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4:47: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中西医结合存在问题
1.1 中、西医缺乏对应性语言
即使是相同的概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难以沟通,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障碍。如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同。因为中医的某一脏腑不单纯指一个器官,它包含了现代医学多个系统的功能,它是建立在中医藏象学说基础之上的,具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经验反证的特点,虽有较为粗略的解剖印迹,但其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关系,本质上是归纳人体各种功能和表象信息的符号系统。
1.2 中医学某些理论难以被证实或证伪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哲学思想方法直接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哲学思想的引入虽然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表达,但因理论概念较抽象,思辨性强而精确性低,随之亦产生了歧义性和模糊性。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宇宙间各种现象和事物属性的一般概括和总结,含有丰富的哲学含义,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证明。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难度。
1.3 缺乏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中西医两种手段和技术的交叉并用,但在理论上依然需要掌握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在理论基础与学科内涵上依旧分别脚踩着中西医学两条“旧船”[2],中西医结合在理论范式上至今还处在“结而未合”的状态。现在不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既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医诊断的不明确性;治疗疾病时既用中药,又用西药,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只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对其作用机理和相互间作用不甚明确。所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还是机械的、低层次的结合,处于结合的初级阶段。
1.4 中医现代研究的某些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
如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一开始就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最主要的攻关对象,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以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为中介,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和融合[3]。然而,一个证研究出来的理化指标往往多达几十个,由于很多理化指标缺乏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以脾虚证为例,观察的指标有70余项,所观察的众多指标在脾虚状态下均为异常,最终脾虚证成了无病不涉、无指标不异常的证候,这种结论的本身就是对特异性的否定。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最后认为脾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指标是尿中d木糖排泄量减少、唾液淀粉酶活性异常。尽管这两项指标的改变对小肠黏膜疾病和吸收功能障碍一类疾病具有诊断意义,但脾虚证的范围远远不只小肠黏膜异常所能概括,即使是小肠黏膜及其功能正常者,脾虚患者也大有人在。中医常说的素体脾虚、脾虚状态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病理改变,一项或几项客观指标的改变不可能概括所有的脾虚证[4]。
1.5 中药药理研究的困惑
目前所进行的中药药理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药进行分析,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某一有效成分对某病或某一检测指标的影响。虽然用这种方法研制出了一些具有稳定疗效的新药(如青蒿素等),但更多的药理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实践不符,如许多中药实验证明抗菌作用不强,但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另外,由于每种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复方少则几味药,多则几十味药,到底是哪些成分起治疗作用,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综合作用如何,在人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2 中西医结合方法探讨
中、西医学体系迥异,各有优势,同时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从总体上对两个医学体系有深刻了解,分析彼此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环节上应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要使中西医学在较高层次上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要坚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必须坚持中医学基本原理,不要以西医原理解释中医;不能丢失中医学的精髓;不能以西医的标准与尺度作为科学标准;不能一味地分割人体,全赖实验与局部检测,而应保持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现于结合之中。以往的中西医结合实践证明,把中医西化,只能使中西医结合徒有形式,难以深入发展。
2.2 要在继承中创新
要结合好,首先必须继承好。继承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没有认真的继承,创新就没有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是创新性研究,需要在中医、西医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超脱,形成结合的新思路,所以,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可因循守旧,惟古独尊,钻到故纸堆中。创新的核心是研究内容、手段的先进性,要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念、成果与方法,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新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寻求优于中、西医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在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长期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结合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结合创新的成果,如病证结合、微观辨证、隐潜性证、急瘀证等概念,以及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等。
2.3 努力在理论体系上实现突破和完善
没有成熟的理论,再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经验,而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是临床应用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要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推动其学术发展,从而为更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2.4 要多学科协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单学科研究已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多学科、多中心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只有面向现代和未来的基础学科及高科技领域,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系统科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分子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前沿衔接,才能使中西医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2.5 要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
任何医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否则,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是缺乏生命力和没有实用价值的。中西医结合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其学术发展的基础在于疗效。所以,形成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在医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得到确认和发展。
2.6 要尽快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标准和规范”
临床疗效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存在的基础。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刚刚起步,尚缺乏现代社会认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因此,建立起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只有建立其标准和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
2.7 要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进行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但其理论体系还相当不成熟,结合创新性成果还不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力度不够,后劲不足。所以,要狠抓人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充实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内容,合理安排课程,避免某些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是简单地把中、西医课程各半,中医教师讲中医课,西医教师讲西医课,大家互不联系的旧的教学模式。
3 结语
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教授曾预言,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有3种形式,即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中西医之间的交叉与兼容由来已久,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交叉兼容会更加自觉和充实。兼容不仅局限在药物上的相互应用,在理论、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兼容将普遍展开。中西互补是一种已被公认并已取得丰富经验的结合形式,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大优势,在某些疾病,特别是疑难疾病的防治中,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已收到良好的疗效。结合创新是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目标,这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在某些理论或观点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创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中西医结合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6.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04-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病逐渐增多。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具体说与人体中尿酸代谢失衡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食物中含有嘌呤,而嘌呤又能分解合成为尿酸,人食用含嘌呤的食物过多就会使人体产生过量的尿酸无法排泄,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还能引起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并发症。1.中医治疗痛风
从中医的角度看,痛风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外因、诱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受内寒湿热之邪。诱因主要是正虚邪侵或邪滞经脉之时复加过度劳累,七情致伤,内耗正气,或饮食不节,酗酒、厚味,损伤脾胃,内生痰浊愈甚或复感外伤均可加重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诱发本病。内因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正气亏虚。禀赋不足阴阳失衡则累及其他脏腑。正气不足致身体虚弱,以上内因再加外因和诱因相加则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明代张景岳认为“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杂病广要·历节》中有“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痛风及自虎飞尸之类是也”和“痛风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为新受之邪,宜五积散”的引述。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并认为痰、湿、瘀为痛风之标,脾肾亏虚为痛风之本。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现代中医将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3个病期和13种类型治疗,分别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痰(湿)阻血瘀型、血热毒侵型、肝郁乘脾型、脾虚湿阻型、肝肾亏虚型、湿痹稽留型、脾胃虚弱型、瘀血型、脾虚湿滞型、正虚邪恋型、脾肾不足型。本病在急性发作期,病人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证属风湿热痹。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四妙散加味汤。慢性期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除了中药治疗本病,中医还常采用针灸疗法:主要分为体针疗法、耳针疗法以及穴位注射疗法等,其中体针疗法则需根据下焦湿热证,淤血阻络证,痰热挟风证,气血两虚证等辩证情况,实施相应的穴位和相应的疗程治疗。重庆同康骨科医院痛风攻关小组对该病进行研究分型,经辨证论治总结出以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穴位注射、饮食调整的五步平衡疗法。此疗法急性期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为主,慢性期祛风除湿、涤痰化瘀、调补肝肾、通络止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该疗法为中医药治法,无毒副作用,无痛苦,病人易接受。大多服药治疗1周即见效,表现为症状减轻,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2.西医治疗痛风
西医认为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治疗大多缺乏病因治疗,无根治办法。
西医认为痛风是基于尿酸高,且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而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目前,西医的治疗一方面是西药治疗,一方面是手术治疗。药物主要有炎症干扰类的如秋水仙碱、非甾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还有降尿酸药物,包括尿酸促排药和抑制尿酸生成类以及双重药理作用类药物。对于摘除影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的痛风结节、处理伴有窦道的皮肤溃疡、除去巨大的尿酸盐沉积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固定疼痛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切除无法挽救的坏死指趾或矫正畸形指趾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宜在血清尿酸正常后施行。
西医要求所有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发生,饮食方面要求患者进食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禁止饮酒,避免饱餐。另外注意多饮水,保持尿量。3.临床中西医结合的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在国内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结合了两种医学的长处,还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中医讲究辨证,西医讲究对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结合了病患的体质因素,便于对症施治,全面的消除痛风病发的根基;西医的对症快速则有效地降低病患的痛苦,并达到消炎的效果和目的。
辽宁阜新中医医院采用方法是在运用秋水仙碱的基础上,对照病患配以中医治疗。如对于火毒炽盛、胃阴不足的患者,采用四妙散加益胃汤加减治疗。也有医家用白虎桂枝汤、四妙丸合桃红饮配以西药消炎痛如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片等。医者尹显华在痛风急性期用西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双氯酚酸钠等药减轻病人的疼痛,中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患者疼痛剧烈时,加葛根、山慈菇,大黄、元胡、黄柏、血通等。而在非发作期,也就是中医讲的血瘀型、肾脾两虚血瘀型。西药治疗主要用降尿酸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如别嘌呤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肾脏排尿酸多的痛风病人,促进尿酸排泄药如苯溴马隆、磺吡酮等主要用于血尿酸高肾脏排尿酸障碍、痛风结节较多、尿酸池明显增大者以及对别嘌呤有不良反应者。中药用身痛逐瘀汤或大活洛丸,湿邪重者加滑石、猪苓、泽泻,若面色白、体质虚弱、脉搏细数、舌质淡用三痹汤或八珍汤气血双补、补肾健脾、若皮肤发凉、肤色苍白加制附子、桂枝,肾阳虚者加羊藿、肉桂。医家赵晓刚用白虎桂枝汤并渗湿利水加减,配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高粘血症的患者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张炳球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西药别嘌呤醇、痛风利仙、或者用消炎痛配合重要涤痰逐瘀汤,如有大便密结者配合大黄,再予四苓化瘀汤。段化瑞等用痛风饮为基本方,关节热痛重加牡丹皮、忍冬藤、尿酸盐结石加半夏、夏枯草;舌苔黄腻加厚朴,配予秋水仙碱,布落芬等西药治疗。对于痛风性肾病,陆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药用济生肾气丸配合参苓白术散(由附子、桂枝、甘草、砂仁、车前子、党参、白术、怀山药、山茱萸等组成),西医用秋水仙碱。
前言
当今医学领域,慢性肝炎仍旧是全球尚未解决的疾病之一,这主要因为慢性肝炎病理复杂,发病率较高。正因为这样,慢性肝炎的治疗一度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上百万人死于慢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在我国有2000多万慢性肝炎病毒携带者,死亡率长期排在所有疾病前列,这无疑给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带来重大危害。
在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慢性肝炎的疾病谱却在不断扩大,脂肪肝、乙肝相关性肾炎等疾病也被纳入其中,其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虽然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慢性肝炎进行攻坚,但成效一直不甚明显。为了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医疗人员有必要延缓肝硬化,抑制病毒复制速度,延长其生命周期。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医疗人员已经开始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这一新的方式,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中也不乏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思路
要想得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方法,就必须将辨病和辩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贯穿其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医的病和西医的证需要实现有机结合,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做到互相渗透,同时在科学的现代医学技术的指导下完成中医宏观辩证的微观化,实现证的物质基础更加完整准确的量化,这样才能开发出新的治疗思路,摒弃传统治疗过程中长期停留在病理报告和临床观察上这一方法。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慢性肝炎的治疗已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量化性指标,随着这一思路的不断完善,其很有可能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突破口。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方法
(一) 以病统证,病证结合
对于慢性肝炎患者而言,他们体内既有HBV的持续存在,又有肝纤维组织的增生;既有肝细胞的炎症和坏死,又有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调;既有肝脏自身的复杂性转变,又有肝外系统的整体失衡。因此,复杂的病理导致了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就算病情相同,他们之间也会存在不尽相同的临床症状和机体特征,这主要是由不同患者不同的免疫功能造成的;此外,不同地域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也会影响疾病的发展和后期的转化。
基于慢性肝炎复杂的病机特点,我们可以用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加以阐述。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部分之间密切相连且相互协调;病症是会遗传的,譬如母子相及;不同先天禀赋的人在同一体质下的不同阶段亦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等等。虽然慢性肝炎患者病机不同,但在某一阶段的临床上却表现出相同特点,这便是主要矛盾,是患者当前的证;病情、预后的不同是通过不同的证表现出来的,这也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判断时不应该仅仅参考脉搏、舌苔等情况,而需要客观认识患者的证,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套客观量化的指标。只有将中医上的以病统证贯彻落实,在具体量化的基础上结合DME等方法使证的内容不断充实,才能使证有具体的发展。例如,南京朱方石在对上百种不同种类的慢性肝炎患者进行LN、NAG以及血清HA检测后发现,四项指标都反映出肝郁脾虚型在各证型中是最低的,脾肾阳虚者的HA、LA最高,肝肾阴虚者亦是如此。这些临床实验数据为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也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都值得医疗学者在接下来的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二) 遵循标准,辨证用药
传统中医认为,对于同一症状下的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即辨证论治,慢性肝炎患者亦是如此,需要治疗用药的个体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慢性肝炎病理的复杂化。慢性肝炎的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上的“同病异治”“三因制宜”“异病同治”等理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深受医学界推崇。
以北京的王宝恩教授为例,其治疗慢性肝炎采用的816方有着明显的成效,这是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依据的,临床实践证明ALT复常率达到90%以上,改善率达63%,LN治疗前为1.28左右,治疗后达到1.17左右,HA治疗前200左右,治疗后为67左右;在日本,医学界对中国传统中药小柴胡进行研究,发现它有抑制肝纤维化和抗肝细胞炎症坏死的功效。这些慢性肝炎治疗过程中的成功案例,都体现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而且中药复方多靶位、多环节的作用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与化学合成药物单靶位、单环节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虽然如此,我国很多临床成效较明显的复方制剂却很难通过美国FDA新药审核,这一点值得反思。要应对这一现状,我们首先需要严格控制中药复方制剂标准,将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纤维化动物作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体系;其次严格遵循DME相关规范,最大限度的消除误差,严格做到随机、安慰剂对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药复方这一治疗方法打入国际市场,发挥其在治疗慢性肝炎上的优越性。
(三) 加强中药研发,发挥中药特色
对于慢性肝炎而言,要将抗纤维化和抗病毒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现代中药学研究表明,中药成分与中药性味是直接相关的,其化学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特征,这也就是中药药性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原因所在。例如小柴胡,其本身就具有增加肝糖原、抗肝损伤等功效,在治疗慢性肝炎时利用了它抗肝纤维化和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只有对中药进行科学化研究,深入了解中药药性,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将具有抗肝纤维化和抗病毒双重作用的中药一起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药的协同增效作用,使得中药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最大化,值得深入研究。
三、结语
不可否认,中医、西医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取得的成果也有目共睹,但二者都还有覆盖不到的领域,这一点值得我们继续去探究。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中西医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尊重,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只有中西医相结合,才能早日攻克慢性肝炎,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治愈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则是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且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此外,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上脑梗塞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医学界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75-01
脑梗塞(CI),又被称为缺血性卒中,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脑部出现供血障碍、缺血和缺氧情况,从而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症状[1]。目前,这种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且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的特点,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来,医学界也在对其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症的治愈率。因此,文章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部分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现将分析报告作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均在40~80岁之间,且平均年龄为60±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并经过头颅CT检查中证实为脑梗塞症状,并排除了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引起的脑出血情况。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患者的病程有5~60天,患有高血脂的50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40例,合并糖尿病30例。并且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级对患者病情进行划分,其中重型(31~45分)10例,中型(16~30分)40例,轻型(0~15分)1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病程为5~60天,其中患有高血脂的45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45例,合并糖尿病25例。同样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级对患者病情划分为重型9例,中型39例,轻型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每日进行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配胞二磷碱,0.75g+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外加肠溶阿司匹林,并与调整患者的血压、降血糖与抗炎配合治疗,同时还要求患者配合进行功能锻炼[2]。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首先,中药治疗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基础方加上辩证论治,其中基础方是黄芪30g,丹参20g,甘草5g,葛根15g,川芎20g,且口眼歪斜者加僵蚕和白附子,头痛者加钩藤和牛膝,意识障碍者加冰片,肝肾不足者加杜仲、牛膝和何首乌,血压升高且烦躁不安的患者加磁石、钩藤和石决明[3]。以上药方均须在辩证基础上进行加减,每日服用2次,每次100ml。其次,中医针灸疗法:对患者的相应穴位予以针灸疗法。在该疗法中主穴包括了内关、人中、极泉、三阴交。配穴则有足三里、中冲、劳宫、行间、太溪、行间、神门等,进行针灸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治疗。针灸疗法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以30天治疗为1疗程,1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价。
1.3疗效判定。根据临床上制定的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相应评分:①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且可以进行正常的劳作;②显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90%,病残程度则为1~3级,且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得到了减轻,生活方面基本可以自理;③有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肢体肌力提高2级,或者瘫痪、失语症状有所好转;④无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下,且症状几乎没有好转,生活还是不能完全自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采用X2。其中,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且无效率也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了,而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则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传统医学中,将脑梗塞划分为了“中风”的范畴,而发病的原因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由于劳逸失度,情志失畅等因素诱发的患者脏腑阴阳失调、肝阳暴张、横窜经脉等状况,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等症状[4]。而现代的医学则认为,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内膜发生损伤而使脑动脉管腔狭窄,并加之其他一些因素而促使其局部血栓的形成,使动脉狭窄情况加重或是完全闭合,从而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情况,进而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患者体内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外动脉中发生了闭塞性的病变,而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促使患者局部脑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求之间发生的供不应求现象引起的。同时,由于该病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以及多并发症的特点,因此,患有该病症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同时,患有该病症的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其年老体弱,且可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在医学中就会出现需对谨慎用药的情况。然而,若不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容易加重,且还会有兵法合并症的发生,死亡率极高,且致残率比脑出血还要高。因此,寻找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是医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在本研究的中药配方中,有效运用黄芪可以加快患者心率,并加强其心肌的收缩力,从而起到促使患者血管扩张,改善其微循环的作用,防止血栓的形成;而葛根能够扩张患者的心脑管和外周血管,缓解血管的痉挛,并较少自由基的运用;丹参则具有很明显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的运用可以延长患者的出、凝血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得特性;且川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要药[5]。这几味中药的运用可以对患者起到很明显的共奏活血化瘀等的功效。同时,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细胞迅速激活,使其逐渐恢复正常脑功能。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治疗脑梗塞患者,就有很明显的疗效,而且中药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且副作用小,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占军.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2,6(17):79-80
[2]陈振念.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7(26):861-863
【中图分类号】 R-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81-01
从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基因遗传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1、临床诊断和分级
目前研究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我国基本采用了 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根据血压水平,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把高血压又分为1、2、3级。按中医理论也分为轻、中、重型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途径
关于高血压防治,JNC-Ⅵ的新观点强调:(1)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是全身多脏器病变;(2)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决定治疗方法,而不是仅根据过去靶器官损害分期法进行治疗;(3)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4)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5)任何年龄(即使老年人)降压均有益,若能适应,血压应尽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组决定治疗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戒烟;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g);限酒;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多食含钾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应减肥。
2.2、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较少副作用。
2.3、中医治疗途径
①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其获取疗效的关键。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也不例外。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失眠、便秘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如偏阴,性格特征如急躁,个人嗜好如饮酒。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
②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同辨证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不容忽视。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偏寒),寒证高血压用杜仲(偏温)可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
③对因治疗: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 发展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阶段,或以抗西药副作用的中药治疗即是对因治疗。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中药在调节脂类代谢以及控制或减轻血压对脏器的损害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对症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或头晕头痛,或便秘耳鸣,或兼而有之。可参照辨证辨病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西药处理有时会因病情复杂,药物间禁忌而受到种种限制。此时,中药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如葛根既降压又治耳鸣;便秘可用决明子,莱菔子或防风通圣丸。
⑤综合治疗:加强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改善心理卫生健康保 ( 持乐观豁达心情)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药浴足,耳穴贴压,药物枕及针灸理疗等应用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减少用药,而且可多方面调动机体的潜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选择
3.1、择善用药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
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
3.2、联合用药
由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逆转结构异常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参与,如内皮细胞损伤,血脂紊乱,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过剩等。西药只能针对上述某一病因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发挥其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中西医联合应用,特别是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会更突出。
【结论】中医中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疗效上看,可以弥补西药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前景广阔,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与发掘。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临床实践上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寻找高血压治疗上的盲区, 尽可能全方位多侧面的发挥,扩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与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宇清,刘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2l)
【关键词】 温振英; 辨证论治; 中医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
温振英(1928-)早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先后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任教和在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医疗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及教学50多年,进行了多种研究思路方法的探索,经历了儿科中西医结合研究历程。
1 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特点
1.1 20世纪5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萌芽时代 当时由于中医学受旧社会政府的排挤,到了解放后全国没有一所中医高等院校,没有一所中医医院,只有少数私人开业和药店坐堂行医带徒,多数想学中医却“入学无门”,学成了中医,没有中医院可施展才华,当年流行病和急性病虽多,中医却无用武之地。为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为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政府组织了西医离职系统学习中医班,成立了5~6年制的中医高等院校和中医医院,并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任务是“全面继承、系统学习、整理提高”,“把中西医药之长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1.2 20世纪60年代是全面继承和验证中医药、中药加西药和与西医药的疗效对比的探索阶段 总结名老中医对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经验,观察中医病证与西医疾病分型的关系,儿科对急性病、多发病(包括传染病)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麻疹、乙脑、流脑、肠炎、肺炎、肾炎的治疗都取得很大成绩,为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可贵的基础,同时病证的研究也促进了中医教材规范化的制定。
1.3 20世纪7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成熟阶段 全面开展中药方剂改革研究,单味药、古方、验方、内外治结合的新疗法,新针疗法,针灸麻醉等都是研究的课题,剂型除原有丸、散、浸膏、煎剂外,醇提纯、蒸溜、喷雾加热等制成口服液、肌肉注射剂,在全国范围普遍开展。
1.4 20世纪8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丰收阶段 对已取得成绩的疗法和药剂进一步深入研究,突出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研究中医理论较多的是气、血、阴、阳、肺、脾、肾实质的研究及中医法则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和扶正驱邪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中西医临床宏观辨证辨病分析,结合有关的实验微观分析论证。由于多单位、多学科的参与协作,这一时期的科研成果最多。
1.5 20世纪9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深入阶段 虽然课题和方法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更为深入,更多吸取了新的科技手段,以提高研究水平。
2 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特点
温振英认为21世纪将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历史的转折时期[1]。医学科技的迅速进步,生物工程、遗传工程研究将医学研究的重点由治疗转到预防和保健,医学模式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的新的世界医学模式时代,免疫接种预防医学的进展,抗生素、抗癌制剂的更新换代等,使儿科疾病发生了巨大变化,烈性传染病减少甚至绝迹。疳积、营养不良在大城市不复存在,接踵而来的是免疫失调、消化功能失调、营养代谢紊乱和尚无疫苗预防的病毒性疾病。这些新的病种都不是用古方、传统方药能迎刃而解的,需要用中医整体调控,治未病或扶正驱邪、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要把重点转移到既有的中医、西医都没有解决的课题上。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要强调重视中医特色,强调临床研究,强调实用性。
中医学对疾病辨证和治疗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正(体质强弱和分型)、邪(各种病因引起的证侯表现),即本质和疾病消长特征(证型)的研究。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要审机求因,标本兼顾整体治疗,既治疾病兼调体质[2]。因为中医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症状与病因比较病因是本,正邪矛盾的主次证是本,故应把调整机体的“扶正以祛邪”作为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的重点。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相应地使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疾病得到控制。但是仍有病因不明,西药治疗无效的疾病,则依靠中医对机体本质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调节。
运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法则,扶正并非就是用补法。其实质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协调五脏、平衡气血、阴阳,预防和治疗外感性疾病及内伤疾病,即“扶正固本”[3]。温振英强调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要重视中医儿科特点,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从中医“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切入,但是要注意在研究中切忌单纯以证为主题,用客观指标来验证,象“脾虚证”的客观指标的研究,虽然作为中医辨证表现特点,脾虚证在多种疾病中的表现是一致的,而验证脾虚的客观实验指标在不同疾病中是不同的,例如同属脾虚证的厌食、疳积、泄泻其木糖、胃泌素、免疫功能指标却不相同,所以单纯按照中医证型分组不考虑疾病病种对证型分组的影响,这样的实验设计是缺乏科学可比性的。因此传统研究要和现代方法结合,不能单纯借用现代医学的实验方法作为诊疗指标。要以中医学理论为本,衷中参西。温振英“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营养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课题,是本着中医学“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运用健脾益气法改善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即提高饮食中造血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故此项科研课题获奖后,又根据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发现健脾益气合剂有增强实验动物的食欲、活动能力和耐寒(吹冷吹、淋凉水试验)的作用,而后派生出“培土生金”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3 中西医结合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温振英认为通过数十年的医学实践经验证明,还是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中西医并进为好。中西医的共同点为同一研究对象和内容,如对人体肾功能的理解,同为水液代谢分清泌浊的排泄器官,不同点是中医学中对肾的认识还有“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先天疾患属肾不足,骨疾患要补骨,生殖系统疾病从肾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法则之一。因此温振英认为要将中西医两个不同的医疗体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医学科学,是一个长时期的目标,目前中西医结合应该从相互影响和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高入手。就如同理解“天人合一”应从“天人相应”人和自然相互影响、制约和促进来认识一样,决不是合二为一,天人能结合一体的。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加速发展和提高,发挥中医特色整体医疗优势,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宏观分析,结合相关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的微观分析论证,探讨儿科保健、预防和疾病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这样中西医结合才有用武之地。不能仍在原有病证的疗效、机制的研究上踏步,中西医结合研究是要提高中医学的研究,不能提高、不能发展中医学,那么中医学也将“不进则退”,丧失其活力与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厌食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而言。长期厌食会导致患者的体质量减少或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各种急性感染时常伴有短期厌食;长期厌食者多伴有面色萎黄,体质量不增或下降,肢体消瘦,常有器质或精神方面的障碍。
一、中医对厌食症的认识
1 病因探索
1.1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 《景岳全书》谓:“小儿之疾,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1]。《育婴家传育婴秘诀》载:“小儿之病,伤食最多”[2]。由于小儿乳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或家长缺乏科学喂养常识,片面强调补充高营养、高热量的滋补类食品,使饮食结构不合理,损伤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或因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调理不当,过食肥甘、生冷或难消化的零食、水果,均可伤及脾胃。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若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乳食停滞,乃生此病。即《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也说:“小儿之病,伤食最多,故乳食停滞,中焦不化而成疾者”。说明乳食壅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不和,终致厌食。总之,饮食因素是导致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
1.2 多病久病,损伤脾胃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皆属不足,但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万密斋在《育婴家传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将此总结为“脾常不足,肾常虚”。肺与脾为子母关系,脾之运化,赖肺之宣发敷布,精微方能濡养全身;肺之主气,赖脾之运化精微不断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小儿“脾常不足”,则肺气亦弱。若患泄泻、肺炎或其他传染病后,体虚,正气亏之,伤及脾胃,或病后失于调理,脾运胃纳失健,可致长期厌食。
1.3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先天不足的婴儿,古称“胎怯”或“胎弱”,多见消瘦、胃肠薄弱,出生后,往往不欲吮乳。后天如失于调养,每易造成脾胃虚弱,不思乳食,难以喂养。诚如《小儿药证直诀·胎怯》所言“生下面色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气,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
1.4 情绪变化,精神因素 小儿“肝常有余”,娇生惯养之小儿,所欲不遂,动辄哭闹要挟,久则性情乖张,易养成易怒易暴的恶习。且独生子女性多娇态,稍违其意则哭闹不止,或自生闷气,致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而厌食;或因生活环境改变,情志不畅,思虑伤脾,脾虚不适而致厌食。万密斋认为:“盖儿初生,性多执拗……,易使怒伤肝气生病”,均说明“怒伤肝”。因此,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上,饮食指导和情绪疏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病机探索
脾胃不和是小儿厌食症的病机关键。脾为脏,胃为腑;脾属阴,胃属阳;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属阴阳表里关系。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和即协调配合之义,脾与胃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胃同居中焦,为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称之为“后天之本”。由于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远大于成人,脾胃功能的相对不足和小儿机体对物质的高需求形成了矛盾,此矛盾是本症发生的潜在原因。加之小儿神识未开,食欲不能自调,饮食不知饥饱,若家长盲目投以肥、甘、厚之品,超出了小儿正常需求量及生理承受能力,使脾胃受损、纳运失权则致厌食[3]。
由于摄食减少,生化乏源,胃失水谷之滋,脾无散精之用,脾虚无以生化气血,血虚不能荣养肌肤,则形体日见瘦削,面色少华,神疲肢倦;运化失权、食滞中土则腹胀。今之小儿,多骄横任性,若所欲不遂,即忿怨搅闹,如此怒躁久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横逆犯脾,或多病久病,先天不足,失于调理,脾胃益虚则加重厌食。《小儿药证直诀·虚羸》云:“脾胃不和,不能乳食”。《杂病广要》也云:“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说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
3 临床分型
辨证论治根据厌食症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分为6型[2,4]。
3.1 食滞内阻型 症见饮食懒进,脘腹饱胀,夜卧不安,精神尚可,二便如常或酸臭。舌质红,苔白或腻,脉弦滑,指纹紫滞。治宜消食导滞,健脾助运。方用曲麦枳术丸加味,药用:枳实、苍术、神曲、麦芽、鸡内金、茯苓、扁豆、陈皮。
有偏食、暴食、饥饱无度的病史,临床表现为饮食明显减少或不思饮食,食不成餐,大便不调,便烂或食后恶心呕吐,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或缓或指纹深红。治宜健脾醒胃,消食祛积,用消乳丸加减,由神曲、麦芽、陈皮、砂仁、鸡内金、山楂、甘草组成,大便秘结加枳实、槟榔。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5.05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5-0119-03
褥疮是长时间卧床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指的是因为长期压迫局部组织使其营养不良、缺氧缺血,从而诱发局部组织坏死、溃烂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髂部、枕骨、足跟、肩胛以及骶尾部等骨突部位[1]。由于骨科患者经常因为损伤脊髓或者骨折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往往容易发生褥疮,进一步加重原有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措施,是促进愈合和避免发生褥疮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对褥疮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数和偶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33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为(65.1±10.2)岁,其中8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为股骨颈骨折,5例为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为髋关节脱位;观察组中34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为(65.2±10.1)岁,其中7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为股骨颈骨折,6例为腰椎压缩性骨折,13例为髋关节脱位。两组在褥疮面积、病种等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褥疮常规护理,即运用褥疮气垫,按时帮助患者改变,使床铺保持干燥和平整,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进一步加强皮肤护理等。同时,根据患者的褥疮创面分期,运用3%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局部进行照射,将坏死组织清除,运用生理盐水或者庆大霉素等对患者创面进行湿敷等。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联合护理,由于患者的褥疮分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护理措施也有所不同:①Ⅰ期。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气垫床,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使床单保持干燥和平整,避免创面受到排泄物的刺激。同时,运用50%红花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每次按摩的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2次/d,并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每次照射的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2次/d;②Ⅱ期。由于一些患者的小水疱未破裂,应该注意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保护,使摩擦减少,避免小水疱破裂而导致感染。由于一些患者的水疱较大,按照常规方法对水疱进行消毒后,应该运用无菌注射器对疱内液体进行抽吸,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环形按摩褥疮周围,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并将云南白药粉末涂抹在创面上,2次/d,使创面尽量暴露;③Ⅲ期。运用3%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再运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再次冲洗,然后运用生理盐水、654-2以及庆大霉素混合溶液对创面进行湿敷,由于一些患者合并糖尿病,应该将患者的血糖水平作为基本依据,加入适量的胰岛素。同时,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后,应该运用康复新液对创面进行湿敷,外敷可以采用紫草油纱布,运用无菌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④Ⅳ期。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无菌原则,先清除坏死组织,运用3%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再运用生理盐水将创面冲洗干净,然后运用生理盐水、654-2以及庆大霉素混合溶液对创面进行湿敷。同时,运用红外线灯对创面进行局部照射后,应该运用中药煎剂对患处进行冲洗,基本药方为:蒲公英、苦参、金银花、地榆、紫花地丁、红花各20g,五味子15g,白芍25g,运用适量冷水对上述药材进行煎煮,取汁300ml,冲洗患处后,将纱布浸泡在中药液中,并对创面进行外敷,然后运用无菌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通常情况下,每次中药冲洗的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2次/d,早晚各1次,1剂/d。由于一些患者的痂下有脓液或者创面结痂,应该先运用生理盐水对干痂进行湿敷软化,并分次将坏死组织清除,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换药,直到创面完全愈合。1.3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结痂脱落,且创面溃疡完全愈合;②显效。创面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且创面不存在任何分泌物;③有效。创面溃疡面有所缩小,且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④无效。创面溃疡面没有缩小或者有所扩大[2]。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疗效对比,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组间愈合时间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疗效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治愈时间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1.9±3.5)d、(22.4±6.8)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褥疮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骨科并发症,其发病与摩擦、受压、合并感染、剪切力以及营养状况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3]。中医学上认为局部潮湿、正气亏虚,使肌肤失养是褥疮的基本病机,中医在治疗褥疮时,通常坚持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托脓生肌、清热燥湿的基本原则,紫草油、康复新液以及云南白药等中药制剂,可以对细胞再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创面愈合[4]。同时,中药煎剂中的蒲公英具有利尿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苦参可以杀虫、清热燥湿;金银花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地榆可以培清养阴、凉血止血、消肿敛疮、清热解毒;紫花地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消肿之功效;红花可以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五味子具有生津、敛肺、收汗、滋肾之功效;白芍可以敛阴止汗、养血调经、平肝止通,诸药合用,则能充分发挥托脓生肌、活血化瘀之功效[5]。此外,中药煎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采用外敷的方法,能够使药力直接作用于患处,不会对皮肤产生较大的刺激性,并且可以对肉芽组织进行保护,充分发挥去腐生肌之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给予骨科褥疮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使治愈时间缩短,使疗效提高,促进患者康复,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雪梅,蒙小燕.预警干预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4):315-316.
[2]段晓侠.应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褥疮发病的护理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10):930-931.
[3]张红.循证护理在老年骨科患者褥疮防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1(2):95-97.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用化学药物治疗,能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体,起效快,但大多毒副作用明显。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可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并有食管炎和食管溃疡的报道,可致肝毒性、胰腺炎、过敏反应、斑丘疹、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加重,过敏性休克,哮喘,光敏、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头痛、视神经水肿、二重感染、维生素缺乏、真菌繁殖、口干、咽炎、口角炎和舌炎等。氨苯砜可引起恶心、上腹不适、纳差、头痛、头晕、失眠、无力、贫血、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药疹、剥脱性皮炎、发热、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单核细胞增多、肾炎、神经精神等损害。异维A酸、维胺酯可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皮疹、掌跖脱皮、瘀斑、继发感染、口腔粘膜干燥、疼痛、结合膜炎,严重者角膜混烛、视力障碍、视水肿,头痛、头晕、抑郁、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疼痛、胃肠道症状、鼻衄等;妊娠服药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加快、肝酶升高、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血小板下降等。其它化学药物亦然。选用天然药物治疗,相对安全,可以避免以上的毒副反应,但起效慢,疗程长,患者缺乏耐心,易半途停治。探索起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随着人们对痤疮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已出现中西医药并用的诊治思路与疗法,有一定的优势。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女性平均23.2岁(14~35岁),男性平均25.6岁(12~36岁),总平均年龄为24.3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16个月。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痤疮诊断标准"。分级:1级(轻度)21例,有粉刺,有少量丘疹和脓疱。2级(中度偏轻)17例,有粉刺,伴有中等量的丘疹和脓疱。3级(中度偏重)5例,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损害,有少数结节。4级(重度)3例,既有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又有结节、囊肿,并有疼痛。
2 治疗方法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
2.1西医药 根据病损程度,分级用药。1级(轻度)痤疮:炎症丘疹用多西环素0.1g,2次/d,1w后减至1次/d。2~3级(中度)痤疮:炎症用多西环素(用法同上)。皮脂过多用维胺酯50mg,3次/d。4级(重度)痤疮:用罗红霉素0.15g,2次/d。维胺酯50mg,3次/d。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查肝功能。
2.2中医药 根据症候表现,辨证论治。
2.2.1肝火上炎证11例,症见:丘疹红肿疼痛,月经前期多发或症情明显加重,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疏肝降火,轻者用丹栀逍遥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重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2.2胃肠燥热证8例,症见:丘疹红肿疼痛,面部烘热,口臭明显,吞酸嘈杂,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齿衄,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胃泻热,通腑排毒,轻者用清胃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重者加用三黄泻心汤或承气汤。
2.2.3肺经风热证13例,症见: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清肺疏风,方选枇杷清肺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2.4湿热蕴结证9例,症见:皮损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湿,方选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2.5痰湿瘀滞证5例,症见: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以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方选二陈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各个证型均合用外治法:局部清洗后,外敷消痤散,1次/晚。
2.3治疗结果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消退30%以上;无效:皮疹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治疗4w后,痊愈18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8w后,痊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
3 讨论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青春期男女发病率最高。痤疮俗称"粉刺",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在面部出现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个别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也常在背部、前胸部出现,甚至范围更大。西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与内分泌、毛囊角化过度、角栓形式、皮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有关,其病理基础是皮脂腺快速发育和皮脂过量分泌、饮食不节、情绪紧张及某些化学因子可加剧病情。聚合性痤疮多在瘢痕疙瘩体质基础上发生,是重度痤疮,好发于青年男性,病程可达数年,皮损见于面部、颈部、背部、前臂、腰部、臀部,皮损为双头与多头大粉刺,有窦道形成的脓疡、囊肿,流出恶臭的脓性分泌物,损害多发,形成瘢痕痤疮样肿块,也可见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化脓性汗腺炎。治疗应先选择抗菌药物,如四环素、多西环素、甲氧苄啶、替硝唑、利福平等。如果四环素疗效差则改用罗红霉素。氨苯砜有抗炎作用,但较易产生副作用,需定期化验血常规、肝功能。氨苯砜不要与利福平同时应用,避免利福平增加氨苯砜的不良反应。炎症明显亦可加用小量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皮脂过多可加用异维A酸或维胺酯,但须停用四环素,改用红霉素。暴发性痤疮是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临床症状为急性发作,全身不适,有贫血、体重下降,肌肉、骨骼、关节痛,厌食。皮损多为囊肿性溃疡,痛性炎性结节及囊肿,治疗选择泼尼松、四环素,血常规正常者可加用氨苯砜。女性高雄激素痤疮系多囊卵巢综合征痤疮以及月经前加重或成人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对一般常规治疗乏效,病程持续时间长,面部皮脂分泌多,皮肤粗糙,毛孔大,有白头、黑头粉刺,以炎性丘疹为主,伴有结节、囊肿、破溃,有溢脓,并形成瘢痕,有时出现多毛、雄激素脱发、月经周期紊乱。鼻唇沟及鼻翼两侧持续性潮红,皮肤男性化。可选择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如达英-35或螺内酯。也可酌情选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可抑制肾上腺和卵巢产生雄激素,防止反跳,好转后逐渐减量。大量皮质类固醇有抗炎作用,小量则有抗雄激素作用。丹参酮有抗雄激素作用和温和的雌激素作用,也可使用。
痤疮在中医古籍中称为"肺风",与肝火、胃热、肺热、血热、瘀滞、湿浊有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认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本病。或因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壅于胸面。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粟疹日渐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累累相连。素体血热偏盛是发病的内因;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若湿热夹痰,则会使病程缠绵,病情加重。
1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继续教育
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药学科学的基本属性,药物是其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是药物的来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备和质量保障等,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或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药学还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属性,其主要特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应用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基本属性决定其相关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中西医结合药学从继续教育入手,根据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使中西医结合药学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而成长。同时,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阶段性,从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其内容重点。
2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药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药学和西药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科学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药,现在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创造出了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药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或指导西医的临床用药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进程
3.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学术、教育、经济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相关部门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人才滞后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中西医结合药学教育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总结并相互交流,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和教育专家根据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学术进展研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重点和培养要求,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3.2 注重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把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落实到实处。向学者们提供系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与方法,提供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的进展、成果与经验,提供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对医学界产生的影响等,组织号召中西医和药学的有志青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且拥有中西医结合思想,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3 新药研制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