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15:19: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对物理有好奇心,从实用角度想学到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识。他们常从物理的广泛应用和物理学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
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如教学“压强”时,课一开始,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图钉的一头为什么做成尖锥形?”并指出:“如果我们学好了压强,就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学生感到惊讶,想不到小小的图钉还有科学道理,随即产生浓厚兴趣。接着引入压强的知识,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故事,特别是选编一些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物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四化建设离不开物理,在心理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好物理的远大理想,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只是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产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很强,肯于独立钻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他们能看懂的内容,不喜欢别人再讲,自己会做的题不想问别人。为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物理学史,使学生从科学家们的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有“趋避冲突”现象,“趋”是追求成功,“避”是回避失败。彼此间发生矛盾,构成内心障碍,使外部行动陷入欲于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这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心理原因,同时来自周围环境非议的压力也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心理重要的因素。如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由于过去未答好或出现错误而遭受同学的嘲笑,故产生想答而不敢答、想做而不敢做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该在积极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学生把“甘苦”、“荣辱”置之度外,丢掉“怕”字,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如教学“压强”时,上课一开始,向学生提出:“图钉的一头为什么做成尖锥形?”并指出,“如果我们学好了压强,就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学生顿感到惊讶,想不到小小的图钉还有科学道理,随即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学习压强知识,应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其次,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故事,特别是选编一些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物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物理,在心理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而学好物理的远大理想,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心理发展的情况,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很强,肯于独立钻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他们能看懂的内容,不喜欢别人再讲,自己会做的题不想问别人。为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物理学史,使学生的意志品质从科学家们的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43-02
多年来,志愿服务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当代青年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积极参与的热情,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也是高校最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对于民族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在不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财富等为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所从事的各项活动。[2](P.28-30)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各民族大学生以自愿的态度,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向社会提供的各种无偿服务活动,其特性如下:
(一)主动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与社会加强接触,努力回馈社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民族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因多来自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学生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特别愿意参与展现本民族文化,与家乡建设发展相结合,提升个人能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的鲜明特征。
(三)实践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各民族学生必须将志愿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如果离开了社会现实的土壤,那么志愿服务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感悟、认同、追求和践行志愿服务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
首先,志愿服务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志愿服务现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认同,志愿精神体现了一种自愿自主自由的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突破个体活动的局限性,将个体融入到社会中,团结进步,奉献共赢,在促进国家公共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谈,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唯一途径,志愿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建设重要方式,成为深刻体验社会发展变革的有效途径。[3](P.44-49)引导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各民族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突出了“民族团结”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等系列活动,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情商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各民族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主动地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进而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其次,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必须善于接地气,深系广大人民群众,敢于下基层,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从政治、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进而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方面化被动为主动,并自觉地承担起民族院校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4]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通过志愿服务这一育人载体的实践,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融入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各民族学生的感受、感悟和情感的升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实践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培育。
(一)提升思想意识,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要充分认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升思想意识,切实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民族院校应在经费和物质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引导和促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纳入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比如设置必修或选修的相关学分,规定在校期间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方可得到学分,或可以抵消部分选修学分,作为毕业考试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精心组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融合的路径和载体,特别是探索符合民族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特色体系,将志愿服务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各民族学生成才成长联系起来,通过志愿服务这个载体和平台,实现民族院校育人的目标和宗旨。
(二)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因而应完善制度建设,探索与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完善志愿者志愿服务评价机制。根据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意愿、专长等建立合理的档案,通过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合理整合,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完善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制度,结合志愿服务的对象、服务活动的特点和内容提前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切实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结合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建立志愿活动跟踪反馈制度,对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和效果进行记录,定期跟踪记录反馈情况,做好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其次要完善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模范先进的导向激励作用,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活动成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全过程,充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要积极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能够为志愿服务提供长期稳定的平台,维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搞笑、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外,民族院校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保障相应的资金投入,并拓展多种渠道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如通过学校的资金投入、学生义卖、义演活动、政府补贴以及争取社会赞助等渠道,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搭建载体平台,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通过多元载体和平台的搭建,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和水平。由于民族院校的特点,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特别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院校应主动协调学校所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等社会管理部门,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鼓励建立适应新形势下为社会改革发展服务的新的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如开展对接民族地区的支教活动、与社区、街道等对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等。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网络阵地的引导和宣传,利用有声、有形的宣传引导平台,积极引导和激发广大民族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EB/OL].http:///politics/2013-12/23/
c_118674820.htm.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观念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系统,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之魂,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标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彼此联系贯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2.高校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高校文化,是高校的精髓,是高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主导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的根本。而高校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被主导和主导的关系,那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高校文化建设也是应有之义。如果说高校文化是大树,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它的根基,离开它就没有健全和谐的高校文化了。与此同时,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有力地支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文化亦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离开这个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和弘扬便无从谈起。
3.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那么,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建设高校文化,即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活动密不可分,一所高校是否具有特色,校园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往往可以从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文化活动最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更是延伸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满足广大学生多元化成长的需求。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着学生干部构成的特殊性、能力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属性的特殊性,正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带领引导、组织管理、革故鼎新和桥梁纽带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管理者的高校学生干部,往往都能成为大学生中的精英。在今后的工作中,大部分学生干部均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单位的骨干甚至走向领导岗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文化建设重心便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4.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校园环境已得到有效的改善,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了有力的保证。各个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逐渐培养出了一批工作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但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深刻变革、校园文化日益社会化的今天,各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均广泛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4.1 学生干部队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不够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包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及践行。根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践行度较高,但在认同上具有非全方位性,认知方面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学生干部队伍虽然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和骨干力量,接受过学校系统的思想教育与理论培训,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上应该均优于非学生干部,但在《高校学生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查》中也显示高校学生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能力与实践行为水平差异明显,说明部分学生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干部没有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烈意愿。
4.2 学生干部队伍的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就必须有一个涉及学生干部选拨、培养以及考核的健全合理的机制。当前,高校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完善。首先,在学生干部选拔上,缺乏科学的选拔机制作为指导,选拔的标准相对片面,没有经过科学考察地任用学生干部,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工作的有效性。其次,高校辅导员对于学生干部过于揠苗助长,更多的放在“使用”上,忽视了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自身能力没有得到显著地提高,更何谈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最后,对学生干部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体系,无法将考核工作进行量化处理,更多依靠辅导员的主观臆断,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评判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标准机制。
4.3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影响不一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干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是促进学生干部队伍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更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当今,我国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等方面均能做到细致认真、正面影响,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高校辅导员原有专业不对口,大部分为非思想政治专业出身,在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二是目前辅导员队伍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大多面临着自身的婚姻问题、成家愿望且工作经验匮乏、进修学习机会有限,未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干部的工作。三是高校辅导员层次参差不齐,未能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发挥自己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平台上的主导作用。
4.4 学生干部队伍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干部队伍在构成、能力表现及工作属性上的特殊性,学生干部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学生干部队伍的自身素养仍存在着如下缺陷:一是当前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种种不良人格品质,过度自我、抗挫折能力差、孤傲偏执、功利性强、处事浮躁、弄虚作假、官本位思想作风等。二是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对自身能力的认识超出实际水平,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责任感弱化,有的甚至随便应付了事。三是部分学生干部淡化民族精神,摒弃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较为片面、形式单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四是受当前功利实惠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影响,部分学生干部请客送礼、缺乏诚信,严重影响其在广大同学中的形象和威信。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对象。针对当今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工作和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双赢,开创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新局面,建设健康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
5.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干部队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高校学生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道德习惯养成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更要使其明白倡导的原因和践行的办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干部年级、专业、性别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教育。同时,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强势地进行舆论宣传。最后,在加大教育力度和频度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寻找最优的教育途径,可以组织学生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如主题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更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
5.2 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建立高效有序的学生干部队伍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使学生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学生干部队伍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完善科学的选拔任命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生干部选拔任命的重要考核考查项目,尽可能全面的掌握候选学生的相关资料并广泛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综合考虑。其次,辅导员应树立“不断培养”学生干部的观念,根据具体情况从思想政治、基本能力和具体工作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干部进行有重点、长效型的培养。最后,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老师、同学、自我等多方面的评定,对每个学生干部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考评,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处措施,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学生干部实现理性认识自我,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
5.3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作为学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的言行对学生干部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针对由于专业不对口而导致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困难这一现象,高校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辅导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培养辅导员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同时,高校应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以及终身化的政策研究,形成老、中、青的合理梯队,为年轻辅导员多提供相关的进修学习机会。高校辅导员自身在工作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增进与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对学生干部的指导作用,建立学生干部队伍教育实践基地,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融入社会基层建设,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构建学校、学生干部与社会的互动平台。
5.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是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健康和谐的高校文化中所应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引领学生干部成为一个拥有完善知识结构、具有健全人格和富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要做到:首先,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其次,以共同的理想坚定信仰,切实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再次,以崇高的精神提升魅力,切实增强学生干部维护民族核心利益和创新意识;最后,以正确的荣辱观锻造品格,切实增强学生干部的道德意识。
6.结论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只有建设和管理好学生干部队伍,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模范性,在高校工作中不断开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之魂,全面主导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的根本。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进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才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建设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心,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周玉清,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6-55.
[2]梁成山,孙玉瑷.浅谈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61-262.
[3]孟小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王昊.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论略[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8(4):131-134.
[5]朱志明,陈虹,朱百里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大学生研究,2010,4:75-78.
[6]钟发亮.高校党员学生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100-103.
[7]姜海洋,曲长海.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J].经济师,2011,1:143-163.
为规范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涉及生物学评价的产品注册的企业,可提供生物学评价报告(含支持性文件)代替产品注册检验报告中的生物学试验部分,或进行全项生物学试验。
二、国外企业提供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中含有生物学试验报告的,企业应提供生物学试验室所在国的GLP证明。
附件: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
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附件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
一、目的与范围
为使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能够正确而有效地实施,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医疗器械评价者提供了生物学评价指南,为医疗器械的审查提供了生物安全性审查指南。
注:本指南不涉及微生物污染、灭菌(如“无菌”、“细菌内毒素”)、除菌和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的病毒去除与控制等方面的生物安全性。
二、术语
(一)医疗器械:同《医疗器械管理管理条例》。
(二)制造者:医疗器械制造者或商标持有人/单位。
(三)评价者:医疗器械制造者或受其委托的专家。
注:医疗器械制造者对生物安全性评价负责。
(四)审查者:对医疗器械管理负有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或受其委托负责医疗器械审查的机构。
三、医疗器械/材料首次生物安全性评价
(一)评价依据
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二)评价者
应当经过培训并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面具有长期实践经验。
(三)评价要求
1.出于保护人类的目的,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特别是必要的动物试验)未开展之前不得进入临床试验。
2.对医疗器械开展生物学评价时,应当按照GB/T16886.1-ISO10993.1给出的评价流程图开展。
3.评价者在进行生物学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已有信息(包括材料、文献资料、体外和体内试验数据、临床经验),不应当局限在生物学试验上。
4.当生物学评价确定需要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当委托有相应生物学试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来进行。
5.在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当:
(1)在进行动物试验前,先进行体外试验;
(2)按要求充分并合理地利用试验动物资源,优化试验方案,降低试验成本。
6.应当按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对报告的要求,出具《生物学试验报告》。
注:生物学试验报告可不与型式检验报告一起出具。
7.《生物学评价报告》可以考虑(但不限于)包括以下方面:
(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2)医疗器械所用材料选择的描述;
(3)材料表征
-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4)选择或放弃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5)已有数据和试验结果的汇总;
(6)完成生物学评价所需的其他数据。
四、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重新评价
(一)在下列情况下,制造者应当考虑进行生物安全性重新评价:
1.制造产品所用材料来源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2.产品配方、工艺、初级包装或灭菌改变时;
3.贮存期内最终产品发生变化时;
4.产品用途改变时;
5.有迹象表明产品用于人体会产生不良反应时。
若企业提交了没有发生第四条第(一)款所规定的重新评价情况的声明,在该产品重新注册时,可不要求重新开展和补充开展生物学评价。当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GB/T16886-ISO10993的系列标准重新修订后,若企业提交了没有发生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况的声明,在该产品重新注册时,不要求补充生物学评价。
(二)重新评价时应当尽量利用临床评价信息、临床研究信息以及临床不良事件信息来进行。
重新评价应当在以往评价所形成文件的基础上开展,以避免重复不必要的生物学试验。重新评价应当按照第三条规定的程序进行。视具体情况,重新评价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针对某一方面,但评价内容应当形成文件。
五、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审查
(一)审查人员
审查者应当接受过GB/T16886标准的培训。
(二)审查依据
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三)审查要求
1.应当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用途和产品的生物学危害的风险大小确定生物安全性审查严格度,必要时应当听取专家组的意见。
2.审查对象主要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
3.作为生物学审查的输出,对所出具的每项审查结论,应当尽可能引证GB/T16886.1-ISO10993.1中的相应条款。
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详见附件2。
附件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报告》的出具与审查要点
一、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策略和所含程序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程序应当按GB/T16886.1-ISO10993.1给出的评价流程图开展。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各医疗器械在按流程图进行生物学评价时,实际产品在流程图中所走的路线是不一致的,应当对所走的路线予以详细说明。
二、医疗器械所用材料的描述
三、材料表征
(一)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审查者了解医疗器械材料的成分信息,是审查决策的前提。制造者有义务对医疗器械所选材料的配方和/或来源给予详细的说明。至少从以下一个方面获取材料的信息:
1.公认的材料化学名称;
2.材料理化特性信息;
3.从材料的供应方获取材料的成分信息;
4.从医疗器械的加工方获取加工助剂的成分信息;
5.化学分析;
6.有关标准。
注:采用经过主管部门认可、并有标准可依的材料,比未得到认可的材料更具有生物安全性保证。
(二)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与上市产品进行等同性比较的目的,是期望证明该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相同的生物安全性,从而为确定该产品的生物学评价和/或试验是否可以减化或免除。
产品的等同性比较主要分为两方面的比较。首先是比较材料和产品的用途是否等同,由于医疗器械的材料与用途对其生物安全性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够证明注册产品材料和用途与上市产品具有等同性,就表明注册产品具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保证。但这还不足以证明注册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完全的等同性,还应当证明两者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灭菌过程、包装等)是否相同,因为生产过程也可能会引入新的有害物质(灭菌剂、加工助剂、脱模剂等残留物)。
与同类产品、材料、生产过程进行等同性比较,不是单指比较两个材料是否完全等同,而应当从毒理学等同性进行比较。与同类产品材料比较的原则是,所选用的材料和生产过程引入物质的毒理学或生物安全性不低于同类临床可接受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注册医疗器械和/或材料与已上市医疗器械和/或材料是否具有等同性,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ISO10993-18给出的以下示例都能表明生物学等同性:
1.拟用材料的成分和可溶出物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等同;
2.拟用材料与现行标准规定材料的一致性及拟用材料符合现行标准中规定的用途、接触时间和程度;
3.拟用材料具有比其拟用接触方式更高接触程度的临床应用史;
4.拟用材料的可溶出物限量不超过GB/T16886.17-ISO10993.17规定的允许极限;
5.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比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更具毒理学安全性(假定接触相似);
6.拟用材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或残留物与其拟取代的临床已确立材料具有相同的毒理学安全性(假定接触相似);
7.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溶出物成分种类和数量不变,唯一区别是前者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或残留物已经去除或比后者有所减少;
8.拟用材料与临床已确立材料的可溶出物相对量没有增加,唯一区别是前者使用了比后者更能降低可溶出物水平的加工条件。
注:与自家生产的上市产品进行比较,往往比与他家生产上市产品进行比较更现实、更具可操作性。
四、选择或放弃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评价可包括有关经验研究和实际试验。如果设计中医疗器械的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可论证的使用史,采用这样的评价,其结果可能不必再进行试验。
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对任何一种医疗器械而言,GB/T16886.1-ISO10993.1表1和表2中推荐的试验并非都是必须的或可行的,应当根据医疗器械的具体情况考虑应做的试验,表中未提到的其他试验也可能是必须做的。
应当对所考虑的试验、选择和/或放弃试验的理由进行记录并形成文件。资料性数据和材料的历史试验数据都可以作为放弃的理由,但要附这些数据。
五、已有数据和试验结果的汇总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与评审
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的资料检索是提高评价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开展资料检索和文献评价的基础上,由具有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的生物学专家开展的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的效率为最高。因此,相关生物学文件检索的数量的多与少,是体现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结论可靠性和程序正确性的重要方面。
(二)已经开展过的生物学试验报告和新开展的生物学试验报告(如果有)
生物学试验应当由有生物学试验资质的机构按GB/T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规定进行并出具报告。
六、完成生物学评价所需的其他数据
(一)按标准进行的检验数据
用化学分析数据(定量与定性)和物理表征数据(如密度、硬度、拉伸强度等)等表征材料具有一致性的型式检验和日常检验数据。
(二)相关临床使用信息和/或临床研究结论
目前的生物学试验都依赖于动物模型,材料在动物体内出现的组织反应,在人体内不一定出现同样的反应。即使是已证实是最好的材料,由于人体间的差异,也会在某些人身上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医疗器械通过了生物学评价后,还要进一步通过临床,验证其人体应用的安全性。因此,在医疗器械已经有临床评价数据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临床数据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是提高评价质量的重要方式。对已经有临床研究数据的医疗器械,对其进行生物学再评价时,应当充分利用已获取的临床信息进行评价,而不再要求用动物进行评价。
医疗器械/材料的临床数据主要来自于(如果有):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控辍保学基础上创造性开展以“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八爱”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育人环境,形成了学生自己愿意来职业学校、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职业学校,企业喜欢用职业学校学生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托管;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核心价值观
对口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自我发展目标的同时具备的一种社会担当和使命责任。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围绕职业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八爱””教育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渗透到公共基础和专业教学之中,落实到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融合到职业学校特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营造宽松育人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学生自己愿意留在职业学校学习、家长愿意送孩子上职业学校,企业喜欢用职业学校学生的良好格局。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常抓不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深受市场经济发展、信息传递的高速发达和敌对分裂势力的宗教极端影响,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让人容易产生种种片面认识,不能正确看待现实社会的主流和支流。十七、十八岁初高中毕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思维独立,个性张扬;另一方面追求发展,忧虑生存;第三方面容易自卑,易于误导。因此,准确把握“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社会主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生活化、大众化的解读,把大道理转化为学生身边喜闻乐见又乐于接受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家校联系等活动之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管理,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外在的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达到育人于自然、导人于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功效,既丰富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又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以“八爱”教育为载体创新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立足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和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基础,创造性开展以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八爱”教育,无论集体还是个人都生动体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全校师生人心得到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具体行动上,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地方博物馆,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变化和国家惠民政策的了解,形成热爱伟大祖国、深爱家乡的自觉心态;组织师生认真收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和“最美新疆人”颁奖典礼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开展家校联系定期邀请学生亲属来校参观和现场观摩,依托学生军训为平台加强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邀请和田地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来校作事迹报告、大力宣传历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典型事迹,让道德讲堂成为提升师生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等,激发学生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同时,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八爱”教育志愿服务进县城社区、进农村农户,依托学校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联系村延伸职业学校专业服务,建成“志强美发室”等一批职业技能服务点,重点对农村五保户、民族团结模范户、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职业学校专业“便民、乐民、助民”服务,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职业学校敢于担当、爱心奉献、服务社会的道德风尚。
3 以正能量传递为途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力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是具体的,生动的,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结合近年来开展的“感动校园人物”、 “最美职校生”、“最美家长”、“最美家庭”、“民族团结先进班级体和先进学生”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学生中广泛传递了爱祖国、爱新疆、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亲人的价值观,影响力巨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维护稳定的主旋律下,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更要理直气壮地把“八爱”教育的价值理念宣传下去、坚持下去、发扬下去,让讲政治·守法纪·去极端成为引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文化的一种新风尚,助推职业学校校园文明程度不断向上攀升。
实践证明,整体托管下的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找到了一条更加适合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新路, “八爱”教育的普遍开展对促进学生教育和服务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为深入开展好新疆精神、“一反两讲”“去极端化”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为加快洛浦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管理帮助。
基金项目:
中国分类号:G633.91
前言
在中学阶段课程设置中,生物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生物课已经列入高考的综合科内容之一,要做好生物教学工作,我们首先要分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好地解决途径,提出生物教学要点,对症下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顽疾,使中学生物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一、现阶段中学生物教学中易忽略的要点
现阶段中学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因素是造成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认识到生物教学真正的教育意义、本身具备的价值和地位,生物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二是没有认识到生物教学的真正的目标。对初高中各阶段生物学对学生重点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三是生物教学课程编排不重视,,课程随意串改,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四是不注重教学技能的应用和提升,传统应试教学和灌输型课堂教学意味仍然严重。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注意的要点分析
(一)正确理解生物学课程的价值和地位。生物教学是一门涵盖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教学技术和内容的学科,它具有各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的,既有文、又有理学科特点,作为生物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生物教学的性质、地位和价值,明白生物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从生物学性质来说,它是一门科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属于学科课程,它所体现的价值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学业结束,学生步入社会择业时提供帮助。当前,生物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准确掌握中学阶段生物学课程目标
作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一定要准确掌握生物教学在中学时代不同阶段对学生教育的意义不同之处,才能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真正的目标。
1.初中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获取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规律的知识,了解和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社会中以及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能初步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文明道德素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在思想中,逐渐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2.高中阶段生物学的课程目标。此阶段,让学生获得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为将来在工作中创新发展打下基础;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较强的生物基本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了解生物科学相关领域,更好地将学校融入社会,让学生感应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合理编排设置生物教学课程。生物教学课程设置主要是在具体阶段中,开设的生物学科授课总学时以及所占比例达到教学要求,合理编排和设置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态度和兴趣具有一定影响,它反映了生物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作用以及重视程度。现阶段,生物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专指生物学,一般在高中阶段,综合课程一般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设课方式,它包括生物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空间等学科内容综合一起的理科课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计划》来制定并实施的。生物教学主要内容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内容,与其它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它的目的也是通过对生物教学合理课程设置,达到各阶段教育真正的目标。
(四)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几种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提升。一是教学语言技能的提升。语言是沟通的方式,在课堂上要讲解教材、组织练习、传授知识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要运用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的好坏也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语言提升要从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要素提升;二是加强导入技能的应用。导入技能就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引起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点的一种活动方式,分为经验导入、直接导入、实例导入、旧知识导入、悬念导入、设疑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它的结构一般是引起注意到激起动机到组织指引到建立联系,导入技能要注意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具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和艺术魅力性;三是注重演示技能的锻炼。演示技能在教学中是一项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演示技能的方法分为分析法、质疑法、归纳法、声像法和展示法,教师通过实际表演和师范操作,运用各种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以及归纳总结。熟练的演示技能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学习兴趣、演绎、推理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四是变化技能的应用。就是在生物教学中运用信息传递、各种媒体教学、资料等变化,刺激学生,引起学习兴趣,变化技能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热情、丰富学习环境,变化技能一般分为教态的变化,信息传播通道变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结语
中学生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怎样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也是现代教育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中学生物教学要点,主要是加强生物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长教学技能、注意教学事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本文由收集整理)来分析。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2.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2.1 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2.1.1 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
2.1.2 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
2.1.3 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2.2 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2.2.1 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2.2 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
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2.3 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3.1 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学生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的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从前概念逐步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无论对哪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认知,都有这样的特点,尤其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前概念非常丰富。奥苏贝尔(D.P.Ausubel)的同化论观点对概念的习得作了精辟论述,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新概念的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新概念与头脑中前概念间存在某种类属关系时,若指导者能给予有效引导,使学习者能将新概念与头脑中已有概念间的这种类属关系进行正确链接,将有利于学习者将新概念同化到自己头脑的已有概念体系中,从而习得概念。因此,如何利用前概念进行有效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值得探讨研究。
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科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它的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知识和知识结构。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前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和规律已有所了解,如:“向日葵随太阳转”“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能促进对“生长素”概念的理解;“人感到寒冷时会打哆嗦”“一个球向你飞来时,你会接住或躲开它”,这些都能促进对“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概念的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猫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可促进对“遗传与变异”概念的理解。这些已知正确的前概念,一方面有助于迁移到新概念的习得和有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障碍,这些错误的前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将影响对生物学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建构。如学习“植物个体发育”概念前,学生头脑中就有农作物的“春天播种,秋天丰收”的前概念,片面地认为植物的个体发育从种子开始,这就阻碍了学生建构“植物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的科学概念;由于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学生自然形成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前概念,这个错误的前概念阻碍了“呼吸作用”概念的建构。又如,前些时间媒体上猛然间刮起了“吃基因补基因”的风潮,在社会上形成“吃核酸长核酸”的错误前概念。对于这些片面、错误的前概念,必须给予矫正,否则不能建构科学的概念。例如,针对“吃基因补基因”的前概念,可以通过对核酸的消化、代谢、合成的分析,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冲突,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正确看待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对事物表面现象观察所得到的经验与生物学知识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来进行反思,找出矛盾所在,经历思想上的冲突和震撼,造成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二、生物学概念的有效建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其《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心理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1]概念图的运用能较好地促进生物学概念的有意义的建构,如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如下图)建构光合作用的概念,不仅能拓展科学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学习科学语言的形式和建构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对概念知识的整合,有利于把握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生物学概念的结构化程度,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大量的研究表明: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概念图策略更适合于科学课程,且生物学上的显著性要大于化学和物理;它可以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的展示
学习生物学的概念,不仅要学习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理论知识,也要学习概念的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生物学概念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的过程。其实学习生物学概念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学习概念的发展史。
(一)学习概念的发展过程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需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建议安排的学习概念发展史有两类。一类是必修或选修课本中以课文形式呈现的史料,如学习“细胞”概念时,要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学习“光合作用”概念时,要求说明光合作用及其对它的认识过程;学习“遗传物质”概念时,要求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学习“生长素”概念时,要求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学习“基因工程”概念时,要求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过程;等等。另一类是建议学生自行搜集的相关资料,如学习“DNA”概念时,建议学生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学习“进化”概念时,要求学生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学习“免疫”概念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除此之外,教材有些专题内容还涉及科学家进行探索的经典实验及资料,如孟德尔定律的发现、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等。
(二)学习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概念的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生物学概念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概念发展过程不仅有助于了解概念的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理解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本质。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时,让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发展史: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料;1642年赫尔蒙特(J.vanHelmont)栽培的柳苗试验,证明柳树营养生长物质不是来源于土壤,而与空气和雨水相关;1771年普利斯特利“绿色植物—烛—小鼠”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更新空气;1864年萨克斯“叶片半遮光—碘蒸气”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能产生淀粉,并需要光;1880年恩吉尔曼“水绵—好氧性细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O[,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场所;上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通过概念发展史的学习,学生自然得出光合作用概念的实质,把无机物(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时也清晰地掌握光合作用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及场所。
(三)学习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
英国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于引入科学概念的解释为:学生应该理解科学概念随着时间而改变、发展的方式,理解这些概念及其应用是如何受社会、精神和文化背景影响的。由此不难看出,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中,不仅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所以学习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生物学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
四、生物学概念负载研究方法的渗透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实验生物学出现以后,研究手段和方法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些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出现,甚至使生物学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如显微镜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分别导致了近代和现代生物学的产生。没有研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就没有生物学今天的巨大发展。所以学习生物科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的概念,还要了解生物学概念所蕴涵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
(一)渗透传统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生物学传统的方法较多,如观察法、调查法、显微镜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解剖法、实验法等,它们不仅是生物学积累事实材料的基本手段,而且是检验假说和理论的重要途径。如学习“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概念时,渗透“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学习“矿质元素”概念时,渗透“土培法”“沙培法”“水培法”;学习“叶绿素”概念时,渗透“层析法”和“光谱法”;学习“动物激素调节”的概念时,渗透临床观察法和动物实验法(如腺体摘除法、腺体移植法、结扎法、注射法、口服法等);学习“种群”概念时,渗透“标志重捕法”。
(二)渗透模型方法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如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2]《标准》很重视模型和模型方法。例如,“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所以,生物学教学中,要结合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不断地渗透模型的方法,这不仅能完善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结构,而且能提升思维能力。
(三)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高中生物课程对数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用数学式来定义抽象的生物学概念。《标准》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第二,用数学方法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第三,用统计方法来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变化。统计方法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学习“遗传定律”时,渗透孟德尔是如何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依据统计方法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
(四)渗透系统分析方法
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例如,学习“细胞器”的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白每个细胞器都具有一定功能,而且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一般相互联系,但要完成某个具体功能时,细胞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否则就不行。又如,生物膜也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细胞膜、核膜、液泡膜、线粒体模、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膜等,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具体的功能不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又如“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它们的组成及营养结构组成一个典型的系统。
五、生物学概念蕴涵价值的体现
生物课程中的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观不仅强调对个人价值的判断,更强调对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的判断。在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概念所蕴涵的价值因素,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一)实用价值
生物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卫生保健以及环保密切相关。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实用价值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今天却被赋予新的意义。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衰老”“生殖、发育”等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生物学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在学习“植物新陈代谢”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在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三农”问题中的重大作用;学习“发酵”概念时,让学生了解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干扰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二)科学人文价值
人们常说,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科学,这一方面指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指生物科学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生物学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酶”的概念时,让学生了解有关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成就,同时,还可以讲解其中一些科学家不畏艰难、不畏权威,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而且能激发学生形成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中学生物学科开展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物学科开展的背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国家在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小学改革是普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不仅包括教育内容的改革,同时也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革新。截止21世纪的今天,我国教育改革依然在不断前行,具体到中学生物学科由于历史原因的遗毒,在应试教育的高考中不被重视,生物教学也陷入低谷,但同时在新世纪强调生命科学的今天,生命科学是新世纪的领先科学,生物科学教育理应享有其在现代科学中的相应地位。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生物学科的开展也应借鉴各科改革经验,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同步发展,生物学科的开展,涉及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来落实,生物学科教育开展也应与教师培训制度同步发展,实施在教育工程,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将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二)中学生物学科开展的价值。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里,要实现一门学科的价值,教育者就要努力实现学科课程价值整合任务。就生物学科而言,其价值言多。首先,生物学科特别是生命科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科学之一,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其具有最很强的人文科学价值;其次,从生物学科自身的发展来看,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生物科学发达则相对来说人类的生存软环境就适宜,对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其次,在中学开展生物学科,可以使孩子们在孩童时代就开始接触和了解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和事物,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孩子的阶段性教育乃至整个学习生涯都有激发作用。本文就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展开探讨。
二、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一)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概念。
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体现。其中,当前生物学科教育的社会需要未得到足够的体现,起因于其能力、德育等目标强调系统、严密,从而显得过于笼统,而未能切实的跟随时展,与时俱进的制定具体的目标。生物学科的个体需要强调内在需求,只有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从而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动力。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也有多方面,其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能使学生学会用变化、发展的世界观观察自己的周围,培养创造性思维,确立科学价值观。
(二)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体现。
第一,基础功能,中学生物学科能给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生物科学知识及应用技能,使得学生能保持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第二,创新功能,中学生物学科能给学生提供创新所需的基础方法理论,能对创新起到助推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我们的生物学科能不断的补充相应的新知识、新内容;第三,引导功能,中学生物学科能引导学生对特定课题进行探索,实现创新。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从零开始,其想法观念、研究模式等都需要逐步提高,所以中学生物学科教育正是对其进行引导和教授。
三、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科价值观。
生物学科教育在学校的科学教育中对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认为,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对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也就不难解释前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的环境污染;但随着科学和人类自我拯救意识的觉醒,我们看到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关系上已经开始关注人类活动自身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并已经有意识的开始环境保护,这其实是人类价值观的转变,重视科学精神中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对科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科学的价值观应当通过平时的教学和生物实验逐步灌输,让同学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这样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就不仅完成了它的基本任务,同时也将其副产品――树立正确的生物学科价值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培育科学的生物学科基本观点。
生物学科中有许多基本价值观对学生的求知、生活、做人都很有意义,而要实现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这些基本的观点必须树立。
1 唯物观点。唯物史观教育我们要用唯物客观的世界观来看问题,具体到生物课程里就是世界是物质的,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其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才有了今天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生命现象包括生物的产生、新陈代谢、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特征都可以物质基础理论来解释。
2 辩证观点。辩证观强调生命及其自然环境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其涵盖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辩证统一、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辩证统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辩证统一、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生物自身及与环境的辩证统一等观点,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辩证统一中生命才能存活下来,才有了今天这个既斗争又统一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动态的生物平衡。
3 发展观点。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组成生物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即要用动态的观点看问题,每个生物体都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三)实践创新的生物学科教学模式。
1 实现课堂与自然、社会的结合。
让中学生物课堂成为学生生物课与自然、社会的完美结合,是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基础,单纯的生物学课本的知识量很有限,而且已经写进生物课本里的知识多是已经相对滞后的信息或科研成果,教师要想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浓厚兴趣就必须改变教学内容,让生物课本的内容鲜活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实现课堂与自然、社会的实践结合是最好的方法。即把课本知识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尽可能的在学生面前呈现鲜活的生物课,让学生能触碰到不断运动变化的生命及其生命现象,将生物课的生命力立体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问题:
(1)将教学模式改变为教学媒体的应用,与实物、标本、模型等充分结合。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将单纯的看书方式转变为声像信息方式,把复杂的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直观的呈现出来,使得课堂更具活力。
(2)将现展的最新学科成果经过滤后再进入课堂。如关注海洋、克隆技术、保护臭氧层技术、控制白色污染等学科问题知识要经过教师的提前审视,使得最终进入课堂的学科知识不仅新鲜,而且浅显易懂、很生活化,而非一般生涩难懂,避免导致画猫不成反类犬的副面效果。
(3)将生物课堂内容加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让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去亲身体验生物课上的内容,比如亲自饲养蚕蛹,通过观察,不断的写生物报告日记,或者饲养一些其他的小动物,将学生体验到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用之于社会、自然中去。
2 实现课堂的教学民主化。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教学民主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教学课堂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动能营造出一种和谐、开放的氛围,从而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背后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使得课堂的知识真正的是学生去主动学习,而非老师填鸭式的训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