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0:27: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竞技体育的核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039-0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在近几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金牌数、奖牌总数均名列全国前例。但在新周期,广东省竞技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与整体发展水平、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尚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和上海、辽宁、山东、江苏等体育强省还存在差距。根据竞技体育内、外部运行和发展规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广东省竞技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态势、项目设置与布局、人力资源结构、体育产业资源开发等进行分析,为提升广东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广东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纵观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已呈现出快速发展、交互渗透、全方位竞争、跨国界合作的态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为什么世界的一些体育强国的竞争优势如此难以撼动?二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已形成的竞技体育优势难以持续保持?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在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上[1]。提到NBA,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篮球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提到乒乓球,人们也自然会想到中国引领世界乒坛的辉煌历史。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难以撼动、难以模仿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通过研究,可以把握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体系、特征、作用,制定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建立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成长的运行模式,从而提升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技体育持续竞争优势,推动广东省竞技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 优势项目的确立
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其他项目一样,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是多方面的资源、能力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2],是长期的训练和竞赛中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竞技体育项目。我们在确立优势项目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第一,该项目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获得奖牌能力;第二,该项目的获奖牌能力与本省其他运动项目比较具有较大优势。由此可见,优势项目就是指那些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时,具有获得奖牌能力较强的运动项目[3]。对优势项目确立的量化标准借鉴区域经济学中界定区域优势产业的方法,即用比较优势指数来确立优势项目。
2 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分析
竞赛成绩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最直接体现,在评价运动项目综合实力时不能仅仅以竞赛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还必须考虑梯队运动员储备、教练员素质、经济投入、项目布局及偶发因素等等[4-5]。本研究通过专家筛选的14项指标作为分析评价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指标。
影响广东省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因素前7项主要指标为:项目布局优化、一线运动员人数、一线教练员人数、竞技体育管理、运动员选材、经费投入、科研人员。这些指标实际反映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因此,我们认为要打造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构建和实现这些指标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完善核心竞争力体系,努力寻找符合广东省实际,更加科学地开拓竞技体育发展之路。为此,我们需在以下5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优化项目结构,努力把竞技体育项目做大做强。“水、轻、巧、快、小”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特点,这些项目依然须牢牢抓住不放。在新的历史时期,竞技体育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以往我们的优势正在被其他省市“侵蚀”;另一方面,我省近年来通过引进优秀教练员,在赛艇、皮划艇、现代五项、举重大级别等项目上有所建树。这种“传统化”的削弱和“外延式”的增长,也在悄然改变着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格局。但这种改变一定要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不应该把自己传统的优势丢掉。只有在继续保持羽毛球、举重、跳水、游泳、乒乓球、田径、拳击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潜优势项目,努力优化项目结构,广东省竞技体育才能真正做大做强,长盛不衰。
二是培养优秀教练员队伍,着力提升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构成了专业队训练的人力系统,在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总目标下,发挥着各自的积极作用。其中,教练员的作用尤为显著,没有优秀的教练员就培养不出优秀的运动员,哪怕是再优秀的运动天才,如果没有优秀教练员的悉心指导,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因此,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省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教练员,从事业发展的高度和长远看,必须要重视中青年教练员的培养,特别是40岁左右教练员的培养。以岗位培训为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退役运动员从事教练工作,必须进行脱产再培训,大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竞赛阅读能力,取得教练员资格才准许上岗。对事业心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练员,要大胆使用,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努力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中青年教练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实施“强基拓优”工程,积极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的科学化进程。新时期,广东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要秉承训练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顶层设计理念,积极实施“强基拓优”工程。“强基”就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即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队伍、高水平的训练设施条件、充足的体育经费保障、有力度的激励政策和扎实的基础性工作;“拓优”就是不断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巩固发展传统优势项目,不断开发新的潜优势项目,努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实施“强基拓优”工程是体育职能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是探索竞技体育管理规律的创新之举,是实现广东省竞技体育“直道加速”和“弯道超车”的强力推手。
四是建立“训科医一体化”机制,有效形成复合型运动训练团队。现代竞技运动训练是科学化的训练,是多学科复合型的团队协同作业,刘翔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以往只靠教练员的“单打一”,或靠“师傅带徒弟式”小作坊式训练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运动训练理念和要求,必须通过建立“训科医一体化”的机制,形成有管理人员、主教练、副教练、科研人员、队医、体能教练共同组成的复合型训练团队,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
五是探索模式化训练规律,大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竞技运动的训练,项目繁多、特点各异,但从科学训练的角度讲,每个项目的训练都是有其规律可循。通过备战北京奥运会,我国对模式化训练的认知已经比较成熟并积累一定经验。广东省水类竞技项目经过长期的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项目运动规律的训练模式。这种具有工业化生产特点的训练模式,产生出了规模化的效应,使其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获得冠军最多、发挥最稳定。同样的道理,其他项目模式化训练的内在规律也客观存在,关键是要组织力量,探索研究,理性归纳,量化指标,强化手段,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模式化训练理论与方法,大力打造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集群。
3 结论
一个竞技团体在大型竞赛中成绩因客观因素和偶发因素的存在可能大起大落,很不稳定。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告诉我们:要想在一个项目或一些项目中长期保持优势的稳定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个竞技团体必须在某个项目或某些项目中具有绝对控制能力,获得绝对优势,这种绝对优势就是我们所研究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6]。
广东省在确立优势竞技项目过程中,根据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战略规划,科学调研,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持续竞争力优势,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才能在竞技场上取得好的竞技成绩。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环节,我们旨在通过对广东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把握,寻找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促进广东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广东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走向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詹飞. 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63-66.
[2] 刘颖.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1-3.
[3] 刘庆山. 广东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89-9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用人制度改革逐渐向科学化、市场化目标转变,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趋向多元化及近年来体育院校连续的大规模扩招,致使体育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体育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体育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指导思想,修正传统的培养方式,科学安排课程设置,积极引导体育院校自主创业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努力形成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研究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点,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重点探讨了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当前制约体育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我国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1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1.1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特征
我们认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体育院校在整合内外部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院校独有的、能够支撑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能力,此资源能力以体育特性为基础,能够服务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我国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
1.1.1 相对性
体育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首先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具有时效性,若停步不前,则核心竞争力将丧失。其次,核心竞争力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某一院校掌握某些核心技术、知识、能力、物质等,在体育院校内它具有核心优势,但在全国其他领域内就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它的核心优势是相对于本领域竞争对手而言的,并随着它的发展和竞争地域的扩大,其核心竞争力的相对水平也会逐渐改变。另外,某一院校在体育院校内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但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同样是它为地方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1.1.2 独特性
主要表现为某一学校经常领先其他学校而产生新的知识、技能、设备等能力,这种行为不是偶然的,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行为,且不断使这种行为得到发展,形成并保持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长久不衰。
1.1.3 鲜明性
第一种情况是全方位的领先竞争对手,这是最理想的核心竞争力,但在通常情况下是做不到的。第二种情况是不追求每一个环节都优于竞争对手,但关键环节具有优势,同样可视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第三种情况是在所有竞争对手中,每个环节都不优于竞争对手,但综合效益却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也表明它具有核心竞争力。
1.2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和功能
高校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体育院校同样如此。专家访谈表明,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应与之相适应,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同样表现为四个方面:人才生产能力、学术生产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文化力。
1.2.1 人才生产能力
体育院校的人才生产能力主要是指体育院校培养参与全运会及奥运会等大型赛事运动员的能力;培养全运会及以上大型运动会裁判员执法人才的能力;培养全国大型运动会组织管理、策划营销人才的能力;培养省市及以上运动队的执教人才的能力;培养全运会及以上大型运动会科研攻关人才的能力;培养竞技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研发能力人才。
1.2.2 学术生产能力
本文中体育院校的学术生产能力主要是:自身学科的竞争力、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学科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本学科及跨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团队在同行中的地位、学校整体学科设置情况、省市及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学科与竞技体育对接程度、各学科掌握核心技术情况等。实验室建设水平主要表现在学校拥有省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各学科是否具备实验关键设备,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实验项目数量等。学术交流能力主要表现为主办、承办、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情况,学校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情况和完成或承担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情况等。
1.2.3 服务社会能力
体育院校的服务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体育院校在整合人才生产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基础上,实际为社会提供各类人才和科技服务的数量和效果。
1.2.4 院校文化力
体育院校的文化力主要是指体育院校特有的校园体育精神和校园体育文化传承。校园体育精神主要表现在历任校长对竞技体育支持程度,学校师生对竞技体育的认同程度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政策支撑等;校园体育文化传承主要体现校园文化方面,如校训、校歌中是否含有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内容,本校培养的名师、名运动员、名教练、名裁判等图文声讯资料,校内是否拥有体育特色建筑、雕塑、明星墙、名人警句等。
1.3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与培育机制
核心竞争力是由技能、知识、组织构成,主要分为3个阶段。
1.3.1 开发、获取核心专长阶段
首先,明确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区分体育院校和普通院校培养方式之间的竞争,开发具有体育院校特色的综合人力资源和支撑发展的财力资源,培育体育院校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技能。其次,确定体育院校的发展价值目标,围绕价值目标,采用差异化发展战略,开展创业教育核心专长活动,在实践中采取多措施逐步优化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重视开发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力资源,从而使体育院校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3.2 竞争要素的整合阶段
根据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自身需求和条件,围绕体育院校核心价值,将分散的不同竞争力要素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能力,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使特殊技能、人力资本、财力物力资源等与体育院校相应的空间和环境有机结合和融合,增强和培育具有体育院校特点的核心竞争能力。
1.3.3 核心竞争力的更新阶段
核心竞争力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主要是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辅助要素及其结构顺序是不同的,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功效,培育和提升不同层级的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发展,使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呈现动态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院校核心价值。
1.4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明确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这是识别及评价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理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找到科学合理的测评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1.5 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一,提升体育院校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院校的制度创新要符合完备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创新的效能能够体现动态性,制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制度创新,不断革新和完善体育院校的层次,建立一套明确、责任具体、高效率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制度体系,进而提升体育院校整体水平,形成体育院校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二,提升体育院校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就是实现创新所达成的全部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包括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管理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体育院校独特而高效的管理体系的形成。
2 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成为创业优势的因素
2.1 创业理念
体育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体育事业创新及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学生在自主创业上拥有较好的优势。体育院校如何运用自身核心优势,促使学生形成创业理念,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何为创业理念?创业理念是浓缩和提升了创业者对创业历程的理性认识及理想追求,是创业者的创业思维、创业观念、创业追求的境界。成功人士的创业理念表述为:“幸福是创业的唯一理由”“不到长城非好汉,再难都得干一干;不到黄河心不死,追求成功步不止”等。从创业理念看出,拥有积极阳光的创业心态,才会有较好的创业理念,将积极阳光的心态引入大学生创业理念建设,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形成创业理念。体育院校有着“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勇敢顽强”等强烈的体育精神文化传承,这些精神文化是学生创业理念形成的沃土,而现实中体育院校的核心精神文化却没有有意识地去推动学生创业理念的建立(见表1)。
表1 创业理念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从创业理念的角度,专家认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在于学生对体育产业的创业观念是否明晰,是否有系统的体育领域创业思想及思维,是否能够将体育精神文化融入到创业理念之中。
2.2 创业教育
体育院校要树立创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体育院校特色,确立与体育相关的专业创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与体育院校学生的创业相结合,从素质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结合体育名人创业的成功案例,将体育创业教育纳入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使体育创业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氛围,查找制约体育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将体育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学生的创业优势,构建适合体育院校学生实际特点的多维创业教育体系(见表2)。
表2 创业教育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从创业教育的角度,专家认为,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因素为: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以及创业基金的提供。
2.3 创业途径
根据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时间,可分为在校创业、休学创业、毕业即创业、毕业后创业、深造再创业;根据创业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等;根据创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独立创业、附属创业、公司内部员工创业;根据创业起点的不同,可分为建立新企业和再创业等;根据创业投入资源的不同,可分为人力资源转移型、技术转移型与直接投资型等;根据企业制度创新层次,可分为基于产品层次的创业、基于市场层次的创业、基于组织管理层次的创业等(见表3)。
表3 创业途径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专家认为,从创业途径的角度分析,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体育院校核心竞争优势开拓新体育市场的能力、体育院校核心竞争优势生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
2.4 创业环境
体育院校的创业环境发展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外部条件,是学校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体育院校的创业环境主要是指在体育产业内的校内外环境,因此,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必须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创业教育环境,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宣传活动,定期组织体育专业内创业的报告座谈,利用节假日参观访问体育公司,与体育创业成功人士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创业态势,使体育院校学生自主接受创业实践(见表4)。
表4 创业环境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分析
表4(续)
大学生创业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123 8.195 1.158 7
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 123 6.115 1.692 3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从创业环境的角度,专家认为,阻碍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创业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创业资金缺乏,资金来源渠道不畅;大学生创业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2.5 创业资源
体育院校学生创业资源是学生创业前拥有的各种资本的总和,包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创业的初始资源包括行业经验、受教育程度、创业经历、社会网络和专业网络五个方面(见表5)。体育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拥有体育院校学生特征的认可感和自信心,其拥有的初始资源较一般创业者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体育院校学生缺乏创业经验以及社会和专业网络联系,因此,如何获取创业资源,如何有效为学生聚拢创业资源对学生形成创业优势,对促进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意义。
表5 创业资源对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从创业资源的角度,专家认为,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育院校创业基地中创业资源的质量和学校政府等支持性网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程度。
3 结束语
体育创业人才培养既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现阶段对体育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少,尚没有形成一致的关于体育创业人才的概念及理论体系。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和专家咨询,向14所体育院校发放调查问卷,并以此为根据,分析制约核心竞争力成为创业优势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性、独特性、鲜明性的特征,其培育与提升要经技能、知识、组织三者合为一体的复杂体系,具有人才生产能力、学术生产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文化力功能,构成了人才生产能力评价、学术生产能力评价、服务社会能力评价、文化力评价。
(2)在创业理念方面,体育创业观念明晰、体育精神文化融入创业理念的意识是制约体育院校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在创业教育方面,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环境是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因素。
(4)在创业途径方面,开拓新体育市场的能力、生成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是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阻碍因素。
(5)在创业环境方面,社会创业氛围、学生创业积极性、创业资金缺乏是制约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主要因素。
(6)在创业资源方面,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创业优势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体育院校创业基地中创业资源的质量和学校政府等支持性网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程度。
参考文献
[1] 谢晓艳.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与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65-67.
[2] 邓万金.体育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112-115.
[3] 张帆.大学生创业资源获取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陶利,王君,苏欣荣.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之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94-96.
[5] 张立平.大学生创业基本能力形成与创业环境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 孙,解长福.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才与教育,2011(12):131-133.
[7] 赵观石.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6.
[8] 姚圣梅.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释义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2):155.
[9] 朱小平,刘杰.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94-195.
[10] 汪腾,李红琴.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途径[J].消费导刊,2007(11):163.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基础素质 训练
一、引言
当前,体育舞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些竞技性动作的加入,其套路难度在逐渐上升,对练习者的训练方法和基础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练习者接触体育舞蹈时间比较晚,很少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基础身体素质较差,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在基础素质训练中创新地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法,为体育舞蹈发展注入新元素的同时,对于提升练习者力量、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素质等具有积极意义。
二、核心力量训练在提升体育舞蹈基础素质中的价值分析
当前,我国体育舞蹈训练手段和方法尽管种类比较多,但依然受制于传统思维影响,欠缺时代性和系统性,片面地追求训练者技术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身体基础素质的训练。对于体育舞蹈而言,练习者基础素质的优劣,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基础性因素,尤其是练习者力量、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素质等基础身体素质对体育舞蹈训练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近年来,欧美国家探索采用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力量训练的重点方向,以提升练习者力量素质,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在欧美国家,核心力量训练也被称作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提升练习者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力量具有显著效果。而核心稳定性在提升练习者力量素质、协调性等基础素质中又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运用核心力量训练优化体育舞蹈训练具有如下重要价值:练习者在接受核心力量训练后能够显著改善支配身体的能力,从而更加合理发力;有效改善练习者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核心力量能够支持练习者在技术动作的完成,提高动作完成的质量。
三、核心力量训练在提升体育舞蹈基础素质中的实践路径探析
力量素质是重要的基础素质之一,直接影响了体育舞蹈动作技术的完成质量,同时对舞者的速度、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体育舞蹈的核心力量训练应考虑到其容易损伤部位的发力特点,重点开展力量素质训练,从而带动其它身体素质的发展。
(一)重视稳定状态下力量素质训练
在体育舞蹈中,力量素质训练应重点进行静力力量训练和相对力量训练。静力力量训练,就是要求练习者在完成静态动作或者做动作过程中肢体不出现明显位移,即提高对身体的平衡控制力。静力力量训练可以采取直臂仰桥、俯桥、屈臂俯桥等动作,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同时控制好每次练习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相对力量训练是常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提高训练强度、减少训练次数的方式严格控制练习者的肌肉体积增长。其主要原理为提高练习者自身体重所能形成的力量,即相对力量,肌肉体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增加,能够明显改善练习者的肌肉控制能力。如在摩登舞练中,加强相对力量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练习者在完成身体反身或延伸等动作时的平衡素质。相对力量训练时,要控制好训练负荷,通常采用超过练习者最大力量80%以上而不低于60%的强度进行每组1~4次的练习。在增加训练强度后,也应该合理降低每组的训练次数,组间休息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二)加强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练习
非稳定状态下静力性动作练习需要借助一些器械完成,以制造不稳定的身体状态,如平衡板、瑞士球、海绵垫、悬吊绳等,这种训练方式能够直接提高练习者神经单元和深层肌肉参与度。此类练习非常有利于提高体育舞蹈练习者寻找身体平衡点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快速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适时调整身体重心提高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对于很多体育舞蹈训练者而言,如何提高运动状态下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是一大难题,通过借助于瑞士球等器械加强非稳定状态下的练习,训练肌肉协调性和神经单元,是训练协调性、平衡素质等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三)开展非稳定状态下克服自身阻力的练习
当练习者身体处于非稳定状态下,即使要求他们克服自身阻力,训练强度和难度也是很大的。如单腿撑球摆动动作,一条腿撑住球,一条腿则朝向外侧摆动,这个动作能够有效锻炼练习者的骨盆肌群,从而提高力量和稳定性。双脚撑球左右旋髋拉球动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练习者髋部肌肉群的稳定性,还能提高股后肌群的瞬时爆发力。仰卧双脚拉球挺髋动作,对于提高练习者保持运动姿态的能力非常有效。这样的练习对于提高练习者控制身体中段发力的能力效果显著,从而帮助练习者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技术动作,是一种提高基础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作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体育舞蹈的有效训练应从提高训练者的基础身体素质开始,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不断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发展水平。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提高基础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应成为今后体育舞蹈优化训练方式的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论,2005年“微利”时代悄然而来。“微利”时代里,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群狼共舞”的国际环境,企业如何确保生存,并谋求发展,这是每一个企业家、政治家和学界精英共同关注的课题。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界、学术界甚至政府部门和普通百姓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津孚教授曾断言:“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顺利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是在国际竞争中克敌制胜、不断壮大的必然选择,是战略上的必然选择”。”原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姚俊梅博士也强调:“新世纪新环境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省优、部优、国优层面上的竞争,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国际竞争力,就无法迎接经济全球化和WTO各项规则的挑战。”然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因时间、环境等的改变形成自适应的系统,为使这一系统的形成,战略管理责无旁代担当起重任,因此,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显得保非常重要。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1990年,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Mad)和哈默尔(Hame1)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of Corporation)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这一概念。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就是“企业内部的积累性学习(colective learning),尤其涉及如何协调(coordinate)多种生产技能(productionskills)和整合(integrate)多种技术流(streams of tech―nolo百es)的问题 ’。实际上,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并没有十分清晰定义核心竞争力,而只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概念。虽然有众多学者在此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进一步清晰、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但至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基本命题和定理,研究人员对一些基本命题尚不统一。虽然如此,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一概念通常的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些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1)价值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市场检验,符合市场需求,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2)领先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在独特性、不易模仿性、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具有较大的领先性;(3)整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4)延展性。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维护已有的核心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专长,使企业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二、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缺乏战略意识,只争一朝一夕的优势,未能笑到最后,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的时候偏离或忽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战略而战略或为了样式而战略,同样成不了大赢家。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具有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它是企业生死攸关的重大决策。然而,许多企业的发展规划缺乏战略性。决策者很多时候都足依赖自身的直觉和陈旧过时的经验来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导致许多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经营盲目、投机、随意,没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因此企业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建立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优势与机会,克服内部的弱点与风险,将弱点转化为优势,将风险转化为机会,最终转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市场定位战略
一个企业所属产业的内在盈利能力是决定该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产业的选择是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同时,企业在一个选定的产业内取得竞争优势地位,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的选择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绝不能只凭经验,想当然地下决定,而应当使用相应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我们可以用迈克尔・波特(Michel E.Porter)为代表的市场结构论学者的战略管理理论进行选择进入的产业。该理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起重要作用,而不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处于最佳的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这五种竞争作用力是指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和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如何应对这五种竞争力也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关键。
利用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对欲进入的产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正确的产业,从面完成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个环节。然而企业在面临同样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下,其竞争优势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正如鲁梅尔特(R・P・Rumelt)的研究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的多,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内的相互关系”。因此,我们将在正确选择产业的基础上探求核心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企业内部层面。
2.争夺优势资源战略
我们透过市场结构等这些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看到企业自身资源所散发出的各项竞争力也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而我们必须找出这些竞争力的背后提供着这源源不断的动力的要素。伯格・沃纳菲尔特(B.Wemerfelt)资源基础论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寻找这些要系的方法。
以伯格・沃纳菲尔特(B.Wemerfelt)的经典性论文《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表为标志,资源基础论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研究的主流。资源基础论学者侧重于从资源的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的优势,认为企业间存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知识的差异,企业的特殊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源泉,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取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等外部因素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因素,而“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当是这些资源”。
资源基础论在帮助我们取得优势的源泉时,却忽视了企业资源配置者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资源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经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往往因为这一原因,企业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一个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其有独特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因为其隐藏在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是产生竞争优势并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更深层次的因素 。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5-02
合作式习题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让老师作为有效的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习题课的探究中来,通过学生内部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全融入到习题课的学习中来,在老师充分的指导和同学的共同探索中,得到习题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自我的归纳总结,得出类似习题解题的一般规律,从而举一反三,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合作式的习题课教学模式不仅是深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表现,同时也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合作式”习题教学的具体手段
(一)积极展开组内合作,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
首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老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在课下时自己独立的思考完成,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堂习题探究时,让每个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思考方案,结合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向,在组内讨论,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每组有代表性的独特解题方案,进而老师通过对学生解题类型的归纳整理,制作成课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分析每组学生解题思维的独特优势和缺陷,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到解题的不同思路,开扩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相同类型的题目,在对习题类型讲解完后,将各题分配到小组中,让学生迅速解答并归纳出解题规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习题课教学的效率。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有效合作
传统的习题课程教学中,老师一般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学方式也主要是采取老师布置习题、讲解习题、再安排解题任务的“死循环”模式,学生在习题学习中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影响了学习的热情,致使习题教学收不到成效。为了改善传统的习题教学存在的缺陷,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以往老师主宰的教学模式,充分落实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营造融洽的课堂环境。老师有必要在课前进行丰富的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和学生兴奋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舞台,并创造精彩的课堂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老师可以要求在课程开始前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收集与课程有关的习题、知识、方法和规律,安排各小组组长来为小组内部选择习题,首先对习题解答,然后对题目进行类似改编后交给老师,最后,由老师评选出最佳改编队伍,并予以鼓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凝聚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内,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强化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对习题进行解题后改编,也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研究出一定的解题规律后,才能着手对同类型习题的改编,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合作式”习题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合作式”习题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开展“合作式”的习题教学模式,利用师生、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转变传统课程中被动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热情地投入到习题课程的学习中来,这既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发扬学生的个性、强化学生的合
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是十分可行的教学方式。
(二)“合作式”习题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式”的习题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作用,通过学生小组内部的交流和合作,完成习题的解答,归纳相应的解题策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分析习惯,在决定组内最佳解题方案时,学生内部必然会进行相应的解题分析,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习题的分析、归纳,同时也强化了课程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合作式”的习题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可行的。
综上所述,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习题课低效率的老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鼓励学生之间的内部合作,开展“合作式”的习题课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效率。
参考文献:
[1]肖志云.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新课改下中学物理作业的调查与分析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3)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03-02
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一份关于中国媒体发展的报告称,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广告收入增速惊人,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预测,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将超越报纸,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广告媒体。此种局面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专家的观点:传统电视媒体一直以来实现创收、盈利是依靠内容优势、渠道优势、用户优势。如今,这些优势随着网台分离以及社会化生产趋势的加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户的流失已成常态,尤其是具有较强消费力和二次传播力的年轻用户,流失数量更是与日俱增,这就造成了传统电视媒体自身价值和盈利空间的削弱。而传统电视媒体为了挽回颓势,需要在稳住既有用户的同时,进行双向网络改造、IPTV或互联网电视的研发、高清和3D等先进设备的投入、各种人才资源的招募,这将造成传统电视媒体未来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
作为地市级电视媒体,在自己资金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抵挡网络时代浪潮的入侵?笔者认为,地市级电视媒体在资金投入上不足,无法创作自己的强势网站,可以依托已经成功进驻的视频网站等进行战略联手,求得一线生机。
一、地市级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的优势
1.“权威”与“亲民”的妙手联合。地市级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同时也是属于事业单位,是政府权威发声机。地市级电视的内容在真实性方面,远远地超出了视频网站。而强势的视频网站在把握受众心理,“受众中心”方面进行了比同期的电视台要做得好很多。而地市级电视台与强势视频网站的合作,就能取长补短,实现共赢。尤其对于新闻栏目制作,网站视频新闻由于受控少,受众很容易对新闻的真实度表示怀疑,而当有权威的媒体与其做同步播出,可以增强观众感知,增强对视频网站的信赖感。而视频网站的许多亲民节目,综艺娱乐八卦节目,可以增强原本显得死气沉沉的地市级电视台的活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收视空间。
2.“海量”与“整合”的相互宣传。视频网站,以其用户制作的信息,加之与各个地方电视台的合作,是海量视频的集结地。海量的视频,可以带给受众各种类型的视觉享受,但是也无可厚非地让受众迷失在众多的信息海洋里。电视节目,作为限制在固定荧屏里的节目,可以弥补海量信息的不足,为受众进行信息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带来信息的指导。地市级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的合作,可以参照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由电视栏目整合播出对视频网站的各种特色专题,整合成特色的视频专辑,供给对视频网站上海量信息的迷失者。参照金鹰955电台的“博客部落”,其就是与新浪微博的合作,从海量资讯中,检出热门关注排行榜,形成大家对热门话题的深度了解。这样的一个合作的模式,可以让双方获利。地市级电视不再是落后于时代后端,只能进行后续的报道,在充当视频网站的宣传者的同时,最新最热门的话题,吸引受众,了解网络界的大事。
3.“热”与“深”的水融。视频网站的视频属于网络的一种形式,所体现的是一种热文化的特征。这种文化的热现象,对于信息的传播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挖掘和剖析,加之网络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出现对事物的关注一般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地市级电视台可以通过合作,了解热点事件,然后深入采访,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再塑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利用这些深度视频,对视频网站进行资源反哺来创收,提高自身的收益。
4.“地域特色”与“大范围”模式。所谓的“地域特色”,是指地市级电视的视频是必须有自己的地域特点,符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而这样的地域特色,放在全网覆盖的视频网站上,经过网络视频的关键字包装,可以拓宽传播范围。而网络数据量大,适应大众性强,又可以让自己大范围传播的视频内容,通过地域窄路,实现小地方的全面覆盖,扩大自己的收视人群,让原来停留在电视栏目的观众认知接受视频网站的节目,让窄播成为区域的二重覆盖,密集播放。根据新闻传播学中的接近性原理,受众会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事物表现出高关注度,从而会在网络上寻求与自己地域相接近的视频,如此便能为视频网站增加点击率和自身的知名度。
5.“收视评价”与“用户反馈”多重考量标准。电视台的节目,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缺少与受众的实时互动。通过与视频网站的合作,地市级电视台可以将自己的视频放在拥有大批受众的强势平台,接受受众的多重考验。在网络上,受众的点击率是一项硬指标,更多的是电视经营者可以看到来自底层的各色人群对视频内容的详细建议和批评意见。通过这样的形式,地市级电视台就能根据批评建议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抓住问题的关键加以改进,提升自己的节目品质。反之,视频网站提供的内容在向电视台输出的时候,不再是单纯的粗放式播出,而是要通过政策,道德等多重考量标准,同时,还可以参详部分地区的视频内容进行试点,对高品质的内容进行考察,从而实现对自身内容的多重售卖,增值。
二、地市级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注意点
第一,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地市级卫视是与视频网站进行合作,而不是被其吞没。视频网站具有非常明显的盈利性,其追求高点击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地市级电视作为事业单位,对内容的选择和考量,要接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考量。所以对那些吸引人眼球的星、性、腥的内容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对虚假不真实、违背道德标准的内容要严格把关,不能为收视率葬送了作为人民政府耳目喉舌的形象。
第二,增强自身的创新性。地市级电视与视频网站的合作过程,在必要时期,是输出网站视频,但这些视频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拿来即用,需要一定的加工,或者是和自己的特色栏目进行创新结合。另外的一个创新,就是需要地市级卫视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多做一些创新性的有影响力的节目,进行网站的反向输出,这样才能与强势的视频网站站在对等的位置上,进行平等的谈判。
第三,注重自身的学习性。学无止境,当今的社会更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地市级电视与视频网站的合作,意味着电视要走向网络化。那就必须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地市级电视台自我推广的概念,进行廉价但需要经营的网络营销。微博,微信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已经成为扩散网络传播的利器。这些营销方式表现为廉价,无门槛,但是必须学习网络传播的特征,引起受众关注度,并且通过悉心经营和有效人际口碑传播,才能真正获得强大的影响力。这一切,对于许多的地市级电视来说,都是一个个的未知领域,需要电视台放下自己的身段,向视频网站虚心学习,掌握其精髓,为自己所用。
网络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地市级电视台要实现自己的逆袭,就必须打开思维,大胆大刀阔斧地进行多重改变。破局之战,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笔者提供的两者战略思维,希望能够给处于劣势地位的地市级电视台启示,在网络的浪潮下,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开拓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正.“媒介金牛市场”概念改变企业营销观[N].中国经营报,2004-04-05.
[2]雷柯.地方电视台广告经营劣势与发展机会[J].传媒,2009,(7):46-47.
[3]王场潇.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传媒产业,2012,(2):67-69.
[4]宋毅.电视内容产业的全媒体转型及增值运营模式初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7):16-18.
作者简介:孙中叶(1966―),女,河南淇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8―03
收稿日期:2006―06―18
集群现象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研究焦点。马歇尔(1890)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外部经济。韦伯(1909)提出区位理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把集群动因归结为集聚因素。波特(1998)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集群开放式的良性竞争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和升级的主要动力。以克鲁格曼(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符正平(2002)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概括为聚集网络外部化。国内外实践证明,区域竞争力越来越体在那些富有活力、产业集聚、技术密集的地区,这些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点”(Makusen,1996)。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德国的巴伐利亚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硅谷、日本的九州硅岛、中国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的中关村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所带动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阳光地带”。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基于集群创新优势的这一全新的角度,探讨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耦合态势,揭示出集群式创新和建立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两个系统也可以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使该区域形成一种集群式的自组织力和自生成力。江、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成功的区域与成功的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群上,也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这是其它区域难以模仿的。
一、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态势
区域经济竞争力通常是指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分割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它可以通过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外贸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和财政盈余,专利和产品创新等指标反映出来。由于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区域获得的战略资源更多,配置的有效性与效率更高,因此其经济发展就更快。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和一处资源配置方式。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相对集中的空间区域,既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又可能产业相互学习的效应,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创新优势,大大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进而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现实的发展来看,硅谷的创新正是由以企业的衍生为载体而不断产生和扩散的。在硅谷的70家半导体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是最早建立的费尔柴尔德公司的后裔,在这些后裔中,诞生了诸如英特尔、国民半导体公司等世界电子信息工业产业的先导。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技术和产业的自我激励的发展过程,促进了硅谷的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高。因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能聚集并释放出区域经济内部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时,应该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是工业,小到钮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力。大多数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集群时,都对这种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关系达成了共识,认为产业集群提高了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的竞争力,有的甚至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波特等人还把这种竞争力应用到国家范围,认为产业群是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原因。产业集聚区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企业适应外界变化和竞争的能力,使得产业集聚具有其他产业布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和整体竞争优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自增强机制的特征。
(一)集群式创新同区域专业市场运行效率的耦合
企业的集群迅猛发展,为区域专业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丰富了区域专业市场的内涵,提升了市场品味,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同时在专业市场的推动下,不仅使块状经济区域内的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共享到的外部生产要素、信息资源汇聚到整个网络层次上,使得中小企业充分发展其决策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而且由于区域专业市场拓展了其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速度,以及由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集聚,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益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集群的耦合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伴随着产业组织的再造,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表达形式,在今天的各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越来越引入注目,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为它是一种能够对外部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自我适应调节的经济系统。它的主要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灵活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重新组合和自我适应调整,也就是说,这种产业组织具有很强的韧性和生存能力。这种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企业集群,缩短了相互之间沟通的渠道,能够快速地相互学习,不断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并不断扩大着其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形成了集群内部的一种自加
强机制,这种集群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则其形成的竞争优势是难以被其它地区的企业超越,因此是具有持续竞争力的。
(三)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耦合
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局部所要增加的额外投资,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同类企业整体规模增大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即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这一自增强机制促进集聚体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同时,也有利于专业化深度发展。递增报酬是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网络的基本特征,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之间专业化程度高,也就意味着企业间交易频率增加和协作关系的密切。企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企业专精属性更加明显,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而能在区域内得到其它企业的领域的支持,这一动态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显然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区域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四)集群式创新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
工业化与城市化和集群式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从宏观层面看,工业化是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不断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微观层面看,工业化推动了企业群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城市的自然形成,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工业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必须以相应合适产业的出现为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多元化经济的不断成长,加上在市场竞争和产业融合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合理产业集聚群体的出现,将逐步缓解我国长期就业的难题,加速推进我国长期存在且能难度极大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型。
(五)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
企业集群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产业集聚促进了更多参与者进入和开辟市场,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同时,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间整合所导致的成本节约,使大批企业极大地增值了其价值,这最终会通过收入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促进消费。同时,产业集聚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双重经济效应,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助推器,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享有好劳动力市场前景的高级人才生产过程,本身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最终拉动力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能极大地带动生产增长。
(六)集群式创新与区域优势的耦合
集群通过企业集聚的形式出现,对内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形成类似于大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过程,而通过水平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不仅在成本、价格、营销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类似产品系列的企业集聚,在产品差异化和功能多样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促进品牌建设。同时,集群对外形成产业壁垒,维持了市场竞争地位;对内促进专业市场建设,规范集群内企业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内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集群式创新取得了经济上的极大成功。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浙江的产业集群在轻纺、电器、小五金、日用小商品等诸多行业都取得了竞争优势。浙江的许多产品已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浙江经济的奇迹应归结为浙江的产业群系统。区域品牌效应,一方面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另一方面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品牌子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久的晶牌效应。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具有产业特性的区域企业集群,能更好地发挥高度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功能,市场反应灵敏,促进了创新,对增强区域经济的凝聚力的竞争力,发挥区域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起了重要作用。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培育发展那些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企业集群。通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组织地区的经济网络,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造就各地的区域规模经济,以区域的企业集群力弥补单个企业力量的不足,从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基础与原因
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平等开放的创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从其构成来看,这个网络包含有一系列的创新网络结点。这些结点往往与某一产业相关,包括了各类企业,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者,生产上有互补性的企业,下游的渠道和顾客,以及在知识、技能、技术上相关的企业,还有各种机构,如提供教育、培训、相关信息以及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订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社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机构等。在发展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中,这些企业或机构间已建立了持久的联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内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的整体实力,因此能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产业集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使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力的提升。二是指明了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创建区域经济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创新是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创新还能产生多样化,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能力,是区域保持特色化的主要途径。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区域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活力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这种创新活力来源于地方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产业集群作为创新的催化剂推动了创新的产生和实现。集群区域内发达的企业网络为交易和合作过程中的知识流动的创新提供了很多捷径。同时,集群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特别是区域内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更有利于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和关键信息的传递与扩散。三是集群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移植,更具有“根植性”,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四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加大和加强集群本身,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竞争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经济特征是聚集性,聚集带来了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反过来增强了企业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并吸引新一轮的企业加入,如此循环下去,区域的竞争力必将不断提升。五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产业范畴上,产业集群的范围比专业化更广,如与批发和零售有关的销售业,与金融支持有关的金融业,与研究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产业,甚至客户也参与引导产业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避免过去专业化区域中不同职业的员工出现收入差异很大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公平,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2-0041-04
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06457208D-6)部分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到2006年底,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全年总收入、资产总额、长期职工总数分别达到6,811家、1,183.04亿元、1,099.71亿元、566,529人,同比分别增加9.31%、56.01%、20.53%、31.64%。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由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商业能力和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构成,但从评价结果来看,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0.799,接近于强(评价值为0.8)的水平[1],因此,深入研究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显得非常重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评价结果来看,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值只有0.854,其四个构成要素引导力、激励力、凝聚力和扩张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866、0.857、0.803、0.886,都达不到很强(很强的评价值为1)水平[2],说明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企业文化没有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不是很强。调查显示,河北省有一半的民营科技企业没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不能长期坚持。这不能不让人担忧!二是创新精神的激励效应不是很强。企业的创新精神产生正面的激励效应,形成正向的激励力。而作为民营科技企业,本身应该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调查结果表明,还有23.1%的企业的创新精神不强。三是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不很强。企业文化在企业兼并中具有“企业兼并,文化先行”的“排头兵”作用,企业兼并是否成功,关键是兼并后企业文化是否融合。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企业兼并中,还有1/3的被民营科技企业没有发挥好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四是企业文化积淀不深。企业文化需要积淀,但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历史较短,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长则10多年的发展历史,短则仅有几年的成长历程,企业文化积淀不够,很难要求所有的民营科技企业都具有很强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五是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或认识上有偏见。一些经营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模糊,另一些企业经营者把企业文化简单化、表面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还有一些经营者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不重视员工价值观的培养,不注重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整合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或者有的企业虽然花了很大气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不得要领,企业的价值观未能内化为员工的思维方式,企业文化的“神”与“形”不能统一。
2.创新能力偏弱
从评价结果来看,创新能力的评价值为0.749,达不到强的水平。其四个构成要素组织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服务)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777、0.785、0.709、0.679,都达不到强的水平,尤其是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偏弱。
造成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偏弱的主要原因:一是科技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要靠科技人才来实现,而人才短缺是造成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首要因素。调查显示,有64.1%的企业认为技术人才短缺是影响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民营科技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资金渠道来源单一(主要是自筹,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间接融资较困难),加上创新投入的经济效益不易直接表现和衡量,因而,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投资不足的倾向。调查显示,有35.9%的企业认为,影响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资金不足。有46%的民营科技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及2%;由于技术人才短缺,加上资金投入不足,自然影响到专利的申请与利用,导致有41.0%的企业没有专利申请或拥有专利。三是对技术创新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技术创新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会影响企业创新目标的选择,最终影响创新的效果。调查显示,有46.2%的企业对技术创新信息和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四是传统思维与体制的束缚。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小,科研力量偏弱,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如果走产、学、研的道路,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则可以利用他人的优点,避开自己的弱点,最终达到创新的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却有30.8%的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依靠单打独斗,没有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有43.6%的民营科技企业近三年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数年均仅有1次或1次以下。显然,这与以技术创新为己任的民营科技企业不相符。五是组织创新速度不快。有25.6%的企业组织创新速度不快,赶不上企业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六是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率不高,有28.2%的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率在60%以下。
3.资源整合能力不强
资源整合能力包括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即管理能力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即商业能力。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表现在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779和0.753,均达不到强的水平。管理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767、0.791、0.796、0.786,都低于0.8,而商业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营销能力、竞争环境整合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评价值都不高,尤其是融资能力达不到0.6(一般水平),而权重占0.539的竞争环境整合能力评价值也只有0.772。
造成管理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偏弱,包括管理者对全局的把握能力、对下属的指导能力与激励能力、对发现偏差而进行的纠偏能力。被调查企业中有20.5%的被调查企业的统筹能力一般,有23.3%的被调查企业的执行能力一般,有23.1%的被调查企业的管理者的指导能力一般,有28.2%的被调查企业其管理者的激励能力一般,有1/3的企业纠偏能力一般,尤其是管理能力中权重占0.515的计划能力偏弱,评价值仅为0.767,因此,提高内部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是关键。另一个原因是执行力不强。俗话说:“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如果决策正确而执行不力,执行效果也不好。影响执行力高低的因素很多,包括决策是否客观,中层管理者的素质高低、沟通是否有效、赏罚是否分明、士气是否高昂、各方面的资源是否很好地协调等。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执行力不强,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造成商业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一是营销队伍的力量弱和素质不高。营销队伍的力量和素质是整合外部资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企业的营销人员不足,而且素质不高,那么,企业的产品就可能卖不出去,资本的投入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也将受到阻碍。调查显示,有30.8%的被调查企业的营销人员较少,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对企业获得外部资源很不利。二是对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偏弱。企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强,则较容易获得外部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较容易销售出去,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1/5的被调查企业对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占七成的企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下。三是顾客忠诚度不强。提高顾客忠诚度,对于企业稳定销售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2/5的被调查民营科技企业的顾客忠诚度一般或低,因此,培养忠于企业产品的顾客,是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任务。四是合作意识不强。现代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竞争对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敌人,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合作对象,也是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因此,只有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竞争对手这部分资源,才能获得竞争与合作“双赢”。但调查显示,仍有33.4%的企业把竞争对手看成敌人,不与竞争对手的合作,不与之往来。五是品牌价值不高,调查显示,有74.3%的被调查民营科技企业的品牌价值在100万元以下,品牌价值偏低,表明品牌建设滞后。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品牌价值偏低,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都是很大的障碍,因此,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势在必行。
二、提升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提升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针对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是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动主体,因此提升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首先要重点培养技术创新、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包括专门从事技术创新、从事技术创新信息获取与处理和专门从事技术操作的人才。这三类人才应注重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统筹能力、指导能力、激励能力、执行能力和纠偏能力的培养;营销人才的培养应注重营销能力、与顾客(合作者、竞争对手)的合作能力、对营销渠道的掌控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空降兵式”的引进、送出去深造以及与高校联合培养等方式,通过“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尽最大努力在短期内培养出一支创新能力强、善于管理和长于营销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快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等,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培养、引进和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适应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再次要创造人才茁壮成长的土壤环境。特别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训,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领导与组织创新的能力;要坚决改变有用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的现象,真正以识才之眼光、聚才之本领、用才之良策,把领军人才引进来,让适用人才冒出来,将各类人才用起来。
2.积极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百年老店的长寿秘诀。企业文化功能作用的发挥产生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来自于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是塑造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及价值观体系。具体来看,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意识,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育人,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才能,并为员工的发展构筑平台,寓教育于经营中。二是要牢固树立优质取胜的质量意识和顾客至上的特色服务观。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的“用手投票”,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只有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有特色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发展特色服务,这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杀手锏”。三是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伦理观,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都要讲信用、重合同、守诺言,以诚相待。四是要牢固树立不断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发展观,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依靠自主创新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五是要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只有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真诚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社会做成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丰厚回报。六用文化来“治心”。要用企业文化来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让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达成默契;要用核心价值观来整合员工的个人价值观,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达成共识;用企业文化来培育精神,来激励员工,产生推动力和创造力;用企业文化来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和团队意识,形成凝聚力;用企业文化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产生向心力;在企业的并购扩张中,要采取“粮草未动,文化先行”的策略,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整合被并购企业职工的价值观,激活被兼并企业;企业在与外部的合作中,要用文化来建立与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强企业的扩张能力;同时要用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赢得客户的信赖与忠诚,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
增加研发投入,一要增加政府投入,把钱用到刀刃上。科技三项费用要全部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优先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早期投入等问题;要不断增加投量,根据科技创新自身客观规律和河北省民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要高度重视投向,从以往的一般性投入重点转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科研基地和科技队伍建设,切实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杠杆效应”。二要着力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优惠政策,促使企业研发投入的总量快速攀升;要加大对形成大企业、大产业的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研发活动的经费支持和补贴,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大幅度增加高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更多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形成大产业、大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民营科技企业也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研发投入,包括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增加企业积累基金用于研发的投入。三是鼓励社会投入。要疏通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国家创新项目扶持资金,为现有企业的研发提供专门的信贷支持;同时,要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创业投资风险机制,以有效分散风险和弥补因信贷不愿涉足和政府财力有限所导致的创新资金“真空”;要鼓励发展民间风险投资公司,吸引社会与境外资金在河北省发展风险投资业,使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和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得到扶持。要探索建立科技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各类有经济实力的法人成立融资担保基金、创新基金管理公司等。
4.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一是要培育品牌的忠诚度,努力培养稳定的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民营科技企业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要提升品牌的品质内涵。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已不仅仅是产品(服务)的代名词,而且是企业形象与信誉的象征,更是消费者认可度和忠诚度的体现,未来品牌内涵将朝着个性化与体验性需求方向发展,因此,品牌的内涵只有不断丰富,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不断地培育出忠于品牌的稳定的顾客群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越来越强。三要注重品牌的特色。即使是相同的产品(服务),但由不同的企业提供,其内涵特征也是有区别的,正是这些特色,才使消费者认可并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服务)而不是去购买其他企业的相同产品(服务)。这种特征不仅体现了产品(服务)的质量,更体现企业的信誉与形象,同时还渗透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文化特质。这才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关键。
5.努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整合能力,实际上是要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商业能力。从管理能力来看,要努力提高中、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一要让管理者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管理者自身的角色定位明确了,其责任和关系也自然地明确了;二要通过培训,让管理者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深刻领悟管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三要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对外部环境与政策的判断能力和把握能力,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四要通过“干中学”、“边学边干”等方式,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锻炼和培养管理者驾驭企业的能力;五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利用“外脑”,充分发挥专家的特长,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六要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从商业能力来看,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通过培训,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包括掌握营销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巧;二要培养营销人员对顾客需求和市场行情变化的判断力;三要提高营销人员对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四要努力提高营销人员的沟通能力,包括加强与供应商、协作单位、用户、竞争对手的沟通,充分利用供应商、协作单位、用户、竞争对手的资源参与企业的创新和企业的发展。
6.抓住滨海新区开发的发展契机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将为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合作机会。因此,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积极参与滨海新区的建设,与京津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带,利用京津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合作,打造京廊津塘、京保石和京唐秦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产品配套基地,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契机,当好“接力”的角色,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强劲,[EB/OL].hebei.省略/article/20070906/ 516329.htm,2007-09-06.
[2]Wu Wen_sheng. An Evaluation on Corporate Culture Core Competence[C]. Recent Advance in Statistics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Areas――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 Statistics Studies, YANTAI, CHINA, 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Sydney , Australia,2008-9-12, P.P 1425-1431.
Qu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re Competence of Non-government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in Hebei Province
Wu Wensheng1,Dang Xu2
中图分类号:N945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当今社会的进步已然从单一性发展向区域性发展方向转变,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性资源整合,推动区域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区域共赢态势的重要抓手[1]。而构建经济圈或经济带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阶段产物。顺应当前流域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沈阳北部蒲河流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无疑成为辽宁地区率先实践新四化,突破各地差异化发展、实现区域协调统筹的最佳实践区。然而要实现蒲河经济带良好的开放开发,实践沈阳大都市区北部的快速崛起,选准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是重中之重。纵观蒲河流域各区县发展情况,沈北新区无疑是从地理区位还是经济总量、城市建设等方面看,都具备核心城市的能级评价标准,因此其蓬勃崛起对整个蒲河流域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与借鉴意义。
2区域一体化与核心增长极的互动发展研究
2.1核心增长极相关理论研究
区域发展点轴理论认为生产力各要素在空间中相互吸引而集聚,同时又向周边辐射作用力,形成扩散效应[2]。因此确定有利发展条件的轴线空间,并对轴线地带的若干节点予以重点培育[3],从而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2.2区域一体化发展与核心增长极的相互作用关系
区域联动发展即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其吸引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内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空间网络体系。实践证实,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正是由于中心城市先行,来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因此核心城市始终位于核心地位。
3蒲河经济带的一体化联动发展
3.1现阶段蒲河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向
蒲河流域是沈阳城镇发展最为密集和生态保护十分重要的区域,串联起沈阳北部各区县城镇,它以蒲河沿线生态景观化建设为引擎,呈现出跃跃欲试的发展态势,自2012年,为优化城市空间,编制《蒲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城乡统筹、优化全域空间。
3.2实施蒲河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蒲河经济带是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率先响应十提出“新四化”号召的新举措,具有极强的时代顺应性特征,是战略性的新思路。在此战略性转变的新时期,必然会为沈阳北部区域城镇群的建设搭建优质的空间平台和提升核心城市的能级。
4沈北新区核心地位的确立
4.1高首位度决定了沈北新区是蒲河经济带的核心增长极
在经济带概念中,首位度是衡量经济带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现将流域经济指标类比,表明沈北新区首位度为5,由此证明高首位度的沈北新区是蒲河经济带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增长极。
4.2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升级,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在“沈北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沈北新区一方面对原有产业基础的调整和转型,从落后的农业区一跃成为全省工业强区;另一方面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者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招商选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3现代城市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鉴于沈北新区道义核心区作为金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有利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如华强、盛京医院等大型公服类项目,公服设施建设标准已向大中城市水平逼近,核心区形象已暂露头角,沈阳城市北部新中心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4.4能级分析综述
蒲河流域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作为其核心城市的沈北新区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在区位、交通、产业门类、服务功能等多方面优势明显,但同时也面临着问题与条件制约。通过新区与蒲河经济带的协调发展,组织内外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空间平台,促进流域经济全面腾飞。
5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沈北新区优化研究
基于上述对沈北新区在蒲河经济带中的能级分析结果,在蒲河流域一体化发展中重点依托其在流域经济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战略发展、新四化建设等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5.1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5.1.1依托沈北新区,借助上下游经济带,实现流域联动发展
从现阶段新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二三产共同主导经济发展,因此在联动发展中,其它区域应依托沈北新区的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积极把握新区产业转型期“退二进三”的有力机遇,依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链完善的经济增长体系。
5.1.2充分发挥沈北新区的龙头作用与地位
在蒲河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建设中,明确沈北新区在区域中的作用与地位,突出对新区的支持,强化新区的城市功能。另外基于流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不高、支柱产业不鲜明等特性,加快主导产业的形成,将有效带动区域发展。
5.2新四化建设
5.2.1新型工业化建设
沈北新区的产业基础是其发展的重大优势,同时也是流域城镇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不断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条,积极向精深加工和高端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依托上下游于洪、新民、辽中的有机稻米、果蔬水产等经济区为生产基地,建成产值超千亿的食品加工及生物产业集群等。
5.2.2新型信息化建设
新区紧抓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优越的产业科教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沈北核心竞争力,并与带内其他区县的协调合作与对接中实现全方位的开发与合作。
5.2.3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重视培育中心城区的主导产业,加强城市间产业协作,强力推进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区近年来集中全区资源力量,高标准、大力度推进核心区建设,一大批重点现代服务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核心区形象极为凸显。
5.2.4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依托新区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高效农业,全力推动农业加速发展。依托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重点发展以观赏、采摘为主的观光农园,以体验农耕、餐饮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场,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产业聚集区。
6结语
伴随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开启,在沈阳都市区总体发展格局的框架下,已迈向蒲河发展的新时代,开启了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实现沈阳的第三次跨越式新发展,成为沈阳市新时期实践新四化的重要抓手。沈北新区作为蒲河流域最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着重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沈北新区作为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成为流域沿线重要的增长极和辐射级,以期实现流域各区县的联动发展,为辽宁省乃至东三省地区沿河流域的开放开发提供具有实践性的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只要能为企业长久使用且不为其他企业模仿的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能够成为企业利润源的能力也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能为自己所特有,并能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平衡计分卡基于组织战略的要求,引入了非财务指标,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评价企业业绩,实现了企业业绩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外部和内部计量、预期业绩和业绩动因、硬性的客观指标和柔性的主观指标四个角度的平衡。
二、原有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其一,适用领域较为局限。平衡计分卡的使用难度较高,要求组织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没有明确的战略的组织,高层管理者缺乏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缺乏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不适合使用平衡计分卡。
其二,缺乏预测性。平衡计分卡包含财务指标以及创新与学习、内部流程、顾客角度的非财务类的定性指标,但大部分指标仍然为滞后指标,显示的是战略过去的实施情况,在预测未来方面仍然不足。
其三,指标本身不够完善。平衡计分卡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平衡计分卡包含的非财务类指标主观性强、人为操纵的可能性较大,评价指标尚不够完善。平衡计分卡如果能够结合财务指标,依赖于财务指标的进一步检验,能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的设计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核心竞争力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特征决定了其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培育,是企业长期对技术、文化、管理等的积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绩效评价应当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保持与提升及其表现设置相关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所包含的创新和学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来源,合理流畅的内部流程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顾客和财务角度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
第一,创新和学习角度。创新和学习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建立学习型组织是现在许多企业面临的课题,员工的学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不断引进和吸收新的知识和资源,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不断培育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平衡计分卡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考虑创新和学习,因为创新和学习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减少了生产要素的投入或者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创新和学习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1。
第二,内部流程角度。企业内部流程指企业内部一系列机制与制度,把企业管理重心放在流程再造上将对促进组织改进起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卡普兰和诺顿强调,资源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资源要想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和企业选定的关键战略流程进行配合,内部流程是企业运行的框架与载体,是发挥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内部流程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2。
第三,顾客角度。顾客是企业价值的来源,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企业对市场的开发、占有情况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核心竞争力获得认同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显示,企业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影响,被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会转化为核心的竞争能力。
品牌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直接反映,品牌的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总体来讲品牌属于一种无形资产,能对顾客产生“磁场效应”。
顾客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3。
第四,财务角度。企业的本质在于创造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目的在于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核心竞争力所创造的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够以相对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创造企业价值。基于股东利益的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应是盈利、营运、发展三者平衡的结果,并且这三者可以分别运用三张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盈利、营运、发展的指标进行衡量。因此,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升及认同,可以体现在企业盈利能力、营运水平、发展状况的提升上,进而体现在盈利、营运、发展的指标上。财务角度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4。
基于战略角度的平衡计分卡的三个非财务维度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财务维度则更好地体现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结果。四个角度的分析实现了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识别其核心竞争力,从而更有效地参与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士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