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9 15:03: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西医结合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西医结合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58-01

1 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1.1 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这种医学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流医学。

1.2 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中国《宪法》规定:“发展 现代 医药与我国的传统 医药”。

1.3 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国起步最早(一般以中国 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毕业的1958年开始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者当属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多种医药学共存,共同发展,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

2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2.1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产生和由来 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是由1956年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逻辑学有“规定性语词”定义。

2.2 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

(1)常识认识层次的 “中西医结合” 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即上述说法是“中西医结合”但它不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2)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1956 年所讲的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 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 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 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3)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从哲学层次认识,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 “ 中西医结合” 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

2.3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目前中国已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通向未来新医学的一个过渡性医学形态及过渡性医学概念。

3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

篇2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77-02

如今的医学人员都意识到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科研题目若想取得有意义的探究成效是非常困难的。在选择的课题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课题没有立项探究的必要性,课题不恰当的安排方式,甚至有些课题探究出的结果根本得不到想要的实际意义。在探究课题方面人们缺乏创新意识的成果,绝大多数只是注重解说和阐明。即便导致失败的漏洞是多种因素,然而最关键的是要意识到错误。选取和安排课题受到干扰是由于在意识上产生了错误从而造成判定的失误,也就造成了探究方面和方式的选取产生了失误。现实中所操作的探究成果和探究问题有分歧无法阐明研究的问题,使我们的探究成效无法获取实际的含义,是探究不谨慎这样的过失造成的。

1 不理解中西医学术内涵的差异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即便在中西医贯通和中西医结合的过程方面都非常用心,然而成果却不如人愿?对于中西医内在的差别性的意识程度缺乏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在长久时期都处于基本性质的中西医概念的机制,得出的结果根本不能立足。将中西医贯通也是有技巧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性只是应用了不同的说法。如医学家在中医中的脉也就是西医中的血管,判定脑充血西医的说法但在中医方面就叫做血气并走于上之大厥,还有西医的荷尔蒙等同于中医的“藏德”等。

中西医结合如今的探究是怎样的?人们将泌尿系统用三焦来表示,肾上腺激素用肾阳来表示等等,这些是早期许多文章所描述的。而如今人们将松果体被说成肾应冬,将血流速度的变化被说为血瘀,将抗菌消炎表示为清热解毒,将免疫能力提升说为扶正固本等等,这一系列说明了现代复杂化的观察标准。人们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尖端标准的程度中找寻处理在中医方面含义、标准、辩证、诊疗等题目的方案。对于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只是标准更加繁琐高端了并不存在现实意义,本质上没有发展,仍然约束在固有的思维方式中。

2 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理论研究薄弱

中西医关系的意识和解决为何仍然处于这样的状况?对于缺乏探究中西医结合的必要程度的理念是关键的因素。中西医的所有规划都处于盲目的局面,取决于人们根本不明白中西医结合必要性的原因,对怀疑其正当性。

在众多建国以来的文献检索中,有许多关于讨论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临床报道、实验探究报道的等,但是有关中西医正当性和必要性有影响力的探究成效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想要是中西医的各个研讨会的状态和结果产生另一个局面,将中西医结合这项繁琐有意义的宏伟的科学文化事业发扬下去,我们应当有效的在理论上探究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有效开展关于中西医理念探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让中西医结合能够明确的知道理念,使其在探究的道路上步入正轨,远离茫然的状态和单纯的参考探究的形式,从而得到现实性的结果,可是没有得到更好的深刻探究。

3 对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的中医药命题判断不准

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中医的许多题目的实际事物的基本含义无法确定是由于在施行实验探究时需要实际的事物,而中医方面缺乏西医方面的生物学。在实际中探究经络的生理学实质和探究经络的生物化学实质等项目方面都处于这样的误区。人们之所以将探究的目标转为临床研究,是想利用临床的探究结果来论证生理现象。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现实探究过程中,都是综合处方和证明,利用探究病理的角度来研究关于生理方面的命题项目。在众多的诊治原则的探究过程中,诊治的方法不能概括表示所有内容,是由于在实验中只是局限于集中药物和处方,内容成果的实验研究也只是局限性的。实验的成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是由于各个药方的构成物质不一样,例如在诊治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方面所开的处方中药物就有很多种。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如我们将“肾主生长”作为实验的探究,从而来断定如何在整个诊治的过程中找出明确的药方成果。在现实的实施中怎样得到“肾主生长”的结论在有限药物的探究成果方面,我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对于甲状腺,垂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的指标有影响的几种温肾益精中药而已。

4 科研设计存在事实错位和逻辑不对应

导致在科研安排方面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在于了解中医命题的概念存在漏洞。最终造成探究结论不能成立。例如,对于证候的标准和疾病的标准没有分开,选取的观察标准和病症的关系解决的不恰当,只是注重了证候的本质探究,没有关注其存在的特异性,因此所有的证候模型都不成立。还有就是关于诊治的探究,诊治的概念无法证明是由于同样的诊治原则不能重复发生相同的药方结果,原本单一的处方内容在治疗标准上却非要得到上升而造成的。

再比方说,无法得到确定的结论,是由于只探究了体表的路线。在探究经络的本质方面的时候,对于属脏络腑和属腑络脏的关键性不能表明,归根于在测定标准的过程中仅仅局限于经络的循行,缺乏对于循行的内在的含义,从而导致经络的概念不完善。

5 未得出可以通贯中西医的理论结论

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这么多年的探究,人们所研究的题目囊括很多,其中包括腑脏题目、气血题目、证候题目、诊治题目、药效题目、经络题目和有关临床证明药方等问题。对于中西医的概念都是通过研究获得临床观测和实验室的成果,容易产生中西医的错位并不完善。

总之,对于中西医这两门医学机制的综合的标准含义和价值是具有局限性的,无法过高的衡量,即便在探究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有效的现实成果,然而也只是局限在概念、技术和临床实验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篇3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项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病的学科,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门研究中西和西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内容,探究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某项疾病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将两种医学中的优点进行融汇,吸收两者的长处,制定一项新型的医学理论,更好服务于疾病治疗和医学进步。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当前医W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中医注重养身和身体调养,对疾病治疗采取保守的治疗理念,而西医则直达病灶,消除身体的疾病部位,中西医结合医学囊括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对疾病采取宏观性的治疗策略,提高整体的医学水平。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思考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观念认知

从医学起源和发展来看,中医是一种经验化的医学手段,其注重人体整体性的功能调控,重视人体微观病灶的关联系,是一种集体补偿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属于实验医学范畴,注重微观局部病灶的发病因,其治疗理念采取对抗性的治疗理念,直达病灶深处,对肿瘤、急性心血管等重症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要端正认知观念,不能将两种医学对立,要认识到两种医学的互补性,坚持中医医学的特色,将先进的西医设备和治疗方法和中医结合在一起,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促进中西医的融合。

(二)强化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性认知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划分范畴,两种医学在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中西医几何医学发展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在医学差异性中寻求医学融合和合作,以医学科学作为基础理论,保持中西医学的发展优势,消除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困扰。中西医要深入研究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将宏观化的治疗理念纳入到西医中,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到中医的研究中,从两者之间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实践快速开展,在医学实践中完善中西医学。

(三)建设中西医学科学目录

当前我国的中西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没有创建完善的科学目录,这影响了专业化发展进程,在高校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招生中,其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进行招生,这增加了科学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医学科学目录制定要秉承着医学开放、医学共享及医学融合的理念,推进中医科学的理论化进程,将中医治疗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其药理分析、治疗方案及病灶研究等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中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研究方法的统一性,真正实现东西融合的医药学发展理念。

(四)打造专业化的医学团队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医学团队的支撑,我国中医学的学者和大师都已经年近不惑,西医传播和发展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中医甚至进入了低迷的发展阶段,专业性中医人才的流失加剧了中医发展的困境。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鼓励中医从业者研究西医的理论方法,也加速西医从业者的中医治疗理念提升,加快融合性医学团队人才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先进医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学科人才,为中西医结核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提升现有的医学水平,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衔接和融合。受到长期的思维认知束缚,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唯经验论,中医治疗是慢行调理,不能起到立竿见效的作用,而西医则直达病原,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应当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理念穿插,将中医经典古方的药理学试验和西医的临床试验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当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体现在肿瘤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保守治疗,而西医则是以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来确定病情,中西医结合医学要秉承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挖掘中西医的优势,在西医的研究方法下开展中西药方的病理学探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学的可信性,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融汇两家所长,探究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创建新型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探究中医的病理学科学性,采用中医的诊断技术诊断病情病灶,采用药物提取技术挖掘中医药方的有效成分,实现中医和西医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篇4

1 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

SOP缘自十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作坊式的手工业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故而有了企业的SOP。

SOP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是一种标准作业程序。所谓标准,在此处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操作程序设计。换言之,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而这个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要求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说、写、做一致是SOP的具体体现,具有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等作用。由于SOP是对每个作业程序的控制点操作的优化,这样都按其相关规定来做,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同时,有了SOP,也保证了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2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就是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体的体格检查。所谓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就是将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过程用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工作。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即由一般情况到人体(从头至足)各部的检体诊断流程,以及该流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诊察项目和诊断意义等的具体化。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对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采集系统,准确、全面收集临床资料,严密、扎实进行临床医生的操作训练,迅速、有效提高辨病辨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建设、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3 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

毋庸置疑,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是当今中医及中西结合医的必备临床技能,也是这两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程序与内容汇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技术操作规程的成熟与运用。

3.1 中医、中西结合医临床工作的需要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颁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编码、体格检查应全面系统、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四诊及体格检查、中医望闻切与西医体格检查有机结合等[1],都充分说明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必要性。欲达到上述要求,其操作只有建立在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程序之上才有可能实现。

3.2 《中医诊断学》的四诊编撰体例与临床实际相悖 迄今为止的历版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悉以四诊为纲,按望闻问切顺序编排诊法内容。从理论上讲,望闻问切理法分明,层次清楚,归纳得体,且对每一法论述较为透彻。内容系统,宜于教学,然对临床实际操作来说则弊病甚大。按其特点,是要求对人体单个地、按诊察方法依次地运用四法。如果单用一法,或可做到细致全面,但难免重一法而忽略它法。纵然此法用过再行彼法,仍不免有查体无序,局部体征不能几法相互印证,诊察敷衍,取材不整,动作辗转之嫌[2,3]。这种不以一般情况与人体分部为纲编撰诊法内容的体例,不仅与诊法的临床运用相悖,也与当今病历书写要求不符,违背了学(理论)、做(实践)相一致的精神。

3.3 缺乏中、西医两种检体诊断程序与内容的整合 就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而言,迄今尚无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个诊断框架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高校教材面世,这不能说不是有效实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一个障碍。因为,尽管一个中医或中西结合医学的本科生分别学习过中、西医的诊断学,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临床操作反复,以致病情资料疏漏而影响中、西医病证的双重诊断。

鉴此,整理、研究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程序和内容,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SOP,是一个克服上述困难,满足临床需要的迫切问题。

4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

4.1 设计原则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对结合运用望闻切与视触叩听过程的描述,对这个过程的描述,要以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西医诊断学为蓝本,统一标准操作步骤。所谓统一标准操作步聚,就是将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两组不同的体格检查方法统一于由一般情况到人体各部的检体诊断程序之中,以及该程序中被尽可能细化、量化和优化的检诊项目和内容,亦即项目的排列顺序、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意义。这样,做出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不仅具体实在,而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2 设计举例 根据上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特征对标准操作步骤和统一格式的设计要求,兹列举“脊柱及四肢”部位检诊操作程序步骤如下[4]。1.脊柱,1.1脊柱弯曲度:[中医检查]过度后弯、脊柱侧弯;[西医检查]脊柱前凸、后凸及侧凸。1.2脊柱活动度:[中医检查]强直、不可仰俯、转侧不利、角弓反张、腰脊拘急强痛;[西医检查]活动受限。2.四肢,2.1四肢形态:[中医检查]肌肉萎缩、四肢肿胀、膝部肿大、下肢畸形、青筋暴露、手指变形、爪甲变化;[西医检查]指关节变形、杵状指(趾)、匙状指、腕及膝关节变形、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肌肉萎缩、水肿、骨折与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曲张。2.2四肢功能:[中医检查]肢体痿废、手足拘挛、蠕动、颤动、四肢抽搐、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西医检查]参见神经系统检查。

5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临床意义

5.1 有利于统一中、西医检体诊断程序 现行的中、西医诊断学对检体诊断(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内容编撰顺序迥异,而在临床操作上体现的则是程序不一。中医诊断学以望闻切为纲统领具体诊察内容,西医诊断学以一般情况和人体分部为纲统领视触叩听诊察内容。前者临床操作别扭,也与现行病历规范的书写要求不符。而按标准操作步骤编制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可以有效克服这一弊端。

5.2 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 按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实施操作,可使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例如对腹部疼痛的检查,中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喜按还是拒按,腹痛喜按者多属虚证,腹痛拒按者多属实证;西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压痛还是反跳痛,腹部一定部位的压痛,提示该部位脏器有炎症等病变,反跳痛则提示炎症已波及到腹膜壁层。如此对待腹痛的检诊,在一个程序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别运用喜按、拒按;压痛、反跳痛两种手法和思维方式,就可通过一次检查而得出中西医双重诊断,避免了操作上的辗转反侧或顾此失彼。

5.3 有利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强化训练 缺乏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标准操作程序,易致医师在综合运用望闻切和视触叩听时带来随意性,也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只有按一定操作程序,反复强化,才可变上述不利为有利,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全面准确的高境界。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病历书写不可或缺的技术操作规程,笔者以为应该尽早建立。

参考文献

1 邓成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质量管理释义.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

篇5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篇6

一、概念图类

概念图是这几年兴起的题型,以图解形式来显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其主要目的是理清生物学相互关联概念之间的独立、从属、并列、交叉等关系,强化生物学概念纵横之间的联系,使零散知识系统化。

经典例题:(2013年南京模拟)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等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

C.C的种类约20种,基本化学元素是C、H、O、N

D.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E为多糖,A为葡萄糖;F为脂肪,B为甘油和脂肪酸;G为蛋白质,C为氨基酸;H为核酸,D为核苷酸。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为CO2、H2O和尿素。答案:(D)

解答概念图类试题的一般方法:(1)通过概念图中箭头的方向寻求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理清相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整个图形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2)寻求图中信息与知识储备的“结合点”,挖掘图形与概念间的隐含信息,快速形成知识“推移”。(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

二、遗传系谱图类

该题型是历年高考的常见题型,能真实的反映遗传规律发生过程,以简洁的形式表示复杂的遗传信息,反映了亲子世代、男女配合、遗传特点等多层含义,能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能力,对系谱图的分析、判断及推理能力。

篇7

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哲学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与医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许多专业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通过教师单方授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医学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哲学思维的引导,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易学而又易忘,将已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并记忆,新内容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学教学也经常会出现专业课教师“反复温故”的情况。此外,授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忽略了哲学思辨能力在教学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2.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当前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敢对书本、教师说不,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思考问题的思路单一,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思辨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繁重,没有时间去进行哲学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无法将各门类专业课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此外,相对于感性直观、有现实实效性的医学理论,哲学思维则更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去重视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究。以上3点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矛盾尤其明显。学生既要学所有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的内容。由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哲学思维、思辨的引导,让学生将两种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到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两种不同医学模式要结合在一起?”、“学中西医结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调查统计表明安徽中医药大学10-12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对于“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你认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回答中,有56%的学生回答就是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释中医;有49%的学生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很难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难将中西医结合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以上3个方面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在哲学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医疗能力的核心,是临床医生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相关的内容和指引,使得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思考,极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发展潜能。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自发自主地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他们就不能创新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探索,对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加强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及意义

1.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学整体内容的把握

现代医学的各门基础课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去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才有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穿针引线”,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训练学生从普遍联系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前后学习的内容中架起桥梁,对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知识。比如将现代医学中具有普遍联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学中代谢的协调调节与代谢平衡、免疫学中的免疫自稳及生理学所强调的稳态)与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相互类比并建立哲学上的关联;又比如介绍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其强调的“Prevention(预防)”就完美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治疗)”更是体现了中医中辩证论治的思想。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思维中的事物普遍联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就是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医学理论。在实验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之间的整合,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设了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要求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将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细菌的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质粒的提取与转化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为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动力

哲学是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提高医学类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学生具有了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学科的局限,对事物的理解才能趋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基因敲除技术时,强调虽然该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单一基因的作用,对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帮助不大。事实上,很多耗费巨大的基因敲除实验未观察到任何阳性结果,或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因为任何特定的基因产物仅是复杂调控网络的一小部分。另外,背离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分析,既让学生明确现代医学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其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讲授课程中采用了将相关知识与创新思维实例有机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质变性的时候,引入肿瘤治疗的热疗法,将学生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即学到的碱金属遇水产生的放热反应与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在肿瘤热疗法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在讲解PCR技术产生的背景时,强调生物体内的有关DNA合成的理论都已掌握,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体外的试管中进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让学生在领略到医学大家创新成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医学教育也应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所倡导的那样,让新思想的产生不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结论。因此,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迪与导向作用。

篇8

1.1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1.1.1产生的时代、特点和作用:中医学产生于古代科学技术时代,以形象思维思辨学为指导,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母体,通过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从宏观整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为其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目前在我国医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的“医哲交融”,形成了“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临床实践”为一体,这在自然科学体系中,此种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非常罕见的。

1.1.2中医学发展的时代机遇:医学发展的大概念,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为中医重新确定了它的重要的地位,提供了时代机遇。表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人口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中医学的摄生、养生、保健学的独特的理论和技术;疾病谱的变化: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与中医学整体调节;心身健康的心理学与中医五脏和五志相关性的心理学特点;现代医学高度分化的研究方法,需要高度综合,还原论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中医学对人体的整体性的研究;文化建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等。以上种种变化,说明了现代医学所追求的方向,恰是中医固有的特色和优势。时代对中医学的要求,它必然在思想上和理论体系上,将会进一步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

1.1.3中医学面临挑战与危机:在国务院国发【2009】22号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可概括为以下表现:中医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主流医学变为辅助医学;随着地位变化,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受到西医药治疗的干扰;使某些证成了“变证”或“坏证”;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缺乏现代研究;自然哲学的指导思想“取类比象”的观察法,有很大的主观臆测的推理性,需要发展和去伪存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改革中医药院校的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对中医学发展有两种极端的认识,否定中医药和反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碍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

1.1.4中医学的发展:从自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讲,必须做到“两个坚持”:在思想认识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继承是前提,创新是目的。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使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当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在方法上:“坚持中医、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中医药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

1.2西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1.2.1产生的时代、特点和作用:西医学产生始于近代科学时代,使传统的经验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用实验的分析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因、病理变化,并引进现代的生物物理、化学检测方法,促进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西医学(现代医学),对生命的认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特别是外科学和急、危、重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已成为当代的主流医学。

1.2.2西医学发展的时代机遇: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医学作为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而得到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进入了基因水平。从理论到应用,扩展到多种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重组DNA,克隆动物,干细胞移植等方兴未艾。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物科学中的带头学科。蛋白质、核酸、多酶体系的深入研究、多种细胞因子的发现和应用,实验科学促进了西医学的发展。

1.2.3西医学面临的困境:西医学作为实验医学,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在:还原论的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盲人摸象”之嫌;“基因决定论”的片面性,忽视基因突变与环境的关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缺乏整体调节机制;医疗方法主要是“对抗疗法”、“替代疗法”,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非以人为本的“调动疗法”,以及治疗不当,带来的“药源性疾病”和“医源性疾病”;新技术诊疗方法的应用给人带来了伤害(如放化疗法);器官移植、人工受精、克隆等研究和应用,涉及到诸多的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

1.2.4西医学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医学模式的转变,在西医学中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型,仍是生物医学模式,如何扩大医学研究的内涵,注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的作用;树立医学的整体观,把“治病”转变为“治病人”;研究方法上,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吸收中医学的整体观,发展互补医学(Complementarymedicine)等,值得西医学借鉴和应用。

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中西医并存的产物

以上分析了中医和西医产生的时代、特点及现状,为讨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1中西医结合产生于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过渡的时代。任何一门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继承发扬、引进借鉴、互相渗透和本身自生殖性的基本原则。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产生也不例外。何谓中西医结合?从“学科”来讲,要有一个定义。作者于20年前,根据对事物下定义的原则,曾给中西医结合下了一个定义,即: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和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用研究、比较、吸取、创建和服务10个字概括地说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的,并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整体医学。中西医结合是在研究和发展中医和西医的基础上,是二者在提高中的结合,前进中的结合,是促使中医药现代化和丰富西医学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并推动整体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2.2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时代机遇:如上所述,对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历史机遇,危机做了分析。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吸取二者的特色和机遇;并把中西医二者单独存在的“危机”结合起来,进行互补,转变成“机遇”,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生命力所在。

3中医药学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思维模式

在明确了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和为什么要创建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后,就要回答怎么搞中西医结合。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层次、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属于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同道做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作者通过40多年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的体会,特别是通过对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得到启示,扩展为中医药学发展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维模式。概括为五句话:以中医形象思维思辨学为指导,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体”,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用”,以临床疾病为切入点,以“法”求“理”。从而达到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创新。以下分别对思维模式的依据加以简要解读:

篇9

【中图分类号】 R2-031;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99-01

不少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尝试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手段,将中西医相结合的拓展与研究。作为现代的中药剂师不但要深谙中药,还必须要精通西药,做到中西医相结合才是硬道理。多年以来,中西医相结合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以及在临床中得到实践。事实上,中西医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才能够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呢,是现今诸多中药剂师探索的问题。

1 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

事实上中医和西医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如果两者分开各自发展,彼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的诸多不足却无法得到改善。因此,医药界要高速发展,中西医相结合是最终的必然结果。

1.1 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首先是中医学:事实上,中医学主要是强调了宏观系统,目的是为了把握疾病的性质,从临床应用之中可以看出来,中医学它是既考虑到辩证又涉及到辨病,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人文倾向,同时还涉及到立体的开放思维等优势。但是,中医学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微观的定量分析较欠缺、不重视通过实验化验手段来验证,在平面清晰的思维上也还比较欠缺等弊端。其次是西医学:西医主要是经过化学的、物理的实验来揭示出存在的规律,解释出人体病理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分解分析和直观客观比较清晰等当面。

但是,西医学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宏观的整体认识比较欠缺,辩证综合的理解还不够,且过于开放性思维等缺点。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中医和西医两者各有所长,彼此之间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因此只有吸收到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就产生了中西医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2 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

从上面的彼此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来,中西医只能互相结合,而不能够取代对方。(1)中西医相结合是社会历史发展结局。社会发展通常都会遵循一些规律,在2种医学同时存在2种或者数种相同的知识前提之下,这些制度必定会彼此渗透与融合,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2)临床实践需要中西医结合。从现实的防病治病中,经常出现了中西医互相使用的局面。即是中医医生为病人开西药,西医医生为病人开中药。临床表面,西药主要是治标,中药且偏重于治本。只有标本同下,才能够将疾病彻底治愈。(3)中西医相结合是认识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发起来的,分布受到社会的历史、经济、水平以及哲学思想与逻辑的方法影响。二者虽然在临床思路、理化意识以及观察角度上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从不同的面反映人体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中西医结合已经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2 中药剂师如何做到中西医相结合

中西医相结合的肯定的,也是医学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中药剂师来说,不但要做好中药还必须兼顾西药,做到中西药相结合。事实上,要做到中西医相结合,中药剂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中药剂师要加强西医,培养中西医结合意识

对于中药剂师来说,中医方面势必有一定的造诣,知之甚多。但是对于西医来说相对薄弱了一些,因此中药剂师要加强自身的西医水平。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中西医结合意识。

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西医之间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了。中药能够治疗的疾病西药完全可以治疗。中药剂师只有改变自身观念,让自己的学科与现代化科学接轨,促进自己的现代化认识。

2.2 中药剂师要清楚认识“1+1”模式的真正含义

过去有一些人单纯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采用1+1的模式,就是将中药与西药同时使用在同一个病人身上进行治疗的过程。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就取各自之长来弥补各自之短。就是同一个病人需要中西药齐下的时候,也要结合彼此的内部各异,分阶段进行结合使用,而不是盲目结合双管齐下。

2.3 中药剂师要会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模式

从辨病的原理上可以看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作为中药剂师既要会辨证还必须会辨病,进而达成中西医相结合,这一点也是如今的临床对药剂师的要求。中药剂师要掌握一点,才能够做到中西医相结合。

2.4 中药剂师寻找中西医的结合点,达成中西医相结合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来,现在中西医结合的途径还有待探索,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相结合的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概念。因此,中药剂师还必须执着的、脚踏实地的将临床实践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根本起点与落脚点,寻找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点,达成中西医的真正结合。

中药质量的最根本问题是中药品质的真伪优劣,只有优质的中药才能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优质中药饮片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种要正宗。即各种中药饮片的科属、品种、药用部位必须与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相符,各种中药饮片必须是规定时间或季节所采收部位的加工品,各种中药饮片必须具有其固有气味,对已搞清显微特征、内含成分及其含量的中药饮片,其结构特征、内含成分及含量须与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相符合。二是片型要合格。即各种中药饮片的片型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每种中药饮片的片型均应大小均匀,厚薄一致,色泽鲜明,清洁卫生。三是炮炙要达标。即各种中药材必须按《中国药典》或《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的方法去炮制且须符合其标准。四是标识要齐全。购进的中药饮片其包装的标签上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须注明药品的批准文号,特殊管理或特殊处理的中药饮片在其包装或标签上应注明。

3 结语

只有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医学界才能够茁壮的发展下去。而中医剂师更是要着眼于实处,将中西医相结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从临床实践中寻找中西医相结合的结合点,探索出有效方法做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篇10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