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8 17:11: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篇1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现状

会计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国各类层次的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1918年9月7日在谢霖等一批会计专家的力谏下,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并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但只有大约30~40万是高级或注册会计师。低水平和不尽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与高标准的巨大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尤其在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优秀的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人才显得更为缺乏。首先,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注册商户的不断增加、企业的商业活动频繁,迫使他们对会计及审计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市场需求量一再增加;其次,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使得企业对内部审计、公司管治等要求提升,也导致了对注册会计师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第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债转股”的出台,需要注册会计师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金融、证券、保险等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也越来越多地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扩大和增强服务功能,为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发挥重要的监督、预警作用等,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二、高职院校对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80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13所职业大学起,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09所,高职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智力、密集型的特殊服务行业。各执业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等专业素质与服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而要想取得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通过考试,这项考试也成为目前声誉最高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从考试的模式上看,主要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这三种模式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教育水平不同,因而在报考标准和考试要求方面有所差别。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模式同美国类似,只是对报名要求只需要专科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把推进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办学质量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旨在满足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既需要领军人物提升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整个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实际工作人员开展一般的业务审计或执行较低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而目前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研究生院主要培养的是注册会计师高层次后备人才,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培养的。高职教育以他特有的教学特点,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岗位、面向工作过程,融教、学、作为一体,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

三、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只有财经类本科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这一单一渠道的状况,既有利于拓宽注册会计师培养渠道,提高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夯实基础,也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同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近几年来,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9%以上,学生们也相继参加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与现实需求缺口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突显出来的首要问题是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计专业尤其如此。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有限的教学资源面对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大多呈现教师严重透支、教学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一方面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的双师素质工程往往流于形式。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达30%左右,并且大部分会计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而有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则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

2、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把传播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师讲个不休,学生记个不停。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课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而会计工作更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课时偏少,目前的教学仍然是采用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配套的随课堂实训、课内分散实训以及课外的综合实训等内容;二是实训教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行业是多样的,单一企业类型的练习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三是指导实训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院校每年都会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这种看似有利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致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

4、考试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院校都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并且在考前大多数教师点出出题的范围,基本上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应用能力的测定比较少。很多学生仅靠在临考的前几天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势必会误导学生平时的学习方向与目的,荒废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四、对高职院校CPA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突出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不同就在于,高职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而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为具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以培养能毕业后直接胜任会计岗位工作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不仅应具有雄厚的理论教学基础,更应具有扎实的实践功底,不仅要掌握高职教育基本教学规律,更应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教师和会计师双重素质的能力。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我们要注重自身教师的实践与实习,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的政策和措施;第二,可以引进资深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线会计工作人员等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和引导社会一线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计职业考试,并对取得相应资质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3、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必修课各专业方向统一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多专多能原则。兼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综合课程具有现实性和导向性;其次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自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结合所学书本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课题,搜集一定的前沿性资料,进行科学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获取信息与新知识的能力,增强综合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职业类的考试,采取以“国考代校考”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强化实践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掌握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有所用”,对于会计理论要求够用即可,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在会计专业的实践实训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2)注重实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教材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在会计的实训过程中,除了选择市场上的实训教材外,各院校可组织相关力量自编实训教材,并注意会计专业各门学科的综合性实训内容的选择;(3)校内的实训设施应满足实际的需要;(4)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的建立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5)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解决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毕业后就基本能顶岗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绩效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GXS5D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05)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基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卢卡斯曾与1988年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内部效应,而且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用,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其理论模型为:。模型中Y(t)表示经济中的产出,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解释了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关系,H—O定理表明:一个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高校为社会培养和提供的人才,不论是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还是对于以资本与技术为主导的企业,都能增加企业自身相对于国外的要素比较优势,并使其优势得到巩固,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逐渐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模式转轨,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高校对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协整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高校对于外贸发展的服务。协整理论从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入手,探究非平稳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和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可选取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除此之外,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也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选取进出口差额来反反应。

所用数据取自《河北省统计年鉴2007》。用Y表示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用X表示高校的发展情况,X包括的指标包括: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各指标如表1:

表1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与河北省高校相关数据

年份

进出口差额(+.-)

(单位:万美元)Y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人)X

河北省高校数(所)X

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人数

(人)X

1990

153353

22762

50

13585

1991

163554

23406

50

13226

1992

143375

23387

48

13372

1993

92255

22130

54

14250

1994

144541

27491

52

14740

1995

180466

36388

47

14808

1996

197566

41837

45

15514

1997

239032

42234

46

16656

1998

200346

40562

46

16622

1999

165876

39606

48

17263

2000

217910

41255

47

19414

2001

217450

15871

63

23707

2002

252239

62910

75

28091

2003

287834

107562

83

34542

2004

515438

143148

87

39235

2005

578238

183213

86

46538

2006

714322

篇3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Outline of FDUROP and Its Edification for Non-First-Rate College to Cultivate Top-Notch Students

Abstract It is a notable phenomenon in domestic colleges that undergraduates publish SCI-indexed papers. In this aspect first-rate colleges such as Fudan University have made big progress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FDUROP (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edification from FDUROP for non 985 and 211 colleges to cultivate top-notch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CI-indexed papers; top-notch students cultivating

0 引言

本科生发表科学论文尤其是SCI论文现象在国内高校日趋普遍。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林钻涛将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1的《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上,①南京医科大学的李华楠将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为2.92的《Toxicolog》上。②这种现象虽然在各个层次的高校、各个不同的学科都存在,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总量和质量均高出全国水平。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01-2005年本科生发表的第一作者SCI文章达29篇。③那么一流高校除了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的优势之外,在组织管理上还有哪些成功之处?非985、211高校如何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因势利导,更好地培养学术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FDUROP,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④⑤为参照,通过对该计划的解读,思考非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1 FDUROP概况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而搭建,由“莙政项目”、“望道项目”和“曦源项目”组成。该计划覆盖学校理、工、文、经、法、医、艺、哲各个院系,至今已有1300多名本科生参与并结题,网上公布的222篇论文成果中,SCI论文达117篇。该计划有几个显著特色:(1)培养平台系统性强;(2)强调个性化培养;(3)建立了动态进出机制;(4)实行了导师制;(5)关注后期拓展;(6)制度建设完善;(7)硬件条件支持到位;(8)经费管理贴心;(9)门户网站功能强大。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了一个超级平台系统,该系统由六个平台组成:(1)基础课程平行班;(2)探索式课程;(3)校外知名教授课程;(4)专题研讨班;(5)学术资助平台;(6)国际交流平台。六个平台在学生一般培养方案基础之上设置,基于一般方案却高出一般方案。

2 非一流高校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

非一流高校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虽然不能和复旦等一流大学相提并论,但发表SCI论文的学生却屡见不鲜,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的专门培养势在必行。

2.1 建立适合校情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非一流高校不宜照搬一流高校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本校学科结构和资源禀赋建立适合校情的拔尖人才培养制度。复旦的超级平台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模式,平台的组成、子平台之间的关系、子平台在不同年级发挥的作用都可以参考,但平台的规模、面向的对象、执行的力度却要因学校而异。

2.2 针对优势学科,在小范围内开展学术论文类拔尖本科生培养

每个高校都有若干个优势学科,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设备、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这些学科是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的首选基地。非一流高校可以针对这些学科制定专门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师资、经费、设备与管理配套,先在小范围内展开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然后积累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3 建设导师群体,为拔尖生指导老师制定特别政策

非一流高校有能力指导SCI论文的老师人数有限,为此学校需要进行拔尖人才指导老师群体建设。除了引进高水平师资这一基本手段之外,关键要解决指导老师的动力问题,要充分考虑老师的业绩与报酬问题。参照硕士导师计算工作量、发放学士导师津贴、作为职称晋升可选条件、按照课程教学进行管理等等都是可行的措施。导师群体的组织建设也必不可少,建立学士导师委员会、对导师培训、外派导师调研、学士导师内部研讨、制定导师选拔制度、优先公派出国等方式均是可选手段。

2.4 保持拔尖生优势,培育和选拔并重

要让拔尖生长出来而不是,需要培育和选拔并重。培育重在提高学生平均水平,为拔尖生的成长提供土壤。针对有一定优势的学生群体进行专门课程培训,为学术论文研究奠定基本知识与技能基础,可以弥补学生平均水平偏低的劣势。如果这种培育属于面上的工作,那么让高考成绩拔尖的学生保持优势,就是点上的工作。非一流高校也有一些高考成绩很高的学生,如果不对他们“重点保护”,环境的熏陶会使他们滑坡渐至平庸。拔尖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采取措施,让这些同学保持优势、永不褪色。一入学可以让他们开始“研究型学习”程序,从学业定位和自我认知上与其他同学形成区别,以保持他们的机敏状态和科学嗅觉。

2.5 为本科生开放硬件平台条件

非一流高校培养拔尖人才需要强化硬件平台建设,除了放宽放活本科生试验管理制度外,有时甚至需要专门建设小型实验室或创新基地,为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设备和场所。

2.6 “借鸡下蛋”,推进跨校拔尖生培养

除了利用本校师资条件进行拔尖生培养外,还可以双管齐下,探索跨校拔尖生培养模式。“跨校拔尖生培养模式”即选派本校的拔尖学生,参加一流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对方高校的师资、实验室、课题组和管理平台下开展课题研究,经费由本校提供,成果双方共享,学生毕业保研时对方高校有优先挑选权。跨校培养可以为非一流高校带来真实的培养体验,有助于非一流高校学习拔尖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本校拔尖生水平、带动更多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是一种“借鸡下蛋”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将是长期和深远的,非一流高校不应纠结于“论文第一单位是谁”这种眼前利益。

2.7 点石成金,建设强大数据信息平台

本科生做科研,除了学校引导、老师指导外,还需要学长言传身教,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科研、理解科研、实践科研。认知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往期项目资料的查询、项目成败利弊得失的分析、以及拔尖培养计划等诸多管理制度的学习,都需要数据信息平台的支持。一个强大的门户网站如果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信息检索能力有限、科研韧劲不足的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对网站的学习,可以实现学校和老师力不能及的某些自我培养,这些培养环节的缺失正是不少学生科学道路不能为继的绊脚石。

2.8 营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不论是否一流高校,每所大学都有与自己类型和行业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为了进行学术类拔尖人才的培养,学校需要在原有的校园文化组成中添加“本科生学术研究”文化元素。非一流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学术研究文化元素比例本身偏低,为此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学校如果缺乏科学研究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本科生不大可能“特立独行”跟着个别老师“做研究”而成为另类。文化建设属于系统工程,学校需要组织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党团委、辅导员进行专门规划,确定宣传定位、设计宣传方案、拟定宣传步骤,展开长期、有序、有效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形成以研究为荣、以研究为乐的文化情感。

3 结论

非一流高校中拔尖本科生不乏其人,发表SCI论文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些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制度化的培养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规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无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培养机制、模式、得失与经验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对这笔财富进行恰当取舍,并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则有助于非一流高校学术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注释

①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资环学院制药工程系本科生发表影响因子5.099的SCI论文[DB/OL]. http:///xwzx/news/t20110921_57557. htm.2012-12-10.

②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康达学院学生首次发表SCI论文[DB/OL].http://202.195.179. 5/show.aspx id=446&cid=40.2012-12-10.

篇4

文化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和根本。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一、文化产业人才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内涵。

文化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纸质传媒、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旅游、艺术、教育和体育产业。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人才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特征。

文化产业人才作为人才中的一部分,具有一般人才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文化产业人才的专有特征。

1.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道德是文化产业人才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政治道德、人格道德、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2.文化素养

极高的文化素养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显著特征。其传承与创造文化的任务,要求其在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知识的精通性;二是知识的广博性;三是知识的更新性。

3.创新精神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人才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使得文化产业充满活力,才能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

4.专业技术

知识经济背景下,专业技术逐渐成为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尤其是从事影音传媒、网络传媒、广告等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专业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专业尚未形成完全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如今文化产业急需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高校在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上还比较欠缺。

(二)文化产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有的高校提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的高校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专门针对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的人才。由于不能清晰和明确培养目标,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局限。

(三)师资力量不足与教材编写不精准。

1.师资力量不足

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且较少有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因此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而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2.教材编写不精准

与师资力量不足紧密相关的便是教材编写不精准。文化产业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又增加了教材编写的难度。教材数量少,而且缺乏高质量的教材。在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编写方面,还需要做出很大的改进。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六类:①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②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③文化产业创意类;④政策法规类;⑤语言类;⑥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①

专业课程不仅种类多,而且难度大、专业性强,这些都使得学生很难掌握这些课程知识,容易出现多而杂、杂而乱,学得太泛而不精细等问题。

(五)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学科本位的影响,目前文化产业专业的教育强调文化产业理论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真正涉及文化产业的创意、经营、管理等能力,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培训才能形成。

三、关于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充分认识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日趋完善。

(一)建立合理的教育层次结构。

建立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完善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相互衔接的教育层次。鉴于我国的现状,应特别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提高人才层次的合理性。

(二)明确专业定位。

在专业定位方面,各个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文化产业的特色,或者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的传统专业的已有优势,以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专业定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编写教材。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如到文化产业公司挂职锻炼、到高等院校进修等,另外也需要积极引进人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文化产业是一门交叉性学科,高校可加强校内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积极组织编写教材

国家相关机构可以合理组织我国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精准。

(四)课程设置灵活化。

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或自选课,并结合社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多种手段,例如:聘请文化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高校内部的实验室,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注释:

①林喦.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J].理论导刊,2008(4):107-111.

参考文献:

[1]李海亭.关于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索[J].高教研究,2010(27):51-56.

[2]孔羽.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6):94-95.

篇5

1.两个保障条件分析。(1)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方案是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因为,高校毕业生作为产品要到市场中参与竞争,并最终要到煤矿企业中去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适当时候也可将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实际情况,煤矿企业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采用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为高校到企业充分调研,然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后者为邀请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06年始,就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2)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决定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师97%以上为硕士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略差;煤炭企业人员由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水平,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在校企共建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和现场工程师的各自优势,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达到上述目标,可采用两种办法,其一可以高校教师为主,通过教师深入企业挂职进行工程实际锻炼,解决理论与工程对接的难题。其二为聘请企业现场工程人员到高校作为教师的一员,对高校学生进行授课。当然,为完成上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校企互利共赢的平台为基础,即作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汇报,企业可优先对高素质人才有选择权,并且高校对企业可提供全面有效的科技攻关技术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两个重要环节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是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实际,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是较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教学。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要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具体包括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包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为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而把实践动手训练放在重中之重,而是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适当进行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以往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相对较少,达不到培养学生对从业环境和安全相关技术和问题的充分掌握和了解。过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忽视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人员很少参与到学生实习教学指导中,学生实习全程为高校教师进行指导,造成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工艺等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达不到实际技能提高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安全学院提出:以教师到现场利用其专业特长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而企业人员利用其优势为实习学生提供现场工程实践的服务。并且打破单一教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弊端,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弥补以往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毕业设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其毕业设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以工程实际背景为基础,进行真题真做以达到训练目的。安全工程专业多年的毕业设计一直以模拟现场实际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工程实际背景进行理想化,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脱离现场实际,没有达到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进行对接的目的。导致毕业设计仅仅是一次无障碍演练,属于与实际无障碍对接的过程,缺失了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因此,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背景和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必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为最终目标。基于此,毕业设计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为毕业设计题目选取;其二为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选题关乎人才培养是否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即毕业设计题目要切合实际,注重通过设计达到融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于一体的目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发挥自主思维的空间,避免框架套用模式。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主要是指导教师的选配,指导教师要具有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教师多从事课堂教学,现场工程经验相对缺乏,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选取可采用高校教师+现场工程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指导。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保证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实现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

篇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44

1绪论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是高效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有效方式。产学研人才培养方式也是较早即存在的人才培养方式,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就大力发展高等院校与各大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产学研在办学层面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单位与政府单位的展开合作,共同培B高等院校人才方式。产学研合作是指在政府的搭台指引下,高校和企业扮演唱戏角色,对高等院校人才进行培养;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概述

2.1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涵义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互惠互利,以各自的社会需求目标为依据而形成的共同体,发展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办学主体的形式,建立以生产企业、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结合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产学研合作是高效、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互相学习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有效手段,对促进高效的学科发展、国家产业的升级、企业产品的更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主体所起的作用

在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模式下,高校、企业、政府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在这个合作模式中,高校根据行业发展以及根据企业需要,高校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合理有效的设置相关专业,并且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有效的建立合理的培养方案。再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里面的教育资源,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从而增加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和事件知识,锻炼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多重方式帮助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比如提供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和高校共同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也可以选派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课程的开发、一些相关教材的编写,甚至为一些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案例,从而实现高校中的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校外的实践知识的对接。

政府在整个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从某个角度来看,政府某些政策的制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院校教育事业发展。政府部门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为高校和企业双方搭建合作的平台。

3基于产学研视角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3.1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思路

在产学研的视角下,提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思路:

首先应充分利用政府的组织优势,由政府带头组建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各级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妥善安排本地区、本行业与各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工作。对企业资源及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方向及目标,以便合理开展校企合作。

其次,高效信息平台的搭建应该由政府部门完成,鼓励高效于那些有实力且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国家需要的物流高素质人才。将企业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为高校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管理。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使校企双方共同获益,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为高校学生构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更早的适应社会,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助产学研合作模式为自身储备人才,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再次实施引入校企模式。政府促使高校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由高校教育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指导委员会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实践教学,把企业所需的岗位结合理论的知识进行转化,再根据企业所需的物流人才搬到课堂上去,做好相关专业课堂的学习和实习,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目标课程体系。

最后,对校企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估,将产学研指导委员会小组成员构建有关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为产学研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进行评估,对于人才培养出现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方案,从而构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根据以上的叙述,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思路如图1所示。

3.2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中,物流企业可以帮助在校的大学生提供难得的实习机会,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来说也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互惠互利的。一般高校里面培养的人才其目的就是要为服务于社会,而企业在这里面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知道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企业在整个产学研的培养模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向,所以企业是真正了解社会上需要怎样的人才,那么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实施,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方案对培养的在校生进行检验,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成长跟踪,给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对于不足之处给出完善建议,以此类推,进行一个不断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进而提高培养物流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勇,罗来根,余敏燕.以物流大赛为契机提高物流人才质量[J].物流技术,2013,(09).

篇7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相应地,财政学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财政学科属性、社会对财税人才的需求、培养对象的特点,都是影响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学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与财政学专业初建时期有很大变化,除了传统的来自财税部门的人才需求外,企业、银行、事业单位、涉税中介机构等部门的人才需求也应当纳入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考虑范围。本文根据来自28所国内高校的调研数据,对财政学类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在以上方面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一、文献回顾

财政学类专业是财经类专业中建设历史较长的专业,关于财政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讨论众多,近年来,相关文献所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问题上。欧阳华生和裴育(2011)根据国内20所高校的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从招生规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特色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宋健敏和温娇秀(2014)研究发现美日两国的财政学学科发展与社会对财政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两国间的趋同性。关于财政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李忠华(2015)认为优化财政学课程体系结构应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对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尽快启动学科基础课“财政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构建自编教材管理与质量评价跟踪机制,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在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教材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姚凤民(2007)提出构建“四个层次、四个系列、四个模块、四个阶段”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2015)分析了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分析了目前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投入力度、加强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优化路径。

二、调查样本说明

本研究2016年9月对参加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的参会高校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69份,回收49份,有效问卷49份,问卷填写者来自国内28所高等院校,包括10所综合性院校和18所财经类院校,所调查院校均设有财政学类专业(包括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情况、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人才培养国际化状况四个方面。问卷填写者全部为财政学类专业的教师,其中专业建设负责人(包括院长、教务处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占比49%,保障了问卷信息的客观准确性。此外,有多所高校的问卷填写者大于1人,本研究对全部问卷样本(49份)和每个学校选择一份问卷(28份)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下文主要报告全部样本(49份)的分析结果。

三、问卷分析结论

(一)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科共性与培养院校特征的有机结合,张锦华和郑春荣(2014)根据培养方向和规格,将其大体归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四类。,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均将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最主要的两个人才培养目标,但两者侧重上两个专业有所差异,财政学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高于应用型人才,税收学专业则相反,这一结果与目前高校财政学类专业设置上的考虑是相符的。此外,研究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虽然不是主流培养目标,但是仍有部分高校重视这两类人才培养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的问题上,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均只有1个样本认为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说明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较高。

(二)课程设置

根据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2016a,2016b)等研究,以及本文研究者所在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本研究选择了财政学类专业的若干门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调查了这些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①,以及调查对象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率较高(50%)的课程中,除了包括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经管类学科基础课,以及中国财政史、政府会计、公债管理与投资、地方财政学等财政学专业课程外,税收经济学、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纳税检查等税收类专业课占比较高,而与此对照的是,西方财政思想史、公共项目评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财政理论和财政管理专业课程开设比例较低。开设比例较高的中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税收经济学、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课程,问卷填写者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也较高,但是,问卷填写者评价较高的中级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课程,在各院校开设比例并不高,说明财政学专业课程的实际开设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师资力量等。税收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率较高(50%)的课程主要是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课程,相比较而言,税收法律类课程(税收相关法律、税收征管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等课程的开设比例降低,调查同时发现,问卷填写者对于税收法律类课程重要程度的评价实际上并不低。

(三)财政学类专业实践教学

在财政学专业和税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本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第二,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政学专业,科研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程度;第三,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根据重要程度,依次为“组织学生在财税部门进行不少于4周的专业实习等校外实践”、“校内综合仿真训练”、“邀请校外实务部门专家到校内为学生开设课程或开展专题讲座”和“科研实践”。重要程度最高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的应用中,安排学生在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实习的实习形式应用程度最高(71%),其次是在企事业单位的涉税部门实习(36%)、在财政部门实习(29%)、在企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实习(11%)、在财税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实习(4%)。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财政学专业,科研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很高,82%的被调查者表示本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安排学生参与了科研实践。关于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因素,被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大纲,其次是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聘请高水平校外实务部门专家参与教学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能够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还包括组织编写高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院层面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等。

(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有相当大的发展,为了解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本研究对样本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国际化程度和双语/全英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问卷填写者认为,最能够衡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指标包括:全英/双语课程所占比重(82%)、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的数量和稳定性(78.57%)、在校生境内外交换比率(71.43%),此外,国际化课程认证水平(64.29%)、师资国际化水平(60.71%)、短期国际交流项目数量(53.57%)、应届毕业生出国留学比率(35.71%)等指标也可以用于衡量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问卷填写者对本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进行主观评价的结果显示,没有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7.86%认为国际化水平较高,42.86%认为国际化水平一般,还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较低或者很低。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瓶颈主要集中师资水平、教学手段、生源素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其中,92.86%的问卷填写者将师资水平作为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择了9门核心课程,调查各高校在这些专业课程上采取全英/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评价和实际开展情况,调查显示,问卷填写者认为开展英/双语教学必要性最高的课程分别是:西方税制、国际税收和外国财政制度;而计量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类课程开展双语/全英教学的必要性较低。样本院校双语/全英教学目前实施程度最高的是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课程,其次是微观/宏观经济学和西方税制,税收经济学、比较税制等课程双语/全英教学的应用程度最低。

四、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政策性建议

(一)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清晰定位

根据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财政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财政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从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发现,财政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定位趋同性较明显,多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虽然这一定位符合财政学类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定位,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各高校应当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和自身优势,强调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等一般目标的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更加清晰的定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定位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优势设置专业具体培养方向,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后续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式培养。

(二)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调查发现,目前财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重税收类课程、轻财政管理类课程,财政学专业与税收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区分度不大,财政史、税收史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税收法律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重要程度与开设比例不相吻合等问题。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定位与学生选择,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考虑到财政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课程设置上也应当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学习视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二是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建设,除了重视教材、课程大纲、教学课件、案例和习题、课程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料建设,还应当重视利用慕课和精品网络课程等教育资源的建设和运用。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效率

篇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黑龙江省会计学会2016年度科研课题

一、引言

黑龙江省拥有3958.3万公顷农用地,占其土地面积的83.69%,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农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与农业、农村息息相关的村级会计更是在农村经济的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村级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规范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因此,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省会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深入探析我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黑龙江省从产粮大省到农业强省的新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村级会计的培养区别于其他通用性会计的培养,应兼顾农村、农业实务的特殊性。目前黑龙江省的村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由各职业技术学校和部分涉农高校完成,然而无论是职业技术学校还是涉农高校其村级会计人才培养都存在目标不明确、教育层次模糊等问题。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讲,其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村级会计实务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现实中我省职业院校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会计基础教育,缺乏涉农实践与相关农业知识的培训,最终使学员难以应对农业经济快速的时代浪潮。我省涉农高校对于本科、二学位等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完全相同,会计课程设置也大同小异。这不仅弱化了其本身的“涉农”优势,更使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村级会计人才培养途径落后

目前,黑龙江省村级会计的培养渠道较少、途径落后。多数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与农业联系不足;很多院校的多媒体与计算机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严重阻碍了我省村级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黑龙江省涉农高校的课程设置目前与财经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差异较小。其培养方式与内容忽略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并未充分体现涉农高等院校的优势,教学脱离实际,不能满足我省农村社会经济会计工作的特殊需求。

(三)村级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提高我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黑龙江省村会计人才培养院校面临以下三个难题。第一,黑龙江省涉农高校的会计专业相对起步较晚,一般属于学校的次边缘学科,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部分教师的第一专业并非农业会计,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与实际工作不甚了解。第二,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教师来源途径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之教师对村级会计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致使教育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衔接,教学质量难以让人满意。

三、构建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多层次、专业化的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黑龙江省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的不同教育层次,明确其培养目标是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根据院校类别、市场需求、职业定位等分别制定。对于基础教育和职业会计学院,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为我省提供村级会计的应用型人才,应在加强农业会计等特殊业务的教学实践。而我省涉农高校应明确其培养目标为具有“涉农”优势的通用性人才,同时将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例如对于主修会计的学生以培养农业创新性会计人才为目标,对于其他涉农专业的学生(如农学专业等),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二)拓宽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渠道

拓宽村级会计人才培养渠道,要加强在校生的培养。首先,在原有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涉农会计课程,同时省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教学设备,推进村级会计电算化进程。其次,学校应与乡镇企业加强联系,建立实训平台,提供服务进村等活动,建立以后续教育为持续动力,以在职培训为补充的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最后,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多与农村、农业接触,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帮助其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三)加强村级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

村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加强相应教师的继续教育,积极鼓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关注村级会计发展的新趋势,以满足会计教育的前瞻性要求;鼓励教师参加业余进修或脱产学习,鼓励教师参加资格考试,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其次,学校可组织年轻的教师“走出去”,到村级会计工作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加强教师对农业、农村与会计的认知,提高其教学质量。最后,学校还可以将拥有丰富涉农工作经验的农业专家、农企高管“请进来”,既可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又可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与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张自遵.浅谈农村会计发展趋势[J].财会通讯,2013(01)

篇9

高校大学生是走向社会最直接的人群,他们经历多年的教育,尝试着走向社会,一展抱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人才市场将逐步形成和完善,因此,作为大学生和社会的的桥梁和纽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为此,本文从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和社会评价理论的研究角度出发,对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详细说明,并对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难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建构的重要意义

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主要是指由不同的评价主体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评价,是对高校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求程度进行的一种衡量和评定的手段和途径。作为连结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大学生的社会评价落实和建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下面我就以几个方面展开叙述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质量的界定和评估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群体的评价,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高校自身等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对高等教育质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都有权力、有义务捍卫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各层面人士参与的社会评价,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活动过程、学科专业设置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作为高校自身,也只有通过社会大众和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客观评价,才能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其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会评价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上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发展还不成熟,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评价主要是由高校组织,主要依靠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实际评价活动。这种评价形式在实际评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于:

(1)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主要考虑毕业生、用人单位这种内涵性的评价,而忽略大众评价这种外延性评价。

(2)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这项工作涉及人员众多、数据过于繁琐、工作量大,存在着人力、物力上的较大困难;加上评估主题不够明确,用人单位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提供的数据相对离散随意而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做法不能有效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

(3)在评价体系中割裂地、单一地研究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技术问题,未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相衔接,研究目的不够明确。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情况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来自于高校的办学体制和高校的自身认识。从办学体制看,我国高等学校是以国家办学、国家投资为主要形式。大学管理体制的直接来源是政府的行政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领导管理的体制。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

如前面所说,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评价体系我们主要分两方面进行,在校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评价和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评价,我们已经阐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现状,那么为什么在当代,建立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会那么难,体系会有诸多的问题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要从高校大学生的孕育之地高校开始讲起,或者更加具体一点说是从高校的办学质量说起。我们知道,从高校本身看,办学质量可以从两个途径来验证: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毕业后在用人单位受欢迎程度,即就业后的社会评价。其中,前一种途径处于学校管理系统内部,评价目标、手段和过程等较易控制,学校自身又有着较直接的评估利益驱动因素,而且在评估理论与实践上都较为成熟;同时,又有国内外的经验可借鉴。因而对评估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开展得较为普遍,如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重点课程评估等。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无法忽视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问题上。

四、从毕业生角度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建议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体系。从社会评价和高校教育质量体系的研究角度出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

第一、招聘市场,包括学校市场和社会人才市场。关于这个层面,我们主要要抓住高校毕业生这个群体进行研究。每年高校都要举办各类的就业招聘会,届时高校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与素质需求,为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第二,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用人单位可以获知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情况,如专业、毕业生人数、联系方式等。高校利用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在推荐毕业生的同时,搭建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系统,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运用高效的调查与反馈手段,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第三,大型社会评价调查。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每3-4年组织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到人才中心监测点,以及吸纳本校毕业生较多的重点企业进行直接调查,获取具体生动的感性评价。

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的运用价值主要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将任重而道远,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毕业生社会评价与人才培养适应机制,是我们一直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向红.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3).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实现“双赢”的主要模式。

(一)学校的“双赢”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使旅游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应用性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必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再到理论的循环,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升华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二)旅游企业的“双赢”

旅游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和管理,才能紧跟时代脚步,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要求使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资源。学校毕业生是作为旅游企业的第一资源存在的。人力资源是校企合作的共同关注点。通过校企合作旅游企业将对人才的要求反馈给学校,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的培养输送,通过产学研结合使企业在产品开发、管理咨询等方面获取相应的智能、技术支持等。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层次现状

根据校企合作的深度,目前已经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浅层次表面性合作

主要做法:只有学校和企业参与,双方签订简单的协议,少有实质性合作内容。通常学校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企业或者出于人情考虑,或者出于解决旺季时候的人力不足问题而进行的合作。这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表面看起来内容丰富,但形同虚设,实际操作过程中停留在“劳务输出”层面。在成效方面没有实现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只是短期互赢,表面互惠。

(二)中等层次常规性合作

主要做法是:学校将企业建立为实习基地,实习内容丰富,签订详细的实习规定,有较多的实质性深入合作,学校安排指导教师与企业定期交流,适度共享双方的资源。这种合作基本上能够实现实践教学目的,校企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受益。

(三)深层次多方位合作

主要做法: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常交流互动,双方的合作内容广泛深入,战略高度合作,充分共享双方的优势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员工等均参与进来。目前较为典型的几种: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模式、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模式、以院校为主体的合作办学模式(前店后院模式)、学校与相关职业培训公司建立的合作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这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基本实现深层次合作,效果较好。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现深层次校企合作建议

目前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大多数仍处于浅、中层次的合作,只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针对校企深层次合作,实现双赢提出一些建议。

(一)强化合作意识

有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于浅中层次,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合作意识、双赢意识薄弱。较多的旅游企业未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意识,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对实习生进行专门指导,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被当作廉价劳动力。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较少与企业进行沟通,理论教学跟不上行业发展形势,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有的院校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就是校企合作,“放羊式”管理,尤其是旅行社实习。校企合作想要深层次的进行,首先需要强化校企双方的合作意识,认识到校企合作双赢的必要性。

(二)建立成熟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的良好合作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目前我国针对校企合作仅有1993年《职业教育法》,内容并未涉及普通本科层面的高等教育。在校企合作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制度对校企合作中利益分配、专利保护、具体实施细节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同时,学校和企业应健全相应的合作指导机制、合作运行机制、合作监控机制、合作评价机制等。如在某些院校已经设立专业负责校企合作部门,具有专职性的工作岗位,有专门的工作室,集科研部门、教学实习中心、行政部门、教学部门、辅导部门、培训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为一体的合作专职部门,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