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3 17:31: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篇1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作用逐步显现,铁路监督机构在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面临新形势,尤其是科技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得到应用,如何发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作用,创新监督管理方法,以提高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运输经营,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中国铁路在突飞猛进、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下一步加以克服,否则,极有可能会影响铁路建设的发展。

(一)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部分参建单位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办法不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主要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转,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能满足工程需要。

(二)参建人员素质不高。一是部分单位投标承诺兑现率低,进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力量薄弱;二是一线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差,业务水平不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三是现场监理配置数量不足,专业不全,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存在无证上岗现象,监理现场监控不到位。

(三)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个别单位主要领导没有把质量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工期管理、投资管理等工作上,甚至分管质量安全的领导也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施工现场。“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层对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现场问题频发。

(四)技术交底、业务培训工作不到位。部分单位技术管理粗放,技术交底书编制不细不全,技术交底不彻底;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不具针对性。上述工作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现场作业凭经验、想当然,盲目蛮干,加之现场技术管理薄弱,监理监控不到位,现场大量违反设计、标准的问题重复出现。

(五)对问题整改不够重视。从检查问题看,重复性问题不断发生,说明责任单位对问题整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存在问题一改了之,对责任人一罚了之,而没有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持续改进。

(六)考核手段单一,奖罚力度不够。问题的重复发生,说明参建各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好人主义,处罚不严,违法违规成本低。徒有形式的考核、处罚没有使责任单位意识到法规不能为,从而不敢违,反而助长了其违法违规的气焰,造成现场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二、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质量监督在铁路建设中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抽查”为主的监督方式,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决定了监督管理的局限性。从当前的监督检查来看,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依然薄弱,质量安全问题比较集中。现场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居高不下,常见的“通病”、“顽症”屡禁不止、反复出现,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有待加强。

通过分析,只有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创新监督方式,克服目前监督管理的局限性,提高监督水平,规范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行为,加强质量、安全控制,遏制问题的重复发生,才能提高铁路建设的工程质量,杜绝质量安全事故,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建设工程,为现代化的高科技铁路的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需要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升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这是时展的趋势,也是确保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地质矿产、国家资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改善工程监督效果,提高监督和服务水平。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将铁路工程的材料配置、试验配置和施工过程配置、数据的真实性等施工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杜绝弄虚作假、减少工序等不良施工行为,确保现场达到标准化作业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将工程纳入监管标准化,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将有所依托,不再受个别施工现场的假象蒙蔽,而是通过系统进行施工全程跟踪定位监督,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在信息系统中都有记录,有利于责任的落实与追查。

(二)逐步融入国家直管模式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铁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安全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两大主题,作为受政府委托的管理部门,必须真正认识到“质量重如山,安全大于天”。因此,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对现有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逐渐融入到国家直管模式,国家监督管理机构能够随时在线对企业的任何一个已建、在建、拟建的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检测报告、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详细信息进行调出查看,不但时时可以对企业进行管理,也为对其下属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从国家监督的层面上对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进行监督与管控。

(三)利用差别化管理方法提高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差别化就是针对铁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将其划分为几个施工阶段,由于每个施工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侧重点也要跟随着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利用差别化管理方法进行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于铁路工程浩大,施工人员众多,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同,施工侧重点不同,每个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同,差别化管理要从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段五方面进行管理分类。每个方面要制定出有所侧重的监督内容、重点、方式等,从而解决以往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大而全,不精不细,以及监督机构人员少,不能全面跟踪监督的问题。

(四)建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员化模式。所谓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员化模式,就是要求铁路工程的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全部参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强人员的自身监督与相互之间的监督管理,人人具有监督的权利,人人具有举报的义务,从而能够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上将管控与施工融合为一体,能够更好的促进铁路工程质量的提高。

(五)建立动态的监督管理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有机融合。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指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时时监控与管理,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是对施工的全过程管控。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在时时动态监控的基础上,将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有的放矢,将施工管理与施工进度进行配套,更好的促进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审计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质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是共享性即非排他性。是审计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所具有的特征,指一方对审计信息的使用并不会使其他方受到影响。由于审计产品的这种特性,使得审计产品使用者的范围逐步扩大,难以准确界定。审计产品的使用者是审计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因此审计质量应以公众利益为导向,以为公众利益服务为宗旨。

二是系统性。是指影响审计质量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包括审计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审计产品消费、使用系统以及市场、法律法规等环境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从这个大的审计质量系统出发,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提高审计质量。

三是模糊性。这一特性是相对一般商品而言的。它是指由于审计产品质量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报告的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各评价主体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不同,导致审计质量的高低很难客观评价。

四是隐蔽性。是指一方面很难通过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的外表辨别审计质量的优劣,另一方面,审计报告在使用过程中其缺陷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如有时被审计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审计人员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外部投资使用者在此情况下很难发现审计质量的缺陷。

审计质量这四种特性中可以把审计质量的共享性、模糊性和隐蔽性均纳入到系统性之中,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考察审计质量。本文从审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应用和反馈等不同阶段出发,认为审计质量系统主要由泛审计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和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泛审计系统是指包括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系统;审计消费者系统是指审计报告使用者所组成的系统;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主要是指审计信息传递的途径。审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各种特性会在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以及审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审计信息在审计质量体系中的这一传递过程形成了审计信息的一个循环体系。

二、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

审计质量系统与审计信息循环模式是对同一内容即审计质量内容从不同角度考察的结果,其中审计质量系统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审计信息循环系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把审计信息质量看成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审计信息的循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系统中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审计信息的信源地①。在这一系统中核心部门是各个审计机构。它们通过编制审计计划、审计业务实施(取证、判断)和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形成最终的审计产品。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守行业协会所制定的审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接受政府监管部门(财政部)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通过某种信道②即审计信息传递系统从其信源地传递到信宿③即审计报告使用者手中进入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使用者依据所取得的审计信息和自身的判断力做出决策,使审计质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审计产品即审计报告作为一种信息产品。

审计信息循环是指审计信息从泛审计系统产生,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把审计信息应用于实践,审计信息的实践效果又会通过某种途径被传递到泛审计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在泛审计系统和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内部,各组织部门都是以满足自身利益追求为基点的,如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获取报酬而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由于审计信息稀缺,导致了对审计信息需求、供给的产生,从而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审计信息循环系统,使二者被统一纳入到审计质量系统中。泛审计系统在完成内部的审计工作程序基础上做出审计报告形成审计信息;审计信息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被传递到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在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审计信息与其消费者的自身能力、各种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相结合作用于客观实践从而产生某种效果;审计信息的使用效果又会通过多种途径被重新传递到审计信息的信源地――泛审计系统,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得以形成。从中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甚至泛审计系统的职责、义务,它涉及到审计循环各个环节的有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审计信息循环模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产品形成的主要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审计实行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审计行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准则等规范监督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机构;审计机构通过制定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监督和管理审计项目小组和审计人员。

审计系统内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审计质量系统中,不仅包括泛审计系统,还包括审计信息消费者系统,并且泛审计系统内部提供的高审计质量产品并不能保证审计消费系统的高质量。

一方面,理论上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即由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程序,遵循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规范,各监督流程做出的审计报告,应该会产生高质量的实践效果。但是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审计信息产品的消费者是具有主观性、意识能动性的人,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为审计系统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的高质量就等同于审计的高质量的结论,是在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依据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做出合理决策能力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这需要审计信息消费者具备做出合理决策应有的素质,如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等,如路径(1)。如果审计信息消费者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即便是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也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审计信息消费者的需要也就不会被完全满足,如路径(2)。这种情况下,一旦

出现问题,审计人员的责任可能会被不合理的扩大,因此审计的责任、会计责任、报告使用者的责任应当区分。

另一方面,理论上低质量的审计报告,肯定会误导审计信息消费者,进而使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如路径(4)中未满足消费者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路径(3)和路径(4)中满足消费者的情况就属于此类问题,如被审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与审计单位合谋,要求审计人员违规操作,这就使处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外部投资者很难发现审计报告中存在的违规问题,使得低质量的审计信息被隐蔽起来。现实中大部分审计质量问题的揭发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破产、倒闭、内讧等情况下发生的,“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琼民源事件”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应该用系统的思想实行“两手抓”,在提高各子系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审计质量系统的质量。

四、审计信息循环模式下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首先,建立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为核心的高质量泛审计系统。由于泛审计系统是审计信息产生的信源地,所以应先从泛审计系统采取措施来保证审计信息质量。可以从审计主体,即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工作程序、以及对审计结果的监督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如,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包括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加强审计工作流程的管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充分、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可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机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控制,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提高行业互查和年度检查效率等。从图3可知,对于路径(3)和(4)应重点提高泛审计系统的质量,为形成审计高质量提供前提。

其次,正确引导审计信息消费者合理使用报告,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质量不应仅从审计信息的提供者角度进行评价,还要考虑审计信息使用者对审计服务的满意度,这样才能最终产生真正高质量的审计。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审计消费系统质量的提高,重点在于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即使用审计报告的投资者、债权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比如对实际情况的专业判断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还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企业能通过合法经营、正当渠道获取收益,可通过舆论手段如借助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法律手段如有关政府部门可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以及其他审计信息消费者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进步。

对于路径(2),应着重提高审计消费系统的质量,为产生高质量审计信息使用效果创造条件;路径(4)中,由于审计信息消费者的原因而导致审计低质量未被检测出的情况,也应把提高审计信息消费者的素质作为重点。此外,审计消费者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能够有效、及时发现泛审计系统的低质量,从而给泛审计系统以警示,形成一定的压力,这也将有利于泛审计系统内部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素质。

篇3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97-0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历年高校毕业生也随之增加。但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较缓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严峻。众所周知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人才需求的满足,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同时教育部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因此,研究社会管理创新下大学生就业协同以及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帮助学生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符合教育部的要求。下面将从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协同作用、高校协同路径三个方面,来研究高校如何协同推动大学生就业。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而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不论从抽象还是具体角度而言,社会管理(Social Management)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现场(Field,F)围绕特定的社会事务(Affair,A)特定的社会实体(Entity,E)之间协同(Coordination,C)的过程。社会管理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实体性质、事务状态以及协同作用,社会实体可分为团体、主体、客体、受体和辅体。参与社会事务中,它们理应发挥各自协同作用[1]。

由此可知就业问题就是指在大学生就业现场中围绕如何就业问题不同就业实体间也就是政府、学生、高校、企业和媒体之间开展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协同过程。基于社会管理创新协同视角,在这个就业协同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牵动力作用,学生应发挥能动力作用,高校应发挥推动力作用,企业应发挥拉动力作用,媒体应发挥助动力作用。同时用就业协同力来评价社会的就业协同能力,反映政府、学生、高校、企业和媒体之间在就业中“协同”的整体水平。用就业推动力,来评价高校的就业协同能力,反映高校的推动力水平。

二、高校协同就业的作用

高校有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理论实践和生活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肩负的责任就是,使大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素质和观念,以及实现与展示自我价值。同时也要维护学校声誉、保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这正是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高校推动就业的协同作用所在。在大学生就业协同中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照企业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管理观念[1]

麦可思总裁王伯庆说“现在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许多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我们不能要求企业改变自己的要求,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谁能改变?只有高校。”因此高校在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上要与时俱进,依照企业的人才标准,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且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和回访,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全程系统进行就业教育

高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将其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并且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大学始终。建立“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注重职业的专业化[2]。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不同的职业目标,不同时期的人才市场需求科学地进行就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与服务。并且应该有意识的经常性的将就业意识,经济发展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等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各类社团活动及各类文化活动竞赛演讲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学生就业中得积极作用。

(三)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4]

费佛尔和萨兰奇科资源依赖理论(Preferred Salancik,1978),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联合体“组织为了生存需要资源,而任何组织不可能持有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因而所有组织在某种程度都依赖于外部环境”。因此高校应该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更多地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使得学生在实习工作时能够专业对口,从而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毕业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四)面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就业强大压力面前,除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外,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要求我国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功能上必须恰当定位,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深刻的反思,不断推进制度创新[5]。因此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市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专业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推动大学生就业。

(五)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创业中心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来掌握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建立创业中心聚集各学科专家举办与创业有关的竞赛,开展学术研究同时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鼓励更多的学生创业,不仅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高校协同就业的路径

基于社会管理创新协同理念,政府(Government,G)、学生(Student,S)、高校(University,U)、企业(Enterprise,E)和媒体(Media,M)作为大学生就业实体,为推动就业事务在就业现场进行就业协同。为此,构建大学生就业协同模型,简称GUSEM模型[3]。

根据GUSEM模型,高校拉动大学生就业的协同路径,与实体间协同的维度有直接关系。按照协同维度,高校协同就业的路径,分为一维、二维、三维、四维和五维协同路径,可用不同实体(G、U、S、E、M)的字母组合来刻画不同维度下点线面的就业协同路径。下面将进一步探讨不同协同的路径下各自拉动就业的方向。

(一)点协同路径

点协同,又称之为一维协同或自协同,是指高校(U)与高校(U)之间的协同。因此,点协同路径可以用U2U表示。

U2U协同路径,必须明确高校是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推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应有的责任。所以高校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基本职能为着力点。注重知识的沉淀、潜能的挖掘和创新思想的培育,努力构建科研转化机制、提升理念、主动把握前瞻信息。同时要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学习的交流,建立就业促进项目等。力图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为毕业生找工作创造更好条件。从而在大学生就业中积极发挥其推动作用。

(二)线协同路径

线协同,也称为二位协同,是指高校(U)分别与政府(G)、媒体(M)、学生(S)、企业(E)两者之间的就业协同。因此,线协同路径有4条:U2G、U2M、U2S和U2E。

U2G路径,高校不仅要实施执行国家、政府的各种就业活动、竞赛、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共同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信息充分,方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6]。U2M路径,不仅要及时了解经济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变化,还要宣传学生个性和能力。U2S路径,不仅要进行就业指导与教育,还要了解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并予以大力的支持。U2E路径,不仅需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企业招聘提供服务向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还要了解企业对新招聘的毕业生的薪酬情况,及素质要求。

(三)面协同路径

面协同,包括三维、四维和五维协同,是指高校分别与两个及以上就业实体间的更大的就业协同。根据GUSEM模型图所示,三维协同路径有6条:U2G2S、U2G2E、U2G2M、U2S2E、U2S2M和U2E2M,四维协同路径有4条:U2M2G2S、U2M2G2E、U2M2S2E和U2G2S2E,五维协同路径有1条:U2G2M2S2E。

U2G2S、U2G2E、U2G2M、U2S2E、U2S2M和U2E2M路径,要求高校要分别在“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产业扶持和企业发展”,“政府关注与媒体宣传”,“专业选择与职业匹配”,“学生需求与媒体宣传”,“人才需求与媒体宣传”等六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U2M2G2S、U2M2G2E、U2M2S2E和U2G2S2E路径,要求高校分别从“政府人才培养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企业人才招聘要求”,“学生个性和特色”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就业。M2G2U2S2E路径更是要求高校从全局高度协同推动,引导大学生就业。

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对于高校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了大学生就业协同模型,勾画就业协同路径,重点阐明高校拉动大学生就业的16条协同路径及其方向。鉴于此,希望高校能协同政府,媒体,学生,企业一起,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周贞云.媒体助推出版行业人才就业的协同作用和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3(4):72-73.

[2]贾得胜.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管理思考[J].中国商界,2010(1):66-67.

[3]穆林.美国学校就业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探索,2007(1):90-93.

[4]莫海滨.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定位的深层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39-40.

篇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表述中,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而“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又有哪些标准?准确理解这两个问题,是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关键。

从国际视野来看,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提出了建立完善职业教育或技能开发体系的目标。韩国提出,要构筑“从学校向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向学校”灵活转换的、贯穿终身的、职业能力开发导向的、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英国提出,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清晰晋升路径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透明、灵活、世界水平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开发体系。澳大利亚提出,要建立一个惠及全民、高效灵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印度提出,要创建一个在性别、城乡、组织及现代化程度等方面高度包容化的技能开发体系。欧盟提出,要建立吸引力更强、更具适切性、生涯导向、创新性、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灵活、开放、现代、包容并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通过对其成员国经验的系统研究认为,高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具有如下特征:适应需求、高质量、学习结果导向、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及支撑条件。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战略来看,虽然各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存在差异,但如下三个方面是国际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共同强调的核心内容:一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强调职业教育体系的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二是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职业教育体系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三是从学习者的角度,以提高质量和促进流动性为核心,强调各层次职业教育间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间的衔接沟通,为学习者提供畅通、便捷的教育转换和晋升路径。可以说,上述三方面应是“世界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世界水平”标准的同时,要立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引领,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制度和计划安排,解决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和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锤炼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以彻底扭转当前职业教育被视为“二流教育”的看法,使其成为所有公民有吸引力的教育选择,并同时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和谐与实现个人成长及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这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旨归。

篇5

一、IT行业的垄断特点

网络分析机构ComScore Networks公司公布的2006年调查报告称,Google公司在全球互联网搜索市场的财运越来越好,它的市场份额从先前的55%上升至62%;据网站实时监控机构OneStat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当前的市场份额高96.97%,占据着绝对垄断地位;市场研究公司NPD最近了2006年办公软件市场份额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办公软件的单位出货数量看,微软Office占95%。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IT业是一个大公司云集的行业,从市场份额来看,有些公司几乎是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与此同时,IT业也是一个极具竞争和活力的行业。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计算机硅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各种软件不断推出升级版本,硬件也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极具潜力和活力的行业。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极具活力的行业中,怎么会存在如此之高的市场集中度,会出现像微软这样的所谓的绝对垄断者呢?

1.垄断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垄断是指一种控制力,通行的定义是强调一家厂商是市场上某种没有近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提供者(萨缪尔森,1992年)。

经济学中,还存在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又称寡头,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垄断比绝对垄断更具现实性。

经济学中的垄断的定义是指绝对垄断,没有任何竞争者、没有任何近似产品、有绝对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几乎没有任何企业能进入该行业的情况。在同类产品也存在差异的今天,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在实际生活中,竞争是水恒的,垄断是暂时的。这正如“物竟天争,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并没有能阻止生物多样性的实现。竞争和垄断犹如两个车轮推动着市场经济发展前进,推动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发展前进。因此本文中所指的垄断并非指绝对垄断,而是指具有绝对市场地位的厂商。

2.IT行业垄断的新特点。IT行业的垄断,有着与传统企业类似的高市场占有率、高回报率等特点。与此同时,IT行业中,垄断也呈现出与传统行业不同的新特点:(1)IT业市场竞争度高,大中小企业并存,软硬件更新速度快。(2)IT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性能持续上升。

IT行业的垄断新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形成原因的。IT业自身的新特点导致了IT业垄断的形成,也导致其垄断存在其特有的新特点。

二、IT业高度垄断的形成原因

IT行业的特征导致了IT业垄断的新特点。在IT行业中,以下特点造成并加快了垄断的形成。

1.网络的外部性。网络的外部性是指消费者从一种产品获得的效用取决于这一网络中其他消费者的选择。使用某一产品和服务的人越多,消费者从中得道德价值越大。网络的外部性会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同样的商品,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腾讯公司1999年2月,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八年来,其使用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已成为年轻人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之一,短短几年间,腾讯的用户就达到了上亿人。网络效应就是这样,它会使造就许多“市场领先者”,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可以说,网络效应是一种内在力量,导致了高度垄断市场结构的自发性、合理性和必然性。

2.锁定和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路径依赖于锁定相关,锁定可以说是路径依赖的起点,路径依赖是锁定之后的过程。信息是在一个由多种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中存储、控制和流通,而使用特定的系统需要专门的培训,即用户要为他们的选择进行各方面的前期投入,而这些前期投入反过来又使用户难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转换,亦即用户容易被锁定在最初选择的系统之中。消费者最初的选择,即使并非最好,却往往被锁定。由锁定引发的便是路径依赖,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因为信息的特殊成本结构,供应商为了从尽可能多的用户基础中获得最大利益,会在产品推出初期提供甚至低于成本的产品来吸引用户。由于这种因最初选择而产生的依赖以及转移成本的阻碍,最终促成了被选择厂商在市场中难以动摇的市场力量。可见,IT业厂商市场力量的形成规律与传统经济不同。传统经济的市场力量是在竞争中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形成的。而路径依赖几乎是一种市场机制之外的作用力,被锁定的产品有可能在技术上并不是最优的,但是一旦形成却很难改变。IT业路径依赖的特征,极大的诱导了垄断的形成。

3.标准。在IT行业中,有一句行话叫做“得标准者的天下”。目前,移动市场上争执最强烈的莫过于第三代移动通讯的标准问题了。在IT行业中,谁创造了标准就意味着其它厂商都要与之兼容,就意味着高额的产权使用利润。所以IT业中,每个厂商都尽量的是自己拥有最广泛的客户源,哪怕是免费使用、免费安装。谁拥有了最广泛的客户源,谁就拥有了最强的网络效应和客户的路径依赖,谁就最有可能成为通用标准,成为坐拥江山的最大赢家。在IT行业中,标准驱动着每个厂商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使用群体,驱使着IT行业中垄断结构的形成。可以说,IT行业中标准带来的系列效应,加固了垄断的力量。

4.报酬递增。传统经济中,受到资源稀缺性和规模的限制,边际报酬会出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而在IT行业中,物质性沉淀成本很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知识、信息、员工智力、各种创意和技术的外部更新,因此,在IT业中,研发的前期成本很高,而其后的成产成本较低,这将导致生产商多售出一份商品,就能够多获得一份利润。在利润的驱动下,会使厂商尽可能的多生产,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利润的驱动也将诱导垄断的形成。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IT行业中,网络效应是一种内在力量,导致了形式上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的自发性、合理性和必然性;而网络效应所带来了路径依赖、赢家通吃、标准等一系列效应将不断加强垄断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最终形成IT行业中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

三、IT行业垄断新特点产生原因

在上述分析中,解释了IT业高度垄断产生的原因和市场集中度高的原因。在IT行业中,还存在着竞争度高和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下文将详细分析这两方面的原因。

1.IT业中的垄断与竞争并存。在IT行业中,虽然形式上的高度垄断存在,但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IT行业实质上是有效竞争性的市场。首先,IT业的技术创新是非常迅速的。以具有典型IT业特征的软件行业来讲,行业中78%的收益均来自投放市场不到两年的那些产品,且各种应用软件一平均每两年更新一次,呈现高度创新性。其次,IT业中存在巨大的潜在竞争威胁,因为IT产品的研制、开发、促销固然要有大量的前期投入,但与传统产业相比,IT业很多成功的经营实践最初来源于创意,物质性的沉没成本比较低,这充分增加了行业进入自由度。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存在,表现出所谓的“市场可竞争性”,从而使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特征,因此,如果依据市场份额来衡量IT业,可能在形式上具有高度垄断性,但如果从行业创新的角度看,IT业却呈现出实质上的市场竞争性,市场竞争存在且自发保持有效性。

2.IT行业中产品频繁的推陈出新、升级降价。IT行业中竞争与垄断并存的现象迫使垄断厂商不断的推陈出新、提高质量。而IT行业前期研发成本高,而边际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加上IT业呈现出实质上的市场竞争性,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应用,迫使IT业厂商,包括垄断厂商不得不持续推新,提高质量,降低价格。

再则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是随着使用而不断消耗的,如食品等每天都需消耗。而IT业的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则不同,数字产品的耐用性极强,通常不会因为使用的次数而丧失本身的功能。这样一旦一个消费者购买了某种数字产品,在维持其原有功能的条件下,它的使用寿命趋于无限。这样已有商品的使用者不会支付货币去购买同样的商品。试想,如果杀毒软件不更新升级的话,它还会有市场吗?这也迫使垄断者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实现更高的功能,以维持其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理念也对垄断厂商产生了影响。他们从追求利润到注重其长远发展,保持长期的市场地位。在IT业,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资本、土地等物资性资源,而是知识、人力资源。只要拥有好的创意,并不需要很大成本就可能发明新的技术。比尔・盖茨等几位年轻人创造了微软的神话,正是知识与智慧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垄断企业如果想保持其长久的垄断地位,只有不断的创新、进步。施惠于客户的同时不断地推出创新的、高质量的产品。

四、IT行业垄断的趋势――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认为,在事物增长过程的前期和后期都会有混沌现象出现。这样,在两个阶段的交界处,往往会产生波动和振荡。例如,在增长的后期,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突变,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系统或者是通过对自身结构的调整以增强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或者是通过开拓新的环境资源,来保持其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一个系统在逼近某一阶段的极限时,就会在上述两方面寻找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必须经过多次探索之后,系统决定自己的前进道路。因此,当每一个增长阶段接近尾声的时候,就会经历一个波动阶段,然后才会开始新的有序增长过程。在增长的前期,经历的过程也是类似的。系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中,或者系统本身经历一个大的改造期间,也必须进行多种探索。经历一个波动阶段,才会逐步进入比较均衡的增长阶段。

在IT行业的垄断效应中,也存在类似的混沌效应。IT业的竞争模式可以用以下两阶段来说明。第一阶段:由于一个新创意的产生或是新技术的发明,占先者进入市场,产生巨大的网络效应,接着是路径依赖和标准的设定,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或者退出市场,促使垄断的形成,垄断厂商坐拥巨额利润。第二阶段:新的革命性的创意产生或者新的革命性的技术的发明,产生新一轮的网络效应、路径依赖,新标准的设定,新赢家的出现,新垄断的形成。IT业的创新就是这样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波浪状前进态势。上述过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说明。

五、总结

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IT业充满活力,其发展速度也远比传统企业要快。高速发展的IT业不同于传统的资源稀缺性企业,是一个以人力资源、知识、信息、创意为主要资源的行业,它所呈现出的网络效应、锁定、标准等一系列特点决定了其垄断的自发性和合理性。在IT行业中,垄断使其自然产物,但IT业的垄断也有其特殊性。IT业的垄断并不排斥竞争,是与竞争相生的产物,IT业的垄断是在技术的推动下,以网络效应为载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IT业的垄断格局会持续,与此同时,更好、更先进的IT产品也会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价格与消费者面对面。

参考文献:

[1]季晓南:《中国反垄断法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版

[2]方兴东:《打破中国IT业第一垄断》[F].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7期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着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篇7

【摘 要】目的:探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健康体检路径。方法:随机选取2013 年8 月-2014 午8 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200 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的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常规护理服务用于对照组;二是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实验组。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获得的体检项目比较,检验结果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健康检查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能有效地提高体检效率及质量,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健康体检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健康体检作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到医院体检中心作常规定期检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贯彻我国护理工作2013 年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抓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精神,我院体检中心开展了结合健康体检路径实施优质服务护理工作。在护理实践中以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 CNP)[1] 为参考标准,满足了受检人员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资料为2013 年8 月-2014午8 月这一时段,选取方法为随机选取,选取对象是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对比实验研究的案例为200 例,体检者123 例为男性,体检者77 例为女性,年龄从19 岁到63 岁,范围比较宽泛。研究中的两组体检者在性别、年龄和体质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常规护理服务用于对照组;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实验组,具体实践过程如下:在优质服务中要求医护人员加强专业护理知识的再学习,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素养。另外,首先要根据体检人员需求制定体检套餐,详细的流程包括:项目讲解、体检要求、相关事项的注意点,以及医院的环境状况、体检程序、科室分布情况等,为体检者提供体检指引单供来体检人员参考。在受检人员的体检过程中由医护人员引导,其检测流程为:各项准备化学检查超声检测早餐。在此体检流程中要对受检者把相关要求讲清楚,并对早餐期间做体检的健康知识指导,其中要特别注重个性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如运动方面、饮食方面、情绪方面等。应特别注意体检高峰期的体检人群分流引导工作,避免出现秩序混乱、排队拥挤等浪费时间的现象出现。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研究对医护人员优质服务制定了调查表,表格填写主要包括:体检服务满意度、体检是否及时、体检的效果及可信度等,表格的填写由顺利完成体检的受检人员来填写,并设立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回收,以保持真实性。分级评价均采用0-10 分的标准,受检人员的受检时间除外。

1.4 统计处理方法

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将整理好的实验数据输入,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t 检验评价计量资料。如果检验结果P<0.05,则可以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检者体检项目有显著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受检人员的体检服务满意度、体检是否及时、体检的效果及可信度等,各项体检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了本次研究采用实验组的优质服务护理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获得了受检人员的认可。详细结果如表1 所示。

3 讨论

3.1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大力推进我院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优质护理服务代表了时展和社会进步,也是健康体检路径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规模之路。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医护人员首先应具备要调整好工作清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优良的服务态度,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

3.2 可加大护理人员对受检者的健康教育健康体检路径是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的借鉴应用在体检程序优化和健康教育,让受检人员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体检医护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受检人员健康知识的需求[2]。随着健康事业发展和对于自身健康的注重,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希望在医院得到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得到高水平的健康服务。

3.3 实施健康体检路径的效果分析

一是确保了体检过程连续性和完整,让受检者得到了满意[3]。二是使健康体检更加合理、规范,规避了医疗风险。三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在健康体检路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质量。通过研究实践说明,在实践中把健康体检应用于临床路径,保证了受检人员在健康体检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规划化以及程序化的健康体检路径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科学、规划的健康体检路径是提升健康体检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既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又培养了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应该在体检中心的体检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作者简介:徐向平(1967-),男,江苏泰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研究”(编号:SM20144073002),主持人:苏春林。课题组核心成员有苏春林、欧阳新年、徐向平、侯爱民、于久洪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7-0005-09

一、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概况

(一)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标准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1]是指在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核查产品和服务满足特殊需要的系统性加工过程,也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差错和瑕疵、避免问题型解决方案的基本方式,更是采取标准设置、过程监控以及缺失反馈等有效措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实现服务目标的程序性管理活动,旨在增强消费信心和提升企业声誉,改进加工过程和效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质量保障遵循“契合目标”和“防微杜渐”等两条主要原则,最早在“二战”的军工生产中引进运用,检查和测试产品中的缺陷和瑕疵。如今,质量保障已经拓展到设计、咨询、投融资、保险、软件开发、商业零售、交通运输以及教育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作用是加强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理性调配岗位管理、精确加工、操作标准和身份认证等管控元素,增强知识、技能、经验和资质等职业胜任能力,注重个体人格整合、自信心、组织文化、动机、团队精神等综合品质塑造。

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2]通常指用明晰无误的特定标准和客观指标,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者的清晰意图,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拥有较高质量,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特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涉及毕业率、就业能力、利益攸关方的满意程度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系统维度,依赖于利益攸关方的思想观念、目标设置、可用社会资源以及决策背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就是要明确界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标准,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结构、利益攸关者的角色、治理原则以及总体历史文化背景,通盘考量质量管控的方法、路径和目标,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各个层面上保持适度一致和高度统一,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别具一格的内在特质。

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重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各种标准却惊人相似,几乎都涵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业绩成就、产品质量、有效系统改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诚实守信、财务责任、健保义务、用户保护等方面的确认,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力度,确保教学传授服务的较高质量,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强化教师和培训师所拥有的基本职业胜任能力,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调控体系[3]。欧盟《Bruges宣言》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及时反应就需要构建基于操作结果的课程体系,促进企业、非盈利公司和学徒制类型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基于操作过程的学习加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雇主的密切协作,让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能够全面了解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的真实就业能力和实际就业率。截止2013年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设置了必要的质量标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丹麦和荷兰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质量保障标准的重要元素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结果,在质量保障管控体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目标驱动和结果监控的质量保障可以保证质量确认和结果度量,有助于利益攸关者的全面参与,在提升整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质量过程中居功至伟[4]。

篇9

金融资本深化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反应经济发展规律。相关学者指出,金融资本深化理论政府和国家适当放松对金融环境的管理,通过引导金融环境的自动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资本和政策得到协调的。另外,金融资本深化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最大化转化为基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篇10

目标设定就是品牌企业具体融资的需求,包括资金需求量、能接受的资金成本(价格)区间、还款来源、增信措施这四个关键点。

简单说,就是需要融资的企业需要多少钱,这些钱用来干啥,用多久,一年还是半年,能接受的资金成本如何,还款如何保证,有什么增信措施。就这么简单。

二、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的意思,就是说,企业实控人要找谁借。信贷内以房产和资产抵押借贷额度满了后,银行就借不到了,弄不好还抽贷。这种情况下,找谁借,就是路径选择。绝大部分(2200万家未得到银行信贷支持的群体)就民间高利贷进行选择。除了自身利润和民间高利贷,现在产业链金融或叫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的路径。新的路径本质上说,属于中小微企业的库存、应收账款等动产抵押的范畴,是传统银行信贷模式不服务的范畴(传统银行信贷就是抵押贷款,看中的是还款能力,没时间研究中小微企业主的还款意愿,还是抵押靠谱些,大概就是这样的思路,这涉及银行的经营成本问题)。随着2018年1月1日《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中小微企业融资得到了法律层面的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促进法》总61条,其中第22条规定:“国家推动保险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分散风险、补偿损失需求的保险产品。”目前,这一块做的比较规范的是中信保,是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小企业促进法》第49条规定:“中小企业的有关行业组织应当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诉求,加强自律管理,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开拓市场等提供服务。”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商业承兑汇票投融资工作委员会在这方面已经和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等的相关中小企业达成了支持行动,河南中信保也进行了政策支持。

三、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