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1:50: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当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
第一,由原来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专业,在精英教育背景下,曾经受到广大师生的追捧,有着辉煌的历史。以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学校、文化、新闻传播和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条件优越,社会地位受人尊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迅猛扩招,由此中国高等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各个专业开始全面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类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汉语言文字专业。汉语言文字专业在高校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压力,这使得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须的选择。
第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陈旧,不能有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基础依靠于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自身存在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落伍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形成了强烈的甚至是固执的学科意识,固守原有的专业思想。缺乏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清晰判断和认识。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也在不断分流出新的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同时,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也越来越多,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学科融通更加频繁。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设置了文秘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原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的学科的不断出现。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巨大而困难的转型。这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第四,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特点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性的经济形态,而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是难以被承认的,轻视、忽视人文类人才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更多的青睐于自然科学类人才,使得汉语言专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环境,面临生存的危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认真的进行反思,使这以悠久的专业重新焕发生机。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重新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只有正确的定位,才有正确的实施方案可寻。
第一,既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又超越其局限。汉语言文学专业担负着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文修养的重任。大学教育应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席之地,因为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道,注重学生精神成人的培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必不可少,培养人的修养更为重要。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优美、高尚、博大,感染整个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同时,从社会各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也应该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超越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局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构建以人文为基础、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比较优势,创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二,既要尊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本质属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培养市场用得上的人才。同时,我们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科学性,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而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性抛掷脑后,其主要专业能力还是汉语言专业的能力,要进行调整的也只是剔除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通过科学论证,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时代特色。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性愈来愈多,复合型人才开始取代单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既要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又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教育前瞻性,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紧跟时代要求,而且还能引领市场方向,而不被社会淘汰出局。
第四,各类高等院校应该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模式,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同类型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可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拓展办学空间。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较强,对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应主要将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对于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应基本定位在理论加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既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地方性高校应以基本专业能力为中心,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第一,制订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是直接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其特点是围绕学生学习专业学术理论为中心,强调学术性、系统性。当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与此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加强实际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专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写作、评论、鉴赏等掌握运用能力。其中,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素质。当然,不能将书面写作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还应包括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单纯指口头表达流畅,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既能凸现说话人的人格魅力,又能切中要害,深入事物的实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第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学生的自身素质问题,而是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问题。高校应该对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进行改革,鼓励教师学习新知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尽快实现现有教师的知识转型和知识更新。对于新进教师应该放宽专业限制,鼓励各类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以此焕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活力,提高团队合作、团队科研、团队教学等能力。
第三,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创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一个关键。因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决不能忽视,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堂创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通过在本专业内部设立各种科研项目,鼓励教师通过项目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创新。同时,可以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教学研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突出者可以进行各种奖励,还可在职称评定中提供一定的优待和支持。
第四,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各个学期开设一些相应的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促使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架起学生了解社会,学生了解市场的桥梁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第五,建设导师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相比其他学科专业学生更需要有人不断引导,延伸学习范围,开拓研究视野。通过导师制度,将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常态化、动态化。这样既可以减少教辅人员的工作负担,又可增强学生与导师的感情交流,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指导作用,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当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既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作弊,教师漏题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应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应考试约束而放不开手脚,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2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下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文学正处在一种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同时,在文学领域里也呈现出休闲娱乐的多元化趋势。这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较大冲击,使得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有些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的束缚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有些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武昌理工学院的“特色”班培养模式和上海大学的创意写作中心两种汉语言文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武昌理工学院“特色班”培养模式
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培养模式的建构围绕着培养文学创作人才服务,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解读,尽可能培养出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创作人才。基于这一点,武昌理工学院从招生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用多元实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既注重了专业基础,又强化了创作实践,打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一套新型的教学实践体系。
(一)实行“优招优培”淘汰选拔制
一般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传统招生是面向报了该专业而又达到了录取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然后统一安排进行已经计划好的常规培养模式。这种招生培养制度具有完整培养程序,有一定的经验底蕴,能够保证一定的成材率,但是没有较为明确的方向。因为文学创作要求的是创作能力,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具有文学创作的才能。但是武昌理工学院实行的优招优培淘汰制却有效地改善了这一些缺陷,创新地以适应当前社会文学创作环境写作为要求,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它首先是面向全国招收“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征集选拔,一年后实行淘汰制,不适应特色班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回原专业或其他专业就读。而一年的时间足以将具有写作天赋和写作能力的人才筛选出来,然后可以集中资源、提供平台去培养那些热爱写作并且有能力去写作的人,而对于被筛选出来的学生,也给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个人的成才。
(二)多种创新性培养方式相结合
1、本科阶段实行“一对一”导师制
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是某一个老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是“一对多”的灌输式教学,是根据班级的整体水平来制定培养的方式和内容,这样虽然能够保证较低的教育成本,却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水平,难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而“一对一”导师制对此有了许多改进。首先它拉近了导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加强了导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它也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有目的、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再次,“一对一导师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挖掘自己的能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2、“工作室模式”
传统的作家一般都是个人创作,而个人创作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个自觉的作家来说,它能够创作出来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品。但也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创作周期比较长,并且只有知名作家的作品才有比较好市场效应。而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要独立创作一部作品是比较困难的,更无论说创作出一部优秀的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作品。“工作室模式”就是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它原本一般是艺术专业团队集体创作的模式,而现在已经演变到了文学创作领域,是继个体文学创作之后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模式的实践性非常高,它将志趣相投的文学爱好者聚拢在一起,与各种文化公司建立联系,通过承接出版社选题、自拟选题、签约文学网站连载作品等途径,提供土壤和平台,让学生熟悉市场运作,将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
(三)科学评价机制
传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既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作弊,教师漏题现象较为普遍。武昌理工学院转变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以学生为中心,摆脱旧的文本记忆考核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到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来,做到从实际成果出发,科学认定其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应考试约束而放不开手脚,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创新性、实用性人才。
二、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的培养模式
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是致力于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并将之与创意写作教学、创意产业实践结合的单位,也是对中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培养机制改革一种突破。该中心致力于欧美现代创意写作学科的整体引进和中国传统写作学的现代化改造,也建立了一套完备中文创意写作教学系统,努力建构现代创意产业视野,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专业创作人才及具有原创写作能力的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才。
(一)培养目标创新:以培养创意写作人才为目的
传统中国大学的汉语言文学系以培养文学研究人才为主,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不甚重视,以为培养作家是作协的事情,忽视甚至轻视创作型人才的培养,这种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学生在日益专业化的市场下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事实上,文化产业市场呼吁培养新型复合型文学与创意写作人才,因此,在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大趋势下,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从而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写作人才。上海大学成立的创意写作中心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它以培养新型创意写作人才为目的,借鉴了美国的创意写作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写作训练系统,进行有效引进、探讨以及中国化转换。构建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手段创新:更新教学理论,改革教学手段
上海大学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强调培养作家是难的,作家需要天赋,但是新型复合型文学创意写作人才是可以培养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创意概念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训练从而提高人的创意才能,
1、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本科层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发现学生的创意与创造天赋和能力。根据学生的天赋倾向、个性,利用创意写作的课程弹性,为他们设置且身体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生层次则是着重于对创意写作的研究,开始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论学习,改变原本的知识性教学课程,重点突出写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教材建设
上海大学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国内却没有相应的现成教材。事实上,他们认为理想的创意写作课程根本就不需要教材,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秉承同一个理念,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创意与创作平台上,参与各种各样的思维写作训练,作品研讨等等。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难以实现,于是在教材方面选择了翻译引进与自己研发两条路。购买了不少的海外教材,翻译和研讨了哥伦比亚学院的全套教材。同时在多位教授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完成了两部原创教材,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意人才。
3、教学方法和改革
创意写作学科组已完成传统写作知识性教学法向现代创意写作教育教学方法转变,包括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两个路向。在课堂教学中,创意思维训练与文类写作训练、过程教学法、工坊制写作已经成为基本教学方法与内容,也逐渐成为上海大学创意写作课程特色。而社会实践也分为课外实践和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主要由教授带领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课内实践主要由几位老师分别带领自己的小组进行写作实践。
(三)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这几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据调查,中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达17%。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文化产业人才,而新型写作人才和创意人才更多是迎合了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特性。上海大学将文化产业市场与写作学习相结合,建立起“文学与创意写作”实体。譬如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澳洲拉筹伯大学等形成了稳定的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关系;与上海作协、新疆作协实现战略合作,为上海作协举办的新疆专业作家培训班提供课程设计及全部教育教学服务等,实现了外向拓展及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专业写作机构的认可,为培养创意人才提供能力发挥的平台。中心培养的人才在上海、北京等地诸多杂志、报纸、出版社担纲领衔,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活跃新军。
三、小结
当前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临的是招生困难、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与当前社会不相适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旧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和突破。武昌理工学院和上海大学为我们提供两种比较优秀的样本,他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都是立足于专业本身又超越其局限,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又具有前瞻性,同时也都尊重市场导向,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武昌理工学院和上海大学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于当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对我国高校现行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开拓与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成果化、素质化、科学化提供了参考事例。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g476
参考文献:
[1]范文琼.从“行不言之教”浅析开发内化教学法.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殷颖.美国的作家班.作家杂志,2005年10期.
[3]李凤梅、白皓然.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制比较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第07期.
[4]葛红兵、许道军.中国创意写作学学科建构论纲.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6期.
[5]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北京:中信出版社.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面对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实用型和复合型需求,仍然有不少高校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重理论和专业知识,轻实践和综合知识,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新需求,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的存在。例如,有些学校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理论上,使有关理论知识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等课程中重复出现,而学生感兴趣、社会需求性强的编辑技能、文秘写作、公关实战等等技能性和实践性知识存在设置缺口,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社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缺乏实用性等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学生的某些实用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学不致用”的尴尬局面。
2.2 培养理念存在偏差
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以培养作家创造文学作品为自己的培养理念和教学理想,而学校也将此作为教学考核的工具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事实上,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脱离了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这种培养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内容多是空洞无物、风花雪月,很难找到与当今社会的契合点,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3 教学模式落后
就实际教学模式来看,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沿袭了高中时代的教学模式,多以“满堂灌”为主,对其他新的教学模式鲜见尝试。虽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硬搬硬挪,在课件制作上存在投机心理,投入的精力明显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文学失去了其原有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对这一专业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原本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应用性的一套科学在这样的模式下成了学生眼中的负担和任务,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社会需求下,中文系专业应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善的文科知识结构、全面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理论、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级现代人才,使学生既能够胜任管理、领导、研究性工作,也可以从事出版编辑创作文秘策划教师等技能性工作。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高校必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工作原则,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应用型综合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3. 1合理设置课程
合理设置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校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大胆对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
3.1.1 对传统的基础性课程进行整合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开设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十多门专业课程,而各门课程基本都存在知识重复现象,而因此带来的教师重复讲授、学生重复学习问题会带来的时间、精力或其他方面的耗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精简,将有效避免这种耗费。例如,可以把不同课程相同知识点如文学概论和文学史课程中均出现过的“文学思潮”整合在一块进行集中讲授;在专业课程上增添一些如《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一些国外的专业相关理论课程。这些丰富的理论积淀,汉语言文学专业将走出只局限于本国文学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3.1.2 将应用性课程引入教学规划。
应用性课程的引入可以有效缓解大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不符问题,能够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更多实用性的技能,提高自身的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高校可以尝试按照学科类型将学科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系列,然后按系列进行增设。例如可增设以提高学生适应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的能力为目的的写作、文秘办公礼仪系列;以增强学生适应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文案策划、广告、应用文写作系列,以提高学生编辑能力为目的的报纸编辑、图书编辑系列等等。如此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才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熟悉写作、制作、编辑、策划和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岗位极为需求的综合性技能,从而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与其他专业人才不同的核心竞争力。[3]。
3.1.3 丰富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科技艺术、政治经济、外语、教育、哲学、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高校应积极将这类课程纳入选修范围,使多种学科的知识实现交叉融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人文素养水平得到最大地提升。另外,还应对补充开设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将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实践课程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拥有更为广泛、综合、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不至于因为理论知识单薄、片面、零散而被社会淘汰或不得已另择他路。
3.2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3.2.1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校方应积极为汉语言专业学生建立起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寻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并为其牵线搭桥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在实际的岗位上锻炼自己的写作、制作、编辑、策划、设计技能,使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接轨,使学生按照岗位需求不断打磨自己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计算机水平、办事水平、人事处理等相关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所缺少的,提升自己较差的,改变实际岗位所不能接受的缺点,总之应按着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自己进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以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各种需求。
3.2.2 校方应积极建立实习基地。
学生的实习实践是教学实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应用性、综合性人才的必经途径。高校应从学校和该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出发,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实习基地,并和实习单位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完善、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有序地开展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使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长期零距离接触。在用人单位对其考察和了解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长和特色更容易凸显出来。对高校而言,通过学生实践结果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能够掌握社会对该类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为高校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宝贵经验和科学参考[4]。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文学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指导的能力,解决学生实践方面遇到的问题。完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有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丰富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理论积淀,较强的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便符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要求。这类教师不仅仅指教师和技师形成“1+1”的态势,而是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有机融合。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这类教师较少。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锻造出高水平的“双师”队伍从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为复合型、综合型、实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3.4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人文社科性很强的学科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它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同时它还承担着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任,有着丰富的中外优秀文化经验和遗产,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国家、民族、自身以及他人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不像医学、建筑、会计等专业有一个准确的职业定位,它的经济效益无法直接定量,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压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己专业的实用性迫在眉睫。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对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所以也比较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注重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另外,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就业创造条件。《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上公布汉语言文学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教师、编辑、文案、文秘等职业,但实际上,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有许多在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教育科研、公司企业等单位,还有一部分在律师、房地产、金融银行等方面工作,这充分说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很强,因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者,要在提高本专业应用性方面为学生多加考虑。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就要求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不受专业的限制,强化学生对某个方面专业的理解认识,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新闻、文秘等专业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就可以着重针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2.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增减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提高其专业的实用性,根据社会发展及时增减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简课文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目前学科发展的现状来设计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不断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择方式,进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渠道,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时学习和引进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先进的理论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
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它的就业方向离不开“读、写、说”三个方面,由此可见,教师在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一些招聘过程中的常见情境,通过自我介绍、面试问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因为口才并不是简单的能说会道,他是一个学生“德、才、学、识”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完善,只有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才可以学以致用,对学生走向社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5.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要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由于各国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上的头等大事,这就对于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其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性最强的文科专业。
随着社会市场的需求,目前高等教育所需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应该是把专业人才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极具特色的专业学科,它是秉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汉语言学文化的宗旨办学的。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均有开设这一门课程,曾经这一门学科也是学生最热衷的专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的学科教育逐渐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逐渐与社会脱节,以至于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所以逐渐的学生不愿意报考这一学科,也慢慢地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变成了“冷门”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将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教给学生外,还应该把学生打造成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问题,还都有所欠缺。因此,探究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认为是无趣的学科之一。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它的教学理念是要发扬中华的传统汉语文化,所以此门课程的专业色彩会相对浓厚。因此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本门专业相关的行业,他们会觉得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行业都是比较枯燥无趣的。当然,某些想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深造的学生除外。因此,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直接涉及。因此大部分学生们一直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无趣的学科。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不够重视。虽然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汉语言文学这一门学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够做到很好的传授知识。因为在教学实践上,大部分老师都会选择“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因为缺乏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因此导致不能改变现状,还是以传统方法教学。无法创新,忽视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因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不够重视。
(三)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都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都只会照书宣教,只是注重于对学生的基本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到了理论上的表面知识,因此学生在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就会相对薄弱。许多教师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加难以得到提高。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的解决方案
(一)打破学生的认识误区。学生们会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无趣的学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语言为学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因此,要想改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误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开学生的视野。在课上应该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烦闷。虽然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都是年纪相对较大的讲师或教授,他们在教授过程中早已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传统,以至于学生会认为老师的上课内容枯燥,教学过程烦闷。所以就会更加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老师们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内容并改变教学模式。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相对比较独特的学科,它的独特特性在专业性质强且学科的兼容性小。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涉及面也相对比较少。这样看来,学科的局限性就相当比较大,所以调整课程内容是有必要的。教师们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教学模式,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可以适当的弱化专业学习,加强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这一方面的培养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学科实践,以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调整课程的内容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改变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主观能动性,加强在实际应用上的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学生打造成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制定完善的测评方案。对于我国的教育模式,最好的检测模式就是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愿意去深入学习一门学科。尤其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门专业性质强的学科,若是没有一套完善的测评方案是很难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制定测评方案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就要严格教学,严格考核,并进行实际应用技能培训。所以,除了必要的常规考试和考查外,可以相应地增加专业技能考核和教学实践考核。严密的考核程序和考试内容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也是加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为了更好的发展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符的行业,就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了得并有一定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在当今时代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在推动各国之间的不断交流,而语言在各国的应用和发展也就越发重要。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不断增强,而作为一个大国,想要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不能像以往一样自大封闭,而是更主动的接触学习外部的东西。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外语的传播和发展,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张,中国更快向外发展的要求也就导致了近些年出现的“外语狂潮”,国内人民对于外语的推崇甚至超过了母语—汉语。虽然我们对于外语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母语的冷落甚至遗忘却是不可忽视的,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母语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意识,其中各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的逐步推进是最为明显的变化,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那么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对自己进行培养,去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适合新时展的高质量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呢?本文就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做出了一些简要的概述。 《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疑惑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也就担负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汉语言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而中国国力也越来越强,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在此种大环境之下,国际上出现了“汉语热”,正巧和国内的“外语狂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他们是未来的语文教师,应该在大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品质,但是也不能局限于象牙塔之中,更应该做到的是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去到实际中了解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现状,以便更好的开始自己的工作,融入社会。具体来讲就是要从自身所处的实际作为切入点,调查社会现状,并根据社会现状对自己的社会就业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为树立学生和身边人对汉语言的重视意识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以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的潜在的积极作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社会现状
一般来说,社会民众对于汉语言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语言能力有高低之分。普遍来讲大家对于汉语言的认知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认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就是单纯的对于简单口语的掌握和对浅近文字的学习,但是对于更为高深的汉语言知识却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正因为社会民众对于汉语言理解的太过片面化,所以对于汉语言的认知也就不够深刻,也就导致了对于汉语言的使用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后果。很多人对于汉语言的应用存在不标准的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字词的读音不够准确,用词用字存在错别字现象,习惯性使用不符合汉语言规范的网络用语,借用成语谐音改造成语等现象。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观念相较于之前也发生了改变,一味的注重汉语言表面的华丽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最原始最基本的知识的传授,变得过于功利化,以致于掩盖了汉语言文学内部最根本的魅力和影响力。另外,在现代社会,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张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崛起,而西方的一些思想也就随之涌进中国国门,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这也使得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得以壮大。而以上这些情况使得外国人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热情远远超过了国内的民众,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在国内的纵深发展,也使得国人不能更好的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
三、培养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进
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更作为中华儿女,其身上的重大使命就是就是要弘扬、发展汉语言文学。而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需求量很大,面对这种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一定要抓住机会,在大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寒暑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推进汉语言文学的前进和发展。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一定要以本专业知识为根本,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细的一部分人,他们的研究内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逐渐形成发展的语言文化。这部分人不仅要比一般人学的更为精深,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的了解关注、研究这些新变化,更要不断吸收和本专业相关的新的研究发展成果,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而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对于上述的要求不仅要做到,还要努力做得更好,因为除了上述要求,师范生更是肩负着教育新一代的使命,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更应该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自身陈腐的落后的教学理念,融入新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如果想要真正发挥出自己所学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也就必须要求师范生真正热爱自己的所学,要有更为真挚的情感,去学习汉语言文学,丰富自身所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实践和工作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所学,传授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要从平时就注重自己的所学,不仅要学的多,更要学的精准,在对于汉语言的日常应用中,一定要注重准确性,对于发音、用字、用词一定要十分严谨细致,尤其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更要注意做好一个良好的示范,以自身的行为对身边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带动周围的人转变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观念,逐渐推动并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前进和发展。对于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去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应该把握住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于汉语言文学更高的热爱程度,为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二,要创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育和工作观念。当今时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新式的快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因此,汉语言文学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另外,汉语言文学自身所有的一般固定性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自身更新速度是极为缓慢的,这是十分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自身发展的。如果汉语言文学的一些自身特点不能跟随时代潮流进行创新和发展,那将会使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被掩盖,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所以对于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想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一个铺垫,那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时,不仅要积极的进行学习跟上老师的思路,更要学会有意识的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个创新性的研究和应用,在有把握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使得知识更加融合贯通,以达到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能力的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不管在毕业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要记得自己的使命。作为一个学习汉语言的学生,面临就业,要记得自己的身份,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要学会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散播汉语言的知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弘扬中华传统的语言文化,并用它去感染身边的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而对于希望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师范生来说,就更要以一个高水平来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身的所作所为。这类人应该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改变自身老旧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学会引导学生,给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和兴趣,使得学生们真正热爱这一门艺术和学问,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与积极影响,使他们自觉的按照汉语言的规范去应用汉语言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带动身边更多人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和重视,逐渐改变目前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错误认识和应用,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更为规范,发挥出更大的魅力,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在于在读的汉语言文学的师范生。肩负着如此光荣和伟大的使命,更应该从现在开始,立足于实际情况,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学习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水平。第三,引导自身适应社会要求,逐步培养就业实践能力。我们学习任何一个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都是为了走入社会,进行工作,但是我们进入社会一定就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就一定要学好汉语言。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更是实现好发展好汉语言文学育人引导作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读的师范生想要更好的融入社会,走上更好的工作岗位,就一定要有意识的在大学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就业实践能力,既要积极的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摸透研究清楚当今时代所需的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实际和具体要求,剖析明白当今时代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重点与目标,在就读期间就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按照时代大环境和发展趋势与条件来有意识的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以便于将自己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进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以后的工作中也不可以随波逐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牢记初心,坚持住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那份出自于本心的热爱和执着,自内而外的去表达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多的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化。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如何应用自己的所学,也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一定要做好所学和实际的结合,柔和地将知识和生活进行揉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在适应社会之后,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将汉语言的精髓更多的表现展示出来,进一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发展和弘扬,展示汉语言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学习汉语言文学,重视和喜爱汉语言文学。
结束语:
经过我们上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当前社会的发展的实际使得汉语言文学所处的现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汉语言文学所应该发挥出的引导教育的作用也被大打折扣,实在是十分遗憾,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遗憾延续下去,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这种遗憾转变成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起到的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继承传统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创新、传播和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巨大而重要的历史作用。面对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来推动当今时局的变化,不负人民和祖国的期望,将汉语言文化重新发展壮大。对此,笔者的观点就是师范生应该首先做好在校期间的工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准,在课余时间多进行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就业能力,以便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后也更应该多考虑如何做到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能,进一步以自己的努力为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传统专业,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潜移默化,高校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对当今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和市场需求,其应用性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
一、明确改革方向与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在中国高校办学历史中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也相应地积淀了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专业开设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中,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的有关课程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改变,仍然是高校教学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也是传统专业中富含底蕴较深的一个学科。但随着近些年高校教育不断的进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态化的状况,尤其是对社会适应能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处于急需的背景下。对于一个传统专业来说,面临着改革必然有它的必要性,但改革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是单纯地认为是删减或增设一些课程和内容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一项工作,专业的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涉及的方面较多,包括思想理念、教学方法、体系等多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改变和完善。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改革不是局限性的考虑单方面,也不是简单地进行课程的改变,而是需要从认识的角度出发,确立改革方向和目标,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
二、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学科知识论是传统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其隐含着一定的假设意义,那就是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是对知识运用的最佳表现,所以,知识的传授需要在实践中先行一步,只有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先行做好,实践才能有所进展。进一步说,实践课就是理论课的演绎过程,导致理论学习时间占据较多,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往往表现出“懂”但不会“做”的这样一种现象,也就成了空有成绩而无实践能力的群体。更确切地说,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指导思想是以“学”为主要,“做”为附庸,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而没有意识到“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教学观念的更新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中重要的一步。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应用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最容易出的一个现状就是将专业的应用性等价于技能的培养,过多的将学生向专业技能技术进行培养、锻炼,而对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现出削减或忽视的现状。专业的应用性并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显其应用性与时代性,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设一些课程,同时也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开设具有地方性的课程,例如根据地域性文化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沿海地区可以开设《海洋文学》课程等。
(二)打造强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也是专业进行有效改革的关键。对于当前处于新形势教学背景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从目前教师学位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及教授、副教授职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缺乏与授课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新时期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不是很了解,不能给予学生一些社会实践经验的讲解,实践案例过于陈旧或重复性大。因此,培养具有强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的师资队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打造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进行,让教师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积极、主动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其次,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应用性能力,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让教师先到学生将来会就业的行业或者岗位进行培训、学习。
三、结语
总言之,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需要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更新教学理念,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打造强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的师资队伍,才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来更光明的未来,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好,科技研发、教育事业等随着信息化的进步,更多的国际友人开始被我们的中国文化深深吸引,尤其是对中国语言的吸引。在这种环境下,中文成为了现代国际交流的方式之一,随之开始在国内也开始被发展起来。中文开始被教育部列入到教学课程中来。我国教育部将中文系设立为多个专业,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学校只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只按照两种科型来培养学术型人才,第一种为科研型;第二种为教学科研型。因此,在进行课程的拟定时,也是根据教学模式进行制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随之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因此,站在教学的角度来看,决定该学科是否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是否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第二个是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两个因素是评定该学科的应用性的主要标准。
一、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一)精神与文化文明的象征
汉语言文学的改革是和我国社会特定的改革紧密关联在一起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导致汉语言文学也随之出现了改变。汉语言文学将单独个体的命运逐渐融合到集体的命运中,它在人们的身体中起着唤醒人体全部的生长力量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力量,才促使着人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发展的重要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将我国的历史文化表达出来的表现方式。它积累我国整个民族发展的各种信息,其中包括我国各个民族的精神体系、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构造、我国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等等。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我国各个民族的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文明的象征。它记录着我国从各个时期的喜怒哀乐。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是我国各个民族精神和文化文明的象征,它不仅完美展示了我国人民和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对命运的接纳和满足,以及表达了我国人民的安土重迁和辛勤朴素之情。
(二)与思维密切联系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不仅是思维本身的要素,也是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汉语言文学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的表现方式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抽象思维;第二方面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概念表达方式;第二种是判断表达方式;第三种是推理表达方式。形象思维要有两种种表达方式,第一种为想象表达方式;第二种为联想表达方式。因此,在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授课的过程中,有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采用形象思维,例如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叙述文的阅读、写作等。而在进行说明文的阅读、议论文的阅读、写作时,一般采用的是抽象思维。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与现实需求的意义来看,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时非常有必要的。
1.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在现在的教学管理中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进行提升。由于在现在的社会发展环境的带动下,各个企业需要一些具备综合素能的专业人才,那么要符合现在企业的要求,就需要具备两种能力,第一种为具有超强的语言分析能力;第二种是具备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是迎合现在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的关键。
2.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学,那么要想迎合现在的素质教学的要求,首先就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根据现在我们国家推行的素质教学来说,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而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主要目的就是将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的观念逐渐演变成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而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因此,通过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3.根据现在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是现在的教育发展趋势体现所在。根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充分专研,汉语言文学是现在的教育发展趋势主要专研对象,因此,通过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不仅可以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满足现在的教育发展趋势的需求。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脚步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制约的我国教学的今后发展。因此,为了迎合现在的教学需求,就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给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时,为了迎合现在的教学需求,不仅需要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技,授人以果不如授人以苗”一个道理。只有教师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遇到任何问题时,才不会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二)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增减课程胧化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因此,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就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增减课程胧化课程结构。在对课程胧化课程结构进行增减时,需要根据现在教学发展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制定,进而将学生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构造有了新的认识。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专业的学习是学生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且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整个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和好的时应到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教学事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爱明,宗瑞.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 大众文艺,2011,08:234-235.
改革探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传统专业,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潜移默化,高校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对当今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和市场需求,其应用性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
一、明确改革方向与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在中国高校办学历史中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也相应地积淀了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专业开设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中,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的有关课程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改变,仍然是高校教学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也是传统专业中富含底蕴较深的一个学科。但随着近些年高校教育不断的进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态化的状况,尤其是对社会适应能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处于急需的背景下。对于一个传统专业来说,面临着改革必然有它的必要性,但改革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是单纯地认为是删减或增设一些课程和内容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一项工作,专业的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涉及的方面较多,包括思想理念、教学方法、体系等多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改变和完善。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改革不是局限性的考虑单方面,也不是简单地进行课程的改变,而是需要从认识的角度出发,确立改革方向和目标,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
二、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学科知识论是传统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其隐含着一定的假设意义,那就是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是对知识运用的最佳表现,所以,知识的传授需要在实践中先行一步,只有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先行做好,实践才能有所进展。进一步说,实践课就是理论课的演绎过程,导致理论学习时间占据较多,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往往表现出“懂”但不会“做”的这样一种现象,也就成了空有成绩而无实践能力的群体。更确切地说,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指导思想是以“学”为主要,“做”为附庸,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而没有意识到“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教学观念的更新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中重要的一步。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应用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最容易出的一个现状就是将专业的应用性等价于技能的培养,过多的将学生向专业技能技术进行培养、锻炼,而对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现出削减或忽视的现状。专业的应用性并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显其应用性与时代性,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设一些课程,同时也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开设具有地方性的课程,例如根据地域性文化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沿海地区可以开设《海洋文学》课程等。
(二)打造强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也是专业进行有效改革的关键。对于当前处于新形势教学背景下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从目前教师学位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及教授、副教授职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缺乏与授课课程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对新时期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不是很了解,不能给予学生一些社会实践经验的讲解,实践案例过于陈旧或重复性大。因此,培养具有强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的师资队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打造强大的师资队伍,可以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进行,让教师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积极、主动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其次,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应用性能力,积累教师的实践经验。让教师先到学生将来会就业的行业或者岗位进行培训、学习。
三、结语
总言之,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需要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更新教学理念,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打造强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革的师资队伍,才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来更光明的未来,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承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解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5~7.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