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4 14:43: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的总目标,按照“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战略和“335”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登高望远,主攻五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就沁水县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方面内容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沁水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民增收幅度居晋城市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全市第一,并且取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九名的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象农牧、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电明秀瓦斯发电等一大批非煤项目的上马,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那么如何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再上新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一,沁水县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大力依靠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在沿河、沿路地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沿山、沿沟地带发展经济林及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新兴工业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沁水县是煤炭资源大县,随着煤炭、煤层气等资源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装备的市场空间将更大,要多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投资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第三,三产服务要以资源型专业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以配套服务设施蔬菜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同时建立大型仓促中心,农贸市场,形成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相协调,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山西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镇化”、晋城市委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沁水县提出的“特色城镇化”的要求,应进一步打好 “城乡建设硬仗”,城乡建设要以县城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面貌。二是随着城市绿道、三河靓丽景观带等项目的开工上马、县城新面貌已现雏形。建设就要以最为紧迫的几个项目为突破口。三是要在乡镇建立专职的环卫队伍,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发生“突击式”、“应付式”的现象,使城乡面貌有一个持续的好转。

(三)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集中打响了农民增收硬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包括偏远山区。就沁水县来说,第一就是要加大扶贫、移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生活模式,集中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营、分红的监督考核机制。近年来,各类合作社运行日渐成熟,应对其运营、分红状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合作社收入公开透明,分红公平合理,有效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第三,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合法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再次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理清社会管理思路。一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类矛盾,重点要推行科学决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重点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民意“宜疏不宜堵”,群众上访其实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只要我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接访也可以预防矛盾发生。二要坚持化解为要。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消除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有很多种方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调解往往是本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这样便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的问题,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要依托现有党建、计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化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在机构、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做好管理的纵向协调和服务的横向协调。二是要通过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在村居、社区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或者村民组为单位,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等管理对象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

(三)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实现高效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实现高效管理,必须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要实施综治办、、司法、调解、警务、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同时,在村、居、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涵盖治保、调解、、安全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真正提供流程化、一站式服务管理。

篇2

(一)加快推进道路交通网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在北部山区形成“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加强对现有公路的扩建改造和养护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解决好收费站的撤并搬迁问题;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帮助有条件的自然村建设硬底化村道。通过道路交通网的建设与优化,把北部山区纳入中心城区及周边主要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内,为山区承接发达地区幅射,增强市场吸引力,加快发展创造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

(二)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协调省有关部门将我市北部山区农村电网列为广东电网公司农网改造项目,给予资金、技术支持,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电网损耗;建立市、区(县级市)两级农村电力建设专项资金,对新型小型变电站、电网扩容等农村电力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补贴或贴息贷款,解决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确保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二、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减轻山区发展的人口压力

我市北部山区七镇人口总计3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92。近两年,各镇坚决贯彻有关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立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举办二、三产业就业技能培训班,并加强推荐就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明显加快。但这项工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镇级财力有限,培训经费缺口较大;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接受培训的能力较差;转移就业人员多数从事劳动强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的工种,由于主、客观因素,“回流”的情况时有发生,稳定性较差;三是受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镇、进城安居严重滞后于转移就业。为进一步促进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农村人口向镇区和中心村集聚。在继续重点扶持良口中心镇建设的同时,适当扩大对其他六个山区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镇域、镇区的规划编制和修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推行在较大范围内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置换政策,鼓励通过土地整理来置换农村宅基地,解决镇区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适当向镇区、中心村倾斜,引导山区散居农民向镇区、中心村集聚。

(二)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结合教育强区(市)、教育强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等级学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免收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扩大市扶贫中技班就读名额,让更多山区农户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走出农村,减少新的富余劳动力产生。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继续扶持完善镇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将就业服务网络向行政村延伸;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转移就业率。在培训方向上,除继续加强与一般服务业、工业企业的联系外,要重点注意结合山区旅游项目的 建设,适时组织项目建设区农民开展旅游服务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当地农民能胜任项目开发创造的岗位,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三、加快发展旅游,促进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将山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旅游是主要的载体。近年随着我市经济梯度发展战略的推进,市民生态意识的加强,北部山区旅游开发环境得到改善,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旅游业总收入占当地GDP比例还较低,资源开发、精品建设任重道远。下一步,建议在坚持政府营造旅游大环境,以企业投入建设和经营为主的原则下,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旅游区的建设,打造生态、休闲、人文景观旅游精品,以点带面,梯次实施,加快山区旅游业发展。

(一)温泉养生谷旅游区。该项目由土地开发中心投资12.8亿元进行前期开发,较好地解决了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瓶颈”问题。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完善规划的基础上,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人为本,妥善做好农民搬迁安置工作。重点是搞好1300亩安置区及其餐饮、购物等商业功能的开发建设。同时对安置区周边一定区域进行规划控制,为今后引进其他景区开发建设的农户搬迁预留空间。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旅游区建设。林业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分期分批对区内山林进行林相改造,营造优美的森林景观;水利部门优先考虑区内流溪河段的堤岸建设;交通部门做好105国道的改道方案论证、规划以及街东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规划建设工作。三是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网络。以旅游区为中心直径30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自然景区,人文景点,以及有机蔬菜基地、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规划中)等生态农业园区,旅游门类比较齐全,可参照韶关等地的做法,对于观光景点逐步实现统一门票制,策划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各景区(点)的联动发展。

(二)__风景名胜区。该风景名胜区引进民间资本建设4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和“温泉城”的做法,有效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为我市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探索一条新路子。下一步重点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和区内山峰、奇石、瀑布、水库、客家民居、清代古街、百年水车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景区(点)运营机制,加强旅游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通过举办“国际登山旅游节”等活动,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文化旅游区。何仙姑家庙及相关道教文化是我市难得的人文旅游资源。该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点是在稳步推进何仙姑家庙的扩建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八仙文化、道教文化的内涵,提高其文化品味;以家庙为核心,整合区内古藤、塔楼、报德祠等旅游资源以及冬瓜基地、千亩鱼塘等生态农业资源,发挥规模效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畲族村等的互联互动,形成增城北部山区三镇“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民族风情”三位一体的中高档旅游区域。

(四)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主要旅游资源,目前尚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下一步,重点是按照建设生态旅游区的思路,尽快启动总体规划,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森林保健等功能;借鉴风景名胜区的经验,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四、加强基地化、企业化、特色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北部山区七镇共有农田约21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既是我市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又是我市近郊蔬菜、畜牧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目前,北部山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产品有迟菜心、冬瓜、粉葛、丝苗米、凉粉草等。近年虽有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山区建设生产基地,但山区农业经营方式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较低。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快山区农业的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田标准化改造。北部山区已进行农田标准化改造的有49400亩,仅占农田总面积的23。考虑到目前山区剩余未改造的多为百亩连片农田,可适当放宽优先建设的标准到300亩以上,以进一步加强山区标准化农田改造。

篇3

在经济社会的今天,软环境发展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优质的软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人文环境,表现为聚集生产要素,人才汇聚、商务成本降低和经济效益提高。软环境哪个地方表现好,就会更多的生产要素向此地聚集,经济活动有活力、效益提高。因此,软环境促进生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软环境建设,牵动作用非常巨大,基础作用非常重要。如今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已成为必谈之题。所以,讲发展,谈振兴,沿海经济强市建设中的营口,软环境建设必须走在前,必须抓的紧、抓的好、抓的实,必须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抢抓发展先机。

现在,我们营口已经处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和加速率先崛起的关键期,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年初召开的市“两会”,确定了今年和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要实现这一目标,干部、作风、环境是关键。作风表现实不实、环境作用优不优,都体现在干部素质能力高低、政府服务水平好坏,以及体现在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综合竞争力,不仅关系到营口今天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决定着营口的以后发展。

1.营口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加快提升迫切需要软环境建设

当前,全国各城市不断加强与改善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和政策法规环境好坏是城市间竞争的必备条件,归根结底,还是城市之间软环境的竞争。城市软实力(软环境)是指以政策、法制、管理、服务为核心的软件环境,软实力的环境体现在政府管理、市场运作、政策法规、管理服务等等这些方面,包括一个城市在创业、道德、秩序、服务、管理、市场、文化等环境方面的表现。

城市竞争力实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各种生产要素物化后产出最大的生产效益不是自动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必须通过活力四射的城市软环境才能整合、动员、组织与协调好,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整体效果。在政策、法律、管理、服务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才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宽松优惠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才能推进、规范化程序化经济进步的法制环境才能建立、管理服务环境的高效率才能构筑,从城市社会软环境才能被打造出“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的局面。我们可以把城市竞争力与城市软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喻为“鱼与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污水中的鱼儿同样不能生存,又鲜又嫩、又大又粗的鱼儿只有在清彻透明的江河湖泊里才能生长出来。同理,,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城市这一条“大鱼” 只有在良好优越的软环境的培育下才能孕育出来。 所以,营口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加快提升迫切需要软环境建设。

2.建设优良的软环境是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凝聚发展的强大力量迫切需要

当前,我市既处在发展的高峰期,也处在矛盾的多发期。营口的发展需要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而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广大群众对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干部作风和发展的环境看得越来越重。

可是,我们的作风和环境与群众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有的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诉求态度冷漠,甚至敷衍塞责;有的高高在上,抓工作总浮在表面,身子沉不下去,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因此,我们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软环境,就是要顺应全市人民求富裕、求公正、求幸福的愿望,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把每一项工作做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从而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市营造团结一心、埋头苦干、不懈奋斗的浓厚氛围。

3.软环境建设是加强项目建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积极采取措施,将社会资源在空间上进行有效配置,改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协调”现象,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谐是指构成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或因素相互配合维持事物处于正常活动的状态,和谐的对立面是冲突乃至解体。从区域经济学原理上看,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1.殷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穷二白”的“和谐社会”,而应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殷实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的标准之一,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键靠发展,贫困落后是产生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尽快摆脱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保证,也才会对社会和谐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到相对殷实的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需求的满足就缺乏物质基础,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就缺乏牢固的经济支撑,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区域角度看,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应是全国范围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特征。这种本质决定了我国各地区之间要有一个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其差距不能过大,更不能搞两极分化。过大的区域差距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消费过度与不足的重要原因,会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导致混乱、不满及社会公益服务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不仅和谐社会的实现无从谈起,而且前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也会遭到极大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撇开区域问题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和谐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受到自然禀赋、人口素质、历史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

1.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扩大。1988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之比为1.41:1:1.11,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39:1:0.87;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变成1.49:1:1.06、1.47:1:0.77。2005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区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的2倍还多。

2.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我国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 ,到2002年,占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53、1.92倍,到2002年分别扩大到2.03和2.59倍。以上说明,无论是经济总量GDP还是人均GDP,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扩大了。

3.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有研究指出,1999年,除宁夏外,西部其余11省市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均在20位以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电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仍较东部地区落后,投资硬件环境尚有差距。

4.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对外出口商品多为高新技术产品,东部地区显然具有明显优势,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的绝对优势,在发生贸易摩擦、初级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据预测,2008年,在外贸出口方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及对策思考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区域经济进行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具体的指导或扶植,加强引导和调节。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利用本身资源优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开放程度、计划、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使中西部文化摆脱独立性、封闭性、凝固性,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

2.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以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帮助中、西部的发展,如多向国家缴纳税收从而减轻中、西部的税务负担;向中西部提供教育资金技术上的援助等等。这既是服从“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后,要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局”的需要,也是保证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3.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奋起直追。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区域经济,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发挥;要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使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在对整体经济提供长期基础性支持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并从市场要求出发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尽快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创造外部环境条件;要制定吸引、稳定人才的合理机制,遏制“孔雀东南飞”势头,提高知识分子的福利待遇,进行科技人才的定向培养,提高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等等。

4.东、中、西部实行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国各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和意识,削弱甚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畅通,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配置,使东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顺利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则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原材料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加强东中西部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使东中西部在相互协作基础上缩小差距、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王梦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理论动态》第1628期

篇5

1.1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

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2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1.3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2.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2.1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

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2.2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2.4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

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5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

3.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

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1)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篇6

我们通过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教育局得党委下发的《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使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深刻地认识到: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是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教育发展软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以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局党委《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我校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了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们按照局党委在《方案》中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成立了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学年组长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学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安全工作对违法乱纪的督察是学校软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一经发生,将给学校阻碍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教育发展软环境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按照教育局党委《方案》工作要求,以宣传教育为先导,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讲党课,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文献和领导讲话及有关教育法规。充分发挥局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的舆论监督。建设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

二、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软环境建设的监管和监控工作。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仅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8%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我们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发展模式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1.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模式: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

农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如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复合循环生态体系。农渔农畜型模式,是将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环状食物链(如稻田养鱼),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型模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在山区或半山区,可以实施牧、能、林一体化建设,如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林果种植及养殖业并举的围山转生态农业工程;在平原地区,可以实施农、渔、能、商一体化建设(如桑基鱼塘),及以沼气为纽带的蔬菜花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举的生态农业工程等。

2.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

(1)生态种植模式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成为今后种植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三种:间套轮种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生产力来提高产量,还可以调剂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是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就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广农作物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的专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如在畜牧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养殖场,养殖场中配备相应规模的饲料粮(章)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场所,在实现畜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实现良性循环。

(3)生态渔业生产模式是遵照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的合理结构,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基塘渔业模式和以渔改碱模式。这种模式将渔业生产和土地综合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单一养殖或种植更高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秆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秸秆能源化几个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可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秸秆饲料化是将富含较高营养成分的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饲料。秸秆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麦秸秆制取纤维素,用稻壳酿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为造纸原料及制作秸秆餐具;编织草帘、草席;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秸秆能源化主要是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

三、制约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应用以及三大发展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形势并不乐观,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 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km2,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0.128km2和9.04.8km2,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严重

长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采用了不科学、粗糙的甚至是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第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种过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单一,因而对人畜、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十分严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导致了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大减。第二,畜禽饲养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每年达到17.3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第三,大量秸秆的不科学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大部分秸秆当作燃料或是在地头直接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气。

4.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总的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又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层次较低,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也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

1.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从农业产业和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变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对秸秆的副产品除传统的沼气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实行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开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2.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保障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首先,要建立循环农业产品的认证机制。循环农业产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的,实行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国家财力为支持,依托于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力量,增加对循环农业新技术的研究;结合中国实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第二,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4.做好技术、资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篇8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

)

①摒弃对GDP速度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

②通过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突出、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缺乏竞争新优势等诸多困难,亟须转型升级。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快转型升级(

)

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收购步伐

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④调整产业政策,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全面小康,任重道远。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包括(

)

①协调发展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②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恩格尔系数提高

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④收入差异逐渐消除,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

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前的阶段,即由于城市化过程发展和城市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的区域性雾霾高发期。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治理雾霾,人们各抒己见。有人主张借鉴西方治理雾霾的历史经验,但有专家指出,发达国家解决污染问题,除了积极治理之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污染产业的对外转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积极“走出去”,把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企业要注重社会效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继“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③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④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大量集聚现象。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培育,我国某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巩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②推进该地区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推进该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

④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虽然京广高铁开通的时间正好是传统淡季,但如果在暑假、“十一”、春节等出游旺季,京广高铁的开通对旅游的利益拉动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如何抓住商机,促进京广高铁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特色旅游,提高旅游价格,形成竞争优势

②旅游管理部门要为旅行社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③推动本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的转型发展

④转变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创设良好的旅游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对以下图表的正确解读是(

)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降趋势

②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国家应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④我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调整已见成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之后,我国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国家环保部随后公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中国”的实现保驾护航,同时,从2013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五”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进口和销售计划。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不利于环境保护

②政府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环境保护

③污染防治必须通过政府的强制措施才能实现

④政府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推进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截至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3%。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

)

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④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高一政治下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测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必修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练习题及答案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试题及答案

篇9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087-03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构建研究”(批准号: 2008q297);

黄冈师范学院2008年校级科研项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批准号:08CB031)

[作者简介] 柯珍堂,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农村经济。(湖北 黄冈 438000)

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本身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而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现代我国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致富的可行途径;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是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之路。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以往我国政府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是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形成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综合建设计划。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和减少废弃物优先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换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用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提倡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

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虽然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名词,但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生态专家王如松指出:“循环经济是中国人创造的,我国具有7000余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他的论述表明,国内具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在我国农村与城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有作为。

2.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我国城郊融合的需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尽快实现城郊融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城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郊区经济结构大部分已实现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与农争地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土地的使用和土地的收益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新热点,尤其是农民失地、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优化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发展生态农业。

3.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污染问题。由于多年来片面地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带来的消极面是农业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要改善修复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走循环型生态农业、生态城市之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农业体系方面,要求以“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为主,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杀虫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逐渐走向生态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按照我国的发展目标,我国的经济总量将在未来的20年里再翻二番,然而,按照我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和环境都无法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开发

资源与能源利用率高的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与能源。因此,我国政府以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恰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行集约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品种,深化农产品的加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防治污染,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产业的生态转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寻各种模式的循环链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化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关税被逐步降低,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更大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也逐渐走出国门,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去。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这给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将各地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将循环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的严重不足,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可以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减量化的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农业生产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近30年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资源枯竭等严峻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走发展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尽量化解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难题,使新农村建设建立在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指导农业生产,提倡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有效地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遏制了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可以避免耕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统筹规划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进行总体规划,对农村的土地、水资源、肥料、农药、能源、饲料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真正做到“吃干、榨净、无害回归自然”。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各种各样的循环链式发展模式,促进各种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善。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的民主建设的需要。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业系统内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及废弃物通过衔接,使农业生态产业链得到延长,并形成了闭合循环、协调发展的产业链。这样的一条产业链能够将单个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强化、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沟通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推行的仍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模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是以个体的身份,通过选举、民意测评、表决等方式参与农村的发展决策,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影响的程度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民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就越多,农民的意愿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决策中获得的体现就越可能充分。

农业循环经济是现代化的农业经济,要求建立起相应的组织形式,使农民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程度,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家.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J].四川农业科技,2005,(4).

[2]曹邦英,涂文明.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

[6]何发理.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若干思考[J].西部大开发,2005,(10).

篇10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其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变成一个历史潮流,不光我们中国在重视,全世界都一样。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这么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地区就没前途和希望。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消耗速度太快,即使我们不进行大规模生产,仅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也不得了。可以说,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已经难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扩张的需求。第二,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的容量是十分有限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使得发展空间变得非常有限。为此,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出路,那就是80年代联合国环境发展首脑会议以后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后来又演化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如果按照原来这种增长方式,不光把祖宗饭给吃掉,把子孙饭也给吃光,代际公平问题就比较突出。后来在代际公平基础上又提出一个代内公平,代内公平就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么,经济到底怎么发展?西方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证明了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人类应该加以选择的经济发展新路子。比如,日本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讲,可以说在发展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经济上是走在全世界前列。日本起步并不是最早,但发展得最快。日本的发展模式,的确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和仿效。日本循环经济专门有一个基本法,叫做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法。这是总法,在这个总法下面又有两个综合法,一个是固废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另一个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在这两个综合法下面,还有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绿色采购法等五个自然法,内容非常具体,操作性也非常强,支撑起了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框架。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又好又快”,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快中更好。“好”就是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好”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好”就是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好”就是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这实际上是循环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可选择的、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节能、环保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从月初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获知,今年其他指标都能完成,但节能、环保两项指标可能完不成。目前,节能降耗的确是难,环境保护也是难。这两大难题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最关键的还是发展模式、增长方式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正是破解这“两难”的关键所在。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推进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要素制约的根本之举。对我市来讲,经济结构总体是好的,各项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指标都走在全省前面。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___是一个资源要素十分稀缺的城市,我们要能源没有能源,所有东西都要从外面运进来,这就意味着高成本,意味着经济代价。我们土地资源非常贫乏,人均只有0.4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省的80左右。目前,劳动力价格上扬,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扬,极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我们目前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效益问题,如何做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我市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迫切需要。现在,开放型经济、外贸出口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包括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变化,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日益增加。我市外贸出口依存度这么高,今年出口将达70亿美元。外贸出口是一个支柱,不光对就业,对整个经济运行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今年我市“两反一保”案件已经发生5起,22家企业涉案,金额有8000多万美元。今年10月份开始,欧盟对我国的皮鞋实行反倾销税率为16.5,期限两年,我市有38家企业都与这方面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避免贸易壁垒的限制。

二、对今年我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基本评价

我觉得,今年我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有这么几件事情可圈可点,应该加以肯定。

(一)加强了领导,强化了目标责任考核。今年成立了由蔡奇书记和我一起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落实到今年“两个社会”指标的考核体系中,落实到生态市建设的考核中,同时分解落实了20__年的指标。可以说,从组织形式和制度建设上,我们已经起步了。

(二)加强了规划编制,推进了循环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刚才,大家讨论了《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工业循环经济规划》 。这些规划明确以后,各项工作就比较清楚。在节能上,今年1到9月份,全市万元工业产值的综合能耗降了20.09,降幅居全省首位;大陈岛风力发电已经立项;农村的清洁能源利用率也提高到49.6。在节水上,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年节约947万吨;农业也在搞农用水的置换。在节地上,每年搞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节约土地370亩;复垦耕地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展。在节材上,今年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70,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实现节土2600亩,节约标煤10万吨,这也是非常可喜的。资源综合利用是我们___的强项,___的固体废弃物拆解利用、综合利用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名气。所以,今年再生金属综合利用的国际会议在我们这里开,共有1000多人参加。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制造业基础。目前,全市废旧回收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230家,其中资源综合利用13家,销售产值超2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8,实现拆解回收总量250多万吨,拆解回收铜资源80多万吨,铝资源40万吨,铜(铁)100多万吨,以及可利用的硅钢片、塑料、不锈钢等资源,直接成为___工业廉价的原料。以废弃蟹壳、虾壳为原料的甲壳素生产企业发展到3家,年产值达3亿多元,我市成为全国目前最大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生产基地;以___发电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生产水泥、空心砖企业共6家,产值超2个亿元。

(三)在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循环经济。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上,注重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实施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打造绿色诚信农业。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上,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百亿工程”和“5431计划”,强化主导行业发展,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支柱行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大力实施“7 5”发展框架,发展是比较好的,增长速度也是可喜的。

(四)在狠抓落实中推进生态建设。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今天,省里专门召开了“811”环境污染整治大会,要求“811”环境污染整治明年全部结束,全省所有的11个重点区域都要“摘帽”。比较可喜的是,我市到今年三个重点监管区全部“摘帽”,路桥电子废物场外拆解和温岭固体废弃物场外拆解可以取缔。同时,自从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来,我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前阶段,省委专门在___召开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现场会,我市农村面貌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五)创新载体,进一步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舆论氛围。一方面,开展了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循环型城市、循环型社区、节约型政府等活动,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等都应运而生,这些证明今年以来我市绿色创建活动进展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快的。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机关建设也开始起步了,明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了宣传教育。专门制作了___发展循环经济专题片,在电视台专题播出;组织开展大张旗鼓的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广场文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张,努力提高了全社会的节约意识。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浓厚氛围。

尽管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切不可估计过高。对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照先进地区,我们的差距还较大。比如,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仍习惯于原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身保障体系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我们一些体制建设,部门间配合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重点行业(企业)彻底整治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重化工趋势下实现节能、环保目标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扎实做好明年我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省里计划成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省,而我市又是全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市,所以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明年,对照全国、全省的指标要求,全市万元GDP能耗降幅不能低于4.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不能低于5,万元工业增加值的水耗降幅不能低于6,COD减排不能少于3,二氧化硫下降不能少于3。为此,我们明年工作要抓住三个环节,实施四大载体,突出五项任务。

(一)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企业。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的主体,所以,我们在工作当中始终要抓住企业这个主体。企业生产一定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节约化、资源化、清洁化”发展原则,如果不这样搞,就没什么希望。世界五百强大型企业在这些方面都走在前列,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产品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园区。园区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园区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主要载体。园区内各个企业内部要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各企业间要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达到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把对外的废物排放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区域。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就是在某个区域内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重把城市的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和城市管理统一组织为一个生态的网络系统,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 以政策为导向,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营造更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二)实施四大载体。一是贯彻实施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二是认真实施市循环经济“511行动计划”;三是积极推进市工业循环经济“2525示范工程”;四是贯彻实施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三)突出五项任务。分别为:

1、强化资源节约。一是节能。要抓好39家年耗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用电单位的节能节电工作,推进国家公布的十大节能工程,重点是我省确定的七大工程;加强能源监测和技术服务,加快推进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和农村清洁能源。二是节水。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工业节约用水的意见》,重点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约用水和生活节水,以及节水技术、工艺与产品的推广。三是节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对属于限制类的新上项目和淘汰类项目不予供地。建立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推行建造多层厂房。同时,加大集约用地考评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分配挂钩的力度。四是节材。按照《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要求,开展粘土砖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继续贯彻实施《浙江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城区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巩固和拓展重点工程、城镇建设使用散装水泥市场。大力开展木材节约代用和包装节约。

2、深化综合利用。一是继续抓好现有的综合利用企业,做好园区尤其是拆解园区的综合利用;二是抓好农村的综合利用,加快研究生物资源的转化;三是积极探索中水的回用工程,椒江和路桥污水处理厂都要开展中水回用;四是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的回收体系。

3、实施清洁生产。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市工业企业这么多,有近8万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4000多家,而且“513”企业又这么多。我们要把企业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企业尤其是“513”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日常企业管理之中。二是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全市所有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都要开展这项工作,当然新建的有新的标准,老的要进行大力改造;沿海产业带里面的工业园区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应的环境配套设施,同时要高水平管理,成为科技型、节约型、生态型、开放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做到外界对园区没有任何干扰和影响,园区对外界也不能有干扰和影响,不能让园区的污染物对外界造成环境污染。三是继续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园区内要形成一个内循环。

4、倡导绿色消费。生态文化也是价值观。要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方式来加以宣传、加以推广,倡导绿色消费。

5、推进生态建设。最近民意调查表明,群众最关心的是环境污染整治。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加大整治力度。一是工业的环境污染整治。今年,我们主要是整治工业的水和气,明年要巩固这些成果,同时加大整治力度。二是城市的环境污染整治。主要包括河道水环境、汽车尾气和垃圾填埋处理等问题,要努力加以解决。三是农村的面源污染整治。四是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明年要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3-5个、市级生态镇10个以上、市级生态村30个以上。

四、切实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务必要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明年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明确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明确自身职责,制定五年规划,做到任务明确、有序推进;同时落实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强化检查考核,实行责任追究,真正把职责落实到位。

(二)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在工作机构上,将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整合到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之中,便于统筹协调。循环经济由市发改委牵头,工业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由市经委牵头。要尽快落实节能建设中心和农村能源办等机构,发挥其作用。二是在市场准入门槛上,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所有项目产业结构、产业目录必须是节能、降耗、低排放的。三是在税收政策上,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和相关装备企业要予以一定优惠,鼓励技改投入,享受国家相应政策,落实固定资产投资抵税政策。四是在价格政策上,要深化资源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让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实施阶梯式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同时,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于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提高违规成本。五是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多条腿走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合理利用好先进制造业建设资金、科技资金、生态市建设资金等,加大公共财政在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导银行资金和民资向这方面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