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保护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3 15:10: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生态保护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生态保护措施

篇1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为了在查清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采取对策措施 ,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水 利水电工程对 环境的有利影响,使水利水 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实现水利水电利用与区域 经济持续 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本文中,笔者就浅析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一、农业水资源利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会将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地面水的污染,严重的会使饮用水受到污染,甚至影响下游水道的水质。主要包括:生产废水排放在施工初期,大坝、电闸等的开掘与混凝土保养等容易造成沙流入河,以及增加江河浑浊度以及漂浮物。化学药剂的排放。主要以水泥灌浆为主,特殊情况需采用甲凝 、丙凝和环氧树脂,并附有部分稀释剂和固化剂。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污水以及粪便等。油污的排放。汽车、挖掘机 等大型流动机械,多以油料为动力,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油料泄露等情况的发生。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各种汽车、推土机等大型机器会排泄出大量尾气,由于道路凹凸不平等原因也会产生各种粉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其中很多漂浮物含有有害物质,会对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该地区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

1.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在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为原则,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单纯的考虑工程效益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寻求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继续维持协调运作。在实施农业种植时应建立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关系,从而能够做到实现合作共存、互利互惠,相得益彰。

2.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完善用水户参与管理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水资源,对生态实施保护,积极促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一模式的只用,必须要不断进行实践,并且不断对问题进行总结,首先要明确参与式管理所具有的意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灌区的管理单位必须要对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具体的意义以及内容,进而采取一个积极地措施来促进开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积极支持以及培育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这样能够划清责权利界定,使运行效率更高。其次,要完善灌区产权的界定,水资源量缺乏性使得用水户和灌区之间、用水户之间竞争程度不断增强,十分容易产生利益的冲突,所以,必须要完善灌区的产权界定工作。最后,要实施全方位宣传,将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大力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已经密切关系到了农民自身的利益,每一个级别的水利部门都必须要加加强其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形式、电视形式以及报纸形式来实施深入的宣传,进而形成一个关注农村用水户协会发展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氛围,要重点加强对于广大农民用水户宣传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明白改革的意义、好处以及目的,对当地农民用水户自身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便能够吸收更多的用水户来参与到改革之中来。

3.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是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形成一种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这样的制度,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涉及到生产生活关系、产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充分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及思维来实施管理,进而从本质上加强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统一配置以及统一规划,加强黑龙江省城乡水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将城乡分而治之的局面彻底改变,努力从本质上实现从农村供水管理转向为需水管理,从无序开发、过度开发转向有序开发以及合理开发,加强实施水资源的管理,将市场机制积极引入,因此,必须要积极探索我国水权流转,不断建立和健全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充分运用价格的杠杆,将水资源价格机制进行完善。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又从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完善用水户参与管理以及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三个方面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崔冬;;论环境行政指导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开发的各类建设项目大量涌现,不少类型和数量的建设项目与自然生态的保护要求发生了矛盾。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除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土壤沙漠化也是十分严重,一部分原因应归于项目建设,一些建设项目将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不可修复的绝境。

近年来,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我省的高速公路即将突破五千公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数量更是巨大,在建设过程中,防止项目建设破坏生态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十分关注的方面。

二、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一)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在公路项目审计过程中,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甚至主体工程存在未批先建问题,不严格执行建设和相关审批程序,在立项、可研和设计等先期建设阶段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建设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与施工人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中预先制定的生态防范措施,欠缺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意识,在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和保护植被、水体方面的表现较为随意。

(二)主体线路建设的土壤侵蚀

主体线路是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工程主体,公路主体工程建设经常存在路基开挖和填埋,造成土壤侵蚀,一是产生于填方边坡,二是产生于原有地层深挖后的削坡,以崩塌、滑坡重力侵蚀为主,既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下降,又会产生一定的廊道效应,对动物迁徙造成阻碍。

(三)桥涵、立交工程建设的水污染

桥涵、立交工程施工会造成地表水体影响,主要污染源是施工作业的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生产污水主要是钻孔作业排放的含油和高浓度悬浮物污水和运营期间车辆撒漏和雨天道路积聚的含油污水。

(四)隧道工程对地形景观的破坏

隧道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其施工诱发了不稳定地层的形变,导致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及其影响隧道口的地形及景观效果。其次,隧道挖掘及弃碴安置可能会改变或破坏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和地表植被。

(五)临时占地对野生植物的影响

如果取弃土、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和原料拌合场等临时工程施工管理不善,则会对沿线野生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临时占地对野生植物的影响时间较短,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得到恢复。

(六)服务区的生活污染

服务区需长期经营,其场地人员活动强度大,主要影响是生活污水及洗车废水。

三、公路项目建设中生态保护应采取的审计措施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日趋完善,公路环境生态保护是公路建设项目不可回避的问题,审计机关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措施,在生态保护方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是解决公路项目建设生态问题的有效措施,全过程跟踪审计除了建设项目的前期建设程序和建设施工外,还应包括竣工决算审计和后续运营审计。

(一)加强决策程序和建设程序的审计力度

一是加大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力度。培训审计人员掌握相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论证纳入审计机制,强化建设项目程序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未经审计环境影响论证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建设程序;对于常规的事后竣工决算审计,随着审计整改力度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应加大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审计机关应参与监督公路项目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尤其应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中预先制定的生态防范措施。

三是严密关注和审查破坏林地、草地而修建的项目有无健全的批复手续,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各个环节应从严制定生态保护措施。

(二)审计公路项目建设期间的生态保护措施

1.设计期间的审计措施。在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加大设计阶段的审计力度,未经审计签字同意,设计文件资料不得用于项目建设。

公路主体工程的设计文件重点审计线路选定,线路应以少占耕地、少拆迁为原则,尽量绕避村镇、居民集中区、学校等环境敏感区,还应避开生态重要性等级较高的天保林。否则,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占用手续。相应的绿化设计应视沿线路基形式、环境条件、绿化功能等要求逐段设计,物种应以当地适生物种为主并避免外来物种和病害入侵,绿化布局应以连续性和多样性为原则。

桥涵、立交工程的设计文件要重点审查主体工程线路与水利、防洪等设施的位置关系,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桥涵的合理设计也可消除主体线路的阻隔作用。隧道设计文件应重点审查隧道所处的地层稳定性,力求避开大断层、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地段,隧道洞口应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厚覆盖层、冲沟等不利位置。

临时用地的设计文件应重点审查弃渣场和取土场设置的合理性。临时场地应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和运输条件,并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并审查临时占地植被恢复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施工期间的审计措施。主体工程施工的审计重点:一是监督建设单位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二是施工前进行生态保护培训,制定严格的植物保护制度,并给施工人员发放保护植物图册,以便于施工中正确辨认国家保护植物;三是妥善安排工程施工方式和时段,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震动和噪声给野生动物带来的影响,设计上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四是土石料场开采、路基坑开挖等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施工过程中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采取临时性排水和护坡措施,及时绿化重建景观。

桥涵、立交工程施工的审计重点:一是涵洞建设要按照设计宽度,并尽可能在桥涵下栽种草本植物,保证动物畅通行走,降低对野生动物的阻隔;二是立交工程施工除平面绿化外,还应重视垂直绿化,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绿化区。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等用地应尽可能设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或利用荒地、废弃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

篇3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作为一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景观,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这一措施实施时间比较短,一些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未能有效落实。今后的耕地保护中可以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的景观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耕地资源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园地山坡地对耕地资源的补充。

(一)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耕地资源逐渐被破坏,一些地区由于耕地资源的破坏,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各地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保护,耕地资源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但是先前已经被破坏的耕地已经难以修复。通过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有助于耕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周围经济的发展。

(二)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耕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耕地资源的减少不仅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了农民的正常生活,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耕地资源紧张的局面,改善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村的耕地资源十分重要,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的景观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这一景观生态保护措施对于改善当前耕地资源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要求。但是由于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受到条件限制,这一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众多的生态问题,未能充分缓解耕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这一措施实施时间比较短,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这一生态保护措施的认识并不十分充分,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一些地区为了实现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这一工程,不惜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改变周围的水利设施等等,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虽然耕地资源有所增加,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最后却是得不偿失。

(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当前耕地资源的使用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有效地缓解了耕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但是在实际的耕地资源应用中主要是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甚至一些耕地资源的过度使用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是保障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但是子啊实际的利用中,人们往往追求眼下的经济效益,忽视了长远的生态效益,这也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管理不当

目前园地山坡地补充的耕地资源管理缺少相对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导致耕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地利用。由于缺少相对完善的制度规范,导致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未能有效地发挥。另外由于耕地资源缺少明确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耕地资源的维护资金也难以得到保障,耕地资源由于缺少资金难以发挥出其作用,耕地资源的景观生态效益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生态景观难以有效地维护,其生态效益也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的景观生态保护建议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景观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但是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其生态效益未能有效地发挥,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也未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工作,提高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保障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逐渐得到关注。但是由于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的景观生态工作实施时间比较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导致耕地的生态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在今后的耕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规范,制定出相应的耕地资源管理规范,在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的同时注重其生态效益,避免耕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另外需要增加执法力度,对于破坏耕地资源的行为依法严格处理,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耕地资源的浪费。通过严格的执法行为规范人们对于耕地资源的使用,减少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行为,确保耕地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

(二)重视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

耕地资源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人们过于重视耕地资源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其生态效益,造成耕地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这一措施实施时间比较短,相应的管理和评价规范并不十分完善,应该进一步完善其评价方法和标准,将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效益。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这一工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建设规划实施,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耕地资源生态效益的重要性,将会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的效果评价中应该充分重视起生态效益,将这一评价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提高工作人员以及使用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资金支持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对于资金的需要也比较多,但是由于当前这一工程主要是由政府支持,政府的资金难以支撑整个工程的落实。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的生态景观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除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之外,还需要不断增加投资,确保整个工程的有效落实。这一工程除了政府的参与之外,还可以鼓励一些社会力量参与,可以鼓励企业的投资开发,将这一景观工程实行市场运作,推动耕地资源生态景观工程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支持,但是资金的使用必须加强有效地监督,避免资金浪费或者是资金利用不当行为的出现。通过增加资金支持可以有效地落实耕地资源的景观生态价值,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结语:

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是一项系统的生态工程,在这一过程的落实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当前的耕地资源还未能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人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的生态景观建设工程,通过提高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认识到耕地资源的重要作用,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资源的生态工程不仅仅是耕地资源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篇4

(一)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机构设置、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与大众旅游产业相同,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与众多的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服务业、建筑业、农业等,另外还设计到特色农业生产、生态资源管理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运用等。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综合的管理体系来支撑。虽然,天津市宝坻区的农村旅游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尚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全面关注,没有成立综合化、针对性的机构或者部门来管理以及协调整个农村的旅游工作,存在管理粗放、机构设置不健全、协调性不强等问题。另外,宝坻区尚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地区的乡村旅游事业。上述为与农民、乡村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其体系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间的权衡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对农村旅游可以简要理解为依托生态环境等客观条件来实现开发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可见,农村旅游经济效益的获得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于天津市宝坻区而言,也是这种情况。但是,纵观当前宝坻区的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着乡村旅游项目缺乏总体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保护的问题,经常会发生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如景点的乱搭乱建、生态资源没有给予硬性的保护措施等,这些都会导致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以及前景非常不利。

(三)基层缺乏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建设人才乡村旅游的起源地为广大的农村,其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为农民和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因为受到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在素质水平、文化程度以及专业能力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需要。另外,相关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以及培训体系也处于缺失的状态。上述现象都导致了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这必然会导致在乡村旅游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会制约其战略性发展。

(四)农村对于乡村旅游的认同存在差别乡村旅游在宝坻区的发展时间尚短,在其经济效益、经营目的以及发展前景方面,农村地区的很多居民都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没有深入的有深入地认识与理解乡村旅游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人员由于认识上的不足,难免对乡村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偏见,可能会认为其会打破乡村原有的生活格局,影响其一贯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另外,大量旅游人员的进入也会使一部分人感到恐慌,认为其侵犯了其生活领域,进而对乡村旅游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种消极情绪的存在势必会影响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

二、天津市宝坻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

振农村经济的措施分析针对上述提及的制约因素,笔者结合多年的基层经济工作经验以及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乡村旅游、振兴地方经济。

(一)建立健全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机构以及制度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基础支持天津市宝坻区经过一段时期的农村旅游的发展,在基层农村已经初具规模,如当前宝坻区的每个镇都有农家院等旅游、休闲景点。但是,目前还是个人化的行为,每个镇的政府没有相关的部门以及制度对其进行专门负责管理和规范。这一问题在前文已经提到。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为乡村旅游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地方政府必须要针对各自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现状成立综合事务办公室,用来管理、协调、推进各自地区的农家院建设,使之形成特色化、规模化,提升品质,创造出自有的独特品牌。另外,要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专业、社会人士以及基层农民的意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用来规范和约束乡村旅游。总之,通过机构以及制度体系的建设,能够对宝坻区的乡村旅游起到导向作用,使之协调、健康前进。

(二)全方位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对将要进行的各个乡村旅游子项目进行严格、全面的科学调查、研究和论证,对所涉及的生态环境影响力做出正确评估。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下,充分地、秩序化地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科学的措施来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当前宝坻区一些地区开始尝试生态村项目建设,即将农村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文明生态村(美丽村庄)项目结合起来,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建设美丽的家园,给与生态环境充分的保护,而不是一味盲目的发展经济。其中文明生态村建设包括村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街边绿化、能源清洁化、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生活健康化、等主要项目。随着乡村旅游地区对于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些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搞好生态文明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多途径构建乡村旅游建设人才队伍,夯实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宝坻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匮乏的现状,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从业人员要积极构建多个途径来完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力资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主力军和后备军。首先,要对现有的乡村旅游从业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工作。即基层政府要针对各自地区的发展现状,通过外聘教师培训、视频教程、组织观摩会等形式对本地区的主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然后再通过这些人员的推介,以点带面,从而推动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旅游人才来充实和壮大基层乡村旅游管理部门人才队伍,要给与人才充分的重视,在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给与其支持。这样能够通过人才的引进来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途径。同时还能够带动现有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激励其不断地追求自身的成长。

(四)向农民大力推介乡村旅游,获取其大力支持,提供旅游和谐环境针对宝坻区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认识肤浅,存在一定偏见的问题,基层政府要积极地向农民推介乡村旅游,通过播放宣传片、基层走访、座谈等途径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将其实现途径、最终目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向农民详细的说明,可以通过成功案例说明的途径来完成,这样能够使对方从感官上体会到乡村旅游的益处。另外,还可以合理安排一部分村干部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地区进行观摩,切实感受到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就业以及改善农村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最终争取获得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为乡村旅游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篇5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自2007年设立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至今我国已建立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虽然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进行研究,总结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实践

金坛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属水网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圩乡村落人口占全境总幅员的80%以上。当地村民通过筑圩成村、以村兴圩的千年农耕实践,形成金坛古老而特有的圩村文化。以圩文化为特色,金坛于2015年9月通过江苏省文化厅批复成立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近6年的发展,实验区已通过遗存保护等方式,使金坛刻纸等国家级代表作名录项目得到提升性有效保护、朱庄马灯等濒危项目得到抢救性保护和完整恢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传承

金坛区共普查项目140多个,经过发掘和申报,目前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94项,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结合区域文化生态分布情况,划定天荒湖流域、长荡湖流域、丹金溧漕河流域三个非遗密集区为保护实验基地。在天荒湖流域,以直溪巨龙、董永传说为主,通过民俗表演、遗存保护等方式,让龙文化、孝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在长荡湖流域,以柚山放灯节、诸葛八阵图村、金坛面塑为主,通过民俗节日展演、艺术节非遗展示等方式,让渔文化、水文化、儒家文化得到更好展现。丹金溧漕河流域在以金坛刻纸、金坛抬阁为主的基础上,恢复了朱庄马灯,通过非遗展演、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其文化影响不断扩大。实验区自设立以来,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对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加以保护。以金坛刻纸为例,实验区以构建各级传承人的传承机制为重点,采取学校传授、师徒传授等传承方式,形成群体适度、结构科学、梯次合理的金坛刻纸传承体系,并建立传承、保护、生产、管理金坛刻纸的志愿者队伍。同时,陆续建成儒林镇长荡湖水城非遗博物馆、东方盐湖城刻纸展示馆等非遗馆,建立以段玉裁实验小学刻纸培训基地等实体基地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在保护、保存、传承、展示和宣传非遗等方面的作用。实验区还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坛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庆和文化主题活动,推出金坛非遗重点特色项目集中展演,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引起了省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让实验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得到较好的宣传。

(二)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金坛区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编制了《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出台了《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暂行管理办法》等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文件,各项政策紧密配合,执行状况良好,有力保障了实验区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规划实验区建设周期,各阶段目标内容具体、系统可行,不同阶段重点突出。加快完善实验区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成立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工作机构。设立非遗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实验区遵循“尊老扶幼”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年事已高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鼓励老一代传承人通过带徒弟、辅导培训等方式培育新一代传承人。出台并实施《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激励条例》,做好各级非遗代表性继承人的认定和命名工作,从场地、资金等方面资助传习教学、交流分享等活动;采取生活补贴、助学奖学、表彰奖励等措施,保证“老人”权益,促进“新人”成长。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维护文化遗产原创者、传承者的合法权益。

(三)自然环境、人文遗存的整体性保护和有序开发

深入分析实验区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整体特征,始终厚植整体性保护的工作思路。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自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开展有利于圩村文化遗产存续的区域整体性生态建设、生态培育、植被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实验区将非遗项目与三星村人类遗址、华罗庚纪念馆等重点景区和特色景区相结合,以旅游景区为文化生态物质空间载体,以旅游活动为传播介质,扩大圩村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提高其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和展示金坛人文历史文化。实验区选择金坛刻纸等能在生产中创造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产品的生产经营相结合,进行生产性保护利用,开展保护性生产经营。发展创意产业,整合金坛民间文学资源,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演艺作品和艺术品创作中心。

二、“三维协同”的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整体环境的营造、主体责任的划分和发展思路的规划三个维度,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其更好地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一)环境维度:持续深入营造整体环境

突出区域文化特色。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综合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其他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情况,针对文化生态资源的区域特色,突出非遗重点项目,促进“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创建非遗传承环境。实验区对各级非遗名录项目进行因地制宜、分层分类的保护、保存。如:重点保护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并能集中反映当地原生态圩村文化的项目;扶持性保护已采取措施抢救、状态较为稳定的项目;抢救性保护仅存续于个别家庭、个人或面临濒危状态的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不同的传习方式,建立不同的传习、传承情景和系统,形成传习体系,规范传习路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营造节日民俗环境氛围。利用技术手段记录或进行情景复原,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传统节庆相结合,以端午、春节等传统节庆为节点,开展各类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以国庆等重大节庆为契机,组织各类文化展示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推进实验区文化形态互动,丰富民俗节日表现载体,让民众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来满足内心需求,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文化活力,增进民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

(二)角色维度:扎实落实主体责任划分

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播传承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对实验区进行合理规划,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和办法,健全实验区组织管理制度,为实验区提供资金等必要支持,保障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展开。突出传承人关键角色。为确保非遗项目有效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应以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保护对象,提升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出台相关保护激励措施,做好各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对于相关技艺传承、教育教学等活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制定合理有效的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给予奖励,增强传承人的责任感,实现非遗传承的良性循环。

(三)条件维度:积极完善发展思路规划

加强文化生态环境修复。正确处理城乡一体化拆建与保存古村落的关系,让当地的文化遗迹、遗存、遗址及古风貌得到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注重重点区域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和破坏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项、文化遗产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加快创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环境和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提升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接待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发展中的作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及双向驱动,让游客在感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带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以旅游的市场化运作反哺文化事业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挖掘非遗产业附加值。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挖掘其附加值,发挥其品牌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的有机延续,让部分劳动力凭借传统手工技艺获得生计,改善生活,形成良好的自身造血功能。

三、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特色,在环境维度上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创建非遗传承环境、营造节日民俗氛围,在角色维度上坚持政府主导地位、突出传承人关键角色,在条件维度上加强文化生态环境修复、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非遗产业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郭小刚.布迪厄场域理论在传统音乐非遗传承研究中的运用———以广东省非遗“五华竹马舞”为例[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3):51-60.

[2]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J].中华手工,2020(6):109-111.

篇6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19-02

湿地是处于水域与陆地过渡的地段,具有蓄洪抗旱、调节径流、降解环境污染物质、控制土壤侵蚀、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保护区域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素有“地球之肾”之称,常有独特的景观形成,从而具有休闲及旅游功能。

1洽川湿地的特征

洽川湿地位于陕西省东部,是我国国内最大的(黄河)湖泊型湿地,总面积164.99 km2。南北长42 km,东西宽3~5 km,处在黄河之滨。洽川地势平坦,广阔无垠,由于常年泥沙淤积,致使河床不断上升,外滩高于内滩,形成大片沼泽湿地,常年积水,草甸遍布,盐碱较重。洽川湿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春易旱,夏季炎热,秋雨连绵形成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内有国内大的芦苇荡,面积超过2 666.67 hm2;生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0属140多种,昆虫120余种。虾、螺、蚌、蛇、蛙、藻类及微生物为野生水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形成了湿地生物圈;有水禽42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贵鸟类有丹顶鹤、黑鹳、白鹳、大鸨、大天鹅、灰鹳等,尤以大雁、野鸭类种群数量最多,达40余万只,常见留鸟有小白鹭、赤嘴潜鸭及雁形目等。也有冬候鸟26种,夏候鸟11种,真可谓“鸟类天堂”。洽川湿地有堪称“华夏一绝”的瀵泉7处,日出水量7.3万m3,水文常年保持在30 ℃,水色湛蓝,终年流淌不绝,还富含人体需要的铜、锶等微量元素,其中以处女泉最奇,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丝拂身,泉眼大如车轮,小似蚁穴,庄如汤沸,泉眼深不可测,沐浴者似入太空,被誉为“浪沙浴”。令人叫绝的是七瀵之一的“东鲤瀵”,即“处女泉”,堪称“华夏一奇”,时乃天下奇泉,最为迷人,此泉面积逾2 000 m2,它属于承压水,由于地壳断层和黄河切割的影响,深部奥灰岩水得以顺着断裂线上升,流出地表形成泉。当地人用其灌溉农作物,大获丰收,因其具有粪料的作用,又称“瀵泉”。湿地西部古朴的黄土风林地貌,是大自然鬼斧雕刻的自然奇观。处于黄土高原边缘半干旱地带的洽川湿地具有调节小气候、保护堤岸、防风固沙、调节流量、控制洪水、防止土地盐碱化的作用,同时又是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栖息地。

2洽川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鱼塘的开挖、土地的耕种等利益的驱使,人为纵火随处可见。

(2)当地的居民生产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生产占首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群众为了喂养牲口,盗割芦苇现象十分猖獗。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而且引起湿地退化、鼠害和虫害严重,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沙漠化和沙渍化现象。

(3)在景区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渣和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同时附近农民种地致使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湿地的水质受到很大破坏,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很多河流中已经无鱼可捕。湿地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和威胁着湿地的动植物。湿地污染不仅造成水质恶化,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1-2]。

(4)公路建设将湿地随意的划分成相互隔离的地块,使湿地丧失了完整性。芦苇荡内,人为践踏的痕迹随处可见,不仅将芦苇荡整体分割成块,导致水分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局部缺水,而且也造成了土壤的硬化。

(5)渔业滥捕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渔业滥捕现象普遍,导致鱼类种群结构低龄化,种类多样性遭到威胁。此外,捡拾鸟蛋,过度捕猎湿地水禽导致水禽资源被严重破坏,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3保护措施

(1)运用宣传、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为实现洽川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应将其纳入政府开发使用的总体规划中,并加大湿地的立法工作力度,切实做到湿地的依法保护及恢复。凡未被开垦的湿地,一律停止垦殖和采掘;在湿地或临近湿地的过渡地带进行的水利、道路其其他工程建设必须按照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进行;对于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应认真执行环境评价制度,未经批准,计划部门不得立项,资源部门不办理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否则应依法追究有关部门的领导责任;对于已经不能恢复湿地原貌且已经开辟为耕地的湿地,提倡将其改造为水田耕种或水稻养殖,强行退耕还湿。要采取多种形式向人们宣传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通过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使天然湿地的面积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的趋势有所改善,从而使洽川湿地的90%能够得到全面保护。

(2)鼓励湿地居住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对湿地的保护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对保护区内现有居民的管理力度,对保护区内的人口进行登记造册,并划分相应的责任区域,让居民参与湿地生态保护,增强居民的责任心,由政府支付适当的管理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洽川湿地面积比较大,在实施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合同过程中,必须明确规定决不允许在管护区内的湿地上放牧的条款。

(3)搞好湿地污染的防治。结合湿地环境的综合治理来控制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要实施水质改善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在湿地周围的洽川宾馆和各个农村建立污水处理厂,保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禁止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到水体之中。防止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尤为重要,在满足农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制定全面的湿地补水计划,具体包括兴建饮水、提水等补水工程,改善湿地水资源的条件,防止任何污染物的流入,维护和恢复湿地生态平衡[3]。

(4)推行有机种养业,营造绿色环境。由于湿地周围分布着农村和大量的农业设施,所以在湿地的周围推行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湿地的压力,还可以利用湿地的生物优势进行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达到提高农业产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的环境保护的双重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在杀虫方面,应大力发展生物灭虫技术,使用天敌昆虫,在肥料方面应加大农家肥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可以使居民区和景区的粪便得到有效利用,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5)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湿地管理水平。湿地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及管理决策者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应建立公众湿地教育基地,培养湿地管理的高级人才,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以形成有利于湿地保护的大环境及良好氛围。此外,要加强与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联系和合作,要严格按照国际湿地管理标准进行洽川湿地的管理,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及责任,最终实现《中国21世纪议程》中有关湿地保护的目标[4-5]。

4结语

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湿地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努力增强人们自觉保护湿地意识的同时,也为维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跨世纪的贡献。湿地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只有把湿地的保护与科研利用结合起来,才能够扩大动植物种群数量,拯救濒危物种,保持湿地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使其长久地发挥多功能用途。

5参考文献

[1] 郝先成.伊春林区湿地保护现状与对策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5(2):28-29.

[2] 陈为峰,周维芝,史衍玺.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4):499-502.

篇7

(二)严格落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善交通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建设单位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共同抓好交通建设领域环保工作。

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未经批复不得开工建设的刚性规定。项目开工前或在建设阶段发生重大变动,需重新报批环评报告的,应及时履行重新报批程序,发生重大变动的路段在环评未重新取得批复前不得开工建设。对自建混凝土拌合站、路面混合料拌合站和碎石加工场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履行审批或备案程序。

(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落实环评批复要求,及时施作边坡生态防护、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做到“边施工,边修复项目交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照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查生态环保设施完成情况,并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环保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开展项目交工验收。

三、做好前期工作阶段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生态选线和生态修复设计。严格避让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确实无法避让的重大建设项目应按规定开展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尽可能避让生态敏感区,确实无法避让的优先采取桥梁、隧道等“无害化”方式穿(跨)越,同时通过设置动物通道、湿地水系连通等设计方案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同步开展生态修复设计,落实生态修复资金,加强植被保护与恢复。

(二)加强环境保护设计。应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环保专项设计中,全面梳理项目全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点位,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细化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完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声敏感路段隔声设施、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监测点位、道路绿化、临建工程污染防治等设计内容。

(三)加强设计成果审查把关。加强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环保专项设计的审查把关,邀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环保行业专家参与设计文件的评审,确保环评报告及其批复中的环保措施要求及其费用纳入设计文件及相应概预算文件。

四、做好项目建设阶段污染防治工作

(一)落实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生态敏感区属于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关注对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专题报告、环评报告及其批复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全面禁止生活、生产废水直接排放。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应优先接入城乡污水管网,无法接入的,应设置化粪池收集,用于农林灌溉。拌合站、砂石料场生产废水和桥梁、隧道施工废水应完善施工场区排水系统并设置三级以上沉淀池,根据排放量和目标水质要求,合理选配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

(三)做好扬尘治理。按照《道路扬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落实扬尘治理工作责任,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和预防施工扬尘预案,深入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施工场地严格落实场地硬化、施工打围、洒水降尘、产尘物料及裸土覆盖等环保措施。重污染天气应暂停土石方施工,大风和灰霾天气土石方施工应采取湿法作业。施工便道出入口严格落实道路硬化、配备洗车池、沉淀池、车辆高压冲洗设备、运输车辆覆盖等措施。

(四)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治理。按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相关规定,督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检测摸底和信息登记管理,做好进出场编码、信息等核实和登记工作,选用排放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来源正规、质量合格的燃油,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与燃料使用台账。杜绝在城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区域内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五)做好噪声和光污染防治。优化声环境敏感区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施工便道、便桥的设置,尽量远离噪声敏感点位;淘汰落后设备,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因地制宜采用搬迁、隔声窗、声屏障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避免在噪声敏感点位附近夜间施工,途径噪声敏感区的施工车辆应禁止鸣笛、慢行通过。施工现场应对强光作业和强照明灯具采取遮挡措施,减轻对周围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无法有效避免噪声和光污染的施工作业,应做好对周边居民的解释安抚工作,尽量避免投诉。

(六)做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对办公区和生产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置分类收集垃圾桶,及时收集清运。对施工中产生的树根、不适用填料、建渣、材料外包装带等建筑垃圾应按规定集中收集、清运、处置。临时堆弃的建渣、石料等应及时定期清运,及时进行复绿。对于试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沥青废弃物等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规范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做好防渗措施,委托具有危废资质处置单位进行转运处置,并建立转运及处置台账。

(七)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截水设施,及时实施边坡防护工程,防范边坡崩塌或滑坡,减少水土流失;严格落实表层耕植土剥离、储存和复垦利用措施;严格落实弃土场先挡后弃和分层碾压措施,确保渣场安全使用;及时取得取、弃土场变更的手续。

五、做好项目环保验收工作

篇8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广西经济年鉴(2010)》、《南宁市经济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

南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是一项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工程。目前,评价指标的构建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应针对研究区域的特点,构建能够反映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指标体系。本研究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土地资源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社会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了人均耕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土地垦殖率等20项指标,构建了南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2评价指标的性质

评价指标作为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可分为正向性指标和逆向性指标。其中,正向性指标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人均粮食产量、森林覆盖率等,其值越大,土地的安全程度越高;人均GDP、机械化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城镇化水平、就业率、水田所占百分比等,其值越大,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保护和改善的条件越好。逆向性指标包括经济密度、单位耕地用电量、旱田所占百分比、地均化肥使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人均居住面积等,其值越大,土地的生态安全状况越差,改善环境也越困难。

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计算。因素成对比较法是通过对同一层次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取得比值,再经统计分析,求得因素权重的一种方法。综合权重测定结果见表1。张清军等:南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4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安全指数

基准值的选取主要采用世界公认值和中国平均值。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标的安全指数。设x(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y(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基准值,p(i)(0≤p(i)≤1)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则:(1)正向性指标:当x(i)≥y(i),则p(i)=1;当x(i)<y(i),则p(i)=x(i)/y(i)×100%。(2)逆向性指标:当x(i)≤y(i),则p(i)=1;当x(i)>y(i),则p(i)=y(i)/x(i)×100%。

5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仅从不同侧面反映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如要全面反映其安全状况和动态变化,还须进行综合计算和评价。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为:T=ni=1Σp(i)×w(i)式中,T为土地生态综合安全值;n为指标项数;p(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6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根据《广西经济年鉴(2010)》等资料,整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表2),并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表3)。根据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区(县)土地生态综合安全值(表4)。

7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根据计算所得的综合安全值,参考相关文献(李玉平和蔡运龙,2007)并结合南宁市区(县)土地资源生态现状,设置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判标准,见表5。该表将综合安全值分为4个安全档次,即风险级、敏感级、良好级和安全级。综合安全值越大,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就越好;反之,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越差。

结果与分析

经分析计算,2009年南宁市各区(县)的土地生态安全值为0.602~0.724,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介于风险级和良好级之间。结合各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将南宁市划分为生态安全风险区、生态安全敏感区和生态安全良好区,结果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南宁市辖区处于生态安全风险区;隆安县、马山县、横县处于生态安全敏感区;武鸣县、上林县、宾阳县处于生态安全良好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南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现状。

从表3可以看出,南宁市辖区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等方面的单项安全指数数值较小,表明南宁市辖区人口密度过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之脱节,同时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也造成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市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安全敏感区在人均GDP、机械化水平、地均化肥使用量、森林覆盖率、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单项安全指数较小,表明这些地区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发展均处于一般水平;生态安全良好区在人均GDP、机械化水平、地均化肥使用量等方面的单项安全指数较小,其他方面的安全指数数值相对较大,表明这些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在粮食自给、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相对较好。

发展对策

1编制土地生态建设规划,制定土地生态保护措施

一是认真编制土地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推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制定土地生态保护措施。二是有效指导区域产业布局和土地生态保护,为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决策依据。三是将土地生态建设目标纳入南宁市各项开发建设规划,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黄欠如等,2010)。

2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宁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建设不断侵占周边优质农用地资源,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应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立体性,要向空间和地下拓展土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3提高宣传和教育力度,强化公众土地生态安全意识

公众的土地生态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造成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让人们认识到土地生态建设是牵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系统工程,让公众认识到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从而强化其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4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生态用地管制

篇9

摘 要:文章针对科右中旗坡耕地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坡耕地保护工程建设内容、保护措施。工程的实施将会从根本上改善科右中旗坡耕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高产、高效。

关键词 :坡耕地;保护;工程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16

作者简介:王磊(1982 -),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林业工程师.

科右中旗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科尔沁沙地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23”~122°17’29”,北纬44°15’31”~46°12’34”。总土地面积156.1万hm2。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面积9.9万h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6.3%。

1 耕地生态环境现状

科右中旗耕地面积9.9万hm2,其中,沙化、盐碱化耕地面积达4.9万hm2,占50.2%;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0万hm2,占30.6%。现有耕地林网少且局部地段缺条断带,建设质量不高,不能有效保护农田。耕地沙化区,农作物经常遭受风打沙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沟壑密布,肥力下降,面积在不断扩大。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不断发生,造成地表土壤逐年变薄,土壤持水能力逐步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洪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也是造成贫困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侵蚀,土地生产力下降,为了获得土地产出,群众大量开垦荒地,毁林毁草,加剧了干旱的发生。

2 坡耕地保护的必要性

2.1 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2 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稳定耕地面积并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积极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农村乃至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坡耕地保护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2.3 是生态建设的需要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是一直困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生态建设的战略高度,大力实施农业生态治理工程,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政策措施并用,以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测土施肥、降低药毒残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农业生态治理,推动国家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

3 坡耕地生态保护工程

坡耕地保护工程以营建农田防护林、营造生物埂、侵蚀沟治理工程为主要建设内容。

3.1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

3.1.1 立地条件

在坡度20(含2°)以下坡耕地上营建农田防护林网,要求相连地块面积不小于20hm2,按网格式建设,林网占地比例5%。

3.1.2 主要技术设计

3.1.2.1 林网设置

以护路林、护岸林、侵蚀沟防护林等其他生态工程及田间路为骨架配置农田防护林。根据该地区危害农业生产的生态灾害类型,农田防护林网应综合发挥对风害、低温冷害、霜冻、旱灾等生态灾害的减灾防灾的作用。因此,林网可以结合地形地势、地块形状、垄作方向等因素进行设置。林带可与等高线平行设置,或主风方向垂直设置,或与其他生态工程结合设置,林网成矩形或近似矩形。

3.1.2.2 林带结构与带间距

林带结构设计为疏透结构。主林带树种配置为乔木5行,两侧各一行灌木。副林带树种配置为乔木4行,两侧各一行灌木。乔木株行距为2x2(m),灌木距乔木外1m栽种植,株距0.5m。主林带宽度12m(含截根沟宽度),副林带宽度10m(含截根沟宽度)。种植点按品字形配置。主林带与副林带交汇处留有通道。林带两侧挖栽根沟,位置在灌木行外侧1m处,沟上口0.6m,沟底0.4m,沟深0.5m。

主林带间距400m,副林带间距500m,每网格20hm2,保护耕地面积l9hm2。

3.1.2.3 树种选择

造林树种选择杨树与锦鸡儿。营造杨树与锦鸡儿混交林。

3.1.2.4 造林

整地:造林前一年夏季或秋季人工穴状整地,乔木造林整地规格1x1x0.8(m),灌木造林整地规格0.5x0.5x0.5(m),整地穴品字形配置,挖穴时表土与底土分别放置。

造林方式:杨树为春季人工植苗造林,每穴植苗1株,株行距2x2(m),锦鸡儿为春季或雨季人工直播造林,每穴5~10粒。

幼林抚育3年5次,主要松土、除草、培根、扶苗。

3.2 生物带建设

3.2.1 立地条件

在坡度3°~6°的坡耕地上营造筑埂生物带。生物带建设与改垅同步实施,达到减缓地表径流和蓄水保土的目的。

3.2.2 主要技术设计

生物带走向:沿等高级水平设置。

生物带间距:经计算,间距40m为宜,占地比例为3%。

地埂断面规格:地埂底宽1.2m,埂顶宽0.3m,埂高0.4m,两面边坡比1:1。

建带方法:先筑土埂,后造林。筑埂方法为先挖土埂位下面2m宽的一条耕地表土,深度为2m,放在取土部位下方,用底部生土筑埂,达到设计断面后,再把表土推平覆在取土部位。使之逐渐形成地埂。

造林方式:地埂顶部营造灌木林带,造林树种选择锦鸡儿。春季或雨季人工直播。播种2行,株距0.4m,每穴播5~10粒种子。

3.3 侵蚀沟治理工程

3.3.1 侵蚀沟发生原因与分布现状

侵蚀沟发生原因主要是降雨量集中,土质疏松,加之人为不合理的经营等。其分布主要是开发较早,耕地坡度大的区域。经调查,侵蚀沟条数为466条,总长度388km。平均沟宽4.8m,平均沟深3.Om。侵蚀沟分布最多、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是吐列毛都镇。

3.3.2 侵蚀沟治理措施

需要治理的侵蚀沟为发展型沟,本着治标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在治理上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模式。沟头采用蓄水型沟头防护,沟岸边直播锦鸡儿,沟道设石谷坊,沟底造林。

沟头防护设计:为制止沟头前进而设置沟头防护工程。也为避免过多占地、节省投资及结合当地实际,按等高线设2~3行蓄水型沟,品字形配置,延长至沟头以上2~12m,选用蓄水式沟埂。按20a一遇24h最大暴雨设计,埂高0.5m,埂顶宽0.5m,埂底宽1.5m,边坡比为1:1,沟断面沟深0.5m,沟上宽1.5m,沟下宽0.5m。

沟岸防护:春季或雨季,在侵蚀沟两侧用锦鸡儿直播造林,每侧5m宽10行,株行距0.5x0.5(m),每穴内播20~30粒种子。

谷坊:治沟底采用干砌石谷坊,用铁丝网覆盖防护,高2.0m,顶宽1m,迎水坡1:0.5,背水坡1:1,一般不蓄水,坝前2~3a淤满。

沟底造林:侵蚀沟沟底进行植物封沟,在沟底下进行人工挖穴,株行距lx1(m),树种选用杨树,植苗造林,抚育管护。

4 结论

篇10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374-0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导致的城市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及人口极速增长等问题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伴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类对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资源的扰动强度加剧,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城市居住环境与安全构成了威胁,制约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搞好城市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实现城市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主流。

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m2,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1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建设项目引发水土流失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农村住宅区、道路、引水和排水工程、垃圾处理等建设项目也相继实施,由于对水土流失认识不足,建设过程中未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加上施工现代化水平低、管理粗放,在建设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直接、间接地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而且情况复杂。

1.2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

国土部门通过实施田块规划平整工程、农田保护措施工程、取水枢纽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田间生产道路建设和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建设,对农村的田、水、路、林、村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但有些地方只注重先期的整治却不重视后期的管理、建设,一味追求最大出地率,过分强调工程措施而忽视植物措施,致使经过土地整治后的的土壤在降雨作用下大量流失。

1.3 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够完善

随着治理任务的不断完成,后续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治理过程中必须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农业产出效益低,多数农村的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广大农民尚未从粗放落后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许多地方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粗放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乱砍滥伐、随意垦殖草地和林地,造成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的水土再度流失。

不少地区国家水土保持专项投入或投入很少,加上地方投入十分有限,造成工程建设总体投入严重不足。

2 水土保持工作困境的消解策略

2.1 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确立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应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2.2 坚持综合治理,推动生态修复战略

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治理规划,而不是单一的林草建设规划。继续推动生态修复战略,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促进大面积植被恢复,开展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争取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的理念,为生态自然修复创造条件。

2.3 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机制

对水土保持的监测是明释水土流失现状,统筹规划的基本保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现状,积极规划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监测网点,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要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监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加强与水保科研部门的协作,积极引进与推广新的治理技术、治理工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红砂岩强度流失区和稀土尾砂的综合治理试验并确保其成功,以切实解决严重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的难题。水土流失治理是“治”和“理”的统一,对已经治理的区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以免再次遭到破坏而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3 结语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必须综观全局,对水土保持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只有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人居环境的安全才能有保障,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平台,为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的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