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7 15:09: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篇1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结果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讨论

3.1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篇2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a)-139-02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535 counselees of children

LIU Yun, HUANG Gao-gui, CAI Xu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Kunming, Kunming 650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hildren counselees. Methods: Data of 535 counselees of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was analysed, including age, sex, chief complaint and syndrome. Results: The problems consulted in the Children's Hospital were mainly focused on learning difficulties(23.9%),Adjust disorders(14.6%) and speech disorders(7.9%).The problems consulted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χ2=309.15, 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health; Children; Psychological consult; Psychological problem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为做好昆明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本调查选择2008年来我院心理咨询室求询的部分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心理咨询室患儿535例,其中,男348人,女187人,年龄1.2~17.8岁,平均(8.80±3.28)岁。

1.2 方法

对2008年1月~12月来我院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患儿535例门诊咨询者的记录进行总结分析。入选标准:有详细、完整的资料记录;直接咨询者,不包括陪同人员和咨询者;多次咨询者仅选择首次心理门诊咨询记录卡进行分析;咨询问题分类参照相关文献资料[1-3]。

1.3 统计处理

以Excel为基础,自编统计处理程序进行构成比、百分比和χ2检验。

2结果

2.1 就医原因分析

535名患儿来医院就诊的前三位原因:学习困难、适应不良和语言问题,累计占46.4%。见表1。

2.2 不同年龄就诊原因分析

见表2。3岁以下组以语言问题为主、3~6岁组以适应不良为主、7~12岁组和13岁以上组以学习困难为主,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2004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重视儿童和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因此,开展儿童心理卫生服务作为儿童医院的一项新工作势在必行。

调查发现,本组资料学习困难是来医院咨询的第一位原因,占23.9%。在咨询问题类别上存在年龄的差别,如3~6岁组为适应不良,占28.5%,此年龄段儿童面临的主要是适应问题;而7~12岁组儿童上学后,家长和老师最易发现其学习上的问题,所以咨询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困难,占34.9%。其中,大部分是老师要求家长带孩子来咨询的,说明老师、家长在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上有了新的变化,意识到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此,建议加强儿童学习困难专科的建设,以应对目前儿童心理咨询中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娜,王贺茹,李梅,等.专业门诊儿童心理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03-505.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引起临床医学界及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儿童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健康的身心将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对此,需要对心理疾病的儿童采取心理卫生保健措施,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本文选取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区建立档案的3-10岁的100例有心理疾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区建立档案的3-10岁的100例有心理疾病的儿童,这些患儿全部采取美国AchenbachJL童行为自评量表,得出儿童的其中有一个项目的测量分值超过正常分值。[1]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患儿年龄集中处在3-10岁,平均年龄为(5.2±0.8)岁;男55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1:9。这两组患儿在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方面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B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A组)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及集体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具体措施:①认知疏导。由于患儿心理孤寂,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长也不清楚心理治疗的方法,为此,医生应当针对患儿及家长的具体情形,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让他们逐渐纠正不良的心理认知,为以后的治疗奠定基础。②亲情感动法。心理医生只能够为患儿采取心理治疗方案,具体措施还是需要家长实施,为此,医生应当指导家长采取亲情感动法,以家长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患儿,让儿童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逐渐摆脱自闭、不愿交流的现状。[2]③情感转移方法。当儿童一直关注某一项事务而情绪低落时,医生可以转移患儿的情感,如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影视作品,也可以做儿童喜欢的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自然就能够摆脱低落的情绪。并对以上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调查,在3个月之后再次实施心理评估,儿童治疗前后进行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详细记录这些分数,其中大于50分存在心理问题。[3]

1.3统计学方法本文采用的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这两组数据的资料在比较中都是运用了了χ2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P

2结果

这两组患儿在采取3个月的治疗之后,心理状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SAS评分比较中,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评分为(62.4±6.1)分,治疗后为(48.3±9.6);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评分为(62.1±6.3),治疗后为(30.3±6.8)。在SA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理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儿童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造成他们的心理状况远低于前一辈的,造成他们心理出现严重的障碍或扭曲,这就不利于他们在社会上茁壮成长。为此,家长要做好早发现,当发现儿童心理出现问题之后,应当立即送到医院就诊。

由于不同的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一,对此,心理医生在对儿童采取集体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措施,让他们认清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接受医院的治疗;同时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状况,如动症、精神迟滞、交往不良、抑郁症、孤独症等心理状况,采取“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引导,具体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个案问题,帮助他们重塑价值观。本文结果显示,对儿童采取心理卫生保健之后,SA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儿童采取积极的心理卫生保健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儿童心理抑郁的状态,提高患儿的生活水平,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非常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谈儿童心理卫生在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08,15(04):243-244.

篇4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10-03

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的发展,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逐步得到控制,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社会对儿童综合素质选择性增强,家庭对儿童期望提高,使儿童面临的压力增加;就业困难、家庭离异率上升等社会因素,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改善托幼机构及家庭教育环境,为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市11个区、2个县随机抽取建邺区和下关区,并在2个区抽取9所(建邺区5所,下关区4所)托幼机构作为调查单位。其中优质园5所,标准园4所;3岁幼儿274人,4岁幼儿584人,5岁幼儿270人,6岁幼儿13人;男童622人,女童519人。

1.2 方法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项目负责人对参加调查的医务人员统一培训,进行预实验及一致性检验。面对面现场询问儿童监护人,由专业人员填写问卷。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儿童行为能力,要求监护人根据儿童近0.5 a内表现,由专人询问并填写。根据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判标准,将儿童的行为归纳为分裂症样、抑郁、不合群、强迫-冲动、躯体化诉述、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行为9种。

1.3 质量控制 由项目组对基层调查员进行培训,掌握调查的各项标准和人际交流技术,确保调查问卷在质量、完整性、正确性上保持一致,调查一致性要求在95%以上。建立问卷逐级核查制度,调查员每日进行问卷自查;调查期间项目负责人对问卷进行抽查,抽取5%的问卷进行核查,要求项目符合率>85%,确保调查资料完整。

1.4 统计分析 由专业人员确认问卷完整性,剔除无效问卷, 对每张量表进行评分,将数据输入SPSS数据库,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2.1.1 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 141份。检出行为问题儿童105人,占9.20%;其中男童检出率为5.63%,女童检出率为1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21,P<0.01)。女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8,P<0.05),见表1。

2.1.2 不同托幼机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优质园儿童709人,检出行为问题81人,检出率为11.4%;标准园有432人,检出行为问题24人,检出率为5.6%(χ2=11.066,P=0.001),不同托幼机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因子比较 5岁以下男童检出率相对较高行为因子为攻击性、抑郁、违纪,5岁以上男童为分裂性、抑郁、强迫性、攻击性,不同年龄男童攻击性、抑郁、社交退缩、躯体化诉述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88,0.588,0.667,0.667,P值均>0.05)。5岁以下女童主要行为问题检出因子为多动、攻击性、肥胖、社交退缩,5岁以上女童为分裂性、抑郁、性问题、残忍,不同年龄女童多动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4,P= 0.001)。5岁以下的男童与女童在社会退缩、分裂性、违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39,23.738,21.609,P值均<0.01)。

2.3 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

2.3.1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关系 将父母文化程度分为硕士以上、本科、大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文化程度密切相关(fisher’s精确检验P=0.005)。将父母职业分为干部、教师(医生)、工人、军人、个体、失业、农民及其他,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父母职业无相关性。与父母年龄也无相关性。对家长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调查,有培训证书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低于没有证书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7,P=0.006)。

2.3.2 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孕期及出生情况的关系 将母亲妊娠态度分为积极、无所谓和被动,研究显示,母亲对妊娠态度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显著相关(χ2=6.473,P=0.036)。将母亲孕期的精神状况分为紧张、忧虑、轻松、有精神刺激,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情绪紧张、有精神刺激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呈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11.821,11.308,P值均<0.01),与母亲孕期情绪愉悦、忧虑无相关性。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孕期饮酒呈显著相关(χ2=9.170,P=0.011),与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无相关性。儿童行为问题与胎次呈显著相关(χ2=13.325,P=0.004),与产次、是否足月、出生有无窒息、出生有无重要病史无相关性。

2.3.3 儿童行为问题与遗传的关系 儿童行为异常与父母智力低下、精神疾病、性格古怪及其他遗传性疾病有显著相关性(χ2值分别为13.337,14.572,P值均<0.01)。

2.3.4 儿童行为问题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中儿童人数显著相关(χ2=8.508,P=0.014)。儿童入园入托时间、主要看护人、看护人文化程度及看护人变更情况均与儿童行为问题无相关性。对近0.5 a有入园、搬家、父母分离、父母重病、父母去世、事故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入园、搬家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0.831,4.798,P值均<0.05)。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庭居住面积无相关性。

2.3.5 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态度的关系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父母经常责骂孩子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9.340,16.589,P值均<0.01)。分析父母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儿童行为问题与父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显著相关(χ2=12.645,P=0.004),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的关心程度无明显相关性(χ2=4.800,P=0.161)。

2.3.6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儿童性别、刚入园、搬家、儿童脾气倔强、儿童易冲动、母亲责骂、母亲孕期有精神刺激、母亲孕期饮酒是儿童行为异常的危险因素,见表2。母亲学历、家庭和睦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2%,低于1992年全国2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12.93%)[2],与上海市区检出率(6.3%~10.5%)[3]相近,可能与南京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及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有关。性别与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有无相关性,各类文献资料报道不一[7]。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男女检出比例为1∶2,5岁以下女童行为异常高于5岁以上女童,男童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发育成熟度差,缺乏知识和经验;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对女童行为习惯要求偏高[5-6],都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的原因。

优质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标准园,尤其是3~5岁女童。优质园建园标准及其家长经济文化地位优于标准园,是众多家长的第一选择。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父母文化水平提高,优质园的家长相对更加敏锐,善于发现行为异常儿童;另一方面,受传统思维影响,家长对过度活跃女童有所顾虑,并考虑其心理行为异常的可能。所以应在全社会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教会家长正确对待儿童发育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寻求正确的心理问题解决办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1]。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母亲孕期神精紧张、有精神刺激、饮酒、父母有神经精神疾患、父母经常责骂孩子、父亲对儿童的关心程度、儿童入园、搬家显著相关。儿童的生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环境和恶性刺激易使儿童紧张、焦虑、失去安全感,造成日后的攻击性及行为[8]。因此,应坚持因势利导,正面教育,适当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结果,是环境、社会、家庭、教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9]。母亲学历、家庭关系融洽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提高母亲教育程度,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鼓励儿童早日开始集居生活等,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10]。

4 参考文献

[1] 曲红明.浅谈托幼机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管理模式.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20(11):1 308-1 310.

[2] 忻仁娥,张志雄,蔡小明,等.全国22 省市26单位24 013名城乡在校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调查报告.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3] 薛兴邦,李建国,陆莲芳.上海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4-55.

[4] 周胜利,姚凯南.围产期高危因素与2~3岁儿童行为发育的关系探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3(3):140-142.

[5] 李红娟,刘德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16-17.

[6] 张朝.淄博市学龄儿童CBCL的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22(4):523-525.

[7] 解军.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3):55-57.

[8] 李慧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24):3 415-3 417.

篇5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78-02

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孩子成人后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心理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但无论政府、媒体或教育工作者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都关注太少,专门针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就更少了。相对于高等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凸显,财政投入不足和投入比例失衡都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其中在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就更令人担忧。为此,探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影响,可以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1 我国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认为: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众多的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了3-6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抓住这个教育的最佳时期,实施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将有益于终生。心理学家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情绪基本愉悦稳定,求知欲较强,合群,诚实,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据调查显示,我国多个城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在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与人格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如强迫行为、歇斯底里、神经性失声、心因性不食等。第二,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如过度焦虑所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烦躁,过分依赖父母、教师,或和别的孩子总是关系恶劣,甚至有敌对情绪。第三,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如性格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或过分胆怯、退缩、孤独等。第四,学习(智力活动)方面的问题行为。智力水平低难于适应学习要求或学习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等。第五,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如注意障碍、冲动、综合多动症等。第六,习惯性方面的问题行为。厌食、儿童遗尿症、吮吸手指、睡眠失调等。

2 学前教育投入现状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扶持太少

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幼儿园却依然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生理保健的层面上,还没有对幼儿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关注,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是体制和政策问题。这些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扶持,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却相对较少。2008年预算内学前教育总支出仅占预算内教育支出总量的1.29%,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为443.38元,分别占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的16%和13%。而这些投入中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就更少了,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公办幼儿园,也很少有国家拨专款建设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设施,这就极大得限制了对在园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治疗。

2.2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和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家的重视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专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很少,更难以在短期内发展为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第二,无论是中等师范院校,还是高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很少。第三,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的文章和书籍,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2.3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输入和培训匮乏

公办幼儿园教师事业编制一直难以有效持续补充,师生比缺口不断加大,教师能保证幼儿的生活和基本教学已不容易,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私立幼儿园教师任职资质及学历无法保证,且工资待遇低,教师缺乏相应专业素养,师资队伍也不容易稳定,很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新进教师无法保量保质,而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又投入不够,无法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现有师资进行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这让教师经常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感到不知所措,也无法进行及时的矫治,而预防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则更加困难。

3 提高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途径和对策

3.1应立法加大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其实,今天对儿童脑的研究,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研究都表明,对人类早期阶段的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在人生早期的投入将惠及人的一生。”因此,政府在推进学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上应发挥主导作用,逐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增加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参照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标准,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工作中。

3.2搭建幼儿园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当前,幼儿园的师资培养主要由高校和中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承担,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遇到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都由自己摸索解决,非常缺乏成体系的科学指导。高校虽然开设了涉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大多是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介绍,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因此,搭建幼儿园与高校的合作的桥梁显得尤为必要。可从选择部分幼儿园为试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高校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背景的老师到幼儿园开展培训,帮助幼儿教师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进行督导,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3提高幼教工作者人格素养和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健康水平尤为值得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说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一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应给幼儿教师提供各类有益身心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培训和讲座。让幼儿教师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和增强求助意识,尽可能避免其将个人情绪及心理问题带到工作中。另外,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促使他们掌握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促使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郦燕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

篇6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11-02

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青少年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甜水里泡大的一些独生子女们,在父母双亲外加老一辈的过分溺爱下,其心理状态令人担心。尤其是学龄前后、儿童—少年过度期独生子女的心理变化,将影响到其今后的性格形成与心理健康,因此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一、概述

儿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其中“少年”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学龄前期进入学龄儿童的时期,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为大脑结构的完善和技能的进一步成熟,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即,心理过程往往是不能意识到的,其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包含: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协调;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是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在生理、心理、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从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向另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的转变,它标志着前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转变期可划分为转变前期、转变期、转变后期。在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稳定期,发展是逐渐的、平稳的;而转变期的变化,则是急剧的、激烈的。转变期又称敏感期,是指有机体对外界的感受最敏感的时期,它是以前一个年龄期间所固有的一种优势状态,改造成为后一个年龄期间所需要的新的优势状态为特征的。

二、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独生子女化等各种社会变革的加剧,儿童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心理行为问题也日渐突出。国外报道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已达到5 %~30 %。美国每年有300万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种心理健康服务,为此花费掉150亿美元。在北美做的调查表明,大约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而每10个儿童里就有一个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心理障碍儿童中的大约20%可持续终生,影响到整个成年期生活。儿童-青少年转变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受到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不同,以及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过去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心理和沟通障碍、行为问题、消极心理、性健康问题、网瘾和自杀问题逐年增多。在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3.47%。通过一项全国22个省:4~16岁年龄范围的调查分析发现,男童平均13.4%;女童平均12.5%符合DSM-Ⅳ诊断者占86.4%。中国儿童检出总行为问题的危险度是德国儿童的1.5倍,女生的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1.69倍,而且中国女生退缩行为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2.79倍,内化的危险度为1.69倍。

三、突出问题

1.“小皇帝现象”

独生子女儿童的父母对他们的溺爱养成了他们的娇气与任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极差。因此这些家庭的儿童赖床,有的孩子离开妈妈不知怎么睡觉,行为幼稚,不听话,神经过敏、以及过度担心、恐惧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的儿童的缺点和过失。甚至有些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常捉弄其他学生、欺负弱小儿童。建议父母教会他们懂得父母爱他们,他们也要爱父母,爱伙伴。爱是相互的,爱你身边的人,才会得到身边的人的爱。

2.孤独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通常认为,年龄越大的人会更多地体会到孤独,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密尔?凯恩通过调查发现,孤独更容易在孩子身上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正处于一个走出家庭和寻找新知己转折点上,他们往往会因为缺乏知己而更容易受到孤独的体会。中国已进人跨世纪独生子女新生代的社会,独生子女长期生存在缺乏伙伴的孤独的先天环境中,极易形成不良的能力及素质。

四、进入学龄期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

1.学习障碍:简称LD,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2.品行问题:易发展为“右脑综合征”及违法犯罪。

3.情绪问题:主要包括过度焦虑和强迫行为。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强迫行为的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4.顽固性不良习惯:指有些儿童青少年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

(1)习惯性抽动: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耸肩、擤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

(2)吸吮手指和咬指甲。

(3)遗尿: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不自主的排尿,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4)口吃:俗称结巴,是较常见于2岁~5岁儿童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

(5)多动:也叫多动症或注意缺陷多动(缩写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异常综合征。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多的特点,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力差。

(6)网络和电子游戏、电视依赖。

五、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期需采取的必要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并导致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因此,应根据学生生理变化,心理上的突然“断乳”,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意志力以及战胜挫折的锻炼,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快地从心理上、生理上成熟起来。

根据心理发育特点,积极开展(1)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道德规范教育;(2)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学习障碍、自卑感、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忽视与虐待、一般行为问题、行为、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到主动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上来,提升其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与调适能力,进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预设目的。为转变期儿童的健康心理形成提供重要保障。

2.从“学会关心”到“学会共同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新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会议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新世纪的教育”。会议报告认为教育必须教青少年“学会关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支柱“学会共同生活”,我们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要关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伙伴群体的教育。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基础理论

研发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新手段,通过先进的手段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基础研究。今后应从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及发病机理、生理生化改变,干预治疗,开展系列的基础研究。目前许多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尚无我国自己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因此,对许多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多是对症治疗。

4.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诸多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的养育技能、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婚姻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儿童在入托、入园、入学等发育阶段因环境变动,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在接受教育的能力发展上的一系列的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同时要求家长应有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因此,重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的影响是形成健康的心理的重要保障。

5.社会教育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健康的氛围。许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把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纳入教育体系和青少年自我保护体系,有计划的培训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和工作人员;支持社会各界包括医院、社会团体等设立心理健康机构等,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健康转变。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89

Rural Children Esteem Survey

WEI Chang[1], WANG Yu[1], ZHANG Biyun[1], LI Haiyang[2]

([1] College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Hubei 437100;

[2] Xianan District Gaoqia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issues are outstanding, causing great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at all levels. In this pape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r the stud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self-esteem,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or intervention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esteem; sugges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并因此而不得不和其子女分开,而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代养。随之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且持续半年或以上的儿童。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教育、关爱和指导等,面对成长中的困难,相比非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他们,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及各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并因此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有关研究表明自尊与其个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文选取XX省XX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尊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教育工作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XX省XX市农村中小学六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留守儿童327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68人,占45.5%;女生201人,占54.5%;六年级学生115人,占31.2%;七年级学生155人,占42.0%;八年级学生99人,占26.8%。

1.2 调查方法

自尊量表由Rosenberg 编制(汪向东等1999)。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分数按4级评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原始数据录入在Excel软件中进行,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得分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t=2.77,p

2.2 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年级差异不显著

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得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78,p> 0.05),具体得分情况,六年级学生得分(2.98?.56),七年级学生得分(2.90?.43),八年级学生得分(3.05?.42)。陈健对留守儿童自尊进行调查发现,三年级自尊得分先降后升,四年级自尊得分一直上升,七年级自尊得分先升后降。姚琳、刘刚正调查发现,初中生自尊得分随年级逐渐上升,且不同年级间自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本才调查结果显示自尊年级差异不显著,可能由于调查对象来自同一所中小学,他们的成长环境相似,年龄差距不大等原因造成。

2.3 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得分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不显著(t = -0.67,p>0.05),其中独生子女得分(2.94?.49),非独生子女自尊得分(2.98?.47)。调查结果和李冰的研究一致。李冰调查发现,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自尊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结果差异不显著可能由于调查对象均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得到父母的关注均较普通儿童少,且主要由老人负责监管,家(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83页)庭成长环境相似,导致差异不显著。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农村学校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缺乏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如学校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同时也应该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等。

3.2 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不在其身边,平时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其父母更应该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并给予及时必要的教育引导、帮助和支持,使其避免或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从而健康发展。

3.3 加强留守儿童社会实践

学校应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让留守儿童投身于社会实践,使其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他人互动中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自尊与尊重他人,从而养成良好的性格,促进其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资助(2014A042);湖北科技学院科研项目(KY13013);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

[2]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 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3] 李薇薇.青团体箱庭干预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5.

[4]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1-352.

[5] 宋芳,张丽华.大学生自尊结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53-56.

[6] 张丽华,张索玲,侯文婷.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6-58.

[7] 周帆,王登峰.外显和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197-199.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篇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58-02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并切实抓好。

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人们克服对幼儿健康的片面理解,对幼儿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正确的健康观”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

二、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定义。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2.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3.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现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1.知行统一,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俞国良博士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4.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贺银才.浅谈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篇9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4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的限制,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和教养,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最新数据报告,该群体已达5800万人①。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不少研究主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这两种观点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建议。

1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评析

1.1 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3-5],行为问题发生率高[6-7],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1-2,8-11]。

1.1.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以心理健康综合性评定量表为工具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魏军锋、郑洪冰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11]。但将该结果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12]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因此,从现有结果不能得出父母外出打工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结论。郑显亮、张杰同样用SCL-90对皖北农村展开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和恐怖两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但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群体在敌对、恐怖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说明皖北地区儿童的问题不是源于父母外出儿童留守,而可能是其他原因。黄艳苹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3];但是留守儿童的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65分,说明该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关于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调查也主张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徐为民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为36.6%,二者差异显著[6],但这两个比率均远高于全国常模12.97%[13],同样说明问题行为不仅仅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范方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27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留守组被试(67人)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由于取样困难,该研究只收集到教师问卷信息而没有家长(或代养人)问卷的信息,因此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并增加父母/抚养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以进一步验证结果。在情绪问题的评鉴方面,刘正奎等运用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重庆、贵州两地667名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水平及状态焦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2]。将此结果与常模[15]比较发现,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其焦虑水平都显著高于常模。这一结果同样不支持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留守带来的假设。袭开国针对留守儿童焦虑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9],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常模,而非留守儿童则与常模没有差异。该结果证实了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但解释为什么他们具有较高的特质焦虑尚须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张顺等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安徽省49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组社交焦虑的发生率(17.1%)显著高于非留守组(11.7%)[10]。根据孔德怡报告的城乡9~12岁普通学龄儿童社交焦虑问题的13.74%的检出率[16],这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比率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05)。上述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性比较大多主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通过与常模或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得此结论尚需要更为恰当的统计和比较。

1.1.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有研究按照某一临界标准考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上的检出率。这些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在某些症状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来证明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旭等人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PPCT)测得30.64%的留守儿童有问题行为倾向,该研究采用的检出标准为分量表得分C≥6分[17]。但根据量表手册规定,各分量表得分≥8分者才被视为有问题行为[18]。这样,该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检出标准过于严格所至。李宝峰的研究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在SCL-90中的检出率为31%[5]。但是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采用同一量表针对正常家庭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31.71%[19]、37.4%[20],甚至77.9%[21]。王良锋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对安徽省48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检出86人(17.6%)有孤独感[8]。但该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组或参照常模进行比较,不知道这17.6%究竟处于什么程度。张悦秋等人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的测查发现,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8.7%,高于全国4~16岁儿童常模(10.78%~15.16%)[7],但也没有报告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总之,以上研究都是只针对留守群体内部展开的,所得到的检出率究竟是高是低尚无法确定。

总结上述主张,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忽视了与常模或普通儿童的比较。尽管有些研究进行了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比较,但根据原文报告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后得到3种结果:第一,留守儿童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3]、[11]);第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常模(如参文[1-2]、[4]、[6]);第三,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非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9]),这个结果才可能意味着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非留守儿童。另外有些对留守群体内部的研究(如参文[5]、[8]、[17])由于没有参照对比,无法衡量高低,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留守群体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来推论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1.2 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另一种观点主张,以往集中于留守儿童弱势因素的研究取向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些研究者同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22-25],家庭环境的差异并没有导致适应结果的显著不同[26]。

1.2.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研究者采用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工具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差异。如同样以MHT为工具,何资桥等人发现,两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且总均分远低于问卷临界标准65分[22];郭少榕等人的结果与此类似[27]。刘璐等人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24]。胡心怡等人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也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在焦虑、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情绪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3],“留守”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尽管有些研究没有报告心理健康指标的成绩,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无差异现象至少说明,留守状态与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者在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上也发现他们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周宗奎等人对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均未有显著差异[28];汪红烨对四川留守儿童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29]。刘霞等人关于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二者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26]。曹绍平等人对双亲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3类儿童的社交焦虑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差异表现[30]。

1.2.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状况,岳慧兰等采用MHT对38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检出标准为总分≥65分或各分量表≥8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10%,8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正常范围[25],总分比一般偏低。

总之,上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无差异的结果,来说明“留守”并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留守状况这一环境因素外,亲子关系状况、寄养家庭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当地留守现象的普遍程度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发生作用。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2.1 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标准

尽管都称之为留守儿童,但不同研究者对“留守”的界定不同,有的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子女为留守儿童[22],有的则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来界定留守儿童[3]。这样,根据两个截然相反的任意一个研究结果都不能明确推断留守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由于被试变量含义的不同,两个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对被试变量合理、统一的界定是保证研究可靠的基础,根据文章开篇提到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因为“老人、亲戚或其他人”不应该包括父/母;但是,也有研究主张,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父母双方在家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据此将“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儿童视为留守儿童[31],这一界定有一点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不能以家庭特殊结构或状况对儿童产生影响来界定儿童是否为“留守”。因此,为了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对于如何界定留守儿童还需进一步探讨。

2.2 关于被试取样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这就涉及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而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这可能是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却得到相反结果的原因之一。单一地区的取样不能充分证明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留守带来的还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鉴于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与其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多地区取样以增大“留守儿童”取样的代表性,开展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便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为国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2.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选定与界定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问题有两方面需要明确,一是什么程度可称之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确定。尽管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但对健康与否的筛选有些研究较为随意[17]。另外,有些研究通过留守与非留守的差异性比较来判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即为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但如前所述,这里涉及与常模和普通儿童比较的问题。因此,若要确定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依照标准化测评工具本身规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和检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常模或与其他普通儿童群体进行比较。

2.4 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亲子分离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和遗传、家庭和教养、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同样适用于留守儿童。一般来讲,父母外出打工目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当留守儿童感受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家境改善时,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同样,当儿童留守在当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感觉不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留守在家的境况可能就不会过于敏感。因此,本着从多种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其造成的消极结果,又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本来面貌。

2.5 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分化和纵向追踪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我们知道,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32]。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33]。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因素,例如智力、性格特征、认知风格、韧性、主观感受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研究,可以探查该群体分化的原因,进而辨别和区分其中的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为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

此外,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横断设计,即探查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一直持续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留守时间的延长,已有的心理问题会加剧还是会减轻?这是横断研究不能回答的,唯有纵向追踪才能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因此,今后应考虑开展纵向跟踪调查,探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的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为不同留守时期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

[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4]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2.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6]徐为民,唐久来,,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52-853.

[7]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1):8-10.

[8]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9]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10]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11]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85.

[12]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13]忻仁娥,唐慧勤,张志雄.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1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5]郑晓华,舒良,张艾琳.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62.

[16]孔德怡.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2,16(3):266.

[17]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6):29-33.

[18]周路平,欧倩芝.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19]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8-789.

[20]杨建军,张毓洪,戴秀英,等.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41-43.

[21]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22]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21-423.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刘璐,屈程,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7-1019.

[25]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6.

[26]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8-22.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J].福州大学学报,2006,(3):94-100,2006,18(9):788-789.

[2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9]汪红烨.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9-103.

[30]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82-83.

篇10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