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科学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1 09:50: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兽医科学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兽医科学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40-03

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问题[1]。是一门解决内科疾病的应用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和治疗动物内科病有难度。《兽医内科学》的教学长期以来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最终考核成绩主要依据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在学生中出现了“理论巨人,实践矮子”的现象,所以,加强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已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2,3]。研究性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按照本校研究性教学要求,本教研室在《兽医内科学》课程理论教学中开展了基于问题和临床病例讨论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

动物医学这一专业是技术型专业,研究性教学的应用是很好的一种途径。研究性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4,5]。随着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产业化,动物内科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兽医内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物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具体介绍的是这些内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该课程介绍的内容是兽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是从事临床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一直以来,《兽医内科学》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参与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拓宽教学思路,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为后修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内科疾病诊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的设计:研究性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精心选择,首先,要选择能体现各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病例;其次,选择的病例要难度适中,如果过于简单,没有争议,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但也不能超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要选择临床发生率高的病例。对于选择的典型病例,找出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精心设计。如动物胃肠炎病例,临床发病率较高,病因错综复杂,可作为典型病例进行研究性教学。首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小问题,如“胃肠炎的病因”、“胃肠炎的发病机理”,“不同病因引起的胃肠炎表现的特征临床症状”、“胃肠炎的鉴别诊断”、“胃肠炎的治疗措施”,再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作为课堂讨论提纲。

2.信息收集和分析: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由组长向组员分配具体任务,学生结合提出的问题,利用网络资源、书籍和报刊等一些信息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到动物医院搜集统计病例(如3个月之内来动物医院就诊的表现胃肠炎症状的病例)等途径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图片和视频,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充分交流、讨论形成提纲和讲稿,经老师审阅后制作精美幻灯片。

3.成果汇报:各小组制作精美幻灯片,每组推荐1名同学作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课堂汇报及答疑来展示研究成果。围绕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汇报人阐述要介绍的某动物内科病的具体内容,可全面介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也可选择某一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如只选择某内科病的鉴别诊断进行详细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结合临床搜集到的具体病例来加深对该内科病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学生汇报和讨论, 难点或有争议的问题由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或解答,并引导学生注意兽医内科学知识与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药理学等基础知识的纵向联系,及与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相关科目的横向联系。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又加深了其对新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综合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最后,教师总结该内科病的重点难点,对某些存在偏差的知识点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正确、科学的认识问题。

4.总结评价: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要求。并根据汇报内容和表现,给出该组的成绩。各成员的成绩由组长和教师根据该组成绩并结合个人表现进行评分。研究性教学的成绩计为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

三、兽医内科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

1.研究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兽医内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问题引导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自学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若干问题,让学生通过理论查找和实践,独立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于“如何鉴别诊断动物胃肠炎”这一问题,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查阅相关资料,首先了解临床表现为胃肠炎症状的疾病有哪些,这些疾病还有哪些其他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有什么变化,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动物胃肠炎的常见病因、临床特征和临床诊断手段等方面知识就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临床病例讨论是以病例为基础,问题为先导,分析讨论为核心,可使学生从理论提升到实践的高度。教学中发现有不少高分低能的学生,即有些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很优秀,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实践证明,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中,临床病例讨论法在临床课教学过程中将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6]。扬州大学动物医院为兽医专业学生接触和了解临床病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在动物医院可以真实地接触到动物内科疾病,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内科疾病的临床症状观察、诊断和治疗,对相关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全面了解疾病的始终,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进行讨论,病例讨论中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内科学知识对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做出的一些结论, 教师可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再查阅资料、再分析、再讨论,或者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引入病例讨论,能极大地拉近理论教学和实际情境的距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

2.研究性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它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畜禽的养殖技能、动物的防病与治病的能力、经营能力、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这些技能是无法直接讲授的,必须从切身的体验中去获得。在基于问题引导和临床病例讨论的研究性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真实、富有挑战性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入手,为了寻找答案,学生必须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其上进心及求知欲,产生寻求答案的意识。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分析、讨论、质疑,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训练,逐渐培养临床创新能力;或通过教师的科研工作把学生带入研究领域,使其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可直接深入教与学的每个环节,能促成学生养成查阅文献、参与临床实践和撰写论文的好风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改变了学生纯被动接受知识的态度,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解决问题走出课堂。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兽医内科学》的兴趣,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得到了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家畜内科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徐凤生.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6):44-48.

[3]刘纯.“研究型教学”之我见[J].商业文化,2010,(12):172-174.

[4]姚利民,史曼莉.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6):62-65.

[5]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1-23.

[6]窦学莹.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7):66-67.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Teaching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YUAN Yan1,2, LIU Xue-zhong1,2, GU Jian-hong1,2, BIAN Jian-chun1,2, XIONG Gui-lin1,2, LIU Zong-ping1,2

篇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教学知识备受关注。美国的史密斯(D.C.Smith)等人设立教师课程发展实验室,玛格丽特(Margaretl.Niess & Janet M.Scholz)的MAT项目[1],美国科学教师标准的制定[2],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成果的影响。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是1986年舒尔曼(Shulman.L)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是教师区别于学者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3]。卡特(Carter,1990)认为PCK是教师具有的学科知识以及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合适的表征方式的知识[4]。舒尔曼的学生格罗斯曼(Grossman,1990)认为PCK是教师依据他们对学生先前知识的了解选择和确立适宜的方式展现这些学科内容的知识[5]。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面对具体学科主题的教学时,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时所运用的知识,PCK突出学生立场,从学生视角实现具体教学主题的转化[6]。

研究专家(能手)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心理及教学能力,为新手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方式,如罗晓杰、王雪(2011)对专家-熟手-新手三个层次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蒋小钢、郑长龙、付立海(2013)对专家-新手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

研究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优秀教师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乏的[7]。那么,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熟手或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理论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由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组成[8][9]。本研究通过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组成差异的比较研究,寻找两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教师分为新手教师、熟手教师和能手教师。新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年以内,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较为陌生,认识较为肤浅的教师。熟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10年,对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比较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了一些认识,但认识还较为有限的教师。能手教师指入职时间10年以上,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非常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深入认识的教师。

依据教龄和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两个层面,本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在领导同事推荐基础上,研究者通过初步现场课堂听课后确定。能手教师的确立:一是其教学受学生欢迎,学生说该教师教得好;二是同事的肯定,同事说该教师的教学有思想、值得自己学习;三是领导的认可,领导说该教师的教学有独到之外,有示范作用。熟手教师对教学有一定认识,但认识还比较肤浅,同事、领导都认为其在教学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2.数据收集

本研究运用定性、非参与式课堂观察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运用录相技术采集课堂教学全过程,并收集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对每位授课教师进行了2次约30分钟的访谈。

3.数据分析

(1)理论基础

舒尔曼(Shulman.L)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组成是对特定教学主题下学生学习的认知及教学策略的认识[3][10]。结合文献及教学实践,本研究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两个核心组成:第一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的学生认知的知识(简称KTSU)。KTSU指教师对学生对某一具体教学主题学习状况的认识,具体指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基础的认识及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第二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教学策略的知识(简称KTSI)。KTSI指教师对特定教学主题下选用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认识和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依据的认识[11]。

(2)数据分析工具: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是高中化学教师,具体教学主题是“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特征,结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创建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见表2),对化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水平评定。

从两个角度评判学科教学知识的水平――丰富性与合理性。丰富性是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合理性是指教师对该主题下的教学认识是否遵循了教学规律、是否反应了当代教学理念、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合。按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性与合理性,将PCK分成4个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3、2、1、0(见表3)。

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PCK各组成的认识差异对比

1.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对比

“接知如接枝”,陶行知用此比喻形象说明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奥苏贝尔认为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学生具有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已有认知基础,二是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习得,二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与障碍指学生在相应教学主题的学习中难以理解和难以掌握的知识内容。

(1)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

对学生特定教学主题下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经验,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积累了哪些与该主题的学习相关的基础。

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学生已有的与“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认识上没有水平差异。在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中,他们都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都没有深入分析与讨论。关于学生已有基础的认识,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大多数(80%)熟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1,总体看,能手教师相对熟手教师而言,他们对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水平更高。熟手教师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当前学习的概念,能手教师站在更高一级层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熟手教师围绕“化学反应快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而能手教师则围绕“化学反应”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

(2)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

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包括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及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

能手与熟手教师都缺少对学生“误”概念的认识,他们较少谈及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有哪些误概念,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是水平1,40%的是水平0,熟手教师对此没有提及。可能的原因有: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学生不容易形成“误”概念,因而教师们在教学中不需要讨论;学生对该主题的学习存在“误”概念,而教师没有认识到,到底是何种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都较丰富、较清晰,4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3,大多数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以上,熟手教师(100%)的认识都处于水平2。通过对教师访谈及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分析发现:能手教师认为学生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困难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等概念,而熟手教师大多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与障碍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特定主题下教学策略认识的比较

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二是教学策略选择是否基于学生学习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色。

(1)对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师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包括:关于实验在化学学科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如何体现化学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特定教学主题下,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都运用了实验。80%的能手教师对化学实验在该主题下运用的认识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中40%处于水平2,60%处于水平1,两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访谈分析发现:能手教师更强调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

(2)对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

教师在面对特定教学主题时选择教学策略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程度,二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遵循了学生认知特征[11]。从教学策略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契合的程度看,80%的能手教师对该成分的认识水平是3,60%的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是0,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从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角度看,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认识水平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两类教师的认识存在差异,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识相符合的认识与理解更深入。

三、研究结论

研究者指出,PCK是能手教师所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少的。本研究证明,有着一定教学经验(5~8年)的熟手教师与有着近20年教学经验的能手教师相比,其PCK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PCK的不同组成表现不同。

1.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大多数组成的认识存在差异

在PCK的各组成中,能手教师比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都高,他们的认识更深入、更丰富。“关于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存在差异。

2.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不同组成的认识差异不同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PCK的某些组成上认识差异较大,在某些方面认识差异较小。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基本没有太多差异,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差异较小,“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KISI-2)”“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KISI-1)”的差异较大。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已有认知特征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具有较高水平,而“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认识水平较低,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及以下。

3.能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缘于其教学观的差异

通过对能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及访谈的分析发现: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PCK的不同主要缘于能手教师形成了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观。他们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其认识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他们对教材编制及其结构有充分认识,对某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有充分的理由,而熟手教师通常会局限于教材。

能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体现着以观念(概念)为本的思想,以概念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应该以深层的概念(观念)为中心,运用事实支持理解力的发展[12]。能手教师一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并以自己的教学观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一位能手教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做了多年教师以后才发现,真正的好学生,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好,因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将来发展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建立了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这些对学生将来发展影响很大。这些观点与他的课堂教学行为非常稳合,他的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实验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08(9).

[2] 王后雄,王星乔.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的标准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

[3] 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

[4] Cater’k.Teacher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In W.R.Houston & M.H.J.Sikula(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Malmillan,1990.291-310.

[5] 格罗斯曼.专业化的教师是如何炼成的[M].李广平,何晓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 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9(2).

[7] Loughran,J.Berry,A.Mulhall,P.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Science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Sense Publishers.2006.

[8] Sandra K.Abell.,Twenty Years Later:Doe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remain a useful id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8.

[9] 张小菊,王祖浩.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8).

[10]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J].Harvard Eudcational Review,57(1).

篇3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育积极引入信息化、自动化教学系统,以此来拓展教学内容。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其中计算机教学,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慕课、手机移动平台,能够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之上,拓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如此,将二者整合到一起,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以实践促创新,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1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教学在国内已普及,学生已掌握一些基本计算机知识,且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但是随着专业深化,所要学习的知识难度也随之增加,学生难以保持高度注意力,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计算机自身具有娱乐性特点,学生极易被其吸引,使得学习内容过于散乱,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学习和研究,直接影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从教学方面来看,现行教学模式依旧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模仿,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不到位。虽然一些学校已引入了信息技术,但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把握并不到位,并未使信息技术有效发挥作用,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慕课与手机移动平台概述

所谓慕课,是由美国知名大学与EDX课程提供商合作构建的网络学习服务平台,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免费课程,且课程覆盖范围较广,如文学、哲学及经营管理等,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慕课平台拥有上百们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由简及难,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需求。另外,慕课能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为教学提供接入渠道,帮助教师设计良好的课程教案,且能够为用户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实时更新的知识,以此来提升教学有效性。手机移动平台,是指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移动终端,其中包含丰富多样的APP,能够满足人们应用需求[1]。如生活中常见的微信,用户免费下载应用软件后,向运营商支付信息流量费,便能够与他人实现实时沟通和交流,且在微信平台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知识。

3基于慕课和手机移动平台的计算机教学管理策略

3.1拓展教学渠道,增强师生互动。慕课拥有海量的计算机理论与实践课程,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先进知识,进一步丰富课件内容。同时,学生也可以直接登录慕课平台,根据自身所需,学习有关计算机知识,满足自身需求,突破课堂教学闭塞性,拓展教学渠道。如针对微信订阅号编程学习,学生可以在慕课上搜索“微信订阅号”等关键词,从中选择自己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掌握该项技能,有利于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手机移动平台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在线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虚拟化交流目标。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以往采取大班讲授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且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无法实现师生交流。而借助微信平台,能够在授课后定时有关问题,学生通过平台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考核,实现对计算机教学的高效管理目标。3.2构建虚拟系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高校可以慕课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与当前微信平台有机整合,将班级作为单位,构建功能丰富的学习空间,辅助教师教学,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上传课程、课程习题等,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查询、下载并观看有关资料,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困难。为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还要设置平台管理员,主要负责审核教师提交的教学资源、管理师生基本信息等,规范计算机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如在Flash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引导他们根据提供的素材和流程进行初步探究,能够让他们掌握Flash操作技巧[2]。此外,还可以将小组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针对性答疑解惑,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提升探究能力。对于进步较为明显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认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3.3引入云计算,了解学习动态。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可以积极引入云计算技术,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具体来说,学校在云计算机基础之上,构建分布式管理系统,将系统划分为三层,各个层次之间借助接口进行连接,形成互联网学习环境。学生在应用中,进入系统注册账号和密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学习桌面,后台自动为学生分配学习空间、布置作业,学生按照系统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当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可以对其进行创新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借助PC、PDA及PAD等终端设备与服务器相连,通过使用域控制器完成身份验证之后,为用户推荐相关资源[3]。在此基础上,能够确保用户安全访问数据,且能够实现接口通信,将学生作品上传到公共平台上,检验学生作品。如学生设计VBA宏程序,该程序可以统计学生身高信息等,并进行层次性划分,编制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为其配置Excel表格接口,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平台,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态的了解,借助消息推送、点赞评价等功能,构建调查统计平台,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如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消息推动功能,定期发送一些绘图技巧、素材给学生,并根据学生打开率了解学生对推送内容的喜好。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深入把握课程内容,且有利于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养成信息素养。

4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计算机技术普及度越来越高。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引入慕课、手机移动平台,加强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整合。拓展教学渠道,增强师生互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高校要尽快构建虚拟系统,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交流平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并积极引入云计算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提供更多支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张韬琳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08-01

3G时代的来临使手机成为人手一部的必需品,手机以其体积小、便于携带、可移动、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通讯、上网、娱乐工具,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日趋严重,针对此现象探讨如下。

一、手机依赖

百度文库中对手机依赖解释为:使用者将手机作为人际互动主要手段,并存在着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行为。百度百科中提到“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综合症”或“手机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产生的强烈依赖心理,一些性格较孤僻、自卑,缺乏自信的人,通常会希望通过打手机来减轻自己的孤独感或者获取重要信息,一旦失去这种联系便极易产生心理不适。

二、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调查研究

为深入探究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成因,对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80份,收回问卷276份,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为92.9%。调查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年级分布情况分别为24.3%、26.7%、25.5%、23.5%。

调查结果显示,15.4%的学生认为不该将手机带到课堂,65%的学生认为可以将手机带到课堂但应调为静音或震动,19.6%的学生选择将手机调为铃声状态。48.1% 的学生认为“上课时使用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听课效果”, 26.7% 的学生认为“上课使用手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12.7% 的学生认为“上课时不使用手机也无关紧要”,12.3% 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允许,所以不敢使用”;在调查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原因时,51.2%的学生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靠玩手机消磨时间”,30%的学生认为“习惯性使用手机,离开手机就会不自在”,而18.8%的学生则认为“使用手机查找教学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老师所授知识”。此外,35.4%的学生认为上课使用问题出现在“学生自身,上课本不该使用手机,自控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17.3%学生认为是“任课教师的问题,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授课水平不高”,而47.3%的学生认为“以上两者都是主要原因”。在问及“如果您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您会?”,55%的学生选择“当做没看见,不予理睬”,28.1%的学生选择“由于从众心理,自己也会跟着使用”,仅有16.9%的学生会选择“提醒并阻止他,让他认真听讲”。

三、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他们拥有相对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信息时代的产物伴随着他们成长。而现今大学均以大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方式具有空间大、人数多、学生座次不固定、师生互动难度大等特点,会产生责任分散效应, 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减弱、课堂秩序乱等问题, 这为课堂学生使用手机提供了现实机会 。

除以上两个客观因素外,课堂“手机依赖”也是大学生逃避自身问题的解决途径:

1.逃避学习的压力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未能对自己严格要求,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学习主动性下降。学习上未能获取成就感与优越感的他们便在课堂上选择通过手机游戏、网络交际等途径来逃避课堂上听不懂、跟不上的窘境。

2.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

在问及“使用手机来消磨时间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时,“交际需要(QQ、人人、微信等)”占44.6%,而“娱乐需要(手机游戏)”和“无目的地反复翻看手机”分别占28.1%和27.3%。手机作为通讯交往工具,能降低与他人正面交际的紧张感, 对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和表现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交流会使其更加自在,也会获得一定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但长此以往,将导致其参与社会活动时间的减少,继而远离现实的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弱化其现实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 。

3.攀比和从众心理

手机的品牌、功能、包装已成为大学生的炫耀资本和聊天话题,课堂是学生的聚集场所,很多学生借此机会极力炫耀演示。还有些学生看现其他同学上课玩手机未被老师发现,自己也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玩就亏了,所以也加入了“低头族”。

四、解决对策

1.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提升和教学体制的改革是减少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先决条件

教师掌握知识的厚度和宽度,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风格,授课技巧能及教学法则等都是能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有听课的欲望,避免自控力差的学生寻求手机网络等途径来打发时间的重要因素。

2.加强学生管理、丰富学习生活、找回生活重心是减少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必要环节

课前,学生应做好预习,避免出现课上用手机查资料等现象;课上,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课余时间可开展系列讲座等文娱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逐渐消除孤独感、失落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生活上。

3.做好心理疏导是减少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有力保障

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不让手机影响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加强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不允许手机的虚拟交流代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对已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应让其适应脱离手机的生活、学习状态,帮助其缓解由手机带来的焦虑、烦躁等症状;建议有需要的学生通过心理医生帮助治疗。

总之,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必将延展到课堂上,大课堂教学是高校中长期存在的主要教学形式,如何处理好高校大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是每所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兵.论手机上网对高校大课堂教学的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5),7-9.

[2]潭亮.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40-141.

篇5

1. 研究的意义

纸艺是一个具有个性语言的艺术活动,它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经验。纸艺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所以,创设有效的纸艺课堂,对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提高动手能力,让特色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发挥其独有的魅力,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个阶段学生的美术课程纸艺教学的研究来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思路,为该年龄阶段教学的老师的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理论,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 研究的方法

第一、观察法。深入小学美术课堂,关注从教学准备到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观察自然状态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观察。

第二、案例分析法。大量分析中小学美术教案、教学实录、录像课、现场课等素材,寻找影响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普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提出解决策略。

第三,调查法。通过在张家界永定区的实地实习考察,参与实践课程分析、备课、查找资料、讲授、评讲、结课的课程实验,并且通过调查访问张家界地区其它中小学美术任课老师,了解当前中小学美术实践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的环境、师资力量、教材内容、家长意见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2.1 纸艺教学内容与动手能力培养

纸艺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它的教学目标而设定。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就是对新鲜事物拥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由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阅历和自身年龄所决定的。他们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引导,然后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出有趣教学内容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小学美术手工课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动手动脑中,手眼脑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迸发出智慧的灵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思路上要有新的认知。为更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动手能力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重要性。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所以对观察力的培养也是比较重要的。小学生认知能力比较弱,相对而言就比较感性。学生通过他们感性的方法认识他们的作品,找出差异。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纸艺学习更需要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才能自由的发挥进行创作。由于这个年龄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感受自由的世界。

2.3有利于启迪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同时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在现代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学校教育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4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培养动手能力获得。所以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从以后的发展来说,好的习惯对人的影响意义深远。纸艺手工制作的持久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力。教师要能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以及主要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的技法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美术课堂上的纸艺手工实践能够帮助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内心充满艺术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学评价

3.1学生自我评价方面

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发现缺点和优点,从作品中增强自信心。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缺点,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善,在自评和互评中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美术涵养得到的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采用自主评价法、互评法等评价方法。

3.2老师评价

教师的美术教学评价最常见的就是作业批改。学生长时间看到这样的单一的评价形式就会对它失去兴趣。艺术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有对错之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够充分的发展起来。对他们比较独特的想法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他们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教学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而产生不同层次的作品,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的意识

3.3沟通情感:

(1)让学生具有安全感。

很多学生对老师有恐惧的心理,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学生不会产生恐惧,让学生男睦砩细芯趵鲜Ω平易近人,对于个人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要多点耐心,不要过分的批评,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即使在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的时候也愿意勇敢地去尝试。

(2)缩短师生距离。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实现近距离的接触,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自由的表达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及艺术创作,多给予他们表扬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完成的作品无论效果如何都会让人很有成就感。教师在安排课堂作业的时候,要求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结论

纸艺课是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动手操作能力与审美意识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为以后小学纸艺课堂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能为资源设备不是很丰富的小学提供一些典型案例,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开发。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能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给学生一个比较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手工课堂。最后,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手工课在培养动手能力方面的应对策略及教学案例进行了验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充分证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可以在纸艺课程中持续的训练与强化中逐渐实现的。只有手与脑的结合,才能促进手的熟练,脑的敏捷,真正达到心灵手巧。

参考文献:

篇6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68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109- 02

0 前 言

佳木斯大学是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的黑龙江省8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批准招收全英文授课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来华留学生项目的52所高校之一。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已达700多人,学历教育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82%,涉及2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1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医等几大学科。

2011年,我校开设了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班。此课程班采用全英文授课,覆盖我校医学类4个一级学科。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这个课程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在未来几年,在稳定招生的基础上,规模将不断壮大,也会有更多的自费留学生申请入学。

通过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班的课程体系,将为扩大我校医学类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规模,提高留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我校英文授课留学硕士研究生班的专业分布将成为可能,同时也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宝贵的经验。

在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如下特殊问题必须充分考虑。

1 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认可,全球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其中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得到了界定。也使各国医学教育的学历互认和职业资格互认成为可能。但是,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各种影响,教学的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生源国在本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背景的不同,结合具体的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和评估体系,才能建立科学的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

2 课程设置的具体特殊问题

2.1 政治类科目

政治理论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的研究生必修课程。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不同学时的相关课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论》、《科学技术哲学》等。绝大多数院校的政治理论课为54~72学时,一般是3学分。但是根据《高等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政治理论应当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留学研究生所在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政治类科目的设置及相应学分的要求是删除或是替代。成功的做法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介绍中国人文、地理及传统风俗类的课程,既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的认知又能提升亲华度。

2.2 语言类科目

很多高校的医学类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明确要求学生能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大多数院校都开设英语,也有部分院校在开设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俄语或者日语。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总学时大约占理论学时总数的20%。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大多来自母语是英语或者所在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对他们来说,汉语就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外语了。虽然他们在华学习期间使用的授课语言是英语,但是在其进入临床轮转期间,要求所有的患者与他们用英语直接沟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语言类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留学研究生的汉语基础,对课程的内容、程度、学时和学分的设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2~3门汉语强化类的课程,特别是医用汉语,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打好语言基础。

2.3 方法类课程

方法类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有的医学院校将方法类课程放在公共课模块,有的放在专业课模块,有些课程作为必修课,有些课程作为选修课。不同国家的医学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方法类课程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在为医学类留学研究生选择方法类课程时,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确定开设哪些必修课,哪些选修课,以及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方法类的课程在课程结构和学时调整时,应该侧重于实践环节,增加实验和实践学时,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对于《医学统计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可以适当增加学时,并侧重于专业软件的使用及科学研究实例的分析与研究。

2.4 选修课

目前很多国内高校的研究生选修课程,已经成为学生获得学分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拓宽专业基础理论的作用。更有很多课程不适合留学生选修。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必须结合留学生的本科教育背景,结合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安排和设置并不断更新。要把选修课作为扩大留学研究生知识面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为加强学生方法类课程学习和专业类课程学习效果提供辅助的支持作用。

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应以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的形式为主,课上的学时不必太多,可以借鉴美国医学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特点,采用细水长流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分设置少,供选择的课程数目增多,各有侧重,从而能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3 结 语

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培养, 目前还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要针对留学研究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学习,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材建设, 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适合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对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万霞,辛暖,赵伟. 改进来华留学生教育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2002(20).

[2] 崔爽,段丽萍. 浅谈美国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

篇7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4-4604(2013)07/08-0049-05

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下同)指教师“如何教科学的知识”,是教师将自己所知道的科学学科内容以幼儿易理解的方式加工、转化给幼儿的知识,主要包括科学内容知识、关于幼儿经验与水平的知识、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以及科学学习评价知识。PCK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知识,是否掌握PCK是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分水岭。

已有关于幼儿园教师PCK的研究较为有限。因此,研究者以科学领域为切入点,探究幼儿园新手教师一专家型教师所掌握的PCK的差异,以期为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

Leinhart、Brandt等人提出了三种界定专家型教师的方法:一是通过测验分数界定,即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界定;二是通过权威作出主观评价,通常是指根据学校领导的意见来界定;三是根据教师工作年限来界定。研究者采用后两种方法界定本研究中所指的“专家型教师”,首先参考绝大多数研究者,如Krull、Allen等的研究,以10年作为备选专家型教师的教龄标准,同时根据幼儿园园长的意见,将新手教师界定为“刚走上工作岗位1~2年的教师或在幼儿园实习的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基于以上标准,研究者从浙江省一所具有科学教育特色的幼儿园中选取了一名新手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PCK的运用蕴含着两次“转化”,这两次“转化”依次体现在教学设计和现场教学中,包括教师根据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将学科知识有效“转化”为教学任务,再将教学任务有效“转化”为幼儿实际获得的知识。研究者结合“塑料的与玻璃的”和“会唱歌的纸”两个中班科学活动的案例,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观察法与访谈法,从科学内容知识、关于幼儿经验与水平的知识、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科学学习评价知识等维度探究幼儿园新手教师一专家型教师科学领域PCK的具体差异。

二、研究结果

(一)科学内容知识

科学内容知识指关于幼儿科学学科领域的内容和幼儿科学教育资源的知识。包括关于某个特定年龄段特定活动主题的核心内容知识.以及开展这个活动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知识。在本研究所考察的两个中班科学活动案例中,新手教师N和专家型教师E所掌握的科学内容知识如表2所示。

1.所选核心内容知识的聚焦度及其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

(1)核心内容知识的聚焦度

总体来看,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关注向幼儿传授有关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知识,并多次强调、重复确定这个核心知识内容。相比较而言,专家型教师对核心内容知识的聚焦度高于新手教师,如在“塑料的与玻璃的”活动案例中,专家型教师E共提及核心内容知识18次,多于新手教师N的14次。

(2)所选择的核心内容知识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

总体来看,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选择与确定核心内容知识时均考虑到具体形象和便于幼儿操作等特点,关注其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问题。如在“塑料的与玻璃的”活动案例中,两位教师罗列的“辨别方法”都是依据物体外部特性,如软硬、声音、重量和温度等特点而定的,这些特点便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加以探索。“材料特性”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而确定的。

相比较而言,专家型教师所确定的核心内容知识更具幼儿发展适宜性。如在“塑料的与玻璃的”活动案例中,两位教师都确定了5种核心内容知识,但专家型教师E还想到了可用“摸温度”的方法区别两种材料的特性。

2.使用科学教育资源的情况

通过访谈得知,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都会从2~3种科学教育资源中获取科学内容知识。其中,活动案例与同事资源是她们都会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资源,另外专家型教师E还会通过阅读一些专业书刊获取有关的科学内容知识。网络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和电教资源等其他教育资源都被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忽略了。

(二)关于幼儿经验与水平的知识

关于幼儿经验与水平的知识是PCK的核心,包括教师对幼儿对于某学习内容掌握水平的了解、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的了解及对幼儿学习某科学知识的难点的了解。

1.关于判断幼儿的经验准备的能力

新手与专家型教师都关注到了幼儿已有经验的重要价值,认为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都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活动开展前幼儿应具备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经验。

相比较而言,专家型教师在判断幼儿的经验准备方面更精确。如在“塑料的与玻璃的”科学活动中,专家型教师E明确指出幼儿要“知道塑料和玻璃”这两种材质。新手教师N则只是笼统地指出幼儿要“对瓶子有初步认识”,对幼儿经验准备方面的判断相对较为模糊。

2.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确定活动重难点的能力

教师主要依据活动目标和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来确定活动重难点,重难点确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把握的准确程度。由表3可知,在“塑料的与玻璃的”科学活动中,新手教师N预计幼儿已经会用多种方法来辨别材料,但在根据声音区分两种材料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专家型教师E则预计,就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还难以想到用多种方法区分材料,因而将活动重难点确定为操作与表达。根据研究者在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实际表现,大部分幼儿还未具备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与区分这两种材料不同特性的能力,因而专家型教师E的定位更为准确。

3.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

教师不同程度地具有根据活动中的幼儿表现来设计活动流程、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相比较而言,专家型教师能够更为准确有效地根据幼儿表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在“塑料的与玻璃的”科学活动中,专家型教师E能依据任务难度与幼儿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在探索与分辨材料特性过程中,当幼儿出现困难时,教师E将活动重点放在了帮助幼儿掌握多种辨别方法上。幼儿出现错误情况时,教师E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幼儿加以个别指导以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新手教师N更固守预先设计的活动流程,不善于根据幼儿实际表现灵活调整策略。

(三)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

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是指为促进幼儿科学学习和达成预期教育效果而采取的方法策略,主要包括关于活动流程、知识呈现与知识表征等的知识。

1.设计活动流程的知识

由表4可知,两位教师设计的活动流程均有5个活动步骤,且都是由易到难层层递推的。相比较而言,专家型教师E设计的活动更具层次性、递进性与合理性,活动流程环环相扣,重视幼儿自己的操作探究:新手教师N设计的活动流程则相对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2.知识呈现的策略

由表5可知,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知识呈现策略的选择上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理念。专家型教师E秉持“做中学”理念,在呈现知识过程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幼儿的操作与演示活动时长占总时长的83.69%;新手教师N则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幼儿自己操作与演示的时长只占总时长的45.28%。

3.知识表征的策略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知识表征方面也选择了不同的策略。专家型教师E基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注意使知识可操作化,常用“用手摸一摸”“用耳朵听一听”等指导语提示幼儿进行操作,当幼儿发现物品的不同特性,如“形状不一样”时,教师提示幼儿用“长长的”“矮矮的”“胖胖的”等形容词加以表述;新手教师N则通常采用较为笼统与抽象的语言来指导幼儿表征知识,如“这是怎么样的”“什么形状啊”等。

另外,在活动过程中,专家型教师E语气抑扬顿挫,并辅以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新手教师N则语气平淡,也没有使用体态语来加强感染力与说服力。

(四)科学学习评价知识

有关评价幼儿科学学习的知识包括运用什么方法评价幼儿的科学学习以及如何进行评价等。

1.评价方法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使用的科学学习评价方法不同。专家型教师E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将幼儿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如使用“再请个小朋友试试看,是不是像莎莎说的那样”“请小朋友做法官来判决”等语句引导幼儿互评:新手教师N的评价方法则较为单一,如用“哦,我们表扬下文文”“你看我们又学到某某知识了”等来评价幼儿的科学学习情况。

2.评价策略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评价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时使用的策略不同。专家型教师E通常会给予幼儿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如“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发现。她的发现,哎,真的跟其他人不一样!”“真是很聪明,只玩了两次就发现了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的这么多区别”等。新手教师N对幼儿科学学习的评价则缺少策略,评价内容比较笼统、宽泛,多以重复幼儿的回答,或者以“是不是?”“还有呢?”等消极反问应对幼儿的回答。

三、分析与讨论

(一)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科学领域PCK各知识成分数量上的差异

有研究指出,学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不大,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的PCK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也证实,专家型教师的科学内容知识、关于幼儿经验与水平的知识、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科学学习评价知识等PCK成分虽比新手教师更全面更丰富,但差异并不显著。

(二)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科学领域PCK整合与转化能力的差异

由研究结果可知,专家型教师科学领域PCK的整合与转化能力均高于新手教师,这正是他们的本质区别。PCK具有整合性,它的各个成分是相互融合的。关于幼儿经验与水平的知识是PCK的核心。专家型教师在准确把握幼儿经验与水平的基础上,将PCK的各成分整合在一起了。在将自己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幼儿学科内容知识的过程中,专家型教师具有较高的转化能力。能够设计出科学的教学任务并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手教师科学领域的PCK各成分则多处于游离、分散状态,转化能力较弱。

导致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PCK整合与转化能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PCK是一种转化知识、一种与行动相关的知识,是教师将先前已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与现有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新知识。新手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对幼儿发展特点的把握尚不够准确,加上缺乏实践经验,因而他们的学科内容知识更多情况下仍处于理论状态。正如莱德曼和拉兹指出的,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实践并将个人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引入教学活动中,教给幼儿的知识和“怎样教学”的知识才可能融合成为学科教学知识。

四、建议

(一)以“全实践”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

“全实践”是指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它强调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延续与贯通.在空间上的全面拓展,在内容上的全面整合,在课程体系上的全面统整,在理念上的全息浸透(秦金亮,2006)。教师教育院校可借鉴这一思想,创设条件,促使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通过系统、丰富的实践活动了解幼儿园实践,从而促进其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

(二)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水平

1.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实践性知识

篇8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认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开发课件等资源辅助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部分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学校通过购买成品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这部分资源成本太高,实用性不强,很难满足本土化需求。二是学校内部开发或教师个人自行开发。许多学校制作了不少的多媒体课件,用于竞赛课和公开课,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局限于各个学校的小范围内,没有形成规模和完整的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缺少组织者和有效的指导,各种资源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与别人的教学思路不相适应,往往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因此,建设本土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为解决易门县学校学科教学资源匮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易门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意在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共同研讨、集体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以赛代培等方式,积极探索面向全体、资源共享共建、城乡携手共赢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转变方式、增效提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合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易门县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课题研究的统筹规划,形成共同的科研使命。

针对以往各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单打独斗,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易门县教科所以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以研究开发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包”构成全县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主要研究任务,进行教科所――学校教研组――学科教师逐级分解研究课题,构建全县课题研究目标一致、行为同轨的科研使命。

此机制形成了一个能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且面向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建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约了学校个体间单独、重复开发的成本;其开发过程凝集个人与集体教学研究的智慧,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减轻了一线广大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适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校园网、教育网的需求,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二)构建多元立体的科研形式,共建均衡的教育合力。

教科所为主的“学科教研”“学区研训联动”、校内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引领,形成多元立体的教研网络,开展以“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过关课、优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城乡均衡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1.扎实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易门县教科所把“专家的教育科研”转向为“普通教师的教育科研”。教科所学科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者、引导者,强调一线教师的主体性,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使教育科研成为普通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按照确立理论依据、研制学科范例、共研共建、评审验收和共享完善5个环节来完成。

(1)确立理论依据。《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结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结构理论和教育学原理为依据,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以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 “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程序步骤简洁、规范、科学,具有教学理念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教师灵活操作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推广运用,产生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操作模式为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本框架,学科资源与“模式”紧密结合,相互依托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2)研制学科范例。在上述理论为依据基础上,在各学科间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再由各学科教研员研究出一个“教学资源包”作为范例,一节课的“教学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3)共研共建。“教学资源包”范例研制出来后,县教科所把范例和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分工表下发到各校教务处,由各校教务处再分到学科课题组,学科课题组具体进行培训指导。通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精心打磨,每一节内容研制出一个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巩固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的“教学资源包”。县教科所定期进校进行指导,到学期末课题资源开发完成,由学校统一上交到教科所,形成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

(4)评审验收。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做完后,都要进行二次评审验收。第一次是由课题组对各学科研究出的成果进行评审验收;第二次由县教科所组织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全县各学校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评审验收。每次考评都根据每所学校和教师所进行课题资源的总体情况,作出优、良、中、差4个等次的综合评价,对作出优质课题资源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合格的课题资源则要求发回重做,严把质量关。

(5)完善共享。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成后,县教科所把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应用,并在应用中对教学资源成果再次进行修改、充实、完善,重新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并逐渐形成教师个性化资源。

2.充盈的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校根据分配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的任务,分别组建学科教研组,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文化的内涵,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1)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学校教研组通过 “个性思维的碰撞――集体智慧的整合与生成――个性教学案的形成”这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对所分配的课题任务进行集体研讨,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导学案、课件及各种教学素材,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进行本班试上修改。

(2)专题研讨,修改完善。学校学科教研组主备人收集各成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发起专题研讨活动。主备人按照综合修改意见上一节课,各成员根据上课的效果进行分别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是教材处理是否得当,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有没有遗憾的地方,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三是导学案是否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等。形成“五个统一”,即学进度、学目标、学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阶段测试。

(3)达标竞赛,展示风采。为了强化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彰显学科资源应用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全县中小学每学年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优质课评选”和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教师人人参与讲课、听课、评课,经过学校、乡镇层层选拔,参加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通过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以赛促成长”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造就名师群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教方法、搭平台、给机会,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实践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通过“培训――指导开发――实践利用――反思修改完善”的程序,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研究开发与利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

3.丰富的学区联研,拓宽科研平台。

积极建立“学区研训联动”机制和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拓宽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优化课堂,促进课题成果的优质共享。首先,对全县学校进行了统筹兼顾,合理划分为3个片区,形成“教科所――学区――成员校”三级教育科研模式。教科所课题组根据学区学科优势,建立学科实验基地,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挖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教学资源,向全县各校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学区定期组织教学资源利用展示活动,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资源库,利用信息平台,在全县内共享。通过学区交流,跨越学校边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增强了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和专业水平。学区交流不仅是传承使命、完成任务,更是一种文化、思想、教育、教学以及情感的交流,是实实在在“互利、双赢”的过程。

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1.建成了标准统一、模式规范、学科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

课题研究历时3年,共分6个批次,研究开发了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共14个学科及高中、职中、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共计教学设计2 846个,导学案2 745个,课件2 819个,参考资源包2 846个。资源容量为106.696 G,形成了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教学资源。

课题资源共分6个批次、2 466人次参与研究开发,教师自身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先进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普及。课题资源开发相关论文3年共计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909篇;在市级以上刊物190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获省级一等奖,27人获市级一等奖。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全县广大教师撰写论文110 篇,汇编成论文集2册。教师队伍群体得到不断优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2.依托信息手段扩大资源共享途径,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三通两平台”、互联网+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推进,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易门县开展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可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实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本土化,共研共建共享,将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手段免费投送到“用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可获得”。教学资源师生共享,极大地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不再是“无米的巧妇”,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和一个课堂的学习。城乡资源同质,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在家 “预习”,回到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学习,进而巩固、练习和内化,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课题资源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接触现代教育技术,让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经历了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让教师切身感受到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带来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意识。目前,全县中年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能积极选择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青年教师不但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运用率达100%。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课题资源的开发,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健康成长,使课堂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县8所初级中学教学质量平均分相差在3分以内,考取市重点完中的上线率基本持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屡创佳绩,2013-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优生率均居全市第一名,在全市98所初级中学中,成绩名列前茅;7个乡镇小学的平均分差距在5分以内,优生率近乎持平。在易门,目前中小学无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无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别,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发展快车道。

4.研究成果全市共享,给力玉溪“互联网+教育”。

篇9

泌尿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居多。近20年来,我国的泌尿外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诊治技术在我国的许多医院都已经大规模的开展,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并且通过各种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泌尿外科技术水平来看已经与世界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有关泌尿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研究较少。现就我院泌尿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研究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 泌尿外科手术前患者的状态及注意事项

经过对多名需要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的观察来看,他们在手术前夕都会出现焦虑情绪。因为无论是谁在预感将要发生某些危险或不利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内心中产生紧张和不安,而这些将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正好是处于面对即将自身受到创伤的情况,有压力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在这一时期自尊往往占据更大比例,因为每个人都想受到平等珍视和尊重,如果长期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患者往往就会开始抑郁、社交焦虑以及疏离[1]。所以,在泌尿外科手术前,必须要重视患者这些普遍出现的情绪,并且需要给予相应的回应和消除的方法,而作为医务人员在这方面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作为一种社会支持载体的我们不仅要为手术患者提供物质与信息,还要重点注意精神上的帮助,这不仅包括医务人员具有权威性的安抚的话以及行为上的帮助,还需要交代病人的家属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这样不仅可以使消极情感得到抑制,还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让患者一直保持愉悦的心情来迎接手术。

2 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状态及注意事项

手术后的患者往往对手术的结果的好坏总是持有执着的想象和期待,所以这更需要医务人员的安抚和解释,这就需要在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并且传达自己的关心以及美好祝愿;而其情绪上都会相对比较亢奋,不同于术前的焦虑,但是这种情绪更加难以控制,而且术后的患者身体都会相对虚弱很多,所以对于情绪和身体症状的变化,需要时刻的注意,对于患者不适的情况需给予及时的解救,除此之外,适当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措施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2]。

3 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教学研究

经过上述对泌尿外科手术前后患者状态和各种注意事项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手术前后需要医师和护士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而这些则是需要在医师或者护士还是医学生的时候就应该切实了解并能够真正实践的,所以,换言之这就是对于教学成果的一种考验,下面我们就泌尿外科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来探讨一下对教学的研究:①教育护理人员对“人本”观念的了解和认识。这一条主要针对泌尿外科手术前患者出现的不安情绪所提出来的对策,只有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够及时的发现,然后直接或间接的安抚患者的情绪,同时这也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主动地讲解有关的内容和问题, 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和传授技能,使其服务最终达到人性化、个性化,为后来的手术做好准备、以及术后的护理奠定积极的基础。②专业知识理论的严格培训。这种方法相当于对于理论专业知识的考核,这种方法可以切实有效地测评出每位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根据不同层次的划分,可以制定不同的培训指标和方法,这样的培训更具备针对性,也能明确筛选出各种情况下最合适人选,能够适才而定,那么所获得的效果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而且这种方法可使阶段性护理的目标更加明确, 避免因护士年资浅、经验不足而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从而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③精益求精的临床实践。无论哪一种专业,理论和实际的操作实际上都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就医学上来讲,对于实践的要求也是更加严格的[3]。临床实践这一操作的进行主要是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对患者的关注,以及患者不适的情况需给予及时的解救而提出来的,这可以有效防止并及时解决患者的健康要求,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又一有力保障。④为护理人员的交流搭建平台。就医院来说护理人员的比重都是相对较多的,这也是与其起到的作用成正比关系的,然而不同部门的人员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也就大不相同,而遇到某些没有经历过的突发状况的时候往往无据可循,所以见了一个专门的护理人员的交流平台则是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各自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对于自己实践经验方面也是一种积累与充实。

总而言之,泌尿外科手术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而且多数都是对于护理人员的各种考验,而对于这些医学生的教学方面就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无论是理论知识、技术水平,还是临床的实践上,都需要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治疗或者护理中发挥最好的水平,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更有效的是提高患者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44-02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深改变了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在大学校园,网络同样在改变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网络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力,开始在校园网内提供各种功能的网站,构建网上学习生活社区,以最大限度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并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基于此,笔者通过对校园内“二手交易”网站的调研,来探索服务和帮助大学生成长的新方式。

一、大学生校园二手交易的现状研究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笔者所在学校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专业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电子商务以及网络工程等。调查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二手交易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5份,有效率为99%。

(二)调查内容与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到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1:9,其中大一学生为主体,占到53%;其次是大一学生,占到41%,因此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从学生平时上网购物频率的调查结果来看,会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同学占到89%,其中经常网购的同学达到33%。这说明网购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相当普及,而且网购也成为大学生日常购物的一个重要渠道。

2.参与二手交易的情况

图4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二手市场有交易经历的人很少,只占到了21%,有53%的同学从来就没想过在二手市场进行购物。

在问到对购买二手物品持何种态度时,有一半的同学认为“只要价钱合理,质量可靠就可以购买”,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二手物品交易持积极态度,会不会购买二手物品取决于物品的价钱和质量。约有28%的同学对购买二手物品持消极态度,认为质量差,不是很支持购买二手物品(见图5)。说明二手物品的质量问题是影响用户会不会购买的重要因素。

从“购买二手物品希望卖家能提供哪些信息”和“您在购买二手商品过程中最大的疑虑”这两个问题的调查中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从图6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购买二手物品时最大的疑虑是物品的质量问题和卫生问题,分别占到57.6%与49.5%;学生希望商家提供的二手商品的信息中,“物品使用情况”的比例最高,占到41.4%(见图7)。这更加说明大学生相对于价格低廉,他们更看重产品的质量问题。

3.闲置物品情况

从图8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或毕业时在处理自己的闲置物品时,方式多样,其中物品交换这种方式最多,占38.4%;其次是送给朋友、丢弃;在二手市场上进行出售的比例仅为23.2%。这说明由于缺乏良好的途径,大学生的闲置物品大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甚至有的被丢弃或作为废品低价出卖,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在校园建立起二手交易的网上平台的话,学生在处理自己闲置物品时就会有一个有效快捷的渠道,发挥闲置物品价值,避免浪费。

在“如果可以出售闲置物品,会卖哪些物品”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9所示,这说明学生们不用的闲置物品的种类很多,而且他们大多也愿意利用二手交易的平台,去出售自己的闲置物品,这表明二手交易平台在大学校园是很有市场和发展空间的。

4.对于校园二手交易网站的态度

从图10和图1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建设,大部分同学是持欢迎和积极态度的,占到70%。在问到“对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发展前景的看法”时,有73%的同学认为网站会发展得很好,其他同学则不看好网站的发展。

二、二手交易网站的基本功能

(一)网站所需环境

硬件平台: CPU:酷睿i5; 内存:4G。

软件平台: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Express、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Management Studio、 Dreamweaver cs5、Photoshop cs5

操作系统:Windows 7 操作系统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浏览器:IE6.0以上、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768像素

(二)网站设计内容

该网站是一款自主开发的大学生服务系统,拥有多种功能:1.用户可以注册为会员,在该网站上进行二手物品的交易;2.用户可以登录后进行物品信息;3.用户可以在该网站浏览学院最新消息;4.用户可以在该网站的广告位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广告;5.用户可以根据网站的需求从而物品买卖相关信息;6.管理员可以查看用户资料,对用户资料进行管理;7.管理员可以对网站各种信息的进行管理。

三、校园内大学生二手交易网站的特点

(一) 实名注册,交易安全方便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日益繁多的网络信息使得很多网民开始困惑,网络交易的安全成了人们网上购物最关心的问题,校园二手交易平台采用实名注册的方式,以学生学号和姓名为验证信息进行注册,成功注册后才能够二手商品信息或者进行二手物品求购,这样使得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更加安全可靠,也免除了高校学生进行交易时安全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 省时省力,构建节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