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金融危机的成因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1 10:23: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金融危机的成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金融危机的成因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55-02

一、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分析

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影响。

1.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1]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1]这样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不可能有危机的,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为现实;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地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有危机。”[2]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危机的爆发就有其可能性了。

2.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特别是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因为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金。”这时,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4]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5]。

3.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融系统特别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4]金融危机就这样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了[6]。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了。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

按照金融危机理论,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这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大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性,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大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7]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论述,恰恰说明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

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埋下了危机的隐患,而2005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使房贷者无力还款,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3.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是虚拟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但它通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发展。

三、总结

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防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还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84.

[3]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01.

篇2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金融危机,部分人认为金融危机与能源问题是毫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在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时不需要考虑能源问题。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够把它们截然分开,如果只关注金融危机而不考虑能源问题那么金融危机也是难以解决的,本文就对二者的关系作一探讨。

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成因

对于金融危机的成因,通常认为包括以下几点:房价的下降、利率上升、抵押贷款条件过于宽松、贷款者的过度借贷以及监管不力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贷款者的还款能力超出自己的收入水平是个最基本的原因,而贷款者还款额超出自己能力的原因除了还款数目过高外,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贷款者支出扩大也是个重要原因,因而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最近几年能源价格总体大幅上涨,而随着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2002年美国个人消费总支出为73507亿美元,其中能源商品与服务支出占4.51%,2007年这一数字升至6.03%,能源消费的增幅为76.8%,而消费总支出的增长比例只有32.1%。能源消费因而成为美国人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再考虑到能源价格上涨是这些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那么能源问题对消费者收入的销蚀作用就更大,能源问题成为除过高的房贷负担外,又一个造成贷款人无力还贷的主要原因。

美联储提高利率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这也表明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具有内在的联系性。自2004年以来,随着能源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这导致美联储在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间连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至5.25%。同时由于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的形式,随着利率提高,贷款人还款数额也大幅增加,最终导致贷款人无力还贷。制止能源危机的政策却导致了金融危机,这表明二者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并且在政策上也是互相关联的。

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解决措施及其效果

尽管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政府陆续出台多个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然而金融危机仍然不断恶化。这固然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政策的效果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2008年以来能源价格暴涨也是金融危机恶化、政策难以奏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2008年以来,能源价格暴涨,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从2008年1月份的每桶92.97美元升至6月份的133.88美元,所有等级汽油零售价(含税)2008年1月份为每加仑309分,6月份升至411分,居民用天然气由每千立方英尺12.12美元增至7月份19.83美元,居民用电由1月份每千瓦时10.2分增至8月份11.9分。能源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所占比例继续上升,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能源商品和服务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6.33%,2008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升至6.69%,多支出517亿美元,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如果把食品也计算在内,则能源和食品消费支出在这半年内增加了1082亿美元;对于所有商品和服务而言,通过计算可得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的CPI上升了大约3.36%,即在2008年第二季度仅要维持2007年第四季度的消费水平就要多支出3300多亿美元。与此相对,2007年全年的CPI涨幅只比2006年上升了2.85%,物价的过快上涨导致更多人收入缩水及无力还贷,恶化了宏观经济形势并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美国救市计划本应具有的作用,因而金融危机的恶化和油价暴涨几乎同时发生决不是偶然的。

另外,解决金融危机需要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而解决能源价格上涨则需要实行紧缩政策,处理不好,则可能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发或加重另一个问题。事实正是如此,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实行紧缩政策的结果,而2008年以来的油价暴涨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美国为应对2007年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实行扩张性政策的结果。目前,美国仍在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但扩张性政策会导致流动性增加,可以预见,如果美国经济状况得以改善,大量资金将涌入石油期货市场从而推动油价迅速上升,反过来又导致经济的衰退。由此可见,能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解决金融危机的难度,如果在解决金融危机与能源问题二者之间无法取得平衡,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复苏—油价上涨—衰退这样的恶性循环。能源问题与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

随着陷入金融危机,美国许多经济指标都在恶化。在私人国内投资总量中,除了住宅建设大幅下降外,固定资产投资也连续出现下滑,非住宅建设增幅出现下降,使2008年第二季度私人国内投资总量下降达11.5%;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大幅下降,2008年第二季度降幅达2.2%,是2006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并且是198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却大幅上升,2008年第二季度增幅达6.2%,每小时实际收入自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制造业国民收入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一直在下降,到2008的第二季度降幅达7.89%;物价持续上涨,2008年上半年美国城市消费者CPI增幅为4.24%,远高于2007年同期1.02%的增幅,2008年8月份制成品的PPI同比上升9.69%,而2007年8月同比只上升了2.34%;失业率也不断上升,2008年8、9两个月的失业率均高达6.1%,2008年9月份美国共损失15万9千份工作,是5年多来就业机会减少最多的一个月,也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就业市场的第二大单月降幅。

当前金融危机已蔓延到实体经济,其解决尚需时日。这些指标还表明,能源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比如在各产业GDP的变化中,汽车生产从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下降达25.7%、14.2%和33.8%,成为拉动GDP增幅下降乃至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8年上半年与2007年上半年相比,除食品和能源外的其他商品CPI增幅只有2.35%,这表明食品和能源对CPI上升的贡献达45%,而2008年8月能源类制成品的PPI同比涨幅高达27.4%,远远高于制成品的平均涨幅。目前油价已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从而使油价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削弱,同时,随着美国政府承担起更多的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金融体系将重新获得稳定,金融机构也将得以正常运转,由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体系混乱局面将逐渐结束。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已蔓延至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并不表明金融危机的结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存在,市场信心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美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也阻碍着经济的复苏,美国经济困难局面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同时能源问题持续存在,并且由于美国经济的任何复苏迹象都可能带来油价的迅速上涨从而使美国经济重返困境,能源问题将因此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能源问题,金融危机最终将会转化为能源危机。

结论及启示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在金融危机与能源问题二者中,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偶然性和暂时性的历史事件,能源问题则更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能源问题引起了金融危机,并影响和制约着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就象能源问题引起粮食危机那样。这是因为能源是世界经济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必然要求对世界经济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人类不主动进行调整,经济自身就要进行调整,在当前就表现为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目前调整仍在进行之中,未来世界经济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能源问题并采取措施应对,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世界经济困难局面将会持续更长时间,过程更曲折,代价也更昂贵。

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一定影响,但相比之下,能源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根本性。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消极影响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能源问题,并采取诸如严格厉行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利用强度、积极开发新能源等措施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从而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篇3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降,导致更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游资,这些游资又被称为“热钱”,是在市场上流动迅速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基于纯粹投机盈利的目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就会以各种形式入境,通常会进入易于产生泡沫的经济领域,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过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弱化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持增长速度,转而通过举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内在的经济发展乏力,还债能力不足,经济泡沫导致银行贷款的坏账剧增,不良资产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可以提高一国经济的开放度,也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成本会提高,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众多国家不约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战略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恶性竞争乃至相互挤压;三是该战略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必不可少,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但许多国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务、资本、技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金融活动也趋于全球化。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是自发性的,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也蕴含着高风险,蕴藏着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当国际信贷和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调和,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三、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思维进行创新

 

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二是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实业投资。

 

(二)积极扶持金融机构

 

一是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二是把妥善处理银行坏账,将银行的坏账打包、切割剥离。待银行复苏后再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则由政府出面埋单,将坏账清零。三是维护银行正常秩序,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出现挤兑现象时,及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帮助银行渡过难关,增加社会信心。四是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要解决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更要解决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

 

(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扩大内需,培育市场主体,帮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降低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促进对外贸易,由于从事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通过增加出口退税,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出口竞争力。三是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四)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篇4

一、引言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至今已走过了从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从资产负债表外风险到资产负债表内风险,从虚拟经济冲击到实体冲击,从区域困境到全球困境等诸多层面的质变与跳跃,发展为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通力合作解决危机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大量国内外学者对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认识,以期能够获得指导未来金融创新及市场发展方向的深刻启示与参悟。

Calem等(2004)的研究表明,次级抵押贷款主要集中发放给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或经济情况出现问题的地区,次级贷款者信用状况相对较差,加上这些贷款者普遍缺乏按揭贷款方面的知识,都会导致违约情况的发生①。Collins(2004)认为错误定价、委托扭曲和信息非对称构成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三大风险②。Ashcraft和Schuermann(2007)进一步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和机制从实务的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证券化链条上各利益主体的潜在利益冲突,以及评级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③。Reinhart和Rogoff(2008)等以次贷市场的信贷扩张及资产泡沫破灭的信贷周期理论为依据,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房价下跌和次贷违约率上升等角度探讨了次贷危机的原因④。

国内学者对金融危机的成因也进行了及时的跟踪与分析。陶冬(2007)认为,次贷危机之所以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并快速蔓延,与美国流动性过剩、利率偏低和房价疯涨密不可分,此外,资产证券化致使按揭银行产生道德风险,衍生产品发行链条过长,产品复杂性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程度⑤。张宇(2008)指出危机爆发与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和政策周期掉头有关⑥。易宪容(2007)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业的风险相对较高,房价上涨时,银行出于收益率的考虑对贷款者的资格审查不严,但在房价下跌时,很多购房人并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真实情况就会暴露。无论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还是被证券化的相关产品,只要出现房价下跌的现象,抵押的房产如果无法正常变现,就会直接引起金融机构产生风险⑦。钟伟(2007)指出,次贷从受到市场追捧的创新投资品种,演变成为有毒资产,美国投资银行业和评级机构的高度勾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⑧。黄小军等(2008)分析了金融危机的特征及对美国经济的总体影响⑨。

总体来看,目前对于金融危机根源的探讨大多数集中于比较宏观的角度,例如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模式、监管制度等角度。然而,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的内生性,其发生和发展除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外,必然有内在的微观机理。本文主要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产品的金融创新链条为线索,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微观结构及衍生品自身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提供有益的思考及借鉴。

二、衍生品运作机制引发金融危机的理论框架

本次金融危机是由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导致的一场信用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信用级别不高的低收入者家庭和个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次贷金融衍生品是指有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产生的一系列产品构成,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资产支持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债务抵押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资产支持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ABCP)、抵押担保债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 CMO)、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信托(Real Estate Mortgage Investment Trust)及剥离式抵押支持证券(Strip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SMBS)等。

次贷金融衍生品属于结构性的产品,即对资产、信用、风险等进行结构性重组,然后分配给不同的投资者,其中信用增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次贷金融衍生品的运作机制如下图所示。

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和拓展业务,实现利益最大化,把住房按揭贷款打包成MBS进行出售回笼现金。大量的次级贷款通过证券化过程,衍生出巨额MBS。投资银行购买MBS后,将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即债务抵押证券CDO,进一步推出能够对冲CDO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并将其出售给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是被投资银行将风险打包、转移而已。金融机构在购买了金融衍生品的同时也购买了风险。在高投资回报面前,这些金融机构忽视了客观存在的高风险,只要某个环节的资金链断裂,则衍生产品导致的系统风险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本次金融危机资金链的断裂就是从最基本的地方――房价下跌开始,房价下跌使得低信用购房者拒绝还款,这对房贷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合约持有者的资金困难,情况严重者甚至难以维持自身运作导致破产。“两房”、雷曼、美林和AIG的破产及被收购将次贷危机推向深渊,并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三、基于微观视角的金融危机根源再审视

美国政府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归咎于监管不力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关机制的缺失,这虽然与很多相关学者和人士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但确实也比较中肯。但是,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应在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机制的内在缺陷,场外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缺失、衍生品交易者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及流动性风险,使得场外衍生品市场在其它外生变量(如利率)的冲击下出现了崩塌性的危机,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一)场外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缺失,定价严重扭曲

价格发现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价格发现过程是影响资产价格的各种信息不断融入市场,在不同交易者之间分配,被不同交易者解读,对不同交易者策略产生影响,形成不同交易者博弈和不同交易者利用信息寻找某一时刻资产价格的动态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讲,价格发现过程是信息流融入、分配、作用和反馈的过程,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交易者不断进行贝叶斯学习,根据不断融入市场的各种信息动态调整相应报价。理想的价格发现过程要求完美的资本市场环境,也即完美市场提供了完美信息传导机制。

但是,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次贷金融衍生产品基本大都是在场外进行交易的,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差,产品价格不能“盯市”(Mark-to-Market),只能根据模型进行交易,这就导致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灵。此外,由于对场外衍生品的定价几乎都是由大型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完成,而他们又是市场的直接参与主体,高信息不对称会促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特别是在市场危机时刻,定价和评级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评级调整也往往超出实际风险程度,这加大了投资者的有效评估和管理风险难度,严重扭曲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导致市场缺乏核心的价格发现过程,整个市场无法寻找真实的均衡价格并进行价格的动态调整。

(二)次贷金融衍生品交易者信息非对称现象严重

信息问题对经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的增加会加大交易各方进行理易的难度,导致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进而引发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金融系统中的风险不断积累。

场外衍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信用衍生产品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主体的资质不同决定了其拥有信息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必会直接导致信息优势机构的道德风险。第二,场外衍生品在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场外市场缺乏明确的监管机制及监管主体,这使得场外衍生品清算与交易信息得不到充分披露,加剧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在次贷金融衍生品设计过程中,投资者和发行者间必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发行次贷金融衍生品的机构为使风险较大的基础资产证券化产品看起来吸引人,不断模糊基础资产与衍生证券的联系,使得投资者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衍生证券背后基础资产蕴含的巨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本次危机爆发的催化剂。

(三)流动性风险加剧了次贷危机的爆发,成为金融危机蔓延的推动器

“流动性是市场的一切”,流动性是资本市场生命力所在。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不仅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价格发现顺利实现,也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和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场内市场,流动性可以由做市商提供或者通过竞价订单获得,而场外衍生品市场缺乏受监管且具有保障流动性义务的严格做市商,也不存在竞价交易系统,这些流动性保障制度的天然缺失必然会导致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流动性严重匮乏。

次贷金融衍生品大都是非标准化的,缺乏有深度的二级交易,市场内产品的流动性日常已不是十分充足。金融危机爆发后,OTC市场衍生品交易大幅萎缩。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球CDS市场达到顶峰,规模高达62万亿美元,而在危机爆发后,仅2008年前6个月就有价值17.4万亿美元的CDS合约被终止。

当市场流动性危机爆发时,金融机构大量出售金融资产,通过去杠杆化来尽量减少损失,并同时满足融资流动性的需求。此时,从最大化收益的角度出发,即使是资本充足的做市商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提供流动性。因此,场外衍生品市场流动性提供者锐减,使得交易更难完成,流动性进一步丧失。这一悲观信号又将引发场外衍生产品价格的下跌,加剧了流动性枯竭,最终导致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危机”和“信贷危机”。流动性的正反馈作用使得全社会的金融资产价值迅速缩水,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水平急剧收缩,将风险由场外市场传染到金融系统,甚至实体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

四、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及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作用在于规避或锁定投资者的风险,但是,个体机构的理性参与,却形成了市场非理性的系统风险,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果,关键是市场交易机制的内在缺陷。为了形成有效合理的市场交易机制,需要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自觉和监管部门的宏观引导,以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制度安排。

(一)优化场外信息结构,提高价格发现功能

金融衍生品交易多为表外业务,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针对这种隐秘性,应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增强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以确保投资者和市场获得更好的信息。首先,监管机构应努力提高自身对金融衍生品运作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类衍生品的特性及其对银行、证券等机构可能造成的影响。其次,监管者应当激励银行、证券等交易机构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金融衍生品的总交易量、交易收益状况、以及交易机构自身对这些交易的风险管理状况均应该纳入信息披露的范围之中,使投资者或债权人能更好地评价和管理衍生品交易商。最后,金融机构应该改革现行的财务报表结构和编制方式,增加衍生交易头寸报表,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确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以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和未来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有效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完善,保障场外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二)努力构建场外市场中央清算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要建立和完善衍生品市场的统一交易和清算机制及监管机制,以确保风险可控。从此次危机中可以看出,对场外衍生品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易和清算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中央清算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得各个交易对手方的风险敞口明显下降,防范系统性风险,并且统一的交易和清算有利于监管机构对于衍生品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衍生品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增加透明度。

(三)中国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首先,我国应从简单的衍生品入手,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并未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大幅度削弱,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创新不会就此没落,而是发展思路发生了调整。综合考虑其他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我国衍生品市场应当从简单、标准化的产品入手,优先发展场内市场,逐步试水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积极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衍生产品的创新,建立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金融创新能力和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①Paul S ,Calem, Kevin Gillen and Susan Wachter. The neighborhood distribu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J]. The Journal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4(4):393-410.

②Collins M. Exploring the welfare effects of risk based prising 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M-artet[R]. 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 Working Paper, Series BABC 04-8.

③Ashcraft, Adam and Schuermann. Understanding the Securi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 [R].working paper, 2007.

④Carmen M, Reinhart., Kenneth S. Rogoff. 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 [R]. NBER working paper, 2008.

⑤陶冬. 次贷就像黑桃Q[J]. 新财富,2007(9)

⑥张宇,刘洪玉. 美国住房金融体系及其经验借鉴[J]. 国际金融研究,2008(4)

⑦易宪容. 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J]. 人民论坛,2007(9)

⑧钟伟. 美国次级债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J]. 中国发展观察。2007(10)

篇5

        1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世界经济

        1.1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与信用危机。

        1.2世界货币体系紊乱各国货币汇率巨幅波动。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给国际经营和外汇兑换带来重大影响。虽然有段时期美元表现强势,但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目前的1%下调到0~0.25%,近乎于“零利率”,则标志着美国的货币政策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似乎说明美联储将采取“量化货币政策”,即采取增加货币发行、降低利率手段来刺激经济,势必导致美元的的不升反降。美元的贬值,不可避免地会加大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和风险。

        1.3世界经济步入一段时间的衰退。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金融系统的问题已经渗透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必然面临一轮较长时间的衰退。主要体现在:

        (1)订单与消费急剧下降,众多经济实体面临经营困境。(2)裁员加剧,失业率大幅上升。(3)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由于世界各国的消费预期大幅下降,对原材料的需求和各类产品的进口将大幅减少,原材料价格普遍巨幅下跌。

        1.4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消费者进行消费,往往都是建立在对未来信心的投资和消费上,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世界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企业破产倒闭、经济衰退、预期收入减少,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未来信心不足导致预期消费降低,消费低迷现象已成为阻碍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人们的信心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

        2 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企业财务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财政部汇总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月报资料分析,受国际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财务运行总体情况下不容乐观,面临财务风险日益显现的状况。主要表现在:

        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急剧增加。净资产收益下降,股东投资回报水平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股东累计投资的当期报酬率。2008年前三季度,企业净资产收益率6.4%,比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

        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额规模增大,营运资金吃紧。2008年9月有,库存产品同比增长了42.2%,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24.6个百分点,快于200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的增长率,已呈现库存积压现象。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8.0%,也比上年同期幅高出4.5个百分点。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增加,必然加大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压力。资产负债率略有上升,利息支出压力增大。2008年9月底,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利息支出同比上升45.9%,息税前利润当于利息支出的4.9倍,同比降低了27.9%。企业偿债能力呈现减弱迹象,增加了企业信用风险。

        应交税金和已交税金增幅同时回落,应交所得税出现负增长。企业税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截至2008年9月,企业累计应交税金和已交税同比增长18.4%和21.6%,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回落3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受利润下降影响,累计应交所得税甚至出现了5.5%的负增长。在国家统计局2008年9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中,财政收入是唯一进入“偏冷”区的指标。

        3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正通过外贸,金融等途径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大产生了不可无视的重要外在影响。

        3.1坏账风险。据商务部数据,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3倍左右。我国企业对美国出口八成上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欧美国家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时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外贸出口依存较高的行业企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5%,其中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出口额名列前茅。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这些行业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增幅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前被高速增长的出口销售额所掩盖的财务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3.2汇率风险。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出口造成压力,还使企业应收外汇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14%。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3.3筹资风险。有些行业民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较少来源于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更多信赖于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受前期紧缩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暴跌,金融机构惜贷,企业正常经营受阻。

        3.4现金流量风险。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本息,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上财务风险的共同作用,使出口课外依存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难免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目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外向型加工企业,因现金流量不足而导致关闭破产的问题已经显现。

        3.5财务风险。企业财务费用大涨,利润空间被挤压,导致投资信心不足。许多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石化、汽车,施工及房地产,对信贷资金的信赖比较大,因此财务费用对其利润的影响十分重大。

        汽车和房地产两大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下降的严峻考验,其财务风险向上下游传递。经验表明,当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时,消费者一般会改变家庭支出决策,并首先考虑推迟甚至取消汽车、住房等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这已导致汽车和房地产行业连续数月销售业绩低迷。而汽车和房地产普遍被视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对零部件制造、钢铁、建材、施工、装修、维修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甚高,使其财务风险通过上下游传递而被放大,形成连锁反应。

        4 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应对不利导致的财务风险

        4.1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财务风险增大。负债经营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度负债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一旦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一旦更不利因素产生时,债务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财务危机,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转甚至是破产。

        4.2企业投资不善导致财务风险增大。很多企业将资金大量地投资在回收期长、风险高的项目中,而一旦项目出现问题,企业资金被套牢,企业又无法及时筹集资金,造成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正常的生产经营无法进行,企业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篇6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102-04

一、引言

农民工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构成了我国实体经济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民工荒”问题不只是一个民生问题,也不只是一个关系农民工群体自身的问题,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和重大挑战。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民工荒”现象被暂时压制,出现了“返乡潮”及农民工就业难等问题。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消退,“民工荒”现象再次出现征兆,并愈演愈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0年2月24日了“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结果显示,70%被调查企业预期招52"有困难”。最近两年,“民工荒”现象有全国蔓延之势,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从大中城市到二线城市,都出现了农民工短缺、招工难的问题,而且,至今没有减弱的迹象。面对后金融危机下“民工荒”的再次出现并持续升温,我们更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基于以上背景,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探讨“民工荒”的成因及对策,为“民工荒”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

二、研究综述

(一)“民工荒”的概念

社会各界使用“民工荒”一词概括了我国部分企业招不到农民工这一现象。章铮认为,所谓“民工荒”,是指在劳动力的最低限度生活费用水平下民工的供不应求;陈晓华、张红宇认为,“民工荒”是指城市经济需求的民工劳动力普遍高于民工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蔡的贵、谭琳认为,所谓“民工荒”,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的供给落后于用工单位对其需求而形成的农民工短缺现象。

(二)“民工荒”的成因

1 民工荒是“劳奴荒”,即低端制造业、低廉劳动力的用工荒。大量文献认为农民工工资长期低水平徘徊是“民工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盛来运等通过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东部企业的调查发现,低工资是造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

2 民工荒是“结构荒”,即结构性短缺的用工荒,指某类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缺乏。侯东民认为“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城市企业的用工方式,即企业只利用劳动力劳动生命中最年轻时段,而大量弃用城乡“40、50”年龄段劳动力的用工倾向。陈承明、徐雪萌认为追求短期利润而设置了苛刻的用工条件,使许多企业人为地缩小了招工范围。

3 民工荒是“制度荒”,即由制度缺失造成的用工荒。叶檀认为“民工荒”是制度瓶颈的反映,荒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荒在中国的经济制度没有发生变革,荒在财富分配机制不合理。郑风田等认为,造成“民工荒”的核心原因与户籍制度关系很大,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下,农民工看不到在城市发展的希望,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逐渐减少,于是更多的农民选择回到农村。

(三)“民工荒”的对策

有观点认为,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是应对“民工荒”的有效措施。黄婧等基于小农“生存伦理”的视角分析认为,要想有效解决当前的“民工荒”问题,就必须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工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农民工进城的准入成本、生活成本和迁徙成本。崔传义认为,应对“民工荒”应着力从改变权利缺失和制度缺陷上应对民工荒。杨柳等认为,“民工荒”问题不仅需要企业应对,更需要国家级应对,建议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链更完整,使工业布局更均衡;推动沿海企业产业升级和向内地产业转移同时并举;科学部署城市化,变革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平权。

综上所述,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民工荒”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为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民工荒”的成因分析

本研究认为,“民工荒”是指在国家、企业、农民工三者共同作用下农民工有效供给和企业有效需求之间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本文将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层面深入探究“民工荒”的产生的原因。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1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劳动力的城乡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至少有2.5亿农民工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其户籍身份仍是是农民,当他们无力为城市劳动时就被城市无情地“扫地出门”。老一代农民工的辛酸史不时在提醒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外出打工的前途极其渺茫。其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增加了农民工的迁徙成本,降低了其净收益。他们外出务工不仅需要办理暂住证、就业证明等手续和证件,还要为找工作支付信息、培训等费用,更不用说食物、住房、交通等不可缺少且相当可观的生活费用支出。其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福利与权利的缺失。当城市人口在享受“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多重福利时,为城市建设付出了极高代价的农民工却难以获得“医疗救助”,“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就是一个惨烈的例证。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如同一面坚实的墙,阻碍了劳动力的城乡流动。

2 区域经济崛起和国家4万亿宏观调控分流了部分农民工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不少投资者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也给这些地区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创业热情和勇气。因此,这些地区经济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当地农民获得了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工作机会。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外出打工者的月收入分别为1455元、1389元1382元。农民工流动收入激励大大减弱。另外,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为此,国家宏观调控4万亿将基本投向铁路、公路、基础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这些工程设施的兴建需要大量农民工。

3 国家重视和扶持“三农”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

近年来,国家重视和扶持“三农”,陆续出台了众多惠农政策。2006年取消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从2004年起,给予种粮农民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在内一系列农业补贴,并逐年加大补贴力度,2008年仅

对种粮农民的两项直接补贴资金规模就高达633亿元,有效缓解了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增支的影响。与此同时,不断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见图1),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增大,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4 计划生育影响了劳动力的持续供给

我国自1980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累计少生3亿多人,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的势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平均年人口增长率已从80年代的1.47%降到1.07%,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但是计划生育也是把双刃剑,它在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口增长的相对断层,影响到了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尤其是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供不应求。现在农民工的主体来源1975-1985年出生的人口,而这十年比1964-1974年减少了5584万。

(二)企业层面的原因

1,提供的劳动报酬低影响了劳动力流动意愿

长期以来,农民工被视为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很多用工企业任意压低农民工工资。有关资料显示,最近12年,珠江三角洲民1512资增幅只有68元,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民52512资呈现下降趋势。有关研究认为,长期以来农民工工资处在绝对的低位,不仅与城镇职工工资的相对收入比偏低,而且增长幅度几近于零。低廉的工资很难吸引和留住农民工,企业提供的劳动报酬低影响了劳动力流动意愿。

2 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制约了劳动力供给

我国沿海地区一直是依赖低层次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企业往往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进行人为限制,2007年有90%以上的用工岗位对新员工的年龄有要求(见图2),18~25岁的年轻劳动力是企业用工需求主体,且对女工需求过大、男工相对过剩。当前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用工需求并没有随之变化。可见,企业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制约了劳动力供给。

3 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影响了劳动力供给

农民工就业于城市的非正规部门,他们大多数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活、脏活、累活和险活,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大多比较差。有些企业车间没有空调机,连排气扇也不多,灯光不足,几百人在一个大车间工作,经常有员工在车间晕倒。有些工厂因为工资低,民工难招,所以不轻易批准员工辞职。有些黑工厂更是无期徒刑的牢房,员工只能进不能出,连外出办事都受到限制。另外,农民工一般做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些企业经常要求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至少10~12小时,遇到赶订单时工人还要加班加点。在很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很多农民工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患上了职业病,有的甚至为此失去生命。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影响到农民工的打工积极性和流动意愿。

4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劳动力供给

确保农民工的工资能够得到正常支付,是农民工的一项基本权利,拖欠工资可能使他们的生活失去最基本的保障,但是现实中农民工工资还是经常被拖欠。此外,用工企业还经常延长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却不发放加班费;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大,劳动设施简陋,却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和职业病、工伤保险等相应的补偿和保障;农民工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却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低保等保障,并且还面临着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总之,农民工的基本的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和社会保障、居住等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在难以维权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用脚投票”。

(三)农民工层面的原因

1 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技能差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

务工行为总体上说是一种市场行为,缺与不缺是相对的,尽管招工难,依然有很多农民工找工作困难,这是因为现有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技能差难以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尽管文化素质比其父辈总体上要好,但依然缺乏专业化的劳动技能。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需要工人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技术,而市场所能提供的只是农村的普通劳动力。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农民工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无法满足企业对有经验、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顺利就业。

2 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变化影响劳动力市场

目前,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比起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已经发生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他们外出务工更多的是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学习技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据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打工的职业选择上,最吸引就业的因素前三位依次是报酬高低、工作的稳定性和职业发展机会,并渴望得到尊重。但是他们的期望与企业的现实存在很大的矛盾。当前东部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企业,还在沿用过去的用工方式,仍旧抱持传统的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的观念,忽视、不愿接受或者不适应求职者思想观念变化而出现的就业诉求的新变化,导致招工难。

3 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增强影响了劳动力供给

新生代农民工比父辈受过更多的教育,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城市化的,他们对于工作岗位,绝不仅仅是有钱就行,他们对工作环境、劳动条件、保险福利甚至未来发展,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要求,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现代的手段,了解劳动法律与政策,具有较好的法律意识和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维权意识比其前辈进一步增强。当劳动权益又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和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援时,他们会毅然选择离开。

综上所述,“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面的,有政府层面的原因,有企业层面的原因,也有农民工层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中,有宏观的、整体的、长期的,也有微观的、局部的、短期的。需要我们一甄别,区别对待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民工荒”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民工荒”问题,重视并积极推动问题的顺利解决,在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者的共同努力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眼治本、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宏观层面的对策

1 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扫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障碍

制度问题是罩在农民工头上的一顶大帽子,他们自身无法解决,需要政府的作为。制度不改革、不完善,怎么谈解决“民工荒”问题都是奢望。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实际上已经远离了农村,但是又因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存在而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继而形成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他们由于在城市中没有正式的身份,不但在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而且还要缴纳如赞助费、各项管理费等名目繁多的不合理费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进城务工的成本。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壁垒

的存在,使得农民工的迁徙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只有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扫除农民工的流动障碍,才能促进“民工荒”问题的解决并保障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适应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需求

任何一个国家,人均CDP达到3000美元之后,都会出现低端制造业的用工荒。人均3000美元之后,产业升级是必然。“民工荒”现象已经清楚地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到了一个重大转折关口。有专家指出,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缺工或将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只有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企业利润,才是东部制造业的出路。在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新时期,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精细管理型的根本转变,通过向高端产业挺进和延伸,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得最高的效益产出。

3 健全合理的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城市工人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农民工与城市工人一样为企业创造着利润,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他们理应平等地享有与城市工人同等的“国民待遇”。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处于基本缺失的状态,作为城市里弱势群体的农民工自然就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笔者研究认为,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健全合理的保障制度,不但应依靠政策解决农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社保等经济问题,而且应从法制上解决进得城、留得下、权得维、童得培、居得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且应该一视同仁,取消农民工的歧视性称谓,取消不利于农民工实现自身价值的一切不平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从而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二)中观层面的对策

1 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水平,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农民工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创造效益的机器。他们不仅有生存需要,还有实现更高自我价值的需要,其务工收益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个人发展前景、自由时间、工作轻松度等。企业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农民工,不能总指望“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本没有这等好事。笔者研究认为,应对“民工荒”,企业需要在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使农民工务工总收益大于务农收入,从而有效化解劳资矛盾、招到并留住农民工。

2 放宽对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限制,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现今,我国农村仍有3亿多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其中有超过6000多万的35~50岁之间的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就业,但由于受年龄或性别等限制,他们被迫选择滞留在农村。笔者认为,企业需要放宽对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限制,不能仅利用农民工年轻时段,而漠视其中年的就业和养老,可以考虑开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造就熟练工人和中高级技工,从而建立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有效应对年轻劳动力短缺的市场新情况。同时,农民工稳定就业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微观层面的对策

1,加强对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现在各企业招聘的工种多数是要求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操作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而农村新增的劳动力,主要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即使是少数中技学校的毕业生,也因缺少工作经验或专业不对口,难以胜任此项工作。所以,加强对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是解除“民工荒”的长远之计。为此,城市要加大农民工培训教育的公共投入,强化企业培训责任,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让企业培训开发、跟师学艺培训、公共职业培训都得到发展,鼓励农民工经过鉴定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技能提升带动收入增长、拓展农民工上升发展的能力和机会,稳定农民工融入企业,共同发展。

2 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带动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

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解决“民工荒”问题,应从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的要求出发,一方面,积极拓展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渠道,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推动企业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如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技能人才,通过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激发员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使技能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力带动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结束语

“民工荒”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关心和解决“民工荒”问题。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各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层面深入分析“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设性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民工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阵痛”,是迟早要到来的事情,迟来不如早来,唯有打破这些阻碍农民工自由流动和有效供给的体制、经济、社会因素,“民工荒”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令人鼓舞的是,“民工荒”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政府、企业、农民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顺利解决“民工荒”问题,实现经济增长和保障民生的双赢,燃起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希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篇7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经营

Key words: global fiancial crisis;commercial bank;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99;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138-03

0引言

在金融方面,美国一直处于全球领跑者的地位,我国在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过程中,美国的金融制度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领域,并迅速在金融系统蔓延,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制度存在根本性缺陷。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对于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确保信贷安全稳健运行,进而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地健康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深入了解造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和机理,揭示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影响,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探讨如何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应对危机、支持经济发展,防范信贷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危机的直接原因分析

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来看,造成危机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

(1)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

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历了战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001年IT泡沫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美国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45年来最低水平。对利率极具敏感性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急剧上升。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经济学家警告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将会破灭[1]。2007年8月,美国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次贷危机爆发,由此引发了自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2)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利率的调整。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然而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美国扩张型货币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房价下跌,按揭违约风险加大,至2007年导致次贷危机爆发。

(3)金融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技术取得长足发展,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金融工程学家可以针对任何现金流设计出市场化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化金融产品使得信用级别低的客户可以获得金融支持。针对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和房地产市场相互推动成长。次级抵押贷款经过多次打包、分层处理形成CDO、CDO2、CDO3等多级证券产品,衍生品市场严重背离基础资产交易规模。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信用衍生类金融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以达到50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证券化将众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联系起来,房产价格下跌导致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价格迅速缩水,市场迅速萎缩,产生连锁反应,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1.2 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运行内在矛盾的集中反映[2]。造成此次世纪金融海啸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1)金融系统运行中的内在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金融领域面临的内在结构性问题也在不断深化。这些内在的矛盾与问题交织发展,相互作用,最终促使危机的爆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以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过度追求利益过程中的过度风险承受;信用评级机构的委托问题;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监管问题;微观金融风险管理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割裂和矛盾;结构性金融产品的特殊风险特点与监管之间的协调等。

(2)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反映了经济运行中的失衡问题,如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失衡、储蓄与消费的失衡、进口与出口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等等。

(3)经济体制与经济思想方面的问题。

经济运行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思想方面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市场化趋势不断发展,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主义滞涨危机,使得新古典经济思想取代凯恩斯主义而成为主流经济思想。20世纪末,剧变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最终形成了全球市场经济体制。推崇市场机制,放松政府监管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趋势。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和社会经济日趋复杂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矛盾不断累计加深,这是导致危机的重要根源。

(4)伦理道德方面的反思。

经济主体的行为总能找到最终的道德根源。此次金融危机从一开始就充满着伦理道德的色彩。一方面企业破产,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一方面却是金融资本的自私与贪婪。市场主义思想的重要伦理基础是对财富的追逐和私利的维护。人们只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被不断压缩至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异化的伦理道德。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道德危机,资本的贪婪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2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影响

2.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短期影响

短期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具有两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行业结构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作为和经济周期依存度很高的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将是一场研究的考验。

其次,国家应对危机,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大批基础建设项目投入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空前,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前所未所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控制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很好把握的问题。

2.2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将动摇许多原有的思想、理论和经营模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的微观金融理论获得长足发展,借助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进行组合管理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方式。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组合管理可以局部分散风险,但不能解决整体系统性风险[3]。

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借鉴国际先进风险度量模型,风险组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从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业绩考核、业务流程等方面,我国银行业也积极向国际银行业靠拢,但此次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的运营模式提出了考验。我国银行将在如何立足传统,又借鉴吸收国际经验与教训上求得权衡与统一。

3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不能照搬别国的理论与做法,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道路;

其次,信贷风险仍然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联系不断加深,而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较低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信贷融资渠道畅通和信贷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第三,西方自由金融体制及其金融理论基础还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和发展;

第四,必须加大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正确处理好竞争、效益、风险之间的关系;

第五,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金融机构经营中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绝不能成为唯利是图的资本工具。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05-02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原因

我们知道,美国经济的70%依靠私人消费,而且相当比例是负债消费。在那里,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等,贷款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在过去几年,为刺激房贷,贷款公司提供了优惠利率、零首付(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甚至头年不付利息等优惠措施,使一向自信的美国市民包括那些低收入人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贷款公司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为分散风险,他们找到知名投行,推出了CDO(债务抵押债券),让购买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在有利可图的低利率环境下,低风险的高级CDO很快卖了个满堂彩。对冲基金在全球利率最低的银行借钱后大举买入风险较高的普通CDO(普通CDO利率可能达到12%),仅利差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同时,对冲基金还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数倍的贷款,追着买投行的普通CDO。投行再把CDO投保创造出CDS(信用违约交换)以降低风险。CDS也卖火了。投行在CDS基础上又创造一个CDS基金(“三毛”基金),把先前赚到的一笔作为基金,放大数倍(例如10倍)地首发。这时,人们认为,买入1元基金,亏到0.90元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三毛”卖疯了。于是,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许多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由于这批产品在OTC市场交易,法律上也未规定需要向监管者报告,无人知晓它们究竟卖了多大规模,这样就形成了2001年末以来,从贷款买房者到贷款公司、各大投行、各个银行、对冲基金,人人都赚的情形。美国房地产一路飙升,根本没有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

与之相伴的是,美国的利率不断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同时,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大幅上升,这使那些收入根本不高的购房者还贷负担大为加重。房价下跌也使得他们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于是又出现了2006年底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保险公司和银行相继巨额亏损报告,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纵观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由松变紧的政策调控环境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经历13次降低利率之后,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仅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期,30年固定按揭房贷利率从2000年底的8.1%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这使得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这类创新产品滋生并占总按揭贷款的比例迅速上升。市场的火暴使富人们更加放肆地挥霍,穷人们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银行等贷款提供商降低贷款信用门槛是危机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学简报”网站编辑罗伯特·瓦拉赫在形容次贷危机爆发根源时这样说:“只要你还喘气儿,银行和抵押贷款公司就敢想方设法借给你钱。信用不好?没问题!无力偿还月供?也没问题!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无须证明文件就可抵押贷款的时代。”即使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为防止吓退次贷借款人,华尔街变本加厉疯狂放贷,甚至仅依据借款者自己填报的虚假收入就可放贷,次贷款额还可以大于总房价。降低放贷门槛,必然导致回收资金的风险升高。

部分金融机构利用房贷过度证券化转移风险是导致危机的表象原因。在低息环境下,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的投资回报空间,不仅使放贷机构在股市上一倒手就将债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还吸引了美国以及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投资者。被无限放大的证券化规模究竟多大可谓深不见底,使得危机爆发时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当前,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与美国如出一辙。美国次贷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如果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我国金融业的管理和监管,可以防止金融危机爆发,保证经济金融平稳运行。

第一,金融产品的创新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我国许多的居民希望通过投资房地产去获得财富,银行系统也曾想出各种吸引人们借贷款买房的“高招”。比如,深圳的银行推出了“双周供”,可使借贷人缩短还款期,少交利息,很受炒房户欢迎。又如“循环贷”,允许人们将商品住房抵押给银行而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这样,借贷人买越多的房产,就能获得越多的贷款额度,产生以房养房的现象,更受“炒房户”追捧。虽然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现象,但是,不断上扬的通货膨胀率就有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继而导致许多“炒房户”因交不起利息而违约。如,深圳一居民用首付购得一套房,又用这套房抵押购得第二套房首付,再租出第一套房来交付两套房每月所贷房款额。一旦银行对房贷和利率进行调整,就会产生违约,所以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应高度重视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的意义。对新兴的金融产品,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相对应的监管和调控手段。

第二,做好国内按揭贷款巨大风险的管理。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在于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进行了住房按揭贷款。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要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要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2007年下半年,央行与银监会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该文件的主要精神就是通过市场准入的提高,区分房地产的投资与消费,提高房地产投资者的门槛。这两个文件公布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很大变化,不少房地产市场投资者开始退出市场,快速扩张的银行信贷开始减缓。

篇9

商业银行的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资源的补偿性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中指出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各项利息支出(含贴息)扣除允许资本化的部分、手续费支出、佣金支出、业务给付支出、业务赔款支出、保护(保障、保险)基金支出、应计入损益的各种准备金和其他有关支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入当期损益。商业银行成本既是商业银行媒介资金与社会生产活动的必要消耗,又是商业银行推动社会价值运动的必要补偿。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对商业银行成本控制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稳定性。

(一)实施成本控制是商业银行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根据“收入-成本=利润”,降低成本是增加利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加,有效的成本控制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的价值。

(二)成本控制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

只有把成本控制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众多银行纷纷涌入中国,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改制的过程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保持自身的发展,增强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而把成本控制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之上,无疑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现状

(一)成本控制形式单一、责任不明

目前, 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上级行对下级行下达成本指标,执行统一的成本控制措施,统一检查、监督和考核。会计部门也仅仅是按成本费用性质核算,费用账户划分很粗,不利于分析,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银行各职能部门的成本控制权限及相应责任不明确。目前成本控制的重点主要在于对业务管理费用的控制,采用硬性指标、限额控制手段,与基层行经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而对占成本比重最大的负债利息支出基本没有控制措施,管理考核也无从下手。

(二)新产品损失率高、损失成本十分巨大。我国商业银行的新产品损失率是十分惊人的。一些新产品在调查、预测、分析都很不充分的形式下匆忙上市,由于不适应市场需求, 若进行功能补充开发或重新开发必然增加成本。新产品功能不全制约了其开展,最终导致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影响预期收益,甚至有的新产品推出后很长时间难以收回开发成本。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落后,资金筹集费用过高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归集和增长主要依靠“网点战术”和“人海战术”竞争和发展起来的,每笔资金成本既包含较高原材料价格“存款利率”,还包含巨大的“采购成本”即筹集费用。银行组织存款求量不求质,内部资金占用偏大,筹资成本加大,增人员、上网点具有盲目性,固定资产购建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投资过大,增加了折旧和各项费用支出。

(四)成本控制还停留在显性成本控制的阶段,不重视隐性成本控制

隐性成本在经济学上所称的是一种在未来存在的某种支付(可能或不需要支付)的成本。如:顾客流失、银行形象受损等。隐性成本虽然短时间看不到效益,但从长远来看,有效的控制隐性成本更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的途径

(一)树立成本控制新观念

打破传统成本控制思想的局限,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树立“成本节约是无止境的”的观点,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阶段,都有实施成本控制的空间。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执行成本管理的战略的前提。领导以身作则,将成本控制文化灌输到整个组织和每个职员身上。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全员性。银行员工不但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也是成本控制的客体,其成本责任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解决人的观念问题,改变只有财务管理部门才具有成本控制责任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全员成本责任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理财文化,使成本控制观念从根本上得以扭转。

(二)建立责任成本控制中心

实行责任成本管理,成立责任成本控制中心。责任成本控制中心依层次的划分:依据银行经营规模的大小,遵循信息沟通快、简便节约原则。通过划分责任层次,实行内部分级控制责任制,把成本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每个职工,做到层层控制、人人控制。应根据成本控制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组织形式,构造一个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四部分组成的管理控制系统。依照“权责利”结合的原则,要授予责任人一定的管理权限,规定相应的成本控制责任,责任人应对本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状况负完全责任,并以责任完成情况作为考评奖惩的依据。

(三)建立与成本控制相配套的考核机制

完善成本控制工作,提高经营效益。我国的人民币利率尚未放开,在存款规模和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利息支出属于固定成本,在利润考核机制中,可用收入费用率考核各支行对各项费用的使用和控制情况,并作为利润考核增减因素,核定支行的考核利润,正确反映成本的全面情况。同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银行存款边际成本率及成本结构,为存款成本控制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四)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综合考虑

篇10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188-03

一、引言

当前非法集资犯罪(文章所研究的非法集资犯罪是一种经济犯罪的类型,而非一个单一的刑法罪名,具体而言,涵括刑法所规制的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擅自发行股票、公司、食业债券罪。除非有特殊说明,文章接下来的行文叙述.所使用的“非法集资犯罪”一词均是指“非法集资类犯罪”)事件多发,受害群体广泛,严重影响了金融秩序的稳定,危害一方社会安定,集资犯罪的后续危害成为了严重群众性事件突发的重要导火索。无论是在经济发达且民间资本活跃的沿海地区,还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均可发现非法集资犯罪的踪迹。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食业融资网境的进二步加剧,非法集资类犯罪出现了演越烈的趋势,实有必要对此类犯罪的深层社会体制因素予以探析,以便更好地治理此类金融犯罪,还金融市场一片宁静,给投资者一份安心。虽然“犯罪是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是种复杂的过程,是各种社会现象纵横交错互相作用的结果”。但鉴于非法集资犯罪作为特殊性的经济犯罪,社会政治因素对于该类犯罪的直接性推动作用,以及探析该类犯罪的社会经济因素对于治理此类犯罪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所在,本文对于非法集资犯罪的成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经济因素层面进行分析。

二、非法集资犯罪的内在成因探析

非法集资犯罪作为目前金融领域十分活跃的经济犯罪类型,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当前的金融领域发展不成熟的必然体现。从理论上而言,虽然经济犯罪是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无论何类犯罪均有主导该类犯罪发生的内外在因素存在。就非法集资犯罪而言,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发育不成熟是此类犯罪频发的内在主导因素.在这一主导因素之下,形成促使非法集资犯罪现实化的一体两面性内在诱因。即一方面,现有的金融市场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导致资本市场因融资需要形成了颇具活力的民间借贷市场,为民间融资的妖魔化发展提供了资本驱动力。另一方面,现有金融体制下的资本增值渠道难以满足大量的民间闲散资金的投资增值需求,给民间借贷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民间游资。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推动了民间融资的妖魔化发展

就当前的社会情势而言,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融入的迫切期望和依靠是民间集资需求旺盛的集中体现,也正是这一集中需求推动了民间集资的妖魔化发展,为非法集资分子浑水摸鱼提供了进行非法集资犯罪的广阔天地。从理论上而言,对民间集资需求和发展并不必然导致非法集资犯罪的出现,然而在民间集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兴的集资模式和投资模式,这些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利贷模式,最终发展为非法集资犯罪现象,而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之中的融资困难正是推动非法集资犯罪迅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国家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所进行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中小企业融资闲难现实化了诸多潜在的非法集资犯罪。这种犯罪发展与社会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的联系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前国家宏观的金融调控政策和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为民间资本的流动提供了强大后劲。国家为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快中小企业的经济转型或发展结构提升,从宏观金融领域,严格限制了国有大中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放贷量和可放贷条件,积极引导金融市场的资金朝国家预期的经济规划领域流动。同时商业银行出于对放贷风险和经营利润的考虑,提高了对中小企业放贷条件和放贷金融限制。而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可盈利收入有限、自身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不乐观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融资信用和担保能力。可以说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调整,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为经济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区域的民间集资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给非法集资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广泛的作案领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融资需求直接推动了非法集资犯罪的产生,为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之中的资金需求紧张问题,许多中小企业主不得不在从获取银行贷款的路径之外,另寻它径。然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为正当的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均提供了良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带来了巨大的民间资本需求市场,给民间资本的增值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给集资犯罪行为人提供了难得的犯罪机会。由于目前国家对民间集资的监管滞后,以及正当的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之间界限不明,导致民间集资成为了一个法律调控的灰色地带,这一领域成为了鱼龙?昆杂的行业。这种局面的混杂为部分行为人以正当民间集资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骗取集资对象财物,获得有效掩护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法律调控的部分空白和民间集资领域的混乱大大降低了犯罪被发现的机会成本,同时也致使集资行为的规模效应不断扩展。另一方面,由于正常的集资渠道有限性或者对集资款项的投资失误导致诸多正当的民间集资最终发展演变为非法集资。为获取集资对象的信任或扩大集资影响力,许多集资主体或集资企业不得不进行虚假的盈利宣传和做出虚假的定期回报承诺。但是一旦集资款项的投资或运营收益难以实现集资初期的预期期望,便会形成资金的亏空。具体而言,集资款项正常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集资款项的后续投资失误均会导致集资款项的流失,形成集资亏空。而为了弥补亏空和延续集资的神话,集资主体不得不继续进行集资或欺骗性融资。在此情境下,集资的雪球也就越滚越大,集资规模也日趋庞大,集资主体也越难以自拔,早期的集资许诺,便难以实现,最终资金链断裂,正当的民间集资也演变为非法集资。

(二)民间资本增值渠道的匮乏催生了非法集资的异化发展

目前可供民间资本投资增值渠道的有限性导致大量民间游资进人民间借贷领域,推动了民间集资市场的兴旺,然而民间集资的混乱迷离导致了民间集资过程中非法集资犯罪频发。虽然目前的民间集资市场非法集资现象频发,无数集资对象被骗严重,但依旧有着许多的后继者继续加入民间集资领域,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目前适合民间闲散资金的投资市场缺乏,在资本增值这一内在动力的推动下,资金拥有者急需对外投资增值,而忽视了对投资风险的充分估计,给非法集资犯罪提供了便利,因投资渠道的匮乏对非法集资犯罪所产生的内在驱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的存在所产生的强烈投资需求,以及适合民间资本融入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的有限性,共同促进了民间集资的兴旺。民间集资所具有的投资周期短,回报率较高,投资风险的不明显性,为民间集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懈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得到了迅速增长,不同阶层的民众拥有了数额不等的闲散资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民间资本市场,资本的逐利性促使这一市场的资本急需进行增值性投资。而通过目前市面上正常运营的理财产品和金融工具进行投资又难以实现民间资本拥有者的预期资本投资需求。这些投资方式和可选择的理财产品和金融工具,要么虽然投资收益较高,但投资风险大,不适合小额的民间资本投资;要么投资风险小,但预期收益低,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资本增值期望。相比而言,通过民间借贷形式将自有资金流动出去,既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的资本增值,也可以灵活使用资金。特别是将自有资金通过民间借贷形式投资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较高的资本增值,是民间集资经久不衰的真正动力所在,为大多数投资主体所看重。另一方面,民间集资渠道的不规范性和自我缺陷为不法犯罪群体所利用,积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相比于正常途径的融资渠道,利用民间融资渠道获取资金,融资主体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所融取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后续监管均无有效主体进行管理和监督,这一便利为犯罪分子所利用。许多非法集资犯罪的犯罪行为人正是利用民间资本的灵活流动性和集资对象的盲目投机或短期获益的心理,忽视了资金归还的可能性,进而利用虚假宣传或虚假包装,进行集资诈骗。

三、非法集资犯罪形成的外在因素

(一)金融监管部门缺乏对民间集资过程的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不足是民间借贷出现妖魔化发展,最终走向大规模非法集资的重要外因。当然这种金融监管的不足源于金融监管实践领域缺乏有效区分民间集资和非法集资的实践操作规范;非法集资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监管实践之中针对民间集资和非法集资的金融监管手段滞后,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民间集资市场的秩序混乱和金融监管力度的不足。

首先,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难以准界定非法集资与合法的民间集资之间的界限,为非法集资的形成和特大提供了合法的庇护外衣。就金融监管领域而言,对非法集资最具有实用性的界定是中国人民银行所做的一个界定,该定义指出:“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1999]41号))该定义明确强调对于社会经济主体的对外集资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经相关部门批准,否则均为非法集资,但是对于正当的民间借贷,目前并未有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禁止。因为正当的民间集资活动均是特定主体之间进行的资金短期拆借,当然很多时候这种资金的短期拆借以支付出借人特定数额的利息为前提,严格而言,不是非法集资活动,不为法律所严格限制。而诸多现实的非法集资犯罪在集资雪球的形成早期,集资者为了获取集资名声,吸收更多的集资户,多半以正当的民间借贷的形式出现,集资主体按时按期归还集资款项;只是发展到集资后期,集资的规模效应和亏空越来越大,非法集资者为维持集资神话不得不继续集资下去,最终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可以说由于法律对合法民间借贷的允许,以及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之间的易混淆性,以及非法集资以合法民间借贷的外衣出现,导致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在实践之中有效发挥对正当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犯罪的区分界定作用。

其次,金融监管部门对民间集资和非法集资的监管不力,放纵了非法集资的发展壮大。这种监管不力,主要归因于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不足和权力腐败的介入。一方面,源于目前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虽然对于非法集资活动有刚性的法律法规规制,但是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在监管实践之中难以准确将非法集资活动从民间借贷市场区别出来,早期的非法集资活动,集资规模较小,不存在多大的资金亏空,集资主体又多以特定的经济实体形式存在,有归还资金的可能性,很难将其从正当的民间借贷之中区分出来。另一方面,部分政府官员和银行内部职员参与非法集资,共享集资收益,大大削弱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无论是从已经查获的湖南湘西州非法集资大案,还是安徽集资大案,乃至近年来浙江金华、台州所频发的非法集资大案,均有党政机关人员参与其中,分享集资收益,也不乏发现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身影。

再次,非法集资手段的多样性和隐蔽性,也严重制约了国家对民问借贷和非法集资的有效监管。一方面,随着国家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打击加强,非法集资的手段日趋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不利于及时对非法集资活动进行控制和打击。近年来非法集资的模式经历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传统的非法集资模式主要以民间标会进行互集资,或者以投资房地产,投资种植、养殖产业为集资理由;而近年来新的集资模式以理财服务,或者以互联网或传销手段进行集资,而近年来,在非法集资活动比较频繁的江浙一带甚至出现了以“办理养老保险”、“分时度假”、“一元租车”、“民间期货”,以及“创业投资”等新形式出现。非法集资的具体模式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单一走向了复杂。层出不穷的非法集资模式推动了集资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非法集资的运作模式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困难,制约了国家对民间集资的有效监管。许多非法集资,多采取在亲戚或朋友之间进行分散集资,或以特定的模式,依靠家族关系或朋友关系进行层级式集资,有的非法集资虽具有公开性,但若未深入了解,很难将其从合法的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之间区别开来。可以说非法集资模式的千变万化进一步推动了非法集资犯罪的产生。

(二)民间集资领域存在致命的制度性缺陷

1.民间集资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经营信息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