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5:03: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刺激消费的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费用的增长已超过了居民平均年收入的增长,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尤显突出,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医疗费用差距在2-3倍,为了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切实减轻病人就医负担,省卫生厅与省级各大医院院长签署了医疗均次费用控制的责任状,要求实现零增长。
一、我院采取的措施
(一)统一共识,宣传到位
院领导在办公会议上讨论与卫生厅签定的均次费用控制责任状,达成共识,要求医疗、财务、信息等部门协同制定控制措施,细化分解目标责任。通过院周会的宣传动员,以及医疗部门科主任会议的讲解,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医生,要求切实转变理念,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大检查、大处方,真正减轻病人的负担。
(二)制定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动态监控
由医务科、财务科共同制订《关于医疗均次费用零增长的实施办法》,将医院均次费用指标进行分解,由分管院长与科主任签订科室均次费用控制目标责任状。《实施办法》同时制订了考核措施,第一,按月考核各科均次费用控制效果,超出指标部分全额计入科室成本;第二,增加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努力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负担;第三,实行药品比例月度公示制度,降低病人的药品负担。
从《实施办法》公布的次月起,由财务部门按月统计各科均次费用的实际情况,与指标对比,对超标科室的科主任,由医疗院长和总会计师对其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求分析均次费用增长的原因和下一步的控制措施。
(三)多管齐下,共同推动医疗费用的下降
1、推广中医单病种诊疗路径的应用
我院从早几年前开始实行中医单病种诊疗路径,对同一病种制定了“标准流程图”,实现“同病同治”,避免了重复检查或不合理的检查,同时,由于中医“简、便、验、廉”的治疗手段而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在卫生厅均次费用控制政策出台后,我院医疗部门也加紧推广各学科中医单病种诊疗路径的应用,扩大中医单病种的范围,利用中医“简、便、验、廉”的效果达到降低医疗均次费用的目的。
2、加强物价监督与检查,规范收费行为
由物价部门定期对医疗收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对病程记录与收费项目不一致的收费行为要在全院物价员会议上予以通报批评,并对后续改进行为实行有效监督。
3、加强院内行风建设,实行公示与监督制度
医院纪委与科主任签订行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并多次在院周会上以正反两面的例子加强宣传和教育。定期对药品比例排名前二十位的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疗组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的监督。
4、继续严格执行药事查房与处方点评制度,规范用药
通过药事委员会的每周药事查房制度以及每季度由西药房在院周会上开展的处方点评,进一步加强对医生用药的培训和监督,规范医生处方用药,将科室和医生合理用药情况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和医生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
5、努力缩短医技检查预约等候时间,使整个医疗环节通畅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医技部门的人员紧缺已成为一个瓶颈问题,由于预约时间延长而造成住院患者不能及时接受相关手术或诊疗手段,从而使得患者住院日延长,增加不必要的床位费和诊察费开支,因此医院已从上年下半年开始加强对医技部门的软硬件投入,引进人才,增加必要的设备,同时从激励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工作人员通过加班加点缩短预约等候时间。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院的医疗均次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2010年7月―2011年3月门诊均次费用为256.17元,比2010年1―6月的核定指标257.31元减少1.13元,下降0.44 %,住院均次费用为14795.72元,比指标15371.29元减少575.57元,下降3.74 %。同时其他各项指标也呈现良好态势,如以2010年1-6月与2010年7月―2011年3月的指标相比,病房中医参与治疗率由90%提高到94%,住院中草药使用率由30%提高到35%,西药处方合格率由96.2%提高到98.7%,心脏B超预约等候时间由3天减至1天,病人平均住院日由13.1天减至12.7天,真正减轻了病人的负担,也实现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卫生部网站,mob.省略,2004-12-3
因此,消费者学习,就是指消费者通过观察、阅读、讲解、实践等各种方式获得消费知识、经验和技能,从而不断完善其消费行为的过程。
正是通过这种学习过程,消费者可以获得购买和消费的知识和经验,以指导和应用于他未来有关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方式、价值观念、消费态度等都是从前学习的结果或效果。
二、消费者学习的基本途径
1、直接学习
直接学习,是指消费者通过亲身参加消费实践,直接了解消费方式、消费对象的各种情况,以完善其消费行为的学习途径。消费者是在消费过程中学习的,得到的知识都是属于感性知识,因此,也可把直接学习称之为“过程学习”或“感性学习”。
直接学习是十分普遍的、也是最受消费者信任的学习途径。只不过,有一点是最明显的,那就是直接学习的成本很大。特别是购买高档商品、知识技术结构复杂的商品和从事难以更改结果的消费活动时,一旦出现错误,则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有厂商在营销过程中推出“免费试用”、“退货无商量”、“无效退款”等……种种打消消费者顾虑的促销措施,并且确实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
2、间接学习
间接学习,是指消费者从他人的知识和经验中学习、或从商业信息来源处间接了解各种消费问题,从而指导自己未来的消费行为。这种学习得到的结果是理性知识。间接学习的方法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消费行为所获得的知识用以指导自己消费行为的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榜样的示范行为出现。而所谓的“榜样”,并不一定得是产品方面的专家,也不一定得是名人,只要是消费者能够尊重和认可的角色即可。有时,一个普通而典型的家庭主妇就可充当。“汰渍”洗衣粉厂的广告模特就是一群典型的家庭主妇,用地地道道的家务动作(洗衣、凉衣、拨算盘、逛超市)表演、朴实无华的日常生活用语,打动了成千上万个女性消费者的心,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观察学习的结果就是模仿。被模仿者一般是由于其成熟、有经验、消费层次高,在消费行为上经常起着带头模范作用;模仿者会感到被模仿者的行为新奇、有益、实用,从而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当然从众心理也是使模仿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的因素之一。大批消费者都模仿同一消费模式,其结果就是这种消费方式的流行,流行则形成时尚。时尚如能较长期地保存下来,就有可能转化为一种消费风俗习惯。
由此可见,观察学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不仅是暂时的,而且也可能是长久的。对于厂商来说应当高度重视消费者的观察学习,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消费者充分观察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对消费者而言,由于观察学习简单易行,消费者往往可能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盲目模仿,因盲目性很大,很容易导致消费决策失误。
(2)向名人专家学习
由于名人的社会知名度或专家在某一领域具有公认的权威性,使得源自于他们所发出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这是大多数消费者都持有的观点。尤其是消费者面对市场上最新推出的产品或是产品技术知识复杂的情况,他们总是倾向于相信名人的推荐、专家的介绍。因此,在营销实践中,有许多企业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名人做产品广告或作为其公司的“形象大使”,医药卫生、工程机械产品则往往选用医生、工程师、教授等专家来宣传。
另外,大多数的消费者存在一种心理:即把出售某种商品的营业员、推销员或其他营销人员视为这方面的行家,并希望从中获取更多的指导和技术、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可以预见: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存在的价值不再仅仅是推销产品和服务,更主要的是充当消费者的信息咨询顾问。
应当注意的是:名人专家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固然能够利用消费者“爱屋及乌”的心态达到一定的促销效果,但有关数据表明,这种效果只是在消费者对产品知识确实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名人专家效应是轰动性的、暂时性的。要想长期占领消费者的心理市场,还必须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
(3)接受暗示
所谓暗示,是指采用某种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主体有意无意地接受暗示,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暗示是每一个人所固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暗示最大的特点是:暗示给出的信息是(或看似)无明确目的的、不明显的,这就使得主体在接受暗示信息时,并未意识到来自信息源方的任何压力,因而会不假思索地、毫无批判意识地全盘接受暗示信息。因此,暗示法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学习方法。
(4)主动阅读和收集信息
消费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总是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他们也会主动地去学习解决问题,以图控制外部环境。在这类学习中,消费为了不受外界的控制,在购物前,他会主动阅读和搜集各种有关的商品信息,再独立地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作出合乎自身动机要求的行为反应。
针对此类消费者,企业要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私人信息渠道、商业信息渠道、大众信息渠道等)充分各种信息,使他们能够掌握足够的商品信息,以利于正确决策。私人渠道信息是指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时和邻居等所提供的信息。大众渠道信息是指社会公众口口相传的资料、大众媒体的传播、各种社会团体所提供的信息。“把满意告诉大家,把不满意告诉我们”是企业在努力试图管理私人渠道信息。“公共关系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密切企业和社会公众及各种相关社会团体的互动关系。关于商业信息渠道,企业通常总是注意广告、推销等单向式的信息,而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表现突出,他们不愿意只是被动地受刺激,而更愿意学习知识。海尔集团利用商场晚间营业休息的场所,举办“消费者大学”,免费向消费者讲授各种家用电器使用知识,讲授不仅限于海尔促销的产品,消费者所提出的关于任何品牌的电器知识都可获得解答,结果消费者不仅学习到丰富的产品知识,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望,而且也大大促进了海尔产品的销售。
三、相关的学习理论及在营销上的应用
对企业来说,仅仅知道消费者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这一事实是远远不够的,能够掌握消费者是如何学习的,对厂商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准确把握消费者学习过程的发展规律、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学习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去影响消费者的学习效果。
关于消费者的学习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在这里,学习被解释为形成习惯的过程。条件反射学习又可以分为感应式条件学习和操作式条件学习;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并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是更能积极主动地利用从周围世界得到的信息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
1、感应条件学习
当引起反应的一种刺激(无条件刺激)与一种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条件刺激)总是反复同时出现,即便第一种刺激不再出现,第二种刺激也会使主体发生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在条件刺激作用下,主体的行为反应和无条件刺激作用下的行为反应是相同的,这就说明主体已学习成功。
一般地,人们对美丽的景物、可爱的动物、优美的艺术、吉祥的话语等,会本能地产生愉快而温馨的感受。当厂商把本身并无任何意义的产品与上述那些事物联系起来,或是通过给产品、商标以美好寓意的命名,或是为产品作配以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的广告,或是在汽车展销会上的美女、歌手的表演,都正是利用这种条件反射的学习原理,试图让消费者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联想:既然他们是美丽的、美好的,能让我愉快,那么这种产品、品牌也会给我愉快的。
感应条件学习中的关键是重复。大量的营销事实表明,让消费者一再地接触同一信息,可以增加消费者记忆的强度,从而减缓遗忘的过程,增强消费者对于这一信息的学习效果。因此,只要经费条件许可,企业总是要尽可能地延长播放广告时间,尽量重复,切忌中断。一旦中断播放刺激,消费者的记忆就会消退,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完全遗忘。但重复不是无限制的。这是因为,一旦过分重复,很可能在消费者身上产生“心理疲劳”现象,即容易导致消费者的注意和保持水平的下降,甚至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厌烦。在恶劣的消极情绪反应下,消费者会产生逆反行为,这对企业的促销努力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了不使消费者发生遗忘,又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心理疲劳”不良现象,企业一方面应当视具 体情况决定信息适当重复的频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信息重复的艺术性。
2、操作条件学习
操作条件学习的基本含义是指:随着某种强化措施的反复施与,主体会改变着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也就是说,主体总是学习着去做那些能够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能够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主体愿意反复尝试某一行为,是因为它对主体是有利的――能带来奖励(肯定性强化),主体在尝试后主动放弃某一行为,则说明此行为对其是不利的――会给他带来惩罚(否定性强化)。渐渐地,在主体反复的行为尝试中,随着某种强化措施的反复施与,主体会学习到他应当采取的正确行为方式。消费者的试误行为操作是十分普遍的消费现象。
操作条件学习的关键集中在强化上。肯定性强化可使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对于企业来说,鼓励消费者重复某种购买行为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满意感就是对自己消费尝试行为的最大奖励和强化。为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企业还可以在产品促销中采取一些奖励刺激措施,如:免费赠送样品、商品内部附有赠券、数量价格折扣、有奖销售、优惠销售、优质的售后服务等。如果产品和服务确实是令人满意的,许多已经被强化了的消费者还将会继续购买这些产品,即便是在奖励措施撤消后也会如此。
而否定性的强化则可以遏止某种反应的不愉快的或消极的后果。营销人员有时也会使用否定性强化,一些唤起消费者恐惧感的广告就是例证。当然如果产品本身让消费者在消费中产生不满意,这也是一种否定性强化,则消费者肯定会终止有关的购买和消费行为。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57
一、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存在的机遇
(一)全球经济有复苏趋势,汽车需求有望稳定增加。全球经济在遭受了经济危机之后进入低迷状态,而在各国持续不断采取措施刺激全球经济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在逐步升温,呈现复苏趋势。尽管全球复苏步伐相对缓慢,并且过程艰难曲折,但近几年全球经济仍保持低速增长。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3%,中美日失业率有所降低,世界工业生产低速增长。后两年增长有所放缓,而根据世界银行1月6 日的最新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个百分点。全球经济的复苏趋势成为汽车市场乃至整个商品市场需求有望稳定增加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我国人均GDP将稳定增长,为汽车制造业发展奠定基础。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的名义收入提升了1.8倍,将价格因素排除后,年均实际增长也达到了9.2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今后8年时间里也将新增两亿台汽车,城市家庭用车就将得到基本普及。人均GDP的稳定增长,使得消费出现新的飞跃,同时家庭汽车拥有量也将增加,这将大大提高汽车市场的需求,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补贴,有利于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需求。为保护国内汽车企业,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行汽车节能补贴政策。该政策的推广目录中绝大部分属于国内自主品牌,除了轿车还有SUV、MPV车型也纳入推广目录。这一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国内许多消费者的对于自主品牌汽车的购买需求,有利于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量以及市场份额。
(四)国际油价持续低位态势,刺激汽车市场需求。2014年下半年,油价开始大幅下跌,并一路呈下降趋势,不断刷新油价最低记录。石油与汽车可以看成一对互补品,国际油价的持续低位态势刺激了一部分由于油价过高而放弃汽车购买的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一部分已经拥有汽车的消费者产生新的购买需求。
二、我国汽车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汽车出口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一直到2015年汽车出口开始持续下降,并保持下降趋势。出口量持续三年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对产销量产生影响。如果未来汽车出口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那么我国汽车制造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部分城市实行限购政策,削弱部分需求量。汽车限购令让许多消费者变成不能买而不是不想买,直接从源头上削弱了对汽车的部分原有需求量。城市拥堵情况日渐加剧,使得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实行限购令。
(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比较薄弱。在中国,国内整车企业集团发明专利授权占据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位,而国外整车企业集团则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位置,优秀科研人才的匮乏以及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
三、探索发展之路
(一)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措施。首先,应该从创新技术出发,注重技术的吸收与创新。国外许多汽车企业的优势不仅在于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更重要的是创新技术。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在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下合作,利用便捷的资源与东道主国的地位以及市场要求与外方联合开发、联合设计,不放弃自主开发权。企业还应根据生产和销售的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提高生产的集中性。对于现代消费者来说智能化已不再陌生,不仅如此,智能化也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因此,大数据时代下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在2008年至2009年的经济低迷期间,中国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随着经济刺激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实施,中国在2009年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50%。中国经济增长对于贸易贡献的依赖程度已逐渐降低,而中国出口中面向美国和欧元区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中国2008年刺激方案中的许多投资项目,此前已规划了一段时间,只是为了应对外部经济低迷而提前实施。现有的财政政策举措已经具有刺激作用。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五年中投入7万亿元,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随着二次探底的风险加大,中央政府最有可能专注于确保目前现有投资项目有充足的资金,然后才会考虑实施第二轮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
当前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在于遏制与地方政府债务和失衡的房地产市场相关的种种风险,而这两个问题,都因为上一轮经济刺激举措而有所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以上情形的可能性极大。
第二轮大规模刺激措施会推升上述风险,加剧政府试图在“十二五”期间遏制的多种失衡问题。由于中国财政方面的操作空间多少受到了局限,要应对以上某些挑战,更具建设性的途径是加速旨在刺激国内消费的改革。
中国已经推出了许多旨在促进消费的举措,其中包括采取措施提高廉价住房供应量,开展医疗改革、使得基本服务和药物更容易获得,以及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上种种举措,连同其他做法,将释放出更大比例的可支配收入。
让消费支出摆脱束缚的另一种更加激进的手段,是重启利率改革进程。对利率的严格管控,已使得实际存款增长减速,迫使普通百姓寻求通过其他风险更大的方式,为自己的财富保值,这反过来又会抑制消费,因为个人净财富已变得更不稳定。
为了既推动增长、又不加剧通胀,政策制定者或许也会有意改善资本配置状况,侧重效率更高的私营部门。
在企业层面,由于信贷获取方面的失衡,长期以来资本配置效率较低。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影响力,可以获得更为优惠的利率和贷款条件。而提供着中国80%的就业岗位、贡献了60%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私营企业,却缺乏获取廉价银行信贷的谈判能力。
有迹象表明,旨在优化贷款结构的举措正在产生某些效果。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小企业和中型企业未偿还贷款总额,去年分别同比增长29.3%和17.8%,增幅远高于大型企业。政府还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指定了差异化的准备金要求,并公布了中小企业以定向募集方式发行债券的试行方案。
由于中国各银行投放了大量信贷以刺激经济增长,自2008年1月以来,M2货币供应量已扩大了87%,这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而粮食供应问题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加剧了通胀。
鉴于政府担心通胀问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政策制定者可能不会倾向于再次投放大量信贷,不过一旦认为通胀已得到控制,将有较大的放松货币政策的余地。
经贸和投资形势并非绝对乐观
经济复苏好于预期,2009年世界GDP下降了0.5%,2010年将增长4.2%。贸易反弹速度更快,2009年商品贸易史无前例地萎缩12.2%,2010年则将扩大9.5%。但影响经济持续复苏的新的风险正在显现,例如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2009年,全球和G20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水平分别下降40%,停留在1万亿和6000亿美元的水平。2010年外资基本上会延续2009年下半年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停滞的趋势,要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尚需时日。
贸易措施影响有限
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各国政府在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方面继续保持了克制,贸易限制措施的影响仅占世界年进口量的0.4%,涉及的主要产品包括钢铁、机电、玻璃和化工产品。
使用最多的措施是新的贸易救济调查,如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与此前一样,中国仍是反倾销的最大目标。一个新的趋势是出口方面的限制有所增加。
投资措施增加
在同一时间段内,G20国家中只有阿根廷没有采取任何投资措施,包括专门的投资措施、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投资措施、紧急性措施或投资协定。
其中,专门的投资措施基本上都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或是为了增加监管透明度,但紧急性措施所占数量最多,对国际投资的潜在限制性影响也最大。澳大利亚还以安全为由采取了一项投资限制。
首次分析政府支持措施
此份报告首次专门就政府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汽车、钢铁和纺织品三个部门进行了具体分析。
总体而言,政府支持措施是为了增加需求、稳定金融市场、挽救受冲击产业,对刺激经济复苏有助推作用,但对开放的贸易和竞争环境也可能存在不利影响。
明确了扩大消费需求的方向
继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4万亿扩大投资措施,且08年四季度1000亿元的增量投入已经全部到位之后,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开启了一轮消费刺激措施的出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增长”,是政府全方位启动保增长的又一个新举措。
本次提出的消费刺激措施主要以扩大消费品消费和消费市场建设为导向,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城市消费升级。这些政策措施中,除了和农村消费部分的相关内容因一直是政策的扶持重点,市场对此有较明确的预期之外,其他各项内容均为首次提出,尚无具体化细节,因此需关注政府的投入规模和支持力度。
我们认为,政府落实相关促消费政策,最终会体现在:(1)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2)在促进城市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上,有关促进房地产、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将会是当前促消费升级的主要方面;(3)法定节假日期向更有利于促进消费的方式调整;(4)对流通企业、农产品流通(批发和农贸市场建设)的支持上升到国家级的高度,这有利于相关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关注贸易相关政策的两个新亮点
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贸易相关政策缓解出口企业困难,我们认为,有以下两个新的关注点:
宏观经济数据跟首都的气候有几分相似,相比以往GDP增速动辄8%,甚至10%以上的狂奔,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为7.4%,继续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用国务院总理的话来说,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处在经济发展的合理区间。
怎样才算正常状态?
尽管多数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两年内将依然告别以往的高速增长状态,但他们对经济增速的预计依然比现实要来得乐观。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厦门大学春季的预测报告预测: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7.62%,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率为7.46%,第二季度为7.76%,第三季度为7.54%,第四季度为7.70%。“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来看,近年上半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要略低于我们年初的预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亦表示,社科院的预测与厦门大学的春季预测值是一致的,即都高于实际的统计数据。
不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能简单看数值。看宏观经济要把握四大指标,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上半年中国经济,第一,GDP同比增速7.4%;第二,没有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3%,年初确定的目标是要把CPI控制在3.5%以内,目前金砖国家的CPI涨幅都在2.3%左右的的状态。第三,今年大学毕业生727万人,中专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超过400万人,再把部队复员转业人员,加上海归,年初总理提出今年要实现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就业737万人,就是说上半年解决了全年最难的就业压力。
消费占比提升意味着什么?
李文溥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坦言,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都存在问题。“首先,投资就整体而言,仍然是不景气的,上半年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6.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少有的跌幅,第二产业投资仅为1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25.3%,这说明内外需不足、产能过剩仍在困扰着中国经济,政府不得不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其次,上半年的进出口增速也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出口回落的幅度大于进口;最后,消费方面,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7个百分点。整个社会总需求仍处于继续萎缩的态势,这就导致了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处于下滑的通道中。”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有很多评论指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正在放大。对此,李文溥表示,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仅受自身绝对量的变动,而且受投资、净出口比重变化的影响,上半年最终消费占比略有上升,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上升,是在投资及净出口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出现的,就最终消费支出而言,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仍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只能说相对投资与净出口,最终消费支出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在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需求的稳定性一直高于投资和进出口。”李文溥说。
“我并不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消费有了值得关注的总量和增速变化。相反,如果我们注意消费品中汽车、家具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的销售情况,可以发现,汽车和家具的销售量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的销售虽然有较快的增长,但是很可能是由于旅游的增长而引起的音响器材类销售而非由于住宅销售的增长引起的家用电器的增长。我们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最终消费支出其实是在下降的。”李文溥指出,为了实现稳增长,宏观经济当局启动了多种定向的微刺激措施,然而,观察上半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砝码。
为什么守“下限”?
在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主办的以“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与中高端发展”为主题的双月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对于目前守住“下限”的调控方式提出质疑。
“三年来,即2012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先后形成了三个冲击波。”刘树成说,“中央政府进行了三次‘下限保卫战’。每年形成了一个‘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
所谓“区间”,包括下限、上限和中线。只守住下限是被动的调控方式,需要作出调整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首先,年年要打“下限保卫战”,使经济工作显得很被动。如果这种循环圈年年继续下去,宏观调控就要年年打“下限保卫战”。这样,每年3月全国“两会”过后,大体上从4月一直到9月,政府的经济工作都要聚焦于“守住下限”。这使我们的经济工作显得很被动。
其次,经济下滑具有惯性,随时可能滑出下限。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惯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抵挡下滑的足够力量,出现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之后,经济运行就很容易滑出合理区间的下限。
再次,这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在上述循环圈的作用下,市场预期很不稳定。每年年初,经济增速下滑,市场预期低迷。随后,在微刺激下,市场预期有所恢复。而当微刺激措施的效力消失,经济增速又继续下滑时,市场预期将再度陷入迷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对实际经济行为和实际经济变量,诸如投资、产出、信贷、赢利、收入、消费等,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市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做出经济决策时,不仅要从眼前的现实环境出发,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未来可预期的变化。如果预期不稳定,企业就没有信心去投资和扩大生产,银行就没有信心去放贷,居民就没有信心去消费。这将会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
刘树成指出,这几次形成的经济特点就是,每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年中采取微刺激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速小幅反弹,下一年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又继续下滑。刘树成认为,要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需要改革宏观调控方式。
中国经济走向何方?
李文溥预计,鉴于2013年下半年尤其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率高于2012年同期,因此,要在此基础上实现7.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尤以第三季度更为困难,但是,要实现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7.5%,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应当略高于7.5%。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当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银根正在逐步放松,但是,政策出台至其发生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期,估计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第三季度。
刘树成也提出类似观点,按照上述循环圈的运行轨迹,今年4月份之后陆续出台的微刺激措施,预计可使下半年的GDP增速有小幅反弹。“但随着微刺激措施的效力消失,到明年初,经济增速又会继续下滑,又得打‘下限保卫战’。”刘树成说。
尽管下半年经济仍然存在诸多不定因素与下行压力,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当局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刺激政策,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会相对稳定。但是,由于这一增速是政府采取诸多政策措施的结果,因此,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并不因此消除或明显改善。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4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48亿元,增长8.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43万亿元,同比增长6.2%,比预算增幅7%低0.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3万多亿元,同比增长11.1%,比预算增幅9%高2.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低于预算。
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的增幅并未减缓,1-6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6.9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40亿元,增长15.8%。其中,5月份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4.6%,6月份同比增长26.1%。财经评论员郁慕湛表示,“5、6月份财政支出高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微刺激政策的出台。政府需要为微刺激做减法。”
郁慕湛预计,“根据目前实际经济状况,5-6月份财政支出高增长的势头还会继续下去。一方面,微刺激政策刚刚开始,还会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因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但目前宏观调控却有较大空间,而且下半年全国房地产行业继续下滑,相关税收大幅减少还算小事,相关产业下滑而使整个经济下滑的压力很大,因此微刺激有可能加大。”
李文溥指出,这有可能导致整个国民经济资金效率的进一步下降,各级政府的负债率进一步上升。
体制改革向何处去?
专家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高耗能产业的用电量消费又占到工业用电量消费的一半左右,重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又有所抬头。
郁慕湛担忧,一方面,产能过剩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消费增长确存在乏力现象。这是下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不过,应该看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在加快进行。上半年一、二、三产业结构为7.36%、46.04%、46.59%,与2013年年底相比,第三产业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表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服务业主导的格局初具雏形,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服务化阶段。
微刺激初见成效
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5%,与一季度7.4%的增长率相比有所上升。
经济回暖得益于政府出台的微刺激组合拳。在一季度GDP增幅创18个月最低水平后,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包括交通水利建设、棚户区改造、定向降准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
受此影响,二季度GDP环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4%大幅回升至2%。表明微刺激政策已初见成效,但二季度的经济回升态势是否得以延续仍有待观察。
在此数据公布之时,国际市场澳元小涨,但随后快速下跌,铜价也走低。作为深受中国经济影响的指标,澳元与铜价的走势也从侧面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
稳增长弹药略显不足
整体看,上半年GDP增长7.4%,略低于7.5%的增长目标, 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刺激措施能否持续仍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
在财政政策方面,过高的财政赤字已成为最大瓶颈。截至6月末的12个月滚动财政赤字已达1.4万亿,创历史新高,并且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1.3万亿的财政预算赤字水平。这意味着中央动用财政政策的空间不大。而在债务考核趋严背景下,指望地方财政继续举债支持基建投资也不现实。
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仍是央行主要手段。即通过数量工具而不是价格工具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但从当前国内金融市场来看,不仅社会融资总额创历史纪录,银行信贷总额也有望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融资的过度扩张导致数量工具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根据过去几年经验,稳增长措施只是刺激政策,效果持续时间有限。2009年大规模刺激政策后,效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2012年的刺激效果只持续了几个季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改革”真正落地之前,中国经济难有惊喜出现,如果下半年不继续采取刺激措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后续刺激措施面临挑战
瑞银研报认为,中国应加快推进能够激发企业和私人部门投资及居民消费的改革,容忍房地产及相关重工业深度调整、并相应地清理金融部门,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不可否认,中国需要采取这些改革措施降低债务、增加消费、减少经济对投资的依赖。但如何寻求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平衡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日本扩大消费的政策
(一)财政政策
日本曾多次实行以财政直接补贴消费的做法,包括发放购物券及生活补贴费等形式。如1998年日本政府曾对低收入家庭提供7000亿日元的购物券,向未满15周岁的少年儿童以及领取福利养老金的老年人每人发放2万日元的购物券用于生活消费。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日本政府向全国所有家庭支付总额上限为2万亿日元的“生活支援定额补贴金”,地方政府还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地域振兴券刺激消费。
(二)税收政策
日本《所得税法》规定居民除向中央政府交纳个人所得税外,还向地方政府交纳住民税。日本政府曾对《所得税法》进行了多次大规模修改和调整,不断提高所得税和住民税的免税额起点,降低最高税率。上个世纪70年代所得税实行19级超额累进税率,从10%起,分19档,最高税率为75%。2007年1月累进税率的档次减少到6档,最高税率下降到40%。住民税也于2007年6月份起废止3段税率,改为执行均一的10%税率。
除以所得税率调节收入外,日本还实施“所得税控除制度”,将纳税者本人生活所需的最低费用、抚养家属所需的最低费用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等免征所得税。多次通过增加扣除项目或扣除一定税额实行减税。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多次实行过数额不等的特别减税。2008年为应对金融风暴,日本实行2万亿日元定额减税,还在所得税扣除中增加住房贷款的扣除额。
(三)金融政策
刺激国内消费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1991年7月1日,日本银行把公定贴现率由6%多次下调,甚至实行过5年零4个月的零利率政策。本次全球金融风暴,日本央行又两次将隔夜拆借利率,分别由0.5%下调至0.3%,由0.3%下调为0.1%。
(四)社会保障政策
1961年,日本实行全体国民的年金和保险体制。1973年,实行厚生老龄年金的物价补贴以及扩大健康保险,推行老年公费医疗制等。此后,日本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以不同阶层为对象,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国家扶助(包括救济)――以贫困阶层为对象,二是社会福利――以低收入阶层为对象,三是社会保险――以一般阶层为对象。日本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已从1965年的14.1%上升到2009财年(预算)的28.0%。
(五)就业政策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十余年的低迷,就业形势持续恶化,失业率高达5.5%。日本政府采取了促进就业措施。包括增加投资,为就业提供更多岗位;制定增加就业岗位的专项计划,扶持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按企业工资总额0.35%征收促进就业税,用于补贴就业;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等;应对老龄化,劳动力减少的趋势,积极扩大老年人和妇女的灵活就业。针对本次金融经济危机中部分企业业绩恶化,解除与应届毕业生的聘用内定协议、解雇非正规雇员的问题,日本政府提出为吸收就业的企业给予每就业岗位五十万日元至一百万日元就业补贴的措施。
(六)消费信贷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银行因不良债务问题所困而严重惜贷,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大幅度下降。日本采取了放松管制,加大发展消费信贷力度的措施。一是大力发展住房贷款。在日本住宅金融金库提供贷款,为日本住房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外,日本民间住房金融的贷款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推动无需担保、手续简便的消费信贷。
(七)增加有效供给
日本政府在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期,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开创新的市场需求刺激和引导国民消费,比如根据节能法制定严格的产业和产品的节能技术标准,促进各行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引发新产品消费。
针对国民娱乐需求,日本兴建许多主题公园或大型游乐场所,发展旅游、娱乐和消遣业,还通过增加国家法定假日形成“三连休”、“五连休”和“黄金周”等长假期,方便国民外出旅游休闲消费,商业设施也不断“引进”和“催生”出原先没有的各种“节日”,如“圣诞节”、“大米节”、“牛肉节”、“啤酒节”等促进消费。中央、地方、民间团体还共同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推广旅游景点、土特产品或示范工程等,推进消费。
二、俄罗斯扩大消费的政策
(一)对购房者提供税收优惠
提高个人购房者的税前扣除额,由原100万卢布提高到200万卢布(约75000美元)。
(二)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者提供帮助
出资2000亿卢布,用于从银行手中购买困难居民特别是失业人员已发生的住房抵押贷款,即缓解购房者还款压力,也向银行及时注入流动性,防止房贷断生连锁反应。
(三)增加工资
拨款3500亿卢布,用于在2009―2011年间提高教师、医生、科研人员和文化工作者等事业单位人员工资。
(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从2009年1月1日起把最低工资标准由2008年的2300卢布提高到4330卢布,约160美元。
(五)提高最低生活水平线
每季度调整最低生活水平线。2008年第一季度为4202卢布,二季度为4646卢布,以用于确立用于社会保障的预算,保障最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和消费。
(六)增加养老金
2009年提高养老金34%,养老金政策目标是使全俄所有地区的最低养老金超过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线。从全俄情况看,正在接近实现这一目标。2009年莫斯科市的养老金已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线1倍。俄城市和农村进入退休年龄的人都有权享受养老金,俄每人都有权享受的养老金部分称“社会养老金”。
(七)对购买国产汽车提供优惠贷款
对个人购35万卢布(1.3万美元)以内的国产车,政府按央行再贷款利率的三分之二提供贷款贴息。目前央行再贷款利率是13%,政府贴息约为8%。
(八)提前使用多子女鼓励基金
对每个生育第二及更多子女的妇女提供1万美元鼓励金,每个妇女可在生育后获得国家现金鼓励证书,但要在生育3年后才可使用。2009年1月1日起持证书就可使用该项鼓励金,可用于支付房贷及用于其他消费。
(九)增加对失业者救济金
为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从2009年提高失业救济金最高到4900卢布,约180美元。
(十)提高最低生活水平线
每年按季度调整最低生活水平线,如2008年11月计算出当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全俄最低生活水平线分别是4402和4646卢布。目前俄正在接近使最低工资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线的目标。
(十一)国家增加对医疗投入
2009年大幅增加对全民免费医疗的拨款,由2008年每人4500卢布增加到2009年每人7600卢布(280美元),增幅约70%,总额达到1万亿卢布(370亿美元)。
(十二)国家增加对教育投入
根据俄2009―2011年预算,2009年教育预算增加26%,达到4230亿卢布。
三、德国扩大消费的政策
(一)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对公共领域的投入,创造就业岗位
在总计50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中,政府重点加大了对公共建筑物节能和环保改造、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领域(铁路建设、噪音保护、联邦公路的维护和扩建、航道清理)、“优化地方经济结构”等领域的投资,在扩大公共消费的同时,也为手工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悉,在即将出台“第二个景气刺激方案”中,德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教育(中学和大学)的投资。
(二)大力保障就业:“打造就业安全网”,减少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在第一个景气刺激计划中,联邦政府明确提出下列措施打造“就业安全网络”以保障100万工作岗位:政府出资为大龄及低技能工人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以避免结构性失业;联邦劳动局新建1千个职介机构,帮助失业者缩短找工作时间,迅速找到工作;鼓励企业雇佣短工,并给雇佣短工的企业提供补贴,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将短工补贴的发放时间从以前的12个月增加到18个月,同样也为打短工者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呼吁企业以培训、延长休假等措施代替裁员,以保留熟练技术员工,等待经济形势好转。
(三)“减费”:减少居民社会保险等支出,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政府将2009年和2010年的失业保险缴费率从2006年的6.5%下调到2.8%。居民和企业每年将少支出300亿欧元。据悉,德国政府将继续下调医疗保险缴费率。
(四)减税:减轻居民负担,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负担
首先,提高子女抚养免税额度。其次,私人家庭聘请手工工人将享受税收优惠,退税额度将提高一倍,从以前的600欧元/年提高到1200欧元/年。第三,自2008年11月5日起,购买新车免征一年的机动车税。购买欧5或欧6排放标准的新车,免征2年的机动车税。该规定将于2010年12月31日截止。自2011年起,德国政府将调整机动车税率,并改将按照汽车有害气体排放量来征收机动车税。第四,在即将出台的“第二个景气刺激方案”中,可能采取的减税措施主要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从年收入7664欧元提高到8000欧元、取消累进税等,并且政策有望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原因在于,一个经济体的消费总水平不但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而且也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如果在相同国民收入总量的前提下比较两个经济体的消费总水平,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经济体将比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经济体有着更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中国的消费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等,而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首先就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之中。譬如,如果我们依据总量生产函数来对国民收入进行核算,就不难发现,过去若干年,相比于劳动力的投入,中国使用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这导致资本所占的收入份额相比于劳动力有明显上升,这也意味着,提供劳动力的普通家庭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占比在不断缩小,而资本的收入占比在不断上升。进一步,由于中国的存款利率偏低,在资本收入的分配过程中,股权资本的收益水平又明显高于债权资本。
尽管通过调整扭曲的要素比价关系,或者通过政府的财政税收工具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可以得到缓解,然而,这并不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总量生产函数中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也就无法明显扭转当前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总水平。而且,过度依赖再分配政策还会对投资产生负面激励,由此抵消对消费需求的刺激。既然短期内消费难以得到迅速提振,刺激总需求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就只能把重点放在投资的提振上。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刺激投资,而是怎么来刺激投资?应该投向什么领域?笔者以为,目前单纯依靠地方政府投资的刺激模式并不可取,其潜在的危害将非常巨大。据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日前的一次演讲中透露的数据,最近各级地方政府上报中央等待审批的投资规划规模非常惊人。不管最终实际发生的投资是多少,地方政府的这种极其强烈的投资冲动不但可能带来过快的投资增速,从而推高通货膨胀,而且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由于忽视了企业家在选择投资方向上的职能,容易产生资源误配问题。
也许有人会进行如下辩护:地方政府的投资并不指向具体的生产领域,而主要是投向基础设施,这将为企业家的生产性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因而并不会带来资源误配问题。然而,这样的辩护并不成立。首先,基础设施和私人产业资本具有生产上的互补关系,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两者中任何一种如果投资过快,另一种无法及时跟上,都会带来资源误配。根据笔者和同事的一项研究,由于私人性产业资本的投资太少,中国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的基础设施资本的边际产出相比之下更低,这表明基础设施在这些省份已经投资过度。其次,过多的基础设施投资会带来对私人性生产投资的挤出效应,从而使得两种资本的比例关系失调。再次,即便在基础设施内部也存在不同部门,各级政府未必能够选对短板部门进行投资。譬如,中国主要缺少货运铁路,而这些年我们却在大力发展以客运为主的高铁项目。最后,中国西部基础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很不充分,而当前上报的西部项目很多却是难以盈利的机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