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0 16:31: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和理解,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成人;预防医学;教学;多媒体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adult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frontier region,some measures haven been adopted,such as making out multi-stage teaching plan and enhancing students’recognition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making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case discus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attain the teaching target. Key words:Adult;Preventive medicine;Teaching;Multimedia
世界医学教育会议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而不再满足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强调把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充实到有关如何处理病人的教学工作中去 [1] 。宣言为在临床医学专业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几年来,大理学院成人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规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学生大多来自于云南滇西地区的县、乡镇、村级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他们的定位是服务于社区,履行着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职责,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成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时代的要求。然而,成人教育与日制生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套用日制生的教学模式 [2] 。因此,如何提高边疆地区成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现对大理学院成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作总结如下。
1 成人预防医学教育的特点
大理学院成人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生,大部分(约80%左右)来自于云南滇西地区的县、乡镇、村级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他们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力量或后备骨干力量。他们继续深造的主要目的是: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业务素质,满足时展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这为学好预防医学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1.1 对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员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及卫生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学员普遍认为只要将临床知识学好了,能对当地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合理处理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于预防医学知识与己“无关”、“无用”、“无益”。“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比较严重。
1.2 高素质要求与生源的矛盾 成教学员与日制生生源相比,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有的还有家属拖累,有的还要牵挂单位事物,干扰因素较多,这些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1.3 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 由于成教学员大多数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力量,加之各种考核措施的限制,不可能安排太多的时间集中学习。因此,教学内容多,集中学习时间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对保证教学质量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2 教育方法的实施与策略
上述的困难是成教学生学好预防医学的障碍,也是教师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主要实施以下措施。
2.1 加强学员对预防医学的重要性认识 在集中授课的学时较少的情况下,仍然抽出1至2学时的时间跟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首先由教师介绍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以及所包括的基本内容,然后列举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禽流感等)以及学员工作、生活中所发生一些事件(如滇西地区近几年发生的不明原因心肌炎等),与学员共同讨论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生产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饮食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平衡膳食与健康的关系。让学员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流行病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预防医学在研究疾病的数量变化规律中的作用,特别是在预防、控制疾病中的独特作用。
2.2 制定“多阶段教育”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集中教学时间较少,以及成人理解能力较强,而记忆力较差等特点,制定了“多阶段教育”的教学计划。即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导学与自学、教学答疑与集中学习、考试考核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细化,进度适宜的“自学指导”提纲,并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督促学员的学习。为了鼓励并确保学员能认真完成作业,将平时作业成绩按总成绩的30%进行考核。在第二阶段,首先依据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学生在自学中反馈的问题进行答疑,然后进行集中学习。在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分配上,充分考虑到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将预防医学分成“卫生学”部分和“研究方法学”部分。“卫生学”所覆盖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饮食与健康等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容易掌握。因此,该部分作为自学的内容,在第一阶段完成。而“研究方法学”部分所包含的流行病学原理与统计学方法,比较抽象难懂,公式多,学生理解、掌握他们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该部分作为集中学习的内容,即在第二阶段完成。在第三阶段,将自学的内容和集中学习的内容都作为考试考核的内容。考核的重点是学员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学员单纯地背概念、记内容。
2.3 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传统的预防医学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教案等,在一般教室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则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指导下,2002年制作了一套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当年的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2.4 开设案例讨论课 流行病学原理和医学统计学方法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方法学。其公式多,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是学生难学,教师难讲的内容之一。为了加深学生对流行病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的理解,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案例讨论课。
3 实施后的评估与讨论
通过上述的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通过“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的讨论,学员们从整体上对预防医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认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预防医学知识是临床医学专业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节,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从而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员上课率由2001年的60%左右上升到2004年和2005年的85%左右。
其次,提升了教学效果。一是,通过多阶段教学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互补作用,可有效地缓解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重的矛盾,同时突出了重点、难点,保证了教学质量。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发现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统计学的教学方面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链接统计软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得统 计图形、图表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直观、形象;其二,链接统计软件进行教学,便于讲解一些很难讲透的内容和在课堂上处理大量的数据。如正态性检验、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频数表绘制和方差分析等内容。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难以讲清楚,学生听得也稀里糊涂,教学效果极差。链接统计软件可以使得这些内容的教学简单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其三,链接统计软件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学重点得到突出,使教学目的得到升华。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手工计算和计算器计算的基础上,讲授的重点是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受到课时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讲授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事实上,只要学生学会利用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学课程的全部习题和例题,只需要数小时就可以全部演算一遍。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后,教师完全可以把授课的重点转向过去传统教学顾及不到,但实际上更加重要的方面,即从过去主要是针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通过大量实例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效果。
第三,提高了科研水平。开设一定数量的案例讨论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师生互动,一些雄以理解的概念、原理、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等内容的案例讨论时,将部分学生的科研设计申请书和待发表的论文作为案例讨论的内容。通过讨论、点评,学生认识到在科研设计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除了实现教学目的外,还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科研水平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当然,在成人预防医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例如:应积极创造条件,在统计学的实验中加强统计软件的教学,以提高学员的统计分析能力。
总之,教学是教与学双方互相促进的过程。教师、学生在各自的方面,只有不断地探索,共同努力,才能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培养出面向21世纪、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卫生人才。
在医学影像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首先要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明白,作为医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知识和方法,树立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第一次课《绪论》时,应充分挑起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兴趣火花,从古至今阐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易经》中曾提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千金要方》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表明自古就形成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预防医学三次卫生革命和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发展,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幅度增高,以及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功控制,突出预防医学在当代医疗卫生事业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例如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曾经肆虐的“禽流感”、2009年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等都是利用预防医学的理念和技术才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让学生了解到,近十年来,由于个人不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少慢性病的防治都与合理的膳食、改善生活方式、个人卫生习惯有着密切联系。这都要求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运用预防医学知识,进行对自身和他人的防病教育。强化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的预防医学观念不仅仅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医学工作的需要,更是对自身的保护,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2改革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
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预防医学对他们而言实用性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重点讲解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知识,让他们感觉到预防知识就在身边。比如讲到饮用水消毒,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分散式给水的消毒很有兴趣,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对职业中毒的危害和预防很关注,这些都需举出实例进行详细讲解,讲到营养与健康,同学会比较关注如何吃得科学营养,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些知识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甚至是购买食品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么看食品的包装标识等都突出了预防医学的实用性,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3优化多媒体课件,配合视频短片,进行案例讨论
当前的教学都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好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配合视频短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水俣病时,配合播放发生在日本水俣病事件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水俣病的病因、危害。在讲解地方性氟中毒时,播放我国氟中毒的视频画面,学生能充分认识我国氟中毒的病因、病区分布、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在介绍矽肺时,利用当前影响比较大的农民工开胸验肺事件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讲解食物中毒利用发生在本校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案例讨论,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所学的内容。通过实例讲解和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如何探索病因和预防医学在其中发起作用。
4开展专题教学,互换师生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如今的教学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我们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倡“交互式”的教学形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有情感、思想以及观念的交流[4]。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还可以是“学”,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也可以“教”。为了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创造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专题”教学。如在对“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病”进行教学时,把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小专题,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硅酸盐肺”三部分。让同学们分成三组,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做多媒体课件,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到讲台充当老师的角色,做专题汇报。在这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查阅文献主动获取知识、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在进行专题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得到了增加,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一些与学生如何互动的知识,更加了解本班学生。
5开展科研带教活动,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护士不仅要完成临床护理的任务,而且要能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成为“既懂护理、又懂预防”的21世纪新型护理人才。教育部、卫生部明确了卫生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培养融“预防、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具有整体护理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我校生源的基本状况,我对预防医学教学状况、制约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索进行分析,并进行探讨与实践,以期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在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预防医学未被摆在适当的位置,教学课时少,教学设施不齐全,很多实践内容无法开展。加之学生预防观念淡薄,认为临床治疗和护理优于、重于预防,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把预防医学的学习当作一般科普知识或生活常识,因而不重视,导致学习效果差。因此,强化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端正预防医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形成培养预防保健型新型护理人才的目标意识。其次,讲好绪论课是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通过绪论课教学,学生会对本学科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再次,结合三次卫生革命和建国以来我国预防保健工作的成就,以及近年来对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成功控制的事例,凸显预防医学在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最后,始终贯穿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大卫生观念,使学生意识到卫生服务在内容上已经由治疗扩大到预防服务,由病理扩大到生理、心理服务,由院内扩大到院外服务,逐步认识医学功能的整体化、综合化、社会化。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内容
近几年,预防医学授课时间大多安排在基础阶段进行。鉴于学生在此阶段尚未接触到临床护理医学的内容,还不具备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缺乏基础医学的理论支持,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也应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突出重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应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迅速发展对护士预防保健能力的需求,应将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纳入教材,创新构建护理专业预防医学配套教材,从而使预防医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色,以更适合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采用教师+黑板+粉笔+教案模式,内容多以教材为主,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由于没有重视实践教学,实习课很少。少量实习课也只局限在简单的理化实验、食物中毒、职业病案例分析及部分统计学练习。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学生没有到社区、防疫部门及其工矿企业参观实践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不能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尽快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充电,不断更新知识,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增强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以案例导入进行教学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案例讨论,可以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学知识点。比如在讲解食物中毒时,可联系我国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中毒事件”;在讲解职业中毒时,可以联系私企“苯中毒”事件;在讲解环境污染时,可以联系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痛痛病、水俣病等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方法能避免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再与实际情况相对照,从而能认识到预防医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采取多媒体与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是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方面,在讲解中利用多媒体插入一些与预防医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直观印象和扩大他们的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如统计学中t分布的讲解,可以运用Flas将不同自由度的t分布曲线图形进行演示,这比直白的讲述和固定的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明了地掌握,从而起到更好地辅助教学的作用。但多媒体教学有所长也有所短,在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如果过多使用或夸大它的作用,将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故在预防医学教学中,我们采取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难点内容在黑板上演绎推理,讲解详细、透彻。
3.穿插运用预防医学生活知识链接,体现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护理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例如,讲到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国情适当举例。例如,在我国“SARS”流行期间,我结合疫情,给学生讲解,造成“SARS”疫情的病原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传染源存在,便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因此,为了控制疫情,必须做好“SARS”的三级预防工作,特别是第一级预防措施,如室内定期消毒、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时戴口罩、改善饮食、适当体育锻炼等,以及第二级预防措施,如每天组织学生体温监测等。同时可将学校制定实施的“SARS”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列举、讲明。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自觉主动地做好“SARS”的预防工作。在授课中也可以适当运用趣味性的表达和例子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介绍自我保健的内容时,我说:“等大家都会自我保健了,所有的健康问题自己就解决了,多好啊!”学生一听就笑了:开玩笑吧?可能吗?这时我借机点出:自我保健是有局限性的非专业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赖医生”,强调的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保健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这样的小知识点使大家在笑声中更加牢固地掌握。
4.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社会实践是很重要的环节,可适时安排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工矿企业、社区医疗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充分了解预防医学在卫生工作实践中的作用。同时也应建立社区教学实习基地,带领学生进行健康宣教及流行病学调查,在实践性教学中让学生认识预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应改善预防医学实验室条件,开放实验室,播放实验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学习空间。
总之,在新的医学模式、疾病谱和卫生服务形势下,结合护理专业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岗位要求不断提高的具体实际,提高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尽管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我们应坚持不懈地加快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进行有效的探讨与实践,以培养出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实际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庄勋,李百胜,朱和新等.对预防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
[2]王玉荣.新形势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1).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以及人们对预防医学的认识产生的误区,使得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在没有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中,由于培养的学生将来多数是从事临床等工作,导致了各级管理者、决策者对预防医学教育的忽视,在诸多院校预防医学并非是主修课程,其教学、科研等条件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设施不全,甚或教学人员也不能保证。与此同时,医学生也存在着对预防医学的认识不足,甚至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存在着偏见,认为预防医学与其自身专业相差太大,与今后的工作联系不大,对预防医学的学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预防医学教育之所以不能引起重视,究其根源主要是医学教育者和医学生们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淡薄,没能认识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1世纪医务工作者的任务,已不能仅停留于治疗个体患者上,而应扩展到参加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和研究各种促进健康的方法。要具有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实际工作能力[2]。因此,要加强预防医学教育,首先要强化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地位。
2加强预防医学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出具有预防战略思想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设施和一支素质优良、治学严谨和具有预防战略意识的教师队伍[3]。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师资队伍总体上来说发展不平衡。有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多没有成立独立的预防医学教研室,因而没有固定的专职教师。没有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有的虽设有预防医学教研室,但师资力量薄弱,仅有3~5名教师,高职教师少,师资水平不高,甚至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预防医学教研室,教师或归为其他科室或是兼职,较不正规。由此可见,在师资方面对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极大的约束作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具体做法可试用如下途径:(1)院外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有发展潜力又安心于本职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到著名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教研室进修学习,为他们在本专业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让教师参加院外教育理论培训班学习,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成为既懂专业,又懂教育的全能教师。(2)院内培养:制定完善的师资培训条例及实施细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并建立责任制。让青年教师跟随老教师备课、听课和从事科研活动;严格把好教案书写关,并对青年教师追踪听课,动态了解每位教师的授课水平。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打造”出一支现代化的预防医学教师队伍。
3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
绝大部分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均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年的某一学期进行,形成了预防医学教学在时间上的局限性,为改变这一状况,可把预防医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启蒙教育阶段,在新生中开展预防医学的系列讲座,使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掌握的必要性和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二是理论教学阶段,主要以课堂讲授、电教、现场教学、讨论等手段进行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等内容的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三是生产实习阶段,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以后,集中4~6周时间到实习基地实习和观察,以巩固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大多是通过卫生学或预防医学教学来实现,现有的教材及大纲多未能真正结合医学院校各专业的特点、性质和服务对象,可以说仍是预防医学专业课的压缩和“拼盘”,具体的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二是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显得“大”而“空”,没有针对性,缺乏侧重点。三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少,一些院校因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少甚至不开实验课。笔者认为,预防医学教师授课时在紧紧围绕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可以把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划为卫生学、卫生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营养学、社会医学等几个部分,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各有侧重地进行教学,也可以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方法学科上,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对于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践证明都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4贯穿预防医学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单靠预防医学教师的有限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将预防战略思想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医学各学科的教师都应具备预防意识,参与到预防教育之中。目前,医学院校预防医学课程大都安排在基础课结束和临床课开始的阶段,前期的基础课程多从生物学角度强调基础理论,而后期的专业课程又往往以纯躯体医学的观点来强调专业技能与实践,预防医学教师无论怎样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学生都可能体会不深,如果基础与专业的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观点上都能从群体与预防角度出发,全面重新审势教学内容,努力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综合,体现群体、预防、社会医学的整体观,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整体统一,就可以改变学生对预防观念不全面的看法。
2.对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评价。由表2可知,被调查学生中,73.7%的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总体评价很满意或较满意;其中对多媒体课件的满意率最高,不满意度仅为0.6%;对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以及教材的评价相对较差,不满意率分别占6.5%、6.9%。
3.对预防医学主要教学内容的评价。由表3可知,被调查的教学内容中,认为需要深入学习的,食物与健康部分的人数比重相对较高,为36.6%;比重最低的是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为14.5%。对各部分内容学习效果满意情况的调查出现和上述相同的趋势。被调查的教学内容中,认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的人数比重最高,为82.6%,其次是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而认为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也是以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的人数比重最高,为61.4%。4.对预防医学的教学建议。采用开放式问句调查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建议,结果有384人作出应答(有效调查人数691人),应答率偏低,约为56%。由表4可知,应答学生中,建议增加教学实践性的学生人数最多,占各种建议人数的49.2%,其次是培养学习兴趣,增加互动与讨论。
调查发现,被调查学生大多认识到预防医学的相关观念与方法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一定关系并可能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有帮助,但仍有近1/3的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兴趣不强或没有兴趣,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学习这门课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多方面的:首先,人们重治轻防的思想观念还未能得到有效转变,造成了不少中医类专业本科生对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他们认为疾病的预防与自己无关,作为医生能治病、治好病即可,因而不重视该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式严峻,迫使很多学生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放在考级拿证书、考研上,从而无暇顾及该课程(包括一些其他课程)的学习;此外,上述调查结果也表明我们目前的教学过程可能还存在问题,需要我们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相关改革,以改变目前中医类专业本科生对预防医学缺乏兴趣的状况。在对教学过程满意度调查中发现,73.7%的学生对教学过程总体评价较满意或很满意,其中对多媒体课件的满意率最高,不满意度仅为0.6%;对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以及教材的评价相对较差,不满意率分别占6.5%、6.9%。
1.1预防观念淡薄教学中仍存在重视基础和临床教育,忽视预防教育,甚至把预防医学作为普通的医学基础课,导致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处于分裂和脱节的状态。
1.2教学内容及教材不适宜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尽管目前教材发行周期缩短,更新较快,但总的来说教材内容还是落后于学科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而且从内容来看,目前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材大体上分为两种模式,即以“三大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卫生)和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模式和以“三大卫生”和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模式,其对应的教材为《卫生学》、《预防医学》(规划教材)[4-5]。教材内容包罗万象,缺乏针对性,给教学带来不便。
1.3授课学时不足目前,各院校包括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授课学时一般在40~80学时之间,学时数明显不足,难以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制约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4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陈旧现在仍是先基础、后临床、再预防的教学过程和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机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思维不活跃;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一些院校教学、实验设备和器材匮乏,或设备陈旧,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授课学时的不足,一些院校压缩实验课,导致学生实验课“缩水”,学生实践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2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强调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教育SRAS疫情既暴露了预防观念淡薄的危害,同时也告诫我们预防胜于治疗,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学生中加强了预防医学观念的教育,从学生入校开始,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学生入学教育,疾病预防保健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区保健预防实践等来有效地增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预防为主的观念。
2.2调整和充实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内容针对目前预防医学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繁多的现象,我们一方面采取向教务部门申请适当增加预防医学课时数;同时根据授课对象,调整现有预防医学课程的类型、学时、内容,将预防医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必修课的内容包括:预防医学总论、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三部分,同时将必修课改为考试课;选修课包括:健康教育学、卫生法规、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
2.3重视教材建设和改革教学方法在教材选择上,坚持选用最新出版的规划教材;同时编写一些补充教材以替换教材中某些过时或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内容或章节,编写了“艾滋病防治”、“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和“预防医学实习指导”等讲义。在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中,为了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解决预防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别注意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不同章节的教学上,引用各自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分析,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4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培养防治结合的跨世纪医学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医学教育根本目标的体现。预防医学实践一方面使学生将学过的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给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提供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我们在学生没有接触到预防医学的教学之前,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与当地疾控部门联系,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实践,使学生对社区预防保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学习预防医学课程之后,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实习指导的内容,加深对预防医学的理解,提高开展预防服务的能力[6]。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与疾病防治相关的社团组织,如我系2005年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以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湘南学院红丝带协会”;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指导学生申报课题和动员学生参加教研室承担的科研课题。学生一入校就接触到疾病防治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培养了实践活动能力。
2目前我国预防医学教育现状
首先,教师与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和态度均需进一步加强高校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如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许多学生认为这一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等。例如高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授课学时一般在40~80学时之间,学时数明显不足。再者,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投入低,尤其是缺乏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很好开展。其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上公共课程培训较少,对公共卫生和在人群健康保护与促进所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预防医学教育非常必要和紧迫。
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和临床学科有所不同,而往往护理专业的学生重视的是临床,认为预防医学只是副科不重要。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提高对这门课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连,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和人类息息相关的空气、水等物质都与预防医学的知识相关。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
2让教学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
在现代医学的模式下,对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是适应时代的需求,不仅在临床上护理病人,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们贯输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发病前,发病时,甚至发病后期都要做好预防措施,阻止延缓疾病的发展,不仅在临床上能为病人减轻痛苦,也能为健康人提供预防疾病、健康教育、营养指导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样让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紧密结合护理专业,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讲述疾病的三级预防、环境与健康、食品与卫生等这些章节,使预防医学在护理专业中更具实用性。
3互动式教学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由于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水平较低,传统的口述讲授已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而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让学生们成为教学中的主角。比如,讲环境与健康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再自己阐述与疾病的关系,这样他们可能会发现这些现象就在身边,而更加注意要保护环境;讲劳动与职业卫生时,先让学生们向已经就业的亲戚朋友咨询有关工作上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结劳动过程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再联想到以后作为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会有哪些危险因素存在;讲食品卫生时,采取进入社区调查的方式,初步调查某个社区居民的营养状况等等。这些内容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会学得更主动、更愉快。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由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果一味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相对很差,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知识。所以,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4.1问题引导是比较常用的教授方式,在上课前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带着问题在随之的讲授之中找到答案。在讲授中,也可插入新的问题以进入下一个知识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有一个寻找、学习知识的方向,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和临床学科有所不同,而往往护理专业的学生重视的是临床,认为预防医学只是副科不重要。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提高对这门课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连,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和人类息息相关的空气、水等物质都与预防医学的知识相关。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
2让教学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
在现代医学的模式下,对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是适应时代的需求,不仅在临床上护理病人,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们贯输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发病前,发病时,甚至发病后期都要做好预防措施,阻止延缓疾病的发展,不仅在临床上能为病人减轻痛苦,也能为健康人提供预防疾病、健康教育、营养指导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样让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紧密结合护理专业,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讲述疾病的三级预防、环境与健康、食品与卫生等这些章节,使预防医学在护理专业中更具实用性。
3互动式教学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由于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水平较低,传统的口述讲授已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而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让学生们成为教学中的主角。比如,讲环境与健康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再自己阐述与疾病的关系,这样他们可能会发现这些现象就在身边,而更加注意要保护环境;讲劳动与职业卫生时,先让学生们向已经就业的亲戚朋友咨询有关工作上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结劳动过程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再联想到以后作为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会有哪些危险因素存在;讲食品卫生时,采取进入社区调查的方式,初步调查某个社区居民的营养状况等等。这些内容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会学得更主动、更愉快。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由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果一味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相对很差,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知识。所以,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4.1问题引导是比较常用的教授方式,在上课前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带着问题在随之的讲授之中找到答案。在讲授中,也可插入新的问题以进入下一个知识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有一个寻找、学习知识的方向,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2案例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预防医学本来就是一门拥有大众知识的学科,学生们都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科贴近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学习更有乐趣。
2将预防医学教育融入临床教学过程
2.1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国际趋势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五星级医生(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和健康资源管理者)的概念。医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治疗者,而是一个针对全人群的健康服务者。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五星级医生。因此,预防医学的教育在医师培养中承担了更大的任务。从国际来看,预防医学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美国,预防医学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社区保健、预防医疗、统计学、营养学、社会医学、家庭医学,并组织学生进行基层社区保健实习和门诊保健见习。在俄罗斯,预防医学也为必修课,定为国家考试科目,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卫生(医院规划、卫生技术设备要求、放射防护、微小气候、照明、噪音、医院设计、劳动卫生、营养卫生、课间实习),并规定临床实习时每个学生必须在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一个月。在日本,文部省规定预防医学为社会保健课程,另外由教师制定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德国,预防医学包括统计学、卫生学、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事业课。在英国,公共卫生课也称社区医学,十分重视用流行病学方法来研究基础保健问题。
2.2结合卓越医师培养目标,将预防医学融入临床医学教学中
2.2.1预防医学理论与临床医学各学科融合渗透预防医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卓越医师,预防医学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服务。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裂痕,将预防医学理论渗透到临床各学科,提高卓越医师的思考能力与逻辑能力。如将营养与食品卫生理论渗透到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将环境与健康理论、行为医学理论渗透到病因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将流行病学理论和概率观点,渗透到疾病的病因探索、诊断与治疗中;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理论与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结合起来。
2.2.2预防医学实践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卓越医师的岗位适应力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卓越医师有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知识底蕴与突出的实践能力。卓越医师培养过程中的临床实践,固然能够提高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但对于卓越医师来说,尚不能满足由于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健康服务提出新的需求。加强卓越医师的预防医学实践必不可少,我国控制2003年SARS和2009年H1N1流感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表明:一个优秀的卓越医师必须具备能防、能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医学实践主要内容包含社区预防、保健、免疫接种、疾病统计、疾病监测、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在临床实践中,不仅要体现预防医学的实践内容,而且要将预防医学的实践场所从疾病控制中心,逐渐扩展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临床场所中,与卓越医师的岗位衔接起来,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2.2.3培养卓越医师的科研思维与探索能力创新与探索精神是卓越医师的重要素质之一,对卓越医师而言,传统培养方法缺少相应的训练。预防医学学科中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学科对培养卓越医师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有重要作用[5]。预防医学的教学中应适当加强这些课程的学习,以适应医学生将来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需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临床工作的诊疗水平。突出循证医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2.2.4培养卓越医师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医学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卓越医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和职业素养。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卫生法律、法规的知识,让学生尽早产生法律意识,明白医学的法治精神;除此之外,应让学生尽早地参与社区实践、社区活动,体验和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广泛与社会人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训练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其职业素质。
3编写用于卓越医师培养的预防医学教材
卓越医师的培养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全国尚无统一的模式与教材。现阶段我国应用于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材,主要是国家规划教材,经过多年实践与数次修订,内容选择和安排有很大的改进。但笔者认为尚不能完全适应卓越医师的培养,尤其是目前我国卓越医师培养方案均采用模块式教学,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全部分解到各个教学模块中,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在一起,极大地限制了预防医学的教学设计,因此如何设计和编写用于卓越医师培养的预防医学教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综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涉及理论、知识、技能和科研设计等内容,要全面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达到卓越医师的培养目标,必须综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现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和团队导向学习法(TBL)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基础理论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环境与健康、卫生法律法规可采用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流行病学可采用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RBL)和团队导向学习法(TBL),鼓励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课题的设计、调查。此外,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以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过程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过程评价采取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结果质量及时予以评分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价成绩与最终卷面成绩一起进行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