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的开发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5 15:37: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商业模式的开发,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业模式的开发

篇1

对策与建议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缓解我国能源矛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发展生物质能源前景广阔,方兴未艾。然而,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就开发湘西州永顺县生物质能源,笔者认为,必须破解难题,创新生物质能源开发商业模式

一、当前生物质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生物质能具有产量大、可再生、可储存、碳中和等优点。理论上生物质是可行的替代能源,但实际应用并不尽如人意。

(一)原料成本之困――原料涨价

一是能量密度低,原始成本高。与其他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相类似,生物质的能量密度低,需要大量的土地。在倡导种植非粮作物和利用边际性土地的“非粮”、“非耕地”路线下,产量和能量密度都低于普通粮食,原料成本还是很高。不管是否与民争粮还是与粮争地,目前的生物燃料的原料成本都很难控制,无法摆脱对补贴的依赖。

二是物流不经济,中间成本高。此外,生物质物流也很不经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收集、储存、运输,在生产出洁净能源的同时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甚至污染环境,很难形成闭合的能量循环系统。

(二)技术瓶颈之困――第二代技术仍存在不确定性

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转化成本高、效率低。液体生物燃料存在关键转化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离产业化尚有一定差距;固体成型燃料加工设备的能耗较大,约在90-100千瓦小时/吨,原材料收购价格波动大,季节性因素导致收储难;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存在无成熟的生物质类洗焦废水净化技术,燃气热值低,气化机组运行连续性差,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关键设备依赖进口,我国大中型沼气、固体成型燃料以及生物质直燃锅炉设备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现有项目多停留在中试阶段,且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

(三)政策支持乏力――政策反复裹足不前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受原料高成本的影响,大部分生产企业需要额外的补贴、税收优惠才能赢利或生存。但目前政策补贴不够完善。生物质能源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在多种能源产品和规模上未给予明确的支持和指引。有些政策补贴起点过高,如财政部《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8]735号)仅支持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1万吨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导致多数企业无法得到补贴;有些政策设计不完整,补贴仅针对直接生产环节,对消费能源产品的终端用户则没有补贴。

(四)商业环境不成熟――销售不畅、融资困难

一是缺乏系统的产业链。生物质能的开发还需要高效率的商业生态链条。首先种植环节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之后还需在收购、调配、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整合。生物柴油的原料问题突出,废弃油脂的收集、运输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地沟油”等废弃油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培育高含油量和高生态适应性品种是生物柴油的关键。遗憾的是,中国的生物柴油产业在初期没有打好基础,各地盲目种植油料树木,品种单一,形成“南方只有麻风树、北方只有黄连木”的局面。而大面积单一树种增加了虫害等问题,造成产业环境恶劣;而且,按照现有的信贷标准,树木种植不能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木本植物种植周期长,投入大,若没有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企业很难独立承担,造成融资困难。

二是商业模式难建立。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技术略为成熟的主要是糖淀粉制燃料乙醇、植物油或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农林废弃物制固体颗粒燃料、沼气利用等,但其中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成本优势)的并不多。

二、创新永顺县凯迪阳光生物质能源开发商业模式的建议

要解决生物质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就湘西州永顺县而言,要在湘西州永顺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巩固成效,解决问题,消除制约因素,创新生物质能源开发的商业模式,把生物质能源开发做大做强。

(一)以价值理念模式创新,实现企业、农民、政府多方共赢

一是要树立民生理念。湘西州永顺县凯迪阳光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用凯迪独有的“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民争利”的发展理念,用“规划一个片区,培植一个产业,改善一片生态,致富一方民众,发展一地经济”的系统工程,用“两个农业项目支持三个工业项目”的完美组合,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创造“地方有税收,部门有作为,农民有收入,员工有回报,企业有发展”的多赢商业模式。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是要树立共赢多赢理念。湘西州永顺县凯迪阳光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公司的高新技术、雄厚资本和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以坚持有利于“增量、增收、增效”为原则,以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目的,在平等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建立以节能、降耗、减排为主的绿色能源环保型企业,实现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永顺经济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将凯迪阳光生物质能源项目建设为互利多赢、协调一致、可持续滚动发展的有机统一体。

三是要树立“两型”企业理念。湘西州永顺县凯迪阳光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以现有的薪炭林、农林废弃物等资源为切入点,以宜林荒山荒坡及现有灌木林、低效林等林地资源为发展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以及高效开发,以示范基地建设联动农民参与,以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初级产品利润回归农民,促进工业原料保障以及农民增收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企业、农民、政府、国家多方共赢。

(二)以发展模式创新,解决商业环境之困

湘西州永顺县凯迪电力的“低碳及循环经济+创新的经营模式+高技术壁垒”发展模式,与传统试点生物质能电厂项目相比,凯迪生物质发电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因为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壁垒,采用全球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而使用该技术达到超高压等级的企业全球仅有三家,因此凯迪电力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生物质发电的领跑者。

能否稳定成本,是生物发电的关键,也是市场对公司最大,忧虑。凯迪生物质电厂采用创新商业模式即“‘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模式实现了‘能源植物和农林废弃物一电能和燃料一灰渣一有机肥一有机农林产品’的完整的闭环流动循环经济体,公司不但符合目前国际 国内低碳、环保、节能的趋势,而且生物电厂盈利能力较高,内部收益率达8%-12%。”“三级燃料保障体系”商业模式,能够对燃料供应量、价格有较好控制力”。

(三)以技术模式创新,解决技术瓶颈之困

湘西州永顺县觊迪公司在广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结晶煤燃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循环流化床技术开发和研制工作,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其中以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防止设备碱金属腐蚀技术为重点。技术的不断成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适合中国资源状况的技术经验积累,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加强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科院的合作,加快生物能源良种及新技术的推广速度,配合开展高产、稳产、多抗优良新品种的选有,以及生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创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依托林业科技推广网络,推广生物能源优良品种,建立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突破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装备的制约,加强产学研组合,组织联合攻关。

(四)以经营机制模式创新,解决政策扶持之困

一是构建管理机制。要实行科学规划,稳步实施,采用核心基地和周边面上分散基地相结合,以万坪镇为中心,向周围乡镇辐射,以能源林基地为中心的“一体化”模式,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农户自愿、乡村牵头的原则;坚持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高产化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依法有偿、互利双赢的原则,全面推进我湘西州永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二是构建政策资金投入机制。政策投入机制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逐步从建设投资补贴为主转向原料补贴、产品补贴、消费补贴和投资补贴四管齐下。一要加大生物质资源开发补贴力度。二要完善生物质能源产品的市场准入、监督和价格补贴。三要制定生物质能源产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物质能源行业,扶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71-03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广,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也越发重要。越来越多的大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断增加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提高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要求。由于专业上机实践环节参与的学生人数众多且大多为分散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对于学生上机过程的管理和能力考核也较为困难。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为教师在网络上管理学生上机实践环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针对相对分散进行的上机实践环节,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过程管理,让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可以真正地得到锻炼,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同时,教师可以在过程最后,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的考核效率,尤其是要统一不同教师的考查标准。因此,学生专业上机实践管理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设计开发的上机实践环节管理系统运行于Windows 7操作系统,运用Appserv平台作为Web网站的开发工具,PHP为主要的程序设计开发语言[1,2],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支持[3],采用三层架构技术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开发[4,5]。本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功能较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管理员和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效率,优化资源。

二、系统结构模式

应用系统由显示逻辑部分(表示层)、事务处理逻辑部分(功能层)和数据处理逻辑部分(数据层)。[6]表示层的功用是实现与用库的交互三部分组成;功能层进行具体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数据层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更新等任务。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体系[7](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把数据处理逻辑和数据库放在服务器端,分解为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显示逻辑部分放在客户端。三层结构的特点就是将应用系统的程序代码、数据及支撑软件全部集中在服务器端。客户端不必加载更多的系统支撑软件及应用程序,仅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实现专业上机实践环节管理系统的开发[8]。在B/S模式中,服务器端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中间件(Middle ware)组成。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提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并以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三、系统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和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组成。两大部分为前台用户使用部分和后台管理部分,三大模块分别为教师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和管理员子系统三个功能主模块,每个主模块下面又包含有相应的子模块。学生是该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学生在进入系统后可根据实践环节的进度使用相应的功能,帮助自己更高效地完成上机实践任务。教师主要是进行与学生信息、实践教学和考试相关内容的管理。管理员则可以对系统的全部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

(一)登陆系统设计

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当用户登录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身份权限来确定是进入前_还是后台,进入后用户将能进行与其身份权限一致的操作。用户通过“注册模块”注册后,拥有自己的用户ID和密码,通过“登陆页面”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后就可以进入系统。系统中一共涉及到三类用户,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每类用户的访问权限不同,不同身份将进入不同的功能界面,行使不同的权力,从而保证本系统使用者和网站的安全性。

(二)学生子系统设计

学生登陆系统后,进入到学生首页,学生首页主要是提供学生权限所具有的操作链接,方便学生使用相应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个人信息、平时教学和考试。

个人信息,用于显示学生用户的基本信息,并可以对其中一些信息进行修改与更新。

平时教学,有四个模块构成:“上机题目模块”用于学生随时查询自己的上机实践题目,弥补学生可能丢失上机题目而没有备份的问题。“上机通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内的通知内容,管理员和教师使用发送通知子模块及时发送最新实践环节信息。学生用户只使用到查看通知子模块。“程序模块”提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入口,提供多种潮流计算方法、故障计算方法,通用性好,可以使学生对比自己所编程序的正确性,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改,也方便教师查看学生所编程序的正确性。“作业提交模块”方便学生平时提交作业,供指导教师查看。

考试部分由两个模块构成:“上机考试模块”用于学生最终实践环节的考试,同时也方便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实践环节的效果[9]。“查看成绩模块”用于学生查看自己实践环节中平时作业得分和最终考试得分。

专业上机实践环节参与的学生最多可达几百名,传统形式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劳动量较大并且重复劳动。学生通过本系统登陆后,就可通过上机通知模块查询到实践环节相关的通知,或一些上机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常出现的问题等;点击上机题目模块直接获取自己的题目;在编程过程中随时和教师交流,并通过系统直接提交最终程序;最后参加无纸化的考试。学生采用本系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节省了人力和资源成本。

(三)教师子系统设计

教师登陆系统后,进入到教师首页,教师首页主要是提供教师权限所具有的操作链接。主要也包括三个部分:个人信息、平时教学和考试。

个人信息,这部分的功能与学生系统中的相应部分相同。

平时教学,有四个模块构成:“上机通知”和“程序模块”得功能同学生子系统。教师登陆后,使用“学生信息模块”方便、及时查看自己所指导学生的信息,使用“作业批阅模块”查看学生所分配的上机题目、学生提交的作业,并完成教师评分输入并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表中。

考试部分由三个模块构成:教师通过“考试题库模块”可以对最终考试题库更新、修改、删除等操作。“教师阅卷模块”由两个子模块构成,自动阅卷子模块能自动帮助教师完成单选、多选、判断等试题的自动阅卷;教师手动阅卷子模块用于对试卷的客观题进行教师亲自阅卷,最终系统得到总成绩。在实践环节结束时,教师通过“成绩生成模块”可以自动生成其所指导学生的最终成绩单,并自动保存为Excel格式。

教师在教师子系统中,可以查看学生的信息,对所指导的学生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和管理实践环节相关信息,并可以保证所有学生均可尽快知晓。在上机过程中,随时掌握学生的进度,并进行答疑和指导;最后依据题库和学生学习情况出题进行无纸化考试和阅卷,并可根据最终成绩的数据分析了解整个实践环节的效果,以供往后教学过程的改进和提高。教师采用本系统,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并有效地降低了上机实践环节的成本。

(四)管理员子系统设计

在管理员子系统中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全部信息进行维护。如对用户的增删、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对上机题目的更新、分配上机题目、分配指导教师。具体模块包括“管理员用户信息管理模块”、“上机题目更新模块”、“分配指导教师模块”、“分配上机试题模块”等。在管理员子系统中,管理员通过上机通知模块查看、管理本系统内所有的通知信息。

四、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本系统采用MySQL数据库,借助phpMyAdmin@个基于Web的数据库管理应用程序,我们对数据库的操作基本上可以实现完全可视化。phpMyAdmin中所做的任何操作都会被自动转化为SQL语言来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在完成每个操作时,都可以在页面上看到相应的SQL语句。

本系统借助Dreamweaver CS6,利用其自带的MySQL连接功能可以实现不必编写任何代码成功连接数据库[10,11]。完成MySQL连接的创建后,在“文件”面板中可以看到Dreamweaver自动在站点根目录中创建了Connections文件夹,在该文件夹里面有一个与创建的MySQL连接的名称相同的文件。之后,无论网站有多少的动态网页需要连接数据库,仅仅需要在代码开头加载该文件即可,不用进行重新连接数据库,实现了“一次连接,到处运行”。

该系统大多数网页都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交互,从系统安全性方面出发,不希望用户不登陆而是直接输入网页地址进行访问。利用Session可实现这种需求,具体方法是:在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后,用Session变量存储用户特征信息(如用户名、身份),这个Session变量就相当于“门票”,如果这些特征值为空,表示没有经过合法认证,而是通过直接输入网页的网址进入,就拒绝其访问并返回登陆界面。如果当时有若干个用户访问网站,则网站会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独立的Session对象,每个用户都无法访问其他用户的Session信息,同时Session信息在用户退出系统时将被注销,失去“门票”意义。

五、系统界面设计及测试效果

根据上述设计功能需求,开发完成了上机实践环节管理系统,现选取部分界面列出并简要说明。

图1为注册界面,用户按照要求填写注册信息后就可以提交注册,提交后系统会首先查看该用户名是否已被注册,判定该用户注册成功或失败。图2为学生首页,主要是提供学生权限所具有的操作链接。当学生点击链接进入相应的界面后,总有返回链接回到首页。图3为管理员上机通知页面,管理员对上机通知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可以查看所有通知内容、删除和通知。

本文对该系统还进行了相关功能的测试[12],主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各种错误或不足,从而进行修改和更正,使系统正常运行并且更加合理、完善。具体测试过程包括了测试用户能够正确登陆、非法用户是否能登陆、注册页面的注册功能、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系统在不同浏览器下的兼容问题等。通过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成功发现并解决了很多系统潜在的错误,为系统的实际推广与应用扫清了障碍。

六、结论

上机实践环节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方便教师及时、全面、了解学生上机实践过程,省去了传统实践环节管理过程中工作量大、效率低、反馈周期长、反馈能力弱以及多教师评判成绩主观性较强的缺陷,减少了印制实践题目、试题等造成的纸张资源浪费,并且具有灵活性、及时性以及方便性等特点。

经过测试后,本系统能够在Windows 7及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实现设计功能的正常运行,能够保证上机实践环节前台的正常使用以及管理员和教师对后台各个管理模块的管理工作,实现了系统开发的主要功能,并且效果良好、稳定。

参考文献:

[1]唐四薪.PHP动态网站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张恩民.PHP开发实战权威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增杰.MySQL 5.6从零开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谭颖.基于B/S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2.

[5]岳付强.三层架构在学位论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0,24(4):72-78.

[6]乔显亮.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的实现[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7]任泰明.基于B/S结构的软件开发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8]谭颖.基于B/S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2.

[9]武莹.基于Web考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篇3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33-01

一、国内外地下商业空间发展现状

第一,国内地下商业空间发展现状。1.所谓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就是按照商业和市场需要而开发建设的处于地表以下的建筑,也称地下工程,按工程建设结构分为单独地下工程和结合地面建筑而修建的地下工程。2.自原始人洞穴巢居的生活开始,人类已经开始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近代,我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从最初的以大型建筑物为依托向地下自然延伸到地下综合体的建成,以及到目前地下城的建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国外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现状。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经验则比较成熟,从最初地铁的建设到如今地下城的开发利用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所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中,西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都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2.以日本为例介绍一下目前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日本是一个岛国,可利用面积十分有限,所以有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其缓解城市压力的重要决策。日本目前的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已经做到了紧密的衔接,无论从大型建筑的地下空间到公共空间的地下城,各个方面都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局域网,并且正在将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向地下发展。

二、我国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我国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模式。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业空间也会随之而扩大。地下商业空间在许多城市崭露头角。目前,我国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仅仅处于萌芽阶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首先,大部分地下商业空间在开发时只是进行浅层次平行面开发,因此造成了空间层次上的缺乏。其次,地下商业空间主要存在于城市的繁华地域,商业空间发展的前瞻性十分有限。再次,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中交通物流系统的开发范围小,系统紊乱。2.在利用方面,地下商业空间局限于购物。虽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地下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可是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空间的利用率以及工程质量上都难以保证。

第二,我国地下商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虽然中国目前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地下商业空间人口流动大,空气质量难以保证;电路、水路、安全消防等硬性装置不达标;阳光的摄入量不足;紧急通道出口标志不明显,并且通道出口设计大部分都很狭窄等等一系列问题。2.在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上对其前瞻性考虑不足,以及对其开发的不可逆性也没有长远规划,不仅造成了空间的浪费更对地下环境造成了损害。

总之,无论在入口、内部空间设计还是规划模式上,中国的地下商场空间设计还存在着很多弊端。

三、解决我国地下商业空间规划设计模式的方法

第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商业空间的发展势在必行。在地面空间缺乏的同时,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1.首先是商业空间规划上的混乱无序。在空间规划上应遵循疏密有度,同性质商业空间单独规划,并且将餐厅、游戏场所等人流多的空间靠近地面设计,走廊开敞空间留足,主次空间分明,标志性建筑或是标示周围空间以适当扩大的原则来设计。配置一定的景观与休息设施,或是运用下沉式空间塑造一个别致的休闲区,在欧美将图书馆、体育场搬入地下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将地下综合体空间合理利用与规划,打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2.其次是在对地下多层次空间的开发规划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及深层次全方位的开发原则。在不对地质层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开发,充分重视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开发,以浅层空间为依托,由深及浅逐步开发,保证每一寸土地的充分利用。3.再次,在材料以及能源的利用方面要朝着高科技新材料、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纳米技术的发展使新材料层出不穷,地下空间所用材料特殊,必须具备耐高温、耐潮湿、无污染的特性,并且要易于安装拆卸。

第二,中国民族众多,地域文化各异。因此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时要将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渗入到设计当中。地域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或是代表这一地区的语言,每个地下商业空间在设计时尤其要强调我们的地域文化。

四、小结

开发地下商业空间是中国目前势在必行的项目,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人为本的理论以及绿色设计、地域性文化的元素渗入到设计当中,不仅是设计师的责任,也是人类对下一代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1.

[2]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01月.

[3]朱建明.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12-02

相对于传统的英语专业,高职商务英语有着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我院的培养目标就明确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熟练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相应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能力,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及网络运用,主要能在外资企业、涉外星级酒店,文化教育机构从事商务英语口笔译,外贸业务及管理,商务秘书,教育培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职业定位则清晰的定位于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等外贸方向及商务秘书,涉外导游等英语应用方向两个方面。基于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英语教学与传统理念的培养方法有了很大的区别。

1 传统商务英语教学的局限性

(1)教学方法:一贯以来学校教育都以教师为主导,虽然学生、教师、教材以及教法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解释者。传统的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学生的英语实践不管是翻译,口语交流还是写作等都主要靠学生自己课后去参与,缺乏系统性,这对本来就缺乏学习积极性的高职学生来说很难起到提高和促进英语水平的作用。

(2)学生知识结构。

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实质上绝大多数同学大学以前的知识结构仍然是以高考的考点为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大部分精力用来准备高考,注意力集中在基础学科上,他们没有时间去攻读其他学科,对管理类,商科及经济类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实践能力,其次,选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对英语有很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由于他们入学时所处地域和教学条件的不同,因此,入学时基础差异大,有的同学听力跟不上,有的发音不标准,语法错误较多。如若不能好好引导很容易打击他们商务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 模块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上述情况,我院展开了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模块教学;二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自编适应学生基础的教材;三是把学与练结合起开,大力开展实训教学。三者互相促进,让学习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促进教学,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补充教材,三者互为补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

(1)在模块教学方面,把商务英语课程系统的分为了三个模块:语言模块,商务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在语言模块上,重点课程为商务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外教任课),英语泛读,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及商务英语。这些课程着重训练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模块对应的课程则为商务单证,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报检,着重拓宽学生的商务视野,加强商务领域实际操作的能力;第三模块综合实训模块课程主要为商务谈判,外贸单证缮制,外务ICT,及计算机应用,若上两个模块总结为开发加强专业能力的应用这一模块则可称为动手能力的培养。

(2)推出了实训性课程商务英语听说译,该课程针对学生基础及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原有的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译课程做了整合,课程从大一入学开始共分四个学期,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各个学期各有侧重但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法连贯,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后续课程及教学奠定了基础。具体的安排为:

第一学期侧重英语发音表达,运用英文原版电影片段进行基础英语听力训练,口语模仿和表演,进行专题教学训练,根据各单元模块内容设计实训项目。如:

第一模块实训:英语朗读比赛(分组,分角色)。

第二模块实训:英语电影模仿(分组,分角色)。

第三模块实训:英语小品剧表演(分组,分角色)。

第四模块实训:日常使用短句(情景模拟,在家中,享受余暇时光,生病受伤时)。

第五模块实训:日常使用短句(情景模拟,打电话,问路,随意谈话,购物,用餐)。

该课程为实训和教学相结合,约每四周一个教学模块,每一教学模块对应一实训主题,教学开始前三周教师对相关知识点,句型进行讲解,实训时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每一模块学习开始时即明白自己在实训模块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接受什么样的任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自主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较好较快的吸收教师上课所教授内容,还能主动的寻找相关课外信息补充,以使自己在随后的实训中能与众不同,脱颖而出。

第二个学期编排为基础商务英语,这一阶段采用大量基本商务对话进行商务基础英语听说训练,如商务旅行、商务宴会、图标描述、产品介绍,主要实训模块包括:

第一模块:工作面试(打招呼,自我介绍,个性描述,工作岗位描述)。

第二模块:商务旅行(定酒店,登机,过安检,入住酒店)。

第三模块:商务宴会(订餐,菜单描述,宴会对话)。

第四模块:旅游休闲(景点介绍,风土人情,地方特色)。

第五模块:商务会议(报表介绍,会议流程,会议记录)。

该学期的实训依然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每一小组为一个公司,或某一方。如,在进行工作面试实训时,把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八名同学,每一组为一个公司。该公司要在前来应聘的另三组24名同学中选出综合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并记录他们选择这些同学的原因。由于该实训使每位同学都可以同时经历招聘方和面试方的角色,他们能更好更直观的感受到在面试过程中,什么样的表现才是受欢迎的,也能切实体会到自己在该实训中和其他同学相比的不足之处。从而能自发的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和社交综合素质。

第三学期着重更深入的商务英语学习:如询价、报盘、谈判等,主要实训模块:

第一模块:产品介绍(性能,特点,功能)。

第二模块:企业介绍及参观(企业概况,企业特点,企业精神)。

第三模块:商务会晤(机场迎宾,酒店入住,日程安排)。

第四模块:商务谈判(价格条件,交货条件,合同签订)。

第五模块:售后及保险(客户抱怨投诉,保险洽谈)。

进入第三学期,专业知识越来越系统,但由于前面一年的综合实训,学生已经对实训教学相当熟练,他们能自觉的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并能灵活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自己的实训环节,在实训过程中会有更多自己的创意。如:在进行企业介绍参观中,我们以介绍学校为实训,每组介绍一个景点,各组体现出来的风格就完全不一样,有的组以生动幽默见长,有的组非常的严谨正式,有的组则加入一些身体语言并加强互动,使自己的介绍能给对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第四学期则为专业商务知识的学习,如开幕词、旅游景点、商务陪同等。主要实训模块:

第一模块:礼仪致辞。

第二模块:旅游景点。

第三模块:商务陪同。

第四模块:商务谈判。

第五模块:国际会展。

第四学习的实训和前面的实训又略有不同,该学期重点为口译实训,“口译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训练方法应以实践为主口译课堂应气氛紧张,有实际口译现场的压力感。因此,教师应多动脑筋,把口译课堂设计得像口译现场。”(仲伟合,2001)“三角对话”练习(three-cornered situation)又名“对话口译”练习(dialogue-interpreting)的合作方式,是目前比较受师生欢迎的口译课堂组织形式,仲伟合(1998)指出,这种合作方式的具体做法是三个学生组成一组,其中两位对话者各操英语和汉语,另一个人则是口译员。在练习之前,确定对话者的身份、讲话的主题和场合,让学生根据这些既定因素进行练习。实训的场所一般选择在多功能翻译室里进行。跟普通教室或一般的多媒体教室相比,该教室配备了国内先进的同声传译会议训练系统,每个学生配备一个耳机,可以十分清楚听到“三角对话”的内容,及时对该练习内容做记录,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另外,该训练系统还可以将练习的过程进行录音,不仅可以增加口译训练的现场感,还有利于学生事后进行查漏补缺,实实在在地提高其口译技能。

(3)在实训室及对口企业进行实习。

除了校园内的专业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外,学校还有专门的商务英语实训室,使实训课程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如英语写作作为基础课其后续课程为外贸函电,对应的实训课为函电撰写,单证课程对应实训课单证缮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合同审核,信用证审核,商业发票缮制,装箱单缮制,提单缮制,保险单缮制等。

此外,学院还和相关企业进行了合作,使学生能在大三上学期能在教师直接在企业里面进行对应外贸,营销及英语培训方面是实训。虽然实习期工资相对较低,但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践可以使学生快速的成长,一些学生直接在实训企业就业,也有一些学生在实训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选择进一步深造,更有一部分同学在实习中明白了自己更喜欢或更能胜任何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的工作定位和个人发展大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3 结语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层面,突出了教育的实用性,主要为社会提供高等应用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项目开发与运用使英语教学与英语的实践应用很好的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这种以实践运用能力为指导,以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讲授变为讲授加指导。真实的场景模拟,快速的检验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及教师的创造力及教与学的质量。克服了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45-253.

[2] 詹勇.基于“三位一体”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0(5):27.

[3] 郑楚霞.高职高专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43.

篇5

进入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创业型企业不断创新,利用自身资源能力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形成较为复杂的交易结构。商业模式的持续竞争就成为不容忽视的管理问题。

然而,大部分企业在商业模式设计、管理和创新方面缺乏清晰目标。企业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提出的商业模式三角形模型(图1),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规则,在商业模式设计、管理和创新三个层面做出正确决策,在纷繁芜杂的竞争环境中把企业资源能力投入到能获得竞争优势的领域。

在商业模式设计阶段,以生态化视角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可以为企业未来获取竞争优势奠定基础。企业应确定一个多方有利的合作政策,引导利益相关者提高总交易价值。开始落实商业模式,企业应注意管理体系与商业模式匹配的问题,加强商业模式的一致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竞争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还需围绕自身资源能力创新商业模式,保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衡量商业模式创新效果的标杆是原生性。这也是避免山寨和模仿的最佳方法。

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

当企业计划进入新领域创造价值时,首要考虑的是商业模式设计。传统的商业模式设计大都围绕产品进行,而对利益相关者考虑不足,要么把利益相关者作为简单的供应商或渠道商,要么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不够充分。生态化商业模式可以避免简单交易结构带来的不稳定性,为企业带来较为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

一般来讲,企业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围绕生态系统核心价值设计商业模式,而不仅仅是自身单一产品的价值

通过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强化自身资源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迫于苹果超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压力,电脑芯片制造商英特尔2010年推出超级本解决方案,负责解决方案中的CPU提供。不过CPU价格过高,跟进英特尔超级本解决方案的PC制造商并不多。从英特尔推出的超级本解决方案看,它确实考虑了合作伙伴的利益,但仅仅以供应商及OEM(代工)厂商的方式去看待合作伙伴,而没有考虑生态链全部合作伙伴的利益。据最新消息,英特尔正在调整,以期设计出更加符合PC制造商利益的生态化商业模式。

与此相反,苹果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精心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在智能终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一直未受到挑战。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认为对于硬件产品,产品设计及体验是最重要的因素,消费者愿意为够“酷”的产品多付溢价;对于软件产品,丰富的产品才是成功之道,因此拥有大量软件开发者必不可少,建立软件开发社区就成为其商业模式关键一环。

于是苹果把供应商、渠道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包含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中。一方面,苹果跟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供应商原料供应;另一方面,苹果加强对渠道商管理,特别是运营商渠道。苹果并没有牺牲长期利益与运营商妥协,而是有效维护所有渠道商的利益,而国内一些手机厂商(例如中兴通讯)通过低价增加运营商采购量,影响了自己的盈利能力,陷入价格战泥淖。

在微软软件的时代,开发软件并销售给用户是最基本的软件商业模式。开发者可以基于某种开发平台,例如微软的.NET平台或者ORACLE的JAVA平台等,开发用户所需的某种应用。开发平台提供者大都要求开发者购买其开发平台产品,但不关心开发者开发了什么产品。开发者开发了应用,还需找到营销渠道去销售。

在开发者价值链中,影响开发者利益的关键环节,是开发平台产品的价格以及销售收入。如果把开发平台产品以较低价格提供给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开发者就愿意在平台上进行开发;如果平台可以免费或者采用分成方式,销售开发者开发的应用产品,开发者就可能赚取更多利润。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深谙此道,设计开放的开发、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推出App Store,帮助开发者实现最大价值。此前开发者还无一可靠的开发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依靠。重要的是,苹果在App Store上的销售分成模式是3:7,苹果只拿30%的销售分成,这是此前任何平台都没有过的分成比例。调研数据显示,即便苹果竞争对手跟进推出类似平台,开发者也更愿意选择App Store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平台。

苹果的App Store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平台,也是一个具有生态化商业模式特征的平台。不过,一些模仿苹果App Store平台的企业,忘记生态化商业模式的要点――结合自己的资源能力,才可能是最佳的生态化商业模式――难免陷入东施效鼙的困境。

为了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机会,中国移动尝试推出OPhone和Mobile Market平台(现在改为“移动MM”),期望可以模仿苹果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可惜迄今OPhone已退市,而移动MM暂无作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移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设计出来的商业模式看似拥有生态化特征,但在实际运营中难以发挥优势。

移动MM商业模式,只是简单模仿苹果App Store的销售分成模式,但这样的分成比例是否符合自身的价值创造需要,并没有进行充分考虑。虽然中国移动与苹果考虑类似,都期望增加其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价值,然而苹果是为了增加其终端产品(iPhone、iPad、Macbook等)的价值,而中国移动是为了增加什么价值呢?从移动MM运营情况看,它既没有帮助中国移动赢得更多智能手机用户,也没有明显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所谓智能管道)的流量,更谈不上提升中国移动核心产品移动通信网络的价值。

这种现象在商业模式模仿者中普遍存在。大部分模仿标杆企业商业模式的企业,只是简单“拷贝”标杆企业商业模式的显性内容,而对商业模式背后的自身资源能力或产品服务思考不足,导致模仿过来的商业模式跟自身价值创造目标南辕北辙,达不到借鉴商业模式的目标。

加强商业模式一致性管理

企业经营者设计好生态化商业模式,将面临如何把商业模式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的挑战。仅仅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而缺乏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融合,商业模式难以落地。

大型企业一般对新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感兴趣,但对于如何把握这些商业机会大都缺乏有效手段。这也是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屈指可数的原因。据摩根士丹利在《移动互联网报告》统计,在数字时代的四个周期中,大部分IT企业没有成功跨越周期,只能成为周期内的赢家,不能成为真正的数字时代赢家。但IBM成为大部分IT企业中的例外,它是唯一跨越四个数字周期并获得成功的企业,目前看来它也有机会在数字时代第五周期移动互联网阶段获得成功。

其实在数字时代第四周期互联网阶段,IBM曾一度陷入困境。IBM在PC时代通过开放平台进入PC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但由于惠普、联想和戴尔等新型竞争对手介入,持续的价格竞争导致PC行业利润锐减,IBM开始推动转型策略,期望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IBM看中一体化IT解决方案的机会,推出“智慧地球”解决方案,期望因此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利润增长。IBM一方面为PC业务寻找买家,另一方面并购能够提供IT咨询服务的公司来补充能力,最后把PC业务出售给中国联想,通过收购普华永道咨询补充BCS(Business Consulting Services,商业咨询服务部)能力,为一体化IT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实现提供可能。

不少IT企业纷纷模仿IBM一体化解决方案商业模式,但一些模仿并遭遇失败的企业也许不知道,IBM为了落实其商业模式,保持商业模式与管理系统的一致性,多次进行组织重组和流程梳理。据移动互联网实验室观察,真正洞察IBM商业模式成功之道的企业并不多,其中华为介入IT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做法值得称道。2008年,华为通过专业猎头寻找“商业模式管理专员”,期望通过专业的商业模式管理人士来整合内部资源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IT解决方案和价值。

其实一些创业企业也会面临类似挑战。企业经营者如果忽视商业模式与管理系统的一致性要求,只是重视商业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忽视内部利益相关者可能造成的阻碍,也可能使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陷入困境。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会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充分考虑商业模式要求,设计满足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小米手机是国内采用一体化商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通过一年多低调准备,小米手机在推出一代之前就拥有手机操作系统MIUI和移动聊天工具米聊,雷军为小米手机设计类似苹果的商业模式。与苹果不同,小米手机是从软件应用开始,然后再介入硬件领域。

雷军为了使商业模式适应中国的竞争环境和自身资源能力,对管理体系进行精心设计。小米手机模仿苹果,只推出少数明星手机,把管理体系重心放到产品成本和质量控制上,避免庞大的管理体系。与大部分把重心放到营销渠道的企业不同,小米手机的营销渠道初期主要以互联网渠道为主,销售方式也是以电子商务方式为核心。与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匹配的是小米手机定位于手机发烧友,这是很容易接受电子商务渠道的用户,与一些主要以大众用户为核心的手机企业不同。这样渠道管理流程就变得比较简单,符合一个创业型企业的需要。

中国移动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创新基地,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商业模式跟管理体系的分离,是其难以成功的根本原因。无线音乐基地是一个成功案例,根本原因是无线音乐的商业模式对管理体系要求不高,利益相关者也相对较少,这就避免中国移动复杂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造成的影响。而物联网基地的业务,涉及较为复杂的业务管理流程,难以通过一个物联网基地来统一管理,导致各省市公司各自为政,重复投资建设大量M2M管理平台。不过这种情况正得到改善,中国移动已计划通过独立的集团客户公司来避免商业模式跟管理体系的不和谐。

推动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

一般来讲,企业设计生态化商业模式,并跟管理体系结合,可以形成较长周期的竞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可以一劳永逸,任由竞争对手侵蚀自己的商业模式价值。企业经营者应根据竞争环境及自身资源能力的变化,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商业模式,保持商业模式的原生性。

通过大量案例研究,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总结了三条关键要素:

已经确定基本商业模式的企业,应注意原生性创新在保持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不应该简单模仿竞争对手的创新,而应重视原生性要求

选择原生性创新点,企业应从洞察用户需求入手,通过整合生态系统各种资源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应该满足于所谓微创新,而应该利用新技术推动自身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避免同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苹果是推动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的最佳案例。2007年推出iPhone之后,苹果不是简单地升级产品,而是伴随产品推出软件平台。在其他核心产品中,苹果也是如此,比如借鉴iOS平台上的信息管理机制,2012年在新推出的Mac OS X 10.8里也构建社交信息管理机制,实现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因为这个信息管理机制跟原有平台结合很好,形成一个原生性创新。

小米手机2011年下半年推出第一代手机,销售渠道只有自有的电子商务渠道。随着手机放量销售,小米手机开始将其营销渠道扩展到电信运营商和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京东商城等)。小米手机设计初,米聊在业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腾讯迅速介入该领域,为了避免直接跟腾讯竞争,小米手机显然在降低米聊在商业模式中的地位,采取逐渐培养寻找机会的策略。

如果一个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洞悉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进行商业模式原生性创新,保持其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就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困境,最终也难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篇6

在静态视角业务层面上进行作品开发的多数是那些较小的动漫制作单位,有限的运营资本及较单一的人力结构,使其仅能聚焦于某一动漫作品的某些初级制作(如造型设计、内容编排)。比如由个人兴趣发起的漫画工作室,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要投入到大量的绘画制作工作当中。这类工作室往往会沿着两个路径发展。

2.动态业务层面——剧情线索发展

路径之一是在动态视角业务层面上,追求剧情线索发展。开发主体强调对自身作品剧情内容、造型设计、场景设置等一系列作品元素进行编排和创新,以内容吸引观众从而延续所创作动漫形象的市场生命力和影响力。如日本动漫作品较多以漫画连载的形式进行长期运作,而作品原创作者会将绘画制作外包给其他人员,自己专心于整个动漫作品的剧情线索发展。事实上,任何文化作品的灵魂在于它的内容,好的剧本、精彩的剧情会让动漫艺术形式更具文化魅力。这也是国内观众对日、美经典动漫影视作品给予好评的关键原因。

3.静态公司层面——路径依赖扩展

另一路径是在静态视角公司层面上,开发主体因从业惯性所强化的技术能力,而长期习惯于特定形式动漫作品的制作,开发团队会依赖既有资源和能力进行公司层面的发展。如一些动漫公司长期运用Flas形式进行开发制作,Flash技术会成为公司扩展其他业务的首选技术方案。由于学习曲线和知识积累效应的存在,开发主体可能对于特定动漫艺术形式的制作方法、工艺技巧日渐熟练,带来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成本的降低,从而发展成专业化的制作公司为顾客提供特定技术服务。两种战略发展路径并不相互隔离,更多的时候是相互交织、彼此协同的,也即开发团队同时完成作品的剧情创作和动漫技术制作。

4.动态公司层面——市场架构扩展

在动态视角公司层面上,早期刊发的漫画图书会逐步被开发成动画连续剧、电影,甚至扩展到其他的产业领域(玩具、主题乐园、游戏等),各业务领域向客户群体传递的是本质不同的客户价值主张,开发具体业务的资源体系和业务流程截然不同,相匹配的盈利模式千差万别。公司对各类业务的整合是建立在动漫资源跨行业领域整合利用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市场架构的延伸和扩展。国内动漫作品《喜羊羊与灰太郎》即沿着这一路径,成为一部较成功的商业动漫作品。而产业巨头迪斯尼将企业定位在娱乐业,动漫资源游走于各行业领域,给企业集团带来了空前的市场机遇。可以看出,由单一作品构思向市场架构扩展的路径选择,是开发主体扩大作品影响范围、获取绩效回报的关键战略决策。这一战略路径选择伴随着主体对资源能力的深度开发、创造性团队的自我成长、作品内容的系列延伸以及作品未来可能触及的机会空间的拓展。正是开发主体的战略选择,逐步塑造着未来商业模式的构型,进而限定、扩展或重构商业模式所能给作品带来的商业机会的规模和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的设计、构建、调节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实际上是为企业既定战略路径选择的实施过程拟定一种情境空间,从而为企业扩大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机会和空间。

二、开发主体在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1.动漫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及开发主体的角色

目前,国内学者较多从动漫产业层面与动漫营销视角来分析国内外各类动漫作品商业化的成功或失败经验。虽然借鉴了诸多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制度经济、营销管理等学科的分析框架,从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组织网络、价值链等视角为动漫类企业提供了不少有实践操作价值的见解。这些分析框架的既定前提、假设是企业所处产业领域的环境没有出现快速转变、企业间的交互关联是静态稳定的,但忽略了企业本身在资源能力和发展路径上存在的异质性,同时也未预料到产业内潜在的整合和分离的动态趋势。已有的分析工具和经验更像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多器械工具箱,而非解决企业特定问题的操作指南。这种整合和分离的动态趋势给产业内各参与主体全新的冲击,迫使其重新考虑自身的角色、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势必带来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动漫作品开发者如何定位自身的角色和职能才能有效地动态适应产业内的动荡?根据Moore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界定——既定空间和时间框架下企业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物质、信息、价值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产生竞争、依存等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动态的、具备高度自组织、自适应和自调节能力的有机系统,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像是一个生态圈,他需要与许多利益相关方进行互动、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作品的商业价值。扬西蒂和莱维恩基于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将企业划分为三种角色: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和利基缝隙型。

(1)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网络核心型企业。

网络核心型企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价值生态网络中的核心企业,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为运营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构筑创意和编剧的创作平台、作品的制作开发平台、业务运营管理平台、营销传播和推广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等一系列的功能性载体,吸引生态系统内其他成员参与到同一价值网络当中,在动态竞合过程中,开放和互动地创造和提升产业生态价值。网络核心型企业能够协助系统中其他成员节约和降低成本,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和规模,提升作品的价值空间,从而增强生态系统整体的盈利能力。美国的迪斯尼和日本的东映动画正是网络核心型企业的代表。

(2)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支配主宰型企业。

生态系统中一些具有优势资源(作品、品牌、渠道、制作条件等)的企业有机会成长为支配主宰型企业,或产业中一些参与方凭借其优势在某些价值创造环节上存在较强话语权。支配主宰型企业借助其在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位,最大限度地攫取价值。如作品的原创团队(剧情和形象开发)会对动画制作方施加压力,以获取自己设想的动漫表现形式;电视频道会对所播出动画作品的选择、时段安排,甚至后期版权费用支付有很强的谈判优势;电影电视播出的审片机构会对作品能否播出起到决定性影响。这些外部参与方所构筑的规则框架,往往形成产业约束或政策管制,可能迫使动漫作品开发主体被动接受对其不利的交易条件。

(3)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利基缝隙型企业。

大量利基缝隙型企业构成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以其特色的细分市场定位或突出的技能优势创造价值。它们与网络核心型企业和支配主宰型企业,以及它们彼此间,存在着广泛的竞合和依赖关系,呈现出独特的自适应和进化特征。大量的动漫工作室、动漫创作成员都是缝隙型个体,其受限于创意、资金、技术等条件,难以跃升为网络核心型或支配主宰型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分析平台,系统中异质性企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基于前文所提出的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处的战略发展态势,着力考察动漫影视作品开发主体在饰演不同角色、处于不同战略发展态势下,其构筑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功能机制。

2.不同战略发展态势和角色下开发主体构筑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

对于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在此借鉴学术界较公认的Johnson等人提出的理论模型——商业模式是由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的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关键流程及盈利模式四种构件组成的,反映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功能性活动系统。基于该模型分析框架,对不同战略发展态势下,饰演不同角色的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构筑的商业模式下的主要特征进行简要梳理。

三、商业模式功能实现的核心机制——情境调节

1.不同角色主体选择商业模式的功能侧重

横向看,动漫作品的开发主体积极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其在产业内战略行为的有序性、扩展经营视野和选择合理的战略举措,通过在作品开发与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动态调节自身的商业模式,以保持与经营环境的良性适配,从而帮助企业取得更加理想的回报。那么,不同角色主体选择商业模式的功能侧重则成为焦点。

(1)网络核心型企业——网络协同下的开放式功能性平台。

网络核心型企业寻求对优势资源和能力在跨产业领域内的应用,为开发适合不同环境的客户价值主张,需要对关键业务流程在公司层面上进行全新整合,并分别匹配以不同的盈利模式。在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网络核心型企业往往呈现为多业务领域与多盈利模式交织的多商业模式综合体,能够吸引大量利基缝隙型企业依赖于它,有助于小型动漫工作室的作品在更大的功能平台上实现价值。大量利基缝隙型企业在这一功能平台上形成竞合关系网,产生网络协同效应。整体商业生态系统在实现价值潜能释放的过程中,网络核心型企业的战略态势会影响企业一系列行为决策,进而会影响这一网络功能平台的健康程度。如果网络核心型企业固守既定资源能力框架,垄断特定的资源(渠道、规则制定、政策准入等)以攫取超额利润,这将会制约利基缝隙型企业的后续良性发展,而后者的战略抉择倾向于规则的逃避或突围,突围成功的企业有机会改变产业游戏规则。网络核心型企业无论选择何种路径来发挥功能平台优势,其BM功能机制重心在于开放性地面向市场和创意源。如迪斯尼与东映动画对小型团队创作的作品提供专业技术和融资扶持。

(2)支配主宰型企业——基于资源能力优势的价值攫取和盈利保障。

支配主宰型企业与网络核心型相比,其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差距较大,能够支持单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或作品创作,难以驾驭跨多行业领域的运营管理。因此,支配主宰型企业其商业模式的功能重心在于对既有规则、资源和能力的持续开发和维护,进而借助相关优势增强自身在价值链上的议价能力并确立盈利保障机制。

(3)利基缝隙型企业——以技术和作品驱动客户价值主张创新。

利基缝隙型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数量多,规模小,业务与技术较单一,定位于特定细分市场空间。除非企业创新出有市场应用潜力的动漫技术,或是构思出有精妙故事情节的作品——提出有吸引力的客户价值主张,否则难以长期生存下去。因此,利基缝隙型动漫企业的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以技术或作品所驱动的客户价值主张创新,突破产业规则制约,充分挖掘潜在市场机遇。

2.商业模式发挥功能的核心机制在于情境调节

通过上述分析,不同角色的开发主体在各种战略发展态势下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功能侧重,可以看出各功能重心都倾向于对主体外部经济环境施加特定影响,力图塑造有利于企业的释放技术或作品价值潜能、提升盈利预见和扩展市场机会的情境。从表1的纵向视角上看,商业模式对各种开发主体在特定战略发展态势下应当塑造不同的情境空间来实现的既定功能。

(1)处于资源能力固守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规则垄断或规则突围。

处于资源能力固守局面的企业会构筑商业模式以进行规则垄断或规则突围。利基缝隙型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倾向于沿技术学习或作品开发步入后续战略发展态势,再进行特定范围的规则突围;支配主宰型企业虽能借助规则垄断获利,但其规则触及面有限,会面临其他企业规则突围的挑战;网络核心型企业攫取价值链上的主要利益,为保护既得利益,它们倾向于对行业内已有规则体系的固守、垄断和绝对话语权。

(2)处于路径依赖扩展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技术学习效应。

处于路径依赖扩展态势下的企业会聚焦于技术学习效应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其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技术情境的塑造。利基缝隙型企业通过技术学习向市场提供初始的动漫开发服务,形成经验积累,不断深化对技术的掌握,逐步通过技术学习实现成本降低和业务扩展;支配主宰型企业能够掌握一定专业化的动漫开发技术,并在业界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凭借优势实现动漫作品产能的提升和开发成本的降低,形成规模经济;网络核心型企业侧重于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以实现优势技术的范围经济。

(3)处于剧情线索发展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剧情结构组织。

处于剧情线索发展态势下的企业会聚焦于作品的剧情内容创作,其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塑造有吸引力的剧情结构。利基缝隙型企业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依赖原创作者独自思考剧情线索的发展走向并进行动漫造型设计开发,举步维艰,开发周期不确定,进而运营收益和风险不确定;支配主宰型企业在此态势下会组织专业的创作团队,以保证定期提供作品更新;网络核心型企业则开放性地组织剧情结构,吸引外部创作人员并集成创作成果,综合形成更富创造力的作品内容。

(4)处于市场架构扩展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多商业模式嵌套和资源认同。

处于市场架构扩展态势下的企业会积极寻求多业态之间的平衡,其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多业务模式和多盈利模式的动态一致性。利基缝隙型企业由于资源能力有限,一般难以驾驭多模式架构,存活并成长是其首要目标;支配主宰型企业一般沿价值链来迁移既有动漫资源进入其他业务领域,从而伴随对相关业务领域的盈利模式的架构匹配和创新(比如进入游戏产品开发);网络核心型企业能够实现在跨度较大的多行业领域同时进军,形成多重客户价值主张及多种盈利模式交织的格局,其情境调节的侧重,在于通过优化流程实现关键资源在多套商业模式间的动态均衡分布和认同。在此,将上述分析内容汇总于表2中,以清晰反映各种角色的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开发商业模式的功能重心,以及在不同战略发展态势下商业模式发挥功能的四种情境调节机制。

篇7

中图分类号:F74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10-02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从未像今天这样,人们如此关注商业模式创新。2008年12月《哈弗商业评论》的研究报告指出,上世纪后1/4的时间,世界财富500强新入围的27家企业中,有11家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的{1}。从2006至2009年,IBM开展的一项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调查表明,70%的CEO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甚至高达98%的CEO正在对各自的商业模式进行程度不等的修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2}。甚至有人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实际上,国内企业也一直在关注和审视各自的商业模式,也在对各自的商业模式的进行创新。但从有关文献和案例来看,国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案例乏善可陈,这与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状态极不相称。相比之下,国外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则层出不穷。这其中既有来自发达国家,如苹果iPod、瑞安航空Ryanair、日本游戏机生产商任天堂的Wii;也有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TaTa。

这些企业是如何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通过分析这些成功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历程,总结隐藏在商业模式创新背后共同的逻辑,提炼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所共同遵循逻辑法则,对国内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国际巨头商业模式创新之路

1.Apple的“iTunes+ iPod”。2003年,苹果推出了“iTunes音乐商店+iPod”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让用户轻松方便地搜索、购买、下载和享受音乐体验。它通过硬件与软件iTune的完美结合,使用户可以将音乐及其它内容从iPod同步到电脑中。同时,iTune还提供了与苹果在线商店的无缝链接,用户可以从这个商店里购买和下载需要的内容{3}。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把“音乐版权商”和听众直接联系起来。这使得苹果公司跃升为当今全球最大在线音乐零售商,其销售额从2003年的10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00亿美元。

2.Ryanair航空。上世纪90年代,美国航空运输也竞争异常激烈,航空巨头为抢夺中高端客户不惜一切,但疏于对低端客户的开发。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航空运输领域生存,90年代初期,Ryanair航空开始其商业模式的转型:从传统商业模式向低成本商业模式的转变。它降低成本手段非常多,如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服务,对所有非必需服务收费,聚焦目标于价格敏感的客户,不提供免费饮食,大幅缩减中途休息时间,载客飞机统一使用波音737,尽可能使用非工会雇员,精简公司指挥部人员等等。通过这些花样繁多的手段和措施,Ryanair航空的机票价格降至闻所未闻、竞争对手难以招架的地步。正是依靠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Ryanair不仅牢牢地锁住了那些对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客户群,也不断蚕食着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逐年快速增长,成为行业领头羊{4}。

3.印度TaTa。印度人口很多,交通设施不发达,很多家庭的交通和代步工具是一种可以同时承载多人的脚踏车,汽车仅是上层社会特权人物的炫耀品。为此,TaTa的创始人Ranta决定开发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来满足印度巨大的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于是他开发了一种名叫Nano的微型汽车,这种汽车不但安全,适合于任何气候条件;而且价格低廉,多数家庭可以负担得起。凭借对市场空白的敏锐观察,Tata借助Nano这种新型交通工具,成为印度最大的私人企业{5}。

4.任天堂Wii。在游戏机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微软、索尼和任天堂三分天下。索尼和微软的竞争代价昂贵,专利性和最新型的技术都以游戏发烧友为目标,赞助游戏机的同时希望赢得市场细分市场份额;但是游戏发烧友市场容量是很小的。

任天堂则另辟蹊径,专注于另一个对技术性能远不敏感的市场细分群体,也就是那些数量庞大的休闲游戏玩家,而不是很小的传统游戏发烧友市场。任天堂通过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它以动作控制游戏的“趣味因素”吸引客户,通过给相对便宜的游戏机配备一个专门遥控器,让玩家可以通过身体的姿势控制方向。任天堂Wii的成功在于其通过产品(运动控制)的低成本差异化来满足市场需求。

三、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上述案例表明,商业模式创新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对于市场需求与机会的深刻理解、挖掘和准确把握;而不在于对高新技术和雄厚资本的追逐。

实际上,在iPod问世之前,Diamond和Best Data两家公司在数字音与市场早已声名远扬,两家分别控制着该行业的硬件和软件,但是二者之间一直缺少沟通,这给iPod后来的成功提供了绝好的市场机会。iPod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整合一个外形时尚的音乐数字设备iPod与音乐交流平台iTune,将音乐爱好者和版权所有者联系起来,这极大地满足了音乐爱好者更容易和便捷地下载、购买和体验音乐。正是基于对市场空白或机会的敏锐观察,Apple成为行业第一。Ryanair、印度TaTa及任天堂Wii,都是基于对市场空白的敏锐观察,以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并没有凭借高新技术或雄厚资本。

相反,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似乎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子。国内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时,对高新技术和资本注入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市场需求与机会的关注。当“狭小”的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胃口时,国内企业最近痴迷于海外兼并扩张这种新商业模式,但成功者寥寥无几。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吉利收购瑞典的沃尔沃,TCL收购法国的阿尔卡特,其结局都非常糟糕。这些商业模式创新失败个案之根本原因在于,过分关注于高新技术与资本注入,而忽视市场机会与客户需求。

商业模式的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是通过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深度挖掘,发现未被开发和满足的顾客需求;而不是过分依赖高新技术的引进、资本的注入或其它。国外商业模式创新成功案例背后所隐藏的这些理念或逻辑,很值得国内企业深思和借鉴。在这方面,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Mark W. Johnson et al. 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12): 51-4.

{2}Deruker.P.F.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9): 88-105.

{3}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尔德.商业模式新生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7.

{4}Ramon et al. How to Design A Winning Business Model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1-2): 101-7.

篇8

引言

据相关数据预测,2014年全球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美元。尽管移动游戏市场炙手可热,中国手机游戏开发商的成绩却不尽人意。调查显示,截止去年11月底,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总数接近100万人,近70%手机游戏开发商亏损,仅13%实现盈利,显然中国手机游戏开发商正处于尴尬地位。如何促使手机游戏盈利与有效保证用户留存,成为手机游戏设计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商业模式与手机游戏设计的关联性着手,视图阐述手机游戏设计中商业模式的表达,探讨商业模式对手机游戏设计的影响。

一、商业模式和游戏设计

商业模式是各个行业都火热讨论的话题,游戏行业也不例外。Geoffrey Colvin(2001)直白地认为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方法。《商业模式新生代》中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不管概念是从哪个层面出发表述,人们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

回归到设计层面的描述,在游戏设计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游戏设计(user centered game design)由兰津(Yolanda A. Rankin)等人提出,包括观察研究――概念――原型――测试这四个阶段作为流程。设计的过程往往是从用户研究和观察开始,商业模式的设计也是如此。商业模式设计可称为商业模式创新,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提出的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中,包括六种设计领域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客户洞察(Customer Insights)、创意构思(Ideation)、可视思考(Visual Thinking)、原型制作(Prototyping)、故事讲述(Storytelling)和情景推测(Scenarios)。在此之前,魏德海管理学院的教授佛雷德・科洛皮(Fred Collopy)和理查德・博兰(Richard Boland)针对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设计理念”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商业管理领域流行的“决定理念”不同。“决定理念”只关注分析、决策和优化,然而在充满着复杂与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有目的性地探求全新的、有竞争力的成长型模式,需要的是设计方法。

在简单的概念层面,商业模式与游戏设计似乎并无关联。但设计流程上,商业模式创新与游戏设计采用了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设计方法也用作指导商业模式创新。

二、商业模式与手机游戏设计存在内在关联

依据“价值创造”这一核心,通过分析手机游戏盈利来源可将目前手机游戏商业模式分为如下三大类:1.付费下载模式,游戏明码标价,下载前要求玩家使用信用卡或通过其他渠道付费;2.增值服务模式(IAP),免费体验游戏追加应用内付费下载内容,包括激活关卡、购买付费道具等;3.广告模式(IGA),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免费体验,单纯的依靠游戏中植入的广告盈利(表1)。

分析以上常见的三类手机游戏商业模式:付费下载型手机游戏对手机游戏的各方面的设计都有较高的要求,其特点是用户感知强,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虽然与付费下载型手机游戏相比,增值服务模式与广告模式的优势在于免费,但随着免费游戏的数量逐渐增多,这种优势带来的竞争力会逐渐减小。因而,要利用免费模式获得成功,设计师需要在设计环节就让游戏极具吸引力,足以让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另外还要创造出可支持大范围虚拟商品经济的游戏世界,进而吸引玩家心甘情愿为其付款。采用广告模式的手机游戏,不可忽略如何提升用户下载量,毕竟影响力是手机游戏依靠广告收入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

游戏设计是设计游戏内容和规则的一个过程:创建能激起玩家通关热情的目标,以及玩家在追求这些目标时做出的有意义的决定需遵循的规则。显然,如何盈利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同时杰西谢尔(Jesse Schell)在他的著作《The Art of Game Design》中也明确表示游戏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对商业知识的摄入,并指出游戏开发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商业与市场的因素,并且将这一点整合到游戏设计中。因此,如何提升用户下载量,以及如何在游戏中以尽量不影响游戏效果的形式穿插广告,这些与盈利相关的要素都是手机游戏设计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的。

综上所述,无论游戏设计者为手机游戏投放市场选择何种商业模式,应该有针对性的回归游戏设计本身。我们有理由相信商业模式与手机游戏设计存在内在关联。

三、商业模式对手机游戏设计的影响

(一)商业模式在手机游戏设计中的表达

杰西谢尔(Jesse Schell)将商业与市场描述为过滤游戏的好坏漏斗的之一,认为它与感觉、受众、创新、体验、技术等同样重要,只有当设计师的设计足够好的时候才能通过这些漏斗的过滤。以国产游戏《保卫萝卜》为例,《保卫萝卜》定位面向大众市场,其价值主张为益智休闲类塔防游戏,渠道通路包括ios,android,pc三种平台。游戏画面精美、容易上手、老少皆宜,可爱的游戏角色设定和音效大大的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一经推出就俘获超高的下载量。

《保卫萝卜》采取的增值服务模式和广告模式两种商业模式结合的盈利方式,使得《保卫萝卜》拥有来自玩家和合作商家两方面的盈利来源。分析《保卫萝卜》的商业模式在手机游戏设计中的表达:

1.广告模式,《保卫萝卜》广告内嵌的巧妙在于广告形式不突兀、广告内容用户不反感,广告位置不影响用户体验。广告位放在主题关卡选择最前和最后的位置,用户在选择游戏关卡的过程中能够自然的看到广告。虽然这意味着广告点击率会达不到合作商家的理想效果,但这样的设计丝毫不影响进行关卡选择中的玩家。(图1)

2.增值服务模式,《保卫萝卜》采用免费增值的盈利模式,免费下载为其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游戏中内置物品吸引玩家购买,其内置商店设计思路比较巧妙,物品的获取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玩家在游戏闯关过程中随机获得,但获得速度慢。一种是需要通过商店购买立即获得。商店中的物品无论玩家是否买卖都对游戏本身的娱乐性不会打任何的折扣,这种“没有强迫,充分诱惑”的内购形态恰到好处的照顾了玩家的体验。(图2)

(二)盲目追求盈利对手机游戏娱乐性产生消极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增值服务模式的游戏大多在游戏中内置商城,商城内不同金额的物品能促使玩家达到不同级别的效果。用以满足渴望在游戏进程中加快升级速度或希望通过消费达到其他目的的玩家需求。

增值服务商业模式是由PC平台游戏商业模式延生而来,以PC游戏《暗黑3》为例,围绕利益而设计的游戏系统已经让大部分玩家察觉到,购买道具与游戏是否过关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削弱了游戏本身的乐趣,造成玩家的失望。游戏盲目追求盈利的最终后果是迫使设计初衷与游戏乐趣相违背,影响玩家体验和留存率。

“凡勃伦效应”在游戏中的应用情况等同于现实生活,但即便是高端玩家也有消费底线,日益激烈的手机游戏竞争环境已经让玩家学会了挑选和比较。著名游戏开发者格雷格・理查森(Greg Richardson)的观点,开发者应基于盈利系统去创造真正的游戏乐趣。再看前文中分析的《保卫萝卜》,其设计不为盈利妥协用户体验,不为盈利降低游戏趣味性,在盈利与用户体验两方面的平衡中,开发商舍弃短暂的收益保全游戏体验,《保卫萝卜》明智的取舍成就了它今天的成绩,也有力的证明了格雷格・理查森(Greg Richardson)的观点。

篇9

在文化地产的开发模式中,处处体现以文化、理念为设计核心,提倡实现业主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理想,用文化包装提升建筑价值。文化地产已经发展成为地产业内多领域应用的开发模式,文化主题街区、文化产业园、文化办公写字楼等都是文化地产丰富的组成部分。文化地产是将地产、产业、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商业模式。

2.文化地产的商业模式

主要的文化地产商业模式:(1)将企业作为文化主题标志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方式是将企业作为发展的文化标志,企业的商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优秀品质、优质服务等一系列受到消费者认可的潜在价值。(2)产业链式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展现出丰富的经营领域,表现为一个企业同时经营多领域的产业,而这些产业之间又存在某种联系,实现一环带动一环的局面,从而实现多点收益的模式。(3)多种行业“混搭”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文化产业和其它相近的产业融合,共同注入文化地产中的发展模式。(4)高度专业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简单的说,就是“以专取胜”的模式。通常表现为,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的成绩,并将这一成果注入文化地产中,从而实现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卖点的一种模式。(5)对地产原有的属性进行重新定位、文化改造、文化升级的商业模式。例如北京的798文化创意街区。总而言之,文化地产的商业模式可以从多角度入手进行开发,但必须符合国情,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属性,这就要求开发者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同时对可行性要有严格、全面的考虑。

二、文化地产与旅游地产的关系

旅游地产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产业对旅游地产开发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目前旅游地产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化元素的融入。开发商注重打造旅游地产的地区文化氛围,在旅游地产的开发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化与旅游地产的良性互动作用。

1.文化地产与旅游地产的共生共荣关系。随着旅游业从单一的景点观光发展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区,旅游地产中的文化诉求日益加深。旅游地产的开发中,文化元素已经成为新的开发引擎,成为旅游地产吸引消费者的一项重要工具。对于文化地产来说,当地的旅游文化可以作为很好的开发思路应用在文化地产开放中。

2.文化、旅游地产的相互促进作用。地产品牌的建设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运用独特的文化元素与旅游业巧妙的结合,对旅游地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做既能增加旅游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也能更好的为客户带来很好的体验感。文化地产更多的蕴含着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城市韵味,旅游产业为文化地产带来了更加深厚的底蕴,使得文化地产获得了更多的正相关效应。

三、城市文化旅游中心区实践——UCTC商业模型

1.XA市商业地产发展情况

XA市目前处于综合性商业发展阶段,消费需求呈现鲜明的多元化特征,主要倾向于休闲娱乐,商业业态和居民消费意识逐步提升,传统的商业形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针对这种现状,开发商正努力进行将都市MALL向更高级形式升级的探索,开发更人性化的商业体验。综合体项目逐步入市并得到市场认可,文化与商业结合的模式逐步成为主流。。

2.UCTC商业模型的定位

(1)区域文化主题鲜明,与其他综合体形成差异化发展。(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将项目打造为城市旅游景点。(3)利用国际最新商业地产模型,构造全新商业体验。(4)合理分配产品业态,适度加大餐饮、娱乐比例,摆脱单纯购物的桎梏。(5)订单式开发模式,确定主力店、次主力店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将商业与建筑融合。

3.UCTC模型解析。UCTC(UrbanCultureTourismCommercial):特有的城市、文化、旅游、商业四大要素组成的新型综合体模型。它倡导以文化为项目灵魂,以城市旅游景点为项目地标,以体验为商业主功能。通过摆脱传统商业的桎梏,体现商业、生活与时俱进的完美融合。UCTC模式用文化作为项目特质,以实现与众多商业项目的差异化,旅游是项目的直接目标,也是运营成功的保障、资源优势的体现,商业核心为HOPSCA,城市新型群落的商业价值是终极目标,继承HOSPCA的六大构成内容和不夜特质,并加重突出文化、旅游特性。UCTC由四大要素构成:

3.1地域特质文化主题。UCTC模型将文化放在首位,深入挖掘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形成各具风格的城市文化主题。UCTC系列项目,不仅仅将文化铭刻于建筑之上,更加注重项目整体的文化渗透,其独特的文化氛围有别于如今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地产项目。

篇10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90-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不仅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以文化的理念、以创意的思维推动商业模式的建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同时,随着科技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文化创意思维已经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商业领域内,企业通过文化创意的转换创造了巨大价值。在城市建设、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也越来越强调文化创意的运用,而文化创意不仅是一种思考的理念,也是一种执行的方式,体现在政策制定,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可以说在今天,“以文化创意点亮生活”已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一个组织及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的策略和原则。

商业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用于描述公司内部为建立信息技术系统而涉及的业务流程、信息和通讯模式。而发展到现在,商业模式也出现了多重定义。如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又如商业模式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唯一混合体;而比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创造卓越的价值,在对多元资源的整合、开发和运用的基础上执行各项策略的过程,基于不同的产品属性、不同的行业属性,不同企业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形态也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恒定的、统一的标准能够对所有的商业模式进行评定。同时,商业模式的建构是一个相对多元的系统和相对复杂的过程,既离不开对外部市场及企业内部环境的综合分析评定,也离不开对产品服务的研发更新,如何融资、如何盈利更是商业模式建构的重要内容。因此,以文化创意的思维建构商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以文化创意思维建构商业模式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在立足文化的基础上,创意的过程即是商业模式建构的过程和渠道,文化创意强调对商业模式中核心要素的深度开发,即对产品或服务的特质和创意创新点的开发。同时强调受众对创意和创新的认知及体验。而企业只有在创意转化为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建立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为商业模式建构带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文化创意可以使企业在建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跳出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更多的关注其价值的延伸,使受众真正体会到产品所体现出的商业模式的内涵。2、文化创意使商业模式建构中对目标市场的确立更加细化,即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通过创新的体制,可以形成以不同的受众为侧重点的商业模式,切实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3、文化创意的运用可以使商业模式的建构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而文化的整合和创意的引入会使企业的市场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在文化创意思维的作用下,商业模式的建构会更加有序、规范、科学,同时也丰富了商业模式本身与企业的文化内涵。

而关于什么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在传统的理念中,商业模式的优劣通常是通过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对其进行衡量的,但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商业模式发展的理念及发展的形态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社会效益的发展已经成为界定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如何通过电子商务的运用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成为了商业模式建构的新渠道和新方式。可以说,正是在文化创意的作用下,商业模式的创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众多成功的商业模式,如晋商、浙商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经济价值,更创造了经典的商业文化,以诚信为本谋发展的要求,以勤恳为器谋发展的态度,以信任机制为根谋发展的担当对今天商业模式的建构依然有很多的其实,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具体形态会发生变化,但商业模式中根本的文化内核却不应该发生改变也不能发生改变,这种文化内核是诚实守信。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繁荣发展的当下,对诚信的商业文化的坚守不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甚至关乎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形象。因此,商业文化的形成于商业模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