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作用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5 10:01: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养殖业的作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养殖业的作用

篇1

专业合作社的人员可以有效的掌握科技、对外交流等,并且进行分工協作、民主决策和组织管理,有利于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 

1.2加速畜牧科技的推广 

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发挥技术、人才的优势,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能够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 

1.3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 

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将养殖业统一组织管理,进行规模性的统销,集中了零散分布的小型生产养殖,有效的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经营模式产业化。 

1.4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提高 

分散的养殖模式和传统的畜牧业管理很难进行免疫工作和重大疫病防控,专业合作社的可以制定良好的管理机制,进行主动、全员监督的主动免疫防护工作,高质量的确保动物的疫病控制。 

2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合作社成立后缺乏相关的人员管理和资金支持,在内部仅设有资金互助部,没有专业的管理、销售、人事和技术支持等部门,由此合作社内部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也导致效率和成效不高,财务部门的人员意识不强,没有专门的制度制约常造成账目混乱等问题,相关组织机构的不完善制约着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2.2资金筹措困难 

畜牧养殖业经销中有强的利润差异,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并且现在的合作社专业性、规范性不高,资金申请或银行贷款都存在难度。 

2.3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管理部门仅仅在合作社成立的时候进行资金支持,后续并没有进行统销渠道的开拓、税收优惠政策和融资等渠道,缺乏了政府部门一些相关政策扶持,使得合作社经营不佳、发展建设缓慢。 

2.4缺少专业人才 

目前合作社的内部构成基本是农民,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由此也导致社员欠缺相关法规、政策、先进技术等的培训,不利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3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措施分析 

3.1规范农村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 

对畜牧业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建立有关的市场制度和科学的合作社管理机制,有利于畜牧养殖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让合作社能够在市场上建立渠道开拓、技术推广咨询、权益维护等保障作用,对各养殖户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做好养殖过程中的服务指导。 

3.2扩展融资渠道 

农村专业合作社一般靠政府扶持资金、成员股金或是积累的销售额进行运转,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比较困难,所以要进行融资的举措和开拓渠道,比如加强企业单位的扶持、成员和农民对合作社的贷款额度,合作社内部可进行资金的互助方式。 

3.3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要依据惠农政策加强对畜牧养殖、地方企业的扶持,着力解决资金流动问题,进行多方筹资融资和争取信贷资金的投入,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惠利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其发展的难度。 

3.4培养专业的人才 

引进专业性人才并加强合作社成员培训。针对合作社的人才培养,不仅完善培训体系,并诚邀相关专家等进行经验培训、指导,加强对管理层的专业建设,把握好市场的方向,提高成员的科学养殖水平和规范化管理合作社。 

3.5促进畜禽加工企业与养殖合作社之间的密切合作 

与加工企业间加强合作关系并构建战略性合作平台,信贷资金链建设为封闭式运行模式。在企业加工、养殖场、养殖户之间形成具有担保制的信誉机制,产业间采取用信誉连接的融资方式;相关的合作企业向合作社驻派兽医实时追踪合作社中的动物养殖状况,通过及时了解有效的动物情况达成长期的生产、销售合作;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向银行进行放贷的推荐,让合作社得到资金支持进行更好的经营,保障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篇2

第二,职业观的形成。尽管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将一定的时间花费在校外实践上,然而,总体来说,校内的学习和教育还是占主导地位。党建工作在对学校行政平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的行政工作机制得以尝试建立,在向学生提供较多有利于其职业能力培养和锻炼机会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比如:通过优秀学生助手的培养,在其对各二级学院的职能和工作的开展进行协助的基础上,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其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通过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建设项目及其他事项的讨论,充分听取其建议和意见,在使学校整体决策力和凝聚力显著提高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交往与包容意识的形成,对其事业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深入实践,提升素养

通常情况下,就业创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尊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职业理想都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对职业技能的获取比较重视,对其他职业素养则较为忽略。党建工作在帮助学生对职业教育规划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利用个体辅导、讲座、行业形势教育及入学教育等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通过合理活动方案的制定,引导各专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不同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回馈社会的认知;通过社会实习、志愿行动、公益活动及勤工俭学,使学生在深入社会中切实了解和掌握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形势、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使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得以树立,在激励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其专业技能的应用创造机会。

篇3

关键词: 意会知识;养成;职业;技能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cultivating;vocation;skill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19-02

1 意会知识的概念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是用书面的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可以言传的知识;二是非系统阐述的知识,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意会知识是言传知识的基础,但它却不能以逻辑的形式系统地分析,更不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意会知识,也称为默会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明言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知识的基础。由于职业技能养成过程中,多数职业技能依靠意会知识途径得以传授,因此,意会知识对职业技能养成有重要作用。

2 意会知识在职业技能养成理论层面的作用

在职业技能养成中,由于职业技能更多表现为教师职业操作技能的积累、经验的总结,多以一种难以用书面语言直接传递的意会知识形式存在,作为职业技能养成主要载体形式,意会知识能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及职业竞赛质量、完善与丰富职业课程内容、促进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1 意会知识能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 首先,意会知识发挥着职业技能主要载体的重要作用。以师徒制为例,在职业技能培养阶段,教师带徒传艺、同业交流、技术讲座、网上教学、操作表演等多种教学形式中,职业技能的传授大多数采用“手把手”讲解的意会知识形式,意会知识发挥着关键性的职业技能载体作用,能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其次,意会知识传授有助于解决当前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多地依赖以意会知识形态存在职业技巧与经验,从而弥补了职业院校学生生源质量短板,有助于解决当前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

2.2 意会知识可提升职业竞赛质量,完善与丰富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内容 首先,意会知识有助于提升职业技能竞赛质量。五个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分别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相对应,对竞赛优胜者授予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对意会知识的传授者——培训教师给予相应奖励,调动职业教师不断提高意会知识储备水平,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效果,培养更多职业技能优胜选手,使职业技能竞赛进入良性循环,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竞赛质量。其次,意会知识有助于重新划分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完善与丰富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内容。从意会知识角度,整个课程内容按意会知识由浅到深的顺序安排,有助于职业技能养成。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明言知识课程(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职业品德教育课程、英语等公共课程,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二是意会知识为课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课程;三是职业技能实务课程(教师陪练),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实务操作相关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操作、答疑、提高”不断循环的过程;四是交流观摩课程(同学、同行业),学生经过前三部分课程培养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在同学之间、同类职业院校之间、同行业之间进行交流观摩,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2.3 意会知识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意会知识贯穿于专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景点文化、学生社团文化等校园文化组成部分之中。由于职业技能种类差异,致使意会知识各有特点,从而形成不同职业院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可通过建立通过特色专业文献阅览室、专业发展前景讲座等生动、活泼且符合学生需要的富有职业特色的专业文化教育体系;企业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核心,是“职业特征”的体现,在强调就业导向的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中,企业文化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尤显重要;校园景点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拓展,可根据职业技能特点,对校区主要建筑、道路命名上赋予 “求实、创新、学以致用” 等富有职业特征内涵;学生社团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延伸,可举办摄影社、书法社、街舞社、秀文社、速录社等多种多样地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关学生社团。

3 意会知识在职业技能养成实践层面的重要作用-以会计专业为例

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可以分为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基本技能包括沟通与交流、观察等会计职业间接相关的技能,专业技能包括珠算、电算化、会计外语、会计报告分析等与会计职业直接相关的技能。无论是在会计职业基本技能养成中,还是在会计职业专业技能养成中,意会知识都发挥重要作用。从职业市场对会计专业职业技能的需求看,掌握的意会知识越多,会计职业经验就越丰富,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职业技能越强,企业需求越高。所谓会计专业人才“越老越吃香”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意会知识构成的会计专业判断与专业经验储备丰富,职场需求旺盛。

在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养成过程中,如果将整个过程按明言知识与意会知识比例进行划分,因意会知识所占比例有所不同,职业技能培养方法也有所不同。在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养成时,意会知识的比例大于明言知识。在会计专业技能养成的前期,明言知识的比例大于意会知识,例如:在经济法、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时,相关知识多是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尤其是经济法规类课程,由于法律的强制性特征,对知识的掌握更多依靠记忆而不是理解,更多的遵照执行而不是讨论体会,意会知识所占比例极低。针对此类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中应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在会计专业技能养成后期,意会知识的比例大于明言知识,针对此类课程,职业技能养成中应强调指导、交流、启发,侧重于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亲临其境”,而不是用“满堂灌”、“填鸭式”式传统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意会知识在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养成过程中所占比例高低直接影响了职业技能培养方法的选择,在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结论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意会知识在职业技能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层面上,作为职业技能养成主要载体形式,意会知识能有效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及职业竞赛质量、完善与丰富职业课程内容、促进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层面上,以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养成为例,提出因意会知识所占全部专业知识比例不同,职业技能培养方法应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王锡赞,贾伟一.今后3-5年,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工作发展方向[J].中国劳动,2000,07:50-51.

[2]任丽花,熊炘,师志刚.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探索[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03:82-84.

篇4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每个人到一定的年龄,都会选择一份职业,获得谋生的权利和发展的机会。由于境况的千差万别,个人需求和理想的各不相同,每个人对待职业的观念也大有差别,即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因人而异的,而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职业观一经形成,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行为。

职业观的作用

职业观有改善生活、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三大要素,三者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不同层次的职业观,对个人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专业行为等起到支配作用。

(一)、职业观影响着择业人的择业意向

职业观决定着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对职业的评价。每个择业者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以一种就业观指导自己选择职业的行为。人们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外界如老师、家长对职业的认识不同,社会择业指导水平的差别等,都影响着择业者。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第一次走向职场的大学生们,使他们对选择什么职业、什么是好职业、个人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形成不同的看法。[1]正是由于在这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同,个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择业方向、不同的职业行为。有人择业方向正确,有人进入误区;有人在职场中成绩卓著,有人却豪无作为,甚至屡次在择业竞争中失败。

(二)、职业观影响职业人的从业态度

职业观对从业态度有着特殊的影响。一个职业人积极性的高低和完成任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观。职业伦理学研究表明,先进生产者的职业态度指标最高。

做任何事情,其成败进退,与职业人所采取的态度密切相关。严谨客观、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使职业人有积极强烈的使命感,打造“敬业、乐业、专业”的个人职业信誉品牌。反之,从业态度不端正,就会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谁给的钱多就为谁“打工”,一年吃掉几年的饭,不知爱惜自己的名声、前途与个人品牌,甚至为了钱可以置道德与法律于不顾,发生诸如携款潜逃之类的恶性事件。从业态度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揭示职业人在职业生活中的客观状况,参与社会生产的方式,同时也揭示他们的主观态度。所以,确立正确的从业态度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2]

(三)职业观影响职业人的专业行为

正确的职业观是“全心投入,尽职尽责”的前提。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对一个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世界的热爱,即使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奇迹来。

大学生培养职业素养的策略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士,会做人,会做事,是现代职场所看重的。

(一)、修心做人,“品格”至上

品格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是道德规范在人心智中的内在化。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在职场上,真正成功人士,必是品德高尚之人。让人品熠熠生辉的八个因素有:正直如山、善良如水、宽容似海,仁爱在心、诚实守信、自律自制、学会感恩、知足常乐。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将人品排在所有素质的第一位,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素质。

(二)、了解自我,注重健康

通过对自我的了解,选择适合的工作或事业。人生目的明确,自我能力强的职业人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们即使面临挫折,也能努力坚持,投身其中并为之奋斗,对财富、家庭、社交、休闲等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以满足自己的期望,因而能够在生产或其他工作中充分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功的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一个身体健康的职业人,做起事来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并能担负较繁重的工作,不会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完成任务。一个心理健康的职业人士,才能和谐发展。

(三)、踏实认真,敬业乐业

近来,对“职场”中的用人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做事踏实认真是“职场”遴选人才时应优先考虑的条件。工作积极主动、做事从不计较大小、从不为自己找借口、敬业乐业、责任感强的人在职场中是最受欢迎的,而那些动辄想跳槽,耐心不足、不虚心、办事不踏实的人,则是在职场中最不受欢迎的。

(四)、善于沟通,合作和谐

随着社会日趋开放和多元化,沟通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必备的能力。对一个职业人而言,必然要面对同事、老板、客户,甚至还需要处理企业与股东、同行、政府、社区居民的关系,平时经常会有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协调、解说、宣传等工作。同时在当今的社会里,一个人再优秀、再杰出,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也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凡是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人,必定要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几乎成为各种职业的普遍要求。个性极端或太富理想的人,较难与人和谐相处。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以施展,在职场中不太容易立足。因此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绝对不能仅凭个人爱好独断专行。只有通过不断沟通、协调、讨论,从整体利益优先考虑,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出为大家所接受和支持的决定,才能在职场中从容行走。

(五)、知识专精,“职感”敏锐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所需专业知识越来越专业而且精深。因此,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已成为在职场上招聘人才时重点考虑的问题。[3]同时现代职场面临诸多变化,几乎每天都处在变化之中,只有抢先发现机遇,确切掌握时效,妥善应对各种局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具有职业敏感性强的职业人能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做好职业应对的准备。专业能力高,分析能力强,反应敏捷,快速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职场”中人,将是备受重视而大有发展前途的人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10-02

高等职业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高职院校纷纷出台人才强校战略,教师职业素质日益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会计教师的严重缺失与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制约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开展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打造高水平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进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内涵

职业是人们因社会分工而从事专业领域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所谓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为了完成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与自身从教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观念、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1],为完成责任与义务的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个性修养等。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既不同于中职院校,属于高等层次,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中间人才,人才体现高等性和技术应用型特点,这决定了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作为一般教师职业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共性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应具备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必需的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等特点。

二、校企合作在培养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的作用

为顺应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金蝶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了专业与职业的对接度,在推进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前校后厂等合作的同时,通过共同帮带、研发、引进、内培、兼职等方式,“金蝶会计学院”等校企合作项目促进了本院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增强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

通过校企合作,促使教师有史以来最大限度地突破学校办学围墙,将理论用于实践,真枪实战,在努力促进学生学做合一、职业素质形成的同时,教师首先贴近实践环节,接受企业环境、企业实际运营方式及管理体系的实地操作训练。教师边干边教,学生边干边学,利于教师从自身经历和体会出发,用意志品质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职业兴趣,从而使教师职业观念增强。有些高职院中部分会计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存在功利思想,迫于晋升职称等压力,教学疲于应付,缺乏奉献精神,教师单单讲,学生呆呆学,过程缺少交流,忽略对学生从业思想、从业观念、职业道德与从业价值观等进行引导教育,职业观念淡薄。

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后,学院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专门制定了《会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项目研究、技术服务、技能训练、课程开发与建设、编写实训教材、开拓实训基地等。这促使每位会计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一个月,特别是无企业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每三至五年就要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或开展社会服务半年以上。这些教师通过深入管理、服务一线,亲身经历企业会计领域目前的管理现状,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从业情感和职业观念。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增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有利地推进作用。

2.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是通过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的。校企合作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管理、服务与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企业人员交流学习,获得宝贵的会计从业经验,通过企业实践提升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组织教学,让企业专家、岗位能手参与教学,共同打造专业技术教学团队,让教学更贴近实际管理、服务一线的要求,从而利于会计专业教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把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

有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相对高职教育要求偏低,而部分新招的中青年教师,学历达到要求,但职称与教学经验又不够。并且,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信息相对封闭,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会计专业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会计从业能力、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缺失。

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着力打造以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的会计专业技术教学团队,实施订单培养。通过专业建设研讨,校企联手根据当前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专业方向,如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连锁经营财务经理方向)等,共同拟定未来几年的招生(聘)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联手设计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融入行业标准新内容的课程与教材。通过打造会计专业技术团队与会计专业过程开发、教学组织,有力地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3.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个性

高等院校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职院校除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直接参与企业课题研究、服务于企业成了吸引企业深入合作的另一有力保障。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3],高职会计教师要具备“解惑”能力,作为从教者帮助学生直面社会、人生难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具备专业疑难攻克能力。

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在教师参与企业研发课题、共建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教师的职业潜力,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水平,这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个性形成。由于会计首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职业特点,过去多数会计教师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这无法与当前会计行业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也直接影响高职会计教师自身教科研能力的开掘。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共建创办金蝶会计学院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师打开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学院制定政策规定会计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脱产深入企业,共同开发软件,组织或参与企业课题、项目研发、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展员工培训等服务。并在时间、设备、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让教师真正走出校园,面向企业,面向行业学术研究与理论前沿。通过校企间的亲密合作,调动了会计专业教师投入教科研服务的积极性,许多教师为引导学生热爱会计专业、钻研业务知识,根据“90后”学生的智能与个性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现出蓬勃的教学活力。校企共建挖掘了教师职业潜力,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培养了教师创新与攻坚精神,发展教师职业个性,也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在社会上有力地发挥了示范高职院校的辐射作用。

三、结语

从历史经验得出,任何一个行业、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高素质人才。新形势下,行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等技术性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与产业、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结合起来,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校企合作对高职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增加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观念,提升了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了高职教师的职业个性,而且为学校带来了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为在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相观而善”的机会,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为提升会计教师整体素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所谓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经过长期锻炼或改造所达到一定结果和水平。职业道德修养就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及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职业道德的八个基本规范包括: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

二、企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然要求

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互相沟通的,它可以传递给自己的职业对象,从而使他人感到心情舒畅愉快,再传递给其他人,如此往复,在全企业造成良好氛围,使全企业的道德风貌有一个较大提高。

(二)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职业岗位是培养和表现人格的最佳场所,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注重职业道德品质修养,必然会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三)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职业道德水平,对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职业道德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动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持。

三、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职业道德修养的作用

首先,调节企业交往中企业人员内部以及企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其次,有助于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员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任何一家想靠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对公司高度认可,发自内心地认同公司恪守的价值观,认同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作的工作目标、流程、架构和管理,并愿意主动地全身心地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员工,能够并愿意为企业改革发展勇挑重担,乐于奉献,使企业的发展不断推进。

(二)遵纪守法,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句话常挂在嘴边,能不能记在心上,是每个生产企业员工的职责。不安全生产,难有真正的科学发展。只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并在探求经济建设、和谐企业与安全生产关系的过程中,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企业的安全情况不容乐观,煤炭行业的安全事故频发。这就值得我们深思,这些企业的职业道德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有为企业为他人负责的精神,是否做到了遵章守纪。

(三)诚实守信,恪守承诺

诚信是企业服务社会的基础,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最直接的道德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据调查,中国每年因不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另外,还有一些如人情、道德、法律、行政等到方面的间接损失,每年因不诚信被拖垮的企业,也不计其数。

诚实守信,恪守承诺,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对企业而言,落实诚信,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当员工作深刻认识到违反诚信原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时,他自然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慎重的考虑。真诚公道,信誉第一,这是企业生命之所在,是传统的商业行为,是取得企业效益的根本保证。

(四)文明礼貌,优质服务

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是一个企业的形象,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很多服务型企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服务。服务型企业要把文明礼貌,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赢得市场的份额。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增强竞争意识,扩宽眼界,充实自己,增加对工作的热情。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是服务型企业员工永恒的承诺。

(五)同心协力,团队合作

团队是一个有机协调的并且有章可循的结构合理的整体。任何一个企业不是只靠一个人的成绩才发展的,没有哪个成功的团队不需要合作。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效团队的基础,没有同心协力的合作,就谈不上最终很好的业绩;没有团队精神,企业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进程中,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推动力。职业道德修养是企业员工们的自觉行为。作为企业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要向先模人物学习,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同时在工作中应加强学习,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经常用职业道德标准来检查自己,不断改正缺点,不断进步。当员工们提高了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那么企业的道德建设也在不断进步,为和谐企业的建设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履行好自己的职业义务。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当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教育部适时地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转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培养人才”。在这种形势下,职业中专数学与专业课的结合就显得大有必要了。然而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开设情况却并非如此。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背景分析

首先是社会对劳动者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中职生的总体素质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也愈来愈明显。而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内容并没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也就是说,各个专业的数学课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即使有所删减也是完全和学生的专业没有联系的。其次是职业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现状。中职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教师抱怨现象突出等问题。然而目前中职数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有:所有的学生都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完成统一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编写程式化、教条化,基础性与发展性知识区分度不够,层次性不分明,缺乏与专业课渗透与融合,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不密切。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定位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专业的增加,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因此职高数学的教学应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职高数学的功能,除了突出提高人文素质开发智力和形成能力的功能,更要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实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之目标。为此,职高数学教学要走一条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的路。

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建议

1.开发富有专业特色的数学校本教材。

“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做准备”是我们开展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个总目标,把校本课程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探索专业数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结构、实施模式、评价原理,建构一套为专业服务、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②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通过实践校本课程,从中探索专业数学的实践模式,为其他专业开发专业数学提供有益的经验。

2.加强中职数学教师的专业课学习,并合理加强与专业课相关的应用性教学内容。

专业学习是职业教育的特征,数学作为一门文化课,要发挥其工具性的功能,遵循以“必需、够用”的原则。所以,要求中职数学课教师授课时合理补充相关专业的应用性教学内容。

在烹饪专业的数学教学方面,如果说数学是理性的,烹饪是感性的话,那当这“冰”与“火”相融时,会不会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出现“混搭”的时尚美?烹饪专业老师提到了冷盘技术中的“排”,我们数学老师脑子里就像是灵光闪现,“排”冷盘,不就是数学里的数列吗?就这样,合作的“坚冰”终于破了一个口子。再比如,代数式的基本运算与饮食产品的成本核算,内容包括:单个菜肴和批量生产的食品的成本核算,销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的基本计算,菜肴的配置与成本核算等;函数的应用,内容包括一次函数在菜肴制作、中西点制作、饭店促销中的应用、二次函数在餐厅营利计算中的应用等。

在会计、经济管理专业,结合教材内容列举有关单利、复利、税收、利润、最小收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实例和练习题,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机械类专业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课为专业课的服务意识,构建以专业需要为主的专业数学教学体系,突出专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从工厂操作实际出发,对加工零件所需的加工角度及坐标位置以数学为依据进行介绍。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3.优化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创造的“五学会”作为基本目标,特别要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终结性的教育。优化教案,引导会学。中职学校大多数学生学习马虎,得过且过,不能够主动接受学习方法指导。因此讲解教材应做到“不深入能浅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不妨先让学生想一想初中学习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是如何得到的,然后“描点―连线―成图”,顺理成章,再根据图像分析性质也是水到渠成。这样可以“扬长补短”,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对空间图形进行教学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多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看得见的“教具”,少用抽象的、学生模糊的概念。在教室里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这个“长方体”中的“线线”“线面”及“面面”之间的关系;在教室外可以让学生观察“树木、电线杆、建筑物”等与“地面”的关系,还可以自设一些“点、线、面”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在把实物抽象成数学概念的同时,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专业及实际中去,才能获得学习动力,提高数学素养。所以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而教师更应该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正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以扬弃的态度进行改革,结合所教专业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和培养,我们的汗水必定会得到回报。

篇8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我们所说的营养繁殖就是指利用乔灌木的营养器官的再生的能力,进而来繁殖成一个较为独立、完整新植株的方法。又营养所得到的繁殖的苗木,我们就称为营养繁殖苗,营养繁殖育苗的方法是能够很好的稳定地保存优良的品种还有类型,这样就会获得了最大的遗传增益。苗木要是想很快的开花结果,缩短生长的周期,所以,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经济林木的培育中日益的重要。还有就是通过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是可以进行高接换种,利用硒木的一些某些特性,极大的增强了林木的每一种的抗逆性以及生长的潜力,使树冠高大以矮化。营养繁殖苗的生长是比较快的,在栽培的初期所生长也是较为迅速的,所繁育的技术也比较简单的,和播种育苗相比较的来说。也就是省去了以往的种子消毒以及种子催芽等一些比较复杂的过程。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要点

    扦插繁殖中插条生根的难易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树种遗传特性不同,其枝条的生根难易有很大差异。影响扦插生根的诸内因中,母树年龄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应采集幼树或壮龄母树枝条扦插生根容易,成活率高插条部位及其生长发育状况也影响其生氓情况,枝条发育越好,营养物质含量越多,扦插越易成活。扦插时插条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芽和叶,插条水分一定要充足,木质化程度越高越好。外部环境条件也将影响插条的生根,当然各种影响插穗成活的因子,都不是单独、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综合发挥作用的。一个良好的接穗以及砧木,我们的接穗是应该采取自优良的品种、类型的优良单株,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技术水平,采用适宜的嫁接方法。这是对于母本还有砧木提前施肥,使其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都是可以获得很较好的嫁接效果。在接穗的采集、贮运过程中要保持其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湿度,防止发霉、干萎,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到快、平、准、严。减少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接穗削面要平滑;插入接口时砧穗二者的形成层要对准;接口处要包扎严紧,并做好接口及接穗的保湿措施。在嫁接中要创造有利于形成愈合组织的条件。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情况,为集中养分供给接口愈合和促进新梢的健壮生长,对于砧木上的萌芽和萌孽条及时剪除。在确认嫁接己经成活,接VI牢固时,要及时解除绑带。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及施肥、灌水、排涝等,与其他育苗方法相同。结语生态环境以及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就是林业种苗。林业种苗品种的质量高低以及品种的好坏,不仅是关系到林业工程的成效,同时还会关系到我国国土的绿化工作,这也是改善环境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来更好的总结出有关林业育苗的方法,并且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很还的运用,为我国的绿化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篇9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益创新,人们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更大的,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日益的增加,高校就业情况也出现了严峻的形式。相比之下,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也必将受到一些影响。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将学校的就业率作为评判一个学校好坏、评价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指标。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该学校的发展,让各大学校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就业,因为只有提高了高职学校的就业率,才能对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的深化高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更大限度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当前是一个信息发展的时代,要想紧跟时展的潮流,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学会融会贯通。所以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高职学校应该重视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因为高职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后创造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高职学校应做到的就是应该关注就业率,和高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然后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的模式。现在高职学校应该加就业率强对学生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究。注重在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人才技能方面的培养要和企业的需求相关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适应经济的发展。

(一)衡量高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高职的就业率能够更好的衡量高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大的体现是在高职学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上。通过就业率,能够更好的反映出用人单位对该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满意程度。高职通过这些满意程度,能够更好的完善学校一些弊端,更加朱总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用人单位的录取人数也能客观的反映出该学校的教学水平。因为就业率本身具有客观、强制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激发和创新高职学校对于人才模式的培养。

(二)为人才培养提供方向

高职就业率能够反映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尤其是针对一些就业率较低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就业率低下肯定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高职院校对我国的人才市场不是很熟悉了解,他们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而且教学内容比较的死板、不懂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比较的滞后,没有实际运用性,高职院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脱离社会的需求,这样就业率就会非常的低下。所以说,高职学生就业率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三)促进高职办学质量

我们都知道,高职就业率对高职办法质量会有一定的质量。如果高职就业率高的话,那么高职学校的学校影响力就会提升,高职学校就会有更多的生源、更多的资金。那样高职学校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高职办学的质量,聘用更加优秀的教师、引进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或是扩建改建更加宽敞的学校,更好的丰富学校的各种资源,给高职学生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高职学生的学习条件上去了,那么相对应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的提高,那么最终的影响结果就是高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的名气也会提高、就业率随之增加。所以说,高职就业率对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促进高职办学质量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四)体现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就业率来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能够更好的体现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特点。可以很好地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更好的就业,这就为高职学校积极地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机会。近些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的增加。同西部相比,发达的沿海城市拥有更好的人才岗位机会。而且,国家自从加入了世贸组织,和其他各国往来贸易更加的频繁,这些都为高职人才提供了跟广阔的平台和机遇。而且每年就业招聘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学校开宣讲会,这都大大的促进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以说,高职学校通过就业率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也能更好的改进创新高职院校对人才模式的培养,以便培育出更好的人才为各个公司企业所用。结语:无论怎样说,高职学校都应该重视该学校的学生就业率情况,只有高职学校重视就业率,才能提高学校的培养水平,才能更好的建设人才队伍。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更好的实现以就业作为导向的培养方向,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我相信,只要高职院校重视就业率,并且将其与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教育事业一定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昭琼.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资讯,2011(21).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11-01

每年数以百万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受到了考验。行业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本身多为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但是在近几年的市场就业中逐渐丢失了优势。职业技术类院校逐渐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和企业需求为核心,开展了有效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理念、职业发展规划、岗位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指导和推荐等多方面的综合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招聘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帮助。

一、就业指导的实施形式

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就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开展的有关择业心理调适、择业准备、就业能力训练,并帮助学生依据自身专业技能和发展需要而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进而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以选择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在工作岗位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进步的一种指导和帮助。其内容涵盖了思想和政策方面的教育教学和指导、信息提供和指导、求职指导、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岗位适应和生存指导等非常多的方面。

而对于行业性职业技术院校来说,还需要针对行业需要和发展要求,借助行业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的支持,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行业就业指导和岗位实践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指导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有效做法,对于当前复杂的市鼍赫环境和学生思想、行为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既是提升院校就业率和毕业水平的需要,也是保证学生充分就业和满足企业需求的做法。最为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掌握正确的信息来源和就业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院校通过开展就业政策和信息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就业和择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规定、就业政策、劳动合同政策及基本的法律法规规定,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履行应尽的义务。这对于学生在毕业签订劳动合同、办理报到手续、解约或违约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院校通过开展信息指导和就业推荐,例如,举办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会、校园网络平台推送招聘信息等,多渠道、多途径地为学生进行就业信息整理和发送,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并及时对学生开展求职、面试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市场供需矛盾和当前就业形势,建立用人单位和学生间的合理联系。院校还可以对用人单位的专业、数量、需求层次、具体要求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掌握并及时传达给学生,指导学生投向合适的用人单位。通过以上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

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且就业经验少,求职技巧是他们欠缺的。对此,很多院校开展了针对性的求职技巧指导,针对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的面试、笔试等方面进行模拟演练或者指导。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招聘流程,加强面试礼仪和沟通方面的能力,减少学生紧张的心理,提升就业成功率。

(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应变能力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因为心理不够成熟或者稳定,而在面试或者笔试中发挥失常,错失就业机会。学校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和指导,有利于学生对就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状态有所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正视自己和学会调节。尤其是在就业中遇到挫折时,要正确面对批评和职责,正确面对各方评价,提升心理应变能力。院校尤其是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提升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课程,融入一些实践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提升就业能力。

三、结语

行业性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就业指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思想和行为层面的多方支持和指导,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技巧和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适应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院校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