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0:27: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影视制作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Reflections on cultivation of the practice skills for make videos majoring a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ai Xinmi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0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of designing and making of make videos course and combines with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s. It discuss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ndard, teaching method optimization, laboratory open, community activities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etc so as to promot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teaching technology major and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ersonnel.
Key words: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laboratory open;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community activities platform
教育技术专业是一个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侧重于教育媒体技术方向的影视制作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具有专业知识面广、技能实践强的特点,涵盖了电视摄像、画面编辑、特技与动画制作、照明等专业知识。加强影视制作课程的实践技能培养,不仅是培养学生教育媒体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还为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职业定向的选择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
1 影视制作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实验教学时数少,实验设备数量不足。影视制作实践教学涉及实验设备(如摄像机、编辑机等)价格昂贵,实验室配备数量有限;加上技术更新快,经费投入不足或不及时,导致有些设备技术滞后、数量不足。学生一般4~5人分小组交叉实验,受设备数量和实验课时的限制,有些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实验内容理解不透,对功能复杂的实验设备熟悉不够,个别学生疏于动手,达不到设备的熟练操作和预定的教学目的。
(2)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具体的实践现场反复讲解、示范,学生被动地在一旁观摩,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研究型、启发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渐进、动态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思维、操作于一体,着重学生心智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教学内容相对封闭,缺乏人文精神渗透。影视制作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涉及电视摄像、画面编辑、特技、动画制作、声音处理等。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电视画面的编辑过程中,非线性编辑技术更优越于线性编辑。在一台计算机上可以方便地完成视、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辑,声音的录制与再处理、画面特技与动画制作应用等技术。而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也不是孤立封闭的,它与电声技术、动画制作、数字视音频技术等内容紧密联系。
影视作品要体现人性化、情感化艺术精神,需要融会创作者的思想和经验,智慧和情感。因为实验设备与课时不足,加上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学生对于影视制作系统性技术内容只能粗浅学习,作品主题思想简单,画面编辑粗糙,缺乏人文精神的内涵,艺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激发。
(4)实验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缺乏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实验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普遍偏低,而对担任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验教师技术含量要求高,技术经验不能纸上谈兵,不仅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还要具有较强的视频拍摄、编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工作经验。
对于实验教学评价比较单一,部分评价项目不够细化,对学生实验成绩评定项目不够具体、全面;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应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2 影视制作实践技能培养途径
(1)合理优化设备组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因为影视制作实践课程涉及的实验设备昂贵(几万至几十万),学院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追求高、新技术产品。我院根据实验需求,将现有新、旧设备(包括DVCAM,Batecamsp型等)摄像机、线性编辑机分组搭配给学生实验。特别重视实验前的准备环节,将有关实验设备的说明书和实验讲义资料通过网络或书面形式提前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对实验内容有感性认识,指导教师在实验讲解中对于重、难点的技术操作反复强化,并将设备的责任安全具体落实到小组负责人。
(2)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规范化的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要综合分析每一个实验项目的知识点、技术点、重点、难点,合理选取,合理安排实验课时,不断丰富更新实验项目,精心整合实验内容,把优化的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实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实验教学最优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优化实验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应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资源,创造真实生动的现代教学环境,建构新型的学科素质教育。如实践摄像机的功能原理、操作技术要领,可以向学生播放事先制作的《摄像机操作技术》教学专题片,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画面意识。对于运动镜头拍摄、画面构图等教学重难点内容,在现场实验教学中,将摄像机输出信号传送到监视器或大屏幕上,教师现场演示“推、拉、摇、移、跟”的技法,告诉学生运动镜头起幅、落幅要保持3秒左右的静止画面,整个运动拍摄过程中要做到:平(画面构图横平竖直)、稳(画面不抖动)、准(构图准确,不要没目的地推拉镜头)、匀(运动速度均匀),难度大的镜头实际拍摄前要自觉预演几遍;“镜头的组接原则”内容结合片段性教学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案例分析,多采用启发式、研究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编辑镜头时抓住几个要点:
①画面内容要符合生活逻辑、思维逻辑;②注意空间关系的方向性(通过移动镜头、中性镜头、特写镜头等手法克服“越轴镜头”);③前后镜头动作衔接的连贯性;④景别角度的和谐性;⑤色彩影调的统一性等。同时注意多收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性、不规范的镜头,以备学生反思。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实验中的重、难点内容也能深入理解,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中才能得心应手,大胆创新。
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编辑手法多样化,数字信号无损耗等优点。一台多媒体电脑加上视音频采集卡、视音频编辑软件、光盘刻录机等就能组成一套低成本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积极性,让学生将前期拍摄的素材先通过线编设备粗编,再通过标清的非编系统将素材上载到电脑中精编,学生通过网络在安装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电脑上,自由完成多轨合成、字幕添加、二三维特技生成等创作,这种分工协作各尽其能的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也进一步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
(3)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影视制作实践课程内容宽广、综合实践性强,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宽厚的理科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涉猎文化、艺术、管理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实现教育、技术、艺术的相互渗透。让学生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影视作品,体验每一种画面人文意蕴和高超的摄像技术,深刻体会作品的艺术情感,不仅加强了人文精神教育,还激发其艺术创作积极性。
加强影视制作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开放实验室,学生受设备数量和时空的限制,使得有些实验内容无法深入,达不到教学目的。实验室开放,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熟练实验设备的操作技能,熟悉影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及画面摄像、编辑的高级技艺;另一方面,实验室开放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激发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的创新和科研提供了空间。特别在综合性作品设计中,组织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自由选择题材,在完全开放的实验室中,通过特技效果、三维动画、镜头组接技巧等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在这个包含了导演、编剧、摄像、演员等人员的集体创作活动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自信心、责任感、交际协调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4)建设实训基地,搭建社会活动平台。学生熟练掌握了影视制作技术,并能将技术熟练应用服务于社会,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不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拓展学生的技艺,还能实现产、学、研的结合。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走进社会,在有经验技术人员指导下,帮助学生参与中小单位的宣传广告片、资料片、文体活动以及家庭生日、婚礼等纪录片的制作,不断提升技艺;学院网站上提供一个影视作品交流、评价平台,挑选优秀作品参加一些地方性、全国性的DV大赛等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5)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影视制作实践教学要求实验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对本课程实验教材、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具备整合编制能力,还能够应用丰富的视频拍摄、编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组织、辅导实验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对于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不能只重结果,还应重视实验过程评价,如实验设备技能操作、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和结果处理等。在作品评价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作品观摩互评、互动质疑、作品竞赛等多种形式评价,以成果和效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保质保量完成各个实验项目,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影视制作综合实践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化高科技的发展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段。二十世纪后期。数字化特技广泛地运用到影视艺术的创作中,《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影片都成功地使电脑特技与真人表演自然协调地合成。进入新世纪后,数字特技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站在数字影视技术最前沿的美国影视界陆续推出了《角斗士》、《珍珠港》等影片。而这一时期《最终幻想》的上映更是使影视数字化走向新的境界。影片中的人物竟然都是由电脑创造的虚拟演员来演出。现在我们一般将这种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影视制作手段称为影视后期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的一般流程为:利用实际拍摄所用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加入为影片制作的声音后形成完整的影片。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影视剪辑方法更有效,而且能够自由的加入影片需要的过渡和效果。
目前。国内各高校在与影视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教学中。陆续加入了影视后期制作的教学与实验内容。这些专业在影视后期制作教育中一般采用美国等西方国家设计的应用软件。或是采用为某一种工作站及非线编系统设计的专用软件。从使用角度讲,这些软件基本道理相通,技术手段不同,除了部分的特殊高端产品,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一般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但是在教学的理念中,由于我们接触了大量的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高科技影视带来的视觉震撼,或多或少的会以此为目标与追求:而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背景与美学理想看,在影视后期制作教学中更应该秉持民族化的美的形态、美学精神与民族性格,以“中和美”的追求为教育理念。
中国“中和美”的哲学内涵是“致中和”的美学思想。先秦典籍《礼记・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所说的“致中和”包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情感的含蓄性,喜怒哀乐情感含蓄未发:情感的适度性,情感表现而又有节度:‘致中和’是天下之大本与达道,反映了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因而“致中和”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致的,它包含了天与人、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等的精神追求,也即中国的“中和美”的思想主张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持一种亲和态度。而西方的美学追求与中国大为不同,自古希腊的“和谐美”便主张人类对自然与社会持一种二元对立的态度,即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分离,而且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当前西方的文化与美学观念,因此在西方文艺作品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以高技术手段为影视后期制作基础的影视作品中,场景的物质性、情感的对立性、视觉的刺激性体现得极为明显。
因而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与西方对于影视艺术的本身认识就有很大不同。首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具有怀旧、保守、内敛的特点。如怀旧的心理影响着中国影视艺术创作很少从想象未来的科幻片或充满现代感的枪战片入手,而是在刀光剑影的武侠片中生发灵感,虽然这些武侠片有时会披着怀旧的外衣而传播现代意识:“相对地,西方的审美趣味则相对更加好奇,超验和想象”。且具有相当强的科技幻想力以及对自然的思考。其次,中国人的审美态度是理想与现实统一,即以和谐为美,主张“发乎情。止乎礼”,文艺中很少有极度的狂欢与痛楚,而是情感与矛盾中止在一定的程度并互反转化:这与西方文艺的骇人惊心、荡气回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中国长时间以来注重影视“文以载道”的宣传与教化功能,在叙事中传播民族的精神理念,所以数字化的高科技手段只能带来视觉的享受,只能成为加强教化动能的辅助工具,而不会成为影片本身。
项目教学法是萌芽于18世纪欧洲的一种新颖有效的教育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并亲自完成一个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们尝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不仅学会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还能获得灵活思考创新的机会,学会与人合作。例如影视制作,在学习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表演的技巧、场景设计和视频制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与整个团队默契合作。
这一次的教学项目――以《毕业季》为题的影视制作,把理论和实际联系了起来。临近毕业,这也是一个能引起学生们共鸣的题材,让学生们有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去。
一、在影视短片制作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为理论和实践搭建桥梁。项目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从选题到过程操作再到最后作品完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制作短片《毕业季》的过程中,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题目自己设计剧本、场景,自己与相关的人员沟通,寻找演员、拍摄器材等。学生在自导自演中就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制作出他们心目中的毕业纪念品。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影视短片制作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亲自去制作他们感兴趣的题材的影视作品。年轻的学生们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项目教学法正好给予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制作影视短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更要与自己的组员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聆听别人的见解。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项目教学就像一个微缩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为了使这一个“社会”正常运行,学生必须学会放下一部分自我,聆听别人的想法,与人合作。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分组。 在项目教学中,分组也是有技巧的。在现实生活中,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合作是很平常的事。因此,老师应该利用项目教学这样的机会训练学生与人快速磨合的能力,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和平常缺乏交流的同学合作。
(2)选定题目。 分组完成以后,就是选定项目的主题了。在这一个案例中,我们选取了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共鸣的毕业题材――“毕业季”。“毕业季”这一个题材既集中又宽松。它把镜头聚焦于即将毕业的学生群体,同时也聚焦在制作这个短片的学生内心。而它的宽松在于这一个题目并不拘泥于形式甚至是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
(3)指定计划。 选定了主题以后,下一步就由学生来进行了。每个小组的学生各自合作制定出一套详尽的计划,包括作品大纲、场地、时间、人员安排以及所需设备、后期剪辑安排等,把这些计划写成一份计划书交给老师。
(4)实施计划。 这一步是整个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计划实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困难重重,学生们也常常会急于求成,没有设计好分稿镜头就急于开始拍摄。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给予指导。当学生对进度开始有所掌握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退下让他们自由发挥,并要求每个小组定时汇报拍摄进度。
(5)成果评定。 当作品剪辑加工完成以后,就要送给老师进行评定。但这时候老师绝对不能只是打一个分数了事,应该让学生们一起评价每部作品,甚至在网上发起投票。这样做,学生能够在评论和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东西,也能够在聆听别人的评价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一方面,项目教学因为其灵活性和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很容易让一些性情懒惰的学生坐享其他同学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分组拍摄需要大量的场地、人力和物资,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获得。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监控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
一、 影视后期制作的现状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需求不断扩大。当今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文化知识,电视、电影、手机、计算机网络等都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娱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这些文化、知识进行视觉上的美化、发挥想象让人更容易吸收消化,仅仅通过原始素材的采集和传播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影视后期制作在这种情形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进入21世纪,影视行业和计算机网路飞速发展。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影视后期制作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影视制作人才的稀缺。同样,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想向影视后期制作方面学习、发展。以电影行业为例,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以每年最少以500部电影的产量飞速发展。作为电影放映的主体,2014年新增影院1015家,全国影院数量达5598家,观影人次达8.3亿,这一切都预示着电影行业的蓬勃生机。然而,与之相随的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缺口却不断增大。有数据显示,现在的影视后期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20万左右,这其中当属特效剪辑师、栏目包装师、动漫复合人才、微电影制作最缺乏。同时在影视行业,薪资其实普遍比传统行业高很多,据权威调查报告,影视行业收入7000以上的人员达30%,比起其他行业高许多,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福利体系完善、奖励手段多样化更是吸引人,可见影视后期行业可谓是香饽饽的行业。
二、影视后期软件分析
Avid Media Composer,After Effects,Premiere,会声会影这几种影视后期软件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其中Avid Media Composer,After Effects是近几年中职影视后期制作大赛中的应用软件。Avid Media Composer侧重于影视编辑,编辑操作简化,界面简洁,具备影视各种常用效果,但是要清晰输出,需要专业硬件外设,价格昂贵,汉化程度不够,不利于学习。After Effects侧重于各种精美视频特效的制作,对于大量素材的编辑则过于繁琐。Premiere侧重于影视编辑,操作简单,也有大量的汉化版本。所以当前中国的影视行业最常用的就After Effects和Premiere。至于会声会影则是傻瓜式的影视编辑软件,适用于大众,也能做出效果精美的影视作品。作为职业中专学校,培养影视后期人才,则应取其各种优点,各种软件都涉及,着重开设After Effects,Premiere这两种软件课程。
三、影视后期人才培养
“特效剪辑师月薪5000元起,栏目包装师月薪6000元起,影视能力强者月薪可达万元……”,在招聘会现场,这样的高薪聘才广告随处可见。虽然应聘者很多,但真正符合要求的人少之又少。
“企业渴望人才,但原创能力与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人员实在难觅”。招聘会上,众多影视企业发出了如此感慨。一方面是影视动画专业大中专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影视动画企业专业人才匮乏。
许多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学的是影视动漫相关专业,但是并不具备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这就涉及影视后期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中专学校,想培养企业需要影视后期人才,除了所教的课程要跟上影视发展的步伐外,还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学生。
(一)培养动手能力强,具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
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现在时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论调:“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群虫。”这种论调并不正确,但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一种看法:“中国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中国人个人技术很好,但是说起团队合作则较其他人差很多。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论调,培养出团队合作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人刮目相看。中国人是很团结的,团队精神绝对不差。
(二)培养动手能力强,具原创、创新精神的学生。
学校除了培养团队合作性好的学生外,还要培养具有原创、创新精神的学生。当前市场对具有原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需求是最迫切的。这些人才除了要具备团队合作的基础外,还必须具有钻研、自主创新的能力,本身非常喜欢影视后期制作这一行业。学校必须在本校的生源中筛选出有潜质的学生来重点培养,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阐述影视后期行业的美好前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作。
四、教学方法
影视后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较多,教学安排可以是两学期的课程,一学期打基础,一学期深化学习。第一学期在教学中可以以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为主,趣味教学为辅,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影视后期制作的兴趣。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必须先进行消化,查阅、学习案例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巧,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无形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任务驱动法与案例教学法异曲同工,同样以学生为主体,布置相应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要求,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根据上文提到的人才培养,为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第二学期在学生掌握了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工作小组。对影视后期制作的流程进行流水线化操作,工作小组中的每一成员负责某一流程即可。这样不仅能培养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一位学员对负责的某一流程更熟练,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制作一MV为例,将MV分为片头制作、正片制作和片尾制作三部分,而正片制作又可分为视频素材采集、编辑、声音处理、文字添加、效果制作等流程。每一流程都安排工作小组成员专项负责,提高操作熟练度,提升工作效率。由于每一流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工作小组成员间必须密切配合,遇到问题相互讨论,统一解决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往往能制作出更出色,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正适应当今影视行业的基本要求,一个节目或作品的制作往往都是由团队合作完成,效率高是必需的。
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原创、创新能力的人才,则是在筛选出有潜质的学生后,提供必要的软件和硬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除了让学校专业教师参加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外,还要外聘影视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由于筛选出来的学生本身综合素质都较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约束能力,因此可以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利用暑假时间,下到影视企业进行企业实践,让学生作为学徒工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向有影视工作经验的员工学习必要的技能,了解熟悉影视制作的流程,开阔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眼界,挖掘艺术潜能。国家大力支持中高职学校的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出“高中有高考,中职有大赛”的口号,每年举办中高职职业技能大赛。这就为这些尖端的学员提供了展示自己、检验自己能力的舞台。学校会根据大赛要求,将重点培养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集训,以模拟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五、总结与思考
影视后期制作是将一个个素材进行剪辑、制作特效和包装美化的一门艺术。它能发挥人们的想象,让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在荧幕、电视上一一实现,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惊心动魄的视、听觉效果。
当前的影视行业在飞速发展,对于影视后期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的前景是光明的。近几年很多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影视动漫专业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但是也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很多都不能符合影视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学校除了硬件条件达标外,还要在软件上下工夫,积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进行教学改进。除了课堂教学、实践外,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学生下到企业,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与行业发展相接轨。当然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每年的技能大赛“影视后期”项目,除了个人赛之外,还要有团体赛。毕竟影视后期的制作单靠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稀缺人才和团队。
参考文献:
[1]高子伦.影视后期制作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J]. 理论界,2011,07:225-226.
[2]朱殷勤. 浅析技能大赛对《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155-157.
[3]许央琳,楼飞燕. 案例教学法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36-38.
[4]李春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191-192.
[5]吕明明.浅谈高职院校影视后期制作专业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4,13:268-269.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比较欠缺,很多高校虽然都有广泛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来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比较形式化,导致开展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条式的、单一的、灌输式的快餐教育,不仅恶化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而且让很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压抑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这些传统的禁锢的思想,是严重地忽视受教育群体的,不能很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所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非常低。另外,随着外来思想的入侵,欧美等影视作品的泛滥,美剧、好莱坞电影、欧洲新潮流电影等影视作品的强势入侵,对于大学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日益浮躁的文化消费的复杂形势下,开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我们的大学生在不断地接受这些复杂多元的价值引导的时候,是很难有客观的认识和理解的,这里就显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做到一个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深层的思想指导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显得势单力薄,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大学生,迎合他们兴趣爱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了当下急需考虑的问题。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明确受教育对象的接受度,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能事半功倍。
二、 通过主旋律影视作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涵和发展
我国文化管理部门所提倡的主旋律影视,是指那些反映社会进步总潮流的时代电影,这与当前的政治氛围是统一的,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大多数是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和体现时代特点的影视题材的作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旋律影视作品都被固定的思维圈住了,类型化也非常严重,鲜有优秀的作品,一方面受制于叙事的结构,一方面由于政策对于影视创作的干扰。但是近两年,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不断成熟,很多类型的影视作品的制作也越来越成功,在保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出现了很多有情怀的主旋律的影视作品,比较好的有《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智取威虎山》等,电视剧方面有《亮剑》《士兵突击》等。这些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也说明了我国导演和影视制作的高层对主流价值观的电影的重视,为我们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旋律影视作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首先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一定也是具备文化性和娱乐性的影视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但是关键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如何将这些优秀的题材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优秀的文化性和娱乐性是开展主旋律思想教育的有力条件,像《智取威虎山》,虽然这部电影更加的偏向于商业化,但是其故事的内核却是我们所熟知的爱国思想,大学生对于主旋律影视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有一定的思想期待的,这种需求心理就是主旋律影视的有利条件。其次是大学生本身的眼光一般都非常的广泛,也非常的乐忠于接受新式的教育思想,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标准是开展主旋律影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三)主旋律影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首先就是深刻的历史教育,现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缺失非常严重,主旋律影视作品往往都涉及到历史题材,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影视作品不仅具备足够的历史普及知识,而且也常常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这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不矛盾的。其次是重要的审美观念的引导,主旋律影视作品往往宣扬的是真善美,这种美是来自人性深处的美丽,是在日益明显的西方文化入侵的背景下,我们的大学生渐渐缺失的东西,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能仅仅依托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加需要深刻的剖析作品背后的人性光辉。
三、 主旋律影视作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深度地挖掘作品内部的思想内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历和基础,他们可能看过了《兄弟连》,可能看过了《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欧美主旋律电影,因此在开展本土化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相关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清当下主旋律和社会现状的结合,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高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于实际的工作中,不能简单机械的通过观影观后感这样的形式,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去发现和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二)整合教育资源,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氛围。主旋律影视作品是非常丰富的,主题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多影视作品的时代性不是很明显,或者某一部作品内部的某些思想是陈旧的,这就需要我们认清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实质,对这类作品进行整理和总结,扩大视野,解放思想,充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实际的社会现状为目标导向,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给予的厚望融入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潮流的影视作品。首先开展主旋律影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现有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不足,新时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往往很难博取大学生的眼球,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教条化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地认清教育对象,深度挖掘影视作品的主旋律思想,研究围绕以主旋律为中心的优秀影视导读文章,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视作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坚持下来,不能搞形式化,配合大学生的爱好兴趣,开展类似于主旋律影视作品展览,主旋律影视作品剪辑等活动,提高参与感,从而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搭建展示交流和推广应用平台,营造开放、积极、创新的创作环境,鼓励社会各教育机构、专业影视制作单位、广大师生、社会人员進行教育类影视创作的积极性,促進优秀影视作品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参赛范围
全国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学校、中小学校和有关部委、行业所属教育机构、教育电视台、教育影视出版社等单位及个人创作的教育影视作品。
大赛设科普片、专题片、影视教材和DV原创四类,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军事教育、文化社科教育、艺术体育教育、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
欢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相关机构及人士参赛。
三、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立意鲜明,内容健康富有时代性;制作技术应符合广播影视节目播出审查标准;参赛者(制片人)应对作品拥有著作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后果;因作品著作权而引发的纠纷或因此给大赛造成影响、损失的,由参赛者(制片人)承担所有法律责任。
2.省略。
(2)参赛作品应制成DVD数据光盘一份,纸质材料一份。光盘上注明作品名称和制作单位。
(3)参赛作品时长超过30分钟者,应制作3分钟的作品简介片;参赛作品为系列片者,应制作5-10分钟的作品简介片。
(4)需要特殊播放环境者,光盘内应提供专用软件插件。
(5)截止时间:所有报送材料请务必于9月10日前报到协会。
四、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按科普片、专题片、影视教材和DV原创四类分别设置奖项,获奖比例在该类别报送作品的60%左右。
科普片、专题片、影视教材三类原则上只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视情可增设特等奖。
DV原创作品设最佳主题表现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剪辑奖和优秀DV作品奖。
为表彰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各级组织和单位,还设立特别组织奖。
10月份在协会学术会议上颁发各类奖项。
五、汇款与地址
每部作品收取专家评审费200元,应与参赛作品同时寄出。
汇款和报送材料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岳华收
邮编:100031请在附言中注明“教育影视大赛”
联系电话:010-66490963 66419038
周国平先生是着名的哲学家、作家,曾有一个中学生拿着他写的《面对苦难》的阅读题去找他做,周国平面对许多考题,完全不知道如何解答,最后对照标准答案批改,几乎不及格。我想,人各有异,阅读的感悟自然不同。可是标准答案却把人们禁锢在一个思想的牢笼里,要求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想法。挪威有一个政治家说过“人们都要求言论自由,却不知道自己还有思想的自由”,难道我们要丢弃最为宝贵的思想自由吗?在这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有创新意识,有独立见解,太难了。此个人之悲乎?国家之悲乎?
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是思维最活跃也是思维还未定型的时期。而这时,应试教育却要向我们灌输无数的定式:答数学题的定式、答生物题的定式等等。万一跳出这个圈子,分数就会对你“横眉冷对”。这样,我们的思维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最后墨守成规。思想决定人格、决定行动,丢失了自己的思想,也就丢失了自己。这样的人,你可以随便说他是什么,一种职位、一种角色或是执行某项事务的机器,而唯独不是他自己。我不知道,对于一个独立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已经不再是自己更悲哀的事?
众所周知的文学大师郭沫若,在求学期间成绩平平,语文等文科成绩还很差,相反理科成绩倒较为优秀。我只能说,郭老实在是幸运!假如他生在今日,必当利用节假日补语文,报奥数班,日日挑灯夜战,翱翔于题海之间。文理分科时自然而然的报理科,上大学时再挑选一个热门的专业,最后选一项凑合的工作终其一生。至此,一位历史上的文学大师陨落了、社会上又平添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平庸之辈。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还有多少人才是这样被活生生的抹杀、有多少可以影响历史、纵横捭阖的人物因此而沦落到日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市民!
上帝是公平的,人人皆有天才。在座之诸位,身体中都有一个天才的灵魂。而如今呢?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有学习的天才,可是我们却要求百分之百的人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应试上。是的,回过头来一看,我们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应付考试。假如人们拿出一点时间发展自己的天才,也许取得的成就已经非凡了,可大多数的人却都在挥掷着大把的青春去弥补自己的短处。天才不会永远等待你去发掘。你无视它,它何必等你至耄耋之年?
应试教育要让人们知道,有谁是所谓的第一,有谁是所谓的倒数第一;有谁是所谓的胜利者,有谁是所谓的失败者。有谁注定成功,有谁注定失败。它用一个虚名,把我们都耍了。
回老家后,我和我初中的朋友们在一起玩。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有人调恺道“李建,你是我们这里面最笨的了。”李建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成绩倒数,现在已经开始打工了。我原本以为他回反驳别人的话,没想到。李建垂下头,憋了半天说道一句:“我是有点笨。但,不管怎么的,我也是你们中最早赚钱的啊。”这又引起了其他人的大笑。看着我的兄弟,我为此感到痛心。应试教育让我最好的朋友深信,他自己是个笨蛋、是个失败者。有了什么特别好看的书,我也会向他推荐。但李建最常跟我说的是“泽的,看书这样的事都是你们这样的人干的。我就不必了吧。”——是谁毁了我的朋友?
悲哉我中国少年,哀哉我少年中国!应试教育抹杀了人的天性,扼杀了人的天才,把人推向了一条平庸之路。
那我们无能为力了吗?只能坐以待毙吗?
其实,生活中像是有一架巨大的天平: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在现实的托盘上,往往是家人老师的期望、别人的不理解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在理想的托盘上,常常只有我们自己孤军奋战。想要维持这家天平的平衡,需要我们既有理想主义,又同时敢于面对现实。
但,面对现实不是要匍匐在现实脚下,适应现实也绝不是要改变一个人最内核的东西。我们要有理想主义,要坚持信念。是的,也许理想主义者会如泰勒斯般摔的很惨并受到嘲笑。但,一个没有理想主义者的社会,势必是一个完蛋的社会。一个没有理想主义的人,势必是一个平庸的人。宇宙演化亿万年而赐予我们灵性,不是仅仅让我们用那灵性去谋饭碗的。人脑的价值除了做题,还可以思考。思考现状,思考出路。
当然。还请诸君不要以为我是鼓励大家放弃学习,我所希望的是大家用另一条路走向应试教育所希望的那个终点。那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请相信,求知欲、好奇心是人类的本能,这几乎是所有哲学家的共识,我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可否用这两项本能去征服应试教育呢?
事实证明,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在与这个体制抗争的人,有很多很多。大家可以上网查“一名北大女孩给周国平的信”,希望大家能够看看。当然,举一个就在我们身边的例子:陈凤池,山东省的理科状元,我们学校的才子。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上网或者看电视,高考前还起来看欧冠赛,但却一样取得了成功。我相信,天才的成分一定有,但他也一定充分利用了求知欲和好奇心。
请不要忘记:求知欲、好奇心是本能,不是天才,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好它。如果你感受不到它,那是应试教育已经把它掩盖了。回首一下你的童年,你就会真切的相信他们的存在。我们要重新挖掘它们。
引言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普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得不面临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差距加大,出现英语弱势群体。本文所探讨的对象是“新生中的英语弱势群体”,主要是指新生当中那些在中学阶段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英语成绩不理想、英语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所组成的群体。该群体在进入大学英语学习中,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更多地关注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有其必要性和特定的条件优势。
1. 关注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及条件优势
“英语弱势群体”既然是一个“群体”,说明这类学生数量之多,关注这类学生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英语弱势群体一直是英语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英语弱势群体自身来说,英语成为很多学生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英语这门课程而影响到高考成绩和志愿的选择。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将继续影响他们的大学学业和将来的就业。因此,很多学生为之苦恼。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生活自然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从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渡到大学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教师的指导帮助。
2. 对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的特点分析
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具有一般英语弱势群体的特征,即普遍存在学习英语观念错误、学习英语缺乏信心、兴趣、动力和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但作为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来说,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怀有很高的热情和期望,有着提高改变自己的愿望,也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改善自己的英语“处境”。针对新生当中英语弱势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帮助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情感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会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1]。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说过:“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与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在短期内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英语教师的努力,并要他们注意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3.2 克服消极情绪,重树学习英语的信心
新生中英语弱势群体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屡受挫折,丧失信心。教师应尽快找到英语弱势群体学习英语困难的关键问题和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消除对英语的恐惧感,重树学习英语的信心。在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发现这部分学生有进步,要采用积极的话语鼓励他们,让他们也有机会受到赞扬;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教师在作业的批语中也可以留下鼓励的话语,或画一张笑脸符号;推荐学生读一些有关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如何克服困难而成功的故事,以此来激励他们。笔者通常也会向学生讲述自己学习英语曾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师要切身体会学生的难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而不能采取忽略的态度。
3.3 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学生“学”的观念
观念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教学观念的误区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习观念的误区同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英语弱势群体的问题,是英语教学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对这部分学生“任其自由发展”的无能为力的观念。教师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解决英语弱势群体问题。如果英语教师对此信心不足而采取放弃态度,英语弱势群体的问题将更难解决。
3.4 注重心理因素,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4]。学习动机可以划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原理说明了动机与学习有密切联系: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率。正确的学习动机能推动学生刻苦努力,是取得理想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在以往恶性循环的英语学习中逐渐丧失明确的学习动机,英语学习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在新生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和保持英语弱势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3.5 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新生中的英语弱势群体基础往往比较薄弱,所以在与大学课程衔接的过程中补习词汇、语法知识,增加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必要的。以词汇教学为例,新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最直接的认识就是词汇量太大,单词记不住。而对于英语弱势群体来说,中学阶段的词汇掌握得不够扎实,根本无法应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学应侧重学习技巧、学习策略的训练[6]。教师在授之“鱼”的同时,关键要授之“渔”。新生中的英语弱势群体通常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策略,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无助感是非常必要的。
结束语
帮助新生英语弱势群体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涉及到学生长久的心理状态、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改变以及新的学习习惯、方法的建立和巩固,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语教师要正视英语弱势群体存在的事实,关注这一群体,以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采用恰当的方法和对策,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改变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英文影视剧题材广泛,人物形象各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而且,英文影视剧声形并茂,能够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去体会语言信息,参与英语学习,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会主动争取更多的机会,多听多说,听说能力自然会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2)提高视听说训练,体会鲜活地道的英语电影的语言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体裁多,范围广,包含有不同地理区域、社会阶层、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的人物对话。影视剧中的对白,鲜活地道、形象生动,并大量使用生活化口语化的对白,通过影视剧中人物形象生动的表演,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Tl:e727-5038381NGLISHEQUARES学会词语间的搭配,体会口语的感彩,掌握交际用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体会鲜活地道原汁原味的英语,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3)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学生播放优秀的英文影视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会运用文化知识、语言知识,增强了对文化差异的辨识度和接受能力。学生会更加透彻、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内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主张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它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得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著名心理学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他认为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通过讨论使对所学主题的认知进行调整,小组的认知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支架式教学对高职写作教学的启示
支架式教学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基于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下面以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第二册Unit 2完成道歉信为例来阐述高职英语写作的支架教学模式。
(1)搭建支架。围绕道歉信这一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感谢信、祝贺信等,对这类信函的格式已经基本掌握,现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道歉信的概念框架:道歉(事由)―解释原因―再次道歉/请求原谅―做出保证/提出补救。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课本上的两篇例信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教师通过问题将学生引入这一情境。
(3)独立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索,结合道歉信的概念框架对例信进行分析,验证概念框架。学生会发现例信一是采用道歉(事由)―解释原因―再次道歉―做出保证的框架,而例信二则是按照道歉(事由)―解释原因―请求原谅―提出补救的模式展开的。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框架的每一部分的惯用表达,例如“I’m extremely sorry for...”、“Please forgive m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have caused you”。学生在完成例信的解读后,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写作练习或自己生活中案例进行道歉信的写作。
(4)合作学习。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其他同伴的交流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关键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探讨对于道歉信的认知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讨论中学生会完善对于道歉信知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