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7 10:09: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乡经济融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Abstract: a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depends on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conflict is increasingly dash forward show. Only in the design of city environment and will architectural design, combining to success the beautiful, harmonious and pleasant city life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between how perfect combination.
Key words: the city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design; fus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当中,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自己本身生存的环境质量、生存居所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来源于可以给人精神享受和安慰的外部环境,而建筑的存在,就是让人身心都能放松的一个载体。建筑是人们运用建筑材料在自然空间里分割出来、独立存在的一个人造空间。建筑的最早存在形式就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简单的窝棚,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要能够躲避风雨,防止动物等攻击就好。但是,在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今天,人们所要求的建筑除了具有基本的生活居住功能之外,更需要在精神方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如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建筑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加入更多的人文因素。无论是建筑的整体规划还是单个空间的局部设计,都应该在和谐、恰当的设计中进行,在整体上有统一,在局部上有特色。这是现代的建筑设计在当代这个社会的要求,也是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应该有的功能。
二、将建筑设计如何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建筑是城市的最重要构成要素,它不仅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要在整体城市环境的指导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才能让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做到完美结合。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应与城市整体开发和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设计的集群化、规模化、综合化、全面化。
目前许多城市整体城市形象不明确不突出的原因,首先在于单体的建筑设计很难树立城市的主体形象,建筑设计没有规模化、集群化。同时,建筑设计时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上的不和谐。因此必须有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观念。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
(二) 空间一体化、系统化及网络化
建筑的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而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在城市中,一个建筑综合体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心。由于其具有建筑规模巨大、各种功能异常复杂、使用建筑的人数众多的特点,所以对其交通流线的组织和交通空间的创造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交通空间的组织上的设计策略应注重削弱室内外、地面上下的隔阂,形成立体网络状的连续统一的空间体系。
(三)建筑设计应该和城市设计相结合
提升建筑设计者的的审美水平,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应该确信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如果没有条例的约束,其间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但是这种约束又不是对具体建筑物的描述,城市设计的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城市设计导则正是城市设计一种法令型成果形式,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得到重视,除须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设计要点执行外,同时对于建设项目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成果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简言之,要十分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四)建筑设计的宜人化
1、建筑设计的宜人化,首先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整体考虑,包括与城市其他相关职能的融合,区域内公共步行系统的良好设计等。让人始终处在一种方便、轻松且不受城市紧张生活干扰的状态;
2、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精美的绿化、喷泉、座椅、雕塑、铺地等环境设施,创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在优美的环境中身心得到最大限度地享受;
3、重视区域内城市环境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为建筑环境赋予有内涵的场所特征,增强其可识别性和与人的情感交流。
三、结束语
城市的整体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的矛盾也日益突现。只有将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相融合,才能建设出美丽、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因此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城市整体环境相适应,只有了城市整体环境的特点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做好建筑设计工作。
动力机制
“10+1”将导致东亚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大珠江三角洲面临压力与机遇并存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压力远远大于机遇。前20年的粤港澳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格局,这种格局导致人们今天在探讨粤港澳融合时,仍过多的关注合作的利益因素,对周边环境的变化压力、合作的进展速度、区域内经济社会的深层融合所带来的放射效应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对粤港澳实质性合作的僵持而导致整个区域竞争实力削弱的深层及长远影响的关注不够。
目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引起的经济格局改变,已显示出对粤港澳合作所形成不进则退的压力。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东盟国家在发展阶段、依赖外部市场外向带动的发展策略、产业分工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相似之处,比如新加坡在某种程度上扮演香港角色,大港口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相邻地区有类似广东的腹地,成为外发加工基地。
店厂分工明确。东亚市场开放度的扩大,2010年后东盟和中国之间进出口实现零关税,使得香港、澳门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内地相对困难,不光会被挤占货物,同时还会挤占掉服务市场,从而将大大抑制大珠江三角洲的拓展空间,挤占已有的既得利益份额,出现国际国内两头受挤格局。如果在2010年之前粤港澳之间不能实现比“10+1”更紧密的合作,大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必定会呈下降趋势。
框架形式
“10+1”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大圈套小圈的发展模式,启示大珠江三角洲融合也可以在开放式的基础上,按圈外有圈方式扩展外延。可按阶梯思路,以小圈为核心,扩展区外合作,寻找新的区域合作伙伴,以各种合作方式形成更大的合作圈。尤其注重发展大珠江三角洲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以台湾的IT产业优势作为拉动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动力之一。大珠江三角洲可以先通过两岸四地的沿海合作,进而推动内地整体参与的全面的四地合作。
发展方向
“10+1”贸易自由化措施启示大珠江三角洲必须跨越一切疑虑与障碍,锁定实质自由贸易区目标。中国和东盟快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说明深度的区域合作必须朝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此外别无中间路线好走。中国和东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一,均能如此迅速彻底地锁定自由化目标,按照传统的理论是难于解释的。同时这次“10+1”的谈判,在形式上进行了很大创新,有早期收获协定,有敏感产品保护和相对落后国家的优惠等等,说明自由贸易的框架也是可以创新的。
粤港经济合作在港澳回归后,进展不大,主要原因是顾虑重重,人为地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个整体合作框架,珠三角的融合还停留在自发的资源组合过程,没有引导和组织,没有一个整合平台,致使出现大家都知道要加强合作,但又无从下手的局面。因为没有框架,没有协调机制和争端调解机制,所以无法形成合力。
在整体性和全面性基础上,寻找合作框架,成为新形势下进行合作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粤港两地都有学者提出建立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动议。现在看来,这种建议大方向是正确的,如果粤港澳之间的不达到自贸区的密切程度,最终会失去区域竞争的优势。可以说,深化粤港澳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说应像“10+1”的进程一样,具有创新精神。
融合基础
“10+1”实现了多种社会制度之间经济的深度融合,启示“一国两制”是粤港澳之间经济融合的基础所在。“一国两制”基础上能否实现经济融合,一直是争议颇大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谈融合便会损害“一国两制”,担心经济融合会导致政治体制融合。
“10+1”的建设证明这种忧虑是不必要的。“10+1”可以看作是不同制度国家之间成功合作的典范,说明制度差异不应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从东盟的发展历程看,原来的六国在社会制度上是一致的,后来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四国加入以后,东盟便不在是一个由单一制度国家组成的共同体,不同社会制度经济体之间不存在区域合作的障碍,合作的平台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更说明这一点。
在粤港澳之间社会制度的差异将长期存在的条件下,“一国两制”不仅不是经济合作的障碍,相反还是合作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利用这种差异性优势,是将来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产业调整
“10+1”迫使大珠江三角洲要大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大珠江三角洲产业调整已经启动,但进展不快,而“10+1”带来的首先是要摆脱区域内产业同构化的压力。从产品结构来看,珠三角和东盟均以生产劳动密集产品为主,如纺织品、家用电器和服装等,成本接近,生产手段和效率相似。从市场结构看,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分布同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存在广泛的竞争性,在市场需求量一定的前提下,双方的份额便会相互挤占。
当“10+1”达成,来自统一经济区的产品不可能在单一市场上无限制的扩大,会加速国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在“10+1”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大珠江三角洲和东盟又会在中国内地新兴市场上展开更激烈的撕杀。东盟之所以跟中国签订自贸协定,主要是看中中国内地广阔的市场。
而在广东的以港资为主的外发加工企业,正在争取享受国民待遇,产品内销国内市场。这样以来,珠三角和东盟便有可能同时在两个市场上成为竞争对手。竞争的压力不光表现在制造业上,同时在服务业上。东盟部分国家,在第三产业上比较发达,功能较强,特别是新加坡将有可能给香港在各方面带来压力。应对竞争,首先是寻找自己的优势,产业转型主要是摆脱同构化,掌握主动。
企业趋向调整
“10+1”带来的市场机遇,将改变大珠江三角洲企业的市场趋向和资金投资方向。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实质上为大珠江三角洲的企业,打开了一扇市场、投资之门。
从产品市场结构来说,珠三角产品可以南下寻找东盟5亿多人口的市场,将改变对美欧市场的单一依赖,促使产品市场结构的调整。同时带来的是绝好的投资机会;珠三角的资金目前苦于找不到足够的投资项目而出现滞止现象,东盟地区投资的便利化,带来充分的投资机会,无论从资源、市场还是劳动力成本上看,均有很大的投资诱惑力,将促使资金南下成为趋势。
纵观广东企业走出去战略,之所以十多年来一直成效不大,主要是投资地选不准,而现在东盟市场的开放,将有可能使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可以先锁定地理相邻、文化相近的东盟。在投资带动下,许多企业将向跨国公司方向发展。
策略篇
策略一
实现大珠江三角洲融合在发展策略上必须认真考虑区域内资源的整合、功能重新定位问题,立足珠江,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以一体化小三角,带动经济大区域。使之成为南中国核心区、东亚的一个重要中心和增长极。在区域内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深度合作。粤港之间目前建立自贸区仍存在不少障碍,如广东或珠江三角洲不是单独关税区和香港企业的认定问题等。
但是我们可以参照“10+1”谈判的一些做法,在某些方面进行创新,如利用香港是自由港的条件,珠三角定为自由贸易的特区,将关税口岸内移,实现实质的对接,连成粤港澳经济区。
策略二
中间过度,先建“大珠江三角洲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小范围先突破,采取变通。小范围,如可以先建立深港经贸合作区,再到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再到包括整个广东的粤港澳经济区。所谓“粤港澳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是指在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总体趋势下,广东比全国领先一步和港澳实施更为灵活的措施,单独作出更为互惠的安排,实现更深层次的产业融合。
“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特色是可以参考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做法,除了不实行“零关税协定”外,尽可能进行自由流动、自由贸易的安排。可以签定互惠协议,可以局部关税减让,可以在WTO规则大原则下实行各种灵活措施。深度紧密经贸合作区是一种外松内紧的模式,它对外保持高度的开放度,各自能保持独立性,而在内容实质上又可以达到融合的目的。
具体建设思路有三:一是局部突破,先进行小区域的实验。比如先在深港建立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架构。在“放开一线,管住二线”的原则下,直接把深圳特区内辟为保税区式自由贸易区,与作为单独关税区的香港、澳门对接起来,在两地率先实现人员、资金、商品、资讯上的对接。二是选择行业突破,先在某些行业开展自由贸易。如参照日本与新加坡商谈的自由贸易协议的做法,搞投资协议,而不是整体的关税减免,主要选择某些行业,如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自由贸易,然后逐步扩大到其他方面。三是利用CEPA实施机遇实施专项互惠安排。主要有专项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互惠措施,对于某些有产地来源证的香港生产的产品,实行专项关税减让,指定在广东市场销售;专项投资的便利化措施,对港澳在广东投资的企业和机构率先真正实行“国民待遇”;服务贸易的专项互惠措施,扩大金融业开放等等。
策略三
寻求比较优势,跳出同构陷阱。实现大珠江三角洲融合必须正视竞争压力,跳出狭窄空间,进行合理的区域大布局。寻求新的产业转移与分工模式,发展新产业,如服务业、物流业等,迅速实现区域内的产业升级、腾飞。
首先可以着手进行的是利用我国入世后服务领域开放的契机,先探讨加速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具体方式与领域,粤港合作完全可以作到不受目前戒律过多约束的格局,甚至在文化产业,在传媒合作、在教育合作上均可以放开,只是在广东的经营必须跟其他企业一样,遵守相关的法律,将开放和监管在性质上分开,在监管上统一。
同时利用中国与东盟两个贸易通道之一的海上通道的发展契机,依托粤港澳港口优势,积极探索将粤港澳构建成为中国和东盟海上贸易通道的方式与战略。
策略四
同时抓住两个机遇,实施西进南拓并举的战略。粤港澳的发展应同时利用西部大开发和东盟市场开放的两个机遇与优势,创造大三角洲技术、资金与西部资源和东南亚市场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西部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实现“10+1”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区域内贸易便利化、通关程序的协调简化等将使资金、技术和商品的流动更为便捷,我国与东盟在服务领域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会得到有效的促进。
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促进珠三角产品和资金南下,形成产业合作新方式,以实现西进南拓双重丰收。
策略五
加速加工类企业的转型。鼓励企业向东盟投资,力争使我们的产业结构在整个东盟形成梯次。迅速使区内外发外加工企业转型为享受国民待遇的一般企业,在中国与东盟零关税之前先抢占国内市场,建立网络优势。同时在合作中坚持开放性,既注重内部整合,又注重不断延伸合作区域。尤其是加强和台湾的经济联系,让台商在大珠江三角洲扮演着重要角色,进而优化整合成两岸四地经济圈。
“9+2”是从粤港澳脱胎而来,反映了区域经济成长的客观规律。 粤港澳经济整合的加速和实力的膨胀,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外扩冲动,需要寻找新资源、新的市场,扩展腹地。
从粤港澳产业成长的特性来说,粤港澳合作建立了庞大的外向型加工业,为了保持外销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能源,只有在充足的、廉价的和高质量的要素的支持下,大珠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得于保持。
从产业成长的规律看,粤港澳目前的一些产业、产品或生产环节,需要进行调整,部分生产外迁成必然之势,只有腾出空间,才能进行高层次产业的引入。产业的梯度转移,总是要寻找成本或其他环境落差大的地方。
珠三角的加工产业 大部分本来就是在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中承接港澳等地的转移而来,随着产业不断升级,一些产业链必然要伸展出去。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可以建立产业族群成长所需要的大平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装备制造业的配置。无论对粤港澳还是周边省区,都是极为有利的。同时,周边省区愿意接受其辐射。
粤港澳服务业比较优势明显。港澳服务业经过深圳和广州的放大,具有强大的辐射和拉动功能。香港、深圳和广州,由外到内组成一条服务业城市链,也是一条增长极叠链,这条链产生的强大的吸引力,可以带动整个南中国的经济增长。
粤港澳具有完善的对外通道优势。中国各地的经济,在国家加入WTO、CEPA和10+1等开放措施下,日益显现外向性;无论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看,周边地区以至南中国各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首先选择大珠江三角洲作为他们急需的畅顺的对外通道。根本上来说,从粤港澳扩大到泛珠三角,符合要素互补与效益最大化的共同要求。资源互补要求大范围的资源整合。粤港澳2002年出口中,成衣和纺织品、鞋、玩具和家用电器是主要产品。
这说明其仍处在资源密集的外发加工作为产业核心的时期。大量的、稳定的、低廉的生产资源的供给,是关键环节。由于周边省份具有丰富经济资源,尤其是矿产、人力和电力资源,但缺少资金,缺少管理经验和市场网络,而大珠江三角洲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相互间可以充分的互补。
既然“9+2”是粤港澳经济区的扩大,“10+1"进程对珠三角经济进程的影响也会顺理成章的影响到泛珠三角。况且泛珠三角的几个西南省份本身就和东盟相连,处于中国与东盟陆路连接的板块上。所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将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战略与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是“泛珠三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牵引力量。纳入“泛珠三角”的周边其他省区,都对“10+1”表示了极大关注。正采取有力措施抢抓这一战略机遇。
对泛珠三角而言,要抢抓“10+1”的机遇,除上述和加快粤港澳融合相类似的策略外,还要关注三点:
一是要通过泛珠三角的要素整合,带动“泛珠三角”产品和资金南下。泛珠三角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实现“10+1”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区域内贸易便利化、通关程序的协调简化等将使资金、技术和商品的流动更为便捷,泛珠三角与东盟在服务领域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会得到有效的促进。
三网融合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一、网络信息技术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众多机遇
(一)促进新型城乡地域组织形式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各种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在当今IT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下,使得这些高科技产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设置在环境优美以及基础设施优良的乡村、农村区域,并将其建设成城乡融合的纽带,从而实现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良好势头。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来,我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必定会向着该工业园的结构布局发展,从而不断取代传统散乱分布的工业布局。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园区的出现,将能够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而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而且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各类园区布局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逐步满足当今信息化产业时代的基本要求要求,并借鉴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最终实现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促使城乡空间作用的集聚与扩散力不断加强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不能笼统地通过扩散或集聚来阐述城乡之间发展的相互作用,而是应该要逐步地发展并使城乡之间的扩散与集聚作用力形成互动局面。同时,得益于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城乡信息交流更加有效、快捷、方便,从而不断地加速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并加强了城乡间人们的联系与沟通,进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步伐。
(三)信息化使得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在当前三网融合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下,使得城乡之间的日常交流不断深入与并且越来越普遍,从而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商品和就业等信息,人们的生活目的与对城市的了解更加明确,当然,居民的幸感也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各类市场信息的获得较为方便、快捷,从而为如商品信息、就业信息以及供销信息等在城乡之间的传递提供先决条件,进而更能促进农产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城市的投资者,从而促使原先在城市工作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也陆陆续续地向农村地区的企业进军,不断加快城市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开始向农村的渗透速度。
二、三网融合下城乡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好这难得的高科技手段,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陷,并注意相关问题,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向前。
(一)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要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确保当前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地加强市场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进而为我国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依靠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改变传统的城乡信息资源相互以及市场经济相互独立的僵局。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发展目标。
(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经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协调、很不均衡,并且城乡之间文化水平差异巨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可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可促进城乡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协调发展。自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始,我国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等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从而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在我国大力建设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决不允许将环境视而不见,务必将环境的保护作为不可或缺的建设步伐,因为在城乡一体化中肯定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站,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同管理,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破坏环境举动进行实时监控与纠正,确保区域城乡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构和谐社会、加速城市和乡村现代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于弊,切实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季福岳,白音仓,麻术红. “三网融合”与广电网发展的思考[J]. 中国数字电视, 2010,(09)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5?0130?04
Abstract: The sports result prediction is the key to formulate the scientific sports training plan. Aiming at the low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current models, a sports result prediction model f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with neural network is put forward. The self?similarity regress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sports result apriori information. And then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sports result data. The BP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sports result prediction mode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was tested wit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higher precision of sports result prediction, and good convergence property.
Keywords: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time series; factor analysis; neural network
0 引 言
体育成绩是反应体育训练水平的重要表现,通过对体育成绩的准确预测能挖掘出人体训练的规则性因子和特征,从而促进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改进。因此,研究体育成绩的预测模型在促进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成绩的预测准确度受到的约束因素较多,如人体特征的变化、性别、年龄、天气、运动场馆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体育成绩的预测模型是一个多变量和多参量的统计分析过程,涉及的学科有统计学、信息处理学和现代数学[1]。传统方法中,对体育成绩的预测方法有基于AR模型估计的体育成绩预测算法[2]、特征空间分解方法[3]、经验模态分解方法[4]、基于小波分析的体育成绩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等[5]。建立体育成绩的线性拟合特征空间,采用多参量约束重构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但这些方法存在计算开销大、预测过程中对参量的自适应抗干扰性差等问题,导致预测的精度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因子分析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体育成绩预测模型。对统计的体育成绩先验信息构建自相似回归模型,在自相似回归模型中对体育成绩时间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和因子分析,采用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进行体育成绩的特征信息聚类和信息融合处理,实现预测模型优化。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测试,得出有效性结论,展示了本文预测模型在提高预测精度方面的优越性。
1 体育成绩预测的数学模型
1.1 体育成绩统计参数分析
w育成绩数据可以看作是一组非线性时间序列。采用非线性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体育成绩的走势,统计分析体育成绩,采用一个多元统计特征方程描述体育成绩的拟合状态模型为:
最后得到的[ykN-1k=1]是一个具有可预测性的体育成绩时间序列。在BP神经网络中通过对体育成绩的信息属性分类,进行体育成绩的特征信息聚类和信息融合处理,实现预测模型优化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采样样本来自于某高校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育成绩,包括的体育项目有3 km长跑、100 m短跑、游泳等。对采集的体育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和最小二乘拟合,并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分析数据。神经网络采用的是三层网络结构,学习训练参数为[NEj*(t)=1+9e-t1 024=12,]体育成绩测试集中,码数为1 024个,环境信息对预测模型的干扰强度设定为13 dB,数据采样的时间间隔为1.5 d,迭代次数为10 000次。
根据上述仿真设定,设计体育成绩预测模型,得到样本数据时域波形描述如图2所示。
以上述采集的体育成绩统计样本为测试集,进行体育成绩预测模型仿真分析,得到不同方法的预测误差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上述仿真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 随着迭代步数的增多,预测误差降低,这是因为通过多次迭代,使用体育成绩的先验信息较多,使得预测精度提高。
(2) 利用本文模型进行体育成绩预测的误差小于传统方法,相差的最大幅度达到35.98%。由于本文方法使用因子分析和神经网络训练,进行体育成绩的数据信息聚类和融合,提高了预测精度,在收敛性和稳健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4 结 语
为了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指导性,进行体育成绩预测,提出了因子分析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体育成绩预测模型。并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提高了体育成绩预测的精度,而且预测误差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波.十项全能世界顶尖男子运动员成绩分析及预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3):76?79.
[2] 赵丙军.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我国男子跳远项目训练模型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8(1):81?82.
[3] 魏春玲.我国十项全能运动成绩的因子分析及灰色系统回归预测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1):51?53.
[4] 刘国璧,袁宏俊,孙群,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刘翔110 m栏成绩预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6?18.
[5] 龙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刘翔110m栏成绩预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330?333.
[6] 王宗平,孙光.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运动成绩预测的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4):109?111.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50-02
1 目标配合比设计
1.1材料
集料、矿粉、沥青采用京港澳路面养护工程料场所用的材料,融雪外加剂采用由长安大学公路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沥青路面环保型自融雪外加剂Iceguard。
1.2矿料级配设计
按照AC-13沥青路面矿料级配范围及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特点,通过反复计算、调整,确定矿料配比如下:
1.3配合比设计结论
由室内试验结果知,采用5.5%油石比,矿料配比石屑45%,3~5mm 7%,5~10mm 21%,10~15mm 25%,矿粉2%,外加剂掺量为混合料质量的5%,各项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以作为目标配合比使用。
2 生产配合比设计
2.1材料
集料采用京港澳路面养护工程料场按目标配合比进入拌合楼除尘筛分后得到的热料,矿粉、沥青采用料场提供的材料,融雪外加剂采用由长安大学公路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沥青路面环保型自融雪外加剂Iceguard。
2.2矿料级配设计
根据四种除尘集料的筛分结果,结合自融雪沥青路面目标配合比级配,以及河南地区AC-13沥青路面矿料级配范围,调整得到接近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的级配。
2.3配合比设计结论
目标配合比的设计结果为:11mm~16mm玄武岩碎石:7mm~11mm玄武岩碎石:4mm~7mm玄武岩米石:0mm~4mm石灰岩石屑:石灰岩矿粉=23.0%:17.0%:12.0%:45.0%:3.0%。最佳油石比为5.3%,融雪外加剂掺量为5.0%。各项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供生产单位在生产上使用。
2.4拌合楼用量
生产用拌和机型号为GWL―4000型,每盘料定量为3.0t,每盘料中各仓料用量如下:
1号仓(0~4mm):1139.6kg/盘。2号仓(11~16mm):655.3kg/盘。3号仓(4~7mm):370.4 kg/盘。4号仓(7~11mm):598.3kg/盘。矿粉(石灰岩):85.5 kg/盘。沥青(SBS改性沥青):151.0kg/盘。外加剂(Iceguard):150kg/盘(6袋)。其中沥青采用内掺法投入,其质量记入3.0t/盘中,外加剂采用外掺法从投料口人工投入,不计入每盘计重中。
3 试验路用料估算
试验路拟用沥青路面环保型自融雪外加剂Iceguard 10.6t,按自融雪外加剂的掺量为5.0%计算,所需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用量为222t,根据室内试验知自融雪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为2.448g/cm3,试验路路面上面层厚度为4cm,一个车道宽度为3.75m,计算得到自融雪沥青路面试验段可铺设2267m2,可铺设一个车道长度为604m。其中1号仓(0mm~4mm)总用量为80.5t,2号仓(11mm~16mm)总用量为46.3t,3号仓(4~7mm)总用量为26.2t,5号仓(7mm~11mm)总用量为42.3t,矿粉总用量为6t,沥青总用量为10.7t。
4拌和注意事项
1)矿料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90~220℃之间,沥青加热控制在165~170℃之间。
2)混合料在没有加外加剂前,拌和时间应控制35~45s范围内,沥青混合料拌合均匀后人工按要求用量加入外加剂,与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控制在5-10s。
3)出料温度视施工时气温的变化(早、中、晚,开工与收工)、摊铺温度、道路状况、运距等情况决定,一般控制在170~190℃范围内,超过195℃者废弃。
4)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要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2h,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5℃,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流淌以及集料颗粒离析的情况。当由于贮存而引起结合料老化、流淌、混合料温降过大、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应予废弃并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拌和初期操作手及试验人员应观察成品颜色、级配大致比例、拌和料温度等情况是否满足要求,以便采取措施改进,但拌和人员无权改变配合比。
5自融雪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1)当Iceguard吸水后开始潮解,颗粒表层开始变软,逐渐深入,直至潮解完全,整个颗粒变成一个水珠,在潮解的过程中,表面始终有一层乳白色油膜包裹;潮解初期,若烘干,水分可以去除;若潮解时间较长,包裹在颗粒外层的油脂已被破坏,Iceguard基本失去作用能力。Iceguard应采用密封材料密封,放在干燥的环境下,存放盐化物的地面应放置隔离垫,避免吸收潮气;搬运和运输过程中严禁用尖锐器物刺扎Iceguard包装袋。
2)对Iceguard添加量的要求
普通沥青路面的Iceguard添加剂量按重量计为5%~6%,可按照所需效果、交通流量、道路危险等级、地点的高度和长度加以调节。
3)对马歇尔试验空隙率的要求
马歇尔试验空隙率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对于交通量较少或背阴处等路段,空隙率调整范围在2.0%~3.0%,对于交通量较大或光线较充足的路面,空隙率调整范围在2.5%~3.5%。由于添加Iceguard面层具有较大的抗变形能力,应把规范允许的空隙率下限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
4)对沥青用量的要求
添加Iceguard的沥青混合料较没使用该材料的混合料压实后空隙率会增大些,故未添加Iceguard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应严格要求控制在2.0%~3.0%,空隙率太大,将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Iceguard比表面积大且多孔,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提高沥青用量,一般情况下,比正常没添加Iceguard材料的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增加0.2%。
6 自融雪沥青路面与普通沥青路面施工区别
6.1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不同
施工拌合时,要严格按照课题组研究人员提供的配合比方案进行自融雪沥青混合料拌制。
6.2拌合站及施工过程中各环节温度不同
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相应环节温度要比没有添加外加剂的混合料温度高5℃~10℃,具体温度要求如下:
6.3混合料拌合流程不同
自融雪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混合料在没有加外加剂前,拌和时间应控制35s~45s范围内,需要在沥青混合料拌合均匀后人工按要求用量加入外加剂,与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控制在5s~10s。
6.4摊铺松铺系数不同
松铺系数初定为1.23,松铺系数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实时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6.5碾压成型方式不同
由于自融雪沥青混合料比普通同类型混合料集料偏细,故施工碾压过程中,应该增加复压的碾压次数,具体碾压工艺如下:
初压:采用13t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以2km/h~3km/h的速度前静后振压三遍。
复压:采用两台26t胶轮压路机以2km/h~3km/h的速度碾压四遍。
终压:采用13t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以2km/h~3km/h的速度静压一遍,以3km/h~6km/h静压一遍。
6.6碾压机械防粘材料不同
对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柴油和喷水。轮胎压路机开始碾压阶段,可适当烘烤、涂刷少量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也可在轮胎上涂层植物油,并先到高温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严禁使用喷水设备。
6.7自融雪沥青路面养护工艺不同
施工完成后的洒水处理。待自融雪沥青路面冷却至常温并且混合料强度形成后,对摊铺完成后的路面进行洒水,洒水量为第一遍控制在1kg/m2~2kg/m2;第二遍控制在3kg/m2~4kg/m2,洒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路面的活性。
7结论
通过对京港澳新乡至郑州段路面养护工程自融雪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研究,从目标配合比设计到生产配合比设计,从拌合料的用料用量到试验路用估算全过程设计及施工拌和中应注意的事项,可以看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简单、宜操作,便于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量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以产值结构转变为主线的工业化和以人口结构转变为主线的城镇化也在持续推进。然而,在总量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持续转变的背景下,经济体的两大部类――城镇和农村经济并未表现出持续的收敛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显著,特别是1985年之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均呈现在波动中相对拉大的趋势。1978~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28.2%降至11.3%、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从70.5%降至39.6%、农村人口占比从82.1%降至54.3%,然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却从2.57倍增至3.31倍、人均消费差距从2.90倍增至3.60倍、农民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从61.1%降至25.1%。这表明当前城乡经济的“偏差”和“失衡”特征依然突出。
就战略意义而言,城乡经济融合是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要素在部门间加速流动从而引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要素收益逐步趋同的过程,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意味着经济增长依赖的要素再配置效应依然具有挖掘潜力。从增长动力来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相对于净出口而言,建基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更能够形成对外部波动的有效规避;相对于投资而言,建基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更能够回应福祉增加的终极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通过出口渠道而对我国经济形成外部挑战,基于此,促使我国经济增长从投资一出口主导方式转向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主导模式就具有重大意义,要实现居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就必须回应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从城乡经济融合视角去找寻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支撑条件。进一步的,增长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社会成员相对均匀地分享增长成果,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福利分配的失衡来换取经济总量数目的增大,所以实现城乡经济融合不仅具有增加财富供给、扩大市场需求的“工具理性”,而且具有促使社会成员相对均匀地分享增长成果的“价值理性”。
从基本态势和战略意义出发,很容易引申出当前我国加速城乡融合的实质指向,即:在收入层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收敛;在消费层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的趋同;在权利配置方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态、社会权益、公共产品供给等的均等配置。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关联、逐次递进的关系,收入融合和消费融合是实现权利融合的前置条件,而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是收入融合的发展形态。在城乡收入难以融合的情形下,要真正实现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将缺乏有力支撑;反过来说,即使收入融合能够有效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问题可以自动化解。当前,化解二元经济结构、加速城乡经济融合应从收入融合切入,同时着眼于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政府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工农产业关系等均体现了对城乡经济“失衡”现状的精准把握,也体现了推进城乡经济三个层面融合的持续努力。
城乡经济融合是一个包含着收入、消费和权利等层面的系统框架,因此当前加速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也就异常清晰,即以收入融合为基点来渐进式地实现城乡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依据这种理解,作为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环节,收入融合不是要采取强制措施来遏制市民的收入增长态势,而是要通过常规机制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当前农民收入源于四个部分: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2008年这四部分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51.2%、38.9%、6.8%和3.1%,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出发,针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应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比较收益,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来增强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针对工资性收入应依托产业集聚发展中小城镇和现代服务业,增强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造能力,应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来降低劳动力非农化流转的交易成本,通过教育培训制度完善来增加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人力资本。此外,政府还应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背景下增加对农村经济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土地开发时也应增强对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保护程度。
一、引言
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城市化是中国重振内需和结构转变的枢纽,也是未来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本文研究的城乡经济互动模式则是促进农村经济向城市化发展的有效形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便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消费者渴望满足更多的精神需求。体验经济则为消费者满足精神需求提供了平台。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 。体验消费使得消费者的主动性增强,在消费过程中能获得深层次的难忘体验。根据体验经济的特性,体验消费使消费者更深层次的体验商品中的体验元素,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体验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为第三产业。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则成为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侧重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高就业、农民消费增长的有效形式。本文针对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功能进行研究,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性参考。
本文所探讨的城乡是指城市与农村。城乡经济的互动基础是消费者和体验产品的互动。通过开发体验产品,逐渐实现消费者与体验旅游的互动,从而发展农村体验经济,促进城市体验经济与农村体验经济的互动,逐渐带动城乡经济的整体互动。城乡经济互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城乡经济互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本文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侧重研究城市消费者与农村体验产品、体验旅游的互动,城市的体验经济为农村体验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农村体验经济以城市体验经济为模板,最终从人力、市场、信息、体验产业、文化等各种要素的互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必须尝试才能对其进行评价的商品,这就是有人所说的‘体验产品’ 。体验产品的开发是城乡经济互动的多种形式之一。体验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是以顾客为中心,使每位消费者得到的体验都是个性化的,消费者完全参与其中 。这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性是城乡经济互动的基础。本文研究的体验产品以农村商品为有形商品,将农村文化提炼成体验因素之一,引起消费者对农村文化来源地的兴趣,从而促进农村体验旅游的发展。而农村体验经济的发展需要吸取城市体验产品、体验经济发展的经验,从而形成农村特色的体验经济圈,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的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城乡经济互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使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腹地、资源和市场,城市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格局 。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互动性不强,双向辐射动力不足,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并不显著。而要发展农村经济,城乡经济互动是必要手段。体验产品的开发是促进城乡经济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我国体验经济尚未成熟,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通过对制约因素的分析,了解目前城乡经济互动不足的问题,从而找出体验产品开发的关键所在,最终加快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的制约因素
城乡经济互动中的体验产品与一般体验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体现了城乡经济互动的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这就要求体验产品的效果不仅使消费者获得难忘的美好回忆,而且在消费者与生产者深度互动、积极参与到体验产品的设计中时,获得一种城市文化意识。这种意识有助于农村体验产品的优质开发,从而促进农村体验经济的形成。而目前的农村的市场环境和体验产品的设计存在着制约城乡经济互动的因素,这些因素便是城乡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开发存在阻碍的原因。
(1) 市场环境
农村与城市市场环境的双向经济辐射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城市市场环境对农村的带动性和示范性效应有限,城市与农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城市,休闲产业已经成为体验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体验经济对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关于第一产业的体验产业处在萌芽阶段,关于第三产业的体验产业尚不成熟。城市消费者对消费环境要求较高,消费能力强,对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中的无形因素十分看重。农村消费环境缺乏标准化、统一化,市场建设不够成熟,农村消费者对有形商品的消费仍占消费商品的绝大部分。城市消费者平均文化水平较高,城市文化氛围较浓,对文化的开发规范化、系统化。农村消费者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农村文化氛围不浓,对特色农村文化开发深度不足。在上述差异下,城市优质的消费服务环境、统一化、标准化的商品质量、城市消费者对体验产品较强的消费意愿等尚没有被农村所吸收,城乡经济互动只停留在商品流通层面,并没有深入到以上层面,体验产品的开发效果将受到直接影响。
(2) 产品设计
目前城乡经济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设计在普遍的体验产品设计层面和体现城乡经济互动功能的设计层面均存在问题。在普遍的体验产品设计层面,体验产品存在缺乏明确的主题设计、产品形式单一,深度开发不足、体验产品内容与主题相脱离等问题。例如大多数农家乐,没有加入带有地区特色的主题设计。有些无法突显出体验产品的个性与特色,使消费者无法获得深刻的体验和难忘的回忆,有趋同倾向,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有的内容单一、落伍,缺乏创新与管理,直接影响体验产品的质量。在体现城乡经济互动功能的设计层面,体验产品没有渗透城市文化意识,即标准化、统一化的商品和服务、优质的体验环境等。农村体验产品设计没有借鉴城市体验经济的经验,影响了城乡经济互动的功能和产品被城市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2.影响体验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
城乡经济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开发受多个因素制约。在问卷调查中,对城市消费者对于体验产品的接受程度、休闲方式中体验产品所占的比重、对农村体验产品的喜爱程度、体验消费过程中所看重体验环境因素的比重和郊区对体验产品市场购买力的影响等内容做了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得出了影响城乡经济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主要因素。
(1) 体验经济的消费者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调查,有64.6%的城市消费者对体验的本质有明确的认识,有67.3%的城市消费者认识到体验消费的大众化,这表明体验经济时代下大部分消费者认识到了体验消费的存在,并了解体验消费价格定位的原因。城市消费者开始注重体验消费,并能接受体验产品的商品性。在这个趋势下,体验营销会在不久的时间里为城市消费者所喜爱并进行消费。
(2) 消费者休闲方式的体验化趋势。城市消费者最喜欢的休闲方式(A)和最经常的休闲方式(B)的比例不同,B比A比例大的有:看电视、听相声、体育健身、读书和上网。A比B比例大的有:听二人转、听音乐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看话剧、逛街购物、看艺术展和其他。影响城市消费者选择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的首要因素为时间。可以看到,文化休闲方式受城市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时间因素的阻碍,经常的休闲方式则以方便、快捷作为首选条件。因此,城乡经济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开发要结合消费者方便快捷的消费模式和追求文化体验的消费潮流,为城市消费者提供文化休闲体验的场所建设应首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时间因素,建在离主流消费者近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并能快速地使消费者体验到其中的文化。
(3) 消费者对农村或城市体验产品的消费意愿。城市消费者对市区的消费场所有40.2%的人选择富有现代活力的消费场所,32.4%的人选择富有传统民俗气息的消费场所。这表明,城市消费者对城市体验产品十分热衷,并且愿意体验带有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产品。城市与农村文化的融合或成为城市消费者潜在的体验消费模式。城市消费者对农村的消费场所有91.3%的人选择农家乐或采摘。这表明农村体验产品正成为城市消费者的新的休闲体验方式。同时可以看出,农村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导致城市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农村体验产品较少,满足不了城市消费者对农村体验产品的需求。
(4) 消费者对体验环境的重视程度。在对城市消费者对体验餐厅的看法的调查中,有79.8%的消费者去过体验餐厅,饮食特色为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而体验环境则超越了价格和交通等其他因素,成为第二大因素。这表明体验环境成为消费者十分注重的因素之一,并成为消费者愿意前往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可以看出,城市消费者对体现文化氛围的体验环境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望,体验餐厅通过饮食特色和体验环境的双重经营,可以获得城市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对所有促进城乡经济互动的体验产品来说,在有形商品优质的前提下,无形商品是使消费者感受目标文化和深入体验至文化来源地的最佳渠道。
(5) 地理位置及市场购买力。在对城市消费者对郊区地带的体验消费调查中,有80.6%的消费者去过,但只有11.7%的消费者常去。而消费者对于未来开发完善的郊区体验消费场所的消费意愿十分强烈的占50.0%,不想去的仅占4.9%。而其中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的最大因素为交通住宿不方便。结合上述影响消费者对体验产品的消费意愿的首要因素为时间的分析,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近的地点则成为促进城乡经济互动的体验产品的最佳开发地。而郊区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在地理位置上方便消费者深入体验至文化来源地,能有效达到核心城市与周边农村互动体验的目的,具有发展促进城乡互动的体验经济的潜在市场购买力。
通过上述分析,综合影响城乡经济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主要因素,针对对城市消费者的体验产品应经营在方便城市消费群体前往和方便深入文化来源地的地点,体验产品以特色的优质有形商品为基础,融合的目标文化和各种体验方式为无形商品,将城市文化意识融入其中,既满足城市消费群体的体验消费需求,又成为城市消费群体体验不同文化的最佳渠道。
3.城乡经济互动趋势分析
城乡经济互动是城市化的必要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乡经济互动中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性和示范性效应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从体验产品的角度来说,生产者可把城市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城市标准化的服务水平带到农村体验产品的开发中来,为农村体验产品添加进经深入挖掘后的农村文化体验元素,考虑到城市消费者的体验产品的城市与农村文化融合的消费趋势,从而开发出适合推动城乡经济互动的体验产品,体现城乡经济互动的功能。
为更好地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效果,将城市消费者引入农村文化来源地体验农村体验产品是关键一步。通过对体验产品开发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农村体验产品起到宣传功能的体验产品的开发成为吸引城市消费者到农村体验的引子。这种体验产品经营在离城市消费者方便前往的地方或连接城市与周边农村文化来源地的郊区。可以采用体验餐厅等的形式使消费者快速体验农村体验产品,并针对目标顾客加入城市文化的体验元素,使体验餐厅成为城市消费者体验农村的“大门”,而“大门”里的内容是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引子,将消费者引入文化来源地。文化来源地将设计出更为深入的文化体验,体验餐厅将和消费者进行深入的互动,使得消费者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难忘的美好回忆。而在文化来源地的体验经济逐渐成熟之后,体验产品则可以打破体验产品类型的“模板”,形成真正的体验文化氛围,从而使城乡互动从体验产品层面深入到城乡经济层面。
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趋势是以城市带动周边农村、农村形成体验经济圈、城市与农村体验经济联动直至中国整体上城乡经济互动,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成熟。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商业化开发已带动了城市的体验经济发展,通过城市本身的文化资源融合和改进,为农村体验经济发展提供经验,从而带动周边农村体验经济发展,并与城市形成良好的产业合作,周边农村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核心城市的文化因素发展成为城市消费者的主要休闲旅游地,从而促进城市周边农村体验经济的发展。农村体验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农村的体验经济氛围。农村与农村之间互相影响、良性竞争,形成各自的主题文化,逐步形成不同主题的带有农村特色的体验经济圈。中国整体上城市与农村的体验旅游都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各具特色,又不能分离的体验经济圈,从而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的对策建议
本文整体论述了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功能的研究,有别于其他关于体验产品的研究,本文没有停留在研究城乡互动中的体验产品的改进和种类的创新上,而是分析体验产品开发背后的意义。体验经济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经济形式。通过体验产品的开发促进城乡经济互动,从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便是城乡经济互动功能的体现。本文针对制约因素、开发影响因素、和城乡经济互动趋势的分析,为促进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起到了关键作用。从长期来看,开发农村体验产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短期的收效可能因成本、地区经济活动不发达等因素而不太明显。因此建议政府出台对开发促进城乡经济互动的体验产品的经营者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的相关产业,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投入,鼓励投资规划建设促进城乡互动的体验经济区,从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体验产品开发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体验产品的物价水平,避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产生。此外,政府可鼓励经营者对农民进行业务培训,以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率。这类举措可为推进城乡经济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措施和平台。
其次,旅游地的居民素质直接影响消费者前往消费的意愿。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低,对实用性商品的消费仍占绝大部分。并且经过问卷调查,农村消费者为体验付费没有强烈意愿。农村市场供给不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足,阻碍了农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农村体验产品开发的同时,农村整体的体验氛围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可鼓励对农村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议每村均有精神文化传播站,使精神文化设施与农民自发创意相结合,培养农民的文化修养,并积极鼓励农民挖掘当地文化、对文化活动提出创意,从而深入、有效地整合各地的农村文化。同时,可给予农民对体验消费的“优惠”政策,促进体验“下乡”。这类举措可为丰富农村体验元素、提高农民整体文化氛围提供了基础。
最后,具有城乡经济互动功能的体验产业应提升行业标准。设立体验产品的分级标准,对体验产品中有形部分、体验环境、体验元素、消费者参与程度、个性化及满意度等进行评价与监督,以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建议经营者引入标准化管理方式,保证环境卫生、服务水平等条件的质量,并可与农村的精神文化传播站达成良好的产业合作,双方互惠互利。这类举措可为促进农村体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于体验产品的城乡经济互动功能是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由于农村整体消费水平与城市尚有较大差距,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针对农村消费者的城市体验产品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平:面向城市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机制[A].张平,刘霞辉.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美)贝恩特•施密特:顾客体验管理:实施体验经济的工具[M].冯玲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J]. Harper Collins, 1991,No.7
[4] 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发展较快地区农村变革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集中起来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农业产业化,创办工商企业,发展非农产业,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农村经济变革融合在一起,使农村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高,自身的积累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在改造小农生产和自然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使工业化、城镇化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逐渐消除城乡间的界限。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明确地把实现“一体化”作为处理未来城乡关系的根本要求和追求目标,作为现实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的领域与主体,在解放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中寻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中农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农村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就是要把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农村和城镇共同发展格局;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就是要正确把握城镇建设、中小城市发展与大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又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形成中小城市和城镇对大城市的支撑,避免城市空间和功能上的不合理以及小城镇建设中的不科学现象。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与这一战略目标相衔接的完善的措施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2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6003106
城乡一体化作为当前公共财政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表现出纵向演进的阶段性,又表现出横向发展的地区差别性。因此,科学的设计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通过量化的方法对城乡一体化以及各构成系统的动态演进和各地区间的差别进行测度和分析,有利于客观展现城乡一体化综合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以及经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等在城乡一体化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效落实公共财政政策具有战略意义。
城乡融合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在经济层面上,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不同产业间通畅而有序地流动,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公平地调整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在生态层面上将城乡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纳入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可持续的城乡生态系统;在文化层面上,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将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1]。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2]。杨荣南[3]提出由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具体指标来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顾益康等[4]提出了包括城乡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用来评估和反映城乡一体化的进程[4]。黄匡时[5]认为“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农民工城市融合政策指数”、“农民工城市融合总体指数”和“农民工城市融合个体指数”3个方面进行构建。汤杰[6]利用城市流分析方法,选用15个外向服务型产业指标,从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间联系互动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辽宁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整体不强,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颜芳芳[7]以城乡差异为着眼点,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等4个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学者如漆莉莉[8]、白永秀等[9]、岳利萍等[10]、刘伯霞[11]、曹志刚等[12]、郭金丰[13]、梅付春[14]、刘伟等[15]、完世伟[16]、王志军等[17]、刘新峰等[18]从省域角度,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发展水平或城乡融合度进行了测评。
1.2研究区域概况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青、川3省交界,是安多藏区的中心之一[19]。自古以来就是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结合部。合作市现辖6乡4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委会、258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8.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8万人,占总人口的60.4%;农村人口3.4万人,占总人口的39.6%;总人口中藏族4.6万人,占总人口的54%;汉族2.8万人,占总人口的33%。辖区平均海拔3 000 m,年均气温1.7 ℃,年均降水量558 mm,是典型的高寒区域。高寒草原+藏系家畜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原畜牧业区域[20,21]。受特殊的高寒地理环境和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合作市生态环境地位非常重要,但脆弱性很强,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环境基质较差;区域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太低;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分离发展突出,城乡互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或很微弱;农牧村落后,对城镇的基础支持作用不强;城镇综合实力弱小,数量有限,辐射带动农村的作用不强;人口和居民点具有较强的离散性,空间分割作用强烈,联系不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不足,配套不强,成本(建设成本和管护成本)高昂,但受益面和受益人群较少;城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于行政推动,国家、省州的投入是拉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发展型的工程较少。
城乡经济融合度主要由以下3个指标组成:城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3次产业结构比,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水平的主要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反映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协调性,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第2、3产业比重与第1产业比重比是反映产业融合的重要指标。城乡人口融合度包括人口城市化率和城乡就业人数比,其中,人口城市化率是反映社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指标,城乡就业人数比反映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程度,而且能够进一步反映农村非农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城乡社会发展融合度包括城乡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比和城乡生均拥有的教师数比,其中,乡每万人拥有床位数比反映医疗卫生事业对城乡居民健康服务的保证程度,城乡生均拥有的教师数比反映城乡人口受教育情况的指标。
1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着制度性的转变和结构性的调整,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物价水平也持续的低靡,中国市场总体处在了一个疲软的状态。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因为政策的滞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自从1998年以来,我国农民增产不增收,占70%总人口的居民收入十分的有限,购买力逐渐的下降,农村市场并没有发挥足够的潜力。市场的容量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扩张;城市经济也非常差,产品生产过剩,大批的工人下岗,失业率有所攀升。在新的时期,城乡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营造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有效消除城乡发展当中的不利因素,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需要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实力,为城乡的协调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城乡之间产生的技术、资金和服务的转移,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从而消除二元结构的差异,达到城乡经济在空间上的有效融合。
2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城乡产业结构失衡
城市产业形成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分工细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生产力结构当中,城市产业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的城市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在农村的产业产值与当前的劳动力结构不协调,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显著的低于其他的行业;其产业结构与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有着很大的矛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长期以来依赖于低层次平面垦殖的生产结构;农村产业出口的商业结构不是特别适合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
2.2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个人的能力决定了收入上的差距,而个人的能力又是受到教育程度决定的,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综合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更好的缩小收入上的差距。我国的城乡居民受到教育方面的机会在先天性上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大有着很深刻的原因。根据相关数据,与城市劳动者的水平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因为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限制了他们自身的收入。我国的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农民不仅收入很低,同时还存在着失业风险高、缺乏相应保障等问题。这些都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最终还是因为农民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缺乏相应的知识,只能从事简单、收入较低的工作。
2.3区隔就业政策的限制
一般而言,我国的就业政策主要是一种区隔的模式,首先表现在地区分割和先后的顺序上,该政策很适应以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保证社会稳定的策略。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固化人口居住及其活动区域,从而方便行政管理。所以,各个地区都是以本地区的就业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政策,但是,企业生产则是从自身的经济出发,在效率原则的驱动下,更是愿意雇佣工资较低、没有任何保险要求的农民工,从而导致了下岗职工就业难度较大,由此造成了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和高失业的现象出现。
3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充分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1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第一,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二,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有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化经营,有效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业效益,从而更好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需要调整农业生产产品的结构,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业效益,更好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有效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城乡的协调。
3.2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收入;工商企业应该生产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拓宽市场,提高农民的消费欲望;应该减轻农民的负担,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3.3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