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0:23: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一定要把握好实施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积极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潜力,以新的理念、方法、举措以及全新的格局,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巴蜀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省份,也是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川西神秘的金沙、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州地区遍地宝藏,像甘孜的“康定情歌”、凉山的“中国彝族文化”等。国家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腹心范围也在四川。显而易见,四川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优势。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居民消费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家庭的消费由原来的生存型向现在的发展型、品质型和享受型转变,消费类型也从过去明显的模仿性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据西南财经大学的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略升。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条件的改善,将为四川文化消费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策叠加效应明显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7月,四川制定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一整套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3、文化融合趋势向好
特色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密切相关,融合了消费品工业、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体育产业、农业等各领域,将为其他行业升级改造提供动力,并不断融合成新的产业形态。特别是“文化+”与“互联网+”共生发展,能够进一步弥补“互联网+”技术层面融合带来的缺陷。
4、互联互通条件改善
特色文化产业的“跨区域”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目前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和空间布局特点,能有效解决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问题,同时也与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相一致。特色文化产业将缓解成都在全省经济版图中一城独大的不协调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思考
1、以新的理念,指导特色文化资源科学转化
四川文化资源转化总体能力不强,特色资源转化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不强,优势文化产品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十三五”时期,四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文化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品支撑。各地要努力探索文化资源有效转化途径,比如成都市围绕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创建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城市;广元市可以大力推动三国文化、红色文化、蜀道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2、以新的方法,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发挥市场配置特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好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国有文化企业中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途径盘活国有文化资产,运用好市场化的供给需求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水平,加快培育和壮大国有文化骨干企业。
二是依托产业园区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引导文化产业园区与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结合,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应围绕成德绵文创产业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利用创意转化特色文化资源。探索设立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基地,以创意槭侄危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潜在优势,开发独特的创意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提高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艺术节、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凉山国际火把节、绵竹年画节、成都大庙会等会展节庆资源的创意开发水平,不断推出文化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系列文化产品,增强节庆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江南的秋天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江南福地”美誉的常熟是一个鱼米之乡,到了秋天,更是有着别样的风景。
一、最是橙黄橘绿时――精心挖掘 营造环境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每个人对秋天都有不同的解读,都会发出“我的秋天在哪里”的感叹,在包罗万象的秋天文化中我们如何结合我园的课题,选取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让秋的文化真正走进孩子呢?
1.芙蓉金菊斗馨香――
唐朝诗人元稹这样赞美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秋风起,竞相开放,常熟的各大公园中纷纷举办了展,我们请小朋友和家长一同去公园中探访,并将引入幼儿园中布置成小型展,那些姿态各异,美丽绚烂的都吸引了小朋友和家长驻足观赏。
2.稻熟江村蟹正肥――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常熟的阳澄湖大闸蟹举国闻名,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收集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秘密:螃蟹的特征习性,螃蟹的养殖,螃蟹的烹饪,如何吃螃蟹等等,这些资料我们通过图文结合布置在展览区中让小朋友相互分享。
3.千里稻花应秀色――稻草
我园地处常熟藕渠,位于城乡交界处,有着许多的农田。秋风起,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被风一吹,翻起了一层层金色的波浪,蔚为壮观。农民伯伯正忙着用收割机收割稻子,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丰收的稻田足以体现出我们家乡的特色。
于是在纷繁绚烂的秋文化中我们选取了,螃蟹,稻草这三个富有本土特色的内容,将本次家乡文化节的主题确定为――菊黄蟹肥稻花香,我们带领着幼儿走上一段秋的旅程。
二、从今四海为家日――社会活动 三位一体
我们大班子课题是《社会活动中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实践研究》,所以本次家乡文化节开展的内容注重在社会活动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可见在幼儿的社会活动中不能单纯靠教师的活动组织,更需要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全方位的合作。
(一)水墨江南 菊黄蟹肥――特长教师展新风
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在文化节中我们充分挖掘特长教师资源,邀请中班张晓燕老师为小朋友进行水墨画展示,活动中伴随着《望江南》的古韵琴声,铺开了清净淡雅的水墨之旅,孩子们看得意犹未尽,完成了一次水墨画带来的视听觉盛宴,不但学习了如何绘画水墨画,更感受到了水墨画带来的宁静和优雅,同时也展示了特长教师的风采,发挥了特长教师在特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二)草根艺术 变废为宝――民间艺人展技能
“春含百花夏鸣蝉,秋属金黄冬飞雪。”稻草是属秋的,我们联系有稻草编织手艺的民间艺人来幼儿园为小朋友进行稻草编织――变废为宝的展示,民间艺人还教给了孩子们最简单的编织稻草人的方法,于是孩子们三五成群,有的负责捆扎,有的负责编头发,他们同心合力一只只看似稚嫩,拙劣的稻草人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呈现了出来,就此,这凝聚着世世代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结晶的草编物品以及蕴含丰富的草编文化却深深地留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回味无穷……
(三)博大精深 草药飘香――家长助教增活力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本次特色文化活动的主题内容之一――就具有药用功能,我们邀请了大2班金冠宇小朋友的医生妈妈来为我们进行《中草药之》的家长助教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的药用功能,拓展了视野,从而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创造自己的世界,为传承我们的特色文化做贡献!
(四)公园写生 参观稻田――走进自然亲体验
我们以陈鹤琴先生的“生活即课堂”为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活动,将幼儿带出幼儿园,走进无限广阔的社会中,让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通过亲自体验获得内心最深的感受,从而主动建构知识。
(1)公园写生
我们组织幼儿到曾赵园中去观赏,他们将的美丽身姿定格在自己的画笔下,凸显了大胆想象的童真,也充分展示了我们家乡文化节系列活动――菊黄蟹肥稻花香的真正涵义。
(2)参观稻田
秋天的稻田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和孩子们来到了稻田里,与农民伯伯一起体验秋收的喜悦,孩子们的视觉变远了,认知更深刻了。
(五)亲子之旅 蟹壳DIY――家长携手共参与
“亲子活动”是孩子活动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我们注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子互动,设计了蟹壳DIY的亲子互动环节,你瞧,大一班邵毅烽小朋友和妈妈制作了猴子捞月亮,螃蟹壳变成了猴子可爱的小脸蛋;大二班高钒棋小朋友和爸爸在蟹壳上进行了彩绘并组成了一首爱的旋律;大三班的章锦蕾小朋友和妈妈制作的蟹壳娃娃憨态可掬;大四班钱廷}小朋友和妈妈利用螃蟹壳制成了森林狂想曲等等,蟹壳DIY活动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加深了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子感情!我们的特色文化活动有了家长的参与格外精彩纷呈!
三、朵朵花开淡墨痕――深度挖掘 能力提高
在菊黄蟹肥稻花香的家乡文化节中,我们老师带领幼儿在这次秋的旅途中,擦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让我们去反思,去感悟,那么我们老师在文化节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一)引领能力
教师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中学会运用有效的施教方法,去审视教学的整个过程,做到讲在当讲处,授在疑难时,充分发挥了在活动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了各种活动:创意手工《》,欣赏名画《拾穗者》,吟诵古诗《悯农》,科学探索《螃蟹的秘密》等等,使得孩子在教师的引领作用下学到更多有关家乡文化的知识,对本次家乡文化节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开发能力
教师将“菊黄蟹肥稻花香”的三个主题内容融合到了幼儿的各个学习活动中,每个内容在教师的独具匠心下,焕发出了新的魅力,全面提升了教师对园本特色课程的挖掘组织以及驾驭的能力。如在的表现形式上,每位教师和幼儿的侧重点都不同:大一班的绒线;大二班的珠片;大三班的折纸;大四班的粘土等等,每个班的都各具特色,别出心裁,充分挖掘出了老师的才能。
(三)教研能力
教师在文化节中所撰写的活动简报都体现了对主题内容组织实施的反思和感悟,以此为线索展开的课题研究以及方案设计、案例分析都丝丝入扣,教师们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本土课程的设计、规划,以实践者的身份进行尝试探索,以旁观者的身份大胆反思和调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缭绫织成费功绩――秋韵满园 分享成长
中图分类号:G124;G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3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使得河北文化产业品牌更能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河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在全国闻名的文化特色名城。如:邯郸文化,承德皇家文化,秦皇岛海滨文化,唐山的陶文化,保定红色文化,衡水酒文化等,在文化发展的大潮下,需利用好河北文化资源,在文化品牌产业研究中充分发掘河北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品牌意识,在保护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此外还需坚持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融合,增加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河北文化产业品牌聚集区,将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近日,我国出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浓缩了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为12.5%,高于GDP7.4%的增长,同时仍在继续扩大文化产业的比重,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但河北文化资源丰富并不能代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文化品牌产业,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使河北文化元素、文化创意、文化理念、文化底蕴成为河北文化品牌发展的增长点?首先应对河北文化历史发展进行系统梳理研究:
一、河北文化品牌的的历史发展概述
在当前的河北文化品牌艺术发展语境下,全球范围内都把文化品牌置于产业化的系统内,而我国目前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提倡文化先行,因为只有文化品牌产业才能建立起全球化的文化艺术的心连心的融合,所体现的就是文化的软实力,也就是作为一个产品如何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无论艺术表现、生产工艺、视觉效果等环节因素,都以吸引观众的消费为宗旨。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品牌的审美也就置于“服务”受众的境地,也就是形成了文化品牌越成功,创作水平越到位就越能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于是“大众文化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河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织部分,河北省拥有享誉中外的名牌艺术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等,其中包括戏剧、民间歌曲、舞种、吴桥杂技、唐山皮影、衡水内画、曲阳石雕等众多世界闻名的传统艺术。河北依托其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品牌发展的潜力无限。
1.河北文化品牌的内涵研究
文化品牌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河北省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戏剧、歌曲、美术、设计、出版、教育等),掌控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在文化市场上体现出来的比竞争对手更强势的市场吸引力,通过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欣赏、购买、对文化艺术品牌传播的舆论反馈,参与或影响了文化作品审美价值的建构过程,包括政策资源、品牌资源、市场资源、资源整合能力、投融资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等,其文化品牌的审美价值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来建构的。
河北文化品牌是带动河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北省要实现由文化资源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应精心开拓出一批大众化、产业化的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河北手工业文化产业,孵化和培植手工艺名牌产品,打造手工艺文化产品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打造手工文化产品进出口基地,促进文化品牌产品在国际间的交易,助力河北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形成特色文化资源向特色文化产业转型,要推动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加强特色文化产品的现代营销。
河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北现有的文化可分五大文化主题: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但目前对于地方性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成经济优势,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着独特红色历史和文化符号名城保定为例,可依托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建设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主题文化公园,打造了红色主题旅游文艺,红色博物馆、红色文化剧目等红色文化互动体验品牌项目,唱响“保定红色文化开始进入品牌时代”的主题,同时进行保定红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特色纪念品的创意授权和衍生品创作,为加快河北特色文化品牌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河北文化品牌发展现状研究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有许多有利因素,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的人力和广阔的文化市场,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坚实的基础。省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全国第三位),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全国第二位),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河北省邯郸等市上有名,而且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河北省吴桥杂技、常山战鼓、乐亭皮影、蔚县剪纸四个非遗项目被选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唐山市的民间艺术项目繁多,以唐山皮影、乐亭大鼓、评剧、传统艺术闻名海内外,已具备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的条件,可依托河北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河北核心文化品牌提升竞争力。
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策略分析
(一)河北传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法研究
河北文化品牌体现了传统人文思想表达、受众的精神需求、社会的文化传承和构建、媒体机构的经济期待等这些都影响到作为河北艺术作品表现的审美价值形成,并通过市场,走向大众,获得经济价值和影响社会,以此作为河北文化品牌审美价值塑造的动机。
河北省文化色文化品牌有唐山皮影、衡水内画、曲阳石雕、蔚县剪纸、吴桥杂技等优秀的文化。当今蔚县剪纸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已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蔚县剪纸窗花工艺品,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走向国际市场,探索文化产品牌的产业化道路,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河北现代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法研究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应立足地方文化资源特色,制定差异化文化策略,打造独具河北文化的名品,使得该品牌在人们心中确立起河北文化特色品牌形象,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消费者文化的首选,使得河北文化品牌逐步走向全国。河北现代在文化的产业发展不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梯和展台,而应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主演之一,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优势和资源投入文化品牌产业,鼓励文化品牌产业的业态创新,让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经济等元素形成跨界融合,使得河北文化品牌从传统单项产业向多元产业、现代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延展。当今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各个省都在打造自身的现代文化品牌,山西省的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公故里的晋商文化品牌;云南省则提出打造茶马古道、七彩云南等文化品牌;而河北省提出的是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通过梳理文化脉系,提出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文化品牌。近两年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还处于起步造势阶段,生产者制作的精品力度不足,传播渠道与方式不够多样化,文化品牌的支撑力不够强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模式,使其成为在全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品牌。
近两年河北省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形成初步的模式。
1.提炼历史文化关联元素,彰显河北文化魅力。
首先,营造文化品牌的良好口碑,需要从品牌设计、营销策略着手,体现品牌质量和思维特色,提炼河北历史文化关联元素加强产品内涵与河北文化深入融合,加强创意投入。其次,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不同消费导向的文化产品,体现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境界。再次,加强文化服务精神,其产业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人文关怀,从中提炼那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元素,体现当地文化整体风貌的优秀文化的主题。
2.整合河北历史文化,提升河北文化主题品牌策划,体现河北文化精神。
河北省也出台了开发文化品牌应综合考虑文化内涵、相关产业关联性及地域特点等,形成举一反三的联动效果。纵观国际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巨大的文化品牌产业链的形成的源头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3.着力河北文化现代性和创新开发表现,加强受众互动体验。
河北文化品牌发展应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技术变革和消费市场扩大的机遇相结合,河北应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优势,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河北历史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现代人群所接受。如张艺谋的《印象西湖》深入挖掘杭州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传统的舞台空间搬到大自然中,将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因此,河北省应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开发,提高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融合,将历史感与现代相融,进一步强化文化品牌传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措施研究
(一)河北文化品牌建设现状与不足
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以古代黄帝、董仲舒、祖冲之等文化名人为代表,有着燕赵战国文化以及唐代和宋代的历史文化。红色太行经典文化如狼牙山等,还有避暑山庄、赵州桥等名胜景观,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还有吴桥杂技、常山战鼓、蔚县剪纸等闻名于世的民间艺术,丰富厚重的燕赵文化,为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提供文化潜力。但也有不足体现如下:
1.缺少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新应用薄弱。
传统文化在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未形成整体的河北形象的传播,在围绕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推出的作品中,还不足以为河北文化建设提供品牌支撑力和张力。主要是围绕“红色太行”这一主题创作的,而其他文化主题的宣传较少,形成空白点。
2.河北文化品牌缺乏足够文化品牌消费习惯,地域特色品牌缺乏。
一个文化品牌打造的成功与否,有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撑力,要看这个品牌是否有品牌凝聚力、品牌转化力、品牌辐射力、品牌带动力。
(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建设具体措施与建议:
1.文化艺术领域:特色产业策略、打造本地文化名牌
建立自身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建立产业链,建立民间艺人的文化传承和扶持,建立主题文化节,扩大河北传统文化知名度和感染力。发展特色文化品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如近期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为何能带动文化产业如此繁荣?该片靠的是文化产品本身真的找到消费者的触点――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形成以小博大的效果,可以从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挖掘研究文化潜力,同时将已有文化产业进行市场导向研究,培育知名度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产业。
2.新时代领域: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
对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艺术进行从艺术形式、艺术媒介、艺术思维、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开辟河北文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3.教育领域:建立高校优化人才策略、文化创新
文化创意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可利用京、津、冀高校教育资源,引入人才,选派学习;加强政府、教育、产业相互促进的文化结合,建立产学研,建立高校与文化企业联合培养应用人才;提高艺术水平,开拓创新视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重要保障。通过激励策略的优化吸引高水平人才,并设立人才奖励机制,设立人才基金,促进河北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
4.地域领域:京津冀一体化结合
京津冀作为核心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少区域协调合作和带动河北文化品牌发展,应加强合作力度,推进跨区域的文化品牌形成。
5.政策领域:政策支持策略体系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需有效借助政府资源,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大力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融入,提升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文化产业示范效应,设立国家文化创业发展基金,加大扶持力度,提倡文化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进艺术家创作家,加强作品原创性,建立文化创意园,加强媒体融合,促进各个产业联动。
四、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影响和未来展望
河北文化品牌形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民族特征和历史积淀,是品牌文化的命脉所在,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但由于河北由于长期缺乏对品牌打造与推广,导致品牌传播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继承和发展不足,导致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品牌也正在消失。河北省拥有大量的历史名城,如保定、邯郸、承德历史名城风格突出,河北历史文化遗产也很丰富,如传统的风俗、曲艺、传说等民间文化流传久远,河北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要素。此外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市场问题:有足够的消费去支持文化品牌企业生产好产品。
2.文化企业生产能力问题:有足够的技术、人力、资金去生产优质的文化品牌作品。
3.政策问题:有适合市场化多元化的政策支持和对知识产权和文化衍生品品牌的保护。
河北文化品牌核心审美价值的构建提升,需要艺术创作者们进行不懈探索,从而不断丰富,实现大设计的产业跨界融合。河北品牌文化建设必然要挖掘文化精髓,文化是提升品牌价值动力,文化本身是产业,也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我们应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促进河北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河北文化的竞争力、创造力、支撑力和吸引力,未来河北文化品牌要创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产品,同时能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应努力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品牌发展优势,推动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增强河北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从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向志强.文化产业类型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J].求索, 2008(11).
[2]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4).
[3]邢洪儒.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09(03).
[4]许晴.彰显区域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J].江南论坛,2011(02).
1.博里农民画。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博里农民画,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至今,他们已创作出近万幅的优秀现代民问绘画作品,其中1000余幅在省级以上展览、发表、获奖和收藏, 有248幅在美国、日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曾代表国家赠送给日本、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2.仇桥杂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仇桥的民间杂技如鱼得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通过近30年的努力,全镇现已拥有26支杂技表演团队,1000多名演员,每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近万场次创收千余万元。其中很多优秀节目和演员在市以上比赛中获奖,多次被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3.南闸民歌。南闸民歌这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扎根于白马湖畔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今,近千人的民歌演出队伍中,不仅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稚气末脱的学童,更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民歌手。近几年,在一年一度的白马湖区域文化联谊活动和美食文化节上,南闸民歌频频亮相, 深受群众亲睐。
4.“十番锣鼓”。楚州“十番锣鼓”着为古代宫廷音乐盛行于清朝道光年间, 后因日本军阀入侵驻楚遭毁销声匿迹。如今已由区文化局和区文化馆牵头利用4年时间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得以重新再现。
上述特色文化项目目前均巳被列入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特别是“十番锣鼓”2008年、2009年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文化厅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之外,车桥的剪纸、泾口的高跷扑蝶以及其它乡镇的庙会文化、诗歌文化、花卉文化、联谊文化等也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各地特色。
二、几点做法
1.追根溯源,摸清“家底”。特色文化渊远流长,它扎根于民间丰沃的土壤,具有鲜明的民间属性。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民风的变化,导致了一些传统特色文化的生存危机,甚至消亡。为了挖掘、恢复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调研队伍,在全区各个乡镇以及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追根溯源,摸清特色文化资源的“家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挖掘整理并恢复了传统特色文化项目如十番锣鼓、民问号子、高跷扑蝶、“笑人会”、庙会等七十多项,为加快楚州特色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精心“培植”,注重效果。一是勤“松土”,多“施肥”,为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日标考核。以区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楚州区培植和发展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实施细则》, 明确职责和具体责任实施单位,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责任网络。在资金筹集上,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补贴一点,各部门和单位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动员社会各界捐赠一点,文化部门有偿服务挣一点。通过这些方法,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二是“剪枝育形”,枝繁叶茂,使民间特色文化得以茁壮成长。在这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抓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打基础。其次是通过活动展示,使农村特色文化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另外,采取“横向联系”举办跨地区、跨部门之问的联谊活动来增强特色文化的辐射力。三是努力实现一乡一品、一地一品,凸显农村特色文化风采。近几年,我们对创建特色文化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期实施。在条件比较好、并有一定基础的乡镇树立典型,逐步向面上推广,使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在全区遍地开花。
3.打造品牌,集约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楚州地方特色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农村特色文化多年来囿于本乡本土,不能形成合力产生较大影响。对此, 我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将零散在各个乡村的农村特色文化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之目的。二是利用品牌优势,推介特色文化。通过利用文化阵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努力形成品牌优势, 打造楚州民间特色文化“旗舰”。三是重视经济效益,盘大搞活市场。我们相继成立了文化服务公司开辟了文化礼仪服务、文化纪念品开发、文化中介等服务项目,利用举办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和赴国外学习考察等之机,及时推出楚州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几个问题
1.经费严重紧缺。由于苏北地区特别是楚州区经济欠发达,财政资金严重紧缺,特色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有的乡镇甚至无投入,百分之六十的乡镇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2.观念比较陈腐。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主要精力忙于抓经济,而忽视了群众文化,给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被动。
3.艺术人才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都相继去世,新生力量非常薄弱,即使懂一点门道的所谓艺人也都外出打工糊口,从而造成了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后继无人。
四、几点建议
1.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摆上一定的高度,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近几年也都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然而,苏北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各级政府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由于乡镇机构合并其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投入,要给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发展和壮大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让各类艺术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另外,文化主管部门还要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让民间特色文化艺术逐步登上艺术大雅之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24-02
随着我国对地方特色民俗、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呈现出上升趋势,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从地方考古、民风民俗、方言、地方特产到地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很多地方文化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地方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处于地方文化氛围的影响中,高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都已经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也已成为地方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及提升办学质量的最优路径。高校需要组织专门的学者,研究地方特色文化,展开针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研究,并尽快推出一批优秀研究成果,从而引领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很多高校在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如淮阴工学院建立了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淮安独有的凹土资源,与其配套的淮阴工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凹土资源数据库,吸引更多的学者研究凹土资源的利用。
一、高校应积极联合政府文化部门,开展地方文化宣传活动
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一般是政府,但是地方文化属性具有多重性及复杂性,普遍更认同地方文化建设主体是多元的,从而试图形成地方文化建设的综合力。高等院校是传承中华和地方传统文化、培养知识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促进我国及地方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也看到,在高等院校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显著的现实背景下,高校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也日益突显。
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并逐步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体系,整合当地文化教育资源,努力推进我国终身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制度化,给出相应的措施,满足当地大学生和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等院校需要完善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并推广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广泛开展对当地社区各类人员的培训活动,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文化辐射作用。高校与地方政府资源共享,高校的文化物质资源和相关的实施如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教学设施、师资等要充分利用,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不必要浪费[1]。
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培训和教育优势,与地方的政府部门、企业及地方文化社团多方面合作建立起多形式、多途径的地方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各地的地方文化的培养基地可以为当地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机会和实习基地,文化实践中不但可以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不断培养文艺素质。高等院校的培养基地可以为当地社会和社区文化工作者提供拓展各方面知识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通过高校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整个社会文化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及服务水平。这种培训基地既可以解决地方文化建设专业人员不足的困难,也能够为当地高校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提供舞台,可谓政府、高校、学生三赢。
地方高等院校可以从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根据本地方的需求提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应积极地给政策支持,当地企业应积极地为当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地方高校利用其自身的教育和科研优势资源,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可以针对本地的地方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进行“个性化”的专门培训。培训基地还应该深入地方文化社团,从而培养大学生专业文艺素质与技能[1]。
高校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校园文化和当地地方文化互相交流、彼此融通,可以使得双方受益,提高整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内涵,达到双赢的效果。
高校在校园建设过程中积累下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例如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地方文化选修课、特色文化讲座、地方文化基地等。高校在文化和底蕴建设中也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和新型网络,这些建设方式和模式都取得了很丰富的成果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建设当地地方文化时,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应该认真研究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方法,采用一些人民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高校的研究人员及社会上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并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
高校要充分挖掘其高素质人才资源,利用其各个学科和专业的人才与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合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及当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具有多科性,基本上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艺术等多种学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文化素质。人才资源的结构特点,可以使得高校具备了联系和服务社会及地方企业各个领域的人才资源基础。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保证教学科研和本校师生文献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地为当地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清华大学和湖北江汉大学等,并且在企业的服务深得好评。高等院校要主动走出去,不断打破行业界限,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2]。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各个地域的地方特色文化不同,地方文献需要人们去挖掘、探究、搜集、整理成册,以供后人了解和查阅。对于各地高校的图书馆来说,不断收藏和丰富地方特色文献是其在馆藏方面形成地方特色的必经之路。高校图书馆对于当地地方文献的收藏情况,决定着它能否成为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对传承地方历史、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
(一)高校图书馆拓展公共服务项目
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应读者要求对外开通了借书证的办理工作,允许其当地单位的职工和居民借阅和使用图书馆的图书以及其丰富的各类电子资源。以笔者所在的淮阴工学院图书馆为例,该校图书馆不但对外办理图书借阅证,还与当地企业安邦电化集团、淮安盐化实业公司、淮安市淮钢集团、金像减速机有限公司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并按照相关的协议,允许其企业职工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积极开展对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并面向公众开展文献传递、代查代检、馆员咨询等服务措施以及开展公共讲座、网站宣传,利用各种培训的方法宣传本地的特色文化。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主动配合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读书和阅读、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等活动,让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根”深入人心,使得更多的人关爱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整理地方文献并建立地方特色馆藏数据库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设备和人才优势,对收集到的地方特色文献进行深度开发,组织专门的人员编制地方特色文化的二次、三次文献并建立和不断丰富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库,通过网络、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当地政府、企业、科技推广人员、文化研究者提供信息查询、定期推送等服务[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读者查找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地方特色文化信息的纸本资源的副本很少,而且很多原始文献不容易得到,学者对这方面信息的需求比较大。所以,我们可以致力于这些珍贵文献的电子化,使读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色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平台,把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使地方文化特色馆藏被更多人的利用,也为图书馆的发展拓展空间。
地方特色馆藏的电子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要根据文献的不同特征,分类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贮,形成各种录音、录像、Flas、图片以及相应的电子文档来进行保存。高校图书馆必须组织专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在电子化过程中要组织好任务的分配、指导、协调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避免重复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河北省文化建设的现状
河北省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近年来,河北省在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加大的资金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发展河北省文化特色。
1.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8个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外还有13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全国前列。河北民间特色文化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等。河北省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从总体来看,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犷、豪放、淳朴、自然、优美的特征。[1]近年来,河北省更是加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陆续出台
河北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意见》、《组织实施“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的意见》、《河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文化建设。
3.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2009年,河北省级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金规模1000万元。2010年,增加到4500万元。2011年,省级引导资金增加到2亿元,同时,省财政还安排1亿元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市、县两级政府和精品文化产业项目。[2]
总之,河北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但是,在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建设没有突显城镇特色,缺乏文化特征,没有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定位,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北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中,很多城市普遍追求表面现象、形象工程。中小城市花很大的功夫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小城市想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想变成大城市,而文化建设却推进缓慢,最终导致城市的发展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
1.城镇化发展缺乏文化特色
河北省在营造城市自文化环境时,存在乡镇文化特色不明显、规划建设雷同、对历史文化挖掘不到位、历史建筑保护不力、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城镇建设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再创造,却没有形成城市特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原有的文化风貌逐渐被掩盖,空间布局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城镇发展单一性,使得城市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很多城市原有的历史面貌发生改变,城市精神缺失,城市文化特色出现危机。
2.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但是,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下,很多城市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而且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较小,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河北省需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需求,要加大力度,重点突破,以特取胜,实现特色赶超,跨越发展,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总之,河北省需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基于文化优势下的河北省特色城镇构建策略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理解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挖掘与认知城市文化传统,重塑城市文化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历史性跨越。特色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中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加强河北城镇化建设下的特色文化发展,挖掘丰厚的河北传统文化,促进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城镇。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需要鼓励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有关工作,以成功典型大力宣传,加强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遗产文化建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河北省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要互相促进。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与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我们需要学习更多著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业,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河北省具有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依托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这既可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第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特点,充满文化元素的创意街区在引领人们进行文化消费方面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环境。版权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基本战略资产,要积极探索对创意作品版权的保护和价值发掘方法,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资产增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第四,推动大市区文化产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一些主要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谋划和制定近期和远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推进文化集聚,各城镇要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产业工作的快速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动河北省各城镇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综上所述,开发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器。河北省文化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文化产业,需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同时加强保护河北省文化的工作,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提高文化意识,需要保护城镇和城市中的文化遗产,等等。我们需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进行考虑,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镇特色文化发展,对可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要进行产业发展分析,将不可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从传承与保护的思路进行城镇特色文化发展。总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下,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注重文化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对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改变城镇化进程下“千城一面”的现状,可以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EB/OL]..[2014-12-23].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出现了趋同,造成了“特色危机”,衢州也不例外,怎样才能屹立于城市之林是摆在衢州人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我认为,寻找文化的“根”――特色文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二、衢州围棋的现状分析
衢州是传说中围棋的起源地和发祥地之一,自“王质遇仙”的传说开始,1600多年来,“棋子文化”深深浸润在衢州地域文化之中,将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衢州围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貌文化资源。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位于衢州市东南10千米处,石梁下主洞高10米,东西宽30米,南北深20米,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四字。石梁上方有一缝隙,长30余米,南宽北窄。高0.5―1米,深不到1米,窄处寸许,中间仅容一人匍匐可进,宽处一人贴地面爬行方能通过。从洞底仰望,可见山外青天如线,故称“一线天”。烂柯山原有八景:石梁、青霞洞、一线天、金井玉田、仙人棋、日迟亭、柯山塔、宝岩寺。此外,还有忠壮陵园、梅岩、赤松岩、集仙观、崇文洞、樵隐岩等景点。
(二)衢州围棋的“烂柯”传说。
“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这是晋代虞喜《志林》留下的关于“信安王质烂柯”的最早记载。南朝以后,“烂柯”传说逐渐从衢州向周边地区扩散。虽然,全国以“烂柯”命名的山有不少,但惟有衢州才是故事的发生地。
(三)衢州围棋具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
烂柯山历来为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汉代朱买臣,三国贺齐,晋代殷浩、毛琚、虞喜,南朝谢灵运,唐代孟郊、白居易、刘禹锡、黄巢,宋代王安石、坡、赵忭、朱熹、陆游,元代马可・波罗,明代徐渭、徐霞客,清代左宗棠、李渔、洪升,现代汤恩伯、郁达夫、、、戴念慈、罗哲文、葛洪升、周国富等名人曾来此留下足迹和许多咏烂柯山诗文。
(四)衢州围棋特色文化的发展新路――围棋“赛文化”。
衢州人把围棋作为一种高尚、趣味性强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竞技体育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近10余年来,为扩大衢州的影响,为宣传围棋仙地――烂柯山,衢州市参与主办了一系列国家级围棋赛事,一大批国内棋高手先后云集衢州。2002年10月“江铃杯”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在衢举行;2003年全国围棋团体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浙江新湖衢州烂柯山队参赛;2006年首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世界冠军邀请赛在衢举行。2008年6月11日“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举行。围棋“赛文化”也成为衢州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衢州旅游的一张王牌,成为衢州建设文化名市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五)衢州围棋文化目前存在的不足。
1.衢州是“非官方”命名的围棋之乡。
2.衢州至今没有一名自己的围棋国手,更没有著名围棋教练。
名人的风姿映射了一个地域独特的人文特征,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名人文化,其实质就是精神和意识、观念和理论、知识和素质、情操和品味以及美学情趣的高度凝聚。
三、衢州围棋特色文化的对策研究
(一)衢州市应突出地方高校对围棋特色文化的研究工作。
1.美国的亚历桑那大学――以高校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成功典范。
以高校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例子在发达国家并不鲜见,例如美国的亚历桑那大学的所在地图森市就是一个以亚历桑那大学为中心的城市。亚利桑那大学建校于1885年,该大学的整体实力在全美国排名居前20名。亚利桑那大学的办学效益之根本是在于其办学的规模,而整个图森市,即该大学所在的城市都为这所大学服务,房地产业、体育设施、各种商业服务网点都有是围绕亚利桑那大学的主体来运作的。亚利桑那大学的存在成了图森市存在的基础,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运动场所都直接对市民开放,州博物馆、市博物馆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也都全部都由亚历桑那大学来承办。大学成了城市的支柱,也是城市的灵魂。大学的兴衰成败也直接意味着城市的兴衰成败。
当然,我国的国情、省情和市情都与美国的亚历桑那大学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国外城市的发展与特色,对衢州市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2.规划成立衢州“烂柯棋院”,培育围棋国手。
成立衢州“烂柯棋院”或在地方高校内设烂柯棋院。在中国历史上,围棋是一种重要的游戏形式,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开设了围棋选修课,马晓春九段还被聘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围棋兼职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已开设围棋课多年。甚至韩国的明知大学成立了围棋系,专门研究围棋历史、围棋文化、围棋技术等。我市高校应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吸引围棋国手到衢州来工作或指导;培育衢州本地围棋人才,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围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衢州市长期以来没有围棋国手的问题。
3.推动“围棋特色文化”旅游。
市、校合资共同打造高校“围棋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具有大学乃至学科专业特点的“围棋特色文化”旅游,拉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流动人口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衢州高校学生每年流动人口众多,有上万人,是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流动人口参观“特色文化”不仅能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带动公交、餐饮(农家乐)、宾馆及房地产等的发展,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对衢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开发和推介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推广以烂柯山、江郎山等国家地质公园为主的神奇地貌旅游线,以孔氏家庙、孔府、孔林等为主的南孔文化旅游线等周边景点联合推出浙、赣、闽、皖边际风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二)搞好围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加强衢州围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要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挖掘衢州古代文化遗产资源,注意对衢州周边古遗迹的挖掘,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制定我市围棋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规划,使之形成新的围棋文化旅游产业。
2.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深入衢州民间挖掘整理原始的围棋名人生活民居、民间围棋传说、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口授民歌、民谣、民间围棋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良好的环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要丰富我市特色生态文化的内涵,继续加强围棋圣地“烂柯山”环境的建设。
四、结论与建议
所谓特色文化是别人没有或少有的,以及地域特点和工作成果突出的文化形态。
(一)衢州要找准文化定位,确立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它关系到城市的战略布局。因此,要从核心文化战略的高度去看待围棋特色文化和南孔文化,进一步打造衢州围棋特色文化和南孔文化品牌,并以此作为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等城市文化环节主导的规范,用衢州围棋特色文化和南孔文化统领城市发展的主题风格。
(二)大力推动衢州核心文化产业发展。
1.创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还处于弱势状态,需要政策扶持。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软环境建设,支持新的文化企业发展,尽快提高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
2.搞好围棋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首先,应以项目建设为主导,使规划、设计、建设与发展相配套。其次,要联合民间资本创建中小型围棋文化企业。最后,要像抓经济项目那样,建立跟踪问责制,抓好围棋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工作。
因此,在积极对衢州围棋特色文化研究的同时,我们要分析自己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用恰当的方法,本着有用、经济、实效的原则,对衢州围棋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开发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衢州市体育局编.柯山棋话.杭州出版社.
[2]萧平汉.中国古代人的围棋竞技心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
[3]李莉.论围棋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3).
[4]邢震宇.围棋与情智教育.体育文化导刊,2003,(03).
[5]胡惟健.围棋进入课堂后.棋艺(围棋版),2002,(05).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39―01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很显然,新课标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上。乡土文化就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涤荡着传统教学理念和运作方式,为传统教学吹进了缕缕春风。而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与自主性于一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澄澈和滋润着心灵。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突显校园文化特色呢?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传承乡土文化,创建特色校园的点滴。
一、品读家乡历史,了解家乡沧桑巨变
笔者的家乡敦煌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以家乡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为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乡风貌,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家乡历史知多少”的命题,号召全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家乡历史变迁的史料,完成调查问卷,开展家乡历史知识竞赛。广大师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搜集整理了大量Y料,将搜集到的史料整理成册,开辟专门的课时予以讲授,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家乡的沧桑巨变。目前,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已成为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
二、置身家乡美景,乡土文化接力传承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也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笔者结合校本课程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乡土资源素材,以家乡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家乡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启迪心智。
三、挖掘民俗资源,感受风俗文化内涵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敦煌“浴佛节”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走访知情人,了解敦煌“浴佛节”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挖掘“浴佛节”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浴佛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这样,既可使学生受到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乡土特色文化献计献策,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四、利用丰富物产,激发浓郁爱乡深情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如,教学校本教材《家乡特产》这一课时,学生了解了李广杏的传说,并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把特产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以“特产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查资料、上网搜寻、师生研讨,通过调查农户特产种植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了解特产的种植方法,写观察日记,从而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