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4 15:19: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篇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篇2

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到检察实践中,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恪尽职守,预防和惩治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反贪部门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预防和惩治犯罪的工作,使犯罪分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2、一切依靠人民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检察工作仍然需要走群众路线。只有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才能使检察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检察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无论你的侦查设备多先进、无论你有多充足的警力、无论你有多充足的经费,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不配合,检察工作就耳不聪、目不明,就无法解决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等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发生犯罪案件,无人报案、无人作证、无人提供线索,于是一些干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群众工作不好做,甚至抱怨群众觉悟低。这说明我们的一些干警还没有真正掌握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和本领,没有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没有把群众工作做到位。我们的干警在接待当事人时,一要注意态度,二要注意方法,要将心比心,认真考虑群众的立场、观点和利益。

二、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检察干警要真正落实执法为民的各项要求,要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要作到立足本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1、严格执法,实事求是

要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检察工作中,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希望什么,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指向什么;人民群众对哪些方面不满意,我们就重点整改哪些方面的问题。

2、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文明执法,有助于化解矛盾,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执法工作遇到大量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当事人也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检察干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位,多数当事人都能自觉接受和履行处理决定。反过来,即使案件处理结论是公正的,只是由于干警的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也往往会引起当事人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引发上诉、申诉甚至形成上访。更有甚者,有的干警在工作中,粗暴对待当事人,不但没有实现执法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引起群众不满,影响了执法机关的形象。所以,文明执法,事关重大、意义重大。干警对待人民群众说话要和气,态度要和蔼,办事要热情,服务要周到,考虑要细致。要多给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添麻烦。要注意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对待当事人不侮辱、不挖苦、不嘲讽,对当事人要耐心听取他们的陈述、申辩和申诉,不能因自己的主观好恶而影响对当事人的态度。

3、清正廉洁

篇3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有这些都是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标志。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的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对各种社会不公听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

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重任,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政法工作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实现、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通过执法活动实现、维护公平正义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相比,政法队伍在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中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公正执法,理念先行。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坚持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的原则,采用教育、协商、调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在立法上,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实现正义的途径程序化、公开化;另一方面,在执法与司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到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可以感受得到的结果。

体现公平正义精神的制度,如果没有具有公平正义理念的人去执行,再好的制度也会打折扣,还可能走向反面;而如果执法不公,再公平的法律制度也是空谈,只会离公平正义越来越远,而不可能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要求我们每一名司法行政干警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篇4

【关键词】医患关系 人性化 和谐社会

一 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患之间交往的心理状态 :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或情绪状态,会影响他与人的交往。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心理上的紧张状态,是影响医患交往最常见的因素之一。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都会经常地处于心理应激的影响下。对于医生来说,不仅需要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而且要帮助解决某些心理、社会问题。当医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满足上述的需要时,就会对自己的患者的处理感到忧虑,或担心自己不受患者欢迎,从而造成心理应激和危及医患关系的心理反应。

(二)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冲突发生于有两个竞争目标出现之时。按理说,在医疗情景中医患双方具有共同的目标―患者的复原或康复,不应当有冲突。但实际上医患间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并成为损害交往和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患间冲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医患双方在医疗事物中地位不相当。医务人员,由于其医学专长,加之患者对他们的依赖,当他们处于受支配时,就会造成医患间的冲突。造成冲突的第二个原因是医患双方对对方的期望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医务人员期望患者不折不扣地履行医嘱,并直截了当地向患者表达自己的期望。如果患者没有照自己的话来做,医务人员就往往公开表示不快或生气甚至恼怒。

(三)医患间的交往障碍:在医生方面,主要是有的人虽有较高的技术,但缺乏医德修养,有的人甚至两者都缺乏。 他们在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的病痛缺乏应有的同情和责任感,对患者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厌烦甚至鄙视,以权威、救世主自居。在医务工作中,对患者以是否有“治疗价值”或“科研价值”的标准去对待.只注意自己“提高技术”而不关心患者的疾苦;对常见病、多发病不是马虎地诊治,就是一推了之。有些医务人员因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以对方能否给自己带来某种物质利益或获得某种方便来确定医患关系,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在患者方面,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由于疾病的折磨而变得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反应敏感,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或态度冷淡,这些都会成为医患关系中的交往障碍。不过除极个别人以外,大多数患者是由于患病而带来的心理变化与异常情绪。只要医务人员能够了解到患者并非是有意识地作对,只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反应,以热待冷,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进行诊治和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这些医患关系中的交往障碍是容易克服的。 在医务人员方面,主要是对患者所说的话即使是与疾病有关,也常常不愿听完,甚至显得不耐烦;对于疾病以外的话更是不愿谈、不愿听、不愿问。在患者方面,由于医学基本知识的缺乏,在医患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与疾病有关的话,也只是与医生进行“封闭式”的回答,很少采取讨论式的交谈,而对于疾病以外的话更是不想说,不好意思去交谈。这样,医患双方交换的信息就受到局限。

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一)、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作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本职所在,而此外还需要拥有乐于助人,充分理解,善于安慰等美德,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于患者来说,身体上的痛苦是一个方面,医生还应该从心理上完全治愈患者的恐惧阴影,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水品,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魅力。 医生按患者看待疾病的方式去理解患者的问题,不主张给患者事先贴上种种诊断标签。从根源上抓好医患关系,使医生与患者之间互相信任,互敬互爱。

(二)、构建良好医德医风:医德和医风既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写照,又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形成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面对如今医务人员只对病不对人的现象,要培养医务人员换位思考的能力,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尊重患者,诊断时不仅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更要让患者充分享受知情权和决策权,让患者感知医务人员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共同攻克疾病,从而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信心。医患关系类似于“园丁和花”的关系,医生促进患者固有的成长趋向,根本的看待患者问题,全面的做到医患之间平等的地位。此外,还必须加强医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让其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时刻为患者着想的工作理念。

(三)、营造和谐医疗氛围: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是挽救生命,医治患者的地方,因此,好的医疗环境是治病救人的关键,不仅仅要保持医院的整洁,肃静,无烟,更要保证医院设施的人性化,科学化。首先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良好的医疗环境能够让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为患者服务的工作中;对于患者而言,应该给予患者提供舒适、和谐、便捷的就医环境,提供简化、方便的就医程序。

(四)、增加医院的优化服务:良好的医患关系来源于细微的细节、精湛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要想使医生与患者之间本来严肃的关系变得亲密、信任起来,就需要改进医院的各项服务质量,在硬件设施争取上达到国际标准,以免误诊现象的发生,在软件设施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贴心的呵护,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总之,医患关系决定了医院的发展,也是医院竞争力的体现,而医院文化的创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遗留的难题,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医患关系,让医院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让患者享受物美价廉的服务,让每一位医生都真正拥有白衣天使的美称,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完全信任医院,信任社会医疗队伍,让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我院根据上级党委和法院的要求,继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之后,今年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和解决民事纠纷的职责,是人民心中解决纷争的最后一道希望所在,如何作一个合格的人民法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一个人民法官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创新。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坚持和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进一步牢固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治国理念,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又要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法律文化。

篇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篇7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篇8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Black,William进步提出,形成性评价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任务或者活动,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与学。国内有学者总结,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还有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我国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样,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有的研究者总结社会心理学的考试特点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實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结果强化了考试的“证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试的“改进(improve)”功能,不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势必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另外,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社会心理与行为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而当前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其是否适合用来理解与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可疑的,已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当前习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无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评价方式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观察、课堂讨论、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教育评价的技术发展迅速,如日常表现评定、问题简答、实地设计、学习档案袋、个人展示评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根据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我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应用,以发挥两种评价方式的各自优势(终结性评价实施方便,易于量化)并互补其短。 

课题组在2015-2016年度的上下两个学期中,对2014和2015级的两个自然班的社会心理学教学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的手段主要有: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论文写作与汇报,小组案例搜索分析与汇报、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认真观察并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大胆地质疑现有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最后的成绩评定中将小组与个人的成绩综合起来。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采用期末测试的形式。 

由于研究过程中两个自然班班额较小,并且没有对照组,因此无法对研究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的评价。就期末测试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学生与往届的学生没有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确可以看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反思 

篇9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篇10

中图分类号:B842.3,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2-0156-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017

Eye movement study on attention bias to social violent information cognition

ZHOU Hong-Yan,WANG Wei,LIU Xu-Feng,HUANG Zhi-Qi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 an 71003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Xu-Feng,lllfmmu@fmm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attention bias to social violent information.Methods:Thirty-two 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e and asked to evaluate violent information of 6 pairs of pictures selected from 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Their eye movements were also recorded and analyzed using EyelinkⅡeye tracking instrument,and analyse the data with Paired t test.The eye movement indexs inclueded first fixation time,first fixation index,first gaze ratio,fixation count,dwell time,and pupil size max.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ye movements variables in interest area of violent pic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non-violent ones.First fixation time of violent pictures was longer than time of non-violent ones[(492 ±405)ms vs.(374±342)ms].First fixation index of violent pictures was more than of non-violent ones[(3±2)vs.(2±1)].First gaze ratio of violent pictures was less than of non-violent ones [(28±39)% vs.(49±25)%].Fixation count of violent pictures were more than of non-violent ones [(12±3)vs.(11±2)].Dwell time of violent pictures was more than of non-violent ones [(1847±581)ms vs.(2063±736)ms].Pupil size max of violent pictures were more than of non-violent ones [(1772±476)units vs.(2507±436)units].But the variable of fixation count[(6±2)vs.(6±2)] of interest area of violent pictures was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non-violent ones.Conclus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cial violent information can arouse obvious emotional responses,attract people' s attention and produce attentional bias.But whether the violent information can influence the maintaining of attention still needs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attentional bias;social violent information;interest area;eyemovement study

(Chin Ment Health J,2011,25(2):156-160.)

暴力犯罪是刑事犯罪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犯罪发生率最高的是15~25岁的男性青少年[1]。许多研究证实,个体对暴力信息的加工方式和社会认知是暴力犯罪的主要因素[2]。在社会生活的中,我们会接触许多暴力情境及行为,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构成威胁或伤害,如械斗、盗窃、抢劫,这些行为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可预期结果,与其相关的信息我们称其为社会暴力信息。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加工过程涉及编码、排演、存储、检索、解释及诱发行为等步骤[3]。由于人类存在对社会环境及威胁性相关刺激的敏感性,在信息的初始加工阶段可能就已经能够把社会暴力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相区分了。但是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加工特点是什么呢?与其他一般性的社会信息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人类普遍具有进化意义的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使自身或他人受到危害的信息都属于社会威胁信息,暴力是常见的一种社会威胁信息。研究表明,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发生在认知加工过程的开始阶段,它决定着认知过程所要加工的内容[4-5]。Fox 等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进行过深入探讨,认为其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5]:一种是在最初的定向中,注意被吸引或捕获到威胁相关刺激的位置;另一种是威胁相关刺激影响了注意维持的时间或注意解除的能力,使得注意在这些刺激上停留的时间较长。也就是说,人类注意偏向现象的存在使得个体对社会威胁信息的知觉速度较快或者引起个体将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在社会威胁信息上。许多研究结论也都分别支持这两种观点[6-11]。

那么,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是否也存在注意偏向,其注意偏向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本文尝试采用眼动仪记录个体在观看社会暴力信息图片时的眼动特征,探讨社会暴力信息引起的注意特点,为社会暴力信息的认知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张贴广告的形式在某综合性大学招募被试,方便选取在校男性大学生32名,年龄在17~24岁,平均年龄为(19±1)岁。所有被试视力良好,无色盲、色弱,无神经性疾病和脑损伤,无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家族史,未服用过药物。均为第一次参加心理学实验,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材料

从国际情绪图片库(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IAPS)中选取6对图片。每对图片中1张为非暴力图片,另一张为带有暴力信息的图片,每对图片背景信息相同,核心信息不同。每张图片大小600×450 pixel,如图1所示。

1.2.2实验仪器

实验使用加拿大SR Research 公司生产的EyelinkⅡ眼动仪(频率为500 Hz),显示器为 DELL 17英寸 E173Fpb液晶显示器。

1.2.3.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自我评价模式(Self-Assessment Manikin,SAM)[12-14]对图片的威胁程度和暴力程度进行等级评定。要求被试坐在离计算机屏幕80 cm处的椅子上,下颌放在一个U型托上,保持头部不动,主试给被试戴上眼动仪,并进行头部和眼部校正。之后,由计算机呈现指导语。指导语为:“请您注视屏幕的中心位置,观看即将呈现的图片,当图片消失时,给图片的暴力程度和威胁程度打分。用1~9九个数字表示您所认为的暴力程度和威胁程度,分数越大,表示暴力程度或威胁程度越大。完全没有暴力信息的图片打1分,有暴力信息,而且非常暴力的图片打9分;完全没有威胁性的图片打1分,有威胁性,而且非常具有威胁性的图片打9分。评分时,请尽快口头打分!读懂指导语后,按空格健开始实验。”正式实验中,12张图片混合随机依次由计算机呈现给被试。每张图片呈现时间为3000 ms,要求被试在图片呈现的时间内只观看图片,之后呈现空白屏7000 ms,给图片的威胁程度和暴力程度打分。

1.3 眼动指标

把每对图片中不一样的区域划为兴趣区(interest area,IA),如图1中白色边框区域所示。实验主要比较兴趣区内的眼动指标。本实验选用8个眼动指标,依次为:IA第1个注视点开始时间、IA第1个注视点序列号、首次注视点在IA比率、IA注视点比率、IA注视点总数、图片注视点总数、IA注视时间、IA最大瞳孔直径。已有研究发现,眼睛的注视情况与个体对图片的兴趣程度有关,被试的注视时间较长,注视点个数较多表明越感兴趣,瞳孔直径大小反映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情绪状态[15-17]。IA第1个注视点开始时间和IA第1个注视点序列号指个体在区域内搜索特定的目标时,第1次到达目标区域的时间和注视点的个数,反应了个体对特定信息的兴趣程度。首次注视点在IA比率指个体是否能首先关注到兴趣区内的内容,反应了个体对特定信息敏感性的指标。IA注视点总数和IA注视时间区域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标志。图片注视点总数是衡量搜索效率的一个指标,注视次数越多,可能意味着要多次注视才能充分理解呈现的信息;瞳孔大小反应了情绪的唤醒程度。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用EyelinkⅡ自带的程序导出眼动数据到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图片评定分数和各项眼动指标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并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以P

2 结 果

2.1 非暴力图片与暴力图片评定结果比较

被试对非暴力图片和暴力图片进行等级评定。在威胁程度上,非暴力图片所得分数显著低于暴力图片(t=14.59,P

2.2 非暴力图片与暴力图片眼动指标比较

给图片划分兴趣区后,提取兴趣区内各眼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非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开始时间和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两个指标得分高于暴力图片,在首次注视点在IA比率这个指标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暴力图片。非暴力图片的兴趣区注视点比率显著低于暴力图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小于暴力图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两个指标相结合表明在较短的时间内,个体在暴力图片上的注视点较多。图片注视点总数这个指标上非暴力图片的得分显著高于暴力图片。非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显著大于在暴力图片上的注视时间。个体在非暴力图片兴趣区的最大瞳孔直径显著小于暴力图片。

3 讨 论

注意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外界刺激被个体加工的首要环节,进入注意环节的客体往往感知速度快、记忆深刻、情绪体验深[18]。对于实验而言,实验材料的选取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实验对图片的威胁程度和暴力程度进行等级评分,既能作为个体在观看图片时的眼动任务,也能作为评价实验材料效度的依据。本研究结果可见,被试可以很好地区分6对图片,对成对图片的暴力和威胁程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验选用的图片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会形成对外界威胁性相关信息的认知图式[19],如果外界环境包含有个体敏感的信息,就更容易激活已有的认知图式,认知系统就会优先加工危险刺激,做好防御准备。因此,威胁性的信息或相关线索就更容易被个体注意。表1的眼动指标结果可见,个体对暴力图片和非暴力图片的注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个体在扫视整个画面的过程中,其最初的注意定向更容易被暴力相关刺激的位置吸引,也就是说这些社会暴力信息吸引了个体的注意力,使得个体产生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开始时间、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首次注视点在IA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等这些眼动指标都能说明这一点。因而注意偏向也就反映了个体的认知偏向,提示社会暴力信息能够吸引个体的注意力。但是社会暴力信息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概念,个体社会信息的加工方式和社会认知的记忆结构会影响个人对信息的警觉性[20],所以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2]。

本研究发现,个体在暴力兴趣区的注视时间明显较长,也就是说威胁相关的信息影响了个体注意维持的时间,使得注意在这些刺激上停留的时间较长。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使得注意解除困难;也可能是个体需要对威胁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工,判断其是否会对个体造成伤害。但是仅凭注视时间这一个指标并不能断定到底是那种可能。本实验的要求是对图片的暴力程度和威胁程度打分,个体在这些信息上注意时间较长,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任务。因此本研究并不能说明个体对社会暴力相关信息是否存在注意的维持或解除困难现象,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瞳孔大小与个体的情绪密切相关。观看暴力图片的瞳孔直径大于非暴力图片,说明暴力图片相对于非暴力图片而言,更能引起个体的情绪反应,这与个体在生活中的认知图式和脚本有关。但究竟社会暴力信息能够引起什么性质的情绪,引起情绪的程度有多大,在这个实验中无从得知,需加入个体主观评定的内容进一步的研究。

4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虽然从注意的动态过程来探讨注意偏向,得出了一定的结果,但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特点还是没有完全解释清楚。本研究只能得出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有优先选择的倾向,但是否存在注意维持或解除困难方面的特点,还不能作出明确回答,所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下一步的研究应该细化注意的加工机制,进一步探讨个体的注意维持或解除困难的特点,并区分社会暴力信息加工的注意偏向的性别差异,以及探讨暴力犯和正常人群对社会暴力信息加工的差别,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对注意偏向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卫东.生物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14-219.

[2] Fields S.A.,John R,Namara M.The prevention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violence A review[J].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03,8(1):61-91.

[3]Fontaine R.G.,Dodge K.Real-time Decision Making And Ag-ssiveae Behavior ln Youth:A Heuristic Model of Response Evalution And Deeision(Red)[J].Aggressive Behavior,2006,32(6):604-624.

[4]喻丰.郭永玉.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821-828.

[5]Fox E,Russo R,Dutton K.Attentional bias for threat:Evidence for delayed disengagement from emotional face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2,16(3):355-379.

[6]Koster E.W,Crombez G,Verschuere B,et al.Selective attention to threat in the dot probe paradigm:differentiating vigilance and difficulty to disengage [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4,42(6):1183-1192.

[7]杨小冬,罗跃嘉.注意受情绪信息影响的实验范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833-841.

[8]Amir N,Eliasa J,Klumppa H,et al.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 in social phobia:Facilitated processing of threat or difficulty disengaging attention from threat[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3,41(11):1325-1335.

[9]Lang A J,Sarmiento J.Relationship of attentional bias to anxiety sensitivity andpanic[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4,20(4):190-194.

[10]安献丽,郑希耕.惊恐障碍的认知偏向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55-259.

[11]Eysenck M W,Keane M T.Cognitive psychology[M].高定国,肖晓云,译.1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489-784.

[12]Lang P.J,Bradley M.M,Cuthbert B.N.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IAPS):Affective ratings of pictures and instruction manual.Technical Report A-6[M].University of Florida,Gainesville,FL,2005:1-9.

[13]彭代辉,江开达,徐一峰,等.IAPS图片诱导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偏向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1):753-755.

[14]白露,马慧,黄宇霞,等.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19-722.

[15]沃建中,李琪,田宏杰.不同推理水平儿童在图形推理任务中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3):6-10.

[16]徐洁.心理实验室中眼动仪的原理与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6(3):162-163.

[17]邓铸.眼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0-95.

[18]戴琴,冯正直.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60-265.