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1:33: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土地治理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地整理主要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治与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2、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继续增加,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将日益加重。要切实做到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的状况,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这事土地开发整治工作首要的目标和任务。基本农田的土地整治将是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的主要手段。
二、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现状分析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2013年我国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5.85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39.69万公顷,牧草地21956.53万公顷;建设用地3690.70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019.92万公顷。
2013年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2013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442.64亿元,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总规模240.1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10.83万公顷。共批准建设用地53.4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转建设用地37.24万公顷,占用耕地21.96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3.1%、13.2%、15.3%。批准单独选址和城镇村建设用地同比分别下降20.5%和8.5%。国有建设用地供应73.05万公顷,同比增2.7%,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为21.00万公顷、6.51万公顷、13.81万公顷和31.73万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4%、增长27.9%、增长20.5%和下降6.3%。
三、土地资源整合治理的措施
1、加强领导,严肃问责。各司局、各单位要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抓。要夯实工作基础,针对本单位基础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快建立与当前维护稳定形势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严格责任追究,把维护内部稳定安全的责任细化落实到领导,落实到部门、岗位,落实到人头,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的安全,确保整体的安全。
2、科学规划,注重可行。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红安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区域规划。对荒地开发整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衡量田、水、路、林,确保合理布局;对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整理,以实现“三个集中”为重点,即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乡镇村办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重新界定村庄、居民点和乡村界限权属,科学修订镇村规划;对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通过移土回填、剥离回填等方式,改善耕作层,使“瘦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集中整理“荒、废、闲”项目,重点是挖掘土地的整治潜力。
3、创新模式,阳光操作。为保障招投标活动顺利推进,县政府成立了工程项目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纪委、招投标办、国土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招标专班。为减少项目招标中的情感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严格执行招投标公告制度,由省国土资源厅摇号产生的具有招投标资质的机构全程,实行明标明投,并且请纪委、监察局、财政局采购办以及局纪检组全程监督,开标后确立的中标单位在网上公告,确保每个项目招投标阳光操作。
4、落实资金,加强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我们严格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建立专帐;坚持按照规定范围开支,绝不突破相应概定总额;坚持法人“一支笔”审批,严把资金管理关;坚持科目资金决算,严格资金审计。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做到“五个到位”,即工程预算到位、施工合同到位、签字核实到位、正规发票到位、验收报账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请审计部门到现场“查、对、核、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开展土地整治集体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念好紧箍咒,有力地保护了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全县没有出现因资金问题停工事件及违纪违规的案件。
5、强化管理,保障质量。对每个建设项目,我们采取“一到、二查、三督”的方式,加强质量监管。“一到”即监理人员、技术人员、协管人员在每一个单元单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必须有专人到现场监督;“二查”即查施工前图、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进场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三督”即管理人员、聘请人员、当地群众交叉监督,对不符合规划的施工坚决停工,对各标段建设工程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对工程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是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为推进我国土地资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土地资源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这也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彦随,陕西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模式的价值与启示[J].中国土地,2011(7):61―62.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10-02
下辽河平原土地沙化严重,沙漠化土地的总面积为816.56km2,其中轻度沙漠化类型的面积为665.58km2,占总面积的81.51%;中度沙漠化类型的面积为111.3 km2,占总面积的13.63%:重度沙漠化类型的面积为39.68km2,占总面积的4.86%。下辽河平原土地沙化类型主要为:固定(流动)沙丘、沙质耕地、滨河沙垄。
1、沙化类型成因分析
1.1 下辽河平原与内陆沙地对比
下辽河平原沿河沿海地区,多为波岗状平原或低洼的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沙化土地与内陆沙地有许多不同之处:
(1)下辽河平原沙化土地主要指分布于的辽河、柳河、绕阳河等河流两侧或古河流故道呈带状分布的沙漠化土地。它是由古代或现代河流泛滥,冲积沉积或洪积的沙质沉积物质,在人为活动破坏植被的情况下,再经风力吹扬作用而形成。
而内陆沙地的地貌呈现斑点状流动沙丘及半流动沙丘点缀于固定沙丘及波状沙质平原之中的景观。
(2)下辽河平原沙化土地分布于半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内陆沙地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3)下辽河平原沙化土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小于5米,相对于内陆沙地来说要浅得多。
(4)下辽河平原沙化土地土质主要为亚粘土、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粉细砂组成,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植物生长。而内陆沙地多为细沙组成的流动半流动沙丘,有机物质含量低,不利于植物生长。
(5)下辽河平原沙化土地所占当地区域的总面积的百分比小,多数属于零星分布,在进行治理时可以分片分段的进行。而内陆沙地不但面积大,分布广,所占当地区域的总面积的百分比也非常大,有的地区达到70%以上。
1.2 成因分析
(1)固定(流动)沙丘
主要分布在辽中县茨榆坨、四方台、牛心坨、满都户、新民市金五台、大红旗、周坨子、台安县洪家、桓洞、桑林等乡镇,呈零星分布,其规模大多在1.2km,最长约10km,宽窄不一,但一般均小于0.5km沙丘高度多在2-8m,由粉细砂组成。
固定(流动)沙丘的成因:在大河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的多沙地区,当风力盛行时,可以将沙搬远,就近堆积成为沙丘,形成流动沙丘,当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形成固定沙丘。
下辽河平原水系比较多,主要有辽河、柳河、绕阳河、太子河等水系。由于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东西宽60km,南北长100km,面积约6000km2,地面标高2-30m,地面坡降0.3‰。台安县以南地势低平,地面标高2-10m,坡降0.2‰。河道曲折,河床淤浅,易泛滥改道,牛轭湖较多。平原上水网密布,有小面积沼泽和轻度盐碱化。地表岩性为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局部粉细砂。
广阔的河床漫滩存在大量的亚砂土、亚粘土和粉细砂,为流动沙丘提供了物源,同时下辽河平原的平缓地势为流动沙丘形成提供了场所,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将河岸的树木大量的砍伐,也导致植被稀少,抵御风沙的能力降低,在春季大风来临时,风将沙土搬运,形成流动沙丘;由于河水的冲刷,形成一些堤坝,风沙在堤坝后缘下降,形成大量的固定沙丘。
(2)沙质耕地
主要分布在辽河以西的新民、辽中、台安等县(市)的部分乡镇。
在土地沙化形成过程,水分起着核心的作用,植被和水分分别起着关键作用和动力作用。水分充沛、植被繁茂、风沙势弱:植被稀少,岩土面积增大,日照蒸发,风吹干燥作用随之增加,岩土内水分大量缺失,为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提供了沙源。由于该地区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4-5月份,而此时恰恰是降水量相对较少,蒸发量最大,相对湿度最小的春旱季节,加之地表植被不发育,地表程度高,为该区的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由于辽河、绕阳河、柳河上游无节制的大量用水和人工湖泊的储截,导致下游流量锐减,甚至部分时间断流,从而导致河流下游河床向沙漠发展: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在开发地下水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用水的需求,由于水资源短缺,工农业用水首先挤占的是生态用水,其结果是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使本身就比较脆弱的地质环境更加恶化,从而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地质灾害的发生。
(3)滨河沙垄
主要分布于辽河及辽河以西的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沿岸,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在行政区域上主要分布在辽中的城郊、新民的金五台等乡镇。
新月形沙丘在两组风向成锐角斜交的情况下,一翼向前延伸很长,而另一翼相对停止前进,最终甚至消失。延伸的一翼发展成为沙垄,又称为新月形沙垄,高度一般仅数米,延长长度不等,从数百米至数公里。复合纵向沙垄的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或成300以内的夹角,其形态特征是,垄体平直,垄体表面叠置了许多沙丘,沙垄延伸很长,一般为10-20公里。
由于河流的长期冲刷,造成河流两岸存在大量的滨河沙垄。
2、治理措施
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控制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为前提,以恢复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目标,对原有的景观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从而创造出优于现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一自然景观。如果我们所采用的各项综合整治措施符合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恢复机制,下辽河平原退化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不仅可能得到很快恢复,而且还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2.1 固定(流动)沙丘
下辽河平原固定(流动)沙丘占有一定的比例,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沙区生态环境的整治首先要从治理流沙入手,以“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为原则,采用机械和生物固沙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恢复沙地植被,提高全区植被覆被率。在治理流动沙丘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和固沙技术的应用上既要考虑到在短期内迅速固定沙丘,还应注意所形成的人工固沙群落后期的稳定性和开发利用等问题。同时对现有退化植被采用封育保护,设立封沙育林育草区。这样不仅可控制流沙外延,而且可使沙地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固定沙(丘)地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主要营造防风固沙林,实行带状或团状造林,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防护模式。适宜的主要造林树种有杨树、樟子松、赤松、色木槭、紫穗槐、胡枝子等。
2.2 沙质耕地
沙质耕地治理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全区现有沙质耕地属非在册耕地和沙化较为严重的沙质耕地全部营造防风固沙
林:二是对沙区其余沙质耕地设置农田林网(对于己有林网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对沙质耕地实施全部保护,防止沙化土地地蔓延。
在受沙漠化影响的地区,沙地的水分状况同样是决定沙地利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直接影响栽培植物成活和生长的重要条件。在地下水矿化度较低或淡质水,埋深不超过1米的潮湿沙地,适合于杨柳等喜湿乔木树种生长;在地下水位1-2米湿润沙地,一般树种均可成活;在地下水位2-5米的沙地,沙地比较干燥,应选用较耐旱的乔灌木造林树种:在地下水位大于5米的沙地,只能选用耐旱的灌木树种栽植。据研究(李进,1994),在1.2-1.5米以内沙层的土壤含水量稳定在2-3%的范围内,能够满足一般沙生、旱生植物生长的需要;在2-3%以上时,才能生长抗旱的灌木树种;而乔木树种的需水量较大,只能在有地下水经常补给的地方才能很好地成活和生长。因此,沙地植物种的合理布局和配置便成为固沙造林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对盐渍化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时,一般树种均可以生长;含盐量0.3-0.7%或以上的沙地可选用怪柳、沙枣、紫穗槐等耐盐碱树种。如土壤含盐量在0.7%以上时,必须采用改良盐碱地的措施,应选用怪柳等抗盐碱性特别强的树种。
沙区护田林除一般护田林作用外,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土壤风蚀,保证地表不起沙。这主要取决于主林带间距即有效防护距离,该范围内大风时风速应减到起沙风速以下。因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不同,主带距差异很大,根据不起沙的要求和实际观测,主带距大致为15~20H(H为成年树高)。林带结构如何对防护作用有重要影响。乔灌混交或密度大时,透风系数小,林网中农田会积沙,形成驴槽地,极不便耕作。而没有下木和灌木,透风系数0.6~0.7的透风结构林带却无风蚀和积沙,为最适结构。
除了采取封沙育林育草以巩固和扩大沙区植被控制沙化外,同时应栽植差巴嘎篙、沙棘、山竹岩黄者、胡枝子、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黄柳、小红柳、山杏、榆树等。这些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多为先锋树种,固沙作用很强。乔木树种可用樟子松、油松、早柳、加拿大杨、榆树、小青杨等。
2.3 滨河沙垄
先固后造,工程围栏设置在沙垄的临河面,设置方式是在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连片的流动沙(丘)地架设铁刺线网。立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水泥柱,规格为10cm×10cm×200cm,铁刺线选用10#线。架设的模式为水泥柱间距3m,埋入地0.5m,地上部分1.5m。刺线间距25cm,绕捆6道,柱间刺线交叉捆绑加固。
采用灌木固沙法,在工程围栏内设置生物围篱,生物围篱采用2a生壮苗裸根沙棘营造带宽8~10m。
关键词: 基坑;涌水;涌砂;注浆
Key words: excavation;water inrush;sand gushing;groutings
中图分类号:U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114-02
0 引言
在深基坑工程中应重视水的处理,对水患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弄清原因,一旦出现涌水涌砂等水患,更应慎重对待,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1 工程概况
沿大庆路东西向布置,总长度211.4m,标准段宽19.5m,开远门站位于西二环与大庆路相交十字路口东侧。设计采用支护结构内的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基坑深度约为17.03米,局部深度18.48米,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0m,间距1.5m,支护桩嵌固深度为6米。
基坑东部扩大端开挖至-14m~-15m第二道砂层处,边墙底部出现多处较大的涌水涌砂点,先后采用增加降水井、花管导流、喷锚后双液注浆封堵的处理措施,对涌水量较小的出水点取得了较好的封堵效果。但基坑东南角、东北角两处涌水量大,水压力高,封堵效果较差,采用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注浆措施,取得了预期效果,保证了基坑的正常运行。
2 涌水涌砂原因分析
2.1 本车站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素填土、黄土状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砂,粉质粘土、中砂、粉细砂、粉质粘土。涌水面为第二道砂层与粘土层交界处,下层为9~10米的粉质粘土,渗透性差,基坑就像一个大井,上层的滞水会向基坑产生侧向流动。
2.2 基坑东端头经过了旋喷桩端头加固,水从两侧绕过旋喷桩汇入基坑内的可能性较大。
2.3 距离南侧基坑10米范围内有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热力管道,特别是污水管道距离基坑仅有3.5米,且埋设时间较久,渗漏水的可能性较大。(见图1)
2.4 涌水涌砂位置处于基坑扩大端,基坑边缘部分承压水可能未降到设计高程,引起局部突涌,虽然观测井的水位已降至设计深度以下,但由于观测井位置比较靠基坑中部,所以并不表示基坑边缘部分承压水也降到了同样的深度。
3 涌水涌砂治理措施
3.1 浅开挖 按照每层50cm的深度,顺围护桩内侧进行开挖。发现漏水点,采用砂袋、透水性能较好的土工织物进行深部充填、捣实,靠近孔口侧利用条状砂袋码齐,直到孔口完全封好为止。封堵过程中,应分层设置预先加工好的透水花管(一般长度为1.5m~2.0m)将水导出。
3.2 喷锚封闭 漏水部位封堵稳定后,及时进行网喷工序,网喷时应保证厚度,防止注浆时水从网喷面迸出。
3.3 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3.3.1 网喷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注浆。经过注浆后,对南北两侧漏水量较小的漏水点得到了封堵。(见图2,3)
3.3.2 注浆工作开始前应提前制备好所用的水泥浆和水玻璃浆液,浆液的配制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溶液使用模数为2.4~2.8,浓度在(35~45)Be波美度范围内。搅拌时采用低速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注浆前,浆液应充分搅拌均匀。注浆时注浆量需达到设计要求或孔洞充满为止,注浆终压达到0.2~0.3MPa(根据现场条件计算)。
3.3.3 注浆时,严格控制注浆的水泥种类、牌号及水玻璃的质量,按配比进行浆液配制,并经常用波美度计测量水玻璃的波美度,依据注浆情况及时调整浆液浓度和凝结时间,以确保注浆的质量。
3.3.4 水泥水玻璃浆液配合比的选择应以胶凝时间及结石体强度为依据,其中水灰比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小,胶凝时间越短,结石体强度越高,特别是早期影响更为显著;水灰比增大,则强度急剧下降。而水玻璃溶液浓度的大小,仅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通过配比试验,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0.6,水玻璃比重为1.3,水泥浆与水玻璃比例为1:1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浆液强度以及凝结时间。
3.4 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注浆
3.4.1 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注浆工艺是一种地质改良新技术,它能够改变原土体的物理性质,增加土体的密度,提高其抗压强度,达到土体的止水效果,通过WSS注浆使基坑内东南角与西南角两处较大涌水点得到了控制。(见图4,5)
3.4.2 注浆加固及止水原理:注浆时在不改变地层组成的情况下,将土层颗粒间存在的水强迫挤出,使颗粒间的空隙充满浆液并使其固结,达到改良土层性状的目的。
3.4.3 无收缩注浆液特点:固结硬化时间容易调整,设计硬化时间长的注浆液也具有很高强度;渗透性良好,特别是对微细砂层的渗透性优易;地层中有流动水的情况下也具有很强的固结性能;浆液强度、硬化时间、渗透性能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任意调整;浆液不流失、固结后不收缩,硬化剂无毒,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
3.4.4 注浆工艺及要求;定孔位:根据设计要求,对准孔位,不同入射角度钻进,要求孔位偏差为±3cm,入射角度偏差不大于1°。
钻机就位: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调整钻杆的垂直度。对准孔位后,钻机不得移位,也不得随意起降。
钻进成孔:第一个孔施工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密切观察溢水出水情况,出现大量溢水出水时,应立即停钻,分析原因后再进行施工。每钻进一段,检查一段,及时纠偏,孔底位置应小于30cm。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
回抽钻杆:严格控制提升幅度,每步不大于15-20cm,匀速回抽,注意注浆参数变化。
3.4.5 注浆压力与砂层孔隙发育程度、涌水压力、浆液材料的黏度和凝胶时间长短等有关,目前均按经验确定。通常情况下按如下经验式计算:
根据注浆处地层深度计算
P=KH
式中:P——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Mpa);
H——注浆处深度(m);
K——由注浆深度确定的压力系数。
压力系数K的取值如表1所示。
3.4.6 注浆: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45mm,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同时密切关注注浆量,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断面砂层溢浆时,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后采取调整注浆参数或移位等措施重新注浆。
3.5 开挖盲沟导流 顺基坑周边开挖碎石盲沟,埋设盲管,将侧墙与开挖断面的渗水集中排入基坑降水井内,保证了基底表面的干燥。
4 结论
a、对基坑侧壁涌水涌砂问题,要准确查找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能一味盲目封堵,还必须与疏导相结合。
b、水泥水玻璃注浆不适用于流动水条件下的堵漏,仅适用于无动水压力的孔洞和裂缝的堵漏工程。注浆工艺简单,施工费用相对较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堵漏方法。
c、二重管无收缩WSS工法注浆对地层中有动水压力的情况下也具有很强的固结性能,处理较大涌水涌砂点可靠性强。
参考文献:
[1]许录明,鞠晓,魏清殿,张立刚.郑州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的发展过程分析[J].价值工程,2013(10).
[2]万齐.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2(31).
[3]许录明,鞠晓,魏清典,张立刚.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中帷幕的作用分析[J].河南科学,2013(01).
[4]曹文.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技术选择分析[J].价值工程, 2012(26).
[5]曹文,胡永利.隧道开挖对框架结构位移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1(31).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化肥的施用量过多
这是造成蔬菜地土壤恶化的主要原因。蔬菜地的产出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农民在生产中肥料的投入量较多,据调查,蔬菜地的肥料投入量一般在每亩300公斤(实物),尤其保护地栽培肥料投入更多,有的日光温室大棚亩施化肥实物超过600公斤,远远超过作物的实际需要量,人为的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由于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而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肥力出现某些衰退,有机质匮乏,土壤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造成土壤板结、蔬菜根系发育不良,影响蔬菜生长。另外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土壤中盐离子增多,pH值升高,土壤盐渍化加重,防碍根系正常吸水,影响植株生长。
2.施肥不平衡
由于当前农民在施肥中主要是施大量的氮、磷肥和少量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基本不用,这样多年连作的蔬菜地,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锌、硼、钼、铜、锰等微量元素,而土壤中又没有及时补充微肥,致使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日渐减少,因此有的地块严重缺少微量元素,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3.耕作制度和方式不合理
农民在蔬菜种植中多实行茬茬相扣间套作,多用人工翻栽,未用牛犁深翻,致使犁底层逐渐变浅,从而活土层变浅。另外连作使病菌虫害在土壤中积累增多,危害加重,根系因而受害腐烂,甚至全株枯死。由于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增加,造成蔬菜污染。
二、蔬菜地土壤恶化的治理方法
1.大量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蓄热能力,使土壤疏松肥沃,缓解土壤盐渍化,促进蔬菜根系发育,提高其抗病抗灾能力。另外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并且含量均衡,能够缓解土壤中的养分平衡状况。
2.轮作换茬、适当晾茬
一块地里不要年年季季种一种蔬菜品种,可进行轮作换茬种另一类蔬菜品种,如瓜类与葱类轮作,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减轻毒素的毒害作用。另外种植多年以后,可以把握季节,适当休闲,如露天菜地可利用冬季休闲时进行深翻晒土冻土,消灭病虫源,恢复地力。
3.开展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微肥
中图分类号 TV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19-02
1 渠道砼衬砌板损坏原因分析
新疆北部地区,冬季严寒,局部地区最低温度在-20 ℃以下,多年平均冻土深度也大多在80 cm以下[1];很多地区灌溉渠道沿线存在不程度的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地质问题。对于新疆大多数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种植结构等因素,很多渠道冬季也要运行(冬小麦冬季灌溉用水),在此种运行条件要求下,对渠道的设计提出更多的要求。近几年,新疆北部部分渠道每年出现大量的损坏情况,损坏形式多为鼓板、变形断裂、塌陷和腐蚀,造成其损坏的主要原因是膨胀和冻胀、冻融所致。现就上述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1.1 渠道膨胀
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分布着膨胀土,膨胀土是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之一,也是造成渠道运行中遭受破坏原因之一,如局部出现鼓翘,随后出现大面积、大范围的破坏。膨胀土为一种高塑性黏土,强度一般较高,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的性质,性质不稳定常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竖向或水平的胀缩变形,造成位移、开裂、倾斜和破坏。
膨胀土主要成分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强的蒙托石(微晶高岭土)、伊利石(水云母)、硫化铁和蛭石等膨胀性物质,土的细颗粒含量较高。部分渠道沿线分布着不同程度的膨胀土,对膨胀土的处理,就是采用换填的方法,换填料采用粒径较大的戈壁料。换土回填不仅可以增加渗水的渗径,起到缓冲作用,而且换土其实就是增加渠道荷载的过程,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当膨胀力产生时,土体的自重将抵消大部分膨胀上扬力的作用,保持渠身受力平衡,保证渠道运行安全。
1.2 渠道冻胀
新疆北部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多年来平均最大冻土深度都在0.8 m以下。由于渠道衬砌护面的暴露面积大、渠线长,冻胀对渠道衬砌危害很大,每年维修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渠道冻胀破坏是由于渠基土受冻体积膨胀顶托衬砌而形成,渠基土受冻体积膨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2]:寒冷气候区持续的负温条件;土壤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存在,并且有通畅的水分补给通道;土壤本身的物理学性质,包括土的颗粒组成、矿物质成分等。在以上3个条件中,土壤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存在是冻胀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是必备条件。在整个冻胀破坏过程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从上述导致土体冻胀的3个基本因素中,只有3个因素同时具备,才能发生冻胀破坏。只要消除其中1个因素,就能防止和减轻冻胀危害。
根据以上3个因素,对渠道防冻胀处理形式进行比较:从目前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看,外部温度不达负温是不可能的,并且冻土深度较厚,因此如果采取保温措施可能造价会很高;切断冻土地基在冻结前后的水分补给是防冻胀破坏的常用方法,但是该渠道已运行多年,由于渗漏作用,其地下水和毛细水丰富,再加之该渠停水时间多为10月,渗漏水和毛细水无法在冻结前排出和蒸发完成,因此无法切断地基在冻结前后的水分补给;改变渠基土体的基本结构,改变基土基本结构的办法是进行渠基土换填。换填的优点是:当渠道附近有大量换填料时,造价可能便宜;当换填质量达到要求时,可保证渠道永久不受冻胀危害。
2 治理措施
以北疆木垒县三畦村团结干渠灌区下游段为例(该渠道渠基土岩性等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项目区属严寒地区,存在抗冻胀及膨胀土等特殊地质问题)。该渠道经过相应的处理措施实施后,经过多年运行证明,目前渠道运行良好。
该渠上游段渠道两边的土体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硫酸盐,当土体中的硫酸盐含量大于土体总量的1%时,不仅产生腐蚀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盐胀使混凝土产生疏松、膨胀、剥落、掉皮等严重侵蚀现象。其中主要原因是土中大量的可溶性盐在遇到降水或施工用水而溶解,其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和砼中的钙离子(Ca2+)反应而生成硫酸钙,这将产生一次体积膨胀,硫酸钙再和混凝土中的铝酸三钙(C3A)反应生成硫铝酸钙,产生二次体积膨胀,膨胀应力使混凝土胀裂、变酥,并且当砼板四边周围无应变空间时,膨胀应力将使应变继续向砼板垂直方向发展,直到整段的砼板膨胀应力达到平衡为止,这将使砼板不仅沿平面方向膨胀,而且在砼板边缘沿垂直方向膨胀,最后形成现在这种由中间向四周翘的形状[3]。由于出现渠道衬砌砼板之间错台大于3~4 cm,衬砌砼六角块隆起大于10 cm,沉陷大于8 cm;由于膨胀土或防渗膜下土方流失、下沉,导致渠板断裂结构失稳的;渠道弧底砼板裂缝较多,磨蚀超过2 cm的情况,应进行换板或换土施工。换板换土施工应严格按照以下工序进行。
2.1 旧板拆除
在拆除衬砌砼板或六角块时,应尽量保护板下周边防渗膜完好,并不伤及其他砼板。拆除的六角块质量完好的应重复利用。
2.2 换板部位土方开挖换填
换土部位开挖深度应根据其膨胀和冻胀破坏程度决定,如果换土部分是弱膨胀岩土或冻胀较轻则换土40 cm,若是中、强膨胀土或冻胀较严重则换土50~80 cm,根据近几年的换填施工认为,换填50 cm比较经济而且效果较好。换填料应在压实后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有较好的透水性,易采用砂砾石、砾质土和砂壤土,不允许使用黏性土料。回填夯实采用分层夯实的方法,每层铺土厚度≤20 cm,铺土要均匀平整。渠道沿线土质多为砂壤土或粉细砂,其最佳含水量为11.5%,若土壤比较干燥应采用洒水的方法调节土壤含水量,若土壤含水量较大,应采用排水、晾晒、换土等方法以使含水量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夯实机械为蛙式打夯机或其他能达到相同质量要求的机械。分层夯实遍数不得少于4遍,应杜绝漏夯、虚土层、橡皮土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夯实后土样干容重不小于1.75 g/cm3。并应预留削坡量,为避免表面干燥和施工中人为因素的践踏及雨水冲涮而造成的起尘和破坏,渠道削坡宜在粘膜前进行。削坡时应严格控制高程及表面平整度,为衬砌完后条石表面与原渠道一致。
2.3 粘膜
对防渗膜的保护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防渗膜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破损,进场后应进行仔细检查,仔细裁剪,在衬砌过程中避免对膜布造成破坏。
拆除砼板后,周边若有10~15 cm保存完好的防渗膜,则应将其裁剪,清理干净后,在干燥状态下均匀涂抹1层树脂胶,宽度不小于10 cm。然后将所要搭接的新防渗膜四周也涂抹1层宽度不小于10 cm的树脂胶。待胶水基本干燥不粘手时,进行搭接作业,搭接表面必须清洁,搭接宽度大于15 cm,搭接后的连接部位必须均匀、牢固、不存在渗流通道。粘接新膜的尺寸不易过大和紧绷,应使其稍有收缩余量[4]。
若拆除的砼板周遍没有10~15 cm宽保存完好的防渗膜,沿砼板边将旧膜裁去。在防渗膜粘接前,需对旧防渗膜搭接部位下的小部分土方进行清除。清除土方时,应向旁边的板下内部小心清理10~15 cm深度,预留一定的坡度。将旧防渗膜从砼板上剥离,清理干净后,按前面的要求粘接。
若旧防渗膜为无纺布聚乙烯膜(简称“白膜”),无法从砼板上剥离时,先沿板边将多余部分切除,在板边下小心清理15 cm左右深度,并预留一定空间(此部分空间应在条带膜粘接完后用原土回填密实)。将粘在砼板上的膜下部分清理干净,在干燥状态下抹1层树脂胶。再将新膜先裁成30 cm左右的条带,刷胶,与砼板下旧膜粘接后,周边留出的部分再与新膜粘接。
2.4 衬砌
衬砌采用135条石(40.0 cm×13.5 cm×8.0 cm),采用条石的好处在于条石比较适应变形,而且可重复利用。砂浆标号为M10,严格控制砂浆的拌和质量,规范外加剂的称量和加入的方法[5]。防渗膜粘接完成后,在膜上铺2 cm厚的砂浆垫层后,进行浆砌石作业,衬砌前先对条石进行饮水,以确保条石和砂浆更好的结合。衬砌施工中控制条石面的平整与清洁程度,确保输水渠床断面糙率和外观质量。浆砌石作业完成后,加强养护,保证砂浆强度正常增长,最后应砂浆密实,表面应平整与原渠道保持一致、洁净、勾缝均匀,与相邻的砼板之间的伸缩缝应留5~7 cm的深度,采用PVC油膏灌缝。拆除的砼板和浆砌石作业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就近挖坑填埋,保护自然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北部部分渠道距离长,过水断面大,冬季有灌溉运行要求,渠床基础面地质岩性复杂,膨胀、冻胀、腐蚀等不良地质岩性,上述因素是造成渠道衬砌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6-9]。衬砌结构受到破坏后,采取适宜的方法是换板换土处理,采取过换板换土的部位未发生破坏现象。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工艺进行施工,加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渠道在具体设计中,特别是能够针对性地提出适宜的防治措施,还需要加强地质勘查基础性工作,准确揭示工程区地层岩性,特别是特殊地质问题及相关的渠坡、渠基土地质参数,如渠坡、渠基土的类型、物理力学指标,只有清楚掌握上述指标,才能够准确地在设计方案中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4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水利学会.新疆河流水文水资源[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1-23.
[2] 李延革,杨革.季节冻土区灌区水建筑物冻害破坏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45.
[3] 程仲雷,柯春光,张磊,等.新疆木垒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项目实施方案报告[R].乌鲁木齐: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1:93-9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员会.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 孙杲辰,王正中,娄宗科,等.高地下水位弧底梯形渠道混凝土衬砌冻胀破坏力学模型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7.
Abstract: the basement concrete shear wall cracks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a basement shear wall crack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hear wall cracks,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Keywords: shear wall; Crack; Shrinking stress; Temperature stress; Contro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中等以上城市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均采用泵送工艺,由于混凝土泵送要求水泥用量与水灰比均比现场搅拌流动性小的混凝土要大得多,同时石子粒径也偏小,夏季高温季节,从大量施工实践可知混凝土墙体极易出现裂缝,有的裂缝是贯通的,这几乎成为一种质量通病。尤其在经济不断发展,楼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施工及监理企业没有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准备,剪力墙出现裂缝也就在所难免。
某工程地下2 层,地上22 层,采用素混凝土桩,筏板基础。剪力墙长6400mm,厚300mm,剪力墙体水平/ 坚向配置钢筋Ф10@100,见下图。施工到4 层时,剪力墙裂缝首先在地下2 层采光窗下部被发现,几乎所有采光窗下部两侧处都有裂缝,自窗口下部阴角向基础板底延伸。后又仔细观察,发现裂缝位置不仅在采光窗下部,在较大预留孔洞处,乃至没有任何截面削弱的墙体中部都有裂缝产生,有的长剪力墙上甚至一道墙上就有2 条~3 条裂缝。从墙体两侧观察,产生裂缝的位置基本一致,经钻心取样证实为贯穿裂缝。又对一1 层及上部楼层进行观察,裂缝仍然存在,但明显减少,到1 层时仅发现一条贯穿裂缝。后对相同结构和高度的在建项目进行调查,发现产生此类贯穿裂缝的工程占到调查项目的60%。除了贯穿裂缝,剪力墙表面的不规则裂缝更为普遍。
一、裂缝的一般特征和性质
经过对本工程裂缝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工程的调查总结,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裂缝一般可分为表面不规则裂缝和贯穿性裂缝。表面不规则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不久,分布于墙体表面,此种裂缝既细又密,但深度不大,多因养护不足而产生,对结构构件影响不大。贯穿性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一周左右,走向与楼面接近垂直,有的通至楼面板底但不穿过楼层,缝宽一般为0.2mm~0.4mm 甚至更宽。从位置分布来看,外墙多于内墙,南墙多于北墙,长墙多于短墙,底层多于上部楼层、施工季节越炎热,产生裂缝的数量越多。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 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大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会收缩。它由凝胶体本身体积的收缩(化学收缩)和混凝土因失水产生体积收缩(干燥收缩)两部分组成。收缩变形在开始阶段发展较快,两周可完成收缩量的1/2 左右,3个月后基本稳定,不再增长。混凝土收缩过程中,内部产生拉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其抗压强度的1/20~1/10,同时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很小,仅有0.1mm~0.15mm。当混凝土在拉应力作用下达到极限拉应变时,混凝土即被拉裂。
收缩裂缝主要与水泥品种、细度及用量;骨料品种与质量;水灰比、养护条件、构件长度等因素有关。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即使在一些中小城市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了。C50~C80 高标号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带来水泥强度等级的提高和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的增大。而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缩越大,越容易出现裂缝。
预拌混凝土为了满足运输、泵送的要求,增加了细骨料用量和水灰比。细骨料用量过大,会使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小;而水灰比增大,会使混凝土硬化后的密实度变小。这二者都会使混凝土的收缩变大。同时,有的商品混凝土公司管理不到位,收料员没能严格把关,砂的细度模数小于1.5,C30~C60 混凝土所用砂的含泥量超过3%的限值;施工企业管理不到位,工人存在懒汉用稀料的思想,施工过程中向现场商品混凝土公司值班人员要求加大水灰比,施工中责任心不强,振捣不密实。
本工程地下2 层为人防工程,剪力墙体长,开洞少,所以成为本层裂缝特别集中的重要因素。
2.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过大
温度裂缝主要与水泥品种、养护条件等因素有关:水泥品种:高层建筑所用预拌混凝土为提高混凝土标号,大量使用硅酸盐水泥,使得水泥水化热高而且集中,增加了混凝土的温度变形。温度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混凝土中闻因水泥水化放出的热量聚积造成内部温度升高,而外部混凝土则随着气温升降,有时内外温度差达到50℃~60℃,导致内胀外缩,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严重的便会产生裂缝。在最新的大体积混凝土规范中,不再以截面的大小作为是否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依据,只要会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效应(即前所述,温差大,内胀外缩,容易产生温度裂缝的情况)的混凝土,都要以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来进行施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养护条件:剪力墙养护不足时,墙体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小,体积收缩小,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就
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当墙体模板拆除时间过早时加速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三、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调整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和配比。采用高标号水泥以减小水泥用量;尽量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严格控制砂石质量,砂宜采用中砂,保证石子级配良好,并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控制外加剂的品种及用量,尤其在炎热夏季施工时,要注意外加剂不宜含有早强成分。施工过程中加强振捣,不能漏振和过振。严格控制水灰比,根据气温情况和运输中的水灰比损失调整出厂水灰比,把混凝土入模时的水灰比控制在试验配比的范围内。
2. 养护及拆模。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混凝土终凝后,要及时养护,安排专人不断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同时向剪力墙边模浇水以降低混凝土温度。空气湿度越小、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混凝土水分蒸发会越快,混凝土也越容易出现收缩裂缝,所以在高温或大风天气要设置必要的遮阳和防风设施,减缓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保持混凝土表面湿
润。在太阳暴晒的季节,尽量把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安排在晚上进行。适当延长剪力墙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并且拆模后不要马上移走模板,而是先让模板拆开一条缝隙作浇水养护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养护环境、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内外温差,达到控制墙体裂缝的目的。
考虑到大多数地下室侧墙位于地面以下,一旦出现裂缝,容易引发渗漏、墙面发霉等问题,因此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剪力墙,应带模板淋水7 天以上,拆模后继续淋水养护,总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没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剪力和养护时间可适当缩短,但混凝土终凝后仍需要做到及时养护,带模时淋水养护,拆模后浇水养护,总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天。
3. 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微膨胀剂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收缩应力,能有效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
4. 技术措施需要组织措施的保障,必须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5. 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腐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及抗渗能力。因此应根据裂缝的成因性质以及现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保证结构正常使用功能。目前对一般贯穿性裂缝多采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方式,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基材为碳纤维布,是一种高强度纤维片材,主要作用是承受荷载、限制裂缝的发展;胶粘剂即增强材料,主要作用是固定纤维的位置、承受应力并传递给
纤维。混凝土结构表面粘贴碳纤维布,形成复合体结构,以此提高构件的整体性,达到修补加固的目的。
四、结束语
剪力墙贯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与剪力墙尺寸及其所受约束有关,而且与构成墙体的每一种材料及其形成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关。实践证明,只要从材料、施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实施综合治理,提高施工及监理企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执行力,在施工中确保控制裂缝的各种措施落到实处,高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的裂缝是可以控制的。
Abstract: the dam leakag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become hard to avoid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dam leakage testing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am, extend the dam in the use of the course of life. In this paper, only to soil da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oil dam leakage form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s: soil dam,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 leakage causes, managemen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L7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对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堤坝渗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工作过程中总结堤坝渗漏的成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才可以使堤坝更加牢固。
1.形成渗漏的原因
造成土质水库堤坝渗漏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根据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
1.1蚁害、兽害导致土质堤坝渗漏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已经提出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著名论断。
1.2材料上缺少“三材”
在早期兴建水库的时候“三材”是非常缺乏的,兴建水库的时候为了赶施工的进度部分圬工建筑物采用地产“土水泥”与石灰作胶结材料,虽然是当时条件所迫,但结果却是留下了漏水和剥蚀的隐患;有些水库缺乏优质的适于修建堤坝土料,作为坝体填筑材料不得不采用含水量及腐植质极多的水稻土、腐质土、淤泥质粘土或砂壤土,这就导致了坝体的不均匀沉陷和漏水,成为安全隐患。
1.3施工中存在的弊病
一是早期水利建设中,堤坝的建设缺少必要的质量监测,缺少合理的控制手段,导致辗压强度不够;二是在大坝加高时对新土和老土结合的部位常常忽略要做有效的处理,从而导致堤坝出现结合层面上的分层现象并导致水平向渗水;三是在对大坝进行加高时,防渗体(心墙、斜墙等)与坝体和两侧山坡结合部未筑嵌槽或者未作妥善处理;四是没有对溢洪道与坝体、山体的连接部分以及导水墙等部分做有效的防渗或截渗处理;五是坝后排水反滤体质量较差或者是排水反滤体失效,从而造成了浸润线与出逸点同时抬高,渗水从坡面上逸出;六是坝下涵管没有设截水环或者截水环设置过少,再加上截水环的基础软硬不一,这就会导致涵管变形、折断、漏水等。
1.4不注重水库的管理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少小型水库长期无人管理,山塘也长期处于无人管理,致使启闭设施、涵闸、拉杆严重失修和锈蚀,在汛期或干旱季节的时候没有办法正常关闭和启动,从而造成堤坝无益弃水或者大量漏水。
1.5水利工程设计不到位
早期许多小型水利工程都愿意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仓促地进行堤坝建设,这就导致许多工程缺乏规范的图纸。盲目照搬苏联建造堤坝的经验,大量采用了坝下涵管、经济管径和经济边坡,而没有认真考虑放水、检修、泄洪和电站扩容等需求,致使溢洪道与放水涵管尺寸偏小,坝身会过于单薄或者坝坡会偏陡,有些水库防渗体断面偏小。少数小型水库没有在坝后设置这种反滤措施,这就使得出逸点偏高和大面积散浸及漏水。
2.堤坝渗漏冶理的原则
解决堤坝坝体渗透破坏的原则是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帷幕的厚度和密实度一定要满足设计提出的允许抗渗坡降的具体要求。堤坝体加固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劈裂灌浆,在我国的堤坝建设领域已经运用了20余年。实践证明,劈裂灌浆能够很好地形成垂直连续的防渗帷幕,解决坝体的渗透稳定问题,劈裂灌浆还可以通过浆坝的互压与湿化变形,来调整坝体内部的应力,使浆脉两边3到5米的土体得到密实,将防渗帷幕带进一步扩大。
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是一项垂直防渗新型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治理江河、湖泊堤防普遍存在的渗漏隐患。振动沉模防渗板墙技术主要采用现今最先进的双模板沉模灌浆工艺,形成连续无接缝、无开叉的板墙。有效地形成一道防渗板墙帷幕同时板墙对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有挤压密实的作用。该法适用于的地质条件有黏性土、砂性土、流砂、砂砾、淤泥质土。
3.处理堤坝防渗的一些常用技术
3.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解决接触带处渗漏
坝下接触带主要包括河槽段、岸坡段截水槽与基岩的接触带、坝体内防渗土体和刚性建筑物的接触带等等。一些挡水建筑物,因为对接触带没有好好的处理处,形成集中渗流、漏水通道,很容易出现管涌等险情。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接触带渗漏处理的最好办法之一。高喷灌浆所喷出的水泥浆是定向的、局部的。采用摆喷和旋喷工艺,把防渗帷幕建立在接触带上,把坝体软土与基岩想分离,不让它们接触。坝内堤设的刚性建筑物,用高喷水泥浆和其他的防渗材料与原刚性建筑物焊接在一起,让其更加的牢固。坝内埋设圆形刚性建筑物接触带的处理:应该依据设计要求,在圆环的外周边重新建造若干个防渗环。防渗环的直径、厚度、个数可依据防渗要求进行计算求得。
3.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解决坝下覆盖层处的渗漏
坝下覆盖层多是由于洪水冲积形成,颗粒比较粗,因此在筑坝之前要好防渗处理。覆盖层处的渗漏可以采用传统的槽孔式混凝土连续墙来进行处理。槽孔自坝顶穿过坝体、覆盖层至基层不透水层,或者放空库水自坝前脚造孔深至基岩不透水层。第一种方法通常将混凝土连续墙一直浇至坝顶,这样浇筑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第二种需为空库,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重做覆盖层防渗体系。
3.3级配料灌浆技术解决坝下基岩岩溶
一项科学、有效、经济的处理办法是级配料灌浆技术。该方法是利用不同粒径的块石、碎石、粗砂等组成级配材料,颗粒大小是根据溶洞裂隙和流速的大小来确定的。放入溶洞、裂隙中的块石要能够保存得住,不容易被冲走,有着充填岩溶空隙、减小水流速度的作用。注入的级配料中再灌注压力水泥浆,使级配料胶结在一起,使岩溶、裂隙的孔壁牢固结合,把洞穴直至封死。
结语
总之,了解的土质堤坝渗漏的形成原因,治理的原则以及治理的方法,为以后土质堤坝渗漏的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今后的堤坝建设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勇于创新,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应用到堤坝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魏庆东.略论土质堤坝渗漏冶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
中图分类号:TU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97-01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在城市内“建筑用地紧张”和“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们更大规模地开发地下空间,超长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应运而尘。但墙体开裂问题也日益突出。墙体开裂后,不但有损外观,而且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并有可能引起渗漏,使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严重,但至今没有普遍适用的理论和规范条款指导工程,故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裂缝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防止措施,对预防裂缝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成因
1.1 设计因素
设计因素主要是指地质、桩基、配筋和伸缩缝等几方面。①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不合理很容易使高层柱形成沉降缝,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采取措施不适合或者当建筑物的建造场地地质情况不理想时,设计人员未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所导致的;②桩基。在高层建筑物中,当其桩基布置不合理时,高层柱很容易形成沉降缝;③配筋。地下室环境较为特殊,其对钢筋保护层的要求也较大,即要求连续墙钢筋保护层在50mm左右,不可过厚或过薄。若墙体某处保护层过厚将使该处混凝土在收缩时得不到钢筋的约束,从而形成裂缝,且将继续扩大。同时,若部分配筋间间距偏大或者竖向钢筋放在水平向钢筋外侧,都有很可能是墙体产生裂缝。
1.2 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主要体现于:①混凝土的泵送。混凝土泵送技术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施工中一般都要求其坍落度在14cm左右。然而在实际中,这个坍落度是较难控制的;②原材料质量不良;③膨胀剂使用不当,比如说使用了过期的UEA微膨胀剂等;④配合比设计不当;⑤底板对墙体的约束。
2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预防措施
2.1 设计方面
(1)合理配筋。墙体配筋的原则是小而密。配筋时应尽可能按100mm间距来布置墙体的水平和立筋,以保证墙体配筋的合理性。为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几率,除了要提高配筋率,在选择钢筋时还应根据计算来定钢筋截面的大小,并将水平钢筋由内部改为外侧。此外,为了更进一步降低墙体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施工方可结合自身条件,在50mm厚的钢筋保护层内加设一层细铁丝网。
(2)合理设计并完善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情况下,为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施工方可在满足混凝土的易性与强度等相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泥用量、矿粉和粉煤灰等掺合料的用量。为了降低水化热的初期集中出现次数或延迟其出现时间,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可在混凝土中适当增加减水剂的缓凝成分和用量,并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当往后延长,从而延缓混凝土水化反应速率。对于C60以上混凝土,可采用60d标养抗压强度作为强度评定。
2.2 材料方面
砂石尽量选用含泥量小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石子尽可能选用粒径大、连续级配且含泥量小于1%的碎石或卵石。选择水泥时应尽可能选用水化热低、矿渣含量少、细度中等,不过细或低铝酸三钙含量的品种。砂石和水泥采购时应尽可能选择正规的厂家或砂石厂,且应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使用减水剂的目的是减少混凝土用水量,而微膨胀剂的掺入是为了将混凝土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减水剂和微膨胀剂选用时应注意其生产日期,已过保质期的不应考虑,应摒弃。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微膨胀剂是掺有10%~15%的UEA或10%左右的AEA。
2.3 施工方面
(1)合理安排施工段。混凝土浇筑初期是大部分混凝土收缩集中的阶段,因而,为了使墙体两边可自由收缩,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施工方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阶段,待大部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封闭后浇带。另外,施工时还可用每段施工20m左右的跳段施工方法来代替后浇带施工方法。
(2)加强薄弱部位的处理。薄弱部位主要是指存在墙高突变、墙厚、大空洞等现象的部位。为了避免这些部位形成应力集中部位,进而产生裂缝,施工时可对这些部位采用加设钢筋或留设后浇带等方法。
(3)改进施工方法。①为了减少初期楼板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和尽可能保持墙体内外环境相同,施工时应尽量分别对墙体和楼板的混凝土进行浇筑;②对于竖向墙结构的振捣必须做到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快插慢拔,其中快插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已被振实但下面却存在分层、离析现象的发生,而慢拔的目的则是振动棒抽出时可能形成的孔洞能被混凝土填满。混凝土振捣时间距宜在30cm左右,时间最好在30~35s,振捣效果以表面翻浆为宜,应严格要求工人保证混凝土振捣到位;③为了防止柱、墙浇筑时出现烂根现象,在浇筑柱、墙时可先采用砂浆润润底,砂浆最好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控制浇筑速度。
3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处理措施
3.1 表面涂抹法
涂抹法对防止渗漏有较好的效果。在采用涂抹法之前,通过混凝土表面清理、酒精清洗等方法来保证混凝土表面坚实、清洁、干燥。目前我国常用的涂抹材料有聚氨酯类、氰凝、环氧树脂类等,其中环氧浆液涂抹时其能渗入混凝土80mm左右。
3.2 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聚氨酯涂膜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是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材料。其中采用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方法之前,应将被处理表面清理干净,保证其坚实、清洁、干燥,对于凹陷不平的部位,应用腻子进行修补填平。在腻子自然固化后,再用玻璃丝布黏帖在该部位,玻璃丝布黏帖时以1~3层为宜。涂刷环氧打底料时,应确保均匀,同时,使用的环氧树脂胶结料必须是经试配且合格的。
3.3 充填法
填充法主要是指通过切割机、钢钎或风镐等工具的使用将裂缝扩大成梯形槽或V形槽,并对扩大后的裂缝进行清洗,待其干燥后采用分层压抹的方式用材料封闭裂缝。封闭材料可以是环氧砂浆、水泥砂浆、高分子密封材料、沥青油膏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其中环氧砂浆最宜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裂缝填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发挥工程整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整体的设计,加强施工工艺技术,结合实际环境选取适合的材料进行施工,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恶化,从而保证地下室安全,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87-04
在我国,“公共职位通常是指政府和各类公共事业部门中的具体工作岗位。”[1]这里的政府是指“大政府即广义上的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合。”[2]“公共事业部门指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正外部性的行业与部门。”[3]在我国主要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4]也即事业单位,以及具有垄断经营性质的公共企业,即公用事业。公共职位是国家因公共服务而设置的岗位,“公共性”是其本质特征,这既体现在其职能方向上,亦应体现在其进入机制或渠道上。就其职能方向而言,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是其根本宗旨;就其进入机制或渠道而言,向全体民众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是其纳新要求。
公共职位因财政供养、垄断经营和稀缺性,便具备了相当的稳定性和竞争性。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就业高峰期,就业压力空前加大,公共职位因职业风险小,福利待遇相对稳定优厚,而受到越来越多就业适龄人员的青睐。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多,及公共职位人员的新陈代谢,无论政府抑或公共事业部门的公共职位都存在不断扩增动力和纳新的要求。据统计,自2001年我国公务员第一次实行公开招考起,国家及地方已连续12年进行公务员队伍纳新工作。目前,全国公务员已逾700万,近年年均增长15万,并已基本形成每年招考的惯例。全国事业单位多达126万个,共计3000多万在岗职工,并且这个数目也在逐年增长。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从业人数也十分庞大,并不断增加。公共职位的每年纳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共职位竞争的激烈性。于是,便出现了公共职位获得的非正常途径——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
一、公共职位代际传递的缘起
所谓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是指上代公共职位占有者利用权力、身份、人脉等资源干扰公共职位的公平竞争机制,以期实现公共职位的下代获取的现象。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构成要件有三个:一是有上代亲属(未必是父母)供职于公共职位;二是上代亲属(未必是父母)通过各种资源对公职岗位纳新机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三是干预行为目的明确地指向公共职位的下代获取。公共职位的代际传递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公共职位的进入竞争激烈
公共职位的进入竞争激烈是出现代际传递现象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倘若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欲进入者但凡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取得公共职位,决计不会选择冒职位代际传递的惩戒风险。目前,公共职位之所以竞争日趋激烈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公共职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公共职位因是财政供养或者因垄断经营国有资产,相对于企业而言,往往收入更稳定且有保障,即通常所说的“旱涝保收”。目前,我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贴、福利等各项收入总和,已超过国内居民平均收入,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透露,“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5]并且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工作人员施行退休养老的“双轨制”,这更使得公共职位的“含金量”大增。另外,具有垄断经营性的公共事业,因其工资福利待遇往往因垄断经营、国家监管制度缺失等原因,而出现畸高的现象。稳定而且待遇优厚对于很多社会适龄就业人员,特别是初出校门,缺少历练和冒险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又基于下面分析的就业压力,但凡上代公共职位占有者有“资源”可资利用,便会通过各种途径干涉公共职位的正常竞争性进入机制,通过代际传递实现对预期公共职位的获得。
2.就业压力逐年加剧。“1993年52.1万大学毕业生中仅有1370名毕业生待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0.3%;而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就有近103.2万毕业生待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25.3%。2008年以来,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压力。”[5]当然,社会就业人口不仅包括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但当前公共职位的招考对象主要是具有高等学历人员,因此,将大学毕业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就业的去向无非三个: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自由职业。当前,就业压力在社会各种行业普遍存在。因公共职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稀缺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公务员考试出现职位考录比3000∶1即是佐证。
中图分类号:U25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中的双连拱隧道,隧道覆盖坡被上有电厂的10万伏高压线铁塔,距隧道进洞口垂直距离约50米、水平距离不到30米;隧道洞口边坡覆盖8-20m厚度全是潮湿、有粘性的土层;隧道洞口的仰坡坡面较陡。
在隧道仰坡施工完毕开挖中导洞前,仰坡面出现了滑坡(裂缝)现象,严重危及隧道施工和铁塔的安全。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山体表层分布残坡积碎石土层,雨水通过截水沟底渗透至仰坡面喷射混凝土下的强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遇水膨胀后形成了类似于砂土的毫无粘性的(松散颗粒状)土层,加上坡面的坡度较陡,在重力作用下,在该层面形成了滑移面并向下滑移。
对于该滑坡的处理:若采用抗滑桩、锚索(杆)方法处理,施工难度、费用和工期都将增加;如果挖除滑坡体卸载,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塌方,严重危及高压线铁塔的安全,风险太大。综上考虑,决定采用双层梅花形布置的Φ108大管棚注浆加固隧道口仰坡滑坡体技术方案。
2 施工特点
大管棚注浆加固隧道口仰坡滑坡的施工程序及工作内容如下:
①在裂缝以下3.0m用土堆积成施工平台;②在坡面将每个注浆管的位置放样;③高压风钻成孔;④插入钢管;⑤高压注浆;⑥滑坡体监测。
以上的施工环节中的“高压风钻成孔”在具体施工中遇到了难题。坡面表土水平深度约8-20米范围全是潮湿、粘性较低的土层,当成孔钻进至4米深度时,因孔内土层渗水后很潮湿(渣土黏在钻杆上),不能被高压风排出,因而不能成孔(塌孔)或成孔不规则,钢管难以插入孔内。遇到该湿土地质,若采用水打法成孔,将会增加土层的含水量、更加加大滑坡的严重性;若采用灌注水泥法成孔,则会(阻塞)影响注浆时浆液对土层的渗透效果。经过我们采用黄沙和碎石瓜子片灌入等多种成孔方式比较,以灌入碎石瓜子片的成孔效果最好。
对于高湿性土的成孔,用钻头顶进足够数量的碎石瓜子片并旋转钻孔,使湿土包裹了瓜子片形成颗粒状,通过钻杆的高压风强力吹出,形成孔道,而多余的瓜子片嵌入钻头周边的湿土内,隔离了湿土对钻头的粘结(瓜子片本身与钻头不会粘结),因而形成比较光滑完整的孔壁。
3 操作要点
3.1 施工准备
1)采用填宕渣搭设管棚施工平台,把宕渣层层压实,并按1:1.5的坡比修筑外边坡,保证管棚作业平台稳固、不沉陷塌方。
2)钢花管开孔制作:在Φ108钢管壁上,按照纵向30cm,环向4个孔的间距在4.0m范围内梅花形布置开Φ12的孔,第1节钢花管带尖头。末端钢管用A3钢板封堵并留注浆孔和排气孔。
3.2 钻孔及第一次清孔
按测量施工放样放出的点位按上仰2°的倾角开始钻Φ130孔,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穿过湿土层后转入正常钻速。
第一节钻杆钻入山体尾部剩20-30cm时钻进停止,用管钳人工卡紧钻杆,钻机低速反转,脱开钻杆。钻机沿导轨退回原位,人工装入第二节钻杆,钻机低速送至第一根钻机尾部,方向对准后联接成一体。每次均按上述方法进行接长,直至达到设计孔深。
为防止钻杆在水平推力和旋转扭力双重作用下钻杆上下颤动,导致钻孔不直,每加一节钻杆前应及时检查机器导向架是否符合设定的要求。
钻孔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杆偏斜度以控制钻孔的偏斜度(采用全站仪通过测量外露杆体前后部位的轴向及外插角度的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如发现倾斜度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应立即退出重新钻孔。
3.3 二次清孔
利用高压风,由里而外进行清孔,清孔时,如出现卡钻,退杆不畅等现象,则需要启动钻杆,来回清理几次,直至清理干净。
3.4 安装管棚钢管
在整根设计长的钢管孔清孔、验孔完成后,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插管作业。
钢管接长时先将第一根带尖头的钢管顶入钻好的孔内,再逐根连接,φ108钢管用内接钢管两头满缝焊接连接,焊缝应饱满。
钢管在安装前必须逐孔逐根进行编号,按编号顺序接管推进、不得混接,先插钢花管,最后插端部无孔钢花,插管完成后,钢管与山体间隙用速凝水泥塞严密,以防注浆时浆液冒出,同时管口设置进浆孔和排气孔。
3.5 注浆
浆液拌制采用HJ-180灰浆搅拌机,搅拌机工作斗0.18m3,根据设计及现场试验按0.8:1的水灰比测定每盘浆液水泥用量150kg,水用量120kg。
注浆采用HS-4灰浆泵。
1)施工工艺及方法
注浆前仔细检查仰坡面喷射混凝土,以确保坡面在注浆时不出现漏浆、坍塌,以保证坡面围岩稳定和注浆效果。
注浆前先检查管路和机械状况,关键是检查注浆机压力表是否准确,注浆管路是否畅通,确认正常后,取现场土样在一个不小于50cm立方体模具中做压浆实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后,方可进行注浆施工。
注浆过程派专人负责,填写《注浆记录表》,详细记录注浆时间、浆液消耗量及注浆压力等数据,观察压力表值,监控连通装置,避免因压力猛增而发生异常情况。并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出相应应急措施。
2)注浆顺序:先注下排管棚,后注上排,每一孔依次进行注浆。
3)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注浆过程中,经常发生浆液从其它孔流出的现象,即串浆现象。发现串浆时,应将注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拨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并用高压风吹冲(拨塞后向外流浆的注浆管不必进行此工序),然后注浆。
水泥浆注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时,则应及时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必要时加入速凝剂,先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停留时间不超过水泥浆的凝胶时间。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