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的优势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4 09:4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在线课程的优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线课程的优势

篇1

中图分类号:G613.2

一、 引言

绘本是一种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读本,表达特定的情感与主体。而科学绘本则是科普知识与小故事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地、有趣生动地向幼儿展示其中的科学元素。由于科学的范围很广泛,设计自然生物科技、科技技术科学、物理科学等领域,因此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上,科学绘本就不能以单一的形式来呈现。

二、 科学绘本对幼儿的作用

科学绘本是一种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读本,包含着科学元素,天文气象化学物理生物等,运用形象有趣的故事与图片展示在幼儿们的面前。科学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中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师们通过挖掘相关的科学元素来开展幼儿的学前科学教育,及早地普及科学知识,让幼儿们对相关的事物留有印象,有助于促进提升幼儿自然科学的素养。

科学绘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为培养幼儿们的科学态度定下基础,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科学情感,激发幼儿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态度。二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包括自主能动性、探究探索能力、基本认知能力、读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们的健康有益的成长定下基础。

三、 科学绘本的主要呈现方式

根据绘本中科学元素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内容的不同,科学绘本在幼儿园课堂上的呈现方式范围以下三种:点带面的方式、面呈现式和趣味贯穿式。

1. 点带面的方式

有些科学绘本故事长,文字多图片少,信息量多,那么教师就需要从某一个画面或者某个内容为切入口,再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该知识点切入,带领幼儿们参与其中的动手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其中实验的现象,探究其中的缘由。不断地重复实验,对比实验,积极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积极的态度,不怕做不好,不怕实验失败。整个课堂实验的过程中,科学绘本知识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子出现在课堂的最初,而中后段的实践则不再出现,因为该类绘本信息量大,能在课堂上每一个细节都讲解的效率太低,导致执行力度也低。若等活动结束后,可以把该类绘本放置在读书角,让幼儿们利用空闲的时间阅读。

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中,物理科学的版本,它涵盖着许多混合物分析的方法,有着黄豆小米缓和唔、铁屑面粉混合物、水油混合物、盐与泥的混合物,混合物的组合林林总总,其中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倘若靠幼旱乃嘉,让其单独地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以分离混合物来作为切合点,把混合物的类型分类,把每一种类型都设计实验,这样就会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比如黑豆小米则用筛子就可以分离,这效果明显易懂。然后做一个对比实验,面粉与铁屑的混合物,利用磁铁便容易地将两个物品分开。原因是这两种混合类型比较贴合幼儿的生活,实验材料也容易寻找,大班的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操作能力对实验也有一定的保证,其余几种混合物可以作为课后延伸。这样的方式技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让幼儿真正地学会东西,感受科学绘本中的乐趣。

2. 趣味贯穿式

生命科学版本的科学绘本是主要讲述动物的生理现象以及人体的机理,知识集中,画面少,文字也简单,非常适合小班的幼儿。幼儿的年龄以及群体的特征决定了科学绘本在课堂上呈现的方式,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有趣味性。对于字少图少的绘本,老师可以直接以绘本为载体,带领幼儿观察画面,阅读文字,体会当中的主旨。想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感观,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好动的幼儿充分调动身体部位,亲身感受与体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对生物个体有所认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这样活动的形式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身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如生物科学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中讲解到动物进食的习性,动物因其进食习性分为三类:素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活动的最初,幼师让学生辨别什么是饿肚子的声音,在引出动物是时候要吃东西了。通过绘本,以说故事的形式,加上手脚的表演,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传授兔子、牛、羊、马等喜欢吃草,是植食动物;而狗、老虎、狮子喜欢吃肉啃骨头便是肉食动物;熊、乌龟、猩猩等便是杂食动物。为了加深幼儿的印象,可以采取做游戏的形式,比如动物乘火车,有三列火车,分别以上述的分类命名,让幼儿们扮演动物,想要坐上喜欢的列车,就必须学会一个句式“我是XX,我喜欢吃XX”,还要动物与食物匹配正确才能坐上喜欢列车。在这样的寓教于乐的情景中,孩子们才会有兴趣学习,才能学得快乐。

四、 结束语

科学绘本在课堂上呈现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符合现时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讲学的趋势。科学绘本的呈现方面并不像公式那样,有个固定的模式,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科学绘本教学和引导孩子们阅读绘本的过程几乎一样,只是内容更为深奥,可是流程依然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寻找答案,最后总结。科绘教学的方式同样也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2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两个平台呈现在广大教育者面前,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至立部长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信息化社会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A、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语文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B、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C、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对资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 (1)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2)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 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 “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持互动化教学。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从交流中、从信息资源中学习。隐性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尚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如经验、意识等等;二是隐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析方可挖掘出来的知识。显性化是指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用媒体表达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 使隐性知识共享、互动,实现知识创新。 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一般是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让信息技术有计划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也各科教师在具备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 2、李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 《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 3、吴季松,“论知识经济”,《光明日报》, 4、邓立言,“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教育研究》

转贴于

篇3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16-03

[收稿日期]2006―12―18

[作者简介]蔡利平(1962-),男,江苏人,博士,美国普渡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一、西方学者对中国游客的描述和认知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旅游者这一群体越来越多地获得西方的学者、业内人士及普通大众的关注。西方学者及媒体对于中国旅游者的认知可以分为否定拒绝、被迫接受、肯定重视3个层面。对中国旅游者持否定拒绝态度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Scenic Sports:Chinese Tourism,the State,andCuhural Authority”一书的作者,澳大利亚人类学家帕尔(Pāl Nyíri)。在这本出版于2006年的新书中,作者武断地认为中国政府划定景区景点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民众的文化控制来保持其权威性,而中国的旅游者则被作者描述成一个被动的、无知的群体。帕尔(Pāl Nyíri)在书中指出,“(中国旅游者)是一个对传统旅游文化了解很肤浅的群体,这个群体缺乏自己可以运用掌握的行为准则(one which was poorlyversed in the literati tradition beyond its superficial signsand had no code 0f travel behavior at its disposal)”。虽然作者过去时态的使用会减轻21世纪中国旅游者对其评价的愤怒,但是该书作者在整部书中对中国游客的描述都是基于这种论调。

本书是作者根据其在中国3个景点旅游的经历所著。他在书中的描写处处显示出西方人作为旅游者因其自以为成熟的旅游行为及较高的品味而所具有的优越性。帕尔(Pál Nyíri)在书中引用了一些旅游指南(如Lonely Planet,Rough Guide)和西方旅游者的观点,以此证明西方游客所希望在中国景点看到的原始性和原真性已经被大批涌入的中国游客而破坏。作者进而责备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而且认为中国的许多专业西方背包客市场的旅游服务商已经接受了这种观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帕尔(Pá1 Nyíri)对中国出境游客持同样的否定批评态度,并认为其不规范行为与新移民和中国社会对现代化误解相关。帕尔(Pál Nyíri)指出,中国出境游客不懂得欣赏西方国家景观的真正含义,并且对中国新移民和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进行了批判。帕尔(Pál Nyíri)还进一步推断说,随着中国出境游客的增多,中国政府将会对出境游客的思想进行管制,并且“将其文化权力强加于国外的景区(willattempt to assert its cultural authority over foreignlandscapes)”。帕尔(Pál Nyíri)的观点使得读者进一步认为,中国政府对出境旅游业的大力支持,是其获得全球霸主地位的第一步。

很明显,帕尔(Pál Nyíri)是透过带有殖民主义残渣色彩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旅游业及中国游客的,他使用西方世界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旅游者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群体。虽然该书是基于帕尔(Pál Nyíri)个人的观察及对一些二手资料的总结,但还是获得了两位研究中国的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书的“表达方式使其有可能适用于本科生教育(presented in a way that makes it plausible forundergraduate use)”,并且“对旅游研究,尤其是中国的旅游研究非常有帮助。对于非中国学者进行旅游的跨文化研究,文化经济学研究,甚至景观研究都大有帮助(fo great interest in tourism studies,the Chinafield more generally.and to non-China specialists withinteres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ourism.thecultural economy,and even landscape studies)”。因此,虽然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西方人因为中国旅游者这一休闲阶层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国游客的大批涌入而感到不安并且否定的一个特殊案例,但是,以帕尔(Pál Nyíri)的观点为代表的对中国旅游业及中国旅游者的认识是不能被忽视和低估的。

二、亟需研究的课题

中国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还将持续高速增长,然而整个世界的旅游市场对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增长尚未完全做好准备。各国普通民众与中国旅游者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心理上的、社会上的以及文化上的差异还将影响其对中国游客的接纳和欢迎。虽然诸多政府及企业迫不及待地为中国旅游者铺上红地毯,但是他们对中国旅游者却缺乏了解和认识。国外旅游业界对中国旅游者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非常过时的信息源,如上个世纪的中国电影,或是有偏见的信息源如帕尔(Pál Nyíri)的书。目前国外学术界或是大众媒体中针对中国旅游消费者的详实可靠的研究屈指可数。而在国内,在堪称旅游学术界期刊翘楚的《旅游学刊》最近的3卷期刊中,只有不足8%的文章对中国旅游者进行了研究。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中国消费者认识上的匮乏,使得对中国旅游者的研究成为一项紧要的研究任务。笔者认为,目前应对中国旅游者进行3W研究,即游客动机分析(Why)、游客组成成分分析(Who)及游客需求分析(What)。

1.游客动机分析

目前学术界有很多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但是这些理论及相应的实例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对发达社会和西方国家消费者的研究。也有极少数研究是面向非西方文化的较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如日本(Cai and Combrink,2000;Cha,McCleary and Uysal,1995)和中国台湾(Jang and Wu,2003)。这些理论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的成果很难适用于对中国大陆的旅游者的认识,因此,学术界亟需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中国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多方位的调查。在不排除借鉴基于西方发达社会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同时,重点还应着力于构建中国游客动机的概念及理论模型。定性方法中的扎根理论方法(grounded theory)不失为一种恰当的研究机制。作为一种诱导性研究方法(相对于推断性研究方法和定量方法),扎根理论方法在本质上不是将研究发现从样本引伸至其代表的群体,其取样过程也“不是基于特定的人群、时间等,而是基于概念的产生及其特征、层面和不同形态的发现(the sampling proceeds notin terms of drawing samples of specific groups ofindividuals,units of time,and so on,but in terms 0fconcepts,their properties,dimensions,and variations(Corbin and Strauss,1990))”。

2.游客组成成分分析

西方国家对中国旅游者的认识是带有偏见的。更糟的是这种偏见和无知又使得他们将中国旅游者看成是一个行为和特征一致的群体。因此中国旅游者这一巨大的消费群体己使一些目的地国家开始担心由于中国游客的大批涌入所可能导致的大众旅游的复兴。对中国旅游者的组成成分的分析尤其是市场细分的研究能够使他们深层次多方位了解中国旅游者,缓解目的地国家的这种忧虑,并为不同的中国游客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能够将中国旅游者作为独立的个人对待,而不是因其来自于某一特定地理区域而主观认定具有同一性的群体。除了人口统计学的特征之外,对中国游客成分的分析还必须以整体的和动态的方法考虑其心理、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整体的方法可以避免盲人摸象,而动态的方法则可以克服适用于稳固社会的研究方法中的缺陷和漏洞。在稳固的社会中,多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可以获得来自长辈的关于自我期望、对社会的期望以及在社会中的自我定位的清楚的有条理的指导。而中国则很难被定义为一个稳固的社会。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经历了飞速的经济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变化造就了中国旅游者这一特殊的群体。对于扎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中国旅游研究者来说,对中国旅游者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和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优势,将对了解其旅游行为模式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游客需求分析

目前,对中国国内旅游的一些细分市场的需求研究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对银发市场或是购物行为的研究(Li,Cai,and Wu,2005)。在中国出境旅游方面,蔡利平等曾对中国出境游客在美国和东南亚主要活动进行过分析(Cai,et al,1999;2000)。但是总体说来,对中国出境游客的研究的英文文献至今仍很少见。而且已有的研究虽然在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早期对中国游客的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出境旅游的高速发展,这些研究结果已不完全适用。同时,由于当初出境游的行程都是由旅行社安排,这些活动是否能够反应旅游者真实的需求和愿望也值得探讨。虽然随团旅游仍是中国出境游的主流,但是行程的安排已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缝隙市场或是特殊兴趣的游客群也在逐渐的形成,如豪华市场和大学生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旅游者已经能够独立作出旅游决策,从选择旅游目的地到选择住宿。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而是希望在旅游中获得休闲体验。同时,自助旅游者和回头客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发展迫切要求学术界做出相应的反应,即对中国出境游客对境外旅游体验的需求及愿望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对游客对旅游产品特征的偏好的研究必须与其对旅游服务的感性评价相结合,对游客的满意度的分析除了包含对服务提供者的评价外,还应包括游客对目的地的文化的了解和欣赏,以及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篇4

新一轮课程改革,由于影响的是庞大的社会群体,加之刚性的政府行为推动,已经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必将是一场对社会有限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与之配套的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教学研究机构、专家的强势能量导向,各学科的课程改革理念应当说已经渗透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一种课程改革精神正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从教学行为主体定位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互动关系到多元的评价体系,都给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对广大教师而言,这场改革也是教师与学生、与课程资源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广大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互动交流,教学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论述,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堂强调注重学生的体验,因为没有学生自己去读书、感受、理解的过程,任何语文教学行为都是无效的。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中,在感受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欢愉中,在对待语文这一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学科教育之中,教师应当多一些反思和自省。我们必须考虑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语文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论,但是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层面:①语言文字,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②语言文学,这是比较高的形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态度;③语言文化,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还是几种说法的综合,都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纽带,语文是我们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之中的一种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维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礼仪社交、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可是,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要贯彻《标准》,就必须破除旧的传统理念;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传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矛盾,对现代教育有着基础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今天新课程理念就失去参照和基础,“忘记历史,就注定要犯历史的错误”,这是有教训的。而且,基础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必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和现在常说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何轻视忽视语文教育传统这一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传统、割裂历史传统与现实的血脉联系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彰显优秀教育传统,重视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回归。而《标准》的三维目标无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影响。

1.关于知识与能力。从总体上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确实,在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传统语文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繁、难、偏、旧”的局面,老师实施的是“题海战术”,有的是“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搞的是“口舌生疮”、“皓首穷经”的苦学。而且在训练的内容上,传统语文重读重写而轻视听说,甚至以“沉默是金”、“口讷不能言”为美德,强调灌输,这些当然已经和现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巨大影响意义。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评议,整个课堂氛围浓烈,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语文教育死气沉沉的不足,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大部分课堂学生没有写字、没有练习,呈现出虚浮的热闹。试想:学生基本功没有了,还谈得上什么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指出:这些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的课堂很“虚”。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加大对学生书写指导,写字习惯的培养。现在学生识字效率低,学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没有练字习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不指导练习,结果就无法想像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有一套训练认字识字方法,应该将基础知识重新放到应有的地位,否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可喜的是,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重现“书声琅琅”,比以往更加重视写字,要求“以读为本,以读为根”。而且从国家发行的教材来看,仍有许多我们祖先遗留的精华,比如在小学就增加了文言文,在课文后面就增加了“我会认”、“我会写”等项目,反映了新课程对语文优秀传统的吸收,这不能不是说一种自觉的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关于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块,可以说这是新课程在提法上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色。传统教育强调结果、轻视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不能不说这比传统的语文教育进步了些。但是,对照《标准》,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传统语文教育继承了更多,或者就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因此,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教育传统渗透于现在的课堂。

(1)《标准》具有浓厚的关注全体思想,关注全体学生,而传统教育中早有“有教无类”思想。我们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着重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于个性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因教施教”早已成为教师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将班级授课制和培优补差结合,怎样组织课外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要进一步大力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评价。

(3)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民主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才有良好教学的氛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提倡“不耻下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传统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代特别是现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传统教育中“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一定要民主,师生要“对话”,特别是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共生共创,师生互相促进,双向成才。

(4)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改革,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课堂出现了“虚、假、杂、闹、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吸纳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和注意老师的引导。这也是与语文教育优秀的传统一脉相承的。①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一原则就是启发原则。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将语文课上得充满感情,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真正将学生调动起来。②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认知规律,强调“反复学习”,强调知识再现。③重视文本,挖掘课程资源,扩大阅读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学手段多了起来,多媒体教学摆到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却被置于一旁,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一些专家教师为此进行了呼吁。《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相比《标准》出台前,这已经是提高了要求。尽管如此,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量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博闻强识”,朱熹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也必须遵守从“积累”到“感悟”的学习规律。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上积累起来的,如果斥之以“死记硬背”而加以指责甚至彻底抛弃,既是对传统的不尊重,也是对《标准》的误读。在新理念下,要将各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注重思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④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知识获得方式、师生作用关系、知识结构水平、学生年龄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发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获得知识的体验和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由于接受性学习的高效性以及发现性学习存在对学生基础的要求比较高的局限性,注定了教师要将二者整合,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过去和现在都奉行的思想。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标准》精神和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比,二者是统一的。

(1)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思想道德放在首位,无论是《三字经》、《名贤集》还是《弟子规》等,相当多内容都是进行思想道德说教的。当然,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其核心是“仁”的思想,他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而《标准》对人的发展要求不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吗?可以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中,道德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现在的课堂中,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感染渗透。因此,《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可少目标,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传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视教学情感磨砺志气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传统语文教育对此是非常重视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也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说,说明兴趣和情感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所以,《标准》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很多,加之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很苦的劳动,如果教师经常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尚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头悬梁,锥刺骨”(《孟子》)等身处逆境而奋发图强的故事用来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以“知识改变命运,”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志向,以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一定可以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赚大钱、娶美女、做官是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现,而且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方法过于机械,传授手段过于陈旧,容易让人封闭保守、墨守成规而变得迂腐,这的确是与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教育无论是道德文化传承上还是教育思想上的巨大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其实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说法或者是与传统交融后衍生新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不能对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全盘否定,还要时时刻刻将传统中优秀的思想和做法发扬。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课程与语文教育传统的交融点并加以吸收和发扬,这样就会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自觉性回归。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篇5

一、为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落实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能通过学生的内因才会起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未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研究之前,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适时、巧妙地设置使学生感到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才能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不然的话,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不能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也就体现不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没有向下一步分析探究的自然过渡,他们会对下一个过程感到突然和不知所措,自然也会影响下一个过程的有效进行,从而影响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境设置还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规律揭示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设置情境来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研究探索过程自然有趣和富有激情。

二、通过使学生经历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落实过程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许多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孕育、发展过程。教学中只有对知识内容深入剖析,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才能把融于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挖掘出来,也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过程性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准备,周密安排,精心策划。在合理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新知识以后,把整个研究探索过程分成几个步骤。如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发现猜想、分析验证等,各步可设置重点提问、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各项活动要把握的原则是:提问要适时、有效,不要随意提问,更不要不注意研究问题的梯度,提出的问题跨度过大,使学生不好回答或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思考;采用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时,要认真考虑哪些问题值得讨论,这些问题应是研究探索的问题的关健环节或学生意见有分歧、思维有障碍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和小组的合作交流都要有个人充分思考和小组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保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了解掌握讨论交流情况,以便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掌控。教师不要因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而压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避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得不到时效而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猜想结果的验证和最终结论的形成都要由学生自己做、自己说,不妥之处由学生自己完善。方差公式的研究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不少老师说,只要记住公式,会用公式做题就行了。岂不只这样糊里糊涂地给学生一个公式,学生不知道公式是怎样产生和发展形成的,记不住,用不活,当然也谈不上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方差”是在学习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以后学习的,教学时老师可这样引导:生活实践中有时候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能说明问题吗?能与不能让学生举例说明。用平均数不能说明,我们用众数或中位数能说明吗?仍不能说明。我们能不能用平均数做一个标准量,求出每组数据中各数与平均数的差,通过这两组差值来比较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通过这些差值也很难看出这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我们把两组差值分别加起来如何呢?显然,由于正负相抵,用求和得到的两个数也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避免正负相抵,使问题得到解决呢?学生通过讨论,一定会知道只要把每一个差值求绝对值或进行平方,然后再求和,和数大的那一组数据的波动性就大。研究到此,问题解决了,方差公式也产生了。这个公式不是通过什么数学原理、公式推导出来的,是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设置的。这是一个新知识的诞生过程。

篇6

一、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有利于发展我国的规模经济,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科技先导型企业,直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其中一部分产品,填补发国内空白,替供了进口,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通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科技先导型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了技术发展的跨越,已成为我国新兴的的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是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它有利于政企分开;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实行企事业单位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利于我国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追求产值最在化,利润最大化,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的基本思路

科技先导型企业是指不断研究、开发、吸收和应用现代高新科技技术,并使之转化为本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它既包括以科研为的企业,也包括以生产为主或两者兼顾的企业。它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为核心,以高新科学技术为先导,通过投资、生产经营、协作等具有辐射力的手段,凝聚了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形成具有整体经济实力的纵向经济联合组织。

1.特点

(1)它是以科技为先导、赢利为目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产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它们生产的产品,不只是无形的科技成果,同时具有与其他产品一样的有形的科技成果。

(2)它是一个以紧密型联合为基础的具有多种形式的多层次联合体。

(3)它是一个以科研单位或企业为核心,以高新的科学技术为凝聚力的企业。科研单位应该成为企业的心脏。科研单位在企业中领导的核心作用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只能是依靠不断推陈出新的高新现代科技成果。

2.指导原则

(1)坚持政策导向的原则。建议国家、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科技先导型企业政策导向。

(2)坚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原则。

(3)坚持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4)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杠杆为准则,以效益为目标,以产品质量为生命的原则。

3.突出“科技先导”机制

科技先导型企业的内部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管理方式有许多相同的方面,但它必须突出“科技先导的”机制;从组织、经营、生产、计划、干部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有利于“科技先导”机制的充分发挥。

4.核心企业或核心科研院所主要功能建设:

(1)市场功能。它以科技为先导,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分析。对市场结构、竞争对手、产品等进行分析,提高市场问题,确定合理的市场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市场领域是什么;采用何种经营方式;运用何种市场经营手段等。

(2)资产经营功能。确定投资经营的组织形式、合理的产权形式、资产经营指标;实行有效的资产管理;实行财务控制等。

(3)组织协调功能,分析同类企业竞争关系和不同类型企业的协调关系,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企业结构等。

(4)融资功能。确定企业的融资决策:渠道、方式、期限、金额等。

(5)投资功能。确定企业的投资决策:投资比例、期限、方式、金额等。

(6)开发管理功能。包括人才、市场、营销等功能。

(7)政策功能。对产业、行业的发展有合理的认识,提出政策性建议及企业发展的规划等。

5.途径和模式

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可根据不同成员单位的素质、人员结构、产品分类、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科研院所联合生产企业,组成科技先导型企业。其联合形式或是科研院所对企业进行兼并,或进行吸收或合并,或把企业作为协作基地。不断形成研究、开发、试制、生产、销售一条龙体系。这种兼并、吸收或合并就百1加1大于2,而不应是1加1等于2或小于2。这种模式以科研院所为中心,以高新科学技术为动力,科研院所执行领导职能,而下面的企业则是处于从属地位。便如我院某所兼并船舶总公司新中动力厂,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使其形成一个按现代企业机制运行的科技先导型企业,进而将成为动力装置(船用、陆用)的高科技孵化器。他们决心抓三年、立五年、见十年,使企业成为以科技开发为主体、科工贸易为一体、既具规模又具影响力的科技先导型企业。

篇7

一、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

现阶段在大规模网络开放教育引起的全球高等教育深入变革的形势下,我国各高校也纷纷展开了在线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探索工作。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下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3年进行了多年教学及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逐渐展开了传统精品课程的升级转型[1]。为了确保在线开放平台及课程建设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加强组织管理,促进课程应用,2015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考察课程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方法与设计、教学影响与效果、团队服务与支持等要素,通过先建设应用、后评价的方式,我国在2017年认定了49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本校课程建设实践工作,进行课程建设规范要求,从而进行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加速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有效对接,切实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职业教育与院校课程资源建设要与实践相结合,需要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开发设计校企合作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建设。

二、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1.对在线开放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现阶段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只是简单的视频录制,对教学内容的电子化与视频化,因为视频资源较为枯燥冗长,降低了后期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率。通过相关实践总结发现,在线课程中不能按照传统课时录制视频,而是要结合教学知识点录制相关视频,成为不同知识点的综合性微视频,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时长在15分钟范围内,6—8分钟时长最适宜,并且还需要配套与知识点相对应的电子课件、教案、电子教材、图片、动画、测验、讨论等教学资料。结合这些教学资料进行资料库的建立,便于任课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有效组合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建设移动通信及互联网课程系统,确保其具有多场合、多终端使用功能。2.教师缺乏较高建设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过程中,因为时间较短且任务量大,青年教师成为中流砥柱,但是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实性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青年教师缺乏足够教学经验;其次,部分教师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思想,只是简单地认为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就行;最后,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时需要处理大量的动画、视频及图片等电子资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要求,而大部分教师是非科班出身,在操作处理中面临的困难较大,从而降低了教师建设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3.整个课程建设未能充分落实且缺乏市场化。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中投入大量的物力与人力,大多数都已经流于形式,大多数课程建设都是为了应付完成不同项目以及学校的检查,项目验收合格之后就很少有人问津在线开放课程,主要有两种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2]。首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教师在项目验收后便不再投入相应精力维护课程,造成整个课程内容出现落后陈旧的情况,无法与时俱进,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现阶段因为在线开放课程存在不合理的经费分配方式,在建设项目申请过程中,并没有对课程后期维护经费给予充分考虑,并且在当前经费审核体制下,很难审核后期维护经费。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过程中,只重视了学校学生及任课教师的使用需求,对企业及社会学习者要求未能给予全面考虑,因此需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后期维护及教学内容中,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增加,为后期企业培训奠定基础并提供条件,并且为课程后期维护找到资金投入渠道,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良性、可持续性的市场化运作。

三、加强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与应对策略

篇8

二、分析的构架

开放在线课程,名词中界定语为“开放”,核心词落在“在线课程”上。因此,如果要对开放在线课程进行分析,可以针对围绕界定语和核心词进行。根据哈吉特•歇乐泰等在对以色列开放大学技术教学应用项目实施的分析中所采用的三维架构,以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指引,这里使用技术应用、教学法和机构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开放在线课程进行分析[5]。分析框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利用分析框架,从技术、教学和机构三个维度围绕四个问题对开放在线课程进行分析: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会引发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吗?在线开放课程为什么给中国教育界带来如此大的触动?从远程教育的视角出发,在线开放课程有什么样的特点?在线开放课程给远程教育课程和教学带来了什么变化?

三、开放在线课程的分析

(一)开放在线课程会引发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吗?

1.问题分析开放在线课程为教育机构或教师通过互联网向学习者提供了无参与限制的远程在线课程。从机构维度来看,开放在线课程是真正向所有学习者开放的课程,任何人只要使用设备登入网络,就可按需要选学课程,无需先注册进入任何教学机构,也不需要支付学费。从支持媒体和技术维度看,开放在线课程利用网络课程和实施远程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都在网络中开展,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中各种模块的功能来支持教学、学习和管理各个环节。从教学维度看,学习者在课程学习中可以随时进入、随时离开,自主决定参与课程学习的程度,乃至是否继续或结束学习;就教学组织方式而言,开放在线课程的教学计划齐备、过程完整、教学组织较自由和管理较宽松;就教师而言,参与课程的学习者来源和数量都不明确,在学情况随时变化,因此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考虑随时变化的学习者和不确定的参与度,不确定性较高。从以上三个维度分析可知,在网络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开放在线课程中学习者具有更大灵活度和自主性,学习者在学习进程、学习地点、学习环境等方面高度独立自主,可自主决定课程学习参与程度和继续与否,因此带给学习者新意。也正因此,其在管理上和教学活动组织上比一般远程课程更需要技术的支持和灵活教学组织策略的实施,带给教育机构和教师新的挑战。但在教学实施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开放在线课程并非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其教学过程与远程教育中的在线课程教学没有本质变化,较大的区别就是免费学习和自主参与。因此开放在线课程的开放是指向所有学习者的开放和对所有学习方式的开放,是对远程教育“开放”宗旨的最大化彰显。开放在线课程给常规教育带来的是“开放”观念、程度和范围上的冲击,而不是课程形式、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根本变革。2.案例分析:MOOC、LOOC与BOOC等多种形式的在线课程MOOC是具有了“大规模”和“开放”两个特点的在线课程,它的实现过程体现了远程教育课程的特点:教与学的分离、在线教学活动及教师学习支持服务实现的教与学再度整合。这类课程的学习有计划、管理和学习安排,学习者利用网络平台、手机通讯软件等自主地学习,但如要取得认证需服从课程的管理和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这与其他在线远程教育课程是相同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对学习者的限制较少,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某一MOOC的学习中,没有地理、院校、基础学业水平和专业的限制,更没有考评的限制,可见MOOC是在线课程中“开放”给全球学习者的那部分课程,只是在线课程中的一部分。当前除了MOOC这种开放在线课程外,还有LOOC(LocalOpenOnlineCourse)、SOOC(SmallOpenOnlineCourse)和BOOC(BigOpenOnlineCourse)等多种形式的开放在线课程,也有如小规模个别化在线课程(SPOC)等其他类型的在线课程。无论在线课程的具体形式如何变化,教学过程如何调整,从远程教育教学的观点看,它们都是远程在线课程,都利用技术实现了远程教学过程和教与学的再度整合[6]。因此,抛开现象看本质,作为免费开放给公众学习的在线课程,开放在线课程并非是一种革命性的全新课程形式,它只是真正开放了教与学完整过程的在线课程。开放在线课程是远程教育“开放”理念真正的实现,是开放层次的扩展。

(二)开放在线课程为什么给中国教育界带来如此大的触动?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聪明人推出新思想,愚昧人将它广为传播。”这种传播是指没有经过思考的人云亦云,因此在新理念和新想法出现时,要思考并了解它们被认同并传播的原因。三年来开放在线课程给我国教育界带来的触动和影响很大,在大家广泛传播这个观念时,更需要思考其中的原因。1.开放在线课程给教育机构带来的触动从机构的维度来看,开放在线课程的出现,让教育机构(如普通大学和开放大学)不得不思考自己在课程开设、课程管理和课程营运上的变化,因此必然引发机构对决策、管理和发展的思考。对教育机构的分析,可以用SWOT分析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确定教育机构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来进行。对普通大学和开放大学,开放在线课程带来的机遇与风险、优势与劣势各不同。(1)普通大学的分析普通大学在学科和师资积累上具有绝对优势,多年人才和学科发展的积累对开设高质量的开放在线课程可说是“储备充足”。同时,普通大学由其学术声望、严谨的教学及完善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认同度通常较高,如果开设在线课程,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大,社会影响力也大[7]。利用已有的优势,普通大学在开放在线课程到来之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策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变化开设在线课程,从容应对,既扩大学术影响力,为社会提供基于课程的教育服务,还能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机会。普通大学完全有基础抓住开放在线课程带来的发展自身和服务社会的大好机会,而这些却是我国远程教育院校难有的优势。当然,普通大学在具有机会的同时,也面临风险。其实感受到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表现,正如任伯良所说“想创造机会,却不想冒风险,那是不可能的。”任何时候机遇与风险都是并存的。普通大学面对的风险之一源于其常规课程、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高度结构化,这意味着灵活度较少。学生在对课程不满意或不满足时,没有太多选择的可能性,因此学生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已有的课程及管理。在没出现开放在线课程前,这种情况的劣势还不明显,但在开放在线课程出现后,冲击不可避免地外显出来。在内容丰富、教学风格多样的开放在线课程中,学生自定课程、自定学习步调、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需要都得以满足,因此他们纷纷选学开放在线课程,并将学校的常规课程放在国际或全国水平来比较,再难满足于学校原有的课程了。为应对这种情况,普通大学要思考如何调整或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和管理,考虑和解决将开放在线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的方法,思考如何认证学生在开放在线课程中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如何改变已有的课程管理体系,提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各种课程的方法[8]。普通大学只有积极的面对才能改变劣势,避过风险,如果还依靠当前国内高校学分没有互认这一条件观望和等待,那未来将更难适应“数字土著”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更多挑战。普通大学面对的风险之二在于大多数教师在线教学经验并不丰富,也还没很好地掌握在线教学的方法和技能。普通院校的教师们通常认为把教学资料和自己的授课过程录制成视频放上网,设计些在线作业,在网上开几次在线讨论就是在线课程了。其实,在线课程并非简单地将课程及教学从教室搬到网络上,它有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方法和学习活动设计,如果教师缺乏对在线教学的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那么开设在线课程存在风险[9]。当在线课程仅是将课堂搬家到网上,学生的学习感受可能还远不如课堂教学,所带来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开放在线课程热闹登场后,被学习者在失望中放弃。为此,普通大学在开展在线课程教学时,应该给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在线教学,如何设计在线课程及在线学习,如何组织在线教学,如何管理在线学习过程,如何提供学习支持服务[10]。掌握方法后的教师才能真正地开设出在线课程,而不是进行课堂搬家。美国加州的在线课程评价指标中,权重较高、评价子项较多的项目是在线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而教学团队的组成、学术背景和团队结构等考核项非常少,这值得国内业界借鉴。(2)远程教育院校的分析对远程教育院校来说,虽然缺乏高水平学术研究积累、高水平师资团队和较高社会认同度等优势,但却有着多年远程教育的经验、远程在线课程积累和远程教学实施与管理的经验。远程教育院校多年来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掌握了灵活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的方法,在开放在线课程开设上,与普通高校相比,普通高校面临的两个风险却正好是他们的优势。远程教育院校可以灵活和主动地根据学生和社会的要求组织跨学校、跨区域的教学团队,将原来已有的在线课程开放给学习者,或快速开设新的开放在线课程。他们有对在线教学规律、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丰富的远程在线课程积累和对在线学习者的了解,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决策将哪些在线课程开放出来,开放到什么程度和开放的时机。因此相对普通大学,远程教育机构在开放在线课程出现后,表现得较从容。远程教育院校已拥有在线教育的成熟平台、在线课程的积累和在线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开设开放在线课程时,投入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等的成本相比普通大学较低,可行性和可能性也都较高。早在十年前,英国开放大学开启了OPENLEARN项目,当时业界只将它当作是开放教育资源的项目,现在再深入了解其项目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可知道,它所开放的不仅是课程的资源或资料,而是课程的学习机会和教学过程,已经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放在线课程,只是当时没有加上MOOC之类的名词,因此没有成为热议的主题。现在,英国开放大学继续开展了开放在线课程项目——未来学习“FutureLearn”,为欧洲及全球的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开放在线课程。远程教育院校多年生存在与普通高校、国外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的竞争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竞争求生存和发展,所以当面临新的冲击和竞争时,他们相对从容。如果远程教育院校的课程质量得到提升,逐步转变自己在学术研究、社会认同度上的弱势,定能在开放在线课程的实施中发挥优势。2.开放在线课程给学习者带来的变化开放在线课程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教学的维度来分析。首先,学习者在开放在线课程中体会到的变化是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满足。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习经历中,课程、学习内容和进程等都由教育部门和院校决定,课程体系及内容高度结构化。学生在大学之前大多没有机会体验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和进行学习。今天当开放在线课程突然给了他们这种选择机会时,立刻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的学习者真正接触和体验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课程,他们有了以前从未有过的选择权、主动性和灵活度,对比之下自然会对当前学校的常规课程有更多诉求,必然给常规课程和教学带来挑战[11]。其次,学习者在开放在线课程的学习中真正体验了自主。学习中,他们可以随时决定自己的去留,如果继续学习就留在课程中,要放弃可以随时离开;如果想取得课程证书就要按要求认真完成每项学习活动,如只想学习课程内容不在于证书则可以仅阅读资料和听讲座;甚至申请加入后一次也不参加课程的学习也可。为此他们不会有不良记录,也不会产生经济损失。这是学习者从未体会到的自主,降低了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压力,学习时心理上很放松,与常规课程教学的严格管理完全不同,体验了到完全不同的自主[12]。正如乔治•华盛顿所说“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学习者一旦体验了这种学习的方便和自主,就会希望更多课程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因此他们会对学校的常规课程教学发出改变的要求,给当前学校教育带来冲击。根据美国的数据统计,2012年有47%的初中学生要求参与在线课程,45%的高中学生要求参与在线课程的学习,到2010年为止,参与在线学习的中小学生数量达到了600多万。在我国,当前中学生对在线学习的需求还没有这么明显,但随着技术和在线学习的普及,需要也会逐渐增加。如果学校不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学校教育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开放在线课程带给学习者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学习者会由此对常规的学校课程和教学发出求变的呼声[13]。3.开放在线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开放在线课程使所有教师都得到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教学特色的机会,无论学校是否同意,教师们都可以通过网络开设开放在线课程,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知识和开展教学。但是也会产生多个相同课程并行,任课教师要同时与全国、甚至全球的同行同时执教,身不由已地处在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竞争和比较中,这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也带来极大的挑战。教师们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充足的准备,开设出高水平的课程,教学有特色,才能吸引和留住学生。学生们自主选择参与不同教师开设的开放在线课程,“如何参与”“是否完成”,都给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支持服务带来挑战,需要教师有足够在线教学能力才能应对。在线教学对常规院校的教师来说是个新事物,他们需要了解和学习如何开展在线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引导教学活动,因此感受到挑战是一定的。教师们需要正视在线教学的不同,尝试调整、改进甚至改变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在线教学的需要。相对而言,远程教育院校的教师在对在线课程和教学的理解、开放学习的认识、在线教学方法的掌握等有较多经验,他们掌握方法,积累了经验,因此开放在线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并不明显。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看,开放在线课程都给普通大学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多方面影响的合力所展现出来的是不小的冲击力,而这一合力对远程教育院校、教师及学生则相对较小。

(三)如何从远程教育课程和教学的视角来看待开放在线课程?

在线课程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是当前远程教育中常见的一种课程形式,近年来也逐渐被普通高校采纳,开放在线课程则是其中免费给所有学习者学习的那部分课程。开放在线课程相比普通在线课程,明显的特点是免费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管理宽松,而教学过程、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管理等则与普通在线课程相似,学习者在其中的学习活动也与普通在线课程相似。以下从教学和机构两个维度,对开放在线课程进行分析。1.课程设计与教学远程教育中,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过程是:学习者注册入学后,根据自身情况从学校提供的课程目录中选择课程(每一门课程参与学习者的范围对机构和教师来说是已知的),然后根据课程安排,自定计划地自主学习。如果学习者想取得课程成绩,学习过程必须完整,即需要完成各项作业、参与学习活动,完成最后测评。为了支持学习者的学习,课程开放给学习者前,教学团队已经制定了教学计划,设计了学习活动,制作好学习材料,设计了学习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后,教学团队按教学计划组织在线学习,提供支持服务。远程教育中,教与学活动准分离发生,但是在教学平台、学习资源和应用工具的支持下,教与学再度在网上教学活动中得以整合,学习者自主完成教学机构组织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后,即可取得课程成绩。开放在线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也是如此。课程教学团队在开课前已设计好教学内容,准备好教学计划、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学习者注册进入课程即可开始学习过程[14]。开课后,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及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网络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过程与其他在线远程教育课程无异。不同的是开放在线课程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免费提供给学生,约束较少,学习者在其中体会到比在其他远程课程中更多的自,甚至能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取得认证或学分。当然,这也考验学习者的学习自控力和自觉性,并不是每个学习者都能很好把握,同时也需要教师灵活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需要[15]。2.机构管理及课程管理远程教育中,机构对课程和学习者及学习的组织管理,虽然结构化程度比普通大学有所降低,但对课程的开设仍要按专业、学科特点和师资力量进行,不可能完全按教师和学生的兴趣进行。同时,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和完成度都有要求,如果学习者不能完成课程学习,会有所记录,并要经过申请等才能改选或重修课程。而开放在线课程开设可由院校决定,也可由教师团队甚至个人决定,课程设置自由度较大;课程管理完全由课程小组进行,学习活动的管理与常规远程教育课程相同,只是学习者参与程度由学习者自主决定,教学团队不会对此太多约束。从远程教育与教学管理的角度看,开放在线课程在教学过程上与常规在线远程教育课程并没有根本性不同。

(四)在线开放课程给远程教育课程和教学带来了什么变化?

开放在线课程是更具灵活度和免费提供给学习者的在线课程,因为其带入“开放”这一特点,它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如开放的入口、开放的出口、开放的过程、开放的资源,从而给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多选择和灵活思路,也能促动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1.技术的变化开放在线课程,提供给来源更广泛、数量更大的学习者学习,对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兼容性、学习过程的跟进和监控都要求更高,对技术支持的稳定性和平台功能的适当性都提出考验。尤其是参与者数量多、多媒体资源(特别是视频)数据量大,对后台服务器、网络的性能和教学平台的功能提出了较高要求[16]。2.教学的变化开放在线课程采用了远程在线课程和教学常用的过程和方法,但由于学习者频繁变化,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开放教学资源的引入、学习过程管理及学习评价上也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采用一些新的策略,如采用非传统的认证方法。这些新方法和策略将给普通远程在线课程带来新的启示。3.机构的变化开放在线课程给了教育机构及教学团队更多机会,让他们的教学实力和教学积累得以展现,也可令更多学习者有机会了解办学机构,从而能吸引学习者参与机构的常规课程或进入正式学习项目中。远程教育机构开设开放在线课程时,可定位在防御性、进攻性、市场营销型、变革教学型、营销性、研究性等对自己最有利的出发点上[17]。英国开放大学“OpenLearn”项目推出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更多学习者认识并认同他们的课程和教学水平,从而正式注册进入英国开放大学学习,具有营销和变革教学双重作用。远程教育机构把握开放在线课程的机会,调整好开设开放在线课程的定位,制定好有关的措施和方法,可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远程教育院校既需熟悉开放在线课程,又需对其进行更深入分析和理解;既要从容淡定,又要密切关注,利用已有的远程课程教学积累和开放的理念,在开放在线教育的实践中会更有作为。

篇9

一、MOOC课堂教学特点分析

1.建立学评互动学习模式

在MOOC课堂教学设计中,江苏开放大学尝试学习Coursera平台,用于指导学习技能。如告知学习者:①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②在QQ、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充分展示自己;③形成参与交互的习惯,并努力坚持;④积极进行评论、分享,构建自己的网络;⑤发现课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2.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建立了一个大型在线教学平台,在上海市建立长期且可持续的跨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为上海各高校的学生提供跨校区选课、学分互换以及专业辅修等支持,通过在线进阶式学习、见面课直播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并实现联盟学校学分互认。

3.建立“在线学习+课下实践+虚拟实验”模式

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迈克尔沙茨在Coursera开设了课程“实验室物理学导论”,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拍摄一个运动的物体,然后使用开源软件分析自己拍摄的视频,应用所学理论解释所得到的数据,并进行建模。最后在一个5分钟的视频中报告自己的模型,并上传到网上,供其他同学讨论和评价。

二、MOOC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MOOC课堂

(1)MOOC课程的优势首先,MOOC课程免费且优质。大部分MOOC课堂教学都是免费的,这不仅弥补了偏远地区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更加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其次,MOOC课程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最后,MOOC课程里的教师是来自世界一流的名校,实现了普通学生与名校之间的零距离接触,且MOOC课程注重引进西方国家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点,教师和学生不再是简单地教与学的角色定位,教学模式慢慢向“以学为主、学教并重”靠拢。(2)MOOC课程的劣势首先,MOOC课程的完成率不高。这是MOOC课程最明显的一个缺点,虽然有较多人注册课程,但是课程的完成率不高;其次,MOOC课程缺少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由于网络课程的条件限制,教师和学生在MOOC课程上的互动通常是一对多,教师与学生无法达到传统教学中的即时交流效果,也不能营造出传统课堂的教学氛围;最后,MOOC课程缺乏监督管理体系。对一些缺乏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网络课程学习的约束力不强。

2.传统课堂

(1)传统课堂的优势首先,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把握教学进度,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其次,传统课堂有利于传播隐性知识。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课堂教学与沟通,学习氛围较好;最后,传统课堂有利于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观念和精神。学生经常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传统课堂的劣势首先,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处于被约束的状态;其次,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学是使用同一教材中的同一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忽视了不同知识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接受程度,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其三,教学资源匮乏。在偏远地区,不但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不高,而且缺少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基于MOOC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设计

1.模块的建立

(1)教师在线模块教师在线模块由上传教学视频、制作微课视频、上传教学PPT这三个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告知教师,请求教师给予解答,也可以通过微信、E-mail、QQ软件和博客等网络通信工具寻求答案。(2)教师课堂模块翻转课堂模块颠覆了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进行PPT答辩;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与教师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测评,掌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3)学生在线模块学生在线模块主要是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并且积极与同学交流。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疑问,请求教师解答。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便可以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掌握知识核心,在此基础上完成作业,并且顺利通过考试。(4)学生课堂模块学生通过前期在线学习,已经大致掌握了知识提纲要求和学习目标。在学生课堂模块中,学生可以主动向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PPT展示、视频制作等手段,反馈自己已经理解的知识。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要及时向教师请教,让教师解答。

2.混合式教学模式

笔者通过比较MOOC课程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构建了一个“基于MOOC和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1)前期分析课前分析分为教学目标、学生和学习三个部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制订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掌握知识的水平。(2)学习活动设计首先,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班级讨论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学习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后作业、反馈获得的知识等;其次,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书本中的知识,随后布置课堂作业,并及时监督和评价学生的线上作业进度。(3)学习评价首先,线上学习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班级讨论组的表现、线上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单元测试的成绩,评价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协作和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而且可以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最后改进混合式教学模式。

篇10

二、慕课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1.高等教育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传统和教育模式。在传统的“以教学者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要求、人才培养都有标准统一的规制,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对固定的人群传授知识,形成了以书本为核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教师控制教学的过程,学生主要进行“接受式学习”,以讲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上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但不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慕课拓展了教学的时空界限,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材要求,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课程人数的限制,在线课程学习者可以随时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平等地接受优秀教师的指导,形成了“以学生为本”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2.慕课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带来冲击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这个平台试图将传统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这个虚拟的教室里自由的学习。在线开放课程拓展了高等教育的空间,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也拉近了学习者与世界名校的距离。但与此同时,随着在线开放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校和知名教授加入其中,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普通高校面临着生存危机。在“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马太效应作用下,世界高等教育会重新布局,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冲击。3.慕课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挑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学生的权威知识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教与学关系,学生是知识接受者。在线开放课程中,以“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者,代之而起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师。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者、合作者,又是助学者、学术守门人、导师、研究者。教师的职责更多地体现为个性化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和指导,师生拥有同样的教学资源,是平等的合作者。在线开放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挑选课程,这必然对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4.慕课对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冲击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大规模性,由于学生数量众多,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根本无能为力,必须利用大数据处理工具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在线课程也对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会更加公开透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通过广泛搜集学习者对授课教师的综合意见,在课程中、课程结束时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此外,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内容相同、上课时间灵活并且费用低廉的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了学生选择的重要指标,对现实课堂上教师也产生无形压力,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名校、名师、名课是慕课迅速流行的必要条件,地方高校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无论从知名度、教学资源、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都有很大差距,与世界名校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内外名校在线课程的冲击面前,地方大学必须加快教育改革,不断提高课题教学质量才能在这世界性的教育竞争浪潮中得以发展。

(一)加强高校核心课程在线资源建设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Udacity和edX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全球众多高校通过合作提供免费课程,大学教育越来越突破围墙和国界的限制,这就使得当一所高校的课程没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时,极容易被其他优秀院校的课程所替代。因此,高校只有通过精品特色课程建设和分享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在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此,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优势以及广泛的受众需求,挑选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课程,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精心打造一些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精品慕课课程,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应用,然后通过中国大学MOOCs平台分享展示,继而通过国际慕课平台向全球社会学习者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网络互动课程。

(二)建立高校“非核心”教学资源共享化机制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高校的学科特色不同,除了有大量的核心课程之外,高校还存在着是大量的非核心课程,非核心类课程受到经费和师资限制,非核心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开课难、授课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与此同时,在专业类院校,非核心课程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局限,容易被边缘化。因此,我国各高校应着眼未来,积极与其他高校合作,实现高校内部及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对非核心课程通过网络同步选修其他学校开设的同类课程并实现学分互认,使学生能够聆听高水平的课程,通过增强高校之间的联盟协作和资源共享,既可以避免在线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又可以使得合作院校之间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三)课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

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目前,借助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广泛,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课堂教学必然会走向开放和多样,毫无疑问,大规模在线课程是未来大学教育的发展。但是,当前在线课程还不完备,课程数量有限没有覆盖高校所有学科,而且,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大规模在线课程不能解决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的相互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才是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混合教学法(BlendingLearning)是将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相互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又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点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整合相关资源,提出学习相关的资料与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上课堂内注重深入的分享、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课前,教师整合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并先深入学习理解,教师把整理出来的“慕课”视频材料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正式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组织学生研讨,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随时提供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