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9 10:25: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篇1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1提出了比较优势决定国际贸易模式的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埃利?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919)2和贝蒂尔?俄林(Bertil Ohlin,1924)3的研究表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将出口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相对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将使贸易国的福利得到改善,这便是著名的H-O理论。

西方学者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二是如果适用,应该针对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点将模型做哪些修正,也就是如何把传统的货物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用相应的逻辑和概念来阐述服务贸易。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种观点是适用论。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合乎服务贸易的理论逻辑,没有必要把服务贸易同货物贸易区别开来。1981年,萨皮尔(Andre Sapir,1981)和卢茨(Ernst Lutz,1981)4根据国家间要素禀赋和技术的差异,对货运、客运和其它民间服务作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也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1984年,辛德利(Brian Hindley,1984)和史密斯(Alasdair Smith,1984)5认为在理论和经验分析中没有必要在概念上严格区分商品和服务,国际竞争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改进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格。1986年,拉尔(Sanjay Lall,1986)6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第二种观点是不适用论。1979年,R?迪克(R. Dick,1979)和H?迪克(H. Dick,1979)7使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标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对各种显性比较优势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决定服务贸易的模式。于是认为,如果不考虑贸易扭曲,要素禀赋理论在服务贸易中没有解释力。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菲科特克蒂(G. Feketekuty,1988)8对此问题的分析也从服务贸易的特点出发,认为服务与商品具有明显地差别。正是国际服务贸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不适用性。

第三种观点是改进论。这是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观点,它既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也承认具体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时的局限性,并主张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模型进行修正。1985年,迪尔道夫(A. Deardorf,1985)9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作了开创性研究。他率先利用传统2×2×2 H-O模型从商品和服务的互补性、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含有稀缺要素的服务贸易三个方面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对标准H-O模型中的个别要素作了修改,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成功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1988年,塔克(K. Tucker)和森德伯格(M. Sundberg)10提出,国际贸易理论、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虽然不能圆满地解释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但是通过分析服务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也适用于服务贸易领域。

本文认为,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基本理论建立在共同的逻辑之上是合理的,服务本身的特殊性并不妨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生产要素禀赋仍然是决定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根本因素。

三、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第一,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服务业具有规模效益的可能性较小,而要求服务提供者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优势和专业素质优势。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其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接触并互动,因此,不可能像货物那样集中生产实现规模效益,有很多服务是在很大区域内为消费者设置很多进入点,实现规模效益的可能性很小。服务业只能依靠无形资产和管理资源的规模使用才能获得规模优势,如社会化经营和一体化经营。

第二,服务的不可触知性要求服务提供者具有企业形象、知名度优势和创新优势。服务具有不可触知性,是抽象的,服务的购买者难以事先对服务作出评估,如教育服务、餐饮服务等,购买这些服务的风险比购买货物的风险大,这时,服务提供者的可触知的声誉和形象成了购买者决策的依据,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在服务贸易中比在货物贸易中更为重要。

第三,服务的不可储存性要求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服务需求管理,这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服务没有库存,必须在生产中被消费掉,其有用的时间往往很短。

第四,服务的不稳定性要求服务提供者具有人员素质、管理、创新和差异化等优势。服务贸易具有不稳定性,其质量难以标准化,又很强的潜在可变性。这就要求企业具有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的优势。

四、小结及启示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适用于服务贸易,但也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实现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说是复杂和短暂的,它不仅来源于自然禀赋,而且取决于一国先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类型,以及服务要素禀赋即投资于现有工业和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教育等资源的数量和法规状况。如今,面对服务贸易逐步开放的国际环境,从实际出发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育新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首先,大力培养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其次,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再次,进一步开放我国服务市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培育跨国公司。最后,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服务业,拓宽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唐日松(译). 国富论[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2

加入WTO以来,我国明确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致使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26.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33.4亿美元,进口额392.7亿美元;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645亿美元,其中,出口1933亿美元,进口171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8.7%、18.38%及19.0%。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位不断提高。2001年,我国服务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位分别为第12位及第9位,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的排位升至第四位,进口升至第三位。虽然与欧美等服务贸易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

一、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也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2)贸易条件恶化;(3)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我国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竞争力还较弱。

2、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1)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多数居民在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和部分用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2)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并未形成人为资本。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

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中国虽处于服务贸易大国之列,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还处于比较劣势。为了应对“入世”过度期后日趋激烈的竞争,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1.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础上的现实选择。但是,中国想要使服务业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服务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实施服务品牌战略,增强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征,使得市场对服务的识别不得不依赖于其品牌的影响力,因此信誉和商标往往成为服务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有力手段。鉴于此,首先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我国服务企业中的老字号,如同仁堂、四季美等;其次要不断创造新的服务企业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3.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提升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这势必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可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短期培训,以改善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智力资本因素。

三、我国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

1、服务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趋势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使我国服务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改善经营管理,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市场开拓,强化企业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和人才观念,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和为力资本投资,推动服务部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服务部门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综合化程度的提高,提高厂商甚至贸易国的竞争力。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

由于世界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服务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人,而且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金融的电子化、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信业务的数字化都体现了世界服务的高科技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文斐婧,王柏彬,逄忠臣. 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

[2]邓世荣.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2005,(12).

篇3

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鉴于服务产品的非储存性,产销不可分离性,不容易监管等特殊性,各国都在保护着本国的安全,如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外商股权参与的比例,限制服务交易数量等。

1.2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务贸易出口排名数据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达到914亿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6,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10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8%。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伙伴国家(地区)占有3/4的份额。其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为前三大服务贸易伙伴。

2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开尔.波特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国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的四个基本面,通过紧密结合形成核心优势,构出了竞争环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要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2.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有人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各服务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级资源要素。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中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就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紧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

2.2需求条件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波特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本国的需求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改进,服务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市场国际化随之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

在我国,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种类有限,公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随着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保险理念和众多的保险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刺激了他们对多功能保险产品和高层次保险服务的需求。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2.3相关和辅助产业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会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和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为运输和旅游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服务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国内地区结构观看,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服务贸易规模较大,在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务贸易所占的份额极小。

2.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

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纵观我国国内各服务企业,意识较为封闭与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眼光仍然停留在国内,尚未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另外,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如邮电部长期以来对我国基础电信业的垄断;即使有外资银行的加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业的垄断等。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另外,政府拟定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而往往许多自然垄断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其管制表现在对某行业的人为进入壁垒,过多的行业准入限制,遏制了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中国服务领域,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降低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一些服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

2.5政府行为和机遇

当今社会,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点,为我国服务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加入WTO是发展中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中国应积极支持国内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不断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或法律,这样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健康发展。再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外贸易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问题。此外,服务业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现状。

3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应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国际服务贸易惯例接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3.1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GATS的成员国,应当以GATS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

3.2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3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

3.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素质

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较缺乏,这无疑是影响经济长足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格素质,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5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

篇4

①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国际上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一定时期内该国家或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天数以及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水平,其中以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水平这个指标最具有综合性。因此本文选取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水平来度量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②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选取与测度。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一国某一产业是否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六点:即需求状况条件,生产要素条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政府行为和机遇。而韩国学者乔东逊(1994)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解释度不高,他提出“九要素模型”,突出了人力要素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影响。因为旅游产业涉及面较广,旅游产业链由旅游交通、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众多产业部门组成,因此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也有很多。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将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a.旅游产业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组织,因此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组织四大核心行业之一,把游客的食、宿、行、游、娱、购这些分散的旅游服务需求有机联系起来。入境游客来浙江旅游往往首选国际旅行社,因此本文选取国际旅行社数量作为代表因素来衡量旅游产业组织接待入境游的能力与水平。

b.旅游人力资本状况。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大力发展人力资本,确保满足国外游客的需求和期待值,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新的经济形势和产业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业的营运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旅游国际化人才。因此在衡量旅游人力资本状况这个因素中,本文采用浙江省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作为代表变量。

c.旅游交通状况。旅游交通业是旅游产业链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长距离的国际旅游中,国际航空旅游交通直接影响着地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和客流量,也是旅游创汇的重要渠道。通常一个地区开辟了新航班与航线往往会增加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因此本文选取民航定期国际航班航线条数作为代表性变量来衡量浙江旅游服务贸易交通条件。

d.汇率。理论上来讲,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的入境旅游成本,降低入境旅游的价格竞争指数,从而抑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相反,若人民币贬值则会降低入境旅游成本,提高中国入境旅游的价格竞争力和入境旅游量,从而提高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2.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说明

本文采用Eviews8.0统计软件,选取2005-2013年共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主要是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整理计算得来。为了减少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对相关数据采用了取对数处理。

3.回归结果与相关分析

①回归结果

调整后的R2为95.72%,显示了模型拟合度比较好。F统计量为283.43,模型通过了5%的F检验,说明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4个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由回归结果可知,自变量LnTIO,LnFR,LnER的参数估计量的P值分别为0.0385,0.0324和0.0159,均小于0.05,说明这3个变量通过了t检验,说明这三个变量对LnY的线性影响比较显著。而自变量旅游LnHR(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的参数估计量的P值为0.5728,未通过t检验,说起其对因变量LnY的线性作用不显著。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②回归结果分析

a.国际旅行社数量。根据回归结果可知,国际旅行社数量每增加1%,旅游外汇收入上升0.15%,可见国际旅行社数量对其旅游外汇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浙江国际旅行社虽然数量上一直在增加,但是规模经济不强,行业利润率、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及天数等硬性指标方面都较弱,行业竞争力远不如拥有大量国际空港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交通枢纽地区,所以国际旅行社的发展还未充分发挥其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

b.人力资本状况。由回归结果可知,以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来衡量的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旅游外汇收入没有显著的影响,这点有悖于常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浙江省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不能适应具有国际性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对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的需求;二是是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偏低,行业忠诚度不高,而且浙江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学生毕业不一定都会留在浙江就业。以上原因均可能导致以浙江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来衡量的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旅游外汇收入影响不显著。

c.民航定期国际航班航线条数。回归结果显示:民航定期航班航线每增加1%,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84%,其对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国际旅行社的数量,也就表明,交通的便利性对国际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上的影响远远大于旅行社的影响。

d.汇率。由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人民币相对美元每升值1%,旅游外汇收入降低3.79%,可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当前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对于以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入境旅游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提升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整合资源优势

推进优质旅行社的企业集团化建设2013年浙江省国际旅行社的数量为87家,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百强旅行社名单》,浙江仅有2家旅行社进入了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为逐步改变目前浙江国际旅行社市场“小、散、弱”的劣势局面,实现旅行社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从而拉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有必要加大对龙头旅行社的扶持力度,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进行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具有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规模化、集团化、特色化的国际旅行社集团公司。

2.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培养高素质国际化旅游人才浙江旅游人力资源丰厚。2013年,浙江省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共计35所,在校生数量为28940人。要实现如此丰富的旅游人力资源向旅游人力资本转化,要加强旅游高等院校与本省相关旅游企业的联动,做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对接、与岗位需求衔接,从而培育高素质、竞争能力强的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此外,政府应健全旅游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从而改善旅游人才的职业认可度和忠诚度偏低的现象,吸引更多人力资本加入浙江旅游行业。

篇5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出境游消费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使居民出境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我国出境人数增长与GDP、人均GDP增长保持同步,出境人数与GDP、人均GDP的相关系数高达0.98;而出境旅游支出的增长虽然落后于出境人数、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但增长趋势仍保持一致,出境旅游支出和GDP、人均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和0.88。可见,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出境旅游支出与人均GDP的相关度要高于出境旅游支出与GDP的相关度,说明随着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出境旅游消费的欲望明显加强。近些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经济下滑明显,失业率剧增,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下降,入境游客消费意愿降低,这些因素使得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转为负增长。

(二)国外对我国出境游限制减少,出境游手续办理愈加简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居民出境游范围不断扩大,并得到多国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出境游限制越来越少,程序愈加简便。在出境旅游方面,我国境内居民可以通过“自由行”等方式赴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欧洲、美国等地旅游,满足了居民旅游多样化需求。同时,部分周边国家为吸引我国游客,也纷纷推出免签或落地签政策,简化了出境游签证办理手续[1]。

(三)人民币持续走强和银联卡结算便利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消费特征的调查发现,从2004年开始,境外购物一直是我国出境旅游者花费最高的项目,而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在境外的购买力,因而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2]。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主要出境目的地的货币(例如美元、港元)升值幅度较大,如2001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8.2770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该汇率为1美元=6.1932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3.6%;2001年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为1港币=1.0608元人民币,而到了2013年该汇率为1港币=0.7988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2.8%。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导致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境游)价格降低,对整个出境旅游形成较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人民币实现跨境结算,在境外使用和接受的范围越来越广,接受银联卡的商家越来越多,便利了我国游客的境外购物消费。我国公民出境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韩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开通了ATM(自动取款机)/POS(销售终端),接受中国所有的银联卡。随着中国游客购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出诸多针对中国游客的服务,包括提供中文导购员、中文购物标识等[3]。

三、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旅游购物,增加入境旅游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旅游购物占我国旅游总体消费的比重偏低,仅为28%~30%,而发达国家此比重高达50%~60%。其原因在于,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大众化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展方式较为单一,对于门票经济的依赖性较强,而旅游购物仍是旅游产业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3]因此,首先要重视和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入境旅游消费。将地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将地方特色与现代文化、现代工艺相结合,创新研发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不断提高旅游购物占旅游消费的比重。其次,可借鉴韩国乐天、新罗免税店以及台湾升恒昌免税店的营销方式,在有条件的城市打造国际购物天堂,注重购物场所的人性化设计、经营服务水平、营销网络构建、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为境外游客购物提供免税或退税便利,并提供信用卡支付、网络支付等便捷服务。

(二)大力发展旅游业,夯实旅游服务贸易基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不断扩大,从根本上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因此,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首先应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一是大力完善连锁酒店体系、餐饮、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加有效供给,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是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线路,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地域文化体验、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以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三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旅游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加大对旅游宣传和旅游营销的投入,建立多语种的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加强对国家旅游形象和优秀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

篇6

“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正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条新的“流行语”。在国际上,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贸易议题。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就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相关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一、动物福利的起源与发展

动物福利活动最初是由一些关心动物福利的民间人士和动物保护团体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在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哲学JeremyBentham首先提到动物的福利问题,认为动物福利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动物也能感受到痛苦。1822年,理查德·马丁(Martin)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即《马丁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1866年由美国外交官亨利·伯格(HenryBergh)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ASP—CA),并推动纽约州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动物福利法:《反虐待法》。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动物福利保护法规。这些法规都是在道德伦理方面强调我们应该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20世纪60年代后,因为西方国家农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公众开始转而关注生产活动中对动物福利的影响。1965年的英国政府发表的“BrambellRepo~”报告就是公众对动物福利关注的集中反映。其后,各国学者纷纷研究动物福利间题:Moberg(1987)和Barnett(1987)认为生理指标应该在评估动物福利上起主要作用;Mcglone(1993)同样认为生理指标优于行为指标,因为它们更客观而且更少一些人为倾向性;Duncan(1993,1996)建议动物福利应该和动物感受而不是它们的生理或别的指标相联系。

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有“五项基本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比如,对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在宰杀时,应当使用高压电快速击中致命部位,使其在很短时间内失去知觉,以减少宰杀的痛苦,并且必须隔离屠宰,以防被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不少欧美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能提供畜、禽或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才准许进口。

二、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特点

(一)合理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把动物仅仅当作人生存的资源发展到保护动物最后提升到了福利保护的地位,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于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动物福利法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世贸组织又规定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外衣,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二)歧视性和隐蔽性

动物福利条款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动物福利标准都是发达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强者制定标准,对弱者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畜禽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动物福利标准的实施即使是非歧视的,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体动物及动物制品一视同仁,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构成障碍。经济实力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如果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如何讲“动物福利支出”,此外,以自己国家的动物法案为屏障,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还涉及社会道德问题,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合法外衣,而且极易博取公众的同情和社会舆论支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三)实施领域的广泛性

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客体目前主要针对活体动物的进口。但有向其它与动物和动物制品有关的领域和上下游产业施加影响的趋势,与动物制品有关的行业,如:餐饮业、化妆品业、医药业、服装业等都有可能受到冲击和波及。由于目前有关动物福利的呼声和抗议活动越来越多。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公司迫于国际供货的养殖场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的养殖环境,不得采用强迫进食等虐待动物的措施,否则将停止进货。

(四)复杂性和争议性

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动物保护,又涉及到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动物福利问题有它合理生的一面,但如果以“动物福利”名义来设置贸易壁垒并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上面,那么将有可能使出口国人民本来就很低下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种在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优先考虑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不公正,而且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可能会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动物福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很大争议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诸多负面影响。

三、动物福利壁垒的利用方式

(一)利用WTO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限制进口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反倾销措施协议》关于动物福利以一般例外等形式出现。发达国家利用这些规定以一般例外措施、卫生检疫、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壁垒、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的形式,限制进口。欧盟和美国目前正在考虑用不可诉的动物福利保护补贴。

(二)用国际兽医局OIE标准限制进口

国际兽医局的OIE标准有关于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发达国家利用这些标准来限制我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达~gJlOIE所规定的标准,否则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无法向WTO提出贸易纠纷仲裁。

(三)用国内动物福利法限制进口

发达国家对于动物福利一般都有国内立法。这些动物福利法成为限制对外国产品进口的借口。要进口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内动物福利标准,如果外国产品在生产、加工或者屠宰过程中受到虐待,低于国内的动物福利法所规定的标准,就不准进口。

四、我国动物福利现状

(一)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公众的动物福利意识仍普遍淡薄,对动物福利保护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动物福利保护的知识了解甚少。人们通常以动物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对待动物,例如“活猪注水”等残忍对待动物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被人们认为是不足为奇的,最近几年动物福利已逐渐引起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很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自发而生,动物福利意识有所提高。12004年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成的一座38只恒河猴慰灵碑。旨在纪念在抗非典疫苗和药物实验中为人类健康献身的动物。由此可见,我国的动物福利意识水平在提高,但总体上仍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二)动物福利立法进程需继续推进

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完善的动物福利立法外,其他地区针对动物福利立法还相当滞后,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我国尚无一部比较完整统一的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法律。然而在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不但对列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要依法保护。对于一般动物,特别是那些人工饲养的禽畜,也要给予“动物福利”。最近几年,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已开始出现针对动物福利的条款,~N2004年12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工作中涉及的实验动物项目的管理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伦理审查”。正在修订和准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都将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内容写入法案中,但和国际动物福利立法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律体系急需完善。

(三)禽畜产业动物福利实施细则不完善

由于动物福利公众意识淡薄及没有相关法律保护,使得我国禽畜产业的动物福利在饲养、运输、宰杀方面的实施细则令人堪忧,达不到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我国目前畜禽产业饲养密度大动物生活条件差,运输条件选不到要求。粗暴屠宰等现象普通存在。作为食品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各类动物的生存状态急剧恶化。同时动物异地运输特别是长途运输量越来越大,这样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不仅直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很难经得起国际市场越来越严格的检验。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经不起风浪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禽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率,而且对其他动物相关产品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一)对我国养殖业出口的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要求保证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避免肉体疼痛和精神恐惧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等方面的自由,即使在贸易运输的过程当中,也要求每只动物与同类伙伴在一起,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笼舍清洁,饮食和空气充足、新鲜,屠宰这些动物时要单独进行,以免影响其他动物受到刺激和惊吓。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2002年,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商曾经造访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大量购买一批活体肉鸡,但是,这笔生意最终因该公司“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而流产。

(二)对我国中药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中药的生产大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原理和神奇的疗效世人皆知。但是,现在许多中药的制药方法却遭到批评和抵制,如活熊取胆。由于是活熊取胆汁,这个过程势必给熊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往往会使熊惨叫不已。虽然熊胆汁在中药用药里疗效显著,但是,这种令熊痛苦不堪的取汁方法却遭遇了不少的批评。又如,我国某著名品牌的龟鳖丸在国外销售时也曾遭遇国外消费者的抵制。原因是该厂在介绍其采用的生产技术时,提到要将野生龟鳖冷冻到零下192℃,这样制成的药品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比直接食用龟鳖的效果要好很多,但这种制药方法在国外却遭到了强烈抗议和抵制,影响其制品在海外的销售。我国中药的疗效世人皆知,但中药的出口却屡屡碰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药动物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

(三)对我国水产业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第一位的水产养殖大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水产品产量为4855万吨。尽管我国水产品具有比较大的出口潜力,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的诸多有关规定和法令。欧盟多个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就对屠宰动物有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卖鱼者不能将活鱼直接卖给顾客,由商家把鱼放进电箱里快速杀死后才能出售。美国的“濒危物种法案”将龟列为保护对象之一,禁止所有不符合TED(海龟隔离器,装于海虾拖网颈部,便于误人拖网的海龟逃生)装备要求的国家或地区捕获的野生虾及虾类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从1995年至今仍禁止进口我国的虾类产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的一些渔船上没有海龟逃生装置。2002年的“食人鲳”事件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食人鲳”是属于“黑名单”物种,但国际动物保护组织要求我国有关方面必须对“食人鲳”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的水产品。

六、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紧推进动物福利立法

应紧跟国际形势,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动物福利的相关法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如美国就有“动物福利法案”;英国有“猪福利法案”;欧盟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除欧美之外,亚洲的新、马、泰和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上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动物福利法规。

(二)积极椎广和宣传动物福利标准

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动物福利要求,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并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动物福利标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国际贸易壁垒动态,提供动物出口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养殖技术的进步。

(三)改变传统生产作业方式。提倡健康养殖

动物福利壁垒会给出口企业短期内带来成本增加甚至是禁止陛壁垒等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动物是为人服务的,但关键是怎么服务。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企业应改变传统对待动物的观念和作业方式,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人道的畜养和屠宰,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考虑动物的福利状况。

(四)从国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篇7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课程一般是以“国际货物贸易”为主线,这部分教学内容已相对成熟,国际货物贸易理论、政策与措施、改革与实践等内容较为充实丰富。相对而言,“国际服务贸易”部分的内容则显得较为单薄。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导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加,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作为一种无形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服务贸易以高于货物贸易的速度增长,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际服务贸易实践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和实务知识应在教学中进一步得到重视并予以突出,专业教师应不断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调整与改革的探索来符合国际贸易格局对经贸人才的要求。这表现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国际贸易货物理论与政策,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各国服务贸易现状,不断丰富服务贸易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以期在实践中进行合理应用。

二、《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整和清晰

第一,缺乏我国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探讨。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工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欠缺阻碍了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相应地,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缺少对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的说明。而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不断规范,统计相关概念和指标不断明确,统计方法趋于合理,统计数据界定逐渐清晰,基本满足了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系统介绍有关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和统计结果,以便于学生了解近年来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认知其依存度和贡献度。

第二,基于新形势下的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和措施体现不充分。当前《国际贸易》教材中,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原因及趋势等。然而,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没有专门、系统地对有关服务贸易的理论加以总结,也缺少对金融、保险、电信等主要服务类型的贸易壁垒的介绍,因此,学生无法体会到传统理论对服务贸易适用性、无法探讨应对服务贸易壁垒的措施,也就不能有效地将有形、无形商品贸易结合起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认知。

(二)“国际服务贸易”内容不够深入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服务业市场的不断细分,服务业全球化的趋势日趋增强,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服务外包发展迅速,离岸外包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显然,“服务外包”等新兴课题应成为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部分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服务外包”的形式和特点、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在教学中则涉及较少且不够深入,“国际服务贸易”部分的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学生对服务贸易相关行业认知寥寥。

(三)国际服务贸易实践教学几乎空白

然而,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专业人才短缺日渐明显,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与之相对应的,是实践教学的缺乏。可以看到,目前在实验室中开展的专业课程教学,多数是围绕有形商品贸易流程展开教学的,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操作模式和相关流程往往被忽视。此外,基于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培养的实训也应着实体现在教学中。

三、《国际贸易》课程中“国际服务贸易”部分教学

转贴于

内容改革建议

(一)拓宽教学重点,形成服务贸易内容体系

编写并选用适合新形势的国际贸易教材,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应捋顺服务贸易教学内容,突出内容层次。可从统计体系、理论、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并行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而探讨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令学生了解货物贸易传统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服务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统计体系方面,我国商务部、统计局已于2007年11月联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并于2010年、2012年两次进行修订,该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促进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篇8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研究逐渐引起经济学家们的重视。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才正式被纳入到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虽然仍未能建立起像货物贸易理论那样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但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断尝试着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下和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服务贸易理论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业已形成对现实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

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是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所展开的研究。国际学术界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一种观点是比较优势理论完全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第三种观点是比较优势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即:承认比较优势理论基本适用于服务贸易,同时也承认由于服务贸易独有的特性,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时存有缺陷,主张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再用于解释服务贸易,以便使其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有说服力。总的来说,第三种观点得到国际学术界较多的认同。其代表性观点有:Deardorf(1985) 率先对标准的H-O模型中个别要素作了改变,成功解释了服务贸易是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Sampson & Snape(1985)在放松标准的H-O模型中两国生产要素不能移动的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传统贸易理论是适用于解释服务贸易的。Tucher & Sundberg(1988)主张在运用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服务贸易时,要更多关注相关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这样就可以圆满地解释服务贸易,并可以获得拓展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空间。Burgess(1990)在对标准的H-O-S模型进行简单修正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解释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

二、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

Deardorf等人在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对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在解释服务贸易时会遇到困难,因为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更具有不完全竞争的特点,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很高。为克服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出现的各种问题,经济学家开始在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对服务贸易理论展开研究,其代表性观点有:Markusen(1989)从服务部门内部专业化角度,讨论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征的差异性或专业化中间产品的贸易,指出,在生产者服务贸易中,对于初始的固定成本,实际提供的服务成本比较低,导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并得出生产者服务贸易优于单纯的最终产品贸易。Francois(1990)则从服务部门外部专业化角度,讨论服务在协调和联结专业化中间生产者过程中的作用,指出,生产者服务贸易对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生产者服务贸易,有助于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研究

无论是在传统服务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还是在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对服务贸易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其所关注的都是服务业整个产业的贸易发展,并未涉及其微观主体的服务贸易。因此,“新新贸易理论”以微观主体――企业的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对出口和FDI的选择、固定成本和企业异质性、不完全合约以及全球组织生产及其经济效应等问题。Jones & Kierzkowski(1988)运用“生产区段和生产链”理论对服务贸易进行解释,认为,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服务链可以促进生产国际化,从而服务贸易可以大大促进货物贸易。Dunning & McKaig-Berliner(2002)基于对96家专业商务服务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在所有竞争优势中,对劳动力的获得、对当地市场容量和顾客需求的了解等是最有可能从国外获取的,与其他产业的跨国公司一样,服务业FDI的目的也是为保护或增强已有的竞争优势。Grunfeld & Moxnes(2003)对OECD的双边服务出口和FDI流动进行研究,指出,两个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与它们的规模成正相关,与它们的距离和进口国的服务贸易壁垒成负相关。

四、服务贸易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关于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的问题,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基本适用于服务贸易,没有必要再另行建立专门的适用于服务贸易的理论体系。服务贸易具有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点,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本文同意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即:比较优势理论基本适用于解释服务贸易,但为了更加充分地解释具体的服务贸易现象,应在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用于服务贸易的解释。

关于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对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虽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服务贸易理论进行解释,但由于两者均考虑到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其所建立的服务贸易理论模型更加地贴近现实,对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15年2月14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虽然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其专业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本专业的大学生却面临就业困难的窘状,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有关。为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应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一、国际服务贸易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一)具有国际化的语言能力

中国加入WTO后,经贸发展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格局。作为企业间开展国际交流的工具,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掌握国际化语言是国际服务贸易人才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以语言为载体不仅能增强国内外企业的联系,而且有利于提高交流的质量。当前,英语已经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信息传达的主要媒介,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服务贸易企业的重视。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加,小语种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小语种人才对服务贸易企业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因此,国际服务贸易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国际化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进行国际商务的听说,而且能直接与外商进行服务贸易磋商及合同签订。

(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专业知识背景来看,国际服务贸易人才不一定是具体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但必须具有较强的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掌握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惯例、国际承包与劳务合作;了解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等。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应对服务贸易纠纷,维护企业权益。

(三)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倾向业务水平突出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能较快地融入工作环境,为企业更快的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节约业务培训时间,为企业节省成本。鉴于此,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的学生应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实践训练,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当前国际市场呈现信息化、技术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服务贸易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等。根据近百家服务贸易企业的调查可知,将近80%的企业非常重视就职者的职业道德,员工较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另外,身心健康、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是服务贸易人才需具备的素质。当然,国际服务贸易人才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根据国际形势,探索新路子、开拓新市场。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人才培养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国际服务贸易学科发展越发重要,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理念依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无法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调整、不能体现学校办学的优势特色、缺乏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等。这不仅导致学生无法把握国际服务贸易的热点问题、难以及时了解专业的前沿知识,而且使得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性和高端性。

(二)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大部分地区的高校仍然采用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对于即将面临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有较多的概念、理论、政策等抽象知识,一味地灌输知识既不利于学生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有效地运用于适当情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服务贸易专业许多课程都强调国际化,但是,专业人才真正走进国际市场并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是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实践才是真正的落脚点。然而,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是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共同问题。很多高校的服务贸易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比重大,实践知识比重小甚至几乎没有,缺乏相对应的实务实训。

(四)师资队伍不完善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40岁以下专任教师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尽管国际贸易服务课程的教师结构队伍年轻化有助于高校人才梯队的建设,但是大多青年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实践经验有限,加之具有外语能力和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知识的“双优”教师短缺,难以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新模式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更新对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及时更新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内容;利用学校人才培养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科专业的特色性;参照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以此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

(二)采用“双向”教育模式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会愿意自主的去吸收对自己就业有用的知识。因此,老师应从知识灌输者转为知识引导者。增强与学生互动,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实例与学生探讨,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散学生的思考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应该本着“为企业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展开,加强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服务贸易行业实习,模拟真实的就业环境。此外,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课程实验基地,以便为学生提供真实性的专业操作平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做好就业前的实际操作准备,以此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

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先验性

一、相关研究综述

传统经济学理论通常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然而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指导理论与传统商品贸易的适用性理论产生了分歧。两派经济学家对于比较优势学说的适用性产生迥异的观点,根据赫尔曼(Herman)、郝斯特(VanHolst)、山普森(G.Sampaon)、穆勒(HenricSchaumburg-Muller)等经济学家的观点,传统商品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并不适用;而麦尔文(JamesR.Melvin)在1989年发表的《生产服务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方法》中运用H-O理论模型成功说明了要素贸易也能够达到商品贸易相同的结果,并推导出服务贸易必然服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但是要素贸易一般指提供资本、土地、人力等要素的贸易,仅占服务贸易概念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具有整体的适用性(闫奕荣,2004)。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剧,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重心从比较优势理论逐渐转变成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而竞争力范畴又包含了一系列成分指标,采用较多的有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康承东,2001;王绍媛,2005;Balassa,1965),大量研究表明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且对国家GDP贡献较大的服务业具备更高的比较优势指数。由此可见,服务业细分行业在构成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时存在着异质性。

中国服务贸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扩大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但以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来看,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大多从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引入不同的因素和变量来研究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张如庆,2007)。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多个可供观察的因素,主要文献的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综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见大多文献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而鲜有中观的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整体视角,分析构成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差异化情况,总结出口竞争力发展与各行业的关系,发掘出可能存在的、可供今后研究和拓展的创新点。本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贸易研究领域内的理论文献进行整理,为我国的研究提供阶段性的参考,随着国际分工的变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新的影响因素可能产生,而原先的因素影响程度可能下降;二是帮助形成对我国现阶段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本文其余部分将如下的安排:第二部分将回顾服务贸易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整理影响各个细分行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子,找出共性因子和非共性因子,并总结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细分行业的差异化现状,提出可能存在创新性研究视角;第三部分将集中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宏观层面的多个公共影响因子,探索不同研究方法对于测量细分行业和服务贸易总体出口竞争力的准确性;最后将进行总结性的评述和建议的提出。

二、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发展概述

陈虹(2010)认为对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研究始于国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对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服务部门的研究,如金融、通信和旅游等。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成长潜力带来的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作证,主要集中于国外学者对欧美国家的金融部门,特别是保险业(Philip,Wen,1998;Mattoo,Rathindran,Subramanian,2001;Hichens,2004;Wilmott1999)。此后,国内学者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细分行业大致从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开始,过渡到文化服务等。其中,朱盛萍等(2012)和黄满盈等(2010)均使用了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来衡量各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且中国的TC指数为负,较之国际水平较弱。且黄满盈等(2011)采用了波特“钻石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了要素分析,主要集中于资本要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层面。而郑展鹏(2009)则引入了Michaely指数结合TC共同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并得出了中国金融服务发展很不平稳的结论。可见,国内学者对于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多数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波特竞争优势模型进行分析,且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

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则在一段时期内趋于差异化,国外学者对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探索,其中以目的地国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和游客对目的地国家满意程度和忠诚度构成供给因素(Gonzalez,Falcon,2003;Zhang,Jensen,2007);以动态演化视角的旅游国家不同阶段发展比较优势因素进行考虑的完善化的需求模型(Enright,Newton,2004;Ritchie,Crouch,2003)。熊元斌等(2013)以要素禀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周经等(2008)则以宏观的层面提出了旅游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状况和旅游交通因素对旅游贸易服务存在着影响作用,并在做数据统计时处理了外汇带来的收入影响。同样的,大量文献都基于贸易竞争理论中的几项常用指标,如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L)和出口市场占有率等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徐文海、曹亮,2012;叶莉,2012)。其中,张百珍(2012)在运用指标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还与东南亚等地的发展中旅游强国进行指标的数据对比,从而得到了与国内研究大体相同的结论,即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处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输出国的中等之列,但较之于发展中旅游强国仍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国内学者对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仍处在以一般性方法研究的情况下,针对出口竞争力各要素的实证研究仍然不足。

文化服务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需要明确界定的服务贸易行为,其同时具备了商品贸易的属性与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属性(张骞,2011)。随着我国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的促进和相容,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但在其研究中需要明确划分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Grasstek,2005),并在对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时将统计数据中的文化产品相关因素剔除后,结果更为准确(罗立彬,2013)。且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了出口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指数两项主要指标对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度量(王菲菲、赵书华,2012;刘蓉,2014),且结果颇为一致,中国较之于日本、英国和美国等文化输出强国处于较弱势的文化服务贸易地位。在研究的数据选用上,多篇文献都趋于同质化,且采用了不同年限间的文化服务进出口数据,因此结果趋于一致性就十分显著。

综上,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因素分析存在着普遍一致性化的倾向,其主要体现在研究目的,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方面,多数研究对不同服务行业选取的指标都集中在出口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标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等;且样本数据仅在选取年限上存在差异,数据本身高度一致,这一统一化现象使得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大体雷同,不能很好地从各个方面说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因素构成的差异。这一缺失,或许能够成为今后研究克服的主要症结所在,郑吉昌等(2004)通过对服务业行业发展本身及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以上两个因素都对服务贸易的要素存在影响,而细分行业的本质是异质化的,则不论行业发展水平或行业政策环境及国际直接投资水平和规模都迥异,因此可以考虑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或中观的行业水平来考察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同时研究也表明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依靠跨国投资来实现推进,而国外直接投资规模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三、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整理我国国内多数文献研究细分行业服务贸易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笔者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理论分析型指标分析,大多基于要素分解视角的波特竞争优势模型各要素指标分析;另一类是可视化分析型指标分析,大多采用普遍的R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以及出口市场占有率和等指标,构造独立或综合的评估体系,对竞争力构成和因素影响进行测量。针对第一类的理论型指标分析,具体可以分为直接理论分析和模型应用分析。直接理论分析通过分解影响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相关要素(即可能涉及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和服务业开放度等),研究对细分行业服务业是否存在竞争力促进作用。如周经等(2008)采用了旅游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状况和旅游交通三大因素对旅游贸易服务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组织数量(即旅行社数量)和旅游交通(即航班路线数等)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显著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状况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不显著;再如蔡茂森等(2005)认为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模型应用分析则主要包含了使用波特“钻石模型”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多个维度的因素分析,如黄满盈等(2011)采用了波特“钻石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资本要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三方面的竞争力分析;以及庄惠明等(2009)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主要构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9个要素进行了分析。

针对第二类的可视型指标分析,普遍形成了两种体系,即独立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独立的评价体系并非特指采用特定的一项指标进行衡量,而是采用RCA、TC、CA和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同衡量或确切地某一指标进行横向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张百珍,2012),形成一张可视化的表格或数据结果;而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则相对较少,针对特定细分行业的不同情况将涉及不同的要素,以郑吉昌等(2004)所采用的研究为例,其着重发掘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得出了对服务贸易所在贸易部门的政策性建议,且对服务业自身发展和国际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列举分析,综合各个要素的影响成分对波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构造了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具体而言,针对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一般适应上文所总结的两类主要研究方法,仅有少数研究在两类方法之外引入了不同的考察指数对竞争力进行衡量,并有少量研究也对特定细分行业的主要可观要素进行分解后探究其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关系(郑展鹏,2010;周经、吕计跃,2008)。因此综上所述,对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构成影响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多项单一指标及波特“钻石模型”中主要考察的六项维度,还有经过国内学者进行修正后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而非共性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包含在各个特定行业的宏观各要素中,如旅游服务行业涉及的旅游产业数量和交通便利因素;文化服务行业涉及的特定行业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可以进行修正后纳入至“钻石模型”的特定要素中,但某些独立性较强的要素不仅在衡量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经常被忽略,则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针对大量国内研究的成果,笔者将归纳和整理主要研究产生的结果间的一致性,来探索普遍采用近似研究方法和同一数据来源取得的研究结论是否在结论上保持较高的相似度,且使得研究成果具备了一定“先验性”的性质。

根据对2004年后的文献整理结果可以发现,针对服务贸易整体进行的分析存在着趋同性的指标选取和数据选取,数据大多来源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WTO国际贸易数据,且得到的定性结论也基本相同(事实上中国服务贸易较之全球贸易强国而言是处于弱势的)。多项研究均使用了TC指数进行衡量,且结果趋于高度一致,均小于0.08,且一定年份的指数值小于0,显示出结果上的趋同。同时,对比分析细分服务行业的各项指标,普遍采用的指标仍然是TC和RCA指数,且各行业内的指数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别仅仅体现在了数据样本的年限差异和数据库不同上,且造成的误差并非很大。除了在文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少数研究中出现了TC指数的背离,分析三篇主要文献的研究方法后发现,其应用TC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但笔者推测由于在数据录入或处理时存在偏差,导致了对某段特殊年限的TC指数产生误差。通过对其他细分行业研究成果的整理,发现对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衡量在研究方法上突破性不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渐有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入新的变量来考察特定指标,较好地实践有刘蓉(2014)采用的CSI综合指标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确定各要素在构成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时所占权重,且通过结论更好地提出具体的政策性建议。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体对比分析,发现指数指标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幅度,并且虽然其显示出一定的趋同性,但还未形成明显的“先验性”结论,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也处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中。因此,今后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要素分解研究方法,更明确、细分地针对某一要素提出关键性检验假设并进行验证。

四、结论

综上所述,自对中国服务贸易研究从单一的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为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衡量之后,对于细分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在同步演进。现有的服务贸易领域对于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为波特“钻石模型”的各要素实证分析或理论分析以及对TC指数、RCA指数及CA指数等的对比分析;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程度加深,以及中国加进推进“十二五”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使得服务贸易相关支持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产业内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根据前沿的研究和理论的演进,可以通过对行业内发展情况的具体实践分析,发掘影响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新因素和重要因素,验证其对于服务贸易出口作用的显著性,完善理论研究的框架。经过丰富的经验研究,国内学者已经证实了中国目前虽然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但仍然落后于世界其他贸易强国,其细分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落后于其他各国的情况,但根据各项数据表明,提高相关要素的发展水平,并建立有利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划体制和制度,都能够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带来促进作用。毫无疑问,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同样需要认识到的是,国内目前的大量研究都采用了具有趋同性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徐文海、曹亮,2012),在根本上,所得的结论存在着一致性,使得论文形成的政策性建议和分析缺乏创新性。并且文献研究多数采用国际统计数据,其中包含了外汇汇率等(吴飞霞,2015)可变影响因素,其分解和测量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而建议后续研究可以基于发展动态的视角,以实践产生的细分行业的统计来进行衡量,而避免整体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剔除与细分行业无关的影响变量。现有研究开始尝试构建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和竞争力构成指标来进行研究,这是提高后续研究结论可靠性的重要尝试,应注重丰富其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以此视角来分析中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发展演进,这是一个可以拓展的重要话题。这些尝试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研究领域成果,还可以为其他行业深入研究新发展时期不同行业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构成因素提供借鉴,这些都将成为我国下一个五年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重要研究积累。

参考文献:

1.闫奕荣.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综述[J].经济师,2004(10)

2.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3.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4.张如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

5.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6.张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2004(3)

7.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8.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20)

9.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

10.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

11.夏杰长,姚战琪,齐飞.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3)

12.吴飞霞.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影响因子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

13.朱盛萍,杜建华,付小谧.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其竞争力探析[J].企业经济,2012(9)

14.罗立彬,孙俊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与趋势[J].财贸经济,2013(2)

15.王菲菲,赵书华.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