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环保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12-31 10:53: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关于低碳环保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于低碳环保的方法

篇1

从目前已经掌握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实践过程当中具体应用情况来看,虽然很多方法都能够发挥其主要功能,可是在不同层面上还需要进行优化和提升。所以,相关工作者还要对此进行反复研究,针对建筑的能源消耗与潜在的低碳环保策略进行全面对比。

1单一因素法的设计

以这种方法进行低碳建筑设计,就是将建筑的某一方面节能因素作为突破口,并把它视为整项工作的核心部分,在围绕这一核心开展全方面的设计工作。早在零七年我国著名教授陈飞先生在相关文献当中系统性地阐述了建筑物在其形态、格局、空间体现、节能构成以及自然资源转化等等相关影响的研究分析,以客观性的思维全面阐述了相关工作的技术形式,而且以建筑的形态以及对应的处理方式为突破口,为低碳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零三年的时候,我国著名教授谢振宇先生也在相关材料当中提及了高层建筑的环境形成理论建筑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将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了综合模拟,从而从形态上全面提高了相关理论依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随着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低碳性以及环保性,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建筑行业相关研究人员都将低碳环保的理念充分结合到了建筑设计的实践工作当中,并将这一理念的发展视为相关工作的根本宗旨。国外的建筑学者也针对这一理念提出相应的看法,他们强调把建筑物对于能源的消耗以及风流旋转的利用和建筑物自身固有的格局进行统一性的构建,从而形成全新而独特的设计风格,这也进一步呈现出了统一性以及协调性的风格艺术。这样建筑风格的优势就是能够把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和对应的设计因素进行密切关联,并从这一方面进行设计工作的突破,随即完成其他环节的设计工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工作中,建筑的大体结构一定要有对应的技术作为支撑,并且可以和周遭的建筑环境进行全面融合,确保建筑项目、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结构之间建立全面性的链接,从而把低碳节能这一理念和建筑的外表形态构建起有效的衔接体系,并且附加上相关专家的个性化思考。可是这种设计理念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片面性的强调某种构成要素,很容易忽视甚至是无法以全局的观念对建筑的碳排放量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影响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考量[1]。

2以数学模型为依托进行建筑模拟设计

这种设计方案针对建筑设计工作中信息不全面以及设计更改性较高的情况具有明显的效果。以构建数学模型为依托,并通过多媒体处理技术将其进行完善,最后将设计的结果作为低碳环保设计的实践基础。这种设计方式的创造者大多都是建筑物暖通设备的技术研究者,国内相关设计研究学者夏春海先生和朱颖欣女士早在零九年的时候就对这种设计方式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且整合出一系列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献以及相关数据信息。这些研究为我国低碳环保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节能建筑工艺、环保编制以及节能建筑框架等相关运行体系的发展以及完善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同时这种设计方法在进行模拟计算的过程当中还对其各方面性能以及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终为节能建筑的设计工作明确了大量的信息,并且对设计工作的相关计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此相似的研究还有很多,相关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确度的掌握。可是这种设计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方面即使将操作步骤进行简化,可是在实践过程当中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对比,它的简单性以及抽象性导致了最终结果无法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极易和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产生出入,在设计工作的起初阶段,设计人员会针对相关性能、空间以及形式等等进行搭配设计,这一方法虽然方便修改,可是针对实践来说还是不能完全适应设计人员的思路发展。

3BIM技术设计

这种技术是由国外著名博士查克先生最先提出的,它是将三维数字技术作为支点,建立对应的模型。这种方法正是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实体和对应实际性能进行数字化的转变。这种技术不但可以把建筑模型进行全面的展现,还能够建立对应的跨领域台协作平台,使各环节设计人员都有机会在设计对应的工程实践当中获得信息的共享,不但达到了设计本身的建模要求,还有利于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可是这一方法仅仅可以完成辅助设计,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对设计工作提供直观的影响,更无法直接作用于低碳环保以及建筑形态方面的发展[2]。

4节能策略的设计方法

以单一因素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这种方法相比下更加强调了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而且还建立了全面的方法集。针对这类研究的代表就是国外著名专家布朗与得开的研究,他二人提出:建筑的表面形态可以对能源的消耗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绝对不可以将其忽略。研究材料还根据建筑的组团体系以及被动式体系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方案整合。另外,很多学者基于这一设计方法开展了反复研究,最终将其特征全面总结为:将相关设计方案视为基本研究目标,对于低碳环保的设计重点实行方案层面的整合,进而构建科学而全面的布局工作,并且全面融合细节设计的处理,最后将所有环节进行汇总。这一设计方案与其他方案的共同性就在于以低碳环保建筑的设计为目标,全面选择最合理的设计形式。这一设计对应的研究结论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可是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是虽然强调了关于建筑形式设计方面的自由性,却不能忽视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单单是关于低碳环保方面的考虑,更要结合文化底蕴、审美标准、使用性能等等多方面规划的作用。设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所有因素存在的利与弊,并且努力协调其性能与搭配效果,从而全面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

5建立评估体系设计

建立对应的评估体系并将其落到实处,有助于建筑设计的完善。这一方法可以利用相应的评估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的低碳环保设计工作,并有利于建筑设计方向的进一步明确。相关专家对于建筑设计的评估工作基本有着统一的评估标注,可是这一共同点是建立在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上的。虽然这种方法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却过分强调设计成果的综合性能评估,而且评估程序特别复杂,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才能进行[3]。

6结语

以上低碳环保建筑对应的设计方法都是以构建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类型学之间的关系为主旨,以建筑方式为课题针对低碳环保建筑设计工作进行研究,是一种具有较高探索价值的研究方向。从目前已经掌握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实践过程当中具体应用情况来看,虽然很多方法都能够发挥其主要功能,可是在不同层面上还需要进行优化和提升。所以,相关工作者还要对此进行反复研究,针对建筑的能源消耗与潜在的低碳环保策略进行全面对比,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全面构建出满足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要求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夏冰,陈易.关于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J].建筑节能,2014(09):60-67.

篇2

广大居民朋友们:

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所引发的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逐渐消逝的冰川、洪水、干旱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为此,我们向居民们发出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倡导大家树立低碳理念,创造绿色家园。从现在开始:

1、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2、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

3、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

4、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出力;

5、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认养(捐植)一棵树木,寄托自己的理想,埋下自己的愿望。

6、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7、让我们携手营造人人了解、重视、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每个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受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尽一份责任!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社区低碳环保倡议书【2】

广大居民朋友们: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简单的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努力,去实践。

一、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碳的志愿者,形成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达成低碳生活共识。

二、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掌握节水和资源回收及废物利用的方法,积极探寻和总结低碳生活小窍门、低碳生活金点子。

三、做低碳生活的推动者。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滴油、一张纸做起。例如: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5.外出用餐自备筷子、勺等便携餐具;

6.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7.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8.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公交车;

9.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努力使自己成为低碳一族。

希望广大居民朋友们行动起来,人人争做低碳生活的表率,户户争做低碳生活的模范,共同携手为构建和谐、生态、绿色家园而努力!

城关镇河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低碳环保倡议书【3】

篇3

一、目前大部分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景区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大部分的景区中景区整体的环境建设存在不协调的因素,各种的设施在外形、风格和景色等方面不协调使得景区的低碳环保工作难于实现。另外景区的现代化开发导致各种的资源的过度开发、各种的自然景点的利用效率和开发效率低下。没有带来最大程度的坚持低碳、经济、实惠等原则。

(二)低碳技术实现受到的阻碍

不同的地区的旅游景区的经济基础是不一样的,应用低碳技术、低碳材料等存在着差异性。低碳的技术和材料是建设和管理景区的重要内容,但是底层的经济资金严重地影响着景区的低碳化和环保性。目前影响大部分的景区的低碳建设的直接因素是景区的旅游收入。要在景区全面实现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转型和建设是很困难的。旅游收入、成本开支、利润等因素都是景区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游客给低碳景区的实现带来的影响

游客素质的高低不等、环保意识低下给景区低碳工作和活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大量的垃圾、各种的破坏等使得景区的低碳景区建设受到了各种的挑战。这也给广大的管理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低碳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原则

(一)低碳环保原则

无论是景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要将低碳环保根植于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景区的建设,将景区建设成为游客心中的最好的放松的地方,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技术突破原则

低碳很大的一部分取决于景区各项工作和设施中的技术含量,应用最环保的材料进行设施的搭建,用最低碳的方法进行工作和管理。技术的突破时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景区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和拼搏。

(三)经济实惠原则

经济实惠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着景区的各种的建设和管理的环保程度,在景区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将经济实惠原则贯穿在每一个细节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将景区建设成为游客心中的满意的景区,不断地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游客的回头率。

三、关于低碳景区建设的建议

(一)政府旅游部门的扶持

政府部门对旅游景区的宏观调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的出台和颁布直接地影响着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和活动内容。低碳景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的方面的内容,如土地、森林、交通、文物等。政府部门如何进行科学的、整体的调控和引导关系着低碳景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管理的内容。景区应该充分的应用政府部门独特的作用来为自己发挥作用,利用政府部门每年的大量的公益广告和各种的群众宣传工作来倡导人们从自己开始做到碳、环保。配合政府部门各项的制度实现景区的科学发展模式。

(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决策

在各种低碳景区中设施、管理的方法等都应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最科学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实现景区的低碳指标。景区管理人员更应该时刻的重视低碳指标的实现。在各种的活动中从每一个细节出发来完成低碳指标。低碳景区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从最基础的设施建设、游客的管理、各种工作的管理中来进行实现。各个项目和环节的低碳、环保指标是整体低碳实现的必要保证。这有从每一个步骤和管理工作中逐渐的实现低碳。

(三)重视低碳思想的宣传工作

低碳思想的宣传活动在社会媒体上得到了很大的宣传,但是实现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景区管理工作者可以在景区举办一系列的低碳旅游的宣传活动,这样可以增加人们的低碳、环保思想。在这一系列的环保教育中不断地提高人们的低碳旅游意识和观点。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加的环保,在实际的行动中不断的饯行低碳、环保。在欣赏自然景物的通用是还能感受到景区的人文感受。这样既能达到广大的旅游管理工作者的效果,也能给广大的旅游爱好者身心的愉悦。

四、结论

低碳景区是低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和困境。但是采用各种的低碳技术、低碳材料、管理方法等可以大大的促进景区的低碳发展和建设。作为旅游管理者更应该加大各方面的资源调度工作。从不同的方面来加强和实现景区的低碳指标。从游客、政府、工作者几个方面来进行支持景区的管理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优化都能在低碳景区的建设和决策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从技术创新、坚持原则、方法革新等方面来实现景区的低碳、环保。让景区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突飞猛进和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 石培华,冯凌,吴普.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政策技术体系与实践工作指南[M].北京.

[2] 葛全胜,宁志中,刘浩龙.旅游景区设施建设与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1):6872.

[3] 孙权.建设“低碳”旅游景区的思考[J].实践与探索,2010(25):232.

[4]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

[5]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6] 吴晨,李东和,汪燕.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

[7] 靳非.我国低碳景区构建方式与保障机制研究[D].2012(5):21.

[8] 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J].

[9] 雷琼.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与管理探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3):6163.

[10] 张朝,胡道华.中国低碳旅游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湖北武汉.

[11] 曾曼琼.论低碳经济下旅游景区的创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09110.

[12] 房茜,王亚琳.低碳旅游视角下的景区发展[J].经济研究,2010:33.

篇4

前言

低碳生活,其含义指生活作息时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从生活角度考虑,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实现低碳生活。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这一新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2]。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环境报了解到,当前“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开展节能减排的同时,都提出了低碳发展的目标;在城市建设上,各地也不断涌现出建设低碳城市的风潮[3]。本课题组试图针对目前舟山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选点岱山、定海两地,通过采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民心,扎根海岛,从而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改进生活环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次活动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点设在舟山市岱山和定海两地。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采用非等概率抽样的方式对这两地的居民进行调查,并从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次活动共散发30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242份。

1.2 方法

检索资料,结合社会实践调查所得的资料,以及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总结调查所得数据。从而得出岱山和定海两地居民对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认识。本次调查还采用了大量的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而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结果与现状分析

2.1低碳环保节能节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从表2表3可得知,关于夏天空调控温度问题,把温度调到26℃以上的民众比列,岱山有46.7%,而定海区有52.1 %,两个地区的人们把空调温度调到26℃或以上的比例均在50%左右。而还有50%的民众在夏天把空调温度控制在26℃以下,不注意节约用电。对于关闭电脑主机后关闭显示器问题,岱山和定海的数据非常相似。岱山有64.6%的人经常关闭电脑后会随手关闭显示器,定海区也有62.2%的人会这样做。但是,两地均有近40%的人平时不注意关闭电脑后关掉显示器,关于房间无人时是否关灯问题,定海和岱山都还有近20%的人在房间没人的情况下不会关灯,这些都使得电能白白浪费。

由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岱山县和定海区居民的节电意识不够高,平时用电不够节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政府在居民限制居民用电过度方面的措施不够严厉,“梯度电”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民众的节约用电习惯没有养成,民众在如何节约用电方面的知识缺乏。

2. 2 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得知定海将近有41.6%的群众随便将废旧电池扔进垃圾箱,仅有52.1%的居民会把废旧电池放入专门的回收箱。而相比之下,岱山县的数据更令人堪忧,将近一半以上的人对废电池随意乱放。而对于其他垃圾的分类情况,定海区有31.3%的人经常把垃圾分类投放,岱山县有25.6%的人会这样做。由此可见两地共还有70%的人平时不经常把垃圾分类放置,随便把垃圾投入垃圾箱或垃圾桶。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岱山县和定海区街道两旁每隔不到50米就有一个分类垃圾箱。垃圾箱上分明写着“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字样。当打开垃圾箱,群众并不是根据字样来投放垃圾。

就其分类垃圾箱里放置的垃圾不是分类的原因可分为两点:(1)政府的环保宣传不到位。人们不了解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什么又是不可回收的垃圾;(2)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高。不会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2.3 一次性用品现状调查与分析

由定海区和岱山县的问卷调查数据得出:定海41.7%,而岱山22.2%的居民出门就餐会使用一次性餐具。而对于塑料袋问题两地均有超过过50%的居民没有全部收集以备下次利用。在调查过程中获知,很多上班一族平时工作忙,中午一般都是吃快餐,每次至少用掉两个饭盒,一双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塑料袋[3]。大多受访者表示自己知道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会给环境造成危害,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这些用品在生活中确实习以为常,有意识却没有实际行动。调查时发现,有些餐馆只提供了一次性餐具,即使有些居民环保意识高,也不得不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有些小商场小超市也只提供了塑料袋,没有为群众提供环保节能购物袋。过多的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不仅仅是环境和身体健康的问题,还有资源问题。塑料袋的原料是石油,用塑料袋的习惯每年会耗费我们16亿加仑的石油,而这还是09年最新的一次统计[4]。

就其一次性用品盛行问题可总结出两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一次性用品的管制力度不够;群众对一次性用品抵制不够自觉,虽然知道这些都是有害物品,但是在市场上的盛行也导致群众们不得已而为之。

3 存在问题讨论及解决建议

3.1环保意识不够强,建议政府加强环保宣传和监督

针对居民环保意识不够高。首先,政府应该加强低碳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在电视、新闻媒体上做宣传,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比如,在一些人员集中的地方举行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对一些在低碳环保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或个人给予表彰,相应的惩罚那些“高碳生活”的企业和工厂。其次,政府还可以把低碳环保知识编成书册,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环保知识课堂,环保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让环保知识通过教育扎根民心。最后,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保监督,以法律手段督促人们履行环保低碳的职责。比如,“花园城市”新加坡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5]。

3.2 生活垃圾未分类处理,建议政府加大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实践力度

经过问卷的分析可知,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高,生活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一些人有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的意识,却缺乏垃圾可回收与否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增长人们的垃圾分类知识。建议把所有的垃圾箱改建为可分类垃圾箱,加大垃圾分类监督,时刻提醒人们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进垃圾箱。

3.3 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盛行,建议政府加强管制

一次性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它们却在不断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经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两地区的居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频繁,造成白色污染。对于这一隐患,建议政府加大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管制。例如,对一些生产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工厂,实施高税收政策。在经济上施压,使得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生产数量相对减少。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坚持使用环保袋或竹篮的群众给予一定奖励,对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政府加强在菜市场和一些小商店的宣传力度,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在各超市相应提高塑料袋的价格,使得群众对塑料袋引起重视。

篇5

很多建筑公司的设计师在进行前期设计时,或者是因为自身观念不够先进,或者是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的爱好,没有充分考虑低碳理念,也没有很好地把低碳理念渗透到设计的各个环节。施工队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由于设计师前期设计的限制,或者是为了节省成本,也没有把低碳环保材料作为首选。种种原因,都限制了低碳环保材料的发展。

1.2群众观念滞后

很多人对低碳理念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认识,尤其是部分高收入人群,追求奢华享受,以为“低碳”意味着“省钱”,而没有意识到低碳理念是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还有部分人,只是把低碳作为一个口号,并没有实实在在运用在选房买房装房中,整个建筑是否低碳环保在其选房过程中是可有可无的考虑因素。

2“低碳”理念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1室内的通风系统

室内的通风系统是整个房屋设计的重中之重,只有室内通风系统顺畅,才能保证整个房屋拥有清洁的空气供人们呼吸。低碳理念在室内装修中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减少空调的使用。空调不仅浪费电资源,而且运行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对环境的伤害特别大,如果房屋设计本身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就可以大大减少人们使用空调的概率,从而节省了电资源,也保护了环境。通风系统运行良好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有利于空气的净化。房屋设计本身具有空气净化的系统,就免除了住户再使用其他的空气净化系统,从而在根源上减少了后续的问题,节省了资源。

2.2室内的采光照明系统

在室内设计中,除了通风系统重要,就要数采光照明系统了。不管是考虑健康因素,还是为了节省资源,白日光和自然光都应该成为首选光源。在前期建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室内的采光问题,通过优化布局结构,改善门窗、天窗设计等,使得房屋能够最大程度、最长时间地采集到自然光。而在装修阶段购置照明设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环保设计。尽量只使用低能耗的普通灯光,少使用或不使用能耗大且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灯光。整个房间灯光的设计尽量做到经济上节能、使用中舒适。

2.3使用生态环保型绿色建材

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尽量选择生态环保型的材料。所谓绿色建材,就是指具有轻质、防火、保湿、隔热、隔音、调温、无毒、无害和消毒、防臭、灭菌等性能的建筑材料,这些绿色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有害气体和物质,改善室内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2.4室内废物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在进行室内装修时,首先要选择使用寿命长、耐用型的材料和家具。耐用持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态度。其次,尽量选取用可再生的资源制造的材料和家具,即使不是可再生资源制造的,也要选择在废弃后经加工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和家具,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

3加强低碳设计影响力的措施

低碳设计在资源日渐趋紧的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低碳理念贯彻不到位、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来提高低碳理念的影响力。

3.1提高建筑行业的行业标准

由于建筑物的长久使用性及在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工程量和巨大耗费,决定了建筑工程在引领低碳潮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强设计师对低碳设计的重视。从设计伊始,就把环保低碳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从源头上为整个建筑的环保低碳打牢基础。其次,在选购建筑材料时,也尽量使用可再生的或能够进行循环再利用的原材料制造的建材,从而保证建筑从开始建造到后期装修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低碳环保。

3.2建立健全与低碳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建筑材料供应商可能会采取鱼目混珠的方法,打着低碳的旗号,利用低碳材料的高价格来获取高利润。另外环保建筑材料现在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这样不仅让环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无从考察,也让消费者对环保建筑材料缺乏必要的信心。所以政府一定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出台一系列关于低碳设计的法律法规,规范室内装修的低碳理念和要求,让低碳设计落在实处,保障低碳设计的稳步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的有效推广应用。

3.3培养全社会的低碳理念

很多人只是把低碳放在最基本最表面的层面进行了解,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全社会的必须对低碳环保达成一种共识,要愿意抛弃以前奢华的生活方式,让社会进入低碳时代,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除了人们的共识,政府对生产低碳材料的企业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和宣传。现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业都纷纷进入大工厂工业化时代,而低碳材料的建筑业才刚刚开始起步,很容易陷入竞争劣势。所以政府一定要对低碳环保的建筑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开发出更多多功能、系列化、配套化、优质、高附加值的低碳材料。

篇6

关键词:

“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包装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32-02

一 低碳环保理念注入原生态包装

1 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原生态包装

在原生态包装设计中,要让包装本身满足它的功能要求的同时兼顾节约的设计原则,还要符合“保护环境,节省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的要求,这种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正在影响着原生态包装的发展,换句话说,这种理念引领着原生态包装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原生态包装设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的倡议.它符合低碳设计理念顺应原生态包装的发展需求,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因为既不能与现代社会的科学经济发展相脱离,那对于包装设计的层次来说是一种后退,也不能无视自然环境的恶化,那对于环保包装设计来说也就没有了意义。在这种情形下,对于原生态包装领域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创新,那么也就是说原生态包装领域全新的变革时代来临了。

2 低碳环保理念注入原生态包装发展现存的问题

低碳环保理念注入原生态包装,是包装设计与制作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包装行业中对研究原生态包装设计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这成为了发展原生态包装产业的制约因素。另外,由于低碳环保包装设计产品成本偏高而制约了原生态包装产业的发展。而且低碳环保的原生态包装的发展主要是以高科技为支撑,有能力发展原生态包装设计的国家并不多,所以在技术的投入和研究上整体仍处于落后水平。

低碳环保的原生态包装设计理念相对滞后。原生态包装设计理念追求的是人、自然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平衡关系,在包装过程中注意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然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在层次和程度上具有一定差异,造成发展低碳环保的原生态包装设计理念滞后性的原因是理念上的无法预知性、水平上的不均衡、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

原生态包装设计摄入低碳环保理念时忽视与本土特色的相互融合。在低碳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与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各个国家、地域、民族的原生态包装都在迅速发展,连带着也相互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然而由于西方在技术的先进程度上和资金、人才的投入方面优于其他地区,所以西方的原生态包装在设计方面也优于其他地区,然而人们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包装设计文化的同时也受到西方包装设计文化的冲击,在这种强大的冲击中,许多设计师逐渐迷失了本土原生态包装绿色环保设计文化的特色,然而发展原生态包装的现实可行的方法是把握住我们本民族的设计特色,同时紧跟原生态包装设计的发展脚步,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将民族与时尚相融合,发扬本土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原生态包装设计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3 低碳环保理念注入原生态包装的作用

首先,低碳环保注入原生态包装理念的发展被有效带动。原生态包装设计所承载着的实用价值、环保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对低碳设计理念下原生态包装的传承与创新的设计不仅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深入传播了低碳环保包装的设计理念。

其次,手工工艺的创新性发展被有效带动。从原生态包装的发展种类来看,无论是植物类、陶瓷类、纸质类还是布帛类的包装,都在当今机械化大发展的背景下采用自动化的机器生产,逐渐忽视了手工艺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但是,传统手工艺的介入可以使原生态包装具有独特的地域或民族特色,在提高原生态包装设计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必定会对手工工艺的创新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也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今现代包装形式中确实存在着的不可比拟的优势。

最后,对广泛传播本土民族文化起到促进作用。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原生态包装设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它在带动地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

二 低碳环保理念下原生态包装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1 低碳环保理念下原生态包装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新万向

在低碳环保理念下原生态包装设计的发展势必是追随保护环境的脚步的,因此,包装材料的选择上就要注重天然、绿色、健康、环保等。特别是原生态包装,它更是将天然的生态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原生态包装通过不破坏原材料的原生态和天然功能来呈现它最原始的形态,主要选用废弃后便于循环利用或能在自然界中自行降解的材料,既降低费用又节省资源。

原生态包装的内在因素也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低碳环保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原生态包装开始在简约之中创造美,具体包括简单的包装结构设计,力求素雅的色彩搭配和古朴的技法表现,还有更加天然趣味的体现。这种简洁明了的设计及表现手法,正好能将商品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

2 关于原生态包装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实例分析

红梅火柴(如图1、2)是来自日本设计师面出薰的设计,他将火柴变成了正含苞待放的一朵朵最惹眼的红梅――那是一根根天然的小枯枝,在头上抹上火柴用的发火剂,便完成了这一灵动的点睛之笔。面出薰提出的这个火柴方案,把天然的小树枝顶部涂上了可燃物,这一理念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些小枯枝回归泥土前被赋予了一个另外的最终角色――火柴。而当我们仔细去看时,树枝的形状在审美上也十分悦人,简洁的黑白两色包装盒跟形态各异的树枝相得益彰,自然气息尽显无疑。

无印良品的产品包装(如图3、4、5)虽然简朴却散发着新鲜空气般的清爽气息,标签、吊牌也是按照这样的宗旨进行设计的,追求的是超脱于流行的自由感、对普通事物的打磨、还有像新鲜空气一样的舒适感。标签和吊牌的颜色选择米色及胭脂红,米色与无印良品包装主色牛皮纸色相称,胭脂红取自标志标准色,文字方面选用常用的英文字体H elvetica以及与之相协调的简洁的日文字体,整体设计非常简洁,信息传达非常直接、明了。

斯洛伐克设计师Michal Marko设计的一款环保包装设计(如图6)称其为绿植食品包,是一种用于快餐之类的包装。它是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最大的亮点在标签上,撕下标签就能够看到贴在背面的植物种子,将种子放到加了泥土的餐盒里面,加以照料不久就能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来,在这个包装的使用过程中,它仿佛就是具有生命的个体,能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让低碳环保的理念由此进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去。

福建原生态茶包装(如图7、8),简洁的米白色和牛皮纸色,以及黑色的古朴字形,自然中带着可爱,这款茶包装的特色在于用烙印点的方式在包装袋的表面形成字体,这种表现手法不禁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冲动,简单的配色、选材和设计手法在整体上就带给Nil-种古朴可爱的自然感受。

篇7

一件衣服的碳排量

一家著名环保教育机构提出“低碳装”的创新环保概念,号召更多人关注服装的碳排放问题,穿着低碳装,并用“衣年轮”来衡定每件衣服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总量和年均碳排放量,以此来让消费者判定自己对服装的消费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

服装从原材料的制作到其自身的生产、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环境、资源密切相关。英国相关环保机构将低碳服装给予量化,一件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经过辗转各国的原料采集、生产制作、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多次的洗涤、烘干、熨烫后,其全部耗电量约为200千瓦时,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重量的117倍。英国剑桥大学的鉴定是,一件250克的纯棉T恤,从原材料提供到最后的回收或焚烧,一生消耗的能量约等于30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公斤。

英国大陆服装公司曾推出碳信任服装,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携带碳足迹生命周期标签的服装,其计算利用了新的英国脚印标准PAS 2050。新收集的数据将提供碳足迹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衣服原材料到衣服被消费者弃置。新产品线将携带碳还原标签,它告知消费者关于服装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时,也将指导消费者在清洗,烘干和熨烫时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品牌环保做文章

在量化低碳装的同时,消费领域因为低碳经济受到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奢侈消费”的节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北京已成为国际时尚之都,奢侈品消费排在世界前列。目前国内大众的消费观念还是处在消费越多、越贵越光荣的阶段。消费越多伴随的是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碳排放的量就越多。因此,要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引导大众的消费观念往低碳消费上转移非常紧迫,并且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实际上,奢侈品品牌自身也已经意识到未来时尚的可能转变,提前在环保主题上做文章。推出绿色环保服装、环保生产过程和使用环保材料。今年的5月份,法国LVMH集团收购了一家环保服装公司股份,并积极推进节约资源的宣传,而旗下LV品牌早在2004年就制作了一份“碳排放清单”,并削减了公司商务旅行和空运货物,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在2007年,Gucci品牌的拥有者PPR集团就设立了社会和环境责任部门,以此来实现从减少碳排放到推动多样化发展的环保目标。蒂芬尼在自己的零售店橱窗中摆放珊瑚礁的图像以此来宣传自己从2002年许下的不用珊瑚作为设计材质的承诺。杰尼亚也推出一款“经济技术合作太阳能”夹克,在袖子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给电池充电,并加热夹克的衣领。

当奢侈品将低碳作为一种时尚来演绎,势必放射到服装品牌的各个领域。李宁了ECO CIRCLETM环保服装系列新品,这种可循环利用材料是降低服装碳排放量的重要解决途径。而梁子的不需要染色,加工简单的莨绸服装一直很符合环保理念,也同样适应低碳概念。

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环保了,无论从原料的选择还是设计的理念。Cabbeen品牌的负责人也曾谈及“低碳装”潮流普及了人们的环保知识,品牌能够身体力行的就是设计可以有多种搭配,穿着率高的服装,用专业技能来平衡时尚和能耗的关系,更多采用高品质的再生材料作为辅料及服饰品等。随着李宁等国内服装企业的共同参与,一轮将影响着消费者购买意识低碳服装的消费浪潮悄然展开。

天然面料将受宠

以降低碳排放来说,化纤类服装本身不易降解,其生产过程是利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水,棉、麻等天然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更有优势。设计师更多会选择天然纤维面料或是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来进行环保服装的设计。另外,购买的服饰和其生产过程应该符合低碳标准,尽量少买不必要的服饰、据国外相关资料显示以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为例,少买一件500克的衣服就能够减少5.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全国2500万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减少的碳排放量就是14万吨二氧化碳。而穿过的衣服最好能够循环利用、洗衣、烘干和熨烫的次数也最好减少,从机洗改为手洗,变烘干为自然晾干,减少衣物熨烫都是降低能耗的途径。

11月18日,在南昌召开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高层论坛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说表示环保部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以中国环境标志为基础,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探索低碳产品的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吸引全社会参与到低碳经济中来,促进形成低碳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无论之前政府和企业为了节能减排做过如何努力,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每个普通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事了。

旧衣利用也时尚

篇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ts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carbon emissions are increasing, along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people realize that the harm of carbon emissions. This article first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low carbon concept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Discussion on low carbon based on concept,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dea of low carbon design, finally summarizes the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t the initial concept in the design of low carbon.

Key words: low carbon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自然气候的不断变化,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而且气候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问题,故低碳环保理念已经涉及了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作为能耗最大且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较多的终端客户,理应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应该贯彻低碳设计理念,同时施行于建筑材料运输,建筑项目施工以及建筑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如今,建筑设计需要进入到“绿色、低碳、环保”的时代,作为建筑设计师也应该满足当代建筑的发展需求,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采用绿色低碳的建筑设计技术,构造出最大化减小环境负荷,满足人类舒适、健康需求的绿色建筑。

一、“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理念核心

低碳建筑指的是采用符合低碳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在施工执照以及建筑物使用的各个阶段内,需要增加无害新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进而减小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性,降低碳化合物的排放量。低碳建筑发展的核心在于采用清洁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在建筑项目建设中,进而提高建筑能效。其实,低碳环保理念应该落实于整个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但是在项目设计的初级阶段应该估算出整个建筑物的碳排放量,进而才能优化结构材料的设计,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增加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投入。

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对于建筑项目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而且其环保效益也是较为客观的。如今,对于低碳环保建筑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低碳环保建筑无形中增加了项目投入,势必会进一步的抬高房价,而且整体上来说,拖慢了资金回笼速度。但是,以“被动式低碳环保设计“为例,经过实际的成本测算可知,采用低碳节能的施工技术,理论上成本提高了3%~6%,但是却能够获得30%以上的低碳环保的效果。可见,低碳环保设计的经济性是十分明显的。

二、建筑设计初期对建筑碳排量的计算

若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引入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则需要对相关建筑项目的低碳环保的参数进行评估计算,如评估建筑的碳排量等等。首先,需要对相关建筑项目碳排量的计算评估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建筑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因而对于建筑碳排量的基准线较难制定。建筑碳排量基准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对于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监控以及低碳的运行。德国是最早开始确定建筑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的国家,此方法是国际上第二代建筑评估技术体系的标志。其主要以建筑材料为参考对排放量进行叠加计算,计算原则为将建筑材料、生产、制造、应用、循环利用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叠加,进而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出每年每平方米建筑的碳排放量(单位: kg / m2 , yr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以及不动产研究院于2009年也了关于碳排量计算标准的文件——《中国绿色低碳住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

事实上,建筑能耗的设计主要是在建筑设计初期进行评估规划的,因而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应该有专业的能量评估师对建筑项目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计算,从而指导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由于建筑能量运算中涉及了非建筑行业知识较多,对于建筑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现有的建筑设计软件也很难实现能量评估运算的功能。因而,很多建筑项目建设完成,才会根据建筑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对建筑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运算,而此时对于低碳环保设计理念在建筑项目的应用已经意义不大。

对于碳排量的评估运算,很多建筑师会选择凭经验或者手工进行数据操作的方式完成,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此时就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而且需要引入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技术,进而能够真实的模拟出建筑项目的碳排放标准,进而有利于建筑设计师做出科学的设计决策。通过对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对建筑碳排放量评估的准确性,而且能够通过真实的评估模拟软件平台对建筑的相关设计要素进行修改,进而选择出低碳节能的最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目前,基于BIM技术的低碳建筑设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BIM技术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其相当于建筑信息的数据库,能够通过修改数据库内部的信息实现对建筑的低碳环保设计,其中包括调整结构设计参数,设备管理方式的规划。工程量的统计、成本核算等等,进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项目符合低碳环保设计要求。

三、低碳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初期的实现与应用

(一)基于气候差异的空间塑造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构材料参数以及施工工艺选择,同时也要关注建筑施工的外部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项目低碳环保的设计方案必然存在着差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施工环境的气候特征以及地域特征,进而甄选出科学的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前期阶段也要考虑到自然能源的应用,如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制冷,继而减少相应电力设备的使用,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其建筑环保设计理念的侧重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对于北方比较寒冷的地带,重点在于保温材料以及保温技术的应用,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被动式集热技术与空间布局的最佳融合方式;南方的气候比较湿热,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如何最大化的利用自然光源以及自然通风,进而完善功能布局以及空间形体的塑造。

(二)集成化设计思维的应用

按照传统的设计理念来讲,建筑项目从立项设计、图纸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墙体设计、结构材料设计,装饰设计等流程所呈现出来的为线性关系,即每一项工作存在着单一性,缺乏相应的技术交流,流程之间的关系为协同的工作关系,虽然低碳设计理念能够渗透到每一个流程中,但是却不能够将所有的设计流程放在一起进行综合优化,进而促使建筑设计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效。因而,当代建筑师需要在建筑设计观念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变,塑造集成化的思维,实现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在进行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时需要不同学科的技术人才参与,共同探讨建筑项目的低碳环保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篇9

1.2低碳经济推动企业制定绿色雇主品牌战略当前,低碳经济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2]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危机和挑战,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一些国家也发表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倡议书和行动计划,进行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之路。[3]欧美发达国家许多先进企业大力推行“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革命,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培育绿色低碳人才,创造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树立绿色低碳企业形象,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先机。我国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雇主品牌战略目标,运用绿色雇主品牌吸引和培育绿色低碳人才,引导绿色低碳环保行为,关注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4]因此,企业的雇主品牌战略应该与企业的低碳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制定绿色雇主品牌战略,通过绿色低碳管理实现“人态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3低碳经济促使企业加快绿色雇主品牌建设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雇主品牌”这一用以识别雇主特质的符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被广泛宣传,众多企业开始探寻雇主品牌建设的路径,以期招揽贤能、保留人才。随着提倡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革命,低碳社会对企业的雇主品牌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绿色雇主品牌。绿色雇主品牌建设需要企业树立绿色雇主品牌理念,识别绿色低碳人才的需求,提供满足绿色低碳人才需要的绿色工作体验,通过内部沟通和外部营销两个方面,充分发挥低碳人才的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低碳产品和环境。

2绿色雇主品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2.1绿色雇主品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理念绿色雇主品牌是以绿色雇主为主体,以绿色需求的核心雇员为载体,以向雇员提供绿色优质服务为基础,旨在建立良好的绿色雇主形象,提高绿色雇主品牌在低碳经济社会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汇聚优秀绿色人才,创造出绿色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品牌建设。绿色雇主品牌运用绿色理念吸引、激励和保留绿色人才,在企业内部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开展绿色运营管理,指导规划和改造产品服务结构,制订“绿色低碳计划”,实施“绿色低碳工程”,制订“绿色低碳标准”,采用“绿色低碳技术”,树立“绿色低碳标兵”,发动一场全面的“绿色革命”,实现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和谐提高,使“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5]

2.2绿色雇主品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形象绿色雇主品牌通过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为人才提供包括绿色文化、绿色激励、绿色环境、绿色开发等绿色雇佣体验,在低碳经济社会的劳动力市场上建立最佳工作场所的企业绿色形象。人才绿色需求和绿色雇佣体验之间的良好匹配,有助于激励和留住人才,在绿色低碳理念的引领下,建立绿色低碳绩效目标,开发和使用绿色技术,实现绿色生产,在低碳经济社会建立最佳绿色产品或服务的绿色产品形象和节约环保的绿色企业形象。

2.3绿色雇主品牌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能源绿色雇主品牌吸引和保留的人才,在绿色低碳环保的愿景和价值观的鼓舞下,在绿色文化和绿色理念的引导下,不断学习新的环境技术,提高环境知识和技能,从设计、生产、销售的整个价值链上减少或消除污染,并从污染控制转向绿色生产,提高生态效率。同时,绿色雇主企业也为雇员提供绿色培训开发,增强雇员的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增进绿色低碳环保知识,提高绿色低碳环保技能,设立绿色低碳环保绩效目标,提高雇员的绿色低碳绩效水平,实现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和谐发展,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低碳经济社会提供了新能源———绿色人才。

3绿色雇主品牌的建立

3.1构建绿色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是指把绿色思想引入企业管理中,以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为企业的价值观,在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中,能够充分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某种间接的联系,加强绿色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绩效。[6]绿色企业文化包括紧密相连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层次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主要是绿色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构建;制度文化层次是企业文化的约束手段,主要是绿色规章制度的制订、运行和评审;精神文化层次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主要是树立绿色价值观、经营理念。三个层次的文化通过内外部营销渠道进行宣传,从而在企业内部建设完整的绿色企业文化。通过绿色文化的灌输和培育,塑造高度环境责任感的企业精神,增强员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凝聚力,引导员工的绿色行为,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社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拓宽企业发展前景。

3.2建立绿色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通常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在低碳经济时代,绩效管理体系升级为绿色绩效管理体系,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确定绿色绩效计划,将环境职责加入绩效评价中。在企业绿色低碳环保战略的指导下,树立全员绿色意识,制定绿色绩效计划,根据环境保护标准确定绿色绩效目标,结合“5R原则”制定绿色指标体系:研究(research)———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战略决策中,全员参与研究本企业的环境对策和绿色运营管理;减消(reduce)———采用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绿色方法减少或消除整个价值链环节中废气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和剩余物料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再开发(reuse)———鼓励开发和创新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绿色方法,改造普通商品或服务为绿色商品或服务,制定绿色升级标准;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环境保护与整治,建立绿色社区。[5]同时,奖励与绿色绩效相挂钩,鼓励员工保护环境,争做环境保护的卫士。对于雇员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履行环境责任,要及时给予宣扬和提倡,对于非本职工作范围的绿色行为,比如提出改善环境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建议等,要及时给予合理的奖励,调动雇员进行绿色创新的积极性。

3.3提供绿色激励在崇尚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下,企业要根据员工的需要提供绿色环保节约型激励措施。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在提供必备的保健因素基础上,同时满足了对激励因素的需要,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成绩。绿色雇主品牌企业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绿色双因素”激励原则,即为现有雇员和潜在雇员提供绿色保健因素和绿色激励因素。绿色保健因素主要是指通过提供绿色工作环境、条件和工作关系以及合理有效的薪酬福利等,关注雇员的身心健康,缓解雇员的高压力,保障雇员的生理、安全需要。绿色激励因素包括给雇员提供绿色工作表现机会、绿色工作带来的乐趣、价值、责任感和成就感等,调动雇员从事绿色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态效率。

3.4培育绿色人才绿色雇主品牌企业要重视对雇员的培训,从意识、态度、技能、行为上培育绿色全面人才。意识上,宣传绿色低碳环境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员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绿色低碳环境的重要性;态度上,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够自觉地遵守环境保护制度,自觉实现环境保护绩效目标;技能上,培训实现绿色工作所需要的绿色知识理论和绿色技术,提高员工绿色工作技能;行为上,组建各种绿色小组,通过竞争-合作的形式,鼓励员工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中的绿色新方法新技术,调动员工进行绿色环保创新的积极性。

篇10

1.低碳环保建筑的作用

首先,低碳建筑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能耗,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其次,低碳建筑设计使用清洁可再生资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低碳建筑设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环保建筑是指按照环保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同一般建筑相比,低碳环保建筑有以下4个作用:

1.1低碳环保建筑能耗显著降低。据统计,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可消耗50%的能源,并产生34%的环境污染物。环保建筑则大大减少了能耗,和既有建筑相比,它的耗能可降低70%~80%,在丹麦、瑞士、瑞典等国家,甚至提出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理念。

1.2低碳环保建筑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一般的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建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造成了大江南北建筑风貌大同小异、千城一面,而环保建筑强调的是突出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原材料,尊重本地的自然、本地的气候条件,这样在风格上完全是本地化的,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建筑美学。环保建筑向大自然的索取最小,这样的建筑,让人在体验新建筑美感的同时,能更好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1.3低碳环保建筑可适四季之景。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封闭的室内环境往往对健康不利,而环保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如小鸟的羽毛,可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

1.4环保理念贯穿始终。传统建筑多是在建造过程或使用过程中,考虑到环境问题,而环保建筑强调的是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环保、环保理念贯彻始终,强调建筑要对全人类、对地球负责。

2.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现状

2.1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社会公众的低碳环保意识有所觉醒,一些公益性环保组织也逐渐建立。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公众在低碳环保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社会公众的专业知识贫乏、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不够,同时参与的方式过于单一、层次也略显低下,这就导致低碳建筑发展缓慢。

2.2政策和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低碳建筑技术标准和规范,但是低碳建筑的推广力度不够,技术政策成效不明显。在政策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与低碳建筑相关的政策体系、政策传导的记住不畅通、并且没有实行一定的经济激烈措施和优惠政策,使得建筑企业不愿意增加成本支出来建设低碳建筑。

2.3低碳技术研发能力不强

低碳建筑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虽然我国在某些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低碳技术市场缺乏竞争力,专业人才数量有限,阻碍了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同时,低碳建筑材料的质量不高、碳检测系统缺乏等都是低碳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3低碳环保建筑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大低碳环保住宅政策的扶持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抓住低碳经济发展契机,在发展初期,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方面向低碳住宅建筑进行改革和倾斜,鼓励绿色低碳建筑顺利开展,建议鼓励建立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同时建立房地产碳信用积分机制,对低碳住宅消费者提供绿色信贷、减税等优惠政策。在达到逐步发展和成熟阶段,可借鉴发达国家采用的低碳政策工具,如政府管制、、财政补贴、碳排放交易、生态工业园规划、能源合同管理等,以加大低碳政策力度。

3.2制定并完善低碳环保建筑评价标准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要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评价标准,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形成共识,通过合作把低碳进行到底。低碳建筑标准主要应围绕低碳设计指导原则、低碳建筑技术规范、低碳等级认定等方面进行制定。制定确实可行的低碳等级认定标准,从而构建我国低碳建筑标准的第三方测评体系,并由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建筑的能耗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出具建筑物能耗等级的证明,并将此证明作为低碳建筑政策扶持对象的依据之一。

3.3倡导低碳环保的住宅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两部分,低碳社会生产方式是前提,而低碳生活方式是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首先,要整合低碳住宅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感,达成低碳生活的共识,形成发展低碳住宅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其次,要调整住宅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提高能源循环利用率,并倡导以TOD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紧凑的土地开发形态,发展环保低碳的公共交通,鼓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4低碳环保建筑的发展趋势

4.1低碳住宅规划设计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当前我国的低碳住宅主要集中在新风系统、环保墙体、地源热泵、外遮阳、环保窗、环保屋顶等材料、设备的应用上,而建筑设计环保技术还相对落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和自然环境进行建筑环保方案优化已有长足的发展,例如日本在90年底提出了“与环境共生住宅”的低碳理念,强调建筑立面设计技术、水回收系统等设计与环境、气候协调的建筑是低碳环保的重要方法。

4.2加大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

未来,建筑环保将成为我国住宅建设的一大重点,低碳住宅技术市场巨大。而市场的扩容也将导致吸引更多企业的进入,致使竞争加剧。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企业需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开发更多的核心竞争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4.3开发企业需要紧抓市场机遇,引领低碳住宅的潮流

当前,我国低碳住宅发展时间较短,数量较少,住宅开发企业对其重视仍然不足。据国外经验,低碳住宅将是我国未来住宅建筑的一大主流趋势,开发企业需抓住市场机遇,加大对低碳住宅的投入和开发,尽早抢占市场份额,做低碳住宅的弄潮儿。

5.结语

低碳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低碳建筑设计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成为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低碳建筑行业发展较晚,还不太成熟,在低碳建筑设计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促进我国低碳建筑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