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竞技运动的好处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7 10:09: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竞技运动的好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竞技运动的好处

篇1

那我们如何应对这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田径教学呢?

第一、通过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田径运动的价值。古时代的人类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依靠跑、跳、投等技能与大自然进行较量,取得了胜利,才赢得了生命的存在。他们把体育视为伟大的教育,作为人类特殊的文化现象。

第二、教师要人性化选择田径教学内容。由于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而身体索质全面发展的水平越高,对于各项运动的技术发展和成绩提高也越能起积极的作用。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和开发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从事田径运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其它运动项目的兴趣,在从事其它运动项目学习时,培养学习田径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充分挖掘运动潜能,从而为孩子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通过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田径仍然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基础体育课程,在培养竞争意识、激发人的自信心和争胜情感、磨炼意志、战胜自我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基础。在新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当前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把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从思想上认识到田径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不能因为田径表面的“枯燥无味”而砍去田径项目,也不要应其难度大、学生不喜欢就迎合学生好逸恶劳的心理。

第四、弱化田径的竞技作用。田径运动具有竞技和健身的双重属性,包括了走、跑、跳、投等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因此,它有着其它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全面健身价值。作为体育教师应突出田径的健身属性,突破田径原有内容中竞技项目的局限,努力拓展和开发田径的娱乐、健身项目,使其成为一项学生乐于接受的体育课程。如竞走可改变成慢步走、快步走、退步走等内容;投掷可改变成掷沙包、实心球等,或掷远或掷准;跑可改变成多人的绑腿跑、后退跑、负重跑等。

篇2

一、前言

人类的游泳活动源远流长。从地球出现最早的人类开始,人们就在布满江、河、湖、海的地球生活。我国很多城市分析过游泳运动开展现状,现在很多发达城市游泳运动开展的很快很好,对体育市场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游泳运动是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与一体的群众体育不可缺少的体育项目。游泳是最好的有氧运动。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人体90%的体重,释放关节压力,刺激淋巴排毒。同时,游泳是肺部保健的首选运动。由于其活动量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而且没有身体的对抗性接触不容易受伤等特点,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而成为大众健身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从整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参加游泳健身人的数量还低于一些发达国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较为复杂。近些年我国游泳运动的普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游泳运动对人体健康的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目前研究游泳对人体健康的促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以后游泳运动的普及、推广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二、游泳的含义及分类

(一)含义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技能。

(二)分类

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竞技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称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称爬泳/自由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

三、游泳对婴儿健康的作用

婴幼儿游泳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可能的或是根本就没有听说。但国外却在很早就在重视婴儿游泳。我国现在只是刚刚起步。科学证明游泳对婴儿的健康非常有帮助的。广州一妇产科医院就推出了一项新生而的服务项目,新生儿每天进行一次游泳每次10-15分钟.该医院已有100个新生儿试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已证明:婴儿出生若进行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与水环境接触的适应期,不但有利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而且对婴儿今后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1)能尽快适应”内””外”世界的不同。胎儿从子宫内到宫外经历了人生中翻天覆地的变化.胎儿在宫内全身泡在羊水中,不用肺呼吸,而出生后开始起用各种感觉器官感受世界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婴儿出生后,让其保持一段时间与水的接触,可以使其更快地完成过度.

(2)能刺激脑神经发育良好。水环境的刺激可以更好地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使掘神经发育又快又好.

(3)能增强新生儿肠胃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使体重增加的速度加快。

(4)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减弱了自身重力对血管循环的影响,为新生儿的心脏工作减轻了负担。

四、婴儿游泳注意事项

为了婴儿的健康发育和安全,在游泳之前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安排。根据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确定是否可安排游泳。

(2)下水前应该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如水温,水制等)。

(3)根据婴儿具体情况控制好游泳时间,不能过长一次10-15分钟为益。

五、总结

游泳能磨炼人的意志,而且也是锻炼身体好方法,应该大力推广,不仅有利于全民健身,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了我国的游泳水平,同时游泳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的运动,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虽然游泳对婴儿的好处多。但也不得盲目让婴儿游泳,应该在相应的医务人员和教练员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儿童时期是人的一个重要时期,游泳在儿童时期应该多注重在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进行专项练习。

参考文献:

[1]侯春丽.游泳与健康[J].游泳,2002.

篇3

高校篮球运动的文化特点

篮球运动最初来自美国校园,慢慢地成为很多国家的学校体育项目。以CUBA为主体的篮球运动使得中国高校掀起了一股篮球文化热,使篮球在高校校园得到普及与推广,篮球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篮球运动文化特点表现在:一是篮球渊源文化。篮球运动最初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的。游戏其实就是人的审美的自由活动。二是篮球发展文化。篮球运动由最初的游戏发展到后来的竞技运动,使得很多相关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走向现代化。比如篮球队员更高、更壮;篮球竞技规则更为完善;篮球战术风格更明显等。三是篮球人文文化。篮球运动是以人的参与为中心的,运动场上的教练员、运动员、球迷等都是其组成部分。人文文化其实是人文关怀,运动场上队员与裁判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四是篮球市场文化。篮球比赛的观赏性强,很容易带动体育用品企业、体育赛事赞助、电视转播、球星、赛场广告等行业的关注。世界性的大型运动会不仅让中国队员走向世界,也推动了篮球事业的发展,为相关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篮球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与体育精神产生深远影响,形成稳定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校园文化融入了文化、娱乐、健康等多种因素,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一)篮球运动促进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发展

篮球运动涉及到体育精神、体育道德风尚、体育观念、体育宣传等方面。其中体育观念是人们在观赏或参与体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健身、娱乐、心理、道德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好的体育观念会正确地指导人的体育行为。篮球运动运动量大,身体各机能要承受一定的负荷,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篮球运动由娱乐作用,同学们一起参与篮球运动,在愉悦的氛围内能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体育精神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的品德。当今的篮球运动已完全超越了起源时的游戏性,能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它的价值已超越了健身、娱乐的需求,成为社会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和电视使得篮球运动也走出国际,走向全球化。世界性的大型运动会,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视就可以即时看到全国各地的赛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球员所在的球队的赛事。喜爱篮球的学生关注篮球,会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知识的了解,追溯篮球运动出现的源头及发展的历史,对篮球运动及相关运动的宣传开始感兴趣,也即是说对与篮球相关的方面都想了解,都感兴趣。同时在关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还慢慢地认识到体育精神是胜不骄气不馁的体现,赛场上不仅要竞技,更要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体育道德观念,逐渐地使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为自身的一种自觉的行为。篮球运动过程中会对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与道德风尚,这些积极地影响会不自觉地影响到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发展,从而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篮球运动促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篮球运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包括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等方面,这构成了篮球运动的物质文化。如果没有好的体育场地与体育场馆,不能保证在任何天气下都能进行体育运动的话,就不可能建设好的体育文化。但这并不是说,只要选一块地然后建个像样的体育场馆就行了,体育场地及体育馆的建设要根据实际来定,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场馆的作用。一些运动项目如羽毛球运动会受到天气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不便于在学校内广泛开展,健美操由于特殊条件的限制,学生不便于广泛的参与。但篮球运动所受的限制较小,场地建设时投入较小,一旦投入可以长期使用,不需要经常花力气维修保养,很适宜学生在业余时间作为日常性的运动项目参与。所以在全国所有的高校中,我们都能看到篮球场地,并且它的利用率也最高。篮球运动所需的这些条件在无形中会促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三)篮球运动促进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发展

篮球运动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运动也变得轻而易举,为举办相应的篮球比赛提供了多种可能。篮球运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团结、合作、竞争、对抗等因素,所以,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品格的形成,篮球赛事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篮球运动能够在全世界广泛地普及,除了给参与者带来身心方面的好处外,还因为篮球运动具有很高的娱乐性、便利性。参与者除了能获取运动带来的快乐外,还可以锻炼参与者的耐力、速度、灵敏度、弹跳等身体素质。

篇4

对老百姓而言,锻炼时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这是因为有氧运动强度相对较小,机体各器官的负荷相对也小,不易出现伤害事故,而又能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对有训练基础的年轻人而言,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承受剧烈运动的能力,提高竞技运动的水平,则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无氧运动。

可通过测心率更有效地进行有氧运动,最简便的方法是计数脉率。可以像医生把脉一样,计数30秒钟的脉搏次数,乘以2就得到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即脉率。有氧运动的适当脉率为(220―年龄)×(60%~85%)。如35岁男子,他锻炼时的心率范围是多少呢?首先,我们用220减去他的实际年龄35岁,得到一个数为185;再用这个数乘以(60%~85%)就得到了一个范围,下限为111次,上限为158次,这就是这名男子在锻炼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时每分钟应达到的心率范围。

篇5

水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人体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营养物质的运输、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渗透压的维持以及体温的调解都离不开水的作用。而且人体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的产生和运输也离不开水,科学的补充水分对提高运动人员的运动水平和加快运动员的体能恢复以及日常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因此,科学的补充水分对人体特别重要,因得到我们极大地关注。

1.水的生理意义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1.1 水的生理意义

人的体重 60-70%是水。水与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等构成了人体有生理功效成分的六大营养素。人体各组织器官都含有水分,血液含水量约83%,心脏含水量约79%,肌肉含水量约75%,肝脏含水量约70%,骨骼含水量约30%,并且细胞内液占体重的百分比约45%,血浆占体重总量约5%,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15%,体液广泛分布在细胞的内外。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人体若失去水分达20%以上,生命的活动将无法正常维持,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命。

1.2 水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

1.2.1 水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整个过程,水的溶解能力很强,并且有很大的电离能力,可使人身体内的水溶性物质的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的离子状态存在;又因为水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所以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循环以及排泄的过程中可以加速帮助营养物质的运送以及废弃物的排泄。

1.2.2水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其器官都包含水,用来保持它们正常的生理形态。如果缺水,则细胞及器官的生理形态将发生改变,血流也将减缓,体内代谢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新陈代谢活动降低时,将导致体内器官的工作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运动人员的运动能力,降低他们的比赛成绩。

1.2.3水保持着人身体的一定血容量――人体的血液含水量大概为83%,如果身体大量丢失水分,将会使血溶量降低从而产生低血压,则影响着人体的每个器官,尤其是心脏、肾脏、大脑的机能水平,所以在运动中失水对人体的器官和运动能力影响较大。

1.2.4水对控制人体体温的平衡起着重大作用――水的比热值高,每克水升高或降低10度,就需要一千卡热值。由于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在代谢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可以被水吸收,就不会使体温明显升高;如在夏天温度很高,体内热量可随水分通过皮肤蒸发出来,用来维持人体体温的稳定。

1.2.5水在人身体内起着剂的作用,水是肌肉、关节以及体腔的剂,由于水的粘度小,使接触面,运动的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损伤,并且对人体的组织还有器官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以及保护的作用。

2.失水的危害

运动中的身体丢失的水分主要与运动的负荷相关和运动所在的环境,运动时的负荷越高,运动时所处的环境的空气流动性越差,身体丢失的水分就越多。例如进行中低等强度的慢跑,身体出汗丢失的水分大概为500毫升;若是运动的强度提高,身体内流失的水分就可能会接近一千毫升。

运动过后身体内大量流失水分应该及时给予补充,不然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缺水甚至脱水,血液将会变的浓稠,黏滞性增加,体温上升,脉搏加速,不但影响运动者的运动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其身体的健康。失水量为人体重的2%时是轻度脱水,表现是口渴;当脱水达体重的4%时,会引起脱水综合征,表现是严重的口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很疲劳、体温上升等;当体内的水分继续失去达体重的6%-10%,则是重度脱水,会引起肌肉痉挛、恶心、容易激怒、食欲不佳、代谢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幻觉和昏迷。另外,脱水还易导致肾脏的损害,引起肾的缺血、少尿、血尿,导致泌尿道结石等。

3.科学补水的原则

运动期间科学的补充水分应该分为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三个阶段。

运动前补水,要充分,但不能过量,应遵循足量足时的原则,既保证充分的液体量和足够的身体吸收、调节时间,使身体组织细胞能预先充分水合,减轻运动失水程度。如果一次性喝入大量的水,反而会引起身体内体液的稀释,血容量会陡然增加,导致心脏的负担过重。并且,大量的水留在运动者的胃中,既会影响隔肌的升降,妨碍呼吸,加重肾脏的负担,又会使体内的盐分进一步丢失,导致电解质的紊乱,让人感到不适,降低运动的能力。

在运动前的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补充三百毫升的水,能够减少体温的上升、延缓脱水,在温度高的时间,还应该另外补水300毫升。这样不但可以保持身体内水分的平衡,还不会加重心脏和胃的负担。在准备进行运动的前10-15分钟,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以提高体内水的临时存储量,对保持人体运动时的生理机能有很好的作用。这样不但可以使体内的细胞保持最佳的水合状态,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将身体内多余的水排出身体外。

运动中一次的补水量不能过多,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使身体慢慢得到水分和无机盐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动态平衡。这样既利于吸收,又不会让胃部膨胀,阻碍隔肌的活动,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科学的补水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可以在每回组间休息时补充水分,大约25毫升上下。也可以每隔5分钟左右喝一次水,每次的摄入量不超过100毫升。水最好是温开水,即使天气炎热,水的温度也应在5到10摄氏度之间,不益喝冰冻的水。

运动过后,尤其是在吃饭之前喝大量的水,会使胃液稀释,影响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和吸收,对身体不利。因为运动中丢失了过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在剧烈的运动后应该饮用含糖3%-6%、含盐02%-03%的混合溶液,补充的液体应该大概是出汗量的15倍左右,这样体液才会尽快地恢复平衡。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运动后不适合大量集中的进行补水。短时间内喝入大量的水虽然可以消除一时的口渴,但是尿量以及汗量会上升,会加速体内电解质的流失,反而会加大心脏和肝肾的负担。此外,运动后还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钾、钠、镁等微量元素。

4.结语

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做到很好的科学补水,在运动之中合理的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保持住较好的竞技水平。水不仅仅是保证人体机体能够进行正常运动的必要因素,也是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的必备品。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还要科学、有效、合理地补充人体内所丢失的大量水分,来保障人体的各项技能和生理的正常功能,来达到在体育运动中科学的强健身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的最终目标。(作者单位:1. 成都体育学院;2.湖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邵爱洪,探析体育运动中的科学补水[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30期

[2] 许亚忠,竞技体育运动中的水平衡及合理用水[J],文教资料,2006年9期

[3] 杨杨,如何在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17期

[4] 张勋 张宁,篮球运动员运动补液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6期

篇6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小学课程设计不断进行改革,在体育课程运动训练的教育观中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清感变化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在对学生的关怀中不断加深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一、目前我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笔者对某市不同区域的部分小学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发现随着目前我国新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提高,部分小学逐步转变人才培养标准,不仅仅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考核,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越来越元化,课堂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考核的内容已不再是单一的期考,还增加了课堂考核,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也有了全新的定位。课堂训练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教师、学生、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具有公平性、标准性的特点。此类课堂训练考核方式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加强了体育运动量,在互相交流过程中加深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相对于单一的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课堂训练考核更具备客观性,不仅仅是局限于期末一次性的教师评判。

二、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前进过程中的弊端,需要冷静思考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存在形式化和低效化的根源,为提升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训练教学的有效性寻找原因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观点:

(一)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不及时

传统的教学思想在多数不发达城市和地区依据普遍存在,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我国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城市和地区,其小学教学模式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于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设备和教师队伍条件存在局限性,大部分小学体育教育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与学生升学的标准不相挂钩。因此,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好动的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表现较为积极,而部分文静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除了教师要求的基本体育热身运动之外,在自主运动时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其次,由于部分贫困地区,缺乏基本的体育运动器材和场所,如篮球场、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气排球等器材,学生因经济能力有限亦无法自费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失去了部分体育运动的条件和兴趣。

(二)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化主义盛行

教师的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之处落实学生的体育教育。但由于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体育教学敷衍其实,基本是在体育课堂开端要求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要求学生自由活动,并不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由于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处于初级水平,对很多项的体育技能的了解不足,盲目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休克等问题的产生。其次,教师带领班级学生进行体育竞技等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部分性格内向或胆怯的学生在进行体育竞技训练中获得更为开放的思维,个人的勇气得到提升。因此,形式主义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以予以修正。

三、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方法、调查访问分析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足的问题、教学方式形式化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操热身运动教学,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还有有技巧地增加学生训练项目。体育运动的类别多种多样,教师可在每节不同的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如第一周的体育运动学习球类技能;第二周的体育课堂进行跳绳类别的技能训练等等,以此类推,在整个学期中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从中不但学习了多种体育技能,还增强了个人的体质健康。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育应以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为主

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掌握基本动作为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术的个人形式成绩。教学的根本在于帮助学生学习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体育课堂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可通过体育竞技或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体育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记运动产生的疲劳,自不断的游戏比赛中,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好处,逐渐形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热爱运动的好风气,从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四、总结

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小学教学考核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应试考核已不再是学生成绩认定的唯一标准。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朝着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进程迈进,为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训练,还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训练中来,通过游戏、竞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为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训练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基于竞技体育竞争日益激烈和成才率不高的现状,运动员的选才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90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体育舞蹈发展在我国进入一个全面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普及,人们日益重视运动员的选才与培养,使我国的体育舞蹈水平逐渐追上国际水平。

1.体育运动员选材的现状

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研究开展得晚,直至1970我国少数体育科研人员才开始从事体育舞蹈运动员科学选才的初步研究,而美国等国家相对我国要早得多。在目前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研究中,重点大多集中在初级体育舞蹈员选才指标和标准的研究上,而这与不主张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理论是相矛盾的,是不利于体能类项目运动员发展的,而且选才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至关重要的身体素质问题。

随着我国日益富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这种底子薄弱、范围狭窄的状况已得到明显改观,但仍然有些体育科学研究所只是挂一个名字,事实上缺乏专门的有素质的研究人员从事科学选才的系统性调查。科学选才信息从国家总部向各省市以下的地区辐射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地市级科研人员经国家或省级每年或者每个月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有关科学选才针对性培训以后,未能及时将了解到的信息和所学的知识高质量地传播给相对落后封闭地区各基层体科所,从而导致有关于科学选才的最新研究结果与信息发生中断现象,长此以往形成科学选材研究在我国影响范围狭窄的局面。

2.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的意义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世界竞技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竞技运动的运动员选材已经历自然选才、经验选才、科学选才的转变,从理论到实践、从主观到客观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科学选才顺应了竞技体育竞争激烈、发展越来越快的现状,特别是在舞蹈运动员这种先天身体素质要求高的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科学选才的概念,是指根据各种各样不同竞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用实践的、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全面的测试对客观指标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很好、有天赋从事某项运动的人在很小时选,进行系统培训,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的一个过程。

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前途来讲,要重视资源投入和金钱投入,但是培养世界一流的运动员,是高校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高效益的最好结果。科学选材很重要,因为它在竞技体育选才中是最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精密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上升,不同国家采用的培养运动员手段条件、方法等差异将越来越小,个人天赋不同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探索如何才能将运动天赋,即那些在小时候表现出来,与锻炼无关的因素检测出来,并以此为经验预言未来的运动发展,做到从小时候开始就朝着目标有计划地、系统性地加以培养,尽可能地降低培养过程中的淘汰比例,增加最终成材人数,不仅促进我国高校培养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才的发展,而且使训练效益更加明显,对运动员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3.从“身体素质”谈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选才

在体育舞蹈运动中,要培养一名世界级顶尖的运动员就像打造一个著名品牌一样,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很难短时间完成,投入成本高。因此,在培养之前,一定要做好科学选才工作,从各方面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选择优秀胚子,以期成功培养优秀运动员,不浪费数十年的培养。

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要保证运动成绩的提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研究认为,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才时,主要考虑身体素质因素。在体育舞蹈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中,主要考查选手的协调能力、柔韧及弹跳力等。人体各种部位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各样姿势的能力被称为协调能力,综合表现为肌肉和神经系统感应时间、感应空间及观测与调整环境能力。因此能够很短时间内学会各种运动技巧,大胆地提高体能心理素质,适应运动时外面各项环境的改变,仅仅用很少的能量完成很高难度的运动,降低运动过程中伤病或平时生活中伤害的可能性,这样的人称为身体协调能力优秀的人。

拥有很好的柔韧性能的运动员能比别人完成高难度动作更完美。柔韧素质能使选手在比赛中成功完成大幅度动作,提高技术动作质量,争取竞赛出成绩。舞姿直接给人以美感,是体现体育舞蹈美的前提条件,因为舞姿外在反映了舞蹈运动员的气质和修养水平。而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使舞姿更具有美感。弹跳力是的静力量与爆发力量相结合。体育舞蹈是活力变化的一门技艺,难度非常大,花样各种各样,并且有许多弹跳抬腿的动作,弹跳力好的选手能更好完成各种复杂性大变化大难度高的舞蹈动作。随着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日益上升,舞蹈中弹跳的动作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要求选手有更高的弹跳性柔韧性。

同时,根据身体素质对舞蹈运动员进行选才时,年龄也很重要。很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事专项训练,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运动员培养机制都是不明智的,因为适宜从事竞技运动的年龄和专项化的年龄对于不同人、不同项目是不相同的。

结语

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才,选择身体素质优越的运动员进行重点培养很重要。只有找到了优秀的苗子,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比赛,取得良好成绩,为国争光。同时,能够提高全社会参与大型体育竞赛的热情,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鸿,吴铁锹.对运动员科学选才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13-14.

[2]徐刚,等.我国跳水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的研究[C].见第四届全国运动解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8.

[3]李丹.广东优秀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518-1519.

[4]曾凡辉,等编.运动员科学选才.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篇8

在排球比赛过程中,发球对于单人进攻技术的要求较高而对于队友的配合却没有实质性的要求,自从实行每球得分制至今,发球已然被视为得分利器。关键时刻的发球,不是简单的赢一分或者输一分,重要的是鼓舞和挫伤全队的士气,缓解或增大队友的心理压力。据资料显示,造成发球失误的心理因素占76.14%,而技术和身体只占23.86%。所以,分析排球竞技中,造成发球失误的心理要素是很有必要的。提高专业化的发球心理要素的练习,能有效地降低竞技里的出错率,由此大大提升竞技里的得分率及进攻性的目标。

一、发球队员失误的心理原因

影响发球出现错误的心理原因多种多样,并且较繁杂,所以将其划分成间接与直接两类别。前者通常作为在进行排球竞技时,运动员所产生的社会心态,也就是参赛过程中队员集中精力的关注性与心理情况,它涵盖竞赛前与赛程中的心理情况,比如知道对手很有实力,而又被教练鼓励着必须取胜等一系列的消息时所引起的惧怕紧张心态;而后者指的是队员在赛场上发球时的心理定位指向,即发球那一刻,队员的关注指引性与心理筹划。运动员在发球时的心理定位指向性不一样,就会影响到稳固性及进攻性,产生出不一样的作用效果。还有比赛中场外观众大声的喝彩声、乱舞乱挥的刺眼荧光棒,使得运动员被迫转移注意力,影响发球,导致失误。以及场上裁判员的误判错判,使得运动员心理产生因为不公正而非常不满的心绪导致发球失误。

二、动机水平

动机能推进个体运动的内在原动力及心理情况的原因,可刺激引发同维系者间的运动,让活动指向某个目的标准,符合个人的需求与理想。竞技过程里所取得的成绩取决于动机水平的强与弱。可是并不代表着动机水平越强就有助于提升成绩,也不代表动机水平弱,就取得不了好的成绩。影响比赛成绩的动机水平的强与弱,需满足一种曲线规律,即倒u型,要想有助于比赛成绩的正常发挥就需动机水平保持合适,不偏强或偏弱,否则对成绩的正常发挥没有益处。当竞技比赛开始之前,需教练员与运动员们一起,客观、准确、正面地预计自身的能力,并制定出合适自身的目的标准,切勿高估自己,看弱对手。发球时动机水平太高时,总是想一蹴而就,不是太过谨慎压得太低,就是用力太猛,结果是出界或不过网。同样也不要太高看对方的水平而产生恐惧心理,发球时畏首畏脚、心跳加速、喉咙发干、手出汗发抖而发球失误。

三、教练员的心理

拥有权威性和决策权的教练员对全队的取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练员能够搞好人际关系、潜心工作,就能激励与调动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在排球比赛过程中,有时教练员一个信任的眼神就能使发球队员把球发好,使队员根据自己的实力稳当地攻击对方。相反,教练员仅因队员一个很小的失误而痛加批评指责,会使运动员的自信心深受打击,发球时稍一分心就会导致失误。教练员不仅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训练工作,还要与运动员建立融洽的关系,关心爱护鼓励运动员,使得运动员信任与尊重教练员,这样在比赛的时候运动员会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支持他,而能够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发球队员拥有这种心理暗示后,发球时就会非常地果断,根据教练战术安排与自身实力恰到好处攻击对方。

四、观众效应

在竞技过程里,观众效应指的是个体对其他人群的意识形态,包含有不同的观看者及与他人一同运动等,相比观看他人运动的观众,运动者在竞技过程里技术能力水准所出现的高低起伏变换的局面。社会助长指的是有助于运动者在技术能力水准发挥上得以提高的正面观众效应,即日常所提主场优势;而社会促退指的是影响运动者技术能力水准,且使之降低的负面观众效应。运动员在发球那一刻里,特别处于客场比赛的重要局点重要球的时候,观众若出现拼命喊叫,发出刺耳声,来影响其发球,使运动者由于关注力偏离而出现错误的结果。

五、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反映一定运动群体成目标行为和情感上的整合功能。据研究表明,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极其密切,凝聚力高的运动队比凝聚力低的运动队赢得更多的比赛,获胜较多的团队的凝聚力水平高于获胜较少的团队凝聚力水平。排球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需要全队所有人员积极密切配合。在临场比赛时,全队众志成城、密切配合是球队获得比赛优胜的保障。

六、提高发球效能的针对性训练

如上我们研究在排球竞技过程里引起发球受影响的心理要素,预防不同负面心理情况作用影响到运动者发球的成绩,能使用对应的专门化的练习,由此提升每一回发球的胜利率。在排球竞技过程里能旗开得胜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调节好竞技过程里发球运动者的心理情况,队员在发球过程里的心理练习应作为全部排球练习里的主要构成体。排球竞技过程里,影响其发球的负面心理要素同队员个体性格特点相关,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因此需有专有性全面化的练习。

篇9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重视是体育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思想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是激发其运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灌输科学的知识和生动的事例打动学生,同时了解学生周围真实的例子,并列举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可以间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家长的重视主要表现为带领学生在课后及假期进行体育运动,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而且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会逐渐积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学生会更具积极性。

2.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学困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叩开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大门的钥匙。教师要善于观察学困生平时的兴趣爱好,对学困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要积极引导,也可以将学困生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并在学困生感兴趣和擅长的体育项目中要给予其更大的展现空间,帮助那些内向或自卑的学困生在班级中展现自己,更好的进入到集体中去。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灵活利用体育教学的多变性,同样的运动技巧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更能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将枯燥的体能训练转变为有趣的体育竞技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学困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师作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启蒙者,应该更加大胆的推销自己,通过展现自身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点吸引学困生,帮助其打下热爱运动的基石。

3.适当的赏识教育和情绪激励

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当伯乐,抓住学困生体育学习中的种种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学困生取得较大自我突破时给予适当通报表扬和奖励,这不但可以激励受表扬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给其他学困生树立榜样。在体育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赏识能够树立其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对体育成绩在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能使体育学习充满竞争性,也是激发学困生上进心的一种方法。对于体型和身体素质原因所造成的学困生,要让他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其自身的好处,举出一系列成功的事例,制定运动目标来激励这类学困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帮学生审视运动中自身体型的改变和身体素质的改善,来维持学生持续的运动积极性,帮这类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篇10

《电子竞技》杂志:可能很多人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电子竞技成为体育项目这个结果上,而现在大家应该会很好奇,为什么当初体总要把电子竞技列为体育项目?

孙晓晔:当初电子竞技的立项我也参与过,其实这个没有什么神秘的,是在调研基础上的必然结果。体育一般是从玩(play)中产生了游戏(games),当一个游戏项目具备了完备的规则并形成胜负关系后,就成了体育(sports)。电子竞技就是基于游戏产生的体育项目,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体育由现实向虚拟世界拓展的体现。所以体总在2003年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的体育项目。

《电子竞技》杂志:电子竞技四年了,您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电子竞技的进步?

孙晓晔:其实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我们电子竞技四年迈出的几大步。第一步就是成为体育项目,这是2003年。第二步是在2004年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规范性赛事,CEG。这是电子竞技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第三步是在2005年成为了一项职业,并组建了10个俱乐部。第四部就是2006年出台的一系列规范行为的建立,是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一年。我想这四年四大步,应该反映了电子竞技的发展。

《电子竞技》杂志:您觉得这四年电子竞技的发展走了哪些弯路?

孙晓晔:弯路很难说得上,毕竟电子竞技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徘徊是有的。尤其是产业方面。电子竞技发展了四年了,似乎还没有人找到一个很合适盈利模式,电子竞技应当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

《电子竞技》杂志:我想四年了,很多电竞爱好者对于电子竞技无缘电视仍然感到遗憾。您能说说当时为什么电子竞技会遭到禁播,您觉这种禁播对电子竞技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孙晓晔:当年电子竞技禁播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还是社会压力,尤其是人们把对游戏和网络游戏的传统看法用来看待电子竞技。我觉得,电子竞技无缘电视应该分两个方面看。一方面,这种禁播缩小了电子竞技影响的范围。也就缩小了眼球。这是不利的一面,但我觉得禁播的好处比负面要多,尤其是给了电子竞技一个冷静的机会去思考一下问题,比如电子竞技到底是什么,它和网络游戏有什么区别。即使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很多人。另外。电视的禁播还给了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机会,比如网络电视,因为归根到底,电视的禁播不可能限制电子竞技的发展,电子竞技必然会寻求其它的发展出路。

《电子竞技》杂志:您觉得在未来会不会有一个电子竞技协会出现?

孙晓晔:其实电子竞技协会的出现是一个必然,而且体总也在申报中。电子竞技协会应该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团,是有热爱电子竞技运动的团体和个人资源结台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电子竞技组织及相应的国际电子竞技运动的合法组织。我们初步设想的业务范围包括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和发展电子竞技运动等在内的十一项。

《电子竞技》杂志:目前参与电子竞技的人群年龄还比较轻,尤其要面对学业和参与电子竞技的矛盾,您觉得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同时,你有什么话想对正在为电子竞技奋斗的年轻人说吗?

孙晓晔:应当说,电子竞技是一项运动,他对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头脑四肢协调能力、意志力和灵敏度,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都是有益的,是一种可以并且应当参与的活动,而且如果有天赋和机遇,还可以成为一种职业。但同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子竞技只是一种放松和娱乐的形式,所以年青人应该摆正娱乐和学习工作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家长和社会证明自己有辨别能力和自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