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14:48: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考改革的利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的高考是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是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一个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时代,高考制度如不能及时跟进,将会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还会阻碍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探讨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问题,旨在有助与决策者正视高考现状,以及时找到改革之路。
一、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边际收益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断变化,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其社会的发展。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理性人考虑边际。随着高考的参考人数不断扩大,也就加大了考试的成本(机会成本)。首先是每年为高考投入的经费的成本,还有考生为准备高考的时间成本,为高考而放弃的其它一切事物的成本。边际成本的不断扩大,边际收益递减,这就体现在高考制度在现在社会的不适应。经济学考虑是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是利润最大化,而现实是成本的不断加大,这不合经济学思维,故要改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二、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供给需求原理
假设高考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政府作为这个市场的供给方,提供改革,考生作为这个市场的需求者,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任一方的变动都要影响整个市场。而有下面三种情况的变动,其一是供给者的变动(假设需求不变),其二是需求者的变动(假设供给不变),其三是双方都变动。
从供给方而言:近年来高考模式产生了一些变化:在考试科目设置上推广“3+X”部分省市实行自主命题,有些地方还开始实行春季高考;高校被赋予一定的招生自,大规模扩招且实行收费制度,还取消了对考生年龄的限制……在这些变革中,尽管高考权还统一集中于中央政府,但命题权、考试科目设置权正在逐步下放给地方政府,招生权也适度移交给高校,可是高考体制没有根本变革,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路上,没有新的突破。相对而言,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权力扩大,为了自身利益,不希望改革,就会少提供改革,这就使成本加大。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易知:政府权力扩大,就必然促使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尽可能的减少改革。供给曲线由S1向左上方移到S2,高考改革减少,成本增加。因而,从政府角度而言,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话,对社会最优的选择就的改革。
从需求方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的参考人数不断增多。
中国2002-2006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及录取人数
年份报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万人)录取率
200252732160.91%
200361338262.32%
200472344761.83%
200586750458.13%
200695054056.84%
从表中数据易知历年的参考人数不断增多,虽录取人数也不断上升,但是录取率还是趋于下降趋势的。调查显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很有意见。在新课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联合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有85.4%的学生和78%的公众认为,现在的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这就促使考生对改革高考制度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考虑政府这个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要求改革的需求增加,在下图中易知:需求曲线由D1向右上方移到D2,产生一个新的最优点,在新的最优点上,虽加大了改革,但同时成本也增加了。因而就考生角度而言,不能只是他们需求,而还需要政府来提供这种改革,以降低成本。
如下图所示:
就双方都变动而言: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但是需求增加的幅度必然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因为政府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不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他们也要为考生着想,即使没有完全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他们的宗旨。而考生就是单独的个人,考生可以是完全的理性的经济人,考生可以首先从自身利益着想,来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故最后结果是要选择改革。如下图所示:
高考的改革
三、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博弈论
其实这也可以从博弈论的思维来理解,改革高考制度的实现最终取决于考生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几乎是他们获得高等教育权的唯一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对知识和技术的依赖性的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成为市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企业给他们的报酬也相应提高。社会上激发了争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然而,高考制度把考分当作唯一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一次考试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而且这给考生带去很大的压力。而“人才选拔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又因素质教育而难以界定且存在太多的歧义,高考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先前设立的标准则更难以衡量。于是,那些对现存高考制度持有异议的人自然会寻找渠道表达不满,以增进自身的利益,这就使他们要去发动更多的力量劝行改革高考制度。
对于政府而言,在现存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统揽一切,决策者的偏好主宰了高考政策的导向,假设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他就不一定是广大考生利益的代表者,它所追求的可能是自身权力的最大化。
这样就形成考生与政府间的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他们间的博弈。但为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考虑到政府的职能,改革是考生、政府的最优策略。
由此知道,改革高考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考 英语 改革 利弊
一、引言
为进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北京市将从对中高考进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计划减少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从150分下降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这一政策将自2016年起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实施。
二、 高考英语改革的利弊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好处
多年以,我国在语言教学上,大都是“重英语、轻母语”,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国外交流的日趋增多,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日益攀升,很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英语,英语逐渐成为了不少学生最为重视的一门科目。而与之相对的,由于学习汉语的时间被挤压,不少国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了解度不够,甚至有些人认为,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母语,对于语文的学习学不学都无所谓,这就使得目前社会上提笔忘字、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熟悉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针对语文这一科目所进行的改革措施,无疑会促使人们提高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全民对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高考英语改革能够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考生的差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曾关注过学生的英语能力因地区差异而不同。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在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后,往往最先感到有差距的就是英语成绩,听力、口语更是他们的软肋;而一线城市、沿海城市的中学生,由于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强。
根据俞敏洪对位于北京西北部远郊的延庆县学生英语水平所做的评估,延庆县学生与北京城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超过20分。因此,下调英语高考分数权重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导致的英语成绩差异。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明显不及城里,教学效果根本不能与城市学校抗衡。这就意味着,英语分数权重越大对农村学生越不利。因此,下调分数权重,淡化选拔功能,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二)高考英语改革的弊端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孩子英语水平不会受多大影响,而广大工薪阶层和农民孩子的英语水平则恐怕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有关降低英语分值就能给学生减负的说法也似乎不太合理,因为英语分值下来了,其他科目分值增加了,学生依然会为取得高分而压力重重。
现在随着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外语成为了一门必备的工具。随着英语高考分数权重的下调,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和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考试和评价制度等必将随之发生改变,后续效应不可小觑。北京教育学院督导室专家、曾担任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主任的袁昌寰教授就此说道:“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发展之多极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主要态势出发,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从国家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出发来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英语作为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大语种,已经不是美国还是英国的问题,而是英语作为互联网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世界语言,中国人才国际化,中国世界化必须的一个工具。
三、总结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仍需重视,但方法需改变。全球最大的私人英语教育机构英孚教育的2013年《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数远远超出世界上其他国家,有10万英语母语者现在在中国教学,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训市场之一。如此庞大的英语培训市场却没有培训出一流的英语水平。报告对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成人的英语熟练度进行排名,同时亦首次对过去6年近500万成人的测试数据和英语熟练度的趋势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据该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瑞典仍以68.69的高分稳居第一。中国大陆排名34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仍有待改善提高。
“语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积累、练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现代语言学习理念强调了语言学习不仅应关注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袁昌寰教授说,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语言学习不应是一个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不应是靠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记忆、背诵进行学习的。因为这样的学习不仅单调乏味,也收效甚微,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让很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对学习英语望而却步。所以,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家长和教师要坚持 “做中学”原则,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用英语,从而使他们逐步建构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通过考试改革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从文化土壤和社会氛围上树立大众外语教育的理念和定位,重运用,减少功利之心,重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
高考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改革才真正的能体现高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兴趣与心灵,而不是学生谋生的工具。“一考定终身”,不得不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对学生的压力非常大甚至到了扭曲心理的地步。为此,我们不停的改变着,也许过程很缓慢,但我们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自2003年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以来,相关高校不断探索自主招生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利弊共存。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经过实践证明也有一定成效。因此,完全否定高校自主招生的举措显得过于武断。高校自主招生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近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入自主招生的行列,就到了对这一举措进行盘点、权衡利弊得失的时候了。为此,我们不妨把支持和反对,甚至否定高校自主招生正反两方的诸种理由作一梳理和归纳。
一
赞成和支持高校自主招生,其主要理由有:
1.高校自主招生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加强高校选拔人才的自主性,体现各类大学人才选拔的独特性,与高考“一卷定前途”形成区别,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2.高校自主招生可以使贫困地区的优等生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
3.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积极主动求发展的举措,是为了与国外大学争抢好生源。因此针对批评高校自主招生是“拉生源”的指责,有位大学副校长明确地说:“国内高校不主动争取,拔尖人才就被国外高校争取过去了!”
4.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了给考生更充分的选择,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不同需求,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潜能的考查,以此来选择人才。
5.解决了部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招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自主招生使那些凭借高考竞争很难有机会的学生多了一次进入高校的机会。
6.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解决了高等教育中多年来存在的“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等弊端。一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文化课较弱,这样就往往错失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机会。自主招生考试就是要避免这样的遗憾,由学校自主命题选拔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能否录取的关键。
二
反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理由则是:
1.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使得自主招生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
2.对考生总体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不均等的不公平竞争。实际上这是在高考之外给某些人开了“一扇后门”,毕竟我们中国是个非常讲究人情的社会,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不甚完善的状态下,谁也不敢保证在有些招生环节不会滋生腐败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自主命题单招,命题、保密、阅卷、录取等环节都有可能有失公平竞争的原则。
3.各个高校之间互出奇招“抢生源”,有些大学自主招生宣传上声称给“偏才”开绿灯,有的以出偏题吸引眼球等等,这些均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4.两大联考同盟,把考试放在同一天进行,这种排他性的竞争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一种垄断竞争的味道。
5.“自主招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所有自主招生考试都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门槛。因此,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完善现有的统考制度,并实行平行志愿,增加统考次数,规范学校面试。
6.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专业录取的并非都是优秀学生。由于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几乎相同,生源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三
确切地说,我国现阶段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而是“伪自主招生”:
一是现在的自主招生,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联接,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后仍须参加高考,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必须把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那么这意味着,自主招生并非学生和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而是某些高校“抢生源”的一种手段。
一、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
高考制度原本具有社会选拔与教育引领两种核心功能,但由于社会功能紧迫性与教育功能间接性的存在,高考改革往往重视社会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当高考受到社会各界欢迎的时候,它对教育的影响却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在它试图通过自我变革来顺应社会需求时,却让基础教育变得无所适从,甚至不惜背离教育规律来顺应高考制度。形象地说,高考制度将应试教育的火花煽成了一股浓烟,又熄灭了素质教育的星星之火。
二、高考制度弊端产生的原因
1.高考弊端产生的原因,首先是高考本身的特性导致的。高考具有片面性,高考所考查的内容是相对有限和片面的。在片面性的影响下,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出现了对知识明目张胆的功利主义,对高考所考查的知识以外的内容视而不见,认为这样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
2.是我国长期以来运用传统的“二元智能理论”这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传统的二元智能理论主要是指人们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它所考查的内容非但有限,而且不科学,左右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张扬和特长发展起到了束缚及压抑作用。
3.从高考改革实践来看,高考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对高考的希望也越来越大,但从高考改革进程来看,它对教育因素的考虑却并没有因而得到相应的增加。尽管高考一直被视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改革的动因却很少来自于教育内部,高考改革也较少关注教育自身的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笔者认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应当:
1.参与高考改革的主体多元化,加强高考改革与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一线教师有更多切身的教学体验和清晰的认识,学生对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以及什么样的教育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也有更深刻的感受,因此改革必须倾听他们的心声。
2.变革考核的内容。多元智力理论呼唤要在真实的场景中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评价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要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等。高考成绩只能是决定性因素中的一项,平时的成绩、表现,学校或教师的推荐意见等都应该加入进来作为考虑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3.改革考试与招生的形式,加大高校自,并给予考生一定的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需要有权加大自主招生的力度(5%是远远不够的)、有权自主组织考试、有权将高考时间与其他高校的时间相互错开。“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学生也应该有根据成绩和需要选择学校的权力。
4.完善特长生考试制度。由于“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因此高考应该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充分展示,应该帮助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通过增加特长生招生比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和高校对特长培养的重视程度。
5.改进分数统计与解释的方法。学生在培养和发展各种不同的智力时所花费的努力并不是等同的,因此简单地将原始分数相加的分数统计方式不合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分值同为5分的题,考生A做一个高难度的数学代数题与考生B做一道简单的政治选择题所需要的努力是不同的,简单地算总分就无法体现公平。统计出考生总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排名按照考生各自的加权平均数进行,这样的方法也许更科学。
6.适当增加考试的次数。目前我国固然不能像美国那样每年有五、六次的高考,但是适当增加一到两次未尝不可。从之前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等地的春季高考“叫好”不“叫座”的结果可以看出,春季高考的真正实施,需要赋予其与夏季高考同等的地位,需要各大高校积极配合,参与招生,还需要让考生及家长充分理解并接受,提高学生参考的积极性。
无论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还是从本地的实际需要出发,高考制度改革措施的提出与制定都应体现全面性、客观性和适切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进步和不同地区社会的总体稳定。在实践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也都有权利和义务去总结经验,灵活把握。我们的社会是极其现实的,它对人才的选择更趋于理性、务实。哪一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有血有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的天堂,高考的改革才可以说真正做到以育人为本了。
单招的学费跟统招的一样。
统招和单招只是招生方式的不同。新生入学后在学费、住宿费、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毕业证等各个方面与高考新生完全一致。
不过艺术类学生的学费可能更高,而一般的生学费并没有变化。学费是和学校规模、学校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的,所以有的单招学费贵,有的正常。
单招的利与弊有哪些
单招的优势
1、比高考简单
单招主要针对成绩不好的同学所以试题会比较简单一些
2、提升录取概率
参加6月份高考的同学大部分成绩都比较优异考试题目也更难一些。那么相较而言,3月份的单招考试就相对轻松一些,其更倾向于考察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报录比也更为合理。
3、毕业后待遇一样
从范围上看,单招属于我国全日制一般高等职业院校文化教育专科层级,即属于“统招生”范围。被高职院校单招录取的学生,除了在校就读期间不能转专业和转校之外,其薪资待遇和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统招生的学生们并无差别。
4、可以参加统招的“专升本”考试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逐步推进,现今国内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都拥有“统招专升本”的资格,并且招生占比也在逐渐扩大。除此之外,考生们也可以通过自考、成考考试拿到本科文凭。
单招的劣势
中国当前拥有2700万随迁子女和4800万的留守儿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的异地高考问题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以户籍为限制的区域性高考制度,此制度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发展,为此,打破户籍为限,实行异地高考是时代之需,众之所望。不少专家据此研究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改革问题,“到底以‘户籍’为标尺还是以‘学籍’为标尺来实行高考”就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从争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两种制度都有其利弊,在现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人们刚性需求的现实背景下,任意一种方式的单独推行都会让高考学生伤不起。
一、以户籍为限:高考孩子伤不起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格局下,中国一贯推行以户籍为标准的区域高考制度,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不可在只有居住权而无户籍的区域高考,此举措在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今天受到了许多的质疑,给随迁高考子女的教育带来诸多不便,不仅有损教育公平,还影响到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问题。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一方面,在户籍受限的情况下,父母外出打工,只好无奈地将孩子留在家乡上高中,大多由隔辈照顾,监护人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都偏低,祖辈们的溺爱易将孩子惯成骄横性格,不利于孩子优秀社会品性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孩子长期远离父母,不利于家庭情感的培养,家庭伦理的维系,易造成孩子心理负担的加重,性格的孤僻,人际交往的受阻,这对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不健全无疑增加了他们青春期的负担。
第二,突变环境的适应问题。出于亲情的牵挂,许多家长在外出时会将年幼的孩子带到打工地入学,上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父母对国家政策了解较少,在孩子即将就读高中时才意识到孩子的高考问题,匆忙将孩子送回家乡户籍地读高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家长会忽视孩子新环境的适应问题。由于孩子从小在外,家乡概念模糊,文化意识淡薄,无法适应新环境,包括家乡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气候状况等,进而可能产生排斥心理。这个时期孩子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稍有不慎,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第三,不同区域高考差异问题。由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人才需求的差异,国家允许部分地区自命高考试题,造成不同地区高考录取标准的差异。外出读书的孩子在外地无法踏进高考大门,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两地相隔甚远,教材内容和高考要求差异巨大,易造成考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无法安心进入复习状态,更有甚者,将会放弃学习机会,从此颓废。这样的情况给孩子及其家庭都可能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第四,异地高考通行证获取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有些区域的地方政府开始推行一些变革办法,让高考孩子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是,这些改革的阻力仍然很大,在国家政策不明朗的大背景下,考生在努力进行高考程序转移时,易受到转出方和接纳方的不作为和推脱,耽搁了时间,增加了高考成本,容易成为区域高考改革的牺牲品,给考生造成心理重创。
当然,以户籍为限的高考制度不仅使高考孩子受限,同样不利于全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由于大学招生指标是按照行政区域来分配的,名额有限,本行政区内参与高考的考生越多,每位考生实际获得的入学机会也就越少。从地方利益保护的角度来讲,禁止随迁子女在本地高考是一种可以获得本地居民支持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将这种理性放到全国来考虑,这种地方保护不仅不利于提高当地考生的学习竞争能力,而且会劣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剧教育的不公平,不利于各地区教育资源的交流。所以以户籍为限的高考制度将会对地方、个人和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以学籍为限:高考孩子也伤不起
推出以学籍为标准的高考制度假设,倡导考生的高考标准为在读学籍,不以户籍为限制。此制度虽然避免了由户籍造成的部分不良影响,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学籍制度可能成为强势群体独享的资源。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三大差距”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社会功利化严重、精神道德滑坡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一部分官员或富有群体将会利用权势和钱势将孩子学籍以“高考移民”的形式转入国家高考优惠地区(如或青海等西部省份),这样将会夺去当地部分考生的高考录取机会,造成高考不公平。
第二,学籍制度会造成小范围内教育消费的拥挤。我国高校大多建立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西安和南京等地高校,名校密集,考生若在这些地区参加高考会增加录取机会,如果放开户籍限制,考生将会以学籍为由迁入这些地区进行高考,造成优质教育区域内高考人员拥挤,教育消费过度,学校教育、管理和安全压力陡增,既不利于当地考生也不利于外来考生。
一、我国现阶段高考制度所出现的问题
1.高考制度本应当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措施之一,却让分数变成了学生的枷锁
在一些学校中,刻意去追求高升学率,让学生们在分数的枷锁中艰难前进,分数似乎成为了生活中的一切,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某些地方的学校,升学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价值,还有老师的好坏,甚至会成为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这种硬性教育的模式,严重违反了政策本身的意义,不利于培養人才,也不利于国家推广相应的素质教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
2.“分数是命”不利于发展多方面人才,也难满足当代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开始从单一到多元的改变,人民群众纷纷开始逐渐习得更多的知识以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故此,高考招生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随着高等教学的普及性,继续坚持选拔小部分人才的高考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所以“分数是命”的高考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潮流,要努力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应从各个方面考察然后进行选拔和录取,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高考形式过于书面化,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个性特长
知识的积累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但人才的发展决不能仅仅止步于书面上的系统知识,面对社会的多变性,杰出人才更应当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应对接踵而来的变化,去学会承受各类挫折,无论是从学习方法方面还是学习态度都应该为进入高等院校做出良好的基础[2]。在当代人类发展中,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保持强大的好奇心和行动力、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相互配合,必然会发生强大的力量。
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现如今高考招生制度,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主要改革。一是改革选拔人才的考试形式,如本职分考,小语种方向的分类考试、一年两考或多考、让异地学生获取考试资格等,让学生的选择更加丰富。二是改革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的需求,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综合能力也要进行一定方式的考核。三是改革选拔人才考试的命题形式,应提高命题团队的命题能力,了解当代学生的发展情况,尊重考试的标准,并且要必须提供准确的命题方向,增加考试的可信度,保证命题质量和水平[3]。
改变高考录取标准。现阶段我国录取方式主要是依靠分数来进行选拔,标准过于单一,让高校更难逃脱应试的命运,也让学生难以挣脱分数的枷锁,特殊人才无法被选拔;在加分政策下,破坏了高考应有的公正公平。一是改变高校录取人才的配置方式,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人才配置方式,并且让录取批次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鼓励高校发展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二是将学生的基本学业成绩与综合成绩一起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标准,完善现有的学生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让选拔人才变得更加令人信服。三丰富录取方式,发展并创新专业性录取、破格录取等录取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高校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多样的人才选拔机制。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到现如今为止依旧是步履艰难,改革措施落实到各个地方,在执行方面依旧有很大的差距,涉及到高等教育相关的利益者,因为社会利益不同而产生的阻力,是改革难以进行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方面在于高考制度还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动力,维系着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改革中必须要权衡利弊,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稳步前进,试点进行,随后全国展开,不断打破现有的规章和制度,去建立一个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高考招生制度[4]。
让高考制度更加科学化,通过不断讨论和创新,设计好发展前进的规划目标,并且规定每一个时间段的任务,明确高校和社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责任,相互配合,让高校招生成为制度的改革的重点,并且加强试点建设,克服一切困难,实时跟踪改革情况。对于改革过程中的不良情况,要积极实行监督,防止和惩罚并行,让高考作弊行为止步于萌芽状态,对任何考场舞弊行为都要进行严厉地惩罚,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为方式上都要规范考生的考试行为,并且针对相应的加分政策要积极做出清理,让考生公平公正地进行竞争。面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人群,应当设立不同的规范和改革,要确保公平合理,对不法行为要进行严惩和取缔。建立相对完善的高考选拔标准制度,让学业成绩不再成为决定学生命运的枷锁,也改变社会现如今对高考的错误认识。
结语
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具有影响力的改革,需要政府、人民、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高等院校和社会共同协作和探索,才能让中国走在人才大国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王学男. 内地民族班招生制度的政策回顾与改革走向[J]. 中国民族教育, 2016.2(2):15-18.
美国不存在全国统一标准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在教育领域各州拥有很大的自和直接管理权。这使各州在学校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标准、教育评价水平和标准上都存在差异,具有美国特色的高校入学考试应运而生。
一、美国高校入学测试主要类别
当今美国高等院校入学测试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SAT(Scholastic Access Test,学术评估考试)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大学入学考试)。SAT分为SATⅠ(Reasoning Test,推理测验)和SATⅡ(Subject Test,项目测验)。SAT Ⅰ定位为“能力倾向性测验”,目的在于预测考生是否具备高校学习所需的言语和数理推理能力。SATⅠ包含言语和数学两大内容,总分2400分。其中言语部分通过类比、完成句子和批判阅读来考查词汇、语法、遣词造句、理解分析句子的能力及写作能力,数学部分考查算术、代数、几何三部分。[3]考试时间为3.5小时。SATⅡ定位为“学术成就测验”,[2]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具体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SATⅡ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种语言等方面的内容,考生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自行选取两三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SAT每年举行7次,分别在1月、3月(或4月)、5月、6月、10月、11月、12月。
ACT评估测试区别于SAT的地方在于它以课程为基础,侧重考查考生对中学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定位于“成就测验(Achievement Test)”。ACT考试由英语、数学、阅读、科学四个部分组成,旨在测量考生的文本理解、分析推理、问题解决等能力与技能。考试总分换算成标准分为36分。[5]此外,ACT测验还附录考生信息,如兴趣、高中课程成绩等以供全面参考。ACT每年分别在2月、4月、6月、10月、12月举行。
二、美国高校入学测试的利弊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SAT和ACT在为美国培养人才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弊端。美国对于高校入学考试的讨论并未停止,争论还未达到共识,改革实验仍在继续。
(一)美国高校入学考试之利
美国高校入学测试不仅具有美国特色,适应美国本土,在其发展历程也竞相被他国借鉴参考,均因其具有以下的优势。
1.充分体现高校所需。考生根据所愿报考院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SAT和ACT备考。竞争型高校一般要求其报考者同时提供SAT和ACT成绩,而且分数较高,此外还提供高中学业成绩等,这是竞争最激烈的层次。选择型高校需要SAT和ACT成绩,或者只需SAT,分数较第一类低,但比全国平均成绩高。开放型高校一般不需考试,直接入学,但淘汰率较高。这样的特点,使得高校可以按需选人。
2.有利于考生理智择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擅长的科目与能力倾向,自由选择参加何种考试,进而锁定所要报考的院校,有针对性地备考。这样考生一是可以充分了解所报考的学校,避免盲目报考;二是目的性强,有助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既尊重考生的个性特点,又能使高校资源充分利用,做到人校的合理互配。
3.考题设计简单灵活。SAT和ACT考试内容都避免对拼写、词汇、规则、事实性知识等的死记硬背,强调题目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尤其是SATⅠ定位为推理测试,强调对平时在校内外生活中发展起来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而非简单的知识识记。由于SAT和ACT题量较大,时间有限,不会出现偏题怪题,而是侧重于考查考生普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
(二)美国高校入学考试之弊
虽然公认美国高校入学测试有很多独特的可借鉴之处,但一项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在美国国内,针对SAT和ACT的质疑和争论亦还处于各家争鸣的局面。
1.选择为主的单一题型难全面测查。SAT测试绝大部分采用选择题。在总的171道题中,选择题数达到160道。ACT更是全部采用选择题。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此类型试题不易检测考生的发散、组织、评价、创新与高层认知等高校学习所需的能力,虽然其测试内容宽,但其效度较低。[6]同时,选择题使部分考生存在猜测的侥幸心理投机取巧。
2.使应试培训成为可能。SAT及ACT考试题型单一,内容面窄,形式结构固化等特点,使得一些考试培训机构在市场上找到了它们的位置:通过对历年试题的研究,找到它们的规律并提供应对办法,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大学招生官员对考生是否参与培训的信息获取不畅通,难以保证录取的公正,加剧了大学入学考试的不平等。
3.SAT与ACT高相关性和测量功能定位的矛盾。根据美国大学委员会的研究,SATI、SATⅡ、ACT三种测验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即三者相当于彼此的试题复本。不同的功能定位的试题却有同质性,不禁让人质疑其科学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一是其形式的相似性,均大量采用选择题型;二是测试内容上的相似性,在各种考试中都覆盖有相同领域的内容。
4.对未来高校学习表现的预测力尚待挖掘。SAT I、SAT II和ACT测验的最终目的在于预测一年级新生的表现。美国大学委员会曾宣称,三者对新生学业发展将有的差异成功预测的比例大致为:SAT27%,SATⅡ16%,ACT17%,处于较低水平。[9]即使在2005年进行新的改革后,预测能力也没得到大的改观。另有研究表明,若将高中成绩、班级排名、严谨课程与考试结合起来,则预测效果有很大提升。[10]
三、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考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中美两国国情迥异,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高校入学考试优缺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逐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
我国高考实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考试,按统一的分数标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选拔生源。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考的高竞争性,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扩大高校自,实现双向选择,是我国高考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
(二)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
美国除了SAT和ACT成绩外,被纳入考查范围的还有高中学业成绩、申请书、推荐信等,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查考生。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不同个体智力组合方式不尽相同。要做到准确地评价,就离不开多元的标准。不断探索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拓展评价维度势在必行。
(三)考试改革应注重科学性
虽然SAT在预测能力上尚存争议,但其“能力倾向”的定位符合人才选拔的原则。我国高考应根据选拔目的确定考试内容,以大学学习能力的考查为导向,削弱教考的密切联系。考试形式的选择要以能力测试为基础。
(四)加紧民间考试机构的探索
美国特色的高考制度离不开许多民间非营利性的考试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独立于政府权力管辖之外,充当高校和考试群体间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省去了高校自主招生过程中的许多麻烦,提供给考生多次考试,扩大了考生充分选择高校的机会。作为统一集权制的中国,如何在权力和自主之间平衡,创办一个合理的考试中介,仍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任长松.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深度剖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7):27-32.
[2]王海东,张咏梅.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之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2007,(8):60-63.
[3]罗蓉,李洁.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简述[1].江西教育(教学版),2004,(20):15-16.
[4]Hoover,Eric.College Board Approves Major Changes for the SAT[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2,48,(43):34-35.
[5]任长松.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深度剖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0):26-31.
四川考生黄蛉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仅获8分;周海洋凭借满分作文获三峡大学破格录取;“国学天才”孙见坤与复旦大学失之交臂;2010年北京高考状元被美国名校拒录……这些高考事件的主人公,都是他们。
他们,就是生于1990年~1999年间的孩子们,民间称之“90后”。
树大招风,媒体开始为90后打上标签,包装成“另一类人”。“非主流”、“脑残”、“火星文”、“拜金”……是大众给90后贴上的概念和定义;压低下巴嘟着嘴唇瞪大眼睛作纯情状,是大家心目中90后经典的“自恋”形象。这,就是社会主流对90后的“主流”印象。但这是否能代表真实的他们?
标签化是误读的先兆。你可以标签化一个人,无法标签化一群人,更无法标签化一代人。
在本专题,我们将以高考为镜,不提供解读,不提供标签,只提供视角。你即将看到的是,有别于“主流”印象的“非主流”90后。
真实的一代人。
60后的高考,是黑暗中的第一道曙光,学海中的第一根救命稻草;70后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脚下的独木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80后的高考,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铁轨,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每一代人的高考,都带着那一代人的“味道”。
90后的高考,会是什么味道?
“神性”的黯淡
“通向考场的那一级级台阶,我是带着‘使命感’迈过去的。心里就一个念头:我终于来到这儿了。”田斌看着窗外,回忆起那个“朝圣”般的日子。2000年,是高校大规模扩招的第二年,高考人数增加近100万,录取人数激增60万,录取率为史无前例的59%,高考由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演变成相对轻松的1:1对决。尽管如此,对当时仅18岁的田斌来说,“考不上大学”的压力、恐惧和焦虑,还是从黑色7月的第一天起就笼罩着她,把她变成了一张拉满弦的弓,渴望把实力和运气毫无保留地射将出去。
10年后,已经在重庆某中学任教的田斌,在相同的地点,守望着自己的学生完成相同的使命。看着当年自己走过的路,田斌才发现10年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这帮生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孩子们,像他们当年南下求变的父辈一样,大胆、充满活力。田斌的大学师兄曾告诉她,1997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因为不堪重压,在开考前半小时狂吐不止,最后还是班主任给他猛灌了几支藿香正气水才压点进了考场。而田斌眼前的学生们,在开考前半小时,有的穿着拖鞋在溜达,有的在听MP3,更多的则在谋划两天后去哪儿“happy”。
有些事还在发生,只是味道已变。1999年,当田斌所在班级第一次挂起“高考倒计时”牌时,绝大多数同学的目光都躲着它,班主任担心产生负面影响,很快撤掉。当田斌走马上任成为班主任后,体恤地不在班上“倒计时”。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刚上高三的第二天,班上就联名要求“上牌”,理由是能增加紧迫感。“10年前,是想方设法让我们不紧张;10年后,是绞尽脑汁让他们紧张。”
高考是一场“战争”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顶多是一场“战斗”,而且战斗的氛围很多还是老师为了督促学生而刻意营造的。在多数90后考生眼中,高考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但也仅仅是一场考试而已,不是生死攸关的大局。
新浪网进行了一项名为“90后考生VS60后家长的高考情结”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参与调查的2243名考生和4254名家长中,有42.9%的家长认为高考会对孩子的前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考生只有28.6%。其实,在家长心里,高考的“神性”也在下降。蒋生连,一位从2000年开始,每年用镜头记录着高考的摄影记者。“2000年,在学校门口等待学生的家长表情凝重,学校周围的空气都被凝固了。今年,很多家长送完孩子会喝茶聊天,有的干脆不去接送。”整个高考考场周围气氛的“缓和”是蒋生连感觉到的最明显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数十年来肩负着的“神圣使命”在逐渐淡化。“如今,如果谁说参加高考很神圣,恐怕会被朋友当作‘怪物’吧?”田斌笑着说。
平均每人25本教辅书
高考褪下了神圣的外衣,不等于90后零压力,更不代表他们不努力。
录取率高、就业率低,是摆在90后考生及其家长面前的一道“数学题”。2010年超过68%的录取率让人喜忧参半(详情请参阅《求学》2010年第9期)。高考是一项“投资”,在异常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这笔以前“只赚不赔”的“好买卖”在悄然变化。“高考不是孩子成功的唯一路径,但却是相对来说最保险、最适合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捷径。”周萌萌(化名)的父亲这样说。
周萌萌就读于广西南宁市某重点中学。2010年12月12日,她恋恋不舍地过完了高二上学期的最后一个双休日。这个双休日还是额外的“恩赐”。这几天教育局的领导来学校视察工作,“横幅挂出来,教辅收起来”是学校的一贯应对措施。从领导来的前三天起,老师就要求他们把暂时用不着的试卷、辅导书等资料藏进抽屉,或是搬回宿舍。周萌萌所在的班级是年级重点班,班上有53个学生,平均每人有25本教辅书。“不住宿的同学就把书藏我们宿舍,本来很空的宿舍一下子挤得要命。”周萌萌抱怨道。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学校决定双休日全休,结束了本学期无双休的历史。不过即便是双休日,周萌萌仍旧学到凌晨1点才休息。“这是在学校培养的‘优良传统’。”她开玩笑说。
检查工作结束后,在周萌萌和同学的课桌上,堆积成山的书又卷土重来,周末补课也顺理成章地继续。
和时代一起长大
“心情很糟糕。”估分完毕后,吉林松原市高级实验中学的吴思远有点闷闷不乐。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姑娘参加了去年的高考。“数学一考完,我就知道不妙了,然后一个劲儿地安慰自己。”吴思远坦言在考试时很紧张,手心的汗擦了又擦。但最紧张的还是估分的时候,“就像自己给自己判刑”。无论结果如何,吴思远都不打算复读。为高考再消耗一年青春是她所不愿的,只是一生唯一一次高考没能正常发挥,让她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