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4 11:40: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篇1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正在实现着两种转变:一是研究对象的转变,也即研究内容的转换,将心理学研究对象从西方心理学脱离于文化的心理现象转换成根基于文化的心理生活,使心理学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解释更具有文化性;二是研究方式的转换,即试图突破西方心理学实证中心论限制,倾向于以多元方法达于对心理生活的解释和构筑。这也是本土心理学得以兴起并得以发展的根本。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衍生出众多的概念和理论,也即事关心理学发展的理念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在研究和发展中还很混乱,在理学在谋求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对话中失去自信。这是关系到本土心理学的未来以及本土心理学能为整个心理学做出怎样的贡献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本文旨在理清本土心理学研究中某些理念,重新界定和阐释几个相关概念,以促进本土心理学发展。

2关于文化的理念

2.1 本土和本土化

本土是一种状态。从文化学视角,它是一种文化的个性存在,这是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以求取生存的结果,代表了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生存样式和可能性,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本土民众世代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生存方式,是本土人民日常生活合法化的基础与力量源泉,并且,已经转换为每个成员生命存在深层意识。生活于本土中的人民所表露出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可称之为本土心理,相关学问谓之本土心理学。广义上的本土心理学还包括对外来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与修正,使之研究过程与结果更具本土意蕴。从科学心理学角度,本土心理学虽非系统化、科学化,但它却一直沉淀于本土民众从内在心理到外显行为的无处不在的规定性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塑造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样式。

本土化是一种过程,既是从非本土演化成本土的过程,又是从单一本土性衍生成科学性过程。心理学本土化含括两层意义:其一,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科学心理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各个层面,依据本土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相观照,以建立科学样态心理学模式为目标,这是一种模仿、借鉴和超越的过程;其一二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本土文化中人心与人性的相关解说,以追求研究方式本土化、课题本土化、理论检验本土化和结果解释本土化为前提,借鉴并超越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实现本土心理学本土意义上的科学性,创立崭新的科学本土心理学,这是一种追问、反思和原创的过程。由是观之,本土心理学强调的是与文化相关联人心、人性;心理学本土化是增强心理学概念、课题和方法的文化敏感性,并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过程。

2.2 本土文化与本地文化

本土心理学的基石是本土文化,而非本地文化。本土文化即是同质性的文化,也即本尼迪克特指谓的文化模式,它是群体普遍的或共同的心理特质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支配群体中个人行为方式,同种文化模式中,各种异质行为相应地愈来愈取得融贯统一形态。人性以遗传基础为前提,在后天社会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生活的文化模式教化中得以养成。人性与文化的互生性和共创性,直接导致迥异的文化模式下类型各异的人性的生成。本尼迪克特以4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即祖尼印第安人的“太阳神型”人格、平原印第安人的“酒神型”人格、夸库特尔印第安人的“夸大狂型”人格和多布人的“妄想狂型”人格为例,证明虽然都是印第安人,但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别,人格类型实则各异。此乃意味着居于同一地区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上未必相近,而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心理行为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同理,一个地区可能会有更夺类型的文化模式,人们的心理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多样性。本土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以同质性文化也即同一文化模式而非本地文化为研究样本。在对研究结果予以解释时,须当考虑到个体背后的文化模式的表现样式,这样,其结果解释性才具有文化上的通约性和比较性。如果以本地文化为取样参照,在研究中可能会造成结果解释上的文化误差,影响其解释的外部效度。

2.3 文化契合性与跨文化

文化契合性是本土心理学蕴含的本质特色,它是由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概念和方法来界定的,所依赖的资源对于被研究群体而言是本土性的,即本土性契合。这是一种当地之研究者思想观念与当地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的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的状态,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准自变量的无文化研究有着质的区别。它以自己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思想活的源头,而不是他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思想活的源头,所以其结果和研究过程显示出较高文化解释性。

跨文化研究尽管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角度,强调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比较,以验证研究结论的效度,并催生了跨文化心理学,但是,长期以来,它以普遍主义研究取向为基础,采用强加客位研究方式,试图通过文化比较来验证西方心理学在非西方文化圈的适应性,进而证明以西方人心理为楷模的人类共同心理机制存在可能性,而无视或否定非西方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的存在。究其实质,这是西方霸权和殖民心态的继续流露,文化只是一种准自变量或是一种虚假变量。事实证明,当前跨文化研究只是穿了一件文化的新装,并没有摆脱西方心理学“齐一”性,它缺失的仍是对文化的意义解读。本土契合性只是本土心理学文化品性,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操守。它并不排斥跨文化研究,且主张跨文化研究,这是其在本土契合性基础上实现学术借鉴的主要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对待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前提是文化价值平等性和文化沟通的双向性,舍此,跨文化研究只能是人为贴上的一种标签。

3 关于科学性的理念

3.1 人文性与科学性

许多学者强调人文性关乎于本土心理学存在的突出意义。本土心理学以心理学视角揭示某一文化语境下人的深层意向和内心需求,使人在理性层面上反观自我人格与行为特质,达到与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和谐共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6。但是,一意强调其人文性,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根基,则与西方心理学执意追求科学性而陷入为科学而科学的尴尬境地如出一辙。的确,人文性是本土心理学自然拥有的品性,它以独特视角达于人的内心世界,实现对人心灵的解释与构筑,这是西方心理学无法企及的。然而,研究过程与结果解释的无法验证性以及玄虚嫌疑,则是其无可回避的缺陷。所以,人文性固然需要操守,科学性亦不可弃之不用。尽管本土心理学被视为对世界或然性理解一种价值负载事业,但本土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世界心理学有所作为,则应当遵循科学方法论所要求建立的概念和理论原则,而不能流于玄虚之谈。西方心理学科学研究历程,虽然不可避免缺失人性温情,刻意雕琢的科学品味太过浓烈亦受人所指,但却借科学性而位列科学殿堂。故而本土心理学切不可固守人文性而自觉无忧。把本土心理学仅限于人文关怀的思辨性阐释,即是对科学性的偏见,亦受人以玄学之柄。人文性只是本土心理学异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所彰显的文化品格,科学性方是其最终归宿。唯在人文性前提下追求科学性,才是实现心理学真正本土化的要旨所在。

3.2质化与量化

质化和量化即可指称为研究方法,也可指谓研究方式。质化研究倾向于以理论推断确定研究对象性质或研究对象间关系;量化研究倾向于以统计测量或数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间函数关系,并以此来推断研究对象性质。一直以来,量化研究以客观性和确证性成为西方心理学赖以求取科学性的保证。量化研究在为西方心理学带来科学性巨大荣誉的同时,却由于过分注重以数据分析人心,抛却人的鲜活生命,无情肢解人性而招致一片责难。一定意义上,被西方心理学无限夸大的量化研究在理解人性上还有相当难度。质化研究虽然在西方心理学中受到冷落,但随着本土心理学兴起而成为心理学研究一种新趋势。它强调质化方法如解释学、访谈法、传记法、个案法等,对人格发挥功能作用的动态过程加以分析,即以文字的直观描述内在心理,在自然情景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描述社会和人的过程。尽管本土心理学兴起的重要方面源于西方心理学对量化的极端偏好,但如因量化在西方心理学中无法构建人心而拒斥之,则无异于因噎废食。量化本身无过错,关键是对其持有的态度。视其为安身立命的法宝是错,全盘否定亦是错。质化研究不是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全部,仅凭质化研究也无法获致科学性。

4关于研究趋向的理念

  4.1自主性与依附性

不可否认,当前本土心理学研究远没有实现带有原创意味的自主研究,仍表现着缺乏超越精神的跟从于西方心理学依附性研究,这是不容回避的。一方面,西方心理学强势未见衰减,本土心理学研究受其影响甚深,期望摆脱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方法论制约,实非易事;一方面,长期援引西方心理学,却疏于其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反思,形成了极为深远的学术惰性和惯性,兼之自主创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本土心理学学术品质和学术开拓力提升尤为困难。就本质而言,本土心理学家所做的与其说是在从事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毋宁说在用自己的本土文化论证和检验西方心理学研究,“从事同样研究而品质不如人家,则尤为可悲。这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尽管可能是其发展道路上须经历的阶段,但长期囿于此而不作深入思考,走内源性发展道路,加强语境化、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则其失去的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本土心理学并期望为世界性心理学有所贡献就会变成一种口号。本土心理学研究力主解放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那么,本土心理学当前须反省自己的研究,在对西方心理学改造和修正基础上,关注并增强研究过程和结果与本土文化敏感性,使理论检验更具文化的解释性和通约性,这是其一;其二,通过挖掘本土文化中的人性解说,创见性地提出超越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在以本土文化校验其内在效度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比较检验其外在效度,实现本土心理学的自主研究。不如此,在众多的世界心理学家中,实在是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4.2 边緣与中心

与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西方心理学相比,始生之物的本土心理学无疑还处于边缘地位。二十多年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暴露出致命硬伤依然是缺乏信心的自主原创性研究,亦步亦趋于西方心理学影子里,模仿有余,创新力不足,其主张亦是本土民众话语权力微弱表达。就研究成果而言,美国UMI数据库自1996年至2000年收录本土心理学论文仅50余篇,在浩繁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中,不可谓不少[11。不仅本土心理学成果难登世界主流心理学刊物,即是非西方国家心理学刊物也被西方式心理学研究占据。已有的本土心理研究中,专于发展现实总结性评价,鲜有创见性理论原创;过于注重宏大叙事阐发,少有微观层面细化研究。在地位和影响力上,本土心理学家还难以与主流心理学家相比。在国家层面上,更倾向于关注西方式应用心理学研究。凡此种种,昭示着本土心理学边缘地位的确不容回避。平静、理性、客观地认识今天本土心理学地位很重要。本土心理学家即不可妄自菲薄,自贬自轻,自觉一事无成而孤芳自赏;亦不可无视现实,夜郎自大,自觉可与西方心理学一争短长,两种心态皆欠缺常态之心,皆有害于本土心理学发展。

5 关于心理学世界性理念

5.1 本土性与世界性

本土心理学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发展起来,力求探究本土文化背后的本土民众内心世界。它以本土契合性为特征,张扬浓郁的本土性。从多元文化论视角,本土文化形式是多元的,价值是平等的。应该追问的是,如果本土心理学仅适用于这一民族和文化群体,是否由于过于强调该文化独特性和民众心理行为独特性,在反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走向另一种族中心主义?本土心理学多元性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当今心理学分裂局面?换言之,本土心理学的存在相对于世界心理学而言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当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本土心理学不但具有特殊性,还具有普遍性。它所研究人的意向行为和深层的心理结构等,是各种文化语境中客观存在,其中蕴含着超越本土界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9]。它的目的不是要建立割地自居的自己的心理学,因为世界只有一种心理学。“跨本土”是国外本土心理学者致力于探寻普适性方法[10]。

尽管多元的本土文化内人心殊异,但总有相通之处。本土心理学以探寻本土文化内人性法则为基础,抽象出基本人性定律,如能在各个本土文化范围内作人性法则的跨文化比较,则可能发现甚至构建出以人类生理机能为前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性的共同样态。如果本土心理学得以充分发展,如果西方心理学以平等姿态向非西方文化圈渗透,如果成熟的本土心理学间、本土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间实现真正沟通与对话,则形成世界性心理学不是没有可能。本土心理学家不可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土心理学,世界性心理学方是一种追求理念。

5.2封闭性与开放性

先天的理论原创性不足,兼之自主研究学术开拓力式微,兼之它关注本土文化内民众的心理行为,以构筑本土文化的心理深层机制和内心生活世界为其学术要义,另外,它诞生于西方心理学的藩篱下,对西方心理学“反感”情结似乎难以消解所行走的每一步,无不受其或隐或显的掣肘。这样,极容易导致其倾向于本地性的、自我封闭性或拒绝包括西方心理学在内的外来文化资源滋养而陷入封闭性。固步自封不仅割裂其他本土文化的学术和文化借鉴,窄化本土心理学家的研究视域也使之失去关注本土文化以外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敏感度。其实,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开放性。心理学本土化并非是遗世独立发展,骄傲地排斥其他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尤其是不可对西方心理学持不加分析的反对态度。西方心理学中有许多可以拿来的东西,特别是与文化关联甚少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分析、测量、生理心理学等,可以理性地借鉴参考,则使本土心理学研究可从更高的起点而无须从头开始。完全否定西方心理学的贡献,本土心理学所作的工作会更多。同样道理,其他本土文化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有益资源,当可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又可作跨文化比较,一举而两得。本土心理学须以开放式发展为大计,耽于画地为牢会使其因为单一文化支持而缺失发展上的动力。

篇2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篇3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一系列社会运动促使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全面反思,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关注文化,出现了所谓的心理学文化转向,并产生了相应的研究形态——文化心理学。对于“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这里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泛指从文化视角理解心理行为的心理学取向。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在现实层面的表现为关注文化的各种心理学分支或研究取向的兴起,比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以及狭义文化心理学等;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重新考察;在方法论层面则表现为把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角,使文化心理学成为一种理解心理行为的新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心理学成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第四维度”。[1] 然而,文化心理学研究本身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表现为不同甚至对立的学科定位和研究范式。如跨文化心理学与狭义文化心理学就一直处于不同发展路径之上。究其实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预设,隐含着对于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很多研究是基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展开的,因而自然发展出不同的研究形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对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概念的辨析,既要考虑到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又不能脱离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一、 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

从辞源上看,英语中的“文化”一词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本是耕作、种植、栽培、培育的意思,后来逐渐转化为教养、教育等含义,用文化来表示良好的教育、文学、艺术等。中国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现象的互动关系。

文化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脱离动物性本能的控制和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文化是非自然的人为的创造物,是自然的人化或者说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由物质、精神、语言、符号、规范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说,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是有结构的,或者说是分层次的。在现代各个学科如哲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一般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的根本特征,也是理解人的基本视角。文化与人具有共生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地纠结在一起。从种族发生学视角看,文化与人相互界定。文化形成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而人类发展路线也受到既成文化的制约。从个体发展视角看,文化与个体也相互依存,文化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存在就没有个体生存发展;反过来看,文化的内涵又有赖于个体的不断解释与内化,文化的意义存在于个体的理解和行动之中。文化与人相互界定,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这是文化的最基本的含义。

从学科的角度看,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不胜枚举。各个学科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语境出发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界定,以至于有必要专门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分类性研究。在关注文化的各个学科中,人类学对文化给出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人类学家也率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了分类研究。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Kluckhohn)关于文化定义的研究堪称经典。他们所著的《文化:关于定义和概念的考评》一书详细考察了从1952年到1963年之间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对这些文化概念进行了分类性研究。根据两位学者的归纳,除去一些不太完整的定义以外,可以分出6类不同类别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界定文化,分别强调了文化的某些方面的特征。这些不同类别的定义分别是:第一,描述性(descriptive)定义。这类定义认为文化代表了某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行为等特征,如衣食住行、家庭社会、科学宗教等方面的特征;第二,历史性(historic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的继承性与历史性。第三,规范性(normative)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中对语言、行为等设定的规范、标准。第四,心理学(psychological)定义。这类定义中又有四个子类:调节或作为问题解决工具;学习;习惯;纯心理学定义(其中包括:作为社会文化背景或人造环境;身份认同:文化作为共有的身份为人们所认可;自我建构:文化作为定义自我的途径;意义系统:象征,语言,体验等;心理表征,信念,理论)。第五,结构(structur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模式或文化构成,注重文化中的社会或组织成分。第六,遗传(genetic)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工产品、象征等方面。

另外一项经典研究来自心理学家维基沃(Van de Vijver)等人对于文化概念的分类考察。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定性研究,而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较大改进,采用了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定量统计方法。研究者制定了评定量表,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文化定义进行分类,最终得出了定义文化的五个基本因子。这五个因子分别是:第一,文化的位置或处所(Localisation):文化属于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特征;第二,功能方面(Function):高还是低;第三,整体性(Gestalt):强调整体还是分子;第四,成分或组成元素(Composition):侧重象征、评价、描述、产生、认知、组织、功能、过程、发展等哪一方面;第五,动力方面(Dynamics):文化是静止还是活动的。维基沃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2]文化概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文化概念与研究者的理论倾向有关,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可以不同。

二、 界定文化的基本维度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由于对文化的基本认识存在差异,导致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设定。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了界定文化的一些基本维度,如个体-集体、整体-分子等。这些维度引申出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形态,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纵观近几十年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的界定存在着十个基本维度,各个维度相对比较独立,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基本都是从其中的某几个维度对文化进行界定和理解的。

1. 内-外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人之外部,和人属于分离的存在;还是文化内在于人,属于心理行为的一部分。主张文化外在于人的观点基本是把文化视为影响人心理行为的因素,致力于寻找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主张文化内在于人的观点重视人对文化的解释和理解作用,强调人的主观性、意向性,重视人对文化的主观诠释与建构。

2. 先-后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先于心理行为而存在,还是心理行为先于文化。一般来说,大部分心理学研究都视文化先于心理行为,侧重考察文化对于心理行为的影响。而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文化,则侧重文化的心理基础,把文化视为心理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人类心理的长期进化产生的结果。

3. 因-果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人行动的原因,还是行动的结果。因-果维度与先-后维度存在关联,文化作为行动原因也就常常意味着文化先于行动,而文化作为结果则往往表示文化在行动之后。例如,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先于行为,文化是心理行为的原因,文化刺激引发了人的行为反应。文化心理学则一般持有建构论的观点,认为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文化既是心理行为的原因,也是心理行为的结果。

4. 个体-集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个体身上还是存在集体交往之中。认知心理学及认知人类学的研究把文化放在个体的头脑之中,文化作为个体的态度、思维方式等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而强调生活实践的活动理论则认为文化在人际交往、日常活动之中体现,社会实践是决定心理行为的首要因素。

5. 静-动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还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造成这种争论的原因是考察者选取的时限有所差异。视文化为相对静止的观点是选取了较短时距,即在较短时期内,文化是相对稳定的形态,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短时期内保持稳定。而视文化为不断变化的观点则是选取了较长时距进行考察,即在较长时期内,文化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也表现出较大差异。

6. 紧-松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把文化视为各种价值观念的松散集合还是把文化视为具有紧密内核的整体。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大部分还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具有中心的整体,局限于以地理、区域等作为划分文化类型的标准,典型的就是以国家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但是,文化内部可能并不是同质的整体,而只是诸多价值的松散集合。人类学家凯(P. Kay)指出,所谓文化的内聚力是人类学家为了叙述完整的故事而强加上去的,其实是一种幻觉。[3]也有学者指出,对于文化的关注点应该从中心转移到边界,注重文化交流产生的混杂文化或文化变型。文化的形成与再造不是发生在文化内部,而是发生在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文化的发展是多文化交流的过程。[4]

7. 意识-无意识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可以被行动者清醒地感知、认识,还是作为人无法意识到的行为语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采用实证主义立场的研究基本把文化视为一种刺激,文化在意识层面引发研究对象的心理行为。而从解释学立场看,文化与人的关系就如水与鱼的关系一样,文化知识对于人来说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人们并不是刻意地、有意识地遵循文化规则行事。

8. 直接-间接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直接起作用,还是与其他因素一起调节人的心理行为。隆那(W.J.Lonner)等学者指出了文化对心理行为产生的这种不同作用。[5]文化对心理行为起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自变量直接决定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连接人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的中介。而文化对心理行为起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一种情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如性别等一起出现,共同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可以改变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转贴于

9. 促进-抑制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促进人的行动、引发某种行为,还是抑制行动、抑制行为的发生。人类学研究一般重视文化作为适应环境的手段,强调文化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基于西方个体文化的心理学强调个人思想行动的自由,往往把文化视为抑制个体行为的因素。[6]

10. 抽象-具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符号,还是蕴含于具体生活实践之中。比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中就包含符号取向与行动取向,[7]它们各自注重文化的不同方面。符号取向重视人对事物的认知、表征等方面,把文化看作一种集体符号和集体表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活动取向则认为心理现象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是对心理产生影响的首要因素。

指出界定文化的这些基本维度的意义在于,关于文化概念的认识都是基于这些维度的某些方面,从某一侧面揭示了文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那么获取文化与心理关系的全面视角就需要整合这些不同侧面的认识,树立多维的文化视角,避免走入某一极端。例如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就只从外部视角认识文化,把文化视为一种客观刺激,结果导致了强加式客位研究。从文化的内-外维度来看,跨文化心理学的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文化虽然影响人的心理行为,但文化的意义也有待于行动主体的理解与诠释,文化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心理行为方式。因此,对文化概念维度的梳理,对于树立多维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研究方法是有益的,这样可以保证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关系加以理解,获取关于心理和行为的整体视角和整体把握。

三、 界定文化的基本原则

文化真正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关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显示,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还缺少基本的理论原则,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理论上的误区,比如,认为文化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对文化进行泛化性解释和抽象性定义等等。因此,明晰文化概念的把握依赖于文化的基本原则的把握。澄清界定文化的基本研究对于扭转当前文化心理学的错误研究倾向,对于确立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可以具有很多层次,比如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甚至学校、家庭等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一个层次。文化概念涵盖的范围如此之广,关于文化概念的争论如此之多,那么究竟如何处理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关于如何定义文化主要存在三种意见[2]:第一,文化就像“生活”等日常概念一样,本身的含义就很模糊不够具体,所以不可能得出公认的定义;第二,采用一些界定标准如简明性、涵盖性等,用这些标准建立一个关于文化的“最好的”定义;第三,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对文化进行不同的定义,根据研究的适用性加以选择。

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在于它的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虽然不必如自然科学概念那样对文化加以严格界定,但是文化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需要有一个边界。文化有着一些基本特征,如文化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文化的这些基本规定性成为研究者对话、交流、沟通的平台。所以文化概念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范围和边界的,不能随意地、不加限制地使用。近年来,文化受到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许多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被视为一个自明性概念而不加说明地使用,似乎人们对于文化概念具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如此使用文化概念的结果是,似乎任何心理行为都与文化有关,任何心理行为都可以用文化进行解释。文化什么都是的结果必然导致文化什么都不是,文化什么都能解释必然导致什么都解释不清。文化概念的“泛化”造成心理学研究“泡沫化”的繁荣,虽然文化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提及,但真正具有文化蕴涵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文化反而日益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因此,对于文化概念首先应该避免泛化的认识,防止在研究中不加限制、不加说明地使用。另一方面,文化又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给出一个标准的或最好的文化定义很难实现,固守某一种定义往往导致顾此失彼。对于文化的界定只能是侧重某一层面的认识,比较可行且合理的做法是在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文化的基本层次和基本维度,然后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特点对文化进行界定。反过来说,文化定义从一个侧面代表和反映着研究的理论倾向,研究的理论预设在文化定义中有所体现。所以,对于文化的界定应该体现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性质、特点侧重和突出文化的某些方面。

2. 文化的交融性。文化的意义必然在多种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中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说文化就是文化间性,一种文化的意义总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区别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独立地存在。

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对文化的界定往往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标准,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进而把这些文化视为内在同质的整体,考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认识首先忽视了文化内部的异质性,文化内部其实也存在许多差异。[8]其次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导致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化。文化的沟通交流使得文化不再独立自足,而是产生了很多混杂和变型的文化形态。世界体系使得全球与本土之间相互渗透,中西方文化都成为各种文化的混合体,而不是纯粹的某种文化传统。再者,文化内部也是非同质的混合体,文化之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原则上是无限可分的,并且亚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交流和变化。所以关于文化的研究应该重视文化的异质性,重视文化内部的亚文化,重视文化的接触区域。关注文化的异质性、流动性是今后心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一些心理学研究已经关注到了多种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并存,考察了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个体在心理行为上的特征。[9]

3. 文化的具体性。文化本身属于科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系列具体观念和行动。科学语言具有简明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容易遮蔽文化的具体内涵。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难题在于对文化的抽象界定。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于人的心理行为,属于某文化的人都会受到该文化的影响。跨文化心理学的论证逻辑基本是:首先,a、b两种文化下某些心理行为存在差异;其次,a、b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心理行为上的这些差异。但实际上,这里的文化本身是一个有待解释的抽象概念,用这样的文化概念解释心理行为是无效的论证,根本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差异并不能简单归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因为文化并未得到具体说明,文化是什么本身仍然是问题。事实上,中美的心理行为差异不是由抽象意义上的中美文化引起的,而是由不同文化中具体的生活实践引起的。[10] 文化并不是内在于人的头脑中,而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体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之中。文化本身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文化赋予人行动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而不是抽象、静态的规则。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往往通过态度问卷获得文化变量,这些问卷采用的大多是一些抽离具体语境的问题,如此很难获得文化的真实意义。[11]再者,不同文化人群对问卷调查中的抽象问题赋予不同的意义,很难达到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所要求的对等原则。所以心理学研究应该尽量把文化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采用具体的、易理解的行为情境呈现文化意义。事实上,文化意义的情境化呈现与测量也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趋势。

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及研究取向存在许多争论和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对文化概念的统一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衍生出对文化与心理关系、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不同认识,因而造成文化与心理学研究的混乱和分裂局面。因此,对文化概念的辨析显得非常的必要。另外,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辨析而获得的关于心理和文化的关系的理解,是理解心理学文化内涵的前提,也是挖掘心理学文化内涵的途径,因此,文化概念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ederson,p. Multiculturalism as a forth force.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2001, 35(1):16-19.

[2]Van de Vijver,F. J.R.&Hutschemaekers, G. J.M.(Eds. ) The investigation of culture:Current issues in cultural psychology.Netherland: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1990:22.

[3]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2.

[4]Hermans, H.J.M. Kempen,H.J.G. Moving cultures: The perilous problems of cultural dichotomies in a globalizing socie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111-1120.

[5]Lonner,W.J., Adamopoulos,J. Culture as antededent to behavior.In Berry, J.W., Poortinga, Y.P.&Pandey, J. (Eds. )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Vol. 1). Boston: Allyn&Bacon.1997:43-85.

[6]Adamopous,J.&Lonner,W.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 crossroad.In D.Matsumoto(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1-35.

[7]Ratner,C.Three approaches to cultural psychology.Cultural Dynamics,1999,1:7-31.

[8]Ratner,C. Culture psychology: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Plenum.2002:23-24.

篇4

心理技术这一名词最早由德国学者斯腾(L. W. Stern)于1903年提出,随后,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H. Münsterberg)出版了《心理技术学原理》一书,这些事件可被视为心理技术学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以后,心理技术学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衍生出众多的分支学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心理技术这一概念提出已久,但是对于什么是心理技术,学者并没有取得共识[1,2]。在我看来,心理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心理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现在各类心理学研究中,包含各种心理测量、评估、实验方法和具体的研究技术,如fMRI技术等;二是由心理学理论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即基于心理学理论,以提高个体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的应用设计,例如基于智力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品质等;三是指在心理健康领域各种具体的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技术,如箱庭疗法、催眠技术等。而狭义的心理技术主要是指上述的第三个方面。

从对心理技术概念(我在这里更多地从心理技术广义的概念上来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心理技术既与心理学理论研究有密切关系,又与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应用紧密联系,是一套科学的集心理研究、评价和应用为一体的方法体系。同时不难看出,心理技术理应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要促进心理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心理学学科整体的发展趋势与要求,事实上,心理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和要求也是相一致的。

2010年,我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大会致辞时曾经谈到,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心理学应该在三个方面寻求更大突破。第一,实现以“学科”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要围绕特定的研究或现实问题,整合使用不同的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组织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协作研究以解决问题。第二,进一步加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研究技术设备平台的建设,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三,着重加强应用,提高心理学科为社会服务,尤其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心理学要立足于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无论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或是加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都要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的目标和指导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心理学自身的大发展,而心理学的发展又是与包括心理技术在内的各种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的进步依赖于科学范式的革命,而范式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方法的进步[3] 。也就是说,研究方法对推动学科发展具有极重要的影响,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回顾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不难看出,每一次心理学的大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突破[4]。1879年,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直接得益于心理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的应用,正是由于心理学使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才得以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此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每一次进步都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尤其是以实验法为代表的研究方法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研究与理论建构的深化,提高了心理学服务社会的能力。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测量和评估技术的发展源自于选拔人才的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的各种疗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近几十年,得益于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心理学能够直接研究人类认知活动等的生物机制,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证据。

由于心理技术是一套集心理学研究、评估和应用为一体的方法体系,既联系理论,又连接应用,因此心理技术必须同样重视学科自身的发展,重视先进心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第一,要重视开发和使用新的研究方法,例如ERP、fMRI等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引入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且要注重系统科学理论(如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等)对研究的指导作用,始终围绕以“问题”为中心,在开发和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同时还要警惕,以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囹圄。第二,加强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心理技术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连接理论与应用,基于理论来进行机制设计,以提高个体心理品质。在强调社会和谐和心理和谐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心理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第三,加强心理评估、咨询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历来是心理学中最具应用价值的方面,这也是狭义的心理技术所指的内容。对心理和谐和健康的重视,要求我们用更专业和先进的评估和咨询技术来展开教育和咨询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问题上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独特的文化。

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心理和谐的今天,心理学工作者必然会也必须要更多地参与解决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心理学研究要“顶天立地”[5]。“顶天”指的是要广泛开展与国际心理学的交流与合作,逐步踏上国际前沿,解决科学领域中的基本问题;“立地”则是要面向中国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说法与我对心理学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的观点是一致的。由于心理技术在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是联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因此,围绕心理技术的研究更要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需要,立足国际前沿与国内实际,促进心理学自身的发展与心理学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一个学科发展最大的动力来源,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6]。

这里谈了我对心理技术的看法,也谈了我对心理技术和心理学发展的一点期望,希望《心理技术与应用》这本杂志作为一个平台,能够促进我国心理技术的发展,提高心理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1] 罗杰, 陈庆良, 卿素兰[J]. 论建构中国心理技术学体系.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0(1):110-113.

[2] 杨鑫辉.略论现代心理技术学的体系建构[J]. 心理科学,1999, (5):455-456.

[3]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M] .金吾伦, 胡新和,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科学家既利用理论思维指导实验研究,同时也利用理论思维,从实验研究获得的数据中发现新的事物或建立新的理论。举例来说,1781年,科学家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但同时发现它实际运行的轨迹,与理论计算的运行轨迹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人开始怀疑牛顿引力定律,另一些人则怀疑地球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理论。英国23岁的大学生亚当斯勇敢地利用理论思维,推论天王星可能是受到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的吸引,并利用天王星的观测数据反过来推论这颗未知行星的运行轨道,最终导致了海王星的发现。又如,亚里士多德曾断言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这种观点似乎符合日常生活经验,长期被人们所接受,直到伽利略运用理论思维质疑了这一观点。伽利略假设,重物A与轻物B绑在一起从高处落下,如果重物比轻物下落得更快,那轻物B将拖慢重物A下降的速度,导致A+B的速度小于A单独下落的速度;但重物A与轻物B绑在一起,质量A+B大于A,A+B下落的速度应大于A单独下降的速度。这样,A+B下落的速度既大于又小于A单独下降的速度。这就存在一个逻辑悖论,只能用A与B以同样的速度下落才能解释。伽利略最终设计的比萨斜塔实验,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结论。再如,历史上,霍乱肆虐,曾夺走欧、非等洲数千万人口的生命。但直至19世纪中期之前,人们还一直信奉“瘴气学说”,认为霍乱是由腐败物质产生的传染性瘴气引起的,预防霍乱的方法是清洁居住区的垃圾、污水、动物尸体等。但“现代流行病学之父”斯诺通过观察伦敦一个发病的地域发现,使用同一个压水泵饮水的人,大都得病死亡;而仅在一箭之隔的酿酒厂工人,因为从厂中的井里取水或以啤酒当饮料,结果无一人死亡。斯诺通过理论思维,推测出霍乱是通过人们喝的水源而传播的。果然,在改善水源的卫生条件后,霍乱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上述科学研究实例,生动地说明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一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思维,有时理论思维还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历史上很多有趣的“思想实验”,如“相对论”、“阿喀琉斯与乌龟”、“祖父悖论”、“双胞胎悖论”、“中文房间”、“薛定谔的猫”等等,就是运用理论思维的杰出典范,对推动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心理学史课程适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

心理学作为科学门类中的一种,理论思维自然也同样重要。事实上,在1879年科学心理学独立之前,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母体之中,其研究主要依赖于理论思维。但是,在心理学独立之后,实证主义成为了心理学主流的哲学基础。心理学特别重视专业学生在实验设计、统计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则持怀疑的态度。一些心理学家甚至担心过多地使用理论思维,心理学又会回到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去。的确,心理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科学,它之所以独立也是因为它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实证的、经验的研究思维在很长时间里应该是心理学研究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思维方式。但是,心理学仅有实证研究思维显然是不够的:

(1)没有理论思维,就会缺乏对心理学科的整体把握。由于理论思维缺乏,研究者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理论框架及评价标准等,就不会有清晰的认识;对心理学科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的伦理、政治角色,也不会有透彻的理解。

(2)没有理论思维,便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验研究。理论思维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假设的提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不懂理论思维的实验研究者更像是“工匠”而不是“科学家”。

(3)没有理论思维,就难以与其他邻近学科进行良好的沟通。心理学向邻近学科引进或输出的知识,主要是以理论的方式存在的。理论思维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沟通的翻译者与转换器。比如,哲学中的身体现象学,经过心理学家理论思维的改造,成为当今实验心理学重要的具身认知课题(叶浩生,2011);医学中的循证实践,经过心理学家理论思维的提升,催生了循证心理治疗,深刻地改变了整个心理学的实践方式(杨文登,2012)。

(4)没有理论思维,便难以让社会大众理解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结论。心理学研究,大都以服务于社会大众为最终的价值关怀。但对于实验研究的学术结论,社会大众往往难以直接理解,需要研究者运用理论思维,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呈现,才能被社会所接受。综上所述,理论思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式,本身就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当前的心理学本科教学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论心理学课程来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而其他的心理学课程,如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又大都注重于实验方法、统计技术的教育,对理论思维的培养相对要少一些(当然这些课程也会致力于对学生理论思维的培养,但一般来说并不直接、系统与全面)。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理论思维的重担,主要落到了作为核心基础课程的《心理学史》身上。为什么说心理学史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呢?首先,心理学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不要求学生学习具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理论思维的培养本身就是心理学史课程教学“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心理学史与理论心理学一直相互依存,如学术组织“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就是将两者直接融合在一起)。其次,心理学史探讨的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但从未真正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心身关系、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动力、心理与实践的关系、意识与无意识、人格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均涉及到相应的哲学思想或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需要学生不断地运用与发展自己的理论思维。最后,心理学史上学派林立,理论纷呈,每个学派都从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观点。学生如何理解各个学派内部的历史发展,把握各个学派之间的区别、联系,并在各派观点碰撞、交锋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均是训练理论思维的最佳场所。

3心理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方法

3.1运用比较列表法

看似零碎、分裂的心理学史,实则是一个相互联系,并遵循着某种逻辑的统一的整体。各种理论、学派诞生的先后顺序,它们内部及它们之间观点的争斗、更替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教授学生运用比较法,以列表的形式将这些知识以某种逻辑串联起来。比如,在开始学习心理学史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学派名称、诞生时间、标志性事件、代表人物、科学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贡献与局限等为“行”,以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如: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多元文化论心理学、后现代女性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为“列”,创建一个大型的表格。每讲授完一个学派,就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单元格里概括性地填入相应的内容。到期末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手头均有一个独特的、概括了全部心理学流派与体系的表格。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同时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各个学派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思维。

3.2运用范畴分析法

比较列表法主要探讨的是各个理论、学派之间的逻辑关系,尚未深入到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层面。但是,尽管心理学史上的各种理论、流派均自成一派,互不相同,它们实则在探讨着某些共同的基本问题,只不过是角度不同、观点各异。我们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理论思维,来探讨这些理论或流派背后所持的元理论观点。比如,国外心理学界曾主张用心理学史家沃特森的方法来分析这些学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unn,Halonen,&Smith,2008,pp.107-110)。沃特森主张将各个心理学体系分为内容、方法、哲学基础、研究取向等4个大的方面,用18组对立的范畴来标识每一个学派(Watson,1967)。这18对范畴分别是:(1)有意识的心理主义与无意识的心理主义,或称意识与无意识;(2)内容上的主观主义与内容上的客观主义;(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4)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5)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6)经验论与唯理论;(7)机械论与活力论;(8)方法论的客观主义与方法论的主观主义;(9)元素论与整体论;(10)一元论与二元论;(11)自然主义与超自然主义;(12)一般规律的研究与特殊规律的研究;(13)外周论与中枢论;(14)纯科学观与功利主义观;(15)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16)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17)静止观与发展观;(18)静态论与动力论(叶浩生,199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这些范畴的基础上,利用这些范畴来分析每一个具体的学派,并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学习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思维的重要训练。

篇6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25-03

应用心理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心理学本科生毕业后,不管是进入实践的工作领域,成为心理学基层从业人员,还是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成为硕士生、博士生,都需要对人心、人性有比较深入的洞察和理解。在笔者多年的心理学本科教学中,比较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术的基本精神——反思与批判;使学生在面对心理学研究主题时有基本的学理把握;同时,在实践中遇到具体的“心理问题”时,具有相应的思考能力和实践智慧。在多年的教学中,形成了具有如下特点的教学风格:①提倡在教学中阅读和使用第一手资料;②突破专业局限,强调跨学科关联;③关注生活世界,以之作为讨论的中心和出发点;④启发、培养学生学术兴趣,注重学生对具体问题从纵深度进行把握,并能与未来的实践应用有适当的连接。近几年为心理学本科生所开的课程包括: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心理学专业英语等,此外还包括与同事共同开展的面向全校学生、强调跨学科兴趣与思考的学术沙龙(每两周一次)。

一、提倡对第一手资料的阅读和使用

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坚持阅读和使用第一手资料(主要是英文文献),同时,也尝试着用中文和英语进行双语教学。这些举措,实非在当前提倡与国际接轨、强调双语教学的趋势下凑热闹,而是在笔者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思考的基础上,领悟到其在学理上的必要性而展开的。其中的诸多考虑,可从对“专业英语”这一当代中国教育界特有的名词以及笔者为心理学本科所开的《心理学专业英语》的思考展开。

首先,“专业英语”这一说法是很难成立的。就像没有所谓“专业汉语”、“专业中文”、“科技汉语”、“科技中文”一样。在中文里,只有中医学有“医古文”一说,但这一设置是由于当前我国中医学专业学生古文功底较差、需要补课而设置的。依此逻辑,提出“专业古文”之说也必定会贻笑于大方之家。因此,可得到印象式结论:没有专业英语(或专业外语),专业英语(或专业外语)的概念是由于大学体系、机制的运作而产生的。

当前,我国大学外语(本文的外语主要就英语而言)教学让人颇为忧虑。首先,我们将外语的教学做成理性的学科,在外语教学中探讨很多英美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其次,外文系的学科专业设置的增殖,产生了诸如翻译专业、英语文学专业,旅游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专业,等等,不一而足。其造成的结果使人颇为担忧:学商务英语的不读莎士比亚,因为其作品被归为文学;学英美文学者不读苏格拉底、柏拉图、罗素等,因为其著作类属于哲学。去掉以上人类思想文本之精华后,也就几乎去掉了绝大多数有益于人的精神成长的有价值文本,大学生的英语课本里就只剩下了一些日常生活文本。

基于上述外语教学状况及笔者对心理学学科特点的考虑,就心理学教学中阅读和使用第一手资料,以及尝试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①众多学科的诞生之初使用的是西方的语言,亦可以说当代学术是浸润在西方学术语境中的,故需对其有基本的了解;②当代的学术交流是以英语为主展开的;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必须培养阅读原著的能力。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及其学科关联域如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语言学、甚至文学、美学等具体、界定分明的人文——社会科学门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相当后期、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先后发生的学科建制化的直接产物”。[1]中国要能在世界学术舞台上与中国以外的学术界进行对话,外语的学习就显得紧迫而必要。

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广泛查阅原始资料(original material),关注心理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为了能获得比较多的原汁原味的材料,笔者从国家图书馆外文书库查阅了一部分心理学思想文本,同时到国外的一些网站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其中总能有一些惊喜和收获,同时也了解一些国外心理学院系的最新前沿研究。与此同时,在对照中国文化文本的前提下,以求对西方学术主题和精神有基本的了解,而不是对之进行简单翻译。

二、突破专业局限,强调跨学科关联

在学科建制前,人们所生活的世界相对而言是更为本真的生活世界。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心理学及其学科关联域关涉到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本身即是跨学科的。

篇7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3)01-0003-04

理论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理论思维又是理论研究最为核心的部分。恩格斯曾高度评价理论思维的作用,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1972,p.467);“……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马克思,恩格斯,1972,p.482)。在心理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同训练学生熟练使用实验方法与技术一样重要。事实上,“每位老师都想通过自己的教学,使他们的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但问题是,他们往往并不太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如何开始。”(Dunn,Halonen,&Smith,2008,p.1)。本文将首先介绍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功能,再结合心理学史课程的教学,来谈谈如何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理论思维。

1.理论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理论思维”是一个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都经常用到的词汇,不同的使用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心理与行为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

理论思维具有如下特征:(1)理论思维是一种逻辑的思维。它要求人们的思维前后一贯、有条理、讲根据,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意义上的理论思维通常被用来作为实验假设形成之前的前验评价,用以判断和鉴别实验假设的真伪。(2)理论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它具有概括性、间接性、超然性的特点,是在分析心理或行为的过程中,抽取其最本质的特性而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3)理论思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它认为心理、行为及外部环境等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处在永恒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思维应该遵循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4)理论思维是一种批判的思维。它不会局限于局部经验发现的事实或现存的所谓真理,总是以批判、质疑、追问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不预设立场,也不轻信权威,而仅仅以事实、逻辑为判断理论真伪的最终标准。

理论思维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既利用理论思维指导实验研究,同时也利用理论思维,从实验研究获得的数据中发现新的事物或建立新的理论。举例来说,1781年,科学家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但同时发现它实际运行的轨迹,与理论计算的运行轨迹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人开始怀疑牛顿引力定律,另一些人则怀疑地球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理论。英国23岁的大学生亚当斯勇敢地利用理论思维,推论天王星可能是受到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的吸引,并利用天王星的观测数据反过来推论这颗未知行星的运行轨道,最终导致了海王星的发现。

又如,亚里士多德曾断言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这种观点似乎符合日常生活经验,长期被人们所接受,直到伽利略运用理论思维质疑了这一观点。伽利略假设,重物A与轻物B绑在一起从高处落下,如果重物比轻物下落得更快,那轻物B将拖慢重物A下降的速度,导致A+B的速度小于A单独下落的速度;但重物A与轻物B绑在一起,质量A+B大于A,A+B下落的速度应大于A单独下降的速度。这样,A+B下落的速度既大于又小于A单独下降的速度。这就存在一个逻辑悖论,只能用A与B以同样的速度下落才能解释。伽利略最终设计的比萨斜塔实验,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结论。

再如,历史上,霍乱肆虐,曾夺走欧、非等洲数千万人口的生命。但直至19世纪中期之前,人们还一直信奉“瘴气学说”,认为霍乱是由腐败物质产生的传染性瘴气引起的,预防霍乱的方法是清洁居住区的垃圾、污水、动物尸体等。但“现代流行病学之父”斯诺通过观察伦敦一个发病的地域发现,使用同一个压水泵饮水的人,大都得病死亡;而仅在一箭之隔的酿酒厂工人,因为从厂中的井里取水或以啤酒当饮料,结果无一人死亡。斯诺通过理论思维,推测出霍乱是通过人们喝的水源而传播的。果然,在改善水源的卫生条件后,霍乱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

上述科学研究实例,生动地说明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一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思维,有时理论思维还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历史上很多有趣的“思想实验”,如“相对论”、“阿喀琉斯与乌龟”、“祖父悖论”、“双胞胎悖论”、“中文房间”、“薛定谔的猫”等等,就是运用理论思维的杰出典范,对推动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心理学史课程适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

心理学作为科学门类中的一种,理论思维自然也同样重要。事实上,在1879年科学心理学独立之前,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母体之中,其研究主要依赖于理论思维。但是,在心理学独立之后,实证主义成为了心理学主流的哲学基础。心理学特别重视专业学生在实验设计、统计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则持怀疑的态度。一些心理学家甚至担心过多地使用理论思维,心理学又会回到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去。

的确,心理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科学,它之所以独立也是因为它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实证的、经验的研究思维在很长时间里应该是心理学研究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思维方式。但是,心理学仅有实证研究思维显然是不够的:

(1)没有理论思维,就会缺乏对心理学科的整体把握。由于理论思维缺乏,研究者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理论框架及评价标准等,就不会有清晰的认识;对心理学科在现实社会中所扮演的伦理、政治角色,也不会有透彻的理解。

(2)没有理论思维,便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验研究。理论思维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假设的提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不懂理论思维的实验研究者更像是“工匠”而不是“科学家”。

(3)没有理论思维,就难以与其他邻近学科进行良好的沟通。心理学向邻近学科引进或输出的知识,主要是以理论的方式存在的。理论思维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沟通的翻译者与转换器。比如,哲学中的身体现象学,经过心理学家理论思维的改造,成为当今实验心理学重要的具身认知课题(叶浩生,2011);医学中的循证实践,经过心理学家理论思维的提升,催生了循证心理治疗,深刻地改变了整个心理学的实践方式(杨文登,2012)。

(4)没有理论思维,便难以让社会大众理解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结论。心理学研究,大都以服务于社会大众为最终的价值关怀。但对于实验研究的学术结论,社会大众往往难以直接理解,需要研究者运用理论思维,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呈现,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综上所述,理论思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式,本身就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当前的心理学本科教学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论心理学课程来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开设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而其他的心理学课程,如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又大都注重于实验方法、统计技术的教育,对理论思维的培养相对要少一些(当然这些课程也会致力于对学生理论思维的培养,但一般来说并不直接、系统与全面)。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理论思维的重担,主要落到了作为核心基础课程的《心理学史》身上。

为什么说心理学史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呢?首先,心理学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不要求学生学习具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理论思维的培养本身就是心理学史课程教学“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心理学史与理论心理学一直相互依存,如学术组织“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就是将两者直接融合在一起)。其次,心理学史探讨的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但从未真正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心身关系、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动力、心理与实践的关系、意识与无意识、人格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均涉及到相应的哲学思想或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需要学生不断地运用与发展自己的理论思维。最后,心理学史上学派林立,理论纷呈,每个学派都从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观点。学生如何理解各个学派内部的历史发展,把握各个学派之间的区别、联系,并在各派观点碰撞、交锋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均是训练理论思维的最佳场所。

3.心理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方法

3.1运用比较列表法

看似零碎、分裂的心理学史,实则是一个相互联系,并遵循着某种逻辑的统一的整体。各种理论、学派诞生的先后顺序,它们内部及它们之间观点的争斗、更替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教授学生运用比较法,以列表的形式将这些知识以某种逻辑串联起来。比如,在开始学习心理学史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学派名称、诞生时间、标志性事件、代表人物、科学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理论观点、贡献与局限等为“行”,以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如: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多元文化论心理学、后现代女性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为“列”,创建一个大型的表格。每讲授完一个学派,就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单元格里概括性地填人相应的内容。到期末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手头均有一个独特的、概括了全部心理学流派与体系的表格。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同时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各个学派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思维。

3.2运用范畴分析法

比较列表法主要探讨的是各个理论、学派之间的逻辑关系,尚未深入到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层面。但是,尽管心理学史上的各种理论、流派均自成一派,互不相同,它们实则在探讨着某些共同的基本问题,只不过是角度不同、观点各异。我们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理论思维,来探讨这些理论或流派背后所持的元理论观点。比如,国外心理学界曾主张用心理学史家沃特森的方法来分析这些学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Dunn,Halonen,&Smith,2008,pp.107-110)。沃特森主张将各个心理学体系分为内容、方法、哲学基础、研究取向等4个大的方面,用18组对立的范畴来标识每一个学派(Watson,1967)。这18对范畴分别是:(1)有意识的心理主义与无意识的心理主义,或称意识与无意识;(2)内容上的主观主义与内容上的客观主义;(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4)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5)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6)经验论与唯理论;(7)机械论与活力论;(8)方法论的客观主义与方法论的主观主义;(9)元素论与整体论;(10)一元论与二元论;(11)自然主义与超自然主义;(12)一般规律的研究与特殊规律的研究;(13)外周论与中枢论;(14)纯科学观与功利主义观;(15)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16)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17)静止观与发展观;(18)静态论与动力论(叶浩生,199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这些范畴的基础上,利用这些范畴来分析每一个具体的学派,并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学习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思维的重要训练。

篇8

产品设计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因此,审美性要求是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一件产品能否受到市场欢迎的关键因素。这里的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于是探讨和分析大众的审美反应就显得相当的有必要。

对于“美”,哲学要问的是“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心理学要问的是“什么是审美反应?”“艺术怎样唤起情绪?”

审美反应是指人对外在刺激和内在记忆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中包含了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兴趣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包含着人对这些因素的意识体验(awareness)和反射(reflection)。

一、情绪因素

要探讨影响产品设计的审美反应相关问题,就必须在概念上清楚什么是审美反应,什么是审美反应的情绪因素?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我意识所得经验,但不为其控制;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动作用;并导致个体生理与行为的变化。 情绪由刺激引起,又随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情绪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个体的内部和外部刺激中,社会性或心理性刺激对个体情绪影响更大。下面通过图解的形式来分析情绪及其相关因素。

情绪因素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即心理学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情绪客体化现象”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事实早已表明的、一种存在于人的心理反映过程当中的特殊现象。

当大脑中被引起某一生理性情绪反应并形成反映时,如果在大脑中同时形成的不是对身体某个感受器的诸等特征的反映,而是对某一当前外界对象的各种客观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 “情绪客体化现象”。在这种现象里,我们会在直觉中把自身的快悦或不快性质的心理性情绪反应(往往也含杂着某些当前的心理性情绪)当成是存在于当前外界对象的形象之中的、一种最直接地令我们喜爱或者厌恶的东西。 例如,我们在观赏晚霞时,晚霞的适宜光线的刺激通过眼球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使视网膜大量感觉细胞产生理化变化,这些理化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在视觉系统其他机能的参与下使皮层视区形成对晚霞的颜色、明暗和形状等等特征的反映――晚霞的视觉图像的同时,也必然会在脑中引起一种显然会是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并且形成皮层对之的反映;又由于心理注意机制等因素的作用此时大脑没有形成对视觉感受器的内部状态与位置等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层便把对晚霞的视觉反映与对当前脑中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的反映复合在一起,从而就形成了“快悦情绪在晚霞的视觉图像上”这一情绪客体化现象。这时我们就会在直觉中“看”到在那晚霞的客观形象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最直接的令我们快悦的东西,并把它当成是晚霞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往往被称之为美的)特质或属性来加以喜爱和体验。当然,情绪客体化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的视觉过程中,在人的听觉、心理感觉等感觉中也普遍的存在这种现象,甚至在我们的触觉和嗅觉中,也会由于当时情境的特殊性而偶然发生这种现象。

二、心理学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与审美现象的直接关系

在美学研究中一直难以解释的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人的审美现象的内部形式――情绪客体化现象的认识而得到科学的解释。可以简单地说:作为本质意义上的美,它就是由存在于人的心理反映过程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所产生的、人的自身快悦情绪在当前外部对象的形式和具象之中的“显现”。而外部那些美的视觉和其他感觉的对象,它们在这里所具有的只是能够引起人的快悦情绪的那些特质和属性。当然,要给美学的种种基本问题做出最后的定义,那还需要我们的美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界通过联合磋商来完成。

三、认知因素

从设计艺术的层面看,艺术也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艺术的语义信息,就是审美反应中的认知因素。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下面同样通过图解的形式使大家对认知及其过程相关因素有更好的认识。

四、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像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像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另外叶克斯-道森规律认为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研究表明,愉快和兴趣的情绪强度与被试的手工操作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下认知操作达到最优水平,过低或过高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五、兴趣因素

兴趣(interest)因素也许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心理概念,审美反应中的兴趣因素是指由好奇驱力引发的行为。在现代艺术中,有许多艺术作品是完全基于感性的,所提供的认知因素和编码极为有限,并且表达情绪的方式和符号也极为抽象,基本不用具象的符号形式,因此包含了大量的未知的东西,或者说不确定性,例如抽象派、立体派等等。这里的好奇与生理上的需要无关,而是取决于外部刺激的新奇性。在好奇中发现新的东西,在旧的记忆中产生新的联系,也许是人的最原始的审美反应。这种期望模式的研究称为大众审美心理模式研究。以上可图释为:

艺术也不能停留在表现情绪和认知的审美上,艺术更多地是反映了人类的好奇,反映了探索未知和可能性的种种尝试,也许“艺术的探索和发现”才是现代艺术心理本质。

六、结语

最后要说明的是审美反应的因素,是共时性起作用的,彼此交叉渗透,也相互影响制约。今天的人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量是空前的,而且今后还会变得更多。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如何发掘潜在消费群体的购买动机,把握好大众的审美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无论是对设计管理者还是产品设计师都显得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郑建启 李 翔: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篇9

产品设计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因此,审美性要求是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一件产品能否受到市场欢迎的关键因素。这里的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于是探讨和分析大众的审美反应就显得相当的有必要。

对于“美”,哲学要问的是“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心理学要问的是“什么是审美反应?”“艺术怎样唤起情绪?”

审美反应是指人对外在刺激和内在记忆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中包含了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兴趣因素和其他因素,也包含着人对这些因素的意识体验(awareness)和反射(reflection)。

一、情绪因素

要探讨影响产品设计的审美反应相关问题,就必须在概念上清楚什么是审美反应,什么是审美反应的情绪因素?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我意识所得经验,但不为其控制;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动作用;并导致个体生理与行为的变化。情绪由刺激引起,又随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情绪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个体的内部和外部刺激中,社会性或心理性刺激对个体情绪影响更大。下面通过图解的形式来分析情绪及其相关因素。

情绪因素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即心理学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情绪客体化现象”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事实早已表明的、一种存在于人的心理反映过程当中的特殊现象。

当大脑中被引起某一生理性情绪反应并形成反映时,如果在大脑中同时形成的不是对身体某个感受器的诸等特征的反映,而是对某一当前外界对象的各种客观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情绪客体化现象”。在这种现象里,我们会在直觉中把自身的快悦或不快性质的心理性情绪反应(往往也含杂着某些当前的心理性情绪)当成是存在于当前外界对象的形象之中的、一种最直接地令我们喜爱或者厌恶的东西。例如,我们在观赏晚霞时,晚霞的适宜光线的刺激通过眼球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使视网膜大量感觉细胞产生理化变化,这些理化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在视觉系统其他机能的参与下使皮层视区形成对晚霞的颜色、明暗和形状等等特征的反映——晚霞的视觉图像的同时,也必然会在脑中引起一种显然会是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并且形成皮层对之的反映;又由于心理注意机制等因素的作用此时大脑没有形成对视觉感受器的内部状态与位置等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层便把对晚霞的视觉反映与对当前脑中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的反映复合在一起,从而就形成了“快悦情绪在晚霞的视觉图像上”这一情绪客体化现象。这时我们就会在直觉中“看”到在那晚霞的客观形象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最直接的令我们快悦的东西,并把它当成是晚霞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往往被称之为美的)特质或属性来加以喜爱和体验。当然,情绪客体化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的视觉过程中,在人的听觉、心理感觉等感觉中也普遍的存在这种现象,甚至在我们的触觉和嗅觉中,也会由于当时情境的特殊性而偶然发生这种现象。

二、心理学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与审美现象的直接关系

在美学研究中一直难以解释的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人的审美现象的内部形式——情绪客体化现象的认识而得到科学的解释。可以简单地说:作为本质意义上的美,它就是由存在于人的心理反映过程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所产生的、人的自身快悦情绪在当前外部对象的形式和具象之中的“显现”。而外部那些美的视觉和其他感觉的对象,它们在这里所具有的只是能够引起人的快悦情绪的那些特质和属性。当然,要给美学的种种基本问题做出最后的定义,那还需要我们的美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界通过联合磋商来完成。

三、认知因素

从设计艺术的层面看,艺术也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艺术的语义信息,就是审美反应中的认知因素。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下面同样通过图解的形式使大家对认知及其过程相关因素有更好的认识。

四、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像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像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另外叶克斯-道森规律认为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研究表明,愉快和兴趣的情绪强度与被试的手工操作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下认知操作达到最优水平,过低或过高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新晨

五、兴趣因素

兴趣(interest)因素也许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心理概念,审美反应中的兴趣因素是指由好奇驱力引发的行为。在现代艺术中,有许多艺术作品是完全基于感性的,所提供的认知因素和编码极为有限,并且表达情绪的方式和符号也极为抽象,基本不用具象的符号形式,因此包含了大量的未知的东西,或者说不确定性,例如抽象派、立体派等等。这里的好奇与生理上的需要无关,而是取决于外部刺激的新奇性。在好奇中发现新的东西,在旧的记忆中产生新的联系,也许是人的最原始的审美反应。这种期望模式的研究称为大众审美心理模式研究。以上可图释为:

艺术也不能停留在表现情绪和认知的审美上,艺术更多地是反映了人类的好奇,反映了探索未知和可能性的种种尝试,也许“艺术的探索和发现”才是现代艺术心理本质。

六、结语

最后要说明的是审美反应的因素,是共时性起作用的,彼此交叉渗透,也相互影响制约。今天的人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量是空前的,而且今后还会变得更多。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如何发掘潜在消费群体的购买动机,把握好大众的审美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无论是对设计管理者还是产品设计师都显得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郑建启李翔: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篇10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对什么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选题意义?研究问题应该通过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可以直接询问研究如何实现实践的目的。

在论文开题报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德里达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本体论始于“这是什么”这种方式的提问,但他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方法,但反对的策略则是“回溯到源头去”,他主张的追溯就是“提问(questioning)”,“提问看上去只是疑问而无所肯定,其实,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提问中,所要问的问题的方向就已经确定了。这其中就有着yes。”因此在我们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提问者只是对它进行论证而已。

要很好地设计研究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结果。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中心,它决定着其他各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