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4:43: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历史学习的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49-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组合作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意识。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组合作方式的内涵没有被充分发掘,严重影响到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新时期初中历史学科优质合作教学的合理开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正视目前历史学科合作教学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更是如此。然而目前合作教学存在许多亟待结局的问题,严重影响合作学习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为此,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一些问题,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比如,很多教师重视合作,却不重视分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组员分工往往模糊。这样的分组通常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在合作讨论时沉默不语,心不在焉;成绩优秀的学生组成的小组积极发言,教学效果明显;成绩差距较大的小组则常见到成绩好的学生通常挑大梁,而成绩差的学生干脆搭便车等。究其根源,不科学的分组、不明确的分工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教师自我素质不高,对于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学习历史知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合作学习来解决的。教学实践中,有的问题学生自己动脑就可以解决,而有的问题则需要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才能透彻地理解。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哪些任务需要小组讨论,哪些任务不需合作解决,然后仅对需要协作解决的问题分配给学生解决,这样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有的教师经验不足也影响着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致使小组合作教学显得形式化、表面化。比如说,小组合作教学在历史学科教学的应用上,往往不能深入到学科内部,只是就历史知识的表面进行学习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通常处在表面的形式上,这往往造成其对初中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其合作效率并不能令人满意。其实,造成小组合作不理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要正视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高自身能力,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构建。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策略
对于历史学科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应该重视分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小组是开展学习的前提。小组规模一般为6人左右,在充分了解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成绩、态度、能力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平衡小组。保证组内成员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并根据小组的整体表现及时进行调整,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同时在小组内明确分工,培养能力强、工作热情、有责任感的人担任组长,并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利。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开展。其次,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落实具体的学习目标。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价值,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目标,安排恰当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教师要精心设计,明确任务保证教学的流畅性,并突出知识的循序渐进性和环环相扣的特点,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交往目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备课时精心考虑和设计分组活动。最后,合理选择恰当讨论时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合作过程中,切记不要为了讨论而进行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从而促进合作教学的合理开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认识,从而促进优质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发展。
一、初中生认知结构的把握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已有观念十分匮乏,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性和直观性的把握,浅出重于深入。尽量减少历史理论的介绍,以更加具体的知识点作为基础框架的支撑成分。认知结构的准确把握,一方面是课改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重要桥梁,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应用图片和音视频材料。
二、学习环境的构建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情境设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整个学习过程提供了基本素材。可以设置一些历史角色扮演、历史小话剧、分角色朗读等可参与性强的环节,加深学生的体验印象。也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即兴表演的环节,这样可以实现体验者和观众的双赢。
协作和交流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上,这既是一种提升沟通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手段。我们在设置历史问题时要做到深思熟虑,提供足够多的基本素材。当然我们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特别是在具体分工方面。
小学生刚升入初中,他们对历史学科会有什么看法?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有什么要求和期望?笔者从事历史学科教学多年,却是第一次任教初一年级,很想了解初一新生的想法。于是在开学的第二周,笔者对初一年级的267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问卷选项可多选,收回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97.75%。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对历史科目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评价和对教师的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学生的主观倾向,但从问卷的情况大致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这些看法有助于教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意图。
一、正确认识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基础有助于把握历史教学的任务
“切实估量儿童原有的发展水平,依靠儿童身心发展的固有规律,是实现发展的立足点。”小学阶段没有历史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历史不了解。笔者通过调查发现,46%的学生表示上过与历史有关的课程,72.4%的学生通过历史电影、电视剧了解历史,59.4%的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历史。这些情况提醒教师要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合理延伸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初一年级学习的中国古代史中有许多历史成语故事,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所了解,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述,教师适当引申,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故事的深意。还有一些如女娲造人、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的历史传说,晏子使楚、昭君出塞、赤壁之战等历史故事也都是学生已熟知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传说或故事所体现的历史内涵上,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有趣的故事而忽视了历史教学的任务。小学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一鳞半爪。他们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毕竟不可能全面认识学习历史的意义。调查中,有85.8%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他来说“可以增长知识”,27.5%的学生认为“可以作为成长的借鉴”,35.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升学和学习其他科目”。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能够得到升华。所以历史课不能上成故事课或知识思维训练课,不能只是追求学生的热闹参与,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需要关注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二、准确了解和处理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开展历史教学活动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58.6%的学生认为历史很有趣,35.2%的学生认为历史很有用;75.5%的学生认为历史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一样重要,只有16.1%的学生认为历史科比较不重要。这说明学生对历史科的学习并不是像有些教师想象的那样不感兴趣,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地位。相反,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历史科还是有积极学习愿望的,教师通过教学是把他们培养成学习成功者还是厌学的失败者?这需要教师更深入地钻研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对教师的上课有什么样的要求呢?调查发现,52.5%的学生希望历史课中老师多讲故事,55.2%的学生希望多看历史影片,17.2%的学生认为要多组织学生参与课堂,31%的学生认为要采用多种方式。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性思维占主导,他们希望学习生动形象的历史,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何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历史课使学生感到富有生气,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作为,教师则需要费一番心思。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教师要有效地领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自己首先对教学过程要有一个设计方案,即进行有效的备课。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往往侧重考虑教师意愿的实现,忽视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要求,结果常常会发现教师预设方案难于如意实施。如果你上的历史课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让他有所得,有所期待,相信你的课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学习愿望与要求放在心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师生在共同的互动和激励中都有所收获。
调查显示:51.3%的学生表示上历史课时最喜欢听老师讲,53.3%的学生最喜欢师生活动结合,22.6%的学生最喜欢自己阅读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讲授式的教学不一定不好,活动式的教学也不一定最佳。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多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学习,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目前多采用大班化教学,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必须加以深入研究。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调查中51.3%的学生希望历史老师学识渊博,46%的学生希望老师平易近人,87.7%的学生希望老师风趣幽默,只有17%的学生希望教师严格。“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都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正确对待和利用教学评价手段有助于加强历史教学效果
一提起“教学评价”,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考试”。长期以来,我们惯用考试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考考,教师的法宝”,教师只满足于简单化的考试评价,反而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评价思想僵化使得评价手段单一化,评价的作用窄化。调查表明,64.4%的学生认为评价学习成绩时应该看“综合评价”。只有26.4%的学生认为应该看考试,20.3%的学生认为应该看平时作业,26.1%的学生认为要看课堂表现。对于考试的方式,58.6%的学生认为考试方式要采用全部开卷 ,18%的学生支持半开卷半闭卷,5.7%的学生赞成全部闭卷,21.8%的学生为以上方式都可以。由此看来,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是教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愿望。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目前,教师们也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发展性作用,同时也在尝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但由于操作手段烦琐,如评价项目细化需要大量的数据记录与统计,教师担心浪费时间,不愿尝试。粗层次的评价如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平时的阶段检测纳入评分项目,发挥的作用有限。一些有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也难以衡量,所以教师较少在评价方面做出有成效研究。许多家长、学生深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只认考试成绩, 这也不利于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可能要探索一种易于操作又能较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正确了解和教育部分学习消极的学生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整体水平
调查发现,刚进入初中就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抱着消极的态度。有3.8%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没什么用。对于历史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重要性问题,1.1%的学生认为一样不重要,9.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3.4%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他影响不大。初中阶段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很大程度上是小学阶段留下的病根,但也不排除他们在成长中的变化。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改观势必影响历史教学的质量。
如何教育学习消极的学生对于本来任教班级数较多的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单枪匹马有些势力难支,而且他们每个人的问题又各不相同,教师经常不能很好地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常说:“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因此,教师首先要立足于自身想办法解决问题,多找时间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找出教育学生的突破点。同时要争取班主任、家长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如果缺乏教育的责任心,缺乏耐心,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结果问题会积重难返,使这部分学习消极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正视这一问题,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抓好起始年段,从新阶段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学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
新课程在历史学科体系上的最大变化是将原来的通史体例改成了专题史休例,新体例的学习是以初中通史体例的学习为基础的,由于目前多数初中并不重视历史,因此学生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专题史学习。这样,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便有必要对初高中的教学作适当的整合和优化。下面就以《》一课为例,谈谈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与整合问题。
一、知识结构层面的衔接整合
初中“通史+单元”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编排。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在单元主题突出的同时,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线索性和整体性。高中课程内容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打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模块十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必修包括政治、经济、文化3大模块共25个专题:选修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摸块。
初中学习是高中继续深化学习的基础,初高中历史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为便于整合,把初、高中“”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作一对比:
初中课标列出7条要求,全面而具体,基本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具体表述则侧重于史实,有蜻蜓点水之感,基本不要求深入分析,但力求全面而简约地呈现14年的全部过程。
高中新课程采用专题形式,课标只列出4条要求,主题突出,视野开阔,注重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学生在初中己经学过,而且是3课时,而高中人教版教材对于只孤零零地列了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既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这样的结构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按照这样的教学结构实施教学,很难使学生准确理解伟大的。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如一下: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侵华、滔天罪行)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过程、胜利原因、意义、特点)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整合后的三级标题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主题突出,一目了然,清晰地构画出本课的两条主线。“日军的野蛮侵略”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同时,又突出了新课标的四个主题:“日军侵华罪行”、“全民抗日运动”、“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层次分明,关注过程。
二、学生认知层面的衔接与整合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己初步掌握了的相关史实,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与有关的信息。但这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在处理《》的重点问题“不屈不挠的抗争”时采取探究的方法进行,设立了如下探究问趣:
探究一:以新闻会形式来探究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
探究二:通过谜语趣闻的方式引出胜利的原因。
探究三:通过资料数据比较分别得出的地位。
探究四:结合以_L分析,简要指出中国的具有哪些特点?
最初这么设计,我还心有余悸,担心学生没有兴趣不堪意去做,即使做也怕做不好。然而事实是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不但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度是相当出色的,也充分休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相信学生,更多的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么学生的收益就不仅仅是高考成绩那么单纯了。
新课改条件一下,我们历史教学尤其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笔者也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震握卜一一以及震撼之后带来的长久的思考。而仔细品位一下给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冲击,应该是一个绝佳的情感教育素材,所以为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在解决了两大主线之后,又设计了“感悟历史”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反思: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1.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及文字
2.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3.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及文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教师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在此基础上,继续给学生以思维扩展的空间,给出法国的一位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记录的材料,同时教师设问:“如果你是一个第三国家的人,你认为二战给哪国带来的伤害和教训更深刻?是什么让日本强化了灾难而淡化了它的侵略性?是什么让我们过早地忘记了伤痛,而仅仅是几个幸存者微弱的呐喊?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我们更多更多地去思考……刀,以此作为课下延伸.
最后,以配乐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结语。
经过这一系列的情感冲击,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所以可以说这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了。
三、初高中“课程理念”层面的衔接整合
一、自主式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工程师”,还是完成教师指令的“操作工”决定着课堂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总是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用教师的思维来捆绑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被不断销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趋势。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等一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思考是人类不断创新的源泉。课堂上的适当的“等一下”,虽说时间不一定很长,它或许仅有1分钟甚至几秒钟,却能让所有的学生开动了脑筋,进行一定的思考,让学生为解决问题做出自我努力。虽然他们的答案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他们已经思考了。思考这一行为的本身比其结果更为可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拥有自由支配 的时间是保证学生 个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既然,
在教学设计时应当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脑袋 应该先有什么?后有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问题,学生的错误率很高,为了降低学生的差错率,不妨采用“设疑启思法”进行教学。设疑启思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设计出疑点情境或直接利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错误,特别是经常出现的错误,作为理解知识和构建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载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设疑启思法的一般教学流程是:
运用设疑启思法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所设的疑点情境或错误情境要具有针对性、互动性、思辨性、启发性、迁移性。
【习题教学案例】以9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若汽车在刹车后的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刹车后5s内的位移是多少?
本题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不清楚不可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刹车),其运动时间是有限制的。
本题可用设疑启思法进行教学,具体可根据如下环节实施。
教学环节一,选择错解。针对这种常见错误,教师可不直接讲解,而是先请学生自行解答,选出学生的错误解法,作为教学资源。
教学环节二,探究真谛。利用错解,诱导学生进行思辨、评价或争议,分析得出错因。
教学环节三,归纳提升。对于不能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刹车),要注意其运动时间是有限制的,超过这个时间范围,物体就不再运动了。
教学环节四,测试矫正。可再提供一题让学生解答,从而牢固掌握这类问题的解答方法。例题,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斜坡,加速度大小是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上述案例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诱导学生进行思辨、评价或争议,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理解和领悟错误的实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与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结论的教学效果相比,要好得多!
总之,物理课堂要有效、高效、有品质,就应抓住“体验、探究、启思”这三个关键词。
(责任编辑 易志毅)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作者,更应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一个开放式的环境中,让学生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去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放纵,需要教师及时地管理和纠正,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让问题意识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强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1-01
公民意识的培养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其内容独特且极具影响力,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造就具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成为历史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对国家、利益、尊严等多方面进行自觉维护的意识,简而言之,就是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初中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才能具备国家意识。在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国家发展和演进的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介绍了几千年来国家发展所经历的苦难,还想学生展示了华夏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树立学生爱国思想的教学素材,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建立国家意识,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利用历史人物以及相关材料加强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有意识地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陶冶学生爱国情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防止课堂变成教师的完全说教。历史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的教育。
二、培养学生权利意识
权力意识是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统一,人是权力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既能享有权力,同时也担负着社会责任,对权力意识培养的难点,不在于主体的自我权力意识,而在于如何使权力主体同时具有他人权力意识、社会意识与规则意识等多方面意识,只有尊重他人权力并履行应尽义务的情况下,权力主体才能够真正健全自身权力意识,使其成熟。现在的多数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能从整体权利出发,对他人漠不关心,虽然初中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年轻气盛的弊端使学生听不进去意见,只懂得索要,不顾及他人权利。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重权力方面的教育,将古今中外历史史实与各种各样的权利联系到一起,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自身应该具备的权利,包括对他人的责任,进而提高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由三部分构成:法治情感、法律认识以及法律理念,即人们对于法及法律现象的思想、认知及心理的总称,主要是培养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行为,作为初中生来说,虽然学了部分法律知识,但没有多少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甚至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很薄弱,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中的法律知识来讲解历史课,引导学生“法律至上”的意识,树立学生平等、法治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给学生留情景剧作业,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教师加以指导,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如让学生表演不同朝代的盗窃案件,并加以不同制度下的审判过程,以此,学生要了解不同历史朝代的司法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社会的能力,还能使学生了解到人权法律概念发展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以及国家所担负的责任的认识,以及自觉遵守规范、承担责任的态度。初中生的责任意识还不是很完整,学生们明白自己的学习责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知”与“行”总是会脱节,总的来说,初中生一是缺乏责任行动,二是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缺乏集体责任感,四是缺乏对社会以及国家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加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和时间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如张骞出使西域,为了完成使命,历尽苦难的故事。随着初中生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面的不断扩大,责任心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责任的含义变得更加深刻,历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应具有的责任感是多方面的,可以教育学生多方面的责任感,历史教学还可以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如遵守法律、履行公民职责、保护自然等。为此,教师可以组织讨论会的形式,积极号召同学们参与进来,并展开激烈讨论,通过活动唤醒学生们的责任意识;或者是组织学生们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相应历史文化,而后对学生们讲解历史,让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五、培养学生乡土意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各地区都经历了历史不同的发展,有了现今的面貌,而教材只能反映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史实及发展,对历史细致的描述只能出现过多空白,因此,乡土历史的普及就发挥了自身查缺补漏的作用,学生们只有了解了本土历史文化,才会热爱家乡,只有热爱家乡,才能更热爱祖国,因此,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本土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化、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出土文物等,通过讲述乡土史交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热爱本土的观念,为爱国主义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历史教学可以填补学生乡土意识的空白,帮学生了解本土历史文化,从而形成乡土意识,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成功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公民意识的体现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除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等基本意识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履行好公民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及其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初中学生是完全能够通过自己阅读历史课文而掌握和了解,教师不必要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对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初中学生也可以在掌握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学生也是可以了解和认识的。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训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
1改变常规的备课内容。着重备学生自学
在我们日常历史教学工作中,备课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这些备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怎样教,而对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怎么学关注不够,甚至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自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能够把历史课本知识对学生讲透讲明,学生能听懂听明白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常规的备课,使得备课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对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对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而应该是要求教师备课应从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应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不再把备教师的教作为备课的丰要内容,而是把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的配角,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2改变学习方法,把研究性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解式教学来传授历史知识,教师往往把历史教学理解为讲解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现象等,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接受性学习,也就仅是上课认真听,缺少思考,把学习历史理解为背诵历史。学生此种以听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是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决定的,这种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不足,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历史课堂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索、钻研和思考而获得历史知识,而不是通过听教师讲解和背诵来获得历史知识。所以,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去学习知识,把研究性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讲授新课的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往往是依靠满堂讲,主要的课堂活动都是教师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听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很少有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完全成了课堂的听课者,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学,把教学变为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演主角。教师要变满堂讲为少讲,只要做了引导就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学贯穿整个历史课堂。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和物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学好中学物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概念以及物理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表达,要借助于数学公式或数学图象等手段,物理理论本身的发展,定律的建立、推理论证过程都离不开数学。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具体物理问题时,数学是有力的工具。但是,数学是专门研究量的科学。我们要注意物理学与数学的区别,要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含义,防止以数学形式片面代替物理思维,把物理知识的数学表达形式绝对化的现象。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本来作为物理语言和工具的数学,反而成了一种干扰,从而影响学生对物理实质的思考。
1、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
我们对物理概念由定性分析进入定量分析,就要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它与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严格数量依存关系,由此获得它的量度公式。但是我们一定要从这些量度公式中理解它的物理过程与物理符号的真实内容,而不能从纯粹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
例如:密度公式,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纯数学式子,以数学形式来进行思维,就会得出“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要消除这个错误观念,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引入的物理过程。就是我们在研究物质时,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同种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然后得到关于密度的定义式。学生了解了密度的来历,就能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由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在量度公式中的物理概念如果反映的是物体本身的性质、状态,如:、、等,它们与相关的物理量之间就无正、反比的函数关系。如果反映的是物理过程或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如:、、、等,它们与相关的物理量之间就有正、反比的函数关系。
2、理解物理量的相等
数学中如果“”,则“”。但在物理学中的物理量相等,不仅指量的相等,还有其它物理意义。如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只能说“反射角=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光线和入射角,才有反射光线和反射角,故入射光线、入射角是原因,反射光线、反射角是结果。我们说“反射角=入射角”不仅表明了这两个角在数量上的关系,还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先后因果关系。这类因果关系,教学中可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说明,如某两父子长相很象,因为先有父亲,才有儿子。只可以说“儿子像父亲”,不可说“父亲像儿子”。
3、弄清“0”的含义
数学中计算结果为“0”,表示没有。但物理学中的“0”是有丰富含义的。
如通常情况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不能说这时冰水混合物没有温度。甚至有的同学联想到这时物体内分子运动的速度为0,停止了运动等。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温度概念的内涵,弄清温度量度的规定。
又如,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某个物体的长度为25.60,测量中小数点后最末一位的0是不允许随意增减的。同纯粹的数学问题不同,在物理测量中这个0是有确切意义的,它反映了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
4、注意“四舍五入法”的的使用
数学计算结果常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处理,但物理中的一些计算结果往往不能,而是采用“去尾”或“凑整”的方法。应根据实际物理意义来定。如:现在手边有一些彩色灯泡额定电压都是否U=3.8V,若用电压为U=36V的电源供电,问怎么连接?许多同学作如下解答。解:,答:需要9个灯泡串联起来。但这里如果用9个灯泡串联,则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彩灯容易损坏。故题目的最终答案是:应把10个灯泡串联起来使用。
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数学知识的影子,而数学也在其中起着关键性、支配的作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目标,而且还是学习其他学科,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能量储备。但是,在初中数学领域里,很多教师并不重视,也不懂得该如何来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因而在实际中很容易照本宣科地讲解数学理论,和实际严重的脱节,而这也导致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容易忘记学习过的数学理论知识,因此,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重点探讨对学生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意义重大,还可以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抽象的知识后最终可以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宏观上很好地认识数学知识,再举出丰富的数学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重要的价值,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而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还要以生动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数学离开了生活,就会显得空洞无依,而生活离开了数学就无法发展进行,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拉近生活、数学和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生活中简单的物体画三视图,用这样来源于生活中的实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以数学为依据,进行数学应用的操练
在数学中,应用题指的是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中要以应用题为依托,面向其他的学科领域,要重点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操练,但是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这个时期学生的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所以,要想提高对学生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要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训练。通常,教师可以采用图解分析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图解分析法的针对性和直观性非常强,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学习调配问题、速度问题和工程问题时,就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意思,并根据题目设出未知数,进行方程求解。
三、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中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应用是不同的,而把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既能帮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进行实践教学,用实物来代替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数据,形象具体地来展现数学的特征,让学生在动手的实践中来理解数学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学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数学动画视频,也可以模拟场景,进行数学游戏来丰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其次,在具体事物中还要注意提炼数学,让学生可以联系实际来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梯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实际中的山体、水坝等,既加强了知识理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利用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课堂的学习是有限的,因此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后,可以让学生亲自设计,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并且结合数学的成本、利润、产值等问题,计算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实际来巩固数学理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试着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1探索识记知识点的便捷途径。
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1.2探索概要掌握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2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2.1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1.1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
2.1.2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2.2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
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2.3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