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1 15:29: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量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开始引起经济学家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国签订《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服务贸易的定义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服务贸易正式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
1、 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观点
由于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建立在货物贸易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时,存在着诸多疑虑。
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贸易壁垒较多。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导致服务贸易不能依赖关税政策进行管制。因此国际服务贸易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而这些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大多数情况下有表现为一国政府对服务业进行管制的各种措施,如对专业服务行业的资格认证和许可条件。服务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因此政府必须对服务业加强管制,防止损害贸易自由化的收入。
第二,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的要素跨国流动。在服务贸易交易的过程中,无论是过境交付,商业存在还是消费或人员移动,都要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在构建模型时,一般都假设生产要素都不能跨国流动,因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假设并不适用。
第三,服务的生产效率难以计量。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侧重比较两国的生产效率。在衡量货物贸易中,货物的生产效率仅由生产方确定,与消费者的效用没有直接联系。但由于服务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存在的,所以服务贸易的效率不仅仅由服务的提供者决定,而且受消费者的效用高低的影响。而消费者效用的大小难以度量,因此服务的生产效率难以确定。
第四,H-O模型主要从要素的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强调一国生产力水平和丰裕要素的供给结构,最终出口国会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然而,当贸易服务的生产函数与主要要素投入相结合时,任何国际服务贸易都依赖于需求因素而不是生产成本,强调需求因素导致的贸易量的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消费者收入和偏好,服务种类消费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服务出口的贸易条件,所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仅从资源禀赋角度探讨服务贸易优势是不够的,而更注重服务贸易的流向,相关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角度来检测服务贸易性质。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传统贸易理论并不能恰当的解释国际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早期,迪克等人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1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果: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中的决定作用并不明显。之后,山姆普森(Sampson)和斯纳普(Snape)根据对国际服务贸易实例的研究认为,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并不适合国际服务贸易,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
2、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完全使用与服务贸易。没有必要把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完全分离。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兹(E.lutz)对迪克等人的观点提出挑战,通过对35个国家服务贸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有形资本禀赋充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业享有比较优势,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保险和其他私人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他们得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且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查德・库珀(R.Koope)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命题,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正如存在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贸易中。”
3、比较优势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第三种观点,介于前两种观点中间,即承认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缺陷,但经过一定改进后,还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迪尔多夫(A.Deardoff)对H-O模型中的个别要素做了改变,成功的解释了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1990年,伯格斯(D.Burgess)对传统的H-O-S模型进行了简单修正,将生产者服务作为一种投入要素放入商品生产的成本函数中,发现各国生产者的技术和质量差异将影响该国商品生产的比较劣势和贸易模式。他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技术会改变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提高出口国的整体福利水平。这个结论证明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的。
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为辅。随着服务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有关服务贸易的理论也开始逐渐发展。传统贸易理论的实质在于各国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实现贸易自由化,提高本国福利水平。世界各国通过实行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自由贸易,必然促进经济资源在各国间的合理分配,产生规模效应,达到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整体福利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新章.国际服务贸易[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6月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以往处于主流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贸易理念包含新古典与古典贸易理论两种,这两种理论共同构成了传统贸易理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际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理论。于此同时,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新贸易理念也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长起来。
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国际贸易理论在贸易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与传统贸易方式体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新时期内,具体的贸易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理论与贸易规则。二战中取得胜利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有了比以往更高的地位,国际间的贸易量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体现出一定的扩张性,在发达国家贸易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贸易活跃性,而这些现象的解释与说明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来实现,进而产生了今日国际贸易理论的初级形态。比如要素贸易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西方经济学家通过长期理论分析与反复模型试验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当前国际贸易在规模方面不断上升,然而其竞争形态是仍然不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地位日益下降,这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却可以对目前国际贸易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解释。在贸易次数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贸易垄断越来越严重,而在当代贸易理论环境中则可以对这种“反常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由此可知,当代贸易理论在现在与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理论也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然而,在国防政治格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情况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制造业贸易不断提升
规模经济性是制造业重要的特征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将资本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无法通过传统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2.发达国家内部的水平贸易
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环境中,通过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家贸易的分析需要以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差异为中心,也就是说要在垂直贸易条件下对上、下游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突出地位的贸易类型为水平贸易,这种水平贸易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内部所进行的水平贸易。为何水平贸易会占据国际贸易的主体地位,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向
1.动态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发现传统贸易理论在各种新问题上的不适应性,对各种新的贸易现象无法进行充分的说明与解释。许多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开始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关规律。雷蒙德?弗农将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产品设计与产品周期等方面的干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他认识对各项生产因素进行完善就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延长产品周期。迈克尔?波物后来将企业与政府?C构纳入整合企业理论中,并且将企业与政府提升至贸易主体地位。不难发现,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理论与渗透至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产生了重要的联系,对该领域的实际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整合制度经济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大时期,也可以说是经历了四大发展的阶段,即国际贸易理论的古典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古典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贸易理论阶段和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理论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假设市场处在完全竞争的前提条件下提出的,他们所重点研究的是贸易之间的相互盈利性,是一种基于共赢状态下对产业间的贸易做出的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在新的发展态势下,提出了适应时展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的出现和新的技术改革等视角下用来解释新出现的贸易形势的国际贸易理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分工的不断专业化,新型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就是应运而生。它是在以往国际贸易理论上的一个发展和补充,是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新理论。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信息产品改变国际贸易结构。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产品在当今经济贸易活动中独领,很多原有的产业形式,在信息产品的强力冲击下逐渐走向下坡路,渐渐的被排挤出国际贸易交易市场。传统的国际贸易是主要是各国之间的商品或服务的一个交换过程,在这个交换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有形的物质商品的贸易交易。然而,信息时代正在改变着原有的贸易结构,信息产品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着信息或者知识类的产品,是一种无形意义上的商品贸易交换过程。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的变化是信息产品给国际贸易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
信息产品改变国际贸易关系。传统的国际贸易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相对公平、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贸易交换活动。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因为主要的交易内容是物质产品,或者是能量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不可复制的,在进行交易时,另一方想要获得这些产品,就必须付出对等的价值,这样就保证了贸易中的相对公平。然而,信息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可复制,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仍然进行相应的社会分工,那么,在贸易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对等性,这也就改变了原有国际贸易中所体现的贸易关系。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
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贸易地理及国际金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新贸易理论也成为国家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点、新现象。首先,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活动在二战后大幅度增加,不是发生在经济互补的国家,而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贸易的相似性,改变了传统的对国际贸易的看法。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其次,伴随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同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要素互补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极其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之大多数也不是产业间贸易,而是发生在同一产品内部的产业内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差异,而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大部分国际贸易活动是“飞机式的贸易”。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使整个世界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制造者,而且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飞机制造中心,即使日本和美国两国之间没有差异,似乎也只有其中一个国家才会生产宽体喷气式飞机。“新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最后,许多商品市场中完全竞争不是经常存在的,而不完全竞争则经常存在,少数垄断企业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而获得市场地位,从而导致国际分工,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此贸易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此合理解释这些现象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理想的理论模型之上的,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保持不变,同时信息是对称的,由于比较优势所带来的价格的差异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其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而这种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决定的,一国使用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便具备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即认为在报酬不变和完全经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从事的是“小麦式的贸易”。比如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国内大量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进口那些技术密集型产品。
而新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次优的不完全竞争状态下运行,现实的市场经济正是处于此种状态,但成效确是显而易见的,各国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后,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关系日益全球化,多边关系替代了以往的双边关系;国际贸易竞争领域逐步扩大,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象呈现复杂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转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转至协调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各国纷纷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其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规律,它是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与实务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
1 国际贸易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国贸本科专业的设置要求,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业务技能,掌握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现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
1.1.1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教材存在着不适宜当今世界经济实际发展的问题。教材中经典理论所占篇幅较大,往往将古典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讲述,对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一般性讲述,甚至一些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没有及时被补充进去。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从环境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论述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有限,我们的教学重点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此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并以联合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竞争。
1.1.2 国际贸易实务方面
传统教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往往偏少,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内容的比重上,理论知识比重大,实务部分比重小,实际业务操作和技巧的比重更小。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如商检、报关、配船、银行手续等都很少讲述到,而这些却是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的日常事务。此外,对于国际贸易惯例,传统教材往往只注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讲述,而《托收统一规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规则却很少提及,而这些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常涉及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外,对于国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与谈判。目前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对英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重要名词、专业术语及合同条款的英文注释非常少。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讲授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英语。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讲授法是我国教学惯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也被广泛采用。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的单向传授较多知识信息和重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适合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的教学,但过多的应用在了实务课程的讲授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授法较适合理论的讲述,但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建议教学方法多元化,适当应用多媒体,多加入一些课堂讨论,来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转贴于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显然不太适用,而现实中却被过多的采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并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合适的条件下,还应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
2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建议
2.1 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将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以及区域经济集团的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的外贸从业情况,挖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外贸知识,去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应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广泛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外贸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经济敏锐性和应变能力。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外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语的讲授。可以实行外语板书、母语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母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外语障碍而失去学习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讲稿、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讲授更直观更生动。
采用上机操作教学,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针对不同情景制作各种复杂的业务单证,包括提单、装箱单、发票、保险单、汇票、报关单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各种单证,可使学生对外贸业务有更清晰的直观认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将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与时俱进;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学》是国际经贸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探讨的是与贸易产生、贸易模式及贸易利益分割等问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政策内容,是关注、分析和理解有关国际经济现象的必要前提,也为后续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在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和经贸规则深刻演变、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国际贸易学》课程在教学中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向学生介绍基本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基本原理关注、思考和讨论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强化对国际贸易现象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而现实的问题是,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与贸易发展新形势的脱节,致使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因此《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一、《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拟定目标
(一)修复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关系
应用型高校的理论性课程定位比较模糊,导致理论课程往往陷入怪圈,既够不着研究型课程,也算不上实践性课程,这也导致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培养作用[1]。当前《国际贸易学》课程通常简单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或者随意选择教材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中既缺乏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也缺乏理论、实践学时比重的分配安排,最终导致《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目标“重学术能力、轻应用能力”,无法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直接反映在教学内容体系的重理论性、滞后性上,并进一步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阐述、轻能力培养”上。因此,要改革教学内容,首先应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使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二)多途径更新教学内容,扭转内容滞后于时代的现状
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变化迅速,围绕国际贸易有关的理论研究、政策、规则也在发展演变,教学内容体系应快速跟踪、紧密顺应国际贸易形势适时调整,从而体现这样一门课程时效性、现实性的特征[2]。但就现有情况而言,《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缺乏对新形势下新现象的关注,滞后性明显。第一,从具体内容上来看,以传统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为主,而对新新贸易理论等阐述较少;缺乏对新兴地区市场关注,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非关税壁垒部分则多是罗列配额、补贴等常见壁垒,对蓝色贸易壁垒等新型壁垒介绍甚少;区域经济一体化仍以欧盟、北美自贸区等早期组织为主,对新兴区域贸易组织着墨有限,并难以把握类似“英国脱欧”等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变化的新热点问题;有关WTO基本内容介绍较为全面,但缺乏对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停滞、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缓慢的介绍等。第二,从内容体系上看,仍是沿用多年前的体系结构,重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轻有关现实贸易现象的分析,缺少应用能力训练模块,无法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妥善处理与前后续课程的重叠内容
由于《国际贸易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导致其与前后续课程如《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地理》等课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重复性。尤其是《国际经济学》课程,与《国际贸易学》在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部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课程讲授中没有严格区分,容易造成学生觉得重复太多、学来无用的假象。如何避免前后续课程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重复讲授问题,需各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思路,并就相关内容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
针对《国际贸易学》课程传统教学内容的诸多不足,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并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实施“三增、两减、一整合”改革,探索并构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突破以重学术理论、轻应用能力的传统内容体系。
(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对接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团队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将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对其进行优化,同时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教学内容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等三个模块。优化后的知识目标包括:第一,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分析国际贸易现象的基本术语、分工与利益、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第二,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包括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促进与进口管制、国际贸易政策的诸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协调(WTO)等;第三,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包括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史、世界市场与贸易条件、国际服务贸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等。优化后的能力目标包括:国际贸易形势的分析预判能力;对贸易自由化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解与预测能力;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合作、对抗博弈原因;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形势和跨国公司的地位与作用等;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实施“三增”改革,即增加新的贸易理论、新的贸易政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内容
新增新的贸易理论包括新新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理论,其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和明确的政策价值。如新新贸易理论,国外主流教材已经吸纳其相应内容,但国内的国际贸易教材尚未涉及该理论[3]。增加新的贸易理论内容既是对理论体系部分内容的完善,也反映了课程教学对新理论的持续关注。新增的贸易政策应是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日益受到重视的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生;第二,使用日渐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相比一般贸易壁垒,其贸易保护手段更为隐蔽,且由于从单一产品限制转向生产链限制,影响范围将更为广泛,加上容易与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结合而形成复合型壁垒,将更为难以应对;第三,贸易政策诸边协调部分,TPP、ASEAN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内容等。通过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以紧密联系贸易发展现状。新增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内容是为了直接响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补充具有时效性的贸易案例,更新必要数据资源,通过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水平。如以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表现为例,结合新新贸易理论分析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针对性意义;以英国脱欧为例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退”问题;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数据资料为例分析新型贸易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贸易的影响等问题。还可通过课堂布置贸易专题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要求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再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借助新鲜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撑,避免《国际贸易学》课程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式讲授,以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为桥梁,将理论内容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贸易感知、经济感知和国际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实施“两减”改革,即减少过时传统贸易理论和过时政策分析内容
适时减少过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内容以体现课程的现实性:减少贸易理论中的空泛内容,如数学模型的推导,减少不适应WTO规则和自由贸易新协定的过时政策分析内容,如关税效应分析等。此外,还可压缩一部分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的课堂讲授时间,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并随堂考察学习情况,更多教学资源分配至新增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通过教学内容的增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实施
“一整合”改革,即整合《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交叉重复内容《国际经济学》是纯理论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开展基本国际经济分析的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国际贸易学》课程则主要定位于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部分涉及较多模型推导,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国际经济学》理论性更强,而《国际贸易学》应用性更强。因而针对存在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已重点阐释的部分,《国际贸易学》可适当弱化,更侧重于联系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实问题,着重于理论内容的分析和运用,政策部分的阐释和应用。通过两门课程交叉重复部分内容的“应用化”改革,突出《国际贸易学》的“应用性”特点,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结束语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发展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不断深化的。在优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新新贸易理论、新的贸易政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减少过时传统贸易理论的空泛内容和过时政策分析内容,整合《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实行“三增、两减、一整合”改革,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步进行,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改革的综合实践方案,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刘婷 刘宏青 张韵风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摘 要: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更加频繁,这些方面都显示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了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经济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社会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不仅仅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的规则,而且熟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区别。这就对高校国贸专业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国贸专业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尤其是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改革。众所周知,这门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这门课程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进行讨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国际贸易环境;重要性
前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贸易环境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情况。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政策、贸易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更为复杂。为了适应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提高国家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速度,高校需要向社会培养出更多地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仅只是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还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一门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如何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 国际贸易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
国际贸易实物课程是一门国际贸易综合性实物类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国际贸易的具体流程为主线。这门课程大致介绍了国际贸易中应当主义的一些方面和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国际贸易知识。其中比较重点的介绍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也涉及到我国许多具体的进出口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一门理论和实物相互结合的课程。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是一个跨国界、跨文化、环节多、难度大、风险大的经济活动,教师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授课时,要抓住国际贸易的特点,传授一些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通过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这对于向社会不断的提供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而言,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地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社会提供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以及教师本身的一些问题等。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高校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上多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书本教学,但是在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却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依旧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像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也多是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记笔记上面,这就导致了学生思维方式受到限制,只是将老师将知识转移到自己的笔记本中,并不能完全的对知识进行理解,而且在对知识理解上也只是局限在老师所给的范围中,缺乏创新精神。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对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也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过于形式化:在进行国际贸易交往中离不开外语交流,而且很多相关的词汇都与外语相关,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多采用双语教学,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术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过就目前国内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来看,很多高校的双语教学都流于形式化,即双语教学过程中不存在或很少进行双语教学,更多的依旧是母语教学。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国内贸易专业术语比较熟悉,对于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而且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偏差。
3、 任课教师缺乏或没有实践经验:没有实践过的理论知识也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等于零。从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个人经历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任课教师并没有国际贸易的实践经历,基本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职或者从其他专业课中调过来的,这就导致这项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即使理论知识掌握的在透彻,对于具体的实践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国际贸易的发展史瞬息变化的,单纯的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满足不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缺乏具体的实践经历,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会不具有说服力,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如果没有实践经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在实践中未曾遇到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传授方法也很难培养出社会学要的应用型人才。
4、 理论课程太多,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高校的教学大多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调查发现,无论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还是其他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实践课基本都不会被教师所重视,而且即使开设了实践课程,教师也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并不会对实践结果进行过多的讨论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理论课学习太多,掌握了太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很多的实践经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培养不出社会学要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5、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性,缺乏相关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际贸易知识,锻炼在国际贸易中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去研究国际贸易的特点。过于理论性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掌握之前国际贸易中所形成的一些理论知识,或者是前期国际贸易中所总结的经验,并没有办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人才。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就缺乏了教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这样教学出来的学生不仅缺乏实践能力,而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深刻。
6、考察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不够合理:高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旧采用考试的形式,这对于其他课程也许有用,但却无法考察出学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况。因为在制定考试范围时,教学只会将范围定在自己所教授的范围中,这只是考察学生的一种记忆力,却无法衡量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所以,应当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考核方式定位在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的考核上面。
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内容
1、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上课情绪。现代课堂教学要多多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且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喜欢的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即教学主体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教师所充当的是一个指引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发给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上多列举一些与理论应用相关的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理论应用能力的掌握。
2、 完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帮助学生学号这门课程,采取案例+理论学习相互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等内容,单纯依赖于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就会使得学习更为枯燥,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样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将这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高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高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师与国际贸易企业人员的交流会,以及相关的培训会,这样有利于高校教师学习更为先进的国际贸易知识,同时在与国际贸易企业的人员交流中学习更多的国际贸易技巧,掌握在国际贸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特征和解决方法。这就有利于教师在之后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不在被拘束在课本教学中,而是可以结合现有的国际贸易环境进行教学。
4、 形成校企联合:高校可以多与进行国际贸易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新力量的注入,而且有利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在与企业进行联合时,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让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
5、 改变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察。对于这门课程的考察应当选择更为恰当的考核方式,除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应当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例如可以采取场景模拟考核和上机考核等。只有改变了考核方式,才会改变学生学习的重点,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也会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实践,这就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而且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调查显示,在现有情况下,这门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缺乏经验,理论课程过多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学生培养的失败。只有选择好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目标才会达到。作为高校而言,应当适应社会的需要,合理的设置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基瑶,李霞,邱明华,关于高职院校商务类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大高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能够熟练地运用业务知识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开设国际贸易专业,高校为高素质外贸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方向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但是,在现实人才培养中,部分高校过于重视专业基础课,将很大一部分学分放在该类课程的设置上。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实际工作适应能力差。
(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手段多是黑板粉笔加老师的口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现象严重。诸如目前各大高校都将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偏重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概念的阐述,而忽视该门课程对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被动地掌握所学知识,影响学生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所必备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的提高。虽然部分高校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也引入案例教学、实验课程,但从考核方式上来看,闭卷考试仍是国际贸易教学的主要考核方式,且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务课,均以概念性知识点考核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其他各种诸如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随着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提高,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体系构建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引入立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而满足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此,结合立体化教学模式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可以设置以下流程:
(一)立体化教学环境构建
立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前提,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宏观教学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鉴于此,在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断完善教学基地的建设,从而为以后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一定的平台。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如何使学生熟悉国内外宏观环境,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是这一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培养方案。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使整个教学环节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
(三)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专业,各种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专业课开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陆续安排好各种实验、实践课程,有助于使学生做到从理论知识到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最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各种实践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验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自身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效果的监督环节。国际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涉外性、灵活性和实践性,传统的闭卷考试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外语的学习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这是因为从事外贸工作,外语是一种工具,学生不仅要提高读写的能力,更要提高听说的能力。因此,在整个立体化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双语教学的比例,加大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而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制作》、《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则要减少如名词解释、简单等理论内容的考核比例,增加案例分析、实训能力等能力的考核比例。
三、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实施途径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于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因此,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教学的新要求,树立为目标岗位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对于理论课的教学,在科目的设置上以合理、够用为原则,压缩不必要的专业理论课程。而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单证制作》、《报关实务》等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在课程性质上要坚持必修课的地位不动摇,并适当加大实验、实训学时的比例,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二)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黑板板书为特征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果明显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中,可以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并结合具体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对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时,应该大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演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证式教学、实体经营式教学、辨论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的时间关系。诸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收集到的入世之后中国在金融、贸易、知识产权、零售等方面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的理解。再如《商务单证制作》涉及大量的单证素材,如发票、汇票、装箱单等,而这些素材学生都鲜有接触,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收集最新的较全面的单证式样,直接或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样单、演示并示范填写、修改操作,如此可增强学生对外贸单证的感性认识,边说边操作,让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操作。
(三)以网络教学为平台,注重师生互动
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以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窗口的立体化教学与实践体系,从学科、专业建设层面出发,借助现代化的服务器和网络系统,运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和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等开发工具,建设具有交互型特点的网站,通过网络完成在线教学、辅导答疑、交流讨论和测试考核,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支持。这种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在于它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课程网站上补充、增加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内容,建立更多的专业网站链接,有助于学生从更大范围内了解学科与专业发展的现状。鉴于此,国际贸易课程网站在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内容全面性、案例新颖性、应用互动性的特点。就内容而言,国际贸易课程网站的构建既要有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录像、案例题库等教学资源包,也要有贸易政策、贸易惯例、课外导读等延伸内容;既要立足于校内资源,又要与其他外贸网站建立链接。就互动性而言,国际贸易课程网站的建设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网络授课,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对学生而言,则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所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答疑、作业、讨论和测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异步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四)以模拟实训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