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4 09:45: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

篇1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篇2

二、依托本土资源,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内容。本框题分为三个目:(一)传统文化面面观,(二)传统文化在今天,(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别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备课环节,一是认真钻研教材,能灵活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做适当的调整,更好服务于教学,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二是贴近生活。为了更充分体现平遥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课前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精心材料、图片准备充分,整堂课内容丰富多彩,多角度展示平遥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赏析文化的素材,在赏析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三结合学生实际,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贯穿于这个教学设计中。

情境探究一:感受传统文化。请各小组把收集到的平遥传统文化(秧歌、四合院、剪纸和婚嫁风俗等)展示出来,并注意归纳传统文化的表现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不仅北京、西安是我国的文化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平遥同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为学习传统文化的特点做必要的准备。)

情境探究二:感悟传统文化。我们提到的平遥传统文化,有的已经经历几千年,为什么历经沧桑仍保留至今?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平遥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在世代相传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其基本特征而延续到今天的。因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例如,剪纸不但是一种传统习俗,也可以利用其举办剪纸艺术节来吸引各方人士,推动平遥旅游产业的发展。所以,传统文化的是相对稳定的。

情境探究三:分析传统文化。平遥冠云牛肉集团公司是平遥企业的领头羊,公司在发展中既认识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凭着企业拥有高超的传统手艺,肯定能赢得顾客的信赖。但同时也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公司锐意改革,不断创新,采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旅游、喜庆、08奥运会纪念等系列产品,产品销售额猛增,公司利润翻番,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对于如何发挥传统文化你有什么启发?2、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发展?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情境探究四:指导现实生活。平遥大戏堂位于古城九龙壁处,西临文庙、财神庙,南望魁星楼,东临古城墙,是与法国"红磨房"齐名的高品位演艺场所。"大戏堂"原名"礼乐堂"。始建于清康熙42年(1703年),历史上曾为官绅礼宾、商贾休闲和演戏燕舞名所。一代宗师启功老先生为平遥"大戏堂"题写了堂名。初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历史上为官绅礼宾、商贾休闲和演戏宴舞名所。整个平遥大戏堂是一处占地1600多平方米、古朴典雅、环境优美的古典游园,由九龙壁、戏廊、大戏堂、演歌厅、酒吧厅和东南海宾舍6部分组成,集北国豪放大气之雄,兼江南玲珑溢彩之秀。

课堂探究:从上述材料中,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应持什么态度?结合平遥的实际,如何发扬平遥传统文化?

教师总结: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屯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篇3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的风情”是跨境旅游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的风情”,实际上就是在感受和体验(

A.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C. 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D. 不同文化的排它性

解析 “异国的风情”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体现,正是这种差异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B项符合题意。中国人跨境旅游领略“异国的风情”,不是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在某些“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世界其他民族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危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文化的趋同性”;不同文化具有差异性,但是不同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排除C项。

答案 B

点拨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传播

例2

公元7~11世纪,大批阿拉伯半岛的居民移民到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当地的主要宗教。材料体现了(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古代商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解析

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得到传播,这正是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故选B项;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 B

点拨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是文化传播。商贸活动、文化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例3  “儒家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它深刻而顽固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这表明(   )

A. 传统文化只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存在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 儒家思想依然是当代社会的主导思想

D. 传统文化不存在历史局限性

解析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上形成而又存在于现实中的,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度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和主导思想。今天,社会的主导思想是,所以C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形成,都会打上历史的烙印,因此不可能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这说明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故选B项。

答案 B

点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例4

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韩非子推崇法治思想,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如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实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故②③正确。法治在不同时代的实质不同,说明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故④正确。①材料未体现,舍去。

答案 D

点拨 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五、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例5 “给力”的词义与湖北恩施方言的“使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解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B、C项表述有误。“给力”成为热语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选D项。

答案

D

点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创新是在变革对象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创新,社会发展为文化创新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

例6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 从材料对“传统文盲”的分析,显然是持反对的观点的,指出现代人出现“传统文盲”是令人痛心的,①③符合题意。②是“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必须反对。④表述错误。

答案 B

点拨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的错误倾向,要发挥人们群众的主体作用。

1.2012年8月25日至29日第三届湖北・恩施生态文化旅游节暨2012恩施女儿会在恩施举行,女儿会上相互爱慕的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表达爱意。而每年的2月14日,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情人节,情人互送巧克力和鲜花,用以表达爱意。这表明( )

A.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民族差异

B.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C.东西方文化无法真正融合

D.文化的相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意图表达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理念――“伦敦2012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所有人的2012。” 由此可见(   )

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C.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

3.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走向世界与各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开设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湖北恩施州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开展一系列“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州所有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些专家认为笼统地提倡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是值得商榷的。专家的观点表明(   )

①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小品形象,执导、主演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走红。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对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华。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2

1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远流长,而人文精神,更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 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荀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一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言必称尧舜”、“行必分尊卑”已成为中华民主的印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享誉世界,让世人称奇。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欧美强劲的经济文化风暴来袭,中国传统文化无一幸免地遭到侵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

2 外来文明之横决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或者说,它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1]。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代表之一,在这场声势浩荡的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面对外来文明的入侵中,显得力不从心。外来文化入侵的优势体现在:

首先,全球化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益至上,以美国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对外强化其国际地位和价值观,不仅仅是经济侵蚀,更多的是文化的侵入,特别是对于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视为主要的战略对手。因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遭到威胁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内倾文化,而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外倾的,西方国家的精神文化更注重外在的表现,将精神文化表现于物质形象上,这样的文化更具体,更具有感染性,更容易传播。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注重内在的修为,精神层面的修炼,这样的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修炼才能有所感悟与提高,很难让人在短时间内有所见长。因此,与高度物质形象化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与推广方面显得十分乏力。

第三,西方国家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强加于中华民族,使我们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甚至丧失了信念。余英时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反智主义”的传统,使人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造成价值观上的迷茫,也造成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停滞。

第四,西方文化是一股趋向无限的权利意识,任何“变动”都能导致不断超越与不断进步 [2]。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静态文化,这种静态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整个系统都能长久保持相对平稳与不变的超稳定性,缺少变革的动力。

全球化引起的这样文化上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多样性的必然,这些文化在矛盾、对立、悖论中发展是合理的,这也符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哲学基本概念。因此,当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面临诸多外来文明之横决,使其发展和传承出现了停滞不前、断裂、甚至有部分消亡的状态也成为必然。

3 自身后继之乏力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时至今日,其发展显得后继乏力,一种文化传承受阻,除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内因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因有中国人强调稳妥的性格、保守的农耕文化、注重传承的家族观念和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这几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中国人的性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成为文化的主体,“天不变,道亦不变”强调了社会的稳定性,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将具有创新精神的“数”排在最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人际,而轻创新、轻科技的价值倾向,就像鲁迅先生在《申报・自由谈》中谈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

林语堂先生评价中国人的德行是“圆熟”,即平和、知足、镇静、忍耐四种品质,这是一种消极的性格,是一种静止的思想,体现的是容忍而少进取和争胜的精神,把“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人生信条。中国人性格保守,传统文化多因袭而少创造,这决定了国人先天缺少探险精神,缺少开拓与浪漫。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采取妥协和自足,而不是及时地革新与发展,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举步维艰是可以预见的。

3.2 农耕文明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64-01

全国各地的实际运行情况暴露出制约新农合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筹资问题,筹资问题已经影响到新农合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各级财政资助及时足额到位、筹资相对规范、筹资标准科学合理的现状下,筹资困难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农合制度设计存在不完善之处

新农合强调“自愿参合”,这是筹资的基本原则,但是片面强调自愿原则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自愿参合”始终是患病风险高、经济相对贫困人群的选择;而且广大农村人群医疗消费水平是不平均的,这样部分农民群众就有可能会作出不参合的选择,要达到一定标准的参合率,宣传动员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筹资管理成本大大增加。现行的筹资工作顺序也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是农民缴纳参合资金,然后根据参合实际人数,各级财政再划拨资助资金。由于首先没有看到国家对新农合的投入,新农合对老百姓缺乏吸引力。

二、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新农合的筹资

在中国农村家庭本位文化占据主流地位,中国农民具有较强的家庭自助意识,互助共济观念比较淡漠,对于新农合存在认知障碍。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相当数量的中国农民缺乏对医疗风险的足够认识,缺乏对健康的长远考虑,导致自愿缴纳参合资金意愿不强。另外,由于新农合开展的时间不长,老百姓对新农合资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存在疑虑,导致群众对新农合不信任也是导致自愿缴纳参合资金意愿不强的重要原因。

筹资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新农合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对新农合的冲击。然而新农合筹资又是整个新农合制度的物质基础和核心内容,要实现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予以解决,就要求我们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寻找制度设计与传统文化理念的有机结合。

目前造成筹资难的首要原因是新农合过于强调“自愿原则”,应逐步实行自愿参合与强制参合相结合的原则,因为每个公民在享有其健康权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缴费义务,这是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强调强制性参加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将低收入人群纳入农村医疗救助的范畴,考虑为这部分人群代缴部分参合费用。

篇6

【Abstract】Our accounting culture is 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nterpenetration of culture makes accounting culture brand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Chinese accounting culture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while accounting culture chan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So, these two elements interact each other. Fundamentally, they both result from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globalization.

【Key words】Accounting cultur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0 引言

早在2013年12月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工作组第六次全体大会就释放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或将实现的信号。实际上,世界各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不曾停止过。学术界也涌现出了大量文章来探讨有关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问题,其中不乏从会计文化角度进行的理论研究,但这类文章大多着眼于会计文化对会计准则的影响,鲜有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看,会计文化是人类在会计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抽象、提炼、升华得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会计准则是权威性会计专业机构制定的规范,是会计活动基本原理的概括,对会计实务处理有指导作用,其本身属于会计制度文化的范畴。那么,会计准则趋向国际化的同时,会计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

狭义的会计文化仅仅指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进程中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的各项活动不可避免的牵涉到社会,它的呈现方式也与人的价值判断相关,会计文化对会计活动的影响不容质疑。而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活动的抽象和概括,它的国际化进程必然不能摆脱会计文化的影响。

本文是从狭义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当代会计文化的转型和会计准则国际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粗浅的分析,重点研究的是会计文化的核心――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会计准则国际化这一背景对会计精神文化转型的影响。

1 中国文化与会计文化

1.1 中国文化的内涵

爱德华・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如下解释:“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文化、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一份子所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域、民族、职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我国历史上,中国文化展现出了它对外来文化的极大开放性与包容性,从“丝绸之路”、“胡服骑射”、“洛阳家家学胡乐”中可见一斑;也有过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短暂阶段,但最终都抵不过历史的潮流,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学派就有过一番关于如何发展中国文化的激烈争辩。然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全是消极的负面效应,思想的碰撞让中国人纠正了错误的文化认知,文化的摩擦也使得中国文化愈发的博大精神。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和“兼收并蓄”。“”使得不同文化和谐相处,而不是互相取代;“兼收并蓄”则是指在不同文化交往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正是中国文化的这种极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后,如千年古树枝繁叶茂,并有藤萝蔓草攀附其上庞杂而高深。

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诠释实难以面面俱到。季羡林先生在《陈寅恪的道德文章》一文中将中国文化分为知和行两个范畴,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二者背后的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这正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显著之处。而按照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区别民族文化特征的研究方法,具体可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大小、对不确定的规避程度、阳刚与阴柔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归纳。

1.2 中国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萌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我国会计文化身上必然会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狭义的会计文化即为会计精神文化,它是指会计人的文化心理、文化素养等。众所周知,文化如水,润物化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根基深厚,它引导着每个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中国传统对会计精神文化上的渗透,体现在会计精神文化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会计人的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均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内在的,由文化本身所决定。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社会结构网较为紧密,社会成员服从集体的约束。在会计组织中也是如此,个人对集体有着精神上的忠诚和义务,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

(2)权力距离大小。中国传统文化里权利距离偏大。在会计组织中,权利层级明显,组织成员服从权威。

(3)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较为排斥。会计组织的成员比较保守,反感冒进。

(4)阳刚与阴柔。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对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的关系的重视和维护。而会计组织中,组织成员重视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文化中“中庸”的思想相吻合。

2 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

2.1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一直都是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文化是体制之母”抑或是“制度决定文化”?从不同的研究层次上得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实际上,二者的关系错综纷杂,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就能概括的了。单方面的持“文化决定论”或是“制度决定论”的观点不免有失偏颇。

“文化”与“制度”这两个名词的范畴很广泛,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不妨对“文化”和“制度”进行简单的概念界定。二者可分别界定为文化观念和正式规则。

在以制度既定为前提下,制度决定文化。正式规则的制定旨在引导人们的行为,正式规则不仅是一种约束性规范,还有对个体的行为有激励的作用。在正式规则既定下,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规则激励的作用,自主选择行为以符合自身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整个群体的文化观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逢新旧制度更替时,文化决定制度。换句话说,文化观念决定了旧的规则如何被改良或,同时又是如何建立起新的规则。正式规则的激励作用不是完全绝对的,每个个体在依据规则做出价值判断时,不一定会选择规则利好的行为。他们做出的规则利好行为或是不利好行为,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是他们在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对规则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受到文化熏陶的价值评价,尤其是否定的评价最终会导致规则的改变。

文化与制度相互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归根结底上而言,不论是文化观念的形成和创新,还是制度的形构与变迁,皆源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3]。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了社会生产实践,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社会生产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同时,社会生产实践又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社会中具体的人与人关系的概括与反映,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社会生产实践发生变化时,制度也会随之变迁。

2.2 会计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1)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是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结果。承前所述,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而这些特质又渗透在会计文化中,它引导着会计人以世界的、全球的眼光来研究会计文化,审视当下的会计制度。当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会计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财政部于2010年4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这表明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面对会计准则如何改革这道问答题时,中国会计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必然是受到了会计文化的影响。

(2)会计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经由一代代人传承下来。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受其本身特性的影响,它的发展必然是缓慢的。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的思想,权力距离较大,对不确定性问题规避性强,造成了中国人对强硬的变革方式的排斥心理。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也乐意选择渐进式的制度改革方式,而不是直接的“以旧换新”。

纵观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不是激进式、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而是走了一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路。始于局部改革,由局部改革的成功慢慢地推进到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探索中逐渐、逐步实现会计制度的变革。这正是受了会计文化的极大影响。

(3)会计文化的独立性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兼顾了中国特色和国际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文化,有些文化绚烂之极却最终淹没在时间流中令人惋惜,而中国文化历经几千年,与外来文化发生过数不清的冲突摩擦,不但没有消磨掉它,反而成就了今日的中国文化,这展现出了中国文化极强的生命力与独立性。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不是被动的简单的接纳融入,任何一种文化到了中国后都会打上中国的烙印。比如胡服传入中原后,因其具有西域民族特色而受到女子的青睐,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的改良,等到了唐代传到长安,装束已经大为不同了。

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会计文化也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独立性的文化。会计人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将国际会计准则移植到中国,而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这正是会计人努力的方向。财政司司长杨敏在巴西第九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讨会上提出,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相比,除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一项差异外,其他方面在实质上均与国际准则一致,存在的只是一些文字、结构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特殊环境所决定的[4]。

2.3 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对会计文化转型的影响

会计文化是在社会实践发展中不断发展的,它在传承、创新,受到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影响会计文化的环境因素之一。在制度既定的情况下,会计制度决定会计文化,那么可以说,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向也会引导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确保了国际交流和使用的顺利与便捷,减低了交易成本,外来文化的冲击力打开了会计人的视野,解放了会计人被束缚住的创造力,从而促进了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和发展。

2.4 经济文化全球化是根本性决定因素

不论是会计文化的转型,还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追根究底是经济文化全球化所决定的。

全球化是受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所推动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也随之提高,主体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也变得高涨,这促使经济活动、文化交流能够不断超越空间障碍、政治制度障碍与文化障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全方位的沟通和融汇[5]。经济文化全球化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配置基础之上的,商品的生产、市场的交易、资金的流通等等都需要包括会计准则等制度层面和会计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配置基础。这促使各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文化的国际趋同。

3 结论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研究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初步探讨了会计文化的核心――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会计准则国际化这一背景对会计精神文化转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国际化趋同的进程上,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相互影响。会计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结果;会计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会计文化的独立性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兼顾了中国特色和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则是会计文化的国际趋同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它引导着会计文化的变化方向。

第二,影响会计文化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文化的全球化。

在建设我国会计文化时,要把握好“国家化”和“国际化”的度,使之既与国际趋同,又有显著的中国特色,适应当前会计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适应时展的内容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在融合中创新。这样,既保证了会计文化的时代性,又不失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劳秦汉,劳川奇.当代会计文化的转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会计文化转型背景探析[J].会计之友,2011(18):7-10.

[2]李红坡.论会计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价值[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3):60.

篇7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19-01

一、中西声乐历史文化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是从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开始出现的。

远古时期,中西声乐艺术在各自图腾意识和文化氛围中就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表现形态。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汉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大融合的时代。对外来音乐艺术的兼容并蓄,促使汉唐时代声乐艺术的空前繁荣。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流派纷呈、长期并存。

西方声乐艺术形式相对单一,但长期在歌坛独领。从古希腊史诗、到中世纪圣咏与合唱艺术,再到歌剧,西方声乐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独唱发展到合唱,再发展到比较高级的独唱的过程。

二、中西声乐审美比较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声乐审美上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崇尚中和之美的中国人在审美心理中多习惯于平和、渐进、渐变的心理趋向,不喜欢新异、突变的普遍心态,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音乐结构思维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对比前提下求统一的特征。中西文化在传统声乐艺术领域的另一突出反映,具体表现为中国以字韵纯正为重、西方则以声音优美为重。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涉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行腔与润色等声乐技巧的方方面面。而字韵纯正正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审美标准的核心。歌唱发音的角度看,它是由汉语的特征决定的。千百年来诗歌同源、文人说乐,追求“声律兼美”,反复强化了字韵在传统声乐艺术审美

西方传统声乐理论系统论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声音的流畅与灵活等声乐艺术表现的诸多方面,而 “声音优美”确是西方声乐艺术审美的首要标准。

三、中西声乐文化内涵

声乐来自于社会生活,也是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自形成之初一直流播展衍至今,与其自身具备的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其具有的社会功能有如下几种:信号功能;信息功能;仪式功能;宗教、道德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这几种功能包涵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之间也有所区别。

华夏先民以农耕为主,思维意识没有明确的主客体之分,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模糊性、直观性的特征。西方文明发端于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在思维判断的方式上,理性推理超过感性经验。现代观念上的西方音乐,主要是指脱胎于基督教文明的艺术音乐。西方艺术声乐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满足宗教仪式和宣传基督教义的需要。由于教会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教会成了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创作、演唱的中心,从而使西方的声乐较早地具备了鲜明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特征,也由此保证了西方声乐作品的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

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声乐作品上。中国声乐作品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紧密。中国语言的声调较为丰富,音调依附于语调。西方的语言是多音节的拼音文字,声调变化相对简单,而音节节奏和重音变化丰富。中国旋律多围绕音韵(平仄)进行,节奏的装饰性较强,总体呈现出非均分性、非定量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西方语言较少声调的变化,歌词多讲究节奏韵律的抑扬。相对于语调而言,语义对语言节奏的依附性更大。我国汉族的音调主要采用没有半音进行的五声音阶,因此歌曲缺少功能性的倾向进行。在西方音乐中,无论是教会调式还是大小调体系,每个音的稳定性不同,其他各音都具有对主音的倾向性。这种不稳定性不仅造成音和音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加强了歌曲旋律进行的动力感。

四、结语

篇8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④正确。同时,甲的观点有合理性,但①“根源”表述错误;乙认为浪费时间,明显对书法教育认识不足,②分析正确;③观点太绝对,不选。答案选D。

2.(2013・福建文综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解析: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A正确。中国式过年与科技发展、民族和睦没有直接联系,B、D不选。C错在“文化之大全”上。

3.(2013・北京文综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 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 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解析:题干强调绘画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有创新精神,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C正确。A强调文化的独特性,B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D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所以A、B、D与题干指向无关。

4.[2013・江苏政治卷・34(1)]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从乡村入手,把乡村与乡村中蕴涵的文化联系起来,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2013・安徽文综卷・38(3)]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解析: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紧紧抓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关键句,指向文化生活中的社会实践、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主要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考点精讲】

一、继承与发展――辩证继承文化与促进文化发展

1.内涵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3.特点

(1)继承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2)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5.正确态度

(1)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7.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二、文化创新――不竭源泉动力与基本途径方向

1.源泉动力

(1)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3.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主体。

4.创新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创新途径

【应试策略】

掌握本专题内容,首先,明确一个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理解三大措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处理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创新与继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其次,要特别关注重大文化活动、文化实践以及各地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着眼于“大立意,小切口”的思维方式,重点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

【创新演练】

1.目前,中国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正在筹划赴法国、德国的巡演计划,要让传统的昆曲艺术“姹紫嫣红开遍”。此举

①有利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 ②是吸收外来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 ③是中外文化实现完全融合的契机 ④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2.2013年5月9日,台湾竞争力论坛了第二季“台湾民众国族认同”调查结果,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

A.特有继承性

B.社会历史性

C.相对稳定性D.鲜明民族性

3.“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鼓响则城门关闭,宵禁人息”,2013年4月1日起,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恢复每日“晨钟暮鼓”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该仪式意在说明

A.新的传媒不能完全代替旧传媒

B.传统文化更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C.儒家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精华

D.文化发展的前提是文化的继承

4.扬州在古城保护中,“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

D.文化创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下列选项能够为漫画所反映的文化道理提供有力佐证的是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充足条件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3D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推动了3D电影的飞速发展;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3D技术带来的变化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D.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7.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④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一书中指出: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同样,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随着经济崛起,中国感觉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文化"走出去",中国其他方面的“走出去”已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企业“走出去”往往被视为是对外在世界的威胁等。所以,这些年中国在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国外,包括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媒体走出去”项目等。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快改革开放对促进文化发展的意义。

(2)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1.C 我们应该吸收的是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②说法错误。③错在“完全融合”。

2.D 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的民众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3.D 该仪式“人们将在钟鼓声中感受古老的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所以,A项不合题意;B项错在“更能”;C项错误,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4.C A、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扬州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以,D项排除。

5.C 读漫画中的文字可知,漫画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体现不出。

6.D “3D电影在带给人们视觉震撼的同时,相关的3D设备也成了影院新的卖点,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

篇9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与其他要素相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篇10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44-01

一、关于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明确一下概念的界定,“中”指的是中国,“西”指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

《中华文化史》对文化的解释为: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而设计就是把自然“人化”的过程,但设计又不是全部文化,它与其他文化要素相互影响,设计文化就是通过设计的现象来剖析与其相关的文化生态,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设计的本质。

“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变量。山脉、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因此,设计文化必须适应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设计文化,所以各国各民族的设计文化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交流及各自特点

古代历史上的广泛文化交流和近代的殖民扩张使得西方国家在设计文化上具有多元杂糅的基因以及广为吸纳的个性。

以古希腊为典型的海洋文化,希腊文化从地中海吸收西亚、北非的传统文化,也通过地中海把希腊文化向东西方传播,形成希腊文化多中心和向外扩展的特征。崎岖的山脉、天然的港湾和海岛使得古希腊人着眼于海洋与寻求出路。这种海洋文化滋生出的是开放型社会的设计,所谓开放型社会就是指自身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局限,但对外贸易和交往却十分便利,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因此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设计文化具有多元杂糅的基因。例如,米诺斯王宫的建筑和壁画人物的“正面律”,与埃及艺术有关系。迈锡尼“蜂巢式”陵墓建筑也有对埃及人技术的模仿。古罗马爱特鲁里亚拱券建筑也是从西亚人那里学来的,成为罗马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而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于欧洲文明的交流、传播以及不同文明的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在罗马帝国向四面扩张的同时,“把希腊的思想和风格带到地中海世界的西半部。而罗马向莱茵河和多瑙河的北进,又将地中海的城市文化带入到仍处于铁器时代的地区”,所以,罗马被称为“沟通东西方伟大历史桥梁的建筑者”。

中国则为大陆文化,这种文化趋向于内敛和保守。其所对应的是封闭型社会的设计,即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社会,因缺乏促进变革的刺激因素,社会发展相对迟缓,设计的进步也受到局限,其设计文化的独创性也较为有限,文化传统也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与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相关的设计不会轻易改变,但作为封闭型社会代表的古代中国,其设计文化又具有善于吸收融合的个性,这是因为在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外来文化的进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最终只能被吸入融合到本地文化中,设计也是如此。西域传来的许多新鲜事物一度使隋唐的社会风貌发生变化,诸如胡服、胡食、胡舞、胡式器皿等等。经过一段对西域文化的模仿后,许多外来因素渐渐被吸收到中华文化中,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佛教为例,佛像从高鼻大眼的“犍陀罗式”演化为中国人的样子;中国佛塔则是汉代的望楼和“@堵坡”的融合。

从近代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巨大的冲击,而现代化的社会进程又必然要削弱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转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但是传统文化的削弱并不等于消亡,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更不会因为现代化而退出历史舞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现代生活并存、发扬,在变化中保持本体特征,随着民俗活动升温而重现新貌,同时,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