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模板(10篇)

时间:2023-12-09 17:44: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18-02

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工业取得了突出发展,但是随着食品发展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了,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食品安全问题,这已经成为了举国上下的焦点与百姓热议的话题之一,而目前包括苏丹红、瘦肉精、染色馒头、三氯氰胺以及黄曲霉菌等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过去对于食品安全包括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不完善,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要求并不充分,这个给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带来了双重挑战,因此,本文着重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能够改进相应措施,更好的捍卫我国的食品安全。

1 食品安全内涵

根据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相关定义,仅仅将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狭义的范畴来理解,只要食品没有毒,对人体没有伤害,并且要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造成对人体危害,那么这种食品就是安全的。实际上,这样的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出发,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数量上要够,其次要在有足够营养的前提下不对人体造成伤害,最后是要符合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的要求。很明显,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界定仍然是存在不足,实际上食品安全应该包含营养含量以及卫生与安全,而不仅仅是只注重各种卫生的法律框架,但却不涉及食品营养法律的各种条款,忽略食品卫生监管在其中的作用。

2 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

尽管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卫生法》中有涉及到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是食品营养问题。良好的营养将极大的有益于生物机体健康,营养不良将会使得人体受到各种疾病影响的可能性大大的升高,这种影响对人体是深重的,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的。而主要是对食品营养来源过于单一化,人们的营养意识不高,很多人不明白食物相克等原理,部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品添加剂界定不明,食品原料比较差,但是没有相关营养标准限定,转基因食品潜在破坏人体的问题没有充分重视和研究,更没有相关的营养以及界定标准,这些问题都是人体岁食品营养问题极大的挑战。

其次,食品卫生监管问题。主要的卫生监管问题表现在律法规体系过于粗放,不能细化,对很多药物检测和标准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食品安全存在多头监管,仍然采取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责任分割以及沟通的不甚明了,安全标准体系以及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完全,这都是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向。

3 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改进措施

第一,提高对食品营养问题的重视,加快建设食品安全。适量增强食物多样,降低安全风险。通过进行多种类型的、数量适宜的,涉及大范围的摄入各种食物,使得营养均衡,从而达到膳食平衡的食品安全目的,既可以防止摄入食物发生相克的反应,导致食物中毒,又可以防止由于食物单一化造成尤其是青少年的肝肾以及胃肠消化代谢器的损伤问题,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化学以及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事件。

第二,提高对食品卫生监管的重视,加快建设食品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加大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法规的建设,试图与国际迅速接轨。主要做好细化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法规,使得食品安全监控有法可依。其次是建设食品安全信用机制,主要做好改善信用环境,提高企业信用意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框架、制度和管理等。接着是建设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做好完善包括ISO体系在内的食品管理以及认证体系,严格企业的食品召回以及溯源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然后是健全安全的预警反应机制。要完善各种评级标准、机制以及技术水平,提高整个管理监管队伍人员的素质、水平、经验以及能力等。最后是要极大监管的各种力度,落实各个相关部门的责任,公布相关的监测信息,使市场透明化、公开化,从而达到长期监控的目的。

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这么一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与食品打交道,而食品安全更是影响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繁殖、延续,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国在发展中出现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了社会稳定、影响了我国正当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国家整个行业的总体声誉,因此,要加强食品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加大食品卫生监管的力度,双管齐下,注重两者并重,将使得我国能够更好的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

篇2

[2] 余子新.高校双语教学基本问题初探[J].教学研究,2004,27(1):83-88.

[3] 林晗.农科院校双语教学功能与实践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86-88.

篇3

【中图分类号】R15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29-01

饮食合理营养是保证居民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因此良好的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水平是饮食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1]。餐饮行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相关手段,向普通消费者提供餐饮、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餐饮生产经营行业。餐饮行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卫生态度、卫生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餐饮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餐饮的卫生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消费人群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解某地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的认识情况,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可以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最终为消费人群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所以对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3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餐饮服务员、厨师、餐饮管理人员以及从事餐饮其他方面工作的相关人员。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岗位等)、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以及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等内容,调查过程中在向被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的基础上,采用了现场调查、不记名填写、填写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的方式,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100%。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各15题,均为单选,总计30分,以达到总分的 60%为及格 以达到总分的 80%为优秀。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2),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调查到的300名餐饮从业人员中,男128名,女172名,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5±10.5)岁。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学历98名占32.67%,高中学历146名占48.67%,大专38名占12.67%,本科学历18名6.00%;来自农村228例占76.00%,来自城市72例占24.00%;岗位分布为厨师148名占49.33,服务员82名占27.33%,洗碗工34名占11.33%,库管员、采购员、管理人员等36名占12.00%。

2.2 食品卫生知识调查 300份问卷食品卫生知识最高得分14分,最低8分,平均得分(11.8±3.2)分,及格人数为285名占95.00%,优秀人数为95名占31.67%。

2.3 营养知识调查 300份问卷营养知识最高得分11分,最低2分,平均得分(6.8±2.8)分,及格人数为109名占36.33%,优秀人数为31名占10.33%。

3 讨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些年来,餐饮行业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光大居民在餐饮业的就餐率明显提高。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餐饮业的食品卫生工作[3]。通过对该地区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调查,发现餐饮业从业人员不论是食品卫生还是营养知识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来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这一问题己成为餐饮业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3.1 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提高餐饮业卫生质量,不仅要抓好监督、监测等工作,更应该重视餐饮从业人员的相关卫生知识培训[4]。需要进行深入有效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不断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及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参加卫生机构组织的相关饮食知识培训能够显著提高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建议卫生监督部门要长期开展广泛深入的餐饮行业卫生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严格落实双证管理制度,即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培训合格证和健康证后方可持证上岗。通过进行长期经常性的卫生知识培训,使其食品卫生和与营养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通过餐饮业内部的培训机制带动整体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水品的提高[5]。同时要结合经常性的卫生监督,从而切实提高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培养其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和行为,为餐饮服务业创造一个卫生、健康、安全、文明的服务环境。

3.2 增加培训形式 培训方式应该注意灵活多样,浅显易懂,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主要媒体进行的卫生知识教育专题栏目及公益广告,以利于各种文化程程度从业人员所接受。需要将卫生培训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同时考虑到部分餐饮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无法定期参加卫生相关培训,可以同时印制一些饮食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小册子及相关宣传海报,分发到餐饮基层单位, 鼓励餐饮卫生从业人员在岗自学有关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

3.3 开展针对性培训 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的了解,掌握较欠缺,餐饮主管部门应结合餐饮从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强管理和督查,纠正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开展现况调查,未采取干预措施研究。今后,将在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人群,从培训方式、培训教材等方面进行干预措施的实施和评价,对影响从业人员卫生素质的因素作进一步探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采取更有针对性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措施和决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总之,保障餐饮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避免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我们相信通过对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和管理,针对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掌握,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将更加丰富,更加营养与健康,也更加安全[2]。

参考文献

[]毕慧,李云.成都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28-830.

[2]刘雅平,德俊梅,王占楼,等.北京市某单位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现况调查,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2):77-80。

篇4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

(三)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第三条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须经卫生部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者进口。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也不得用作食品或食品原料。

第四条转基因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法》及其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不得对人体造成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性健康危害。

第五条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不得低于对应的原有食品。

第六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企业须达到国家有关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所生产经营的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应当保留转基因食品进(出)货记录,包括进(出)货单位、地址、数量,相关记录至少保留二年备查。

第二章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

第七条卫生部建立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制度。

卫生部制定和颁布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规程及有关标准。

第八条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价、实质等同、个案处理等原则。

第九条卫生部设立转基因食品专家委员会,负责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的评价工作。委员会由食品安全、营养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卫生部根据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需要,认定具备条件的检验机构承担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的验证工作。

第三章申报与批准

第十一条生产或者进口转基因食品必须向卫生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表;

(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批准文件;

(三)企业标准;

(四)食用安全性的保证措施;

(五)设计包装及标识样稿;

(六)与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有关的技术资料;

(七)申请单位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报告和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的验证报告;

(八)其他有助于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的资料。

第十二条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的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有关的技术资料包括:

(一)转基因食品的(物种)名称;

(二)转基因食品的理化特性、用途与需要强调的功能;

(三)转基因食品可能的食品加工方式与终产品种类以及主要食物成分(包括营养和有害成分);

(四)基因修饰的目的与预期技术效果,以及对食品产品特性的预期影响;

(五)基因供体的名称、特性、食用史;载体物质的来源、特性、功能、食用史;基因插入的位点及特性;

(六)引入基因所表达产物的名称、特性、功能及含量;

(七)表达产物的已知或可疑致敏性和毒性,以及含有此种表达产物食用安全性的依据;

(八)可能产生的非期望效应(包括代谢产物的评价)。

第十三条申请进口转基因食品的除必须提交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出口国(地区)政府批准在本国(地区)生产、经营、使用的证明文件。

第十四条卫生部自受理转基因食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十五条批准的转基因食品,由卫生部列入可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转基因食品品种目录。

第四章标识

第十六条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

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物的,还要标注“本品转XX食物基因,对XX食物过敏者注意”。

第十七条转基因食品采用下列方式标注:

(一)定型包装的,在标签的明显位置上标注;

(二)散装的,在价签上或另行设置的告示牌上标注;

(三)转运的,在交运单上标注;

(四)进口的,在贸易合同和报关单上标注。

第十八条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应当真实、客观,不得有下列内容:

(一)明示或暗示可以治疗疾病;

(二)虚假、夸大宣传产品的作用;

(三)卫生部规定的禁止标识的其他内容。

第五章监督

第十九条卫生部对已经批准生产或者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重新评价:

(一)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的科学认识发生改变的;

(二)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受到质疑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重新评价的。

第二十条卫生部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第二十一条卫生部认定的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检验机构须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规程及有关标准进行评价。

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者疏于管理难以保证检验质量的,由卫生部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收回认定资格。

第二十二条从事转基因食品检验、评审和监督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二十三条转基因食品生产经营的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附则

篇5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管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2、学校从营养餐储藏、分发等环节都安排了专人负责进行安全监管,营养餐小组每天进行指导和督查,安排对学生营养餐食品进行留样;由专人负责验收入库、出库,由各班班主任进入仓库清点数量签字后,引导本班几位学生领取营养餐,做到依次有序,避免了在分发过程中的污染或人为破损;然后由班主任详实记录学生营养餐实名登记表,及每天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给管理人员。

3、学校设立专门发放营养餐处,先配备好各班指标,班主任到后找到自己班上的物品,领取即可,确保各班及时正确地领取到本班食品。具体:学生按时(每天9:45)领取营养餐至班上后,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分发到各位同学手中,同时查看就餐情况,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尝,学生用餐后1小时内严禁外购零食吃,以免造成营养餐和零食混吃造成身体一不适,同时对学生营养早餐引起的不良反映要及时处理并第一时间汇报到县营养办,对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硬件设施方面

1、硬件设施:为保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进行,学校建立了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储藏场所,配备了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贮存场所配备了足够的照明、通风装置和有效的防,并安装了防盗、报警、监控设施,做到四防,即防潮、防火、防鼠、防盗;学校食堂配备了与供餐量相适应的食品加工、分发、学生进餐的设施;更指定地方,专门用于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2、规范操作:各学校把营养餐计划工作做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选拨业务能力过硬,责任心极强的老师专项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①学校严格按照供餐餐谱供餐,不存在随意调整工作餐食品各类、供餐食品数量等行为,确保了给学生提供等质、等量、等价的营养食品。

②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基本规范。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剪指甲。认真、细致、规范地填写《购货凭证》、《进货台账》、《出库清单》、《发入登记表》,各个流程运行顺畅,记载细致,有据可查。

③食品配送符合要求。供应商、营养专干按时签收配送食品,学校注重与配送企业的沟通协调,认真做好食品的接收工作,确保配送食品按时、按质、按量送到学校,配送的营养餐食品新鲜、卫生、清洁,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各校储存环境也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安排了专门人员负责食品验收,建立详细的食品入库台账,有验收记录,并注明了名称、数量、配送套餐数据等事项,验收人签名及日期。

④实行食品质量卫生监督登记。营养专干对食品卫生、储藏室卫生、营养餐质量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食品贮存干净卫生,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有问题食品。严格按照卫生规范及食品留样制度按时取样,并作详细记录留样量、留校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信息。

⑤各班主任负责班级营养餐的日常管理,负责食品的发放工作,实名登记就餐学生及数量,营养专干核实人数后由班主任签字按时领取营养餐,并监督学生于第四节课下课前在教室内食用,防止学生弃餐、换餐、留餐,吃不完的食品坚决逐一回收,由专人倒入指定地点,及时处理食品外包装。

3、档案资料齐全。由营养专干负责有关方案、制度的起草及相关表格的设定,及时搜集上报上级要求的相关信息,对各种资料及时整理,归档保存。

三、管理流程

学校认真组织,规范管理,做到按时分配,及时发放营养餐。

1、验收入库。安排专人负责验收牛奶、鸡蛋、火腿肠、面包、蛋黄派、饼干,对于不合格的食物拒绝签收。并用小黑板设立专门的档目,定期仅在营养餐配餐标准和食品数量、价格。

2、留样。每天的食品做好留样,确保安全。

3、发放。由各班班主任引导,安排本班当天值日生,在班主任进入仓库清点好数量后,引导学生领取营养餐,做到依次有序,避免了在分发过程中的污染或人为破损。仓管员及时收集信息,做好营养餐学生人数统计,营养餐发放登记,学生饮食用情况,仓库环境记录等工作。

4、回收。要求各班对营养餐的饮用后进行统一管理,学生饮食完后,将外包装存放于指定的地点,由专人统一回收处理。

5、后期管理。要求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制度落实情况和营养餐食品发放情况、食品卫生监管情况进行自查,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预防,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汇报,以确保本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学校应加强与配送企业的直接沟通。从配送食品来讲,目前所送的营养食品中,牛奶包装偶有破损,面包及火腿肠箱装中少数量,部分变味情况,还需对营养食品更规范的管理,减少问题食品的输入到学校。要加强对学校的培训,配送频率原则上是每周至少2次,但实际只有一次。相应更周全的服务,营养餐知识的科普工作还未宣传到位,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个别学校出现将营养餐发放到班主任手中代为保管,然后按天发放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有违文件精神,且对于班主任可能未将营养食品保管到位,从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造成责任不明确,要求整改。

3、营养餐出现学生吃不完的现象,为避免因开封时间过长食用,造成不适现象,只能丢弃,造成食品的浪费。

4、学校对于享受了营养餐的学生,还未实现动态管理,未见在公示栏公示,未建立老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营养餐的实施情况予以监督。

5、宣传工作。班会记录,是否强调了营养的重要性,对营养知识的科普工作还未开展。营养餐是一种新生事物,许多学生家长还不了解,想法比较单一,就需要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通过校会,主题班会和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提供营养餐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7-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人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医学院校的非预防医学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护理专业等)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其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态度、行为将对身边的朋友和病人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却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理想,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多数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英语和相关专业课就行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②教学内容比较多,安排的课时相对又少,导致老师讲授、学生学习都难以突出重点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内容必须改革;③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需要调整,先介绍人们每天都接触到的各类食物的营养,而将比较枯燥的营养素部分内容结合到食物营养价值部分讲解;④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难以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员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兴趣,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结合案例、注重实用性、强化技能培训的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员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针对上述情况,谈谈我们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的体会。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开课前组织师生见面会,让学员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食物资源的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相关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关。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感觉“食”面埋伏,常常谈食色变。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是提高居民健康的最佳服务模式,目前在医疗模式由“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的趋势下,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树立“大卫生、大防疫”的预防医学整体观念。因此,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知识,更好的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学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要学会如何预防。现在很多病人在医生开完药过后都会问:“我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哪些食物对我的康复有益呢?”然而多数医生由于营养学知识的匮乏而不知道如何回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不仅能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有很好的实用性,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怎样把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应用于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当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准确、全面地学习掌握本学科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人甚至患者。

2.课程内容的改革

近年来,“营养”和“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敏感、新潮、时尚前沿的大学生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充满了渴望,对这门课程也充满期待,经常希望评价一下自己或亲人的膳食是否合理,有的也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控制自己的体重或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等等,他们大多是在充满期待中来学习这门课程的,这和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在我们对大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为了适应目前的这种状况,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不至于使他们满怀希望而来,经受最初几节枯燥的理论灌输后对该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为此必须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目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在部分院校招收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主要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开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次为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相关疾病以及合理营养,食品卫生学的内容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顺序设置对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是必需的。非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学生学习的预防医学课程中包含部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他们的教学时数为10学时至20学时,时间相对较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营养学基础或基础营养学、合理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不仅重点不突出,还恰恰忽略了实用性最强、学生最感兴趣的食物营养、营养与疾病等部分内容。建议重点讲授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可以少讲甚至自学。

3.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营养素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营养学基础似乎基础性、理论性太强,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感觉就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既枯燥难学还不实用。

认知学习理论指出,是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即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用来同化新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符合这个规律,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以往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逐步由已知引申到未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第一堂课常常讲营养素,而营养素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概念,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接触。食物则是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所以由食物讲起,逐渐过渡到营养素等,才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要求,可以具体化教学内容,使营养学课堂从一开始就联系实际,内容生动,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进入营养学的理念中,避免因基础内容的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降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教师课堂讲授的效果。国外的优秀教材《Nutrition: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也是首先介绍食物选择和人类健康这类比较感性的知识。

4.教学方法的改革

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加上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激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浓厚兴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结合临床案例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展开;可以结合当前老百姓中流传的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牛奶有害论、食物相克等)组织学生辩论;也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同学或朋友的营养状况,看看各种营养素摄入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恰当,从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指导亲人、朋友的饮食习惯,使之达到科学营养和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同时感受到其实用性,既牢固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又训练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技能。

总之,为了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效果,在学员方面,要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师方面,需要优化教学内容,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顺序,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韦娜.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78.

篇8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9101

医院卫生营养食堂有“第二药房”之称,它是通过科学地调整膳食营养结构配合临床治疗帮助病人康复。自古人以食养,医食同源,在中医《内经》中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又如“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也就是说,疾病除了用药物之外,还需要通过食养使病人恢复元气,促使痊愈;然而,由于饮食的不合理,就会降低甚至抵消药物的作用,使病情恶化。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Thomas Robinson教授指出:“一个正常人的饮食需要进行营养干涉,何况一个病人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发挥医院营养食堂作为“第二药房”的作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做好食堂社会化管理;(2)建立健全专业规范的规章制度;(3)建设综合的营养学科;(4)提高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相关人员的素质;(5)确保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食品安全。

1医院后勤服务转向社会化

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引进后勤专业化服务管理公司,如员工食堂、营养食堂、保洁运送、绿化、保卫等日常的后勤保障服务,医院按合理的测算经费委托给公司承担外,还把可以由企业承担的非专业服务和医疗辅助服务,即大后勤保障体系。

1.1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现医院后勤与医院医疗在经营上的脱离,形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医院服务为主导,同时向社会开放;第二,医院后勤部以地区或行业为单位,逐步形成医院后勤服务的规模经营;第三,逐步形成包括第三产业项目的综合性经营实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医院营养食堂逐步引入后勤专业化服务管理公司,促进医院后勤生产部门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是实现人员合理分流的有效途径。

食堂社会化管理拓展了服务功能,提高了质量,解决医院招人难、培训难的难题,并使医院获得了良好的服务支持。新的文化和服务理念的转变,给医院建设与发展带来了良好和深远的影响。

1.2社会化服务下的营养食堂

社会化下的营养食堂是以外包单位为主体,如何有效地监督外包单位的工作呢?

医院应建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食堂负责人、护理部、医院膳食委员会的考核小组。医院食堂负责人每月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考核,并由医院考核小组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

营养食堂的发展当然离不开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每月深入病房与患者交谈,做好满意度调查,及时沟通、及时整改。满意度调查不但使病员满意度不断上升,还对外包单位的考核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2建立健全专业规范的规章制度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食堂管理工作,要适应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管理工作呢?那么,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整套专业规范的规章制度。

(1)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食堂员工必须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持证上岗,食堂员工按有关规定取得健康体检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食堂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保持自觉降低能耗的习惯。

(2)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采购制度。医院禁止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采购货物应查验、索要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送货单,建立采购、进货台账。

(3)医院卫生营养食堂验收储藏制度。食品入库前必须严格验收,设专人验收登记、设立台账;食品出库时必须查验其他感官性状和保质期。食品储藏仓库要专用,食品储藏必须分类、分架、隔离、离地存放。仓库内不允许有鼠害、虫害等。

(4)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监管制度。医院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管小组来监督管理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日常工作,对卫生营养食堂的操作不当地方及时进行整改。此外,还须长期聘请当地卫生监督局的工作人员作为我院食堂卫生营养食堂的特聘监督员,请他们定期对医院卫生营养食堂进行监督指导。

(5)医院卫生营养食堂员工的奖励制度。对于卫生营养食堂的人员,医院应有明确的奖励。院领导应重视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发展,关心卫生营养食堂人员的发展。给予更多更大的奖励政策,让卫生营养食堂的员工得到自我认同、他人认同;同时,给予物质上的更多奖励,让卫生营养食堂的员工感觉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3建立综合的营养科

(1)在现代医院中食堂的作用不单单是解决住院病人吃饭问题,而且与营养医疗、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康复医学等领域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卫生营养食堂须建立综合的营养科,由营养专业人员组成。

(2)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深入病房,了解每位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制作出适合每一位病人的卫生营养餐。真正让医疗和“第二药房”结合起来,使疗效做到事半功倍,让患者早日康复。

(3)营养科、营养食堂以及临床科室之间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各类操规程。相关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定期到病房听取病人及工作人员对饮食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营养科及营养食堂了解病人治疗饮食的就餐情况,观察饮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饮食冶疗方案。

4提高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相关人员的素质

(1)选用一批爱岗敬业的人员入职于卫生营养食堂。

(2)选好采购人员。责任心强、懂得物品的基本知识、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采购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物品,保证卫生营养餐的安全性。

(3)选用一批具有高级专业烹饪技能的厨师。卫生营养餐不但要保证其功效,而且要求做到色、香、味俱全。往往生病的人,胃口都不好。如果每份卫生营养餐都做好色、香、味俱全,那么患者就会有吃饭的欲望。这样既能保证患者每天的基本能量和营养的需求,而且还能和医疗配合起来。让卫生营养食养成为真正的“第二药房”。

5确保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食品安全

(1)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首要前提是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重于泰山。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

(2)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防止低劣、腐烂、污染、过保质期的原材料进入医院卫生营养食堂。

(3)严把原材料储藏周期。不易长时间存放的原材料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腐烂变质的原材料进入到加工制作的工序中去。

(4)严把烹饪关。要求每位厨师做出色、香、味俱全食物的同时,首先要确保食物是卫生安全的。

(5)严把食物存放关。食物出锅后,应恰当的进行存放。防止食物受到污染。

6结论

在一些大城市的医院里,医院卫生营养食堂已经建立并很好的运行。然而,在绝大多数的医院里,并没有卫生营养食堂。一方面,医院的认识不够。并没有认识到医院卫生营养食堂是医院的“第二药房”的作用。另一方面,医院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资金的投入,就很难让卫生营养食堂运行起来。如何建立医院卫生营养食堂呢?一是提高医院领导对卫生营养食堂的认识;二是增加对卫生营养食堂的投入;三是提升社会各界对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的关注。医院卫生营养食堂真正能够帮助广大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获得更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朱翠凤.医院实行后勤社会化后营养食堂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2004,6(8):687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36-02

一、引言

英国的“Pusztai大鼠事件”、美国的“班蝶事件”、加拿大的“超级杂草事件”、墨西哥的“玉米事件”、我国的“Bt棉事件”、“雀巢咖啡事件”等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安全产生了广泛的抵触与疑虑心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甚至对食品的管理水平产生了质疑。随着这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例如地沟油、苏丹红、皮鞋牛奶、问题油条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使得消费者对社会的整体食品安全信任度下降。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该专业的实训课改一直存在很大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必须对该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体的优化。

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训改革的必要性

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食品的营养与卫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经常被媒体曝光,苏丹红、地沟油、三鹿奶粉、瘦肉精、禽流感、老鼠肉做的羊肉串、皮革牛奶、纸箱子肉馅做的包子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国计民生、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预防医学本科中,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课程主要包含着食品营养、食品卫生与人体健康科学等课程。该课程不仅与医学基础、微生物学相关,更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生产等密切相关。可见,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科学性、应用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联系,在促进人民体质健康、防治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的实训进行改革,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应对营养与食品安全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陈旧。目前,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十分陈旧,但是教学的课时较少,很多学校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将实训的部分删减。目前,大部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只为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安排了36学时,很多教师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另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无法与不断变化的居民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法中的内容相适应。这也就使得很多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该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其留下的印象较少,这也反映出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现状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能够及格、拿到学分而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缺乏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讲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目前,很多高校的该专业中基本都是理论讲授,对于实践环节的教学十分缺乏,使得学生学完之后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做出指导,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连最基本的营养食品都无法编制;还有的学生学了食品卫生学,但是对食物中毒缺乏必要预见与判断。

3.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落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是一支粉笔讲到底,一块黑板讲到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与课程的传授者,应该将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滞后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很难涉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

4.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目前,各高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中的考核基本采取的是一次性、闭卷、笔试的形式。而考试的内容上则比较注重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对学生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并不重视。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根本就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不注重知识积累、知识运用。还有的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只关心自己能否考试及格,并不关心自己学习这门课程能否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四、优化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改革的策略

1.实行分层递进式实训体系。一直以来,高校的实训课程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缺乏系统性、独立性、完整性。这一局面必须彻底打破,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训课程。因此,在该课程的改革中可以通过分层递进式的方式进行实践。在第一阶段,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尽快掌握集体营养状况的检查能力和评价方法,主要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门诊的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向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并指导居民如何才能实现膳食营养。在第二阶段,可以对学生实行单项实训。即开设实验室营养配餐基本操作和技能,对学生实行各单项实训技能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营养需求配制出不同的营养餐食谱。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的营养科进行简析,并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些典型病例的营养治疗方案。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训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训在校内外进行多项营养学综合技能训练。例如:营养治疗流程、营养代谢等实训。

2.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本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各相关高校应及时转变观念,立足本校的实际,在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可以选聘一些优秀的教师到本校进行实训指导,以此来大大改善本校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促进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还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选派教师到食品企业、社区、养老院、宾馆、饭店、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的实习,掌握最真实的实践经验和资料。这些措施能够使高校的实训课程摒弃纸上谈兵的状态,能够切实将实训课程落到实处,使师生时刻处于实战状态。

3.加强实训基地的拓展。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更是制约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各高校由于资金、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培养我国现代化实用型建设人才的关键。例如:在校内,可以建立营养实训室、营养配餐室、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将大大满足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训实验教学任务。在校外,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连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与当地的医院营养科、卫生监督所、集团企业、学校、社区、幼儿园等单位联系建立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供条件。这种岗位与教学的无缝对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技能、综合素养,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4.完善实训考评体系。目前,各高校对实训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以实训单位写总结、写鉴定、教师打分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的局限性与弊端并不能真正彰显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实训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可以将实训考评分为专业应用能力的考核、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两部分。考核的方式也可以是笔试、口试、现场答辩、实训单位现场测试等方式,关键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促进的、相互补充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给教学增添一定的活力。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有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上增加一些课时,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法要求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具体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某一实例为导线,引发学生探究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可以对阜阳农村大头娃娃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善与食疗方案,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实践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欢迎,课堂表现非常积极,很快就将案例中缺乏蛋白质的原因、主要症状、防治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面对新颖的实训课堂,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可以一鼓作气,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大案例的分析,例如:对于食物中毒类型与调查处理的方法等。总之,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实训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水平与能力。因此,面对这门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性、实用性的课程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耦合,改变观念进行实训课程的改革,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建忠,陆林,吴少雄,等.云南省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9,(06).

篇10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县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教育局、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财政、监察、审计、安监、民政、文广旅游、发改、工商、质监、疾控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营养办)设在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县卫生局、教育局等同志任副主任,负责抓好日常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明确职责分工

县教育局负责把方案的实施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方案的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堂、供餐服务企业、托餐家庭(个人)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县财政局负责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落实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县发改局负责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县农工局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县工商局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管理;县质监局负责对供餐企业食品生产进行监管,查处食品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强化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处置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指导学校卫生防疫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食谱和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县监察局、审计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方案实施工作进行监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严格资金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在校时间按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6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国家补助资金要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严禁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和其他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有条件学校可实行餐卡(券)制,将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受助学生个人就餐卡或发放餐券。

三、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县学生营养办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有关法规标准,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学校供餐条件进行食品卫生安全风险评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好食堂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备,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保证各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妥善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就餐。

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制定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学校秩序。

五、加大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