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0 16:31: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基础知识归纳,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考试题每年都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一份有效的高考试卷其难度应该遵循3:5:2的规律,约有60%是基础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些基础知识都在教材中。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辅资料相比,教材是由全国最有经验的专家编写的,教材中的每一章节、每一实例、每一复习题都是经过他们精心挑选、精心设计而成,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对教材的把关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在多年使用的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可以说是精品。在高三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最好的参考书,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科学使用教材,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教会学生读教材
对高中生物总复习来说,教材是纲,教材是本,教材内容高度浓缩,简明扼要。学生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阅读教材。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生物知识,然而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通读教材有助于整体把握基础知识。在复习中,很多学生不会看书,不知道看什么,或者看不出哪些知识是重点,不能真正理解教材知识的涵义,以致做题时用到教材上的知识点仍然不会。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教材。
1.将教材读“厚”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命题和备考的依据。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备考复习中,学生首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高考复习范围,然后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包括教材的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等,认真做每一道题,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实例,逐个突破知识点。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缺陷,有些知识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或者在复习完一个章节后,合上书,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想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一看,从而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通过通读,重点突破知识点方面的缺陷,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或者做一些配套练习来加强理解,对主干知识、核心内容进行深探细究,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将教材读“薄”
就是学习者归纳、总结基础知识,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经过第一轮读教材,学生对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掌握,接下来就是提炼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关键字和关键词,并对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出现知识漏洞,因为生物知识涉及的面很广,而高考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章、节标题,引导学生回顾、归纳、互相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看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重要章节知识点的归纳,教师把关,力争全面、准确。
例如:“细胞膜”可归纳为如下知识点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②细胞膜的结构;
③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④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条件、实例;
⑤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条件、实例、意义;
⑥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⑦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3.列知识清单,构建知识网络
要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全面梳理知识点,把内在规律条理化,细化知识点,列出知识清单,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细胞膜”的知识清单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I.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在膜的中间是________,构成了细胞膜的________。
II.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________,而是可以________。
III.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I.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
II.细胞膜的功能特性:________________。
III.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二、强化记忆教材中的结论性语句
生物知识零散,有文科的性质,不易灵活出题,有些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熟练记忆,做到每提到一个知识,就能立刻说出这是哪章哪节的内容,并能指出这章这节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的问题背景是新的,但其落脚点一般在课本上,即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所以学生在复习中,要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比如课间、睡前等,及时回顾每天、每章、每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不留知识盲点。只有牢固记忆基础知识才能做到应用自如。
强化记忆不仅在于背,还在于平时总结,学生在读教材的过程中及时归纳出一些结论性语句,作为高考答题的落脚点,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
例如:“细胞膜”可归纳出以下结论性语句。
①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的。
②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大都用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等作为研究材料。
③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③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三、回归教材,提高解题能力
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现在考试的基本思想理念和一大特点,但能力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之上的。初中生物课本中基础知识的构成离不开各种基本原理、概念、原则、方法、科学事实等元素,它们是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理解、解决和掌握的基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就会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清晰透彻、掌握缺乏全面性,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对问题内涵和本质的分析和掌握。所以,生物课的复习第一步就应当是“固本”———从教材的系统再学习为重,以求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掌握好教材中的基础。以近几年的生物考试题为例,考题中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始终是受重视的部分,且要求越加增强和提高。考查的形式不再是单纯记忆力的知识再现,而是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检测。
2.根据初中生物教材知识性质的相关相近性,在教学中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复习,使学生建立起具有联系性的全局知识体系。
(1)在生物课的总复习中,教师首先要对初中4册生物教材内容进行相近知识的梳理、归纳,最终整合成几大主干知识结构体系———“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构造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及功能多样性”“人体生理卫生”“遗传、变异和进化”五个大的专题,让学生对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和基本脉络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
(2)将五大专题知识进行发散和延伸,形成树干的枝叶脉络。4册教材的专题又有着各自更加详尽的知识内容,形成了五大专题又可形成更多、更细的分支,例如“人体生理卫生”这一专题包含了七年级下册的“人的身体、皮肤”“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和排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殖和发育”和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内容,且在这些分支之间又有着相互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生物复习加深兴趣和自信。
3.教师要有所侧重地对生物复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使他们对知识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
(1)重插图,善用插图,涵盖教材重点。插图常是教材中的重点,这是现在教材的一大特点。而考查学生的实际识图读图能力,也成为近年来考试的一大题型,并逐年在增多加强。因此,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并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对外延的适度拓展是尤为关键和需要重视的。
(2)精挑细选典型题型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把题目中隐藏的难点进行讲解。教师在日常中也要注意典型、高质量题型的搜集和积累,减少教辅资料中反复、重复性题型,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实现复习效率的提高、效果的提升。
我从教十四载,至今为止,带过三届高三毕业班,算得上是从教多年的“年轻的高三教师”。在我高三任教历程开始的时候,广西高考就已经是“3+小综合”的模式。在此,我以自己走过的一些“路”为引子,谈谈对“3+小综合”模式中生物科的复习备考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考试中各种问题的思路的根源。在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例如,化学元素―化合物―细胞―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通过这样的知识链帮助学生归纳出基础知识复习的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较系统地对基础知识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归纳,形成学科内横向的联系,并建立生物学科的思维过程。目前,我校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
二、注重图、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高三复习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广西历届的高考中,图、表题占了较大的比例,而且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我们在进行复习备考时,首先要重视对教材中的原图的认知和解析,其次要注重教材原图的变形与变式。在复习备考工作中,我们可以设立复习专题,对图、表相关的内容进行较系统的、全面的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的分析与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对比、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的应用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简要说明(原图解见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八章图8―21,8―22和8―23),复习时首先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的三个图解的侧重点、特点、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对图解进行深入分析,抓住能量流动特点,结合能量流动的基础知识,再依据食物链(网)中生物的关系,分析各营养级能量流动的变化与联系,并将三图进行整合,让学生自己通过归纳,总结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就能让学生从对基础知识的简单复习转化为对基础知识应用的思维能力训练中来。
以往我们的学生进行的相关训练不足,对图、表类的试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我从多种途径精选各种类型的图表题,在教学中通过精练、自评、他评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总结经验,以形成对图表类的试题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分析与判断的思维模式。
三、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高三复习的特点是:知识点很多、内容要全面、时间很紧张。在进行高三生物复习时,我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更易识记各种重要的知识点,较容易形成学科内的“综合”。生物复习备考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分析知识的联系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上,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各种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考中的重点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强化材料题的复习,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形成良好思维品质。
在高三生物教学中,要始终重视材料题、新信息题的复习备考,精选试题,加强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问题,进而认真审核试题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综合,提炼出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准确把握题干来解决问题。这种复习方式不仅体现出生物学科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这种创设情境、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是近年来高考出题的趋势之一。
教师应在复习备考时注意一个老问题: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引导学生活用教材,切不可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被动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会提问的学生比会回答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培养。
五、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复习备考教学中应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复习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使学生能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较为科学的设计。高考对实验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后面的综合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来看,考试内容都紧扣教材,没有超纲题、偏题、怪题,基础性特别强。因此,从试题命题导向看,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本,不脱离教材。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是关键。
1 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理解透彻生物学事实、原理,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要求学生克服各种教辅用书中都有的现成的知识网络,真正地独立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以便于知识的储存和提取。
2 要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就是要知道概念的定义、概念的适用条件、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概念去分析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3 在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辅导,要研究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指导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效的学习。
二、强化落实、注重提高
生物学科是以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这些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构成了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它们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落实这些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具体目标。如果学生不能从图表、曲线中获得信息,或者获取的信息不够全面,那么考试成绩就不会理想。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
1 强化记忆。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学习是知识的摄取,考试是对知识的回忆。现在的高考是大众化考试,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因而对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的记忆,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手段。生物知识点多,记得不准确、不熟就会凌乱无章,答题时也容易丢三落四、张冠李戴。要做到能理解的理解了再记忆,暂时不能理解的则记住了再理解。最好督促学生每天抽出一刻钟的时间记忆同步学习的内容,并形成制度,坚持不懈。记忆方法也应多样,可采用“五官并用记忆法”、“化整为零记忆法”、“分层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网络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还要训练学生多说敢说,多写敢写,规范表达。
2 注重归纳。由于基础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如果学习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就会整天忙乱不堪、效率低下。因此必须督促学生备好“两个本子”:一是课堂笔记本,用来做好每堂课的记录,课堂笔记主要记两点――盲点和得点,对盲点要求学生课后要及时解决,不留漏洞;对得点(收获点)要隔三差五揣摩多次,直到真有所得,方能久久不忘。二是错题集,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借此不断反省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不让同样的错误在考试中重现。就错纠错是提高能力的捷径。教育学生只要勤动手、勤整理、勤归纳、勤总结才能使零碎的知识系统起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在学习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勤奋!
3 思维转换。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这类试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利用图表作为背景出题,占分值比例较大。这类试题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练习用生物学术语描述教材上和试题中的图表、图解和数据等,努力培养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阐释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能力,熟悉图文转换、图表转换、表文转换等。同时对不同图表要进行整理、归类,如: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概念图、显微摄影图、饼状图、表格等。
三、重视实验,培养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所以在平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实验程序,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会研究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 重视教材实验,掌握实验的基本程序。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办。并能对实验现象集合结果进行解析、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理解对仪器、实验选择的理由,体会实验步骤的合理性,明确实验目的,从整体上把握实验的要求和目的。
2 重视经典实验。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要将中学生物实验分类归纳,启发实验设计思路,总结中学生物实验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3 重视实验变式训练,培养分析实验的能力。从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来看,其中的探究性实验居多。在教学中要增加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也可以自己设置探究性实验。通过变式训练,要求学生具有开放性的考查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四、培养习惯.反思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教学方法上,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最终实现整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可现实中每个学生受到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差异增大,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班级授课制度。在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 “吃不饱”也有部分学生“吃不了”,很容易造成学生偏科、两极分化,导致部分学生厌学甚至逃学的现象。因此,为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我对所带班级的生物教学进行了分层辅导模式的尝试。以下谈谈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生物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生物基础中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生物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D层:生物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目标分层
要做到分层教学,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如下:A层: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书本练习外,尽可能的给他们留课外有关生物前沿知识或竞赛方面的练习。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有关生物生活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平时在报纸、网络及电视等媒体上多关注生物医学方面的新闻。B层: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多提问,鼓励他们多多关注自身的生活规律,从中找出有关生物方面的知识点,并自己尝试根据书本知识进行解释。C层: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巩固生物基础知识,加强生物思维能力,平时多辅导多提问。D层:尽量让他们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生物思维能力。课堂课外要多鼓励多辅导,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
三、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渠道,根据生物学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所提的问题只是涉及上一至二节课的重点和新课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有为新课作了铺垫。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不同的问题,给C层和D层的学生的问题相对简单却又可以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而针对A层和B层学生设计的问题则注重探求、讨论环节。
(二)学生自学。导入新课后,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所设计的问题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一般分为基础题和选做题,基础题每个学生必须回答,选做题则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回答,主要是用于提高A层和B层的提高题。
(三)分组提问,归纳总结。自学之后,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在讲述新课的过程中,分别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问,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做个别重点指导解决。针对重点、难点、共性问题,老师要加以讲解、归纳、强化,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作业分层
学习生物跟学习其他课程一样,仅仅依靠课堂的讲解和练习,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牢固和熟练的掌握知识和技巧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因此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进行要求分层,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有的放矢地按A、B、C和D四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对作业的要求是:D和C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主要是在于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B层通过选择、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侧重知识的综合;A层以综合和探究性问题为主。这样能使全部同学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五、辅导分层
课后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C层和D层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归纳要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A、B层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分层评价
为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我对所带班级的生物教学进行了分层辅导模式的尝试。以下谈谈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体会: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结构、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生物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B层:生物基础中上,思维能力较好。C层:生物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D层:生物基础不好,思维能力不强。对学生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目标分层
要做到分层教学,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如下:A层: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书本练习外,尽可能的给他们留课外有关生物前沿知识或竞赛方面的练习。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有关生物生活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平时在报纸、网络及电视等媒体上多关注生物医学方面的新闻。B层: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鼓励他们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多提问,鼓励他们多多关注自身的生活规律,从中找出有关生物方面的知识点,并自己尝试根据书本知识进行解释。C层: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巩固生物基础知识,加强生物思维能力,平时多辅导多提问。D层:尽量让他们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生物思维能力。课堂课外要多鼓励多辅导,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
3.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渠道,根据生物学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
3.1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所提的问题只是涉及上一至二节课的重点和新课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有为新课作了铺垫。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不同的问题,给C层和D层的学生的问题相对简单却又可以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而针对A层和B层学生设计的问题则注重探求、讨论环节。例如在讲“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我给C层和D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是“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叫什么名称?”“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是怎样的?”“怎样区分这三种血管?”等等。给A层和B层学生设计的问题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三种血管壁的形状和厚度各不相同?”“为什么在静脉血管里有静脉瓣?如果没有这个瓣膜的存在会出现什么症状?”“这三种血管中的血液是从哪里来的?又要流向哪里去?”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导入到心脏这一新课。
3.2 学生自学。导入新课后,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所设计的问题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一般分为基础题和选做题,基础题每个学生必须回答,选做题则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回答,主要是用于提高A层和B层的提高题。例如在心脏这一新课中我设计的问题是:基础题:心脏的大小及其形状?心脏有几个腔,分别叫什么?心脏的内侧是不是只有同侧相通?心脏跟血管相通,它的四个腔分别跟哪个血管相通?心脏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血液循环包括哪几种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是什么?选做题: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脏的四个腔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中的原因?体循环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为什么?肺循环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为什么?
3.3 分组提问,归纳总结。自学之后,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在讲述新课的过程中,分别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问,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做个别重点指导解决。针对重点、难点、共性问题,老师要加以讲解、归纳、强化,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4.作业分层
学习生物跟学习其他课程一样,仅仅依靠课堂的讲解和练习,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牢固和熟练的掌握知识和技巧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因此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进行要求分层,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有的放矢地按A、B、C和D四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对作业的要求是:D和C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主要是在于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B层通过选择、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侧重知识的综合;A层以综合和探究性问题为主。这样能使全部同学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5.辅导分层
课后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C层和D层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归纳要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A、B层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归纳、整理和综合,形成知识网络
分专题进行,在三模前完成。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主干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对易错知识进行辨析。在专题复习中,坚持以课本为基础,以考纲为根本,做到一泛二精三理解。泛读:熟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精读:熟悉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答题。理解:理解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和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知识整理归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1.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要求学生熟背基础知识点。
2.帮助学生学会联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而联想能力在答题时非常重要,题干再高大上,答案也是落在书本上的或隐藏在题干中的,关键是你能想到和找出来。
3.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的拓展性
在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另外,针对高考中学生惧怕的题型要加强训练:一是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二是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要通过专题复习、提高学生识图、析图及绘图能力,达到考纲中“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要求。
本文为甘肃省 “十三五”教育科学2016年度规划课题《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实践研究》系列研究成果(编号: GS[2016]GHB1606)。
G633.91
对于理科学生而言,理综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故有“得理综者赢高考”之说,高三第一轮复习结束后,理、化、生三门课要面临综合考试,对首次参加“理综” 考试的考生而言,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三科的时间分配问题,相当一部分考生对三科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其次是对三科的答题顺序不科学,导致成绩不理想。当然,生物作为理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理综试卷中试题量较少,分值较低,但得分容易,在历年高考中三门课的平均分生物最高,故又有“得生物者赢理综”之说,虽然生物在高考中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但是考试大纲规定的生物考试范围非常宽泛,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在高考中都有可能出题,针对这些特点以及对近几年高考测试试题的分析和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笔者以为在高三二三轮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 高三后期复习的重点仍然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和提取关键词,掌握其准确含义,对概念的提出、建立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和数字的)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具体地讲就是:以中学生物的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复习时要做到到能清楚地复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能对重点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分解和综合;能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揭示重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比较、分析同类型知识的差异之处;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去年的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没有弱化,而是要求更高了,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刻的理解尤为重要。在后期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回归教材,回归到基础知识上来。因为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从历年生物高考试题来看,考试内容有60-70%左右是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因而在二、三轮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n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理解性记忆和回顾。
二、复习要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加强考点的前后联系
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主干知识内容不仅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三册生物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要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泛滥,无疑都是有害的。
概括起来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方面,重点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等;二是在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内容方面;三是在生物的新陈代谢方面,重点考查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四是在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方面,重点考查激素调节及与生活相关的免疫知识;五是在遗传和进化方面,重点考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遗传学问题以及遗传育种和遗传谱系;六是在生物与环境方面,重点考查应用生态学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要结合教师的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多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以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
四、自已多动手,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学会梳理归类比较复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才能实现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
五、学会回顾反思。
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生物试题很多,无论如何也做不完,因此要归类做有代表性的试题,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做对的题,以后不会做错,第一次做错的题,以后做错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错题本,在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整理出来,看看自己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可以督促自己去进一步理解知识;如果是审题不严造成的,应提醒自己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在此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重视阅读指导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阅读从时间上分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课中阅读帮助形成正确 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课后阅读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当学生明确了阅读的意义,才能积极参 与阅读并乐于阅读。
在阅读时让学生做到眼、口、脑、手并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 内容用笔勾勾划划;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文中晦涩的文字可反复 吟读,理解其意;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 题并能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此外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图表的阅读,明确其意,领会其质。
七、要重视每一套练习题。把每一套练习题都看作高考题,当做一次练兵,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提升自己的做题技巧。
当高考生物学科的复习进入二轮,临近高考如何提高考前复习效果?这是老师、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由于各学科自身特点不同,因而不同学科考前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也有所不同。就生物学科来说,我认为,现阶段考生在复习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基础知识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进入二轮复习后,很多考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实际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是高考范围,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出题,而每道试题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再现。所以考生在二轮复习时,一定要回归课本,抓好基础知识。在课上一定要跟紧老师,学会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不同要求逐个突破知识点,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课下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并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课本和笔记的习惯,加强一些重要概念、原理和重要结论的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基础、框架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经过阅读、做题后总结复习,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原理、规律真正弄清楚、弄明白。
二、注重重难点,构建知识体系
在回归课本抓基础知识的同时,二轮复习时,考生还要重点突破,突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考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如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第三册课本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考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手头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这部分知识考查的特点和规律,突破重难点,使自己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考生二轮复习时还应跟随老师把课本相关的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知识链和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例如: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
三、关注培养解题能力
在一轮全面深入复习的基础上,考生临考前还应重点培养下面几种解题能力,提高应考能力。
审题能力。考生在大量做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审题读题的重要性,因此在二轮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语言表述能力。考生要学会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不能用生活用语描述。答题要做到简明扼要,答出要点。同时,还要注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
分析综合能力。在熟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要学会应用知识。
如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犁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曲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性状。请回答: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分析] 本题以自由组合定律、被子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知识为载体,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区分“种子”或“植株”的区别,种子的基因型指胚的基因型,种子种下后即长成植株,这是对理解能力较深刻的一种考查方式。根据提供的材料,及育种目标,只须将A、B、C三品种的任两种杂交得F1,F1再与另一个品种交得F2,F2自交得到目标种子aabbdd,将该种子种下去(下一年度)即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举例如下:AABBdd×AAbbDDF1:AABbDd,F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F3:AaBBDD+AaBBDd+AaBbDD+AaBbDd,F2自交得F3,其中AaBbDdF4:aabbdd。
[答案] (1)A与B杂交得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C杂交得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可得到基因为aabbdd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2)4年。
[总结] 应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等常规育种,及敲(删)除基因育种、基因转移育种、细胞融合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比较和归纳。审题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应用、语言表述等能力体现。
总之,只要我们在二轮及以后的学习中注重知识、关注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不放过基础,在高考中就会得到应有的胜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