督固定资产的合适使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国内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管理行政化

作为国有事业单位,我国在公立医院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政府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公立医院当中没有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特征而是采取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相关措施。公立医院行政化的管理特点使得医院内部的工作效率低下,从消息沟通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达不到公立医院现行发展的要求。而且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所受到的管理非常多,来自政府及监督部门的各项管理使得医院无法自行制定管理体制,对于资产的管理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做出改变[3]。

(二)管理流程不规范

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也并不完善,缺乏规范的相关制度。一些部门在申请医疗器材的时候并没有正规的申请手续,存在着设备因不正规操作而损坏的现象,而医院在更新和维护设备上将又花费一笔经费。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折旧或报废方面的手续上也存在漏洞,缺乏完整的审批手续,甚至出现固定资产即使被不自觉地转移到院外医院方面也难以发现的情况。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采购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对采购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公立医院在医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中却缺乏科学的监督和管理,对医用设备投入前往往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事后则缺乏效益跟踪分析,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使得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4]。

(三)监督与奖惩机制不健全

公立医院之中存在着固定资产的浪费现象,一些医院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的使用权限,医疗器械的随意使用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缩短、维修率高等问题。而医院的奖惩机制也不健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对员工缺乏约束,而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往往产生懈怠心理,没有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对内部控制的应用

(一)利用内部控制建立监督体制

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利用内部控制对管理人员的束缚,使管理人员履行在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护等环节的管理责任。建立有效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帮助财务部门按财务管理规范切实做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督促维护部门及时的对医疗器材进行维护修理[5]。内部控制促使公立医院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既能保持部门的职责独立,又能实现资源共享,并相互监督,从而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二)完善岗位竞争机制

公立医院还需要积极建设医院的管理岗位竞争,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竞争机制。通过岗位的严格考核和筛选,挑选出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增加更多的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医院方面还需要根据内部控制体制当中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岗位上作出定期的绩效考核,通过对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检查,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状况。同时建立岗位激励竞争机制,工作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与资金或升职的奖励,工作懈怠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予以批评[6]。通过岗位竞争制度的建立,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也使得工作人员在受到鼓励的情况下对工作更具热情。

(三)增加公共信息披露和共享

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引导下,公立医院要想提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需要对医院的公共信息进行披露和共享。医院的会计信息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调节和控制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开放医院的相关会计信息,从而加强医院管理信息与外界的沟通,同行业之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有效共享和相互学习使得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更快。而医院公共信息的公开与披露使得公立医院得到更多外界人士的关注,不仅能反映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状态,也能有效的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对其工作行为产生约束。公立医院的公开透明为其在社会当中无形组建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监督体系[7]。

(四)应用内部控制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医院对内部控制的应用要求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要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一致,医院方面需要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也放置到医院整体的内部控制当中。而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需要完成固定资产的事先评估与管理当中的控制,还需要做到在管理工作之后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公立医院要关注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岗位职务及职位风险,建立规范的自我检讨机制,及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清理、报废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并不断在业务流程的管控上改进提高。内部控制要求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建立起共同的目标,各个部门之间朝向一个目标努力,以此来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实现的几率。医院方面还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监督平台,使得医院内部的员工能够通过监督平台进行沟通,并在平台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监督意见和改善意见。医院派遣专门的反馈人员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医院将从意见当中选择合理且适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积极施行。

四、结论

完善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符合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要求,也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保持公益性的必要条件。公立医院对内部控制的应用使得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保持公立医院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其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晓燕.内部控制机制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18):111.

[2]陈兆列.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审计中的应用[J].西部财会,2014,08(08):74-77.

[3]阮静.新医疗改革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创新探讨[J].科技视界,2013,03(18):123.

[4]盘晓灵,宋伟奇.浅析当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09):207-208.

[5]杨长淑.探讨新制度下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23):110-112.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院改革也逐步深入,进入了关键阶段,而县级医院改革是我国医院改革的重心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与器械不断更新,县级医院的运营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也大大提高。然而,随着医疗设备的购置逐渐增多也对我国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暴露出诸如制度建设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理顺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并最大化地发挥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医院治理研究的一大新

热点。

一、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大多数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都有一定的管理制度与规章,但大多数规章都浮于形式,难以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产生实际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权限缺少明确的规定,我国县级医院近年来掀起一股购置热潮,却疏于对新购固定资产加以管理,“重购置轻管理”现象较为普遍。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于相关主体在固定资产的购置、折旧、报废等环节上缺少依据,出现了诸如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医用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等乱象,加大了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造成了国有资产与医用资源的损失与浪费。

(二)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

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是内部管理机制的设置不够合理,分工不够明确。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装备及维护、设备折旧、设备的估值与报废等一系列的步骤,而每个步骤都可能涉及医院内部的不同部门。而当前我国县级医院一般都设有设备科来管理医用设备,而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却由总务科管理,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则分配给具体的科室各自管理,这暴露了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机构与职责混乱的现象,由于在固定资产的维护、折旧与使用等分属不同的部门,难免会导致沟通不畅、相互推诿的现象,最终导致我国县级医院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毁坏率与失修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最终表现为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源被大量浪费。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

县级医院改革的一大宗旨就是让县级及以下的群众能享受到经济与医疗发展带来的便利与福利,最直接的渠道就是通过购置新型医疗设备、引进新的医疗人才来实现。但目前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却存在大量闲置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率较低等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县级医院在购置与处置固定资产时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监督。医院为应对医疗水平的提高与业务范围,应适时购置新型的设备,但当前对新购设备缺乏必要的评估与论证,相关责任人急功近利,或者出于其他目的而盲目购置大量固定资产,最终导致使用效率低下,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较为混乱

当前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数量与种类增加较快,大量的新型医疗设备与器械被采购,这对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方面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处置的会计处理日益复杂,而相关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较为有限,导致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较为混乱,出现了账实不符、折旧计提不准等问题,对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缺少审核与监督

随着医院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淘汰,医院的固定资产处置现象也逐增多,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处置缺少必要的审核与监督程序,医院固定资产的处置,尤其是医疗设备的处置,应先由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估值与评估,并按照国家的固定资产处置规定进行处置,但我国目前的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处置大多由内部总务科科室进行处置,随意性较强,缺乏必要的监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与医疗设备浪费的风险。

二、改进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县级医院不仅要在设备、仪器、人才引进上加大投入,配套的管理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管理医用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进一步结合自身的情况,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应只是浮于形式,而应该具备具体、可行的特点,应建立起一套从固定资产的购置、装配与维护到其使用、折旧、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规范透明。减少医院内部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与处置环节的随意性,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制度,才能为日常管理提供规范与约束,切实解决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二)优化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分配

当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都涉及总务科、设备科、财务科及各使用科室,但很多情况下对以上几者的权限与职责分配却较为模糊,各科室都希望掌握设备的选购权,但对于设备的维护与日常评估却相互推诿。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职责分配,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其中,总务科应对房屋建筑、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实行登记管理;设备科应负责固定资产采购与维护、处置工作,对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登记资产明细;财务科则应对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完成固定资产盘点、集体折旧等工作;而具体的使用科室则应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日常维修,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维修状况及时地在固定资产卡片上予以记载。

由此可见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权责的重叠,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也加强相互制约。如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科应负责固定资产卡片的制作,并提供一份给使用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记载,财务科则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查,及时入账,保证账实相符。只有各部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划清权限,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有条不紊,真正提高县级医院的运营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

(三)规范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进行科学评估

目前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较为随意,评估过程较简单、浮于形式,甚至不评估而直接购买,导致资源浪费。要改变这一现象,在购置相应固定资产前事先需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最终决定是否购置。在固定资产的购置评估中,需要综合各部门的意见,其中包括具体科室对于拟购设备的使用需求、财务科对拟购设备的采购成本、设备科对拟购设备的采购渠道等进行综合评估,若确实是医院发展所需并且医院在财务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则可以考虑报经上级审批购买。同时,在购置相关固定资产时应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对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应上报,并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并坚守纪检部门与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杜绝私下采购,事后报备的

情况。

(四)规范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工作

我国县级医院中“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环节较为混乱,如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盘查、折旧上未能做到账实相符,不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2012年,我国为解决各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出台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累积折旧”这一科目,加强了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因此,我国县级医院应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并按月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处理,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中。

近年我国县级医院采购了大量新设备,固定资产种类与数量大幅增加,部分设备更是价格昂贵,因此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也更加复杂化,计提过程较为繁琐。因此,要加强对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到及时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与数量、损耗程度,保证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各项核算能准确、及时完成。

(五)加强对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监督

由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我国县级医院大量固定资产被处置,但我国县级医院的管理在固定资产处置上较为混乱,固定资产的处置过程往往缺乏监督,随意性较强,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失位,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应遵循国有资产处置的步骤,应先由具体使用的科室填制报废申请单,并按规定流程获得审核批准,准予报废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入库待统一处理。分批、分类按国有资产处置规定,由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投标、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资产的出售与置换。固定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残值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议成立资产处置监督领导小组,由监察、审计、财务、工会等部门人员组成,参与总务科资产处置的监督,确保资产处置的合法、合规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三、小结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院,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则是县级医院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效地将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投入高效地运作中,可以大幅提高我国基层的医疗卫生水平,大大提高县级医院的竞争力。加强对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将相关固定资产的作用发挥出来,也可以提高我国社会的医疗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萍.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研究,2011,04:44-46.

[2]谢立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02:79-81.

[3]彭维霞,童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J].企业经济,2014,04:76-79.

[4]雷志勤,徐静.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04:83-84.

篇10

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是油田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物质基础,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科学核算以及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油田企业资产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然而固定资产管理在油田企业管理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涉及部门多、领域广,需要各个部门协作共同完善管理方式,以为油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所以必须要通过多种手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构成及重要意义

(一)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的构成油田企业是一种采掘型企业,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常规固定资产以及递耗资产,其中有在生产活动中直接生产原油等产品的油气设备;针对油田生产的相关技术服务装备;原油等产品的加工炼化设施等。比如油田企业名下的油水井、原油储罐、管道、房屋建筑、供水供电设施等,只要是为油田生产而服务,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实体物体基本上都属于油田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在财务以及会计管理中都要将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损耗、变更、处置等进行管理和记录,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二)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油田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组织,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从多种角度出发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多种定义,不过总体来说固定资产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实物一般有建筑厂房、生产设备、交通工具等有形资产。而在另外一方面,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相比于其他资金管理来说具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要求工作更加严密。而在油田企业的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首先油田生产活动比较依赖厂房和设备机器,而且其产品的储存也具有固定资产的性质,所以油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对复杂。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将有利于提高油田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有利于为生产和劳务活动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问题现状

(一)固定资产使用与处置部门权责不明。当前我国的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中存在管理失效、权责不明的现状,致使油田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责任不明确。现阶段很多油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由行政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共同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成员组织,这就很容易导致权责区分困难,具体责任难以落实到个人或部门,使得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存在严重的漏洞[1]。(二)缺乏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由于油田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虽然在使用固定资产方面相对给予重视,但对其控制程度不够,经常忽视闲置以及低效的固定资产设施。这种问题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是油田企业内部缺乏全面以及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在油田企业长时间缺少清点、对账和监管的背景下,就导致了固定资产资源浪费、占用成本费用高、甚至出现账面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的现象,所以当前油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存在比较严重的弊端[2]。(三)内部审计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油田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就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油田企业管理者忽视了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且在“重钱轻物”的传统观念中,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没有指定科学的计划和预算,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极低,造成油田资源浪费,其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三、解决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油田企业管理者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管理方式首先要保障管理者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要提高领导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核心。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使用及处置部门,深入落实权责一致制度。比如可以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从宏观角度上把握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在决策层面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预算以及内部控制,将各个职能落实到个人,形成有序的管理链条。同时油田企业还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构建上下联动、协同保护和利用的管理格局。提高全体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充分的保障固定资产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分工,形成全面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使用单位以及处置单位要加强沟通交流,以便于合理的利用固定资产,提高其管理效果。(二)强化内控管理制度。油田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要强化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力度,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各项固定资产管理活动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比如油田企业可以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将所收集到的信息绘制成工作报表,并与账面进行核对和审查,充分保障实物与账面相符。其次是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障其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和功能。同时也便于计算折旧、折耗等资产损失。最后是要严格保障固定资产安全,避免出现人为损坏或者不法分子偷盗等行为,确保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以及使用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开展。(三)加强财务监督,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方式。油田企业的财务部门要针对固定资产做好会计核算,要科学准确的处理资产增减账务,严格履行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的审批核算流程。此外还要加强会计监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财务控制制度,以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缺陷。最后即是为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处置和使用,要通过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制约和约束,保障固定资产能够充分的发挥创收作用。另外还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即是要建立常规清查和盘点制度,尽可能的减少闲置资产,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租赁、出售、报废处理等进行全过程监督,以免发生账物不实的现象。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固定资产的评估工作,严格遵守油田企业既定流程的上报程序,最大限度的降低油田企业固定资产出现流失或损坏。(四)加强油田企业各部门协作。油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涉及范围较广,与很多部门都有较大的联系,因此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就要促使各部门联合协作,强化各部门以及组织机构的分级管理,细化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同时油田企业要深入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促使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处置都有规范的制度和机制作为保障。而且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审核、清查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首先要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与资产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等进行明确的职能划分,制定具有规范性的联合管理制度,确保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的每一个管理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五)加强日常监管,避免固定资产流失。油田企业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主要是通过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盘查,而且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针对闲置固定资产要充分考虑其再利用的价值,立足于现状发展,预测未来发展需求,以发挥固定资产的长远经济效益。此外在日常监管中如果出现管理机构变更或者是管理人员调动,要充分做好固定资产记录工作,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转移、变更、租赁等活动流程,做到每一项变动都有据可循。同时在出借固定资产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评估租借效益等可行性论证工作,实现物尽其用。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日常监管登记,对固定资产的流向以及使用程度进行实时掌握,防止固定资产出现流失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股东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方式,要从制度、机制层面落实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因此油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具有丰富的制度性,通过科学的会计核算方式以及管理手段提高油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以提高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油田企业的经营结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