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7 15:40: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篇1

福州市现辖6个县,2个县级市。2012年末,8个县(市)常住人口428.51万人,土地面积10182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的58.9%、85.1%。近年来,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规模已占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福清、长乐和闽侯入榜2012年度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闽侯、罗源和连江入榜2012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2年,福州实现县域GDP2143.97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50.8%,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4.54亿元、1149.51亿元、639.9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96.4%、60.0%和33.1%。

2012年,各县(市)GDP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8.1%;其次是长乐和闽侯,分别增长14.8%和13.7%。2008-2012年平均增速最快的是罗源,增长18.0%,其次是闽侯和平潭,分别增长16.7%和15.4%。

县域人均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2年县域人均生产总值5031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6.3%,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12年,人均GDP最高的是罗源县,达71651元,其次是长乐市63119元、闽侯县49521元和福清48902元。

县域财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0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9.3%,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7.0%,分别比2008年提高6.4和2.3个百分点,2012年,共有4个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工业主体地位明显提高

各县(市)GDP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平潭呈“三二一”结构,连江、永泰和罗源呈“二一三”结构,其余5个县(市)呈“二三一”结构。近年来,各县(市)以工业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9.2:47.7:33.1调整为2012年的16.5:53.6:29.9。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5.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主体地位明显提高。2012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959.95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64.3%,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57.0%,比全市工业贡献率高14.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纺织化纤、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等工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南北“两翼”集聚优势凸显,2012年,南北“两翼”四县(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4.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58.7%。

3、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福州重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五大战役”的不断推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投资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9.18亿元,是2008年的3.65倍,占全市比重从2008年的42.4%,大幅提升到2012年的59.4%。2008-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高达38.2%,比全市年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在各县中,平均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25.5%,其后是闽侯、连江,分别增长40.3%和35.5%。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24.51亿元,是2008年的2.03倍,占全市比重为27.1%,比2008年提升0.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9.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00亿元的县(市)共3个,分别是福清(201.61亿元)、长乐(106.17亿元)和闽侯(105.89亿元)。

外贸出口呈下滑趋势。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是2008年的1.23倍,占全市比重为40.2%,比2008年回落6.0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5.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低3.8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县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854元,长乐和连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4个县(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 5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其中3个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共有4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福清和长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2012年,福州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达16.5%,占全市一产增加值比重高达96.4%,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占全市75.5%,而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的58.7%,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层次上,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精深加工二次增值产品少,高技术、名牌产品更少,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38家,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6家。

2、产业结构层次低,服务业发展缓慢

虽然近年来,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不尽合理,体现在农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2012年,全市县域产业结构与2008年比,一产和三产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5.9个百分点;与2012年全市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高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5.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2012年,福州县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9.9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33.1%,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为22.9%,比全市服务业贡献率低17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有县域经济承接市区“退二进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更主要原因是县域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服务业企业单位少,规模不大。2012年,列入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联网直报的县域重点服务业企业数164家[1],仅占全市调查单位的15.7%,单位数最多的福清32家,最少的闽清只有9家。

3、城镇化水平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末,福州县域常住人口达到428.51万人,占全市的比重为58.9%,县域城镇化率42.3%,远低于全市64.8%的平均水平。8个县(市)城镇化水平均低于50%,而且区域水平差距大,最高与最低水平相差高达14.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不到40%的县仍有4个,城镇化率最低的县只有35%,县域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4、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

现阶段,福州已形成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但是县域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的状况改变不大。2012年,全市县域实现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6.5%,出口依存度(出口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2.7%,低于全市水平8.9个百分点。5个县的出口依存度在10%以下。同时,县域外资引进力度不够,2012年,县域实际利用外资0.12亿美元,占全市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500万美元的只有1个,低于100万美元的4个,个别县利用外资为零。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内涵。当前,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海西战略正在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福建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1〕3号,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扶持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一批龙头企业,合作重组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在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上求突破,建设发展福清、长乐、连江等地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创业园的同时,着力扶持一些重点乡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树品牌、创名牌,依靠名牌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转型升级为途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立足县域现有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以技术改造、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着力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江阴、滨海、青口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可门临港工业集中区、闽侯经济开发区、闽清白金工业区及罗源湾、长乐宝钢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并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集群。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中小企业是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县域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以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为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生产业。一是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业发展。应以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为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生产,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培育更多的生产企业,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外包。制造业企业服务外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将非核心竞争业务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同时,要调整相关税收政策,为推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生活业。一是对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业进行改造提升,优化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二是拓展消费空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家政等服务消费。三是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鼓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

城镇化进程中,能加快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有效地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吸引投资等方式,开拓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产业化,按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土地市场体系,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功能,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和产业向小城镇流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以长乐为例,金峰镇经过旧城改造,逐步形成商贸重镇;营前街道重点推进不锈钢企业发展;漳港街道地处机场周边,着力发展临空经济;松下镇以建设深水码头为契机,发展港口工业;江田镇依托滨海工业区,着力打造工业重镇;梅花镇发展水产养殖。三是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提升城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四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帮助农民解决进城务工和就业的困难。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促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招商基础和区域经济协作平台,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专业化招商的新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链式以商招商,网络平台招商、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等,继续抓好亲情招商,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二是扩大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县域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中应该实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方式提高其附加值和赢利能力的竞争方式。认真落实扶持外经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扶持重点出口企业。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发挥大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搞好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责任制,形成规划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谋划、启动、建设更多的重大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 释】

[1] 重点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中年末从业人数5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全部服务业法人企业.

【参考文献】

篇2

贫困旗县的共同特点是,地处老、少、边区,自然条件恶劣,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县级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经济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增长的徘徊状态。固阳县原来就是一个上述特点基本都具备的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固阳人没有因此而放弃或消极对待发展。2002年到2003年初,固阳县委、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周边旗县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面对年仅三四千万元县级财政收入的现实,对过去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对未来进行了积极的谋划。他们在全方位解放思想的同时,大胆构筑发展目标,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全县工作的中心来抓,大力实施工业立县、资源转换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全面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三年的时间,终于创出了一番天地,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旧貌换了新颜。200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1.86亿元,较2002年增加了9.66亿元,增长了79.18%;财政收入达到了1.82亿元,较2002年增加了1.41亿元,增长了3.4倍,从2001年全区101个旗县的第83位,跃升为第3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20元,较2002年增加了3350元,增长了86.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357元,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751元,较2002年增加了1552元,增长了85.98%。2003年,曾因发展速度快,一举进入了第三届全国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市)行列。

那么,固阳县何以能够从众多贫困旗县中脱颖而出,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奥秘何在?笔者带者这个问题深入到该县进行了广泛调查,得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于贫困旗县而言,只有思想上的大胆突破,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主动攀登更大、更强、更远的目标,才会有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以来,固阳县委、政府把解放思想,大胆构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全县各级干部中深入实施“换脑子”工程,明确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位,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总体思路。教育各级干部破除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破除等靠要思想和无条件发展论,树立只争朝夕的机遇意识;破除缩手缩脚、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敢想敢干的创新意识;破除各自为政、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并把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转变、工作是否能打开局面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实践表明,这一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干部干好本职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思路的大开阔,县委、政府立足县情,把握大局,审时度势,顺应形势,依托优势大力推进思路创新,2002年首次提出了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全县工作的重心,立足优势资源,上项目、搞开发、求突破的发展思路。2004年又在科学总结前两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实施工业立县、资源转换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壮大选矿业、冶炼业、药材业、养殖业、建材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思路对头,事半功倍,正确的思路使固阳县经济步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之路。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发展思路确定后,干部队伍就是决定因素。一个地区要想有大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整合干部队伍力量,形成团结奋进求发展,齐心协力抓经济的战斗集体。其次要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固阳县委、政府认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要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意志和步调,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为此,县委、政府坚持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和任人唯贤的工作路线,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建设干事创业的班子。一是为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有激情、能干成事的干部撑腰、壮胆、打气,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二是旗帜鲜明地重用提拔懂专业、会管理的干部,撤换不称职的干部,使干部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三是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主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近基层,始终处在跑、报、批和抓落实的第一线,全方位服务于经济建设。三年来,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跑项目、跑资金、抓落实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意识超前、作风扎实、勇于拼搏的优秀干部,为全县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篇3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12年,内蒙古80个旗县(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60.11亿元,占全区的比重较2007年提高6.1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县域34个;超50亿元的县域64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额达到519.5亿元,与2007年的163.8亿元相比,增长了3.2倍,占全区的33.46%,其中:超1亿元的县域有74个,超5亿元的县域有29个。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内蒙古有17个旗县(市)名列其中。西部百强县市前10名中内蒙古有4个旗县(市),前50强中有13个旗县;准格尔旗排名第1位、伊金霍洛旗排名第3位、鄂托克旗排名第9位、霍林郭勒市排名第10位。此外,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还分别跻身于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列第12位和第29位。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上看,县域经济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县域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到2012年的12.72:58.97:28.31。 同时,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80个县域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已达到64.34%,拉动内蒙古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继续得到巩固。企业数量占全区企业总数超过96%,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区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

3.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2012年,内蒙古80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5661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8262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7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41个,分别占80个旗县的33.7%和51%。80个旗县有43个旗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42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80个旗县的53.7%和52.5%。

4.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各旗县加快城镇建设,增大城镇产业集聚,使得城镇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2012年,80个旗县(市)城镇人口达到631.2万人,城镇化率为36.3%,其中:有44个旗县城镇化率超过全区县域平均水平,有26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分别占80个旗县的55%和32.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能力较弱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内蒙古仅有2个县域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虽然在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占有17个名额,但整体县域经济欠发达现状仍然突出。此次参与评价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主要指标平均规模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475.6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内蒙古80个县域上述指标平均规模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125.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615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95元。进一步分析,内蒙古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26.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8.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2.34%。不难看出,尽管内蒙古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排在全国中列,人均生产总值更是进入全国前列,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并没有明显的跨越,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2.资源要素流通不畅,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缓慢

内蒙古县域经济虽然发展快,但经济构成主要以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为主,形成经济规模狭小、生产要素分散、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总体实力不强的发展状况。首先,县域基础设施对县域资源要素流动的承载力不足。长期以来,县域的基础设施薄弱,尽管经济发展需求增大,但是80个县域所辖的10214个嘎查村中,仍有5566个没有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为45.5%,2012年全区行政村通宽带率仅为5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造成了交通闭塞、物流不畅、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市场的形成。其次,县域资源流通空间狭窄。在县域发展战略上,很多县域局限于从县域内规划产业和城镇布局,导致了县域资源要素交流的半径过于短小,县域与的资源要素交换不顺畅。再次,县域资源吸附力不强。县域自身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优化不够,社会服务不到位,吸引和容纳县域外资源的能力不大,导致了县域资源要素流通量不大,资源要素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内蒙古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超过20%的有26个,最高的达到47%。在产品异质性不强、产业趋同、科技含量低,大路货多、精品名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缓慢,又造成县域资源要素粗放式使用,经济效益不高。资源要素的趋利性流向,必然导致县域资源要素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集中,向发达地区转移。

3.农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生产大县仍然贫弱

内蒙古县域的农牧业大县与全国的农牧业大县一样,都是一些产粮和畜产品大县,同时也都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都具有经济结构不优、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主导地位不突出的共同特征。虽然农牧业大县肩负着粮食安全和畜产品供应的国家责任,而农牧业比较效益偏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近十年间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内蒙古农牧业大县产业结构的显著特点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型结构,所提供的大多是经济效益较低的农畜产品,故大多数农牧业大县的农畜产品只具有数量优势,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内蒙古农牧业大县不仅是GDP弱县、财政穷县,而且大多数农牧业大县也不是农牧业强县。2011年新一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名单出台,共计57个旗县,其中国贫旗县31个,区贫旗县26个。从粮食生产规模看,内蒙古粮食产量前十名的旗县中,有国贫旗县4个,区贫旗县3个,占到70%,在2012年受到国务院表彰的9个粮食生产先进县中,有6个是贫困县。可以看出,伴随着内蒙古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没有停滞,但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贫困仍是产粮大县经济发展现状的明显特征。产粮大县的前十位人均GDP为全区人均水平的63.12%,人均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4.6%。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力相形见绌,由此带来的最显见的结果就是生活在贫困地区居民的钱袋子不鼓。2012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县域有33个,占43.4%,收入后十位旗县的平均收入只有3464元,为全区平均水平的45.5.65%。在地方财政窘迫的背景下,职工的收入也难以提高。在产粮大县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大约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77%。

4.贫困面广量大,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2011年国家和自治区调整了扶贫标准,农民上调66.67%,牧民上调72.22%,按照这一标准,全区的贫困人口为266.6万人,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20.34%。与此同时,新一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名单出台,共计57个旗县,占全区除市辖区以外旗县级行政区域总数的71.5%。其中:国贫旗县31个,占38.75%,区贫旗县26个,占32.75%。在全区旗县人口排名前十位中,5个旗县是国贫,1个是区贫,占60%,人口总数达到266.72万人,与全区贫困人口数相当。

5.县域改革滞后,基层政府职能不适应现实需求

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期,县域政府的管理职能仍不完善,一是行政管理转型滞后。政府对市场运行的干预过多,特别是习惯于直接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微观经济,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意识较弱。二是县域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仍以准行政组织的身份出现,仍大包大揽行政事务,不仅使公共服务的能力退化,而且造成县域财政负担过重、县域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的局面。三是县域政绩评价机制滞后。没有形成正确的县乡干部评价观念,没有以是否创造了财富、为老百姓办实事、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县乡干部的标准,而是以GDP为核心管理干部和考察业绩,制约县域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四是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基层政府在制度层面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县域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夯实县域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县域政府承担的事务越来越多,权力却越来越小;财权事权和管理权的不匹配使县域政府管人与管事脱节、事权与财权脱节,造成管理职能虚化,难以保障县域发展的需求。

二、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是内蒙古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具有广褒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80个县域国土面积占内蒙古国土面积的98.25%;700多万公顷耕地几乎都在县域;草原面积占71.5%;林地面积占79.5%。80个县域中,只有4个县域没有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总量约占全区的72.6%,有4个县域矿产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14个县域矿产资源量超过100亿吨。

(二)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经济增长指标

2012年,80个县域实现生产总值占全区的62.7%,其中:第一产业占88.14%;第二产业占65.46%,其中:工业占64.34%;第三产业占51.52%;实现投资总额占67.43%。同时,具有扩大消费的潜在能力。80个县域人口占内蒙古总人口的69.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38.07%。

(三)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在县域

内蒙古拥有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同时也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及沙化最集中、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61.2%,因此,内蒙古也成为国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部覆盖的唯一省区,充分显示其独特的生态地位。

(四)县域经济必将支撑内蒙古再创辉煌的发展蓝图

内蒙古党委提出了“8337” 发展思路,并出台了指导内蒙古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对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到2017年,80个旗县市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其中50个以上旗县市区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县域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新增2-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旗县市区。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实现上述明显变化就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而实现“四化”的着力点必然落在县域发展上。

三、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一) 依靠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内源型发展理论是旨在寻求从地区内部、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地区发展的理论。内源型发展理论主张一个地区能否加快发展、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从区域内部寻找发展经济的路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源型增长的发展轨道。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现实发展实践的反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经济和生活迅速得到发展和改善,人口以及资本不断向城市集聚,与乡镇及农村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内源型发展理论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

对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发展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作为欠发达经济,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投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促进其优先发展,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同步,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 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体系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团特点,具有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所以,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而言,改变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是加快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

(四) 以制度创新减少发展成本

不断创新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规范交易秩序、节约交易成本,增强交易主体间的信用。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制度把劳动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生产和交易所保障的范围。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度、特别是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欠发达地区经济要取得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是制度上的变革,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 发展县域经济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既注重量的扩张,更要追求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GDP得到了大幅增长,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增长的背后常常伴随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显然,这样的发展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中求快,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大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两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大小并重、多业并举的原则,促进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对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要通过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将其培育成规模大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火车头”,财政收入的“台柱子”。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细化分工协作,着力培育中小企业梯队,促使它们由“小”向“大”转变。

(三)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要跳出县域、放眼全国,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当前,尤其要紧紧抓住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区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大集团、大企业在县域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调动县域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

(四)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

既要立足于当前,也要着眼于长远。立足当前,就是要认真解决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着眼长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把目光放在GDP规模的大小上,还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认真落实“8337”发展思路,保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把促进产业培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培强壮大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制造产业;推进绿色农畜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和无公害产品,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蒙古县域经济要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以强势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实力的物质基础。只有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的根基,县域经济才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要把工业强县作为推动跨越的第一战略,扎实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 工业园区建设,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入驻园区发展。各级政府要继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要素,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三)把加快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招商引资是促进生产力水平提升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是推动内蒙古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各级园区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实施园区专题产业链招商,纵向拉长产业链条,横向壮大产业规模,重点引进龙头型和基地型项目,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引导和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集中。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搞好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全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和投资客商营造文明开放、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使内蒙古成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和投资热土。

篇4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

一、蓬莱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50.3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4:59.2:34.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87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9100万美元,外贸出口5.57亿美元,外贸进口3.36亿美元。

二是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深入实施“三百工程”,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硬化农村公路51公里,硬化路通村率达到95.2%。修复战山、平山两座中型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20座小型水库,完成34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来水人口普及率达到9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89元。

三是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造船重工、汽车及零部件、葡萄与葡萄酒、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到85家,北奔重汽生产重卡2.27万辆,全市生产改装车8000辆、车桥8.4万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旅游业:全市旅游景区发展到13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5个,蓬莱阁景区成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蓬莱阁景区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四是人民生活稳步提升。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稳步提高居民收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家电下乡产品4.14万台,汽车和摩托车下乡1.21万辆,发放财政补贴资金2084万元。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11亿元,比年初增加18.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11元。

五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好。两条进港铁路支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龙烟铁路调整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两条疏港公路已报交通运输部待批,连接沈海、荣乌两条高速的“高接高”项目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烟台新机场建设全面展开。国道206西线、蓬水路建成通车。胶东调水蓬莱段工程建成完工。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为民办实事,累计投资9.8亿元,实施为民实事工程126件。新增就业再就业1.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77%;农村养老保险参保7.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6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60元和每年1800元。

二、蓬莱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仍然不强。在烟台市范围内比较,2010年我市GDP实现350亿元,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一的龙口市GDP达到680亿元,为我市的1.9倍;地方财政实力仍然不强,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15.9亿元,排名第四,而排名第一的龙口市财政收入为36.7亿元,为我市的2.3倍。

二是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2010年烟台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6.5%,龙口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8.8%,而我市仅为42.8%,远远低于烟台市平均水平。我市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存在功能弱、带动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三是民生投入仍需加强,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

三、蓬莱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抢抓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两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努力转方式,精心调结构,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抓空间布局,打造发展新格局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乡融合步伐,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即大辛店和潮水两个节点,要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社区集中、配套向城区看齐,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抓产业升级,激发发展新动力

1、培强做大工业。依托现有优势企业、优势技术和优势项目,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的思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当前重点抓好华润风电、微藻养殖、超硬复合材料、诺康药业、北大高科华泰制药等项目建设和企业壮大,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大突破。

2、优先发展服务业。以旅游业、商贸餐饮业、房地产业、物流业、新兴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加快服务业支撑体系建设。围绕历史文化游、滨海风光游、葡萄酒文化游、自然生态游等四大板块,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配套功能,拓宽发展领域。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三百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膨胀发展果品、水产、畜牧三大优势板块,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篇5

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就不可能萌发新的思路、产生新的动力。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坚决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熏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同的地方,条件不同,情况各有不同,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近年来,武宁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亦显著提升,但是,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总量看经济蛋糕还很小,在全市15个县(市、区)中排名第8位,并且各地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迅速做大,我们的排名还可能后退。

李源潮同志指出,发展县域经济,关键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搞发展。武宁县选择“六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正是根据武宁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作出的慎重选择。首先有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节能照明、矿产加工、医药胶囊等主导产业,取得了突出成效。尤其是绿色照明产业迅速扩张,成为九江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其次是有资源依托。我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水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能够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江西地矿局和厦钨联合探明,我县有钨矿储量30万吨,专家估计,赣北九岭矿集区钨矿资源总量将超过80万吨,我县成为又一个“世界钨都”。再次是有平台优势。近年来,我县的园区建设和城区建设起点高、投入大、见效快,完善了基础设施,拓展了发展空间,吸引了一大批项目落户,也为下一步项目落户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发展“六大产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以此带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立足实际,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一定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工业强县的战略,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把发展工业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抓。要抢抓当前难得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动接纳发达地区的企业转移以及工业扩张,打造优势特色工业品牌,迅速扩大工业经济的规模,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二)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投资

要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要结合我县六大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围绕六大产业进行招商引资,突出龙头企业招商。尤其是节能灯产业,不再引进毛管生产企业,要着重招引全球50强、全国30强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层次,向LED、灯饰、电子显示屏、新能源等领域发展,抢占行业制高点;矿产加工业不再搞粗放式开采和加工,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钨、锑等资源优势,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顿、全面提升,引进大公司来进行深度开采加工,形成产业链。

(三)坚持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进一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研究有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好财政、税收、用地、信贷、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都要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我国政府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都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要让民营经济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在权益上有保障,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坚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经济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按照园区城区化的思路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力度,打造好工业园的用地、用工、用电、融资四大平台的建设,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聚集产业、企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中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完善机制,确保活力

篇6

山区县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归根到底在于思想解放上的差距。例如在区部分乡镇,特别是深山区的乡镇,由于边远闭塞,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敢担风险的精神,“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经济发展由此深受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山区县域经济,必须把解放思想这一先导工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四个创新”。一是观念创新。重点做好“四破四立”,即破除认为山区客观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发展的宏观观念;破除条块所有和部门利益的封闭思想,树立“海纳百川”共求发展的开放观念。二是体制创新。要围绕加快发展突破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体制。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拍卖、租赁为主要形式,深化国有、集体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改革,大胆放开搞活;加快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机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健全利益和风险保障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山区市场体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三是科技创新。山区县经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落后,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重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加快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山区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进步奠定雄厚基础。四是工作方式和用人制度创新。山区干部要转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工作方式,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特别是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和解决山区经济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上,放在搞示范、抓重点、创特色、求突破上;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过去用人问题上的旧框框,大胆选拔重用敢干、能干、实干,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干部,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

作为山区县,必须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就而言,大的方面说,就是要大力实施“科技先导、结构调整、开放带动、生态兴区”四大战略,坚持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各项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重点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快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就具体产业来说,则要着力解决工业不优、农业不强、三产不活的问题。改变工业不优的着力点在于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要集中力量办好县区级工业园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兴办龙头企业,实现工业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资源加工型行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并重点抓好化工、矿产、医药、建筑建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改变农业不强的着力点在于立足山区土壤、气候、资源等自然生态优势和毗邻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统农业向“订单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势特色生态安全农业,做大做强以核桃、板栗、肉牛、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瓜果;大力发展肉牛、三元杂交猪、布尔山羊、蛋鸡以及特种养殖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利用山地优势,以天麻、丹参、桔梗、丹皮、黄姜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改变第三产业不活的着力点在于抓好以县城及乡镇农贸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经济,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发展仙鹅湖、静泉山等风景区,以及农业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业。

三、城镇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篇7

一、民俗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涉及农村经济的问题,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县域经济不同于国民经济,不能去实现小而全的经济,而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赣州作为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具有发展客家民俗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沉淀,其造型独特的客家建筑、美妙的客家山歌、风味独特的擂茶等客家饮食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节庆活动无不吸引着大众目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不仅能满足大众“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更能让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赣州客家民俗资源的开发价值

赣州客家地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客家“新、奇、特”的民俗差异性,形成了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赣州的客家民俗经过漫长的沉淀和积累,在赣南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事象,盛大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服饰和手工艺品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赣州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如客家山歌,有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一曲《十送》便是从兴国客家山歌中演化出来的,阐述了客家人的革命胸怀。

1.从文艺民俗的视角来看,赣州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丰富多彩的灯彩,山歌对唱,唢呐表演。采茶戏、舞龙灯、舞狮、打花鼓、踩马灯等丰富又独特的文艺民俗。客家文艺在旅游中有很高的价值,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易于游客接受。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陶冶情操。因而,赣州客家文艺民俗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客家文艺民俗的独特魅力,满足审美和体验的需求。

2.从饮食文化旅游价值来看,赣州地区有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赣南的擂茶别具一格,盐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都是久负盛名,至今传盛不衰的传统食品。

3.从民居建筑的开发价值来看,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别致,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围屋”大多依山傍水,讲究风水和园林绿化,它们是客家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天圆地方”、“天人合一”观念的独特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农耕习俗、婚嫁习俗、特色民俗服饰、传统手工艺纪念品制造等,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具有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客家围屋多集中于龙南、安远、定南等县;宗教庙会活动多集中于石城、宁都县;门榜多集中于上犹县;客家山歌、唢呐多集中于兴国和于都县;客家食俗、婚俗等则在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加快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大大促进赣州县域经济发展。

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1.阶段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优势表现不明显,与梅州客家民俗旅游、成都洛带古镇客家民俗旅游相比,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高,特别在交通、住宿等基础旅游接待服务硬件设施上存在很大差距。客家传统节庆活动、婚嫁习俗以及农耕作业的游客参与性活动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受到景点相似度和交通因素的影响,游客会首选其他地区的客家民俗旅游,另外,配套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二次旅游的动因。

2.除主要知名客家建筑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外,其他偏远地区或私人建筑除主人自己修葺保护外,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不少客家民房被遗弃和破坏,特别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宗祠建筑破坏明显。

3.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在当地受到外来文化入侵明显,民俗民风有淡化趋势,由于赣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粤、闽、湘地区临近,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多,返乡后带来的外族文化对本地客家民俗影响也很大。

此外,由于赣州地区盛产橘子和柚子等水果,农家乐旅游发展很好,当地居民对客家民俗旅游开发观望明显。在宣传方面,赣州地区对发展客家民俗旅游力度不够。

四、加快赣州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得有效完善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手段,政府和相关企业(特别是政府)应该加大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有效保持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风情,同时加强邻近区域的旅游合作,政府的大力宣传力度,加大对赣州客家文化品牌的建设。

1.不断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由于赣州客家地区多处在山区,经济较为落后,交通设施不发达,因而制约了客家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客家民俗旅游,就必须把进入景区、景点的路修好。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为了使客家地区的民俗旅游持续发展,加大景区的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加大赣州客家文化宣传。客家大本营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客源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广东的潮汕、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不少海外的华侨客家人来到大陆客家地区祭祖、寻根,是一股重要的旅游客源。对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者来说,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在这方面,政府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如最近在中央电视台里就有“赣南老家,梦里故乡”的广告宣传。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一些固定的节庆活动,制作一批品位较高,各具特色的宣传图画或手册,向海内外广泛宣传推介。

3.加大对客家民俗风情的传承和保护。在对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理应突出传统性、古朴性、乡土性,真实反映客家民俗的历史和文化。

4.加大资源的开发,满足游客参与体验。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的最大魅力,开发赣州客家民俗中个歌舞戏、庙会活动、擂茶的制作、手工艺品的制作、种植和采摘瓜果、节日民俗活动等,让游客参与到故事中去,同客家人共同游戏、生活和劳作,让游客在客家山村、山寨、围屋中小住数日,从而对客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亲身体验,对客家人的文化加以了解,过一次异乡情调的生活,让游人流连忘返。

此外,加强闽粤赣区域合作,避免景点相似及重复性建设带来的景点吸引力降低,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内耗,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客家民俗旅游服务。

总之,赣州各县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加大对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断改善相应的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旅游品牌建设,可促进其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二、关于巴州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7.9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78.34亿元,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9.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693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51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2320元。从我州县域生产总值看,2012年,全州8县(除库尔勒市,下同)完成GDP318.42亿元,仅占全州GDP总量的35%。从发展规模看,我州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2012年,全州县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8亿元,相当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的6.88%,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的仅有3个(和静县65亿元,若羌县60.01亿元、轮台县51.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在20亿元以下的有3个(博湖县18.01亿元、和硕县18.8亿元、且末县18.2亿元)。县均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49亿元,相当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平均规模的8.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仅有3个,最少的博湖县不到1亿元。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州县域经济总体趋好,但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各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突出。2012年末统计数据显示,县域主要经济指标相差幅度较大,如工业增值增速最高为且末县106.4%,最低为焉耆县在2011年的基础上还下降了7.4%,高低相差11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最高为轮台县8.8亿元,最低为博湖县1.26亿元,高低相差近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若羌县21700元,最低为博湖县10071元,高低相差11630元。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总体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工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少,科技含量较低,工业基础薄弱,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2012年巴州三次产业结构为16.9∶64.6∶18.5,而8县除和静县、若羌县、轮台县外,则基本呈现一、三、二分布状,一产偏高,二产偏低。一产比重最高的和硕县高出全州3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最低的和硕县比全州低47个百分点。与2012年新疆二产比重(47.3)比较,只有若羌县(66)超过,和静县(45)接近全疆水平。数据显示,我州大部分县域经济仍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性结构,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还需走很长的路,依旧是县域经济的“短腿”。

(四)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2012年,全州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556.72亿元,增长36.3%。仅库尔勒市、开发区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和58亿元,占全州的60.58%,其他8县共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19.3亿元,平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仅为27.41亿元。与区内先进地区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发展势头上,都处于落后水平。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不够协调,第一产业投资少,比重低,第二产业投资多,比重高,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钢铁冶炼、石油石化、矿产资源等行业,资源输出产业多,高科技项目少。第三产业投资不足,带动能力弱。后续储备项目不足,对县域经济增长拉动力不强。

(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制约

在我州县域中,大部分依靠能源、资源产业支撑,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压力日益增大,而且这些产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传导带动作用有限。从发展现状及趋势看,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发展要素将按其优化配置更多的流向发展较快的区域和县市,特别是大中专学生回乡率很低,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少,缺乏市场上的竞争,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难以实现先进适用技术和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经济落后区域很难形成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洼地”。这将促使我州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项对策

(一)抓重大项目,扩张县域经济

按照“谋大、谋深、谋远”和“突出产业发展、突出项目储备、突出项目报批、突出项目招商、突出项目进度、突出项目服务”的总体要求,坚持不懈地抓上三到五年,力争在石油石化、特种钢材、天然气开发、有色金属选冶等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围绕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筹划一批农业开发重大项目;围绕景区建设,筹划一批旅游开发特色项目;围绕拉开城镇框架、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筹划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围绕构建大交通、大网通、大流通,筹划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围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筹划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项目。

(二)抓市场主体,驱动县域经济

巴州县域经济发展不够,产业规模不大,经济总量不大,主要问题是市场主体发展不够。全州注册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共有65420户,其中私营企业只有11314户(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21户,1000万元以上的44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85户(包括二师),个体工商户也只有5.1万多户,私营企业仅占全部市场主体的17.29%。2012年新增市场主体与2011年相比减少61.21%。这些企业主体还不够大、不够强。各县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措施,放手发展一批市场主体;抓大扶小,扶持发展一批市场主体。

(三)抓基础平台,支撑县域经济

篇9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76-02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苏南地区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句容应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服务南京、接轨南京、融入南京”的宁镇扬同城化先导区和苏南现代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句容产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1.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打破“县城”思维,定位“南京副城”,通过对接南京外延的沿江、沪宁、宁杭三条城镇发展轴,确立“三轴两楔两带”的空间结构,“五点一线”发展格局和高等级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45平方公里框架逐步拉开,“三河一湖”风光带带动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完成拆迁420万平米,建设安置房470万平米,有效拓展和优化了城乡发展空间,集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面貌显著改善。

2.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12年,GDP和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总投超亿元的69个大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7.5%。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 个百分点。

3.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2012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20.8%和2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6家。宁武新材料、华大天益电力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开工,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4%。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均列镇江第一。

4.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探索“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村镇经济实力,带动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下蜀镇积极打造新型建材、能源等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5.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围绕城镇化发展保障的“四网”体系初步建成。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2010年以来,共新建成农村公路1 090公里,乡镇柏油路通达率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90%。二是构建城乡水电网。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12万户,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构建城乡信息网。启动“智慧句容”工程,实现了有线电视、广播和宽带的全覆盖,公交市民卡与南京无缝对接。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

二、提升句容县域经济的核心环节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建立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着力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从改善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城乡联动发展、优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出发,加快提高句容“以城带乡、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点,特别是要坚定大力发展工业不动摇,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同时,要培育好县域经济产业基础,以培育大项目、大企业,做大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努力培育城市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相协调。要以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城市经济,大力推动两地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融合,形成“双核”驱动发展之势,成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中新的重要增长极。

三、产业化城镇化助推句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1.统筹兼顾,增强产城联动的执行力。一是做精中心城区。针对老城区建设重点和新城区拓展空间,高标准编制《句容北部新城规划》以及科技新城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做强中心集镇。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如郭庄镇,要做好空港新区规划的编制,积极打造宁杭经济轴上的新兴增长极。三是做美农村社区。重点选择有文化历史底蕴、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以城市社区的配套水平为标准,强化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

篇10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结合发展的结果,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看,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慢,劳动力大量剩余,成为困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加快土地流转,则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流转是继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须加快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要素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对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所出现的生产规模小、效率低下、市场风险大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土地流转能够加快农民增收速度

土地是农业的本,是农民的根。农民要富裕,必须向土地要效益,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从农村土地流转入手,用土地流转带动农村各项工作,带动农村发展。这是因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很难形成规模的。大量农民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上求温饱,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没有大益的。实行土地流转就是为了达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种植业看:由于土地大规模向种田大户流转,他们就会有一个发展的长远谋划,就会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并且会不断的更新机械设备,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精耕细作,倒茬轮作,使有限的耕地资源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从畜牧业看:由于土地流转也包括宜牧草场,承包草场的人会整合资源,使宜牧草场得到还原和休养,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养殖户就能更有信心和条件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类别,改良养殖品种,使畜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实现养殖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黑龙江省克山县通过大规模流转土地,几年里就涌现种植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30多户,养牛100头,养羊300只,养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10户,养殖水面在100亩以上的养鱼大户23户。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加快了农民增收的速度。

二、土地流转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速度

实施土地流转,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一些农民转变境遇、转变身份、转变职业,这样离开土地的农民从租地中获得一部分收入外,还可以通过到基地打工、外出务工和经商贩运等多种渠道创收增收,达到双赢的效果。实行土地流转以来,黑龙江省克山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多万人,增收近12亿元。此外,解放出来的大批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流动,又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实践证明,凡是城市化建设进程较快的城市,大都是农民工集中的地方。

三、土地流转能够加快科学技术推广速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直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是促进土地等其它资源有效发挥的间接动力。特别是在农业发展中,在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要想让农业产出率更高、利润更大,就必须快速推广科学技术。而土地流转对科学技术的推广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推动农业机械的升级换代。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必须大机械作业,农业增产增收要依靠大机械化、新机械化。所以,机械的升级换代就十分必要。

其次,它能促进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土地流转实行的规模经营,可以集中选种、育种、购种,可以整体轮作转换,可以集中施肥用肥,播撒农药等,改变过去的作物杂乱种植的状况,提高作物的整体种植水平。可以发展特色种植,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模式,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建强品牌基地等办法,推进土地规模生产,加快致富步伐。黑龙江省克山县经过几年的土地流转,努力推进规模种植马铃薯,被评为“特色马铃薯生产基地”,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再次,能提高抗风险能力。流转进来的土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既能提高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能提高农民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土地规模化经营后,拥有大面积的土地种植权的大户就会十分重视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加大对农业病虫害的投入力度,加快对专业科技人员的培养,甚至本人或者子女主动到农业大学深造,培养自己的种田专业队伍。在预防农业灾害、消除农业病虫害方面,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农业的大丰收。

流转过来的土地通过大户经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股份合作模式、集体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化经营模式、场县共建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统一提供良种、耕种、农药、管理技术、收割、销售等服务,收益归农民个人所有。这样做的结果,促使更多的农民愿意把土地交由公司集中经营,土地流转的规模可以迅速壮大,公司的收益也得到增加,公司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上来,建桥、挖渠、打机井,使农业生产旱的时候不着急,涝的时候不慌张,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土地流转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除此之外,公司还可以把土地流转的收益投入到改善民生上来,铺路、建敬老院、投资教育、规划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今年,克山县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1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8%,其中整乡流转2个,整组流转80个,土地经营大户达2946户。全县规模经营达到1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3%。

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能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北乡新启村,村民周祥带领20户农民组建的元祥大豆合作社经营着3700亩土地,带动了邻村的新城村48户农民1560亩耕地连片种植。周祥说,采取规模经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效益型农业,降低市场风险。去年,他们种植的大豆获得丰收,比传统小家小户的种植模式每亩至少增收50元。据调查,像周祥这样的合作社,黑龙江省克山县已有880个,经营耕地3.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